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武术课教学计划

2024-05-20

小学武术课教学计划(精选10篇)

篇1:小学武术课教学计划

从教学实践得知,小学生对武术非常感兴趣,学习较积极主动,也许是源于中华武术渊源广博、流传民间及电视媒介的传播或武林英雄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影响所至。但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习武目的教育,注意培养优良武德品质,加强专业引领和调控学情变化,防止互相取闹、对打事故发生。只要我们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循循善诱,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并运用语言、人物形象激励和创设情趣,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就能较好地完成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的开头,我用武术的“抱拳礼”向学生问好,来自然地引出课题。在做准备活动的时候,我用了和武术非常贴近的搏击操,这样既达到了做准备活动的目的,又为基本部分的教学打下了基础。从而自然地切入到武术的基本手型:拳、掌、勾的教学,在巩固基本手型的练习的环节,我用了游戏教学法,将小学生所熟悉的游戏石头、剪子、布用拳、掌、勾来代替。效果很不错,小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就掌握了教学内容。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我设计了一个擂台赛,将学生自己创编的动作在擂台上展示给其他的学生。在放松活动的环节,我用了太极拳里的基本的动作,这样使整节课都贯穿了武术的理念,起到前后呼应的效果。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在课的整个流程上,时间的把握应该注意,前面部分的内容还应该压缩一点,多留时间让学生展示。(在这次设计中,已经注意了这个问题)

2、基本部分的内容,应该更充实一些,以便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素材来进行自主学习时的动作创编。(在这次设计中,在基本部分重新添加了基本步法的学习内容。)

3、教学中注重学生互相学习、检查、改进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更努力,力求让自己的课更完美。

篇2:小学武术课教学计划

《雏鹰展翅》武术操,从起势到抻拉运动、开合运动、踢腿运动、侧展运动、拧转运动、俯仰运动、跳跃运动直至最后的收势,共九节。整套操以长拳基本动作为主,动作欢快,姿势舒展大方,动作刚劲有力,喜好新奇的学生尤其喜欢这套武术操。整套操操练下来约3分钟,虽然时间上没有现行的广播操时间长,但是运动量比广播操要大,对学生能够起到较好的锻炼作用。

本节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武术操,从动作上来看不是很难,但是要把这套操做好的话很难。

开合运动(4×8拍)动作

第一个八拍:

1—2拍:开步双劈

3—4拍:错步冲拳

5—6拍:左侧冲拳

7—8拍:并步抱拳

第二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方向相反

第三个八拍:

3—2拍:马步双劈

3—4拍:弓步冲拳

5—6拍:弓步斜冲

7—8拍:并步抱拳

第四个八拍:同第三个八拍,方向相反,最后两拍:并步直立。

从整个教学来看,应该说教学的速度是所有广播操中最快的,学生很容易上手。学的很快,学得不实,想要真正的做好这套操,做到精气神俱在,眼随手走,意与心动,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学了,更需要苦练。

篇3:小学武术课准备活动的教学探析

关键词:小学,武术课,准备活动,教学

1 前言

根据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体育课的组织结构基本上有三个部分,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是准备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准备活动。传统地沿袭了几十年的准备活动教学过程具有比较稳固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一定阶段的教学思想,对具体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甚至制约作用。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准备活动教学内容、组织方法也应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而武术作为我国一项特有的民族传统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有其独有的一些运动规律和特点,在准备活动的安排上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和体系,不能雷同于其它项目的准备活动。因此,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并结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就如何科学安排小学武术课准备活动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2 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准备活动,英文为“warm-up”,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有目的地进行的身体练习。它可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正式比赛作好机能上的准备,生理学上称之为“痕迹效应”。小学武术课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克服生理惰性,提高生理机能

不做准备活动就进入激烈运动时,内脏器官的机能不能适应肌肉运动的要求,人体会出现许多不良的生理反应,对健康有一些损害。因此,准备活动的作用首先是人为地通过肌肉的活动,预先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增强氧运输系统的功能,使肺通气量、吸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加,从而有效地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程,使机体在正式运动开始时能尽快发挥最佳工作能力,从而减少或消除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许多不良生理反应。

2.2 通过适度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武术课的开始部分往往先采用一些走、跑、跳、徒手操和游戏等全身活动的一般性准备活动,而后,结合教材内容再做专门性准备活动或者与教材相关的模仿性练习,通过这些准备活动能适度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内分泌腺的活动,促进参与活动的有关中枢之间的协调,使正式练习时的生理机能迅速达到适宜状态,进而提高学习时的效果。

2.3 提高肌肉温度,预防运动损伤

通过准备活动所进行的身体练习,可促进体内的物质和能量代谢,使产热过程加强,体温升高。体温的适度升高可提高代谢酶的活性和机体代谢水平;加快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收缩速度;使氧离曲线右移,促进氧和血红蛋白的解离,有利于运动时肌肉的氧供应。体温升高还可以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肌肉弹性和伸展性,从而预防运动损伤。

3 如何科学安排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体育教学的正式内容,它关系到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训练效果。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力、充分活动肢体、预防运动损伤、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从而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高昂地投入到学习和运动中去。因此,如何科学安排小学武术课准备活动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使学生明白准备活动的目的、作用

教学实践和统计资料均证明,在武术课中受伤的学生,大多是因为不认真做准备活动造成的,在他们看来,武术课中做准备活动是浪费体力,还有一些学生则认为准备活动做不做都无所谓,对武术课准备活动的认识不够,不注重准备活动,在做准备活动时,以消极态度对待,马虎了事。具体表现为动作不到位,用力程度不够等等。如此一来,就会因为准备活动不充分而导致运动损伤。武术运动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几乎每一个动作都要包括腿脚、手臂、腰、头部的动作及眼神。需要上下肢、手脚、身形和眼神的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如果准备活动不全面、不充分就可能会引起局部损伤。因此,在武术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明确武术课准备活动的目的、作用以及一些基础理论知识,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做,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只有在明确目的、作用的基础上,才能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练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3.2 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门性准备活动相结合

在正式运动之前所进行的一般性准备练习,如走、跑、跳、徒手操等,叫一般性准备活动。在正式运动之前所做的与教材或比赛内容的结构相类似的准备活动如100米跑,做起跑或冲刺等辅助练习,叫专业性准备活动。体育课一般要包括以上两种。

在小学武术课教学过程中,组织一般性准备活动时,必须要做到全面。所谓全面,即选择一般性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包括能够发展力量、速度、灵敏性和柔韧性等素质的练习,并且对身体各个部位能进行全面的活动。这是由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和武术运动的特点所决定的。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阶段,全面的身体练习,有利于其增长力量、速度,发展其灵敏性和柔韧性。武术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准备活动如果不做到全面、系统,就会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发生。而在组织专门性准备活动时,则必须要做到重点突出。所谓重点突出,即在全面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对与承担负荷较重的身体部分进行重点活动,并尽可能地结合本次课所要学习的新内容。所选择的练习内容应与教材的结构、节律、强度等相类似。如教材是武术基本功———正踢腿、侧踢腿、弹腿冲拳,则专门性准备活动可选择压腿、压肩、原地踢腿、并步冲拳等练习,这样既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又可使学生在学习这些新动作时不会感到太陌生、太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的也更好。

3.3 控制好准备活动的运动量

准备活动毕竟是准备部分,而并非是基本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安排准备活动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运动量的大小,运动量太小,身体活动不开,无法适应正常练习;运动量太大,能量消耗过多,中枢神经容易疲劳,从而导致课堂任务的完成达不到应有的质量。因此,准备活动的运动量要适当。同时还得视外界环境而定,冬天气温低,散热快,机体发热的时间长,生理惰性大,夏天则相反,因此,冬天做准备活动的时间要长,运动量要大。准备活动在时间的安排上,一般情况下一节45分钟的武术课为10分钟左右。同时在安排准备活动时应注意采用结构简单的动作,运动强度由小到大,并将其控制在45%VO2max强度左右、心率为100次/min到120次/min。因为动作结构过于复杂,会影响活动的连贯性,有碍于身体迅速发热,还会影响学生保持适宜的兴奋性。

3.4 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建立的条件反射相对地比成人少,他们的中枢神经兴奋性高,灵活性大,因此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简单易学、重复次数少些、变化多些,如韵律操、模仿操、活动性游戏等。要求变化多些并不是每次课都要全部更新内容,练习内容可以相对稳定,但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逐步更换,课课千篇一律,不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教学实践证明,把武术的一些内容糅合到准备活动里效果很好。如教师自己可以把武术的拳、掌、勾等基本手型和弓步、马步、虚步等基本步形结合到徒手操里,自己编一些适合小学生练习的徒手操。比如还可以结合武术基本动作来做个有趣的游戏,如我们可以把在准备活动里经常使用的折返跑变化成仆步穿掌比快等。这样既达到了准备活动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巩固了武术基本功,可谓一举三得。

4 结语

综上所述,准备活动是体育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起着重要作用,必须引起重视。武术作为我国一项特有的民族传统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有其独有的一些运动规律和特点,在准备活动的安排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体系。在小学武术课准备活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科学地安排小学武术课准备活动教学,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时玉英,马成亮.准备活动的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3]常树森.浅谈体育课的准备活动[J].山西教育,2008(4).

篇4:中小学开设武术课之我见

本研究通过理论层面对武术的分析,研究试图解决为什么要在中小学开设武术课的意义。通过文献检索,文献的研究等方法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中小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是为了中小学生的体质,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得武术教育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得发展。2、开展适合其身心发展的教学活动(1)选择适合的武术教师(2)编排合理的武术教材。(3)中小学武术教学中安全是重中之重,在教学中要采取合理的教法使学生对其感兴趣。

关键词:武术中小学武术教育活动注意问题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上,武术不仅是我国国民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华绚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这枝古老传统文化奇枝显示出了更强,更新的生命力,对武术的喜爱和欣赏不仅遍及大江南北,而且对武术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学习武术的群体在年龄上也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那么,有没有必要在中小学群体中开展武术教育活动?中小学怎样开展武术教育活动?开展武术教育又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昵?

1、为什么要在中小学开设武术课

1.1高素质,健体防身:

武术套路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人体各部分几乎都要参与活动。系统的进行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巧,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强身健体十分有益。

1.2锻炼意志,培养品质:

练武对意志品质的考验是多方面的。练习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关,磨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中小学生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

1.3竞技观赏,丰富生活:

武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无论是显现武术功力与技巧的竞赛表演套路,还是斗志较勇的对抗性散手比散,都会给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1.4探究中华民族文化:

武术放在中小学里不仅是健身,有很多方式可以健身,干吗要选武术呢?我们要探究武术背后的中华民族文化,它是技术与文化的统一。我认为武术使我们青少年从中学到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思维,这比它的强身意义要大。作为中国人必须要把中国传统国粹继承下来,应该从儿童、少年抓起。

2、中小学怎样开展武术教育教学活动

近年来各学校搞的都是“兴与文化”,而现在应关心的是武术的教育推广,即怎样在简单的技术教学中灌输一种文化,一种中国的传统精神,就武术的教育推广而言,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它涉及到教材,教学,教师等各方面的因素。

2.1对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进行分析

中小学生的骨骼,弹性和柔韧性较好,关节和韧带的生长属性大,运动范围大,但还是较柔嫩。此外中小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也较强。对于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就能找到适合中小学生的武术。

2.2编排合理的武术教学材料

武术活动内容丰富,生动,柔韧,翻滚和技巧动作多,容易引起中小学生的兴趣:同时武术的动作套路小,对耐力的要求低,要符合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所以,在编排教程时要符合中小学生的喜爱,比如:组合拳,武术操等。

2.3选用合格的武术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武术教师必须懂一些中小学生的心理,会用中小学生的语言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和沟通。武术教师必须懂得怎样用自己所学的武术来吸引中小学生的兴趣,去更好的满足他们对武术的好奇心和对学习武术的信心而且武术教师不止是教孩子技艺,还应教孩子怎样自立,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怎样发挥武术的作用来激励孩子;当孩子受到欺负时怎样保护和解脱自己。

3、中小学武术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3.1安全是重中之重

首先要保证活动中学生身体的安全。由于中小学生的骨骼并未完全骨化,因此有难度的或是有危险的动作不能带到武术活动中来。其次,由于中小学生好动,因此应该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在练习时要提醒中小学生有照顾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而且中小学武术的显著特点是技击性强,大多含有攻防意义的基本动作组成,因此在中小学活动中还应该进行武德的启蒙教育。

3.2动作的选择应该简单易学,富与美感。

刚刚开始练习时,一般可学习冲拳,推掌,马步,弓步等再练习踢腿和摆腿动作,在编选套路时只适宜做一个简单的套路。同时选动作还要富与美感,以增加中小学生的兴趣,如:马步劈掌,马步转身抱拳等,也可变成武术操来做。练到一定基础时,可采用按图练习,编排队形,如:“人”字型,梅花型等。

3.3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便于中小学生理解和记忆

由于中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要求在武术教学时尽量采用中小学的方式与方法。比如:

形象化讲解虽然武术的发展以术语化为主,但是这些专业的术语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抽象难懂,因此,应该用形象话的语言将动作做出概括,给中小学生具体的形象,便于理解,记忆,再现。故事法:以故事为主线,以情景教学的方式对中小学生进行武术教育。

4、结论:

篇5:小学二年级武术课教案

一、设计理念

本节课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的将感知、思维、实践活动和能力提高以及武术刚柔相济、张弛有致的艺术美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宏扬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对健身武术的热爱,为其终身锻炼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选择传统的武术基本功动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它动作简单明快,刚柔相济,张弛有致,造型优美,有较强的健身性和观赏性,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在不断体验武术的精、气、神以及它独特的造型美、节奏美、动态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弘扬民族文化。

三、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想象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自我表现。

由于学生运动参与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教大的差异。因此,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游戏性的练习内容及形式,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表现出男生的刚强,又能体现出女生的柔美。

四、教学目标

其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及崇尚武德的精神为本次课的主要目标。正确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步法及五步拳的三个动作要领,同时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力量、和协调等身体素质。

五、教学中难点

重点:武术基本手型、步法和五步拳的动作要领。难点:手型、步法正确到位。

六、教法

1.讲解示范法:教师可以通过精炼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准确的动作概念;以准确的示范,让学生去心生崇拜,进而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语言、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启发学生积极思索。3.游戏法:用游戏法解决课堂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真正做到在“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创”。

七、学法

在本课的学法中,让学生采用“听、看、想、练、问、比”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自主去尝试,互相对比,师生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武术中得到锻炼,获得快乐。

八、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组织:圆形型)教师表演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一段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为本次课设计口号“习武重德,强身健体”。

(二)基本部分

1.三种步法学习(组织:圆形)(1)用口诀介绍三种步法

弓步:前腿弓后腿蹦,上体正直不晃动 马步:两脚三脚站,两腿平行站,两膝向外展,上体正直向前看。

设计意图:为避免枯燥的教师讲解形式,更容易的让学生记住这三种步法,我设计了小口诀教学。

(2)根据教师的口令做出相应的步法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下,练习三种步法,能够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这三种步法。同时把准备活动穿插在游戏中,不仅让学生在技能上得到发展,而且为学生做好生理及心理的铺垫。(3)《并步、马步、弓》猜拳游戏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喜好游戏的特点我设计本游戏,增加学生对武术兴趣的同时,检验学生掌握三种步法的情况,提高学生三种步法的动作质量。2.三种手型学习(组织:圆形)(1)介绍三种手型

(2)猜拳追逃游戏(拳掌钩)

设计意图: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主要目的是增加武术运动量与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这个游戏是由长江黄河游戏改编而成,同时应用“拳掌钩”口令。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也有助于学生记忆武术的三种手型。3.手型、步法的组合练习(组织:“米”字型)(1)教师示范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抛砖引玉,让学生创编出各种武术动作。(2)学生创编武术

根据所学三种手型和三种步法创编武术动作。(3)分组展示并进行评价

4.教师教授五步拳(组织:“米”字型)考虑本次课我的教学目标,加之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为主。并根据本次课所学三种手型和三种步法,我把少年拳进行了简化,把少年拳第三招式(弹踢冲拳)改为右弓步冲拳,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5.跳进拍人游戏(组织:圆型)设计意图:由于武术课活动量偏小,在最后设计了这个跳进拍人的小游戏,增加活动强度,同时把五步拳动作的两个动作(弓步冲拳与马步架打)穿插在游戏中,增加练习强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五步拳的掌握。

篇6:小学武术课教学计划

执教:陈美娟 班级:一年1班

一、教学内容:

1、学习自编五步拳操动作

2、游戏:缤纷保龄球

二、教学目标

1.学生目标明确,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武术组合动作的学练。2.能初步掌握武术自编组合动作的动作技能。

3.有同伴间合作与交流的欲望,并勇于克服困难,具有爱护集体主义荣誉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动作连贯、准确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一台

五、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慢跑

(利用音乐渲染气氛,带领学生一起 慢跑,随着热烈奔放的音乐跟老师一起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热身。)

2、准备活动 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即将学习的新知做好身体机能 上的准备。

(二)基本部分

1、学习武术操组合动作:五步拳 练习:1)、集体分解动作练习

2)、学生分组练习

3)、老师指导学生练习,并来回巡视

4)、简单小结,并指名演示,适当点评。对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奖励。

2、游戏:缤纷保龄球

(1)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4组,在指定的位置进行保龄球游戏。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2、教师小结

3、师生呼别

课后反思:

这节课教案编写的主要特点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对于本节课教材“五步拳”的学习,我采用“尝试——指导——传授——练习——表演”的教学方式。针对本课学习目标和学生的身心特征,首先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自主学练、合作学练等方式掌握五步拳的动作要领,另外根据整堂课的设计,还运用了循序渐进法、注重个性教学法、创新教学法、师生互动及激励表彰红卡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自我体验、合作创新、相互评价、相互促进,既发挥了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展示,体现了合作学习中集体的凝聚力。

1、这节课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利用“父亲节” 献礼为情景物导入本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主与合作的乐趣。因为成功与失败都是收获,酸甜苦辣都有营养,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亲自体验各种活动的感受。教师尽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灵感,让学生开动脑筋的练习,自我展示风采,学生的自主得到了充分发挥。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进入课的主要部分时,我打破传统的手把手的教学方法,采取“自学”形式,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和商讨,在交流中摸索出学习的内容,锻炼他们的理解和模仿能力,从而体现我的教学新理念——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达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效果。在这部分学生能很好的理解教材的内容,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和学习。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接下来的“传授武功”环节,更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家都很想吸取别人的“功力”,而传授功夫的人,也很尽职尽责。

篇7:武术课教学反思

武术课教学反思

武术课教学反思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小学体育课的一项主要教学内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在本学期四年级体育课中加入了武术操这一内容。希望让学生能初步领悟到作为中国“国粹”之一的武术有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体系,以及它包含着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四年级的学生都比较活跃,尤其是男生较多,个个都是活跃分子。如果按照在以往的教学中那样,采用讲解---示范--领做--练习的教学手段。其教学方法单调,形式死板,在学生的心理和学习中造成一种被动的学习态度。对武术的实际应用和组合动作练习不够,从而缺乏趣味练习。因此,在课的一开始,我首先问了一些小问题,如“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家写完作业除了看一些动画片还喜欢看什么别的电视吗?”“同学们,你们知道李小龙,李连杰,成龙是谁吗?”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回答我的问题,气氛变得有些吵闹。这时我开始播放《男儿当自强》的音乐,同时我打了一套武术操的套路。学生们一下子进入了状态,看完我的表演更是不停的鼓掌,一个个都争着要拜我为师。在之后几堂武术课的教学中,从学习手型(拳、掌、勾)到步型(马步、弓步、仆步、歇步)再到之后的学习武术操套路。我都要求学生要做到挺胸,塌腰,虚实分明,沉髋上体正直。在学习当中,由于男孩子对武术充满好奇心,学习气氛高涨,对这些基本的武术步伐掌握的比较好,可是一部分女孩子由于怕累,不肯踏实接受学习,动作松垮,没有力度。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要多加入一些游戏元素,让学生对武术有更深的了解和兴趣。通过这一单元的武术课,我觉得武术教学作为小学阶段难度较高的学习内容,在学习的课次安排上,应该尽量的细化,使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很好的层次性与过渡性。总体来说,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很高,连平时爱讲话、爱动的几个男生也学的很好。说明课的内容如果是孩子喜欢的,课堂纪律也会好一些的。

篇8:武术散手课教学新探

散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动作技术,还要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一定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的战略战术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以适应实战搏击的需要,否则就失去了学习散手的实际意义。散手搏击水平的高低,是动作技术、身体素质、战略战术、心理意识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结合的综合反映,是以实战能力来比较,以实战对抗效果来评价的。散手搏击的学练过程是一个由不会到会,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过程。要完成这些教学任务需要大量的教学时间,怎样充分有效的利用课堂上的时间,使学生掌握散手搏击技法,提高身体素质,并使运动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就成了教学的难点,恐怕也是每位武术教师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其实,要解决这一问题,只要教师把握好教材的重点,掌握好学生的兴趣特征,运用好教学方法,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自觉自愿地进行练习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 身体素质训练

身体素质是学习散手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散手搏击就成了一句空话。这些基本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以及抗击打能力等方面。我们都知道速度、力量、耐力是基础中的基础,俗话说“以快打慢”、“一力破十巧”,这都强调了速度、力量在武术搏击中的重要性;耐力自不必说,在激烈多变的搏击实战中,双方如实力悬殊,胜负易见分晓,如双方实力相当,则需要有相应的耐力作后盾,几十次、几百次的击打,要始终保持相当的威力,没有耐力根本无法进行。而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则在搏击实战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没有良好的柔韧性,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动作产生;没有良好的协调性,就不可能有完整的力量发挥;没有良好的灵敏性,就不可能有灵活的技、战术水平的运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它运动项目所不具有的一项身体素质———抗击打能力,在散手搏击的实战过程中,攻击对方的同时,都有可能会遭到对方的打击,没有任何拳手只击打对方而不被对手击打。但是良好的抗击打能力首先从心理上给对手产生了压力,使对手有了怯意,“要学打人,先学挨打”是对练好抗击打能力的最好解释。

但是,众所周知,身体素质的练习又最枯燥无味而且要花费大量时间。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充分有效地体现出全体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考虑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需要,同时又要考虑教学时间对我们的限制。所以,我们除了在课堂上进行一些速度、力量以及抗击打性的强制性练习外,更多的则是将一些最基本的散打搏击动作以及对身体素质有较大提高的基本功串接起来,组成一套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健身操,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运动兴趣,调动了学生自觉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有了课内课外学习的动机,又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确保了每一个学生受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的练习,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一方面是因为健身操的练习时间可长可短,动作幅度可大可小,运动节奏可快可慢,针对不同身体条件的学生都可以进行练习;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练习时间可以得到保证,从而使得学生的基本技术动作以及各项身体素质在不断重复的刺激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对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及耐力的提高尤为明显。特别是由于考虑到了性别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使得女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效果更为突出。

2 基本技术训练

基本技术动作是散手教学的重点。就技术动作而言,散手搏击的基本技术动作并不复杂,只要将招式细心琢磨,认真体验,基本上能够达到技术要求,也不会花很多的时间。但是,初学始练,一定要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否则,天长日久,形成错误动作,就“学拳容易改拳难”了。所以,教学应从最基本的动作技术开始,强化动作规范,如基本姿势、基本步伐、基本拳法、基本腿法等,更是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甚至更多次的巩固练习,才能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这就为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示范大家都力所能及且经济实效的动作,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再做一些需要一定身体素质条件才能完成的动作,使同学们明白学好这些技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加强练习并提高身体素质。然后从单一的动作技术开始教学,上肢要先学练直拳,下肢则要先学练前弹腿。因为,直拳是所有拳法的基础,学会了直拳则基本掌握了拳法的协调用力,也学会了在击打过程中的保护技术;而掌握了前弹腿后经稍加引导就很容易掌握正蹬腿及侧弹腿,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延伸,学会其它的招法就比较容易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可以进行组合动作技术的练习;这时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既可以进行两个动作组合,也可以进行多个动作的组合练习,并由原地练习过渡到行进间的练习。同时,逐步加快动作的速度和加大动作的力度,但要注意的是:加快动作的速度和加大动作的力度必须以动作正确为前提。随着动作技术的逐步掌握,要逐渐加强一些抗击能力和击打实物的练习,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实战过程,主要是力量、速度和抗击打能力的抗衡。这些练习能较快的提高击打的力量、速度,最能使动作较快的趋向于成熟,这样就能更快掌握并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

但是,无论是基本技术的学习还是抗击能力和击打实物的练习,都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并因人而异地进行。在进行抗击打能力的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呼吸的调节,击打实物时,手上需裹上护手布条或戴上散打手套进行练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至于一些动作一时做不到位,则需要随着身体素质及基本功的不断进步而提高动作的难度,切不可急于求成;如腿部的柔韧性是学好基本腿法的前提,腿部的柔韧性差,腿踢不到一定的高度,就不可能做出具有一定高度尤其是专门攻击对方头面部的腿法,只有随着柔韧性的改善而逐步提高动作的难度,如果急功近利使自己受伤或改变了动作技术,那就事倍而功半了。

因此,散手搏击的教学从一开始就必须将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结合起来进行练习,要循序渐进地将动作技术融入身体素质之中,而这却是一项长期任务,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将身体素质及基本技术动作结合起来采用进行练习的原因之一。

此外,教师在进行技术教学的时候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和自身动作的正确性。由于散手搏击中摔法、拿法是贴身近战常用技术,较拳法、腿法复杂,因此教师一定要进行正确的示范并从运动生物力学及生理解剖结构入手,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如在学练技击中的摔法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基本跌法,以消除和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学练拿法,则需要让学生了解用力的顺序及技巧,熟知人体的薄弱环节,掌握各种拿法要领;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要让学生会用力、用巧力,而不是用蛮力、用死力。这样才能在实战中灵活应用,得心应手,充分发挥其攻击力。

3 实战练习教学

实战练习的本身是战术、技术、心理、身体素质的统一训练过程,它能培养临场经验和心理素质,是检查散手学习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手段,也是散手教学的难点。

由于散手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实战性,因此,招法的学练必须讲求实用。当学生基本掌握技术动作以后,便可以进行喂招与实战运用方面的练习,所谓喂招也就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学生所学的招法进行有的放矢地训练和运用。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程度进行配对练习,创设出各种特定环境,让学生用好招法。喂招时,一定要让学生快攻快防,敢打敢拼,树立必胜的信心;多动脑筋,采取切实有效,有的放矢的战术技术,并注意体会以下几个方面:(1)进攻与防守时机;(2)对方位置移动的规律;(3)进攻节奏;(4)攻击的力度、速度、发力点。通过一段时间的喂招,学生的临场经验和心理素质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再进行实战对抗时,就能够沉着应战,在千变万化的实战对抗中收获到很多单独练习时所无法体会到的东西。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女生由于身体素质较男生差,又有怕羞、胆怯的心理作怪,实战练习就不那么认真,更谈不上激烈,有的怕受伤,干脆就不练。这时教师就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引导,先利用手靶、脚靶等辅助器械进行喂招练习,再进行防守交替进行的双人练习,直到女生完全适应,解除心理障碍,进入到实战练习为止。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女生的身体特点,要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散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不能分割的。但为了能更好地说明问题,本文将教学内容分为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和实战练习三部分进行教学,由此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各项目标来看,我们所进行的散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了自觉锻炼的习惯;使学生熟练掌握了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了运动能力,达到了良好的锻炼身体的效果;通过练习还改善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克服了心理障碍,让学生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并使学生在激烈的对抗中能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相信大家经过自己的摸索和总结,一定会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学方法。

摘要:文章从武术散手教学的现状入手,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对武术散手课身体素质的训练、基本技术的学练及实战练习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武术散手,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实战练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彭定春.搏击与训练[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篇9:浅析农村中小学武术课开展现状

从2004年教育部实施纲要以来,我国教育部虽已把武术列入中、小学体育新课标教学大纲作为必修内容,但武术课在农村中小学的开展普及并不理想,不少学校体育课中武术的教学内容太少、太单调,并且缺少连贯性、系统性。武术教育很不健全,甚至落空。究其原因,是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很低,这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1、武术课开设(课)率偏低,课时偏少。通过走访与农村中小学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交谈发现廊坊市农村中小学对武术课开设(课)率偏低,课时偏少。其原因:一是学校领导对武术(体育)课重视不够;二是缺少武术专长教师,其他体育教师不愿意承担武术教学任务;三是受场地器材限制,难以有效开展武术教学活动。

2、武术课教学内容单一、难记、空乏。在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虽然农村中小学武术教材内容很丰富,包含了拳术、器械、对练和实用攻防技术等内容,但大多数的武术课没有基本功练习,而直接进入套路教学,造成学生所做的武术动作不规范、难看、无力、无精神等。可见,目前的武术教学内容入门难,技术动作较为复杂,动作路线难记,没有很好的武术基本功很难学好套路,缺乏成就感,学生容易丧失习武的兴趣。

3、教学方法陈旧,缺少辅助教学手段。在访谈中发现,原因在于:其一,受课时和学生人数的限制,武术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调,基本上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动作—教师纠正动作—学生练习的方式,很少采用娱乐性、对抗性教学等手段和方法;其二,套路教学不讲技击方法运用,学生没有领会动作的精妙,只是简单地进行肢体动作模仿,不知其所以然,学的快忘的也快,课堂教学死板单调、沉闷乏味,压抑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扼杀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与接受,造成学生喜爱武术却不喜爱上武術课;其三,农村中小学武术课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没有把音乐、录像、VCD、电脑多媒体演示这样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用于武术课教学,没有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

4、武术场馆与器械配备严重短缺。相对于其它体育课,武术课对场地器材的要求非常低,拳谚“拳打卧牛之地”便是很好的写照。但是,武术课对场地器材要求低,并不等于说不需要场地器材。从访谈观察得知,有固定武术场馆(房)的学校几乎没有,开设武术课的学校只是临时选择场地进行教学,武术器械也是非常短缺,武术器械的严重不足只能让教师选择徒手的拳术进行教学。

5、武术教师严重不足,缺乏高水平、有责任心的专业教师。即使开设了武术课程,代课的老师也多数为非武术专业教师,他们这些体育老师在学生时代时虽然都接受过武术教育,但是武术专业技能都不高,而且扔下的时间太长,再开设武术课程教学会很吃力。访谈中还了解到,一些体育教师认为教武术示范动作很难做规范,即使做规范了学生也不一定能学会,在教学任务上也没有明确的要求,体育课上做做游戏或者教授其它教学内容更容易一些。这种思想观念是直接造成现在农村中小学武术课教学的散漫和教学质量的下降原因。可见,武术师资严重缺乏是影响目前农村中小学顺利开展武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农村中小学学校武术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对武术教学观念重新认识已经迫在眉睫。

二、农村中小学武术课开展现状的建议

1、争取各级领导对武术教学的重视,加大对武术教学的投入。倘若领导们在思想上对武术教学引起重视,势必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对武术教学有所倾斜,如全面开设武术课﹑增加武术教学时数等,为开展武术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开展武术教学所需要的软硬件条件也会顺利具备,有条件的,还可设立武术单科评优课,倡导和鼓励更多的教师推出武术精品课程,评选一批以武术为特色的学校,构建不同形式的省级、市(县)级、和校级竞赛制度。试点武术为各级升学考试内容;在各级学校中实施“武术段位制”等。

2、重视基本功教学,合理选编教学内容。“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武术教学要重视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要有侧重地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眼法及器械的基本方法,以配合“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对今后的套路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理论上除了必要的武术基础理论外,还要加强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编写一套能反映民族英雄以武爱国的读本,再配合武打影视片实施武德教育及兴趣培养,不仅使学生学到武术技术,还要使学生学到武术文化的内涵,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

3、加大学校武术教学软、硬件的投入,完善武术教学场地与器材设施的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武术场地器材是进行武术教学活动的物质条件,要想上好武术课,必须把硬件设施准备齐全。

学校软、硬件设施是保证学校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及质量的前提。良好的教学场地和相应的武术辅助器材及音像资料等都是开展中小学武术教学和课外武术活动的基本条件。因此,相关领导应进一步重视改善中学武术场地设施,配备必需的武术辅助器材等。由于农村中小学学校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要求每个学校都有宽敞明亮的武术房,这也不切合实际,至少武术课应该有一块面积适中、地面平坦、环境相对安静的场地,各学校的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在有限的运动场地里规划出尽可能好的武术场地,并进行合理建设。

4、积极开展课外武术竞赛活动。课外活动是对体育课所学知识的实践,只有将理论用于实践,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更好的指导理论的学习。课外武术竞赛活动不仅可以有效的帮助中学生消化所学体育知识,还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也有助于其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动员农村中小学学校参加武术竞赛活动,发挥竞赛的龙头作用。各中、小学应把武术列入学校体育竞赛内容,制定武术竞赛的制度,定期开展本校或校与校之间的武术竞赛活动,活跃学校体育文化的气氛,促进校与校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使之逐步形成长期武术锻炼的习惯。

篇10:武术课工作计划

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宝,是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武术起源中国属于世界,它是一项高级体育运动项目,它能使人延年益寿、强身健体,这种体育适合不同年段的人都可以练习。武术分为三种:1、表演武术2、技击武术3、养身、健身武术。北京奥运会武术项目被列入奥运会的正试比赛,这是我们中华儿女每个人的骄傲。

一、武术训练设施简述

(1)中小学各成立2—3个特训队,除特训队外每个班级主抓基础,向特训队输送队员,争取在1—2年内初成绩,参加各种武术表演和比赛。

(2)设施齐全,从基层抓起,主抓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训练。每个班级按照校制度的教学大纲进行授课,每个队班的武术所有器械都要配备齐全。中学部每人学会一套拳术、一套棍术和一套刀法。擂台设备整理好,一开学进行正规的科学的训练,使我校的武术技能全权提高。

二、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要求与发展,全权配合教务处抓好教学质量。

“以文为主,以武为辅,全面发展,突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用PDCA的管理严抓武教办的各个环节,协助政教处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保障学生正常学习教育,教育教学训练及生活秩序,普及武术的同时狠抓特训队创五虎山的武术品牌。

三、学期目标

1、安全第一、规范管理、制度建全,科学系统的训练。

2、强化武德,定期培训①注抓基础②二年初见成效③第三年参加省市各种武术散打比赛及表演。

3、教练采取听课、说课、培训和本班学生考试相结合,建立一支品德高尚、业务过硬的高素质的教练队伍。

4、积极配合教务处、政教处、生活部和食堂几个部门工作,把上级所教的任务提前完成,充分调动教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加强学生安全、法制、纪律、道德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训练时加强保护,杜绝伤害事故发生。

四、制度建全,武教处的规章制度另附一册。

1、武术训练安全预防措施

2、教练工作纪律要求

3、武术教练工作条例

4、洗澡房的使用规定

5、教练员对学生宿舍管理公约

6、教练员日工作流程

7、教练工作职责

8、教练考勤制度

9、教练对学生宿舍管理标准

10、学生就餐制度

上一篇:驾校代理招生协议书下一篇:大学班长月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