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条评析

2024-05-03

领条评析(共8篇)

篇1:领条评析

条据:领条范文评析

【 范文 一 】

领条

今领到

市二商业局教育科《商业职工教育文件选编》伍拾本,领条范文评析。

红旗旅社

经办人:赵二妮

×年×月×日

【 范 文 二 】

领到

办公室新发办公用品钢笔50支、拖把10把、垃圾斗10个、蓝墨水20瓶、信封50个、稿纸20本。

机要科:张红彤

×年×月×日

【 范 文 三 】

领条

今领到院宣传科免费发给的《邓小平文选》四本100套,范文《领条范文评析》。

领取人:唐大刚

×年×月×日

评析:

领条是单位或个人在领到钱物后,向发放物品或钱物的单位或个人所写的一种凭据。今天,人们一般在领取物品或钱款时只在造好的表册上签字即可,但这种以单独的领条形式出现的应用文也很常见。

本节所选几则例文都是短小精悍而又清楚明白的。在具体的形式上稍有不同,例一标题用了“领条”,同时在接下来又用了“今领到”单独作为一行,若没有“领条”已作标题,那么可将“今领到”视作标题的。范文二就是以“领到”为标题的。范文三标题的使用是更为常见的。

所选这几则范文在内容上将从何处领取、领取的什么、数目多少、经办人、领取的时间等均交待得十分清楚。

篇2:领条评析

今领到院电教科发给的无锡电视机厂生产的26雨虹美牌电视机壹部,供我专业师生电化教学用。

计生管理专业办公室梁正民 2001年9月5日

篇3:领条评析

1. 强化自主, 凸显主体地位。两种教学设计均由关注“教”转向关注“学”, 以学生的视角来确定教学重点, 选择了适宜高年 级学生的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而后顺学而导, 将文本阅读转化为一项研究活动。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静心思考、朗读、交流汇报、练习表达,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 以读为本, 彰显语文本色。两种教学设计均能以“读”统领全课, 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领悟文本主旨, 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积累语言。

3. 关注表达, 提升言语智慧。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及其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是语文学习的精髓所在。两种教学设计都关注语言表达形式, 让学生体会标点符号的表达效果。课堂练笔, 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言语智慧。

A、B两案同中存异。A案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 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来理解人物的心理。尤其是在学习第3自然段时, 让学生由图画到文字, 读进去, 再读出来, 读得有滋有味;在欣赏美丽画面的同时, 情不自禁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和故事的主人公同命运, 共呼吸。学生以“言”表“意”, 水到渠成。

A案充分发掘文本 的空白,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学习第5自然段时, 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这么美的花儿, 高尔基的邻居会怎么说?到岛上来游玩的人会怎么说?高尔基会怎么回答呢?”这些补白想象不仅丰富了文本内涵, 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与A案相比, B案突出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课伊始, 就引导学生读思结合, 读信写批注,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得言、得意、得法有机融合。

篇4:习作评析“赏”为舟

【关键词】自我欣赏 欣赏他人 群体欣赏

赏,就是欣赏。《辞海》解释为“领略;玩赏”。就是指人们用审美的心理、眼光,对客体景物进行细致入神的观赏和体味。欣赏能使人产生愉悦感,同时还能开阔视野并增添生活情趣。习作讲评时开展欣赏活动往往能够促使人产生积极乐观的态度,这对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大有益处。

一、自我欣赏,促进自主发展

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树立学生的习作信心,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

(一)在朗读中赏,发现主体优点

为了降低难度,《语文课程标准》从写话开始,再到习作。我们指导学生欣赏习作也要从一句话开始,让学生觉得欣赏习作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首先要求学生朗读,至少找出与自己有关的一个句子自我表扬。比如说 “这个词语我用得很准确。” “我使用了一个很美的比喻句。”“我把他的动作写得很具体,我用了好几个表示动作的词。”……

这样的自我欣赏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习作的评价中来,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二)在摘抄中赏,强化主体优点

只说话却不动笔,语言是不会吸收内化的。因此,当学生发现自己独特的语言时,让孩子把刚才朗读圈画的语句摘抄下来,并在每一个句子后面都写上“作者:xxx”(即学生本人姓名),准备全班交流之用。这样做,让学生产生一种我即名家的成就感。久而久之,自身的优点就会得到强化,并形成稳定的特性。这难道不是践行了课标习作要求中指出的“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要求吗?

二、欣赏他人,发展健康人格

欣赏他人,对他人做出积极评价时会产生发自内心的快感体验。学会欣赏自己的习作了,再来欣赏别人的习作,那更是一种学习、一种促进、一种感悟。

(一)在合作中赏,拓宽欣赏空间

为了培养学生欣赏他人习作的能力,要经常开展习作欣赏课。习作欣赏课的活动规则:每位同学将得到两张印有“佳作”字样的红花,在教室里自由阅读同学的习作,在阅读完10篇左右的习作后,最终做出决定,把两张红花分别贴在你最欣赏的习作上。在交流活动的最后,根据得票多少揭晓了本次“习作欣赏活动”中最受欢迎的十佳作品,并请部分作者上台说说这篇习作是怎样写成的,做了哪些准备……在同学们的静心倾听中,习作欣赏课落下帷幕。习作欣赏课拓宽了学生体验、实践、交流的空间,在这自主的时间里,他们有了更多的锻炼、提高、欣赏他人的机会。

一位学生日记中写道:“读了好朋友的文章是那样平淡乏味,但好朋友嘛,给他一朵红花吧。又想写得不好,怎么给呢……最后,我没有为他贴上红花。”在这样的日记里,我们看到的不正是新课标所要求的“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和谐发展吗?

(二)在仿创中赏,内化集体创意

教师创造合作式的欣赏方式,并加以引导,每一位同学都发现了自己及他人的优点。这时,教师不应满足如此,应趁势让孩子们围绕着全班推选出来的极有特点的表达方式进行仿写,甚至进行创造性表达尝试,这点在高段的习作教学中尤为有效。长此行之,学生间能取长补短,将集体的创意表达内化为自身的优点。

三、群体欣赏,找到自信源泉

群体的欣赏带给学生更大的愉悦感及满足感。习作评析课上,由教师亲自来朗读学生的优秀习作,边读边评价。

(一)在主题中赏,大声念出你的名字

在欣赏讲评中,教师需要解决的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进步进行表扬激励。习作评析课上首先大声念出本次习作的表扬名单,受表扬的名单应占班级的一半以上数量。教师大声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同学们鼓掌,这就是群体的欣赏与鼓励。其次朗读习作,特别精彩的地方要停下来,让学生评价一下,你认为这个地方好在哪里呢?每次习作朗读的对象,都要尽可能轮换,有时只是一句话,有时是一段话,有时只是一个开头或者结尾,当然也有全篇的美文。作为教师,在评价学生习作时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对于刚刚尝试用笔表达的孩子们,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就会点燃孩子对写作的兴趣,消除他们对写作望而生畏的想法,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在延伸中赏,体验写作的成就感

为了鼓励学生写作,要经常并且定期把学生的日记、习作在班级的佳作园地展出,或者利用家长、学生自创班级小报。指导学生积极向校刊、各类报纸杂志投稿。习作能登出来,这是对小作者最大的鼓励。学生的习作得到群体的欣赏,学生自然挖掘到了写作自信的源泉。

篇5:写一张借条和领条

今领到

市二商业局教育科《商业职工教育文件选编》伍拾本。

红旗旅社

经办人:

篇6:评析《双城生活》

[关键词] 文化背景 家庭伦理 理解包容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2.028

一、直击社会敏感话题,主观反映现实问题

《双城生活》是继《裸婚时代》反映当下社会敏感话题的又一部力作。剧作是反映当代社会背景下的80后如何应对及适应异地婚姻的真实体现。如今,80后占主导地位,担当起了建设社会的重担。但80后又是轉折的一代,继承着上一辈的传统承接着下一辈的创新意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剧以情感为主要话题,完全围绕情感所展开,因此给人以“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觉,这不得不说是编剧的独具匠心之处。

1、以地域差异来表现人物关系的矛盾冲突

不同的城市注定导致不同的人物关系:“北京姑娘、上海男人”、“上海婆婆、北京媳妇”、“北京岳父、上海女婿”。这三种人物关系注定情感错综复杂。随之而来的是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日渐激化。本剧轻松幽默的描述了南北地域差异的冲突和融合。

故事主要讲述北京女孩和上海男孩的爱情故事,这不仅是两者的结合还是双方家庭的结合,这两个家庭共同组建一个新家所引起的各种矛盾和琐事。《双城生活》是围绕这个小家庭的结合所全面展开。双方的结合,预示着两个人不得不在两个城市间不停的穿梭,他们经历着身心的煎熬,不得不说也是对心灵上的一次考验。他们之间心与心的沟通是否能因为距离的改变而变得生疏或者甜蜜呢,有句俗话说“小别胜新婚”,刚开始会觉得新鲜有趣,但何事都经不起时间的打磨,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不再有,距离产生了,而美却不在了。客观原因的不断涌出,导致原本感情深厚的二人变得疏远了,情感也淡漠了,因此危机也就出现了。

其实当北京人遇到了上海人,在决定结合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矛盾的产生。明知道地域文化习俗不同,婆媳关系会僵持,明知道距离是个问题,明知道两地分居会很痛苦……但爱情既是所有问题的开端也是结尾,只要有爱,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2、南北婚姻的真实写照

人物关系的错综复杂导致最终两人的感情从激情走向疲倦、从热恋走向平淡、又因为两地分居而走向婚姻破裂,最终又因无法割舍感情又重新走到了一起。所谓“双城”具有三种含义:第一,是指两个城市的距离;第二,是指婚姻的城市的城里和城外;第三,是指人物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城墙。每一个寓意都是值得当代人推敲的。“双城”在此剧中代表南北方文化的差异性。例如剧中“结婚时间的安排”就出现了问题,上海结婚庆典是晚上举行,北京则需中午。这就是南北风俗习惯的差异导致了矛盾的激化。化解激化的措施就是包容和理解。只有一个“情”字才能化解所有的矛盾和冲突。

二、如何把握夫妻之伦的情感尺度

1、分析南北家庭的生活背景

郝京妮,北京人,因为性格倔强,个性独立,所有事都能自己应对,典型的北京女孩。郝建国是郝京妮的父亲,保卫科的副科长,小有名气。母亲是牛一蓓,国营鞋商店的售货员。郝京妮的生身母亲是张北燕,在其两岁时和其父离婚,也因为是两地分居,聚少离多最终导致离婚的境地。徐佳惠,上海人。父亲在徐佳惠很小就去世了,母亲杨曼丽把徐家惠一手带大。徐佳慧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凤凰,母亲一直都给凤凰寄钱,足以看出其心胸的宽广与豁达。

2、意志力是维系异地婚姻的秘诀所在

无论剧中对南北文化差异的刻画是否有些夸大,但从中至少可以总结出维持异地婚姻的几条“保鲜秘诀”:比如,婚前必须审慎地考虑双方的家庭状况,尤其是对两地分居情况的接受度,“像戏中那样婆婆费尽心思为媳妇在上海找了工作,媳妇还不满意的情况太多了,都应该提前考虑好”。又比如,夫妻双方要有足够的信任、理解,经济上也要能支持,“文化差异还是其次,关键还是有没有心去包容、去理解。”

三、按结构类型划分家庭伦理剧为何经久不衰

1、依靠广泛的群众基础

这是中国电视剧相对而言比较成熟的一个类型,也是中国百姓最欢迎、有最多最广固定观众群的类型。[1]对和谐健康的家庭生活和美好人伦道德的渴望是人的天性,而对国人来说,儒家文化传统对家庭人伦的重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在新的经济和生活秩序中寻找新的位置、纾解精神压力、重建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家庭伦理剧繁荣的大背景。[2]因此,表现百姓身边事而非不可触及的国内外大事的家庭伦理剧,总能牢牢吸引观众,并产生由角色到自己的情感交流。二十多年来,从《渴望》到《金婚》,从《牵手》到《中国式离婚》,从《新结婚时代》到《双面胶》,家庭伦理剧中的美好和温馨总是让年轻人向往,让老年人回味。

2、靠接地气的现实内容

由于家庭伦理剧深深植根百姓生活,变革中的社会又提供了比戏剧更精彩的故事和内容,而且这类剧更多地照顾和捕捉观众的欣赏趣味和习惯,所以,它也往往能与时俱进。

当下,互联网的无所不在、无所不能,高度发达的路网交通以及飞机、高铁等快速交通工具的普及,使任意两地的距离被无形中缩短,更多身处异地的年轻人相知相恋,异地婚姻也越来越普遍了。“双城生活”的浪漫、伤感、纷扰,很容易在年轻人当中产生共鸣,也让不少由于历史原因曾经夫妻两地分居的父辈,关注、思索当下年轻人与他们分处异地的同与不同。

此外,该剧的现实意义也为其火爆推波助澜。[3]离婚率逐年递增的严峻社会问题导致探讨夫妻相处之道的婚恋剧日益风行,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展现都市人尤其是北京、上海这两个中国最大城市里年轻人生活工作状况的剧集受到城市和乡村观众的欢迎。“京派”、“海派”长期以来针尖对麦芒式的地域文化特征,使该剧具有了巧妙而极富戏剧性的切入角度。在剧中,这种文化冲突和习俗差异导致的矛盾也得到了非常生活化的生动展现。

四、爱情的真谛是理解和包容

《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对待感情,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立场上或角度上的看法不同。距离上的“双城”比心上的“双城”要好的多,不管是过着朝夕相对的生活,还是过着“双城”的生活,彼此都需要信任,需要理解,需要包容……

《双城生活》充满人间情味和活色生香。导演安建的名字还不被大家所熟知,但他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富于才情的导演手法,执导了一系列值得观众赞赏的电视剧集《北风那个吹》、《小姨多鹤》、《家常菜》等,都获得了成功,此部电视剧也成了各大电视台争播的又一力作。《双城生活》带给我们的感受是温暖的东西才更有力量,文化的差异最终的变现是文化间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黄会林,李怀田著,《影视语言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2]霍星辉,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叙事研究,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

[3]参照:杨爱军,王海波.二十年家庭伦理剧综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5)

作者简介

赵琳,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主要从事电视艺术与技术研究。

篇7:五四宪法评析

关键词:“五四宪法”;积极影响;局限性;社会主义宪政

“五四宪法”作为我国第一部宪法,在我国宪政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也存在许多争议,重温“五四宪法”,我们应该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对其进行充分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一、“五四宪法”对后来三部宪法的积极影响

(一)纲领性规定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与目标

“五四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也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其制定是借鉴苏联及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宪经验,再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的结果。因此,它不可避免的带有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特点,即纲领性。这种纲领性也为后来的几部宪法所使用。

“五四宪法”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时体现了过渡时期的国情,总结了过去革命及建设的胜利果实,指出了国家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国家过渡时期的纲领性文件。这样的特点在后来的七五年宪法,七八年宪法和八二年宪法同样得到体现。从“五四宪法“开始,中国宪法就扮演着国家总纲领的角色,不断总结新的经验,提出新的目标,为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提供方向。纲领性特征一直被后三部宪法保持下来。

(二)稳定的体例结构为以后的宪法奠定基础

“五四宪法”通过对外国经验的学习和与本国实际的结合,使之成为一部“比较先进”的宪法。为后来几部宪法的制定在体例结构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序言加四章的结构体系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四部宪法中从未改变过,这是“五四宪法”的一大贡献。首先,在篇章划分上,“五四宪法”设置了加序言在内的一共五个篇章,分别通过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国歌来阐述国家机关设置、权力归属以及日常生活制度等问题。就宪法结构来说,“五四宪法”具有的先进性为七五、七八以及八二年宪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三部宪法完全套用了“五四宪法”的结构,使宪法在制定时节约了很多资源和时间。

(三)完善的权利体系为后来的宪法树立了典范

“五四宪法”对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做了全面的规定,从政治权利、人身权利、到劳动就业的权利、享受国家保障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以及进行研究创作的自由等等方面将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权利与自由一一阐明。“五四宪法”的这些规定,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直到今天,都有着广泛的影响。这些规定让我们看到了过渡时期社会的空前自由和人们思想的开放与进步。再看现行宪法会发现,其中规定的内容实际上是对“五四宪法”中公民权利与自由内容所做的更加详细的表述,许多基本权利都来源于“五四宪法”的规定。

(四)“五四宪法”确定了中国的政权体制

“五四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在宪法上被确立下来,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五四宪法”颁布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以国家根本制度的角色走上历史舞台,后来的三部宪法坚持并加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定。修改宪法是全国人大的职权之一,后来的三部宪法都依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诞生。所以从“五四宪法”开始,中国宪法就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宪法确立了人大制度的法律地位,人大制度决定了宪法的效力。

二、“五四宪法”的局限性

(一)“五四宪法”缺乏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导致实施困难

虽然“五四宪法”对国体、政体、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机构、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作了详细规定,但是它在宪法的监督方面有着严重的不足。整个宪法条文仅有第二十七条第三款提到了宪法的监督问题。

由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次数少,时间短,宪法的监督很难实现,更不用说违宪审查。因此,“五四宪法”事实上处于无监督的状态,得不到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二)“五四宪法”修改随意,缺乏权威

“五四宪法”在宪法的修改上没有作出细致的规定,这是“五四宪法”的又一局限性。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规定着国家的根本制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理应保持庄严,不应该随意修改,但“五四宪法”中只有一条提到修改问题,规定的很简单,只确定了宪法修正案的多数通过原则,其他事项并没有说明。

宪法有随意修改的可能,使宪法的权威性大大降低。现行宪法基于“五四宪法”的这一缺陷,对宪法的修改做了进一步规定。增加了宪法修改的提议权规定,这提高了宪法修改的标准,使宪法修改受到一定的限制。

“五四宪法”是过渡时期的总纲领,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结束了它的使命。但“五四宪法”对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制度的影响却是长远的。“五四宪法”带来的是一个崭新的国家运行体制,为今天祖国的快速发展、繁荣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体现了制宪者的智慧和长远目光。(作者單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N].法律出版社,1954.

[2]张鸣.《制宪仪式背后的曲衷——从“共同纲领”到1954年宪法》.

[3]瑾文.《历史内幕:毛泽东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4]刘旺洪.《“五四宪法”与当代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纪念“五四宪法”诞辰五十四周年》.

[5]韩亚光.《中国宪法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6]《宪法比较研究文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宪法论文选》[M].法律出版社,1996.

[8]《宪法参考资料》[J].北京大学法律系宪法教研室、资料室编,2004.

[9]黄建水.《中国宪法结构研究》[N].法律出版社,2005.

[10]韩大元.《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N].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11]张宇飞.《五四宪法贡献了什么》.

[12]郭绍敏.《历史的五四宪法:文本与现实之间》.

篇8:高考命题失误评析

1近年高考命题失误例谈

1.1命题考虑不全面,造成答案开放

数学以严谨、周密著称,数学命题的条件、结论必须相容,条件不多、不少、和谐清楚,不出现歧义.但如果命题时考虑问题不全面,就会出现以下2007年高考浙江卷的一道填空题(即理科第16题,文科第17题)的问题.

例1已知点O在二面角α—AB—β的棱上,点P在α内,且∠POB=45°. 若对于β内异于O的任意一点Q,都有∠POQ≥45°,则二面角α—AB—β的大小是______.

分析参考答案先给出的是90°,后来加以更正,答案改为:大于或等于90°,其实前者是错误的,后者从严谨性来讲也是不当的,笔者认为准确答案应为:[90°,180°]内的某一个角!并且其叙述方式出现失误,易误导考生.特注析如下:

(1)若二面角α—AB—β小于或等于90°,如图1,不妨设PS⊥β于点S,连结OS. 则由最小角定理可知,∠POS≤∠POB,即∠POS≤45°,即,这说明S点正好位于棱AB上,否则将与条件矛盾!则此时所求角应为90°.

由上可知,出题者仅考虑了第一种情况,忽略了第二种情况,从而导致命题失误,故答案应为:[90°,180°]内的某一个角.

1.2命题条件与结论相斥,导致无所适从

毋庸讳言,数学题目的条件与条件之间应该相互融合,不能出现矛盾或者顾其左右而言他的情况.而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的一道解答题(即理科第18题,文科第19题)就出现这样的问题,原题如下:

例2从某批产品中,有放回地抽取产品二次,每次随机抽取1件.假设事件A:“取出的2件产品中至多有1件是二等品”的概率P(A)=0.96.

(Ⅰ)求从该批产品中任取1件是二等品的概率P;

(Ⅱ)若该批产品共100件,从中任意抽取2件,ξ表示取出的2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求ξ的分布列.

分析我们都知道,抽取有2种方式:有放回的抽取和无放回的抽取.在题干中已经明确了抽取方式是有放回的抽取.根据答题原则,题干是背景,应当依照题干回答第(Ⅱ)问,在无法决定采取有放回还是无放回做题时,当然依照题干进行计算.这样如果考生理所当然的认为第(Ⅱ)问中的抽取是有放回的抽取并依此回答了问题,那么这样就会出现差错,因为标准答案的做法是把其当成了无放回的抽取,与题干相矛盾.

标准答案的结果(不放回抽取)(过程略)

1.3命题考虑不细致,引致答案不完整

由于命题人在命题时考虑不周全,忽略了某些特殊因素,导致了标准答案引发争议.下以2005年全国高考试题Ⅰ理科第15题为例加以说明.

1.4命题考虑不严密,引致答案错误

有时命题人在思维上陷入定势,不能看出问题的纰露所在.特别是出现在选择题中,可能出现选择支没有正确答案的情形.下以2005年福建高考试题理科第12题为例加以说明.

1.5命题范围失控,引发考核超纲

高考考试范围应严格限制在考试大纲及课程标准的要求之内,但在高考命题时也出现了某些超纲的题目,导致众多考生在答题时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下以2007年宁夏、海南卷理科卷第18题为例.

评析在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科内容中不包括复合函数的求导,而上题的解决过程显然要用到复合函数的求导,否则此题的求解显得繁杂异常,因此这道高考题有超纲之嫌.另外,宁夏、海南卷理科卷的解答题第(18)题中出现了新教材中被淡化的“二面角”的身影,等等.这些都是高考命题者对考试大纲及新课标研究不够所导致的.

另外,文[1]中也对实行高考制度始至2000年之间的高考数学命题中的一些失误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说明高考数学命题的确是白璧微瑕,值得深思.

2命题失误的原因探析

2.1主观原因

命题失误有命题和审题人员的主观因素,如责任心不够强、粗心大意、对数学命题工作

抱有轻视或者是对数学命题缺乏耐心、没有经过反复推敲审视等等.在编拟数学试题时,命题者要对问题的各个方面考虑周密.一方面,数学试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和严密性,即从逻辑的角度来看,必须满足条件的充分性、条件的相容性、条件和结论的相容性和条件的独立性,其中前3条是绝对的,第4条是相对的,这也是命题者常常加以忽略从而导致失误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除避免出现上述知识上的科学性错误外,还应注意题目是否超纲、是否脱离学生实际、是否与现实生活常识相悖、题意是否简洁明了等,所有这些都是命题者必须值得重视的.

2.2客观原因

数学学科有它自身的学科特征.它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形象的图像语言.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广泛应用.笔者认为,正由于它具有前两个特点,所以在高考命题时,部分试题的条件与条件之间或者条件与结论之间存在着不易觉察的内在脉络,而恰好是这种内在的逻辑联系的不识得导致了失误的产生.在不能出现与各种层出不穷的模拟试卷雷同的情况下,编撰答案一般是唯一的高考试题,特别是构思出具有创新特点的试题,笔者认为,的确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困难.

3避免命题失误的几点建议

毋庸讳言,高考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在分省命题逐渐推广后,各地可根据本地教育和考生状况命制难度适中、考试内容凸显地方特色、考试科目与形式符合本地要求的试卷,有利于发挥高考对地方基础教育的正面促进作用.随着我国逐渐推行高考分省命题政策,尽量保证命题质量是国家和各命题省份的责任,也是参与命题的专业工作者的义务.笔者认为以下措施对避免命题失误有借鉴作用.

首先,应挑选本领域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加命题,舍弃职称越高、学历越高,命题能力与水平越强的观点.并且加强对高考试题的审核,控制各个环节以保证命题质量.特别是应让具有较高素质的高中数学教师或教研员参加审核,从而避免失误的发生;其次,命题者不但应具备扎实的数学能力,也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并积极对待高考命题的各种培训,严格执行命题程序;最后,为了加强命题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导致重大命题失误的责任人应取消今后继续命题的资格,同时对命题工作中表现杰出的专家等进行嘉奖,等等措施.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周志泉.高考数学命题失误初探[J].数学教学通讯,2002,(1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领条评析】相关文章:

借据评析04-10

热点评析05-02

话剧人物评析05-24

春联案例评析07-31

陆天星评析04-25

文章评析范文05-05

评析网络暴力05-11

《再别康桥》评析05-22

影视欣赏与评析05-25

教师师傅自我评析05-25

上一篇:“爱在深秋”亲子秋游活动方案下一篇:配气站投产试运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