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方法之我见

2024-04-13

高中政治教学方法之我见(精选8篇)

篇1:高中政治教学方法之我见

高中政治教学之我见

【摘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要引领学生在感受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

基于新的课程的转变,整个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由传统的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由传授知识向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而获得知识转化。新的思想品德课程倡导参与式、探究式、合作式、自主性学习,关注学生发展。教材的使用要有利于使学生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使之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如何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笔者结合多年的政治教学实践,浅谈如下拙见。

一、教师必须首先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要正确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教师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适应教师新的工作方式的改变,增强教学的民主意识。教师应当以主阵地的地位审视课堂,以发展的观点改革课堂,从创新的角度驾驭课堂。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民主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注意教与学之间的和谐,融洽的氛围。民主平等的教学能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动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才能得到真正实施。在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教学策略应发生根本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育“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二、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本地乡土资源,调动学生的兴趣

由于乡土材料就发生在学生身边,这样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尤其在搜集事先布置的材料的时候,学生更是有一种主人公的感觉,那么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乡土材料,学生就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而且还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在《文化生活》的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土家文化去设计各种活动,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与所要传授的知识遥相呼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结合自己的体验,我们汉族、回族等名族有哪些传统文化?可否用一两个事例加以说明?”这里,由学生举出一些例子,老师将这些例子归纳为几个方面: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方法与技巧

好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能对学生产生一种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而教师的“填鸭式”教育,虽然也能使学生了解,但效果就有明显区别。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反思。教学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关键是看教师运用的是否得当,即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学生的思维和年龄特征以及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等,尤其要看是否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它不在于一堂课问多问少、讲多讲少、练多练少,而在于问、讲、练的过程中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内在的动力,否则就难免不陷入形式主义。例如本人在上《货币的职能》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讨论货币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其次让学生总结;最后本人小结引入课题。那一节课,学生思维活跃,课后学生反应良好,本人也教得轻松。因此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自己的教学特长、学生的实际特点相结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进行调整,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四、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他们提问题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实践也证明,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首先必须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树立平等、尊生个性的教育观。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个体自信的心理品质,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异议甚至是错误的观点,要采取尊重、引导、宽容的态度。例如,我在讲述政治的权力:依法行政问题时,先让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一些学生为些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有个别学生提出了极其偏激的观点,认为政府的权力只是一种形式,要有些需要急需关心、急需帮助的地方,没有真正行使它的权力。针对学生的这种思想,我用一种平和的口气征求大家的意见。“是否允许老师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接着我简明、概括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最后,我特别告诉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我们还可以在课后继续探讨,有意识地营造了宽松的课堂气氛,也向学生提倡一种“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的作风。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除了要钻研教材,学习理论外,还要增强对重大时政的敏感性,并养成及时反馈和及时积累的习惯。还要更多地研究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要把学生的需求当作一个市场,研究其需求信息,根据这种需求设计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觉得有一个习惯很好,那就是--写教学后记的习惯。教学后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它既是一种特殊的备课形式,又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全面反思过程;它不但有利于改进、优化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还有利于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

当然,方法虽然是共通的,但具体的实施却因人而异。这里的“人”既指的是学生,也指教师自己。我们高中政治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习惯与学生的特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做到和而不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变化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搞好我们的教学工作。

篇2:高中政治教学方法之我见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和环境条件下,高中政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生真正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要什么和要做什么。现在的中学生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思维模式,因此,从教学模式上,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不要单纯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是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自我意识和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同时,政治教师要不断学习、认真探索教学教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做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当前新的社会形势下,我对学生、对教学有着自己的一些想法,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以此共勉。

一、要充分认识新课改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不明白新课改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怎样利用新型教学理念进行教学,依然用陈旧的方法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必须要对新课改有充分认识。

(1)课本内容上。旧教材的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新课程改革后,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材中多了很多图画,色彩丰富,不再单调,增加了对学生的吸引力;②教材的结构不再是一整块,让学生有压力,而是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给学生选择重点学习的权利;③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并有探究课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④教材的课题更加直接鲜明,并具有文学色彩,增加了趣味性。

(2)教学理念上。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与学生地位的转变,要适应自己引导者的地位,要明确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意识。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提供给学生适当的帮助,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

二、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

(1)趣味课堂导入。课程导入是课堂开始的起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教学时,教师直接开讲,没有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后面的课进行不下去。新的理念要求教师要进行良好的课堂导入,可通过故事、游戏、设置悬疑等来进行,让学生带着兴趣听课。

(2)进行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它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带入课堂,让学生联系实际习得知识并运用知识。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引入那些受社会广泛关注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选择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场景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要能够让学生“有感而发”,要有典型性。比如,讲解“经济生活”中“投资的选择”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投资理财方案,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方案的可行性。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了解各种投资方案的优缺点,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3)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方式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运用全新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创建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让优生带动差生,使班级水平得到整体提升;教师要根据生活实际,给予学生课题,让小组自己分工,自己寻找答案。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难题。另外,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小组的动态,要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而不是只有优生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要让学生自己主动展示合作成果,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让学生能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4)新型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成果的展示,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方法,是任何教学模式中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教学评价依靠的都是考试,这种方式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新的教学评价逐渐产生。新的教学评价包括两个部分:①学生反馈。反馈指的是学生将不懂或有问题的内容提交给教师,让教师解答。但并不是让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或其他同学互相讨论,得出正确答案,教师只需适当帮助、提醒、归纳即可。②教学考核。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旨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因此,新型教学评价的方式也就可以不局限于考试,可以是写一篇读书报告,也可以是调查报告,方式多样化,但最终考试也是必要的。

三、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的展开都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首先,善于旁征博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方法,借用能够让学生身历其境的实例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思想政治方面的课程比较生涩、趣味性不足,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思维情景往往不能取得内在统一,学生经常会发觉这样的课程比较枯燥乏味,创新就更谈不上了。比如,高中政治教师在讲解教材中的哲学知识时,就可以通过通俗的方式讲解书本知识,把一些精彩的寓言故事,口口相传的哲学道理,脍炙人口的歇后语,情意绵绵的民谣,优美动人的音乐,妙趣横生的谜语,发人深省的漫画,还有国内外比较重要的大事和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热点问题等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思维保持长久活跃的状态,增强求知欲和大跨步的创造能力,为学生创新进步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其次,设置疑问要求学生回答,鼓舞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回答问题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是够多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法,擅长在每个关键时刻给学生设置问题是老师的一把宝剑,创造学习障碍和难点,从而在学生心中引起波澜,让他们思维的火花在头脑中迸发,鼓舞学生追寻真理,在自主发挥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养成创新和思维的习惯。上教育思想课时,教师可以融合教学内容选一个合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这些好的学习习惯都对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只要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备课,不拘于格式,大胆创新和开拓,最终使学生在课堂上迸发最璀璨的火花。

高中政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要为学生创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给学生鼓励,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创新教育也是一个民族教育事业不断进步的灵魂和契机,是一个国家兴旺不衰的不竭动力。中学政治教育担当非常重要的任务,推广创新的政治教育毋庸置疑。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教育至关重要。

篇3:有效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之我见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人文精神、情感理念恰到好处地融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轻松、和谐以及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将知识逐一牢固地掌握,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美好。要想实现这一美好的教学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要活用教材

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好:“教材只是教师授课的依据,想要教好课,使学生受益匪浅,还得教师善于运用教材。”一节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对课堂有很强的驾驭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下对教材进行充分的整理、选取、补充和设计,从而让思想政治教材更好地为我们教学所服务。在教师活用教材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 要使教材生动形象,富有趣味。

政治教材内容比较死板、单一,课本上都是理论性的知识,学生会感到非常乏味。为此,教师需要充分的依据教材,整理教材,使那些原本生硬、死板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

2. 要使教材平易近人,容易理解。

思想政治传授的内容大多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当我们教师对教材进行整理后,用比较生活化的语言或是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例子来做比较、打比喻,就会使知识更容易理解,这样平易近人的教学也会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产生好感。

教师依靠教材,将教材内容变为学生更容易理解的形式传授给学生,通过合理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用问题引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问题是学生思考的驱动力。有趣的问题能够提高学生思考和辨别的能力,但是乏味生硬的问题则会禁锢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对政治教学失去兴趣。因此我们要着重思想政治教材体系的重构,通过设立有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新的知识。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欣赏学生的创新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用有趣的问题代替以前生硬的问题,来引燃学生思考的智慧火花,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税收的含义是什么?税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征收对象及各自的作用是什么?生活中违反税收法的现象有哪些?诸如此类比较乏味的问题可以用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来替代。比如,“梦想中国”总决赛中获得奖金的选手像张晨磊、郑凡等人正在愁是否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同学们可不可以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呢?买东西时,经常遇到这种现象:买家不要发票就能得到一些优惠,在学完这节课后你对这种做法有什么看法呢?演艺明星刘晓庆因为偷税漏税被判有期徒刑三年,这件事反映了税收的什么性质?

教师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会瞬间引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这些有趣问题的激励下会不断地思考和辨别,努力找到问题的答案,久而久之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人文精神的渗透,使课堂更加富有理性的激情

我们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不是课堂的终极教学目的。课本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知识面拓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一个台阶,通过这个台阶学生将踏上更高更远的求知征程。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高速传播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学生了解各种信息,如中国的政治问题、国际新闻等信息时轻而易举。同时,随着网络的逐步兴起和流行,有些新颖的词汇、概念表达和使用上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了解和接纳它们,仍然按部就班地讲述课本上的知识,就会使学生感觉教师跟不上时代,就会对教师失去信任,从而不爱上这位教师的课程,这样就会由于教师的“孤陋寡闻”导致学生对这门学科的不屑。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中静态的知识素材和现实中动态的社会素材巧妙地结合,引导学生在关注现在社会与生活实际过程中的新闻事件时,要通过观察人物、体验情节和感受过程来领悟政治课本中所讲述的知识点,要用自己独特和理性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和看待新闻事件,让自己的思想永远跟上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从而展现政治教育课的人文精神。

如《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这堂课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理解和看法。学生平时会观看电视,对于这些概念有一些浅显的理解和认识,然后结合现在最热门的“钓鱼岛”事件,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国家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维护本国利益,热爱和平和维护国家统一的理念。

当作为传授者的教师和学生建立起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并以自身的知识素养、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宽阔的知识视野来感染学生时,学生不但对教师产生了敬畏感,也愿意和教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研究和学习。在这种洋溢着人文气息的教学环境下学习,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学习活力会非常旺盛,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提高。

四、理论联系实际,使课堂内容更有灵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被学生抱怨为枯燥、无味、没有兴趣。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原因是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不考虑学生是否理解就强硬地让学生死记硬背,确保做题的正确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现代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摒弃以前沉闷的教学氛围,将教学形式多样化。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教学可以使课堂和知识更富有灵性。

在学习《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这一课时,我们可以从大家所熟知的节目《焦点访谈》为切入点,分析政府接受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培养学生归纳与分析的能力。教师结合教材给出的素材和情境,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念,认识到人民监督政府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

从贴近学生生活的事情入手,找到生活实例和课本知识有机统一的契合点,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主动实践的能力。学生在这样激情荡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能够很好地释放自己,使学习和实践活动更具有灵活性。

篇4:高中政治教学之我见

【关键词】政治教学 课堂

基于新的课程的转变,整个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由传统的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由传授知识向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而获得知识转化。新的思想品德课程倡导参与式、探究式、合作式、自主性学习,关注学生发展。教材的使用要有利于使学生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使之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如何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笔者结合多年的政治教学实践,浅谈如下拙见。

一、教师必须首先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要正确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教师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适应教师新的工作方式的改变,增强教学的民主意识。教师应当以主阵地的地位审视课堂,以发展的观点改革课堂,从创新的角度驾驭课堂。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民主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注意教与学之间的和谐,融洽的氛围。民主平等的教学能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动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才能得到真正实施。在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教学策略应发生根本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育“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二、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本地乡土资源,调动学生的兴趣

由于乡土材料就发生在学生身边,这样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尤其在搜集事先布置的材料的时候,学生更是有一种主人公的感觉,那么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乡土材料,学生就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而且还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在《文化生活》的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土家文化去设计各种活动,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与所要传授的知识遥相呼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结合自己的体验,我们汉族、回族等名族有哪些传统文化?可否用一两个事例加以说明?”这里,由学生举出一些例子,老师将这些例子归纳为几个方面: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方法与技巧

好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能对学生产生一种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而教师的“填鸭式”教育,虽然也能使学生了解,但效果就有明显区别。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反思。教学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关键是看教师运用的是否得当,即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学生的思维和年龄特征以及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等,尤其要看是否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它不在于一堂课问多问少、讲多讲少、练多练少,而在于问、讲、练的过程中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内在的动力,否则就难免不陷入形式主义。例如本人在上《货币的职能》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讨论货币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其次让学生总结;最后本人小结引入课题。那一节课,学生思维活跃,课后学生反应良好,本人也教得轻松。因此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自己的教学特长、学生的实际特点相结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进行调整,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四、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他们提问题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实践也证明,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首先必须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树立平等、尊生个性的教育观。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个体自信的心理品质,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异议甚至是错误的观点,要采取尊重、引导、宽容的态度。例如,我在讲述政治的权力:依法行政问题时,先让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一些学生为些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有个别学生提出了极其偏激的观点,认为政府的权力只是一种形式,要有些需要急需关心、急需帮助的地方,没有真正行使它的权力。针对学生的这种思想,我用一种平和的口气征求大家的意见。“是否允许老师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接着我简明、概括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最后,我特别告诉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我们还可以在课后继续探讨,有意识地营造了宽松的课堂气氛,也向学生提倡一种“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的作风。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

作為一名政治教师,除了要钻研教材,学习理论外,还要增强对重大时政的敏感性,并养成及时反馈和及时积累的习惯。还要更多地研究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要把学生的需求当作一个市场,研究其需求信息,根据这种需求设计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觉得有一个习惯很好,那就是--写教学后记的习惯。教学后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它既是一种特殊的备课形式,又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全面反思过程;它不但有利于改进、优化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还有利于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

当然,方法虽然是共通的,但具体的实施却因人而异。这里的“人”既指的是学生,也指教师自己。我们高中政治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习惯与学生的特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做到和而不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变化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搞好我们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范代腾;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刘晋.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思考[J].学园.2013(14)

篇5:高中政治教学方法之我见

核心素养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思想政治培育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素养。思想政治核心素养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在内容上相互交融、逻辑上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政治认同’决定着学生成长的方向,是‘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共同标识和魂魄;‘理性精神’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主观(主体性)要求; ‘法治意识’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公共参与’是‘法治意识’的必然表现,也是‘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必然结果和行为”。

政治认同

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是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应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展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确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拥护党的领 导;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树立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想信念。

理性精神

注重培养有思辨理性的智性公民。理性精神要求我们思考问题要全面辩证,要避免单纯自我思考的片面性、狭隘性,要在考虑全面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想,还要求我们思考问题做到深刻而不感性,要透过现象去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以彰显理性特质。经过这样的过程所形成的自己思想也一定是思辨的、理性的,而拥有这种思辨理性素养的公民才是一个真正具备理性精神的智性公民。

《生活与哲学》课程的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理性精神这一核心素养培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学习哲学与培养理性是一致的,或者说学哲学就是一个培养理性意识、理性精神的过程。如在哲学的方法论教学中,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重点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要分清主流与支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注重系统优化的方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等,无不是在对学生进行理性精神的培育与熏陶,也是在致力培养有思辨理智的智性公民。

法治意识

注重培养有规则制约的守法公民。“法治”,即法的统治,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关切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目标。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的主要内容,一是要对学生加强规则意识的教育。要让学生知道凡事要按规则行事,不能为了张扬自己的个性,追求所谓的自由,而忘却规则的约束去任性处事;二是要对学生加强权利义务意识教育。要让学生知道,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

对“法治”思想进行多维度的深入的分析,这样也就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法治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方面的素养。例如:我们可以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从纵向角度通过历史的回顾,挖掘法治思想在中国社会历史中的变迁与发展,也可以从横向的角度对比目前我国在法治方面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所呈现出的长处与不足,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法治与民主、平等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运用哲学矛盾观分析法治与人治、法治与德治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我们还可以运用发展观以及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点分析我们当前提倡的法治与我国古代法家提出的法治、我国当前提倡的德治与我国古代儒家提出的德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等。

公共参与

注重培养有责任担当的负责公民。公众参与,主要指的是政府之外的个人或社会组织通过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途径直接参与到政府公共决策中,它包括公众在公共政策形成和实施过程中直接施加影响的各种行为的总和。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作一个整体来阐述,其中就包括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起构成五位一体的完整建设格局。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这里的公众参与就是广大公民的社会参与,是指公众在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执行和监督过程中拥有知情权、话语权、行动权等参与性权利,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立场、意见和建议,能够合法地采取旨在维护个人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动。而具体参与的形式包括政治参与、立法参与、行政参与、司法参与等多种参与形式。

公民公共参与的素养现状显然将直接关系到公民社会参与的效果以及整个社会的社会建设的能级水平。把公共参与作为核心素养尤其是作为我们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一方面是由不断推进的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要加快推进相对滞后的社会建设的紧迫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由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性质以及学科教学的具体内容所决定的。与其他学科相比,对学生进行公共参与素养培育,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资源显然更为丰富。

篇6: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之我见

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虽然短短几年,却让我感触颇深。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版本较多,但总的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好品德课是关系学生一生成长的大问题,是学生能否成为社会栋梁之材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初中思品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也有了我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提高政治教师自身素质

政治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对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业务能力要强。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觉悟要高。这是搞好政治教学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三点:

1、多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面对当今知识爆炸时代,老师所掌握的知识往往是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教育反思,汲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升华,让学生乐意接受。特别是作为一名中学政治老师更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推陈出新,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适应当前学生的需求。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电视新闻,心理访谈等,都要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我们

在教学中才能随心所欲地加以运用。

2、多反思。“吾日三省吾身”,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还要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同时更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哪些不足。要尽量改善。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哪些做得好,学生喜欢,要继续发扬。哪些还欠缺,需要怎样改善更好。

3、多修身。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已,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记得有一次,我抽学生起来回答一个问题,学校要求师生说普通话,我一直坚持说。可是我的普通话说得不是很标准,就说错了一个字,当时就有位胆大的学生直言不讳的提了出来,我对这位学生并不气恼,而是虚心的接受学生的意见,还表扬了这位同学。后来学生还陆续的给我提过很多建议,我都虚心的接受。受我的启发,学生基本上不懂都会互相请教。

二、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思思想品德课一直被认为是一门讲大道理、讲空话、为政治需要而进行宣传教育的一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往往是对学生宣传“假大空”的套话,进行机械式地灌输。这种教育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只会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的枯燥乏味,人人对政治课望而生畏、昏昏欲睡。如何营造“愉快课堂”,让学生乐于学习呢?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这是政治课堂实行愉快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试想一下,专制、高压、充

满火药味或硬棒棒的、唯师命是从的课堂气氛会不会有“愉快”的教学?所以老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敢干放下唯我独尊的臭架子,不要害怕学生“造反”来挑战你的权威。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思想品德是一个相互探讨,相互启发,以达到师生共进,共悟的课程,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总而言之,师生间平等了,教学才能真正“愉快”起来。

(二)关注生活,搜集充分的“愉快”素材。这是初中政治课“愉快”教学的必备条件。“愉快”教学离不开“愉快”的素材,不要等到上课时,临时抱佛脚去瞎编几个。每天都要上课,如何搜集这么多的“愉快”素材呢?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多多积累。比如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获知等等。不管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法,但有一点都必须做,就是要把获取的信息资料及时记录在案,等待上课要用的时候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或筛选。

(三)精心备课,构建“愉快”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发展。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具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愉快”教学。

(四)对每一位学生充满期待,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增强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所以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老师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这种“快乐”的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篇7: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之我见

山西局四七五处张福生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它是研究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以及党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的科学。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与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家物资储备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人们的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规律必然会发生新的变化。因此,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也要随之而变化。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具进、大胆进行创新,才能适应当今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一、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性化”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把这些从表面上看起来不算是大事,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人人都有可能会遇到的事情,不足为奇的事情,看成是自己的事情和亲兄弟、亲姐妹的大事情,主动地去关心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效果就必然会截然不同。

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最需要、最渴望的是得到组织和领导的关心,亲人与朋友的帮助。只要你在这个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给它一点关心与帮助,问候他一句暖心窝的话,他必

定会像俗话讲的那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同样的道理,如果职工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亲人、朋友都能主动的去关心和帮助他,他一定会用更好地做工作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单位和大家的关心与帮助。

因此,在单位、在科室、在班组,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谁,只要我们的职工家庭生活中出现了矛盾与困难,以及职工的思想上有了解不开的疙瘩的时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解决好生活和工作上确实存在的实际困难,时时把他们的冷暖放在心上,这样才能使职工感受到单位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增加单位的凝聚力。

二、工作方式方法要因人因事而异

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是有其根源和原因的,绝不是无缘无故的。因此,在职工的生活和工作出现困难,思想上产生矛盾或是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的时候,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的时候切莫一刀切,一定要因人的年龄大小、工作时间长短、文化水平的高低、性别和性格不同等客观实际情况因人因事而异,“对症下药”。

三、增加办事透明度,消除职工思想上不必要的“猜疑” 全面推行单位的政务公开制度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基层

民主建设,保证职工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其目的和意义十分重大。政务公开增加了单位经营活动的透明度,使职工群众参与到单位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中,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也是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十份有效的方法。

但是,在实行政务公开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一是要坚持不泄露国家机密、科技机密,保护个人隐私权和反对无理取闹的原则;二是要主动主动征求广大职工群众对政务公开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更新政务公开的内容和改进工作方法,以求最终达到主动让职工群众参与单位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目的。

四、主动创造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传家宝,是经济工作和其它工作的生命线。但是,我们有个别同志在思想上对这一重要意义的认识不是很充分、很到位,只是简简单单地认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做好过细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仅仅是政工部门同志的一个“专利”,与己无关。把分工变成了分家,这种认识和作法应该说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每个基层处要保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就必须紧紧依靠全体职工,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和共同努力才能做得到,如果仅仅依靠某一个人的力量是绝对办不到的事情。

做好过细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同样是一个道理,它不是

靠某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做得好的事情。特别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对此事的认识。如果把它看成仅仅是专门从事或者是兼管政工工作领导一个人的事,与其他同志无关,这不就像一盘散沙一样各人顾个人,又怎样能把职工拧成一股绳呢?

篇8:高中政治课案例教学法之我见

一、特点及目标

一是关注问题,引发研究。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重以案例带出问题,通过问题及问题的解决阐述相关理论,引导学生自己感悟其中的思想,引导学生善于归纳,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

二是展示差异,碰撞思维。通过不同的案例展示差异引起思考,在思考和寻求对策的过程中共享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是主动参与,促进发展。运用案例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实践经验,展现案例,缩短理论与实际的差距,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组织和实施

(一)精选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方法的核心,案例撰写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收集整理相关素材,精选案例。教师在精选案例过程应注意:

1. 案例要能够尽量多蕴涵教材的概念和原理

教师在撰写案例时首先应将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和原理排列出来,使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必须尽可能多地蕴涵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从而使得学生在探究案例过程中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当然,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能力必须要以知识为基础,离开了知识来谈培养能力也是不可想象的。

2. 案例要具有典型性、时效性、真实性

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如经济、政治、生产、生活等问题,这样才能够保持政治课教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让学生始终意识到他们所学的知识学有所用,能够应用于实践,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因此,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时效性、真实性。典型性选择案例过程中,要选取那些典型性强,有思想深度的材料,由于教学时间的局限,客观上不允许教师罗列过多、过长的材料,所以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材料,坚持少而精,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时效性教师要加强对案例的研究,课堂教学应不断更换选择补充新鲜的案例,确保案例的时效性。真实性要选择具体、真实、可信度高的材料,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在思想上认同,从而使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 案例应包含有复杂、模糊、或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案例教学法主要不是以传递信息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建构知识,因此,在设计案例教学过程中所提出问题应具备适度的复杂性和对不同观点的包容性,这样才不致让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案例教拿法最大价值就在凭借着案例所包含着的复杂、模糊或亟待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4. 设计“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案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原来教师动口、动手和动脑,学生听、看和不动脑的教学方法,变为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的教学方法,使教师“教”的活动完全为学生“学”的活动服务,通过学生经历“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尝试性解释——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进行探索研究——获得研究成果,并进行拓展”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思维和创造。

(二)呈现案例

在讲“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时,笔者列举的典型事例是:古印度国王要奖励象棋发明人。发明人说:“象棋有64格,我只要在第一格赏一粒麦子,第二格赏2粒,第3格赏4粒,第4格赏8粒……以此类推,直到把第64格的麦子都赏给我。”国王一听,便满口答应。后经计算,应奖励的麦子数为20+21+22+23+…+263=18446744073709551615粒,这是国王根本无法满足的天文数。国王对应奖励的麦子数的认识是感性认识,发明人对这一数目的认识是理性认识,说明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更可靠。

(三)分析、讨论

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将政治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政治理论联系起来,揭示政治案例与政治理论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在讨论中,要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鼓励不同观点展开争论、辩论,变“几言堂”为“群言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兴趣,活跃思维,使学生在互相启迪中、师生多边互动中达到以“例”析“理”,用“理”解“疑”的目的。

(四)总结评述

恰当的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路,促使学生调整视角,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以形成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教师的评价应重“过程”,而非“结果”,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然后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为后续的政治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也可以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政治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还可以启发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受到更多的锻炼;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上一篇:经典美文:故乡的天空下一篇:普通的个人简历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