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定说明书

2024-04-17

胃痛定说明书(精选12篇)

篇1:胃痛定说明书

胃痛定商品介绍

通用名:胃痛定

生产厂家: 江苏健民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780

药品规格:12片

药品价格:¥14.95元

胃痛定说明书

【通用名称】胃痛定

【商品名称】胃痛定片(健民)

【拼音全码】WeiTongDingPian(JianMin)

【主要成份】肉桂、红花、沉香、五灵脂、豆蔻、雄黄、人参、白胡椒、枳壳、巴豆霜、高良姜、丁香、木香。

【性状】胃痛定片(健民)为棕褐色;气香,味辛。

【适应症/功能主治】舒气,化郁,逐寒止痛。用于胃寒痛,胃气痛,食积疼。

【规格型号】12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片,一日2次;重症一次2片。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勿食生冷及不易消化之食物,孕妇忌服。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用可能发生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12片/盒。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2020780

【生产企业】江苏健民制药有限公司

胃痛定片(健民)的功效与作用胃痛定片(健民)舒气,化郁,逐寒止痛。用于胃寒痛,胃气痛,食积疼。

胃痛定服用常见问题

问:胃痛定片的主治功能是什么?

答:舒气,化郁,逐寒止痛。用于胃寒痛,胃气痛,食积疼。

篇2:胃痛定说明书

【拼音全码】WeiTongPingJiaoNang(TongRenTang)

【主要成份】白屈菜。

【性状】胃痛平胶囊(同仁堂)为内容物为类白色至黄色粉末或颗粒。

【适应症/功能主治】缓急止痛。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胃肠痉挛引起的疼痛。

【规格型号】0.5g*10s*2板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铝塑板,10粒/板×2板。

【有效期】36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310

【生产企业】北京同仁堂民安药业有限公司

篇3:胃痛定说明书

《七条规定》中所指的矿长, 包括生产煤矿矿长, 各类煤矿建设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 小煤矿实际控制人等。

《七条规定》的主要内容就是“七个必须、七个严禁”, 抓住了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 其主要特点是:

一是以人为本, 宗旨鲜明。《七条规定》核心就是保护矿工生命安全。因为矿工是煤炭生产的实践主体, 常年在井下作业, 牺牲了应该享受的阳光和新鲜空气, 而把光和热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人民, 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爱。作为一矿之长, 应该把维护矿工的生命安全作为第一职责, 满怀深厚的感情, 把矿工当成亲人、当成兄弟, 切实保障他们的生命健康。

二是依法依规, 言之有据。《七条规定》中的每一个必须、每一个严禁, 都依据了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都是有法可依的。违反了规定, 就要依法进行处罚。

三是突出重点, 切中要害。《七条规定》突出了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也是近些年导致煤矿重特大事故的主要因素。概括讲就是证照、采界、通风、瓦斯、水害、设备、人员。只要把这几个要素抓住, 就可以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

四是简明扼要, 耳熟能详。《七条规定》的内容只有188个字, 一看就明白。虽然这些规定过去都有, 但是, 散落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程当中, 许多矿长不够熟悉。通过颁发《七条规定》, 把矿长应该做的、必须做的基本要求都规定得非常清楚, 便于记忆, 便于操作。

为深刻领会、准确理解《七条规定》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现逐条进行简要解释说明。

第一条:必须证照齐全, 严禁无证或证照失效非法生产。

证照齐全是煤矿依法依规生产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准入门槛。煤矿证照齐全是指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等六证。缺少任何一个证, 就是证照不齐或无证, 煤矿都不得从事生产;擅自从事生产的, 都属非法生产。同时, 每个证照都有一定时效性, 超出证载批准的期限, 都属证照失效, 也不得组织生产, 否则也属于非法生产。

在日常检查和事故调查过程中发现, 有的矿井根本没有六证或证照不全非法生产;有的矿井未及时办理证照延期手续, 造成证照过期失效继续生产;有的矿井被暂扣或吊销证照后违法生产;有的矿井拒不执行停产指令擅自生产;有的矿井已被关闭但死灰复燃。一些煤矿建设项目没有履行任何审批手续而未批先建;有的存在边审批、边设计、边建设“三边”现象, 有的未依法办理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手续、违反“三同时”规定;有的兼并重组、资源整合技改矿井假整合、真出煤, 假技改、真生产, 该关未关, 该停不停。这些非法违法矿井, 根本没有形成生产系统, 盲目冒险蛮干, 安全管理极为混乱, 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 极易发生重特大事故。

2002-2012年期间, 由于矿井无证、证照不全或过期失效而非法违法生产建设, 共造成特别重大事故26起、死亡1375人, 分别占同期特别重大事故总起数的42.6%和死亡人数的39.7%。例如, 2008年7月14日,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李家洼煤矿新井在无任何审批手续、无任何证照的情况下, 采用“独眼井”, 违法承包给包工队, 非法盗采煤炭, 由于井下超量存放非法购买的炸药, 在潮湿、不通风的环境下自燃, 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 造成死亡35人的特别重大炸药燃烧事故。

第二条:必须在批准区域正规开采, 严禁超层越界或者巷道式采煤、空顶作业。

煤矿依法依规生产建设, 首先要保证在法定批准的采矿许可范围内组织生产建设, 包括开采的煤层、深度、边界等。超层越界是指在煤矿《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煤层之外或者区域之外开采, 具体有下列几种情形: (一) 国土资源部门认定为超层越界的; (二) 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煤层层位进行开采的; (三) 超出采矿许可证载明的坐标控制范围开采的; (四) 擅自开采保安煤柱的等。

超层越界开采后患无穷。在越界区域内一般没有形成正规的通风、排水、监测监控系统, 缺乏科学设计和合理规划;一般不上图纸, 图纸与实际不符, 造成隐患;往往采取隐蔽手段, 不让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发现, 造成安全生产的盲区;一般都是非正规开采, 以掘代采, 乱采滥挖, 破坏采矿秩序;管理混乱, 造成事故多发。超层越界开采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毒瘤”, 必须彻底铲除。

正规开采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障。它是指煤矿矿井、采区、采掘工作面布置符合煤矿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的要求;采掘工作面独立通风, 风量稳定可靠;采、掘、支护工艺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具体要求做到, 矿井加强生产准备, 始终保持水平、采区和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与衔接;矿井开拓系统形成后, 方可进行采区准备巷施工;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构成通风系统后, 方可开掘其他巷道;采煤工作面必须在采区构成完整的通风、排水系统后, 方可回采;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和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 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2个安全出口, 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 按规定淘汰落后和非正规采煤方法、工艺。非正规开采是比较原始落后、非常危险的采煤方法, 如巷道式、房柱式、仓储式等, 一般没有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 没有2个安全出口, 没有可靠支护, 以掘代采, 极易发生事故或造成事故扩大。空顶作业是煤矿工人在未采取可靠支护措施的顶板下作业, 属于重大安全隐患和严重的违章冒险作业。

2002-2012年期间, 全国煤矿由于超层越界发生特别重大事故18起、死亡824人, 分别占同期特别重大事故总起数的29.5%和死亡人数的23.8%。例如, 2012年8月29日,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正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肖家湾煤矿, 在未经批准开采区域的17个煤层中共布置41个非法采掘作业点;4个采煤队在该区域内采用非正规采煤方法, 以掘代采、乱采滥挖;有9个煤层不在采矿许可证批准的煤层范围内非法违法开采, 在平面范围内巷道越界257米, 非法产煤21.14万吨;由于非法违法开采区域内的采掘作业点无风、微风作业, 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 提升绞车信号装置失爆, 产生电火花引爆瓦斯, 造成48人死亡、54人受伤的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第三条:必须确保通风系统可靠, 严禁无风、微风、循环风冒险作业。

完整可靠的通风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只有通风可靠, 才能保证井下人员需要的新鲜空气, 才能排除井下的有害气体, 才能调节井下的温度。通风系统可靠是指矿井通风系统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无角联通风等不合理巷道;矿井通风风流稳定, 风量满足生产需求, 风速不超限, 气体浓度等符合要求;通风设施控风可靠, 强度满足要求;通风设备性能合格, 管理严格。其基本要求可概括为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事实证明, 发生瓦斯事故的煤矿, 大多都存在通风系统不合理、不可靠问题, 如采区没有实现分区通风, 采、掘工作面通风不独立、风量不足, 存在不合理串联通风、角联通风, 高突矿井没有专用回风巷道, 通风设施不可靠造成漏风, 局部通风机管理不善和风筒漏风等造成工作面无风、微风、循环风作业, 导致瓦斯局部聚集, 发生瓦斯事故。特别强调的是, 在矿井通风大系统合理可靠的前提下, 局部通风十分关键。据统计, 2008-2012年较大以上瓦斯事故中, 发生在掘进工作面的占60%。

2002-2012年期间, 全国煤矿共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 (煤尘爆炸) 事故38起、死亡2530人, 分别占同期特别重大事故总起数的62.3%和死亡人数的73.1%。而瓦斯爆炸事故中, 有27起瓦斯积聚原因是由于通风系统不可靠、局部通风机循环风引起的, 占瓦斯爆炸事故的93.1%, 是瓦斯事故的首要元凶。例如, 2007年12月5日,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瑞之源煤业有限公司由于没有合理的通风系统, 没有安装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无风、微风作业, 造成瓦斯积聚, 达到爆炸界限, 违章放炮产生火焰, 造成105人死亡、18人受伤的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如果通风系统出了问题, 等于一个人停止呼吸。所以, 确保井下通风系统的可靠, 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关键要素。

第四条:必须做到瓦斯抽采达标, 防突措施到位, 监控系统有效, 瓦斯超限立即撤人, 严禁违规作业。

瓦斯不治, 矿无宁日。加强瓦斯的防治, 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近年来,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瓦斯防治工作的政策措施, 确立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 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瓦斯抽采达标是指应当进行瓦斯抽采的矿井建立完善的瓦斯抽采系统并运行正常、管理严格;做到应抽尽抽、多措并举、抽掘采平衡;矿井瓦斯抽采率、抽采区域煤层瓦斯压力及含量等指标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的要求;瓦斯抽采达标评判合格。防突措施到位是指突出矿井应当根据矿井的实际状况和条件, 制定并落实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有效消除生产区域的突出危险性;在防突管理机构和体系到位、职工防突培训到位、区域防突措施到位并在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情况下安全生产, 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监控系统有效是指煤矿监控系统的设置、配备、使用及管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AQ1029-2007) 的各项规定;专业人员培训到位并能够正确使用、维护监控系统;监控系统能够不间断地运行, 真实反映煤矿现场情况, 准确报警、断电;煤矿应急管理体系完善, 能够根据监控系统及时作出正确的应急反应, 做到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瓦斯超限是指煤矿采掘工作面等作业地点的瓦斯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瓦斯浓度, 必须立即停产撤人, 绝不允许冒险作业。如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必须报警, 达到或超过1.5%必须断电立即撤人。

近年来, 全国煤矿深入开展瓦斯治理攻坚战, 煤矿瓦斯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2012年瓦斯抽采和利用量分别达到100亿立方米和32亿立方米, 比2007年分别增长2.9倍和3.1倍, 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73.5%和67.7%。但是, 瓦斯灾害仍是制约煤矿安全、威胁矿工生命的“第一杀手”。据瓦斯事故调查分析, 煤矿瓦斯事故分爆炸、窒息、燃烧、突出等类型, 从瓦斯积聚原因看, 瓦斯抽采不达标、局部通风管理混乱和通风系统不合理是主要原因;从瓦斯爆炸火源看, 主要是违章放炮、设备失爆、煤炭自燃等引起的;从诱突因素来看, 主要由采掘落煤、放炮震动、长时间空顶造成顶板冒落等诱发突出;从突出事故原因看, 大都没有采取区域性防突措施, 且局部“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落实不到位, 瓦斯抽采不达标, 一些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甚至没有按突出矿井管理、不进行瓦斯抽放等。

2002-2012年期间, 全国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事故44起、死亡2758人, 分别占同期特别重大事故总起数的72.1%和死亡人数的79.6%。例如, 2010年3月31日,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国民煤业公司掘进工作面不落实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在施工瓦斯排放钻孔时诱发煤与瓦斯突出;突出的瓦斯逆流至副斜井井口, 遇明火发生爆炸, 并引起瓦斯燃烧, 造成死亡50人的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值得深思的是, 该矿早在2009年5月1日曾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既未采取区域和局部“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又不总结和汲取事故教训, 造成同类悲剧重演。

第五条:必须落实井下探放水规定, 严禁开采防隔水煤柱。

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井下水患比较严重, 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废弃矿井的老塘水, 二是奥陶纪石灰层等地下水。特别是近年来煤炭行业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整顿关闭了大量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 这些小煤矿地质资料缺失严重、且积聚了大量老空水, 对煤矿安全开采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 《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8号) 都明确要求, 煤矿企业和矿井防治水工作应配备“三专”, 即专业人员、专职队伍、专用探放水设备, 相邻煤矿的分界处必须要保留防隔水煤柱, 对于存在水患的煤矿必须实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严格落实探放水各项措施。据事故调查分析, 透水水源主要是采空区积水, 透水原因主要是地质资料不清、采空区情况不明、探放水措施不落实和防水隔水煤柱遭到破坏, 在透水征兆明显的情况下不采取立即撤人等措施, 仍盲目违规组织生产, 造成透水事故发生。另外, 雷雨季节山洪暴发等地表水自然灾害, 也极易造成淹井事故。

2002-2012年期间, 全国煤矿共发生特别重大透水事故9起、死亡426人, 分别占同期特别重大事故总起数的14.8%和死亡人数的12.3%, 其中采空区透水8起。例如, 2006年5月18日, 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新井煤矿没有摸清矿井周边水文地质情况, 井下作业放炮破坏了附近废弃矿井采空区的隔离带, 致使采空区积水涌入作业区域, 造成死亡56人的特别重大透水事故。2007年8月17日, 山东华源矿业有限公司由于突降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河岸决口、洪水淹井等原因, 发生一起由严重自然灾害引发的溃水淹井事故灾难, 造成该公司172人死亡;临近的新泰市名公煤矿同时被淹, 造成该矿9人遇难。

第六条:必须保证井下机电和所有提升设备完好, 严禁非阻燃、非防爆设备违规入井。

由于井下存在着瓦斯等有害气体, 凡是入井的机电设备都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必须具有阻燃、防爆的功能;煤矿使用的各种提升运输设备必须完好, 不能带病运转, 也不能超载超限。可见, 机电运输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井下机电和提升运输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与煤矿安全生产息息相关, 直接影响矿工生命安全。目前, 全国煤矿零敲碎打的机电运输事故多发, 分析原因主要有:现场管理不到位, 违规违章安装和操作运输设备, 有的设备老化长期得不到检修、维护和更新;有的斜井人车运输时人料混搭、制动保护等安全装置不起作用;有的提升绞车制动失灵、钢丝绳断裂、矿车未连接好等导致发生跑车或坠罐;有的井下违规使用非阻燃、非防爆矿用设备;有的设备设施没有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有的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设备等。

2002-2012年期间, 因煤矿机电运输设备不完好、失爆或使用非阻燃、非防爆矿用设备等原因, 导致瓦斯爆炸、火灾等特别重大事故18起、死亡1117人, 分别占同期特别重大事故总起数的29.5%和死亡人数的32.2%;发生斜井跑车、立井坠罐重大运输事故7起、死亡94人。例如, 2010年1月5日,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谭家山镇立胜煤矿违规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 在18处暗立井中全部采用调度绞车配自制“吊箩”提升装备, 多处使用淘汰设备, 因非阻燃电缆老化破损, 短路着火, 引燃电缆外套塑料管、吊箩、木支架及周边煤层, 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造成34人窒息死亡的特别重大火灾事故。

第七条:必须坚持矿领导下井带班, 确保员工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严禁违章指挥。

这一条实际上是对井下作业人员在岗尽责作出的明确规定。首先, 要求矿长必须下井带班, 这也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 所作出的明确规定。只有坚持矿领导下井带班, 才能有效地处置现场发生的安全隐患, 保证作业场所的安全生产。其次, 对所有的下井人员都要进行安全培训, 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 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执行煤矿安全规程, 才能及时地排查治理隐患, 才能在作业当中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所伤害。许多煤矿事故都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的。如, 一些煤矿特别是小煤矿, 从业人员大多都是农民工, 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安全素质和技能不高, 不认真执行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有的煤矿安全培训不到位、走过场, 矿工未经培训就上岗作业, 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等无证上岗;有的矿领导不执行带班下井制度, 甚至存在弄虚作假、冒名顶替、“同下不同上”等现象。由此看来, 严格执行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 抓好作业人员安全培训, 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要素。

篇4:双姜胃痛丸说明书

【拼音全码】ShuangJiangWeiTongWan

【主要成份】姜黄、紫色姜、地不容、石菖蒲、苦菜子、蜂蜜。

【性状】水蜜丸。

【适应症/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和胃降。用于中焦气滞所致胃脘,痞满胀痛,嗳气吞酸、浅表性胃炎等症状。

【规格型号】3g*6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3g,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3g*6袋/盒。

【有效期】12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657

【生产企业】西双版纳版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篇5:晕痛定胶囊说明书

【拼音全码】YunTongDingJiaoNang(LongDu)

【主要成份】蜜环菌粉、川芎。

【性状】晕痛定胶囊(龙都)为胶囊剂,内容无为棕褐色粉末或颗粒;气芳香,味苦、略带麻辣感。

【适应症/功能主治】镇静、止痛。用于治疗头偏头痛、神经官能症,对高血压、脑血管病等痛及头(眩)晕也有一定疗效。

【规格型号】0.4g*27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每十天为一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不良反应】偶有轻微恶心、口干、思睡等,不需停药。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

【药理毒理】

【药代动力学】

【贮藏】密封。

【包装】药用聚氯乙烯硬片,药品包装用铝箔,27粒/盒。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50093

【生产企业】河南龙都药业有限公司

篇6:替比夫定片说明书

【英文名称】TelbivudineTablets

【拼音全码】TiBiFuDingPian(SuBiFu)

【主要成份】替比夫定片(素比伏)主要成份为替比夫定,化学名:1-((2S,4R,5S)-4-羟基-5-羟甲基四氢呋喃-2-y1)-5-甲基-1H-嘧啶-2,4-二酮。

分子式:C10H14N2O5

分子量:242.23

【性状】替比夫定片(素比伏)为薄膜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至微黄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替比夫定用于有病毒复制证据以及有血清转氨酶(ALT或AST)持续升高或肝组织活动性病变证据的慢性乙型肝炎成人患者。

【规格型号】600mg*7s

【用法用量】患者必须在有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替比夫定片(素比伏)。成人和青少年(>=16岁)替比夫定片(素比伏)的推荐剂量为每日1次,每次600mg,饭前或饭后口服均可。治疗的好疗程尚未确定。勿超过推荐剂量使用。肾功能损伤且肌酐清除率>=50ml/min患者,按照推荐剂量和用法服用即可;肾功能损伤且肌酐清除率<50ml/min患者包括进行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和用法。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服用替比夫定片(素比伏)应在血液透析完后进行。肝功能损伤患者,无需改变推荐剂量和用法。服用替比夫定片(素比伏)期间,应当定期监测乙型肝炎生化指标,病毒学指标和血清标志物,至少每6个月1次。

【不良反应】国外临床研究中常见不良反应为虚弱,头痛、腹痛、恶心、(胃肠)气胀、腹泻和消化不良。替比夫定片(素比伏)可能造成患者CK值升高,在替比夫定注册研究中,中度CK升高的患者比例显著升高,为12.9%,部分患者有横纹肌溶解倾向,偶见重症肌无力。

【禁忌】替比夫定片(素比伏)禁止用于已证实对替比夫定及替比夫定片(素比伏)的其他任何成分过敏的病人。

【注意事项】1.病人停止乙肝治疗会发生肝炎急性加重,包括停止使用替比夫定。因此,停止乙肝治疗的病人应密功监测肝功能,若必要,应重新进行抗乙肝治疗。2.对于肾功能障碍或潜在肾功能障碍风险的病人,使用替比夫定慢性治疗会导致肾毒性。这些病人应密功监测肾功能并适应调整剂量。3.单用核苷类似物或合用其它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会导致乳酸性酸中毒和严重的伴有脂肪变性的肝肿大,包括致命事件。4.国为对发育中的人类胚胎的危险性尚不明确,所以建议用替比夫定治疗的育龄妇女要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儿童用药】替比夫定在16岁以下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明确。替比夫定片(素比伏)不宜于儿童和青少年。

【老年患者用药】替比夫定在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明确。考虑到老年人由于各种并发症造成的肾功能损伤,在使用替比夫定片(素比伏)时,应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并相应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用法。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替比夫定可以亿泌到大鼠的乳汁中,但未对替比夫定对孕妇和HBV母婴传播的影响进行研究;目前尚不知道替比夫定是否会分泌到人的乳汁,所以哺乳期妇女使用替比夫定片(素比伏)应避免授乳。

【药物相互作用】替比夫定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被动扩散的方式经肾脏排泄,故与其它经肾小管分泌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很小。替比夫定与其它经肾小管分泌的药物或改变肾小管分泌功能的药物合用可能增加替比夫定或合用药物的血清浓度。

【药物过量】没有有意过量服用替比夫定的信息,但有一名受试者曾无意中过量服用,而没有出现症状。健康受试者接受替比夫定1800mg/日为期4天的剂量,没有出现不良事件增多或意料之外的不良事件。替比夫定的大耐受剂量尚未确定。如果服药过量,患者应该停止服用替比夫定,并针对中毒表现对患者进行监控,必要时给予适当的一般支持治疗。如果服用过量,可以考虑进行血液透析。在单次服用替比夫定200mg后的2小时内,进行血液透析4小时可以清除约23%的替比夫定。

【药理毒理】1.作用机制:替比夫定为天然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自然L-对映体,是人工合成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类抗乙肝病毒(HBV)DNA多聚酶药物。替比夫定在细胞激酶的作用下被磷酸化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腺苷,腺苷的细胞内半衰期为14小时。替比夫定5’-腺苷通过与HBV中自然底物胸腺嘧啶5’-腺苷竞争,从而抑制HBVDNA多聚酶的活性;通过整和到HBVDNA中造成乙肝病毒(HBV)DNA链延长终止,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替比夫定同时抑制乙肝病毒(HBV)DNA第一链(EC50value=1.3±1.6μM)和第二链(EC50value=0.2±0.2μM)的合成。替比夫定5’-腺苷浓度<=100μM时不会抑制人体细胞DNA多聚酶,浓度<=10μM时未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线粒体毒性。2.抗病毒作用:在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鸭肝细胞中和HBV病毒表达的人类肝细胞株2.2.15中观察替比夫定的抗病毒作用,结果为:替比夫定抑制50%病毒DNA复制的浓度(IC50)在两类细胞系统中为0.2μM左右。在细胞培养中,替比夫定的抗病毒作用不被核苷类HIV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去羟肌苷Didanosin和司他夫定抵抗,而与阿德福韦联用具有协同效果。替比夫定抗HIV-1病毒的作用低(EC50value>100μM),但不抵抗阿巴卡韦、去羟肌苷、恩曲他滨、拉米夫定、司他夫定、泰诺福韦(Tenofovir)和齐多夫定。3.耐药性:对一项三期全球登记试验(007GLOBEstudy)中实际治疗(as-treated)的分析发现,接受替比夫定每天口服600mg的患者52周后,血清中未发现可检测的HBVDNA的比例分别为59%(252/430)和89%(202/227)。

【药代动力学】健康志愿者与慢性乙肝病人服用替比夫定的药代动力学相似。在服用1~4小时(中值为2小时)后,替比夫定大血药浓度(Cmax)为3.69±1.25μg/mL(mean±SD),AUC0-∞为26.1±7.2μg·h/mL(mean±SD),低谷血药浓度(Ctrough)为0.2-0.3μg/mL。每天一次600mg,连续给药5~7天后达到稳态浓度,药物半衰期为15小时。单剂600mg服用时,食物(高脂肪(~55g)、高能量(~950kcal)meal)不影响TYZEKA?替比夫定的药代动力学。体外试验表明替比夫定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低(3.3%),口服后,替比夫定在血液中被血浆和血细胞分开,并迅速在周围组织中分布。替比夫定对任何一种下列常见的人体CYP450酶都无抑制作用: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替比夫定通过被动扩散的方式以原药的形式通过肾脏排出,因为肾脏分泌是替比夫定清除的主导途径,所以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者或正进行血液透析应相应调整剂量和服用方法。

【贮藏】密封、阴凉处保存。

【包装】PVC/铝塑泡罩包装,每板含有7片薄膜衣片。每盒装有7片。

【有效期】24月

【执行标准】WS1-(X-077)-Z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0028

【生产企业】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篇7:106例胃痛辨证治疗效果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6例胃痛患者诊断符合《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胃痛诊断标准。其中男性59例, 女性47例;年龄26~75岁, 平均 (41±12.3) 岁;病程1d~32年, 平均 (4.6±1.5) 年。其中急性胃炎40例, 慢性胃炎42例, 十二指肠溃疡13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6例, 胃粘膜脱垂5例。致病诱因中饮食致病77例 (72.64%) , 情绪因素致病16例 (16.09%) , 外邪致病13例 (12.26%) 。中医分为三型: (1) 痰湿中阻:表现时作时止的胃脘闷痛、纳呆、痞满胀痛、恶心呕吐, 重者胃痛拒按、神疲、口淡、舌苔滑腻、脉滑。 (2) 寒滞胃脉:轻者胃痛痞满、恶寒、口淡纳呆、喜热食、遇冷加重, 重者胃疼暴作、吐清水、大便溏薄, 查舌苔白、脉弦紧。 (3) 肝郁气滞:胸闷眩晕、吐酸水、胃脘痞痛、食少、得嗳气则舒、胀痛牵及两胁, 胃痛遇情志变化加重, 查舌苔白、脉弦。其中85例做过胃肠钡透或纤维胃镜检查, 确诊为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48例, 慢性胃炎的37例。

1.2 治疗方法

根据中医分型应用柴胡疏肝散为主方, 实施辩证治疗。

1.2.1 肝郁气滞

组方包括:白芍20g, 柴胡15g, 香附10g, 川芎15g, 枳壳10g, 蒲公英20g, 砂仁10g (后下) , 佛手15g, 茵陈10g, 甘草6g, 麦芽20g。每日1剂, 水煎2次内服, 10天一疗程。

1.2.2 痰湿中阻

组方包括:白芍12g, 柴胡10g, 香附10g, 枳壳10g, 蒲公英20g, 砂仁10g (后下) , 佛手15g, 麦芽20g, 半夏10g, 茯苓10g, 枳实10g, 甘草6g。

1.2.3 寒滞胃脉

组方包括:白芍20g, 柴胡10g, 香附10g, 枳壳10g, 蒲公英20g, 砂仁10g (后下) , 佛手15g, 麦芽20g, 干姜10g, 熟附子10g, 木香5g。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主要证候、体征消失, 随访6个月无复发。好转:主要证候、体征基本消除, 6个月虽有发作, 但疼痛时间缩短、程度减轻。无效:主要证候无变化。

2 结果

本组106例胃痛患者, 经中医辩证治疗后显效87例, 占82.06%;好转15例, 占14.15%;无效4例, 占3.77%;总有效率为96.23%。

3 讨论

在临床上, 胃痛久病患者通过纤维胃镜检查往往多见萎缩性胃炎或伴肠腺化生, 提示慢萎有瘀血阻络的病机特点。胃为阳土喜润恶燥, 主受纳腐熟水谷, 其气以降为顺, 故感受外邪, 饮食内伤, 情志失调, 或脾胃素虚, 久病耗阴伤阳, 皆可伤及胃腑, 致胃气失和, 气机郁滞, 胃脘作痛。《素问·痹论》“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之说, 阐明了饮食失调是诱发或导致胃痛病的一个常见的原因。患者大多由饥饱无时, 饮食不节, 或恣食肥甘, 胃失和降, 壅积滞着于胃作痛。胃脘痛患者小愈后复发, 亦多因不慎饮食所致。朱丹溪认为胃脘痛的病因病机乃因寒、热、气、湿、痰积、死血、虚、虫所致, 提出证治胃痛须分新久。病初属因寒致病, 宜用“温散、温利”治之, 久病则因郁久化热生火所致。同时还提出瘀血胃痛乃因喜食热物。胃痛病肝郁气滞型患者居多, 胃痛多由忧思郁怒, 肝木横逆犯胃或饮食劳倦, 损伤脾胃之气所致。因为肝主疏泄, 肝气畅达则中土疏利, 如肝郁气滞, 胃失和降, 则气逆作痛。根据胃痛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治, 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调配饮食。本资料中根据中医分型应用柴胡疏肝散主方, 实施辩证治疗。方中用香附、白芍、柴胡疏肝、行气, 枳壳消胀;砂仁、麦芽、佛手健脾和胃、理气, 收到较好的疗效。106例胃痛患者, 经中医辩证治疗后显效87例, 占82.06%;好转15例, 占14.15%;无效4例, 占3.77%;总有效率为96.23%。寒滞胃脉者加干姜、熟附子, 痰湿中阻者加半夏, 茯苓。全方以疏肝理气为主, 清热解毒消痈、抑菌杀菌[2]、兼以和胃止痛, 标本兼顾, 疗效显著。预防上要指导患者合理膳食, 调畅情志, 生活规律, 避免一切诱发因素。胃痛日久, 应定期复查, 预防呕血、便血等变证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旺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 2004, 20 (15) :1484-1486.

篇8:如意定喘丸说明书

【拼音全码】RuYiDingChuanWan

【主要成份】蛤蚧,、蟾酥(制)、黄芪、地龙、麻黄、党参、苦杏仁、白果、枳实、天冬、五味子(酒蒸)、麦冬、紫菀、百部、枸杞子、熟地黄、远志、葶苈子、洋金花、石膏、甘草(蜜炙)。.

【性状】如意定喘丸为黑褐色浓缩水丸;气微,味微甜,微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宣肺定喘、止咳化痰、益气养阴。用于肺气阴两虚所致的支气管哮喘,虚劳久咳,肺气肿,肺心病。

【规格型号】0.7g*20s*2板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丸,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忌烟酒辛辣食物,运动员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防潮。

【包装】药用PVC硬片/药品包装用PTP铝箔,每板20丸,每盒2板。

【有效期】36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4020933

【生产企业】山西佳能达华禹制药有限公司

篇9:海珠喘息定片说明书

【拼音全码】HaiZhuChuanXiDingPian

【主要成份】珍珠层粉、胡颓子叶、防风、天花粉、蝉蜕、冰片、甘草、盐酸氯喘、盐酸去氯羟嗪。

【性状】片剂(薄膜衣),海珠喘息定片浅黄色片,气香,味苦,微辛凉。

【适应症/功能主治】平喘,祛痰,镇静,止咳。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

【规格型号】0.52g*50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片,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忌食生冷、辛辣、油腥、甲亢、心律不齐或高血压合并症患者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0.52g*50s/盒。

【有效期】36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306

【生产企业】江西南昌桑海制药厂

篇10:枸地氯雷他定胶囊说明书

问:枸地氯雷他定胶囊(恩瑞特)有哪些不良反应?

答:在以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为适应症的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症状主要为口干、嗜睡等,均为轻至中度,不影响继续用药。

篇11:运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痛的体会

1 典型病例

例1 张某, 男, 58 岁, 农民, 贵阳市开阳县冯三镇人。2013年10月12日初诊。主诉:脘腹部隐痛反复发作3+年。现病史:3年前因饮食不慎而出现脘腹部隐痛, 就诊于某私人诊所, 予中西医药治疗 (具体诊断和治疗不详) , 症状缓解。但以后每因劳累或受凉而发作。半年前就诊于贵阳市某医院, 经作胃镜检查, 诊断为“慢性胃炎”, 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多潘立酮分散片等药物治疗, 病情无明显缓解。刻下症见:脘腹部隐痛不适, 喜温喜按, 劳累或受凉即发作, 神疲乏力, 面色萎黄, 纳差, 畏寒, 二便正常, 舌淡苔薄白, 脉弱。中医诊断:胃痛, 证属脾胃虚寒, 失于温养。治法:温中益气, 缓急止痛。处方:黄芪建中汤加味。疏方:黄芪30g、桂枝15g、白芍20g、大枣10g、炙甘草10g、饴糖30g、生姜5片、木香10g, 5剂, 每日1剂, 水煎服。

二诊: (2013年10月18日) :患者述服完上方5剂, 脘腹部隐痛明显减轻, 精神转佳, 纳馨, 面色稍荣润, 舌淡苔薄, 脉稍弱。中焦阳气渐复, 胃气郁滞渐解, 脾运胃健, 气血通畅, 诸症向愈。续拟前方10剂, 每日1剂, 水煎服。1年后随访, 患者胃痛未再发作, 身体康健。

例2 何某, 男, 48 岁, 商人, 贵阳市开阳县龙岗镇人。2013年5月12日初诊。主诉:胃脘部胀痛1+周。现病史:1周前因暴饮暴食而出现上腹胀痛, 求治于某个体诊所, 考虑“急性胃炎”, 予西药治疗 (具体药物不详) 症状无明显缓解。刻下症见:上腹胀痛, 神疲乏力, 平素不耐劳累, 手足不温, 口不渴不苦, 纳差, 大便溏薄而臭秽, 小便正常, 舌淡苔薄, 脉滑而重按无力。中医诊断:胃痛, 证属脾胃虚寒, 饮食积滞。治法:温中益气, 消食导滞。处方:黄芪30g、桂枝15g、白芍20g、大枣6g、炙甘草6g、饴糖15g、生姜3片、山楂30g、麦芽30g、榔片12g、陈皮10g, 3剂, 每日1剂, 水煎服。

二诊: (2013年5月15日) :患者述服完上方后, 脘腹胀痛消失, 舌淡, 腐苔已化, 脉沉无力。积消胃和, 中阳渐复。拟前方减山楂、神曲、麦芽, 加鸡内金15g, 5剂, 每日1剂, 水煎服。1月后随访, 患者胃痛已愈。

例3夏某, 女, 56岁, 农民, 贵阳市开阳县双流镇人, 2014年3月20日初诊。主诉:胃脘部胀痛反复发作2+年。现病史:2年前不明原因出现脘腹部胀痛, 求治于某个体诊所, 予中西药治疗 (具体诊断和治疗不详) , 症状缓解。此后每因劳累或烦恼则发作。1月前求治于贵阳市某医院, 经胃镜检查, 诊断为“慢性胃炎”, 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3周, 症状无明显缓解。刻下症见:脘腹胀痛, 痛连两胁, 胸闷不舒, 神疲纳呆, 手足不温, 四肢倦怠, 舌淡苔薄白, 脉弦无力。中医诊断:胃痛, 证属脾胃虚寒, 肝气犯胃。治法:温中益气, 疏肝和胃。处方:黄芪建中汤合四逆散加味, 疏方:黄芪30g、桂枝15g、白芍25g、大枣10g、炙甘草10g、饴糖30g、生姜5 片、柴胡15g、枳实15g、郁金15g、佛手12g、麦芽15g, 7剂, 每日1剂, 水煎服。

二诊: (2014年3月28日) :患者述服完上方7剂后, 脘腹部胀痛明显好转, 余症亦轻。中阳渐复, 肝郁得疏, 脾升胃降, 气血调畅。药已中的, 弗庸更张。拟前方减郁金、佛手, 10剂, 每日1剂, 水煎服。1年后随访, 患者胃痛未再发作。

2 讨论

黄芪建中汤首见于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 《金匮要略》。其药物组成是:黄芪、饴糖、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生姜[3]。方中重用甘温质润之饴糖为君, 温补中焦, 缓急止痛。臣以辛温之桂枝, 温阳气、祛寒邪;酸甘之白芍, 养营阴, 缓肝急, 止腹痛;甘而微温之黄芪, 补中益气。佐以生姜温胃散寒, 大枣补脾益气。炙甘草益气和中, 调和诸药, 是为佐使之用。其中饴糖配桂枝, 辛甘化阳, 温中焦而补脾虚;芍药配甘草, 酸甘化阴, 缓肝急而止腹痛[4]。七味配合, 共奏温中益气, 缓急止痛之效。原书谓该方主“虚劳里急, 诸不足”。清代医家尤怡在《金匮心典》中说“里急者, 里虚脉急, 腹中当引痛也;诸不足者, 阴阳诸脉并俱不足”。考胃痛发生, 不论寒热虚实, 均胃气郁滞所致。而脾胃虚寒者, 乃因寒自内生, 胃失温养, 胃气郁滞而不运, 疼痛遂作。在治疗上, 非甘温不能扶其衰, 不和营不能缓其急[5]。宜温中益气, 缓急止痛。方选黄芪建中汤化裁, 正为的对。诚如《金匮心典》中所说:“急者, 缓之必以甘, 不足者补之必以温, 而充虚塞空, 则黄芪尤为有长也。”可见, 黄芪建中汤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 效果必佳。

参考文献

[1]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186-18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454-455.

[3]张琦, 主编.金匮要略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73-74.

[4]邓中甲.方剂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药出版社, 2010:135.

篇12:甲硝唑氯己定洗剂说明书

【拼音全码】JiaXiaoZuoLvJiDingXiJi

【主要成份】甲硝唑氯己定洗剂为复方制剂,每毫升含主要成分葡萄糖酸氯已定、甲硝唑。辅料为:乙醇和聚山梨酯。

【性状】甲硝唑氯己定洗剂为无色或微黄色液体。

【适应症/功能主治】抗菌消炎药。用于细菌、淋菌、霉菌或滴虫等病原体引起的各种阴道炎。

【规格型号】200ml

【用法用量】阴道冲洗,一次50ml,一日两次,7~10日为一疗程。

【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对甲硝唑氯己定洗剂过敏者禁用。2、妊娠期头三个月禁用。3、禁止与他人合用灌洗器,防止交叉感染。4、甲硝唑氯己定洗剂仅供外用,切勿口服。5、甲硝唑氯己定洗剂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6、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7、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儿童用药】遵医嘱。

【老年患者用药】遵医嘱。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遵医嘱。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系葡萄糖酸氯己定和甲硝唑组成的复方制剂,二者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对淋球菌、霉菌或滴虫等病原体有杀灭或抑制作用。而局部使用无明显毒副作用。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包装】塑料瓶装,每瓶200毫升。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670

【生产企业】陕西关爱制药有限公司

上一篇:忘年交老人三年级作文下一篇:送杜鹃花,送杜鹃花吴融,送杜鹃花的意思,送杜鹃花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