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管理行政执法操作规程

2024-04-29

港口管理行政执法操作规程(共8篇)

篇1:港口管理行政执法操作规程

泉州港港口管理行政执法操作规程

一、为依法履行港口管理职责,规范港口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安全生产法》、《港口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船舶引航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泉州港口实际,制定本规程。

二、本规程适用于泉州港务管理局(以下简称港务局)实施港口管理的行政执法。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港口管理行政执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

2、公正、公开地行使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的行政职权。

3、坚持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四、执法人员在实施监督检查时,应有两名以上具有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进行,并主动出示有效的执法证件,表明身份,说明监督检查的法律依据,检查的目的和内容,明确指出被检查单位需要提供的有关资料。

对涉及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的应当为其保密。

五、执法人员在港口安全监督检查中发现事故隐患和存在问题,按下列要求填发有关法律文书:

1、存在不安全因素或其它问题,应当详细记录,填写《安全生产检查记录》(执法文书1号),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或分管安全的负责人签字,分别存档备查。被检查单位负责人或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应当记明情况,并由检查人员签名。

2、发现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当场改正的,应当责令当场改正;不能当场改正的,发出《安全生产管理意见书》(执法文书2号),责令限期改正。《安全生产管理意见书》应当由港口企业负责人和检查人员签名,分别存档备查。

3、发现事故隐患,应责令立即排除,并发出《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送达被检查单位。对不能立即排除的,责令限期改正,并要求被检查单位切实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应当由港口企业负责人和检查人员签名,分别存档备查。

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检查人员提出,港务局负责人审查同意,应当下达《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执法文书3号),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1、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在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责令暂时停止作业或停止危险设备、场所的使用,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

2、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应当在15日内依法做出处理决定。

七、在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中,发现危及安全生产的紧急情况时,检查人员应当责令企业立即暂停作业或停止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并从危险区域撤出工作人员。

八、港务局对发出《安全管理意见书》、《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等的执行情况,应当进行监督检查。港口经营人在整改期限内应认真整改。整改完毕后,港口经营人应当提交书面整改反馈报告。

九、对有关单位和人员拒绝监督检查,阻碍检查人员执行公务的,应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应提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十、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立案查处:

1、违反港口规划建设港口、码头或者其他港口设施的、未经依法批准建设港口设施使用港口岸线的;

2、码头或者港口装卸设施、客运设施未经验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未经批准建设、改建、扩建码头、库场、储罐、锚地等港口设施的;

3、未经依法许可从事港口经营、港口理货业务的和港口理货业务经营人兼营货物装卸业务、仓储经营业务的;

4、未取得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资质认定,擅自从事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的;

5、港口经营人不优先安排抢险物资、救灾物资、国防建设急需物资的作业的;

6、港口经营人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经营中实施垄断行为或者不正当竞争行为的;

7、未依法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经同意在港口内进行危险货物装卸、过驳作业的;

8、未经依法批准在港口进行可能危及港口安全的采掘、爆破等活动及向港口水域倾倒泥土、砂石的;

9、港口经营人使用未取得相应操作证书的人员上岗操作,使用无证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施、设备作业,以及不具备其它安全条件进行作业的;

10、港口经营人、港口危险货物作业人、相关操作人员、设备已取得相应证书,但不再具备相应条件的;

11、港口经营人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有关应急预案或者制度不落实、应急预案不按规定进行定期演练的;

12、未经批准擅自设立引航机构、港口经营人不按规定配合和保障船舶靠离泊、不按规定向引航机构提供相关资料的;

13、港口存在重、特大事故隐患的;

14、群众举报、投诉,有证据证实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

15、在执法监督检查中认定企业或有关人员有严重违法行为的;

16、发现有关单位及其人员在申报事项中弄虚作假或有欺诈行为的;

17、港口经营人发生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不报的;

18、根据《港口法》、《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船舶引航管理规定》及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港务局有权立案查处的其他案件。

十一、对拟立案查处的案件,经办人应填写《立案审批表》(执法文书4号),并附上相关资料,报港务局港政管理科受理,由港务局负责人审批。经批准之日为案件办理起始时间。

十二、对港口经营人的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和急需处理的有关案件,可先行调查取证,并在5日内补办立案手续。

十三、已经批准立案的案件,不得随意终止、撤销。确需终止或撤销的,要写出书面报告,阐明理由,并经批准立案的负责人批准同意。

十四、对已立案的案件,应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负责,并严格依照合法程序,查清事实,掌握合法有效的证据,依法处理。

十五、执法人员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组织调查,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证据包括以下种类:

1、书证;

2、物证;

3、视听资料;

4、证人证言;

5、当事人陈述;

6、鉴定结论;

7、勘验笔记、现场笔录。

十六、对收集的证据,必须查证属实并经质证,方可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违法事实和定案的证据。

十七、执法人员可以询问当事人及证明人。询问前应当告知其必须如实陈述事实,提供证据。询问应按《调查询问笔录》(执法文书5号)做好笔录,询问笔录应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向其宣读。笔录如有差错、遗漏,应允许其更正或补充。经核对无误后,由被询问人逐页在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执法人员应在笔录上签名。

十八、执法人员有权要求当事人及证明人提供证明材料或者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其它材料,并由提供人在有关材料上签名或盖章。拒绝签名或盖章的,应在材料上注明。

十九、执法人员应收集、调取与案件有关的原始凭证为证据。调取原始证据有困难的,可以复制,复制件应标明“经核对与原件无误”,并由出具证据人签名或盖章。

二十、需要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或场所进行勘验检查时,应通知当事人到场,并做好《勘验检查笔录》(执法文书6号);当事人拒绝到场的,可请在场其它人员作证,并应在《勘验检查笔录》中注明。

二十一、因办案需要采取抽样调查的,应当通知当事人到场,并开具《抽样取证凭证》(执法文书7号),由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到场的,可由在场其它人员见证并签名或者盖章。

二十二、对涉及专业问题的,应指派或者聘请有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和相应资格的单位或专家进行技术鉴定,并出具《鉴定意见书》(执法文书8号)

十三、执法人员在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港务局负责人批准,可以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并填写《证据登记保存清单》(执法文书9号),并在7日内做出以下处理决定。

1、违法事实成立应当予以没收的,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予以没收;依据法律、法规可以扣留、封存的,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扣留或者封存。

2、违法事实不成立的,或者依法不应予以没收、扣留、封存的,解除登记保存措施。

十四、执法人员按规定程序调查取证完毕,应及时做出处理。填写《案件调查报告》(执法文书10号),提出处理意见,按规定审批,并视情况分别做出如下处理:

1、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处罚。

2、经调查证据不足或者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予处罚。

3、已构成违法的,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港务局做出处理决定,依法予以处罚。

4、其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二十五、对性质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严重的行政处罚,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十六、经立案审查,依法应当给予处罚的,港务局应当根据其情节,依照法定程序,分别给予以下种类的处罚:

1、警告

2、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3、罚款;

4、没收违法所得;

5、责令停止作业、停止建设、停业整顿;

6、吊销《港口经营许可证》或取消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资质;

7、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港务局有权行使的其它处罚。

二十七、在发出处罚决定前,执法人员应填写《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执法文书11号),送达当事人(单位),告知拟给予的处罚及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在

收到该告知书之日起3日内,进行陈述、申辩;对符合听证条件的(属于吊销港口经营许可和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认可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止涉及港口安全的工程项目建设以及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罚款),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在3日内要求听证。

二十八、当事人进行陈述和申辩的,港务局应当认真听取,并将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制成笔录。

二十九、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并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应当组织听证。并在听证7日前发出《听证会通知书》(执法文书12号),听证程序应符合《行政处罚法》第五章第三节的有关规定。港务局要做好《听证会笔录》(执法文书13号),收集听证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资料,填写《听证会报告书》(执法文书14号)。

十、港务局负责人应当及时对案件有关资料、当事人陈述和申辩材料、《听证会笔录》和《听证会报告书》等进行审查核实。

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依据成立的,港务局应当采纳。

十一、经审核,决定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港务局应当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执法文书15号),并在7日内送达受处罚单位或当事人。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或者住址;

2、违法行为的事实和证据;

3、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4、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5、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6、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港务局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港务局的印章。

十二、送达文书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文书应当送交被处罚单位的负责人签收,当事人拒绝签收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人员到场,记明情况,在《行政处罚文书送达回执》(执法文书16号)上注明拒收的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将文书留在当事人的收发部门或者住处,即视为送达。

2、当事人指定代收人的,交代收人员签收,并注明受当事人委托的情况。

3、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挂号邮寄送达,也可以委托所在地港务分局或港务站送达。

4、无法采取上述几种方式送达的,可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执行的效力。

十三、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但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十四、送达行政处罚决定的,必须监督有关单位履行。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期满之日起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收罚款。

2、根据法律规定依法强制执行。

3、发出《强制执行申请书》(执法文书17号),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十五、对经停产停业整顿,逾期仍不具备条件的,由港务局吊销《港口经营许可证》或取消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资质。

十六、行政处罚案件自立案之日起,应在60日内办理完毕;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完成的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90日。

十七、案件办理完毕后,经办人员应当填写《结案审批表》(执法文书18号),报港务局负责人审批结案,并及时进行归档。

十八、执法人员应当依法行政,秉公执法。对不认真履行监督执法职责,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九、行政处罚有关文书根据交通部或《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统一编号和印制。

十、港务局应当按有关规定办理行政处罚批准手续,罚款和罚没财物应按有关法规规定处理。

十一、本规程关于行政执法期间的“7日”、“30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十二、本规程规定事项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的,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准。

十三、本规程自2004年2月1日起执行。

篇2:港口管理行政执法操作规程

一、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起重机械的使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以及使用单位所用起重机械的种类、复杂程度和具体情况制定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范围内起重机械的使用管理。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此制度的要求,确保起重机械的使用安全,并且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安全监察。

1、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职责和权限总则

使用单位的起重机械管理人员,应当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工作。

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熟悉相关法规和标准,掌握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履行以下职责:

1、检查和纠正起重机械使用中的违章行为,发现问题后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起重机械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2、管理安全技术档案。

3、督促实施日常检查。

4、编制定期检验计划并且落实定期检验的报检工作。

5、指定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且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6、组织起重机械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保证其具备必要的起重机械安全作业知识。

2、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总则

使用单位的起重机械工作人员,应当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工作。

使用单位的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应当熟悉相关法规和标准,掌握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履行以下职责:

1、作业时随身携带证件,并自觉接受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2、积极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

3、严格执起重机械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管理制度。

4、拒绝违章指挥。

5、发现事故隐患或者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当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直接危及人身安全时,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应当停止作业并且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

6、使用单位的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且如实填写运行记录、交接班记录。运行记录、交接班记录至少保存一年,存档前应当经过安全管理人员审核。

7、其他有关规定。

3、日常检查和定期自行检查制度总则

起重机械每班使用之前,作业人员应当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时,应当在操作之前排除,并作好相应记录。严禁设备带故障运行。

在用起重机械前应当进行包括月检、年检的定期检查。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还可以而根据设备工作的繁重程度和环境条件的恶劣环境程度,适当缩短检查周期和增加月检、年检的内容。定期检查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起重机械月检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起重机械正常工作的技术性能;

2、所有的安全保护、防护装置;

3、电气线路、液压或者气动的有关部件的泄露情况及工作性能;

4、吊钩、吊钩螺母及防松装置和其他吊索具情况;

5、制动器性能及其零件的磨损情况;

6、起升机构卷筒联轴器和减速器;

7、钢丝绳磨损和尾端的固定情况;

8、链条的磨损、变形、伸长情况。

起重机械年检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例行检查的内容;

2、金属结构的变形、裂纹、腐蚀及焊缝、铆钉、螺栓等连接情况;

3、主要零部件的磨损、裂纹、变形等情况;

4、指示装置的可靠性和精度;

5、动力系统和控制器等。

4、维护保养制度总则

起重机械应当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维护保养工作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季度的维护保养内容除包括本制度月检的要求外,还应当对起重机械的主要受力结构件、安全保护装置、工作机构、控制系统等进行润滑、调整、检查。的维护保养内容除包括本制度年检的要求外,还应当对起重机械的主要受力结构件、安全保护装置、工作机构、控制系统等进行润滑、调整、检查和易损件的更换,必要时进行试验验证。

起重机械的定期检查、维护保养最好由具有起重机械的制造、安装、改造、维护许可资格的单位实施。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应当做好详细记录,并且提供给使用单位。本单位有能力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的,也最好取得维护许可资格。

5、定期报检制度

本单位应当在监督检验合格30日内接收并且检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自检报告、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证书(需安装监督检验的)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本单位购置的以整机出厂的起重机械,在投入使用前应当按照《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以下简称《定期规则》)的规定进行首次检验。

定期检验前,本单位应该按《定期检验》的要求,对起重机械(包括检验现场环境)自检合格,并且准备好《定期规则》规定的技术资料。

本单位应当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前按照《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和《定期规则》的要求向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流动作业的起重机械,本单位或者委托的单位应向在本次使用场所所在地的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本单位应当将检验结果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超过定期检验周期或者定期检验不合格的起重机械,不得继续使用。

6、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部门做好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基础工作,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使用单位所购置起重机械的所及文件,应当包括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书;制造监督检验证书;形式试验合格证。

2、有施工单位提交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自检报告、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证书(需安装监督检验)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3、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4、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5、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6、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7、使用登记证明。

7、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和救援演练制度

1)特种设备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设备,一旦出现事故将危及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所以预防事故的发生及制定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和紧急救援演习制度将是必要的,各单位及部门都要高度重视这一制度的实施。

2)针对所使用特种设备的不同,判断可能出现的事故、故障或险情,制定出适应该特种设备特点的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该措施须经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或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及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3)根据所制定的特种设备出现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在不妨碍损坏设备的情况下组织进行模拟“特种设备出现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演习”(以下简称“救援演习”)。

4)演习须制定出演习实施方案,该方案的方法、程序、现场、环境、注意事项、人员构成、参加部门、时间安排等须经本单位主要安全负责人签字批准。5)参加“救援演习”时,只准一人担任总指挥。各部门、各环节等现场负责人应听从指挥,统一由总指挥领导调度,任何人不得自行其是。

6)如在演习过程中有危及设备和人员的现象发生时,应立即停止演习,并及时报告给有关负责人或总指挥。

7)为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禁止闲杂人员等进入演习现场。演习现场应准备急救箱和必要的急救药品。

8)“救援演习”一般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并有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二、桥、门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每台起重设备必须由持有经有关部门确认的司机操作证的专职司机操作。2 起重机的侧面或其他明显的部位,必须挂有从地面看得清楚的起重量标牌。3 禁止起重机超负荷使用。起重机吊绳必须处在垂直位置时起升重物,禁止斜拉斜吊。两台起重机吊运同一件重物时,重物不应超过两台起重机起重量总和的85%,并应确保每台起重机不超载。禁止起吊埋在地下或冻结在其他物体上的重物。禁止用吊具(吊钩、抓斗等)拖拉车辆。7 禁止吊具(抓斗、起重电磁铁)与人同在一个车厢或船舱内装卸物料。8 起重机工作时,禁止任何人停留在起重机、小车和起重机轨道上。9 吊运的重物应在安全通道上运行。在运行线路上需要越过障碍时,吊具或重物的底面,应起升到比障碍物高 0.5m以上。禁止吊运重物从人头上越过,禁止任何人到重物下边工作。12 禁止利用起重机吊具运送人员。禁止在起重机上存放易燃(如煤油、汽油等)易爆等物品。吊具处在下极限位置起升重物时,卷筒上除固定用的钢丝绳外,还应有两圈以上的安全圈。不论重量多少必须先起升200~300mm,验证制动器工作可靠后再正式起升。16 起重机上的制动器失灵或没有调整好,则禁止工作。17 禁止开车碰撞或推动不明情况的邻车。在正常情况下,不得依靠各限位开关作为停车之用。19 禁止从起重机上往地面扔任何物品。工具和备品等必须存放在专业箱中,禁止散放在大车或小车上,拆换的旧零件要及时送到地面。露天工作的门式起重机和装卸桥,其工作风力应不大于六级。22 露天工作的起重机,不工作时必须用夹轨器或其他固定方法将之靠地固定住,以防风灾。23 在起重机上进行检查和修理时,起重机必须断电,并在电源开关处挂上¡±不准送电¡±的牌子。多机公用同一电源时,牌子应挂在该起重机的保护配电箱的电源开关上,并应在被修理的起重机两侧设上阻挡器、标志牌和信号灯,必要时设必要专人守卫和指挥,以防邻机相碰撞。必须带电修理时,应戴上橡胶手套和穿上橡胶鞋,并须使用绝缘手柄的工具。起重机的司机室中和走台上应备有灭火器。应设有安全绳,以备特殊情况时上、下车。26每年至少对起重机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技术检查工作。

三、桥、门式起重机的特殊操作技术 兜翻

兜翻是把被翻物用的钢丝绳扣挂在被翻物件的底部或侧面的下角部位,吊钩必须垂直起吊,边起钩边校正大(小)车位置,使吊钩始终处于垂直状态。

被翻物件中心超过支承点时,就自己翻倒过去。被翻物件自动翻倒的瞬间,不论翻物用的钢丝绳松紧程度如何都要立即向下落钩。

兜翻主要用于不怕碰撞的毛坯件。需要加工的精密件,不允许兜翻。2 游翻

游翻操作时把被翻件吊起来后,再开车造成人为的摆动,将被翻物件摆到幅度最大的瞬间迅速落钩,同时向回开车。

被翻件下部着地后,上部就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倾倒,这时吊钩就要顺势落下,同时要开车继续校正使吊钩游翻过程中保持垂直。游翻主要用于扁体物件的翻转,如大型齿轮毛坯与空砂箱等。3 带翻

带翻是把被翻物件吊起来后,再立着落地,落到钢丝绳绷紧的程度,然后向要翻的方向开车,把被翻物件带倒。

在被翻物件趋于自行倾倒时,要顺势落钩,落钩时要使吊钩垂直。带翻时用斜拉的操作方法进行翻物。斜拉操作时正常操作,但最大斜拉角度不得超过5¨¬,一般以3°左右为宜。4 双吊钩起重机的操作

在主副钩使用时,不能再主副钩达到相同高度时,再同时开动两个吊钩。平时应将不工作的吊钩提到接近极限位置。两个吊钩不允许同时吊运两件吊物。5 用两台起重机同时起吊一个物体

这种操作方法,应注意承载均匀,起升机构的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同步起吊或同步降落,不允许同时开动两个控制器,操作时要有专人指挥,不得超载。

四、操作前的要求 1.检查路基是否符合说明书要求,轨道上无障碍物,轨道端部止挡是否牢固,行程开关是否可靠;定期检查轨道坡度,两轨高低差及轨道是否符合规定。

2.各传动部分,减速器油量是否充足,各部螺栓是否紧固。松开夹轨器试运转,检查传动部分有无异响及制动闸瓦的松紧程度。

3.在总闸闭合后,用验电笔检查电器及控制器外壳,确认安全后方可上机。4.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

5.工作开始前,应作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各控制器及传动装置、制动的可靠性,确定各部件完全正常时,方可进行操作

五、操作中的要求

1.必须严格掌握起重机规定的起重量,详细了解被吊物,不得超载作业。

2.司机与信号指挥人员密切配合,信号清楚后方可开始操作。各机构动作前先按电铃,发现信号不清要停止操作。

3.严禁任何人员乘坐或利用起重机升降。

4.操纵控制杆要从零位开始逐级操作,严禁越挡操作。5.不论哪一部分在运转中变换时,首先将控制器扳离零位,待该传动停止后再开始逆向运转,禁止打反车操作。

6.起重上升时,钓头距臂杆端部不得小于1m。

7.们座起重机一般应设两个司机,一个司机在司机室操作,另一个司机在地面监护。8.起重机运行时,禁止开到距端部2m以内的地方。

9.带有两种起重力矩的门座起重机每次变幅后,必须根据工作半径和重物重量,及时对超载限位装置的吨位进行调整。

10.起重机升降重物时,不能与其他三种动作(运行、回转、起升)中任何一个同时运行。

11.门座起重机作业时,禁止斜拉重物或提升埋在地下面的物件。12.被吊物的边缘距高压线最外边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

13.两台门座起重机在同一轨道上作业时,两机起重钩绳之间水平距离不得小于5m。14.工作中不允许任何人上下扶梯,严禁在工作中进行维护作业。

15.工作中间休息或下班时,不得将重物悬挂在空中。

16.作业中遇六级以上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应停止起吊作业,将臂杆降到安全位置,放置好抗风防滑装置。

17.夜班作业,必须备有充足照明,指挥与司机应使用明显的旗语信号。

六、操作后的要求

1.工作完毕后起重机应开到轨道中间停放,放置好抗风防滑装置,将吊钩升到距臂端2~3m处,起重臂处于平行轨道方向。

2.所有控制器在操作完毕后扳回零位,切断电源总开关。3.将司机室门窗关好,锁好后方可离开。

篇3:港口管理行政执法操作规程

关键词:港口,金融,质押监管,SOA,系统

进入21 世纪以来, 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竞争日益激烈, 港口作为进出口贸易的主要通道, 直接决定着进出口贸易的效率。为了保证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政府正在不断加大对港口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另外, 世界各大港口也在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港口质押监管业务是现代港口业务的主要延伸, 是港口与金融产业的完美结合, 为港口货物业主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 这种新型的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的介入主体很多, 因此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管理的难度更大, 下面将深入分析SOA技术在港口质押监管业务中的应用, 并为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建议。

一、SOA理论分析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ServiceOrientedArchitecyure, SOA) 实质上就是将业务作为管理的中心, 同时将各种商业业务的主体、流程、服务等进行综合, SOA技术中的最小单元可以称为服务, 需要对业务流程进行粗粒分析, SOA技术将各种服务进行有效整合, 保证这些服务之间的关联性。SOA技术是为了满足企业业务管理发展, 为了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 通过快速重构、资源重组等模式优化业务管理模式, SOA技术具备开放性、模块化、标准化、重用性等多种特点, 目前, 已经有企业通过Web Service技术实现了粗粒度、松耦合的SOA服务框架。

二、港口质押监管业务分析

1.港口质押监管业务流程分析

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的流程十分复杂, 涉及了的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包括业务管理部门、企业仓库管理部门, 涉及的文件包括业务台账、质押合同、质押通知书、放货通知单等, 除此之外, 还会涉及多个政府部门以及政府文件, 包括出货单、海运提单、理货单等, 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管理还需要考虑管理人员的操作问题, 需要考虑各个港口公司之间的操作差异, 最后更具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的整体流程完成业务分析报告, 本次研究综合了多个港口的港口质押监管业务, 最后建立了相似模型的港口质押监管业务流程, 这个流程根据由相关的港口质押监管业务专家确定通过。港口质押监管业务流程如图所示。

2.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缺陷分析

港口质押监管业务主要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1) 港口货物质押、放货、监管业务流程效率较低, 港口质押监管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导致各种信息不能实时共享, 导致时间与资源浪费; (2) 流程透明化程度较低, 港口质押监管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存在信息透明化程度低的问题, 信息无法在部门之间便捷获取; (3) 港口质押监管业务流程不合理, 港口质押监管业务中的各个部门存在信息重复的问题, 且出现重复任务的问题, 导致资源浪费, 管理部门的响应效率较低。

三、系统可行性分析

1.系统构建方案可行性

目前, 关于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系统的开发方案很多, 但每一种方案都具备一定特殊性, 而且开发人员具备各自的业务专长, 企业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开发方案, 而且港口质押监管业务流程中的各个主体均具备各自的信息管理系统。很多港口企业使用的开发平台为Windows, 开发语言包括VB、VF、Foxpro、Foxbase等, 数据库包括了Sybase、Oracle、Foxpro、access等。SOA技术具备极强的兼容性, 基于SOA技术的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系统可以有效综合各个企业的信息系统, 有利于原始平台的替代。

2.信息协同管理可行性

港口质押监管业务流程中的各个主体的信息系统面临着更新升级的问题, 如果升级后导致信息系统之间的兼容性下降, 会对港口质押监管业务造成巨大的损伤, 因此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系统必须集成异构系统与编程模型。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系统具备开放式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系统具备的标准化接口, 第二层是纸质档案数字化, 第三层是企业系统之间的无缝链接。

3.柔性业务管理可行性

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的影响因素很多, 且面向的客户也十分多元化, 因此港口质押监管业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港口质押监管业务需要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管理系统具备较高的柔性, 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的发展建立在对市场的响应速率之上, 这也是我国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管理系统必须根据供应链、市场、企业发展战略、法律政策等进行实时调整。

四、系统设计与构建

1.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系统一共包括了三个层, 这三个层也是系统功能的基础, 这三个层分别是Web层、中间层以及EIS层, 而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系统实质上属于不可分割的整体。Web层包括了前端控制器、Web服务层以及应用控制器, 其中前端控制器的功能是将客户端采集的信息传输至控制层, Web服务层提供了HTTP Invoker web services服务以及SOAP Web Services服务, 应用控制器的功能是响应HTTP请求。中间层主要负责系统的信息处理与调集, 包括了工作流组件层、业务门面层、Domain Layer、DAO层、持久化层、技术服务层等。EIS层为系统提供数据库管理服务, 包括了RDBMS、遗留系统等。

2.系统功能设计

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了质押协议管理、质权方管理、质押通知书管理、控制出货、解押通知书管理等。质押协议管理主要是记录质权方、出质方、监管方、监管期限等各种信息, 另外对货物的到验号、货品类型等信息进行管理;质权方管理主要是记录管理质权方名称、联系人等基础信息;质押通知书管理分为动态管理以及静态管理等, 动态管理需要实时指定质押量, 静态管理需要指定质押的出货单的货量等;控制出货就是对提货时的信息进行校核;解押通知书管理实质上属于动态质押, 需要明确解除质押的货物量。

五、总结

港口质押监管业务涉及的主体很多, 业务流程十分复杂, 以单次出口贸易港口质押业务为例, 整个业务流程涉及了港口商务管理系统、港口质押监管系统、海关系统以及银行内部管理系统等, 以上系统均具备较强的独立性, 传统的业务管理模式难以有效整合上述系统资源。除此之外, 随着港口业务的增加, 业务有关的政策也会发生变化, 这些政策的变化会导致业务流程变更。基于SOA的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系统可以有效提高业务管理的效率, 目前, 国外很多大型港口已经建立完善的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系统, 将业务流程中的各个信息系统进行有效集成, SOA技术本身具有大量的标准与系统的开发模式, 因此将SOA技术应用于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系统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深入研究了SOA技术在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系统中的应用, 并提出了构建基于SOA的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系统的方案, 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我国港口质押监管业务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超.基于SO A的港口企业计件工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 2009.

[2]李玉琪.基于SO A的交通监测管理与应急处置系统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

[3]孙如冰.基于SO A的港口生产系统实施云迁移的方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5.

[4]程燕华.基于R FID粤港物流通关信息平台的分析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厦门大学, 2009.

篇4:哺乳母猪和仔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哺乳期仔猪窝成活10头以上,母猪断奶至发情间距为3~5天;仔猪3周龄断奶平均个体重6千克以上,4周龄断奶平均个体重7千克以上,5周龄断奶平均个体重8.5千克以上。

二、哺乳母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1. 产房清洗消毒。母猪临产前10天必须对栏舍和设施工具等用高压水泵彻底清洗,干燥后完成维修保养工作并进行第一次消毒。进猪前24~36小时,采用火焰或药物熏蒸进行第二次全面、彻底消毒。以后每周用聚维酮碘、戊二醛、百胜等药物消毒1次。消毒药物交替使用,并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说明进行配比使用。

2. 生产工具和药械准备。生产工具包括扫帚、拖把、料车、料铲、麻袋、补料槽、耳号钳、记录本、保温灯、牙剪、毛巾、木桶、温水、电子秤、称猪箱、笔、接产布、剪刀等。药械要准备注射器、手术剪、止血钳、结扎绳、消毒液、抗生素、干燥粉、催产素、碘酊、缩宫素、高锰酸钾等。

3. 母猪提前上产床。准确推算预产期,提前将日期记在卡片上并贴到产房墙壁醒目位置。母猪在产前7天左右上产床,同时将预产期标记在产栏或产仔箱上。注意观察母猪临产征兆:母猪食欲减退、时起时卧,频频排尿,乳房饱满,外阴红肿,后部乳头可以挤出乳汁。

4. 难产的处理。有羊水排出、强烈努责后1小时仍无仔猪排出或产仔间隔超过1小时,即视为难产。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的要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人工助产。临产母猪子宫收缩无力或产仔间隔超过半小时者可注射缩宫素。注射催产素仍无效或由于胎儿过大、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原因造成难产应立即人工助产。人工助产时,要剪平指甲,润滑手臂并消毒,手掌心向上,五指并拢,随着子宫收缩节律慢慢伸入阴道内,抓住仔猪的两后腿或下颌部;当母猪子宫扩张时,开始向外拉仔猪,努责收缩时停下,动作要轻。拉出仔猪后应帮助仔猪呼吸,产后阴道内注入青霉素等抗生素。

5. 胎衣不下的处理。母猪分娩后24小时以内,按说明用聚维酮碘、卫可、百胜等药物冲洗子宫,2小时后可将滞留胎衣剥离排出。产后立即清除胎衣、死胎和产后污染物,并擦净母猪会阴部。如果母猪患子宫炎,应尽早采取药液洗宫的方法治疗。

6. 饲料营养与饲喂。提高饲粮营养浓度,洋种猪饲料粗蛋白18%、消化能14.63兆焦/千克、赖氨酸0.86%,饲料中还要分别添加4%~6%的油脂和维生素B粉;土种猪饲料粗蛋白16.8%、消化能13.13兆焦/千克、赖氨酸0.80%。母猪产前3天开始减料,渐减至日常量的1/2~1/3,产后3天恢复正常,自由采食不限量,每头每天5~6.5千克。对于便秘的母猪在产前、产后饲喂0.75%~1.5%的电解质、轻泻剂(维力康、芒硝、小苏打)。母猪日喂2~3次,夏季高温季节可增喂1~2次。

7.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产房内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当舍温低于16℃时,要加热增温;当舍内空气污浊、有害气体超标时,要通风换气。冬季在中午外界气温较高或室内温度较高时开窗通气。夏季当温度超过30℃时,采取喷水、通风等方法降温。

8. 及时清扫。每天至少要清扫猪舍内的灰尘、残料、猪粪、垃圾等2次,产床上的粪便要随时清除,排粪沟要保证畅通,无积粪。

9. 患猪诊治。经常观察猪群,对表现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腹泻或粪干、气喘、子宫(阴道)炎等的患猪要立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治疗,并做好诊疗记录。

三、仔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1. 接产。产前对母猪的乳头、阴部进行清洗消毒并挤掉每个乳头内最初几滴奶。仔猪出生后,立即将其口鼻内黏液清除、擦净,在离仔猪腹部3厘米处断脐并消毒,然后用抹布或干燥粉将猪体擦干。

2. 假死猪的急救。发现假死猪(脉搏跳动,但呼吸停止),用两手分别捏住仔猪前胸与臀部,使其腹部向上,右手由胸部向腹部按压,以促使肺部恢复呼吸活动,当仔猪猛然发出声音后再重复做几次,直到呼吸正常为止;也可一手提后腿,使仔猪头朝下,一手轻轻拍打其胸部,直到发出叫声;如果仔猪鼻腔有黏液,则要一手握住仔猪后脚和脐带,另一手握住颈部,用力将黏液甩出。

3. 注重保温。用电热板或加热灯给仔猪加温保暖,第一周温度控制为30~32℃,以后每周降2℃左右。

4. 仔猪寄养、补铁、补硒。仔猪要尽早吃上初乳,对不能自行吮乳的仔猪挤初乳至注射器中灌哺。日龄相差不超过3天的仔猪可寄养。仔猪2日龄内要注射血康、富来血、牲血素等补铁剂,同时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

5. 称重、打耳号、剪牙。仔猪出生24小时内称重、打耳号、剪牙。用剪牙钳在仔猪牙根处剪掉上下两侧犬齿,弱仔不剪牙。填好哺乳记录和生产管理记录。

6. 固定乳头。3日龄内遵循“前后大、中间小”的原则人工辅助仔猪固定乳头。

7. 仔猪饮水。3日龄仔猪开始训练饮水,专设水槽或将自动饮水器的嘴加垫,使之有少量常流水,引诱仔猪吮吸。冬天供给30~37℃饮用水。

8. 补料、去势。5~7日龄开始补饲专业厂家生产的高档专用开食料,保持饲料新鲜、清洁,少给勤添,夜间补添1次。每天补料4~5次。育肥公仔猪于7~15日龄去势。

9. 做好防疫。严格按免疫程序做好伪狂犬、圆环病毒、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支原体等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10. 断奶。仔猪一般28~35日龄断奶,常见断奶方法如下:①逐渐断奶法。如母猪乳汁充足,仔猪长势很好,可采用此法。具体方法是在预定断奶前4~5天,把母猪与仔猪隔开,每天定时先让仔猪吃饱饲料后再吸乳,逐渐减少哺乳次数,降低仔猪对母乳的兴趣,最后全部断奶。②分批断奶法。将体重大的仔猪先断奶,让个体小的仔猪继续留在母猪身边哺乳。此法可避免出现僵猪,但断奶期较长,影响母猪配种。有弱仔出现时,可采用分批断奶法。③一次性断奶法。如一窝小猪生长发育比较整齐,可实施此法。仔猪断奶时先把母猪赶走,仔猪留在原栏继续饲养7~15天,然后转入保育舍。

篇5:港口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一、港口作业现场装卸人员和港口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服从指挥。对各种装卸设备,必须制定具体的安全操作工艺,并由经过操作训练的专职人员操作,以防港口安全事故发生。

二、港口有关作业人员上岗时,必须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安全帽、手套、防滑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三、进行装卸作业前,要认真检查所使用的装卸机械设备,使之保持良好和完整,确保符合安全技术规范方可使用。

四、有关作业人员在患有影响港口作业安全的疾病期间,必须停止进行任何港口作业。有关港口作业人员在连续工作3小时后,必须休息,防止疲劳作业而引发港口安全事故。

五、凡在港口作业现场进行“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是指离坠落基准面2米以上的高处所进行的作业),必须采取相应的防坠落安全措施,才准许作业。从事高空作业者,要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以及采取系安全绳、加装安全栏、安全网等防坠落措施,并必须设专人监护。

篇6:港口管理行政执法操作规程

规程(初稿)

拟2011-11-04发布 2012-01-01 实施

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 发 布

编写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锦州新时代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2011年第1次制定。

中国港口内贸集装箱码头理箱操作规程 定义

本标准所指的中国港口内贸集装箱码头理箱是指对经由船舶承运,起运港和到达港均是中国境内(台湾、香港、澳门除外)的集装箱进行铅封完好集装箱的计数、铅封或箱体破损进行箱内货物计数和残损记录和交接。承运的船舶包括内贸航线船和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的船。行驶的航线包括国内直达和转运,还包括行驶途中跨国境航线但起运和到达均是国内港口船舶。2 范围

本标准对内贸集装箱船舶的理箱操作及注意事项提出了具体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内贸集装箱船舶和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的内贸集装箱的理箱作业。规范性引用文件

引用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4 接受理货任务

船方应在船舶靠泊前向港口理货公司提出申请理货事宜,或者船公司与理货公司有理货协议,船方或代理方将船舶到港日期电告理货公司,理货公司根据船公司的理货委托做好相应的理货准备工作。5 基本要求

5.1 理货员、理货组长应当经过相关的业务知识及安全培训后上岗,持有交通部颁发的理货资格证书。6 理货前的准备

6.1 理货公司业务人员负责向船代或船公司索取“进口清单”、“集装箱BAY位图”、“出口清单”、“集装箱预配图”等理货资料或接收船代、船公司等单位提供的电子数据即EDI报文。

6.2 理货公司操作人员负责审核“进口清单”、“集装箱BAY位图” “出口清单”、“集装箱预配图”等资料,将船舶理箱电子信息(EDI报文)导入理箱操作系统,并对其进行处理,以便制作出口BAY位图。当发现信息资料不符时,应及时与船代、船公司联系、处理,并记录和落实相关事宜,做好装/卸船理箱准备。

6.3 理货公司操作人员应重点审核船公司或其代理所提供的装/卸船资料时,是否有特种箱或装载有危险货物的集装箱,以及BAY位图资料的箱量与舱单(或清单)是否相符。

6.4 理货公司操作部门根据船方或其代理的船舶预报和港区船舶作业计划,编制“理货船舶动态表”,明确集装箱船舶理箱作业计划及注意事项。

6.5 理货公司根据作业计划和特点合理配备理货人员,一般以船舶为单位,配备一名理货组长及若干名理货人员。

6.6 理货组长接受理箱任务后,备齐理箱资料和设备,带领理货员于船舶作业前抵达现场。

6.7 理货人员进入现场,必须统一着装,佩带好安全帽,并听从港方安保人员的指挥。

6.8 登船后,理货组长向船方大付索取相关理箱补充资料,并了解卸港和航行途中情况,征询船方对卸船理箱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将卸船理箱资料核对结果、了解的情况和工作要求记录在“理货组长交接班簿”上。6.9 理货组长根据港方作业计划和所理箱船舶情况分派理货员工作,并提出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7.0 卸船时理货员工作:

7.1 一条作业线,配备一名理箱人员及一台手持终端机。7.2 理箱人员应站在船舶甲板或码头前沿安全岗位上,使用手持无线理箱终端设备理货采集相应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操作。或对照船公司或其代理提供的“进口清单”,“BAY位图”认真核对卸船箱号、箱型,铅封状态,检查箱体外表,分清工残或原残,并将集装箱的作业信息报告理货组长。

7.3 当发现实际卸船箱号与“进口清单”,或“BAY位图”箱号不符时,应在手持终端理货时作好相应的操作,并做好记录,及时通知船方人员,告知理货组长协助解决。

7.4 当发现集装箱箱体残损、铅封断失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理货组长,通知船方验看,同时编制“集装箱残损记录”,交船方签认,并在理货终端机上作相应的操作。对封志断失的集装箱由理货员施加封志,记录封号,同时编制“施封/验封单”或将封号记录在“集装箱残损记录”上。发现工残时,应做好“工残记录”,并通知港方指导员签认。

7.5 当发生出舱翻舱时,理货员应根据“出舱翻舱清单”,在“BAY位图”上做好标记,并在手持终端理货机上进行操作确认,并制作翻舱“集装箱理箱单”;舱内翻舱时,要标记集装箱在舱内移动前和移动后的位置,并在手机终端作相应的操作。

7.6 工班结束后,与港船双方办理双边交接,使用手持终端理货的核销箱号时默认为与港方办理交接。并交清理箱资料、设备及有关事项。

7.7 全船卸船结束时,协助理货组长查看BAY位图或手持终端设备中的航次卸箱信息,检查集装箱有无错卸、漏卸情况。

8. 装船时理货员工作

8.1 一条作业线,配备一名理货员及一台理货终端机。

8.2 理货员应站在船舶甲板或码头前沿安全岗位上,使用手持无线理箱终端设备根据现场理货情况进行理货相应的操作。或对照预配图和出口清单,逐一核对、记录装船集装箱箱号、箱型、铅封状态,检查箱体外观状况,分清残损,标识实际装船积载位置。

8.3 当发现实际装船箱号与“预配图”或“出口清单”箱号不符时,应通知港方暂停装船,报告理货组长联系有关方面解决。

8.4 当发现集装箱箱体残损、封志断失情况时,原则上不允许装船,应及时联系船港双方处理,并报告理货组长。如港方和船方同意装船,应编制“集装箱残损记录”,取得港方签认后方可装船。

8.5 当发生出舱翻舱时,理货员应手持理货终端机上进行确认或在“BAY位图”(配载图)上做好标记,并制作翻舱“集装箱理箱单”;舱内翻舱时,要标记集装箱在舱内移动前和移动后的位置。

8.6 工班结束后,与港船双方办理交接,使用手持终端理货核销时默认为与港方办理交接,并交清理箱资料、设备及有关事项。

8.7 全船装船结束时,协助理货组长应查看预配图或手持终端设备中的航次装箱信息,检查集装箱有无错装、漏装情况。理货组长工作:

9.1 记录船舶作业的开工和结束时间。

9.2 及时掌握加卸、减卸、加载、减载等变更信息,对清单信息的变更,应得到港方或船方的书面确认,并在“理货组长交接班簿”上登记变更结果。9.3 检查前一工班理箱工作结果情况,根据理货员上交的理货单证及终端机的理货结果核对所填制的理箱单证或理箱信息处理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联系有关方予以解决,并将结果报告驻港理货公司办事处。

9.4 在理箱作业过程中,检查作业情况,指导理货员工作,及时掌握情况,解决有关问题,并做好相应记录。

9.5 根据理货员标识的预配图和“理箱单”,核对终端机上理货员采集的BAY位信息,打印BAY位图。

9.6 根据工班所理箱量制作“理箱日报表”或者电脑生成作业进度EDI报文(船公司需要时),向港船双方及时提供装/卸船进度情况(有需要时)。9.7 当发生出舱翻舱时,应取得船方书面确认,及时将翻舱清单交下一班理货员进行核对,或将出舱翻舱信息导入理箱操作系统。当发生舱内翻舱时,根据理货员记录的集装箱翻舱移动前、后的位置,在重新调整BAY位图上箱子的实际位置。

9.8 对“进口舱单”没有列明的集装箱,经船公司或其指定代理确认需在本港卸下的集装箱,按溢卸箱处理;对“进口舱单”有列明而在本港卸货时未发现的集装箱,按短卸箱处理。

9.9 在理箱过程中,应保持与船方、港方等方面的联系,协调解决有关业务问题,及时向理货公司驻港区办事处汇报情况。

9.10 工班理货结束时,汇总本工班船舶理箱作业情况,核对理货结果,制作相关单证,交清理货资料和设备等情况,并做好交接班工作。10 办理交接手续

10.1 全船理箱结束时,理货组长应记录船舶作业的完工时间,与船港双方核对全船进出口箱数、残损、出舱翻舱等情况,检查是否有错装/卸、漏装/卸,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对于使用手持终端理货的应审核理货员的装船信息、箱量及其BAY位图是否准确和装/卸箱箱量是否准确。

10.2 理货组长根据“现场记录”、“理箱日报表”、“集装箱残损记录”等单证汇总相应数据,制作“集装箱溢短残损单”、“理货组长交接班簿”等理货单证,核对准确无误后,与船方办理签证。

10.3 当船方在理货单证上批注时,如批注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应说服船方更改批注内容。若船方坚持,应向现场理货公司办事处汇报,按指示意见办理,并记录在“理货组长交接班簿”上。

10.4 办完签证后,理货组长整理好全船理货单证和理货设备,带领理货员离船。

10.5 理货组长负责将整理好的理货单证和理货设备交给现场理货公司办事处。

10.6 理货公司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将完船的理货单证资料审核后,审核确认无误后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发送。

10.7 经核对无误后,对已经导入到理货操作系统的报文进行处理,生成完整的进出口EDI报文(拼图)及时向船公司所指定的船舶代理或下一靠泊港发送EDI报文及其船公司要求的其它报文。11 本标准的使用

篇7:港口管理行政执法操作规程

行政许可撤回、撤销、注销办理规程

(讨论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局行政许可撤回、撤销和注销的行政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唐山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由唐山市城乡规划局作出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撤回、撤销、注销适用本规程。

由唐山市城乡规划局作出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撤回、撤销和注销参照本规程处理。

第三条 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第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

行政许可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

(五)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

依照前两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

(一)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二)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

(四)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

(五)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第六条 符合本规程第三条规定的情形,经主要领导同意启动行政许可撤回程序的,由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会同政策法规处调查承办。

第七条 符合本规程第四条规定的情形,经主要领导同意启动行政许可撤回程序的,由监察室会同政策法规处调查承办。

第八条 被许可人申请注销行政许可,符合本规程第五条

(一)、(二)、(三)、(五)项规定的情形的,由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受理注销申请,并由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会同政策法规处调查承办。

行政许可被上级行政机关或者人民法院依法撤销的,由政策法规处会同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承办。

第九条 遇特殊情况,可由主要领导指定承办部门或者组成调查组承办。

第十条 行政许可的撤回、撤销、注销过程中涉及听证的,路南、路北区项目由建设项目所在地分局负责主持,其他区的项目由政策法规处负责主持。

第十一条 行政许可的撤回、撤销、注销决定由办公室负责在本市主要报刊公告;行政许可的撤回、撤销、注销的事实结果公布由信息中心负责。

第二章 撤回程序

第十二条 行政许可撤回的基本程序:

(一)出现本规程第三条规定的情形后,经主要领导同意,启动行政许可的撤回程序;

(二)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确定调查人

员,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

(三)调查人员在调查收集相关证据意见后,应当写出调查报告,经主管领导同意后,交政策法规处审查。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主要事实、处理依据、处理建议等。

(四)政策法规处书面告知被许可人拟撤回的事由,并以适当的方式听取其陈述、申辩意见;被许可人要求举行听证的应当举行听证。

(五)涉及利害关系人权益的,应当进行公示并听取意见;利害关系人要求举行听证的应当举行听证。

(六)必要时组织技术人员、相关部门、专家等对撤回行政许可的必要性进行专题论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七)政策法规处提出相关意见,并提报局务会审定。

(八)政策法规处根据局务会决定,制作撤回行政许可决定书,并依法送达。同时将撤回行政许可决定书交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办公室、信息中心各一份。撤回行政许可决定书内容应当包括:撤回行政许可的理由、依据,并告知被许可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相应的诉权。有关撤回许可证件事宜应当在撤回行政许可决定书中明确。

(九)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收缴原行政许可证件及相关资料。

(十)办公室将撤回行政许可决定书在本市主要报刊公告。信息中心将撤回行政许可决定书在唐山市城乡规划局网站公布。

(十一)政策法规处会同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将撤回行政许可过程中收集的相关证据材料、审批表、决定书等连同缴回的行政许可证件及相关资料移交档案室。档案室将移交材料一并归入原行政许可卷宗。

第三章 撤销程序

第十三条 行政许可撤销的基本程序:

(一)出现本规程第四条规定的情形后,经主要领导同意,启动行政许可的撤销程序;

(二)承办处室确定调查人员,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

(三)调查人员在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后,写出调查报告。经主管领导同意后,书面告知被许可人拟撤销的事由,并以适当的方式听取陈述、申辩;被许可人要求举行听证的应当举行听证。涉及利害关系人权益的,应当进行公示并听取意见;利害关系人要求举行听证的应当举行听证。

(四)承办处室提出相关意见,报局务会审定。

(五)政策法规处根据局务会决定,制作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并依法送达。同时将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交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办公室、信息中心各一份。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内容应当包括:撤销行政许可的理由、依

据,并告知被许可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相应的诉权。有关撤销许可证件事宜应当在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中明确。

(六)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收缴原行政许可证件及相关资料。

(七)办公室将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在本市主要报刊公告。信息中心将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在唐山市城乡规划局网站公布。

(八)政策法规处会同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将撤回行政许可过程中收集的相关证据材料、审批表、决定书等连同缴回的行政许可证件及相关资料移交档案室。档案室将移交材料一并归入原行政许可卷宗。

第四章 注销程序

第十四条 被许可人申请注销行政许可,符合本规程第五条

(二)、(三)、(五)项规定的情形的行政许可注销的基本程序:

(一)被许可人提出注销相关行政许可的书面申请,说明注销的理由;提供与注销理由有关的证明材料等。

(二)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受理注销行政许可申请经后,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内容同本规程第十二条第三项。

(三)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的调查报告经主管领导同意后,交政策法规处审查。

(四)拟同意注销的,对拟注销事由在有关媒体进行公示并听取意见,公示期十日。相关利害关系人要求举行听证的应当举行听证。不同意注销的,书面告知被许可人。

(五)拟同意注销的,公示期结束后由政策法规处结合公示听证情况,提出处理意见,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报局务会审定。

(六)政策法规处根据局务会决定,制作注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并依法送达。同时将注销行政许可决定书交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办公室、信息中心各一份。注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内容应当包括:注销行政许可的理由、依据,并告知被许可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相应的诉权。有关注销许可证件事宜应当在注销行政许可决定书中明确。

(七)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收缴原行政许可证件及相关资料。

(八)办公室将注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在本市主要报刊公告。信息中心将注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在唐山市城乡规划局网站公布。

(九)政策法规处会同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将撤回行政许可过程中收集的相关证据材料、审批表、决定书等连同缴回的行政许可证件及相关资料移交档案室。档案室将移交材料一并归入原行政许可卷宗。

第十五条 行政机关通过有关途径发现,符合本规程第

五条

(一)项规定的情形的,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确定调查人员,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

(二)调查结束写出调查报告,经主管领导同意后,交政策法规处审查,报局务会审定。调查报告内容同本规程第十二条第三项。

(三)政策法规处根据局务会决定,制作注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并依法送达。同时将注销行政许可决定书交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办公室、信息中心各一份。注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内容应当包括:注销行政许可的理由、依据,并告知被许可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相应的诉权。有关注销许可证件事宜应当在注销行政许可决定书中明确。

(四)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收缴原行政许可证件及相关资料。

(五)办公室将注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在本市主要报刊公告。信息中心将注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在唐山市城乡规划局网站公布。

(六)政策法规处会同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将撤回行政许可过程中收集的相关证据材料、审批表、决定书等连同缴回的行政许可证件及相关资料移交档案室。档案室将移交材料一并归入原行政许可卷宗。

第十六条 行政许可被上级行政机关或者人民法院依法

撤销的,其注销按以下程序处理:

(一)政策法规处会同相关行政许可处室或者分局共同提出处理意见。处理意见应当包括:行政许可基本情况、行政复议决定或者法院判决情况、行政许可被撤消后的后续管理建议等。

(二)处理意见报局务会审定。

(三)政策法规处根据局务会决定,制作注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并依法送达。同时将注销行政许可决定书交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办公室、信息中心各一份。注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内容应当包括:注销行政许可的理由、依据,并告知被许可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相应的诉权。有关注销许可证件事宜应当在注销行政许可决定书中明确。

(四)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收缴原行政许可证件及相关资料。

(五)办公室将注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在本市主要报刊公告。信息中心将注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在唐山市城乡规划局网站公布。

(六)政策法规处会同负责该项行政许可的处室或者分局将撤回行政许可过程中收集的相关证据材料、审批表、决定书等连同缴回的行政许可证件及相关资料移交档案室。档案室将移交材料一并归入原行政许可卷宗。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行政许可的撤回、撤销、注销过程中涉及听证的,其程序参照《河北省实施行政许可听证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因撤回、撤销行政许可,被许可人要求赔偿或者补偿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篇8:港口管理行政执法操作规程

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是我军卫勤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时期、新阶段历史使命的逐步转变,机动卫勤分队的职能业已逐步转变为随时机动担负卫勤保障和卫生救援任务,而卫生装备作为机动卫勤分队完成多样化保障任务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主要技术手段,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然而,当前机动卫勤分队在卫生装备管理方面存在诸如卫生装备种类多、数量大、管理要求不尽相同,使用、维护人员更换频繁,动态作业对卫生装备损耗大,平战结合管理松懈,有装无用、有装无管[2]等较多问题,导致卫生装备性能不佳、效能降低,不能物尽其用,既浪费了有限资源,又不利于机动卫勤分队多样化保障任务的开展。鉴于此,有必要建立一套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标准化管理方法[3],提高卫生装备管理可操控性和标准化程度,为新形势下机动卫勤分队随时机动担负卫勤保障和卫生救援任务奠定坚实基础,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开展。

1 背景

1.1 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是组织内部自行撰写的一种工作准则,是将某一事件以文件的形式、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主要描述操作人员日常的和重复性工作操作步骤和应遵循的事项,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工作。目前,各行业多采用SOP来进行相应管理[4]。

1.2 当前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在机动卫勤分队建设上已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在实战方面还是暴露出来较多问题。针对存在问题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讨,但所见报道主要体现在分队建设上,包括职能如何、人员抽组如何、装备配备如何、如何开展训练、如何快速反应、如何有效救治等方面,包含了卫生装备有关内容,但具体的管理方式、方法的研究尚未体现[5,6,7,8]。而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建设及发展,因其基本职能的原因,在国内建设较早,且已取得长足进步,对涉及该领域研究也已进入更深层次[9,10],已涵盖到新装备研发、不同任务需求装备配置、装备使用及人装结合训练方式方法、装备维修维护质量控制等方面,但未实现系统化、标准化,从而导致卫生装备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问题突显。

笔者所在医院一直致力加强机动卫勤分队建设,并早已意识到卫生装备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工作。为实现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管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2012年提出的“战备卫生装备制度化管理体系”[11]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卫生装备的管理,基本保证了装备效能的发挥,但在执行起来还是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等方面的问题。

2 必要性

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的管理涵盖了接装、入库、使用、训练、维护维修、退役报废等整个卫生装备的“生命周期”。随着机动卫勤分队高科技含量卫生装备的日益增多,在管理方面诸多问题也越发突显,而其中任一环节出现差错,都将直接影响到卫生装备质量,对机动卫勤分队执行多样化保障任务带来严重影响。

建立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管理标准操作规程,遵循规范化、最优化的原则,在严格落实国家及军队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立足机动卫勤分队建设实际,从开展日常工作入手,制订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管理相关制度、规范相应工作流程,将卫生装备管理的各个重要节点进行细化、量化,以文件的形式、统一的格式进行规定,对经常性和重复性的操作步骤和应遵守的事项与基本要求要规定清楚。以此,可明确卫生装备管理各级各类岗位人员职责的划分与任务分工,有效解决职责不明确、分工不合理的问题;可将烦琐的工作简化、细化,有效解决制度缺失、流程繁冗的问题;可对各环节操作人员提供操作性强的作业指导,降低发生失误的可能,有效避免差错。卫生装备的质量可靠有效是确保卫勤保障力量的基础,而卫生装备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卫生装备质量,它决定了机动卫勤分队是否能够“拉得出、打得赢”,是否具有机动卫勤分队应有的卫勤保障能力。要有效落实卫生装备管理,就必须依托一套可靠、完整、规范的管理模式。在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管理工作中,建立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管理标准操作规程,能够使得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管理达到规范化、精细化、最优化、最大效果,有助于提高机动卫勤分队的运行效果,实现卫生装备的标准化管理,为新形势下机动卫勤分队随时机动担负卫勤保障和卫生救援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从而切实提高卫勤保障能力。

3 目的及方法

3.1 目的

旨在克服上述严重制约机动卫勤分队职能发挥的若干重大问题,弥补当前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及缺陷,完善机动卫勤分队建设的基础和支撑条件,提高卫生装备管理可操控性和标准化程度。

3.2 方法

3.2.1 卫生装备管理范围

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的生命周期涵盖了以调拨到货为始至退役报废为末整个阶段,对其进行的管理包括了到货数质量验收管理、账目管理、档案管理、使用管理、维修维护管理、计量质控管理、质量等级管理、退役报废管理,库室存放管理、动态作业管理、平战结合管理、人装结合培训与考核管理,监督管理、保密管理、奖惩管理等若干方面。

3.2.2 卫生装备管理方式

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的管理,应遵照军队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以实际工作需求为牵引,以制度为根本,以流程为主导,以落实和执行为关键,以确保卫生装备质量为着眼点,以人与装有机结合发挥最大效益为最终目的。这就要求,要做好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的全面管理,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从细微处入手,制订严格制度并落实,规范合理流程并执行,而后引入“人”的因素进一步完善。

3.2.3 卫生装备管理SOP

引入SOP概念对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进行管理,是通过对卫生装备所有管理内容进行梳理,查找管理工作实际情况与理想状况的差距,分析需求确定目标,围绕存在的问题与定制的目标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数据,依据调研结果对各个目标逐个研究最优化解决方案,以SOP的方式进行描述并整理,形成一套标准操作规程来指导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日常的管理工作落实。

4 要点

建立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管理标准操作规程,其要点是:(1)分析需求定制目标。标准操作规程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所以分析需求定制目标既不能疏松以免遗漏重要管理内容,又不能过于细腻而显得繁冗,此项工作需要大量的调研数据支持。(2)研究最优化解决方案。所谓最优化解决方案,是对制订的目标研究若干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实际运作的方式对所有的方案进行效果评估,“遴选”出的更加可行的解决方案,此项工作需要大量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验证。以上2项既是卫生装备管理SOP的要点内容,同时也是重难点工作。

5 结语

为实现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的标准化管理,从而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多样化保障任务,在前期研究的“制度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管理操作规程的必要性,分析了其目的、方法和要点工作,探索了一种基于“标准操作规程”的管理方法,进行了一些前期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已初步取得了成效。我院的尝试和探索仅提出了一点建议,还有待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从而建成一套严谨、完善、操作性和指导性更强的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标准化管理体系,为新形势下机动卫勤分队随时机动担负卫勤保障和卫生救援任务奠定坚实基础,确保各项任务能够圆满完成。

摘要:分析了当前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简述了前期研究情况,强调了建立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管理标准操作规程的必要性。介绍了其目的、方法及要点,指出了建成一套严谨、完善、操作性和指导性更强的卫生装备管理标准操作规程,能够为新形势下机动卫勤分队随时机动担负卫勤保障和卫生救援任务奠定坚实基础,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参考文献

[1]张剑,陈志国,许世宏,等.基于后方医院的野战卫生装备管理系统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6):130-131,134.

[2]阳林俊,李康.卫生装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120-122.

[3]陶学强,伍瑞昌,郭立军,等.机动医疗分队卫生装备模块化集装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4):22-24,77.

[4]郑然,刘国祥,余漩,等.基于标准作业程序的卫勤基地化训练方法探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19(9):869-871.

[5]刘亚伟,戴兵,鞠金涛,等.基于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建设的思考[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0(2):83-84.

[6]张雷.军队中小医院机动卫勤分队模块化建设与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0(3):265-267.

[7]张中华,吕宏迪.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伴随保障能力建设[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19(8):787-788.

[8]田伟,由广旭.机动卫勤分队建设探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0,17(1):76-78.

[9]王卫兵,刘高峰,叶光明.野战医疗队(所)装备器材管理系统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09,11(1):90-92.

[10]朱艳,宋航,黄田海.野战医疗所卫勤装备的使用管理与改进建议[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6):677-678.

上一篇:白陂乡信访调解促和谐下一篇:人闲桂花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