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教学心理问题

2024-04-20

中学生教学心理问题(共8篇)

篇1:中学生教学心理问题

对于分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教师做法探析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能给我们带来全面发展的学生,几千年前孔子“因材施教”的观念也再次被人们重视起来,并开始真正落实到课堂之上,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阶段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同一个班上的学生,智力水平都有所差异,对相同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传统的教育,是所有的学生有一样的学习目标,教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同样的,也布置一样的作业,无论智力高低与否,也以同样的标准进行相同的评价。这样的教育方式明显已经不适用于新的时代。因此,近年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开始流行并逐渐推广开来,即“分层教学”,本文将从分层教学的概念,分层教学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及原因,最后从教师该怎么做才能将对学生的影响降到最低的一些措施来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分层教学;教师评价;自我效能感;

分层教学是指在同一个版内或者同一个学校里,将学生按照对他们进行智力测验的成绩或者按平时的学业成绩,把他们分成不同的层次,教师再根据这些不同的层次学生的智力水平或者学业的实际水平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有区别的教学,分层教学有不同的分层形式,一是按班级分层,同一个班的学生按水平或智力不同,分成不同的层次,二是在全校内进行分层,就是把全校所有学生集合起来一起进行分层,还有一个是走班制,“走班制”是学校相应的教室是固定的,每门课的老师也是固定的,而每门课,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水平来选择不同层次的班级去上课,处于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不同层次的班级布置的作业也有所不同,考试的难度也会不一样。

很多研究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来向大家证明,分层教学确实比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有更好的效果。在中国知网输入“分层教学”进行搜索,搜到 349699 条信息,可见,分层教学确实引起了大家的重视。研究结果表明“分层教学”在短时间内可能的确能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并且学习成绩的提高很明显,但其实从长远来看,这种分层教学从长期看来会造成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较低层次的学生而言,分层教学对他们造成的心理影响更大,更深远。接下来在这篇文章里,我将首先对分层教学实施不当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接下来分析造成影响的原因,最后根据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思考。

一、分层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学生的归属感容易得不到满足,根据马斯洛提出的需要理论,归属感属于人的第三层次的需要,归属感对于学生而言,主要是指在学校范围内被团体所接纳和认可,特别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更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关注,归属感的满足对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个,原来班级的学生都被打乱,根据不同的智力和学业成绩被分配到不同的班级,甚至每上一门不同的课程,都会去到不同的班级,这样一来,原来班级的管理模式就被打乱了,原来的班级氛围也得不到维护。原来班级的学生被分配到不同的班级,有的被分配到较高层次的班级,有的在中等或更差一点的层级,也许在原来班级还算不错的学生最后在全校范围内却被分到较低层级,如此一来,他便失去了原来的优势,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许多学生很渴望得到团体的认同,但分层教学是他们的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

其次,分层教学会导致部分学生的焦虑。

即使教育工作者采取分层教学的初衷是为了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但即便如此,学生们对分层教学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他们容易把分层教学与传统做法上的分快慢班相比较。即使他们也能意识到分层教学对他们带来的好处,但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自然的,他们也会意识到分层教学的一些弊端,并由此产生焦虑。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对6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这60名学生里,基础好的,一般的,基础差的各占一部分,结果显示,在各个基础水平额学生都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认为分层教学让他们觉得更焦虑,压力相比分层之前也更大,学生的焦虑情绪反映了他们在学习上的主观体验,虽然适当的焦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显然,在这项调查里,学生们的焦虑水平显然超出了适度的水平。过度的焦虑使学生过于紧张是他们不能精下心来学习。因此,对于过度焦虑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干预,进行心理疏导,及时调整他们的情绪状态。

第三,分层教学会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伤害,进而造成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低下。同样,在相关的调查中显示,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分层学生会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及时老师不会将学生进行比较,但学生之间难免会进行比较,基础差的学生认为,在分层教学中,他们会被分到层次较低的班级,身边也都是跟他一样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觉得很没面子。另一方面,自尊心的伤害也会影响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他们主观的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不管再怎么努力,也追不上别人的步伐。

此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对他们各自造成的影响可能也会有所不同。高层次的学生压力可能会更大一些,因为他们会觉得家长和教师对他们期望更大,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得到他们的肯定,并维持自己的地位。而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上进心可能并没有那么强。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容易将自己贴上差生的标签,进而不甘进取,碌碌无为。

二、分层教学中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1)教师对分层教育的错误理解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部分教师对分层教学并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他们认为分层教学是把所有学生分层等级,再按等级给予有差别的对待。因此,在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他们对不同层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实施过程,给学生贴上相应标签,特别是对于那些被贴上差生标签的学生而言,教师对他们的要求会有所降低,期望也会降低,那么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便会降低,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会给予更高的期望,根据皮革马利翁效应,当教师对学生有好的期望的时候,学生便会不自觉的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最后成为教师所期望的那个样子。

(2)学生对分层教育的理解也是导致他们自身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即便教师并没有把学生划分三六九等,但仍然避免不了部分学生误解老师的分层,被划分到不同层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心理机制。部分高层次的学生会给自己贴上优等生的标签,有可能会产生优越感,骄傲自大,也有部分高层次的学生会给自己更大的压力,认为离自己必须很努力才能一直待在这个层次,他们害怕有所退步而让家长和老师失望,过多的压力和焦虑反而让他们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部分学生可能会安于现状,因而上进心不强;对于部分低层次的学生,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本来就不如别人。(3)家长方面的压力也会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对于家长而言,他们更难对分层教学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孩子被分到哪个层次。当孩子处于高层次的时候,他们会觉得有面子,同时对自己的孩子也有更高的期望,这种期望却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家长会时刻提醒孩子要往上爬;而对于低层次的孩子,家长可能会觉得没有面子而有所责备,会拿他们与高层次的学生作比较,这种做法只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他们会逃避学习,自甘堕落。

(4)现行的评价制度也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

教育方式改革了,若评价制度还跟从前一样,那改革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了。既然所有的学生都按不同的层次来教学,那评价制度也应该有所区别,多样化的评价制度能保证除分数之外,学生们其他方面的才能都能得到肯定。

三、分层教学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1)选择合适的分层方法.合理并且合适的分层才能说服学生和家长,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分层,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意见,这样他们就能选择跟自己能力相当的层次,压力也不会太大,同时,第一次分层之后,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学生在各自的层次里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根据每个学生的成长变化情况,进步或退步,教师应该随时调整学生的分层和分组,做到流动分层,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当学生分组在一段时间之后,每一个学生依据自己的成长情况自然会出现层次变动.(2)教师应改变以成绩论好坏的观念。

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他们的能力是多元的。教师不能再给学生贴差生的标签,也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好或成绩坏而给予不同的关注和对待方式,要一视同仁,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来弥补劣势。

(3)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了解到分层教学并不是为了要把他们分为等级,只是为了让大家在各自的分层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通过努力,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4)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教师对于不同层级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让他们发挥各自的长处。

(5)不同层次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教师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应该采取相应不同的情感教育,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而言,应该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避免他们过于。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应该培养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可以布置一些简单地人物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变得自信起来。

(6)学校针对不同的学生,针对他们产生的心理问题,要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内心的想法。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分小组对他们惊醒辅导等形式,协助学生解决他们心里的困惑,进而帮助他们以一个健康的心理去适应这种新的分层教学的方法,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相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师与生一定能共同成长,在分层教育的模式下,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分组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毛景焕.班内分组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04 [2]张建洪.对现行体育分层教学实施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剖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9 [3]李文欣,刘影.分层教学中存在的消极影响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5,05 [4]李洪芹.浅议分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新校园(阅读),2015,08 [5]李彪忠.分层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以我校实践为例分析[J].教育革新,2009,07: [6]张新红,宋艳红.教学中教师的分层评价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数学教学为例[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02 [7]彭迎春,刘菊媛.论分层次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其对策[J].群文天地,2012,18

篇2:中学生教学心理问题

问题是创造的开端,没有问题便没有创造。科学研究与创新的起点不是已有的问题,而是从现象和事实中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一环。一个人一旦向自己提出了某个问题,产生解决它的欲望,形成了“问题意思”,就能够更敏锐地感受和觉察与该问题有关的信息,提高对无关信息的抗干扰能力。问题使人的注意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选择性,对持续进行有目标的思维、探索活动形成具有显著的激励功能。

问题教学法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情景性),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社会性),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提出和解决一个或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科学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性、社会性、主动性是它的三个重要特征。

可见,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与学,在这教学中,教师围

绕问题组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中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疑问,是开启知识的源泉,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好媒体。

二、提出问题的要求

(一)教师角色的变化是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

平时常听一些教师抱怨:“学生不爱动脑,不知要问什么”“老师没有提到的问题,学生就想不到。”其实,出现这种状况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必然关系。有些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落后,喜欢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经过把物理概念、规律平铺直叙地端给学生,从而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很少留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和内容。有的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对能体现学生思维火花的问题没有加以注意或不以为然,这样造成学生循规蹈矩,哪里还谈得上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所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前提是教师给自己准确定位;即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教师的职责并不是将知识直接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及一定的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重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讲课时教师不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平铺直叙地拿出来直接表露给学生,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可供学生产生质疑的问题和思考的时间。而且,教师应把课堂归还给

学生。要大力提倡学生争辩,通过争辩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质疑的敏捷性、灵活性。量子力学中的不准原理就是海森堡的脑海中骤然出现的。长期引导学生进行争辩,互相质疑无疑会大大提高提问的动机和能力水平。

接着,教师应当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就像有的教师说:教师有时应当故意“稚化”自己,把自己“退化”为一个初学者,像初学者一样在经历错误中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教师才会美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

(一)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基本条件

1.让学生对“提出问题”感兴趣

教育心理学家们用经验和实验证明“教育的主要职责就是让学生对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提出问题首先应让学生对提出问题感兴趣。

2.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

学生不敢问“问题”主要心理障碍是自卑心理和紧张心理。培养方法:当学生问“问题”时不能轻视,不能嘲笑,要满腔热情的接受和喜爱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能提出“问题”的学生都要想尽办法进行“合理”地表扬,凡是“问题”中的合理成分,要重在肯定,对不合理成分用积极的态度指出。对“问题”进行指正时要尽量让学生相互讨论,教师不能自己“冲锋陷阵”,对“问题”中的错误成分“穷追猛打”。总之,教师不要凌驾于学生之上,要与

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

3.留给学生有足够的问“问题”的空间

教学中不能对问题的讨论匆匆了场,要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间充分地争论。尽量地让学生有讨论问题的体验,使他们在体验中不但修正对问题的看法,形成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案。实际上,问题解决的讨论过程中,学生间的争论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

(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的基础是了解问题的背景知识和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而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是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通过真实而有具体的问题解决活动,储备丰富的知识信息和形成一定的思维方法,有助于通过积极探究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和现实的创造力。

三、问题教学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途径

问题性教学是以问题为纽带,通过问题、通过学生在问题中的思考来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其操作程序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活动探索、讨论反馈问题、反思深化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

设置情景,一方面使物理问题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

极性。

在活动探索中,关键是要验证所提出的问题。这时,就要进行设计方案。叫两位同学上台讲讲他们的设计方案。然后要求全班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看看这些方案是不是最完善。实验时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最好等等。这样,经过对问题的评价和批判性思考,学生既可以进一步明确问题意义,进而找到问题解决的策略,也能够对原来问题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拓展,使问题更具有发展性。

(二)使学生在讨论反馈问题中获得成功经验

教师可针对在独立探索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典型的问题(如共同的难点、重要的概念、意见分歧比较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讨论中僬侥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质疑,相互答辩,相互启发。这样,学生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能从中尝到学习的甜头和亲自发现的喜悦。获得个体成功的经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加。

(三)反思深化问题、养成提问习惯

问题性教问题教学法培养中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学不仅以问题为开端和主线,而且还可以问题为终结,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应当是用传授知识而消灭问题,而应当是在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

四、总结

篇3:中学生教学心理问题

一、学生实验中的常见心理问题

1. 只注重考试结果而不重视实验过程的心理

只重视考试结果而不重视实验过程的现象, 在许多中学生乃至部分教师的思想中普遍存在。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技能的培养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以说, 不会做化学实验就如同缺少了双腿中的一条腿。即便如此, 我国的大部分中学不抓实验教学技能的培养和实验室的建设。甚至还认为实验耽搁学习时间, 教师往往只注重实验的讲解, 学生则死记硬背。于是, 就把“做”实验变成了老师“讲”, 学生“听”实验和“背”实验。这种带着功利性的学习, 势必会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 这也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

2. 单纯兴趣心理

部分学生对实验感兴趣, 是认为实验好玩, 对实验现象好奇, 但缺少义务感、责任感。他们上实验课感觉如同做游戏, 实验课也成了他们的放松课, 将注意力全部放在有趣的现象上, 而没有对实验的本质进行更多的思考, 缺乏探索精神。例如, 教师在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镁在空气中点燃, 用HCl做喷泉等实验时, 学生非常感兴趣甚至要求多做几遍, 而在做反应缓慢、现象不快捷、不明显的实验时, 却感到“不好

筅重庆长江师范学院刘艳

看”、“不精彩”、“没意思”。忽视了自身动手能力及思考能力的培养。

3. 轻视、敷衍了事心理

重视程度不够是造成学生敷衍了事心理的源动力, 同时也是阻碍着学生兴趣的发展。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 对实验课敷衍了事的心理。认为上实验课就是做实验, 对老师在实验课上所讲知识漠不关心。教师在实验前讲授知识的效果远不如在教室里讲授知识的效果。实验中缺乏思考, 忙于操作, 忘记了学习任务, 实验中这些学生照方抓药, 俨然成了操作工人, 降低了教学效果。

4. 恐惧、胆怯、紧张心理

通过调查发现, 高达45%的学生对实验存在恐惧、胆怯、紧张心理。认为化学实验充满着危险, 不敢接触化学试剂, 不敢动手操作仪器, 进到实验室, 感到无所适从。对实验中可能产生的现象没有预见性, 实验过程畏手畏脚, 大脑高度紧张, 严重影响了这部分学生的注意力, 制约了大脑的思考功能, 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5. 被动、盲从心理

被动、盲从心理是指少数学生不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 老师说一步学生做一步, 或看其他同学怎么做就跟着怎么做。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依赖性”或单纯的“仿效性”。很多在思考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 也请老师或同学来帮助。还有个别学生为完成实验任务而请同学帮助做实验。有的学生当自己的实验数据与别人的不同时, 不加思考, 盲目修改, 盲从于别人做出的实验结果。学生在实验时缺乏思考和主动性是大多数学生的通病, 实验没有起到应有效果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二、教师的教学策略调整

化学实验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 使人成功的因素中, 智商的作用只占20%, 而情感的作用则占80%[5,6]。因此, 要抓住影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使之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驱动力和催化剂。

1. 改进实验内容, 优化教学方法

中学化学实验内容中验证性实验比重过高, 验证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某个化学知识的正确性。学生在学习理论后对实验想象已有了判断, 因此缺少了对实验的探究心理, 自然就会失去实验的兴趣。因此, 教师应对实验内容进行改进和优化, 例如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 只对有危险的、学生从未见过的实验操作进行讲解, 其他内容稍作点拨即可。在实验前, 多提带有启发性的问题, 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实验中, 注意观察, 自主寻找答案。在实验时, 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 特别是思维活动的参与。

2. 正确引导, 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单纯觉得实验好玩的心理, 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如何让学生能边“玩”边思考则是教师应考虑的问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 在学生已形成的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试验。学生实验一旦有所收获、有所创新、有所进步, 就会使其兴趣进一步提高。因此, 要运用情感共鸣, 优化学习动机, 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来保持学习兴趣的永久性。

3. 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克服学生轻视、敷衍了事心理

在调查中发现, 对化学实验有轻视和敷衍了事心理的学生比例很大。怕麻烦、不愿动手动脑的学生为数不少。教师应从化学学科的特点入手, 强调化学实验技能与化学理论知识平衡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列举化学科学家的贡献, 说明化学实验对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及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态度。同时, 在教学中, 教师应严格要求, 加强巡视指导, 根据出现的问题, 随时随地进行个别指导。实验过程中要做好实验记录, 每个学生都要将实验结果反馈给老师。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为了达到预定的实验目的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4. 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 消除畏惧紧张心理

化学实验中很多药品不是具有毒性、腐蚀性, 就是具有难闻的气味。同时, 化学仪器又大多数是玻璃制品, 它们具有易碎、高温易炸裂的危险。因此, 导致很多学生对化学实验有一种自然恐惧心理。要改变这种现象, 教师应强调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工作, 掌握实验中所涉及仪器、药品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要求, 尤其是安全注意事项。告诉学生只要规范操作、提前预知, 做到心中有数, 化学实验没有那么可怕。必要时, 教师要进行操作示范演示, 指出实验成败的关键, 以教师的示范作用, 打消学生的畏惧紧张心理。

5. 重视能力培养, 克服被动盲从心理

克服学生被动、盲从心理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做化学实验时, 有责任感和义务感, 适当时候还要让学生有小小的成就感。在学生操作时, 教师要指导每个学生会用正确的操作方法。针对学生的依赖、仿效心理, 教师应对每个学生平时实验课上的成绩给予肯定和适当的表扬。要在实验课上做好每位同学的实验记录, 并给出成绩评定。对于不爱动手操作的同学, 教师要给以正确的引导, 还可以让实验效果好的学生, 给同学们做一些经验交流。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增强实验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并且形成一种看谁做得更好的积极态度。同时要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多动脑思考。鼓励学生根据实验中的体会大胆进行实验改进, 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态度[7]。”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教师要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 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内容, 消除学生的种种不良心理,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化学实验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复中主编.基础化学实验.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1990.

[2]黄宝圣.关于师范化学教材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化学教学, 2000.

[3]黄宝圣.师范化学创新实验的探索与实践.化学教学, 2003.

[4]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5]王磊科.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基础.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孙同明.高中生解决化学实验问题心理机制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 2003.

篇4: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问题浅析

摘 要 游泳是一项具有极高健身价值的运动。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学校要重视游泳教学的开展和教学情况。然而,针对部分初学者来说,在学习游泳时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恐惧心理。这种恐惧心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文章首先分析了学生产生心理恐惧的原因,然后针对原因采取措施来克服这种恐惧,最后阐述了初学者在学习游泳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游泳 教学 学生 恐惧心理 克服

游泳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心血管系统,提高肺活量。此外,游泳还可以加强皮肤的血液循环,改善锻炼者的肤质,增强抵抗力。针对大学生来说,游泳有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高,协调发展。对肥胖者来说,游泳消耗的热量多,是保持身材最有效的有氧运动之一。体育教师要利用游泳的这些健身价值去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让学生对游泳产生兴趣,喜欢游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心理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消除对水的恐惧。体育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时融入游戏教学法,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循序渐进,提高教学效果。

一、学生恐惧心理的原因

恐惧是一种情绪,是可以克服的。人们产生恐惧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外部环境和躯体本身的致病因素,会使人产生恐惧的情绪反应,然后就会产生心理、生理功能的异常变化。恐惧会使人的知觉、记忆和思维过程发生障碍,失去对当前情景分析、判断的能力,并使行为失调。每个游泳初学者都会有对水的恐惧心理,恐惧的程度因人而异。因此,首先要分析下学生恐惧的原因,对症下药。

(一)外部环境的改变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游泳之前都很少能够接触到适合游泳的环境。从这点上来看,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尤其如此,城市里的池塘、湖泊等公开的流域较少。而对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学生来说,虽然池塘、湖泊等较多,但由于家长害怕孩子会发生危险,一般都会让孩子远离。泳池中水的环境与陆地环境差距较大,一般对外部环境的改变,大多数学生都会本能的对陌生环境产生一种排斥、害怕的心理,这些都是正常的。

(二)学生对游泳运动认识不足,心理素质较差

有些学生对体育学科的知道了解、掌握不多,加上体育课程中理论课的内容较少,使学生对游泳这项运动的了解较少,对该项目的领悟简单、肤浅,当自己在具体运动项目中出现问题不能解决时,便容易产生恐惧感。而有些学生由于意志品质较差,缺乏勇敢顽强的精神,虽然掌握了相应的技术,具备了一定成功的能力,但对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的游泳动作,仍然不敢练习,出现犹豫不决、动作失调等现象,结果不能完成动作,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三)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恰当

体育教师在游泳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由于学生较多,教师不可能手把手的教每一个学生,而有些学生在教师讲解时不注意听讲,真正下水实践时出现问题自然会产生恐惧心理。

二、如何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学生对这种变化的不了解、不确定、不适应,再加上自身心理素质较差,对游泳运动的认识不足都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要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恐惧,首先就要提高学生对游泳运动的认识,在对水中环境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其次,在教学的间隙,体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的锻炼自己,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一)注重实践前的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对游泳运动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教学,要让每个学生对游泳运动有足够的认识。在示范讲解游泳动作时,要先讲解做此动作的缘由和注意事项,以及在水中环境身体会出现的各种反应,然后再讲动作的结构。这样会使学生在水中环境实践此动作时,对出现的状况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在心理上先做好准备,而不会对出现的变化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二)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

学生平时要积极参加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各项心理素质。比如:进行模拟训练危险情境,设置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形成对危险情境的预期心理准备状态,就能够有效地战胜紧张和不安等不良情绪,提高心理适应和平衡性,增强信心和勇气,以无畏的精神克服恐惧心理。

三、初学者学习游泳的注意事项

首先,初学者在学习游泳时,实践时一定要有合格的救生装备,如游泳圈等,在泳池旁边,还要有专业的救生人员,以防意外的发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证每个学生的生命安全,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教学前应该认真排查馆内及教学设施和器材的安全隐患。其次,对于游泳教学而言,练习呼吸换气是个难点,让学生能掌握好呼吸换气的方法和技巧,必须要做到把呼吸练习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始终。最后,对于后面的泳姿动作练习,一般应让学生先练陆上模仿练习,做出规范动作姿势,注意随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然后再在水中实践练习,水陆相结合。

四、小结

每个学生产生恐惧的原因都有所不同,因此,体育教师在游泳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克服对游泳的恐惧心理,学会游泳。与此同时,体育教师还要注重安全教育,保证每个学生的安全。学习游泳虽然没有想象中的危险,但如果发生意外也是很致命的,所以要保证教学环境和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俞继英.游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篇5:中学生教学心理问题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时常发现学生的不良心理现象,本文通过对这些心理现象的剖析,以期得到克服不良心理的教学对策,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心理现象 体育教学 对策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学校通过体育教学,达到学生体质的增强和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然而,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却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现象,如:体育学习兴趣低落,体育锻炼懒散,缺乏恒心和毅力等,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教师教学工作质量和学生体质的增强,而且还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了克服这些不良心理现象,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良心理现象,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先论述如下:

一、 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不良心理现象

1、对体育学习缺乏兴趣

这类学生对体育认识不明确,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上体育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是迫于老师的压力,迫于考试通过不了才勉强练一下。特别是对于一些田径体操项目,他们认为枯燥无味,不愿练习,所以能躲就躲,找各种理由应付老师,更不用说坚持体育锻炼了。

2、体育锻炼时,懒散心理严重

这类学生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参加体育锻炼时怕苦怕累,对于难度较大的项目,他们说难了,有危险不敢练;对于难度小的项目,他们又说单调不想练,对老师不值得任务总是打折扣。在教学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所以,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得不到提高。

3、忍受能力较差,缺乏恒心和毅力

这类学生运动经历少,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较低,运动生理卫生知识缺乏,对体育

锻炼中出现的正常生理反应不理解,认为肌肉酸痛是伤,身体疲劳是病,有点小伤小病就不愿练习。如果因锻炼受了些损伤又会被吓倒,忍受能力较差,遇到较难的教材躲躲闪闪,不敢去练习,缺乏信心、恒心去战胜困难,缺乏毅力去取的成功。

4、求异心理严重,不愿刻苦深入学习

这类学生对新项目、新技术凭着好奇的心理来参加学习、锻炼。这时他们锻炼的积极性

很高,然而,等好奇心过去,参加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就消失了。他们不愿刻苦练习,考试中只求及格,不求优良。在这种心理支配下的体育锻炼,其结果是运动成绩上不去,健身效果不佳,教学效果受影响。

二、 克服学生不良心理的教学对策

1、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

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此,体育教师要通过教学反复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目的任务、体育在教育的地位、体育锻炼价值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对体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由此产生学习体育的需要,引导他们体会体育锻炼的好处,通过定期对他们进行素质测验和锻炼后自我感觉的调查,运用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用事实证明体育锻炼的好处,进一步激发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2、加强意志训练

也就是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调动学生内在潜力去克服困难

的过程。学生懒惰心理的产生正是与他们缺乏联合要的意志品质有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的加强对他们吃苦耐劳意志品质的磨练。如多安排长跑、越野等项目,以培养学生克服疲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烈日、严寒),要求他们坚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教学组织上,采用互帮互学,让素质强、技术好的学生领头,帮助学生克服懒惰心理。

3、重视运动生理卫生教育,提高心理素质

教师可通过理论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运动中和运动后出现的生理反应有正确的认识和心

理准备。如:长跑教学讲解“极点”和“第二次呼吸”。使他们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增强必胜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举出生动事例进行讲解引导,使他们懂得干什么事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能到到成功的彼岸。在教学中还可实施心理训练,提高他们对动作特点和要领的感知想象能力及理解思维能力。根据教学步骤,要求学生边想边练,不断体会完成动作的身体姿势和肌肉感觉,使概念更清晰,有助于强化动作技术,减轻和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增强运动的自信心,培养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4、教学要有新颖性、独创性

体育教师要善于吸取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要有新颖性、独创性,力求满足学生求

新、求趣的心理需要。如,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活动技能,但学生普遍对跑的教材不感兴趣,教师就应该正确的诱导学生,一方面通过对学生启发教育,帮助他们转变学习动机。同时,还必须根基少年儿童心理特征,多采用发展奔跑能力的自然环境的跑和游戏性追逐接力,采用比赛和游戏等方法,使学生有新鲜感,就会积极参加身体锻炼。

参考文献

[1] 李祥.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5

[2] 董玉泉.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3

篇6: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3-077-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阅读教学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和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疑问”可以使学生在认识上感到困惑,产生冲突,引起探究性反射,促进思维活动。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诗云:“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教学的根本在于引导学生思考,而思考的起点又是疑问。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设疑解问应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从本质上说,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任的新世纪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起点的“问题教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效。它是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新课改的落脚点。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方法很多,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揣摩课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阅读不注意审题,不注意课题与文章内容之间的联系,往往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从而影响阅读的效果,因此注意课题提问的有效性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环节。

审题中的设问,尤其适合标题内容比较丰厚、含蓄的文学作品,鼓励学生多角度质疑,有创意地理解标题。如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诗的标题耐人寻味。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整体感悟全诗。这首诗歌记叙的是什么事情?诗题为什么命名为“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发生在四点零八分?通过深度品读诗歌,揣摩标题,体会到标题的意蕴是丰富的,作者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为标题是有深刻用意的,它隐含了三个事实:第一,四点零八分是一次列车的始发时间,当时每天有三列运送知青的专列,从北京开往全国各地;第二,这一时刻知青们将要远离亲人和故乡,很多人离开北京和亲人之后就再也没回来,客死他乡;第三,这场运动改写了一代人的命运,这一时刻将影响一代人的命运。通过对标题意蕴的思考、揣摩、探究,学生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把握了全文。同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质疑,思考的积极性,把教学带入理解的深处。

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题质疑,充分发挥了提问的有效性,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课题,诱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揣摩语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阅读文本,是从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开始的。语言文字作为思维的载体,承载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认知这种思想情感,常常需要通过“语言感知”、“意境融合”的方式,对语言文字的基本意义加以深刻的理解。例如朱自清《背影》中四次写到“背影”,我提问学生:“全文有几次提到‘背影’?每一次都一样吗?”引导学生揣摩“背影”的涵义,进一步理解父爱的伟大。文中开头设疑,中间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后来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再现背影。文章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内容组织起来,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同时反复照应了标题。学生在揣摩语义中感受了文中的父子情深。在理解文章的内涵之后,又可以由里及表的诱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从《背影》的角度去写文章,写一个人?让学生思考,体会写作角度的创新和独特性。又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中,“长衫”一词多次出现,它是无谓的重复吗?显然不是。既然长衫破了,为什么不脱下来补一补?已经脏了,可不可以换下来洗一洗?为什么不洗又不补呢?学生通过仔细地研读、品味,明白了孔乙己不脱长衫是为了显示自己是读书人的身份,表明自己和一般“短衣帮”不同;不脱长衫是表现内心深处看不起劳动人民,对“短衣帮”不屑一顾,哪怕是又脏又破,但总还是长衫主顾;不脱长衫,流露出孔乙己热衷于功名利禄,执迷不悟的思想,可见受毒害之深。课后让学生拓展阅读鲁迅先生的《故乡》、《社戏》等文章,能进一步探究其语言风格。这样,学生对词语的感悟,必然会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与体验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揣摩难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文章的难句往往是升堂入室理解课文的钥匙,有助于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对难设问,尤其适合有深刻内涵的文学作品。如《地毯下的尘土》中连续出现了几次“地毯下的尘土”这句话。可让学生谈谈,一个句子重复出现几次有必要吗?会不会产生繁琐之感? 学生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地毯下的尘土”这句话的反复出现,形象地将小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激烈的思想斗争凸现出来,促使她诚实善良的形象更深刻地印入读者的脑海中。正是这句话既是文章的标题,又在故事的结尾部分反复出现,点明主旨,告诉读者“地毯下的尘土”是怎么一回事,可谓耐人寻味、富有深意,却含而不露。又如《永久的悔》,课文开头说到“我‘永久的悔’”,结尾又说“这是我‘永久的悔’”。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这“永久的悔”是什么?这个“悔”饱含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学生通过这种难句有效性设疑,思维纵横驰骋,加深了对文章文题的理解,明确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永久”一词透射出作者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情怀,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懂得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思索探寻与他们相处的最佳模式,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悲切。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开发,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揣摩空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人的学习是有思维参与的,凭借高度发展的思维活动,尤其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积极引导和培养学习文体对问题认识进行系统的归类和迁移,揣摩文中空白,在空白处设疑,适合于散文类作品的阅读鉴赏。如《清兵卫与葫芦》这篇文章的结尾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这个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后来清兵卫的遭遇会怎么样呢?作者故意跳脱,由读者自己去“补白”。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人生观去续写结尾。学生想象出了绚丽多彩的不同结局,每个结尾都是学生阅读理解的独特体验。这样,通过空白质疑,结尾续写,增强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了积极的信息加工,提高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而且还有利激活原有的知识,拓展了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篇7:小学生写作教学心理学问题

第一章 小学生写作教学的心理学论

引言

本节课意义:

除了教师外,很少有人知道儿童的写作水平是怎样的,但传统的作文教学,又以知识为纲, 写作教学经验更多的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例如,为什么在低年级提倡写话教学?

为什么现在的幼儿园开始口头作文了?孩子的写作可以这么早吗?这是不是对孩子过高的要求呢?

回答这一些,还需要深入了解儿童的写作心理。

第一节 儿童的作文心理过程

问题:安静,安静,我们的语文课往往从开始整顿课堂秩序开始。那作文课上,需要保持安静吗?

绝对安静对作文课是无意义的,反而会丧失孩子的创造性。

这有实验佐证。

案例1:

作文课上老师叫起平时爱搞小动作、课堂纪律较差的晓刚,“你的理想是什么,给大家说一说。”晓刚一挺胸脯,答:“我想当个建筑师。”

老师很有兴趣地问:“为什么要选择搞建筑呢?"

晓刚一指长方形的教室,说:“假如我当上建筑师,我要把教室变成圆形的。”“为什么呢?”老师不解。

“以后您再让我墙角罚站,那是不可能的。” ”

科学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格雷夫斯的实验小组选了十六名各种不同类型的孩子作为他的重点观察对象。在这十六个孩子中,最差的几乎连铅笔都不会握,而最好的则可以坐下来连续写七八页稿纸。

除了作笔记、搞磁带录音和静电复印之外,还运用了其他视明研究手段。当一个孩子写作的时候,装在高处的照相机就一直跟踪着他的手的动作,拍下了一张又一张的照小同的,一架微型麦克风把孩子写作时自言自语的细小声音也收听到了。大量的记录材料证明,孩子们在学习写作和拼写的时候,通常都是把话说了一遍又一遍,才在纸上拼写出来。

有趣的实验

苏联的类似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要小学的孩子在写作的时候始终张着嘴,或者要他们把舌头紧贴着牙齿不动。

结果,由于不能吐字发音孩子们的拼写错误大大增加了,竟然比平时多出五倍以上。心理实验证明:

美国教育学家格雷夫斯实验证明,在儿童的早期写作过程中,孩子们在课堂上说话和绘画不仅不是调皮和捣蛋的表现,而且恰恰相反,正是儿童写作所需要的正常活动。

问题:

为什么孩子在写作时,需要不停说话呢?

作文心理转换理论

这是与儿童写作心理过程相关的。

在写作过程中,儿童从思维到言语表达,那么这一心理过程是如何转换的?

一级转换理论认为作文过程是从思维直接转换到语言,转换的工具是句法规则。

二级转换理论,以前苏联心理学家科瓦廖夫提出的:

思维—1—内部语言—2—表达

内部语言是思维与表达之间的桥梁

三级转换理论

刘淼提出的,认为作文由思维到表达需要经过三级转换。

第一级思维到内部语言,第二级内部语言到外部口头语言,第三级口头语言到外部书面语言。需要注意:

在二级转换中,外部口头言语与外部书面言语转换的不同部分经过过滤器再加工。重叠部分就直接通过过滤器。也就是说如果口头言语与书面言语重叠部分越高,两者的一致性越高。三级转换是外部书面言语表达的重要但非必要的转换过程

人的言语表达水平差异,所以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会出现三种可能:

低年级学生书面言语表达能力低,因此,缺少第三级转换。

中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书面言语表达能力,但心口不能如一,因此,三级转换充分。成熟作家,能够心口如一,言文一致,因此思维与表达可以达到同步。

书面语与口语不同

书面言语比口语更容易丢失信息。因为书写速度的干扰。

日常言语一般不经过三级转换。但是,口述书稿,因为带有书面语的特点,例如讲演,也是经过三级转换。

书面语比口语要多经过一级转换,难度较大。

三级转换理论的启示:

理解了说写的联系。

口头言语是书面言语的基础。

口头言语训练有助于书面言语能力的提高。

口述作文是降低书面言语表达训练难度的首选方案。

教学案例:作文,就是用笔聊天

教学实践举隅(第63页)

学生好象上了老师的当,从这堂课引发了你什么思考?

你能否从三级转换理论来看待这堂作文课。

绕过低水平加工的策略

低水平加工,如拼写、标点、简单句法和书写规范。

高水平加工,如确立作文目标,进行总体计划。

由于有限的工作记忆,要分配给多个加工水平,就会造成作文的困难。

绕过低水平加工能降低作文的难度

兰泰尔与金(Rentel&King,1983)以小学1-2年级学生为被试,对口述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口述能改善小学生作文质量,使他们的作文篇幅加长,速度加快,质量提高。

香港谢锡金等人对粤语儿童学习现代汉语书面语进行研究,发现口述方式取得显著成效。香港谢锡金等研究方法:

在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采用小组学习形式,由小朋友讲故事,再用录音机录下来,把他们讲的变成课文。

他们还让小学一年级学生先将自己幻想的内容用图画画下来,再轮流口述自己的画作,教师再将学生的口述转换成书面语。

这些结果证明了口述绕过低水平加工,从而提高了作文的质量。

画画也是早期写作的一种绕过低水平加工策略

格雷夫斯的实验还证明,几乎所有新学写作的孩子都需要从绘画开始。格雷夫斯说:¡°一顿画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写话的线索。在口语里,线索是简单的;而在书面语言中,你就不得不把这个线索交代清楚。¡±格雷夫斯生动地描述了他们观察儿童画画时的情景,他说:¡°孩子们画画的时候,我们看着,俏俏地在他们中间走动,把孩子的画拿来看看,问孩子:° 你准备写点什么?¡±所有的孩子都是同一个回答:¡®等一等你就知道了。¡¯这话的意思是说:®我还没有谱呢,等一等吧,等我把线索弄清楚了,我就能写出来了。¡¯¡±由此可见,孩子们在作文课上画点图画并不是什么不听老师的话,而是儿童早期写作所必不可少的一项辅助活动。

儿童用绘画来表达事例

书面语对写作的影响

不能由此认为口语表达方式就优于书面语表达方式。

格雷伯斯基(Grabowski,1994)等认为,书面语产出比口头语言产出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比口语用更多时间在认知策略上,在结构严谨与表达细腻上要优于口语。

一年中不同时间的班级新闻

1956年9月24日

今天是1956年9月24日,星期一。今天下雨。真希望快天晴。我们拿到了新的拼写教材。我们画了画。我们给巴巴拉唱了生日快乐歌。

1957年5月27日

今天是1957年5月27日,星期一。天气暖和,多云,希望能出太阳。

下午我们上了音乐课,我们都很高兴。我们出去玩了。

卡罗尔没有来,希望她早点来上课。

我们上了拼写课,学习了一打新单词。明天我们要上“展示和讲述”课。有些同学回家需要拼写一些句子。

丹尼带来了一个蚕茧,这个蚕茧会变成蝴蝶。

口述、口述后笔述、笔述对不同作文水平学生作文质量的影响实验

作文加工水平高的学生笔述成绩优于口述成绩,作文加工水平低的学生口述成绩优于笔述成绩。

不同作文水平的学生口述与笔述的相对优势不同。高水平学生笔述优势更突出。

不同年龄学生在策略上运用有着不同的选择: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文字知识不足以将自己所说的话记录下来,因此需要口述+任意方式记录(文字、拼音、符号、图画等)+表达指导

中年级学生开始笔述训练,但口述优势仍然明显,因此口述后笔述作文策略更适合他们。高年级学生计划性口述来提高作文质量。

总结:

提高说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写的能力;但是不等于可以互相代替。

篇8:中学生教学心理问题

在大学教育中,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得、智、体、美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对大学生在以后人生道路的发展中也有着不小的作用,体育教学中的不仅可以活动肌肉,还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主要就是对体育知识以及技能的学习,不仅会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知识,还能使学生更加开朗活泼,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然而,对大学体育教学部分学生又会存在心理障碍,不想上体育课程也排斥体育教学有关的活动,老师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只有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增强战胜心理障碍的毅力,为我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全面型大学生人才。下面就为您分析大学生体育心理问题的成因,以帮助大学生早日克服对体育教育的心理问题。

2、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对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心理问题,有些可能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明学习目的,或者是低估自身的能力等原因,而开始产生体育心理问题,这对大学体育教学使极为不利的。下面我们就从大学体育教学的实践中,为大家分析几点学生体育心理问题的成因,希望可以帮助大学教师更好的从事体育教育事业,为我国的体育发展打下基础。

2.1、体育教学不符实际

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抓不住重点和难点,使得体育教学和实际的体育课中不符,比如对于关键性的技术没有交代就让学生开始体育运动,这都将导致学生对体育知识的错误掌握以及在体育运动中出现意外。学生因此也不喜欢体育教学,对体育课堂中的每一个学习的内容产生惧怕,从而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并不能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和内心的释放,久而久之必将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2、学生的自信心差

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小场的比赛或者对手的较量,其实这都不是说非要选优秀的学生,而是教师想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但是有的学生因为对自己没有自信心,就会产生退缩心理,认为自己体质不好体育技能也差。还有就是学生在表现自己体育技能之后其他同学的嘲笑也会打击学生的体育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体育心理问题,厌倦和恐惧上体育课。

2.3、客观因素引起的学生体育心理问题

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一些学生会产生体育心理问题和客观因素是存在必然联系的。有的学生自身本就体质弱小,并不能承受体育课中哪些剧烈的大幅度运动;还有是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对于体育教学中的技能并不能及时的掌握,从而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热情降低;有的学生是因为曾经在体育课中有过失败的经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类似的场景也会很排斥;还有的学生在体育课中就会表现出焦虑、紧张的情绪,这和学生自身的特质是分不开的,以上这些都是影响心理问题的原因,这对帮助学生克服体育心理问题可是有力的参考资料。

3、帮大学生克服体育心理问题的对策

3.1、优化体育教学中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方式

在大学生的体育教学中要想克服体育心理问题,就要从提高体育课堂的氛围和教学方式入手,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在大学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勇敢和坚强的品质,不断的提高体育教学的方式,是学生更容易的学会体育教学的课程知识,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逐渐克服体育课中的心理问题,喜欢参加大学的体育课程。

3.2、促进学生参加技能训练

体育教学中为缓解学生的体育心理问题,可以对学生开展技能训练项目,帮学生在战胜体育技能的同时也找回自己的自信,让学生遭克服自身困难的同时,通过技能训练增强对体育课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不再有心理问题。

3.3、针对学生开展个性的体育教学

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来开展个性的体育教学,比如学生在紧张的情况下就可以带领学生做扩展运动,让学生可以得到放松;对于抑郁类的学生往往是压力大造成的,体育课中就可以教学生做一些灵活类的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等来扩散学生的情绪。总之,针对学生的需求来开展体育教学,必定会帮助学生克服体育心理问题。

结论

由上可知,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体育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的体育心理问题,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要及时发现并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体育心理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大学教育中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还会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摘要:大学中的体育教学不仅强身健体,在大学中开展体育教学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障碍,舒缓学习以及自身生活上的压力。通常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有的学生会因为自身的原因而对体育造成排斥,不喜欢上体育课甚至是逃避,这都会影响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身体以及学业和心里的健康。下面就和您探讨大学教育中学生的体育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应对学生体育心理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教学,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参考文献

[1]魏相博.试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及排除[J].甘肃科技,2010,(10).

[2]肖玲.体育教学中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克服对策[J].科技信息,2010,(08).

上一篇:夜半战争现代散文下一篇:逆水行舟高三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