活水学校岗位设置方案

2024-04-12

活水学校岗位设置方案(共9篇)

篇1:活水学校岗位设置方案

关于核准中方县活水学校 岗位设置方案的报告

中方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怀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怀化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怀办〔2011〕34号)和中方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方县教育局关于印发《中方县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县人社[2011]32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现上报中方县活水学校岗位设置方案,请予核准。

附件:中方县活水学校岗位设置方案

(盖章)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联系人及电话:杨晓杰 2671098 ***

附件

中方县活水学校岗位设置方案

为深化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怀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怀化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怀办〔2011〕34号)和中方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方县教育局关于印发《中方县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县人社[2011]32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机构编制情况:主要职责和任务是教学,单位规格为股级单位,经费形式为全额拨款,编制数为40。内设机构2个,名称分别是教导处、办公室。

现有人员情况:实有人数37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单位领导正职1人、副职1人;内设机构领导正职2人),专业技术人员总数33人(副高级3人,中级26人,初级8人)。

二、岗位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调动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依法办事的原则。

三、拟设置岗位情况

本单位拟设置岗位总量37个,其中:管理岗位4个,专业技术岗位32个,工勤技能岗位1个。主体岗位是专业技术岗位,占岗位总量的86%。专业技术主系列是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系列,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数是18,占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总量的56%。

(一)管理岗位的名称、等级、数量

总数4个,占单位岗位总量的10%。其中:九级2个,十级2个。1.单位领导岗位1个,九级上1个。

2.内设机构领导岗位3个,九级1个,十级2个。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1.副高级岗位1个,占中学专业技术岗位比例10%。其中: 1个,占六级岗位1个,占副高级岗位比例100%,2.中学中级岗位5个,占中学专业技术岗位比例50%。其中:八级岗位2个,占中级岗位比例40%,九级岗位2个,占中级岗位比例40%,十级岗位1个,占中级岗位比例20%。

3.中学初级岗位10个,占中学专业技术岗位比例40%。其中:十一级岗位2个,占初级岗位比例50%,十二级岗位2个,占初级岗位比例50%。

4.小学中级岗位13个,占小学专业技术岗位比例59%。其中:八级岗位4个,占中级岗位比例30%,九级岗位5个,占中级岗位比例40%,十级岗位4个,占中级岗位比例30%。

5.小学初级岗位9个,占小学专业技术岗位比例40%。其中:十一级岗位5个,占初级岗位比例55%,十二级岗位4个,占初级岗位比例45%。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工勤技能岗位1个,占单位岗位总量的3%。其中:技术工五级普通

工岗位1个。

四、岗位设置工作组织领导情况

1、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做好本单位的岗位设置工作,成立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杨晓杰同志任组长,杨学文同志任副组长,成员为杨辉、杨司喜、吴振、杨风贤、杨志勇、龙建平。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岗位设置中具体问题的讨论和操作,研究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和岗位说明书。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要求高,各科室务必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并妥善处理好实施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实施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2、实施步骤

1、召开本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动员会议,同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2、召开全校职工会议,通报本单位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上报本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附表(3)

1.中方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表。2.中方县事业单位人员花名册。3.中方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

中方县活水学校(公章)2011年11月16日

篇2:活水学校岗位设置方案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学校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倡导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的社会新风尚的 “关爱”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婚育观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主题:

关爱女孩行动。

三、活动时间和内容:

关爱女孩行动在学校范围内开展四大系列活动

(一)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宣传形式营造有利于女孩生活、发展的舆论氛围和学校环境

大张旗鼓地宣传“以人为本、关爱女孩、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等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婚育观念;宣传普及保护妇女儿童权利的法律法规内容;宣传普及妇女保健、青春期保健科学知识;宣传女孩自立自尊自强的先进事例和“女子成才”、“巾帼建功”等女性模范人物。

(二)研究制定有利于女孩成长和计划生育女孩户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

认真落实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制

度。帮助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独女户、双女户家庭,尤其是计划生育女儿户生活困难家庭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脱贫致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救助贫困母亲,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家庭地位。

(三)加强避孕为主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特别关心处于生育高峰期已婚育龄妇女,主动为她们适时提供相应的生殖健康知识,提高她们生殖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把非意愿怀孕发生率降到最低程度。及早发现计划外怀孕,并在 14 周以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严格限制非医学需要的引产。对怀孕妇女实施跟踪服务,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母婴健康。提高母婴保健水平,防止女婴非正常死亡。

(四)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母婴保健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严禁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严厉打击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或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从事胎儿性别鉴定和进行非医学需要人工终止妊娠的犯罪行为。严肃查处从事非法产前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引产的违法单位和人员。

坚决同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妇女的现象做斗争,禁止歧视、虐待女婴,严厉打击溺死、遗弃、拐卖女孩的犯罪活动。

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的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综合治理

学校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协调综合部门,统一认识,明确职责,形成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关爱女孩行动已列入今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考核细则。

(二)紧扣主题,力戒炒作

紧扣宣传关爱女孩行动的主题,通过开展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和多种形式的特色活动,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坚持正面宣传报道,正确把握宣传口径,严禁炒作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正常问题。

(三)总结经验,推动工作

关爱女孩行动要从实际出发,注意工作的实效性,善于发现和总结经验,及时交流,加强研讨,把握规律,以促进工作的深化和发展。

活水学校

篇3:活水学校岗位设置方案

一、以学校文化的精神力塑造教育家的思想力和理想力

学校文化的精神力是指学校的精神、理念对学校发展所产生的内在驱动力及对社会公众所产生的影响力。

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学校文化精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一种意识形态主导着教师的教育观,从而支配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教育家个人教育思想萌发的根源,促使教育家富有个性的思想力和理想力的形成。教育家型的教师是对学校的教育理念理解最深入的教师,在教师群体对其共性理解的基础上,他们往往是最早用行动诠释理念的人。在实践的过程中,他们会进行富有个性的创新,以促进学校文化向更深层次发展。例如,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以“人本思想”为办学理念,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办学宗旨。在此基础上,该校李吉林老师从“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根本”的理念出发,创立了“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美为境界,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的情境教学模式,将该校的教育理念融会贯通于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其更加具体化、个性化,全面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教风也是学校文化精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所学校所倡导的教风都是积极向上的,都要求教师形成敬业奉献、踏实严谨、博学进取的工作风貌。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家,要时刻牢记学校教风,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秉持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无怨无悔的工作热情和拼搏进取的工作精神。更重要的是,教育家的工作作风具有引领与导向作用,他们的优异表现直接促进学校良好教风的形成,他们的高尚人格魅力能够号召更多的老师与之共同奋斗,从而带动整个学校形成向上的教学风貌。

二、以学校文化的执行力促进教育家的发展和教学风格的形成

学校文化的执行力,是指在整合学校各种资源的过程中,形成的能成功实现学校文化追求的相关策略,它充分体现学校组织能力与办学效益。它主要包括学校品牌策略、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公共关系策略、教育科研策略、学校规章制度、教学行为规范、组织文化传播等。

学校文化的执行力源自学校历史的相关规范,源自实现学校办学理念所必需的行为规范,也源自长期以来学生、教师形成的习惯,其目的是促进学校快速有效地发展。它既为教师发展创造一定空间,又带有一定的约束,是一种有规则的自由。

学校文化的执行力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并对其产生指导价值。使教育家在这种力量的号召下,在各个层面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为其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最重要的是,教育家在这种富有规则的学校文化中,会将学校特色具体显现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之中,创新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笔者所在学校以“生态教育、特色发展”为特色,学校倡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及其所处环境要视作一种特殊的生态即教育生态,将绿色、生命、自然、和谐的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倡导均衡发展观、和谐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生态教育理念对教育教学的相关要求主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通过构建这种高层次、高要求的执行力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为教师向教育家蜕变提供了前提保障。

在生态教育建设的过程中,实现生态课堂必然是工作重心,笔者将课堂的目标定位在实现“五生”课堂,即将生命、生本、生活、生动和生成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以“操作———体验”教学模式为抓手,针对数学学科特点及学生具体情况,形成了“操作数学”的教学风格。更具体地说,就是在教师创设操作情境下,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引发数学思维活动,从而检验数学猜想、获得数学理论。由此可见,学校文化的执行力能够启迪教师的教学智慧,激发教师的创新力,增强教学的艺术性,促进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为教师向教育家成长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以学校文化的学习力提高教育家的研究力和创造力

学校文化的学习力是指提升办学质量而形成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氛围和影响力,它不断推进和逐步实现教师能动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发展过程中的学习方式、校本教研等内容。

学校发展的关键要靠教师发展,教师发展离不开终身学习。因此,学校必然会千方百计地为教师创设学习条件,进而形成学校文化的学习力,以推动全体教师的发展。教育家注重自身能力的重塑与提升,他们借助学校文化的学习力,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从脱颖而出到螺旋式提升,练就教育家的研究力、表达力和创新力,逐步由学校文化的受益者向引领者过渡,通过自身对学校文化高层次的理解与实践带动周围的人。

能够凝聚并提升学校文化的学习力的抓手很多,诸如校本教研、全员式训练、个体自主研修、精英培养等,这些措施为教育家的成长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对教育家的专业精进和教育家的气质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漪在其回忆录《岁月如歌》中曾多次提到,与老师们一同研讨教学对她的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自主读书研修对设计教学、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还有参加高端语文教学学术活动对她成长的积极影响。李希贵在其《学生第二》一书中也谈到将自己的办公室设计成教师阅览室,与老师们共同读书、学习,商讨教育教学问题。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感悟反映出学校文化学习力的主要形式及其对教育家研究力和创造力形成的推动作用。

学校文化的学习力还表现在对教师的培训方面,目前我国已形成较为成熟的“UGS”培养模式,即建构大学或教育研究部门、地方政府和中小学三方的新型互动模式。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下,依托大学或教科院对教师进行培养。实现了“让培训成为教师最大福利”的理念。其中,对业绩突出的教师给予精英培养是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进行更为深入的个性化培养,为培养未来教育家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例如,为精英教师与教育家结成师徒关系提供条件、为著书立说创造条件等。这样的学校文化必然加快精英教师成长为教育家的速度。

四、以学校文化的形象力提升教育家的意识和威望

学校文化的形象力是指学校外在的形象,它是学校成员与社会公众产生感性认识的一种力量,大致包括物质环境、人文环境、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等,它是学校文化水平的外在标志。

学校文化的形象力将人文色彩寓于了自然环境之中,既有历史的沉淀,又是教育思想体现,以特有的象征符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态度与行为。它成为教师心灵世界的庄重之物和精神依托,也必将为教育家的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精神底色以及提供必要的心理准备。成长起来的教育家必将反哺于学校,提升学校的形象。可以说,一所学校会因为拥有出色的教育家而更有名气,教育家又因为学校名气而更有威望,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篇4:引科研之活水促学校之发展

【关键词】科研发展 ; 自主探究 ;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04-02

延吉市东山小学是延吉市唯一的一所民族联合学校,其中7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使得这些学生普遍缺乏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怕困难,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也较弱。面对如此庞大的外来务工子女,我们要想改变现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摸索一条适合他们的教育之路。然而,从我校教学现状看,教师以讲代学、满堂讲、重复讲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在十二五选题之初,我校确立了《自主(探究、体验、合作)学习方式中教学技艺运用的实验研究》这一课题,旨在探索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快乐生动、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教师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式学习等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使每一个学生能力得以提升。

一、以校为本,健全机制

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科研工作第一责任人,教导主任和各学年组、学科组组长为成员,具体负责课题实施的科研领导小组。我校将教科研工作作为学校工作重点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把教育科研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突破口,从组织上、业务工作上、经费保障上等统筹协调,使我校的科研工作有序、扎實地进行。同时学校领导成员在扎扎实实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带头搞好教科研工作,积极走在教育科研的第一线,从而保证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有效落实。学校还制定了多项科研工作制度,为我校教科研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学为本,加强培训

1.理论学习、转变观念

要想成为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就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必须依靠科研理论引领。我们为全校每位教师购买了不同版本的新课程教科所及相关理论书籍,并邀请市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领导结合课题研究进行专题讲座。我校在组织教师的学习形式上,力求体现多样化、灵活化、实效化。一是,学校领导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带头学;二是,学科组长利用集体备课时间领着学;三是,广大教师在课余时间自己学;四是,学校领导深入课堂指导;五是,开展“教师沙龙”“读书交流”“案例交流”等活动。使科研课题理念、新课标理念深入教师心里。

2.合作交流学习

学校帮助教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年级组、教研组、学科组、课题研究组的合作学习作用,鼓励教师寻找学习伙伴。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可以是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结成伙伴;二是,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结成伙伴;三是,领导和一线教师结成伙伴等。在我校推行“教师三年过关课”活动之后,又搭建了“过关教师”与“未过关教师”结成伙伴。为了给校本科研铺设一个充分交流的舞台,我校还在每学期开展年级组开放日活动、“同课异构”、年级组、学科组在“集体备课”基础上的展示课等活动。并通过反思、评课使教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效推动了我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3.开放性学习

我们以科研课题为理论依据,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实现开放式教学活动。首先是将我校州、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名师的课向全校开放,青年骨干教师的课向相关学科教师开放,全校教师的课向全体家长开放。其次是选派各学科的任课教师参加全国、省、市级教学研讨,教学评优,学术交流活动。参训教师回校后要把所学习内容与自己的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相结合认真总结,对学科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加大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这种以点带面,以一个教多个,开放课堂的形式,使全体教师们开阔了眼界,提升了专业层次。

三、以研为本,教研相长

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为了调动全员教师都积极地参与课题研究,真正地将新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校开展了“教师技能三年过关活动”。 分阶段进行评价考核,第一年,力争各学科骨干教师人人过关,第二年,努力使青年教师在教导处的指导与过关教师的引领下,以自拟过关日期的形式,达到青年教师人人过关。第三年,我们将以“一帮一”的形式,达到全员过关,人人成为“自主课堂”的执行能手,从而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学校“教师技能三年过关”活动的推进下,我校形成了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氛围。

为使课题的研究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在加强教师理论学习的同时,还着重要求教师们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小课题的研究,我认为这是我们学校在开展课题研究方面的一个新亮点。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校主课题下的小课题群越丰富,研究的问题越多,教研绩效也就越明显;涉及的层面越广,参与教研的教师越多,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就越快。

四、校本科研,初见成效

在课题研究的推动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的现象明显得少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多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都力求做到:培养学生的积极个性,让学生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交流等能力。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归纳的过程中,形成了知识,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成了孩子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能力都得以提高。在近年来的全市统考中,我校成绩稳步提升,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回顾几年来,我校在实施《“自主(探究、体验、合作)学习方式中教学技艺运用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和走过的历程,我们最大的感悟是:只有通过科研解决了学校教学教育的实际问题,科研才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会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为指导思想,把教育科研作为实事工程来做,实实在在地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健康发展,更好地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姜承启.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与教育均衡[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05)

篇5:学校岗位设置方案

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做好岗位设置和自主聘任工作,根据青州市教育局关于学校自主聘任岗位设置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我校自主聘任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单位性质与工作职能:我校为全民事业单位,九年制义务小学阶段教育教学工作。机构规格:乡村完全小学。经费形式:全额拨款。

(二)现有人员情况:全校现有在编人员22人,其中获得副高级职称1人,已聘的中级职称10人,已聘初级职称9人,未定级人员2人。

二、岗位设置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一)指导思想

转换用人机制,建立适合我校实际的选人、用人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定编设岗、以岗定责、竞争上岗、全员聘用,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实现教师结构的宏观调控和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原则

1、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原则;

2、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德才兼备的原则;

3、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规范管理的原则;

4、坚持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

三、拟设置岗位情况

(一)我校岗位设置情况:

1、岗位类别

根据学校工作实际,对照市教育局通知精神和实施方案,按照专业技术岗位的规定要求,我校小学专业教师编制数为21人,专业技术岗位21个。

2、岗位等级设置 见附表

四、组织领导及实施方法、步骤

(一)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孙万贵 副组长:张如林 邱效俊 成 员:邱丽韬 冯玉珍 张晶晶

(二)实施步骤

1、动员宣传: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有关文件和教育局有关精神,安排部署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成立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政策,规范操作程序。

2、制定方案: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和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核定编制数,核准的岗位总量,拟定出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并提交到学校教职工大会进行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校委会集体议定通过。

3、岗位聘用:将上级核批的岗位设置方案进行公布,根据要求开展岗位聘用,签订聘用合同。

4、具体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切实做好教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取得支持和指导。二是严明工作纪律,在工作开展期间要求全体教职工,既要高度重视,又要正确对待,保持学校和谐环境,有序工作。三是严格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加强聘后管理和考核力度,严格各项管理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五、岗位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良好的品行;近三年师德考核合格及以上; 2.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技能和资格条件;3.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4.近三年考核称职及以上;5.具备相应层次的教师及任职资格。

(二)优先条件:

1.考核连续三年优秀者; 2.获市及以上政府或主管部门表彰的。

四、竞聘岗位 按学校岗位设置数

五、岗位聘任办法和程序

1、申报与审核:申报竞聘的个人需提交书面申请书、有关资格证件,由学校岗位设置和聘用小组依据规定的上岗资格和条件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并公示,不符合条件的不能参加相应层次的岗位竞争。

2、考评程序依次为:个人申请、业绩考核、领导小组综合评议等程序,最后本着考核由高到低和择优的原则初步确定聘任对象。

3、公布竞聘结果。竞聘结果无异议后方可最终确定。

4、办理聘任手续。竞聘结果确定后由学校法人代表与聘用人签订聘约,并填报相关材料,报请主管部门审批后方为有效。

5、其他规定按上级部门相关文件精神执行。

六、竞聘细则

以量化评分为定岗依据。各种评分量化的起算时间以聘任现岗位为准(以各种证书所署的时间为准),各种年限和业绩的终算时间以竞聘时间为准。

(1)基础得分:任现职年限每年1分,不满一年不计分;教龄按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年限计算,每年计0.5分,不满一年不计分。

(2)师德师风:近三年师德考核“优秀”一次计10分;“合格”一次计8分。

(3)考核:以近三年的学校绩效考核平均分为标准,排名前20% 为优秀计100分,后10%计70分,其余70%计85分。连续三年考核为优秀的,自然晋升岗位级别。

(4)教研活动:按照庙子镇中心学校《专业技术人员评聘方案》(2014)中“教科研活动评分标准”计分。

(5)获奖情况

教师个人因工作认真,业绩突出,任职期间近5年来获县级及以上奖励的,分别按县级3分、市级4分、省级5分、国家级7分计,以证书为准。

六、岗位聘任办法和程序。

1、申报与考评。申报竞聘的个人需提交书面申请、有关证件,考评程序依次为:申请报名、提交材料、业绩考核、领导小组综合评议等程序,最后本着考核由高到低和择优的原则确定聘任对象。

2、公布竞聘结果。竞聘结果经公示7天无异议后方可最终确定。

3、办理聘任手续。竞聘结果确定后由学校法人代表与聘用人签订聘约,并填报相关材料,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方为有效。

4、其他规定按上级部门相关文件精神执行。

篇6:学校岗位设置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五中全会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行“转作风优环境”建设,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在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用心性、创造性,促进我们学校各项事业良好、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遵循“科学合理、精简效能、动态管理”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以人为本、依法办事、责权明确的原则,做到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我们学校岗位设置以县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员额为依据,实行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控制。

三、实施范围

全校事业编制职工。

四、政策依据

1、《浙江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浙委办〔〕138号)

2、《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浙人社发〔〕37号)

3、转发《温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永委办发〔〕175号)。

4、《永嘉县教育局关于做好教育系统事业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永教发〔〕210号)

五、岗位基本状况说明

我校主要以专业技术带给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配事业编制66名,领导职数4个,内设机构4个。现只有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两种岗位设置,还没有工勤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比例设置为6%和94%,即4人和62人。

六、岗位任职条件

1、基本任职条件

我校三类岗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

(3)岗位所需的专业、潜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年度考核合格以上;

(6)任职年限计算至年12月31日。

专业技术岗位的科技服务人员、病休人员,原则上按以下规定聘任:具有高级岗位任职资格聘任在七级岗位;具有中级岗位任职资格聘任在十级岗位;具有初级岗位任职资格聘任在十二级岗位或十三级岗位。

2、管理岗位的任职条件

管理岗位设置为5个等级,即六至十级职员岗位,分别为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

(1)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2)各等级职员岗位的任职条件:

六级以上职员岗位,根据干部管理权限执行。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后确定职员等级。

(3)新录用人员在管理岗位上见习期(初期)满,经考核合格后按有关规定执行。

3、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专业技术岗位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分为13个等级。其中: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一至四级为正高级岗位,五至七级为副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十三级为员级岗位。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4:51:45,分别为3、34、29人。

(1)正高级岗位须具备条件

四级岗位,须具备正高级任职资格。

三级岗位,原则上须在四级岗位上工作满3—5年(以聘任时间为依据,下同),并在教育、教学、教科研方面有突出成绩。

(2)副高级岗位须具备条件

七级岗位,须具备副高级任职资料。

六级岗位,原则上须在七级岗位上工作满3年,并在教育、教学、教科研方面有突出成绩。

五级岗位,原则上须在七级岗位上工作满6年,并在教育、教学、教科研方面有突出成绩。

(3)中级任职条件

十级岗位,须具备中级职称。

九级岗位,原则上须在十级岗位上工作满2—3年,并在教育、教学、教科研方面有突出成绩。

八级岗位,原则上须在十级岗位上工作满4—6年,并在教育、教学、教科研方面有突出成绩;具备中级职称并取得博士学位。

(4)初级任职条件

十三级岗位,须具备员级职称。

十二级岗位,须具备助理级职称。

十一级岗位,原则上须在十二级岗位上工作满2—3年。

4、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工勤技能岗位中技术工岗位分3个等级,即三至五级,分别对应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七、岗位聘用程序和形式

根据实施意见和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按照《浙江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试行细则》(浙政办发〔〕117号)及有关规定,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统一使用《浙江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签订聘用合同。

岗位聘用: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聘用,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专业技术岗位的聘用,采取量化评分办法进行。具体办法如下:职称年限得分以每年1.5分计算;教龄得分以每年1分计算;学历得分研究生计20分,本科计18分,大专计16分,中师计14分。以上述三项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同分者以职称获得时间、入伍时间、年度绩效得分前后依次排序,最后按设置比例聘任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

八、组织领导

我校于年11月10日成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因工作关系,年9月对小组进行了调整,由麻智勇校长任组长,成员为麻永强、刘荣满、董慧兰、陈跃、陈晓青、陈龙阳、朱蒙蒙、董为民、汪志勇),负责岗位设置方案的编制、报批、实施等工作。

九、实施步骤、完成时限

年11月:编制完善设置方案。《永嘉县教育局关于做好教育系统事业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永教发〔〕210号)精神,结合本单位工作职责、目标任务、人员结构和事业发展需要等因素,编制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设置审核表。在核准的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年11月中上旬:核准设置方案。岗位设置方案经单位全体人员群众讨论透过后,填写《事业单位基本状况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按规定报主管部门审核,县人事部门核准。

年11月下旬:编制岗位说明书。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的工作职责、目标任务、任职条件和绩效考核标准等主要资料,作为人员聘用与管理的主要依据。

年11月下旬:拟定、备案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拟定后,应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经职工大会审议,单位负责人员群众讨论透过,并在本单位公示5个以上工作日后,报主管部门审核,同级人事部门备案。

年12月:组织实施及认定。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用心稳妥地组织实施。我校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后,填写《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状况认定表》,并带给《岗位设置和聘用综合报告》、《岗位聘用人员名册》等材料,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人事部门进行认定。

篇7: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中牟县教育系统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官渡镇镇中心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和我单位实际情况,现制定本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和原则

1、在我校建立人事关系的、在编在职的正式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均适用本实施方案。

2、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二、岗位类别和岗位等级设置

本单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两类,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岗位13名,占岗位总量的100%;

(一)专业技术岗位等级

根据中心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与分配指标,我校专业技术中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分别设置高级岗位9个,中级岗位4个,初级岗位0个。

三、岗位任职条件

两类岗位的任职基本条件,严格按照《中牟县教育系统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官渡镇中心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有关规定执行。

(一)、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1)基本任职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宪法、法律,行为举止符合教师职业道德,遵守学校制度;

2、具有良好的品行及师德修养,教育思想端正,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学习,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严于律己;

3、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6、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

7、任现职以来,认真履职,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考核均达到“合格”及以上等次;

8、坚持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量;

9、符合相应层次的专业技术岗位任职年限要求。(2)任职年限要求

聘用专业技术各等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原则上不少于5年,且连续考核在合格以上,符合直接聘用条件的可放宽至三年以上;各个岗位内部不同级别等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原则上不少于3年。

(二)、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工勤技能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工勤技能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聘用到教师专业技术岗位高一级岗位

1.师德考核不合格的; 2.专业技术考核不合格的; 3.弄虚作假、伪造获奖证书或剽窃、抄袭论文的;

4.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严重损失的; 5.有严重失职、失误行为,造成安全责任事故的;

6.拒不接受培训、交流、支教、班主任、教学安排及其他工作任务,情节严重的;

7.长期在编不在岗或擅自离岗,拒绝参加竞聘的; 8.旷工或请假超过国家规定天数的; 9.不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

四、岗位聘用方法

(一)总体原则与实施方法

1、首次按岗位设置聘用时,保证是我校所属单位现有在编的正式人员,按照所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2、本次岗位设置实行三条原则:不减员、不减岗、不减薪。

3、本次岗位聘期一般为2年,对到期的人员,需重新竞聘岗位,竞聘到岗位才会得到相应的岗位。

4、今后出现空缺的岗位,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

5、严格按照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以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聘用人员。

6、被聘用到相应岗位的人员,享受该岗位的工资福利待遇。新取得高一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只有被聘用到相应岗位后,方可享受该岗位的工资福利待遇。

(二)具体细则与操作过程

1、首先核算职称年限和教龄,具体计算公式=职称年限×2分+教龄×1分,然后按积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序、根据中心校各级各档分配名额择高聘任。

2、如果上述第1项出现积分并列情况,则参考最近两年四个学期的四次期末中心校教学评价,荣获一次中心校教学成绩证书记1分,然后由高到低依次排序、根据中心校各级各档分配名额择高聘任。

3、如果上述第2项出现积分并列情况,担任班主任工作者优先;若均担任班主任工作,取最近五年内担任班主任年数多者优先。

(三)实施步骤和安排

本单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总体安排是:2013年10月前完成岗位设置和聘用工作,具体分以下五个步骤实施: 1、2013年10月10日,传达中心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会议精神,并公布各个等级岗位的岗位说明书。2、2013年10月11日——2013年10月13日,组织教师在认真学习中心校及上级有关政策、方案的情况下,成立学校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校详细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草案)并公布,广泛征询全体教职工对实施方案的意见或建议,由学校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修订审议形成定案,交由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集体表决通过。3、2013年10月14日——2013年10月20日,学校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施落实竞聘岗位的具体工作,确定具体竞聘的岗位,填写表册上交中心校,签订聘用合同。4、2013年10月21日——2013年10月31日,完成岗位设置和聘用工作,并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中牟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认定。

五、组织领导

为做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成立岗位设置工作小组 组 长:秦可 副组长:韩翠红

成 员:刘承训、张艳艳

学校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慎重对待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认真做好政策解释,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确保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篇8:活水学校岗位设置方案

学校的文化建设, 德育主题活动等丰富的资源正是品德课程有效实施的“源头活水”, 将品德课教学融入学校大德育之下, 既保证德育活动的扎实开展, 又促进品德课程的有效实施, 两者相辅相成。以下就结合本人实践所得, 谈几点体会。

一、融入校园文化:“养心育德”获双嬴

校园文化立足于学校的定位及其发展精心设计, 它包含着外显的环境文化与内在的思想精髓, 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 只要善于发现和运用, 每一景都是一个育人点;每一处, 都是有效的课程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 学生既能得到外在的“耳濡目染”, 又能提升内在的精神。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校园物质文化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但正因为是潜移默化, 它就可以内化成学生的品质, 使他终生不忘, 管用一辈子。我校大力打造竹文化校园特色, 走进现代化气息的校园, 扑面而来的是自然清新的“竹文化”气息:高大挺拔的校训石, 体现出“亮节向上”的校园精神追求;古朴典雅的“竹文化”长廊, 学生行走期间, 既能了解竹的基本知识, 又能感受竹文化的无穷魅力;精致小巧的“竹艺吧”, 彰显竹的神韵,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独具匠心的“汇竹园”, 漫步园中, 咏竹怡情, 激励着莘莘学子奋发有为, 茁壮成长;“竹之七德墙”素雅深远, 以别样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竹子卓尔善群的特性。如教学《我的家乡在哪里》, 《请到我的家乡来》这一类课文时, 将品德课堂放大到整个校园中, 校园就成了资源丰富的大课堂。

此外, 家乡特产, 家乡名人、科学家介绍等专栏分布在校园的各个地方。这些专栏的设计、设置对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教学《我们为祖先而骄傲》, 了解家乡的历史名人时, 学生来到三楼走廊, 细读家乡名人介绍, 他们的生平事迹、巨大贡献就会一目了然, 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再如教学《科学技术的喜和忧》, 学生只要走进“科学天地”, 就能获得很多相关的知识。诗化的校园熏陶着师生的品格, 带给学生道德的体验与追求, 给品德课堂注入了鲜活的血液。

只要找准校园文化与品德课的结合点, 积极探索, 校园中的小桥、水池、花坛、草坪, 学校的每一面墙, 每一处流水, 每一棵树木, 每一片景致都能成为品德课堂的有效资源, 既使学生身心愉悦, 又能增强品德课的实效, 真可谓是“养心育德”获双赢。

二、丰富主题活动:资源“活水”滚滚来

学校开展的一些德育活动每学期都要安排学生进行社区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体会、感悟。这些实践活动为品德课程充实了丰富的资源。作为一位品德教师, 要善于开发和利用课堂外的、蕴藏于社区、社会生活之中的课程资源。

如学校开展“知我家乡, 爱我家乡”的德育主题活动, 其中有一项就是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精心打造的“竹产业展示中心”, 学生们通过参观了解到这些竹产品丰富了家乡人们物质需求, 同时也为家乡人们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学习《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时, 学生说到家乡的特产, 个个娓娓道来, 自豪感从他们的神情中、话语间自然流露, 我想, 如果只有文字的资料搜集, 而没有亲身的“耳闻目睹”, 他们怎么会有如此的真情表露呢?

再如:学校组织了“感受家乡巨变, 体验幸福生活”调查实践活动, “劳动创造世界”———“寻访身边的劳动者”社会调查实践, 带学生开展对家乡的环境调查, 参观经济开发区企业、参观农贸市场等社会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学生看到了很多, 收获了很多, 拓展了知识面, 丰富了学习经历。这些活动同样也为品德课程充实了资源。像学习《多少人为了我》《科学技术造福人类》《身边的变化》等课时, 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 言之有理, 言之有情, 因为这些来自他们的亲身实践体验。

三、实施个性评价:品德课堂更灵动

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凸显学生自我管理的自主性, 我校开展了“闪光卡在行动”的德育特色活动, 设计了“五星闪光卡”, 分别为“一星进取卡”、“二星虚心卡”“三星正直卡”“四星坚韧卡”“五星亮节卡”。每一种星卡积累到五张就可以换取上一级别的星卡。“五星亮节卡”为闪光卡最高级别, 一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颁发“亮节卡”的活动。本人在教学中把课程与争卡活动结合:一方面, 将闪光卡的评比活动直接引入到品德课堂中, 针对具体课文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激发学生夺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针对品德课堂最终需回归生活, 回归社会这一特性, 对学生需完成的课外延伸作业进行评比、颁卡。广大学生夺卡的热情高涨, 有力地推动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也使品德课堂更加灵动。

篇9:活水学校岗位设置方案

关键词:同伴互助;集体备课;任务驱动

一、深入理解校本研修内涵,建立教师自我发展的理念

校本研修,主要是指以校为本的各种教研、科研和进修培训,是校本教研的拓展与延伸,是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向研究型迈进的有效途径。

1.学校是校本研修的主阵地

学校是真正进行教育的场所,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场所,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教学研修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才有直接的意义。

2.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体

校本研修的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在以校为本的研修活动中,教师作为研究者,在自主地进行反思性实践的同时,主动与他人合作,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成长,所以校本研修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的主体地位,讓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通过校本研修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服务。

3.学生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是校本研修的最终目的

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的发展,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是校本研修的终极目标。学生既是校本研修的被实验者,更是受益者,所以校本研修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努力构建“以校为本”的校园研修文化。

二、积极探索校本研修途径,搭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在高效课堂的实践中,校本研修的内容也从侧重教材分析走向注重课程的研究开发,从研究教师主导下的接受性学习的教学方法走向研究如何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及富有个性和探究性的学法指导,越来越贴近解决学校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中发现的问题,在关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关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实施青蓝工程,搭建“同伴互助”的平台

为了缩短新教师的探索周期,抓住最佳发展期,坚持实施青蓝工程,开展“拜师结对,师徒共进”活动,教龄在五年以内的教师必须结交对子,采取“一帮一”的结对方式,制定帮教措施,以老带新,以高带低,切实发挥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2.推行集体备课,搭建“共同发展”的研修平台

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管理是有效教学的突破口,把教研组和备课组作为学科研修基地,就公开课和学科研修课题展开交流讨论。集体备课的目标是优化“两法”(教法和学法),精选“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坚持“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要发言人),“六备”(备课标、备教材、备考纲、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钻透“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实行“一课三备”(个人自备、集体研备、反思修注)。

3.参与研修实践,搭建“任务驱动”的平台

有任务才有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让教师承担课题研究、论文参评、才艺展示和各种类型课的讲课任务,外出学习回校汇报任务等。尤其是在培养青年教师中,对他们实行合理的加码压担,以激励其不断奋进。给青年教师安排班主任工作,选拔突出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其他一些兼职管理工作,有意识地给优秀青年教师安排研讨公开课、课改示范课,以任务驱动,促进教师参与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朱凯.校本研修与农村学校开展校本研修的现实意义.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上一篇:管理改革方案下一篇:内二科三年护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