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的音乐风格

2024-04-24

肖邦的音乐风格(共8篇)

篇1:肖邦的音乐风格

从肖邦的音乐体裁看肖邦的音乐风格艺术论文

[摘要]肖邦的创作几乎全部集中在钢琴音乐这一领域。其体裁包括前奏曲、练习曲、夜曲、圆舞曲、幻想曲、谐谑曲、叙事曲、奏鸣曲、协奏曲和具有波兰民族风格特性的玛祖卡舞曲、波罗奈兹舞曲等。笔者通过对其代表性体裁的分析,以期管窥出肖邦音乐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肖邦 钢琴音乐 体裁 风格

肖邦的创作主要是器乐,且几乎全部集中在钢琴音乐这一领域,所涉及的体裁包括小型的前奏曲、练习曲,夜曲、圆舞曲和幻想曲;大型的谐谑曲和叙事曲;传统的奏鸣曲、协奏曲和具有波兰民族风格特性的玛祖卡舞曲、波罗奈兹舞曲等。在这些不同的体裁中,音乐表现的内容和形式各异,表现手段各具特色,形成了肖邦独有的风格。

一、肖邦钢琴音乐的体裁

肖邦创作了58首玛祖卡(mazurka)舞曲,这是起源于波兰马索维亚省的一种三拍子民间舞曲。乐曲的特征是强拍落在第二拍或第三拍上,活泼矫健、感情奔放、欢快热情、节奏强烈而多变。肖邦的玛祖卡是以三种波兰民间舞曲(玛祖尔舞曲、摩亚维亚克舞曲、奥别列克舞曲)为基础而创作的,其中以玛祖尔的形式最多。“肖邦的玛祖卡自然而微妙地再现了波兰民间舞曲的节奏、旋律甚至结构。”特别是波兰民间音乐特有的“利第亚”增四度的应用,但这种再现是带有发展和创造性的。肖邦的玛祖卡旋律清晰,常常为混合大小调,大多是抒情性的。肖邦通过自己的创作,使玛祖卡舞曲成为独立的音乐会演奏的作品。玛祖卡是肖邦创作中最富于民族性格的体裁,其民族色彩鲜明,乡土气息浓厚,是作者受民族音乐的熏陶而写成的浪漫主义音乐的最佳范例。

“波罗涅兹”舞曲(polonaise)是16世纪起源于波兰的一种民间舞曲体裁,音乐典雅、庄重,三拍子舞蹈节奏。舞曲常用于军队的仪式行列,后来流行于宫廷,进而在欧洲广泛流传。肖邦创作的20首波罗涅兹舞曲,增添了悲壮、宏伟和爱国主义的气质,赋予了波罗涅兹舞曲更高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肖邦创造性地运用民间音乐的素材,其音乐结构对称严谨,织体丰富多彩,节奏强劲有力,有较强的技巧性,采用装饰音和密集的和弦织体,具有丰满的乐队般的音响效果,常表现出悲哀、忧郁、慷慨、激昂、雄壮和豪迈的情绪。

“叙事曲”(法文ballade)是一种富于叙事性和戏剧性的声乐曲和器乐曲。肖邦创造性地将叙事曲应用到了钢琴作品中,先后完成了4首气势磅礴结构复杂的钢琴叙事曲作品,从而开创了钢琴叙事曲器乐体裁的新领域。肖邦的叙事曲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在内容上与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有密切的联系。肖邦的叙事曲吸收了波兰民间音乐的因素,将叙事性、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交响性和抒情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倾诉了怀念故国,眷恋民族的感情。在曲式结构、和声调性方面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使叙事曲的音乐表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练习曲”(etude)是指专门训练乐器演奏技术的乐曲,常常具有特定的技巧训练目的。肖邦创立了技术训练和艺术内容相结合的练习曲,其完美的结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肖邦的练习曲具有一定的音乐形象和感情内容,使练习曲发展为一种有艺术价值的音乐体裁,成为音乐会演奏的作品。

“前奏曲”( Prelude)是指在作品前面演奏的序引。肖邦的前奏曲不同于巴罗克时期一般组曲中的前奏曲,肖邦继承了巴赫的传统同时也有一定的发展,每首都写成了独立的作品,同样以24个大小调写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一首只有一个鲜明的形象,音乐情调丰富,乐思简洁,形式完美。

“谐谑曲”(scherzo)最早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18世纪中叶,“谐谑曲通常用作奏鸣曲、交响曲中的一个乐章,代替小步舞曲。”肖邦的谐谑曲继承了贝多芬的传统,同时又“远离了古典传统的风格”,把谐谑曲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肖邦的谐谑曲是独立的单乐章的艺术作品,其结构庞大,富于展开,音乐形象对比明鲜,能容纳复杂深刻的思想内容。他以突进快速、活跃的三拍子、生动的节奏、突发的重音、切分音、急剧的力度变化、比较复杂的曲式结构和大胆的转调等手法,使谐谑曲不仅具有热烈、刚劲、诙谐、嬉戏、幽默、歌唱和富于幻想的特点,而且表现出了戏剧性、哲理性的内涵和史诗般的气势。

“夜曲”(nocturne)是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费尔德创立的一种体裁。肖邦的夜曲是在费尔德的基础上发展的,早期的夜曲受费尔德的影响,风格恬静华美,多情细腻,音乐形象单一,带有伤感的情调。以后的作品则扩大了规模,大多具有不同形象的对比,常常表现出抒情性和戏剧性的特征,使夜曲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音乐意境。肖邦的夜曲旋律悠长,速度缓慢,如诗如歌,同时充满了激情和内在的张力,在结构上大部分为三部曲式,有较大规模的展开。他将歌唱性、宣叙性和装饰性的华彩熔合在一起,伴奏织体变化频繁,节奏精巧特异,旋律错综交织,音区对比并置,和声色彩微妙。

二、肖邦钢琴音乐的风格

通过几种代表性体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肖邦在对音乐体裁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尤其把波罗奈兹舞曲、玛祖卡舞曲、叙事曲、夜曲和练习曲等体裁形式提升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从肖邦的体裁及其作品来看,其总体风格可以总结出这样几个方面:

1.肖邦早期的作品大多情绪明朗、抒情,充满着幸福、希望和青春的欢乐,写作手法简单,风格华丽幽雅。中晚期的作品因受到波兰民族独立斗争的影响,其风格逐渐转到了为民族独立解放而呐喊的悲壮、忧愁和愤怒,开始出现了戏剧性和悲剧性的因素,也开始出现英雄主义的音乐形象和爱国主义的个人情感,写作手法逐渐变得丰富多彩、精致细腻、自由灵活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2.肖邦的旋律吸收了声乐因素,使器乐作品声乐化,旋律形式具有声乐性与器乐性相互交融的特点,歌唱性是肖邦钢琴音乐的总的风格特征。尽管在他的玛祖卡、波罗奈兹舞曲和叙事曲等一些作品中,也表现出戏剧性、史诗性和英雄性的宏伟雄壮,但音乐在根本上却始终保持着歌唱性的特点。同时,在歌唱性的基础上又具有华彩性、装饰性和变奏性的风格。

3.肖邦的音乐是从波兰民族的土壤中生长的,他吸收应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经过创造性的.改造而形成了他独有的音乐语汇。在他的玛祖卡舞曲、波罗奈兹舞曲以及夜曲等作品中,不仅具有典型而丰富的波兰民族风格,同时,也再现和反映了波兰民族的精神。他把民族的音乐与欧洲音乐相融合,创造出了一种可称之为波兰民族的并具有世界性的音乐。

4.肖邦的音乐以主调和声为主,同时贯穿复调的技法。他的和声具有古典音乐的严整性和根据性。他常常使用中古调式、交替调式和大胆的突然转调来变换和声,他喜欢用三度并置的调性对比,并将半音阶和声及其伴随的不协和性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领域。他在传统和声的范围内也探索运用了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他的和声的逻辑性是以声部的流畅进行为依据的,其声部进行灵活自由、幅度宽广、低音浓厚、纤细单纯。他的音乐织体大多为旋律加和声音型的伴奏,其伴奏音型丰富多样。

5.肖邦在曲式结构方面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创造性地使用能表达音乐情感的适合于自己性格的结构形式,在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波罗奈兹舞曲等作品中大多采用灵活自由的混合曲式结构。

6.肖邦在他的圆舞曲、玛祖卡和波罗奈兹舞曲中,突出特定的节奏;在幻想曲、谐谑曲和叙事曲中,又使节奏灵活多变。但从总体来看,肖邦的音乐个人随意性较大,有一定的即兴因素,其节奏比较自由,具有高度的伸缩性,这也正是肖邦对于“自由速度”(tempo rubato)的大胆探索。

7.肖邦的音乐是诗意性的,尤其是那些小型作品,如:前奏曲、练习曲、即兴曲和夜曲等,音乐总是表现得优雅如歌,诗意连绵。一些大型作品也同样具有浓郁的诗意。肖邦通过诗意性的音乐来倾诉自己的内心情感,所以,他的音乐具有极大地抒情性。

8.肖邦是一位以钢琴音乐来抒发爱国情怀的音乐家,“肖邦的音乐是与表现爱国主义精神这一神圣主题密切相连的,他对祖国深刻而强烈的热爱,贯穿了他音乐创作的总过程,决定了他音乐创作的总方向。”

总之,肖邦的钢琴音乐是独创性的,他的钢琴音乐体裁特征突出,风格鲜明,他为钢琴音乐体裁及风格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唯民.钢琴诗人肖邦的波兰情结[J].北京:音乐研究,1999,(4).

[2]汪启璋,顾连理,吴佩华编译,钱仁康校订.外国音乐辞典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

[3]冯智全.肖邦大型作品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 [美]Patricia Fallows-Hammond.钢琴艺术三百年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 A.索洛甫磋夫.肖邦的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54.

[6] [美]保罗亨利朗格.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7]李应华.西方音乐史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8] [美]唐纳德格劳特.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9]钱亦平,王丹丹.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篇2:肖邦的音乐风格

关键词:肖邦 唯美 钢琴 音乐

肖邦(1810—1849年),伟大的波兰音乐家,在西方音乐史上被誉为“钢琴诗人”。如果没有肖邦,钢琴音乐的历史上就会缺少一朵诗意浪漫的艺术奇葩;如果没有了肖邦的钢琴音乐作品,我们可能就无法欣赏到别样的诗一般浪漫至极的钢琴音乐。

肖邦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创作了《波洛奈兹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满20岁时已经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肖邦的独特不仅在于他是一位音乐天才,更在于他是音乐史上唯一一位仅用钢琴来创作的作曲家。他一生专注于钢琴音乐,并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由此而开创了独具个性的多样化的浪漫主义音乐——肖邦钢琴音乐,对丰富人类的钢琴音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肖邦用钢琴创作的作品几乎涉及了所有类型的音乐体裁——协奏曲、奏鸣曲、夜曲、圆舞曲、叙事曲、波罗奈兹舞曲、练习曲等。在钢琴已经非常普遍的今天,越来越多学习钢琴的人们从弹奏肖邦的作品中理解了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欣赏他的作品中了解了他。

肖邦是用唯美的心来表达音乐情感的思想者,他的音乐比较注重旋律的歌唱性和装饰性,强调声乐性和器乐性的相互交融,其创作的作品纯粹而细腻。他把钢琴作为表达情感的唯一手段,这种单一而独特的表现形式使得他在浪漫主义作曲家中显得独树一帜。他有时用钢琴清冷的音色表达自己至柔至美的情感,有时又用这种音色表达出了激烈和火热。在夜曲里,那种安静的期盼、甜蜜的回忆、瞬间的激动和转眼间的不安不时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人们领略到了一种别样的甜美、别样的忧伤和一种诗一般美丽的钢琴语言。

肖邦的音乐是属于那种能钻到人心里去的、能让人迅速喜欢的类型,能轻易拨动人心中那根柔软的弦,让人心醉。肖邦的精神世界在其各类作品中表露出的高贵、典雅、甜蜜或者忧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人文精神。肖邦的一些作品情到极致处会爆发出强烈的力量感,一连串的音符会展示出精神思想的灿烂火花,令人如同置身于光、影、色的唯美丛中,忘却了自我。德国音乐家舒曼曾把肖邦的作品比作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因为在肖邦的音乐里,在华丽绚烂的旋律下面,在激越、安静的吟唱后面往往是一种深沉怀念的情感。肖邦的圆舞曲作品,既有温柔抒情的情感,又有伤感凄婉的情绪。他以那种带有强烈张力的旋律,表达出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从这种不拘泥于古典主义时期舞曲对节奏中规中矩的表达中,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浪漫主义音乐家的个人情怀和理想主义的色彩。肖邦带着波兰的民族语言——“玛祖卡”走向了世界,在他的“玛祖卡”作品里,波兰的民族音乐语言被带到了绝美的高度。

篇3:浅谈肖邦的创作风格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 (Frydery Franciszek Chopin, 1810—1849) 出生于1810年3月10日, 家乡是华沙近郊的热利亚佐瓦-沃利亚。肖邦的父亲尼古拉·肖邦来自法国, 1787年迁居华沙, 他的母亲是波兰人, 他的血统里兼有法国人的浪漫和波兰人的朴实, 受两种文化的影响颇深。他的父母音乐造诣较深, 母亲酷爱波兰民歌, 经常在钢琴上弹奏波兰民歌, 是肖邦的第一任音乐启蒙教师。肖邦从小就对音乐表现出一种热爱, 6岁开始在波兰著名的钢琴教师Wojciech指导下系统学习弹钢琴。在钢琴教师的指导下, 肖邦不仅熟悉了大量的音乐作品, 也逐渐明白了音乐创作中个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性。这样肖邦7岁就创作出第一首钢琴曲《g小调波兰舞曲》, 8岁开始在各大公开场所进行钢琴演奏, 被誉为华沙的“莫扎特第二”。从8岁起, 肖邦就作为音乐神童, 频繁进出波兰的贵族沙龙, 在沙龙担当起演奏的主角。

1826年, 肖邦在16岁时进入华沙音乐学院, 在埃尔斯纳教授门下专心学习钢琴, 并进行早期的作曲创作。1829年毕业后, 7月份肖邦即前往当时的音乐圣地维也纳, 通过举办音乐会, 与维也纳音乐家进行交流, 在维也纳获得了极大的轰动, 引起了维也纳音乐界的重视和肯定。1831年, 肖邦又离开维也纳前往巴黎, 受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肖邦强烈希望波兰能够尽快争取民族独立, 他的这种爱国思想贯穿于其创作中, 并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 这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均有体现。肖邦在巴黎借助创作、演奏和教学, 很快就在巴黎音乐界获得了认可。1835年, 25岁的肖邦认识了法国作家乔治·桑, 并对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爱情生活激发了肖邦的创作热情, 他将炽热的感情化作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 将其音乐创作推向了巅峰。在与乔治·桑相处的时间内, 肖邦还结交了很多巴黎文艺界的友人, 当时的法国文学家雨果、巴尔扎克都是其来往比较密切的朋友, 与音乐家门德尔松、李斯特等人也交往甚密, 但他始终怀念其故乡波兰。1847年, 肖邦与乔治·桑的爱情宣告终结, 感情的破碎浇灭肖邦的创作热情, 加重了肖邦的忧郁, 导致肖邦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1849年, 肖邦撑着虚弱的身体创作了《玛祖卡舞曲》, 该曲竟成为其创作的最后一部音乐作品。1849年10月17日, 肖邦怀着浓郁的思乡情结在巴黎逝去, 走完了其天才创作的一生。

2肖邦的创作风格

肖邦作品的普及和受人欢迎, 是由于在他的作品里充满了一种感情:这种感情是浪漫主义的、富于个性的、是作者固有的感情。他的这种感情, 不只在他的祖国引起热烈的反响, 而且就是一切体验过流放的灾难和爱情的人也都会产生共鸣。作品的每一段旋律都是由肖邦精心设计出来的。他的作品实质上是注重对感情自然的流露和抒发, 不过多的掺杂炫技的成分。因此, 肖邦作品的戏剧性就像肖邦作品的跳跃性音符, 往往不会遵循一定的规律, 而是经常有出人意料的情节出现, 带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

从少年时代起, 肖邦受母亲的影响, 便对波兰民间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也使波兰的民族情怀深深溶入他的血液中。加之父母经常与文化界的人士交流, 使肖邦很早就接受到相应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也从中对波兰的历史和文化艺术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 使其对本民族的认识日益加深, 奠定了肖邦对民族文化的基础。即使在华沙音乐学院求学期间, 肖邦也经常到乡间收集民间音乐, 使波兰民间音乐成为其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其音乐作品的创作中。但从1829年起肖邦就离开波兰, 开始了其艺术之旅, 怀揣一杯祖国泥土漂泊在外的肖邦, 始终关心着波兰的民族解放运动, 并在波兰民族解放运动遭受失败之时, 怀着一腔愤懑, 创作了《革命练习曲》。该曲采用激昂的旋律, 旨在激起波兰人民的斗志, 宣泄了波兰民族的呐喊和抗争。那催人奋起的旋律, 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1846年, 华沙革命的再次失败使肖邦万念俱灰, 加之当时的音乐只是巴黎上流社会掩饰空虚的一种工具, 肖邦对这种生活日渐感到厌倦, 与乔治·桑的感情也走到了末路。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肖邦极度的孤独和苦闷, 但他仍然怀着对波兰的民族之情, 创作了激昂慷慨的《幻想波兰舞曲》、满怀深情的《夜曲》和充满波兰民间乡土气息的《玛祖卡舞曲》。由此可以看出, 肖邦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民族而歌唱呐喊。肖邦一生都牵记着波兰民族, 怀着极深的思乡情怀, 创作了大量的抗击沙皇统治, 对民族解放进行抗争的音乐作品。其强烈的爱国情怀深深根植于其音乐作品中, 成为其奋力宣泄其抗争情绪的一枚炮弹, 不断投向沙皇侵略者, 用音乐做武器, 与波兰人民一起为波兰民族的解放呐喊, 引起了更多人对沙皇侵略者的控诉, 也深刻反映了波兰人们追求民族独立的心声。

肖邦的创作追求形式的自由, 他从来不把自己的作品局限在一个既定的框框里, 这是他骨子里的浪漫主义血统对他的主要影响。他的父亲是法国人, 因此, 注定肖邦的作品必然有着浪漫主义的倾向。据史料记载, 肖邦创作的作品, 经过他的演奏, 每次都有不少改动, 对于此, 他的解释是“让人们猜去吧!”。这就说明了肖邦是一个不拘小节的创作天才, 他的浪漫主义情怀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很多即兴的因素, 让人对其作品浮想联翩, 充满探究的兴致。肖邦虽然经过正统的学校教育, 却并没有被教条所限制其个性的发展, 相反反而使他对作品的结构和均衡毫不在意。因此, 他的作品很少有正规的大型曲式, 他创作的作品随意性较大, 其中不乏灵感突至的即兴之作, 充斥着迷幻的、精致的、曼妙的音乐色彩, 使作品的曲式在迷人的旋律和和声衬托下显得那么合适, 简直就是人们所说的量身定制。他的作品常常会给人带来一种意外的惊喜, 极少的简单装饰, 大量的反复, 让人在体味中发现音乐经过如此简单的加工, 就可以创造出殊凡的效果。给人的感觉就仿佛一栋古老的建筑, 经过简单的整理和修饰, 令人眼前一亮。

从肖邦创作的作品内容来看, 其创作虽然充满着幻想, 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色彩, 但其创作的目的则具有非常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即肖邦始终把音乐创作当作其拯救祖国的武器, 当作其反抗沙皇俄国对波兰压迫的武器, 其作品表现出的浓浓思乡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都使得人们认为肖邦的作品也饱含了现实主义的写实笔触。肖邦的写实性还表现在其对作品的装饰追求一种新颖的效果, 经过音是肖邦作品的主要特点。他的装饰音绕开了音域狭窄紧跟主题的古典风范, 借助疾速奔跑的音流, 使整个旋律更有张力, 显得音域更加饱满充实。肖邦对和声的选择也比较精细, 他对低声部或中间声部的伴奏和声进行精雕细刻, 提高了对演奏者技巧的考验。肖邦也经常在作品中采用密集的和弦和琶音的音型装饰, 使得作品或激昂或柔美, 更具浪漫主义情调。见图1。

肖邦的作品纤细、凝练, 作品始终以钢琴曲为中心, 擅长采用不同的乐思、旋律将音乐铺衬得比较厚重和丰满, 绝不让作品流露出管弦乐的痕迹。他的作品虽然较多采用A-B-A的结构形式, 但由于他即兴元素的应用, 很少让人产生单调之感。因此, 肖邦创作的作品格调浪漫, 旋律优美, 感情真挚, 和声织体巧妙, 装饰别致, 节奏自由, 注重细节的刻画, 这些特点构成了肖邦的创作风格。

肖邦作品的民族性更是其创作风格的一个重要标志。肖邦是波兰音乐之魂, 一生共写过15首波洛奈兹舞曲, 生前出版的玛祖卡舞曲共41首。肖邦的作品被称为波兰战场上的英雄赞美诗, 充满了力量与勇气, 蕴涵着较强的波兰风情, 象征着波兰最高贵的传统情感。舒伯特称赞肖邦的作品就像“鲜花掩盖之下的大炮”, 是蕴藏在肖邦柔弱身体里的阳刚之气, 也是肖邦爱国主义的证明。肖邦借助音乐凸显出自身的勇敢威武, 并在勇敢威武中揉入了悲伤忧郁的感情, 使得通过波洛奈兹音乐, 使自身的形象和波兰民族的形象都得到了升华。波洛奈兹音乐中那些忧伤中夹杂着欢快、甜蜜中带着酸涩、既清醒又幻想的曲子, 正如肖邦自身的真实写照。这些曲子反映了被压迫民族极强的情感倾向, 反映了受压迫民族所具有的精神状态。但肖邦对民族音乐的应用都经过了巧妙的加工, 所以他的作品很少能够从音乐内容和形式来确定其具体取材于哪首民族音乐, 使得很多研究者在研究肖邦的作品时, 只能凭揣测来评判肖邦作品与民族音乐的关联性。

参考文献

[1]于润洋.悲情肖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13-21.

[2]邬析零, 廖叔同, 陈评, 等.外国音乐表演用语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450

[3]伯吉娜·斯门江卡 (波) .如何演奏肖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

篇4:论抓住肖邦音乐的风格

关键词:肖邦;全盛时期的创作;声乐与器乐的紧密结合;宣叙性特点;演变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9—0266—03

一、肖邦作品丰富的内容背景与鲜明的情感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1810—1849)。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3月1日出生于华沙郊区热拉佐瓦沃拉。父亲原籍法国,母亲是波兰人。他是个异常早熟的孩子,六岁就写诗。他的音乐天才很快就证明他注定成为“莫扎特的后来人”。九岁时,在音乐会上公开演奏,散场后,他更关心的好象是他的衣领,而不是他超常的演奏技巧,他对母亲说:“所有的人都在看我的衣领,妈妈。” 中学毕业后进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同时开始了早期创作活动。1830年以后他到巴黎定居,在那里度过了后半生。从此肖邦永远未能回国。当时,正值波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反对外国奴役、争取自由独立的民族斗争对青年肖邦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培育了他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忱。1837年他严词拒绝了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的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门大炮”。肖邦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灭亡”,足见他拳拳爱国之心。他晚年生活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从1846年起,肖邦的创作开始出现衰退的趋势。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波兰民族运动的几次挫折对他打击很大;另一方面同文学家乔治·桑的爱情破裂以及身体衰弱,大大影响了他的创作热情,身体健康每况愈下。1849年10月17日逝世于巴黎寓所,他临终时嘱咐亲人死后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

肖邦的艺术是爱国艺术,具有深刻的人民性,也是人道艺术家的十时微 ,是作家爱他生活和创作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先进理想的鼓舞而创造出来的。艺术比艺术家更有力。他所创造的典型和英雄将不依赖于他的薄弱意志而生活,因为这是永恒美的表现之一。

二、创作

肖邦的创作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华沙时期、华沙起义时期、在巴黎的全盛时期、晚期。

1.华沙时期(早年—1830) 这一时期的创作除少数作品外,在肖邦的整个创作中不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它是肖邦一生创作的起点,其中已经闪耀着民族感情和民族风格的光辉,这在他的《d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27)钢琴与乐队合奏的《降E大调大波洛奈兹舞曲》(1831)《C大调马祖卡舞曲》(1829) 《F大调马祖卡舞曲》(1829)、钢琴与乐队合奏的《波兰主题幻想曲》(1828)和《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回旋曲》(1828)中都有鲜明的体现。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1830年作的两部钢琴协奏曲。这两部作品富于浪漫主义气质,对爱情生活的体验,对幸福的热烈向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明朗欢快情绪贯穿全曲。

2.华沙起义时期(1830年末—1831年) 在这一短暂的时间里,肖邦的创作出现了一个飞跃。《b小调谐谑曲》(1831)写于逗留维也纳时期。起义激起的爱国热情同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首既严峻又温存的音诗。《c小调练习曲》(别称《革命练习曲》,1831)《d小调前奏曲》(1831)则写于得知华沙沦陷之后,激愤悲痛之情同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之间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同时期创作的《a小调前奏曲》则充满了迷惘、茫然的情绪,音乐构思奇特而新颖。

3.在巴黎的全盛时期(1832—1845) 在肖邦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深刻的民族内容,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娴熟的音乐风格使他的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创作涉及到钢琴音乐的各种体裁,从练习曲、前奏曲、马祖卡舞曲、波洛奈兹舞曲、夜曲、圆舞曲、即兴曲,直到结构更为复杂的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都获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肖邦的绝大部分练习曲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其中,《E大调练习曲》(1832)、《b小调练习曲》(1834)、《a小调练习曲》(1834)等最为突出。《E大调练习曲》是一首感情温存、深沉的哀歌,它的曲调属于肖邦创作的最优美的曲调之一,倾注了对祖国无限爱恋的感情。《b小调练习曲》则是一首充满了阴郁激愤情绪的作品。它的主题紧张强烈富于戏剧性,而它的中部却渗透着一种沉思宁静的悲凉气氛。在适宜于主要表现单一形象的练习曲体裁中,采用如此强烈的双主题对比的原则以造成尖锐的戏剧性冲突,这在肖邦的练习曲中也是不多见的。《a小调练习曲》则情感严峻,气势磅礴,全曲由号角性的简单音乐动机发展成为波澜壮阔的巨流,把音乐推向戏剧性的悲壮的高潮,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肖邦的三首奏鸣曲中,在内容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创性方面最突出的是《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1839),其中的第3乐章《葬礼进行曲》,寄托着对华沙起义中为民族解放而献出生命的烈士的哀思,是肖邦音乐中最脍炙人口的篇章之一。夜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于浪漫主义气质的体裁。他早年创作的夜曲深受英国作曲家J.菲尔德夜曲的影响,追求音乐风格的细腻、华美和典雅秀丽,有比较浓厚的浪漫主义感伤情调。流亡巴黎后创作的夜曲在内容上愈加深刻,音乐风格也更富于个性化了。他的《c小调夜曲》(1841)完全摆脱了菲尔德的影响,主题朴实无华、严肃而又悲哀,音乐的发展愈来愈富于戏剧性。它标志着肖邦已经将夜曲的创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大大地挖掘了夜曲的表现潜力,使它成为一种能容纳深刻社会内容的音乐体裁。肖邦的四首叙事曲全是这个时期创作的,其中有的是直接同波兰的民族史诗和民间传说相联系。如《g小调叙事曲》(1835)的创作是直接受到了波兰民族诗人密茨凯维奇的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启示。肖邦把握了为民族献出生命的英雄华伦洛德的深沉、严肃、大无畏的性格以及贯穿整个长诗的紧张的悲剧性气氛,将它们体现在严整的奏鸣曲快板乐章的形式中。《F大调叙事曲》(1839)则取材于同一位诗人的民间幻奇故事诗《希维德什扬卡》。

4.晚期(1846—1849) 这一时期肖邦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幻想波洛奈兹舞曲》(1846)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虽然在这里已经听不到像《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那样高昂、豪迈的声音,但它的那些由于对祖国、民族未来的某种憧憬而唱出的激昂慷慨的段落仍是极富于感染力的。《g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f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是肖邦最后的两部作品。前者是一首亲切、温存的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最后一点眷恋;后者在淡淡的哀愁中倾诉着对故国和亲人的最后思念。

三、肖邦作品的旋律特点

1.声乐、器乐因素紧密联系

肖邦作品的主音音乐织体中旋律占据优势迫使演奏者要制定出技术手段以便能最“引人入胜”显示出旋律美来。旋律应该由低音声部和悄悄引入的补充声部(和弦、音型)所支持。其任务是借助力度、速度和音色等手段来反映作品的全部声音财富。这财富源于唯一的肖邦式的和声终止式、精致的转调、半音阶、等音音阶、等音变换和各色各样的终止式。这种声乐与器乐性的结合我们在肖邦的音乐中也可以看到。肖邦风格的最大特点是声乐性与器乐性交织甚至融合在一起。肖邦的音乐中许多旋律是歌曲的音调自由地转为器乐的音调,或是相反的,器乐的音调为声乐的音调所代替。但最常看到的还是前一种情形:在肖邦的乐曲中,器乐的音调好象是从旋律的纯歌曲性的因素中引申出来的。可以举降D大调夜曲作品第27号为例。在这里如歌的曲调广阔、自由地流露着,很自然地转为华彩的音型,并带有肖邦所特有的精巧奇异的节奏。(加乐谱)

2.复调——多声部现象

多声部现象一般出现在较短的、大都是主音音乐段落里。这些常常证明肖邦的对位法技巧十分高超。下面是肖邦式的多声部的几个例子:

降A大调幻想波洛奈兹舞曲OP.61第66—76小节

——四声部复调音乐

升c小调玛祖卡OP.50之3 第1—9及33—41小节加弱起小节

——模仿

C大调玛祖卡OP.56之2第53—69小节

——卡农

升c小调波洛奈兹OP.26之1 第66—82小节

——复合旋律

3.变奏

真挚、热情、柔和、宽广如歌,正象格林卡、柴科夫斯基等俄罗斯古典作家的旋律特点一样,也是小帮的旋律特点。+3+“我们从奥斯卡·科尔别尔格(O.Kolberg)出版的马索维亚曲调集中随便拿一本来看,就可以看出玛祖尔人的民间音乐与整个肖邦音乐的风味是多么接近。” 俄罗斯民歌所特有的变体发展也是波兰民间音乐的特点。而我们在肖邦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喜好用变奏的发展。肖邦音乐的最大的特点正是旋律的变走。才气洋溢的摇篮曲是这种变奏的最出色的例子。整个作品中在不变的主音、持续低音上,每一小节变换着主和弦与属和弦的和声。乐曲的开头,在这非常纯朴的固定低音的背景上,奏出明显的民间色彩的迷人的旋律。肖邦虽然用“装饰”型的各种变体手法来改变它,但始终保持音乐的总的温柔诗意的、宁静安谧的“亲切”性质。

4.诉说性、宣叙性

除了以上这些特点,宣叙性、朗诵性也是肖邦的旋律特点。肖邦的旋律常常是在说话,而且这说话也象它们歌唱那样富于表现力。贝尔查在肖邦的宣叙调中看出有波兰民间音乐史诗体裁——波兰沉思曲的痕迹。贝尔查写道:“大家都知道,这种体裁在它发展的成熟期形成为先有一个缓慢的史诗性的领唱(常常带有悲哀的色彩),然后是一些紧张性的段落,与开头的领唱的旋律交替出现……。”

5.演变

作曲家肖邦成熟所经历的道路——从他青年时代的作品的抒情开始,经过炫技和沙龙的幽雅、幽默和民间性,再到民族作曲家的戏剧性和高昂的激情,最后同乡超验。令人深思的是,在肖邦风格的演变过程中,不管作品的曲式和体裁,演变都是显而易见的。作曲家面貌的改变无论在奏鸣曲、波洛奈兹舞曲,还是在那段时期的玛祖卡舞曲里都在进行。各类织体的有趣例子在肖邦成熟晚期创作中最为常见。它们与和声、旋律和节奏的奇思妙想的发展一起形象地展现了肖邦个性化的创作技巧迅速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童道锦,孙明珠.钢琴教学与演奏技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6.

[2]谢颖.20世纪钢琴大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童道锦,孙明珠.外国钢琴作品的分析与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4]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篇5:肖邦的音乐风格

-----------真正的灵魂音乐

经过一个学期的交响乐鉴赏课的学习,使我对中外名曲有了更多的认识,在此我选择的是肖邦的夜曲,因为我觉得肖邦作为一个钢琴艺术家,而他的过人之处正是他的夜曲。

肖邦,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

喜欢肖邦,喜欢他的夜曲。

肖邦音乐中的梦幻感是意境浓密,情致万繁,万般迷人的。而最能让我们陶醉于这一诗一般梦境的,就是他的夜曲。当肖邦的夜曲弥漫开来,你会感到最纯净的美。他是借助夜曲这一体裁来吐露心思,表情达意。你可以说他在窃窃思语他的秘密,也可以说他在思念他的祖国,里面内容丰富得不平静。这就是为什么首创夜曲的人被人们遗忘了,而肖邦却被人记住了。

听肖邦的夜曲时,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一种画面:夜,诗人缓缓走到窗边。夜色如此宁静,心中不免想起了她。以往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一点一点映入眼帘,而如今,却和她天人永隔。又一次,眼前浮现出她美丽的笑靥,耳边又听见了她温柔的话语,忧伤顿时在整见屋子里挥发开来。多么美好多么亲切——可窗外突如其来的雷声固执地将他从幻觉中拉出来,就这样,诗人醒了。现实,全是现实。诗人说,再让我看她一次吧,我想看看她。他失去了理智,疯狂地继续着暴风雨般的发泄,他无力地闭上了眼睛,又看到了恋人的背影,正渐渐离他远去,他哀求着“回来啊„„回来吧”。诗人流着泪,喃喃自语“回不去了„„她死了!”渐渐地,好象一切趋于平静,窗外的雨此时也停了,诗人用仅存的最后一缕气息没有知觉地从凳子上滑落下来,躺在钢琴旁,闭上了双眼。

肖邦的作品对我而言永远是如同天堂的音乐,是天使们嬉笑的声音,脱俗的,犹如披上一层薄薄的雾纱,而那纱边轻轻的挂住了我的心,而我就这样被他们带走了。魂已经不在我的身体内了。

我为之感动的并不是音乐的本身,而是音乐给我带来的感触和感动!音乐——有些人用它来发泄,有些人用它来疗伤„„ 而我,则喜欢让它静静地陪伴,与它絮诉。然后,在每个静穆的时刻,倾听灵与乐交融后的朗丽余音。

音乐就是心情的一段独白,一份写照„„ 有些人的生活可以过得那样丰富,实在是因为他们的心里藏着可以呼应的东西的缘故!

篇6:肖邦——音乐天才

肖邦这个异乡人初来乍到,还不为人所知。李斯特的慧眼第一个发现了肖邦的天才。李斯特把肖邦引进了巴黎的沙龙,也把他介绍给一位女人。想不到,这竟然决定了肖邦后半生的命运。

这一天,肖邦即席弹了许多曲子,他弹得兴高采烈,完全沉浸在乐曲中,把听众也忘记了。当他即兴弹完,抬起头来,问到一阵薇奥利特香水的芬芳。他这才发现一双热情的眼睛正凝视着她。这位女性穿得很朴素,优雅而娴静地坐在他的钢琴旁边。她并不漂亮,身材矮小,已经开始发胖,大他有一双美好的眼睛和一个高高的哲学家的前额,给人一种男子气概。

乔治·桑第一研究对肖邦的气质发生了兴趣。可是,肖邦却并没有立刻喜欢他。

他甚至还向朋友讲过这样的话:“乔治·桑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女人,不知道她是否真的是女人,我非常怀疑这件事。”

乔治·桑的确是个特殊的女性。她藐视传统,饮烈酒,抽雪茄,爱骑马,喜欢男装,骂起人来满口污言淬语,谈情说爱时却百般柔情,千般风流。他是一个多情的女人,已经30多岁了,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与诗人缪塞刚刚分道扬镳。她对男人了如指掌。她喜欢肖邦,就有办法使肖邦喜欢她。

肖邦是个男子,却有女性气质。他面色苍白,身体纤细,体制柔弱,忧郁伤感,常常由于激动而疲惫不堪。他还不到30岁,他的天才备受女人的崇拜。但是,两次失恋使他怀疑女人的情感。他在孤寂中生活,又无法摆脱对爱情的渴望。忧郁的阴影罩着他。他感到自己创作力在衰退,思想变得懦弱,想象变得苍白,灵感渐渐枯竭。他需要一种强烈的有活力的爱情来换醒他心底的热情,在他无力的手指中重新注入艺术的生命力。对于命运的忧虑不安犹如双重的阴影和双重的枷锁,压抑在他的心头。他那干枯的心田期待着爱情雨露的滋润。

肖邦的感情防线在桑夫人的进攻下很快就全线瓦解。他们相爱了。他们常常在奥特尔区约会,桑夫人在那儿的一幢公寓里租了一个房间。李斯特和他未来的夫人则足了另一个房间。他们四个人常常一起用餐,一起出入沙龙。

整个巴黎为之惊讶。善意的劝告和恶意的攻击都无济于事,他们情投意合。他爱上这个女人是不可避免的,又是可悲的。他需要这样的女人。这个男子气的女人正是这个女人气的男人的必不可少的补充。

真正的朋友们都在为肖邦高兴,因为爱情不仅使他显得英俊健康,而且情绪活跃,感觉良好,充满自信。过去的神情恍惚、忧郁伤感竟然一扫而空。他的创作才能又获得了非凡的活力。肖邦来到桑夫人诺罕的庄园。这是一个典型的法国乡村,与肖邦的故乡有着完全不同的风味,在风景优美的草原上,坐落着这撞石头房子。晚上,从田野的远处传来牧羊人粗犷、奇特的歌声,这些都是肖邦激动不已。作家、诗人、艺术家们也尝到这儿来做客。肖邦在这儿享有最大的权利,他占有两件幽静的房子,一间摆着专门为他买来的钢琴、写字台和沙发;一间是恬静的卧室,在这里,他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肖邦多年来第一次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幸福安定的时期了。肖邦创作上成熟、智慧和力量的全盛时期也终于到来了。如果没有乔治·桑的爱情,没有受到乔治·桑周围那一群大作家朋友的影响,他卓越的才华可能也不容易开花结果,达到高度的艺术境界。在这个时期里,他写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作品,他意识到这是随桑夫人的爱而带来的平静的心境和平静的创作环境的结果。

但是,肖邦又不能平静地工作,他的身体日渐不适,病魔的阴影时时威胁着他,巴黎的音乐活动和社交生活也在吞噬他的健康。肖邦的生命化成了音乐,但他的生命力则在一天天衰退。桑夫人戏谑的称呼他:“我亲爱的尸体。”肖邦几次尝到了死亡的滋味,也逐渐变得过分敏感,充满恐怖的幻想,他的思想总是集中在死亡上面。而桑夫人仍然是生气勃勃,永不满足。

他们不得不分手了,他们一起生活了九年。

有人说,是乔治·桑点燃的爱情之火,使肖邦的创作天才燃烧起来。也有人说,是这个女人过于热烈的爱情使肖邦的疾病更趋恶化,英年早逝。

有人赞美她是伟大的女性。也有人诅咒她是放荡的淫妇。

有人歌颂音乐和文学的联姻。也有人统治者不相称的结合。

但是,谁也无法否认,他们生活的九年是肖邦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创作阶段,是他最光辉的创作力高峰期。而肖邦与乔治·桑分手之后,他再也没有写出任何一部重要的作品。肖邦是以删掉这一点的,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乔治·桑没有怨恨,只有爱情,他不能忘记乔治·桑。

肖邦与乔治·桑的爱情,是一次成熟的爱情,开花结果的爱情,给与他艺术生命力的爱情。他不能忘记乔治·桑,是不能忘记他那创作力高峰期的光辉岁月。

篇7:肖邦的音乐风格

-论文《浅析肖邦音乐的民族性与爱国精神》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浅析肖邦音乐的民族性与爱国精神》

摘要:

肖邦素有“钢琴诗人”之誉,其音乐的民族性也是众所周知的,其体裁和内容都与波兰有关,和爱国相连。肖邦的爱国情怀也是无人否认的,甚至许多的音乐语言元素上也有一定的波兰民族特点。肖邦音乐的民族性无疑是一种世界性,他已经超越了波兰民族音乐语言的局限,完全融入了当时的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潮流。

肖邦的音乐在整个西方音乐史上更是个性独特,这是肖邦音乐的独特性所在,个人内心情感的诗性表达才是肖邦音乐的主要特征。肖邦音乐的民族性并不表现在具体的音乐语言的民族风格之上。也与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大不相同,更多的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而不是典型的波兰民族音乐,他的音乐表现出的是欧洲当时的整体特征。

关键词:

钢琴

肖邦

民族性

爱国精神

肖邦的音乐是钢琴音乐王国的珍品。肖邦音乐以诗性著称,并因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而与波兰紧紧相连,于是,民族性也成了肖邦音乐的特征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将肖邦和李斯特作为“民族乐派的直接先驱”,认为“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反对猎奇,同时又不被它所束缚,问题努力体会它的特质圆心重新创造。这样,他既提高了民间音乐体裁的艺术水平,又保持着它的纯净的风格,从不丧失其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肖邦钢琴音乐的民族性问题似乎毋庸置疑,但这种民族性是什么样的民族性?与后来的民族乐派是何关系?却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分析。否则,民族性概念只是一种抽象概括,不能成为肖邦的个性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就肖邦钢琴音乐的民族性问题进行具体而较为全面的探讨,以求弄清肖邦音乐的民族性的具体内涵及主要特征。

一、肖邦音乐的民族性建构

19世纪上半叶的巴黎,肖邦是波兰民族的象征,肖邦的音乐自然也成了波兰民族音乐的标本,其民族性似乎毋庸置疑;但是,究其音乐本身,这一结论却还是可以商榷的。我们试通过对肖邦音乐的“民族性”这一特点的建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来深入肖邦音乐“民族性”的具体内涵和所指。

1.肖邦的经历与爱国情怀:民族性建构源泉之一。

肖邦1910年出生于华沙郊区,父亲原籍法国,母亲是波兰人。肖邦幼年即随捷克音乐家日夫尼学习钢琴,8岁时开始公开演奏,14岁开始师从华沙音乐学院院长埃尔斯纳学习,16岁中学毕业进行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开始早期创作活动,19岁毕业并于第二年再次在华沙开演奏会,演出自己的两部钢琴协奏曲后开始出国深造,从此永远离开了祖国。因当时正值波兰民族运动走向高潮,临行前朋友为他装了一杯故乡的泥土,这杯泥土像圣物一样,一直没有离开肖邦,死后也与肖邦葬在一起。肖邦在维也纳逗留时得知华沙起义的消息曾试图回国参加起义为朋友所劝阻,后知华沙起义失败,祖国在异族的铁蹄之下,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寄旅异乡的肖邦用他的音乐呼吁人民进行斗争,他的革命练习曲就是这样的佳作,他的音乐也因此被舒曼称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肖邦临死前曾留下遗嘱,让人将他的心脏带回祖国。正是肖邦的特殊经历与寄居异国他乡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情怀,成为了肖邦音乐的民族性建构的重要源泉,肖邦作为波兰的象征,他的音乐也成了波兰音乐的标志。

但音乐家的爱国之情并不等于其音乐的民族性,正如中国当年在帝国主义凌辱之下的神州大地,那些一心想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洋化派也同样爱国一样,技术或者艺术观念的不同并不妨碍同样的爱国之情,反之,爱国并不等于思想观念的民族传统化。少小离家、致死未归、人生的一半时间凄苦地寄居于异乡的肖邦,对民族的怀念、对祖国的热爱是真挚热烈的,但长期生存于巴黎的肖邦,已经融人巴黎上层社会,成为了巴黎上层社会的一分子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故而我们要认定肖邦音乐的民族性,还需要进一步考察肖邦的具体音乐作品。

2.音乐体裁的民族特征:民族性建构源泉之二。在肖邦的钢琴音乐中,波罗奈兹舞曲和玛祖卡舞曲直接来源于波兰民间舞蹈音乐。波罗奈兹舞曲坚定有力的节奏型及快速适中的节拍适宜表现贵族尚武的骑士风貌;玛祖卡舞曲是最具波兰民族性的舞曲,肖邦的58首玛祖卡被称为波兰的民族魂,充满了波兰的乡土气息。这些是肖邦音乐民族性建构的又一来源。认定肖邦音乐的民族性特征的研究者大多是以这两种舞曲为依据的。

从音乐创作上的民族性来讲,玛祖卡舞曲和波兰舞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有民族性格的作品,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他远离祖国之后创作的。作品展示了作曲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农村小景的描写,也有富有戏剧性的作品又有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但无论内容简洁还是复杂,都保持着波兰民间艺术的典型特征,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3.音乐内容的民族性:民族性建构源泉之三。

肖邦的音乐从体裁和内容都与波兰有关,和爱国相连,他的经历及其爱国情怀也是无人否认的,甚至许多的音乐语言元素上也有一定的波兰民族特点,但笔者还是不同意简单地将其归为民族性,更不同意将其归为民族乐派,因为一是民族性是一个需要进行具体辨析的概念,二是民族乐派有其特定的所指。

民族乐派是除了在题材内容上取材本民族历史传说、描写祖国瑰丽河山与民族风情外,更重要的是在音乐语言上直接引用民歌或民间舞曲进行加工、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乐曲,在调式、和声、旋律上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一特色的鲜明主要是来自于他们致力于振兴本民族音乐的主观追求,而肖邦音乐中的民族性既不如他们鲜明,也不是为了致力于推广与复兴波兰民族音乐,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情感的抒发,虽然这种情感之中有太多的爱国之情。并且在肖邦的音乐中,更多的是一种浪漫主义时期的西洋音乐的主要特征,所以,肖邦的音乐的民族性无疑是一种世界性,他已经超越了波兰民族音乐语言的局限,完全融入了当时的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潮流。

二、精神上的民族性

从精神上的民族性——大部分的肖邦作品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肖邦不但是一位作曲家,演奏家,同时,也是一位战士。由此产生了肖邦的音乐不同于其他作曲家的崭新的特色:他的音乐既表现了强烈而深沉的民族感情,又代表了时代文化的精神,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战斗性。对此,舒曼明确的指出:“在肖邦的创作里,在他的玛祖卡舞曲的质朴的旋律里隐藏着多么危险的敌人,他一定会禁止音乐。肖邦的乐曲乃是遮掩在鲜花里的大炮。”肖邦的练习曲虽然绝大多数作于三十年代,但已非常成熟,在他的全部作品中也属于杰作。首先,他们具有高度的独创性,把艺术性和技术性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避免了十九世纪以来钢琴练习曲常流于单纯技术性的机械,平庸和枯燥。从技术的角度看,肖邦的练习曲是技术课题最为集中,训练价值最为有效的,而且可以说他们开阔了近现代钢琴技术的新天地。从音乐的角度看,肖邦的练习曲已不再是单纯的练习曲,而是真正的艺术珍品和很好的音乐会表演曲目。正是肖邦的练习曲为后世的“艺术性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开辟了道路。

三、肖邦独特音乐的地位

肖邦是音乐史上重要的波兰爱国主义作曲家。谈他的作品,首先离不开波兰这个伟大的民族及其深重的灾难,也离不开肖邦本人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离不开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他的创作内容大都与他的国家的命运和他的忧患密切相关。这是认识和理解肖邦音乐的最根本的关键。在肖邦的音乐风格中,最突出的是他的民族性。肖邦的音乐与波兰民间音乐有着深刻而又广泛的联系,在旋律,节奏等方面尤其突出,他吸取了波兰民间音乐中富有特色的旋律因素,有高度的感情表现力,极富的艺术个性他的节奏型也来自民间舞曲,这一点在他的玛祖卡舞曲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他的音乐结构也是在波兰民间音乐的结构原则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民族特点的浪漫主义结构形式;在调式,和声方面,他从民间音乐中吸取精华,使用了一种具有民间音乐特点的色彩和声和转调原则。肖邦一生主要致力于钢琴作品的创作,在钢琴领域内肖邦的创作进一步完善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同时也展示了他音乐风格的多样性,深入挖掘人的思想感情,在形式上又是那样丰富完整,正如斯塔索夫所说的那样:“肖邦内心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和平,安谧,壮丽,有时激动,悲壮,如暴风雨,他把这内心世界表现在充满奇妙诗意,魅力的形式里。”因此,他享有了钢琴诗人的美誉。

肖邦音乐的高度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19世纪30--4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总潮流的一个侧面,喊出了受压迫受奴役的波兰民族愤怒、反抗的声音。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反对猎奇,同时又不被它所束缚,总是努力体会它的特质加以重新创造。这样,他既提高了民间音乐体裁的艺术水平,又保持了它纯净的风格,从不丧失其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他的创作又具有强烈的波兰民族气质和情感内容,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一方面以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家的杰出代表著称,另一方面以欧洲十九世纪民族乐派的奠基人载入史册。肖邦之所以伟大,也正因为他把浪漫主义的时代风格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内容紧密地融合在音乐作品中。

结语:从以上对于肖邦音乐的整体分析,我们认为肖邦的音乐的民族性更多来自于一种爱国情感的建构,说他是“在自己的音乐中强烈地突出斯拉夫民族因素的第一位伟大的作曲家”,是一种比较的结果,肖邦的音乐并非我们所想像和理解的波兰原生的民族音乐,而是他心中的情感想像,肖邦的音乐语言,肖邦的音乐的民族性并不表现在具体的音乐语言的民族风格之上,也与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大不相同,更多的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而不是典型的波兰民族音乐,他的音乐表现出的是欧洲当时的整体特征。肖邦的音乐的民族性,其实是一种世界性,是西洋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时代特性在肖邦身上的独特体现。这才是肖邦音乐的主要特征,也是肖邦仅仅创作钢琴音乐,却能够在音乐史上据有重要地位的原因所在。

篇8:肖邦钢琴作品的风格特征初探

一、肖邦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爱国热情

肖邦对波兰的故国之情深深根植于他的音乐作品中, 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 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 (如《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等) 、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 (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 、哀坳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 (如《降b小调奏鸣曲》等) , 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 (如一些夜曲和幻想曲) 等等。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 为贵族演出却很勉强。

二、肖邦作品的旋律、和声、织体、结构独具特色

肖邦钢琴作品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他的旋律独具特色, 其钢琴音乐非常富于歌唱性。他通过力度的层次安排及乐句的松弛控制, 通过把手指沉到琴键里面的弹奏技巧, 使钢琴真正地表现出了一种像弦乐乐器或人声一样具有呼吸的良好“歌唱”能力, 即把声乐性的旋律自由地转化为器乐旋律, 形成了一种和贝多芬的动机性结构完全不同的旋律结构 (比如降D大调夜曲OP.27中如歌的曲调就是这样的) 。这样, 一种不同于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的、具有梦幻色彩的优雅, 就在肖邦琴键下流淌出来了。另外他还以雅致精美的旋律在大胆闪耀的和声及巧妙的织体补充下, 弥补了钢琴在长时值持续音方面的不足。为了弥补歌唱性的旋律在动力发展上的不足, 以及旋律本身符合的曲式带来的大量反复的听觉缺憾, 肖邦在他的作品中大量地使用了与旋律相对应的带器乐性的装饰音。这种短时值的装饰音尽管属于器乐性质的, 却仍带有一定的音乐特性, 它们并不仅仅是一种外部形态上的丰富, 更是对主要音乐思想的适当补充。而另一种带装饰性质的经过句, 即一种以音群或音流的形态存在的装饰变奏, 则更典型地体现了肖邦在旋律的动力性上的灵性。除了写作旋律的才能, 肖邦在和声构建上的才华无疑是浪漫主义时期最璀璨的瑰宝之一。他的和声富于色彩, 调性的变化非常微妙。他对和声色彩的敏锐感觉及其挖掘的才能使同时代的钢琴家们感到不知所措, 而肖邦和声的最大特点是和声与旋律间有机生动的联系。几乎在肖邦的任何一首乐曲中我们都能够注意到旋律与和声的巧妙融合, 这种融合是以建立和声的独立思维和表情为基础的。

三、肖邦对钢琴踏板的运用做了富有创造性的开发

肖邦对踏板的效果做了富有创造性的开发, 在使用上以前的钢琴家们更复杂更精细。肖邦的作品在使用踏板时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他的作品中已开始大量使用切分踏板了, 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很先进的技术;2.他经常用长踏板来达到复杂的、浑厚、具有交响乐队般的音响效果, 有的中间还包含着许多不协和的和弦外音甚至不同和弦;3.在他的作品中经常采用模糊踏板, 就是换踏板时稍微推迟一点, 使两个踏板的交接处界线模糊;4.有时为了音乐表现的需要,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要用抖动踏板、半踏板或1/3踏板等等, 当然这对踩踏板的技术和听觉的灵敏度都有较高的要求;5.肖邦常用踏板把低音部相隔很宽的和弦持续下去, 形成萦绕着迷人旋律的音群, 他要求必须让每个音符都歌唱起来。总之, 肖邦在钢琴作品中这么细腻的踏板运用, 是为了要达到音乐的某种气氛和烘托真挚的情感, 有时甚至体现了明确的诗意或哲学思想。

四、肖邦作品是“诗人”与钢琴的完美融合

肖邦作品风格的独特魅力, 不仅表现在作品的独特创作手法上, 还在于他的作品都充满了浓郁的诗意, 被世人喻为“钢琴诗人”。肖邦的一生是在波兰和法国渡过的, 在肖邦的文化基因里, 他既受到了时代风气的强烈熏染, 更融合了不同民族文化和艺术门类而形成了超越性的成就。这两个国度, 不仅是音乐的国度, 也是诗的国度, 钢琴造就了一个音乐的肖邦, 诗造就了一个文化的肖邦, 文化与音乐的结合, 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巨人。

肖邦的作品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这些作品以及所表现的精神, 这和作为诗人的裴多斐“若为自由故”是多么的相似!他对祖国的深沉爱恋, 对波兰民间音乐的发掘与弘扬, 使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和民族性的激情, 也充满了人民性的精神, 他无愧为伟大的音乐家, 也无愧为一个浪漫主义时代的伟大的民族诗人。他的任何一部作品的思想表达都是简洁清晰而不进行任何意义上的矫饰, 这也是肖邦音乐作品中最珍贵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张泽民.高士彦译.李斯特论肖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2]爱德华·巴克斯特·培理.肖邦的叙事曲[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 1.

[3]张锡光.钢琴诗人—肖邦和他的夜曲[J].钢琴艺术, 2000, 3.

上一篇: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专项活动工作汇报下一篇:让孝顺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