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模式研究

2024-05-07

城乡一体化模式研究(通用8篇)

篇1:城乡一体化模式研究

实现城乡一体化对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技术、资金、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城乡结合相互发展,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协调发展[2]。

2.1大力发展农村城市化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首先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城市化。首先,针对农村城市化地域差异进行区别对待,走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发展道路。由于我国农村各地自然条件不均衡、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农村城市化就要针对这二者的不同找出不平衡原因,并进行特别指导,建设特色新农村。其次,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能为建设新农村奠定经济条件基础,走向新的发展道路。最后,挖掘本地区特色经济产业,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以点带面的发展农村经济。

2.2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

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更新农民思想观念,从基本层次上维护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引导其自主发展,防止农民被边缘化。所以农村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式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质量。这就要求建立农村基础建设管理机制,基于农村服务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发展农村道路建设、公共设施服务系统建设,加强城乡交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原则构建联系中心和各村落的干线公路,并对公路进行周期性的维护和改造;完成村落之间的电讯和互联网覆盖,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条件基础,彻底扭转农村交通不便、交流不便的局面。

2.3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小城镇是城市化进程的关键过程,在农村城市化发展中的作用也也越来越大,充分发挥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作用,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小城镇在经济发展上有着辐射作用,对小城镇周围的农村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通过小城镇的建设,给农村区域发展提供一个合适的着力点。发挥小城镇的经济辐射作用,以它贴近农业、根植农村、服务农民的特点,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找到新路径。

2.4引进多元化投资机制,发展农村经济

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资金引进不到位,通过多元化投资机制的建立,有力的突破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建设的资金限制。在新农村建设中,形成国家投资、地方政府投资、个人投资和引进投资多种资金投入格局,极大的改变农村建设的内需不足问题。合理的利用引进的资金发展农村经济,改革农村原有产业的运行模式,并逐步的创新农村产业发展新道路,提高资金的有效性,让农民获益。

3结语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关系着国计民生的系统工程,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3]。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关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让更多处在现代化边缘的弱势群体感受到现代化、信息化的优越性,逐步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文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审视[J].中国农学通报,,17:343-347.

[2]黄国胜,李同升,王武科,段晶晶.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新农村建设探讨[J].人文地理,2009,04:16-19.

[3]沈悦忱.谈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商业时代,,33:4-6.

篇2:城乡一体化模式研究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分析研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形成的区域差异、城乡差距在逐渐扩大。近几年来,城乡一体化思想正在逐渐受到重视,不仅是观念上的转变,也是政策措施的转变,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实现我国整体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通过对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把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合理的`发展策略。

1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

1.1自然村落布局分散,城乡工作难以开展

我国各地区在自然环境、文化构成、风土人情等方面差异比较明显,造成部分地区农村自然村落数量庞大、布局分散,使得城乡发展难以规划,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发展。分散的村落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也给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带来了一定难度。近两年来,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发展,村与村的距离正在缩小,但由于各村镇行政分割,在村镇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上难以共建共享,也给新农村建设发展带来了影响。

1.2村镇基础设施薄弱,城乡一体化交流不畅

我国村镇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比较薄弱,最明显的就是交通道路不畅。很多地区的道路建设落后,质量偏低,路面破损速度快,公路改造和维修不到位;农村基础公共设施的不健全,部分村落的排水系统、排污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等公共基础设施比较匮乏,造成新农村建设质量偏低;代表信息时代的互联网,在有些地区还尚未普及,不利于城乡信息交流,给农村和外界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难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序发展。

1.3城镇建设缺乏合理规划,资源浪费严重

很多地区富裕起来的农民建房热情高,胡乱划分土地进行建房,导致布局整体缺乏规划,村容村貌问题严重,部分农村宅基地审批环节不当,造成楼房建设用地的随意性,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缺乏管理和规划,出现农民个人用地和公共设施建设用地的矛盾性;垃圾处理、排污系统等公共设施无人问津,垃圾污染、土地滥用、不完善的道路建设,存在着大量的落后局面。加之农民缺乏现代化意识,不懂得资源的合理利用,造成土壤污染严重和土地资源浪费,很多地区还出现了因小企业发展带来了水资源污染和破坏问题,加剧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很多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正在发生甚至恶化。

★ 水库建设必要性分析的论文

★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 建设中小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必要性论文

★ XX全县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 建设新农村调研报告

★ 休闲经济时代下现代美术馆展示空间探讨论文

★ 大众传播?民主政治?公共空间

★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

★ 古村落色彩形态与新农村建设色彩规划论文

篇3: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

一、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1、城乡收入差距大。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仍然相对较低。据统计, 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 966元, 而且主要用于吃穿住行, 恩格尔系数较高, 而城镇居民该项支出则为16, 254元, 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发展和享受, 恩格尔系数相比农村较低, 也就是说, 城镇居民一个人的生活消费相当于3个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 并且这种差距一直处于扩大的状态, 直接原因是由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 (表1)

2、农业和非农业的差距较大。

农业发展见效慢, 时间长, 以目前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水平来看, 利润空间小, 发展前景不被看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第三产业, 尤其是现代服务业, 发展前景好, 利润空间大, 所以人们逐渐导向现代服务业, 农业和非农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3、现有城镇化水平低。

大力发展城镇企业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但是一些地区城镇化水平滞后, 城镇企业发展前景不好, 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进而影响了工业化进程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从而失去了吸纳就业的优势, 削弱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

4、城乡居民福利、医疗差距明显。

总体来说, 城镇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障, 除此以外, 各项保险制度都在原有制度上进行了改革和完善。但是, 在农村地区, 社会保障仍然是以国家救济和乡村集体办福利事业为主, 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以外, 其他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 医疗保险的各项标准也与城镇有所差别。

二、城乡发展差别问题分析

1、失业人口再就业困难。

由于农民自身素质不高, 专业技术不强, 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使失业的人口不能即刻就业, 又无力自谋职业, 现代企业大都需要专业技术人才, 由于农民自身的条件不足, 造成失业人口再就业困难, 农民收入达不到保障。

2、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的农业结构, 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形式, 造成我国很难形成集约型、专业化大生产的现代农业体系。少数养殖业缺乏投资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难以成长成大规模企业, 农业效率长期低下, 农民的收入难以提高。

3、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导致农业和非农业的差距较大, 投资农业在短时间内很难获得巨大的效益, 所以大多数投资者不会选择这种见效慢的农业, 久而久之, 农业和非农行业的差距不断扩大,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极为薄弱。

4、农村人才缺乏。

由于农民收入较低, 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本身人才缺乏, 而这仅有的人才又大量流出, 造成城乡人力资本的差距越来越大, 人才的缺乏也是城乡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5、农业的创新力度不够,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对农业的开发模式因循守旧, 至今还没有找到有效发挥地区地位和资源优势的方法, 农业污染问题迟迟没能得到解决。

6、城乡布局不合理。

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在发展上自成体系, 尚未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指标体系。不重视社会投资的整体效益, 指导工作上缺乏依据, 城乡各部门之间协调性差, 落实工作上缺乏连续性, 整体规划不健全, 一些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难配套, 城市特色不突出。

7、管理体制不顺。

以城乡医疗为例, 由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对象范围、参保缴费标准、报销范围与比例各不相同, 造成城乡人群享受医疗待遇的标准也有区分, 这种管理体制直接造成城乡差别。

三、对策建议

1、改变现行的城乡经济二元管理体制。

这是导致城乡差距的根本原因, 要缩小城乡差距, 改变二元管理体制是关键,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能一蹴而就, 可以采用先试点, 再推广的方法。

2、加大政策和教育、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的力度。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 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保证。通过政策规定, 消除城乡发展过程中歧视农村、农民的传统观念和做法。除了教育和政策之外, 还应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比如道路交通、健身场所等, 改善农村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 为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推进以工促农、以城促乡、城乡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 注重工业反哺农业, 城镇发展带动农村发展, 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 有利于发挥城镇集聚效用, 提高乡镇企业综合效益, 缩小城镇差距, 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4、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因地制宜、保护环境、突出特色,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公共设施, 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尊重农民意愿, 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逐步实现城乡居民相同待遇,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在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作用的同时,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主要运用市场机制开发建设, 发挥政府投入的拉动作用, 健全管理体制, 实现城乡医疗保险等各种社会保障体制的公平。

6、积极转变发展观念, 大力培育农民的创新意识。

转变发展观念对于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农村发展必须与时俱进, 破除守旧观念, 大胆创新, 积极转变发展观念, 不断适应新的发展需要, 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缩小城乡贫富差距, 关键在于培养具有现代创新意识的新型农民。鼓励农民勇于变通、革新, 突破传统思维束缚, 只有造就亿万创新型农民, 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 才能保证改革的有效推进, 为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奠定长远基础。

7、创新农民的土地利用方式。

由于目前的土地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在推进城乡一体进城中, 土地制约明显, 所以要优化土地开发格局, 创新土地集约利用模式, 探索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 完善农村市场土地流转体系, 在确保农民合理收入的前提下推进土地改革。

参考文献

[1]孟颖.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海口市分校, 2012.

[2]黄兆辉.栖霞市医保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山东烟台栖霞市医疗保险事业处, 2011.

[3]江敦涛.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农业技术经济, 2011.

篇4:城乡一体化模式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对其供电企业的发展方式也势必需要有一定的调整,然而地市供电企业城乡电网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势必会在城乡供电企业的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其有效的实施,如何能够有效地化解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矛盾与难题呢?

关键词:供电企业;城乡电网一体化;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TM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5-41-2

0 引言

地市供电企业城乡电网一体化的实行,既是对国家电网公司决策部署的一个落实,也有助于提升城乡供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了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对于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以及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就结合目前城乡电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为实现地市供电企业城乡电网一体化管理模式作简单的探究。

1 实现地市供电企业城乡电网一体化的必然性

1.1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性要求

随着近几年来的发展,政府对于“三农”的问题出台了很多的相关政策措施,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农村的发展,并且把“三农”的问题摆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从而准确地把握住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方位,指明了其改革与战略发展的方向。

1.2 城乡一体化是新格局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的格局可以很好地化解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同时也能推动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优化其组合,从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城市的资金、技术以及人才向农村的流转,这样非常有利于城市经济能量向农村的辐射,使得农村富裕的劳动力渐渐地转向城市。

2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现状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电网行业达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并且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进行了西电东送、全国联网的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并且相比较之前我国的电力行业以量的增长为主要的发展阶段,转换到了如今一个以调整电网结构为主的一个阶段。尤其是表面在农网结构方面,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收入在逐年呈递增趋势的同时,对于农村生活用电的需求也在大幅度的增加。据相关数据记载,对于农村电网的改革,国家已经实施了相应的政策,并为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进行改造,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农村在使用电网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网络输送电的能力,有效的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份保障,但对于城乡之间的电网还缺乏一定的一体化管理。

虽然我国农村电事业有了一个飞速的发展,但纵观全国来看,农村的电气化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尤其是在2007年时,农村的人均生活用电量还没有占据到城市的一半,从而使得农电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难题,如我国农村的电网结构相对薄弱,而且质量差,对于线路以及配套的设施水平低,安全可靠性差等很多的方面,以及产权结构、资金短缺、管理意识陈旧等管理方面的问题。

针对在农村电网企业所普遍存的实际性问题,单纯的从农村电网企业本身来进行改善与提高,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快速实现的,因此,为加快促进农村电网的改革,采用地市供电企业城乡电网一体化管理模式是目前非常适合的一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依靠城市电网来进行带动农村电网企业,并对处于弱势的农村电网企业进行一定的扶持,无论是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水平,还是整个的组织结构以及管理模式上,都能够对农村电网企业起到一个专业化的管理与实施,从而有助于农村电网进行标准化的作业,有助于提升农电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了农电管理水平,由综合性的管理向专业化的管理转换。而这些目标的实现,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采取城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在实施地市供电企业城乡电网一体化管理模式过程中,通过在大型企业的电网带动地市的小电网企业,城市电网带动农村的电网,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一个统筹的规划,进行不同的联合经营方式,使得这些主电网企业与配电网企业之间既有相互交叉的部分,又能达到相互补贴的效果,对于快速实现与完成地市供电企业城乡电网一体化管理模式,起到一个良好的推进作用,使得农村电网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由此可见,地市供电企业城乡电网一体化是目前我国农电现状发展最适合的一种模式。

3 促进地市供电企业城乡电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措施

3.1 建立有效的机制

在进行城乡供电企业管理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可以建立一种“沟通协同、驻点帮扶”的工作机制,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城乡供电企业电网一体化的管理水平。所谓的沟通机制,就是建立起农电综合协调评论以及专业的工作机制,并且定期对这些主要负责人参加农电管理的协调例会,对其基层城乡供电企业所突出的问题,积极地协调、研究解决落实,真正实现地市供电企业城乡电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推进工作。而驻点帮扶机制,就是要学习国家电网公司的定点管理帮扶的做法,从而在城乡供电企业驻点帮扶工作机制,并且拟定出相关的工作方案,并开展定期的驻点调研与跟踪的督查工作。并在每次的帮扶工作实施之前,可以由公司进行统一的组织,方案的制定以及对形式的细化,从而做到明确调研帮扶的目的以及内容,并召开专题会议,从而扎实地开展城乡供电企业驻点调研的帮扶工作。

3.2 发挥优势,达到专业化管理的延伸

对于地市供电企业城乡电网一体化管理应当树立一张网、一盘棋、一家人的意识,并且建立适应市县一体化的发展,所配套的工作机制,从而把专业的地市供电企业城乡电网一体化管理模式贯穿于全员、全业务以及全流程当中来,真正实现农网与主网管理同步实施,同步管理,使得专业化管理得以延伸,其效果非常的显著,且有助于地市供电企业城乡电网一体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其专业化的管理首先表现在安全管控的全网覆盖,对于现场的安全作用制定一个标准化的考核文化,从而推进城乡企业的标准化作用,并对其开展相关安全管理的专项培训,促进在地市供电企业城乡电网一体化管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其次就是设备运行的精益化,由于农村电网设备的分布比较广泛,而且运维修的难度也比较大,因而需要积极地拓展农网设备的管理思路,通过对其停电计划的精益管理,使得城乡电网的运检测业务更加的集约化,并且深化供电企业检修工作措施,从而提升设备运维精益化的管理水平。

3.3 加快城乡电网建设步伐

加快完成城乡电网的配套建设,将有助于完善区域电网结构的优化,从而快速地完成了农村电网供电能力的专项分析,这样有效地加强了农村电网建设的投资力度,并且通过编制相关的地市供电企业城乡电网一体化工作的管理手册,来提高农网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有效地提升了城乡电网供电质量以及供电能力。在加快城乡电网建设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地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业,如对地市供电企业开展财力以及资金结构的测算分析,从而依据整个的资金情况,在能够满足电网建设资金的需求基础上,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从而有助于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在进行地市供电企业城乡电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可以先进行农电模式的解决,并且逐步完善地市供电企业城乡电网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对地市的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一个快速的提高,采用一种垂直化的管理模式,来达到对城乡电网的统筹发展,以及专业的业务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城乡区域的整个优势,在短时期内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而对于管理模式过程中的一体化管理理论、组织结构以及流程、安全生产等众多方面,地市供电企业可以制定出全面而又统一、规范、标准的规划与设计,从而使得地市供电企业城乡电网一体化管理模式执行过程中,能够使供电企业积极应对所发生的变化。

参 考 文 献

[1] 罗国亮.中国农电管理体制:演变、问题与改革[J].经济研究参考,2012(27).

[2] 吕伟业.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电力,2002(01).

篇5:城乡一体化模式研究

一、城乡一体化的含义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深刻的内涵。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目的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城市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双向流动,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补和合理配置。城乡一体化的基本途径,要着重走乡镇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城乡一体化包含多方面内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实现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二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分工一体化;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城乡服务功能一体化;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实现城乡就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五是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社会进步一体化。在我国实现这种“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追求的目标。

二、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模式

城乡一体化是实现社会经济整体进步的一个有效途径。以市场为核心,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为动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在现实社会经济中所表现的主要是城乡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变化,而其中又以人流问题最重要,是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造成人员流动的根本原因是巨大的城乡差别。综合反映城乡一体化程度和水平的一个量化指标可以用均衡城市化率。均衡城市化率是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实现过程的量化反映,是城乡经济互动并趋于均衡过程的一个基本度量值。它对于城乡经济互动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需要指出的是,它并不是唯一的衡量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坚持人本原则和市场导向,推进城市化不能贪多求大,关键还是在于建立科学的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

均衡城市化率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C=lc2(1+a)n/(1-c)2(1+b)n+ lc2(1+a)n

其中,c当为前城市化率,大写的C为均衡城市化率,l为当前城乡之间收入差异系数(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n为实现均衡的预期年限,a为城市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b为农村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

三、国外城乡一体化的模式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模式

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四个重要特征:(1)工业化早期农村地权的剧烈变动,土地由地主、自耕农向资本主义的大土地所有者、经营者转移,农业经营由小农经济向雇佣制规模经营转化。

(2)城市工业发展迅猛,农村无地的剩余劳动力被迫向城市无序转移,导致早期大城市人口的畸形膨胀,城市污染严重。(3)早期城市化的单一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由此带来的漫长性和痛苦性。整个资本主义国家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长达几百年,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在二战前),产生了一些灾难性的后果,一是压低劳动力价格,使工人的生活水平和劳动条件恶化,二是长期就业不足,社会动荡不安。(4)二战后,受凯恩斯理论的影响,资本主义政府对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城市工业对农业反哺以及政府对农业、农民的保护、城市规划及环境污染治理,既是城乡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缓和了城乡关系和阶级矛盾。

(二)拉美模式

拉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是“大庄园制”,这种土地所有制缺乏效率。土地分配极不公平,缺乏土地和农村的贫困推动农民向城市被迫流动,而城市现代化部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非常有

限,从而造成了“过度城市化”。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并存,有人把这种城市化称为“维持生存的城市化”。

(三)东亚模式

东亚选择了“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这是对英法(早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德(晚起发达国家)工业化模式、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扬弃和发展,同时又是出于“赶超”战略的需要。在“官僚主导”的市场体制下确实能创造经济奇迹,政府对企业的积极干预完全可以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但前提条件是政府官员拥有强烈的富国理想和过硬的业务与道德素养,民间的经济活力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作用。东亚的农村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东亚的城市化进程相当迅速,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如韩国城市化水平达到70%,只有了10 年的时间。由规模极小的自耕农家庭农场组成的农业结构是有生命力的,相当有效率的,并且能够维持农业生产率的迅速提高,现在这些地区的小规模经营和对农业的保护使其粮食成本上升的压力日渐明显,但是土地平均化改革由于与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工农业生产状况相适应(尤其是在早期),从而带来的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失业的减少以及社会稳定等收益要远远大于其造成的规模经济的损失。论文出处(作者):

(四)前苏联城乡一体化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1)农村的集体农

庄制 ;(2)

(3)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4)为筹集工业化资金对农业低价格高征购和征收各种赋税;

(5)优先发展重工业,置轻工业、农业于从属地位;(6)经济布局分散,力求“大而全”、“小而全”。客观地讲,前苏联模式工业化早期有些特点如强调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对工业的支持、对国外技术、设备的引进和对科技的重视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只是到后期原有的经验被过分强调而变成了发展的阻碍,又没有进行适时的合理正确改革,从而最终导致了失败。

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探索

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可分为改革前的“政府推动型”和改革后至今的“乡村推动型”两种模式。在早期模式中,由于城乡商品交易几乎断绝,乡村人口固守农业甚至粮食生产的产业结构,城市偏向政策、逆城市化的政策等,使城乡在地域、生活方式上形成了二重社会。改革后,“乡村推动型”的城市化道路,乡村工业以乡镇企业为载体得到了飞速发展,结果使完整的工业化、城市化同步分成了两个步骤,首先是实行职业转换,即人口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实现非农化;然后实现地域转换,即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实现城镇化。在改革初期这种城市化模式具有非常现实和合理的意义,但也就造成了非农产业人口与城市人口的分离,小城镇人口规模下降、规模效益低下、生活质量差,乡镇企业布局分散、侵占耕地、环境污染、成本高效益低,大城市人口占城市人口比重下降、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削弱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将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当前面临着旧中国的贫穷落后、解放后工业化政策失误造成的沉重历史包袱,人口膨胀、人均资源匮乏的“低水平陷井”,尚存旧体制的束缚,体制转轨的高成本,外部不平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竞争压力等多种短期不能消除的客观不利因素。我国多元不平衡结构的消除,城乡差别消失,迅速的城市化,完全充分就业,共同富裕,政治上的充分民主等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像韩国等小国一样迅速实现高城市化水平。

我国工业化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现实而又理想的体制选择,只能是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政府计划与市场的结合。尽管这种体制仍存在不可克服的问题,“市场”与“计划”相互校正,缺乏理论和实践的检验,甚至可能是“完美结合的幻想”。中国对现代市场体制的坚信不疑而又深刻洞悉其历史局限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关于城市布局的总体设

计、乡村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小城镇的规划、乡村科技推广等可由政府计划和投资,而产品、生产要素的流动则可由市场去调节。

在城乡各自的改革和发展中,城市经济的改革、发展和乡村比起来又不得不占首动和主导的地位,这是由城市化历史的一般规律、我国“效率优先”原则、城市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和乡村的相对落后决定的。因此,这就要求以对城市国有经济的企业制度进行改革、改组、改造和发展以及大力扶持非国有经济发展为契机,优先发展大中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和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其带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同时在农村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使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对乡镇企业的“模糊产权”进行股份制等产权明晰的改制和其他经济扶持,并以此为经济基础,对乡村进行教育等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综合的现代化和民主政治建设。

西方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发展经历了高效率的农业、轻工业、重化工业、基础设施、第三产业、信息产业(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这样一个符合工业化规律的自然演进过程。蒂默教授从西方农业演进的过程中,也认为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劳动者农业生产率的上升,农业支持工业,工农经济一体化和工业反哺农业和保护农民四个阶段。我国目前农业生产效率的落后和工业生产的重复过剩以及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其产业结构是不正常和极不合理的。张培刚先生早就说过,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而且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另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吸收农业劳动力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然,工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其自身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同样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何福洲.城乡一体化:加快经济发展的“助推器”[J].求实,2003(10):37-38.

[2]任耀杰.积极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J].湖湘论坛,2004(1):76.

[3]梁湖清.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

(5):14-17.

[4]韦建敏.新形势下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思考[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4(5):26-28.

篇6:城乡一体化模式研究

提要本文阐述“苏南模式”转型大背景下的无锡城乡一体化发展状况,包括无锡城市化动态演化特征、城市化中的突出问题、城市化动力机制,以及乡村城镇化等。

关键词:苏南模式;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一、引言

苏南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源地,无锡则是“苏南模式”的核心区域。改革开放30年来,“苏南模式”内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不断转型创新。研究“苏南模式”的转型过程背景下的无锡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过程,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

二、无锡城乡一体化的实证研究背景――苏南模式转型

(一)转型的必要性。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传统“苏南模式”发展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尤其是国家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对“苏南模式”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冲击。从本质上讲,传统“苏南模式”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孕育,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形成,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其本身有着难以克服的弊端。传统“苏南模式”中,大部分企业产权模糊,政企不分,企业布局分散,结构不合理,浪费资源,客观上造成企业抵御外来竞争的能力参差不齐,同时由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主观因素影响,加上客观上竞争的加剧,技术投入不足,工艺设备落后,社会负担较重。另外,苏南模式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造成环境污染,能源、土地资源严重短缺。新时期下,“苏南模式”急需转型。

(二)转型的主要方向

1、乡镇企业产权结构转变。突破“集体为主”所有制框框的束缚,放手实施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大面积改革改制,大中型企业大多转制为股份合作制或有限责任公司,中小企业除转制为股份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外,多数通过拍卖或转让,改制为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的“老板”就由原来的乡镇政府担当转换为由产权所有者的代表或私营企业主自主负责。通过企业产权结构的转变,不仅减小了企业的社会负担,也更有利于乡镇企业运作。

2、产业结构转变。苏南地区大力调整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和区域结构,改变传统工业结构的“小、低、散、弱”格局,改善地区内产业同构和重复竞争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长期以来以轻加工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经济集约化、规模化、国际化、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企业竞争和发展已进入到一个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为导向的新时期。

3、社会结构转变。在社会结构转变上,主要是打破原先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无锡从区域统筹发展的角度,强化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调节机制,加大了政府对“三农”投资的力度,大力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等八件实事建设。此外,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实行城乡统筹,基本达到无缝对接。“苏南模式”的社会结构转型有力地促进了无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苏南模式的积极效应――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大创举,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为乡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理论和实践做出过巨大贡献。苏南模式以乡镇企业从集体为主的单一所有制结构向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结构的转变为突破口,以放活重构微观基础为契机,突破城乡二元分割,由乡而城,放大扩展其积极效应,这一过程正好与当时无锡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提高工业化水平,推进现代城市功能建设,不断增强其对周边腹地辐射带动功能作用的过程逐步对接。由此,无锡开始了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加快从城乡二元到城乡统筹的`历史性变革。

三、无锡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状况

(一)城市化动态演化特征

1、工业化是带动城市化发展的主导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市城市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投资拉动工业化发展,以工促农有效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因此工业投资成为地方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对无锡市历年GDP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可以清楚地发现第二产业一直是无锡发展的主导产业,并且其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仍然不断提高。其中,无锡乡镇企业通过转型改制发展也逐步做强做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无锡城市化发展。

2、异地城市化和乡村城镇化明显。无锡市历来为农民工最有好感的城市,大量外来人口居留无锡地区,他们中70%以上从事非农产业,分散在镇区和村,异地城市化对无锡实际城市化水平有显著影响。

另外,无锡城市化最显著的特色即乡村城镇化。“苏南模式”下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社区提供资金用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城镇化的直接推动力。可以说,没有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就没有苏南农村的城镇化。

(二)城市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1、城乡发展不平衡。

无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许多领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城乡收入水平上存在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剪刀差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最为集中体现。无锡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旧很大,无锡城乡收入比达到1.98;二是城乡社会保障上存在差距。无锡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建立,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在保障的标准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三是城乡生态环境上存在差距。无锡农村环境普遍较差,与城市环境的改善形成较大反差。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活垃圾处置、生活污水接管、河道综合整治等方面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四是城乡功能建设上存在差距。由于财政体制和基础条件的原因影响,农村的规划建设、生活设施、科教文卫等方面的功能建设不同程度地落后于城市,特别是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功能;五是城乡文明素质方面存在差距。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广大农民的现代文明素质还要进一步提升,勤劳致富意识、竞争进取意识、民主法治意识还要进一步培训强化。

2、城市化质量不高。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无锡城市化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城镇人口、非农产业、空间集聚成效明显,特别是伴随“苏南模式”转型,城镇空间拓展速度前所未有。但与此同时,无锡城市化发展也面临资金不足、能源短缺、耕地流失、环境恶化、空间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在速度调整与质量提升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阈值是当今城市化战略选择的一大难点。

3、镇村经济模式下反集聚的制度障碍。

在镇村经济主导作用下,产业与居住选择的地方根植性导致生产与就业的本土化。村办企业的发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缺少城镇化的动力。村办企业的发展使城镇与乡村在就业、生活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距缩小,甚至出现逆差。当小城镇无力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时,村办企业作为城镇就业的“蓄水池”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种“蓄水池”效应一经发挥,便有很强的惯性,最终导致村办企业职工在城镇就业压力缓解并需要人口向城镇集聚时没有进入城镇就业的愿望。因此,镇村经济的组织制度模式在为乡镇村庄发展和本地农民谋取大量福利的同时,人口与土地、村办经济的联系惯性从客观上成为无锡城市化人口与产业集聚的一大制度障碍。

此外,耕地保护问题、环境恶化问题、城中村改造难题也成为无锡城市化进一步向前发展直接面临的困难。

(三)未来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

推动城市化发展有多种方面的因素,而影响无锡市未来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则主要概括为两个方面:增长动力和调整动力。

增长动力包括工业化、农村发展、区域发展三方面。经济增长被认为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其中工业化则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就表明应当把农村发展放到城乡一体化的新视野中来认识,农村发展也应成为城市化的增长动力。农村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等多方面,农村发展好了有利于城乡间经济要素的流动与集聚,有利于城乡统筹、城乡互动发展,从而推进城市化发展。此外,区域发展方面,无锡处在苏锡常都市圈中,苏锡常都市圈的区域结构,以及无锡市本身突破传统围绕中心城发展的空间局限,形成了背靠太湖、依托区域、面向江海的大都市区区域发展态势等不同层次上均反映了都市区区域整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整合发展必然有利于区域中各城市的城市化发展。

调整动力包括:政策调整、行政区划调整、空间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调整等四个方面。政策制度在中国是城市-乡村转型的关键,对城市化起着关键的和决定性的作用。人口、经济、行政区划以及土地政策的调整改进对于城市化起着重要的影响。无锡行政区划调整包括:一是通过撤销都市区邻近地域的县(市)设立市辖区,解决了市县同城的矛盾,扩展了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消除了中心城与下辖县(市)的无谓竞争;二是通过乡镇合并,部分解决了“分散式集聚”伴生的相关问题,推进了集中型城市化建设;三是通过自然村缩并,建设新型农村集中住区,统筹城乡建设。以上措施有些已经实施,并发挥了巨大作用,有些正在实施,其潜力也多有正面的预期。空间结构重组则主要是城市内部空间重组以发挥更大的城市空间效益。由于能源、环境的制约必须进行发展模式的调整,从传统“苏南模式”向“新苏南模式”调整,实践证明,发展模式的调整在无锡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四)乡村城镇化。

曾有学者提出,乡村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小城镇是城乡一体化的载体;乡镇企业是城乡一体化的中坚。乡村城镇化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无锡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特点即乡村城镇化,无锡城市化的成功之处也在于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乡村城镇化发展。无锡的乡村城镇化主要就是发展小城镇,尤其是建制镇的发展。加快发展小城镇,才能更好地促进和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小城镇定居、就业,使农业人口的职业转移与居住空间转移相结合,发挥小城镇特有的经济、人口等集聚效应,从而对整体城市化进程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无锡的乡村城镇化尤其注重规划,无锡的小城镇建设,每个乡镇都有规划,一些重点小城镇规划还纳入了整个无锡市建设的总体规划,确保了城镇化的科学和规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承红.从“苏南模式”到“新苏南模式”的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观在无锡的生动实践[J].学术论坛,.

[2]王景新,李长江,曹荣庆.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谷人旭,钱志刚.苏南农村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0.

篇7: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

还有一定地域范围内规划没有纳入进去。或者说是没有明确地纳入进去,这便是实践中可以看到的突出性矛盾问题较多的城乡结合部地域(地带)。广义上看,我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聚落,2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镇)聚落。而城市(城镇)与乡村的交融地带便客观上产生了一种特定涵义上的“城乡结合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实现国家的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快速增长必须重视城乡结合地带的有序控制和科学规划,变无序的混乱、自发状态为有序的合理组织状态。

笔者在近十余年规划实践中,参加了区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规划以及各类课题的研究,深感城乡结合部是最具有活力、但矛盾又比较突出,亟需作为一项专题性、独立性的规划类型给以确定。本文试就城乡结合部规划的一些重要的原则性问 题进行探索,希同仁位给以斧正。

二、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两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的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助性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

我们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拟定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称之为城乡一体化规划。

这是基于以下的认识所给出的:

(一)、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客观存在。

(二)、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可以用空间来刻画的地域范围。

(三)城乡结合部是打破行政界限,并因城市与乡村的本质性内在联系而形成的。因此,地域范围是一种模糊性的。

(四)城乡结合部不是城市部分与乡村部分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空间范围。

(五)城乡结合部既可以是一定地域,又可以是一个地带,也可以是其它形态,这要看反映城乡结合的关联度依据是如何界定的。

(六)城乡结合部既然是一种空间范围,相应也便有了各种物质载体,也有一些诸如文化等领域的精神载体。因此,同样需要用系统学的原理与方法作为理论指导。

(七)城乡一体化归根结底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规划形式。它与其它各类规划应该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应纳入规划法律体系之中。

三、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的总结

反思过去种种规划类型,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认识。

(一)认识之一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二)认识之二

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也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作以明确性的展开研究。

(三)认识之三

既然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那么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便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

(四)认识之四

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

上述四点认识在笔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感受最深。

九十年代初期我们在黑龙江省讷河市、甘南县、延寿县、五常市等地参编市县域城镇体系和总体规划过程中,即感受到城乡结合部的一些矛盾无法用城镇体系规划或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来解决。

一般而言,传统及现实规划中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市县域内各种聚落群体的空间组织部署。但实际应用上仅侧重在对市县域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为一体的市区(或县城)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宏观论证与规划。而对近郊卫星镇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再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只是以服务于市区(或县域)为主要任务的,而没有以“融合”、“一体”的角度刻画城乡结合部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对于绝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都存在着诸如:人口流动与管理,产业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定位性的预测,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等诸多的问题,而且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区域规划,其更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在规划的宏观安排上及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变化特点。为此,如不进行总体上的科学合理部署,一方面可能产生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阻碍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或影响市区(县城)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地域的推动也将不利。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及时的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四、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首先,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地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但又由于规划对象的范围确定性差,而模糊性强的特点。在界定规划对象(即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时,首先要做的工作便 是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这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因此,它就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因此,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

其次,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

再次,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便 应

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的确立都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后盾,才能不断地发展与应用。本文仅就城乡一体化规划前述的内容根据长期实践的认识加以理论框架的建构,以期对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正确发展能有所遵循与指导。

(一)根基性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概念的确立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理论走向二十一世纪时提出的,相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又再次赋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内涵。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便 是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根基性理论。

(二)基础性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个变种,因此,区域规划理论的某些原理与方法便 是它所应遵循的。

(三)方法学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对象是一个有特色的开放的地域系统,因此,系统学理论必须引入,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区域的总体部署,是唯一解决地域上存在各种问题的一把钥匙。

(四)技术学理论:因为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是冲破现行的行政体制界限的。所以,在进行各种要素的配置上须综观城市与乡村两大地域的特征,一定意义上,肩负双重的协调性的任务。它应该着重发展意义上的规划、在布局规划上更应注重与城市规划、城镇规划、乡村规划步调一致。

(五)相关性理论:由于城乡结合部的位置处在城乡交叉地带,是同一种地带或向城市,或向农村过渡的两个方向性的战略研究。因此,诸如,边缘学理论,交叉学理论、门槛理论,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技术学理论都应该成为指导规划实践的理论。

六、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和方法的初步探讨

(一)规划内容: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

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产业)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聚落)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

(二)规划方法:在系统分析总原则下采取: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位分析、定时分析。

篇8:城乡一体化模式研究

一、核心概念

职业教育。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将职业技术教育定义为:“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中从业所需的实用技能、专门知识和认识而设计的”, 把技能学习的目的清晰地表达了出来。职业教育定义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职业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们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职业道德, 使之能够顺利从事某种职业的教育活动;而狭义的职业教育指的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

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 是指在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政府通过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城乡分区功能定位、一体建设管理和均等公共服务, 建立一体化体制机制, 发挥市场机制, 促进城乡市场要素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和互促互进,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逐步达到城乡人口、经济、社会、生活、生态和制度相互融合和持续协调发展。从而使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和生活理念根本转变, 实现城乡居民平等国民待遇等值生活质量和共享社会文明。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谋求城市与乡村共赢、融合共生和共同发展, 其本质就是政府服务的均等, 城乡功能的协调, 要素市场的融合, 发展成果的共享。

职业教育联盟。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联盟的解释, 结合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联盟可定义为:在相关教育部门指导下, 联合城乡范围职业教育中心、中高等职业院校, 以及各行业企业, 共同建立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教育办学组织。

二、常州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常州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 全日制学校已有34所, 其中高职院校15所, 中职学校19所, 在校生总数已超过10万人, 高职生几近一半。在全市34所职业院校中包含4所农村职校, 即溧阳市职技校、溧阳市二职高、溧阳市三职高、武进剑湖职高, 另外30所院校建在城区、城边或产业园区;有1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 17所国家级重点院校, 6所省部级重点职校。常州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有效的办学体制

常州职业教育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缺乏有效的办学体制, 职业院校间各自为政、自谋生路、各谋发展。由于缺乏紧密的联系和协作, 以及学校招生秩序混乱, 院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困难, 同时, 在资源共享方面也存在着重重障碍, 产生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各城乡地区的中高职院校, 在类型、规模、实力、层次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处于恶性竞争状态。

2. 缺乏统筹的办学管理

常州城乡职业教育缺乏健全完善的办学管理体系, 所以存在着在区域内政令不一、相互束缚、多头多门等问题, 带来教育资源整合规划和统筹管理上的阻碍, 进而造成了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和建设分布的不均衡。使得资源的使用和调配未能从整个城乡一体化的大局角度考虑, 未能从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 缺少管理主体的统一规划, 地区、城市各自为政。大家仅仅从眼前短期利益出发, 不仅浪费了大量优质的资源, 也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3. 缺乏科学的办学形式

常州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较为单一、独立, 缺少一种联系院校间、校企间协作发展区域内中高职教育的有效机制。在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方面, 也过于单一, 使职业教育未能完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也使企业、行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被削弱。由于没有院校间、校企间的联合办学形式, 导致院校各自为政, 自谋出路, 教学滞后于行业发展。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不足, 企业也不愿意接受实操能力与其岗位要求有差距的学生, 从而也导致了校企合作难以推进, 毕业生就业质量难以提高。

三、常州职业教育联盟办学模式研究

1. 常州职业教育联盟办学体制研究

为了克服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改革面临的种种困境, 实现职业教育在城乡间、院校间、校企间协力发展, 需要构建常州职业教育的联盟办学体制, 创建促进常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职业教育联盟办学的组织机构, 即创建常州职业教育联盟, 其结构如图1所示。通过办学联盟内的多边合作服务机制的运作, 实现教育资源信息共享、各地各领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功能;开展联合订单式办学, 更好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同时加强办学联盟内部各主体单位间、与联盟外部院校间的交流。

职业教育联盟办学的指导思想, 是在城乡各层级的中高职院校、县级职教中心、有代表性企业、行业团体等参与单位平等自愿的前提条件下, 通过形成办学联盟的组织机构, 整合城乡的教育资源, 统筹管理。集中规划, 构建平等交流沟通、人才对接的共享体系, 实现突出整体优势、建立办学特色、提高总体实力、服务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联合省级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城乡范围内中高职院校、县级职教中心、企业、行业团体, 包括行业基金会等, 形成联盟办学的多方主体, 促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常州职业教育办学联盟应是在省级政府、教育部门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下建立的, 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技术性、群体性、非营利性的机构组织。目的是协调组织内多方主体的多边合作关系, 建立一个常州职业教育协作性的产教联合体, 促进城乡范围内行业团体、企业代表、中高职院校的深度合作。

常州职业教育办学联盟内所集合的各主体单位应通过建立一种“多边合作服务机制”来支持其功能的运作。首先省级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是引导扶持方, 通过制定优惠的激励政策来引导其他主体单位参与协作办学, 为拥有不同资源的主体单位提供资源协调配置及共享服务。其次实现“多边合作服务机制”。组织各主体单位签订合作协议, 所有参与者按照协议内容行使各自的权利、履行各自的义务, 提供个体所独具的教育办学资源, 服务其他单位办学经营所需。

2. 常州职业教育联盟办学形式研究

以常州科教城高等职业院校为龙头, 引领常州市县中等职业院校、市县职教中心, 联合企业, 建立常州职业教育联盟办学形式 (如图2) 。通过院校间以及校企间的合作, 将职业教育的内容分为阶段性的三个过程, 即市县中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基础教育阶段;常州科教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育提升阶段;企业实习阶段。分阶段实现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 以及企业顶岗实践。

常州城乡一体化职业教育实现校校间分层级协作办学。这里的“校校间”指的是在常州科教城内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和常州周边的地方中等职业院校、市县职教中心不同层级学校间的合作。在地方中等职业院校、市县职教中心进行基础理论教育, 将已完成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学生直接定向输送到常州科教城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专业能力提升教育。利用常州科教城优越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 为广大学生提供更高更好的教育平台。

摘要:文章根据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等相关理论, 从常州城乡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办学形式等方面分析职业教育发展存的问题, 研究构建多方参与、分阶段职业技能培养的常州职业教育联盟办学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教育联盟,办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梁鹏举, 顾建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探讨[J].职教论坛, 2011, (1) .

[2]唐智彬, 刘晓, 石伟平.论一体化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10, (11) .

上一篇:小学国旗献词下一篇:以案明纪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