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听后感

2024-04-27

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听后感(精选9篇)

篇1: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听后感

记肖邦的初恋协奏曲

——听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有感

摘要: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 关键词:玛祖卡舞曲、爱恋之情。

正文: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而美的传承正式依托于生活实践本身的延续性。”而当初正是因为肖邦深深地爱上了一位在华沙音乐学院学声乐的女子,而又苦于不敢当面倾诉,才创作出这样一部饱含爱恋之情、引人共鸣的著作——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肖邦是出生于华沙的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被誉为“钢琴诗人”,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当时波兰正处于水深火热的战乱之中,波兰人民依靠着坚强的民族意志进行着顽强的斗争,而正是因此,波兰鲜明的民族特性对肖邦的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钢琴协奏曲》是肖邦年轻时还在波兰就创作的、深深烙印着波兰玛祖卡舞曲痕迹的协奏曲,而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肖邦也就再没有踏入过祖国的土地了,所以,可以说这首曲子是他离开祖国时献上的临别礼物,也是肖邦最纯粹美丽、没有融合法国艺术风格的作品了。

《第二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829年,比e小调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还要早,是他运用大型交响音乐体裁进行的第一次创作尝试。而这部作品的情感来源就要追溯到1828年,肖邦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一位音乐学院的学生——康斯坦莎·格拉特科夫斯卡(Konstanze Gladkowska),很快他便爱上了这位女子,可惜腼腆的肖邦因为不敢向她倾诉爱慕之情,只能将这份感情化作旋律,谱写到美妙的协奏曲当中。1830年3月17日,肖邦在华沙进行了这一作品的首演,并于同年10月11日在离开波兰的告别音乐会上与康斯坦莎同台演出(虽然演奏的是《第一钢琴协奏曲》),这一作品尚欠成熟,但却是肖邦对初恋之情纯粹真挚的诠释,全曲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对爱情的憧憬,宛如一首热情、美妙的抒情诗,扣人心弦、令人禁不住一同遨游在爱情的幻想之中。可令人遗憾的是,这份情愫并没有开花结果,最后肖邦将这部协奏曲献给了德尔芬•波特卡伯爵夫人。

也许是因为鲁宾斯坦也是波兰人,由他演奏的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是大家普遍认为的最能将音乐的感染力传递给观众的一个版本。结合了肖邦的生平和作曲背景,我对这部长达大半个小时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第一乐章是f小调、4/4拍的快板,伴随着指挥棒的挥动,首先听到的是小提琴柔和的旋律,继而引起全乐队的爆发,乐队通过起伏的旋律表达出情感的热烈与奔放。这一段,乐队将第一主题呈现了出来,紧接着又由双簧管奏出第二主题,经过小提琴的接奏、乐队的一段绵延的过度,钢琴家落指的第一个音,便把观众从刚才的思绪中拉了回来,让人眼前一亮,随着黑白键上跳动的音符一同进入属于钢琴诠释的感情世界中。虽然在这一段,弦乐显得较为逊色,但其淡淡的若隐若现为钢琴细腻的演奏渲染出一份宁静的氛围,让人不得不沉醉在琴声编织的舒缓柔美的冥想中。渐渐地,钢琴的情绪上升,又再次引出第一主题,如此地经过几次旋律起伏,两个主题相映成趣。最后第一乐章在管弦乐在有力的旋律中结束了。

第二乐章是降A大调、4/4拍的广板,被大家称为是“康斯坦莎的音乐画像”,李斯特认为“整个乐章是完美的典范”,而肖邦也在友人的信上提到他在创作的时候,“心里是想着她的”,可见,爱情所迸发出的力量是如此之大。这一乐章的开始是弦乐与木管乐的交流,像是低声诉说着这份细腻而深刻的感情;接着钢琴便将这份低诉从深处拉向了清新的抒情中,熟悉的旋律让人不禁沉醉于当中,弦乐作为背景很好地勾勒着这份真挚的爱情,如幻影般穿梭在观众的耳际边。一段情感的倾吐过后,钢琴又用时强时弱的旋律构筑着肖邦心中的只有自己能读懂的爱情。接着,再现了这份爱情的主题,舒坦而宁静;最后在一个平缓的上行旋律中结束,趋于平静。第三乐章是f小调到F大调、3/8拍的快板,是肖邦早起作品中将波兰玛祖卡舞曲表现得最明显的乐章,其独有的三连音接奏贯穿整个乐章,让人深深地感受到玛祖卡舞蹈的热情,仿佛看到了波兰男子在踏步,女子在击掌。这个乐章与前两个乐章稍显不同,一开始较为欢快和热烈,将人从缠绵的爱情带到了更加宽广的世界中畅游。钢琴与乐队相互交融,在弦乐的演奏下,钢琴再次奏出了第二主题。最后乐队戛然而止,圆号用玛祖卡的音调引出钢琴,继而在第一主题后欢快热烈地结束了最终乐章。

虽然,我不一定能很好地读懂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深刻,但他通过旋律所传达出的感染力着实让人感动和赞叹。

篇2: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听后感

摘要:十九世纪初期,音乐界出现了很多以浪漫主义为代表的音乐家,而肖邦就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在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无数经典的钢琴作品,在音乐的天幕上熠熠生辉,经久不衰。在他所有的作品中,《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堪称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欣赏肖邦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可以感受到这首作品无论从节奏、和声、旋律还是音乐情绪及风格上都体现出了浪漫主义音乐与民间音乐元素的完美结合。本文就这部作品的旋律特色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旋律

在欧洲音乐浪漫主义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当属肖邦。虽然同处于一个时期,但是肖邦却与其他音乐家们的作品在风格特征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从作品风格上看,肖邦的音乐充满了幻想和神情,无论是旋律还是和声都充满了色彩,而且是彻彻底底的钢琴音乐,这种音乐身韵是其他乐器所无法表达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为肖邦的初期作品具备了上述所有的魅力和风格,因此被看做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品。但是,如果只是能把握作品的风格,那么肖邦还不能称之为一位优秀的演奏家和音乐家,只有将作品的演奏技巧完全掌握,才能将乐曲发挥到极致。本文将从《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旋律特色进行重点研究。

一、作品乐章分析

庄严的第一乐章,在风格上,肖邦将古典协奏曲的模式严格地沿袭了下来,然后将浪漫主义的手法运用在音乐表达和织体上。在肖邦的钢琴曲作品中,钢琴始终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乐器,只是在演奏时,加入乐队为整首乐曲进行和声和陪衬。随着乐队弦乐的呈示,乐章缓缓展开,第一主题微微露出了忧郁的情绪,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深思。呈示部过后,全体乐队都加入到演奏当中,忧郁的思索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诉说。紧接着,第一主题结束,第二主题开始,乐曲展露出作者对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起伏不定的心绪。接着,弦乐转为轻声的低语,钢琴展现出了其华丽的姿态。钢琴的演奏细腻地表达出了第一主题的内涵。左手同时演奏两个声部,而右手则需要低吟般的细语。肖邦一直推崇巴赫的复调音乐,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运用到了巴赫的复调音乐手法。然而不同的是,巴赫的复调非常严谨,肖邦的复调音乐更为和谐,他将主旋律与各声部融合起来,在主旋律之外又突出了每个声部的旋律。演奏者在弹奏这首曲子的时候,就要对各声部的连接关系和主次关系分析清楚,才能更清晰地阐释旋律。肖邦与李斯的炫技式音乐不同,肖邦的作品在连接部就像是歌唱一样。手指在跑动的过程中,要将和声与音色的变化表现出来,同时,右手也要将复旋律表达好,不仅要弹奏出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还要将另一声部歌唱般的旋律表达到位。

席琳斯基评价肖邦的音乐开创了歌唱式的钢琴音乐时代。情绪随着乐曲不断变化,从平和明朗到阴沉低调,然后又从充满张力到无奈结尾。肖邦通过这种织体来展现第二主题,并预示着第二乐章的开始。即使在音乐表情上也与第二乐章遥相呼应,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在演奏风格上存在着鲜明对比。演奏者需要将手指伸直,让手指更多地接触到琴键,落指时要沉到底部,稍稍延长声音,让钢琴发出弦乐的声音。这一主题的演奏时首先要将左手的双声部织体照顾周全,低音音符在这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其与主旋律相协调,才能使音乐的层次更丰富,变幻莫测。

第二乐章是小广板式的表达方式,也就是慢板,作者肖邦曾经写信给友人诉说他的心情:她深深走进了我的心里,虽然我很久都没有跟她说过话了,但是却一直在努力为她做任何事。在我的梦境中,永远都抹不去对她的思念,这也就是我《协奏曲》慢板的创作源泉。这一优美的乐章就连李斯都钟情如斯。与《e小调》相比,《f小调》的诗歌性更为突出,尤其在第二乐章,这种诗歌性更是充分地展现了听众面前。肖邦的这种诗歌性钢琴音乐曾被誉为是“迄今为止音乐界最为难得的作品,充满激情而又含蓄的爱情表达隐含在声音中,深深拨动人的心弦。”然而如此优美的乐章也给演奏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演奏这一乐章时,对装饰音的处理,也就是对声乐性和节奏的伸缩处理关系到乐章的演奏是否成功。

到了第三乐章,乐曲进入到快板的节奏,活泼的旋律展现了肖邦典型的回旋曲式。在这一乐章中,肖邦在主题旋律中加入了玛祖卡这一波兰民间音乐元素。钢琴将人们从爱情的柔美体验中拉出来,然后又带着他们尽情的舞蹈。整个乐队全部都参加演奏,此时,乐队与钢琴的齐奏为乐曲的连接部分注入了激情与活力。长笛、单簧管及大管的对话与钢琴轻盈的旋律融合在一起,为人们展示了一片新的天地。乐队与钢琴的倾诉与对话要求演奏者必须在左右手之间,钢琴与乐队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将连接部的歌唱性与音色表现出来。

二、作品的旋律特色

1、具有诗意般的旋律

肖邦的一生创造了无数辉煌的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他的夜曲,肖邦的夜曲最具特色的就是富有歌唱性和诗意般的旋律。研究其旋律特征是分析肖邦夜曲所必须关注的。以行板的速度形成整齐的四四拍复拍子。在表现悠长而舒展的旋律线条时这种速度非常有利。它能够将音乐的起伏回转充分地展现出来,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旋律缓缓地响起,如同从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声音,渐渐地靠近,人们也逐渐被旋律所感染。整部乐章采用的是附点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二分音符,这是肖邦融合了波兰民间音乐元素的结果,使得旋律极具张力。从开始的四度到连续的四音音符,为整首乐章的展开提供了后续的动力,让人们不禁沉醉在这种回旋的旋律当中。气息宽广的大练线让旋律展现出一种柔和典雅、抒情如歌的特质。波兰的民族音乐给了肖邦音乐创作无限的动力,他在创作时波兰民族音乐中的器乐性和声乐性完美结合在一起,利用钢琴声乐的特殊性将钢琴的演奏技巧及乐器性能极大扩张。在创作时,肖邦充分利用钢琴本身的特点,而摒弃了将声乐直接移植过来的方式,在旋律中增加了大量的半音音符,使得整个旋律格外美妙精致,柔顺平滑。他将诚挚的情感注入到诗意般的旋律中,体现出非同一般的韵味与意境。这种空前的富有歌唱性的旋律使得肖邦从一个音乐家上升到一个钢琴诗人。

2、极具歌唱性的旋律

肖邦的音乐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乐曲极具歌唱性。他将民间音乐的声乐因素融入到钢琴音乐中,使得乐器作品富有了歌唱性。肖邦一直推崇意大利的歌剧,对于意大利的美声演唱,肖邦十分喜爱,在长期的聆听和欣赏过程中,他掌握了美声歌唱家运用声音的奥妙,在钢琴创作中,他将这种巧妙的声音运用技巧融入其中,从而使钢琴作品富有了歌唱性的效果。肖邦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这种纯粹的歌唱性旋律,展现出优美的线条。这种歌唱性旋律与人们唱歌时所能达到的音域非常吻合,因此特别受到听众的喜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肖邦还将意大利歌剧中的花腔式旋律和宣叙调运用到自己的钢琴作品中,使得钢琴能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在意大利歌剧中,宣叙调是一种舒展的旋律节奏,这也正符合作者将自己满怀的爱意通过如歌如诗般的音乐展现出来。

3、绚丽多彩的装饰性旋律

肖邦的旋律又一显著特征是在旋律中运用了大量华丽的装饰性旋律,主要体现在装饰音和华彩经过句的形式达到目的,这种装饰性旋律的运用使得整部旋律都体现出一种华丽的色彩。在创作时,肖邦还对其进行不断地变化,使得旋律更加华丽精致。

(1)

装饰音

肖邦在他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中,大量运用了波音、颤音、倚音等装饰性音符,他突破了传统的古典装饰音手法,将这些装饰音运用得非常自如,在创作时,他将这些装饰进行不断的变化和加花,让乐思变得更为丰富,内容也极尽扩张,整部旋律都在这种装饰音的推动下不断发展。装饰音在钢琴作品中的应用在肖邦的手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仅将古典的单纯装饰性旋律发展成为一种极具时代感的新音乐元素,而且将整部作品赋予了浪漫性和色彩化。另外就是双音式倚音的运用,在古典装饰音中倚音运用的基础上,将倚音作为素材对双音装饰,在这部作品中,肖邦就广泛地运用了这种装饰音手法。我们再看多声部和颤音,颤音在这部作品中显示出了独特的性质,颤音在这里不仅和前倚音结合,而且还和多声部结合,在整部旋律中融入了颤音和振音的元素。另外,肖邦还用一些回旋音和波音进行点缀式的装饰,体现出一种诙谐的效果。

(2)

华彩经过句

这首协奏曲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大量运用了华彩经过句,这些经过句从三五个音符到40多个连音,运用非常广泛。这也是这部作品中浪漫主义色彩最浓的地方,华彩经过句将主旋律衬托得更加华丽,更具浪漫特色。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乐章的中部,出现了大量华彩经过句,这些经过句需要两手同步快速完成,直接将音乐的情绪调动起来,将乐队的演奏自然地融入其中,肖邦的作品中还是很少见到这样形式的华彩经过句的。

4、旋律变奏手法

肖邦主要运用两种方式进行旋律的变奏。首先是通过增加装饰旋律的变化形式影响主旋律,及装饰性的变体变奏主旋律;其次是通过复调式变化主旋律,增加其声部,加厚音层,即复调式的变体变奏主旋律。开始的时候,用分解和弦伴奏展开主题旋律,但是变奏时主旋律并不改变,改变的只是织体的层次。肖邦首先运用华彩经过句来变化个和润色呈示部的旋律,然后再变奏旋律主体,通过这种方式,在整部作品中突出和强调了主题,将作品的旋律陈述方式和织体变得更加丰富,产生了非凡的艺术效果。

结论:

篇3: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肖邦的两首钢琴协奏曲, 是他早年在管弦乐写作领域的一次尝试。这两首协奏曲同在出国前的一段时间写出。可见, 出国的准备也是主要的动力之一。《f小调钢琴协奏曲》于1 8 2 9年写出, 列作品第二十一号;1 8 3 0年3月1 7日在波兰国家剧院首演成功之后, 续写了《e小调钢琴协奏曲》, 列作品第十一号。同年十月, 在作者离开祖国前举行的告别音乐会上首演。由于e小调的出版时间比f小调早三年, 因此一般都称e小调协奏曲为《第一钢琴协奏曲》。

创作这部作品时, 肖邦正在华沙大学附设音乐总校学习。不到二十岁的他对声乐系的女同学康斯坦齐娅·格拉德科夫斯卡一见钟情。因此, 在这部作品中, 并没有肖邦后期作品中对祖国沦陷的悲痛与思念, 有的是浓厚的浪漫气质, 明朗而又热烈, 又有淡淡的多愁善感的情调。

下面我们来逐乐章地分析这部作品:

第一乐章:庄严地。肖邦严格地袭用了古典协奏曲式, 却在织体与音乐表达上运用了浪漫手法。并且我们可以发现, 无论是《e小调钢琴协奏曲》还是《f小调钢琴协奏曲》, 肖邦始终让钢琴占绝对主导地位, 乐队通常只在和声上作为钢琴的陪衬。乐章开始, 乐队呈示部用弦乐引出略显忧郁的第一主题, 仿佛作者对爱情的冥思。紧接着全乐队出场, 将这忧郁的思索变为热烈的诉说。诉说过后, 进入到第二主题, 肖邦对恋人的思念和起伏的心情展露无遗。随后, 在弦乐的低语声中, 钢琴华丽地登场。

第一主题由钢琴奏出使音乐表达更加细腻, 不难发现, 右手吟唱般的旋律下, 左手需同时弹奏两个声部。巴赫的复调音乐是肖邦一直推崇的, 并且在很多作品中都融入了复调的写作手法。肖邦的复调不是巴赫那样较严谨的模仿对位, 而是将各声部与主旋律融合在一起, 但各声部又有自己的旋律线条。因此在弹奏时, 应仔细分析各声部的主次地位与相互间的连接关系, 以将旋律更清楚的阐述出来。在连接部, 肖邦不像李斯特那样以炫技为主要目的, 与之相比, 肖邦更像是在歌唱。在连续的手指跑动中, 还需注意音色与和声变化, 及右手的复旋律, 即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跑动中弹奏出另一声部歌唱般的旋律。

第二主题, 塔代乌什·席琳斯基评论:“在肖邦之前, 钢琴从未像这样歌唱过。”平和而又明朗的情绪慢慢阴沉下去, 然后又渐渐获得张力, 结束时却充满了深深的无奈。这一主题的织体其实是第二乐章的预示, 音乐表情也与第二乐章相呼应, 这使之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弹奏时, 需要手指稍微伸直, 使手指与琴键的接触面更多一些, 落到琴键最底部, 使声音稍稍延长, 这样就可以发出弦乐般的声音。在整个主题中, 必须要照顾到左手的双声部织体, 特别是强调低音音符的作用, 并将其与主旋律协调起来。这样可以使音乐的层次更明显, 更富于变化。第二连接部的代表性特点是主音和织体段落的多变。因而在弹奏时, 要注意突出右手双声部中的高音声部形成的旋律线条, 及左手一些具有明显旋律的线条的力度变化。随着右手的旋律由歌唱性变得宽广而雄壮, 连接部进入结尾的束。

展开部由两部分组成。引人注意的是, 第一主题的动机在展开部中反复出现 (大部分出现在乐队伴奏中) 。这使乐队与钢琴形成了一个个对话, 并且, 随着和声与调性色彩的不断变化, 两者间的对话由平和转变为带有戏剧性的冲突。在演奏时应重点注意力度的分布与控制。第二部分是激烈的炫技部分, 要求演奏者能够非常严格地控制节奏音型的律动。

在再现部, 钢琴部分的第一主题缩减了很多, 而且第二主题紧随其后。这就要求演奏者能够充分把握其音色的变化, 并凸显两个主题间的表情冲突。在再现主题时, 肖邦常用装饰音作为速度的一种处理方式, 这来源于声乐唱法中的花腔装饰音。由于这是主题旋律的重复, 因此要做一些音色上的变化处理。连接部的演奏与呈示部的完全一样, 不再赘述。在尾声部分, 连续的十六分音符逐渐加强, 烘托出雷鸣般的震音, 第一乐章在管弦乐队强有力的和弦中结束。

第二乐章:小广板。肖邦在给友人提图斯·沃依捷霍夫斯基的信中写道:“我已经有了自己的意中人。虽然半年来我没有和她说过话, 却始终不渝地在为她效力。她已经闯入我的梦境, 对她的想念使我创作了《协奏曲》的慢板。”就连李斯特也钟情于这一乐章的优美。与《e小调钢琴协奏曲》相比, 这部作品具有突出的诗歌性, 而这种诗歌性恰恰在第二乐章表现得最为充分。塔代乌什·席琳斯基评论道:“在迄今为止的音乐文献中, 很难找到包含在声音中的, 如此含蓄, 如此充满激情又动人心弦的爱情表白。”对于演奏者来说, 这一乐章绝对是个极大的挑战。节奏的自由伸缩处理和声音表达的声乐性, 即装饰音的处理, 是演奏这一乐章的关键。

歌唱般倾泻出来的钢琴主题, 如同夜晚的迷雾中洒出的一缕月光, 惊人地明亮却不刺眼。整个起始段落溢满了肖邦对爱情婉转的表达。在这部分的演奏中, 要注意正确地弹出连线。在肖邦全部的作品中, 短小的连不包括一整个乐句。这些连线的开始应用精致微妙的力量来加以强调, 但是当一个连线的结束部分出现在乐句之中的时候, 应该特别注意通过手腕使声音连起来, 不能抬起手来。因此要求演奏者的手腕尽可能的灵活。主题的第二段, 开始由四个短小的乐句构成。调性及织体的变化使情景明亮起来, 增加了音乐的深度。接下来的四小节连接部, 具有丰富的和声与织体。要求既要歌唱般的弹奏出右手连续的十六分音符, 又要勾勒出左手和弦上方音形成的旋律线条。装饰音方面, 肖邦认为, 装饰音应该像是即兴演奏出的, 就像声乐中的花腔一样。因此, 肖邦认为不应把装饰音弹奏得太松懈, 因为装饰音仅仅是插入部分。主要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开始拉得稍慢, 后面逐渐加快;二是始终弹得很轻快。

小广板乐章的中间部分, 是海浪涌动般的宣叙调, 肖邦深沉而热烈的爱意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肖邦以不规则的节奏, 音色, 力度和触键的变化来表现感情的波浪式发展, 演奏时应注意详细的力度标记及不同的触键方法。

再现部分, 是第一部分的“装饰音变奏”, 通过情绪的急剧变化为结束做准备。在这里, 不得不提到在这一乐章, 甚至是全曲最重要的一种诠释手法:Rubato, 自由伸缩处理。对此, 肖邦的解释是:“旋律的节奏会有松有紧、有快有慢, 但是伴奏部分还是要按照正常的节奏速度。”比如说一首曲子按照严格的节奏速度是十分钟, 那么在进行伸缩处理后全曲还是十分钟, 但在曲子内部有的地方需要稍慢, 那么这个时间差要在别的地方稍快一些补回来, 这样曲子会更有律动感。他要求符合一定的情感逻辑, 不能过分地进行自由处理, 这样会过于做作。

结尾处, 乐队轻柔的呢喃声中, 钢琴以深沉的低音进入, 引出一串缓缓攀升的三连音, 第二乐章在主音降A的萦绕中结束。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 典型的波兰民间音乐玛祖卡的性格。钢琴的出场, 优雅地把人们从柔美的爱情带入到火热的舞蹈行列中。乐队的全奏巩固了音乐的玛祖卡性格, 而乐队与钢琴的齐奏以激动人心的光芒与活力将乐曲引入连接部分。在连接部分, 钢琴轻盈的律动与长笛、单簧管和大管的对话补充将我们带到了另一番景色中。在这里, 钢琴与乐队始终平等地对话, 在演奏中要注意左手与右手、钢琴与乐队间的协调配合, 还有钢琴连线间的音色与歌唱性。

在插部开头, 有四小节轻巧诙谐的弦乐引子, 预示了这一部分的音乐特点:scherzando戏谑地。民间音乐的性格在这里更完整地体现出来。在整个插部, 包括相当长的尾部, 演奏时要夸张地进行风格化处理, 将舞蹈般的节奏凸显出来。更要注意与乐队的紧密配合。

转入大调的尾声, 钢琴辉煌的炫技把全曲带入舞蹈的最高潮, 在高难度的手指跑动下, 还要注意勾勒出经常出现的右手双声部。最高潮乐队大齐奏的和弦后有一个短暂的停顿。这意犹未尽的停顿后, 钢琴自由的玛祖卡节奏优雅地呈现, 仿佛舞蹈结束前的不舍…但双手华丽震撼的音型还是将舞蹈引向终点, 全曲在乐队有力的和弦中圆满结束。

参考文献

[1]《50位伟大的作曲家和他们的1000部作品》菲尔·G·古尔丁 海南出版社

[2]《肖邦传》林洪亮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肖邦通信集》林洪亮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肖邦的创作》索洛甫磋夫 人民音乐出版社

[5]《如何演奏肖邦》雷古娜·斯门卡江 中国文联出版社

篇4: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听后感

关键词:圣桑;《第二钢琴协奏曲》;音乐风格

卡米尔·圣桑是19世纪末法国著名的音乐家、钢琴家和演奏家,也是法国音乐的启蒙者和浪漫主义音乐后期的杰出代表。尤其是他所创立的民族音乐协会,为法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圣桑出生于19世纪的法国巴黎,从小便拥有惊人的音乐天赋。在钢琴协奏曲方面,圣桑共创作了五部钢琴协奏曲,其中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五部协奏曲中最为优秀和著名的一部。对这部钢琴协奏曲的研究和分析,能够让我们深入了解作曲家的音乐情怀和创作思想,进而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掌握这部钢琴作品的音乐信息,为学习和演奏该曲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圣桑的音乐创作特点

1.1 纯净性

浪漫主义乐派有着两种风格,一种风格倾向于思想情感的表达,另一种风格则倾向于对事物的描述。圣桑的音乐作品大多属于后者。其音乐作品的旋律大致可分为抒情性和活泼性两种。在钢琴音乐发展的进程中,莫扎特的快慢快三乐章套曲引领了近代协奏曲的标准模式。通常情况下,一个乐章为奏鸣曲式,由两个呈示部构成,同时还会出现一些炫技性的华彩乐段。贝多芬时期则是省去了第一呈示部,李斯特甚至打开了单乐意协奏曲的创作局面,钢琴协奏曲的形式也越来越自由。而圣桑则比较注重钢琴曲在形式上的完整性,其协奏曲的结构形式往往都非常严谨完美,表现出一种音乐的纯净性。

1.2 交融性

圣桑的部分音乐作品并没有按照古典协奏曲的结构模式进行安排,而进行了创新性的突破。这种创新性的突破,使钢琴乐器的优势得到了充分挖掘,也拓展了演奏者的发挥空间。但是在调性方面,圣桑习惯于结尾与开始部分的统一。这种在传统奏鸣曲式中所采用的创新性曲式结构,充分诠释了圣桑对古典与浪漫的完美融合。圣桑在和声运用方面也有着高超的水准,他会利用半音化的和声来营造一种不和谐的音响紧张感,还会利用一些不和谐的和弦来增加音乐的张力。此外,圣桑在对位技术方面也很厉害,他能够非常逼真地模仿巴赫。在运用卡农与对位手法时,他采用不同音色线条的处理来获取理想的音色效果,使音乐线条的层次感得到有效提升。

2 《第二钢琴协奏曲》的音乐特征

2.1 音乐风格

《第二钢琴协奏曲》是圣桑在1868年创作完成的。圣桑的整体音乐风格继承了法国传统音乐的高雅、严谨风格,同时也不缺乏适时的创新。圣桑比较注重对作品内在神韵与情感的追求,因此,我们能够在这首钢琴曲中看到较为规整的结构和优美的旋律线条。圣桑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有着十分美妙、清新与优雅的音乐风格。乐曲的音响明朗流畅,能够让欣赏者的精神缓缓放松,愉悦而轻松。圣桑在演奏技法方面也体现出清晰、统一的风格特点,旋律端庄而优美,如同少女的唱歌。《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每个细节都非常感人,可以充分体现出作曲家对作品的精益求精。协奏曲没有独特的形式,也没有慢速度的中间乐章,取而代之的是活泼生动的谐谑曲。《第二钢琴协奏曲》不仅有高难度的演奏技术,还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这首协奏曲比较注重对演奏部分的烘托,使钢琴与其他乐器合作时,能够产生恢宏大气的音响效果。而且整部作品的布局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圣桑对音乐形式、情感及层次感的注重。

2.2 音乐主题

《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一章主部主题材料建立在g小调的基础上。旋律的主干音由g小调和弦分解形式构成,音乐舒缓而优美,庄严而典雅。与传统的和声有所不同,它不仅强调了和声功能,还强调和声的色彩性。为了表现出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在这一章,作曲家还采用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在节奏使用方面,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伴奏部分采用了十六分休止符、六十四分音符以及三十二分音符相互结合的节奏型,这种节奏更能够体现出音乐的旋律感和歌唱性,使乐曲效果更加流畅自然。

第二乐章主题调性为bE大调,和声的作用是巩固主题。旋律线条方面则表现为先上行后下行的方式,轻快而明亮。音阶的跑动也能带人给轻快的感觉。

第三部主部主题调式又恢复在g小调上,主部主题旋律的构成主要为八分音符三连音,节奏的韵律感非常强,能够带给人积极向上、热情洒脱的音乐感受。

2.3 曲式结构

第一乐章主要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及尾声组成。其中再现部并没有副部和结束部,而展开部的主部与副部也不存在较为强烈的对比。第一乐章是整部乐曲的前奏,虽然表面上看形式比较自由,但却有着严谨规整的结构。第一乐章的和声主要以古典为主,织体较为丰富,整个乐章由快板变成了慢板。其中自由的华彩乐段成为这部协奏曲的特色之一。引子部分为钢琴独奏部分,前三个小节为复调形式,能够清晰地分辨出三个声部旋律的线条走向。虽然此段旋律比较自由,但结构却较严谨。之后的乐曲速度逐步加快,结束部分也较为有力。呈示部的音乐情绪张力较强,音乐性质较为动荡,速度也相对缓慢,能够表现出既庄严又抒情的音乐形象。展开部的音乐情绪更加丰富,感染力也更强,接近于华彩性质,音乐也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再现部为钢琴独奏的华彩部分,主部主题得以再现。而尾声则采用了引子材料,并稍加变化。

第二乐章保持在大调的基础上,同时采用了圣桑所钟情的塔兰泰拉舞曲元素,音乐节奏明快、热情,表现出了戏剧性的一面。呈示部由定音鼓带入,由八分音符和八分止符构成了错落有致的音乐进程。在这一乐章,作曲家采用了与传统奏鸣曲相反的创作手法,在主部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性变化,而副部调性则一直处在属调上。这种手法虽然表现出较大的调性变化,但稳定性较高,主调的调性能够得到有效确立。之后的展开部和再现部都能够体现出轻松灵动的音乐特质,让人耳目一新。

第三乐章同样采用了塔兰泰拉舞蹈的节奏,旋律比较有活力,将法国民族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呈示部的主题融合了前面两个乐意的音乐元素,只在节奏上进行了变化,曲式结构为传统的奏鸣曲结构,只在连接部和结束部进行调性变化。展开部为第三乐章的高潮,分解式的和弦、节奏型的变化以及复合节拍的律动等,都产生了强烈的音乐对比。再现部之后便进入了长大的尾声。这首协奏曲的尾声长度较长,几乎为全曲总长度的五分之一,属于较为典型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3 结论

圣桑在创作音乐时,不仅会保证音乐的整体调性布局,还会适当地融入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圣桑《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手法非常鲜明,其旋律性较强,非常注重对细节的描绘,能够体现出一种朴实、自然的音乐美感。对《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分析,能够体充分说明圣桑对音乐的那种纯净化追求。

参考文献:

[1] 张雨琦.圣桑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演奏分析[J].北方音乐,2015(8):55.

[2] 潘大铭.圣桑《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演奏特点分析[J].音乐乐坊,2007(4):55-56.

篇5: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听后感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钢琴协奏曲 钢琴演奏 作曲家主题

一、拉赫玛尼诺夫简介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是一位出生于俄罗斯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1943年临终前入美国籍;他的作品甚富有俄国色彩,充满激情,且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纳入于不少钢琴演奏家的表演曲目中;被誉为20世纪最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的最后一位伟大倡导者。

二、《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与风格特征

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开始于1899年,这一年刚好是拉赫玛尼诺夫从英国回国之后,在这一段时间里,拉赫玛尼诺夫开始构思并创作《第二钢琴协奏曲》,并在1899年到1901年这三年时间里完成了这部宏篇巨著的写作。这是作者经历过若干年艰难的创作危机之后又聚起新的创作力量的开始,同时也是作者个人生活中因结婚而来的幸福转机之前的产物,所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很可能影响了这首作品的总的特点。一般说来,这里的基调是明朗的,充满着欢乐的情绪和温柔、恳挚的抒情诗色彩;在这里,很明显地又可以感觉得到“大风景”前夕的那种情绪,作为日益高涨的革命浪潮的反映,这是对光明和革新的追求,是乐观的英雄性表现,因此抒情的音流特别饱满、强壮而有力。

在他的代表作《第二钢琴协奏曲》中,拉赫玛尼诺夫一方面以深沉的音调抒发他内心的忧郁与悲伤,另一方面也通过气势磅礴的高潮来表达他满腔的激愤,这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拉赫玛尼诺夫在这一创作阶段作品的主要风格和创作特征上总结了“协奏曲”所暗含的精神气质;另有一些文论中将全曲的风格定位于“浪漫俄罗斯经典忧伤风格 ”。还可以认为这是作曲家一种心理上的苦闷、悲哀的宣泄,因为音乐毕竟有暗淡、有起伏、有高潮,同时,这些有关音乐表现力上的形容词或者说用于音乐分析上的某些词汇在这里变为了一种对于音乐风格特征、音乐情绪特征的概括;同时,作曲是一个非常主观意义上的行为动作,在今天我们分析这部作品当然应当站在一个历史、宏观综合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并试图从分析中获取作曲家的创作思维与意图。

三、《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分析

《第二钢琴协奏曲》的艺术形象特别丰富,它兼备严峻的戏剧性和明朗而奋激的抒情性,这种对比用两组不同的音乐形象来体现:其中一个是充满意志力的主题,它的节奏明晰,但饰有阴暗而严厉的色调,另一个则是情绪激昂、宽广自由地流转的歌曲性旋律。

第一乐章中板,c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开头,主奏钢琴弹出八小节像是钟声一样灰暗而沉重的和弦。之后,出现管弦乐的充满力量的c小调第一主题。在中提琴的引导之下,出现了由钢琴主奏的降E大调第二主题,这一主题充满了甜美的伤感,被认为是“最有拉赫玛尼诺夫特色”的旋律之一。从一段简短的引子开始。这段引子相当特别,它尽是一些和弦,由钢琴独奏奏出,它的音响从倍弱一直发展到倍强,像喑哑沉闷的钟声一般,缓慢均匀而庄严,具有号召性的力量,这段引子为乐章第一主题的出现充分做好了准备。现在,钢琴以其沸腾般的波浪音型充作背景,这时候出现的第一主题,旋律进行从容不迫,从中可以感到傲然的欢呼、史诗般刚毅的性格、不可战胜的力量和奋激的热潮:它有时带有严峻的气质,有时又像抑郁的沉思一般。这支旋律气息宽广,开头的音调有着充足而丰富的发展,但在这里歌唱性的发挥又完全服从于坚定、权威的节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颂歌和进行曲的色彩,它那巨大的步伐几乎全部交由乐队加以体现。

这个主题虽然不是俄罗斯民歌曲直接引用,但它却深具民族特点,其旋律与和声同俄罗斯典礼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久音乐的色彩逐渐地转趋明朗,节奏重音也减弱了,随后充溢着光辉、明朗的抒情性的第二主题也呈现了。同前一主题一样,这第二主题也是歌唱性的,其中同样可以感觉得到俄罗斯的平原之辽阔,但是性格却有所不同:这里有抒情的温柔,有奋激的热情,也有淡淡的幻想和倦怠之态,略具东方的色彩。这个主题开始时单独由钢琴奏出,接着乐队才用轻淡柔和的乐句伴随着它。第二主题的这一抒情形象在这一乐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甚至统御着整个乐章的发展。呈乐部近结束时,第一主题开头的动机重又出现,但这时显得平静而安详,它同钢琴声部的一些典雅的音型诙谐地相对置。乐章的发展部比较简短,它的力度不停顿地径直发展着。这里出现一个新的主题,它的音调显然是从第二主题派生出来的,而它那清晰明快的节奏又迹近于第一主题,这个主题同样具有独立的作用,也可以叫做第三主题,它成为发展部的基础。

在这发展部中,钢琴声部特别丰富;这里还常可看到一些衬腔的交织、作为旋律进行背景的喁喁私语的音型、高音区中尖刺般的音响以及沉重的和弦。音乐从稍带不安的情绪逐渐转化为悲壮的激情,并在进入再现部前形成高潮。这时,钢琴声部上的第三主题同乐队演奏的第一主题交织在一起,音乐具有胜利狂欢的进行曲特点。但是这力度的高潮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这胜利行列的匀整而有力的步调停息下来了,最后只有钢琴以其柔和的音响结束第一主题的咏唱。乐章的第二主题再现时也有很大变化,它的节奏放宽,并改由法国号轻声奏出,它的音调委婉、感情温暖。乐章的尾声相当扩展,它从第二主题(在乐队)的简洁陈述开始,随后是第三主题(在独奏钢琴上),这两个主题的进行速度放慢,节奏流畅,情调平和,很像一幅带有淡淡的哀愁色调的风景画。只是在乐章结束时,第一主题开头的动机突然爆发出新的力量,才使人又记起那傲然决断的形象。

第二乐章以其明净的沉思同前一乐章的抒情、激昂和英勇精神相对照,这一乐章在听者的想象中展示出一幅俄罗斯大自然的画面,同时也深刻地揭示出人的感情世界。乐章开始时出现一些悠缓、流畅的和弦,由带弱音器的弦乐器奏出,这些和弦同随后钢琴的一些从容不迫的音型,奠定了这一乐章的凝神的气氛。乐章的基本主题就在这一背景上由长笛奏出,它的音响柔和,气息十分宽广。不难看出,这个主题开头的旋律进行在音调上同前一乐章第二主题有点相近。不过,在这里,它更流畅、更从容,在迷人的温柔之间融合着幻想、希望和生活的欢乐。

逐渐地音乐的性格发生了变化。明朗的幻想被热切、欢乐的激情所代替,在乐章中段,乐队只出现基本主题的一些回声,独奏钢琴的一些活跃的音型跃居第一位,像是首轻快诙谐的钢琴练习曲,然后就以光辉有力的华彩乐段作为结束。在乐章的最后一段基本主题的再现有所压缩,它又唤回了听者对那沉思的回忆,这种情绪即使在乐章的简短结尾中仍然没有减失。

最后乐章是一首快速度的情绪欢腾的终曲,从一段长引子开始,在它那明快的节奏中只有第一主题的个别因素露面,但其中一段华彩性钢琴乐句却很有特色。这一乐章以两个主题的对置为基础:第一主题充满着热力、生机和欢乐,它以其简洁有力的音调、丰富的节奏、不可遏制的进行和钢琴明亮清脆的音响而征服听众——这一主题的轮廓是在引子中逐渐形成的,它的完整的形貌最初在钢琴上呈现,没有乐队的撑持。

乐章第二主题的旋律进行柔和、流畅,富于宽广如歌等抒情特点。这个主题同前一主题构成鲜明的对比,但它那炽热而激奋的抒情咏唱,却是由第一主题的急速和欢快的形象为它做好准备的。

乐章的发展部以第一主题为基础,拉赫玛尼诺夫广泛揭示这个主题的丰富内涵,包括勇武的毅力、舞蹈的典雅以及诙谐的轻快等等方面,而且几乎又是“一气呵成”。它那罕见的力度,则靠始终不减的快速进行、决断有力的音调和清晰坚定的节奏形成。《第二钢琴协奏曲》在乐思的交响发展方面运用得相当广泛和出色,但在这发展部中显得更加突出。

在乐章的再现部中,作者只让第一主题稍一露面,便由连接段带入第二主题。像呈示部一样,这第二主题开头先由乐队奏出然后转递给钢琴声部,它依然保持住那抒情和狂喜的特性。乐章的尾声十分扩展:在这里,第一主题重又出现,它由乐队奏出,进行逐渐加快,力度不断增涨。钢琴这时虽处于伴奏地位,但它以其华彩、八度音、和弦等钢琴技巧组成的音流而使听者眩惑,并以一段华彩乐句作结。在一个令人引起警觉的小休止之后,乐队和钢琴好像全都鼓足了力量,整个乐队全力奏出第二主题,而在钢琴提供的强有力的和弦背景中,还不难听到第一主题开头动机的音调;这时候,第二主题已经不再具有原来的抒情色调,成为庄严的颂赞或宏伟的颂歌,它有力地肯定了这首协奏曲基本的乐观主义思想。整个作品以音响饱满的和弦乐句构成的排山倒海的狂潮作为结束。

参考文献:

篇6:卡农钢琴曲听后感

卡农——莫名的想起虽然喜欢但从不知道它因何而作,安静地听着,看着那凄美的故事,似乎每一段旋律里面都蕴含着那种活在幻想中的快乐,简单、温馨、如同行云流水般的安逸。

卡农——因情而作——讲话说了一段像童话般的爱恋,结局却凄美无比。

听着这说卡农钢琴曲,仿佛让我看到了那单纯的爱恋,生生不息,如同追逐的精灵,不断地嬉笑,不断地打闹,仅有的平静,仿佛这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在集中,又仿佛人生的最大愿望再次可得到满足,即使下一刻悲惨离世。

阅读有读后感,而音乐也有自己的感动。

开端——低沉的声音,似乎在诉说自己现在的哀怨,我想和他在一起的愿望却没有时间,连见最后一面的机会都没有,对方<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ganenfumu./”>父母的的极力阻拦,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所最爱的人究竟长眠于什么地方,读后感《卡农钢琴曲听后感》。可能他们想问你有什么资格,到她的坟前——因为她是因你而死。

追逐——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有何颜面面对他,但是回忆起那段平淡而简单的岁月,因为离开才发现自己的依赖,以及那段时间单纯而温馨,却并不知道这是幸福就在背后,而我就忘记了回头,当记得回头的时候,却发现幸福已离我而去,我紧紧的追逐着,只是期望看到那一丝丝的幸福的踪迹和余香,最后去发现只记得那曾经背后温暖的感觉。无法忘记过去,时间只能让记忆愈来愈清晰,而心中的伤痛愈来愈深刻,但既然决定了,那我就要去追逐,循着那还没有散去的印记,用生命来诠释我所拥有的一切。

抛离、循环——生命渐渐凋零,但我自己依然是快乐的,因为我踏上了追寻的足迹,或许这是一段时间的结束,但这绝不是我自己的信念的倒塌,因为这仅仅是代表了我生死不离的志愿,永生追随的誓言,留以最美的旋律,这是我重生的支柱,再见了这的世界,望着星空,追寻昔日曾经的誓言。

卡农——意味着什么?忘记、循环、规律?但这一切都是用什么来支撑着这段优雅而美丽的旋律,或许多年后,我们有更多的感悟,却依然无法背叛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回忆,以及自己的童年。

尾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最单纯的那段美丽的音符往往会组成最动人的旋律,以及他所倾诉的感情。

篇7: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听后感

第一乐章 (Andante sostenuto) 是非常典型的奏鸣曲式结构。同样具有呈示部, 展开部和再现部。在这一乐章里, 主要是通过三种材料构成的, 分别是:一、引子中的那段自由的琶音 (第1小节) ;二、呈示部中的主部主题, 即那段优美的抒情旋律 (12到18小节) ;三、呈示部中的副部主题, 即那段流畅而抒情的不断重复切分音的旋律 (32到37小节) 。其他部分基本都是这三种材料的变形或重复再现。

这三种材料中, 其中第一种是最重要的, 作者在引子、展开部、尾声等多处使用了这种材料, 更是体现出此材料的重要地位。这段美丽的琶音旋律分别出现在乐章的最开始、展开部、再现部、结束部。其各种再现和发展, 令此材料非常完美, 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 使作品的情绪异常饱满。

而在演奏的方面, 此材料作为非常重要的主导旋律, 其琶音技术点同样是分布在引子、展开部与结束部三处, 设计范围比较广。首先是最开头的引子, 声音均匀而有线条, 节奏严谨而有韵律, 乐句生动。接着, 在展开部中, 琶音织体在节奏上有着相当大的弹性。在演奏这段琶音之时, 在自由摇摆的节奏中保持完整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 才能更形象的表达出那种游走于远近高低不同位置的旋律效果。最后, 到结束部中的琶音, 虽然是引子的再现, 但无论从和声效果, 音域使用, 还是节奏密度等方面, 都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演奏到新材料出现时, 音乐情绪就立刻要兴奋起来, 来表现出这种激动的效果。

在演奏这三段不尽相同的材料时, 除了表现出各自的区别, 也有着共同的演奏方法。首先, 在音量与音色方面, 无论是单手弹奏还是两手交替, 手指都应该均匀地演奏。这样, 更容易营造出一种流畅而轻柔的音乐效果。另外, 这三段律都没有标小节线, 说明其节奏是有一定空间的。当然, 无论多么自由的旋律, 都要遵循音乐的时值与节奏。无论是快慢、还是强弱等变化, 都要符合音乐规律, 以达到自然流畅的效果。

第二种材料, 首先出现在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中, 钢琴右手声部缓缓奏出的那种船歌式旋律, 高雅、抒情、优美、从容不迫, 听起来有如水波荡漾, 令人抒情无限。在再现部中, 也看到了第二种材料的出现, 而这次却是由乐队奏出, 比以前更加的气势辉煌。最后, 主题旋律又以一种逐渐隐退的效果, 在钢琴声部中出现, 用来引出华彩段落。

在演奏方面, 这部分主题材料柔美而抒情, 同时配合左手的摆动性伴奏织体, 另演奏有种水波荡漾的效果。要求左手中每个强拍与次强拍的八度低音应当清晰有力, 并富有弹性和节奏感。而右手的旋律部分需要合理做出乐句的完整, 与乐句间的呼吸, 同时要求整个乐句保持流畅度与完整性。

第三种材料的出现是作为呈示部的副部主题, 虽然只出现过一次, 在篇幅上是无法与第一、第二材料相比的, 但是第三种材料的作用却是无可替代的。第三种材料, 其左右手分别为一拍与两拍的切分音节奏, 其两个声部错落有致, 相得益彰, 演奏效果既舒缓又柔美。这一温文尔雅的材料的出现, 缓解了紧张的音乐气氛, 同时又自然的衔接了不同主题的音乐, 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演奏方面, 在整个乐章舒缓音乐的大背景下, 这段旋律一定要缓慢、柔和、抒情、富有韵律。同时, 弹出切分音本身的特点, 即切分音中间的长拍要弹出恰到好处的重音。两个手的重音不能相互干扰, 不可破坏旋律的美感。尽量让旋律展现出相得益彰的立体画面。

在第一乐章其他方式的一些演奏也有着自己的作用, 当然, 作者主要是通过这三种不同的材料去表现作品, 另作品步步推进, 层层递进, 使音乐不断达到高潮。

第二乐章 (Allegro scherzando) 是一首个性鲜明、节奏有力、活泼明快的谐谑曲。这一乐章主要材料同样也有三种。分别是:一、通过双手连续的和弦与音程构建出的分解和弦旋律 (5—12小节) ;二、以附点节奏为主体的舞曲旋律 (76—87小节) ;三、快速轻盈流畅的音阶式旋律 (99—103小节) 。第二乐章基本以这三种材料为中心, 通过展开等方法, 另作品材料丰富而别致。

第一种材料作为主部主题, 在第二乐章中, 出现的次数最多, 变化也较丰富, 体现了作品的谐谑性效果, 是整个乐章的核心。其在乐章最开始的出现, 基本奠定了整个乐章的基调。

演奏方面, 为了达到主题所想要表现的幽默诙谐、灵巧活泼的特点, 我们对其中众多的和弦弹奏应注意一下几点:一、整齐划一。因为主题旋律中的和弦大部分是双手同步节奏, 所以为了达到完整统一的和弦效果, 应双手一起并慢速练习, 不影响音色的基础上, 渐渐提速, 逐渐达到作品要求。二、层次分明。主题旋律由不同和旋构建而成, 其中要有一个侧重的声部。通常情况下, 旋律在高声部中, 所以我们在演奏时, 要把手的重心往右侧靠拢, 从而把所有和弦的高音表现出来, 让听总能清楚的听到正确的旋律。三、和旋乐句。本乐章主题旋律活泼轻巧, 但并不代表跳音。所以演奏这一材料时, 在跳跃的同时, 还要顾及到句子的连贯。不能把和弦弹得过于短促, 另乐句失去了精致典雅和完整统一的效果。

第二种材料出现在副部主题中。快速的三拍子, 加上附点节奏, 保持了诙谐欢快, 同时又赋予了旋律的优雅。宛如一首节奏欢快、旋律优美的舞曲, 极具让人翩翩起舞的魅力。

演奏方面, 由于副部主题是三个乐句的模进, 因此每一个乐句的头音地位比较重要, 需要强调。同时, 每个乐句的弹奏效果不可以重复, 应在力度或者音色等不同的方面做变化。另外, 副部主题的旋律中连奏部分较多, 而左手的伴奏织体中节奏较鲜明, 需要单独练习, 以达到完美的效果。再一方面, 在副部主题的旋律声部中, 音程与和弦之间的大跳连接也很重要, 需要巧妙合理的运用手腕, 让每一个动作走在声音之前, 与旋律融为一体。

第三种材料算不上第二乐章的主体材料, 但也出现在第二乐章的很多部分, 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其快速十六分音符组成的琶音或音阶, 需要演奏者用自己较高的演奏技能, 在手指跑动的情况下, 表现出清晰的音符和流畅完整的乐句。

演奏方面, 由于此材料中, 十六分音符在第二乐章中出现的篇幅大, 频率高, 我们掌握正确的演奏技术。一、手指要贴键弹奏, 以最小的动作来完成每一个音符。二、要合理运用手腕, 准确的联系每一个音符的走向。三、演奏者需要理解并掌握音乐的走向, 让这些十六分音符可以更加音乐化的持续进行。四、在两个手配合的乐句中, 双手衔接既要保持音色相同, 速度均匀, 音量衔接自然, 还要避免衔接中出现缝隙, 做得自然连接、平稳过渡。

第三乐章 (Presto) 。和第一乐章相同, 第三乐章同样是奏鸣曲乐章。在本乐章中, 主要包含以下两种材料:一、塔兰泰拉舞曲性质的旋律 (5—13小节) ;二、两拍复附点节奏型 (49—52小节) 。

第一种材料是第三乐章主部主题里最重要的元素, 热情洋溢的材料特点体表现其激动振奋的情绪, 代表了第三乐章的主要风格。乐章的主部主题, 用激动、热烈的旋律表现出欢快而兴奋的大基调。在展开部里不同的大小调中的变化出现, 将音乐推向高潮。同时配以低声部分解和弦伴奏织体的律动, 使这一材料的热情本质发挥的淋漓尽致, 展现出一个栩栩如生、疯狂热烈的舞蹈场面。

第二种材料出现在副部主题中, 其特点非常明显, 用四分音符的组合缓冲了之前快速八分音符照成的听觉冲击和节奏紧张, 营造出另一种声音效果的同时, 在音乐情绪的连接上却自然而连贯。同时, 材料中用四分双附点音符表现音乐的动力;大多强拍上持续的颤音, 支撑并巩固了整个强拍。相比第一材料的紧张快速, 第二材料更加的铿锵有力。

相对于前两个乐章的材料, 本乐章的材料稍微简单了一些, 技术难点也相对较少。但在整个三乐章的快速演奏, 大力度演奏的大背景下, 若想把每个音弹好就比较困难了。所以, 本乐章对手指要求其实是非常高的, 如能成功演奏, 也是最为炫技的。

篇8:肖邦前奏曲浪漫主义特色

关键词:肖邦;前奏曲;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66-01

《前奏曲》的创作灵感是来源于他所敬重的,音乐复调大师——巴赫的同名作品《前奏曲》。它丰富地体现了肖邦创作中的不同风格、技巧、和声语汇。

一、肖邦的身平及其创作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是一个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肖邦生于波兰华沙附近的泽拉佐瓦·沃夫,但祖籍是法国,他父亲是一位法裔教师,母亲是波兰人。肖邦在20岁前都生活在波兰,但之后离开波兰去往法国就再也没有回到故乡。它于39岁时死于肺结核,虽说英年早逝,但肖邦的作品数、质量、体裁都是惊人的。

本文通过肖邦的《前奏曲》中的高叠置和声语汇、过程性和弦的和声语汇 、这二个方面进行论述,进一步领略浪漫主义时期和声色彩的作用与魅力。

二、高叠和弦的广泛运用

肖邦他不仅吸收了古典主义和声的精髓,而且把浪漫主义的和声发挥的淋漓尽致。不协和和弦(如V11、V13、II9)的广泛运用,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在肖邦《前奏曲》Op.28 NO.18 中,这首曲子可谓是运用高叠和弦最广泛的一首。全曲一开始便以运用V9和弦,而V9的极不协和效果让人感觉到窒息般的感觉,就如科尔托所起的“诅咒”一样。

在肖邦《前奏曲》Op.28 NO.1(21-25小节)中,这里的和声语汇是I6-Ⅶ2/v

-K E 6-V13-I。I6是全曲的高潮,在加入了V13后让曲子的尾声更加不能定,情绪非常强烈、高涨,形成戏剧性的效果,有着一气呵成,干净利落之感。

例Op.28 NO.1(21-25小节)

三、过程性和声语汇

过程性和声语汇是指“在和声序进中起次要作用的那些和弦。其特征是:缺乏独立的功能意义(如四六和弦、三四和弦、持续音上方的和弦),①”且通常都位于弱拍弱位上。它是“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主线,情感世界的特殊规律,它既扩大了调性范围,又模糊或削弱了调性领域的区分。”②

(一)线性进行的过程性和声语汇。

“线性进行是指各个声部强调横向运动,弱化纵向的排列,脱离传统的功能进行的和声进行。”③ 所以在线性进行中,横向的关系结构是最为重要的。而纵向音响结构应居于第二位。按照线性进行的种类可分为自然音线性进,半音线性进行两大类。

1.自然音线性进行。

在肖邦《前奏曲》Op.28 NO.1 (18-21小节)中。低音声部呈自然音级进向上的形式。其作用不仅是V6的下属功能像Ⅰ6的主功能的延伸,而且还推动高潮的出现。

2.半音线性进行。

在肖邦Op28.No.17 (20-26小节)中,其低音声部成半音向上级进的形式。这里的22-23小节是20-21小节的转调模进形式。半音化的线性进行,不仅让曲子的流动性更强而且声部半音化程度的提高,促使音乐处于不稳定状态并形成较强的调的离心倾向。也导致了旋律需要往下解决的倾向,使之推动着旋律的进行。

肖邦在前奏曲中,大量的运用线性进行。它打破了传统的调性布局,使得调性变换更加频繁,减弱了和声进行的功能性。增加了音响的色彩性、多义性、游离性。尤其是半音线性进行,扩大了调性关系丰富了和声的范畴,加速了和声半音化的进程。

(二)持续音中的过程性和声语汇。

持续音在古典主义时期,运用的时候主要起到的是巩固调性的作用。也可以说是“主持续音可以看作是主和弦的扩展和复杂化”④。而在肖邦的《前奏曲》中不仅仅是巩固的作用,还有形象化的作用。

例7肖邦《前奏曲》Op.28 NO.6 是“雨滴”前奏曲的一首《b小调前奏曲》,作品中以右手八分音符的主音“b”,在高音声部中重复,形成主持续。感觉就如雨滴落地般的细腻,而在左手的分解和弦的帮助下更加地烘托了“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柔情。就像是科尔托给予的标题“思恋”情人般一样的感觉。

从肖邦对持续音的运用中,我们体会到肖邦在继承传统和声技法后,也有对传统和声的突破。使得一般意义上的持续音起巩固调性作用的范围里,增添塑造音乐形象的功能,也有连接与过渡调性的作用。

(三)和弦外音构成的过程性和声语汇。

古典主义时期,和弦外音总是充当着“配角”的角色。但浪漫主义的到来,和弦外音便有了很大的地位提升,甚至我们在肖邦的《前奏曲》中,和弦外音有着“喧嚣夺主”般的感受。在肖邦《前奏曲》Op.28 NO.2 (1-8小节)中,它的调性是a小调,但听觉却是像e小调的感觉。原因是#A音的半音辅助下,调性却变得模糊不清。并且大量的和弦外音的出现,导致许多的不谐和音程。这就是乎肖邦特意通过和弦外音来,营造的一种灰色调氛围。

结语

肖邦《前奏曲》的出现,不单单只是一份钢琴曲作品,它仿佛就是浪漫主义时期和声语汇的“百科全书”。它以其精炼的和声语汇,大胆艺术风格和多样的音乐体裁所构成。

肖邦的音乐是民族的,正因为他的音乐与国家的存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品尝肖邦的音乐中,我们更加能体会到波兰这个国家的音乐气息。可以说波兰铸造了肖邦音乐,肖邦音乐让我们认识了波兰。

参考文献:

[1]冯薇.论肖邦钢琴《前奏曲》与《夜曲》中的线性结构和声[J].音乐探 索,2006(增刊).

[2]胡杨.肖邦《前奏曲》op28及其艺术特色[J].黄钟一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增刊).

[3] 李霞.瞬间的色彩 肖邦钢琴《前奏曲》和声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4]但蒲功.浅谈肖邦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J].音乐探索,2000(2).

[5]唐勇. 肖邦《前奏曲》第17首的和声研究[J] .乐府新声,2010 .

[6]李丽梅.论肖邦钢琴作品中和弦外音的应用研究[J]. 作家.下半月,2009(8).

注释:

①赵德义.钱仁平.丁冰.《新概念共同课和声学教程》.P155页。

②桑桐.《半音化的历史演进》.P3。

③余子恒.《肖邦<前奏曲>Op.28中过程性和声语汇的研究》. P7页。

篇9: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听后感

一、作品的创作背景

《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开始于1899年,这一年刚好是拉氏从英国回国之后,在英国期间,他被邀请演奏了自己的作品并亲自指挥演奏了他的管弦乐幻想曲《悬崖》,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拉氏开始构思并创作《第二钢琴协奏曲》,在1899年到1901年这三年时间里完成了这部宏篇巨著的写作。十九世纪末期,沙皇残酷的专制统治与人民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而《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正处在俄国历史上著名的大革命爆发的前期,由此可见,此曲的创作是俄罗斯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产物,反映了拉赫玛尼诺夫对现实生活状况的不满和希望寻求心灵上的依托。

这部作品使得拉赫玛尼诺夫确立了他在音乐界的影响和地位,并于1905年获得格林卡奖。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可以说是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生涯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是作曲家经过十多年意志消沉和创作危机后重新燃起的创作力量。

二、作品展示了浓郁的俄罗斯“民族性”与忧伤风格

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通常是与传统的俄罗斯音乐文化发展一脉相传的,使得他的音乐具备了鲜明的“民族性”。拉赫玛尼诺夫属于俄罗斯、属于发展了几百年的俄罗斯音乐文化,同时,拉氏将俄罗斯音乐的风范、俄罗斯音乐的精神引向了今天,并且,由于他和许多俄罗斯作曲家的共同努力,使俄罗斯音乐深入人心。

在第一乐章中,用于将主声部庄重雄伟的主题同副声部明亮又充满幻想的慵懒进行对比,体现典型的“俄罗斯东方”风格(类似的旋律在博洛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其他俄罗斯作曲家的音乐中经常能听到),结尾副声部的抒情短歌也符合这一旋律的东方色彩,这与奋进有力的主题形成了对照。协奏曲的抒情中心点在第二乐章,这一乐章基本上是作者真情流露出的非同一般的旋律,体现了旋律大师拉赫玛尼诺夫无比的才能。也可以说,是俄罗斯民歌的风格特点决定了《第二钢琴协奏曲》的音调发展类型和作曲形成原则。

从创作个性上来看,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常常引用来自中世纪格里高利圣咏中《末日经,最后的审判》的旋律。这个音调在西方音乐中通常被认为是象征“死亡”的形象。虽然不少作曲家都曾使用此音调,但拉赫玛尼诺夫要比其他作曲家更偏爱此旋律。即使在他晚期的一些作品,如《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第三交响曲》及《交响舞曲》中仍然可以看到。在《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的中部(第112小节)乐队声部中亦悄然奏出“死亡音调”。它向我们表明了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中悲剧性因素的一个侧面。

对于音乐历史上不可忽视和不可遗忘的作曲家与作品,人们的评价也一直在持续。“拉赫玛尼诺夫综合了李斯特的强烈的钢琴风格传统以及格林卡以来的俄罗斯传统音乐中具有广泛咏唱性和质朴的情绪表现力……”,这段文字从音乐风格角度概括了这部协奏曲的总体风格特征,并且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拉氏在音乐上的“继承性”特征;又如“……此时正值俄国革命前夕,整个俄国正处于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之下,好似一座监狱,许多知识分子对现实深感不满和苦闷。在《第二钢琴协奏曲》中,拉赫玛尼诺夫一方面以深沉的音调抒发他内心的忧郁与悲伤,另一方面也通过气势磅礴的高潮来表达他满腔的激愤”,这段文字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拉氏在这一创作阶段作品的主要风格和创作特征上总结了“协奏曲”所暗含的精神气质;另有一些文论中将全曲的风格定位于“浪漫俄罗斯经典忧伤风格”。我的理解是,除了上述对于此曲的概括之外,还可以认为这是作曲家一种心理上的苦闷、悲哀的宣泄,因为音乐毕竟有暗淡、有起伏、有高潮,同时,这些有关音乐表现力上的形容词或者说用于音乐分析上的某些词汇在这里变为了一种对于音乐风格特征、音乐情绪特征的概括。

三、作品独特的创作手法

1. 独特的创作过程

《第二钢琴协奏曲》创作过程很特别,他并没有按照常规的先后顺序写作,而是先从第三乐章写起,原因是接受达尔医生的有效治疗后的拉氏思如泉涌,他深怕这珍贵的创作灵感会很快地又消失掉,便立即动笔写下了协奏曲的第三乐章(并且迸发出的第一个创作火花就是第三乐章前奏的华彩段),拉赫玛尼诺夫把最精彩的创作构思放在最关键的第三乐章可能也是此协奏曲的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紧接着是柔美宽广的第二乐章,二、二乐章完成之后,拉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公众的反映,就率领莫斯科爱乐乐团在一次慈善募捐音乐会上上演了这两个部分,他本人亲自担任钢琴独奏,演出获得成功之后才接着把第一乐章完成。

2. 独特的开篇方式

乐曲的一开头,拉赫玛尼诺夫便打破协奏曲通常是由乐队的某一乐器把主奏钢琴逐渐带入或是由整个乐队辉煌的和冗长的演奏开始,而是由钢琴奏出的八个似悠远钟声的和弦,仿佛倒叙一般,把听众缓缓地带入作曲家的童年回忆中,既具有震撼力又自然简洁。

3. 交响性的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既能表现钢琴高超的演奏技巧,又注重与交响乐队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被称为“钢琴交响乐”。比如第一乐章开始部分打破了乐队演奏呈示部引子的惯例,改由钢琴独自缓缓地奏出,极具特色。在这里没有刻意的炫技和华丽的修饰,却又恰如其分地突出独奏乐器,可见,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都是以感情表达和独特构思为基准进行创作,他的协奏曲风格偏重于交响性;又如第二乐章的再现部是通过弦乐以庄严肃穆的进行曲风格再现主部的第一主题,钢琴则以八度和弦构成的发展部核心动机进行交相辉映,“交响化的钢琴协奏曲”在这里做了充分的体现。

4. 注重旋律

研究拉赫玛尼诺夫第二协奏曲的创作风格特点,旋律高调、形象特点是理解该作品的必要条件。在拉赫玛尼诺夫看来,旋律是音乐的“首要因素”,无论他的哪一部作品,最先深入人心并打动听众的都是他的旋律。人们常用“抒情性”或“歌唱性”来形容他的音乐,他继承了俄罗斯音乐的传统,是继柴可夫斯基之后俄罗斯最伟大的旋律大师,他的旋律真诚、质朴,具有很强的音乐感染力。拉赫玛尼诺夫还很重视复调旋律的写作,他在乐曲中多次采用了两条以上旋律线相结合,或者钢琴与乐队把各自不同的旋律相结合的形式,经常在高低声部或钢琴与乐队中清晰可见,这种形式能够更深层地表现作曲家复杂的思想感情和精密的立体性思维,这正是他的钢琴织体的鲜明特色,各个声部共同构成完美的结合。

拉赫玛尼诺夫作为二十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之一,以他对音乐的执着、勤奋和天赋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音乐作品,为俄罗斯乃至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首经久不衰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经过岁月的洗礼,并没有被人们所遗忘,而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音乐舞台上,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不朽的典藏。

参考文献

[1]杨儒怀.音乐分析与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2]卢格霖.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演绎民族风格特色[J].音乐研究, 2009, (4) .

[3]朱军, 靳涛.从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看其创作风格[J].人民音乐, 2002, (8) .

上一篇: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下一篇:卖苹果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