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的故事

2024-04-19

肖邦的故事(精选6篇)

篇1:肖邦的故事

生平:

1810年,弗里德里克·肖邦生于波兰首都华沙近郊热亚佐瓦沃拉,同年举家搬迁至华沙。1816年,肖邦跟随著名的钢琴教师Wojciech先生学习钢琴。1817年,肖邦创作出第一首作品B大调和g小调波兰舞曲。1818年,Radziwi家庭宫殿中举行的慈善音乐会上,肖邦第一次登台,演奏了阿达尔伯特·吉罗维(Adalbert Gyrowetz)的作品,从此跻身波兰贵族的沙龙。

1822年,肖邦师从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约瑟夫·艾尔斯内尔(JózefElsner),一年后公开演奏了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里斯(Ferdinand Ries)的作品。

1826年,中学毕业后,肖邦在华沙音乐学院继续跟随约瑟夫·艾尔斯内尔学习钢琴演奏和作曲。肖邦之墓 肖邦之墓

1829年后,肖邦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举行多场音乐会。

1830年,因波兰起义,肖邦离开故乡波兰移居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演奏、教学、作曲为生。1837年,肖邦拒绝“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

1848年,肖邦在巴黎举办他的最后一次音乐会,并受邀访问英格兰和苏格兰。1849年10月17日,肖邦因肺结核于巴黎的家中去世。

故事:

肖邦1819年出生于波兰,父亲是一位家庭教师,母亲特别喜欢唱歌,在肖邦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母亲便一首一首的唱给肚子里的孩子听,她真希望,宝宝能听懂她的歌声,等到小肖邦出世以后,母亲也经常给肖邦唱波兰民歌,虽然那是肖邦只是一个喜欢哭哭闹闹的婴儿,但是每当听到母亲的歌声时,总是非常的安静。

在肖邦4岁那年,家里添置了一台钢琴,母亲常常带着肖邦边弹,边唱波兰民歌。

一天,肖邦自己爬上了钢琴上,去寻找妈妈平时给他弹奏的旋律,而母亲和父亲正在隔壁房间里商店给肖邦找一位钢琴老师呢,当他们听到钢琴房间里断断续续传来的琴声,他们惊呆了。

“莫非是肖邦在弹琴?”肖邦的父亲非常惊讶的问 “是的,是那首民歌”

他们急忙奔向了琴房,果然,肖邦正在凳子上用小手指头找琴键呢,就连父亲和母亲进来都没有听见,他弹的非常专心,知道父母在一旁听见肖邦把曲子弹完。

“孩子你真聪明”父亲一把抱住了肖邦。父亲在看到孩子的音乐才华以后,毫不迟疑的给他请了个钢琴老师,对他进行了严格正规的演奏训练。

老师不仅教他弹琴,还给肖邦讲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家的成才故事,这样以来,肖邦在练习上更加刻苦了。不久以后,7岁的肖邦就学会了自己作曲。

8岁的时候肖邦便登台演出了,流水般的乐曲从一个8岁的孩子手中流淌出来,人们都惊讶不已。

有一年的夏天,肖邦的父母带着他到乡下去度假,在那里他听到了好多好听的波兰民歌,14岁那年,肖邦对波兰民歌已经到了迷恋的状态,他经常去乡间收集民歌,到农田干活听农民们唱歌,然后把这些歌曲记录下来。祖国的文化、民族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样,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19岁那年,肖邦以优异的成绩从音乐学院毕业了,第二年,他决定到法国去寻找艺术前程,从此,他开始了大量音乐创作,这些作品都带有浓厚的波兰民族色彩。

肖邦的作品几乎全是钢琴曲。尽管他的老师埃尔斯纳等曾一再鼓励他从事民族歌剧的创作,但是肖邦很清楚自己的所长和所短,始终局限于钢琴创作。创作范围的局限丝毫不影响尚邦作为作曲家的伟大。他在钢琴音乐的领域内,不仅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并且对钢琴音乐、乃至整个音乐创作的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作品继承、发扬了欧洲十八、十九世纪初古典音乐的传统,大大地丰富了欧洲十九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天地,并对十九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继续发展、各民族乐派的兴起,以及此后整个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包括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印象主义音乐等),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他的充满独创性的作品中常富有宽广如歌、感人至深的旋律,和声色彩丰富而极有表现力,节奏生动,并常与波兰民间音乐、舞蹈有密切的联系,在形式体裁上也是多样的,同样具有高度创造性。

一次,肖邦创作了一首优美的夜曲,写完之后,便把它寄给了自己的好友——作曲家梅亚贝尔,请他给自己提些改进意见。肖邦把乐谱寄出后,就开始急切地等待回音。可梅亚贝尔收到乐谱后却不以为然,这位老朋友由于忙于自己的创作和其他琐事,很快就将放在钢琴上的乐谱忘在脑后了。

一天,梅亚贝尔和他的妻子因为一点儿小事吵起了架,两人谁也不让谁,各说各的理,越吵越凶,特别是他的妻子,不依不饶地嚷嚷,最后,她跑到里屋委屈地哭了起来,弄得梅亚贝尔左右为难。有心去劝劝妻子吧,可自己又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想来想去,便想随便找点儿什么事,转移一下自己激动的情绪。

他走到钢琴前坐了下来,随手拿过肖邦寄来的乐谱,连看都没看一遍就照着谱子弹了起来。当他刚刚弹了几个音符后,眼睛忽然间亮了起来,一个出奇美丽的音调立即回响在屋子里。再接着往下弹!太美了,温柔淳朴的旋律,如同一缕淡淡的月光,顷刻间飘洒在屋子的每一个角落里。梅亚贝尔被这奇妙的音乐牢牢地吸引住了,他不顾一切地往下弹,内心激动的感情随着音乐的轻轻流淌而不断翻滚着。

不光梅亚贝尔已经完全沉醉在这动人的音乐当中,那位在里屋啼哭的妻子也被屋外那令人心醉的音乐所感染。她慢慢站了起来,随着音乐声来到了外屋。听着听着,她脸上的怒气慢慢消失了。她不顾一切地抱住正在弹琴的丈夫,与他激动地亲吻起来。梅亚贝尔这时也忘情地抱住了妻子。他们热烈拥抱着,沉浸在无比幸福的气氛中。肖邦那优美感人的夜曲,如同一块轻软的纱巾,充满柔情地覆盖在这对夫妻的身上,温情地安抚着两颗受伤的心灵„„

由于远离祖国和亲人,思乡之情和对祖国波兰前途的深刻担忧一直在折磨着肖邦,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肺病久治不愈,日渐恶化,稍一走动就虚汗如雨,弱不禁风。一八四八年二月十六日,肖邦在巴黎举行了他最后一次音乐会。那天,音乐厅布满鲜花,音乐会的票在几天以前就已预售一空。演出前,肖邦是被人用一顶轿子抬上后台的。虽然他已虚弱得难以支撑,但是那天晚上他的演奏依然是那么出色,扣人心弦,像他风华正茂时演奏得一样充满生气和诗意,优美而动人。当他用尽全身力量弹出最后一个音符时,听众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了。肖邦把手指从琴键上移开,擦去额头上渗出的汗珠,慢慢从钢琴旁站起身来。这时,静穆的音乐厅突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像大海的波涛一样向肖邦袭来。过度的辛苦和兴奋,肖邦只觉眼前金花飞闪,一切都在晃动,人们连忙把他搀扶下去。

音乐会的第二天,肖邦的病情就加重了:发烧,气喘,极度虚弱。给肖邦看病的医生感到这对一个重肺病患者不是一个好兆头。而这时,正是一八四八年大革命风暴席卷欧洲之时。巴黎人民反对暴君、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烈火已熊熊点燃,肖邦躺在病床上,望着映在窗玻璃上的火光,倾听着远处枪炮轰鸣和大街上“自由万岁”的口号声。没过多久,革命的烈火已蔓延到整个欧洲,人们奔走相告:柏林革命了,维也纳革命了,意大利米兰人民赶走了奥地利侵略者。密茨凯维奇正在组织波兰军团。波兰的波兹南地区爆发了起义——病弱的肖邦听到这些消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波兰祖国又有了希望。有的波兰同胞要回国去参加战斗了,肖邦感慨万分,不管医生怎样劝阻,他坚持要到车站上去为他的同胞送行。从车站回来,心情的激动、行动的劳累使他严重的肺病进一步恶化了,他的心脏急剧地跳动,大口大口地喘息着。

他在病痛中延缓了一年,一八四九年十月,三十八岁的“钢琴诗人”肖邦离开了人世。遵照肖邦的遗嘱,他的朋友们取出十八年前从波兰带来的银杯,把杯里保存了十八年的祖国泥土撒在了他的棺木上。他一生想念祖国,死了也要嗅着祖国泥土的芳香离去。遵照肖邦的遗嘱,他的朋友们又把他的心脏装在一个匣子里,从巴黎运回到波兰。赤子之心只有回到祖**亲的怀抱里才能得到安息。

肖邦的心脏被安置在华沙的圣十字大教堂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占领了波兰。在那白色恐怖的日子里,波兰人民冒着生命危险把盛有肖邦心脏的匣子珍藏起来,使它免于遭受德国侵略者的破坏。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七日,肖邦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那天,肖邦的心脏又被庄严地迎回到古老的教堂里。

肖邦虽然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的心永远在祖国人民中间跳动,他的音乐成为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留给了世界人民。

肖邦十六岁时,进入华沙音乐院就读.次年萧邦到奥国首都举行演奏会,此次音乐会相当成功.评论虽然指出肖邦的演奏缺乏充沛的音量,可是对他纤细的触键和灵巧的指法都相当欣赏.对於他自己谱写的作品,也认为极具才华.肖邦所写的「芵扎特唐乔望尼主题变奏曲」(Op.2)立刻引起浪漫运动骁将舒曼的注意,他在此曲的乐谱写下这样的名句∶

「诸位请脱帽,天才已出现!」 小故事〈二〉

一八二八年秋天,有一辆驿马车,从柏林赶往波兰首都华沙,中途跑到一个小镇时,不料马蹄脱落了,马车无法继前进.马车夫只好带客人们走进一家客栈休息.这家简陋的旅馆中,有一台相当古旧的钢琴,琴盖上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突然有一个老人喃喃埋怨说∶

「真是糟糕,不知道等多久才能再出发.」 他又指著钢琴问道∶

「有谁会弹钢琴吗?请弹点音乐,放松一下大家的心情吧!」 听到这句话,一位十八岁的青年就走到前.接著,他就不慌不忙地把双手放到键盘上.从古旧的钢琴上居然泻出这麼优美的琴声,大家都讶异不已.不一会儿钢琴四周己围满一堆人,这个年轻人,就弹得更起劲,更为精彩,使人们深深著迷.最后一曲弹完后,老人就面露笑容对年轻人表示∶

「我是退休的老风琴师,在我漫长的生涯中,还不曾听过这样杰出的钢演奏.如因莫扎特还活著而且听到这个演奏,他一定会紧握你的手说∶『你是我的继承者!』

年轻人愉快地以优美、高贵的声音答说∶

「承蒙您的夸奖,实在不敢当.我叫费德利克‧弗朗梭瓦‧萧邦.」 这件轶事,发生在萧邦十八岁时.肖邦就在这一年的九月十二日,载誉荣归.就在这个时候,萧邦开始为初恋而烦恼.他所爱慕的姑娘,就是华沙音乐院声乐系的女生康丝丹奇亚‧葛拉德柯芙丝卡.一八三零年三月里,在寄给好友狄都斯的信中他说∶

「我很感伤,因为我已坠入情网.我每夜都梦见她的倩影,但还不曾和她交谈过一言半语.当我思念她,辗转难眠的夜冕,写下协奏曲中的慢板乐章.」

这就是F小调第二钢协协奏曲的甚缓板第二乐章,有人把这个无比绮丽的乐章叫做「爱人的画像」.肖邦离开祖国后,这桩爱情就中断了.一年后,康丝丹奇亚更嫁给一个商人,不久却双目失明.~革命练习曲~ 当肖邦和好友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才发现情况完全改变了.非常不幸的是,正好在这时候,华沙发生了暴动.由於波兰对俄国宣战,和俄国有同盟关系的奥国,也开始敌视波兰人.肖邦不得不离开决定到巴黎或伦敦谋求机会.在前往巴黎的中途,九月八日到达德国的斯图加特时,突听到华沙被俄军攻占的消息.这时,肖邦无比悲愤,於是注入他澎湃的爱国情怀,流著热泪,在钢琴上敲打般婵出无比泪昂的音乐,用来抒泄内心的苦闷与愤怒感人肺腑的「革命练习曲」就这样产生了!~钢琴诗人~ 一八三二年二月二十六日,肖邦在巴黎举行第一次演奏会.这时前来聆听的,只是逃亡到巴黎的穷波兰人,收入很少,可是肖邦需要用钱,流亡到巴黎的穷同胞,帮不上忙.为了生存,萧邦考虑坐船前往美国.不过,成名的机会就在这时出现.在拉土维尔伯爵的安排下,萧邦有机会在众族面前表演,当晚所有的贵族,都被肖邦的即兴演奏深深著迷,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演奏终於告一段落后,大家都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不断称赞他.一夜之间,肖邦就变成巴黎的宠儿.不仅不再闹穷,大量的金钱还滚滚而来.这时候,肖邦已经和舒曼成为两大浪漫主义音乐的作曲家,此事要归功於拉吉维尔伯爵的友情.[ 波兰才子 ]

一、又一个神童

肖邦一家住在一个伯爵夫人的庄园宅地的三间房子里,那是令人愉快的房间,有着白色的墙和发光的天花板,有挂着雪白薄沙窗帘的窗户,宽大的窗台上,倒挂金钟和天竺葵生气勃勃地开着花.房屋里面摆着沉重的红木家具、许多书架和一个白柱式火炉,在天冷的时候,里面的松木劈啪作响,发出芳香的热气.三间房子中最大的一间里面摆着钢琴.有别于其他神童音乐家的是,少年肖邦并不喜欢那架钢琴.肖邦的第一位教师是个奇怪的人物,他总是穿着淡黄色的大衣和裤子、漆皮长靴以及颜色华丽但很俗气的背心,据他说这是在一个拍卖行买的波兰最后一个国王的所有物.他总是带着一支长铅笔,常用来敲那些迟钝和不守规矩的学生的脑袋和手指.他使肖邦喜欢上了钢琴,而且弹得非常美妙,于是少年肖邦逐渐以“第二个莫扎特”而闻名华沙.在十岁时,他被带去在一个大歌唱家面前弹奏,歌唱家听后非常高兴,送给他一块手表.不久以后,俄国沙皇听见他演奏,当即以一个钻石戒指作为赠品.当时的欧洲报纸上有这样一句话:“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奥地利,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当肖邦还很小,不会记谱时,他就能编出一些小品来,让老师为他写在稿纸上.后来肖邦在父亲教法文的华沙学会里学习了作曲和其它课程.当他十七岁时,终于离开学校献身于音乐.二、“从一而终”的爱国音乐家

肖邦是终生献身于一种乐器的第一个作曲家.甚至连李斯特这位钢琴中的帕格尼尼,也在晚年转而为全部管弦乐队创作作品,因而当他的钢琴作品为管弦乐队重新改写的时候,它们听起来一样好——或者甚至更好.但肖邦并没有试图在钢琴上模仿管弦乐队.他用钢琴比别的任何乐器都能更好地表现音乐.不论肖邦的作品节奏是什么——是圆舞曲还是波兰的玛祖卡舞曲或是波兰舞曲——那旋律几乎总是用简单的ABA三段体歌曲形式.他的音乐同贝多芬的奏鸣曲不同,正象一首短小而完美的诗不同于莎士比亚的一出话剧一样.肖邦在维也纳举办了两次成功的音乐会,然后想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上去求名.在华沙开了三次告别音乐会后,他就出发了.当他还没有走出多远的时候,他的老师和过去的同学们拦住他的马车并唱了一首为了向他致敬而写的大合唱.然后他们给他一个装满了故乡泥土的银制纪念杯,希望他永远在人们心中

篇2:肖邦的故事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3.1--1849.10.17)是一位波兰伟大的作曲家。父为居住在波兰的法国人,母为波兰人。肖邦出生于华沙附近的热拉左瓦-沃拉。六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师从阿达尔贝·瑞夫尼。七岁时创作第一首波洛奈兹舞曲(g小调),八岁时登台公演。其父为法浯教师,在华沙担任多种职务,他坚持肖邦除受音乐教育外必须同时受普通教育。十岁时,歌唱家卡塔拉尼为肖邦的演奏所感动,赠送给他一只怀表。十五岁时肖邦为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演奏,沙皇赠他钻戒一枚。十六岁入华沙音乐学院,从约瑟夫·埃尔斯纳学习作曲。波兰民间音乐、意大利歌剧的美声线条和胡梅尔的风格,都正在对他产生影响。1829年他创作了《f小调钢琴协奏曲》(通常称为第二协奏曲,虽然实际上它在作为第一协奏曲出版的e小调之前写成)。同年在维也纳举行两场音乐会,访问了德累斯顿和布拉格,回国后向歌唱家康斯坦契娅·格拉德科夫斯卡表白了爱情。但翌年在华沙演奏了他的两首协奏曲后,就离开了被俄国古领的波兰,于1831年定居巴黎,开始授课并举行音乐会演出。他与李斯特、门德尔松、柏辽兹和贝利尼结识,1837年开始与女作家乔治·桑交往。当时刚刚废除了他与马利亚·沃德津斯卡的秘密婚约。1838至1839年冬与乔冶·桑同居在玛略尔卡岛上,但恶劣的气候及筒陋的生活条件影响了他的健康,此后他的结核病不断恶化。1840至1847年仍和乔治·桑共同生活在巴黎和她在诺安的别墅中。比他大六岁的乔治·桑悉心照料他,有助于焕发他的才华。许多最优秀的作品,其中包括《二十四首前奏曲》、《降b小调奏鸣曲》和《b小调奏鸣曲》、《f小调幻想曲》,都是在他们结合的时期写成的。他们的关系破裂(乔治·桑的两个孩子挑起了争吵)后,肖邦的灵感和健康日益衰退,但仍继续教课并举行私人音乐会。1848年,虽然病情严重,他仍访问了英国和苏格兰。他的学生简·斯特林把肖邦带到她姐夫托菲肯勋爵的乡村别墅内休养,并送给他当时迫切需要的一万五千法郎。在伦敦,他为维多利亚女王演奏,但英国的社交生活使他精疲力竭。翌年死于巴黎。肖邦的作品几乎全部是钢琴曲。他从菲尔德和胡默尔的作品中学到一些东西,对巴赫作品的学习也使他获益匪浅,但当时的主要作曲家对他几乎没有影响。他成功地创造出一种富于个性的键盘写作艺术,其优点为钢琴音色纤细,应用旋律装饰来丰富和声织体。他精通言近指远的喻意手法,他所开拓的和声境界远远超过当时的传统界限。其它影响有的来自波兰民间音乐,在《玛祖卡舞曲》中特别明显;往往要求高度辉煌技巧的旋律风格则源自意大利歌剧。但肖邦谨慎地指出,他的玛祖卡“不是供跳舞”用的,事实上它们也是他的最有个性的作品,犹如私人的记事录,记下了一生事业中听作的和声和节奏试验,所探索的最为精致和变化多端的钢琴音色,也记下了他的全部情绪变化。最早一首《玛祖卡舞曲》是在1830年离开故乡之前写的;最后一首(f小调)感情强烈的吉光片羽,是他一生所写的最后一曲。肖邦使钢琴上的《玛祖卡舞曲》成为他所独有的形式;他所作的叙事曲(共四首,受密茨凯维奇的诗歌的概括的启发而写)和键盘谐谑曲也是如此,他使谐谑曲具有与贝多芬谐谑曲大异其趣的尖刻嘲讽的性质。他的《二十四首前奏曲》,每首用一个不同的调,是肖邦对巴赫艺术的创造性贡献。肖邦认识到他的天才的用武之地主要在于比例完美的钢琴小曲,他在这类作品中注入了丰富而又强烈的诗意,但在奏鸣曲中也表明他有驾驭大型作品,不致使材料松散的能力。迂腐的学究也许会有争议,说它们不是“严格的”奏鸣曲(虽然每部奏鸣曲都遵守由几个乐章构成的传统形式),但是人们不会希望这些奏鸣曲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因为它们的结构别有一种使人感到惬意的逻辑性。他的协奏曲(往往被人们低估)也是如此,某些评论者认为他的配器不甚高明,其实远非如此。他的配器手法总是灵活而敏感的。有时甚至富于积极的独创性(如大管的应用)。他的演奏在细腻及紧张度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把他的同时代人感到谱上难以理解的经过句弹奏得出神入化。肖邦的主要作品有:

(1)钢琴与乐队曲:协奏曲两部;《流畅的行板和波洛奈兹舞曲》;《波兰歌曲幻想曲》;《科拉克维亚克回旋曲》;《把手伸给我》主题变奏曲。

(2)钢琴独奏曲:叙事曲四首;苏格兰舞曲三首;练习曲二十七首;即兴曲三首;玛祖卡舞曲五十一首;夜曲十九首;波洛奈兹舞曲十二首;前奏曲二十五首;谐谑曲四首;奏鸣曲三首;圆舞曲十七首;船歌;摇篮曲;f调幻想曲;幻想即兴曲。

(3)室内乐曲:钢琴三重奏;大提琴奏鸣曲;大提琴与钢琴《引子和波洛乃兹舞曲》。

篇3:肖邦的故事

在这样的悲情意识下, 肖邦的创作必然以人为中心, 这个人富于感情, 热爱生活, 有高尚的自我牺牲的斗志, 有明朗的、纯洁的乐观精神, 有时会开怀尽情的欢乐, 有时热情迸发, 有时又有深沉的苦痛。在这方面, 正是这位天才的波兰作曲家与俄罗斯伟大的古典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相似的地方, 才有了我国著名音乐学家于润洋先生对肖邦以“悲情肖邦”的定义。就好象狄克逊说:“只有当我们被逼得进行思考, 而且发现我们的思考没有什么结果的时候, 我们才在接近于产生悲剧。” (转引自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第212页) 这不正是肖邦创作的悲情根源吗?肖邦的创作, 源自被波兰的现实悲剧逼得进行思考, 然后产生创作。

肖邦的学生林茨所引证的肖邦所说的弹奏散板的原则是:“在规定一首乐曲可以用多少分钟以后, 你可以变换速度, 但整个乐曲的时值要遵守。”其实, 我们始终都有一个社会对其最基本的衡量标准, 那就是必须有所遵守。那么, 这个遵守必然是整个社会音乐创作意识形态下的整个乐曲的时值参照。最后:“在规定一首乐曲可以用多少分钟以后, 你可以变换速度, 但整个乐曲的时值要遵守。”结果, 艺术意识观念的音乐形式表现必然与国家政治意识观念下的艺术文化形式相约定, 在这样的约定下, 必然要求每一个加快速度都需要以相应的放慢速度来偿还, 每一个渐慢都要有一个相应的渐快, 因为这个创作是以现实的约定联系在一起, 随着以人为本的现实而产生的与之相符合的对应参照物。所以才有了, 犹如李斯特认为肖邦的演奏所以给人以非常富于诗意和前所未有的色彩的印象, 是由于他的特殊的演奏方法:“在他的弹奏下, 旋律象独木舟在汹涌的浪头上那样摇荡;或者相反地, 好象是空气的精灵在朦胧中, 突然在可以感触的世界中出现。

无论从任何角度去涉及音乐与文化的关联问题, 必然以当下音乐形式及其价值取向相联系。当代音乐是当代意识形态与当代文化构成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 它始终是处于一个受诸多关联对象影响的状态之下:一方面由特定的经济政治集团决定其意识形态性质;另一方面因其所受控的诸多关联对象决定其文化价值取向;再加上特定的当下时代情感表达态度决定其时代品位。于是在这样的状态下, 当代音乐必然涉及人的意识形态及人文约定, 那么当代生活的宣泄呐喊声以及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当下意识导向的真假混乱必然与之合并发生纠缠、冲撞、重建。

音乐学家韩钟恩先生写到:人的四次历史—文化约定。就是指自人类诞生之后, 在不同历史时段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约定, 其类型大致有——

(1) 人与自然的约定;

(2) 人与人自身 (文化当事人) 的约定;

(3) 人与人的创造 (文化) 的约定;

(4) 人与人的创造结果 (文化物) 的约定;

【注, 在此四种类型的约定中, 第一种为“元约定”;而其余三种均为“后约定”, 无论是不同的时段 (古今) 、还是不同的地域 (中外) 、或者是不同的品位 (雅俗) 。】

当代人文约定以集合以上四种类型于一体表现为相互冲撞交织, 互为推动力进而相互影响, 形成简单而又复杂的链条, 以当代基本意识形态的后现代人文约定为核心, 辅以四种在不同历史时段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约定为内容弥散开来。因而在这样高度密集而又“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空气中, 寻求学科的交叉创新与时代的主题发生纠缠与吞并相结合, 重建与平衡并存似的太级式流变。

看来, 他的目的就在于让听观众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去参悟某种哲学观念:音乐是一种有意的无意义, 或一种无意义的游戏, 是使我们注意到我们亲身经历着生活的一种方式;因此, 音乐不是音乐, 音乐即周围的一切音响。这种后现代人文约定对“音乐时间艺术”的概念进行了自然与偶然的两种不同寻常路的影响, 这种可被理解为真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假象流变下的自然进化与故意影响最后还是回到以“和”为“贵”的中国文化精神。进而后现代人文约定的当下人类生活非以太级似流变的“音乐艺术”与以说明一切人类活动的“文化”为重要内容而展开。

参考文献

[1]韩钟恩:《守望并诗意作业》,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7年。

篇4:肖邦的故事

天才肖邦

我们要谈的这位大音乐家,远在死之前,痛苦就把他折磨坏了。无论他的作品怎样受欢迎,我可以预言,25年或30年后,他的作品一定会获得比现在更加深刻的评价。将来的音乐史学家们一定会给这位在音乐中表现出稀有旋律的天才,给这位在节奏领域里做出奇迹般发明的人,给这位巧妙和卓绝地扩大和声织体的人以一定的地位。将来的音乐史学家们一定会公平地对待他的成绩,把他的成就看得比那些被管弦乐队所演奏、被歌剧首席女演员所演唱的许多大型作品都要重要得多。

肖邦的艺术天赋是相当深刻而崇高的,其天赋的丰富程度足以使他在管弦乐的广大领域中占据应有的地位,他乐思的伟大、完美、丰富的程度,足以填满豪华的管弦乐的任何环节。有些书呆子责备肖邦的音乐缺乏复调音乐的因素,但是我认为肖邦完全可以付之一笑。

证明一个艺术家是否是天才,不是看他是否使用了某些艺术效果。艺术家的天赋表现在他情不自禁歌唱的感情里,天才将情感和形式完全统一起来表现自己,情感和形式彼此不能分开,它们互为表里。肖邦最美妙、最卓绝的作品都很容易改编为管弦乐,这就充分证明了他可以不费力地把自己最美妙的充满灵感的构思用管弦乐表现出来。他对自己所采用的形式具有明确的用意,他所用的形式是最符合他的感情的。

肖邦不爱管弦乐的轰鸣巨响,他满足于把自己的构思完全体现在钢琴的象牙键盘上。任何研究和分析肖邦创作的人,都会在其中发现最具高度的美感、完全新颖的感情、新奇而巧妙的和声织体。他大胆的尝试都有所根据,丰富甚至过于丰富,并不会破坏乐曲的明晰,独特但不致流于古怪,修饰的细致是合乎法则的,而装饰的华丽也不会成为优美轮廓的累赘。

因为肖邦,我们学会了用比较宽广的形式安排和弦,学会了用精致的半音进行和等音,学会了运用小的装饰音群,这些装饰音群好像闪烁着虹彩的露珠,一滴一滴地落在旋律上。他常赋予这样的装饰以人声所不可能达到的多样性,而这种装饰以前都是刻板单调地把人声搬到钢琴上来。他发明了惊人的和声,这使得题材轻松、没什么重大意义的乐曲带上了严肃性。

肖邦国际钢琴大赛

一段音乐往事60年过去了,至今仍被爱乐者津津乐道,颇有寓意。

1955年2月21日,在战后一片废墟瓦砾上重建的波兰华沙,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举行。比起5年前的第四届,当时的人们还没有从战争的阴影中完全走出来,那届比赛从评委、伴奏的乐团、小提琴,到所有参赛的各国选手,都显得更加隆重,比赛也更加激烈。

鉴于前几次比赛中取得的好成绩,苏联和波兰对肖邦钢琴大赛格外重视。最终来自世界各地的77名选手出现在华沙新建成的爱乐音乐大厅里,面对台下30余名由世界著名音乐家组成的评委团,其中包括玛格丽特·隆、米开朗杰利等世界著名的演奏家和作曲家。

除了作为西方音乐发源地

的传统欧洲国家,还有许多参赛者来自于亚洲、美洲和非洲,他们在比赛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譬如中国的傅聪演奏的玛祖卡舞曲、日本的田中希代子演绎的夜曲,都给在场的观众和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赛分为3个阶段,演奏肖邦的夜曲、练习曲、玛祖卡、波罗尼兹等内容,并且新增塔兰泰拉、摇篮曲等选择曲目。决赛时,参赛者必须与华沙爱乐乐团合作必演曲目《升c小调前奏曲》,难度与压力可想而知。

最后大赛结果是,波兰的亚当·哈拉谢维茨获得第一名,苏联的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屈居亚军,中国的傅聪获得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特别奖,法国的伯纳德·瑞格森排名第四。

故事还未结束

比赛后,按照惯例,唱片公司会给优胜者录制唱片,优胜者还会进行世界性的巡回演出,继续在各种比赛中出现。

冠军哈拉谢维茨在1960年肖邦诞辰150周年时以及在纽约联合国会议大厅举办了个人演奏会。亚军阿什肯纳齐在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钢琴比赛、苏联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等大赛中获奖,涉及各种曲目,他逐渐从一个优秀的比赛演奏者成长为大师级的钢琴家和指挥家,从LP 到CD时代留下了无数经典录音。而傅聪由于父亲傅雷在国内受到批判,不得不留在华沙和伦敦,在欧洲开展自己的演奏生涯,以自己对古典音乐的独特处理,同样受到西方音乐界的如潮赞誉,也把东方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带到欧洲。第四名的瑞格森同其他优胜者一样,一直活跃在舞台和音乐教学领域上,与各大乐团合作录制肖邦、圣-桑等名家作品。

亚洲人从此开始在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上崭露头角,第六届的李名强(中国)、第八届的内田光子(日本)、第十届的冠军邓泰山(越南)等等,文化与传统的差异被这些勤奋的年轻人一一超越。2000年第十四届,李云迪的夺冠让国人大受鼓舞。

篇5:肖邦的爱国事迹

肖邦在波兰民间音乐的乳汁抚育下成长起来了。他不但热爱波兰民族的文化,更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波兰祖国。那时,他的祖国正遭受沙皇的奴役和欺辱,波兰的大地被俄、奥、普瓜分得支离破碎。波兰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如同地下的岩浆冲击沸腾,那时的波兰就像一座一触即发的火山。年轻的肖邦为苦难深重的祖国担忧,为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所鼓舞。

一天,肖邦看到了波兰进步诗人维特维斯基的一首题叫《战士》的诗。这是一首激动人心的诗篇,肖邦爱不释手地读了一遍又一遍,他情不自禁地轻声朗诵出来:

时间已到,战马嘶鸣,马蹄忙不停。

再见,母亲、父亲、姐妹,我告别远行。

乘风飞驰

扑向敌人

浴血去斗争。

我的战马快如旋风,一定能得胜。

我的马儿,英勇战斗,如果我牺牲。

你就独自掉转头来,向故乡飞奔

……

念到这里,肖邦激动得再也读不下去了。他清秀、白晰的面孔由于激动而涨得通红,他那以深邃(suì)、沉静的大眼睛由于战斗的召唤而炯炯闪烁。他推开窗户,遥望天空,乌云密布、阴霾(mái)沉沉。但是,他在沉寂中听到了惊雷,维特维斯基的《战士》这首诗正是划破这沉寂的呐喊,它抒发了波兰人民为摆脱奴役而渴望投身战斗的革命激情。

篇6:肖邦钢琴鉴赏的报告

一、基本乐理课程论文:肖邦《G小调叙事曲》赏析

摘要: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诗人”肖邦一生共创作了四首叙事由,其中的《G小调叙事曲》是他创作的第一首叙事曲,也是整个器乐曲中的第一首采用叙事性的体裁进行创作的作品。这也正是体现了作曲家肖邦的个性化特点。《G小调第一叙事曲》有多种不同乐谱版本,每个钢琴家因其自身的技术、智力因素、音乐知识、演奏创造潜力、气质、精神涵养等因素使《G小调第一叙事曲》这一作品出现了不同的诠释风格,如阿图尔·鲁宾斯坦的不动声色但扣心人弦;霍洛维茨的个性张扬和毫不掩饰的炫技;波利尼温暖亲切的抒情,敏感的分句,丰富的音色与浓郁的诗意等。肖邦以他天才般的创作再次证明了音乐的魅力所在。

前段时间在音乐厅听了一位硕士研究生的毕业钢琴独奏音乐会,会上演奏的钢琴曲都觉得很好听,但对其中的一首作品——《G小调第一叙事曲》特别有感觉,于是查阅了一些资料,也结合课上学的一些知识对这首作品做了一点赏析。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赋予了音乐家要求摆脱束缚、表现个性的精神。音乐创作的风格开始朝着技艺高超、感情极度外溢的方向走去。这一时期的作品也因此被称为“浪漫主义音乐”,肖邦是其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肖邦(1810—1849),19世纪初出生于波兰,兼具斯拉夫民族与法兰西民族的双重血统。这位被誉为“钢琴诗人”的作曲家一生都将祖国和民族的自由视为自己的生命之魂,他所追求的是通过运用钢琴的演奏技巧来表达自己强烈的内心情感。肖邦的创作深刻影响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的形成,也极大地推动了钢琴艺术的发展,其富于情感的旋律和气势过人的特性带给人们一种极其纯净的声音享受。“通过曲调可以听出人民的心声,通过为旋律所配的美妙的和声可以看出他们的心地和他们的真挚”——《G小调叙事曲》就是其中较富特色的一部作品。

19世纪,在音乐的浪漫主义时期,产生了器乐的叙事曲。器乐的叙事曲和叙事诗歌曲一样具有叙事性,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史诗、古老传说和文学作品。叙事曲(ballade)作为钢琴曲体裁是肖邦所首创的,它是一种篇幅大而富于戏剧性的钢琴曲,相当于诗歌领域叙述英雄丰功伟绩的歌谣。他一生写了四首钢琴叙事曲,这些叙事曲将文学作晶的精神和音乐语言融合在一起,是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宏大的高潮构成的完美的巨著。在他之后,勃拉姆斯、李斯特、格里格、福雷等人都用这种体裁创作过钢琴作品。《G小调第一叙事曲》作于1831——1835年之间,编号23,是肖邦四首叙事曲中创作最早的一首,是第一首采用这种体裁名称的钢琴作品。席林斯基说这个叙事曲“不仅没有词,而且也没有任何具体化的内容,但却与曲名十分一致和贴切。”也是肖邦创作进入成熟期的一个标志。因而这部作品无论在音乐史上还是在肖邦的全部创作生涯(1817~1849)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

在创作《G小调第一叙事曲》时,肖邦刚来到法国巴黎,这时的法国正处于君主立宪的“七月王朝”时期,当时政权代表的是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金钱统治着社会的一切。为了在巴黎站稳脚跟,肖邦和上层社会的人士有较多交往,环境决定了他“非生活在这个圈子单不可。”他很快打开了局面,获得成功。但上层社会的奢华和虚假无法安慰一位满怀亡国之恨的流亡者痛苦的心灵。他在1832年底写给巴黎艺术部长的一封信中“一个不能再忍受祖国的悲惨命运而来到巴黎已将近一年的波兰人”的字句就能表明肖邦当时的身份和心情。这时,同波兰同胞交谈、同忆(如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被称为“波兰的帕格尼尼”的里平斯基等)就成了他精神的慰藉。如果说肖邦的创作前期足以清新、明快为基调的,并略有欧洲沙龙乐风及波兰贵族气息的话,那么在这一时期,独立面对生活的艰辛及失去祖国的哀痛使他的思想趋于成熟,作品的思想性更高,情感更深刻,气势更宏大。他的作品从具有抒情诗的特点演变为具有民族史诗性的特点。《G小调第一叙事曲》这一宏伟的史诗性乐曲jF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肖邦曾亲口对舒曼说,他的某些叙事曲受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支的史诗启发而写

成。史学家认为《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创作基于密茨凯维支的史诗剧作《康拉德·华伦洛德》。这一剧作描写的是11世纪立陶宛被日耳曼骑兵所灭,立陶宛后裔华伦洛德被俘,并在长大后受到13耳曼人的重用。立陶宛老人乔装成歌手深入日耳曼得以接近华伦洛德,通过反复启发,教育,终于使华伦洛德醒悟,立志牺牲个人为祖国效劳。最后终于使立陶宛人得胜,而华伦洛德却被日耳曼人处死。这一可歌可泣的史诗一直鼓舞着波兰人民反抗异族压迫的斗志,成为密茨凯维支诗剧的主题。也进入了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

《G小调第一叙事曲》由3段曲式结构组成,主要采用奏呜曲的结构。利用这种结构的主副部的对比,来体现音乐矛盾冲突的戏剧性。其中有一个很容易分辨出来的中段,这中段从94小节起,具有展开部的特点,根据奏鸣曲快板乐章的原则,包含的两个主要主题,并在叙事曲的各段都有完整的展现,在再现部只是次序颠倒了而已。中段和再现部主题重复的特点是强化其表现的变奏展开。叙事曲由极其动人的引子开始,以扩展了的炫技性尾声结束。在呈示部里表现出两个主要主题的细微冲突是一个诠释问题。因为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第一主题的速度为(moderato),第二主题是主观的,较前慢些(meno mosso):在调性上,一个是G小调,一个是降E大调。除此之外,两个主题的不同主要在织体上。虽然两者均为主调音乐,但第一主题的弹奏要求是多层结构。一部分演奏要色彩明亮,另一部分则相反,要有安静一些的伴奏和弦。这是技术上不同的两个功能造成的效果。在再现部里,叙事曲的两个基本点主题都在自己原来的调性中出现,但如前面所指出的,次序颠倒了。力度为很强的第二主题保持着自己的二部结构,其内容在表达上得到了加深。在再现部演奏这一主题时,要求大大积聚智力(虽然其准备已在连接部充满了很高的感情熟度)。这种谨慎的潜力和特殊的和谐华丽,是通过宽阔的推进、右手的和弦乐句来丰富声音的,并通过充满光彩的、大胆的和很有效的演奏几组五连音得以表现的。开始类似大提琴庄重的齐奏,第一主题是热情,最高潮处右手成为繁华的琶音。第二主题是左手广域的分散和弦伴奏,也处理得非常雄大。

对于曲式也有不同看法:从乐谱分析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对称的原则比奏呜曲式的原则更占优势。原因如下:此曲的第一部分符合奏鸣曲式呈示部的结构,第二部分也相当于展开部,虽然有主鄙和副部的大片段再现,但在倒装再现部内,副部和第一部分的副部一样在同一调性上进行。此曲不仅结构七对称,调性上也对称,因为再现部中的副部和第一部分的副部出现在同一凋性上,展开部中的主部和副部则在同一音调上。笔者赞成用混合曲式概念去分析这一作品的做法,因此曲结构和传统奏鸣曲式存在着不同,正如钱仁康先生在《肖邦的叙事曲》一书中所说的那样:“连结部具有主体的功能,表现独立的形象,不像在贝多芬的奏鸣曲式中那样和主部一气呵成,在结构功能上只起桥梁作用;展开部中没有真正的展开因素,而由主部的变奏、变形和即兴性段落构成;再现部中的主题是倒置的,副部的调性和呈示部中一样,没有回到主调。事实上,摆在我们面前的已经不是单纯的奏呜曲式。”

总的看来,主部第一次出现具有沉思、叹息特征,而第二次出现则是惊慌不安的,其后半部分为副部英勇、豪迈的感情进入做了准备;第三次出现具有悲剧性,为暴风骤雨般的尾声进入做准备。整个主部的三次出现,规模是前大后小,调性上两端一致,中间是高于两端大2度的调性。副部第一次出现采用低声坦诉的手法;第二次出现具有英雄的气概,右手旋律比第一次开始时低了11度;第三次出现具有汹涌澎湃的激情。副部的i次出现,规模比例为两端一致,中间比两端多五小节。展开部中主要用变奏来发展主题,并保持完整结构,使“展开”具有再现性质,使整个结构具有回旋曲式的因素。

《G小调第一叙事曲》有多种不同乐谱版本。不同的版本在原谱未明显标记清楚时,往往会在指法、乐句、演奏的指示性用语及表情术语、踏板、装饰音技法上有所区别。最好是选择“原典版”,因为“原典版”(urtext)没有后入重新编定及解释,完全依照原作曲家使用的符号,更符合作曲家原意。伦敦出版商威赛尔在英国第一版《第一叙事曲》上加小标题,称之为《宠爱》。这一牵强附会的标题与乐曲内容完全不符。1841年肖邦从诺安写给他最信赖的抄谱员丰塔那的一封信中斥责威赛尔(当时英困的出版商)说:“如果他老是因我的作品赔钱,那是他不照我的指示,而给它们加上愚蠢的题目所致。”不同的钢琴乐谱版本各有异同,各有优缺点,在音乐文献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如肖邦的钢琴作品指法常常是3指越过4指、4指越过5指,这种交叉的指法对于手指长的人比较适合。但对于手指短的就不适合。在钢琴教学或其他々业教学中,若能选择好的乐谱版本,有助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好的版本应该是编者使用的资料清楚而完整;编者加入的符号,必须和原作者使用的符号用两种印刷体表示;最好编者能对音乐作品的历史、风格及诠释加以介绍;参考的符号多,指法精确。

每个钢琴家凶其自身的技术、智力凶素、音乐知识、演奏创造潜力、气质、精神涵养等因素使《G小调第一叙事曲》这一作品出现了不同的诠释风格,如阿图尔·鲁宾斯坦的不动声色但扣心人弦;霍洛维茨的个性张扬和毫不掩饰的炫技;波利尼温暖亲切的抒情,敏感的分句,丰富的音色与浓郁的诗意等。肖邦以他天才般的创作再次证明了音乐的魅力所在。“肖邦音乐的艺术目标要比天才诗人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高得多、远得多。”

二、爱国的钢琴诗人——世界上最伟大的钢琴作曲家之一的肖邦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18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肖邦自始至终都深爱着自己的祖国。然而,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的波兰,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也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民族。从1772年到1795年这二十几年当中,先后遭到俄、普、奥三国的三次瓜分。他们瓜分波兰的领土,奴役波兰的人民,还想扼杀波兰人民的民族意识,以使他们能长久地统治下去。当时,波兰涌现出一批爱国的思想家和文艺家,他们主张文艺要有鲜明的民族特性,要有热爱人民和自由的思想内容,要有丰富的情感色彩,这些思想对肖邦有着深远的影响。

1830年以前肖邦尚是一个无忧无虑刚刚走入生活的年轻人,这一创作时期的作品欢快明朗,没有严峻的悲剧性因素,但思想深度确实有限的。然其早期创作中极为可贵的一点,便是很早已显示出波兰的民族特色,各种民间舞蹈的体裁、节奏,以及风俗生活的意境、情致,使他的作品非常生动、感人。

而在被迫远离祖国来到巴黎的1831年前后,肖邦的创作进入了思想上和艺术上真正的成熟期。这段创作时期中,肖邦多数的作品都渗入了他对祖国的情感——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等;又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虐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b小调鸣奏曲》等;还有还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等等。

其中的《第一叙事曲》鲜明地流露出作曲者的爱国情感。曲中加入了许多幻想、变奏的成分。作曲者在展开的部分中爱国热情逐渐增长,在这种情感充分的

积累过后,所有的怀念和会议都有了一种英雄般豪迈的气概,最后回到了悲剧性的高潮。全曲中无一处不表现肖邦一颗飞向祖国的心,表现出英勇威武的气概,且附带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在尾声,他发出了最后的祝愿,投入了决死的斗争,为祖国的独立坚决斗争到底。

1832年后的十多年间,肖邦的创作进入了全盛时期。在肖邦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深刻的民族内容,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娴熟的音乐风格使他的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创作涉及到钢琴音乐的各种体裁,从练习曲、前奏曲、马祖卡舞曲、波洛奈兹舞曲、夜曲、圆舞曲、即兴曲,直到结构更为复杂的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都获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

就在他创作的全盛时期,肖邦于1842年作了一首名为《英雄》的波兰舞曲。这首曲子充满了战斗力量和英雄气概,以强壮的、雄赳赳的节奏,叙述了波兰往昔封建时代的繁华。本曲气势磅礴,一气呵成,简直就是一首波澜壮阔的交响诗。而肖邦则在这首波兰舞曲中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国热情。

肖邦的晚年生活非常孤寂,他痛苦地称自己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根据肖邦的遗愿,他被葬于巴黎市内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下葬时演奏了奏鸣曲Op. 35中的葬礼进行曲。虽然肖邦被葬在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但他要求将他的心脏装在瓮里并移到华沙,封在圣十字教堂的柱子里。柱子上刻有圣经马太福音六章二十一节:“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拉雪兹神父公墓里的肖邦墓碑前,总是吸引着许多参访者,即使是在死寂的冬天里,依然鲜花不断。后来肖邦在波兰的好友将故乡的一罐泥土带到巴黎,洒在肖邦的墓上,使肖邦能够安葬在波兰的土地下。

肖邦音乐的高度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19世纪30~4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总潮流的一个侧面,喊出了受压迫受奴役的波兰民族愤怒、反抗的声音。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反对猎奇,同时又不被它所束缚,总是努力体会它的特质加以重新创造。这样,他既提高了民间音乐体裁的艺术水平,又保持了它纯净的风格,从不丧失其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他对当时西欧在音乐创作手段方面获得的经验和成果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并将它作为自己创作的起点,从而使自己的音乐具有同古典传统有深刻联系的严谨完整的艺术形式。但是肖邦又从来不受传统的束缚,敢于大胆突破传统,进行创新。他的旋律有高度的感情表现力,极富于个性,他的和声语言新颖大胆,钢琴织体细腻而富于色彩。这一切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颖的独特的“肖邦风格”,为欧洲音乐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尽管他的生命是短暂的,

但他的成绩却是不朽的!

这位半生颠沛流离、客居他乡,然而又将一片赤诚之心先给祖国的波兰之子,这位历史上最伟大的钢琴作曲家之一的“钢琴诗人”——肖邦,其作品不仅因为极高的艺术价值而流传后世,更因为他炽热的爱国情怀与高尚的个人情操深深打动了后人。肖邦和他的钢琴曲,将因此而不朽,永恒。

三、肖邦音乐鉴赏论文

肖邦是一位杰出的钢琴艺术家,对于他的生平已无须作任何多余的介绍。没有一个弹钢琴的人不曾弹过他的作品,毫无疑问,每一个钢琴家都学习他的作品、研究他的音乐。而一辈子只弹肖邦一个人的作品的钢琴家也不在少数。所以他的作品在钢琴文献中占有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在钢琴作曲和演奏技术上,充分地发挥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其所创作的夜曲可谓是字字珠玑,声声动人,首首精品。

(一)创作特色

可以说肖邦的创作是打破常规的,他那种与生俱来的敏感、典雅、羞怯及忧郁的气质在夜曲这种形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他将夜曲从沙龙情调的狭小表现圈子扩展开来,不仅有对大自然夜景的描绘,细腻的心理刻画,静夜中忧郁、沉思、伤感、柔性的表白,而且将火一样的激情以及像叙事曲那样富于戏剧性和悲剧性的内容注人夜曲中。

1.旋律特色

肖邦夜曲旋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声乐性。如创作于1830年的《降E大调夜曲》作品9之2,回旋曲式,12/拍,行板速度。这首夜曲的特点是右手旋律保持优美的装饰性的歌唱,左手是和声性的伴奏。它像是花腔女高音在轻盈的伴奏下唱着一首优美、抒情的咏叹调。肖邦常因创作内容的需要大胆打破传统曲式结构的`框框,这首回旋曲即是ABAIBIAIC的结构形式。主题A段(1一8小节)是一首抒情、明朗而柔美的歌。经过8小节A段主题装饰性变化后引出了插部B段(9一12小节)的旋律,这一段音乐在A段的基础上注人了幸福、恬静的歌唱性。A段经过三次重复后进人插部C段。中间穿插的两个段落(9一12小节和17一20小节)是前面主题的引申和扩展,像歌剧中的宣叙调在柔情地倾诉内心的感受。终曲的尾奏是一串快速的华彩乐段,晶莹、剔透,饱含着内心的激情,最后在降E大调主和弦分解的摇曳型节奏中越来越轻地结束了全曲。

2.表现手法特色

新颖的和声及独特的转调手法在夜曲创作上的应用,是肖邦夜曲的又一特色。肖邦可称为19世纪浪漫派音乐中和声方面的一位创新者。他大胆地运用不协和音、经过音及和弦外音,创造出使同时代人感到迷惑的和声色彩。但是这些令人惊讶的新奇和声效果,却极富有表情意义。如《降b小调夜曲》作品9之1中,乐曲一开始就把人们带进朦胧的夜色中,主题旋律优美、柔和、略带忧郁。在旋律中不时加进精巧、轻盈的装饰音,更增添了迷人的幻想色彩。在降D大调的中段,音乐表现出明快、充满生气的形象,与前后两段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用降D大调与D大调之间频繁的变换调性,来表现心绪不定的情景。特别是在第50小节至67小节旋律的进行中,作者始终不变地使用同一个降D大调和弦,使音乐进人了一个茫然若失的状态。这种和声静止的处理方法直接诉诸感觉器官,使音乐脱离了原有的主题进行与和声结构,这是肖邦的一种创新手法。在这首乐曲中,他还别出心裁地在尾声中直接使用新的旋律材料,从降b小调向降B大调的主音转换,并最终结束在降B大调上。他善于运用这一特有的以大调结束小调乐曲的手法,通过音响效果的转变及功能进行来加强乐曲的感情色彩。

3.即兴情趣特色

肖邦夜曲的另一特色体现在其作品中的即兴性情趣。肖邦作品中有许多即兴意味的乐句或装饰性的变化,这种装饰性的乐句十分富有诗意,充满了随心所欲的即兴性情趣。《降E大调夜曲》作品9之2的结尾及乐曲主题每一次带有华彩性装饰变奏的出现,即带有很强的即兴性(13小节,21小节),使主题的每一次再现都诗意地诉说出内心深处的情感。

《升C小调夜曲))(遗作)结尾部的4次装饰性变化,则完全是即兴的抒发。肖邦钢琴作品中这种与众不同的即兴性,正是肖邦的高贵、典雅气质和个性的自然流露。《升F大调夜曲》作品巧之2是用三段体写成的。第一段是甜美的回忆,主题在宁静的气氛中安详地出现,它

柔美、委婉、含情脉脉。偶然出现的增二度下行使音乐悄然生起了一层淡淡的愁云。在主题重复两小节后即被“优雅”、“华丽”、“镶”有许多装饰性变化音的经过句所围浇(1一12小节),像仲夏的微风吹起纷乱的思绪。这首夜曲中几段华彩性经过句是肖邦夜曲中旋律变奏的精彩范例。他的装饰性乐句都有个性的结构,虽然有时好像离主题原形很远,但都与基本的音乐形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与歌唱的主旋律始终保持着内在的联系。

(二)表达方式

1.节奏方面

肖邦不甘于受古典时期音乐的束缚。在节奏上,他大胆的创新,运用变化无穷的形式来给自己的音乐作不同的演绎。在另一方面,乐曲中,他大量的运用精致的半音进行和等音进行,并且运用小的“装饰”音群。李斯特曾说过:“这种装饰音群好像闪烁着彩虹的露珠,一滴滴地落在旋律上”。故演奏是应格外仔细,用心把握。

2.旋律方面

肖邦的夜曲最能够体现肖邦旋律上的天赋。他运用独特的和声感觉,宽广的形式安排和弦,“夜曲”的结构类型明显的来自菲尔德—以一种持续和声的惯用法变成旋律的一种有表情的根茎,本身也具有一种旋律作用。肖邦独立出右手旋律,发挥他演奏的全部表现力,同时,在左手伴以踏板,以不完整的和弦伴奏提供全部的节奏与和声背景。他通过把左手音型的音域规则扩大至八度以上并使用持续音踏板,所以,“伴奏”音型也不只是一个分离的和弦,而是一个自由流动的旋律型。肖邦不善长运用正式的对位,如《夜曲》作品55之2。有时两个曲调在记谱上同时清楚的显现出来,有时其中之一突出于伴奏音型之上。这样的对位使两个各自完整和自然的旋律完美、匀称地结合在一起。

3.和声方面

作为和声学家,肖邦是十九世纪一个最伟大的革新者。他的独创性更重要的是把半音的不协和与转调的手法推向前人未曾涉足的领域,普通的倚音或经过音与旋律性伴奏音型组合,产生了新奇的和声效果,如(夜曲》作品9号之3o肖邦不是让这些不谐和现象偶然地一闪而过,而是赋之以表现加以评述。他经常模棱两可地使用和弦,使其有转调的无限可能性。肖邦有时也有意经过许多调来转调,因而调性感很少。如(夜曲》作品37之2。更典型的是他滑过一系列的调时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效果成为一个色彩斑斓的整体,不给人离开主调的感觉。有时旋律转入没有任何调性基础的纯半音领域。这样的乐段的确能称之为是革命性的。肖邦的结尾非常独特,他以不太引人注目的方法引申了和声观念,在一首以大调结束的小调乐曲中找到新途径来加强这种手法的感情色彩。如<夜曲》作品27之1

另外一个深远意义就是创造了“和声空想”。这种空想最早出现在《夜曲》作品9之1中:这里的和声完全是静止的,或者催眠似的千篇 一律地重复一组两个或三个和弦。肖邦以浪漫主义方式自始至终的使用着自己的调式和和声。

4.音色方面

肖邦不愿意被古典主义的程式系统冰冻住自己,不愿意被锁在牢笼中。他想翱翔在空中尽情的休息,在那里展开翅膀,被空中的气体催眠入睡。在夜曲中,他大量的运用最柔和的色彩和最不可捉摸及对比的非常细腻的写法。据说肖邦在演奏它们时,尽可能的使自己的手指更多的贴键,这样能使它获得更柔和的音响效果。所以,弹他的作品时,必须在抑扬的节奏方面十分灵活,并带着morbidezza(轻柔式)。李斯特曾经说过:‘’肖邦的演奏是一层情意缠绵的薄雾,是冬日盛开的玫瑰。”

5、情感方面

肖邦内心深处充满了在他觉得是少年时代体验到的最动人的感情。他认为,只应当把这种感情寄托于艺术,在音乐中,他唯一只寻求那种符合他天性的东西。他像真正的诗人一样,把他丰富的想象,童年时代的欢乐,少年时代的不安,青年时代美好的感情,以最纯净的形

式在他的音乐中流露出来。他的夜曲更能表达他性格上忧郁和平静的一面,更能表达他的细腻、温柔、骄傲、羞怯与痛苦。他的音乐好象要把你带入一个茫然的状态中与现实世界隔开,在他灵活的手指下展现了一个略带痛苦的轻柔世界。当我们百感交集地倾听这美妙的潺潺细语时,他能让你的心灵歌唱。

(三)结束语

作为浪漫派艺术顶盛时期的肖邦钢琴作品,他的每一首乐曲都堪称划时代的经典之作,他用钢琴演奏与创作这种最单纯的艺术形式,创造出了完美的艺术风格、丰富的钢琴演奏技巧和旷古的艺术表现力,从而使得其成为了钢琴艺术爱好者心目中的偶像。

上一篇:喜迎建国70周年国庆主题作文800字高中满分征文下一篇:全矿中层干部会的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