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2022-11-25

在当今快速变化和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都与制度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是我们需要遵守的规则或行动准则。那么,制度如何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港口环境管理规章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港口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港口码头管理制度汇编

港口码头管理制度汇编 (公司安全管理) 二? 一一年十月一日

目 录 前言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管理与考核办法 机械司机一般安全守则 装卸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预案 港口大型机械防 风防台应急预案 用电安全应急预案

前言 本《管理制度汇编(公司安全管理篇)》中“集团公司”指江苏江阴港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指江苏江阴港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港分公司。 本《管理制度汇编(公司安全管理篇)》编制:马能,审核:王正福,批准:徐文。解释权归公司综合办公室。 综合办公室负责公司管理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考核,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公司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将修订内容以文件修订单形式

下发到各部门。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引用标准、管理职能、管理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 1.2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考核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2日施行) 2.2《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2005年7月1日施行) 3管理职能 3.1公司设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由总经理任主任,对公司安全管理全面负责;副主任由公司有关分管领导担任,其中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对公司安全管理具体负责;其他各分管领导,在其分管工作中涉及安全方面内容的应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 3.2安全保卫科是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工作。 3.3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其职能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工作,分别做好安全教育、隐患的整治、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 3.4各部门负责人为本单位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对安全生产管理具体负责,其他副总经理,在其分管工作中涉及安全方面内容的应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 3.5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班组设兼职安全员。 3.6各部门基层班组长负责本班组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设兼职安全员。 3.7各级工会建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工会小组长兼任劳动保护检查员,使公司建立层层负责的安全生产监督保证体系。 3.8公司消防工作统一纳入安全管理范围,各级建立相应消防体系。 4管理内容和要求 4.1安全生产(防火)委员会主要职责 行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和规

定。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安全生产。 4. 1.2制定安全生产控制目标,研究决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事项,统一布置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健全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订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司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开安全生产例会,分析、布置、督促和检查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产形势和季节特点,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和安全竞赛活动,针对安全工作中突出的问题和事故隐患,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整改方案,责成有关部门落实。 订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 故报告,确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作出处理决定,及时,如实向上级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生产委员会实行安全例会制,与公司月度安全工作会议一并召开。 4.2公司各职能部门安全职责 卫科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条例。建立公司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指导、协助各部制订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负责制订公司安全工作安全管理目标,安全工作计划,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负责公司安全工作信息的收集,按时编制和完成安全工作的各类统计报表,并做好处理、上报工作。 .4负责组织公司安全生产(防火)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并督促、落实安全隐患整改,纠正违章。 .5负责公司车、财产的保险和理赔工作。 .6组织开展各项安全活动,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7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新进港人员、转岗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8根据安全生产“三同时”的原则,参与公司工程建设项目安全卫生设施的审查和竣工验收。 .9负责环境、职业卫生的管理工作。 .10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组织公司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 .11负责公司安委会办公室日常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安

全工作职责 .1组织宣传和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指示精神,并监督行政领导认真执行落实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规章制度。 .2把安全教育列为员工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深入基层听取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配合行政领导作出有效处理。 .3在考察选拔干部时,把安全思想和安全工作实绩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配合行政领导把好安全生产的用人关。 .4会同行政领导做好重大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总结事故教训,对事故责任人进行教育处理。 .5参与企业重大安全措施,安全活动的研究决策。组织和支持开展各项安全活动。 .6支持行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行使安全一票否决权。 安全工作职责 .1认真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员工安全教育。 .2检查、监督和反馈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制度、规范的落实情况。 .3收集、整理、筛选员工或职工代表对安全生产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反馈给行政领导或相关职能部门。 .4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报告,并参与安全规章制度的制订,修改和完善。 .5按照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个《条例》的要求及安全生产监督保障体系的规定,组织安全生产的群众监督工作。 .6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协助有关部门提出事故预控措施,并督促认真执行。 .7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好员工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保护员工的生命权、健康权、休息权和女工特殊保护的权利。 .8维护员工提建议、提意见的民主权利和员工在责任事故中受处分后的申诉权利。 .9组织并协助行政和有关部门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劳动竞赛活动,进行劳动保护宣传和职业卫生安全等培训工作。 安全工作职责 .1负责传达、贯彻、落实上级团组织和公司安委会作出的有关安全工作决议,组织团员学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教育青年员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2组织

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活动并结合青年特点学习安全技术知识,开展安全技能竞赛,提高安全操作水平。 .3在开展“青年文明岗”和评比先进活动中,实施安全一票否决。 .4协助安全职能部门做好安全生产的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团员青年在安全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并不断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程科安全工作职责 .1编制机械等重要设备的更新计划,建立健全机械、电器等设备维修保养的安全技术制度,并负责检查、督促执行情况,确保设备管、用、养、修有计划地落实。 .2负责审查、核定港机停工、修理、保养和计划修理项目、制订实施方案,并负责技术性指导。 .3负责各种机电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和避雷装置的可靠性,定期进行检测并作出检测记录,确保安全可靠。 .4根据规范对设备结构、性能。质量进行定性分析,并负责向使用单位提供有关安全操作技术规范及其它有关数据。 .5配合相关部门搞好职工的安全技术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素质。 .6负责各种设备的安全技术鉴定,并作出安全操作技术规范。参与机损事故及相关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从技术角度对事故作出分析,并提出意见。 .7在工程设计时,把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要放在首位,确保工程设计、布局的规范、科学、合理。 .8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按标准、规范、规程操作,对不符合安全质量要求的工程应坚决予以返工。并深入施工工地,认真检查安全质量,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纠正、解决。 .9坚持把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工程优先安排,定期检查公司的房屋建筑物及基础设施,发现隐患及时组织修理或处理,不留后患。 .10重大工程应会同有关部门协调研究,听取意见,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11在棉瓦屋面作业和高空作业,

必须按规定申办危险作业审批手续,指定安全员,并按要求制定详细方案后方可施工。 .12对外来施工单位必须审查其资质,签订安全协议书,明确安全责任。 度科安全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本企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教育,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各项生产业务中去。 .2根据货种、水位、气象和船舶特性合理安排船舶靠离码头和拖轮港作,实施正确的调度指挥。 .3台风和洪水来临时,部门领导坚守岗位。认真收听和通报气象报告,及时调度疏散港口船舶和货物,确保码头、船舶和货物的安全。 .4积极与生产单位配合,及时通报到港货物货种的特性和作业要求,搞好货运质量管理,为货物装卸安全,防止货物受损提供条件。 .5对危险品货物的装卸运输应及时与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联系,提出装卸作业中应注意的事项,防止中毒,爆炸、失火及泄漏污染等事故的发生。 .6发现装卸安全质量问题,应及时指出或报告领导及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对发生的货运质量事故应及时到现场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7对港内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和海事事故,及时向上级领导和部门请示、报告,并采取有力措施指挥施救。对辖区内发生的海事事故应在海事部门的指挥下,积极参与施救,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8参加安全生产会议和安全检查,对公司提出的安全工作要求,及时加以贯彻,使安全生产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公室安全工作职责。 .1检查、督促各部门对公司安全工作计

划执行情况,总裁办公会议布置和领导交办的有关安全方面工作完

第二篇:港口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一、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起重机械的使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以及使用单位所用起重机械的种类、复杂程度和具体情况制定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范围内起重机械的使用管理。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此制度的要求,确保起重机械的使用安全,并且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安全监察。

1、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职责和权限总则

使用单位的起重机械管理人员,应当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工作。

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熟悉相关法规和标准,掌握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履行以下职责:

1、 检查和纠正起重机械使用中的违章行为,发现问题后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起重机械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2、 管理安全技术档案。

3、 督促实施日常检查。

4、 编制定期检验计划并且落实定期检验的报检工作。

5、 指定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且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6、 组织起重机械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保证其具备必要的起重机械安全作业知识。

2、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总则

使用单位的起重机械工作人员,应当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工作。

使用单位的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应当熟悉相关法规和标准,掌握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履行以下职责:

1、 作业时随身携带证件,并自觉接受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2、 积极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

3、 严格执起重机械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管理制度。

4、 拒绝违章指挥。

5、发现事故隐患或者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当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直接危及人身安全时,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应当停止作业并且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

6、使用单位的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且如实填写运行记录、交接班记录。运行记录、交接班记录至少保存一年,存档前应当经过安全管理人员审核。

7、 其他有关规定。

3、日常检查和定期自行检查制度总则

起重机械每班使用之前,作业人员应当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时,应当在操作之前排除,并作好相应记录。严禁设备带故障运行。

在用起重机械前应当进行包括月检、年检的定期检查。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还可以而根据设备工作的繁重程度和环境条件的恶劣环境程度,适当缩短检查周期和增加月检、年检的内容。定期检查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起重机械月检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 起重机械正常工作的技术性能;

2、 所有的安全保护、防护装置;

3、 电气线路、液压或者气动的有关部件的泄露情况及工作性能;

4、 吊钩、吊钩螺母及防松装置和其他吊索具情况;

5、 制动器性能及其零件的磨损情况;

6、 起升机构卷筒联轴器和减速器;

7、 钢丝绳磨损和尾端的固定情况;

8、 链条的磨损、变形、伸长情况。

起重机械年检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例行检查的内容;

2、金属结构的变形、裂纹、腐蚀及焊缝、铆钉、螺栓等连接情况;

3、主要零部件的磨损、裂纹、变形等情况;

4、指示装置的可靠性和精度;

5、动力系统和控制器等。

4、维护保养制度总则

起重机械应当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维护保养工作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 季度的维护保养内容除包括本制度月检的要求外,还应当对起重机械的主要受力结构件、安全保护装置、工作机构、控制系统等进行润滑、调整、检查。 的维护保养内容除包括本制度年检的要求外,还应当对起重机械的主要受力结构件、安全保护装置、工作机构、控制系统等进行润滑、调整、检查和易损件的更换,必要时进行试验验证。

起重机械的定期检查、维护保养最好由具有起重机械的制造、安装、改造、维护许可资格的单位实施。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应当做好详细记录,并且提供给使用单位。 本单位有能力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的,也最好取得维护许可资格。

5、定期报检制度

本单位应当在监督检验合格30日内接收并且检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自检报告、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证书(需安装监督检验的)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本单位购置的以整机出厂的起重机械,在投入使用前应当按照《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以下简称《定期规则》)的规定进行首次检验。

定期检验前,本单位应该按《定期检验》的要求,对起重机械(包括检验现场环境)自检合格,并且准备好《定期规则》规定的技术资料。

本单位应当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前按照《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和《定期规则》的要求向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 流动作业的起重机械,本单位或者委托的单位应向在本次使用场所所在地的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本单位应当将检验结果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超过定期检验周期或者定期检验不合格的起重机械,不得继续使用。

6、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部门做好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基础工作,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 使用单位所购置起重机械的所及文件,应当包括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书;制造监督检验证书;形式试验合格证。

2、 有施工单位提交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自检报告、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证书(需安装监督检验)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3、 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4、 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5、 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6、 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7、 使用登记证明。

7、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和救援演练制度

1) 特种设备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设备,一旦出现事故将危及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所以预防事故的发生及制定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和紧急救援演习制度将是必要的,各单位及部门都要高度重视这一制度的实施。

2) 针对所使用特种设备的不同,判断可能出现的事故、故障或险情,制定出适应该特种设备特点的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该措施须经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或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及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3) 根据所制定的特种设备出现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在不妨碍损坏设备的情况下组织进行模拟“特种设备出现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演习”(以下简称“救援演习”)。

4) 演习须制定出演习实施方案,该方案的方法、程序、现场、环境、注意事项、人员构成、参加部门、时间安排等须经本单位主要安全负责人签字批准。 5) 参加“救援演习”时,只准一人担任总指挥。各部门、各环节等现场负责人应听从指挥,统一由总指挥领导调度,任何人不得自行其是。

6) 如在演习过程中有危及设备和人员的现象发生时,应立即停止演习,并及时报告给有关负责人或总指挥。

7) 为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禁止闲杂人员等进入演习现场。演习现场应准备急救箱和必要的急救药品。

8) “救援演习”一般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并有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二、桥、门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1 每台起重设备必须由持有经有关部门确认的司机操作证的专职司机操作。 2 起重机的侧面或其他明显的部位,必须挂有从地面看得清楚的起重量标牌。 3 禁止起重机超负荷使用。

4 起重机吊绳必须处在垂直位置时起升重物,禁止斜拉斜吊。

5 两台起重机吊运同一件重物时,重物不应超过两台起重机起重量总和的85%,并应确保每台起重机不超载。

6 禁止起吊埋在地下或冻结在其他物体上的重物。禁止用吊具(吊钩、抓斗等)拖拉车辆。 7 禁止吊具(抓斗、起重电磁铁)与人同在一个车厢或船舱内装卸物料。 8 起重机工作时,禁止任何人停留在起重机、小车和起重机轨道上。 9 吊运的重物应在安全通道上运行。

10 在运行线路上需要越过障碍时,吊具或重物的底面,应起升到比障碍物高 0.5m以上。

11 禁止吊运重物从人头上越过,禁止任何人到重物下边工作。 12 禁止利用起重机吊具运送人员。

13 禁止在起重机上存放易燃(如煤油、汽油等)易爆等物品。

14 吊具处在下极限位置起升重物时,卷筒上除固定用的钢丝绳外,还应有两圈以上的安全圈。

15 不论重量多少必须先起升200~300mm,验证制动器工作可靠后再正式起升。 16 起重机上的制动器失灵或没有调整好,则禁止工作。 17 禁止开车碰撞或推动不明情况的邻车。

18 在正常情况下,不得依靠各限位开关作为停车之用。 19 禁止从起重机上往地面扔任何物品。

20 工具和备品等必须存放在专业箱中,禁止散放在大车或小车上,拆换的旧零件要及时送到地面。

21 露天工作的门式起重机和装卸桥,其工作风力应不大于六级。 22 露天工作的起重机,不工作时必须用夹轨器或其他固定方法将之靠地固定住,以防风灾。 23 在起重机上进行检查和修理时,起重机必须断电,并在电源开关处挂上¡±不准送电¡±的牌子。多机公用同一电源时,牌子应挂在该起重机的保护配电箱的电源开关上,并应在被修理的起重机两侧设上阻挡器、标志牌和信号灯,必要时设必要专人守卫和指挥,以防邻机相碰撞。

24 必须带电修理时,应戴上橡胶手套和穿上橡胶鞋,并须使用绝缘手柄的工具。

25 起重机的司机室中和走台上应备有灭火器。应设有安全绳,以备特殊情况时上、下车。 26每年至少对起重机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技术检查工作。

三、桥、门式起重机的特殊操作技术

1 兜翻

兜翻是把被翻物用的钢丝绳扣挂在被翻物件的底部或侧面的下角部位,吊钩必须垂直起吊,边起钩边校正大(小)车位置,使吊钩始终处于垂直状态。

被翻物件中心超过支承点时,就自己翻倒过去。被翻物件自动翻倒的瞬间,不论翻物用的钢丝绳松紧程度如何都要立即向下落钩。

兜翻主要用于不怕碰撞的毛坯件。需要加工的精密件,不允许兜翻。 2 游翻

游翻操作时把被翻件吊起来后,再开车造成人为的摆动,将被翻物件摆到幅度最大的瞬间迅速落钩,同时向回开车。

被翻件下部着地后,上部就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倾倒,这时吊钩就要顺势落下,同时要开车继续校正使吊钩游翻过程中保持垂直。游翻主要用于扁体物件的翻转,如大型齿轮毛坯与空砂箱等。 3 带翻

带翻是把被翻物件吊起来后,再立着落地,落到钢丝绳绷紧的程度,然后向要翻的方向开车,把被翻物件带倒。

在被翻物件趋于自行倾倒时,要顺势落钩,落钩时要使吊钩垂直。带翻时用斜拉的操作方法进行翻物。斜拉操作时正常操作,但最大斜拉角度不得超过5¨¬,一般以3°左右为宜。 4 双吊钩起重机的操作

在主副钩使用时,不能再主副钩达到相同高度时,再同时开动两个吊钩。平时应将不工作的吊钩提到接近极限位置。两个吊钩不允许同时吊运两件吊物。 5 用两台起重机同时起吊一个物体

这种操作方法,应注意承载均匀,起升机构的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同步起吊或同步降落,不允许同时开动两个控制器,操作时要有专人指挥,不得超载。

四、操作前的要求 1.检查路基是否符合说明书要求,轨道上无障碍物,轨道端部止挡是否牢固,行程开关是否可靠;定期检查轨道坡度,两轨高低差及轨道是否符合规定。

2.各传动部分,减速器油量是否充足,各部螺栓是否紧固。松开夹轨器试运转,检查传动部分有无异响及制动闸瓦的松紧程度。

3.在总闸闭合后,用验电笔检查电器及控制器外壳,确认安全后方可上机。 4.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

5.工作开始前,应作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各控制器及传动装置、制动的可靠性,确定各部件完全正常时,方可进行操作

五、操作中的要求

1.必须严格掌握起重机规定的起重量,详细了解被吊物,不得超载作业。

2.司机与信号指挥人员密切配合,信号清楚后方可开始操作。各机构动作前先按电铃,发现信号不清要停止操作。

3.严禁任何人员乘坐或利用起重机升降。

4.操纵控制杆要从零位开始逐级操作,严禁越挡操作。 5.不论哪一部分在运转中变换时,首先将控制器扳离零位,待该传动停止后再开始逆向运转,禁止打反车操作。

6.起重上升时,钓头距臂杆端部不得小于1m。

7.们座起重机一般应设两个司机,一个司机在司机室操作,另一个司机在地面监护。 8.起重机运行时,禁止开到距端部2m以内的地方。

9.带有两种起重力矩的门座起重机每次变幅后,必须根据工作半径和重物重量,及时对超载限位装置的吨位进行调整。

10.起重机升降重物时,不能与其他三种动作(运行、回转、起升)中任何一个同时运行。

11.门座起重机作业时,禁止斜拉重物或提升埋在地下面的物件。 12.被吊物的边缘距高压线最外边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

13.两台门座起重机在同一轨道上作业时,两机起重钩绳之间水平距离不得小于5m。 14.工作中不允许任何人上下扶梯,严禁在工作中进行维护作业。

15.工作中间休息或下班时,不得将重物悬挂在空中。

16.作业中遇六级以上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应停止起吊作业,将臂杆降到安全位置,放置好抗风防滑装置。

17.夜班作业,必须备有充足照明,指挥与司机应使用明显的旗语信号。

六、操作后的要求

1.工作完毕后起重机应开到轨道中间停放,放置好抗风防滑装置,将吊钩升到距臂端2~3m处,起重臂处于平行轨道方向。

2.所有控制器在操作完毕后扳回零位,切断电源总开关。 3.将司机室门窗关好,锁好后方可离开。

4.发生电气火灾时,禁止用水扑救,应用干粉灭火器或其他不导电的灭火器材扑救。 5.遇到暴风天气时,门座起重机要采取加固措施,用揽风绳固定在地面的地锚上。

第三篇:港口建设费代收制度

新圩港码头港口建设费代收制度

为规范港建费征收行为,加强征收管理,根据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港口建设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及征收管理工作流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征收管理 l、代收流程:

进港船舶:船舶到港前,根据船自白进港舱单或提货单等录入港口建设费征管系统,准确录入业务类型、船名、航次、泊位、到港时间、装货港口、提单号、托运人、收货人、货物名称、货物类别、箱号、重量、箱型、曾缴情况、中转状态等信息,报送海事机构:货主提货前,根据舱单实际情况进行收费开票,在确认款项已缴并开票后,给予办理提货手续。

出港船舶:船舶开始装货前,由货物持运单或装货单缴纳港口建设费,办理装货手续,在船舶离港72小时内,根据船舶实际装载货量向海事机构一次性报送出港船舶电子舱单信息并开具专用票据办理收费手续。遇有实际载货数量与报送的出港电子舱单数据不一致的,将相关情况告知海事机构,重新报送清洁舱单,并提请海事机构办理退费或自行办理补征手续。

2、特殊情况

过境免征货物:在报送的进口舱单中涉及到的过境免征货物需由相关代理机构提交货物的《转关运输货物海关施验封记录》等证明材料,在审核确认并向海事机构报告备案后,给予免征。相关证明材料存档两年留存,以备查验。

保税货物:在报送的舱单中涉及到保税货物的需由相关代理机构提交货物的进库和出库的证明材料,在审核确认并向海事机构报告备案后,予以免征。相关证明材料存档两年留存,以备查验。

二、票据管理

1、港口建设费专用票据管理统一由财务部负责,实行专人、转账、专柜管理。应确立专门的票据管理员,票据管理员要建立规范的票据管理台账,专用票据要存放在保险柜中进行保管。业务室根据需要从财务部领取、开票、并全部交回财务部。

2、严格按照港口建设费专用票据的使用范围领用票据,严禁超用途、超范围违规使用票据,严禁转借、转让、买卖、代开专用票据。

3、应定期对专用票据的领用、缴销、结存情况进行清点核查,做到票据管理台账与票据实际使用、结存情况相符,若有不符、或遗失、毁损等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向单位主要领导及票据主管部门报告。

三、印章管理

1、港口建设费专用印章由业务室负责,对专用印章的使用管理和不再使用的印章上缴进行专管。应确定专门的印章管理员,印章管理员要建立规范的《港口建设费专用印章登记簿》,对于印章的使用、发放、上缴等情况进行及时登记。

2、印章的使用保管应规范有效,不适用的情况下应放在保险柜内,保证印章安全,避免出现遗失;使用时相关人员须申请,取得批准后才能使用。

3、印章使用应符合《港口建设费征收管理工作规程(试行)》中的有关要求,在审核确认后的提货单、装货单、运单上加盖“港口建设费缴讫章”,在专用票据上加盖“港口建设费代收专用章”。

四、资金管理

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要积极沟通,对当日收取的港口建设费做好对账工作,做到日清期结。

五、单证管理

1、对在代收过程中的装货单、运单、提货单、舱单、佐证材料等相关单证妥善保管,按照相关规定要求相关责任人、义务缴款人等完整、准确填写,严格把关。

2、所有单证按时间、船舶等分类整理,及时归档,归档的单证保存期为两年。

六、内部管理

1、充分认识港口建设费征收工作对港口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代征工作中坚持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绳,确保费用的不漏收。

2、自觉接受连云港海事局的监督、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对指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反馈;积极参加海事局组织的各项代收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

3、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公司领导直接担负监督管理责任,不定期对港建费代收情况进行检查,防微杜渐,消除隐患。

4、遇到特殊情况,当日不能及时缴费的。为了不影响生产作业领导特殊批准缓缴的,由当日经办业务员在下一工作日负责催缴,确保及时收款。

第四篇:港口管理条例

安徽省港口条例

(公告第13号)

(2009年6月20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2009年6月20日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3号公布 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港口建设、经营和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港口资源,维护港口安全与经营秩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港口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港口规划、建设、维护、经营、管理及其相关活动。

第三条 港口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港口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加大对港口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的投入。

鼓励国内外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建设、经营港口,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省的港口工作,其所属的港口管理机构(以下称省港口管理机构)具体实施对港口的行政管理。

设区的市、县级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机构(以下称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港口的行政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港口管理工作。

第二章 港口规划与建设

第五条 港口规划包括港口布局规划、港口总体规划和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制港口规划应当体现合理利用岸线资源的原则,符合城镇体系规划,并与其他有关规划相衔接、协调。

第六条 港口布局规划,由省人民政府依法组织编制,具体工作由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第七条 港口总体规划,由所在地设区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编制,经征求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依法报经批准并公布实施。

第八条 国家主要港口和省重要港口的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所在地设区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港口总体规划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会同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按照国家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备案并公布实施。

其他港口的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所在地设区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港口总体规划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征求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批准、备案并公布实施。

第九条 港口规划的修改,按照港口规划制定程序办理。

第十条 港口建设项目应当符合港口规划。不得违反港口规划建设港口、码头或者其他设施。

第十一条 港口项目建设应当遵循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按照国家规定办理有关审批、核准或者备案手续,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十二条 港口建设项目的设计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港口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按照项目管理权限由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设区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施工图设计由所在地设区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未经审批的,不得实施。

港口建设项目开工,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开工条件。

第十三条 港口的危险货物作业场所、实施卫生除害处理的专用场所建设,应当依法向所在地设区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设区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 港口建设项目实行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省港口管理机构、设区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委托的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对港口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港口建设项目施工时,建设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对航道、防波堤、锚地、导流堤、护岸等港口公共基础设施造成损坏的,应当及时予以修复。

第十六条 港口建设项目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期满,符合竣工验收条件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项目管理权限向省港口管理机构或者设区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经省港口管理机构或者设区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第三章 港口岸线管理

第十七条 港口岸线的使用应当符合港口规划,坚持深水深用和节约使用的原则,保护和合理利用港口岸线资源。港口岸线资源,应当优先用于公用码头建设。

港口岸线实行有偿使用,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八条 在港口总体规划区内建设港口设施,使用非深水岸线的,报省港口管理机构批准;使用深水岸线的,应当依法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第十九条 使用港口岸线的,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前向港口所在地设区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港口岸线使用申请;

(二)由具备测绘资质的机构提供的港口岸线选址区域1:500至1:2000水域、陆域地形图;

(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设计方案;

(四)国家规定的其他有关材料。

设区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将初步审查意见和申请材料报送省港口管理机构。

第二十条 港口岸线使用人不得擅自改变已批准的港口岸线使用范围和使用功能。确需变更港口岸线使用范围、使用功能的,应当按照批准程序办理变更手续。

港口岸线使用人转让港口岸线使用权的,由港口岸线使用权出让人与受让人向港口所在地设区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提出转让申请,并报原审批机关审批。

港口岸线使用人自取得港口岸线使用许可之日起超过2年未开工建设的,省港口管理机构应当收回其非深水岸线使用权。深水岸线使用权的收回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一条 需要临时使用港口岸线的,应当向港口所在地设区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设区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15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并报省港口 管理机构备案。

临时使用的港口岸线,不得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建设的临时性设施,应当自使用期满后30日内自行拆除,并恢复港口岸线原貌。

临时使用港口岸线的期限不超过2年。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依法办理续展手续,延续期限不得超过1年。

第四章 港口经营

第二十二条 从事下列港口经营活动,应当依法取得港口经营许可:

(一)为船舶提供码头、过驳锚地、浮筒等设施;

(二)为旅客提供候船和上下船舶的设施和服务;

(三)在港区内为委托人提供货物装卸(含过驳)、仓储、驳运、集装箱堆放、拆拼集装箱以及对货物及其包装进行简单加工处理等作业;

(四)为船舶进出港口、靠离码头、移泊提供顶推、拖带等服务;

(五)为委托人提供货物交接过程中的点数和检查货物表面状况的理货服务;

(六)为船舶提供岸电、燃物料、船员接送及废弃物接收、压舱水处理、围油栏供应服务等船舶港口服务;

(七)从事港口设施、设备和机械的租赁、维修业务。

从事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港口经营人,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资质认定。

第二十三条 申请从事港口经营的,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设区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书面申请之日起20日内依法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港口经营人应当持港口经营许可证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并在港口经营许可证核定的范围内从事港口经营活动。

港口理货业务的经营许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 港口经营人需要变更港口经营许可证规定的法定代表人和地址的,应当报原许可机关备案;需要变更港口经营范围的,应当依法重新办理港口经营许可手续。

第二十五条 发生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以及其他突发事件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统一调度、指挥港口经营人,并按照规定对承担港口作业任务的港口经营人给予补偿。

港口经营人应当根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统一调度、指挥,优先安排抢险物资、救灾物资和国防建设等急需物资的作业。

第二十六条 港口经营人不得为无船舶营业运输证的船舶或者超越经营范围的船舶提供装卸服务,不得超过船舶、车辆的核定载货量配载,不得为超重集装箱提供装船服务。

第二十七条 省港口管理机构和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收取港口规费。缴费义务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按时足额缴纳港口规费。

第五章 港口安全管理

第二十八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依法制定危险货物事故应急预案、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旅客紧急疏散和救援预案以及预防自然灾害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港口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紧急情况时,港口经营人应当立即报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并采取措施,组织救援,防止事故扩大。

第二十九条 省港口管理机构和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制定可能危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港口危险货物事故应急预案、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旅客紧急疏散和救援预案以及预防自然灾害预案,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港口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紧急情况时,省港口管理机构和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危害程度,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和救援。

第三十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将进出港船舶货物载运情况、进出港时间报告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海事管理机构。

对装卸危险货物的,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24小时内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但是,定船舶、定航线、定货种的船舶可以定期报告。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从事危险货物作业的港口经营人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报告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

(一)发现未申报或者未如实申报的危险货物;

(二)在普通货物中发现危险货物;

(三)在已申报的危险货物中发现性质相抵触的危险货物;

(四)其他可能危及港口安全的情形。

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接到港口经营人的报告后,应当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告知港口经营人。

第三十二条 禁止在港口水域内进行下列活动:

(一)从事养殖、种植和捕捞活动;

(二)倾倒泥土、砂石;

(三)违法排放有毒、有害物质。

不得在港口进行可能危及港口安全的采掘、爆破等活动;因工程建设等确需进行采掘、爆破活动的,建设单位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并报经所在地设区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批准。需要报经其他管理机构批准的,还应当依法办理报批手续。

第三十三条 货物或者其他物体落入港口水域可能影响港口安全的,相关责任人应当立即报告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并负责清除落入物、沉没物。

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发现货物或者其他物体落入港口水域的,应当责令相关责任人限期清除;逾期未清除的,可以代为清除,所需费用由相关责任人承担。

第三十四条 港口经营人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应当经取得相应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后,方可投入使用。

从事港口特种和危险货物作业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 省港口管理机构和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港口规划的实施、港口岸线使用、港口建设和经营、港口安全生产等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发现违法情形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依法予以处理。

第三十六条 省港口管理机构和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在港口经营作业场所实施监督检查,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检查港口作业场所,查阅、抄录、复印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二)港口作业人员和设备、设施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标准要求的,应当责令立即停止作业;

(三)发现安全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或者限期排除;

(四)发现违法行为,应当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责令限期改正。

被检查单位和有关人员应当接受省港口管理机构和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不得拒绝检查或者隐匿、谎报有关情况和资料。

第三十七条 省港口管理机构和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号码、通信地址或者电子邮件信箱。省港口管理机构和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收到举报后,应当在20日内依法处理,并答复举报人。

第三十八条 省港口管理机构和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港口经营人经营信用档案,对港口经营人经营信用情况以及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情况进行记录,并向社会公布。

省港口管理机构和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港口信息标准化建设,及时发布港口公用信息,为港口经营人、旅客等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违反港口规划建设港口、码头或者其他设施的,由省港口管理机构或者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除违法设施,可以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港口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未经批准,建设单位开工建设的,由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设区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补办手续,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建设单位未修复损坏港口公共基础设施的,所在地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组织修复,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未经批准变更港口岸线使用范围和使用功能的,由省港口管理机构或者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依法吊销其港口岸线使用权证。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未经批准转让港口岸线使用权的,由省港口管理机构或者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依法吊销其港口岸线使用权证。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未经批准临时使用港口岸线的,由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在临时使用的港口岸线上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或者使用期满未按照规定拆除临时性设施的,由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除,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港口经营人超过船舶、车辆的核定载货量配载的,由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未按照规定足额缴纳港口规费的,由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补缴;逾期仍未缴纳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省港口管理机构和市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依法编制或者修改港口规划的;

(二)违法实施港口管理行政许可的;

(三)不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

(四)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行为。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 渔业港口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管理。

军事港口的建设和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港口管理信息系统 4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任务

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组织的内部结构、管理模式、生产加工、经营管理过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过程、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管理与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等各个方面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信息系统开发的规律、开发过程的认知体系、分析设计的一般理论、具体的开发工具和技术。 系统开发过程是用于管理和维护信息系统和软件的一系列活动、方法和工具,有:IT项目管理、软件产品的质量管理、开发方法选择 “软件产品质量的一种重要的框架,通过这种软件能力成熟度”的模型:是提高信息系统模型来加强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管理,以提高软件的开发质量,又称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CMM。CMM提供了一个系统过程改进框架,该框架与软件生命周期无关,与所采用的开发技术也无关。

能力成熟程度的分级标准

初始级:系统开发过程的特点是无序的,有时甚至是混乱的。系统开发过程定义处于几乎毫无章法和步骤可循的状态,系统产品所取得的成功往往依赖于极个别人的努力和机会。

可重复级:已经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这些过程可以用于对成本、进度和功能特性进行跟踪。对于类似的工程项目,有章可循并能重复以取得成功的经验。

已定义级:用于管理的和工程的系统开发过程均已文档化、标准化,并形成了整个系统开发组织的标准系统开发过程。全部项目均采用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适当修改后的标准系统的开发过程来进行操作。

可管理级:系统开发过程和产品质量有详细的度量标准。系统开发过程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定量的认识和控制。

优化级:通过对来自系统开发过程、新概念和新技术等方面的各种有用信息的定量信息,能够不断地、持续性地对系统过程进行改造。

系统开发方法概述:

70年代:编出各种各样的程序,程序难写、难懂,更难以维护。标准化成为用户和开发公司的愿望。系统开发方法依据著名的“ 瀑布模型”

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

Structured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SSA&D)是在由Dijkstra等人提出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系统化、结构化和自顶向下的系统开发方法。 SSA&D基本思想

用系统的思想,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具体来说,就是先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如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 SSA&D特点

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 :强调用户是整个IS开发的起源和最终归宿。即用户的参与程度和满意程度是系统成功的关键。

严格区分工作阶段:强调将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明确的任务和目标以及预期要达到的阶段成果。一般不可打乱或颠倒。系统分析设计的工作阶段:

系统请求阶段 系统规划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 系统设计阶段 系统实施阶段 系统运行阶段 SSA&D特点

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进行开发;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变化;工作文件的标准化和文献化。

SSA&D开发系统的一般过程

1.系统请求2.系统规划与初步调查3.系统分析4.系统设计5.系统实施6.系统运行 结构化系统分析的思想 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结构化分析的描述方式

结构化分析方法在描述方式上的特点是尽量运用图形表示,优点是简明易懂,所表达的意义也比较明确。

用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获得的系统说明书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套分层的数据流图。一本数据字典。图表描述系统中每一个数据。一组加工说明。用文字详细描述系统中的每一个基本加工和处理。补充材料。 SSA&D的优缺点

优点:结构化分析方法简单、清晰,易于学习掌握和使用。结构化分析的实施步骤是先分析已存在的人工系统,再构思即将开发的目标系统,大大降低问题的复杂程度。结构化分析采用了图形描述方式,用数据流图为开发的系统描述了可见的模型,为审查和评价提供条件。

局限性:所需文档资料数量大;结构化分析方法在理解、表达人机界面方面是很差的;结构化分析方法为目标系统描述了书面的模型,只能供人们阅读和讨论而不能运行和试用。

原型方法 (Prototyping)

“法。原型方法要求在获得一组基本的用户需原型方法”则是利用原型辅助开发系统的方求后,快速地实现新系统的一个“原型”,用户、开发者及其他有关人员在试用原型的过程中,加强通信和反馈,通过反复评价和反复修改原型系统,逐步确定各种需求的细节,适应需求的变化,从而最终提高新系统的质量。原型方法确定用户需求的策略,对用户需求的定义采用启发的方式,引导用户在对系统逐渐加深理解的过程中作出响应。 原型方法的运用方式

原型方法可表现为不同的运用方式,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探索型(ExploratoryPrototying)主要是针对开发目标模糊、用户和开发人员对项目都缺乏经验的情况,其目的是弄清对目标系统的要求,确定所期望的特性并探讨多种方案的可行性。实验型

(Experimental Prototying)用于大规模开发和实现之前考核、验证方案是否合适,规格说明是否可靠。演化型(Evolutionary Prototying) 其目的不在于改进规格说明和用户需求,而是将系统改造得易于变化,在改进原型的过程中将原型演化成最终系统。它将原型方法的思想贯穿到系统开发全过程,对满足需求的改动较为适合。 原型法基本思想

原型法凭借着系统分析人员对用户要求的理解,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快速地给出一个实实在在的模型(或称原型、雏形),然后与用户反复协商修改,最终形成实际系统。这个模型大致体现了系统分析人员对用户当前要求的理解和用户想要希望实现后的形式。

原型定义策略

需求定义的要求:正确性、完整性、可理解性、一致性、非冗余性

需求定义的基本内容:系统约束;系统输入/输出;系统数据需求和数据元素;功能;性能与可靠性 原型定义的策略

原型化的需求定义过程是一个开发人员与用户通力合作的反复过程。从一个能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原型系统开始,允许用户在开发过程中提出更好的要求,根据用户的要求不断地对系统进行完善,它实质上是一种迭代的循环型的开发方式

采用原型方法时需要注意问题

并非所有的需求都能在系统开发前被准确地说明。项目参加者之间通常都存在交流上的困难,原型提供了克服该困难的一个手段。需要实际的、可供用户参与的系统模型。有合适的系统开发环境。反复是完全需要和值得提倡的,但需求一旦确定,就应遵从严格的方法。 原型法优缺点

优点:原型法是以用户为中心来开发系统的,原型法提供了一个验证用户需求的环境;原型法加强了开发过程中的用户参与程度;原型法对用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局限性:对于大型的系统,如果不经过系统分析来进行整体性划分,要想直接用屏幕一个一个进行模拟是很困难的。对于大量的运算、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原型法很难构造一个合适的模型来供人评价。对于原基础管理不善、信息处理混乱的问题,使用有一定困难。对于批处理系统,因其大部分是内部处理,用原型法有一定困难。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Object Oriented )OO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尽可能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使开发软件的方法与过程尽可能接近人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 面向对象方法要点

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对象组成的,任何事物都是对象,复杂的对象可以由比较简单的对象以某种方式组合而成。把所有对象都划分成各种对象类(简称为类(Class)),每个对象类都定义了一组数据和一组方法,数据用于表示对象的静态属性,是对象的状态信息。按照子类(或称为派生类)与父类(或称为基类)的关系,把若干个对象类组成一个层次结构的系统(也称为类等级)。对象彼此之间仅能通过传递消息互相联系。 对象具有特征

模块性;继承和类比性;继承;动态连接性 以对象为主体的OO方法

客观事物都是由对象组成的,对象是在原事物基础上抽象的结果。任何复杂的事物都可以通过对象的组合构成。对象由属性(attribute)和方法组成。属性反映对象的信息特征,方法(method) 来定义改变属性状态的各种操作。对象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传递消息(message)来实现的,而传递的方式是通过消息模式和方法所定义的操作过程来完成的。对象可按照其属性进行归类(class),类有一定的结构,类上有超类(父类),类下有子类。这种对象或类之间的层次结构是靠继承关系维系着的。一般父类具有通用性,子类具有特殊性。对象是一个被严格模块化的实体,称为封装(encapsulation)。 OO方法的开发过程

OO方法开发过程分为4个阶段:

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分析问题的性质和求解问题这一个阶段一般称为面向对象分析,即OOA;整理问题;程序实现:使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将其范式直接映射为应用程序软件,即OOP(它是一个直接映射过程)。 OOA方法(面向对象分析)

面向对象分析(Object-Oriented Analysis);建立功能模型;建立对象模型;建立动态模型;定义服务

面向对象设计的准则

模块化;抽象;信息隐藏;弱耦合;强内聚;可重用

面向对象设计的内容

问题域子系统;人-机交互子系统;任务管理子系统:分析并发性、设计任务管理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

面向对象设计的方法

程序设计风格:提高可重用性、提高健壮性 面向对象测试

OO方法特点和优缺点

特点:利用特定软件直接从对象客体的描述到软件结构的转换。解决了传统结构化方法中客观世界描述工具与软件结构的不一致性。减少了从系统分析、设计到软件模块结构之间的多次转换映射的繁杂过程。

优点:全新的系统分析设计方法(对象、类、结构属性、方法)。适用于各类信息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对客观世界描述到软件结构的直接转换 ,大大减少后续软件开发量。开发工作的重用性、继承性高,降低重复工作量。 缩短了开发周期。

缺点:需要一定的软件支持环境。不太适宜大型的MIS开发,若缺乏整体系统设计划分,易造成系统结构不合理、各部分关系失调等问题。只能在现有业务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不能从科学管理角度进行理顺和优化。 初学者不易接受、难学。

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CASE)

主要靠图形处理技术、程序生成技术、关系数据库技术和各类开发工具为一身的工具代替人在信息处理领域中的重复性劳动。 CASE库及其结构

CASE工具(CASE Toolkits)是指CASE的最外层(用户)使用的CASE去开发一个应用系统,所接触到的所有软件工具。

图形工具;屏幕显示和报告生成的各种专用系统;专用检测工具;代码生成器;文件生成器

CASE的特点

解决了从客观世界对象到软件系统的直接映射。强有力地支持软件/信息系统开发的全过程。使结构化方法更加实用。自动检测的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软件的质量。使原型法方法和OO方法付诸于实施。简化了软件的管理和维护。加速了系统的开发过程。使开发者从繁杂的分析设计图表和程序编写工作中解放出来了。使软件的各部分能重复使用。产生出统一的标准化的系统文档。使软件开发的速度加快而且功能进一步完善。

CASE方法优缺点

CASE方法可以用于辅助结构化、原型法和OO方法的开发。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开发方法。只要在分析和设计阶段严格按照CASE方法规定的处理过程,则能够将分析、设计的结果让计算机软件程序自动完成。CASE方法的开发方法、过程的规范性、可靠性和开发效率均较好。目前缺乏全面完善的CASE工具。 系统开发时间分布 系统调查、分析阶段的工作量占总开发量的60%以上。系统设计和实现环节仅占总开发工作量比率不到40%。 开发方法对比 结构化方法:能够辅助管理人员对原有的业务进行清理,理顺和优化原有业务,使其在技术手段上和管理水平上都有很大提高。便于开发人员准确地了解业务处理过程。有利于与用户一起分析新系统中适合企业业务特点的新方法和新模型。能够对组织的基础数据管理状态、原有信息系统、经营管理业务。整体管理水平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原型方法:通过模拟以及对模拟后原型的不断讨论和修改,最终建立系统。要想将这样一种方法应用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的所有环节是根本不可能的,故它多被用于小型局部系统或处理过程比较简单的系统设计到实现的环节。 面向对象方法:围绕对象来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然后用面向对象的工具建立系统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普遍适用于各类信息系统开发,但是它不能涉足系统分析以前的开发环节。 CASE方法:是一种除系统调查外全面支持系统开发过程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自动化的系统开发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方法的应用和CASE工具自身的设计中,自顶向下、模块化、结构化却都是贯穿始终的。

上一篇:高考短文改错专项训练下一篇:关键在于落实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