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六位一体方式培养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2024-04-25

新形势下六位一体方式培养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精选4篇)

篇1:新形势下六位一体方式培养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新形势下六位一体方式培养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作者:耿浩然 时间:2010-06-08

摘 要:本文分析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不足,探讨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从打造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教育平台、优化培养教育方式、健全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创新教育管理及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长环境六个方面对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六位一体,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 培养

1、前言

继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又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十一五”期间的重大战略任务。十七大提出,要把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科技大国,转变为创新型国家。教育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正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与巨大的挑战。发展机遇一方面来自经济全球化与高层次人才发展提供的广阔空间,为学校提供的高新技术教育手段;另一方面也来自大众对高层次教育的需求。而知识经济对高层次人才的思想素质、知识结构、综合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又不断挑战现行的教育体制。

研究生教育体系作为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重任。近年来,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大,研究生入学时专业基础减弱,研究生培养出现了本科化现象。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向面临企业工程方向的工作,这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高的要求,而目前的研究生在实践环节方面非常欠缺,因此,调整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已成为普通高校的当务之急。

2、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有相当的学生考研迫于就业压力,把研究生学历当做职业敲门砖,主要精力没有放在学习与科研上,工作敷衍,学习风气浮躁,学术功底薄弱。其次,在研究生扩招的情况下,一些导师学生比例失调,一个导师带十几个学生的情况并不罕见,造成客观上导师无暇兼顾所有学生,研究生得不到充分指导,另外,教育资源紧张,尚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要求。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现有:

(1)科研实践参与度低。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是极为重要的途径。从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参与研究与发展课题的情况(自然科学)的统计数据分析,一是研究生参与“研究与发展”课题不够广泛,如2002年参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的研究生有61361人,仅占研究生在校生总数的21.73%;二是研究生参与科技服务实践活动也明显不足,2002年参加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和其他科技服务的共计14444人,仅占研究生在校生总数的5.11%。

(2)国际学术榜论文数量偏少,学术成果质量不高。从1993~2003年,美国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为12.31,而我国只有2.95,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3)原创性成果稀少。总体而言,我国硕士研究生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的还很少。有学者将研究生的研究与探索缺乏原创性的现实概括为“四个简单”: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的应用和重复;简单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简单延伸,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体会,从打造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教育平台、优化培养教育方式、健全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创新教育管理及保障体系、营造有利的成长环境六个方面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六位一体,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3、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研究

3.1.打造以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思想教育平台,强化学科建设

研究生学历层次较高,未来若干年后将成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从学生时代就应该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学校应着力打造以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思想教育平台,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品质。在研究生中组织以“崇尚科学与文明、追求美德与创新"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开展如何培养自身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何抵制诚信缺失和学术不正之风的活动,培养研究生脚踏实地、勤奋创新的科研品质。

学科建设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各高校的学科虽然有优势与一般、热门与冷门的差别,学科建设也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但各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都必须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没有创新的学术论文是不合格的学位论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学科结构,稳定发展的学科方向,比较齐备的科研设施,才能为研究生科研创新提供学术环境和物质条件。要实现以创新为中心,需要不断加大对重点学科和博、硕士点的投入,加大对硬件设施如实验室、图书馆、文献检索系统等外部条件的建设力度,为研究生教育和科技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3.2.优化培养教育方式

促进科研与教育结合,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理论教学应体现学科交叉性,鼓励研究生在全校范网内跨学科选课。在培养方式方面,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注重能力的培养,增加学术讲座、实践环节的学分。与国内外的高校、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在吸收生源上给导师更大的自主权。

3.3.树立研究生创新意识,建立和健全科研创新激励机制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研究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全衙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研究生的素质培养、能力训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不仅是学习课程拿学分,更主要是经过研究、实践、研讨活动,主动的学习。高校应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支持研究生把创新的理念付诸实践。良好的科研创新平台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鼓励研究生增加科研精力的投入,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热情。

3.4.建立创新教育管理及保障体系

要健全和完善研究生管理制度,首先要有一批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管理人员应具有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专业知识以及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知识,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具备一定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和现代化管理技能。要加强研究生管理人员的培训,鼓励他们参加一些经验交流会等,使他们了解研究生管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熟悉工作程序,使管理人员及时更新知识并了解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与淘汰制度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许多承担科研课题的导师及其研究生已获得的科研成果和给予他们的物质奖励远远不能成正比,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优秀人才在创造性科研工作上精力与时间的投入量,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校经费中设立专项研究生科研基金或奖励基金,不仅有助于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也有利于在研究生群体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应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级优秀学位论文的评选,并对获奖研究生及其导师予以较优厚的奖励。淘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从而可以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德国研究生的淘汰率相当高。据1992年统计,德国硕士生淘汰率为27%。美国研究生教育也实行淘汰制,入学率很高、淘汰率也很高。获得学位的研究生只占在学人数的2/3,名牌大学的淘汰率更高,其目的就是通过筛选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激发研究生的学术创新精神。我国部分高校中实行中期筛选制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淘汰率相当低,没有达到引入淘汰机制的目的。

3.5.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导师队伍的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素质。导师可以更好地帮助研究生开阔视野,肩迪智慧。大力推进研究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形成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理念和氛围,营造良好的创新学术环境。应带领研究生跟踪和挺进学科前沿,不断加大研究生参与高水平课题研究的力度,让他们从中接受指导,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

现有大多数导师本人是在70-80年代接受的高等教育。这一时期的教育具有过弱的文化熏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共性制约等缺陷。虽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广泛展开和长期的教学科研工作,导师的上述情况在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导师在向研究生传递知识分子优良传统和技术的同时,也可能把这些缺陷和不足“遗传”给研究生。因此,导师要主动适应变化,改变观念,要有为国家培养合格高层次人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导师要教书育人,通过言传身教,培养研究生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其次,导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站在学科前沿,承担对学科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国家经济建设有重要价值的研究工作。导师还要处理好学科基础研究与开发研究的关系,把握好提高学术水平和获取充足科研经费之间的平衡,保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协调进行。

3.6.营造有利的成长环境

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对研究生的成长、激发研究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使研究生作出创造性的成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鼓励研究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会议,要积极搭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定期组织硕博论坛、专题研究、网上研讨等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定期聘请国内外知各专家、学者担任主讲教师,介绍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与发展趋势,开阔研究生的眼界,优化知识结构,促进研究生教育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些学术活动,不仅能使研究生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工作,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开阔研究生的眼界,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启迪研究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培养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及团队精神,这对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将起到良好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对研究生心灵的启发和思想的砥砺,这是终生受益的。

(2)积极探索“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以“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载体,吸纳社会科技教育资源,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倡企业在高校建立研究机构,高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高校通过与企业开展广泛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一方面可以发挥高校在研究、信息资料和学术队伍等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发挥企业在工程技术、实验设备和科研经费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培养社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提高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双方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推进高校研究生教育与企业的结合,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4、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谐教育背景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提倡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今天,应不断努力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为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宏伟蓝图而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年第3期

篇2:新形势下六位一体方式培养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 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 会计研究生是高层次会计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以学术活动为抓手, 培养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具有重要意义。更加重视举办学术活动, 活跃校内学术氛围。长期以来, 与其他学科相比, 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比较不受重视。通过校内外学术活动的引导、激励, 激发会计学研究生对学术活动的热爱, 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增进师生情谊, 培养团队意识。研究生学术活动的指导, 大都是老师业余时间的辛苦付出, 在指导活动中有助于增进师生感情。参加学术活动的研究生们互相帮助、鼓励、合作, 有助于增进同学情谊,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催生学术成果, 提高自信心及知名度。会计学专业研究生通过积极参加学术活动, 把握学术前沿, 激发创新思维, 鼓足学术干劲, 积极撰写发表论文, 参与科研课题, 从而催生研究生学术成果。通过参加学术活动, 尤其是取得发表学术论文等成绩后, 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 从而增强自信心, 更容易激发上进。发表论文、获得科研奖励等, 可以使研究生很快成为周围学生的“学术明星”, 提高知名度。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同城或异地校际间开展学术活动, 有助于增进校级间的友谊、交流与合作。取得学术成果丰硕的学校, 还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更容易找到科研合作伙伴。通过研究生学术活动的开展, 培养科研意识, 引导并指导其参加学术活动与科研课题, 从而培养了其科研创新能力, 为国家经济建设输送高层次会计人才。

二、文献回顾

(一) 国内文献

国内众多学者从科研能力的内涵、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生学术活动形式及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参考, 促进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状况的改善, 提高了研究生教育质量, 为形成中国独特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科研能力是科学研究能力的简称, 是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之一。高希言、张五洲 (2000) 认为, 科研能力主要是指科学的思维方法、严密的科研设计, 以及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研究、实验操作和创造性劳动的技能。田新强 (2000) 认为, 科研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其所从事的专业中, 以科学的思维和适当的方法, 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它是一个人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综合体现, 可反映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黄忠仕 (2004) 认为, 科研能力是指属于各学科领域研究者共同具备的一种能力, 主要指从事具体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包括创新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可见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 导致研究生知识面、视野狭窄, 缺乏学科前沿知识及研究方法, 从而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李玉娥 (2005) 通过研究, 发现国内大学的开放程度与国外大学相比还远远不够。这种封闭的、自成体系的格局不仅束缚了教师更新教育理念, 而且限制了研究生在更大范围内吸取新的思想, 获得新的需求, 掌握新的发展。学术活动是一个研究生展现自己研究方向、科研能力、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的舞台, 可以有效的弥补这一缺陷。吴照云 (2007) 分析了我国研究生学术创新上存在的研究生知识结构的不合理, 缺乏学术创新所必备的学科前沿知识、研究方法知识、跨学科知识以及研究论文写作知识等缺陷, 进而得出研究生进行科研活动要取得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必须具备进行学术活动的基本知识和科研能力的结论。杨玉良 (2008) 认为, 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研究生拓展视野、开阔眼界。他主张通过让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 建立定期的研究讨论报告会制度等方式, 使学生能够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项本武 (2008) 对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测度, 主要探讨了研究生自身的主体因素:具有创新意识、把握学科研究前沿、提出或掌握最新的研究方法、具有敏锐感知能力和理论抽象能力。他认为在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 (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论文写作、以及参加学术会议、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研究) 都应紧紧围绕这四个方面来培养和造就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将“研究性”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夏泉 (1999) 基于暨南大学学研会开展学术活动的主要做法, 得出了如下结论:学术活动利于研究生培养, 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校科研工作。学术活动还可以锻炼研究生的组织能力, 有助于倡导新学风。宋梅 (2003) 提出要将研究生学术活动制度化———要计划性、经常性的开展学术交流。通过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健全组织机构、提供必要经费、建立考核评估制度等途径, 大力提升研究生学术活动效果。辛英 (2003) 指出学术活动可以增进学术交流、培养研究生的各种能力、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在学术活动的作用下, 研究生必然会更具创造性。夏阳、屈晓婷 (2004) 认为通过加强对研究生学术活动的指导, 分享成功经验, 营造良好氛围, 完善引导激励机制可以促使研究生学术活动更加有效。最终, 能够为研究生营造创新氛围, 开发其创造思维和潜能, 从而塑造创新人格。陈艳、吴永明 (2006) 针对研究生自发学术活动进行研究。他们指出:由于学校组织的学术活动存在诸多限制, 不利于双向学术交流。因此, 应当激发研究生进行自发学术活动。同时他们还认为研究生自发学术活动还应当处于学校、导师和研究生三方的共同组织管理之下。温志桃、邹波 (2007) 认为构建创新型的学术氛围可以促进跨学科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促使研究生更加及时的了解学术前沿, 能够活跃研究生的思想、激发学术创新。他们指出学术活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来增强研究生的参与程度。另外, 加强校际交流,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等也是提升和构建创新型学术氛围的重要方式。翟丽霞、孙岩梅 (2008) 着重研究了跨学科研究的优势。她们通过将跨学科研究应用于英语教学, 得出如下结论:跨学科研究有利于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培养, 学术素质提高, 科研兴趣的激发和学术活动的丰富。刘晓岚 (2009) 指出多层次的学术活动可以激励学术创新和跨学科专业性交流。而且, 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可以共享教育资源, 借以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徐贵宝、范文辉、王泰鹏 (2009) 认为, 研究生学术活动可以起到巩固专业知识, 培养创新思维, 拓宽研究生知识范围,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等作用。闫杰 (2009) 从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了研究生学术活动存在的问题, 并且提出利用激励理论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通过激励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和搭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研究生培养。高博、张博 (2010) 利用自组织和他组织理论对高校研究生学术论坛组织工作进行分析。他们指出研究生教育本质上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国外高校研究生学术论坛具有常态化、功能性和开放性, 因而其自组织特征更为显著。我国研究生学术论坛由于发展尚不健全, 目前仍呈现出他组织的特征, 所以研究生学术论坛应当从他组织向自组织转变。张月玲、陈红丽 (2008) 将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的影响因素归结为意识因素、责任制度与激励机制、环境因素, 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三个方面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创新培养。张月玲、刘梅月、刘超 (2008) 探讨了课程设置改革与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指出课程教学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 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课程设置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又起着基石性和原本性的作用, 作者在分析了我国现行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面向创新能力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改革措施。张月玲、王静、戴金川 (2009) 分析了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影响, 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提供科研机会、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培养动手能力等积极作用。针对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所存在的主观及客观影响因素, 提出了规范研究生导师制度、建立有效的导师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主要导师与导师组相结合的新型指导方式、注重导师的科研创造和创新能力以及师生关系中导师应是“平等中的首席”四个方面的建议。张月玲 (2010) 提出从校内校外两个层面为本科生、研究生搭建各种平台, 开设第二课堂,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营造学科文化氛围。校内第二课堂形式有:成立教师层面的学术组织、成立学生层面的社团组织、以学院、学校团委为依托, 搭建竞争竞赛平台、原创发明平台;校外第二课堂形式有:建立实践与科研基地、参加省乃至全国的比赛或竞赛、参加名牌高校举办的暑期学校或参加专题学习班、参加学术交流。

国内学者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学术活动和跨学科学术交流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提高研究生学术活动参与程度的方法和建议, 这些意见均为各高校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 目前针对研究生学术活动形式的建议多集中在校内和校际, 比如学术报告会、学术讲座、学术交流会、读书会、合作科研、学术社团、学术活动节和网上学术沙龙等形式, 这些学术活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校内, 而其中的一小部分则是涉及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校内和校际的学术活动虽然可以满足研究生之间对理论的探讨和交流, 但是却很难满足研究生接触更高层次的理论交流和理论应用。研究生与社会应用型专家和理论研究型专家进行深层理论探讨, 或者仅仅是作为专家的讨论听众都有助于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高。

(二) 国外文献回顾

创新这一概念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德在20世纪初提出来的, 他把创新定义为“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报告《1976年:科学指示器》中, 将创新定义为“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而明确地将模仿和不需要引入新技术知识的改进作为最终层次上的两类创新而划入技术创新定义范围中。20世纪70~80年代开始, 有关创新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开始形成系统的理论。厄特巴克 (J.M.Utterback) 在70年的创新研究中独树一帜, 他在1974年发表的《产业创新与技术扩散》中认为, “与发明或技术样品相区别, 创新就是技术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著名学者弗里曼 (Freeman) 把创新对象基本上限定为规范化的重要创新。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创新。认为技术创新在经济学上的意义只是包括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装备等形式在内的技术向商业化实现的首次转化。现在创新的内涵已经延伸到社会领域, 欧盟 (1995) 创新是指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内成功地生产、吸收和应用新事物, 它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并使得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成为可能。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 (2010.05) 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中指出, 比广博的视野更重要的是, 学生应该有能力去接受知识, 运用知识重新评估已有的结论并得出新的结论。国外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开展得较早, 也比较深入。克拉克 (Clark.B.R, 1994) 就美、英、法、德、日五国研究生教育制度进行全面介绍和比较研究, 并就各国博士研究生科研训练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赫伯 (D·O·Hebb) (1966) 认为, 在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 教师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教师如何发挥这种作用却大有学问。德莱蒙特等 (S.Delamnotetal, 1997) 及皮纳德等 (Peluehette, J, .V, et.al, 1996) 则论证了集体指导在提高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有效性。兰森 (E·G·Lanser) (2000) 就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认为指导双方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 更是一种合作关系, 导师主要应该引导学生走独立思考、刻意创新的学习、研究之道。国外学者还主张, 对研究生来说, 从导师那里学习专业或学科知识是次要的, 重要的是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做学问的方法, 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文菲尔德 (Winfield) 委员会通过调查认为, 应该对博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和技巧的训练, 并提出了有关建议。史密笔 (Smeby) (2000) 提出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是极其重要的科研训练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学会了以批判性的方式处理问题。德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学徒式, 其主要以“导师制”为核心, 强调科学研究在培养过程中的首要地位。德国研究生教育没有专门的研究生课程, 坚持教学和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人才。德国的高等院校中的教师和学生在科研探究的过程中是科研伙伴, 他们充分利用讲座、讨论、实验室这些基本的科研手段进行科学研究。英国实行宽口径综合课程教学, 重视多学科交叉训练。英国教育理念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批判式思维,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放性思维。为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英国研究生教育将课程教学氛围选课式和研究式两种。美国的研究生教育秉承创新这一主旨, 重视研究生独立思维的培养, 注重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大学的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招生、师资、课程、教育方法等多种途径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在招生时双向选择, 重在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研究潜力, 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吸引优秀生源;导师集体指导和个别化指导相结合;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重视学科渗透和文理交叉;授课很少采用制式教材;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为学生提供宽松的课堂环境;学生学习更富有主动性。其研究生教育既重视基础又关注前沿, 大力训练研究生进行系统的科研精神。法国创新教育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其中“多科性”和“多面性”是法国教育的特点。法国的教育内容更加全面,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关注。日本的研究生教育基本上是将德国和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进行糅合。这种教育方式更为凸显了企业和高校的科研创新协作, 由企业同科研人员之间的互动促进科研创新。同时, 各高校还积极寻求各种科研合作。国外学者深入探讨了创新的含义, 将创新从技术经济的角度逐步拓展到社会的范畴, 认为创新是成功地生产、吸收和应用新事物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上述学者普遍认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发挥导师和研究生双方的作用:导师要着重训练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而研究生也要主动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批判精神和科研能力的研究生。通过研究德、英、美、法、日等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可以发现, 各国的研究生培养均强调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精神, 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因此, 国外的研究普遍强调了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科研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并且通过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基于学术活动的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一) 搭建校内学术活动平台

我国会计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 会计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 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培养相对薄弱。从校内、校外两个层面着眼, 以学术活动为抓手, 以参加学术征文、参加学术会议、搭建学术活动平台、组织承办学术会议等为手段, 立足会计学科, 放眼相关及交叉学科, 发挥研究生、国家主管部门、学校、学院、会计系等多方面的积极性, 培养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校内学术活动是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式。通过搭建会计学专业研究生学术活动平台, 如研究生论坛、学术论坛、会计学社、会计学术活动节和网上会计学术沙龙等, 开展丰富的学术活动, 如学术报告会、学术讲座、学术交流会、读书会、科研合作、征文比赛等。学校可以利用校内学术活动平台, 邀请专家举办讲座或利用研究生间的学术交流等形式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学术报告会可以是校内外专家的主题报告, 也可以是研究生中较为出色的成果报告;学术讲座则主要是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科前沿研究的半开放式讲座, 既面向本专业又面向外专业学生, 然而学生的层次需要限于研究生层面以便于听众与专家的互动交流;学术交流会、学术活动节和网上学术沙龙是校内外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交流互动的有力平台, 在交流互动的基础上可以互相激发科研灵感;读书会从本质上讲与学术社团近似, 二者均是根据成员的兴趣范围进行内部成员讨论, 这种形式更为松散但是也更加自由, 是各种学术活动的有力补充;合作科研可以是教师主导也可以是研究生团队自主研究, 合作科研主要目的是发挥跨专业组合的综合科研素质, 这种形式能够更好的激发科研创新。

(二) 参加校内交叉学科学术会议

综合性院校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 鼓励研究生参加校内其他学科的学术会议。尤其是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可以为研究生的科研提供新颖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视角, 改变研究生因知识结构单一而造成的科研局限。鼓励学生参加此类会议可以促进学科交叉和渗透, 提高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 从而为产生更多的创新科研成果提供平台。

(三) 参加校外学术活动

校内学术活动是有限的, 在充分开展校内学术活动的基础上, 鼓励会计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走出校门, 参加国内外重点大学、知名高校等组织的学术活动。参加学术征文。学术会议征文均充分体现会计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 为研究者提供学科前沿信息, 也可明显促进研究生撰写论文的规范、技巧与水平, 从而提高科研能力。鼓励研究生撰写、投递学术会议征文更是可以直接锻炼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运用与掌握, 提升研究生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参加学术会议。在参加学术征文的基础上, 以文赴会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会议, 亲临会议现场, 领略会计学著名学者教授的学术风采, 聆听大师们的教诲, 广交同行朋友, 进一步修改完善会议论文, 刺激研究生的学术神经, 激发科研热情与动力, 从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参加暑期学校。重点名牌高校都在积极举办暑期学校, 是一种新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开办研究生暑期学校, 为高层次人才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对于促进研究生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将产生深远影响。暑期学校具有立足学科前沿、促进学科交叉、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等特色, 如北京大学2010年举办会计与公司财务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 利用暑假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 吸纳国内外一流师资, 开设国际通行的“名教授、短学时”核心课程, 使学员开阔学术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参加同城校际间的学术交流。利用地缘优势, 就近开展学术交流, 成立校际研究生学术交流组织, 定期开展活动, 使得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不但有利于学生积累学术交流经验, 开拓思路, 相互学习共同合作, 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还有利于营造地区学术氛围, 提升地区科研水平。而且这种合作研究更易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和支持。

(四) 实施校际间交流培养模式

交流培养的模式可以使学生们吸取对方培养单位学风、教风和研风之长, 实现优势互补, 突破自成体系的教育格局的限制, 使研究生在更大范围内吸取新的思想, 获得新知识与研究方法;还可以增强双方硕士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为学生的择业及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合作性科研提供了空间。

(五) 承办学术会议

有条件的学校承办会计学术会议, 研究生通过参与会议的承办, 可以锻炼组织协调能力, 开阔视野, 感受学术气氛, 解学科动态和前沿知识, 结识同行朋友。学校组织大型学术会议势必有许多高水平的专家与会, 通过在研究生中召集志愿者, 可以使研究生全程参与会议的各个环节。在会议筹备阶段, 研究生志愿者可以通过发邀请函等工作了解业界专家学者的研究方向, 为会议期间听取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的学术报告提供帮助。未成为志愿者的研究生可以通过撰写论文的形式以文赴会。会议开幕期间, 研究生志愿者从事接待来宾的工作, 这项工作可以使研究生与专家近距离接触, 为双方的学术讨论提供便利。会议期间, 研究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听取学术报告或讲座。论文被大会采用的研究生则可以通过报告的形式与参会的专家交流学术问题。会议结束后, 研究生可以同参会专家保持私人联系, 向专家请教科研难题。总之, 学校举办学术会议可以通过让研究生亲身参与大会整个过程的形式提升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科研水平。

四、结论

通过上述举措的实施, 努力达到三个层面的目标:基本目标、中级目标、高级目标。使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普遍意识到参加学术会议的重要性, 树立科研意识。通过鼓励、指导、促进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 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素质。使研究生了解会计学科的前沿, 提高其会计专业水平和学术表达能力, 开阔眼界, 拓宽知识面, 启迪创新思维。在基本目标的基础上, 力争使绝大多数会计研究生能够真正参加学术活动, 拓宽科研思路, 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科研素质, 使其能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 逐步提高科研能力。拓展会计学研究生对其他学科的了解, 从而培养综合性、交叉学科人才。在基本目标和中级目标的基础上, 使得具有科研潜质的研究生能够脱颖而出, 加大指导与培养力度, 为其创造条件参加高层次的学术活动, 培育会计科研成果, 深入、全面的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 为会计学博士研究生输送优质生源, 为国家财政经济等部门、企事业单位等输送具有研究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级会计、管理人才。

篇3:新形势下六位一体方式培养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大学生教育体系作为教育体系中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基本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重任。这些年来,大学生规模一直保持很大,由于受大学教育资源的限制,大学生培养出现了专科化现象,人们叹息,现在的大学生质量大不比以前了。大学教育质量与我国乃至世界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与时代的发展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对振兴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大学生,目前毕业主要去向是企业工程方面的工作,这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高的要求,而现在的大学生在实践环节方面非常欠缺。尽管各高校在教育模式上已经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但是进一步改革大学生的教育模式仍是高校当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存在不足,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方面,有相当多的学生迫于就业压力,把本科学历当做职业敲门砖,主要精力没有放在学习上,工作敷衍,学习风气浮躁,学术功底薄弱。其次,在大学生大规模招生的情况下,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失调,有的甚至高达1:50,造成客观上教师无暇兼顾所有学生,教学得不到充分指导。此外,教育资源缺乏,试验场地,教学设备不足,不能充分满足本科教育的要求。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一是科研实践参与度低。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是极为重要的途径。从统计数据分析,一是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不够广泛,虽然近年来在大学生中开展了挑战杯科技竞赛等多种科技活动,但仅占大学生在校生总数的较低的比例;二是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和科技服务实践活动明显不足。

二是原创性成果稀少。总体而言,我国本科生以第一人身份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的还很少,获得的专利则更少,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有学者将本科生论文或者设计缺乏原创性创新的现实概括为: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和设计的应用和重复;简单揭示表面现象或者数据的简单修改,不能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简单延伸,只是证实他人的工作;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或者设计中简单的重复。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体会,从打造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教育平台、优化培养教育方式、健全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创新教育管理及保障体系、营造有利的成长环境六个方面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采取六位一体模式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1打造以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思想教育平台,强化专业建设

本科生学历层次较高,未来若干年后将成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基础力量,因此,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应该培养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这对于我国科技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应着力打造以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思想教育平台,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品质。在大学生中组织以“崇尚科学与文明、追求美德与创新”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开展如何培养自身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何抵制诚信缺失和学术不正之风的活动,培养大学生脚踏实地、勤奋创新的科研品质。

专业建设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没有高水平的专业建设,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是一句空话。各高校的专业虽然有优势与一般、热门与冷门的差别,学科建设也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但各学科专业学生的培养都必须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学科专业建设为依托,只有形成良好的学科专业结构,稳定发展的学科方向,比较齐备的科研设施,才能为大学生科研创新提供学术环境和物质条件。要实现以创新为中心,需要不断加大对重点学科专业和博、硕士点的投入,加大对硬件设施如实验室、图书馆、文献检索系统等外部条件的建设力度,为本科教育和科技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2优化培养教育模式

促进科研与教育结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本科教育的根本目标。理论教学应体现学科交叉性,鼓励大学生在全校范网内跨学科选课。在培养方式方面,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注重能力的培养,增加学术讲座和交流、实践环节的学分。建立导师培养机制,对一些适当的课程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

3树立大学生创新意识,建立和健全科研创新激励机制

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大学生的素质培养、能力训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主要不应是学习课程拿学分,更主要是经过研究、实践、研讨活动,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学习。高校应建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支持大学生把创新的理念付诸实践。良好的科研创新平台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鼓励大学生增加科研精力的投入,激发大学生的科研创新热情。

4建立创新教育管理及保障体系

要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管理制度,首先必需有一批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管理人员应具有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专业知识以及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知识,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具备一定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和现代化管理技能。要加强大学生管理人员的培训,鼓励他们参加一些经验交流会等,使他们了解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熟悉工作程序,使管理人员及时更新知识并了解国内外大学生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与淘汰制度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许多承担科研课题的教师及其大学生已获得的科研成果与给予他们的物质奖励远不能成正比,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优秀人才在创造性科研工作上精力与时间的投入量,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校经费中可以设立专项大学生科研基金或奖励基金,不仅有助于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也有利于在大学生群体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应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级科技创新活动,并对获奖大学生及其导师予以较优厚的奖励。淘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可以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德国大学生的淘汰率很高,美国大学生教育也实行淘汰制,入学率很高、淘汰率也很高。获得学位的大学生只占在学人数的2/3,名牌大学的淘汰率则更高,其目的就是通过筛选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激发大学生的学术创新精神。我国大学生淘汰率相当低,没有达到引入淘汰机制的目的。在本科培养中采用学分制和弹性毕业年限制是一种值得尝试推广的培养模式。endprint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队伍的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素质。教师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形成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理念和氛围,营造良好的创新学术环境。有一定科研条件的教师应带领大学生跟踪和挺进学科前沿,不断加大大学生参与高水平课题研究的力度,让他们从中接受指导,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

现有大学教师的主体是在上世纪70~80年代接受的高等教育。这一时期的教育具有过弱的文化熏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共性制约等缺陷。虽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广泛展开和长期的教学科研工作,上述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教师在向大学生传递知识分子优良传统和技术的同时,也可能把这些缺陷和不足“遗传”给大学生。因此,教师要主动适应变化,改变观念,要有为国家培养合格高层次人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要教书育人,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其次,年轻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站在学科前沿,承担对学科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国家经济建设有重要价值的研究工作,要注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自我培养和再教育,学科专业领导要在政策上给予年轻教师加强实践教学的要求,例如,在职称评定、业务考核中加强实践教育和与企业科研合作方面的地位。教师要处理好学科基础研究与开发研究的关系,把握好提高学术水平和获取充足科研经费之间的平衡,保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协调进行。

6营造有利的成长环境

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对大学生的成长、激发大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培养高质量大学生的前提。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大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具体措施如下:

加强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鼓励大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创新活动,要积极搭建大学生学术交流平台,定期组织硕博论坛、专题研究、网上研讨等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定期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主讲教师,介绍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与发展趋势,开阔大学生的眼界,优化知识结构,促进大学生教育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些学术活动,不仅能使大学生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工作,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开阔大学生的眼界,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启迪大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培养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及团队精神,这将对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起到良好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对大学生心灵的启发和思想的砥砺,这是终生受益的。

积极探索“产、学、研”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以“产、学、研”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为载体,吸纳社会科技教育资源,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倡企业在高校建立研究机构,高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高校通过与企业开展广泛合作,联合培养定向的大学生,一方面可以发挥高校在研究、信息资料和学术队伍等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发挥企业在工程技术、实验设备和科研经费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培养社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提高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双方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推进高校大学生教育与企业的结合,提高大学生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篇4:新形势下六位一体方式培养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国外的研究生教育相对于我国起步较早, 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诞生于1806年柏林大学的创建。德国的研究生教育虽然主要集中在博士研究生这一个层次上, 但重点是其教育方式对美国、日本等国的研究生教育都产生了启蒙性的影响, 世界其他各国也一度纷纷效仿这种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随之后来的发展过程中, 各国都从起初的只注重研究生数量发展转变为同时更加注重研究生质量的提高, 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但各国国情不尽相同, 所以后期发展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各国也都有所不同, 但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1 美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情况与分析

在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美国, 19世纪20年代, 哈佛学院的教育改革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开端。1876年,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成立, 美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完善自此展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成立至今一百多年的时间,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其培养的研究生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数量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首位。美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方式主要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践研究、发展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 强调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研究及科研能力。在美国人心中, 要想让自己的国家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继续处于优势地位, 首先就是要在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而发展高等教育对发展科研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培养创新型研究生首当是发展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所以美国对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方式最重视的就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1.2 日本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措施

一系列的时间数据可以清晰地体现日本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的发展。日本研究生教育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1886年《帝国大学令》的颁布。法令中规定:在帝国大学中成立与分科大学相并列的研究生院。1918年颁布的《大学令》又将这一制度规定改为在各学部设研究科, 研究生院作为各研究科之总称, 是与各学部相融合并居于各学部之上的联络性机构。日本研究生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标志事件是1919年大学改革法的出台, 该法中规定:私立大学也可以设研究生院。日本为了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 大面积对研究生教育的政策、制度进行相应改革, 一系列改革也是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

1.3 英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分析

如前面所提到的, 现代意义的研究生教育诞生于德国柏林大学的建立, 英国的研究生教育正是诸多后来受到德国教育方式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国家之一。在英国, 承担科学研究任务的大学是英国大学。英国研究生教育的标志性事件是1862年伦敦大学第一个设立科学博士学位 (Dsc.) , 1878年达勒姆 (Durham) 大学设立科学硕士学位 (Msc.) , 规定必须经过若干年的学习和高深研究, 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 方可获得该学位。自此, 英国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 依仗其悠久的历史, 完善的体制, 规范的管理, 及严谨的治学, 在全球高等教育中赢得很高的声誉。也正是因此, 近年来, 热衷于留学英国的学生越来越多, 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选择到这里攻读研究生学位或课程, 绝不单单是因为其教学语言英语是国际语言和其国际品牌效应, 最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英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国外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启示

2.1 注重完善招生选拔制度, 提高培养过程的淘汰率

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要靠完善的招生选拨制度作为保障。国外高校研究生招生制度都是很灵活的, 具体的招生工作可以由各高校及院系自行组织。国外高校招生把学生综合能力作为入取标准, 而不像国内高校仅是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入取标准, 他们采取“宽进”的做法, 这样能入取到综合能力特别是科研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虽然国外学生较容易取得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 但是学校对其学习过程的要求却十分严格, 想轻松毕业是很难的, 学生只有努力学生并且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才能取得学位。这种“严出”的做法保证了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2 打破学科壁垒, 重视跨学科课程的学习

国外高校在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提供更自由学习空间, 提倡文科和理科交叉学习, 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学科, 这样做丰富了学生知识结构, 使学生具有更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国外高校学生有自己选修课的主动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要等来决定每学期的选修课程。相比较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 没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只是根据学科需要开课, 学校握有更多的主动权。

2.3 淡化导师因素或实行导师组负责制

我国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实行的是个人导师负责制, 学生从开题、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辩都是由一个导师负责。导师在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国外高校则不同, 他们一般采取的是一个导师组负责制, 这样做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 淡化了导师的作用, 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科研创新能力, 并且学生通过接触导师组里的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 能拓展的思维。

2.4 提倡硕士生论文自主选题, 严格要求论文质量

论文是研究生完成学业的成果展现, 从论文选题、论文中期考核到论文答辩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在选题时, 学生要大量查阅文献资料, 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 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具有创新性的论文题目。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学术前沿信息, 而且更有利于学生从中找到学术研究的创新点, 这对于硕士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外高校很重视在论文选题过程中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 尤其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 国外高校导师很少为学生选题, 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定。另外, 由于国外高校采取“严出”的培养方法, 因此对研究生申请学位的论文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重视学生论文创新性研究, 学生对论文精益求精的过程也是学生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要:硕士研究生是我国研究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硕士研究生的生源素质及创新能力的高低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就目前来看, 我国研究生教育中仍存在诸多影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良因素, 我们在借鉴和学习国外高校在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上的一些做法的同时, 也得到了很多深刻的启示。

上一篇:以急为话题的作文下一篇:校园规划调研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