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改)情况汇报

2024-05-24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改)情况汇报(精选8篇)

篇1: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改)情况汇报

XX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情况汇报

为扎实有效推进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努力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今年以来,我们通过责任分解、绩效考核、驻乡督导等措施,严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工作,充分调动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卫生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政府举办医疗机构24所,其中县级医疗机构4所(县人民医院、维吾尔医院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20所(其中5所中心乡卫生院),现有189所村卫生室,186名村医。全县医疗机构在编人员为1150人,其中县级医疗机构在编人员456人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645人。

二、2011年目标责任执行情况

为认真落实医改各项重要任务,今年XX市(地区)卫生局与我局签订了《2011年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责任状》,我局紧紧围绕《XX市(XX市(地区))2011年度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实施方案》(发[2011]73号)开展医改各项工作。具体开展情况有:

(一)落实医改五项重点任务,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保障标准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惠民工作,今年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确定了我县开展新农合工作作为解决民生的重要工程来抓,确定了我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总体思路、指导原则、管理办法,规范了工作程序。目前,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基本形成了组织机构健全、职责分工明确、运转紧张有序的良好

格局,基本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难题。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我县把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和责任管理。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加大监管力度,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负担。2011年全县20个乡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359000人(其中:民政救助人员为47000人,参合率100%),参合率为100%,覆盖率为100%。应筹资为8565.46万元,1月至9月享受新农合的总人数160000人次,合作医疗总补偿费用为5656.11万元,基金使用率为70.71%。三是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在全县大力宣传新农合的各项政策、法规,做到家户喻晓、深入人心,农民参合积极性空前高涨。四是合理调整补偿方案,确保参合农民受益。根据XX省及XX市(地区)有关文件规定,及时调整实施方案,适当提高补偿比例,将乡级起付线设为50元,报销比例提高至90%,县级起付线降低至150元,报销比例提高至70%,XX市(地区)级起付线降低至350元,报销比例提高至55%,XX省级起付线降低至500元,报销比例提高至45%,全年累计封顶补偿基金提高至70000元。制定了大病医疗救治方案,确保参合农民并有所医,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五是加强基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加强了对资金的基差审核工作,实行合作医疗报销公示制度,自觉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六是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了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政策执行能力,确保了我县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运行。七是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合作医疗管理水平。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调控,是有限的合作医疗资金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八是开展直接结算工作,简化补偿程序,方便参合农民看病就医。九是精心策划使新农合“一卡通”这项利民、便民、惠民工作落到实处,我县正在筹备参合农民就诊“一卡通”的前期工作,力

争2012年全面实施新农合“一卡通”工作。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序推进。为全面规范我县基本药物的采购、管理和使用,减轻广大农牧民的治疗负担,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了病,我们从源头上狠抓贵重药品、自费药品的管理,保证让广大老百姓吃上放心药和廉价药。卫生局成立了“XX县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制定了《XX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全县3个县直医疗单位、20个乡镇卫生院启动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各医院均在XX省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管理网上公布的《基本药物目录》中选购药品。我县以《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为依据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加强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对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实现动态监管,规范各级医院临床用药、采购执行、药品质量、药品价格、药品配送、药品回款等行为。目前,我县4个县直医疗机构及20个乡镇卫生院所用全部药品、耗材100%网上交易。2011年,全县医疗机构网上药品及耗材交易总额达4149.15万元。在此基础之上,我局根据xx市办发【2011】123号文件的要求,为确保我县国家基本药物实施“零差率”制度顺利开展,我们于2011年8月20日前对全县的乡镇卫生院的基本药物开展了清库工作,即对基本药物目录外的药品进行了清退,并对库存的基本药物进行了盘点,该工作目前已结束,为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奠定了基础。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根据国家和XX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近期重点任务,以及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需求,2011年,我局争取到XXX医医院、XX乡卫生院、XX乡卫生院、XX乡卫生院、XX乡卫生院等5个抗震改造(更新)项目建设任务。总建筑面积20232平方米,总资金12459.2万元。目前到位资金8983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2个建设工程项目,完成建设面积10101平方米,使用建设资金7841

万元;XX、XX两所乡镇卫生院项目现工程主体已完工,XX医院抗震加固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已交县待建中心实施。

4、积极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强我县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培养农村卫生人才队伍,锻炼我县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才队伍,我局按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资格管理办法要求,决定将自2009年至今晋升高级(含副高)、中级职称人员必须在指定的乡镇卫生院进行一定期限的锻炼,做为晋升职称条件的依据。我县已有60人参加XX市(XX市(地区))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参加XX市(地区)全科医师转岗培训23人。150人中级以上(含护理师)职称卫生技术人员参加了继续医学教育远程培训学分审核。根据XX市(地区)文件要求,我局结合全县乡村医生基本需求,认真宣传组织20个乡镇村卫生室报名参加村医中专学历教育培训,经XX市(地区)审核共录取210名村医参加中专学历教育培训,共设立了9个教学点,发放培训教材840本,培训光碟9个,发放学员卡210个,5月份发放220份民族汉语试卷220份,为保证各培训点教学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根据XX市(地区)卫生局要求,组织9个教学点负责人到XX市(地区)参加培训学习,通过举办面向我区农牧区卫生室的专项中等医学学历教育,有效改善了乡村医生知识结构,提升了医务人员的学历层次和服务水平,并加强了医疗质量管理。

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稳步推进。按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要求,今年上级拨付我县(人均补助25元)公共卫生服务经费1190.75万元。项目实施以来,XX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的医改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逐步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城市35171份、农村295000份,建档率为

67.5%;计算机管理人数341004人,电子建档率66%,均已完成了目标任务;向城镇居民发放健康健康教育资料150300份,开展专栏230次,健康教育讲座1250次;对22231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管理;全县目前,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病例1056例,糖尿病患者445例,精神病患者300例。孕产妇系统管理率67.67% ;0—6岁儿童管理率为68.65%,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60%,叶酸增补项目完成率53%;“健康快车”和“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为我县13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复明手术;上海首航喀什时为我县4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在沪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通过先天性心脏病医疗救治项目对全县65名符合手术条件的先天性患儿进行了筛查,目前已对27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了手术救治。

6、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我县围绕公立医院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原则,制定了实施公立医院设臵与发展规划,优化公立医院布局结构。依照《XX市(XX市(地区))区域卫生规划》和《XX市(XX市(地区))医疗机构设臵规划》,制定了符合我县实际设臵与发展规划,明确我县各级医疗机构的设臵数量、布局、规模、功能定位,有效推动了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工作;以县医院标准化建设和对口援疆工作为契机,来促进我县县级医院改革与发展,加强了县级医院能力建设、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和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完善有序规范就医的引导政策,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引导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到对口支援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执业活动;建立了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我县积极开展了预约诊疗、便民门诊、先诊疗后结算、志愿者医院服务、检验结果互认等便民惠明措施;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巩固了改革成果,扩大了覆盖面。积极落实药

品、检验试剂、低值医用耗材网上集中采购。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严格有效控制门诊、住院医疗费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技术劳务价值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入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和评价,积极引导各级医疗机构加强专业质量管理和控制,建立覆盖全区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医院管理评价制度。努力完善政策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工作负荷,改善执业环境,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较大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卫生基础设施滞后,服务设施不配套,服务功能不完善。虽然近年来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我县卫生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农村卫生工作基础仍然薄弱,房屋、设备、人才、技术还不配套,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健康保障水平较低。二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应急机制仍不健全,重大传染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三是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优势资源相对向上集中,农村公共资源不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四、下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县将按照“落实医改任务,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医德医风,增进人民健康”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省、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吃透医改精神、明确医改任务、理清医改思路,进一步加强调研,科学合理制定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县医改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加强

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督促医改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强大合力。认真落实国家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各项卫生投入政策,调整支出结构,转变投入机制,切实保障改革所需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医改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

(二)继续加强宣传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制定分步骤、分阶段的宣传方案;采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广泛宣传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逐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使改革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宣传改革经验,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

(三)继续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新农合疾病范围中发生频度高、经济负担大、临床疗效好、标准临床路径和规范诊疗方案健全的10种疾病的支付方式改革为按病种支付的医疗费用后付制。将“门诊个人帐户+大病统筹”模式调整为“门诊、住院双统筹”等模式。

(四)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使群众切实享受改革成果。卫生系统要根据XX市(地区)卫生局的统一部署,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采取“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先易后难、边试边推”的方式,推广较成熟、见效快、易操作的惠民便民措施,让人民群众尽快享受到公立医院改革实惠。一是优化公立医院结构布局。加强规划管理,重点加强基层的能力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臵。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通过上下联动,发挥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三是抓住县医院标准化建设的契机,促进县医院改革与发展。四是开展便民服务,加强内部管理。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范围,推行预约门诊、检查结果互认等便民惠民措施,扩大临床

路径病种和实施范围,加强成本控制。继续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五是探索改革收费结算和医保支付方式。推进实施按病种付费、总额付费等付费方式改革。六是通过提高待遇、多点执业、建立规范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完善职业发展条件、改善执业环境等多种措施,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七是加快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

(五)大力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充分调动我县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有效落实乡镇卫生院实施绩效工资政策,不断深入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按岗定酬、按绩取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加强劳动纪律和医德医风的管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结合我县乡镇卫生院人员岗位情况,制定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方案。坚持公益性的办院原则,实行绩效考核与社会效益相挂钩,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方式和综合评价、合理量化的考核办法,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考核重点,促进我县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全面履行职责;坚持自我测评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做到随时能接受上级领导的督查考核;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收入待遇相结合,实行优劳优酬、兼顾公平;向一线岗位倾斜、向重要岗位倾斜;适当拉开差距的原则。

(六)抓好卫生重点项目建设。根据国家和XX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近期重点任务,以及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需求,进一步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重点完成县医院标准化基本建设和2012年乡镇卫生院抗震加固更新改造项目。

(七)加强重大疾病的防控,提高应急处臵能力。加强疫情

网络直报体系管理,减少疫情漏报,疫情上报及时率达100%;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主动监测的“零”病例报告制度及不明原因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性腹泻等监测管理,监测上报率达100%,其它各类法定上报传染病漏报率不得高于5%。计划免疫各类报表及时上报率达100%,实行年度计划免疫考核,巩固和加强计划免疫以村为单位四苗覆盖率达90%的目标,乙肝疫苗达85%的目标,进一步实施免疫规划免疫接种工作,加强疫苗收发登记管理,严禁疫苗浪费或挪作他用。

(八)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卫生科技创新与发展。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面向农牧区高中起点专科层次医学教育、面向村卫生室定向培养中等医学学历人才培养工程、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等各类卫生人才培养项目,启动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充分利用乡镇卫生院远程医学教育平台,做好针对全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全科医师、全科医师骨干和社区护士的培训。深入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巩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成果,扩大继续医学教育在农村和社区的覆盖面,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执业医师资格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及职称晋升考试工作。加强卫生人才援疆工作,认真做好卫生人才援疆的总体规划。充分利用XX省5%人才储备编制招聘大中专毕业生的政策和乡镇卫生院空编招录计划,充实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缓解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

篇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改)情况汇报

2011年10月20日

各位领导:

你们好!

今天,省政府督导组一行来我院督导检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这是对我院各项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有力鞭策。首先,我代表全体干部职工向各位领导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希望借助这次难得的机会,通过各位领导的现场指导,能够促进我院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下面,我就洪水镇卫生院工作做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洪水镇全镇共有21个行政村,总户数4391户,17468人。村卫生室21个,村医21名,妇幼保健员16名(其中5名女性村医兼职妇幼保健员),卫生院现有职工13名(其中:卫生10人,计生3人),主治医师2名,医师6名,县级帮扶人员2名。卫生院现有设备:半自动血球分析仪、x光机、血糖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红蛋白仪、B超、心电图。卫生院能正常开展血、尿、便常规检验,妇产科接生,儿科常见病及危重患儿抢救。每日开展B超、心电图,化验室同时做肝功、血脂、血糖等。2011年截至目前门诊人数7345人次,门诊次均费用26.3元,住院195人次,住院次均费用385元,急诊86人次,收入万元。

二、医改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新农合与低收入人口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开展了新农合与贫困医疗救助制度衔接“事前救助”模式,低收入人口入院治疗后,由卫生院垫付上年该病种平均住院费用的20%,出院

时给予一次性结算。截至目前,“事前救助”28人次,垫付住院费用18939.82万元。

2、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满病管理与新农合补偿协同的新机制,扩大了慢性病疾病的补偿范围,将原来的18种慢性病扩大了21种慢性病,其门诊医药费纳入慢性病门诊费用补偿范围。今年,新确诊复合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补偿患者24名,发放慢性病就诊卡24本,2011年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补偿13人,共计4257.72元。

3、继续开展新农合住院医药费用病种限价付费管理,在2010年开展新农合住院医药费用病种限价付费管理基础上,今年综合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修订病种最高费用控制标准,对单病种进行最高限价,并已公示。同时,结合病种最高限价及时完善转诊制度,有效控制病人的流向,降低医疗费用和合作医疗基金风险。

(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

根据《乐都县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经营零差率工作实施方案》和《乐都县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管理和使用办法》,卫生院从2010年10月1日开始,基本药物实施了零差率销售,取消药品加成。卫生院目前配备和使用药物315种,全部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省级增补药物目录内药品,基本药物配备率和使用率均为100%;药品全部由县卫生局统一采购配送。截止目前,洪水镇卫生院共销售零加成基本药物40万元,政府补贴6万元。乡镇卫生院实行人员工资实行全额拨款,进行收支两条线、财务报帐制管理,卫生院业务收入全部上交县卫生局财务中心。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收支两条线后,卫生院取得了“两升两降”的成效,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从6629人次和178人次提高到7345人次和195人次,同比分别提高10.8%和9.5%,门诊次均费用由32.44元 下降到26.3元,住院次均费用由403.86元下降到385.1元。

(三)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医疗机构卫技人员培训力度。今年,卫生院举办医学专业

培训班八期,培训人员72人次;派出1名技术骨干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目前仍在学习中,共派2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县医院和县中医院进修学习;县中医院和县妇幼保健站选派2名县级卫生技术骨干对我院进行对口帮扶,2010年,选送4名乡村医生到县职业技术学校进行3年的中专学历教育,县卫生局依据乡村医生学习情况兑现了中专学历教育鼓励资金每人每年500元。

2、完善绩效考评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今年,卫生院制定《洪水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方案》,多次召开内部绩效考核指标讨论,对方案进行了完善,在指导框架的基础上,制定了卫生院内部绩效考核细则。加强乡村医生绩效考评机制,制定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综合管理三类32项指标的具体考核标准,并在村卫生室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卫生院对全镇村卫生室开展了8次绩效考核工作;去年,依据乡村医生绩效考核为村医发放60%基础工资,3.15万元,40%绩效工资2.1万元。今年,对村卫生室开展了3次绩效考核工作,已对所有村医发放5000元基本工资,年底根据绩效考核情况发放绩效工资。

(四)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根据县卫生局制定的“合同管理+标化工作量+绩效考核”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运行模式,按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5元,为广大农民提供健康体检等10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截止目前,建立居民规范化建档17468份,建档率达 100%,体检4531人; 65岁以上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验工作进行体检通知安排;健康教育176次,受益人数13250人,覆盖率达76%;传染病系统管理率100%;常规免疫报告接种应种人次数168,实种人次数165,接种率98.2%;65岁以上老年人管理率68%;住院分娩率为100%;0—36月龄婴幼儿管理率99%;完成适龄妇女宫颈癌检查285名;高血压病人规范管理人数575人,规范化管理率100%;糖尿病病人规范管理人数85人,规范化管

理率100%;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人数27人,规范化管理率100%;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应种人次数24,实种人次数24,接种率100%。

今年,开展了村级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干预专项督导,对6-24月龄婴幼儿在满6、9、12、18、24月龄时进行体检;成立了“妈妈学校”,对孕产妇每月进行一次培训班,集中进行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母乳喂养、辅食添加、营养膳食要求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并针对体弱儿童制定了个体化的膳食改善方案。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一是卫生技术人员缺少,影响了卫生院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二是职工生活用房紧缺。

篇3: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改)情况汇报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2014 年12 月在山东省6 地市的调研。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好、中、差),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抽取山东省6 个地市,每市抽取3 个县市(区),每县市(区)分别抽取3 所乡镇卫生院、3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调查54所乡镇卫生院、5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发放问卷2 000份,有效问卷1 889份,有效率94.45%。并按照信息饱和原则选取10名医务人员以及部分管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

1.2 研究方法

采用课题组研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医改受益情况量表”,该量表共有18 个条目,高优指标选项“降低很多”、“略有降低”、“无变化”、“略有提高”、“提高很多”采取李克特5 级计分,分别计1 到5分,低优指标反之。对量表进行信度分析,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4,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指标的受益情况进行结构效度分析,KMO=0.933,Bartlett’s球形度检验 χ2=18 660.884,ν=153,P<0.001,适宜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进行方差最大化旋转,旋转7 次后得到收敛的因子结构,提取4 个特征值大于1 的因子,但由于“住院人次数”和“药品收入”变量在两个公因子上的负荷均大于0.50,因此将其删除,最终各变量的最大因子负荷均符合大于0.50 的要求,累计解释方差的68.25%。第一个公因子包含医疗收入、员工收入水平、员工收入差距、医院创收压力和收入体现付出程度5 个项目,命名为“收入能力”;第二个公因子包含医疗服务能力、门诊量、医院公益性、员工敬业程度和员工技术水平5 个项目,命名为“服务水平”;第三个公因子包含社会地位、职业发展前景、医患关系和工作环境4个项目,命名为“社会环境”;第四个公因子包含工作压力和工作量2个项目,命名为“工作负荷”。

1.3 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SPSS 21.0 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因子分析对量表进行简化,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 889 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5.9±8.5)岁,平均工作年限(14.3±9.4)年;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占67.0% ;学历以大专为主,占45.8% ;专业技术职务以初级和中级为主,分别占39.0%、31.4%,高级职称者仅占1.8% ;卫生技术人员类别以执业(助理)医师为主,其次是注册护士;正式在编人员占70.3%。具体情况见表1。

注: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数据有缺失,未进行处理

2.2 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受益情况

2.2.1收入能力变化情况

医务人员视角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能力在新医改前后的变化情况见表2。认为医疗收入、员工收入水平、员工收入差距、医院创收压力、收入体现付出程度方面提高的医务人员分别占68.8%、64.3%、60.7%、68.6%、59.9%,降低的占14.9%、11.3%、9.5%、13.9%、11.2%。

2.2.2服务水平变化情况

认为医疗服务能力、门诊量、医院公益性、敬业程度、技术水平提高的医务人员分别占80.9%、78.6%、79.4%、78.9%和79.4%,认为降低的医务人员分别占3.1%、7.6%、3.2%、4.7%和1.7%,具体结果见表3。

2.2.3社会环境变化情况

认为其社会地位、职业发展前景、医患关系、工作环境提高的医务人员分别占53.0%、59.7%、72.9%、68.6%,降低的分别占7.6%、4.8%、4.7%、2.0%。具体结果见表4。

2.2.4工作负荷变化情况

认为工作压力及工作量提高的医务人员占82.2%、84.7%,降低的占3.2%、2.7%,具体结果见表5。

2.3 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受益情况综合评价

为研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收入能力、服务水平、社会环境和工作负荷方面的综合受益情况,分别将4 个方面的各条目得分加总,除以条目数,得到4个方面的受益得分。根据选项计分的设置,得分大于等于1 分且小于等于2 分为受损,得分大于2 分且小于4 分为无变化,得分大于等于4 分且小于等于5 分为受益。

由表6可见,服务水平的改善程度最高,为(4.15±0.71)分,其次为社会环境、收入能力,三者得分均超过中位数3 分,表明有所受益;工作负荷得分最低,为(1.78±0.73)分,表明有所损害,认为收入能力、服务水平、社会环境受益的医务人员分别占15.6%、52.3%、31.1%,受损的占3.3%、1.2%、1.7%,80.7%的医务人员认为在工作负荷方面受损。

3 讨论

3.1 新医改后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受益最大

被调查医务人员认为新医改后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社会环境、收入能力均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其中服务水平的改善程度最大。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一方面,高水平的医务人员是提高服务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新医改启动后,为吸引和留住高层次医务人员,国家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如增加编制、定向培养招聘执业医师、对口支援等。有研究表明,新医改后基层医务人员的学历、职称等综合素质有所提高[2,3]。同时,新医改后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机会、培训时间和次数不断增加,医务人员的技能、知识和工作胜任力等得以提升[4]。另一方面,硬件设备是提高服务水平的保障,新医改后政府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根据《山东省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8 年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台数为19 159 台,2013 年增加到34 661 台,增长率为80.91%。软件与硬件资源的双重改善,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在新医改后不断提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社会环境有所改善。根据因子分析结果,社会环境主要包含社会地位、职业发展前景、工作环境等。随着新医改“强基层”政策的推进,政府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基本药物补助等均纳入政府部门的预算管理,保障机构的公益性质;同时在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基层医务人员适当的倾斜,不断给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更多的培养、培训机会,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提高社会地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能力有一定程度增强。一方面,新医改“强基层”后政府调整医保支付政策,逐步提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报销比例,进一步引导居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就医,增加其门诊量[5]。另一方面,随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实施,政府不断完善财政补偿机制,增加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主要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及基本药物、公共卫生专项补助等方式[6],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政府补助收入比重明显上升,收入能力增强。与此同时,基层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且来源稳定,实行“按劳分配”的政策,使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体现其付出。

3.2 新医改后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负荷明显加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负荷的加重主要体现为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工作量方面,新医改后基层卫生机构的工作职责包括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首先,随着城乡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居民的健康需求不断得到释放,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促使其医疗服务数量增加。另外,2009 年新医改提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点改革工作,此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11 大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主要由基层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承担,在很大程度增加了其工作量。工作压力方面,新医改后面对的压力主要是上级的各种考核和评估。在访谈中基层医务人员普遍反映,现在除了看病还要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对乡村医生进行指导,还要定期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评分;虽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收的压力减小了,但是要应对公共卫生服务等多方面的考核,考核成绩不好就拿不到专项经费……可见新医改后,尤其是近期五项重点改革之一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确实加重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负荷。

3.3 基层医务人员的付出与回报不相称,存在失衡心理

访谈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普遍反映,机构在新医改中总体是受益的。报销比例提高使患者愿意来就医,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改善了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印象,创收压力降低使医务人员的工资有了保障。受损方面主要是工作量加大。医务人员访谈时更多提及的是新医改之后收入的增加程度不及工作量的增加程度。可见,在管理人员看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医改后总体受益,但在医务人员视角下,与新医改之前相比,付出方面的增加程度高于受益的增加,即付出与回报不均衡,存在失衡心理。分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对整个医疗机构来说,从社会环境、服务水平等较高层次的需求方面是总体受益的,而对医务人员来说,更多的是关注付出(工作负荷)、回报(收入能力)等相对较低的、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需求,从而产生失衡心理。由定量研究结果可以验证,在收入方面,仅有15.6% 的医务人员认为受益,81.1% 认为无变化;而在工作负荷方面,80.7%的医务人员认为其利益受损。因此,要注重对基层医务人员消极心理的疏导,保证机构受益的同时维护好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

4 结论

新医改后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社会环境和收入能力均有所改善,与此同时,工作负荷也显著增加。在被调查的医务人员看来,各方面的受益程度存在差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服务水平方面的受益度最高,其次是社会环境、收入能力,工作负荷方面利益受损。与新医改前相比,医务人员认为收入能力等回报方面的改善程度不及工作负荷等付出方面的受损程度,付出与回报不相称,存在失衡心理。

对此,决策者要尊重基层医务人员的切身感受,重视消极心理的疏导,使其工资收入真正体现劳动价值。首先,应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付费标准,提高挂号费、手术费、诊疗费等体现医务人员服务价值的费用。其次,政府要加大对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医务人员的工资性收入,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制,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最后,应采取多种优惠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在基层工作,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数量,壮大人才队伍,减轻工作负荷。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本文链接]http://doi.org/10.13688/j.cnki.chr.2016.15301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EB/OL].(2009-04-08).http://www.gov.cn/test/2009-04/08/content-1280069.htm.

[2]刘桂刚,李士雪,宁博.山东省深化医改与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的发展变化研究[J].预防医学论坛,2012,18(5):346-348.

[3]杨文燕,王文华,尹爱田.医改前后山东省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12):28-30.

[4]耿巍,蓝晓芳,马聪韶,等.韶关市乡镇卫生院医生培训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12):1224-1227.

[5]吴敏,刘岩,喻倩,等.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政策效应[J].卫生经济研究,2012(12):18-19.

篇4: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改)情况汇报

奥巴马医改;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保险;医疗保障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8-0067-02

一、奥巴马医改的时代背景

近来,美国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问题引起热议。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提供某种程度的全民医疗保险的国家,而美国医疗保障体制是以商业健康保险为主体的,以高度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然而,市场化主导的医疗保障体制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管理,导致医疗服务市场逐利性目标扩张,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公平缺失。美国的医保制度遭世人诟病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国民医疗费用负担过重;医疗保障覆盖面不足,15%美国人缺乏医疗保障。在人口老龄化和经济萧条背景下,政府面临巨大财政压力;医疗保障体系面临公平缺失,医疗体制运行效率低下。

二、奥巴马医改方案的主要内容

在医保覆盖方面,奥巴马提出要确保所有美国公民都能获得适当的医保覆盖,让医疗保健成为每个美国人都负担得起、享受得到的服务,但保留患者的选择权;并且要建立一项全美健康保险交换制度和一项新的公共卫生计划,提供一定程度的私人保险。政府设立一个医疗保险计划市场,各个家庭可以在私人计划或是美国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等政府新推出的计划中选择。

在医疗保险的可及性与公平性方面,奥巴马主张向低收入家庭提供补贴用于保险成本,向重病患者提供补贴帮助投保。家长必须为孩子投保,大公司必须提供保险,或是成立基金用于支付保险费。消除癌症患者和癌症幸存者之间的医疗保险差异,确保所有的人能够公平地购买到合理保费的私人保险。

在医疗保健方面,奥巴马主张通过扩大贷款还款资助力度,提供适当的赔偿,保证培训课程开展,加强医疗保健工作队伍,加强基础建设以改善工作环境。

三、奥巴马医改阻力何在

1.民意分歧巨大。医改在推行过程中的最大“绊脚石”是美国民意在此问题上的分歧。据盖洛普的最新民调结果,在美国普通民众中,医改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分别占45%和48%。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医改只会使那些目前没有医保的人和低收入群体受益,而中产阶级和高收入人群将受到冲击。除缴纳更多税收来为穷人享受医保“埋单”外,富裕阶层还担心穷人在获保后涌入医疗服务市场,而医疗资源相对有限,富人们曾经享受的VIP式服务可能将不复存在。

2.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存在重大分歧,共和党的极力阻挠让医改步履维艰。共和党人主张“小政府大市场”,反对政府对市场过多干预,反对增加税收。他们认为,民主党的医改方案实质上是“政府接管医疗体系”,“破坏美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投票过程中,共和党众议员当晚三次集体投下反对票,民主党版本医改议案刚超过最低多数。与此同时,民主党内部的自由派、中间派和反堕胎集团在医改问题上分歧严重。

3.政府依然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对联邦财政而言,根据独立预算评估机构国会预算局的数据,医改法案在生效后第一个10年内将使美国政府预算赤字减少1380亿美元,在第二个10年内减少约1.2万亿美元。但共和党人及部分民众认为,虽然长远来看医改有助于削减赤字,但在短期内医改仍可能导致政府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四、对中国医疗制度改革的启示

奥巴马医改的重心不再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而是着重加强对医保制度的有效管理,提高制度的运行效率,从而降低美国人的医保成本;同时,弥补政府在医疗保障方面的责任缺失,扩大医保覆盖范围,以实现“病者有其医”的社会公平目标。尽管中美两国的医疗制度改革所依托的体制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奥巴马医改无疑对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加强政府对医疗制度的有效管理,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统分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提高医疗体制的运行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国家、企业和居民的医疗成本。美国医疗体制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管理,导致医疗服务市场逐利性目标扩张,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公平缺失。中国的医疗体制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供给,加之对相关市场主体监管不到位,社会医疗资源的分配严重不合理,从而导致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和医疗体系“以药养医”的严峻局面。

2.政府应主导建立覆盖全体国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引导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的健康发展,构建统一规范、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满足国民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医疗保障需求。中国虽然已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由于尚未建立统一的医保制度,导致各地执行标准不统一,医疗体制的运行效率低下,医保的参保率和参保积极性普遍不高,医保资金筹集困难,部分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员工、个体工商户、职工家属和少年儿童等城镇非劳动人口和部分富裕地区的农民仍游离于医疗保障体系之外。与此同时,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作用却未得到有效地发挥。

[1]王梅.奥巴马医疗改革计划评述[J].卫生经济研究,2009(10).

[2]邹恒.我国医疗改革及医疗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J].北方经济,2007年9月.

篇5: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改)情况汇报

根据上级关于医改工作的文件精神,现对我乡的医改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卫生服务工作 1.居民健康档案。截止到2011年5月底,共为全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8148份,其中0—36月儿童539份,孕产妇8份,高血压838份,2型糖尿病271份,重性精神病8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652份。

2.健康教育。每月为辖区居民举行一次健康教育讲座或健康咨询服务,提高农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定期更换健康宣传栏。3.0—36月儿童健康管理。全乡0—36月儿童共1863人,按比例完成健康档案和儿童保健手册,规范开展新生儿访视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按规定做好儿童保健信息上报和数据填写。

4.孕产妇健康管理。2010年本辖区孕产妇686人,按规定做好孕产妇信息收集上报,保健手册信息填写、上报。

5.老年人健康管理。继续为本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2713人建立健康档案,及时随访并开展健康体检。

6.预防接种。实行每月旬接种制度,为全乡3433名0—6岁儿童开展预防接种服务,接种率稳定在95%。

7.传染病报告和处理。及时发现、登记、报告辖区内的传染病疫情,截止到2011年5月31日共上报7例传染病病例,未出现瞒报、漏报现象。

8.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共建立838份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并定期开展随访和健康咨询指导。

9.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共建立271份2型糖尿病健康档案,并定期开展随访和健康咨询指导。

10.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共建立8份重性精神病健康档案,并定期开展随访。

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情况

1、药品零差率。所有购进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

2、药品网采情况。所有规定的网采药品实行网采,无无自购现象。

3、基药管理。基本药物和纳入基本药物管理之外的药品不再行采购。

三、财政保障机制的建立情况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确定为7名,完成本核定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目标。

2、按比例分解本的公共卫生服务目标至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卫生室,定期考核。3、2011年医疗收入预计完成120万,预计人员支出62万,医疗支出30万。

4、卫生院共负债77644元。

四、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情况

1、岗位设置情况,卫生院编内人员共33名,其中在岗24名,编外人员2名。

2、编内在岗人员工资发放情况,未执行档案工资。

3、在编不在岗人员情况:在编不在岗人员共9人,自行负担两险。

4、编外人员情况:卫生院共有编外人员2人,财政不给拨付临时人员工资,卫生院无法自行消化解决。

诗经村中心卫生院

篇6: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改)情况汇报

汇 报

按照省、市、县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店垭镇卫生院积极行动,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各项医改政策,有条不紊的开展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广泛宣传,全员培训。及时组织召开了院委会、院中层干部会议、院职工大会认真传达上级医改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了省卫生厅(2009)169号《湖北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暂行办法》、《保康县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等有关政策法规。通过发放《307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等宣传资料,人手一份,张贴宣传标语、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医改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明确医改的时间表,教育和引导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到医改中来,了解目前的医改政策,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强化组织,明确职责。为了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顺利进行,组建成立了由政府分管卫生镇长为组长,卫生院长、财政所长、民政所长、广电中心主任等为成员的医改工作领导专班,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全力抓好医改的组织、协调、检查、上报等各项工作。医改专班人员及时深入到卫生院、卫生室、各村委会和群众中,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掌握基本情况,倾听群众呼声,结合全镇实际,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任务。

三、紧扣重点,敲定方案。按照全县医改实施方案的总体安排,镇医改领导专班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制定了实施细则。卫生院按照全县要求,紧紧围绕重点,及时组织药品盘存清点,妥善处理在用非基本药物,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要求上报药品盘存、人员编制、收入结构、工资发放、单位资产等报表资料,紧紧围绕全县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确保了统一时间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扎实推进全镇医改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店垭镇卫生院

篇7: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改)情况汇报

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我院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精神,将这项惠及民生的实事办好,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得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推进医疗卫生健康的发展,彻底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建设和谐医疗秩序。我院新医改工作有计划、按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院现有干部职工30人,其中执业医师8个人,执业护士12人,国家职工21人,大集体3人,小集体3人,临时人员3人,其中上班人数21人,进修学习4人,借调人数4人,长期休假1人。我乡辖区村卫生所13个,乡村医生21人,个体医疗机构6个,个体医6人,镇村两级卫生网络健全,能保障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需要。

二、加强领导,夯实责任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精神,我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新 医改工作的领导小组,并下发了《卫生院新医改工作实施方案》,为我院顺利开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主要做法

1、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我院自2010年10月1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认真落实、扎实开展,严格执行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制度,取得了显著成绩。2011年全年医疗收入111816.2,药品总收入为401853.7,其中2011年1-5月份门诊药品费用122834.4元,医疗总收入为38344.6元,2012年1-5月份门诊药品费用318177.1元,医疗总收入为46354元,与去年相比,医改后医疗收入上升17.28%,药品收入上升61.39%。自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吸引了群众来院就医,门诊和住院病人数同步增长,而医疗费用明显下降,充分体现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优越性,减轻了人民群众医疗费用的负担。

2011年全年医院周转共开支金额为51万元,其中电费10000元,水费6000元,汽车燃料费30000元,办公经费50000元,招待费30000元,取暖费120000元,宣教资料费用20000元,临时人员34000元,仪器维修费10000元,汽车维修费10000元,文化建设50000,公共卫生费80000元,其他费用60000元,合计51万元,而2011年公共卫生已补助的有24.7万元,公用经费24.5万元,合计49.4万元,远远少于医院开支,给医院正常运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希望上级领导能够采取措施缓解医院目前的压力。

2、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我院为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制定了《岗位绩效考核工资考核奖惩措施》,建立健全以医德医风、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绩效考核奖惩等事项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体系,对绩效考核创新理念、科学量化,实行科室、个人双重考核,采取“一述两评三运用”的方式,建立客观公正的“考评用”工作机制,充分激发医院的内部活力,医德医风有效好转,医疗质量明显提高,业务收入大幅度增长,取得了初步成效。

3、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双茨科乡辖区户籍人口14303人,常住人口12900人,我院认真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开展工作,全乡应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2900份,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1577份,建档率90%,其中高血压病人建档案573份,建档率100%,II型糖尿病病人建档案134份,建档率100 %,重症精神病病人建档案4份,建档率100%,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案1319份,建档率100%。

5、开展乡村医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按照卫生局部署,我院制定了《卫生院推进乡村医生服务一体化的管理实施细则》,有计划稳步地推进村卫生所“一体化管理",对村卫生所的规范建设、人员队伍、业务工作、药械配置、绩效考核进行统一管理。全镇辖区13个行政村配备村卫生所13个,其中有十个行政村业务用房已修建完成并投入使用,业务用房合格率达100%,规范化药房合格率达100%,二分村卫生所现已完工尚未投入使用,红光村卫生所、红中村卫生所目前尚未修建。全乡村卫生所全部配备基本药物,药品采用统一投招标,由具有配送资质医药公司统一配送,价格不高于省招标价。目前我院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已取得初步成效,村卫生所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新医改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惠民工程,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的领导下,我们将以积极创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全面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动我院医药卫生又好又快发展。

篇8: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改)情况汇报

随着2009年新医改方案的公布,各地都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以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医改总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1]。2012年,我国超过95% 的人口被基本医疗保险覆盖[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状况显著改善,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52.2% 下降到35.3%,个人卫生支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遏制,群众就医困难问题有所缓解[3]。

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方,对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反应性、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起着关键作用[4]。 有研究指出,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的定位和责任、卫生投入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和服务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5]。那么,在基层医疗机构发生如此巨大的变革之后,深入、具体地了解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药品的配备、使用、药品收入等情况,能够更好地反映改革措施的效果,明确下一步改革的重点。

2资料来源与方法

2.1样本的选取

本研究选取浙江省杭州市以及陕西省宝鸡市作为研究对象。两市均为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第一批试点城市,在政策环境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杭州市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经济水平以及医疗服务水平较为发达,其医疗保障制度更是实现了“门诊统筹、城乡统筹”,在我国经济发达城市中有一定代表性 ;而宝鸡市作为我国中西部城市,仍然维持着三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且仅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门诊,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2政策文件及文献收集

通过文献和政策文件查阅,收集浙江省、陕西省以及杭州市、宝鸡市2009年之后出台的各项医药卫生改革政策及配套政策文件,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零差率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等,了解两市医疗机构层面的改革及其进展情况。

2.3医疗机构调查

根据杭州和宝鸡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总体结构比例,在两个城市分别选取20家医院(杭州分别调查三级医院6家,二级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 ;宝鸡分别调查三级医院10家,二级医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发放结构化问卷,开展医疗机构调查,收集医疗机构在2009年、2011年和2013年的基本信息(由于调查时点宝鸡市2013年的医疗信息尚未统计完成,因而杭州市数据为2009年、2011年和2013年平均,宝鸡市为2009年、2011年和2012年平均)。研究小组分别对医疗机构调查表的填写进行详细的培训,确保调查质量。

3研究结果

3.1医疗机构规模及服务量

表1反映了两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平均规模(杭州市为2009年、2011年和2013年平均,宝鸡市为2009年、2011年和2012年平均)。杭州市基层医疗机构和三级医院在业务用房面积、医务人员数量等方面高于宝鸡市 ;杭州市基层医疗机构以门诊服务为主,因此在病床数上略低于宝鸡市。

在医护比方面,杭州市三级、二级和基层医疗机构分别为1∶1.42、1∶1.20和1∶0.74,宝鸡则为相应的1∶1.57、 1∶1.47和1∶1.00。杭州市的护士短缺问题更为明显,而三级医院的护士缺口则比二级和一级医院更为严重。

在总服务量方面,与机构规模相似,杭州市医疗机构业务量高于宝鸡市,但基层医疗机构的出院人数低于宝鸡市。在每医师日均负担门急诊人次方面,杭州市基层医疗机构高达23.11人次/医师,三级医院次之,为9.02人次/医师 ;宝鸡市整体低于杭州市,但也呈现基层医疗机构高于三级医院的情况。

3.2药品的配备情况

表2列出了2009年、2011年和2013年杭州和2009年、2011年和2012年宝鸡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配备药品的种类数、抗生素配备情况、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配备情况、以及基本医保目录药品在二、三级医院的配备情况。总体而言,杭州市医疗机构配备的药品种类数远高于宝鸡,但是各个类别的药品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布则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杭州市基层医疗机构总体配备的药品种类数、基本药物配备种类数和抗生素种类都呈下降趋势,除抗生素外,杭州市二级和三级医院的配备药品总数、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内药品总数略有上升。宝鸡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除抗生素外,药品配备总数、目录内药品总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单位 :种)

3.3药品收入

整体而言,杭州市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高于宝鸡市,在调查年份内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均超过50%。虽然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比均高于三级和二级医院,但可以观察到,该指标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 宝鸡市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在30%~43% 之间,并且该指标在基层医疗机构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表3)。

(单位 :%)

表4列出了两个城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门诊次均药品收入、住院人均药品收入和单张处方药品收入,相对于宝鸡市,杭州市整体处于较高水平。

杭州市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次均医疗收入逐年下降, 从2009年的125元下降到了2013年的81元。但是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门诊次均收入有所上升,尤其是二级医院,2013年比2009年增长了将近一倍。宝鸡市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次均药品收入维持在20元左右,二级医院则为50元,三级医院2011年门诊次均药品收入较2009年略有上升,但2012年实现了负增长。

住院药品收入方面两个城市差异较为明显。杭州市基层医疗机构住院人均药品收入呈现下降趋势,二级医院则略有上升。宝鸡市不同级别人均住院药品收入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差距。

杭州市基层医疗机构单张处方药品收入显著高于宝鸡市,但在2009—2013年间,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 二级医院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三级医院则缓慢上升。宝鸡基层医疗机构单张处方药品收入变化幅度不大,二级医院则呈现下降趋势。

(单位 :元)

注 :由于住院样本量较小,住院人均药品收入采用不同级别医

4讨论

4.1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匀,医护比不合理问题仍然存在

比较两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规模后可以发现,我国不同地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仍然存在。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医疗机构在人力资源和业务量方面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一方面,东部地区较高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激发了较高的医疗服务需求,从而使得东部地区的医疗机构获得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不同地区之间医疗资源分布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此外,我国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仍然未得到解决,尤其在三级医院,医护比例更为不合理。优质的护理服务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护理人员短缺的情况下,往往难以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护理服务,可能产生院内感染率高、术后预后差、病床周转率降低等后果[6]。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应该完善护士教育体系,改善护士待遇,吸引更多护理人才。

4.2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

调查中发现,基层医疗机构在两市发挥的作用不同。 杭州市基层医疗机构基本以门诊为主,但宝鸡市基层医疗机构仍保留了较多的住院病床。从医疗服务水平和在医疗体系中的作用角度出发,基层医疗机构应该侧重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即以门诊为主,住院服务消耗的医疗资源多,应主要由二级和三级医院承担。

本次调查还发现,在杭州市,基层医疗机构每医师日均负担门急诊人次数最高,达到23.11人次 / 医师,远高于三级医疗机构的9.02人次/医师,宝鸡市整体低于杭州市, 但也呈现基层医疗机构每医师日均负担门急诊人次数高于三级医院的情况。每医师日均负担门急诊人次数是门急诊服务工作量和医务人员配置的综合体现。当前,两个城市主要的门诊和住院服务还是集中于三级医院,但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日均工作量却已经远远高于三级医院。随着医改的深入和居民就诊理念的改变,基层医疗机构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承担更多的门诊服务,如果不相应地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数量,将不利于基层医疗机构的长远发展。

4.3医疗机构药品配备种类趋于合理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创建之初就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7]。2011年7月,全国(大陆地区)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实现了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8]。本研究发现,杭州和宝鸡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药品配备的种类数的差异逐步缩小, 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基本都配备了200种以上的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说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机构的落实情况较为良好[9],并且其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备的指导作用也逐步显现[10]。

二级和三级医院配备的药品总数略微有所增长,符合医疗技术发展的规律。值得关注的是,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内药品占了80% 以上,目录外药品的配备比例不到20%。通过增加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内药品的配备,有利于降低自费药物的使用,缓解患者的直接医疗负担。此外,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配备的抗生素种类都有所减少,有利于改善药品的合理使用[11,12]。

4.4合理控制药品费用仍将是医疗机构改革的关注重点

药品收入在杭州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总收入中的比例都超过50%,可见药品收入对医疗机构收入的影响仍然巨大,浙江省近期推行的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改革将是有效控制药品费用的有益实践[13]。值得一提的是,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虽然仍超过50%, 但从2009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以及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的成效。

5结论

上一篇:教育工作者如何变革下一篇:推荐爱心助学领导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