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2024-05-01

《梅花魂》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通用11篇)

篇1:《梅花魂》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梅花魂》第二课时教案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2.深入分析课文,品味任务语言。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语句。

二、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三、学习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四、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梅花魂》。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谁能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的那几件事?(学生自由举手发言)

看来大家学得很认真,老师也把他们归纳出来了,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

(1)读诗落泪

(2)珍爱墨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图

(5)送梅花巾

了解了这五件事,你能体会到这位老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吗?(生可能零零散散说一些)

没关系,接下来我们具体来学习这五件事来体会这位华侨老人的情感。

(二)深读课文,品读促悟,体会情感。1.学习第一件事。(1)课件出示句子

“我很小的时候……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叫学生齐读)(2)思考讨论

①“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 ②“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分四人一小组讨论,师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情感。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③那外祖父为什么读到这些诗会落泪呢?

④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国,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那在课文中,外祖父还有两处流泪之处,你能找到吗?

2、学习外祖父的另两处落泪(即第三、五件事)学生找出,师随机出示课件 :

(1)“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2)“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

(学生先说说自己的体会,师随机指导)

①从第一句中,我体会到了老人一直热爱、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国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②从第二句中,我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了却自己的心愿。3.交流学习第二件事。

(1)从外祖父的三次落泪中,我们感受到外祖父的爱国之心,那课题写梅花,梅花与外祖父有什么关系呢?读读第3自然段,看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学生找出,师随机出示:

①“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唯独书房那一副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②“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训罢,便用保险刀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A 体会“轻轻、慢慢”在句中表达所表达的效果(叫一个学生到讲台演示,其他同学边读边演示)B、“清白”是什么意思?“玷污”又是 意思?

C、外祖父是让妈妈管教我的行为、还是思想?从而得知? D指导朗读,读出对墨梅图的珍爱。

4、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如此生气呢?师范读“临别赠墨梅图 ”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生找出,师课件出示: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

(3)播放梅花凌寒独放的图片,难怪外祖父这样赞美梅花,读句子“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4)这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吗?是在赞美什么?学生齐读句子“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小组再次讨论:

A、梅花的秉性是什么? B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什么?(5)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有哪些?

(6)再次让学生饱含深情地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三)课堂延伸

同学们,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如《乡愁》、《墨梅》……

(四)拓展练习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2.“秉性”的意思是___________,梅花的秉性是什么?用“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3、文中的“她”指_______________,“他们”指_______________。4.用“________”画出对梅花直接赞颂的句子。5.对下面这句话理解全面的是()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A、外祖父希望每个人都要有梅花的冷艳和幽芳。

B、外祖父希望“我”像梅花一样迎风傲雪,不畏艰难。

C、这句话是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我”的殷切希望;希望“我”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做一个有骨气、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6.你能举出几个中国历史上想象“梅花”这样的人物吗?请写出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2:《梅花魂》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几件事情来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语体会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们见过梅花吗?你们知道梅花的品格吗? 2.学习新词语,点名读,齐读,3.有这么一位老人,也是那么的喜欢梅花,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几件事?找完可以讨论一下

4.了解五件事,你感觉到到这位老人的一颗怎样的心?从文中的哪些词语知道?

5.从哪里可以看也外祖父那颗眷恋之心?默读课文,可以在旁边写批注。

二、深读课文,体会情感。1.学习第一件事

外公常常教我唐诗宋词说明什么 读到一些诗落泪说明什么?

一起读这段话,这是老人第几次落泪?

第二次落泪在哪里,请同学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2.学习第二件事

从外祖父的三次落泪中,我们感受到外祖父的爱国之心,课题写梅花,梅花与外祖父有什么关系?读第三自然段,看从中体会到什么? 3.学习最最后一段

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个自然段在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点名中心)

三、回顾全文

篇3:《梅花魂》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 学习这种品格。

3.体会本文以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外祖父有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了解梅花的高尚品格。

2.理解外祖父爱梅花, 并借助梅花寄托眷恋祖国的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大平台。

【教学时间】一课时。

【板书设计】

梅花魂

↓ (以物喻人)

民族魄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冬天, 马上就要到了——小草黄了, 树叶落了, 花儿谢了——可是, 有一种花, 愈是寒冷愈是开的鲜艳、开的秀气,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梅花) ——板书课题

由咏梅诗词导入

(1) 《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 寒梅著花未。

(2)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3) 《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4)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5)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 学习这种品格。

3.体会本文以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大意, 自查字词典解决生字新词 (5分钟) 。

自读反馈

1. 读一读下列生字:

魂缕幽葬愁腮甚

绸呜谓梳衰绢侨

2. 组词。

秉 () 衰 () 眬 ()

侨 () 眷 () 胧 ()

3. 重点字词指导:

经华侨白杭绸

四、析“梅”

快速浏览课文, 想一想本文一共写了几件事, 围绕梅花写了几件事, 外祖父为什么这么喜爱梅花? (3分钟) 。

品读下列文字:

“是啊, 莺儿, 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 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 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 愈是寒冷, 愈是风欺雪压, 花开得愈精神, 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梅花魂)

几千年来, 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 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 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 从来都是顶天立地, 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 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 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民族魂) ”

梅花魂→民族魂

2. 解题, 请同学说一说课文题目的含义。

3. 谈一下你所了解的具有梅花魂、民族魄的中国古今名人志士

教师梳理: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辛弃疾:壮岁旌旗拥万夫, 金蟾突骑渡江初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谭嗣同:我自横刀对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花木兰: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李清照:生当为人杰, 死亦为鬼雄

秋瑾:拼将十万头颅血, 须把乾坤力挽回

齐读:

几千年来, 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 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 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 从来都是顶天立地, 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最有 (品格) 最有 (灵魂) 最有 (骨气) 。

五、析“哭”

快速默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中几次写到外祖父“哭”, 为何哭, 哭的方式一样吗, 伤心的程度一样吗?通过外祖父的“哭”表现了外祖父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分钟) 。

我的中国心:

黯然伤魂 (愁)

失声恸哭 (痛) 思乡意爱国情

肝肠寸断 (悲)

愁→乡愁痛→家国难回悲→客死他乡

诗歌联想:

1. 故园东 (北) 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逢入京使》岑参)

2.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作》高适)

3. 少小离家老大 (难) 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回乡偶书》贺知章)

4. 悲么悲兮生别离 (《九歌·少司命》屈原)

六、写作特色

梅花魂→民族魄 (以物喻人)

篇4:《梅花魂》第一课时教学谈

没有总体的课就像是一朵无魂的花,所以我把课的总体设计看成是一棵完整的梅,努力地种活一棵梅。

《梅花魂》是归侨女作家陈慧瑛的作品。作者回忆外祖父身前的五件小事,讲述了外祖父思乡落泪和托梅寄情的故事。反映了外祖父虽飘泊他乡但心眷祖国的赤子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外祖父的深深思念和赞誉之情。文章叙事细腻,用词妥帖,但篇幅较长。写梅花、说思乡两条线索清晰,其内在的联系需要悉心引导学生才能把握。梅花魂在文中有多层涵义:一是梅花的秉性;二是民族魂,亦即民族气节;三是外祖父身上所体现的对于祖国的眷恋,是梅花品格与他的爱国情怀的融合。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的局限,第二层含义学生很难理解,是教学难点中的难点。

据此设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采用分类学习的方法理解“朵朵幽芳、风欺雪压、顶天立地”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以重点词语、句子为依据,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梅花魂所包含的不同层次的含义,感悟人物情怀。(4)摘录令人回味的词句。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这样的意图:(1)词语分类教学,解决新词量大的问题,抓重点句反复品读,做到长文短教,提高教学效率。(2)“总体感知、理清作者思路”和“细细品读、层层感悟”相结合,实现“精读与略读相结合”,两课时的教学完成“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过程。(3)作业的设计、布置与感悟这一学习难点相结合,让学生收集关于“归国华侨”的爱国故事,提升学生对文中“梅花魂——恋国情”的感悟。

按照这样的理解,我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是这样安排的:(1)课前预习,整体感知;(2)检查预习,学习词语;(3)词句相连,品读感悟;(4)抓住节点,分层展开;作业过度,后继有据。主要是完成对“梅花魂——民族魂——爱国情”的理解。从梅花魂到民族魂是课文学习的难点,设想本课时的教学是要为后面“思乡爱国”的感悟作铺垫。所以,在总体设计上还是花大量的时间来感悟“梅花魂”。

课前预习,是把整体感知移前,增加课堂的容量。作业第二题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外祖父思乡的几件事情,细细品味”,则为下一课时的教学确定基调,把第一课时学习是为了铺垫下一课时的学习感悟这一意图暗示给学生。

捡起数瓣花——词语教学

如果说课的整体设计是一棵梅,郇么词语就是这树上的一朵花,而这堂课的词语教学就是捡起了几片花瓣。本篇课文新词的量很大,所以,在课堂中采用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

一是词语分类学习。在检查词语自学情况时,首先出示的是一组直接描写梅花的词语: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

清白秀气

风欺雪压顶天立地

这里,从指名学生读词开始,重点指导“缕”的读音,接着以“梅花——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梅花——清白、秀气;梅花——遭到风欺雪压,却始终——顶天立地”引读结束。紧接着出示第二组词语:

不甚在意分外爱惜泪眼朦胧

训斥刮去抹净

眷恋衰老珍藏

针对这一组词,学习的重点放在“分、抹”的读音上。并结合字的意思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二是词语成为学习的切入点。在出示第二组词语后,通过找反义词“不甚在意——分外爱惜”,然后从“分外爱惜”的是什么切人,让学生找出写外祖父“既不甚在意又分外爱惜”的句子,再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找到句子: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接着,继续提出问题:外祖父分外爱惜的到底是什么?并由此展开后面的教学。还有,像“稀罕”一词的教学也是这样,在出示了句子“一枝梅花,有什么稀罕的呢?”后,在稀罕的后面板书了一个“?”,然后让学生找出“到底有什么稀罕呢?”再用具体的内容来回答稀罕在什么地方。

三是词语学习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如课堂中在学习“秉性”这个词时是这样安排的:

①出示句子;②齐读后提问:秉性是什么意思?③句子中哪句是具体写梅花的秉性的?让学生完成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学习过程。

四是注重词语的积累运用。在学习了梅花的品格后向学生提出:“此时,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说说梅花的品格?”这一问题。在学生感受了民族魂的时候又提出:“此时,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这些都为了学生词语的积累与运用而设计的,同时也避免了通常课堂上要问的“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某某说”的定式。

横斜几棵枝——句子教学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文中又有许多比较难理解的句子,如果学生能读懂这些句子,就能比较到位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较好地感受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基于这样的认识,课堂中出现了最最着墨的有这样3个句子的教学。本意是想设计成支撑本课时的骨架,就像横斜的梅枝,勾勒出树的姿态。

一是从“有什么稀罕的呢?”导入。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出示后随即从具体三个方面来解读这一句子。

1“顿时拉下脸来”这一神态。

(1)做一个“拉下脸来”的动作。

(2)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拉下脸来”?

(3)“顿时”是什么意思?

(4)从外祖父这“顿时拉下脸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一语言。

(1)同学们,这可是“我”有生以来听到外祖父的第一次训斥!

(2)从这“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训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换位体验:谁也学着外祖父的样子训斥一下?现在,你就是外祖父,请你冲着莺儿她妈大发脾气吧!指导读好训斥的话。如:你训斥得很响,很生气。可是,同学们想想看,外祖父是一个老人,他训斥的是谁?所以,这训斥中除了“生气”、“责备”还应该带着什么?(齐读)

3“轻轻刮去”、“慢慢抹净”这些动作。

(1)这里,你留意了外祖父的哪些动作?

(2)多么小心翼翼的动作!让我们也小心翼翼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小结读。因为“我”不小心弄脏了梅花图,一向慈祥的外祖父就大发脾气(板书:大发脾气),外祖父对这墨梅图真是分外爱惜。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分外爱惜”!这三个细节的感悟,随机进行,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二是从为了解开“稀罕”的疑问导人。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这一句的教学,和上一句有所不同,主要是采用引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练读中加深理解。引读是这样安排的:

(1)梅花有什么不一样?——

(2)我们说梅花是最有品格的,因为——

(3)梅花是最有灵魂的,也是因为——

(4)梅花是最有骨气的,还是因为——

三是为了理解“民族魂”而导人。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这一句子的学习和前面又有所不同。这里,设计的是从了解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人手的。先是让学生说说收集来的有气节人物,再多媒体播放,播放过程中配以《满江红怒发冲冠》的背景音乐,教师同时作画外旁白,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引读:

(1)师:这些有气节的人物——

生: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2)师:这些有气节的人物不正是这朵朵梅花吗?他们在凝视我们,他们在告诉我们——

生: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小结作业:课后题两次出现的关于思乡的作业练习。

篇5:第二课时梅花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篇回忆录,写的是我的外祖父是一个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我,让我好好保存的往事。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赞颂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本文脉络清楚,以“梅花”为本文的线索。我回忆与外祖父的五件事,分别是读诗常落泪、珍惜墨梅图、不能回国哭、赠送墨梅画、再送血梅绢。在叙述时有详有略,详写了我回国之际,外祖父把墨梅图赠送给我以及教育我要做一个具有梅花秉性的人。这段内容的叙述隐含了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文章结构严谨,做到了前后呼应,首位相连。开头由梅花想到已故的外祖父,结尾是看到梅花图而想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这样不仅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而且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一位身在异乡的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二、说教学方法

本课属于阅读课文,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所以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默读思考 默读有利于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思维,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二)、读写结合 在学生体会外祖父的爱国情感时,才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边读边写,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三)、感情朗读 在细细品味文章的情感时,应用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使感情得到升华。

(四)、合作探究 在归纳几件事和写体会的时候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吸取别人的思想精华,达到探究的目的,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的思想感情。

2.回顾全文,归纳中心。重难点

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导入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赞赏过梅花,欣赏过严冬里那一枝独秀的花之傲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来感受梅花的深刻寓意。

2.复习检查。

甚至 玷污 脾气 撩乱 眷恋 腮边 梅花魂 凉飕飕 乡愁 丝绸 所谓 梳理 衰老 华侨

缕缕幽香 葬身异国 颇负盛名

3.指名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表露了华侨老人的爱国心。)

过渡:课文是怎样来表达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呢?

2.学生自学,教师点拨。

(1)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先自学,后讨论、交流。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

①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②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③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④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⑤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表达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抓重点段第2自然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①学生自由感情朗读,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

②反复朗读并思考: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几句诗的意思的?说说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从这些诗句,可以体会出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3)自学重点段15自然段,学生分组朗读并讨论:

①梅花的品格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画在书上。(梅花的品格是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主要从“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些词语体会出来的。)

②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这说明什么?(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保持中国人的气节。这充分说明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外祖父为什么要送梅花图、梅花手绢给“我”?

(外祖父把梅花图、梅花手绢送给“我”,是为了让“我”也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

(5)“梅花魂”的内涵是什么?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梅花魂”的内涵是:保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以“梅花魂”为题点明了中心。)

(6)说说最后一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3.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地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爱国之情。)

(三)总结、扩展

1.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1)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本文开头和结尾相照,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重点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第2自然段从开头到“教我读唐诗宋词”,读得应轻快一些。从“读到”到这一段结束,读得应低缓一些。第13自然段点明了外祖父珍爱梅花的原因,在朗读时,语气要坚决。)

2.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在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句段,并体会它的好处。

六、布置作业

1.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冷艳的(梅花)

(崇高)的品格

冰凉的(泪珠)

(高尚)的灵魂

慈祥的(外公)

(梅花)的骨气

隆冬的(天气)

(梅花)的秉性

2.阅读课文第13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什么的象征?(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2)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什么?(就是“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3)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图是为了什么?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什么?(外祖父保存这幅梅是为了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也是让她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重视细节 提高实效

______《梅花魂》课堂教学反思

蓉花山镇刁桥小学 孙磊

事不可小看,细节彰显魅力,细节成就完美。当我们工作时,我们要集中精力做好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以认真负责的心态对待每个细节。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趋完美。就拿上课来说,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是一次与学生共同完成教与学的的过程,每一节课都有该完成的教学目标,只有每节课都达到应有的效果,才能切实完成好教学任务。正因为如此,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手段,从细处着手提高教学效果,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梅花魂》是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梅花魂》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讲了有关外祖父的 五件事,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领会梅花魂的本质含义,体会外祖父的爱国思乡之情。

《梅花魂》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我在设计之初就始终坚持以文本为依托,希望引导学生对课文展开深入学习,从而使学生逐步明了课文中“梅花魂”的意义所在。

在执教的过程中我围绕课文展开了一层层教学,学生们基本上能随着课程的进展逐步深入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 灵魂”、“ 骨气”,从整体上,我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可是细节的处理不足使课堂效果有所减弱。

不足一:朗读不够充分。

在进入课文学习时我出示了阅读要求,让同学们围绕要求展开朗读。同学们很认真地开始了学习,可是由于我急于让孩子们进入下一环节,当我让学生停止学习时,同学们有一小半还未自学完。学生学习时间不够充分就削弱了孩子们学习的效果。

不足二:课件使用不够充分。

为了让学生对“梅花”及“梅花魂”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我在导入课文学习时我就播放了用多幅梅花的图片配以古色古香的民乐的课件,同学们在惊叹梅花的美丽之时,对梅花开放时的环境状况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但我的课件使用还不够完善,课后,我反思到应在课的后半段应再用一次图片展示,也就是同学们理解了梅花魂是什么时再一次演示课件,让孩子们在优美的乐曲声和美丽的梅花图的氛围中对“梅花魂”有一次感情的升华,使他们再一次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对梅花情有独钟,为什么身处异国的外公会对梅花念念不忘,倍加珍惜。

篇6:《梅花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梅花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五年级 上册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五年级学生

2、学科:语文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3、课时:第二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查阅了解华侨在海外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以及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故事。

2)收集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来读一读。

3)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4)课文第4——11自然段的录音带,文中一些重点语句的课件,歌曲《中国心》的光盘。教学课题(教学目标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3、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揣摩表达方式。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语句。教材分析: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梅花自古以来就为人们赞颂,她为人们赋予了坚强的品格,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梅 花魂》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视墨梅图如珍宝的华侨老人,竟在孙女回国之际却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郑重地交给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文中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通过赞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教学方法: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大胆运用“读——思——练”课堂教学模式。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反复吟诵中体验人物情感,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式,从而达到语言和精神的共舞。教学流程:

一、抽查学习情况。

1、抽生认读“幽芳、漂泊、稀罕、精神、灵魂、骨气、磨难、境遇、珍藏、能书善画、泪眼朦胧”等词语。

2、抽生分段朗读课文。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自由小声朗读或者默读,概括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课题,质疑题目中的“魂”当什么意思讲?

2、相机出示第13自然段的课件,学生品读、体会。

1)默读思考:在外祖父的心中,这梅花是怎样的一种花?梅花具有怎样的品格?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在课件上相机用红线勾出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2)这里的一个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现在你对题目中的“魂”字有何理解?朗读体会,读出赞美、感叹的语气。

3)在外祖父心中,这梅花还仅仅是梅花吗?你又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在课件上相机用波浪线勾画出“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4)这里的一个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相机理解“秉性”。5)现在你对“魂”字又有何新的理解?朗读体会,饱含深情地读好这段话。

四、品读“几怪”,体会情感。

1、小组合作探讨学习。

1)有一位身居异国的中国老人,心中对梅花是情有独钟,特别喜爱。正因如此,老人有一些看似奇怪的行为,文中哪些事情体现出了这点呢?请大家在小组里探究学习。

2)学习探讨文中外祖父看似奇怪的举动,勾画出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做好阅读感受的记录。

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1)如孩大哭。

(1)播放课文第4——11自然段的录音,学生闭目想象。(2)交流想象到的情形。

(3)“莺儿”不理解外祖父为什么而哭,你们理解吗?(4)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读出老人十分痛楚的心情。2)唯爱梅图。

(1)课件出示外祖父家中的不少古玩,抽读相关语句。(2)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讨论“古玩”和“一幅画”哪个更值钱,从这对反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从“我弄脏墨梅图,外祖父大发脾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3)读诗落泪。

(1)学生吟诵第2自然段中的一些古诗句,体验老人的思想感情。

(2)交流外祖父想要告诉莺儿所不懂的意思。4)赠图送绢。

你能理解外祖父把墨梅图以及手绢送给莺儿的用意吗?

3、情感升华。

1)文中的外祖父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像小孩似的“怪”呢?(爱国心)

2)师生共同用梅花(手工制作的)在黑板上拼贴“心”的图形。3)师生共同欣赏歌曲《中国心》。

五、体会揣摩课文的表达方式。

1、文中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

2、文中是怎样突出人物情感的?

六、拓展练习,参读延伸。

1、外祖父那种思乡之情不光是莺儿在那儿时有所表现,我想在莺儿回国后会更加孤单,也会更加想念祖国,思念家乡,请你以“我仿佛看到外祖父„„”开头写几句话。

2、将文中让自己感动的语句摘录在积累本上,并背诵。(板书设计)

梅花魂——爱国心

如孩大哭

视图如宝

读诗落泪

赠图送绢

教学反思:

篇7:6梅花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批读提示读懂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眷念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2、揣摩作者思路,学习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3、领悟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1、理解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

2、理解课题。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解决本课的生字生词。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

二、“批”、“读”结合,多角度领悟梅花“魂”。

(一)梅花魂到底是指什么呢?

(二)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

(四)反馈:

1、层次一:直奔重点,感悟梅花魂

⑴相机引入句子“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呢!”,感悟梅花魂。

⑵借助旁批的提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愈”,读中感悟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特点。

⑶结合旁批,反复朗读,联系前面的句子,比较梅花与旁的花“不一样”,理解梅花魂。

⑷师生合作朗读,看与思,批与读相结合,进一步领悟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2、层次二:品词析句,感悟民族魂。

⑴此时此刻,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仅仅是花吗?

⑵相机引入句子“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感悟民族魂。

⑶指导品读重点句子,运用对比朗读、补充资料感悟等多种方法,联系梅花魂领悟民族魂。

⑷引导学习“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理解外祖父对莺儿的殷切希望,读悟民族魂。

3、层次三:感悟游子魂 ⑴读到这里,你明白了旁批中“热爱之情溢于言表”所说的意思吗?

⑵借助旁批,前后文联系,借梅花魂、民族魂,感悟身在异国他乡、常年旅居海外的游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情寄梅图,“感受游子魂。

①根据旁批体会对比,整体感受外公对梅花、对祖国的热爱。

②联系外公大发脾气的表现,从神态、语言、动作及莺儿的心里活动感受游子对祖国的眷恋。

③小结:在作者巧妙的对比中,在人物的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长年漂泊他乡的外公,他在梅花身上倾注了对故土所有的深情啊!

归心伤别,“三哭”中再悟游子魂。①联系外公又一次流泪痛哭的表现,深入外公内心,感受外公对祖国的眷恋,相机指导朗读,理解游子思归不能归时的情难自已。

②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自读自悟学习14-15自然段,感受临别落泪时外公复杂的心境,深入理解游子魂。

③回读第13自然段,暗示渗透梅花魂、民族魂、游子魂的深刻内涵。

三、首位呼应,回味梅花“魂”。

师引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文章在写法上“首尾呼应,首尾连贯”。

四、情牵三“魂”,回归升华

师总结: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这颗心,无边泪水都汇聚这颗心。让我们记住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梅花魂,顶天立地,决不低头折节的——民族魂!打动人心、荡气回肠的——游子魂!

五:板书设计:

民族

梅花魂 眷念祖国

篇8:3《梅花魂》第二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语文组~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梅花魂》第二课时。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一,说教材

《梅花魂》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二篇课文,本组以“思乡”为主题编排了四篇体裁不同的文章,训练重点是增强学生的爱国思想,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并能在以后的作文写作中适时运用。

《梅花魂》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这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文章。文章讲的是“我”的祖父是一位华侨老人,他十分喜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的交给我,让我好好保存的往事。文章通过赞美像梅花一样有节气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课文的主要内容,生字,新词,用词及表达方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下面我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要求,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生字新词读写及含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并能在以后的作文写作中适时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并学习这种品格,体会老华侨眷恋祖国的感情。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联系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为:通过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在爱梅花、送梅花图和梅花手绢中寄托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说学情、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结合教材特点和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我准备采用“自主读书,合作探究,感悟交流”的教学方法,努力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合作者。在学法上,本课拟引导学生通过读一读,划一划,想一想,议一议,自主,合作,探究地来读懂课文,调动学生眼口手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三,说教学过程 1,复习内容,导入课文

首先带领学生齐读课后26个生字,然后问学生“同学们,还记得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五件事吗?谁能告诉老师?”学生踊跃回答,练习表达。本环节主要考察学生对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巩固归纳,为本课时深入学习做好铺垫。2,深入重点,揭示中心,能力培养

我会适时提出阅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勾画重点词句并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我及时做出评价,引导总结。提出问题诸如:(1)外祖父为什么那么喜爱梅花?

(2)而他又为什么要把他最喜爱的墨梅图和梅花手绢送给我呢?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呢?(3)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能结合你所掌握的学习方法谈谈自己的感受吗?等等

我将贯穿这些问题,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归纳总结,最后解决问题,从而深入了解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悟出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本环节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思考,言语表达及概括等多方面能力,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3,难点突破,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本环节我会让学生画出文中引用的三句诗,讨论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体会,我会对学生的每一种想法都给予尊重和肯定,最后我加以完善并引导总结出,课文引用诗文的意图在于体现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不忘自己的祖国文化,寄托了老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再让学生朗读有关外祖父爱梅花送梅花图和手绢的段落,勾画形象生动的词句加以体会,直至最后讨论总结出梅花魂就是外祖父的爱国心,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海外赤子的一腔赤子之情!进而再一次的升华情感!

最后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结构严谨,和生动形象的写作手法,并鼓励学生能在以后的作文中适时的大胆运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脉络清晰,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说板书设计 梅花魂

爱国心赤子情民族魂

我的板书力求简明、概括。让学生获得更鲜明、更震撼的情感体验。

各位评委老师,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针对课文特点和单元训练要求,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9:《梅花魂》教学设计(第2课时)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段,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

3、抓住事例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华侨老人喜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深刻含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每当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时,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当年,作者离开外祖父的时候,还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她对外祖父的许多言行都感到很困惑,惟独清楚的感觉就是外祖父酷爱一样东西,是什么呢?(板书:喜爱梅花)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慈祥的老人,来解读他的爱梅情怀。

二、解读爱梅

1、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个部分最能让你感受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呢?(生快速浏览,交流)。

2、研读“珍爱梅图、玷污不得 ”(第三自然段)

(1)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划出让你感触最深的地方。(生读、划)

(2)交流 :(大屏幕出示)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训斥”怎么理解?你有过被人训斥的经历吗?谁能学着外祖父的样子来训斥一番呢?(如果学生读得不够,师可提示:这里有个问号,是反问句,语气要强烈。谁再来?)这生气的训斥,都是因为外祖父爱梅心切呐!

◆ 你还从哪儿感受到外祖父对梅花的爱?(动作)你能读出外祖父动作的轻柔吗?(小心翼翼地,就像在呵护一个婴儿)

◆ 还有补充吗?(前面写我偶然摆弄他的古玩,他不甚在意,而现在仅仅因为我在他的画上留了个脏手印就训斥。)你看,作者为了突出外祖父的爱

梅之心,不但运用了语言、行动描写,还进行了比较。用你的朗读读出外祖父对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 看来,外祖父把梅花看得比一切都要重要。外祖父为什么会那么喜欢梅花呢?同学们请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看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原因?

三、感悟气节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重点段,交流。

2、研读梅的秉性(大屏幕出示)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 读一读,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 你们看过梅花傲风斗雪的样子吗?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课件播放图片)

师解说: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迎着风雪怒放的梅花。每当隆冬来临,大雪纷飞时,其他花儿都已凋谢了,许多植物也枯萎了,可梅花却依旧傲然地挺立着她娇小的身躯,与寒风溯雪顽强地作斗争。她不怕风欺雪压,只想把最美的笑颜、最纯的清香留给大家。难怪我国历代文人会有这么多的诗句献给她:“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同学们,看着一幅幅美丽的图片,听着一句句赞美的诗句,你想到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梅花呢?

◆让我们用朗读来表现梅花的精神吧!

3、外祖父爱的仅仅是梅花吗?请接下去再读。(出示,学生自由朗读。)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在这句中,外祖父还在赞美谁?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有气节的人?

能说说你知道的有气节的中国人吗?

◆是啊,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上,有气节的人物还有很多。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师配解说词:

他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是他一生的写照。尽管抗金事业

困难重重,可他从不退缩气馁,还写下了气宇轩昂的名篇《满江红》。

南宋末期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在抗击元兵的战斗中不幸被捕,经历种种严酷考验,但始终不屈,最后从容就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他留给我们的千古名句。

西汉的苏武,被匈奴扣押流放,受尽屈辱19年,爱国之心却永不变。

江姐,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她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誓死保护党的秘密,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红梅的赞歌。

著名散文大师朱自清,在解放前夕,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所谓的“救济面”。

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用自己锋利的笔当武器,与一切黑暗势力顽强地作斗争。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完成学业后想回来报效祖国,却遭美国当局的迫害,被监禁了5年,但他的归国之心却异常坚定。

◆ 他们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中国人。他们(引读)“不管历经„„不管受到„„从来都是„„”他们就像梅花一样!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气节人物的英魂。梅花,她在外祖父眼里,已不是普通的花,她是什么呢?(生说)是的,梅花她是祖国的象征。梅花的魂,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呐!现在,你明白外祖父为什么这么喜爱梅花了吧?(是的,外祖父他赞美梅花,珍藏墨梅图,用梅花精神勉励自己,教育子孙后代,都是因为他爱自己的祖国呀!)

◆ 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这段吧。

四、体悟乡思

师:然而今天,外祖父作为漂泊他乡的老人,那么深爱着自己祖国的中国

人,却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国,这是怎样的一种思念啊?外祖父除了把自己满腔的爱国情、思乡情寄托在小小的梅花上,还寄托在哪儿?你还能从课文的哪儿读懂他的思念呢?

1、生读课文,交流(出示)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

◆你能理解外祖父的举动吗?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是啊,诗句里是不绝的乡思,无边的愁绪,读诗的人何尝不是这样!外祖父把自己浓浓的乡愁藏在诗词里。当他一遍又一遍教莺儿读唐诗宋词时,我们似乎听到外祖父一遍又一遍地对莺儿 说:“„„”(请几个学生接下去说)

◆同样的泪水你还在课文的哪里看到?

2、外祖父还把自己的思乡情寄托在谁的身上?(莺儿)何以见得?

(教唐诗宋词;送墨梅图;送梅花手绢)

3、临别之际,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绣着血色梅花的手帕,难道老人仅仅是想送我一块手帕吗?(生讲自己的看法)

师:是的,这一方手绢里,蕴藏着外祖父一颗思念祖国的心,寄托着外祖父对莺儿的殷切期望。一个想回而不能回的老人,面对离别的亲人,面对茫茫的大海,面对朝思暮想的祖国,心里在想什么呢?当他把那块手帕郑重地递到我的手上,他又想说什么?同学们,你们能把这位老人心里想的嘴上想说的写出来吗?(生写,音乐《思乡曲》)写好后交流。

讲得真好,同学们,这位老人想让作者带回去的何止是一幅梅花图、一块手帕啊,那是一位飘泊他乡,心寄故乡的老人的心啊,那带回去的是一位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灵魂啊!(板书:眷恋祖国)

4、这是老人一生的心愿,又何尝不是千百万海外华侨的心中的呼唤呢!老师在备课时,也被这位老人浓浓的思乡情感染了,还替他写了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师生齐声诵读)

诵读时

魂牵梦萦的故土 乡愁是唐诗宋词

任寒风撩起我 冰凉的泪珠

苍白的银发 是我眷恋的字符

任岁月

书画时

把我的牵挂惆怅 乡愁是淡雅的墨梅

只有那 朵朵冷艳 铮铮气节

血色的梅花 把我的精神寄托

漂过那茫茫的海峡 而后来啊

把我的思念

乡愁是我心头

牵引„„

师:同学们,老师还想请你们记住:不管身在何处,故乡永远是你们的家!

板书设计:

梅花魂

(民族魂)

喜爱梅花——————————眷恋祖国

篇10:《梅花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1、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2、启发点拨、提出问题。

3、讨论交流、升华感情。

课前准备

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读一读,对梅花的品格有所了解,以便理解外祖父对梅花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的一篇课文《小英雄雨来》吗?他上夜校学习时,老师曾教他一句话:──谁还记得?“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中国人心里都揣着一颗中国心。香港著名歌星张敏明唱过一首歌,叫《我的中国心》。

出示歌词,师生齐诵: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

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身在海外的华侨谁没有一颗中国心呢?打开书27页,看文中插图,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就是一位旅居海外的华侨,他双目凝视着梅花图,他在想什么?又想对他的外甥女说什么呢?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梅花魂》。关于梅花同学们并不陌生,古往今来赞美梅花的诗文很多,请大家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

通过交流我们知道梅花有一种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说说“魂”是什么意思?“魂”是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它也有魂呢?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1)指名读课文。

(2)生字: 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3)新词: 训斥:训诫和斥责。玷污:弄脏。郑重:严肃认真。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深深地留恋。

颇负盛名:颇,相当地。负,享有。盛名,很大的名望。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

2、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围绕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

(1)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2)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3)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4)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5)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表达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本文共分三部分,指导学生把“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作为一部分,这样就很明显地把文章的三大部分划分出来了。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2~15):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第三段(16):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三、自由读文、质疑问难

1、勾出令你感动的地方,并写上批注。

篇11:《梅花魂》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梅花经霜傲放,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为人们所赞颂,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梅花年年开,“我”的记忆之门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开,而这梅花引发的回忆都跟外祖父有关。

梅花与外祖父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外祖父爱梅花,在他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的身上;另外,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也一如梅花,坚贞不移,虽身处异国他乡,不变的是中国心。

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共写了五件小事,有的直接表达这种感情,如,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有的间接地表达这种感情,如,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临走送我墨梅图,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

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课前准备

制作教学相关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幻灯片(梅花图)。

教师指导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和特点吗?(梅花,主要有红、白两种颜色,花分五瓣,香味很浓。特别是它在万花凋零的初春时节开放,深受人们的喜爱。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2、解释题目。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梅花魂》。这里的“魂”,指的是崇高的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p28,第13自然段),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齐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飘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本文共分三部分,要指导学生把“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作为一部分,这样就很明显地把文章的三大部分划分出来了。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2-15)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段(16)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2、根据课后思考题1:“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并说说每一层说的是什么事?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做好铺垫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读诗落泪;(2)珍爱梅图;(3)不能回国;(4)赠墨梅画;(5)送梅花绢;(板书)

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

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清白:纯洁,没有污点。玷污:弄脏;污损,比喻名誉受污损。

一方面是指梅花象征祖国洁白无瑕,不容受到半点污损。另一方面是指小孩就像梅

花一样纯洁,她心灵是不能够被玷污的。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什么样的人才具有梅花精神?

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4)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5)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

(6)再次播放《红梅赞》,同时指出: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得是梅花,实在赞美江姐。声情并茂的导语使学生深深领悟: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爱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

这一大段是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是外祖父对“我”说的,这里不乏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7)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一代又一代传承的不朽精神)。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此部分内容。

(三)根据对“梅花魂”的理解,分析外祖父的三次落泪。

1、默读第一件事:吟诗落泪。

2、思考讨论:

(1)“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2)外祖父第一次落泪是因为什么?

①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的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

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②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诗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怎能不拨动外祖父那思乡的心弦呢!他由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不能自已,因而潸然泪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3、学生自学第2、3次落泪。

(1)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2)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3)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成了却自己的心愿。

4、总结三次落泪。

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蒙眬。外祖父这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所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这种情感越强烈。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他心中刻骨铭心的痛,最终成为他终生的憾事。

(四)学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4、谈谈学完课文,你在写作上的收获。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15、梅花魂

3、不能回国

中国心

4、赠送梅图

5、递梅花巾

上一篇:学习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下一篇:幼儿园第一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