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28-扬州茶馆-教学设计-教案

2024-04-15

课时1-28-扬州茶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8篇)

篇1:课时1-28-扬州茶馆-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生字新词,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积累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学习复述课文,能抓住重点词语介绍烫干丝的制作过程。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传统饮茶风俗、饮食文化。

2.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烫干丝”和做“小笼点心”的写作方法,学习复述第2节。把“烫干丝”的每一个动作讲清楚。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文,说说扬州茶馆有哪些吃的花样? 板书:零碎杂食

烫干丝

炒白果小笼点心

五香牛肉

2、在这么多小吃中,作者重点介绍了“烫干丝”和“小笼点心”,第二、三节花了许多笔墨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

二、继续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节。

1、茶房到底是怎样烫干丝的,请一位同学读大屏幕上这段话。

2、读了这段话,我们初步了解了烫干丝的制作过程,想不想亲眼看看?今天请了王朝大酒店的总厨亲手为我们做一做,不过看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边看边想烫干丝时厨师分别做了哪些动作?

3、看清楚了吗?厨师做了哪些动作啊,先别忙着说,再读读第二节,你想到的和书上写的一样吗?(1)交流。

(2)你们刚才看录像时想的和书上写的一样吗? ①学习生字“滗” ②比较“放”“搁”

③师:这里的词语都准确地表达了烫干丝时的每一个动作,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再读一读。(男生读,女生读)

4、师:现在老师在这段话里加上一些词语和句子,谁能读出不一样的感受,试着读一读。((1)指名读

(2)听了同学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3)当茶房端上热腾腾、香喷喷的烫干丝,你会怎么夸奖他呢?

5、师:看着黑板上的词语,边做动作边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扬州茶馆最有名的小吃——烫干丝。交流。

师:对呀,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进行复述,是学习复述的好方法。

6、师:茶房烫干丝动作清晰、麻利、一气呵成,好像一位魔术师的精彩表演,成了扬州茶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难怪,生读——

(二)学习第三节

1、师:烫干丝就是清的好,不妨碍你吃别的,接着该点小笼点心了。你看这热腾腾、白乎乎、香喷喷的小笼点心,多么诱人。其实小笼点心的质量好坏取决于馅料的制作,下面我们跟着师傅一起做做小笼点心,完成练习纸上第一题,在句子中填上表示做小笼点心动作的词。

2、师:小笼点心品种丰富、馅料讲究、入口即化、回味无穷,想不想用朗读把这种感觉表现出来。作者在这段描写中用了许多带“儿化”的词语,要读好这段话,首先要把这些词语读好。(1)指名读

(2)正音:jué

jiáo

3、师:这些儿化的词语读得真好听,把它们放到课文中,和老师合作,再来读读第三节,感受扬州小笼点心的美味。

4、师:这么颇费心思制作的小笼点心,难怪会让偶尔上一回茶馆的本地人外地人——狼吞虎咽,只有老资格茶客才能极好地控制自己的胃口,文中有一个词,表示——“有分寸”。

课堂小结

三、复习巩固

1、师:朱自清先生从6岁跟随父母来到扬州,一住就是13年,他说自己是地地道道的扬州人,扬州茶馆的热闹,扬州小吃的美味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朱自清的另一部作品《夏日的扬州》中他这样说,生读。

2、按提示要求写话。

课后习题

四、拓展作业

1、在表格中填写合适的动词。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再连起来读一读。

篇2:课时1-28-扬州茶馆-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儿化发音,理解“滗”等不常用字的意思。2.正确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用词的确切。

3.继续学习复述课文,能正确使用动词介绍烫干丝的制作过程。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传统的饮茶风俗、饮食文化。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复述课文,能正确使用动词介绍烫干丝的制作过程。教学难点:

正确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用词的确切。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28课扬州茶馆,跟随作者的脚步来到了扬州——一个山灵水秀的历史文化名城,一个孕育着美食的天堂。中国人喜爱喝茶,扬州人尤其喜爱,茶馆成了扬州人每天生活的重要部分,难怪作者这样说: 【出示】扬州最著名的是茶馆,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满满的。扬州茶馆吃的花样最多。

2.扬州茶馆里吃的花样都有哪些呢?上节课我们学习过了,还记得吗?

板书:

零碎杂食 烫干丝 炒白果

五香牛肉 小笼点心

师:在扬州茶馆里,这些都叫小吃。在这些小吃中,作者竭力推荐的是哪一种呢?(烫干丝)

你们怎么知道的?(文中说“叫茶房烫干丝是不可少的。”)板书:不可少 二.学习第二小节

1.烫干丝既然是不可少的一道小吃,那么我们不妨一同来了解一下,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美味呢?老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烫干丝

2.课文中的茶房又是怎样烫干丝的?

(1)轻声读读课文第二小节,读完后用横线划出相关语句。(2)【出示第二节】学生个别回答,句子泛红。(3)齐读这句话。

3. 茶房做了哪些动作?仔细读读课文,自己在书上圈一圈表示动作的词。交流放PPT同时板书:切 切 放 浇 滗 拨 倒 搁 理解这些动词:

(1)为什么一浇,干丝就熟了呢?(干丝很细,开水一烫就熟了,如果很厚,是烫不熟的,说明厨师的刀工特别好,扬州茶馆里的师傅们手艺可了不得呢,一厘米厚的豆干能切出十几片呢!)

(2)滗的意思: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让液体(水、汤汁等)倒出

(媒体出示解释;动作演示。)

(4)“拨”说明什么?(厨师很讲究造型的美观)

(5)“搁”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用“搁”不用“放”呢?(“搁”比“放”更轻柔,更细致,因为是一撮,而且又是放在圆锥的最顶上。)师:这些词语十分准确地表达了烫干丝时的每一个动作,用得多好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媒体出示:烫干丝先将一大块白豆腐干切成薄片,再切成细丝,放在小碗里;用开水一浇,干丝便熟了;滗去了水,拨成圆锥似的,再倒上麻酱油,搁一撮虾米和干笋丝在尖儿,就成。)(齐读)

4.仔细看这段话,想一想:烫干丝的动作究竟有几步呀?

(三步:切成细丝放在碗里;用开水浇熟;滗去水,拨成圆锥形,倒上麻油,搁上虾米和笋丝)

作者给我们提示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标点符号也是帮助我们读懂课文、读好课文的重要标志,不能忽略它们。5.下面让我们再来读读第二小节,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精确地使用标点符号的。6.谁能用上这些动词,做一回小作者,复述一下烫干丝的过程?(1)看着视频自己先试着说一说。(2)同桌看着板书互相说一说。7.学生交流。三.学习第三节

1.师:烫干丝就是清的好,不妨碍你吃别的,瞧,接着就该点小笼点心了。你看这热腾腾、白乎乎、香喷喷的小笼点心,多么诱人。小笼点心质量的好坏离不开馅料的制作,来,让我们先读读课文,再跟着师傅一起做做小笼点心吧!

2.轻声读第三小节,完成填空题:

做菜包子、菜烧卖和干菜包子,菜()那最嫩的,()成泥,()一点儿糖一点儿油,()得白生生的,热腾腾的。

3.师:小笼点心品种丰富、馅料讲究、入口即化、令人回味无穷,想不想通过

朗读把这种美妙的感觉表现出来?作者在这段描写中用了许多带“儿化”的词语,要读好这段话,首先要把这些词语读好。

(1)出示:肉馅儿 蟹肉馅儿 笋肉馅儿 一点儿 一丝儿 吃点儿(个别读、齐读)(2)多音字也要读正确

出示:细细地咀嚼,可以嚼出一点橄榄般的回味来。(指名读、齐读)4.师:多音字读准了,儿化的词语大家也会读了,来,打开课文,和老师合作,一起来读读第三节,感受一下扬州小笼点心的美味。

四.课外拓展

淡淡的茶香、美味的小吃,是谁让我们不经意就沉醉在这温暖的小城里了 呢?写下这些文字的正是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他在扬州生活了十三年,那里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留给了他深刻的印象,于是这一切都化作了悠然惬意的文字,留给了我们。来,让我们读读这段介绍,一起走近这位散文家。过渡:文章学完了,作者我们也了解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五.完成练习

1.课前老师已经请大家观察了妈妈炒鸡蛋时的过程,谁来说一说妈妈炒鸡蛋时 做了哪些动作?(出示表格)板书:敲 倒 加 拌

倒 倒 炒 装

2.试着写一写妈妈炒鸡蛋的过程。板书设计:

零碎杂食

炒白果 五香牛肉28.扬州茶馆

烫干丝

(不可少)

小笼点心

篇3:课时1-28-扬州茶馆-教学设计-教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

对照组为我校2004级涉外护理专业1班、2班共108名学生;实验组为我校2005级涉外护理专业1班、2班共110名学生。

1.2 教学资料

对照组使用2002年7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临床护理》下册 (儿科护理部分) 。

实验组使用2008年1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涉外护理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儿科护理》。

1.3 教学方法

1.3.1 对照组

上课时教师每学时为学生提供5~10个专业英文词汇, 并板书在黑板上;课下要求学生做配套教材上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复习题。其他教学方法与普通护理专业相同, 教学时间为72学时。

1.3.2 实验组

教学时间为72学时,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 英文板书。上课时教师的板书主要用英文书写, 并读出来, 例如:急性肾小球肾炎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 护理评估 (nursing assessment) , 健康史 (health history) , 身体状况 (症状symptom、体征sign) :水肿 (edema) 、少尿 (oliguria) 、血尿 (hematuria) 、高血压 (hypertension) , 主要辅助检查 (auxiliary examination) :蛋白尿 (proteinuria) 、血沉 (blood sedimentation rate, ESR) 、尿素氮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肌酐 (creatinine, Cr) , 治疗原则 (therapeutic principle) , 护理诊断 (nursing diagnosis) 及主要护理措施 (nursing intervention) [3]。

(2) 提供专业词汇。教师每次讲完课后, 在教材每节后附的含有国际音标的词汇表中给学生划出每学时不少于5~10个本学科重点专业英文词汇。这些词汇是教师在课上经常提到的, 要求学生掌握, 并在下一次上课时测验或提问。

(3) 介绍国外相关护理知识。教师每次上课时只简单介绍疾病的发病机理, 最后留出5~10分钟时间介绍教材内英文相关链接 (英文小贴士) 的内容。这些资料主要选自国外注册护士考试考点及英文护理教材上的重点内容。

(4) 强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配套教材上的国内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复习题及美国CGFNS-RN试题, 下次上课时抽查提问并答疑。

(5) 及时评价。期中及期末考试试题中均有国内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及护理专业英语试题, 考试结束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评价。

2 结果

在课程结束时分别对2组学生进行护理知识测试及护理专业英语水平测试。护理知识试题从我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试题库的儿科护理部分抽取100道选择题, 题型和考试重点均与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一致。护理专业英语试题由我校护理专业英语教师负责出题, 包括50个儿科护理专业词汇及50道与儿科护理有关的美国CGFNS-RN试题。测试结果见表1。

3 讨论

(1) 使用涉外护理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儿科护理》能够满足学生毕业时的岗位需要及社会需要。与上一轮教材相比, 本教材的内容与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衔接较好, 包括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儿科护理涉及到的全部内容。通过学习该教材, 学生能较顺利地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2) 使用涉外护理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儿科护理》, 将专业英语引入临床护理教学中, 能明显提高学生的护理专业英语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该教材强调了双语性, 其主要医学及护理术语采用汉、英双语编写;每节后附有本节关键英文词汇及音标;以相关链接的形式引入国外注册护士考点及英文护理教材内容, 可拓展学生视野, 使其了解国外更多的护理知识, 提高专业英语水平;教材后附本书全部英文词汇总表, 便于教师和学生查阅。

(3) 使用涉外护理专业教材《儿科护理》, 还能帮助学生将来参加美国NCLEX-RN (National Counsel Licensing Examination-Register Nurse) 、CGFNS (Commission Graduates of Foreign Nursing Schools) 或其他国家注册护士考试。因为有些遗传性或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的疾病, 如: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贫血、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婴儿猝死综合征等, 在我国较少见, 故一般国内的护理教材中都没有介绍这些疾病。本教材把这些内容编写进去, 用*号表示, 如学校安排的学时紧张可暂不讲, 待需要时再让学生学习。

(4) 使用涉外护理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儿科护理》配套教材, 有利于涉外护理专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配套教材包含每章重点、教材内英文相关链接 (英文小贴士) 的汉译、国内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复习题及美国CGFNS-RN试题精选。

(5) 为更好地使用涉外护理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护理教师需提高自身素质。搞好涉外护理教育, 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是重要前提。与国外护理师资相比, 我国大部分护理教师没有护理学历[4], 如美国及加拿大护理学院的教师均有护理学学士学位, 同时有护理学硕士或基础教育学硕士学位[5]。为了贯彻整体护理思想, 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 本教材以护理程序为思维框架编写疾病, 以培养学生运用护理程序这一科学思维方法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这需要教师适应这种教学;另外, 讲解教材内英文相关链接 (英文小贴士) 的内容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各校可以根据实际, 组织教师到国内、外护理院校进修学习, 也可邀请国内、外著名的护理教育专家、学者到本校讲学, 为教师提供接受高一级学历学位教育的机会等。总之, 要利用各种可能资源尽快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同时, 各护理院校应组织有经验的教学人员组成评价小组, 定期评价、调整和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综上所述, 使用涉外护理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采用将专业英语引入临床护理教学的方法, 能够使学生在上专业课时掌握更多专业英文词汇及常用医学术语的表达方式, 并对国外护理知识有更多的了解, 从而适应涉外护理工作的需要, 缓解国内护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增强我国护士的国际就业竞争力, 为我国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找到更好的出路。

关键词:专业英语,临床护理,涉外护理专业

参考文献

[1]安续宁, 张会君.借鉴美国护理教育体系改革我国护理教育[J].护理学杂志, 2005, 20 (17) :66~68.

[2]姜安丽.中美护理教育比较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1) :38~41.

[3]于海红.儿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4]李泽楷.美国高等护理教育的特点与借鉴[J].护士进修杂志, 2003, 18 (3) :231~233.

篇4:《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

1. 理清课文层次。

2.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 在预习中,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霍金?

4. 引导学生体会第8自然段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 品悟语言,用心灵与强者对话,体会选材典型。

1. 我们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霍金是一个物理天才呢?

(1)重点交流第4~7自然段,抓住三个层面:撰写《时间简史》被称为“宇宙之王”、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体会取得的辉煌的成就。

(2)指导学生读好“五个飞”。你觉得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吗?感受语言表达的层次性,认识语言表达的魅力,体会霍金的思想的领先。

(3)句式训练:思想让霍金 ,他能,能 ……

(4)抓住“众星捧月、顶礼膜拜”与“此时他一定坐在……”的细节对比,感受名人的“热闹”与伟人的“安静”。

(5)提示:生活中的一些明星出名后会干什么?让透过文本的语言文字领悟到霍金的淡泊名利以及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忘我工作的精神与对孩子与学生的爱。

2. 但是,课文主要是讲物理天才吗?(不)你从哪一个词语看出来的?(更因为)对!我们从哪些语句中,可以具体感受到霍金是生活的强者呢?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了解身体极度残疾的霍金却是一个生活的强者。

(1)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关键词句,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命运的残酷?

(2)一个“完全”,一个“彻底”,一个“必须”,冷冰冰的三个词语,不容商量,寸步不离地纠缠着霍金,表现了命运对霍金真是十分残酷,也看出作者的准确用词,三个词语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

(3)抓住表现时间的三个数字,从1963年到1985年,漫长的40年,对霍金来说是怎样漫长的煎熬与折磨,“轮椅上的霍金”带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悲悯”!

(4)句式训练:命运让霍金 ,他不能,不能 ……

3. 思考:课文第3、4两个自然段通过什么手法,让我们强烈的感受到了霍金非凡的成就呢?(体会对比手法,凸显命运的残酷与成就的伟大,感受选材典型)

4.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命运对霍金如此的残酷,那么他是如何看待命运对他不公的呢?你又从哪儿感受到他作为生活强者的魅力的?请找出有关文字来读一读。

(1)默读课文9-12自然段,面对年轻女记者尖锐而唐突的问题,大家为什么一片静默?霍金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写写自己的批注。

(2)在女记者、一般的人眼里,我们可能认为霍金失去了健康的身体,正常的生活、读书、写字的能力,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但从霍金充满“恬静的微笑”中,我们却感受他的平静,虽然他的行动是如此地“艰难地扣击键盘”,但微笑着面对一切;从他的语言中感受到了霍金有理想敢追求,爱生活有幸福,乐观向上,有一颗感恩的心,不愧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的强者!引导学生体会选材的鲜明。

(3)有感情地朗读霍金的话,语气平静幸福,语速要慢,更要饱含自己对霍金的敬仰。

5. 引读最后一段,这就是霍金不断求索,勇敢顽强的人格魅力!

三、 拓展延伸,升华情感,提升阅读品质。

1. 同学们,霍金的话,让在场的人心灵震颤,老师相信,现在你的心灵肯定也被深深震颤!那你现在心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以“轮椅上的霍金,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敬仰吧!

2. 交流,小结。你们发自肺腑的话语,让老师相信,在霍金精神的感染下,一定也能鼓足勇气,迎接人生中的各种挑战。

3. 让我们永远记住——轮椅上的霍金,永远记住霍金说的话。

上帝既造就天才,也造就傻瓜,这不取决于天赋,完全是个人努力程度不同的结果。

当你面临着夭折的可能性,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即使把我关在果壳里,仍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

4. 联系《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两篇课文,仔细想一想强者是什么?

5. 完成一篇读后感。

篇5:28_扬州茶馆 教案开课

【教学目标】

1、阅读文本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兜揽、滗”等词语。

2、通过品味重点词句,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扬州小吃的特色,并能把“烫干丝”的过程给大家作介绍。

3、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饮茶风俗及饮食文化,激起学生探究中国民俗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学习第二节的基础上,能抓住关键动词,把“烫干丝”的过程有条理地复述清楚。【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扬州是我国的一座历史名城,那里有风景如画的瘦西湖,有以假山堆著称的个园。而最著名的,要数茶馆了,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扬州茶馆去看一看。

2、揭示课题,齐读。(1)“扬”、“州”的字形。(2)知道茶馆是什么地方。

3、出示:扬州最著名的是茶馆,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满满的。理解“满满的”的涵义。

(二)学习字词,介绍作者。

1、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2、学习生字词:

兜揽、黯淡、滗、恰到好处。理解:“兜揽”

3、质疑。

4、介绍作者朱自清。出示:朱自清,生于江苏东海,后定居扬州,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著有《荷塘月色》、《背影》、《扬州的夏日》、《说扬州》等。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节选自朱自清先生的《说扬州》。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节读课文,思考: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浏览课文,课文介绍了扬州茶馆里的哪几种小吃?

(三)重点研读,深入了解扬州茶馆小吃的特点

1、学习第2节。

(1)指读第2节,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写烫干丝? 出示:叫茶房烫干丝是不可少的。...(2)烫干丝是怎么制作的?默读第2节,圈出动词。(3)观看烫干丝的制作过程,仔细观察,师傅切、滗的动作。(4)配上动作,复述制作烫干丝的过程。理解“拨”、“搁”的用词巧妙。(5)齐读第2节。

2、学习第1节。

(1)自读第一节,哪一种小吃吸引你?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2)生交流 ①瓜子花生炒盐豆: 学着买零碎的兜揽客人。②炒白果:

想象说话:我仿佛看到,听到,闻到。③五香牛肉: 指导朗读。(3)齐读第1节。你感受到扬州茶馆的什么?(现炒现卖、气氛热闹)

3、学习第3节。

(1)小笼点心品种多、滋味好,作者具体介绍了什么?(2)指导朗读。

(四)小结。

扬州茶馆里小吃的花样真多,而且色香味俱全,难怪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也是个老资格的茶客,所以才能把扬州茶馆的精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附板书】

卖零碎

著名

28、扬州茶馆 烫干丝 切 切 放 浇 滗 拨 倒 搁

篇6:《扬州茶馆》教学反思

本文层次清晰,共分为三小节,分别介绍了零碎小吃、烫干丝、小笼点心这三类扬州小吃。作者抓住了每类小吃的特色,有条理地从色香味、做法、选料等方面介绍。第二小节“烫干丝”的制作过程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在课文的导入环节,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爱吃的小吃,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在这篇课文的字词教学方面,我还是采用了学生自学的方式,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理解“兜揽”一词时,通过给学生创设情境,想象自己就是卖零碎的,自己会怎么叫卖生意,能够更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但在学生交流表达时,声音都比较小,没有叫卖的感觉,我应该加强指导。

学习文章时,我先让学生找到概括写扬州茶馆特点的句子,然后指导突出重点朗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读懂了文章的大致意思,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学生找到扬州茶馆吃的花样后,我引说“在扬州茶馆,有XXXXXX等零碎小食,有XXXXXX,还有XXXXXX,所以说吃的花样XXXXXX。”这样的句式,在训练运用句式说话的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

在指导学生学习零碎小食的部分,通过让学生自己读,找到这些零碎小食共同的特点,在读中感悟到一个“香”字,并让学生发挥想象,通过一边听他人朗读,一边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复现茶馆的画面,再来谈谈“走进扬州茶馆,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闻到了什么?”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能够将各自的所看所听所闻清晰地表达出来,进一步体会到了课文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把“烫干丝”的过程清楚地说给大家听,学习复述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对于刚学习复述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老师要给学生铺设好台阶,因此,在这一部分处理中,我先给学生观看我在网上搜集到的制作烫干丝的视频,让他们边看边想厨师做了哪些动作,然后再圈出文中的动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细腻。再通过填空,理清烫干丝的先后顺序,然后再抓住重点词尝试边做动作边复述,有了动作的辅助,复述就不会太难了。

课后,经过戚老师的点拨,我想在这个环节,可以处理得更到位些,在借助影像感受语言文字的准确之后,在同桌互说的同时可以再播放一遍视频,再次利用影像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多给学生一些扶手,学生也会说得更好。

另外,阅读好文本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所在,扬州茶馆的著名不仅是由于茶馆中吃的花样最多,还与扬州人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息息相关。于是我提出了“扬州人为什么爱上茶馆呢?他们仅仅是去品尝茶点吗?”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对扬州茶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初步感受到中华民族饮茶风俗及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对教学有个整体的回归。

篇7:扬州茶馆优秀教学设计

1. 自主认识生字新词,理解“兜揽、滗”等词语,读准多音字“薄”“嚼”。

2.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进行复述训练。能向大家清楚地介绍“烫干丝”的过程,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4.通过极具特色的扬州茶馆,了解中国传统饮茶风俗及饮食文化。

【教学重难点】:

1. 进行复述训练。能向大家清楚地介绍“烫干丝”的过程,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通过极具特色的扬州茶馆,了解中国传统饮茶风俗及饮食文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作者

1.(板书:茶馆)谁知道茶馆是什么场所?

2.茶文化与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馆把这两者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扬州的茶馆坐坐。(板书:扬州)提示“扬”的部首。

3.齐读课题。

4.介绍作者朱自清。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著名的散文大师朱自清走进(扬州茶馆),去感受扬州茶馆那独特的风俗文化。

1)指名读 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著有《荷塘月色》《背影》等。(出示朱自清的照片)

2)师补充: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十三年,对扬州充满了感情,故自称“扬州人”。他曾写过一篇文章《说扬州》,记述了他在扬州生活期间的所见所闻,特别是把扬州茶馆的精华展示得淋漓尽致,我们的课文就是从《说扬州》中节选出来的。

二、整体感知

1.我们都预习过课文,你们能读准这些词语的读音吗?(开火车领读)

(1)出示:沏茶 零碎 黯淡 蒲包 薄片 一撮虾米 滗去 恰到好处 咀嚼 嚼 狼吞虎咽

师:薄和嚼是两个多音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什么情况下分别读什么?

(2)一起读词语。

2.出示学习任务单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用直线划出直接描写扬州茶馆特点的句子。

(2)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扬州小吃。

2.师:好,你找到了哪句?(交流)

出示:扬州最著名的是茶馆,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满满的。扬州茶馆吃的花样最多。

(1)师生配合读句。你读懂了什么?(提示:抓关键词语进行体会)

①扬州最著名的是茶馆;(突出最著名,在扬州,茶馆是最有名气的)

②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满满的。(突出满满的,茶馆里的人多)

③吃的花样最多。(“花样”可以换什么词?“种类” “类型” “品种” )

(2)齐读句子

3. 扬州茶馆吃的花样到底怎样个多法,以至于吸引每一个在扬州的人呢?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扬州小吃。

交流

板书:零碎小食 烫干丝 小笼点心

三、品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过渡:现在让我们也做回老茶客,一起去扬州茶馆品品茶,吃吃那儿的特色茶点吧。

1、引读 (坐定了沏上茶,便有······手臂上挽着······筐子里······分放着······)

2.理解词语

1)兜揽

①指导“兜”字形,笔顺

②根据上下文,你能理解兜揽的意思吗?

③通过肢体语言让学生理解词意。

3.除了瓜子花生炒盐豆,还有哪些零碎小食?自己读一读,想想它们的特点。

交流

预设:①回答又有炒白果的,在担子上的铁锅里爆着白果,一片铲子的声音。得先告诉他,才给你炒。炒得壳子爆了,露出黄亮的仁儿,铲在铁丝罩里送过来,又热又香。(炒白果的特点是什么呢?)又热又香,你能读出它的香味吗?

②还有卖五香牛肉的,让他抓一些,摊在干荷叶上;叫茶坊拿点好麻酱油来,拌上慢慢地吃,也可向卖零碎的买些白酒来喝。(五香牛肉配麻酱油,那香味真是一绝啊!)

4.小结:作者介绍的这些零碎小吃,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一个字——香,扬州茶馆弥漫着小吃的香味,难怪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满满的。

(二)学习第二节:

1.过渡:吃完了香喷喷的零碎小吃,抹抹你的小嘴巴,这时候该要一份最有扬州特色的——烫干丝了。默读第二小节,圈出厨师制作烫干丝时的动词。

2.交流板书:(切 、切 、放;浇;滗、拨、倒、搁。)

滗是指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让液体(水、汤汁等)倒出。我们煎好中药后,就要滗出药汁。

3.烫干丝的动作虽然不少,可作者在写的时候,却条理非常清晰,我想请三个小朋友来读读这三个分句,其他小朋友想想老师为什么请大家这样读?(作者是想告诉我们,烫干丝分三个步骤)

4.交流:你知道是哪三个步骤吗?(切丝、烫熟、调味)

5.烫干丝就是按照这三个步骤进行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6.想不想亲眼看看?我们请了扬州茶馆的茶房来露一手,注意要看清他的动作(录像)

(1)看了茶房的烫干丝的手艺,你觉得这两个“切”(指板书)法一样吗?(横向剖,纵向切)

(2)第二步中的“拨”字,老师想把它换成“堆”字,好不好?为什么?

(“堆”,我们一般用于堆积大型的物品,而课文中的干丝我们需要拨一点拨一点,把它摆成一个圆锥形。作者的每个动词都用的很准确)

(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

7.现在请你跟着录像,一边学着厨师动作,一边把烫干丝的过程说出来。给他配个音好不好?

(1) 放录像,自己先试试。

(2) 交流 (1人根据录像配音)

8.还有哪个小厨师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烫干丝的过程,请你用上这些动词说一说。

10.烫干丝制作精细,那么它的味道如何呢(清:清淡、清爽、清香……)

11.看上去清爽,吃起来清淡,一个“清”字让我们从视觉和味觉上感受到了烫干丝独有的风味,难怪——叫茶房烫干丝是不可少的。

(三)学习第三节:

1.师生配合读:这烫干丝清淡可口,是道开胃小菜,所以你不用担心吃不下别的扬州点心。接着该要(小笼点心)。扬州的小笼点心种类可多了,有(肉馅儿的、蟹肉馅儿的、笋肉馅儿),最美味可口的是(菜包子、菜烧卖,还有干菜包子)。

2.那么它的味道到底是多可口呢?

①菜选那最嫩的,剁成泥,加一点儿糖一点儿油,蒸得白生生的,热腾腾的,到口轻轻地化去,留下一丝儿余味。

②干菜也是切碎,也是加一点儿糖和油,燥湿恰到好处;细细地咀嚼,可以嚼出一点橄榄般的回味来。

(1)指名读 (其他同学闭目想象)

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闻到了_________,尝到了__________。

(2)男女比赛读

3. 这样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吃起来也是很讲究的。吃的时候千万别——(狼吞虎咽),不然,就难免——(捧着肚子走出),多不雅!我们要学学那些——(老资格的茶客),他们吃茶点特别有——(分寸),每样吃点儿,但——(并不太多),要是有饭局,还尽可以——(从容地去)。看来去扬州茶馆,吃吃喝喝都有大学问啊!四、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去扬州最著名的扬州茶馆坐了坐,品了茶,吃了扬州的特色小吃,有零碎小食、烫干丝、小笼点心。

篇8:《扬州慢》教案设计

一、整体把握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高中生理应具备掌握和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这阙姜夔的《扬州慢》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之一,语言清丽优美,多处化用古人诗句,文采斐然。其词上阕写以繁华著称的扬州战后一片荒凉,以寄托作者的伤感;下阕联想曾在这里游览过的杜枚和他的佳句,以往昔的繁荣反衬今日的荒凉。全词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表现了作者在目睹战乱后今非昔比的扬州而触景生情,那种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对今天的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二、教学目标

1.领略宋词婉约派的风格特点;

2.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所表达出来的意境美;

3.理解作者在无奈而低沉的情调中所表达的家国忧思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怀和低沉的感情基调是如何运用触景生情的手法表现出来的;

2.词中多处化用杜牧诗句所起到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

2.诵读法

3.比较法

4.讨论法

5.教学辅助法(播放课件和背景音乐)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前导读

1.作者生平

作者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沈阳)人,早岁孤贫,后屡试不第,曾于颠沛流离中亲历家国破残之痛,在长期的豪门清客生涯中,与当时著名诗人、词人如杨万里、范成大、齐弃疾等,都有广泛文学交往。他精熟音律,能自己谱曲,其词特点为风雅、清空、峭拔,是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主要代表作家,后来发展成为格律派。

2.作品背景

此词写于作者初次来扬州之时,年仅二十二岁。虽然扬州距金兵第二次占领已历时十六年之久,但姜夔看到的仍是战后的一片破败萧条景象,联想到扬州曾有的繁荣,忆起唐代杜牧关于扬州的佳作,他难抑心中的怆然,遂自创其曲,写下这首著名的词作。词牌中“慢”是舒缓的意思,可见本词是曲调舒缓,宜于抒情的“慢词”。

(设计意图:由于高二的学生以前都曾接触过宋词,通过自学能了解作者和课文的概况。教师课前布置了预习,则课上无需利用太多时间讲解,只需稍加点拨即可。此设计遵循了语文教学节奏艺术。)

七、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小时候我们都曾经学过李白的一首很著名的诗歌《送孟浩然之广陵》,哪位同学愿意再为大家朗诵一遍?(某学生朗诵)很好!诗中孟浩然要去的地方就是被誉为“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古城扬州,古代称之为“广陵”。说来也巧,老师就在扬州度过了七年的学习时光,把她视为生命里的“第二故乡”,对她的一草一木都怀有深厚的感情。下面就让大家看一看扬州的美景。(播放课件展示扬州景物)大家谈一谈,看了照片以后你对扬州这座古城有什么印象。(学生回答美丽、古典、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确,历史上的扬州是无数文人墨客梦里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扬州慢》作于八百多年前,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姜夔眼中的扬州。

(设计意图:联系自身实际、运用真实的照片资料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关注,照片中的美景与课文中的胜景一致,与衰败景象则形成鲜明对比,更有利于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此设计遵循了语文教学导语艺术。)

2.读序语简单概括内容,联系诗经讲解《黍离》之悲的典故,奠定课文与之相似的感情基调。

3.请几位学生示范诵读,全班点评。教师提醒既然是“慢词”就要读得舒缓从容。全班齐读。

4.参考注释品读全词,找出作者实写的扬州战后萧条景象以及虚拟的联想和想象。

板书:

眼前实景—— 景物1:荠麦青青

景物2:废池乔木

景物3:清角吹寒

景物4:波心冷月

虚拟想象——拟想1:杜郎重游,必当惊心

拟想2:才高八斗,难赋深情

拟想3:桥月仍在,玉人已无

拟想4:花开依旧,人事全非

(设计意图:板书虚实结合,相互对应一目了然;概括的词语是文中的原句或典故,语词优美便于理解记忆。此设计体现了语文教学板书艺术。)

5.问题设计

(1)结合注释找出文中化用杜牧关于扬州的诗歌名句,并思考它们的作用。

(明确:扬州自古繁华,特别至中晚唐时期已成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文荟萃之地。唐人有很多吟咏扬州的佳作,犹以杜牧这几首最为著名。姜夔在《扬州慢》中要表现扬州的昔胜今衰,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

(2)词的最后一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句中的“红药”有人认为应该归入“实景”,因为扬州的芍药甲天下。你认为呢?

(明确:“念”是“想到”的意思,所以是虚写,并非亲眼所见。词人想象来年春天,红药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开出绚丽的花朵。只可惜故国凄凉、物是人非,这样的美丽,不知道是为谁而绽放。)

(3)全词意象丰富,选择含有最能感染你的意象的词句作出简要评析,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推荐一位代表发言。

(4)课件展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读后比较一下这两阙词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表达的虽是同样的爱国主义主题,但《扬州慢》的情调明显是悲凉而低沉的,是无奈的感慨、哀愁的叹息。这首词是“清空”的代表作[板书:清空],它的胜人之处在于:词的情感蕴藉含蓄,词的意象偏向于淡雅素净,词的意境疏朗开阔。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慷慨激昂,充满豪情壮志,这也是豪放派与婉约派在风格上最大的差异。)

(设计意图:问题设计得深入浅出,符合学生的知识构成和心理特征;尤其是比较阅读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此设计体现了语文教学提问艺术。)

6.课内联系

用课件展示词中所化用的四首完整的杜牧诗歌给学生课后了解、鉴赏。

(设计意图:杜牧的四首诗虽然不在本课的教学范围之中,但属于语文学科内部综合性学习,此设计体现了新课改提出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

7.结讲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领略了姜夔笔下扬州曾经的繁华美丽和战后的萧条衰败。“一切景语皆情语”,昔胜今衰物是人非的伤感深深触动了这位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也许在无情的战争面前,一个人微弱的力量的确改变不了什么,也阻止不了什么,但只要胸中依然跳动着拳拳的赤子之心、激荡着深切的爱国之情,我们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大家说是不是呢?好了,在今天的课结束之前,请大家在优美的配乐中再次齐声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得舒缓并且富有感情。

(设计意图:此结语总结了全词的特色和主旨,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以配乐朗诵结束本课再次把感情推向高潮,也符合诗歌教学重吟诵的特点。此设计体现了语文教学结讲艺术。)

八、课后作业

假如你是作者姜夔,请以第一人称扩写全文,注意使用优美的白话语来表达原文中诗情画意的意象和细腻深沉的爱国之情,不少于400字。

附:杜枚诗四首

《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赠别》(二首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遣 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上一篇:祝党成立100周年祝福语下一篇:货运配送车辆承包经营线路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