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位一体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

2024-05-21

高校三位一体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共9篇)

篇1:高校三位一体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

关键词: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摘要:文章阐述了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强调在我国开展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论述了开展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提出了构建高校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并阐述了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实施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2-0032-03

1背景

互联网时代,阅读素养、媒介素养及信息素养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开展阅读素养、媒介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全民阅读素养、媒介素养及信息素养水平是互联网时代的新课题。我国学者在各自的领域对阅读素养、媒介素养及信息素养进行了研究。图书馆界非常重视阅读推广与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1];传播学界在引进介绍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同时,主动推进媒介素养教育[2-4];信息素养教育得到了国家的力推,学者们对信息素养的内涵、标准、信息素养教育的模式及方式方法进行了研究[5-6];在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实践中,有学者打破学科界限,提出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观点[7],但学者对媒介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念上。罗文华、唐芬芬认为随着媒介的融合,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日益融合,分析在高校开展阅读素养、媒介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8]。笔者提出把阅读素养、媒介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从互联网时代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出发,构建高校阅读素养、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2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意义

2.1开展阅读素养、媒介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作为人的基本素养,能帮助个人在新媒体环境下完善自我、享受权利、成就自身;个人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的提升客观上也提升了全民素养,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跨文化对话和交流,更好地实现我国“文化强国”和“走出去”战略目标。1982年的格伦沃德声明、2005年的亚历山大声明和2014的媒介信息素养巴黎宣言反复强调媒介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国际图联媒介和信息素养建议书》非常重视这种权利的落实。我国也非常重视新媒体环境下国民的素质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2.2国外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

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媒介信息素养政策和战略指南》,首次将媒介与信息素养定义为一个复合型概念,把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统一起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推进全球媒介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11]。

2.3国内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

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建设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2006年,我国首次开展了以“爱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2008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牵头设立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全民阅读工程”被列为新闻出版总署五大工程之一。全民阅读战略首次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把“倡导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引进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方面,我国新闻传播学学者做了大量工作。1997年,卜卫首次将媒介素养引入国内学者视野。2003年以来,媒介素养教育受到国内学者的热切关注。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开展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学界研究从不同层次推进了国民媒介素养教育[12]。1999年,王吉庆教授首次将信息素养引入国内学者视野。2000年起,我国中小学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程。1984年,教育部规定在全国有条件的高校广泛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育。清华大学对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进行了改革,并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制定了《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李希光教授撰写出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信息素养课程方案》。学界从各自的学科领域论述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及方法[7-8]。

2.4高校构建三位一体素养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教育帮助人获得全面自由发展,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能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人。互联网时代,媒介如影随形,媒介信息资源异常丰富,阅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培养信息检索和信息解读能力。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从社会文化视角、信息素养教育侧重从科学技术视角来培养人的素养。随着媒介的融合,教育目标日益趋同,即注重成人教育,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教育并举。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殊途同归,最终落实在人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培养人终身持续学习的能力。高校具备开展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融合教育的资源优势,构建高校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三位一体教育模式,能大大提高教育的成效。3三位一体素养教育模式的构建

3.1普通高校三位一体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的可行性

图书馆在用户教育中积累了丰富的阅读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的经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开展阅读素养、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提供了技术条件。

互联网环境下,宣传部、团委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积累了不少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教师的课程教育中也自觉融入了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的教育,在高校开展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三位一体教育切实可行。

3.2教育模式的建立

3.2.1教育目标。构建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并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媒介信息知识,具备媒介信息意识和批判解读媒介信息及主动使用媒介信息的能力,树立健康的媒介信息伦理道德观。具备媒介信息素养的学生融入社会后,有利于提升国民媒介信息素养。

3.2.2教育内容。①文化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有较高的道德水平,遵纪守法;有健康的审美情趣,身心健康。文化素质:学生不但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能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为个人发展服务,有思辨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②媒介信息意识和能力。媒介信息意识:大学生必须有检索利用媒介信息资源解决自己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问题的意识。媒介信息解读能力:大学生必须具备质疑能力,对检索到的信息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③创造性地使用媒介信息的能力。大学生必须具备在正确解读媒介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创造性地使用媒介信息资源。

3.2.3三位一体素养教育模式。阅读素养、媒介素养是社会文化的概念,信息素养是科学技术的概念,它们之间常交叉融合,在各自的领域里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笔者把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作为一个复合型的概念来研究,尝试从多学科的视角研究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收集整理并分析相关文献资料,明确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分析高校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讨论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问题,思考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要素及可优化问题。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运用主体教育理论和批判教育理论设计教育目标、内容和实施策略,构建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以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根据时代特点和高校大学生的特征,结合学校和所在地区的特色,利用多种载体,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课程教学―环境涵养―体验式、参与式教学”的立体化教学实践,融学习生活工作为一体。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和要求,制定不同的、分层次的教育目标和评估标准,实施不同的、有侧重点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运用生活教育观评估教育成效,及时调整完善教育目标、内容和实施过程。

3.3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实施的策略

3.3.1提升教育者的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师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的成败,要争取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成立阅读素养、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建设一支精干的阅读素养、媒介信息素养教师队伍,负责阅读素养、媒介信息素养教育工作。

3.3.2课堂教学与工作、生活实践相结合。根据大学生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以主体教育理论、批判教育理论做指导,依托高校图书馆,主动与校内外各机构各部门合作,充分利用一切有效资源,构建理念上超越保护主义、以赋权为核心的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三位一体教育模式。①课程教学模式。独立课程:开设阅读欣赏、媒介素养、文献信息检索、新闻写作、电影电视评析等课程。融合课程:探索在教育学、语言学、计算机等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融入媒介信息素养的内容。培训讲座:在新生读者培训、专题讲座中融入阅读素养、媒介信息素养的内容。开发在线阅读媒介信息素养教育资源。②环境涵养模式。图书馆与学校团委、宣传部、网络中心等部门协同工作,共创阅读素养、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环境,以文化环境育人。③体验式、参与式教学模式。创造机会,组织学生到报社、电视台、网络中心、电教中心、图书馆等部门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阅读素养、媒介信息素养。

3.3.3对阅读素养、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对阅读素养、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以及时完善教育实践。

4结语

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应是一项全民教育,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媒介信息素养教育难以普及到全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针对教师的媒介与信息素养课程作为《媒介信息素养政策和战略指南》的八个主题之一,从具备媒介信息素养的教师到学生,最终到整个社会。我国媒介信息素养课程教育的普及也受到种种制约,可把普通高校媒介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当下全民媒介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突破口,以终身学习理念作指导,开展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三位一体教育实践,让学生具备媒介信息意识、思辨意识、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具备阅读素养、媒介信息素养的学生融入社会,可达到提升国民素养的目标。同时,这种教育实践可为开展阅读素养、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所借鉴。

篇2:高校三位一体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

近年来,XX市充分发掘红色文化资源,突出红色资源利用、红色传统发扬、红色基因传承,构建党性基地、课件资源、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红色文化教育模式,抓实抓牢党员党性教育。

一、突出红色资源利用,建设党性教育基地

XX市根据以“先驱、先锋、先行、先进”的主线,按照“百年印记•红色传承”时间脉络,深入走访挖掘,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将辛亥革命时期的徐镜心、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任常伦、解放战争时期的龙口港栈桥码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写入党史的下丁家精神以及改革开放后重视红色文化教育的XX村等红色资源点进行统一规划,充分整合红色教育资源,以时间脉络为主线着力打造出了一批辐射全域、各具特色的党性教育基地。

全市各级党组织依托“主题党日”制度载体,通过组织党员到各教学点现场教学,聆听解说员讲解、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让党员触摸历史,感受震撼,启迪思考。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到党性教育基地接受现场教育XX多人次。

二、突出红色传统发扬,打造精品教学课件

XX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时期,曾创办XX第一兵工厂,建立起XX最早的根据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艰苦创业闻名全国的下丁家大队事迹载入中国共产党党史。为充分发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XX市注重加强以文献资料为主体的红色资源教材开发,组织党史、党校、教育、文化等部门精干力量潜心编研,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红色文化研究成果。充分利用现代化传媒手段丰富红色文化展示形式,打造精品教学课件。先后筛选了一批有故事且能讲故事的建国前老党员,面对镜头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抒发对党的真情实感,制作完成了系列党史故事片《XXXXX》;集人、物、事、魂为一体的红色文化影视资料、多媒体课件,为党性教育开展提供生动形象的素材、载体和场景,有效提升了党性教育感染力。

三、突出红色基因传承,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一是结合“两学一做”,筑牢党建“红色堡垒”。

将红色文化融入农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党建软硬件环境打造,通过建设红色广场、红色图书室、红色文化长廊等渲染红色文化氛围,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的震撼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围绕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将XX市“新时代

•中国梦”百姓宣讲团2018年第一讲安排在XX村红色文化长廊,使基层党员、宣讲团成员同时接受了一场“双向互动”式的红色文化教育。

二是结合重要纪念日,精心打造教学现场。

以清明、建党、烈士纪念日等重大节日为契机,依托各级党性教育基地,组织老战士、老革命、老英模成立报告团现场讲述红色故事,开展参观革命故址、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增强党性教育的实践体验性。今年清明节期间,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活动,XXX现身说法自己包村经历,使现场党员群众热泪盈眶,最后大家用《XX》的歌声传递着不忘初心、勇往直前的常伦精神。

篇3:高校三位一体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很多学校对体育课程的认识都不够深刻, 认为体育课最多只是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进行放松锻炼, 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也是普遍较低。200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对高校体育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而掀起了体育改革的热潮。

1 高校体育改革势在必行

高校体育一直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 为素质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 但在高校体育教育中, 传统教育观念还束缚着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 其中的矛盾与弊端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浮现出来, 使得众多高校不得不对体育教育提出改革, 寻求着新的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体育教育模式。

1.1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

由于国情所限, 我国体育教育一直受前苏联教育体系的影响, 强调以传授知识、培养道德为目的, 以课堂、教材为中心, 把体育教育视为知识、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 认为学生在体育课中, 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可有效地掌握一些知识技能技巧, 把增强体质看成是掌握技术动作的必然结果, 以体育带动知识发展。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 学生在这样的体育教育环境下并没有达到预计的发展目标, 对理想中提出的目标还有着较大的差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忽视学生的参与, 并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使最终的体育教育事业还是维持原本的状况[1]。

1.2 高校体育改革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生的主体意识也逐渐得到了增强, 使学校在追求体育实现健身效益的同时, 也开始注重体育的长远发展, 让学生在学习情趣的培养上、体育娱乐精神的掌握上, 更加适合未来的生活需要。因此体育教育改革, 要多注重学生不同于以往的需求变化, 以创新性为根本目标, 从各个角度上改善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从而达到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2]。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南京林业大学大一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收集资料, 查阅近些年来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内容与方向, 查阅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等相关文献资料。

2.2.2 调查问卷法

对南京林业大学大一学生以当面发放当面回收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问卷500份, 其中有效问卷490分, 有效率98%。调查对象男生412人, 女生88人。

2.2.3 访谈法

对学校部分学生、教师进行访谈, 访谈内容涉及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态度及体育课程设置等问题。

下面以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看法为例进行说明:

2.3 调查结果

2.3.1 学生数据调查结果: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频率低与影响原因

从目前调查数据来看, 现代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并不高, 从表1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仅占14%, 而大部分学生则是每周参加1-2次体育锻炼[3,4]。此外,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 学生晚上睡觉较晚, 约有一半的学生都是在凌晨后才入睡, 所以容易导致睡眠不足的现象。由此可见, 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原因与日常生活方式有这较大的关系, 并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身心健康。

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到, 除了学生自身因素外,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还有课程压力大、学习时间长等因素, 但其中占有比率最高的还是学生上网的问题。首先从学习压力方面来说, 从表2中可以看出, 有24%的学生认为课程压力大影响了他们参加体育锻炼, 现代大学生由于就业的压力, 导致很多学生忙于考证, 所以增加了他们的文化课学习时间。但关键问题还是在表3中, 上网已成为占有学生业余时间的最大比重, 37%的比率也是在所有比重中占据着榜首的地位;然而, 从现实中也可以看出, 上网游戏几乎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课外娱乐生活的首选, 这也是学生大大减少了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原因所在, 所以, 如何能让学生合理分配课余时间, 避免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游戏, 是众多高校都需要关注的问题[5]。此外, 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的原因, 导致高校体育场地场地出现不足的情况, 而由于场地不足而放弃体育锻炼的学生占有19%的比率, 虽然从比率上不是很多, 但是在影响上并不乐观, 它严重制约了有体育锻炼想法的学生没法进行体育锻炼, 对学生的体育理念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3 目前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方向

首先, 从大学生的自身状态来看, 现在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极具下滑的趋势, 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逐步降低, 所谓的锻炼意识已所剩无几。而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除了体育课本身形式的传统之外, 还有很大原因是需要归咎于目前大学的整体教育环境[6]。目前,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仅安排两到三年, 每周仅有两个学时的体育课程, 这很难实现所说的素质教育的目标。所以,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体育教育的整体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学校体育教育模式的改革是体育教育改革的基础, 只有完善大学体育的整体功能, 把体育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 实现体育教学课程内外一体化,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 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真正达到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 从而实现体育教育的有效价值。

4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是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

4.1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由来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最早出现于90年代, 由天津市率先创建, 随后便进行了全国的推广, 并取得了较为优秀的教学成果, 受到教育部门的肯定与好评。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就是以体育教学为目的, 以运动项目为选项, 把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织为一体, 并由相关教师指导进行体育教学活动。从授课形式上来划分, 主要有课内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指导, 它即承担了课内体育的课堂教学任务, 又兼顾了课外体育的教学指导, 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一种新体系[7]。

4.2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组织的形成

体育课内教学是以学生选项为基础进行教学, 较原有教学模式相比有着较为相同的地方。体育课外教学是以体育项目为基础, 在相关部门的组织下, 由体育教师进行指导完成的体育课程。学生参加的课外体育活动或体育竞技比赛后, 将所得成绩列入平时的表现成绩中, 根据学生的课内体育教学考核成绩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表现成绩进行综合评分, 成为最终的体育成绩。

4.3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素质教育模式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几个方面。首先, 从教育目标上来说, 教育目标是实现素质教育模式的前提, 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依据;所以, 教育目标的确立是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条件。其次, 从教育内容来说, 教育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课内体育中主要侧重于健康、品德、素养等内容, 而在内外体育中主要表现为社会行为规范、团队意识、竞争观念等内容。最后, 从教育途径上来说, 教育途径是完成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也是树立审美观、培养团队意识的主要过程, 所以, 此方面还是过多的表现在课外体育内容上, 主要是侧重于创新能力的开发及健全个性的培养等途径[8]。

4.4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与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相比有着一定的优越性, 其主要表现如下:

1、对体育教学资源不足的方面进行弥补。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情况较为普遍, 所导致了许多高校都面临了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出现不足的现象, 而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避免了学生体育锻炼和学习时过于集中的情况, 使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上有了更好的学习空间, 充分地发挥出对所喜欢项目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体育教育事业实现最终目的。

2、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下,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体育项目, 首先便克服了传统教育上忽略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弱点, 使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参加各种活动, 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多样性需求。

5 结语

高校体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教育形式, 在培养社会型人才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今改革现有教育模式, 提倡高效、高标准、高技术的教育方法已成为众多教育单位今后的重点工作方向, 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因此, 完善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 深入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育模式理念, 为目前众多高校需大力发展的方向。

如今素质教育的呼声已日益高涨, 使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都是以此为目标。以体育教育来说, 首先, 在课程内容的改变上, 选择既要遵循时代性、科学性、地域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原则, 又要考虑高校体育的主体需求、社会需求, 科学的选择课程内容, 使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事业真正跟上了时代的需求, 达到最终的改革目的。此外, 在体育课程的改革中, 还需要增加如社会体育的知识内容, 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 使社会的新鲜知识也无时无刻不在渗透到课堂之中, 使课堂对社会知识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而由于体育课程本身的特殊性, 再加上社会体育的影响度, 所以在理论课中加入社会体育知识, 可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体育教学理念, 而不再是像以往那样被动接受, 使体育教学变的枯燥乏味。其次, 从实践的课程内容上来说, 高校本身就有着健全的体育器材, 所以应有效地运用这些资源, 多增添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内容, 从而改变以往的知识以竞技为主的单一体育教学模式[9]。

参考文献

[1]聂锴, 庄希琛, 蒋咸生.以“阳光体育”为契机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以情优教”的实践与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0 (1) .

[2]唐智.西部部分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 2010 (22) .

[3]钱宗梅.高校体育选项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8 (1) .

[4]徐颂峰.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 .

[5]孙俊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适应阳光体育运动的需求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 2008 (3) .

[6]李秋初.“阳光体育运动”视野下的高校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个案[J].运动, 2010 (7) .

[7]李小莉.普通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搏击 (武术科学) , 2010 (2) .

[8]胡公正.对高职院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8) .

篇4:高校三位一体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

关键词:教育管理;创新;育人;

中国分类号:G40-058

综观学校管理的发展历史,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每一步发展都以管理创新为前提。管理实践也表明,没有管理创新,也就没有管理目标的实现。

一、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是使高校更好地适应高校发展面临形势的需要

当前高校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和地区高校展开了大学生录取竞争,要面对这种挑战,必须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同时,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国为了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而实现好完成好这些重大战略任务,需要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持,这就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

(二)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是使高校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职工和学生数量的大量增加,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管理却没有跟上,使得高校教育管理滞后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速度,这对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提出了现实要求。特别是当前出现了一场以有效学校、开放学校、优质学校、跃进学校、成功学校、丰富性学校、学习型学校、多元智能学校等为特征的“学校重建”运动,这些都对高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挑战。所以,为使高校更好的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必须进行教育管理创新。

(三)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是解决以往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问题的需要

以往高校教育管理的弊端,突出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教育管理的观念比较落后,表现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就是习惯于按照传统的经验和管理方式来处理和解决问题,民主化程度不够高;二是高校教育管理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三是高校缺乏对教育管理队伍的优化配置,影响了高校教育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二、育人为中心,“四位一体”教育管理新模式

(一)育人为中心

学生是构成学校的主力军,是学校的主体,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就要谨遵“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学校学生的成长学习规律,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配置最优的教学资源,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搭建良好的教育管理平台。在当代高校办学过程中,转变一些简单的说教、流于琐碎事务的解决的机械做法,结合当前的教育管理重点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自强、务实、感恩的优良品质,确定奋斗目标。同时要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敬岗爱业、勤勉高效、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创新之路必须以育人中心,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二)教风为基础。

加强教风建设,以教风带学风。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的时效性。教师的教风对学风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良好教学之风是学生良好学风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在课堂上,教师要用良好的治学态度、治学精神、师德师风、知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感召学生、吸引学生。同时,加强考风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性、规范性建设,发挥其在学风建设中的监督作用;加强学生评价体系的建设,发挥其在学风建设中的杠杆作用,确保学生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公正性,正面引导学风建设。

(三)学风为导向

高校学风即指大学生群体在获取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风气或氛围。具体表现为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旺盛的求知欲,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以及顽强的学习意志。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随着学校的扩招, 高校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令人擔忧的是同时带来了学生生源质量的下降和学风的下滑。日常具体表现为学习动力缺失、学习积极性不高、沉迷网络、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不清、就业迷茫、焦虑、被动等现象。为解决这些现象和问题,在实际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提出了学风建设上的“三个环节、两手抓”的方法和措施,即专业思想教育、考风考纪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等三个环节;一手抓学历再提升,专升本、本考研、教师资格、职业资格证、英语过级、计算机过级等考试,抓理论学习;一手抓职业技能提升,加强实习、实训、实验、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职业技能大赛等,抓实践锻炼。学生的社团活动、班级管理、评优奖惩等都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充实和完善了学风建设的内涵,丰富和扩展了学风建设的路径,成效显著。

(四)实践为路径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和开放化趋势,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也有了较大提高。地方院校提出了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的办学方向,通过大力开展实践教育,引导和带领青年学生走实践成长的道路,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在实践中成才。通过系团组织、学生分会大力开展“第二课堂”;通过实习见习、就业工作,搭建实践平台;建立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结合大学生挑战杯、实验技能竞赛、数学建模大赛、创新实验、毕业论文等科技实验活动;其次,广泛利用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再次,创新实践教学,强化实践育人。

(五)就业为落脚点

就业是“四位一体”新模式的落脚点,占据着重要位置。在这个模式里,就业这个关乎民生、社会稳定的环节,首先要全面进入课堂、教材、头脑。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学生的成人成才、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对所讲的知识点进行具体剖析和拓展,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结合技能,打好基础,学以致用,是学生就业工作的基础。其次,抓好学风建设和技能培训,在校期间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和训练,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再次,加强就业指导。积极开展职业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做好双向选择,实现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修订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程振响.《学校创新:一个永恒的主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

作者简介:

篇5:高校三位一体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

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三位一体”模式探究

王立

[摘要]学生党员再教育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还存在认识不足、投入不足、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评估等问题。对此,高校可以从党校教育、支部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三位一体”模式入手,加强学生党员再教育。

篇6:高校三位一体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

【内容摘要】学生的健康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成为各国教育的主流之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存在问题较多。为此,我们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与发展”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构建了“以品格为目标,健康为基础,就业为手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立体交叉式教育模式。

【关 键 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

【作者简介】杜月菊 女 河南孟州人 硕士 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德育、德育心理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高职教育各方面不断的进行改革,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注重专业教育发展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经历20多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10多年来,也进行得有声有色,积累了一些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测验、调查分析、理论研究、意义论述多,泛德育化倾向严重、实效性较差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且必须研究解决的一个严峻问题。为此,党中央、中宣部、教育部等下发了一系列文件,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一直认同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侧面反映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这一说法,也一直在思考作为二级学院的学生工作者,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觉得二级学院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五位一体模式构建或许能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认知偏差心理健康教育困难重重

首先,社会认知偏差。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评价。在当今社会,只要能上大学就可以找到一个好工作的升学理念与学生求学、就业难形成了明显的落差,导致在校大学生心理压力过大。中学形成的亚健康状况没有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重视,加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较晚,在社会上的知晓率较低,使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举步维艰。

其次,学生认知偏差。面对当今的社会竞争,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对自身缺乏了解,对社会、职业知之甚少,不恰当的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使他们感到前途渺茫;传统的否定教育、纠错教育、家常便饭似的批评训斥使他们情感缺失;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导致的学非所爱、学非所用的现况、在竞争中找不到与别人比拼的交点等,使他们看不到自己立足社会的希望,导致他们迷失自我。

再次,教师认知偏差。不少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对“心理有病”的人进行教育治疗,针对个别学生教育活动或把心理健康教育应归属德育工作的观念,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缓慢。

(二)机构不健全,学生诉求途径较少。

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宣传力度不够,心理咨询机构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摆设;相关课程的开设阶段性强,到四年级几乎不开,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不间断的学生心理健康的跟踪辅导、指导机制;学科渗透、班会参与的机制也不健全;在一二年级学生入学教育、情感教育、性教育等比较薄弱,一二年级加起来总数不到20%,只有到四年级,各学校才会突击性地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

二、高职二级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五位一体构建模式

二级学院主要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普查、活动月、活动营5大模块全年不间断地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五位一体模式构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一位同学在学校都能自信、阳光、快乐的生活学习。

一、第一模块是每年的9月,在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当中,专门针对新生入学后极易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安排心理学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4个学时的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我们学院的实践,2013年在新生入学教育课程表,一共对4个专业安排了4名心理学专业教师进行了总计16个学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688名新生在新的学习生活中建立了一个全新和良好的心态。我们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在给新同学们授课时,课堂氛围很好,很受同学们欢迎。

二、第二模块是在每年的11月,对学院的心晴天使进行集中的规范化的培训。

通过我们学院的实践,2013年专业心理学教师对学院的19名心理委员和188名心理呵护员从建立心理委员的意义、心理委员的性质、心理委员应具备的素质以及基本职责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培训,全体学员顺利通过课程考核,取得结业证书。心晴天使培训班的开展意义重大,培养大批的心晴天使,增强了我院心理健康预防网络,更好的配合了老师们开展心理教育工作,能够扩大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为我校整体心理教育上一个台阶。

三、第三模块是每年12月,在学校机房对大一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通过我们学院的实践,2013年我院688名新生在图书馆机房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心理普查一是让我们全面了解了新生入学后整体的心理状况,并针对他们心理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帮助我们建立完善的新生心理档案,掌握新生中一些心理适应不良的人群,积极对问卷得分呈阳性的同学开展跟踪、关注、辅导工作。我院已经对4名得分呈阳性的同学进行了一对一的关注辅导。

四、第四模块是借每年的心理活动月的契机,开展面向全校的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通过我们学院的实践,2013年我校心理健康活动月中,我院积极筹划准备的3场心理沙龙活动营,我院主办的以自信为主题的三场心理沙龙共计邀请学校各个营共计90多人次参加。这心理沙龙营活动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享的机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学院在每班开展自信主题班会和户外素质拓展。让同学们积极参加心理活动,分享自己的自信故事,让更多的同学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能荡起自信的双桨。

五、第五模块是我们的特色心理沙龙营。

通过我们学院的实践,2013年在我院的特色心理沙龙营活动中,同学们整体表现积极,热情,让我们了解到许多同学内心真实的想法,活动给了大家畅所欲言的机会,也使大家越来越自信阳光。心理沙龙活动营这种轻松愉悦的活动开展方式,的确对我们学生的整体心理活动态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也能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信心。

每一次心理沙龙活动营结束后,我们都认真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以班级的形式开展沙龙会不会更有意义,是否还会这么受欢迎。

篇7:高校教学、科研一体化模式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36-0184-02

一、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1.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作用的关系。教学对科研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教学有助于老师将科学知识系统化,并为自己的科研活动理顺思路;高校教学环境有助于教师进行创新性的科研活动;教学也可以催生新的科研增长点,培育新的学科。科研对教学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科研有助于革新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提高授课质量;科研有助于驱动老师将科学的思想方法、治学态度向教学转化;科研有助于革新旧的学科,催生新的学科,提高高校教学的知识覆盖面。

2.教学和科研相互矛盾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并不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总是相互促进的。由于种种原因两者之间存在很多矛盾和冲突,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教学与科研的性质不同。教学与科研的对象、活动方式及成果是不同的。教学是面对学生,传授人类已知的或基本已知的认识成果,老师的主要精力投放在知识的组织和教学方法上;科研是面对问题,进行探索和创新,是为了发展科学。两者的性质很不相同。(2)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造就了各高校不同的.资源配置。由于科学研究活动所需要的投入较高,这就客观注定了只有少数研究型大学或某些研究项目会得到较为充分的经费支持,大多数学校或个人得不到或只能得到少量的经费支持,从而导致了老师普遍开展科研的困难。(3)老师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老师这一群体和社会的任何群体一样,其中的个体存在差异,有的擅长教学,有的擅长科研,既能从事教学又能从事科研的老师在整体群体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即使在科研经费充足的条件下,由于老师个体之间的差异,能够将教学与科研完美、理想地结合起来也不容易。(4)教师的精力有限。教师对科研工作的过多投入必然会影响到其对教学的时间投入,反之教学上的过多投入必然影响到科研的时间投入。另外,科研工作对于时间的要求通常是连续不间断的,过多地打断科研工作进程必然影响到科研成果的质量,而教学工作对于时间的要求则是有规律的、间断的,如果长期打破这种间隔规律,肯定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5)高校对教师教学科研评价的导向不同。在目前高校普遍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导向机制影响下,加之受晋升、考核等因素影响,大多数教师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科研工作上。

二、构建高校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对策及措施

高校教学与科研之间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面。为了促进高校教学与科研之间和谐发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消解两者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许多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1.坚持育人为本,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和谐发展。高校首先是作为教育机构存在的,它的首要职能是人才培养,是教学,这是高校之所以为高校的原生功能。高校与其他社会机构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从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活动。没有教学活动,没有人才培养,高校就不能称之为高校。因此,人才培养和教学活动在高校中居于基础和中心地位。如果不注重为国家与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那么高校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价值。是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性的人才。科学研究促进人才质量的提升,人才质量的提升也推动着科学研究的深化。高校应当坚持以育人为本,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和谐统一。

2.树立教学水平也是学术水平的观念,构建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模式,将科研成果和探索精神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将教学研究纳入科研活动的范围。高校的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性、创造性和实践性。当一名高校救师不难,但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就不容易了,因为优秀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具有批判、创新精神。从事科研的教师更容易形成促进学习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更能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因此,为了要进一步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就要将科研成果和探索精神带入教学活动,并将教学研究纳入科研的范围。将教学水平视为学术水平可以有力地促进高校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和协调发展。把教学研究纳入学术研究的范围,要求教师在仔细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成为批判性的、创造性的思考者,使学生懂得如何学习,促使学生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3.根据高校的目标定位促进教学与科研在校际和校内的分工合作,是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基础性工作。不同的高校,由于其目标与定位不同,办学条件与科研实力相异,因此对于教学和科研会有所侧重。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关系存不同,不能用单一的教学与科研标准去要求所有的高校和教师,这样才能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下缓解教学与科研二者之间的矛盾。各高校应该紧紧抓住和围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这一首要任务和中心工作,采取校际分工和校内分工的办法,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条件好、科研实力强的研究型大学可以多搞科研,而教学型大学可以教学为主。在校内,也要根据教师个人岗位和能力合理进行教学与分工。

4.科研不仅要与研究生教学相结合,而且要与本科生教学相结合,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在探究性学习基础上的统一,建立实施教学与科研一体化发展模式的长效机制。研究生教学与科研,与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的相关程度要高于本科生教学。在教师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如何促使科研与本科生教学相结合是高校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研究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科学研究能力,因此,在研究生教育中可以较充分地体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让研究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梯状项目的研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科生教学方面,要加强本科生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结合。首先,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科学素质、科研方法和科学精神传授给学生,培养本科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其次,高校要尽可能为本科生提供了从事科研与创新活动的机会,把参与科研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完整的本科生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逐步建立一套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机制。

5.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是推进教学与科研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高校应建立科学的教学与科研评价机制。现行的教学与科研评价机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活动,是导致目前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改革目前的教学与科研评价机制,对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和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严格有效的教学评价对鼓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还缺乏有效手段和机制来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使得当前高校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还不能进行有效的约束。对高校而言,需要建立包括领导评价、同事评价、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和其他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效约束老师的教学行为,保障老师对教学的投入。在进行科研评价时,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教师要采用不同标准。在评价方法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更加客观、科学、全面地对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张红兵.论中国高等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失衡[Jl.成都教育学院学报.(1).

篇8:高校三位一体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

一、我国高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未能处理好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外部关系

高等教育的发展及高校人才的培养需服务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已成为高校的一大使命,在非精英教育的当下,使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而要积极以社会需求为参照标准,从高校使命与办学特色等教育理念层面进行重新认识与定位,对培养目标、规格与专业设置、培养方案、途径进行调整,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及质量评价标准等,以畅通高校毕业生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对接机制。

2、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不符合高等教育内在发展规律

高等教育内在发展规律表现为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专业设置之间等相互作用的规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要求在不违背高等教育发展内在规律前提下,对培养目标、规格、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内容等具体操作手段进行改革,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但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中恰恰忽略了这点,如在专业设置上,不能以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为依据,使普通高等教育占到高等教育的绝大部分,而专业教育发展滞后,既破坏了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也加剧了“错位性”和“结构过剩性”失业问题。又如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上,仍以精英教育要求为基准,忽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精英属性的淡化,没能重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也没能养成学生择业的良好心态,所以不仅没能发挥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优势,反为社会造成了极大负担。

二、高校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对策

1、政府整合要素,建立创新支撑平台

政府应搭建平台、发展中介组织、加大扶持力度,引导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中渠道通畅,平衡合作中的利益分配,规范和保护合作双方的利益,对“产学研”合作的各方提供各种政策上优惠待遇。同时,要完善各种奖励制度,从而促进和维护“产学研”作的深入,将高校中产生的人才、知识、技术、专利、科技成果、信息等顺利、加速转移,企业获得知识,并实现知识的价值。

2、高校健全“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一是明晰“产学研”一体化所产生的科研成果归属权,寻求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平衡。二是在管理制度中明确学生参与“产学研”的优惠政策,在学分获得、荣誉奖励、经济助等方面给学生以充分的优先权,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三是“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创新人才进程中学生日常管理制度的完善,要严格管理赴企业接受教育的学生。四是要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价与考核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学生业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产学研”、提高创新能力。

3、学校与产业部门搭建长期合作平台

联合办学是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学校与产业部门在办学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学校运行管理、教学活动安排等环节进行通力合作,将大学与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企业可以发挥经济优势,向大学投入资金,改善学校条件,学校可以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向企业定向培养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联合办学实现“双赢”。措施之一是企业通过与高校共同建立研究开发中心、中试基地、联合实验室、研究所等机构,成立集研发、生产和市场为一体的研究机构,组织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合作,通过共建基地,加速培养卓越人才。措施之二是,以项目合作带动卓越人才培养,以科研项目合作为纽带,将产学研各方结合到一起,达到联合培养人才的目的。高校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并将科技成果成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高校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建设

1、决策与协调机制

决策与协调机制是产学研一体化中合作三方的高层对话与沟通协调机制,是推动产学研三驾马车平稳前行的“大脑司令部”;产学研一体化领导小组是其中的最高决策层,其主要职能是研究、解决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为产学研一体化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并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各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联盟是发展的主体,主要结合本专业、行业的特点,提出本专业发展联盟的发展方向,构建合作框架,建立三方合作的长效机制,抓好本专业(研究所)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工作、科学研究工作、社会服务工作。

2、导向与约束机制

导向与约束机制则是针对产学研各方所制定的目标导向与职责规范。从专业角度而言,要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抓好本专业的教学建设、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依托相关研究所、企业,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能力;从研究所而言,导向与约束机制要组织相关研究力量,对本专业领域进行研究,发展并创造新的知识,组织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将研究成果的应用、开发优先与产学研一体化联盟中的企业进行合作,使之成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孵化基地、中试基地。而产业工作则要协助承担人才培养任务,进行联合科研攻关与课题申报,进行产品合作研发、孵化、中试。

3、考核激励机制

考核激励机制是根据导向与约束机制的相关规定,对产学研各方进行考核,并据此进行奖励和激励,以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下阶段的工作目标的更好实现。针对各专业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建设,主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考核和激励,促进全面育人氛围的营造。针对研究所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建设,主要围绕科研工作的提升予以激励。针对相关依托企业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建设,可以根据学生实习基地运作情况、兼职教师表现情况、科研成果孵化和中试情况等进行激励。

4、信息反馈机制

信息反馈机制是面向大众的意见、建议方面的搜集制度,主要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更好发展;该机制的建立旨在充分调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中所有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树立集体主义观念。通过收集个体对产学研一体化工作中相关制度、措施等实施效果的意见和建设,从而对决策起参考作用,以便更好地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5、拓展机制

拓展机制的建立旨在为更好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面向社会,开拓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平台,充分利用、挖掘内部潜力,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工作,可以进行两个层面的拓展。一是组织机构的拓展。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及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合作中,可以尝试组建官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合作平台,充分依托政府主管部门来促进高校的办学、研究及行业的发展。二是产学研合作社会服务内容的拓展,如开展办班培训、咨询服务、开展检测服务、开展各类普查、开展各类规划设计等。

6、风险防范机制

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旨在防止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中危机的出现,并有效保护各方利益不受损害。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中,面对社会上各类合作伙伴,必须树立风险的防范意识,并采取一定措施,如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科研成果专家审核制度、科研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等。

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之上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学研结合,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积极发展中介机构,为产学研合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要求企业转变观念,合理规划和布局,探索适应于自身发展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要求高校必须转变依靠政府办学的计划经济思维模式,充分认识产学研合作培养卓越人才的战略意义,拓宽办学思路和功能,将学校智力因素与企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起来,与企业开展高层次、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这样在各主体的积极配合下,在机制的发挥作用的前提下,高校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会最终得到建立。

摘要:现行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学生素质偏低、实践能力不足、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等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为企业培养合适的人才,减轻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压力。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并为该模式的运行建立了完善的保障机制,以期这种模式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推广。

篇9:高校三位一体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模式;行业协会

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可以说,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高校层面,不论是政策措施还是具体行动,从毕业生就业历史看,都是前所未有、力度空前。根据国外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按照国家体制、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劳动力资源紧张程度不同, 可归纳为以下五种模式。一是日本模式, 表现为全员参与型;二是英美模式, 表现为高校主导型;三是德国模式;表现为公共服务型;四是俄罗斯模式, 表现为自由放任型;五是印度模式, 表现为计划和市场双重管理型。但不管哪种模式, 学生自主择业是最主要的特征, 高校加强指导和强化服务是最显著趋势。

1 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强化高校就业队伍建设

1.1 建立就业指导与咨询机构, 配备专业队伍

总的来说, 专业教师与大学生比例为1:500,方能达到最优的工作效果。目前,高校就业教育工作一般由辅导员兼任,缺乏专业的团队。作为一名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 应该拥有就业心理辅导、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职业规划、课程设计与创新等综合能力,以便为高校学生提供全面的咨询与服务。

1.2 根据学校、学科以及学生的特性, 有目的的组织授课内容, 讲解突出的教学案例

以正确的就业态度、知晓就业法规、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技能、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创业灵感等为教学目标。科学制定各年级的教学内容, 如大一注重就业思想、就业形势分析; 大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三开展就业技能培养和素质拓展,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四进行创业教育。

1.3 提高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教学环节

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可以通过模拟招聘会等情景再现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就业素质和能力进行综合考察,或者向他们提供市场招聘信息, 然后自己参加应聘, 通过参加招聘过程来检查、考核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2 积极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政府在就业中的引导作用

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压力较大,加上就业岗位竞争激烈,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家庭和个人也越来越理性,不像最初的茫然和无所适从,他们越来越能够理性分析,接收现实,积极努力去找工作。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因为国家高校的计划招生与大学生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体质不一致。

要想充分实现政府的引导作用,不能弱化政府对高校毕业市场的调控与指导作用,但是应该将政府身上本属于市场负担的责任给单独列出来,由市场去承担。要进一步梳理政府职能、合并行政力量,责任下放、重心下移,落实“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 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责任, 中央层面分段管辖、地方层面层级管制, 部门之间通力合作、上下共同努力,一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政府作为高校的行政管理者与引导者,应该将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发挥到实处,督促高校尽快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这种体系应该是适应社会新发展的,是复合市场导向的。高校要真正改变观念、适应市场,要将劳动力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指挥棒。政府是促进就业的主导者,要起到引导作用,广开就业市场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和服务质量,从而为高校毕业生营造健康的就业环境。

3 充分利用行业协会,开拓毕业生就业空间

行业协会是指介于政府、企业之间,商品生产业与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是一种非官方的、民间性组织,它既不是政府的管理机构。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的沟通桥梁和纽带。行业协会是中国《民法》规定的社团法人,又称NGO,即际上统称的非政府机构,是一种非营利性机构。行业协会具有3大功能:包括为服务企业职能,协助政府部门实现行业管理的职能以及自律、监督、协调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功能。20世纪八十年代,上海行业协会逐步恢复,已具备比较完整的行业体系,截止至2007年12月,上海市有231家行业协会在工商领域注册登记。行业协会由于其各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如资源、人才、组织等,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5年3月,中国就业促进会成立,他是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宗旨的,全国性的社团组织。自建立以来,在人社部、民政部的管理指导下,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就业中心工作,立足服务,面向社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配合政府部门组织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为推动就业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上海行业协会在助推大学生就业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可以作为经验向社会推广。如:2015年8月,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与上海的硅酸盐工业协会、新材料协会等七个行业协会一齊举办了一场特殊校园招聘会,三十五个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参与,为招聘会提供了上百个就业岗位。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协会显然成为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社会和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帮助他们在大学生生就业方面发挥更有效的力量。

4 借助中介机构,协调大学生人才合理流动

职业中介机构,是指由法人、其他组织和公民个人举办的,为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和劳动者求职提供中介服务和其他相关服务的营利性组织。职业中介机构能够积极主动寻求求职者和用人岗位的结合点,依托市场机制使供需有机对接在一起,实现了在服务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职业中介机构是目前中国人才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分,遵守市场规律,提供有偿服务。我国人才市场逐步完善,很多高校毕业生通过进入人才市场寻找工作岗位,职业中介机构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促进高校大学生充分就业。

职业中介机构有三种服务大学就业的形式:

(1) 职业中介机构与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合作,由高校引荐适合相应职位的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工作。

(2)通过学校组织的校园招聘和社会人才市场招聘会代替用人单位收集简历、进行面试。

(3)学生经过个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详细了解,主动要求与中介合作,解决自身岗位。前2种方式丰富,然而,毕业生自己积极与中介机构合作现象则少之又少。

与学校合作,走特色化、职业化道路。由于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不对等,所以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和专业人才缺少并存的情况。学生对就业市场缺乏了解,工作目标脱离市场实际,很难找到适合自身情况的岗位,从而出现待业的状态。职业中介机构与高校就业服务部门可以就以下3方面开展合作:第一,通过在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方面给予合作,讓同学们有效了解就业市场和形势的真实情况,转变和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念,从而让高校学生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发展自身能力,适应市场,从而增加就业成功的几率。第二,效仿国内外先进的大学生职业培训做法,对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使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市场前,对即将进入的市场有所了解,做好心理准备,增加其就业信心。第三,职业中介机构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站及人才中心网发布招聘信息。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做好招聘信息的审核工作。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制,打消同学们对职业中介疑惑。经过以上几种方式寻找工作,毕业生就业渠道会更加宽广,职业中介机构在盈利的同时,实现了尊重就业市场规律的共赢。现在,中国职业中介机构正处于发展阶段,流程简单,管理缺少规范,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发挥的作用还比较微弱。就业市场需要一批有特长、有能力的知识型人才,职业中介机构的目标就是把企业与应聘者以最低成本、最高收益按照双方要求有机组合起来。经过对不同学科专业背景不同的大学生个体依据各个企业用人要求进行长期培养,使他们逐渐契合市场需求,是职业中介机构与学校合作的一致想法。

政府推动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为毕业生就业服务,推动成立类似外国大学和雇主协会性质的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第三方”作用和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提高中介机构的积极性, 构建学校为主、政府主导、中介参加、协会约束的就业服务体系。

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构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划清各有关部门的权利则,如政府、职业中介机构、学校、行业协会和大学毕业生分别应该承担什么样的义务, 紧密围绕毕业生就业开展工作。政府作为就业保障体系的总负责, 要采用宏观调控手段, 营造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引导大学生积极就业; 整顿就业市场秩序, 制止不法行为。制定具体就业政策或措施时, 既要考虑到毕业生的就业权利, 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各阶层的就业权利,以这个为基础,实施和进行高等教育在内的社会就业体制改革, 从而保证就业市场的安全有序。各部门,包括学校、企业、职业中介机构以及行业协会需遵守国家的就业法规, 以毕业生就业为本, 提高工作效率, 接受媒体和社会的监督,对毕业生就业和社会稳定要负责任。与此同时, 各部门应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共享就业相关信息和资源, 打破就业障碍,畅通就业渠道。此外,作为高校毕业生,同学们要主动了解国家就业政策, 积极参加和接受社会和就业指导与培训, 理性择业, 诚实应聘, 勇敢创业。

参考文献

[1]梁其贵.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五·五”就业模式促进学生就业[J].职业技术教育,2013(06).

[2]彭新社.中美高职毕业生就业模式比较[J].教育与职业,2013(07).

作者简介

王刚(1982-),男,江苏省泗阳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淮阴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

上一篇:保洁人员的考勤制度下一篇:万里长城优秀导游词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