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爱国

2024-04-11

肖邦爱国(精选8篇)

篇1:肖邦爱国

肖邦的爱国事迹

肖邦在波兰民间音乐的乳汁抚育下成长起来了。他不但热爱波兰民族的文化,更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波兰祖国。那时,他的祖国正遭受沙皇的奴役和欺辱,波兰的大地被俄、奥、普瓜分得支离破碎。波兰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如同地下的岩浆冲击沸腾,那时的波兰就像一座一触即发的火山。年轻的肖邦为苦难深重的祖国担忧,为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所鼓舞。

一天,肖邦看到了波兰进步诗人维特维斯基的一首题叫《战士》的诗。这是一首激动人心的诗篇,肖邦爱不释手地读了一遍又一遍,他情不自禁地轻声朗诵出来:

时间已到,战马嘶鸣,马蹄忙不停。

再见,母亲、父亲、姐妹,我告别远行。

乘风飞驰

扑向敌人

浴血去斗争。

我的战马快如旋风,一定能得胜。

我的马儿,英勇战斗,如果我牺牲。

你就独自掉转头来,向故乡飞奔

……

念到这里,肖邦激动得再也读不下去了。他清秀、白晰的面孔由于激动而涨得通红,他那以深邃(suì)、沉静的大眼睛由于战斗的召唤而炯炯闪烁。他推开窗户,遥望天空,乌云密布、阴霾(mái)沉沉。但是,他在沉寂中听到了惊雷,维特维斯基的《战士》这首诗正是划破这沉寂的呐喊,它抒发了波兰人民为摆脱奴役而渴望投身战斗的革命激情。

窗外起风了,乌云在翻滚。肖邦仿佛看到红旗在飘飞,战马在驰骋(chěn),一个个音符化作一把把利剑在向敌人的心脏刺去。他转身俯到写字台前,拿起五线谱纸,为《战士》这首诗谱上了曲。由肖邦作曲、维特维斯基作词的这首《战士》之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在波兰爱国青年中传唱起来,这支歌鼓舞着波兰青年纷纷投身革命洪流。

篇2:肖邦爱国

今天,我们学习了《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文中,作者写出了肖邦的才华和他的爱国之情。而我心中的肖邦是一个爱国和一个自理能力强的人。

二十岁的肖邦远离家乡,去了法国巴黎。那时的他刚刚长大就要离开父母去异国他乡,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啊!远离父母,流亡在巴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要自己面对,自己解决。每日的三餐也要自己来做。这不就能足足说明肖邦的自理能力强吗?

再说说肖邦的爱国吧。虽然自己不能亲自上战场,可是他却用一个个优美的音符与敌人作斗争。 不仅如此,肖邦还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勉励自己工作,工作,在工作!因为他只有工作,才能作曲。他还用音乐鼓励波兰人民战斗。看,这也能说明肖邦的爱国。

篇3:肖邦爱国

《g小调叙事曲》创作于一八三一年至一八三五年。它是受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奇的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启发而写的。长诗写的是公元十一世纪立陶宛人反对条顿十字军的历史。立陶宛后裔华伦洛德被十字军所俘, 在敌营中抚养成人, 并受到重用。立陶宛老人乔装成歌手深入敌军, 他以无比感人的诗句打动华伦洛德的心, 使他立志为民族效劳, 为祖国献身。华伦洛德利用十字军对他的信任, 从内部破坏敌军, 挽救了立陶宛。最后, 他终于被十字军发觉, 以身殉国。密茨凯维奇在这首诗歌中, 叙述了华伦洛德为光复祖国而壮烈殉国的一生。当肖邦得知波兰起义失败后, 悲痛万分, 借古喻今, 创作了这首《g小调叙事曲》, 通过对英雄的歌颂, 来号召波兰人民为民族的独立而斗争。在叙事曲中, 乐曲并没有再现原诗的具体内容, 而是体现了民族英雄的精神气质, 好象在回忆英雄光辉的一生。

二、g小调叙事曲的曲式结构

《g小调叙事曲》的结构是比较自由的奏鸣曲式。全曲包括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五个部分。

三、《g小调叙事曲》的创作特征

叙事曲是肖邦开创的一种新体裁, 这首g小调叙事曲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奏鸣曲式的作品, 它不同于传统的奏鸣曲式, 整首作品从头到尾都流露出浪漫主义气息。《g小调叙事曲》表面看来是在描述诗, 实质是在用细腻的笔触清晰地在键盘上刻画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幻。

引子 (1-8) 是由两句富于表现力的朗诵性曲调构成。第一句是缓慢而沉重的上行分解和弦;第二句是温柔而抒情的小幅度下行流动。两个乐句前后对比、遥相呼应, 一方面把人们引向远古的回忆;另一方面又预示着全曲史诗性的音乐性质。像是乐曲的开场白。引子建筑在g小调的终止式上:b‖6-Ⅳ6-Ⅵ2-Ⅴ7-Ⅰ。由于‖6和弦降低了根音, 成为“那不勒斯和弦”, 听觉上像是在降A大调上, 使曲子在一开始就获得调性色彩的对比。

呈示部 (8-94) 包括主部、连接部、副部。勾画出一个英雄性格的轮廓, 主部好象是引子的延续, 继续把人们带向回忆, 象是对英雄深沉、多思的性格的描写;连接部大幅度下行的旋律和切分音式的延长音, 使这部分的音乐形象显得动荡不安, 心焦如焚。它仿佛是在表现英雄对民族灾难耿耿于怀的内心;副部音乐形象从容、平静, 并且温柔亲切, 仿佛是对英雄性格的另一方面----从容、稳静的描写。g小调叙事曲呈示部中副部主题 (68-94小节) 是一个单二部曲式, 像是在对记忆中祖国美丽风光的回忆与无限遐想, 表现出肖邦内心深厚的爱国情怀。

展开部 (94-165) 不是描写性的段落, 而是通过悲剧性和英雄性的音乐形象, 概括了华伦洛德大无畏的精神气质。音乐中既没有刀光剑影的沙场描写, 也没有冲锋陷阵的战争场面;但它刚毅、豪迈的形象, 给人以深刻的想象。展开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部比较简炼, 通过不稳定的音的加强、音响力度的对比和密集的不协和和声, 造成极其紧张的气氛。第二部分副部, 肖邦以强大的力度和饱满的和声对它进行改造, 完全抹去原先温柔抒情的色彩, 使它充满活力、振奋人心, 是全曲的高潮。

再现部 (166-208) 的结构布局, 肖邦没有循规蹈矩, 没有回复到呈现部平静的境界, 而是继展开部的滚滚洪流向更深的地方延伸。他以副部再现开始代替了通常结构中的主--副顺序。整个再现部的音乐形象充满活力、振奋人心, 象是对展开部中所展示的英雄形象的肯定。在再现部尾声处, 特别是进入尾声之前的两个小节, 可以说是全叙事曲的戏剧性的高潮, 它热情如火, 悲情交集, 分明是灾难深重的波兰民族的呼声。

尾声 (208-264) 概括了作品的精神实质, 狂风暴雨般的激情, 象征着英雄精神鼓舞下掀起的民族风暴。音乐由迫不及待的推进发展为一倾而泻的冲击;最后在斩钉截铁的八度三连音中导向结束。

通过对《g小调叙事曲》作品曲式结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肖邦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富于民族的歌唱性旋律和丰富多彩的和声语汇方面, 他的钢琴织体的个性与丰富的表现同样也具诱人的魅力。肖邦的钢琴音乐织体基本是灵活自由、幅度宽广、纤细单薄的, 横向线条的流畅性在他的音乐中非常突出。肖邦在曲式结构方面总是大胆创新, 他不依据正规的曲式, 而是选择了适合自己性格的更能表达音乐情感的结构形式, 这种形式比较灵活, 创新性强。如《g小调叙事曲》中的再现部中的再现主题并没有象原来传统曲式中的要求那样来再现呈示部中的主部主题, 而是在自身的音乐性格中形成变化再现, 使之与呈示部和展开部之间具有一种既变奏又回旋的关系。同样, 在这首作品的多处连接部与尾声当中, 肖邦又舍弃了在原来的曲式结构中惯有的将主题因素逐渐引申的做法, 而是在这些地方建立起一些全新的音乐材料, 使之具有独立音乐形象的意义和适当的对比性。尽管叙事曲曲式结构宏大、复杂而且独特, 但均体现出了完整统一的结构形态、严密的逻辑性和精巧合理的曲式布局等特点。肖邦不拘一格的写作方式, 大胆的创新意识, 使奏鸣曲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 不再是传统古板的奏鸣曲式, 使再现部的织体更加丰满, 衬托的旋律更具色彩性和诗情画意的美感。从而形成肖邦独特的创作特点。

四、《g小调叙事曲》的爱国主义精神

肖邦从小在波兰民族音乐的环境中长大, 他的母亲是一个有音乐才能的波兰妇女, 善弹钢琴, 爱唱波兰民歌, 由于母亲的熏陶, 肖邦从小就爱上了波兰民间音乐, 耳濡目染了纯朴而真挚的民间音乐, 为他民族音乐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民族作曲家, 他的创作与波兰人民的生活、波兰民族的艺术以及波兰的民间紧密相联, 作品渗透了波兰民族的乡土气息。

肖邦将浪漫主义的时代风格和爱国主义的精神紧密地融合在音乐作品中, 他的钢琴音乐创作反映了19世纪要求进步的爱国青年的思想, 他将对祖国的情感化为创作的动力, 在他的音乐中, 人们看到美丽的波兰, 看到波兰胜利的和强大的希望, 肖邦的音乐感动了聆听者, 唤起了人们的民族意识, 他通过钢琴向全世界广泛的传播波兰的民族文化。他的创作, 对于十九世纪波兰民族解放运动来说, 正如德国音乐家罗伯特·舒曼所说的, 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g小调叙事曲》是一首富有民族精神气质的英雄颂歌, 整首曲子充满了真挚的爱国情怀。肖邦在这首叙事曲中所表现的“英雄性”和“悲剧性”的内容, 成为了鼓舞当时波兰民族斗争的精神力量。

摘要:肖邦是波兰伟大钢琴演奏家、作曲家, 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 十九世纪民族乐派的奠基人, 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 钢琴叙事曲是他首创的器乐体裁。其创作集中体现了他在音乐创作上的高操技巧与艺术魅力, g小调叙事曲是他四首叙事曲中的第一首, 曲式结构宏大、复杂且独特, 表现了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本文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等方面来探析肖邦音乐的创作特征与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叙事曲,创作特征,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杨民望.世界名曲欣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7.

[2]西洋百首名曲详解[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5.

[3]廖乃雄.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

[4]肖邦.肖邦钢琴集·叙事曲[[M]. (外国钢琴教学曲库)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8.

[5]夏雨.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浪漫主义特征[J].科技信息, 1998, (13下) :124.

[6]王晓宏.肖邦《第一叙事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探析[J].艺术百家, 2006, (6) :24.

[7]王晓宏.论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创作特征及艺术表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 (8) :53.

[8]姜涛.肖邦《g小调叙事曲》 (op·23) 曲式分析[J].黄河之声, 2007, (4) :22.

[9]徐荃.论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艺术特征[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2 (6) :113·116.

[10]杨苏.奏鸣曲式在肖邦钢琴独奏作品中的独特处理[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8, (1) :18.

篇4:肖邦的爱国情怀

乐乐:肖邦竟是如此爱国!我正在思考他的爱国情结。

丁丁:哦,说说看。

乐乐:你说一个人“弥留之际”要“紧紧”抓的东西是什么?

丁丁:一定是他一生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愿望!

乐乐:是呀,肖邦平生最后一个愿望是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这正是他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的充分表现。

丁丁:是呀,你说得很对。你有没有注意大家为肖邦送别的过程中,肖邦的表现?

乐乐:我注意过肖邦的哭。你看肖邦告别亲人时,他没有哭;师生咏唱时,他没有哭;老师叮嘱时,他没有哭。可是,当他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时,他再也忍不住地哭了。肖邦的哭表现出了他是一个对祖国饱含深情的人!

丁丁:其实整个送别过程中肖邦的一言未发也值得注意,你看,作者用“点了点头”“溢满”“郑重”“望了望”“登上”“疾驰而去”等词语来描写肖邦的神态、动作,揭示了他的内心活动。他真的没有话说吗?不,他在强忍内心的悲愤与不舍!

乐乐:是呀,当肖邦得知华沙起义失败后,“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可以看出他的心情是何等痛苦。

丁丁:从开头的“满怀悲愤”“不得不”等词语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肖邦忍痛离开祖国的悲愤心情。

乐乐:是呀,课文字里行间处处可见肖邦的爱国情怀。

篇5:肖邦爱国

故园并不是想象中的豪华府第,它不过是像文中所说的“一座简朴的小屋”“简陋、清寒”。可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因为在这里诞生了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弗雷德里克肖邦。

在这儿出生不久的他便与双亲迁居华沙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是肖邦却时时刻刻都在思念家乡和祖国。家园没有富丽堂皇,祖国也支离破碎,在我认为那里已经没有可留恋的呢。虽然这样的想着,可是我的心却还隐隐地再作痛,难道是对肖邦的同情?甚至是对全体波兰人感到悲伤?不!不是的!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是和肖邦那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心痛是放不下那片牵动心灵的家乡土,祖国情。

生活在当代和平发展的我们,就算再怎么想,再怎么愿意也不可能深刻感受到肖邦当时的心情。这不是因为我们不爱国,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爱国,可以这么说,只是这种情愫被深埋再了我们的内心深处,有时候甚至连我们自己也都感觉不到。但是这些情感是的的确确存在的。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但当我们国家发生危难时,相信每个人都不会做缩头乌龟,一定会毅然奋然地挺身而出,就算我们到最后不能做些什么,但是至少我们尽到了我们自己的责任,就像肖邦一样,虽然他不能改变祖国的命运,但是他用他那一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振奋人心的壮歌,一直激励着后世的爱国之士。

繁华喧嚣的年代,忙碌浮躁的升华,太多的我们被身边的物质生活充斥着,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如果坐在阴暗的角落里,想着自己与祖**亲之间的渊源,相信大多数人都会伤心地哭泣。祖国的爱是饱满的,我们的爱确是空虚的,也许还剩点,但相信早已是千疮百孔。

篇6:肖邦故园 教案

在世界乐坛上有一位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天才音乐家,虽然他半世坎坷,命运多舛,虽然关山阻隔,有国难投,但是他始终饱怀着爱国主义的激情,创作了一曲曲振奋人心,号召人民起来反抗异族统治的曲子,鼓励着那些仁人志士为自由、民主、幸福而前赴后继,即使在临终前仍嘱咐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他——就是波兰音乐家肖邦。

肖邦故园

雅一伊瓦什凯维奇

【学习目标】了解肖邦的相关文学常识 思考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爱国主义思想这根纽带,进一步理解故园的文化内涵,提升爱国主义的情操

【学习建议】文本研习。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雅一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当代杰出的诗人和小说家,也是非常优秀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自成一格,自然流畅,真切中见精神,朴素中有华彩。本文笔调亲切平和,抒情优美,感情深邃沉稳,真挚感人。作为肖邦的同胞,作家雅一伊瓦什凯维奇对肖邦怀有深深的敬意,他选取肖邦故园为切人点,介绍了作曲家肖邦故居的历史和现状,追叙了肖邦不平凡的一生,尤其着重表现了肖邦对祖国的眷恋,那种无法割舍的深沉的爱。

雅-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出身于乌克兰农村一个爱国家庭,1912——1918年在基辅一所大学学习法律和音乐。191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同时在华沙和杜维姆、斯沃尼姆斯基等组织“斯卡曼德尔”诗社。1927——1932年在外交部门工作,曾游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这期间发表的诗集《白天的书和黑夜的书》(1929)、《回到欧洲》(1931)、《1932年的夏天》(1933)等记述了诗人游历国外的各种感受,同时表达了作者的艺术观。长篇历史小说《红色的盾牌》(1934)以波兰11世纪社会为背景。剧本《诺汉特之夏》(1936)、《假面舞会》(1939)分别写肖邦和普希金的生平。他战前的作品常表现出孤独感,以普通人的遭遇来反映时代的面貌,有时流露出悲观主义情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任波兰议会议员、保卫和平者委员会主席和作协主席。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1938)、《奥林匹克颂》(1948)揭露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秋天的辫子及其他诗歌》(1954)、《阴暗的小道》(1957)、《明天收割节》(1963)、《一整年》(1967)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生活、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中短篇小说集以《新的爱情及其他短篇小说》(1946)、《老砖瓦厂》(1946)、《意大利短篇小说》(1947)、《1918至1953年短篇小说集》(1954)、《菖蒲及其他短篇小说》(1960)、《关于狗、猫和魔鬼》(1968)等写得较为成功。中篇小说《圣女约安娜》(1943)描写17世纪波兰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编成电影。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1956~1962)描写波兰贵族地主和其他阶层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波兰的生活。此外还著有关于肖邦和巴赫的评传等。他的作品语言朴质、流畅,情节引人入胜,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69年获得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授予的约里奥-居里金质奖章,1970年获列宁奖金。

【预习思考】

(1)作者花如此多的笔墨去描写肖邦故园,文中描写肖邦故园特征的词句有哪些?(2)祖国与肖邦的音乐有哪些联系?

一、自学评价 基础字词

马厩 jiù 夙愿 sù 通衢大道 qú 茕茕孑立 qióng jié 瘠薄 jí bó 缱绻 qiǎn quǎn 命运多舛 chuǎn 玲珑剔透(tī)天籁 lài 簌簌 sù

荒诞不经 茕茕孑立 玲珑剔透 浪迹天涯 通衢大道 li寥寥无几 缱绻 雾缭烟绕 促膝谈心 蕴藏

二、文本研习

1、作者花如此多的笔墨去描写肖邦故园,文中描写肖邦故园特征的词句有哪些?

明确:肖邦出生在一个“简朴”“清寒”“简陋”的小屋里,这个说明肖邦出生低微,来自于劳苦大众,为后文中肖邦能创作一系列的爱国主题的钢琴曲埋下了伏笔。

2、经过岁月的洗涤,肖邦故园在波兰人民甚至整个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肖邦故园 如今有什么样的故事?

明确:文本第二节说肖邦故园是“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喷射创作音乐的不竭源泉”,肖邦的故园从某种层次上已经不再是具体的,实在的,有形的一个故居,而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象征,一个连接波兰民族的凝聚力的符号,一个音乐拓荒者的桥头堡,肖邦的音乐之路,人生之路就是在这里起航的。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肖邦故园虽然“简朴,清寒,简陋”,但是由于肖邦音乐对后世的影响,肖邦故园的意义也不再局限是肖邦的出生地。

3、既然肖邦故园因为肖邦和他的音乐而闻名,那么肖邦故园和肖邦的音乐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通过描写肖邦故园的“简朴”“清寒”“简陋”来突出对比肖邦音乐的伟大,同时暗示肖邦故园孕育了肖邦的音乐风格,即:热切,激情的爱国主义。用文中的话说是“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的心弦的每一个旋律,而且,在他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往往半自觉地,有时则完全是不自觉地展示出儿时之国同创作成熟时期的渊源关系”。

4、肖邦、肖邦音乐和肖邦故园对世界的影响?

肖邦被后世称为神童,“音乐诗人”,是第二个莫扎特,是始终心怀祖国的爱国者。他的音乐是后世音乐家创作的清流源泉,能给人以最大的精神享受,更是一蹲“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它已经渗透进了波兰民族的最深层,可以这样说,肖邦的音乐已经成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作为一种斗争武器有不可估量的威力。肖邦故园在这里已经不在是波兰的文化遗产,它已经超越了欧洲,甚至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伟大的艺术作品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它成为一种那些客居他乡,漂泊异地者的精神家园和归宿,已经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一个图腾,被后人所景仰和膜拜。

三、问题探讨

1.祖国与肖邦的音乐有哪些联系? 明确:肖邦对这片故土的热爱。从出生地,到少年时代的探望故里,青年时代的故园告别,再到在异国他乡的梦中思念,直至用音乐来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满腔热爱和对故土的无限眷恋。“倘若此刻我们听到,或者亲自弹奏伟大作曲家临终前的最后一组玛祖卡曲,我们必能从中听到昔日国内歌声的淡淡的旋律。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隔,有国难投,这一组玛祖卡曲似乎是被万种离情、一怀愁绪所滤过而净化了,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作者是怎样将肖邦故园的四季与肖邦的音乐结合起来的? 明确:春天的娇嫩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是黄昏时分的景色,宛如F小调叙事的开头几节;秋天的落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中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冬天,只有微弱的琴声在抗御风、雪和寂静,只有音乐长存。3.人们为什么会怀着景仰的心情,来朝拜肖邦故居这座圣地? 明确:这美好的音乐有时也是斗争的武器;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作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的伟大艺术具有何等不可估量的威力。人们从小屋及肖邦音乐中获得了精神力量。

1、作者为什么不以“肖邦故居”为题?

故园包含的内容包括故居、家乡、祖国和精神家园。

2、结合教材插图,朗读20—27节,讨论:肖邦故园的四季景物与肖邦音乐的关系 把四季景色与肖邦音乐融合在一起。

故园 四季——春

嫩黄色的栗树新叶

粉红色的日本樱花

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嫩的翅膀

旭日东升时的一片云彩

最温柔的曲子

轻盈的速奏

故园 四季——夏

白色和黄色的睡莲 水面散发了阵阵幽香

很昏、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整整齐齐、有条不紊 簌簌声、芬芳的香味

故园 四季——秋

金黄的树冠

寂静的草坪

花园的林荫小道

玲珑剔透的小桥 落叶的沙沙声

忧伤的奏鸣曲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

故园 四季——冬

没有 四野茫茫、白雪覆盖

马、雪橇

无边的静寂 狐裘、关女

只有

微弱的琴声

他还在这里 母亲、姐妹

学习9-12节,思考:

哪些地方表现出肖邦对热那佐瓦沃拉这片故土的热爱?

1830年11月2日,萧瑟的寒风增添了华沙的秋意,更增添了离别时的痛苦。肖邦接受了友人们赠送的一只满盛祖国泥土的银杯,它象征着祖国将永远在异邦伴随着他。更使肖邦感动的是,当亲友送行到华沙郊外──肖邦的出生地沃利亚时,他的老师埃尔斯纳和华沙音乐学院的一些同学们,竟已等候在那里,并演唱了埃尔斯纳特地为送别肖邦写的一首合唱曲。

浪漫派大师舒曼曾这样形容:“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肖邦的音乐被人们热爱的原因也许是:它不仅是在诉说波兰的美和忧伤,而且诉说的是一种炽热的爱国之情。1849年10月17日,肖邦走完了他39岁的人生历程,弥留之际,他对姐姐和身边的朋友说:“在我死后,让我长眠在意大利作曲家、我崇拜的贝里尼身旁吧,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波兰。生前我不能回到妈妈的怀抱,死后我也要回到祖国的土地。我要告诉波兰,我的心脏为波兰而跳动!”

1849年10月30日,在莫扎特《安魂曲》的旋律,人们把肖邦一直带在身边的用银杯装着的波兰泥土,撒在肖邦的坟墓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肖邦的相关文学常识。

2.进一步理解故园的文化内涵,提升爱国主义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1.肖邦音乐对后世的影响。

2.思考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爱国主义思想这根纽带。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 重点字词

马厩 夙愿 瘠薄 缱绻 天籁 簌簌 命运多舛 通衢大道 玲珑剔透 茕茕孑立 2.近义词

年轻 年青

留恋 眷恋 迷恋 简介

肖邦(1810-1849)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并且从小就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不仅能弹钢琴,并能作曲。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并发表了他的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八岁时,举办了第一次公开演奏,被誉为“波兰的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与贝多芬、海顿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当时的欧洲报纸上有这样一句话:“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奥地利,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 在16岁时进入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特等来往密切。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所以,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他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

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

肖邦在少年时代,还接触到波兰城乡的民间音乐以及不少波兰爱国人士的进步思想。1826年,成为音乐学院学生。肖邦还经常去乡间度假,他欣赏祖国的自然风光,倾听农民的歌唱、奏乐,参加乡村的舞会和婚礼。祖国的文化、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样,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1831年肖邦去巴黎,并很快在巴黎成名,被称为“波兰的帕格尼尼”(当时意大利最杰出的小提琴家,名扬全欧。)1835年,肖邦认识了一位波兰贵族的女儿,肖邦向她求婚,但由于不是贵族,而遭到拒绝。1836年底,肖邦认识了法国女作家乔治·桑,一直到1847年两人才关系决裂而分手。

肖邦经常和聚集在巴黎的各国著名文艺家交往,如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法国文学家雨果、巴尔扎克,德国诗人海涅,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等。

1849年,肖邦逝世后,遗体被埋葬在巴黎彼尔·拉什兹墓地,而心脏则运回到了他一心向往的祖国,埋葬在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肖邦创作的主体是钢琴作品。主要代表作有《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革命练习曲》、《 降b小调奏鸣曲》,以及写于早年的两部钢琴协奏曲。他的作品中的哀情,犹如他自己说的,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的心声;他的作品的战斗气质,就象舒曼高度评价的那样,是“埋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四、课文小结

本课意在突出肖邦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肖邦故园这个线索,引导学生对肖邦的祖国波兰以及他的传奇人生经历、音乐创作有个具体深刻的认识,以此来突出肖邦故园对肖邦音乐创作的影响,明确肖邦的爱国主义激情是他创作的源泉,他的音乐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波兰,而是影响了欧洲甚至世界上所有的被压迫的民族。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

过去 现在 影响

简朴 圣地 清流源泉 肖邦故园 小小 殿堂 精神享受

清寒 古迹 斗争武器

简陋 摇篮 最坚韧的纽带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第1—2段),对肖邦故居的历史回顾。

第二部分(第3—8段),阐述肖邦故居及故居周围的环境以及四季的景色与肖邦创作的密切联系。

第三部分(第9—12段),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作者满含深情地写了肖邦对这片故土的热爱。从出生地,到少年时代探望故里,青年时代告别故园,再到在异国他乡的梦中思念,直至用音乐来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满腔热爱和对故土的无限眷恋。

第四部分(第13—19段),写肖邦故居的现状,人们从这座小屋以及肖邦音乐中所获得的精神力量。使主题得到升华,强调了肖邦之家已经成为波兰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坚韧纽带。

第五部分(第20—27段),这是本文中最华美的乐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肖邦故园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并把它们与肖邦的音乐融合在一起,如诗如歌如画,令人陶醉、回味不已。

篇7:肖邦故园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肖邦的相关文学常识。

2.进一步理解故园的文化内涵,提升爱国主义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肖邦音乐对后世的影响。

2.思考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爱国主义思想这根纽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学习《肖邦故园》,这依然是一篇表明爱国主义情感的文章,与前面两篇文章不同的是,这篇文章不仅仅在于描写祖国、故乡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它还探索了祖国、故乡与一个人成长、成熟的关系。

二、作者简介

肖邦(1810-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特等来往密切。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所以,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他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

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还涉猎各种舞曲、幻想曲、叙事曲、谐谑曲、前奏曲、练习曲、奏鸣曲等。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

三、分析课文

(1)文中描写肖邦故园特征的词句有哪些? 找出重点词语。明确: “简朴”“清寒”“简陋”

(2)“肖邦故园”是“简朴,清寒,简陋”的,难道肖邦故园仅仅是肖邦的出生地?

明确:故园不仅仅是肖邦的出生地,更是肖邦音乐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3)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当我们在他降生的那间凹形小室里看到一只插满鲜花或绿枝的大花瓶,我们就会想到那不是花瓶,而是一个源泉,它喷射出金光闪闪的清流——他的音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流。

分析:作者通过联想和比喻,写出了肖邦故园的一花一草,在点燃音乐家创作灵感和火花过程中的作用,说明肖邦享誉世界作品,是与故园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故园美丽的自然景物,是他创作中不竭的清流和源泉之一。

总结:这篇文章通过肖邦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成长与艺术创作,深刻说明了祖国对于一个人的价值。可以说没有波澜,就没有肖邦,就没有肖邦的音乐,波兰是肖邦音乐的灵魂!

(4)这篇文章最华美的内容是对“肖邦故园”四季景物的描写,请从文章中找出来,说说不同景物的特点是什么?作者这样描写的用意何在?

春天:娇嫩温柔,轻盈明丽

使人联想起肖邦最温柔的曲子和轻盈的速奏。

夏天:成熟清丽,馥郁悠扬

使人回忆起了肖邦成熟的作品,那宛如船歌的琶音,f小调叙事曲和悠扬的旋律、清丽的歌声。

秋天:欢快喜悦,忧伤郁闷

使人理解了忧伤的鸣奏曲

冬天:纯白空旷,静寂孤独

使人联想起当年肖邦银铃般的音乐„„

总结: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肖邦故园的春夏秋冬四季美丽的自然景物,并把它们与肖邦音乐自然融合在一起,写得如诗如歌,令人陶醉。

4、问:作者在文中用了哪些词语来直接赞美肖邦的故园? 最珍贵的古迹之一;朝拜的圣地;精神宴会的殿堂;摇篮,源泉。

5、问:老师不太明白作者在开头两段为什么非要追溯肖邦故园的历史? 讨论明确:意在突出这朴素的马佐夫舍的村庄——热那佐瓦沃拉正是因为肖邦才出了名的。

通过对比的手法向读者交代了故园的今昔变化。鲜明的反差对比,形象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沧海桑田的世事变幻面前,“物”的消解、消释、消亡固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能够积淀于人的记忆深处并被看作巨大精神财富的,必然具有某种文化人格的魅力、具有拨动人们感情之弦的强大力量,因而得以“复活”于人们的内心。

6、问:那么,肖邦的音乐对于波兰民族来说意味着什么?

馨香醉人的玉浆,揭示无限美好的世界,莫大的精神享受

去听肖邦的音乐,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祖国文化的伟大,同时也为了证明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是无法窒息的。

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作为一种斗争武器有不可估量的威力

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

由此,我想到最近波兰总统卡钦斯基等政要遇难,而波兰整个国家依然稳定。我想,这个民族之所以能沉稳地面对灾难,其中,也许就有肖邦文化精神的体现吧。

7、现在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请同学们看第7段。着重描写肖邦故园的微妙色彩。我们齐读。这些微妙的色彩美在哪里?

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

8、问:如果把21——23段放在前面,如何?

前者简略较客观,后者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是立足作者的主观视角,表达了作者对肖邦的无限敬仰之情。

我们再来读一读第21-23段文字。来点音乐。

“情真而不觉音之繁词之复也。”

——(清)沈德潜

四、总结

篇8:肖邦爱国

在这样的悲情意识下, 肖邦的创作必然以人为中心, 这个人富于感情, 热爱生活, 有高尚的自我牺牲的斗志, 有明朗的、纯洁的乐观精神, 有时会开怀尽情的欢乐, 有时热情迸发, 有时又有深沉的苦痛。在这方面, 正是这位天才的波兰作曲家与俄罗斯伟大的古典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相似的地方, 才有了我国著名音乐学家于润洋先生对肖邦以“悲情肖邦”的定义。就好象狄克逊说:“只有当我们被逼得进行思考, 而且发现我们的思考没有什么结果的时候, 我们才在接近于产生悲剧。” (转引自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第212页) 这不正是肖邦创作的悲情根源吗?肖邦的创作, 源自被波兰的现实悲剧逼得进行思考, 然后产生创作。

肖邦的学生林茨所引证的肖邦所说的弹奏散板的原则是:“在规定一首乐曲可以用多少分钟以后, 你可以变换速度, 但整个乐曲的时值要遵守。”其实, 我们始终都有一个社会对其最基本的衡量标准, 那就是必须有所遵守。那么, 这个遵守必然是整个社会音乐创作意识形态下的整个乐曲的时值参照。最后:“在规定一首乐曲可以用多少分钟以后, 你可以变换速度, 但整个乐曲的时值要遵守。”结果, 艺术意识观念的音乐形式表现必然与国家政治意识观念下的艺术文化形式相约定, 在这样的约定下, 必然要求每一个加快速度都需要以相应的放慢速度来偿还, 每一个渐慢都要有一个相应的渐快, 因为这个创作是以现实的约定联系在一起, 随着以人为本的现实而产生的与之相符合的对应参照物。所以才有了, 犹如李斯特认为肖邦的演奏所以给人以非常富于诗意和前所未有的色彩的印象, 是由于他的特殊的演奏方法:“在他的弹奏下, 旋律象独木舟在汹涌的浪头上那样摇荡;或者相反地, 好象是空气的精灵在朦胧中, 突然在可以感触的世界中出现。

无论从任何角度去涉及音乐与文化的关联问题, 必然以当下音乐形式及其价值取向相联系。当代音乐是当代意识形态与当代文化构成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 它始终是处于一个受诸多关联对象影响的状态之下:一方面由特定的经济政治集团决定其意识形态性质;另一方面因其所受控的诸多关联对象决定其文化价值取向;再加上特定的当下时代情感表达态度决定其时代品位。于是在这样的状态下, 当代音乐必然涉及人的意识形态及人文约定, 那么当代生活的宣泄呐喊声以及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当下意识导向的真假混乱必然与之合并发生纠缠、冲撞、重建。

音乐学家韩钟恩先生写到:人的四次历史—文化约定。就是指自人类诞生之后, 在不同历史时段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约定, 其类型大致有——

(1) 人与自然的约定;

(2) 人与人自身 (文化当事人) 的约定;

(3) 人与人的创造 (文化) 的约定;

(4) 人与人的创造结果 (文化物) 的约定;

【注, 在此四种类型的约定中, 第一种为“元约定”;而其余三种均为“后约定”, 无论是不同的时段 (古今) 、还是不同的地域 (中外) 、或者是不同的品位 (雅俗) 。】

当代人文约定以集合以上四种类型于一体表现为相互冲撞交织, 互为推动力进而相互影响, 形成简单而又复杂的链条, 以当代基本意识形态的后现代人文约定为核心, 辅以四种在不同历史时段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约定为内容弥散开来。因而在这样高度密集而又“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空气中, 寻求学科的交叉创新与时代的主题发生纠缠与吞并相结合, 重建与平衡并存似的太级式流变。

看来, 他的目的就在于让听观众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去参悟某种哲学观念:音乐是一种有意的无意义, 或一种无意义的游戏, 是使我们注意到我们亲身经历着生活的一种方式;因此, 音乐不是音乐, 音乐即周围的一切音响。这种后现代人文约定对“音乐时间艺术”的概念进行了自然与偶然的两种不同寻常路的影响, 这种可被理解为真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假象流变下的自然进化与故意影响最后还是回到以“和”为“贵”的中国文化精神。进而后现代人文约定的当下人类生活非以太级似流变的“音乐艺术”与以说明一切人类活动的“文化”为重要内容而展开。

参考文献

[1]韩钟恩:《守望并诗意作业》,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7年。

上一篇:女词人李清照《漱玉词》之略说下一篇:网吧主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