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傅自我评析

2024-05-25

教师师傅自我评析(通用3篇)

篇1:教师师傅自我评析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以往说到这两个短语

的时候,颇有点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但今天,此时此刻,当我以学徒十年的身份在这里发言,我才恍然大悟,在我做徒弟不亦乐乎之时,却与结局不期而遇。

在这十年里,在蒋天荣师傅的指引下,让我

不仅在教育教学的方法上,而且在师德修养、为人处事等方面都受益匪浅。十年来,在师傅的帮助下,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所以我最先想表达的是对我带教师傅的感谢,谢谢蒋老师一直在指导帮助我。回想十年的点点滴滴,心潮澎湃,思绪起伏。下面,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十年的心得感受:

一.师徒互听,徒弟受益

教学带教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师傅、徒弟互相听课。听师傅的课,是我最乐意做的事情。因为我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上课的流程,听师傅课让我能学到很多东西。听课能帮助我从宏观的角度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进度、知识的重难点突破、例题的精选精练、课堂容量以及节奏的轻重缓急等等。同时也能帮助我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总之,听课为我的备课与教学起到了导航的作用。

我喜欢听师傅上课,因为能直接学到很多东

西。但师傅听我的课,说实话,我一开始不是很适应,也很是紧张了一阵子。但他们在听完课后,总是肯定优点指出缺点,并且提供意见和建议以供完善课堂教学。我也渐渐明白师徒互听的精髓所在:学习吸收展示后,再改善学习吸收。

二.一起备课,有商有量

生特点,课前确定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制定详细的教案。这种转变,得益于师傅的现场指导。当我遇到不会处理的地方就马上向师傅请教,并跟随听课,从而把握中心,搞好课堂教学。师傅由于经验丰富,对学生有一定了解,多半能“未教先知”,帮助我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上为我指点迷津。我在上课前都争取吃透每一节课的内容,做到不带教案授课。我上公开课时候,师傅更是把它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值得一提的是,他并不是一手包办,总是放开手让我先干起来。等我设计好教学流程后,让我先试讲。好的地方保留,设计不理想的部分,提出意见。师傅常常鼓励、指导我参加展示活动,让我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每一次在我付出的同时,都有师傅的协助。他切实做到“课前指点、课堂指导、课后评价”,指出教学中的不足和改进方法,促进徒弟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年轻教师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除了课前认真备课,课上随机应变之外,课后还得有深刻反思。正是基于此,师傅总是鼓励多写课后反思。因为反思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因素,它可以使教育教学有很大的收获,可以让我在教育教学中进步的更快。并能及时抓住有用的反馈信息,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出改进。

蒋老师经常建议我多看一些专业书籍,让我领悟课改的精神,在不断获得实践经验的同时,丰富理论知识。还常听我的家常课,课后给我很多意见,涉及到教态、语言组织、课堂分析、学生反应等多个方面,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师傅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让我受益匪浅,然而他们那份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更让我感动。

最后,要感谢学校领导,感谢你们给我创建了师徒结对的平台,更要感谢时刻为我指点迷津的师傅,因为是你给我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会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继续地探索,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下一页更多精彩“AA”

篇2:教师师傅自我评析

1.“传、帮、带, 师徒结对模式”最终效果不确定, 不能保证所有新教师培养的有效质量, 也就是说并非每个师傅带出的徒弟都是合格的。

教学工作最讲实际, 新教师在大学里所学的理论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实际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如果现在全依赖于师傅个人的“传、帮、带”, 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的。万一师傅本身亦有某个环节上的弱项呢?或者这个徒弟是一位自觉性不太高的新教师呢?或者师徒关系过于密切以致“培养要求”被师傅“和谐”掉了呢?凡此种种, 都是新教师培养中的不确定性。所以, 学校不能将新教师培养重任转化为个人行为, 不能将一名新教师的前途仅仅就交到一位老教师的手里。还需要科学、系统地进行规划。

2.“师徒结对”容易导致拉帮结派, 有碍教学竞赛的公平性。

在学校的安排下行了拜师大礼, 那么师徒之间的关系也就必然比一般的同事要走近很多。于是在实际工作中, 据笔者观察, 很多徒弟成了师傅的义务打工仔———改作业, 改试卷。师傅则成了徒弟在教学竞赛中的保护伞。因为一旦学校要组织工作时间在1~3年的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 评委自然就是这些师傅们了。于是为了谁是一等奖, 肯定要争执一番, 甚至也可能闹出点小矛盾, 毕竟师徒一张脸嘛。所以笔者认为这种师徒结对的第二个弊端就是有碍教学竞赛的公平性。

3.“师徒结对培养模式”效率低下, 类似于农业时代手工作坊中师徒手把手地传授技艺。

一个新教师可能2~3年的时间就花在向某一位老教师学习上了。每周听师傅两节课, 仅此而已, 至于课后的讨教, 用鲁迅先生的话来形容就是“总觉得很寥寥”。这是笔者留心观察与深入了解后的正确结论。不算不知道, 一算吓一跳,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 这是多么大的时间浪费。就算是这位师傅有着魏书生一样博大的教学思想。新教师也不至于整天锁定目标跟在他后面学啊。更何况一般的师傅又不是魏书生呢。甚至有的师傅顶着骨干教师的头衔, 其实知识老化、方法老化, 只不过在学校的资格也老得可以。新教师需要学的东西太多, 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李镇西、任小艾等经典的教学艺术你能不了解吗?新课程标准与教学法、教学五认真等基本的教学要求你能不熟悉吗?所以新教师的时间是极其宝贵的, 他们应该接受系统的、要素齐全的职业性培训。

4.“师徒结对”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复制, 而少见创新与超越。

新教师刚工作, 可塑性大、模仿性最强。如果将新教师比作一张白纸, 那么你画啥就是啥。当然这只是从大的方面讲是复制, 或者说是不完全复制。其实人都有一点依赖心理, 大多数新教师也同样如此, 你给我指定了师傅, 那我依葫芦画瓢就是了。其主动要求改进自我的内在需求性极有可能大打折扣。近十年来, 中国基础教育阶段新生代教师的总体质量究竟如何, 是上升还是下滑, 笔者不敢妄下推断, 但与八九十年代比, 有一点可以肯定, 就是大师未闻, 名师零星。现见诸报刊媒体与学术讲座的基本还是上世纪的老同志。

5.一个重要的思考题:现代教育背景下, 教师的个性化与规范化哪一点更重要?

笔者以为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教师培养, 规范化应重于个性化, 首先要做规范合格的教师, 然后再做有个性的教师。不能以个性化的传承代替规范化的要求。比如, 陈景润、沈从文都曾做过一阶段教师, 个性很鲜明, 但却并不适合教师职业。

教书育人这项工作, 吃苦耐劳、爱生如子的责任心是第一重要。教学技能是第二重要。个性则又次之。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因为教师工作乃是为学生服务的, 学生出成绩才是硬标准。成绩从哪里来?当然要靠教师的诲人不倦。从这个角度看显然首推前两项。至于教师之间的风格差异, 那是次要的。

6.一个并不复杂的建议:三个层面三招齐下抓新教师培养。

第一, 给新教师提供一个师傅群体。

假定一位成熟教师有一个擅长的教学点的话, 那么一群成熟教师相互叠加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覆盖面。新教师可以随意听课, 各取所需, 兼收并蓄。这就好比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 哪个男一号不是师出众多名家, 然后博采众长, 又自成一家的呢。

第二, 用专题讲解的形式对各教学环节进行逐个突破。

前文提到新教师工作后应该接受系统的、要素齐全的职业性培训。学校应调集全校各学科的精英教师就他们最擅长的一个教学环节或教学技艺对所有新教师开讲座, 讲深、讲透、讲全面。每周或每两周突破一个教学点, 如, “课堂提问的技巧、怎样设置课堂的高潮、怎样赢得学生的信任”等等。这比新教师多听两节课的作用大多了。这个层面由学校集中组织, 发挥集体的力量, 有利于提出刚性的要求, 有利于考核, 最能够保证培训的质量, 是使新教师快速成长的最佳路径。

第三, 促成新教师相互研讨, 交流学习心得。

专家的指导对新教师来说, 有时可能还有种“眼高手低、望之莫及”的感觉。这时, 来自新教师群体自身的交流研讨就显得很有必要。有时新教师相互间的启发与帮助会比专家的指导来得更为实在, 更体现循序渐进的特点。所以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促成新教师创建富有建设性和发展性的教研“共同体” (如, 教育沙龙、办公场所的相对集中等等) , 随时随地相互学习, 相互“碰撞”, 相互鞭策, 共同成长。

篇3:《我的第一个师傅》的人物评析

关键词:鲁迅;我的第一个师傅;审美评价;人物建构

《我的第一个师傅》为鲁迅于一九三六年四月一日所作,收入鲁迅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中,以天马行空和自由洒脱的创作回忆了自己年少时拜为师傅的和尚,书写了“明子式的娶妻生子的出家人形象”,追忆中流露出对所叙人、事的温情感,也流露出对师傅生活状态的认同感。本文拟从人物评价、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浅论《我的第一个师傅》文本中的人物建构。

一、人物评价——审美评价的选择

所谓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就是作者对其塑造的人物抱有的立场和态度问题。恩格斯提出了对艺术评价的两个最高标准:美学标准和史学标准。美学标准是艺术性的问题,它要求艺术作品按照艺术的规律来创造作品。历史评价是艺术的历史性要求,它要求艺术作品客观公正地反映历史,指出历史的必然性等方面的要求。它们都属于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彼此之间没有高下之差别,相互依存,共同建构起一件美的艺术品。

从鲁迅塑造的人物来看,他在书写这些人物的时候,也有两个与之相适应的人物评价标准,即审美评价和历史评价。在这些人物身上,审美评价强调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情感体验,传达出人性美和人情美。而历史评价则借作者的主观体验来客观地判定这些人物和这些事件在人类历史进程存在的意义或局限性。

在《我的第一个师傅》一文中,作者便是从人性美、人情美角度出发去建构人物的。在“我”的师傅和“我”的三师兄身上,处处散发着人性美的光辉。“我”的师傅有着常人的世俗生活,“其实—自然是在我看来—他不过是一个剃光了头发的俗人”。他有着世人的愿望和情感,并敢于为维护自我的情感和欲望与世人做抗争。“听说龙师傅年轻时,是一个很漂亮而能干的和尚,交际很广,认识各种人。”在一次乡下做社戏中,他相识了戏子,帮他们敲锣,“风头十足”。台下的人认为和尚只能“念经拜忏”,就骂了起来,师傅回骂,还拉开战幕。这里突显了师傅和世人之间的矛盾,师傅要过常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生活,而世人对师傅的行为做出了极端的抗议和干涉。在这场冲突中,师傅不甘外来的压制,敢于对世人的横加指责说不,师傅身上闪烁着那股诱人的人性光环。这种人性的光环还在“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师母那边得到了助燃料,让它愈燃愈烈,形成了一炬火焰,在世人铺设的黑暗包围中,愈发夺目。作者还耐人寻味地写到他的两个大师兄,一个单身,一个也有家室,但对我保密,“这一点,就可见他的道行远不及我的师傅了,他的父亲了”。这是否在告诉我们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标准:即使是和尚,不但要有合理的人性追寻,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我的人性追寻呢?符合这一标准的道行就高,反之则不然。与前面的二个师兄相比较,三师兄则是我喜欢的对象,其原因就在于三师兄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气息。在人性美方面,三师兄有世人的爱欲,还勇敢地承认自己的正当追寻,“和尚没有老婆,小菩萨那里来!?”他那种对世俗生活的执着追寻与他的父亲当年的行为如出一辙。在人情美方面,“我”和三师兄结下了几十年的友谊,从小时候的担心他受戒的疼痛,直到写这篇文章时对他的牵挂,”我们的交情是依然存在的,但久已彼此不通消息。但我想,他們一定早已各有一大批小菩萨,而且“小菩萨又有了小菩萨了”。在这对他们现在生活的猜想中,一方面传达了作者对他们友情的珍视和惦念,另一方面也充分地肯定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人性魅力。

作者主从审美评价来着手,着重表现师傅和师兄的人性美、人情美,显现了作者对人物的复杂情感体验以及作者自己本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的选择和定位。

二、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

1.从平凡小事中发现人性人情。挖掘和表现人性是鲁迅散文中一个重要主题。《我的第一个师傅》中人性人情的关注和发掘是鲁迅塑造人物时一个重要的表达维度。对于日常小事,人们往往司空见惯而熟视无睹,人们往往不能超越平凡琐事的表层上升到形而上的探究和发现。鲁迅则不然,他往往能从琐细的事件中窥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比如对三师兄的塑造上,作者紧紧抓住那个“结”,让和尚由闺房之怨的产物浮想联翩进入自己营造的情爱世界,作者正是通过了这个细节的深挖发掘了被压抑的性之潜能。通过鲁迅的艺术之笔,这样的细节让人们眼前一亮,原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竟然还有这么多不合人情人性的观念和事物存在。

2.还人物以原貌,忠实于现实。如果前面说的从平凡的小事出发生发开去带有作者个人的艺术想象加工的话,那么还人物以原貌则是完全从人物的实际出发,把人物本来的面貌客观地呈现出来。比如在“龙师傅”的塑造上,作者从细节入手,紧抓每一个细节不放,“瘦长的脸,高颧细眼……穿起袈裟来做大和尚,或者戴上毗卢帽放焰口”,这样秉笔直书的写法写出了龙师傅身上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而这种丰富性和复杂性又与时代、社会环境息息相连,让人感到作者对人物的情感体验真实可信。

3.虚实结合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实”是指人物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而“虚”则是作者根据己有的事实或人物性格,想象推测可能会或应该会发生的一些事情,它不一定发生了,只是作者心目中想象的结果或是希望的样子。比如对师傅一家近况的猜测上,“我的师傅,在约略四十年前己经去世;师兄弟们大半做了一寺的住持;我们的交情是依然存在的,却久已彼此不通消息。但我想,他们一定早已各有一大批小菩萨,而且有些小菩萨又有小菩萨了。”这种用虚的笔法,拓展了作者的艺术表现空间和情感书写空间,特别是在情感书写空间上,足显作者对被思念人物情感的真挚和缠绵。

4.对比和类比。作者还常常采用对比和类比的方法塑造人物。比如在我的师傅的塑造上,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来写师傅和世俗之人的冲突,通过这些对比,传达出了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感情价值取向异常鲜明。

综上所述,鲁迅能在生命接近尽头的境况下写下如此从容、幽默的作品,其中对人物的建构,不得不说是鲁迅文学生涯的的又一独特艺术表现。

参考文献:

[1] 季元龙. 鲁迅:体裁规范与美学追求[A]. 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 1999.

[2] 张梦阳. 文化的内蕴与对“人”的呼唤——写于林非先生著《鲁迅和中国文化》再版的时候[A]. 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3] 阎真.  鲁迅:不同历史现场的价值错位[J]. 天津社会科学. 2010(03).

上一篇:东方航空酒店集团企业文化实施纲要下一篇: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