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人物评析---林冲

2024-05-21

水浒人物评析---林冲(通用8篇)

篇1:水浒人物评析---林冲

.《水浒》人物评析——林冲林冲,绰号豹子头。性格的整体特征是绵里藏针。也就是说他的性格柔弱中隐藏着刚强。“人的性格在社会活动中才有最丰富的表现”。林冲的绵里藏针的性格特征,便是从他在社会活动中的与人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柔弱与刚强,本来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但这一矛盾的概念的性格特征却融合在林冲的整体性格中,使林冲在社会活动中处理具体的人和事时,时而表现柔 弱,时而表现出刚强。《水浒传》里最能表现林冲的绵里藏针的整体性格特征的事例是三个公案,这三个公案是误入白虎堂公案、大闹野猪林公案和火烧草料场公案。

林冲是一个由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的人物。他原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他身上有着鲜明的统治阶级的思想烙印。最主要的性格就是: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他虽然没有杨志那样一心向上爬,想飞黄腾达的野心,却一心想保持住那种富贵安逸的幸福生活。可是人物一出场,作者将他置于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来展示他的思想性格。一个美好的家庭,却偏有人要来破坏。他跟妻子一起到岳庙烧香,就在他站在墙外观看鲁智深使禅杖看得出神,并为之喝彩的一当儿,妻子就被高衙内调戏了。作为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是绝对不能忍受的。所以林冲非常气愤地去了。“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不单纯是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简直一下子挖掘到了人的内心世界。林冲怒目而视,但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白白地让高衙内走掉了。他考虑到“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表现了林冲性格中隐忍退让和委曲求全的忍耐一面。

接下来作者写林冲想苟安,忍。但他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在妻子被调戏后,高衙内并没有就此罢手。高衙内在高俅的支持下设下圈套,诱林冲误入白虎堂,把他发配沧州,活生生地将他逼得家破妻离。然而这时候的林冲还是能忍。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忠厚,又表现了他的幼稚,更表现了他的忍辱负重。刺配沧州,董超、薛霸在路上作威作福,辱骂林冲,又用开水烫伤了林冲的脚,可是林冲仍无一点反抗。因为此时的林冲还想挣扎着回去,希望将来能有出头之日。为了能挣扎着回去,林冲忍下了心头的怒火。后来走到野猪林,就是董超、薛霸受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林冲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董、薛二人假装要睡,要将林冲缚在树上。林冲这时仍没有反抗,说:“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怎地。”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及至一路跟随保护他的鲁智深跳出来,大闹野猪林,救下了他,要杀两个公人,而林冲极力阻挡,叫鲁智深“不可下手”。他的这种能忍的性格,实在叫读者不能忍受。

到沧州牢营不久,他从李小二口中得知来了几个“尴尬人”,于是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街上寻了几日不着,“心下且自慢了”,又“忍”过去了;沧州牢营安排他到草料场,这是个阴谋,林冲浑然不知,还打算“待天晴到城中换个泥水匠修补”,“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还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稳。最后火烧草料场,他在山神庙里面听见陆谦他们三个人说话,要把他的骨头拣回去到高俅那儿去领赏。这时林冲才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打开山神庙的门出去把几个人杀了,然后造反上山。

林冲是个武艺高强的教头,他的使枪抡棒的技巧,是和他的机敏果断的个性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第9回写在柴进庄上,洪教头要和林冲比试武艺。林冲一再退让,众多读者认为这是说明林冲的谦虚性格,而我却认为这正是林冲的聪明之处。当洪教头提出和他比武而柴进支持的时候,他心中考虑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柴进到底是否希望我打败洪教头,第二个,洪教头究竟有多大本事。他决定先摸清这两点。我们注意到这次比武实际上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两个教头在明月地上交手,使了四五合棒,只见林冲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叫一声:‘少歇。’柴进道:‘教头如何不使本事?’林冲道:‘小人输了。’柴进道:‘未见二位较量,怎便是输了?’林冲道:‘小人只多这具枷,因此,权当输了。’”林冲这招“休战”,不但卸掉了自己的枷锁,而且迫使柴进拿出了奖金。于是林冲有底了:“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其实林冲并非刻意要避免这场争斗。“小人只多这具枷,因此,权当输了”,“权当”二字透出的消息是——去掉这副枷,我会好好教训这厮。所以这比武的这

第一阶段,实际是林冲的“火力侦察”。林冲非常高明,这一个“火力侦察”不但摸清了柴进的真实意图,而且摸清了洪教头的底数,还用“示弱”的办法麻痹了对手。取胜的各种条件都已备齐。第二阶段林冲就是真打了。洪教头只管欺他惹他,气势汹汹,来了个“把火烧天势”。林冲十分沉着,来了个“拨草寻蛇势”。林冲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看洪教头脚步已乱,机灵地抓住机会,迅速地“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这充分表现了他敏捷的身手。

林冲的性格,根据书中的描述,我们还可以概括出诸如谨慎忠诚,谋略等特点。林冲的忍耐、侠义、机敏、果断、谨慎、忠诚、谋略等性格特点,是在他的社会活动中,和人际交往中,以及他所经历的生活变故和遭遇到的各种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他的诸多的性格特征,而且又分别从不同的事件中表现出来,这就是他的性格的丰富性。明清时期的著名小说评点家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林冲是“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算得到指谋略,熬得住是指忍耐,把得牢是指谨慎,做得彻是指决断,这也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林冲性格的丰富性的特点。正是这种性格丰富性的特点,才使林冲这一人物形象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初三-3班

王廷良

篇2:水浒人物评析---林冲

水浒人物评析---林冲

学生姓名:席燕

指导教师:徐伟东 学科专业:汉语言专业

学 号:201009801567 学习中心:山西运城学院稷山师范分院奥鹏学习中心[28]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2 年10月

前 言

《水浒传》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中,个性鲜明者多达二三十个。而在这其中,形象最为丰满,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成熟完备的,我认为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

在小说中,林冲的出场,是在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落发为僧,辗转来到东京,看守大相国寺荣园之后。此时林冲本是携娇妻张氏来相国寺还香愿,见了鲁智深使禅杖,不觉入神,因此忘情喝彩。随着这一声喝彩,一位武艺高强,侠骨柔肠的水浒英雄豹子头林冲,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摘要:林冲是《水浒传》中描写最出色的起义英雄将领。他是被逼上梁山的。开始他为了保位自已的地位和舒适的家庭生活,一再忍让,直到忍无可忍时,才义无反顾的道路。本文从“义”、“忍”、“狠”三个方面,论述了《水浒传》中林冲形象的三个基本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重情重义的好汉男儿的英雄本色”,主要体现在他的“五义”上,一是他对江湖好汉的“讲义气”;二是他对弱者和穷苦人的“仗义”;三是他的不为私利心系梁山事业的“大义”;四是他的身在官场身怀抱负不与同僚同流合污的“正义感”;五是他虽身陷囹圄仍怜惜妻子的“情义”,这“五义”充分表明了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英雄男儿。第二个特点是“委曲求全的下层官吏的奴性表现”,这主要表现在对高俅等人的“四忍”上,一忍高衙内对妻子的侮辱;二忍陆谦和高衙内对自己的诱骗;三忍高俅对自己的迫害;四忍解差、管营等人对自己的虐待。最后被逼入绝境,忍无可忍,手刃仇人,走上反抗道路,这充分体现了小说“逼上梁山”这一主题,也表现了林冲的性格具有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发展性特点。第三个特点是“勇猛冷酷的盖世豪杰的凶狠手段”,表现之一是他武功盖世、作战勇猛;表现之二是杀人手段狠毒、血腥、冷酷;表现之三是他做事果敢冷静,胆识过人,使得他的“狠”比起李逵、武松等人的“狠”来,更为大气,更为透彻,更富有张力。最后本文论证了林冲形象与主题的关系,一方面,林冲的遭遇反映了现实黑暗和宋代朝廷的腐败,才导致官逼民反,体现的梁山起义的正义性,另一方面,林冲与宋江等人一样,有着思想认识上“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局限性,这是导致梁山起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关键字:林冲、形象、性格、意义

水浒人物评析---林冲

一、“义”———重义重情的好汉男儿的英雄本色

林冲三十四五岁,“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江湖人称豹子头林冲,一看就知道他十分骠悍勇猛。而再看林冲一出场时的打扮:“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手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里执一把折迭西川扇子。”不凡的穿着显示了他决非一般的混迹江湖的好汉,而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物,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由于特殊的职业和技能,林冲“义”的本色首先体现在喜欢结交江湖好汉的“讲义气”上,如他与鲁智深的结交就体现这一特点。他在送妻子去岳庙烧香还愿时,途中偶然见有人使棒,立刻就看得出神,而且还情不自禁地喝起采来,当他得知使棒人是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好汉鲁达时,心中大喜,恨相间之晚,当即结拜为兄弟,要知道,林冲身为朝廷命官,与负案在身的江湖人物结交,是有碍他在仕途上发展的,而他全然不顾,这不正是“义气“之所在吗?而他与鲁智深的友谊也成为梁山好汉“义气”的最典型代表。在东京任教头是如此爱才好友,上梁山后,也是这样,“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一直是他的座右铭,面对遭受王伦慢待的晁盖等人,林冲心中不悦,第二天天刚亮就特地跑来赔话说:“小可有失恭敬,虽有奉承之心,奈缘不在其位,望乞恕罪”,“小人旧在东京,与朋友交,礼节不曾有误。虽然今日能够得见尊颜。不得随平生之愿,特地径来陪话”此一番情真意切的话,足以说明林冲的“义气”。

林冲的“义”其次体现在他对弱者的“仗义”上,他不但敬重英雄,而且还能帮助穷苦的下层人民。沧州酒店的李小二当初在东京时,为人帮工,被店主人告他偷了家财,捉到官府问罪,林冲与他无亲无故,但同情他的遭遇,利用自己的身份,花钱求人,救了李小二,使他免吃官司。李小二无依无靠,在东京安不得身,林冲又慷慨解囊,资助盘缠,让他去外地谋生。对李小二的救助,小说里直到林冲发配到沧州时偶遇李小二时才提到,不是李小二主动叫他,林冲也许不会记得,这反映了被林冲救助过的决不止李小二一人,也显示了林冲救人不图人回报的的高尚品质。

林冲的“义”再次表现在对梁山事业的“大义”上,当晁盖、吴用等人,前来梁山入伙,照理说,这是扩大梁山势力,壮大义军力量的好事,而王伦却不愿相留,他知道王伦嫉贤妒能、心术不正,无大量大才,无法领导梁山农民义军,若继续做山寨之主,势必影响梁山的大业,指出王伦是“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手起刀落,果断地杀了王伦,从而改变了梁山义军的发展道路,开创了水泊梁山声势浩大的新局面。林冲火并王伦后,吴用推他为梁山寨主,他却说:“非林冲要图此位,据着我胸襟胆气,焉敢拒敌官军,剪除君侧元凶首恶?今有晁兄,仗义疏财,智勇足备,方今天下人闻其名,无有不伏。我今日以义气为重,立他为山寨之主„„”自己执意不肯居首位,后来在众英雄的推举下,他才勉强答应坐了第四把交椅,这一义举,突出表现了林冲“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大义”之气,这是对他的“义”最为深刻的表现。

另外,林冲的“义”还表现在他的正义感和对妻子的“情义”上。林冲作为一名教头,业务能力出众,没有野心,不与官场中大多数人同流合污,他在与陆

谦交谈中说:“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居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 脏之气”,表现了他对现实黑暗的不满和个人抱负得不到展示的苦恼,试想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何以发出如此牢骚!林冲与妻子相敬相爱十数年,没有一儿半女,按照一般常理来说,林冲完全可以纳妾,但是林冲没有这样做,依然对妻子敬爱有加,“未曾面红耳赤,半点相争。”当高衙内看上自己的妻子时,林冲如果是一个无耻的小人和下流的想往上爬的官吏,一定会借此机会将妻子投送他人怀抱,攀附权贵。林冲虽强压怒火,委曲求全,但是也竭力保护自己的妻子。在林冲发配到沧州前,他深知妻子的生存处境,他写了一份修书给丈人,以便她改嫁,林冲这么做可谓用心良苦,他内心的痛苦也许比他妻子还要深切复杂,谁愿意将自己心爱的妻子送入虎口,任人宰割呢?林冲对妻子说:“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看了这段文字,哪怕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为之动容。林冲在自己身陷囹圄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妻子的安危,这都源于他对妻子深切的情义。在得知妻子身亡的噩耗后,潸然泪下,以后也终身未娶,真所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一个重情重义,有血有肉的林冲形象一下子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二、“忍”———委曲求全的封建官吏的奴性表现

林冲是一个令人同情的人物,他的悲剧性很大程度体现在他的英雄好汉的本色和下层官吏奴性心态的矛盾中,如果他没有担任教头一职,如果他无牵无挂,完全可以像鲁智深那样无拘无束,行侠仗义,英雄个性和本色会得到充分张扬,但现实中他不仅是一名下层军官,而且世代出生军官家庭,丈人也是教头,还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这样的出身和地位,必然会形成他一套祖传的处世哲学:屈人之下,忍辱负重。另一方面,他作为统治阶级的一个底层人物,不能对统治阶级的本质有一个清醒和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向李逵那样具有彻底的反抗精神,在长期的官僚生涯中,他也逐步形成了谦让谨慎、委曲求全、极度能忍的奴性思维和行为准则,这使林冲的作为好汉的本性得到极度压抑,这种个性被压抑的悲剧性比林冲本人遭受的苦难的悲剧性要深刻得多。而林冲“极度能忍”成为在他被逼上梁山前最为显著的性格表现特征。

林冲的“忍”最直接表现是在他与高俅父子的尖锐矛盾冲突中。矛盾的导火索是林冲美丽的妻子在岳庙中烧香,被权势显赫的帅府太尉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看上了,这个“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的花花太岁,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调戏林冲妻子张氏,正在与鲁智深开怀畅饮的林冲得知这一消息后,急忙赶到,正要发作,“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把这难以忍受的侮辱,囫囵个儿吞下肚去。虽然他“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当新结拜的兄弟鲁智深,领着二三十破落户赶来,要帮林冲厮打时,他却拦住说:“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一次。”这是林冲的第一“忍”,他之所以忍下这口气,是为了保住这安身立命的差事,这就是作为封建下层官吏的奴性心态的体现。而鲁智深则不然,他说:“你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仗了去。”鲁智深的无畏与林冲的“忍”在这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林冲尽管咽下这口气,高衙内却步步紧逼,悲惨的阴云仍笼罩着林冲的小康之家。高衙内听信帮闲泼皮富安的主意,由陆谦出面周旋,把张氏骗到陆谦家,企图哄骗诱奸。幸而林冲得信后及时赶到,救了妻子,惊走了高衙内。此时的林冲,虽然怒气冲冲,但是并没有采取对高衙内的报复行动,只是把怒气发在参与害他的好友陆谦身上,因此才会“把陆虞侯家打得粉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迳奔到樊楼前,去寻陆虞侯”。高衙内他得罪不起,可对付陆谦他可以无所顾忌。他为了不使事态扩大,采取了息事宁人的做法,“每日和鲁智深吃酒,把这件事不记心上了。”这是林冲的第二“忍”。

林冲对事态的发展估计不足,荒淫无耻的高衙内一定要得到林冲的妻子,“没信行”的高俅又姑息了他的儿子,他不愿为林冲一个人,送掉自己孩儿的性命,竟然按照走狗陆谦和富安的奸计,诱骗林冲带刀去高府比试。林冲是谨慎的,曾在厅前和后堂两次停脚不前,后来见是白虎节堂,立刻猛省,急忙回身要走,但是既入圈套,难逃魔爪,一个“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的罪名无端加在林冲头上。面临杀身之祸的林冲,只能眼睁睁地做了阶下之囚,由于对统治者还存在幻想,他忍受了这天大的冤枉,这是林冲的第三“忍”。

高俅把林冲押解到开封府,本来想治他死罪,幸而遇到了一个耿直不苟的孙孔目,在府尹面前陈说利害,为其说情,才开脱了死罪,将他刺配到沧州。高俅一伙并不就此罢休,他们以重金收买解差董超、薛霸,令他们在路上杀掉林冲。在去沧州的路上,二解差对林冲凶横残暴,百般折磨,残忍地用沸水烫伤林冲的脚。林冲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犹如落毛凤凰被鸡欺一般,一点也没有反抗。在野猪林里,董超、薛霸准备在这里杀害林冲,完成高俅交给的任务,由于惧怕林冲的武艺,以要睡觉怕他逃跑为由哄骗林冲,要将他绑在树上,安分守己的林冲说:“小人是好汉,官司既吃了,一世也不走了。”“上下要缚就缚,小人敢道怎的?”一个“敢道”多么鲜明地表现林冲逆来顺受的行为准则,要不是鲁智深预先躲在树林里,林冲早已是高俅魔爪下的冤鬼了。疾恶如仇的鲁智深救下林冲,要杀二解差,林冲又一次劝道:“既然师兄救了,你休害了他两个性命。”死难关已经过去,他知道主谋是高俅,也知道杀害二解差的后果,他不愿背叛朝廷,还报着有朝一日挣扎着回来、重建家业、为国立功的希望。这种思想在他到沧州后,对差拨的忍气吞声的行为中也表现出来。这是他的第四“忍”。

然而林冲的忍让是有限度的,到了沧州后高俅依然不肯放过他,派了陆谦和富安,串通差拨和管营要谋害他的性命,他们妄图烧了草料场,将林冲烧死,即使烧不死,也是死罪,幸而是风雪压倒了草料场的草厅,林冲到山神庙栖身,阴差阳错地知道了他们所有的秘密,方翻然醒悟,才感到自己的“挣扎着回来”、重振家业的道路已经堵死,一切幻想成为泡影,林冲已被逼入绝境,他再也不能压制自己的怒火,同时,“生活情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就会迫使人作出新的选择,性格也就随之而变异、发展”。②于是他枪挑刀刃仇人,走上反抗道路。可以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的“忍”到了一个极限,超过这个极限,必然使其所有的怒火和委屈在这里迸发。

通过林冲在这一场冲突中从一忍再忍到忍无可忍的行为表现,我们不难发现,林冲的“忍”与其长期以来作为下层封建官吏的奴性思维和行为准则是密切相关的,林冲作为一个江湖好汉是有血性的,个性是张扬的,只不过现实环境迫使他必须适应官场的行为准则,“忍”只不过是他一时的权宜之计,“能忍”不只是他一人的表现,基本上是所有封建官吏的共性,比如在宋江和杨志等人身上不也能看到吗?当并未将其逼入绝境,让他还有一丝幻想时,他就不可能改变这种行为的特征。相反,当环境迫使其改变,他就会一摆这种奴性思维的禁锢,行为从屈辱走向抗争,个性从压抑变为张扬,“风雪山神庙”前与后的林冲,言行上

有了一个巨大的反差,充分反映了林冲性格中具有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发展性特点。作品正是把林冲放在这样典型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关系下进行塑造,通过他性格的发展变化过程,体现了“逼上梁山”这一主题。

三、“狠“————勇猛冷酷的盖世豪杰的凶狠手段

《水浒传》中写的“狠”的人物比较多,如李逵的“莽”,武松的“刚”,石秀的“阴”,他们往往体现的“狠”的一个侧面。相比较而言,林冲武艺高强,作战勇猛,杀人手段狠毒,做事果敢冷静,胆识过人,无不给人留下这样一种印象——“狠”的大气,“狠”的透彻,要么不做,一做就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来。而林冲的“狠”与他在逼上梁山前的极度的“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比起李逵、武松等人一味的“狠”来,更显得林冲的“狠”来的到位,更富有张力。

林冲的“狠”表现之一就是他的勇猛,林冲武艺高强,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时就声名远播。在水泊梁山马军五虎将中排位第二,这里应考虑排位的其他因素,关胜在入伙前因其祖辈的威望和职位比较高,因此排位占了很大优势,因此决不能说林冲的武艺在关胜之下。在小说中,林冲几乎是以常胜将军的形象展现出来,这源自于他超强的武艺和在战场上的“狠”劲。

说道林冲武艺超强,比较典型的是这样两个场面,一是“棒打洪教头”。洪教头是柴进门客中武艺最强的,态度也很嚣张,林冲与之交锋,在初探后,明白了柴进“心里想要我赢他”的意思后,便一步步诱敌冒进,抓住对手脚步乱的弱点,“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在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这一段轻松、简洁的过程,形象地展现了林冲的武艺高强。二是“生擒扈三娘”。一打祝家庄时,一丈青扈三娘一出场就显得身手不凡,不到十回合生擒王矮虎,力战欧鹏、马麟占尽上风,追得宋江落荒而逃,这时,林冲出现了,不到十回合,只见他“赶拨去,轻舒猿臂,款扭狼腰,把一丈青只一拽,活挟过马来。”连宋江也忍不住喝起采来,要知道扈三娘在水泊梁山中虽不是顶级高手,也不是泛泛之辈,这么轻松就生擒扈三娘,更显得林冲的武艺和作战技巧的超强,在梁山好汉中处于顶级行列,这样的林冲能不给人留下“狠”的印象吗?

林冲的“狠”表现之二是他的杀人手段的狠毒。这种“狠”劲在他被逼入绝境时就充分体现出来。特别是在“风雪山神庙”一场,就显示了他的这一特点。这里写林冲有一系列精彩的描写。看他“举手胳察一枪,先戳倒差拨”,不追赶一边喊逃命,却两腿发软的陆谦,却先追赶逃了十步的富安,也是一枪戳倒,这是才转过身来对付想逃跑的陆谦,“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的脸上搁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再将三人首级割下来,供在山神庙的供桌上。这一段血淋淋的描写,突出表现了林冲杀人手段的狠毒和干净利落,“林冲杀人杀得有身份、有性格、有思想、有章法”。③体现了他杀人时的冷静和冷酷。

在杀了陆谦等人后,林冲望东走时,遇见一群庄客烤火,林冲索要酒不成,就“把手里枪看着块焰焰着的火柴头,望着老东家脸上只一枪挑将起来,又把枪去火炉上只一搅,那老庄家的胡须焰焰的烧着”,把众人打走了。在被捉住酒醒后,大骂:“甚么人敢吊我在这里?”这样过激的言行也表现了他个性张扬状态

下的凶狠和强悍。

林冲的“狠”表现之三就是他过人的胆识,做事作风果敢冷静,总是在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出手就意义非凡,这都源自于他身为盖世英雄的豪气和胆识。特别是在“火并王伦”这段描写中,显示了其坚决果断的作风。林冲选择杀王伦这条路实际上是有预谋的,他这样做其实是身犯险境,一是如果杀王伦不成,自己就有性命之忧,纵使他逃得王伦魔爪,也无法在梁山立足;二是对晁盖等人并未完全了解,如果得手后,晁盖吴用等人误认为林冲要坐头把交椅,有可能翻脸不认人,对林冲起杀心;三是不论杀王伦成不成功,林冲都可能背负“弑主”的罪名。因此林冲是不是可以杀王伦都应当考虑再三,这是一个复杂的思想斗争过程,通过林冲当时的神情和探访晁盖等行为中可以看出林冲当时复杂的情感。最后林冲选择杀王伦这条路,虽然有要自己扬眉吐气和受到吴用利用等因素,但是林冲这样做公心大于私心,是为了梁山事业的大计。换做其他人,要么像李逵那样完全凭感觉做事,先做再说,要么像宋江那样,过于考虑面子,犹豫不定,很少人能有林冲这样的豪气和胆略,以至林冲屡次在梁山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都有惊人之举,如在晁盖死后,正是林冲和吴用力荐宋江为主,才转变了梁山暂时混乱的局面。林冲这样的坚决果敢、胆识过人的作风,不也是林冲“狠”的特点的体现吗?

四、林冲形象的思想意义

从以上林冲形象的三个特点可以看出,“义”和“狠”是林冲最本质特点,是他个性张扬状态下的行为表现特征,而“忍”是他在一定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背景下的行为表现特征。而将林冲放在这样社会背景中进行刻画,是《水浒传》的艺术特色。高俅等人的“一逼再逼”和林冲的“一忍再忍”这样的关系体现了深远的社会意义,他使我们认识到宋代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官逼民反的历史事实。林冲这个人物形象是典型环境中形成的,高俅一伙贪官污吏的一步步紧逼是促使林冲转变的根本原因,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朝廷的腐败,宋徽宗成天歌舞游荡,贪图玩乐,生活奢侈,夜宿娼门,远贤人,亲小人,重用蔡京、高俅等人。这些奸臣在皇帝的纵容下,放纵亲朋,败坏朝政,残害忠良,把国家推向灭亡的边沿。林冲生活在这个腥风血雨的时代,成为官场腐败的牺牲品。林冲是压迫者中的一员,“像这样一个丝毫不想反抗的人,在邪恶势力的层层进逼下,弄得家破人亡,无处容身,终于克服了自身的怯懦动摇,走上反抗的道路,上了梁山。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黑暗到什么程度,政治腐败到什么程度”。④林冲尚且如此,何况一般平民?所以说林冲被逼上梁山是朝廷腐败现实黑暗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显示了梁山起义军的正义性。

另外,我们也应看到林冲在走上梁山后,反抗精神是强烈的,但是他始终坚持“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思想倾向,一开始反对招安只不过是怕“中了奸人的计”,思想意识中还是拥护招安的,这在他高唐州之战阵前叫骂中可以看出来,他对高廉骂道:“我早晚要杀到京师,把你那厮欺君的贼臣高俅,碎尸万段,方是愿足”,斗争的矛头不指皇帝,而指向奸臣。而他真正面对被俘的大仇人高俅时,也只是怒目而视,不敢有复仇的过激行动。而在“招安”的论争中,也一直保持沉默,不像鲁智深、武松等人那样坚决反对,因此可以看出,他还是保留着归顺朝廷的幻想。当这种思想倾向在梁山中形成主流,梁山义军就不可避免地走

向失败,林冲只能在默默无闻中死去,林冲的悲剧也代表着梁山的悲剧。

结 论

如果说,山神庙手刃三贼的林冲,还有报私仇的因素在内,那么,在梁山寨火拼王伦的林冲,还完全是为了替天行道,容不了王伦的小鸡肚肠,于是林冲替天行道,于是火拼王伦。在此时,林冲决不能忍让,也绝不会退缩,这就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林冲,小事可忍,大事敢为,绝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大局,为了替天行道!这一点,从林冲火拼王伦后,力推晁盖为山寨之王,而且甘居吴用,公孙胜之后,更可以看出林冲的高风亮节。

所以作者写林冲杀人,不是一般的杀人,是写他革命造反性和正义性,他杀人杀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写出了一个英雄人物。所以这里写林冲杀人写得是很有讲究的,有这么几点:第一,他能分清主次;第二,不是不明白地就把对方杀死,而是先问罪责。第三,就是写他杀人的杀法是不一样的,用的武器不一样,详略也不一样。所以总体来说,林冲杀人杀得有身份。什么叫有身份?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有斗争的经验。有性格,他很精细,很讲究策略。有思想,那就是为正义而杀人,不是不明不白,随随便便地去杀人。有思想,有章法,就像我们写文章一样,主次、详略都要搞清楚。哪个为主,哪个为次,哪个详、哪个略,先杀谁,后杀谁,很有章法。

如果单从《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塑造上来说,我个人觉的林冲是《水浒传》人物当中最有艺术灵性和最出彩的一位。《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我个人最喜欢林冲。

注 释:

①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转引自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346页。②啸马:《中国古典人物审美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第115页。③周先慎:《明清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6 页。④傅隆基:《中国古典小说名著讲话》(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7页。

参考文献:

1、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2、啸马,《中国古典人物审美论》

4、周先慎,《明清小说》

篇3:水浒人物评析---林冲

“人之初, 性本善……”三字经流传久远, 揭示了深刻的哲理。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只不过随所处环境、教育等不同, 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水浒传》中林冲的本性也是一个善良的汉子。《水浒传》第九回中对林冲的善良作了深刻的剖析。野猪林中鲁智深提起禅杖, 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时, 林冲连忙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非干他两个事, 尽是高太尉使陆虞侯分付他两个公人, 要害我性命, 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 也是冤屈。”“你五更里出门时, 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倒来这里害你, 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 你休害他两个性命。”林冲两次替对他一路折磨、开水烫脚、甚至害其性命的公人求情, 确实体现了他的善良, 不乱害无辜 (虽然没认清本质, 公人也是得了好处要害他, 不是无辜) 。一句“既然师兄救了我, 你休害他两个性命”就此揭过, 饶了二人。

二、情义汉子

1.浓浓的夫妻情

《水浒传》中塑造的英雄人物形象, 多数是勇猛、多智等性格, 兄弟情义居重。在《水浒传》的众英雄中, 涉及夫妻情的也不多, 如宋江与阎婆惜, 武大郎与潘金莲, 杨雄与巧云等, 都因夫妻情疏远后, 反目成仇, 甚至舍家杀妻。林冲对妻子的情在文中处处体现。“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 林冲听得使棒, 看得入眼, 着女使自和荆妇去庙里烧香, 林冲就此间相等, 不想得遇师兄。” (第七回) 妻子逛庙, 丈夫陪同, 真是好一对恩爱夫妻!在封建社会, 妇女一般是没有地位的, 连姓氏也随夫家, 可见林冲对妻子的钟宠。这种在妇权受压制的封建社会是不多见的。

2.深深的兄弟情

“大河向东流哇, ……你有我有全都有,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 该出手时就出手哇, 风风火火闯九州哇……”一首风靡中国的好汉歌, 唱出了水浒英雄的狭义精神和兄弟情义。《水浒传》, 多数人读出的几乎都是兄弟歃血为盟、同生共死。大碗喝酒, 大块吃肉, 打抱不平, 快意恩仇, 酣畅淋漓。水浒中的兄弟情义有很多种, 宋江与李逵的兄弟情义属于主仆之情, 宋江说什么李逵就干什么;“智取生辰纲”的几人兄弟情义属于利益兄弟, 各自分了中饱私囊;宋江与晁盖的兄弟情义, 属于“伪”兄弟情义, 各自攻击, 阴谋算计, 狠挖墙角……

而林冲与鲁智深的兄弟情义可谓同富贵、共患难, 是肝胆相照的真情兄弟。且看第九回中, 鲁智深救下林冲后的一段对话:鲁智深扯出戒刀, 把索子都割断了, 便扶起林冲叫:“兄弟, 俺自从和你买那相别之后, 洒家忧得你苦。……以此, 洒家疑心, 放你不下。……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 越放你不下。……林冲问道:“师兄今投那里去?”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 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 直送兄弟到沧州。” (第九回)

三、隐忍汉子

林冲有一个突出特点:能忍。忍辱负重, 忍气吞声, 懦弱, 安于现状, 不敢反抗, 能忍人之所不能忍, 可谓水浒人物中第一忍者。一般的小说塑造正面、英雄人物, 一般出场都写他的优点, 而水浒传在塑造林冲时, 则是先写他作为普通人的生活柔情, 写出了他性格的缺点, 安于现状、懦弱, 最后, 随着环境以及生活的发展, 性格逐渐变化, 才写出他作为英雄人物的勇猛、凶狠、果断。可谓在塑造林冲这个人物形象方面, 他是一个性格完整的人, 这也是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的一个亮点。

《水浒传》第七回:“林冲赶到跟前, 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 喝道:‘调戏良人妻子, 当得何罪?’”“当时林冲扳将过来, 扳着他的肩胛, 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 先自手软了”。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 妻子被调戏, 乃为平生奇耻大辱, 不能忍受, 所以匆匆而去, 气愤地大喝, 真要作点什么。当看到是自己顶头上司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时, “先手自软了”再也不敢做点什么, 只能“怒气未消, 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 敢怒不敢言。“自古道:‘不怕官, 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 权且让他一次。”可见, 林冲追求安分守己的生活, 循规蹈矩, 逆来顺受, 他是一个普通人, 有家庭, 有事业, 有保护生活不被破坏的执着。与林冲的懦弱与窝囊相比, 他的兄弟鲁智深的性格就截然相反, 眼里揉不得一点沙子, 疾恶如仇。“你却怕他本官太尉, 洒家怕他甚”, “俺若撞见那撮鸟时, 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 (第七回) 两兄弟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摘要:研读古典文学名著, 是浏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智能之海, 也是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知识之库。《水浒传》是明清著名小说家施耐庵写的章回小说, 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形象, 其中, 林冲是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有情意, 隐忍坚强, 逆来顺受, 疾恶如仇。

关键词:林冲,善良,情义,隐忍,狠毒

参考文献

[1]施耐庵.水浒传.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0.

篇4:品酌水浒之林冲vs杨志

话说林冲打一看时,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把红缨,穿一领白段子征衫,系一条纵线绦,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跨口腰刀,提条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挺手中朴刀,高声喝道:“你那泼贼,将俺行李财帛那里去了?”林冲正没好气,那里答应,睁圆怪眼,倒竖虎须,挺着朴刀,抢将来斗那个大汉。但见:残雪初睛,薄云方散,溪边踏一片寒冰,岸畔涌两条杀气。一上一下,似云中龙斗水中龙;一往一来,如岩下虎斗林下虎。一个是擎天白玉柱,一个是架海紫金梁。那个没些破绽高低,这个有千般威风勇猛。一个尽气力望心窝对戳,一个弄精神向胁肋忙穿。架隔遮拦,却似马超逢翼德,盘旋点搠,浑如敬德战秦琼。斗来半晌没输赢,战到数番无胜败。果然巧笔画难成,便是鬼神须胆落。林冲与那汉斗到三十来合,不分胜败。

【品酌】

林冲斗杨志,不少朋友对这一段感兴趣,并问俺若是杨志擎出宝刀,林冲尚有几分把握?怎么说呢,俺之所以没写这一段,是没想好怎么写。施耐庵将此二人的打斗,用诗文描绘出来,却不知二人究竟用了什么招数、什么身法,让俺如何分析?但朋友们针对兵器的几个问题,反倒提醒了俺,因此俺今日就说说所谓的“神兵利器”对战斗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本人向来不打诳语,但我手写我心尔,所写之事,或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信与不信,各有斟酌,俺不强求,但求无愧于心。实不相瞒,俺不是神仙,也非什么大师,对武术而言,俺还处在探索阶段,说是门外汉可能有些过谦,说是三脚猫倒正合适。特别是兵器,俺能用起来的,只有三样——短棍(文棒)、齐眉棍、长刀,且这三样,俺都是涉足不深,理解肤浅,因此今日之言,有对有错,若说错了,还望及时指正,万不要笑俺。

“一个尽气力望心窝对戳,一个弄精神向胁肋忙穿。架隔遮拦,却似马超逢翼德,盘旋点搠,浑如敬德战秦琼”这一段,有点意思了,乃是说林冲和杨志各自把朴刀往对方的身上猛扎,你来我往,不分胜负。这里面,用了两个短语“架隔遮拦”、“盘旋点搠”,可不要小瞧了这两个短语,此正是今日要写的重点,明白了这两个短语,也就明白了林冲如何斗杨志,进而明白了中国武术中的兵器搏斗是如何进行的。

不少朋友自幼就听评书,评书中描写武将打斗十分精彩,且多有点缀,尤其是对于宝刀宝枪之类的“宝兵器”描写甚为细致,俺也爱听评书,至今还记着这么几段:罗通扫北,宝枪对大斧杀死祖车轮;朱元璋反元,八宝驼龙枪对九凤朝阳刀杀败脱脱;隋唐演义,四宝大将尚师徒浑身是宝,差点干死秦叔宝;七侠五义,北侠的宝刀战败毛宝;白眉大侠,徐良的金翅大环刀,白云瑞的金丝龙鳞闪电劈,名动江湖。哦,还有金大侠的小说《倚天屠龙记》,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那时候还没习武,听多了看多了,自己也是心潮澎湃,幻想如果穿越到古代,也有这么一柄利器,那岂不是天下无敌?届时要酒有酒要肉有肉,不用写作业,不挨老师批,多好!

呵呵,谁没有年幼过,谁没有做过梦呢?

那么现在老大不小了,也早过了做梦的年纪了,让俺说句实话吧——习武就得老老实实,且没有捷径,别信什么宝家伙。

俺不是说这世上没有宝家伙,而是要告诉你,就算你有宝兵器,也不见得管用。

为什么呢?

咱先回想一下小说中宝家伙起作用的那些描写,一般都是这样的:某人拿起兵器打来,对方把宝刀一晃,“嗤”一声,那位兵器两截。

那么现实打斗中,能吗?

首先俺不否认真有这样的兵器,削铁如泥切金断玉,舞扎起来剑气逼人,但是,能就这么一下子把对手的武器削断吗?换句话说,假设杨志擎出了宝刀,能一刀就把林冲的武器削断吗?

俺的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武术,乃至东方武术里,兵器的用法,从来就不是硬碰硬的。

俺举两个齐眉棍术对刀的例子。

第一个,武当棍法。武当棍法,双手握棍,虎口相对,若左手握棍收于腰际,则右手虎口在后,虚握,向前捋棍,使右侧棍头击出;若右手握棍收于腰际,则左手虎口在后,虚握,向前捋棍,使左侧棍头击出。这时武当棍法的入门打法,简单实用。

若对方一刀劈来,俺迅速向右一迈步,同时左手握棍收于腰际,右侧棍头击出,侧面击中敌方的刀身,且棍头斜压在刀背上,使敌方刀向己方左下侧偏移,而后俺右手迅速变虚握为实握,左手由实握变为虚握,左手不动,右手持棍往前一个猛撞,则右方棍头正刺中敌面部,若连续猛撞,敌方必扑。

第二个,少林火棍。少林棍法与武当不同,握棍不是虎口相对,而是如同握枪一般,左手先右手后,虎口都冲着前面。若对方持刀,俺则将棍头对准他,待其一刀劈下,俺迅速向左一进步,左手虚握右手实握,将棍向右侧斜上方一撩,则棍头正撩在对方刀身侧面,对方刀身应向俺右侧偏移,此刻俺手中的棍正好处于高高扬起的状态,顺势力劈华山,直打对方头顶。

看出什么来了吗?俺的棍子都是木棍,对方的刀却是钢刀,若按此法,则都会拨开,进而被俺进步击倒。俺是否会拿棍子硬碰刀刃?中国武术的老祖先们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兵器打斗,是不提倡叮叮当当乱撞的,一定要“拨”、“撩”、“缠”、“搅”、“压”才可。

武侠电影中动不动就是横劈竖砍,如《卧虎藏龙》,“国际章”(章子怡)一把宝剑连断杨紫琼几件兵器,实际上这是不符合武术中的兵器打斗原则的,会把老祖宗笑死的。

话到此处,咱们再看施老先生所写的两个短语“架隔遮拦”、“ 盘旋点搠”,是不是觉着很有道理?所以俺说,老施这家伙肯定练过。

下面咱们再说说刀。

俺刚说过,兵器打斗,讲究的是“拨”、“撩”、“缠”、“搅”、“压”,因此,即便你有宝刀也未必占什么优势,因为对方的兵器是不会和你硬碰的。俺们的先人们也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战场上,几乎没有一个武术高手会把希望寄托在刀“宝”不“宝”上面,而是寄托在自己的刀法与身法上。

nlc202309012126

刀和剑不同,刀讲究霸气,剑讲究轻灵,谁要是拿剑当刀使,笑死三丰老神仙。

既然讲究霸气,那么速度就要快,要做到一刀劈落,鬼神皆惊,天地变色。日本人的东洋刀法就很有这个气势,虽然只是这一劈,也要练个千万次,值得学习。

那么刀对刀作战的时候,同样是不能硬劈硬砍的,除非你豁出去了,刀不要了,废了就废了,那尽可以试试看,别心疼就行,否则,当对方刀来了的时候,你的刀也要和棍一样,往旁边一拨才可。

“拨”可是很有用的。首先,如果你的力气比对方小,那么在对方向你施加纵方向的力的时候,你只需轻轻一个横向的力便解决了,避免了让对方占有力量优势。其次,一拨的同时,要进步,无形中你就会欺入对方的内线,从而在对方前力用尽、后力未发的那一瞬间,一刀结果他的性命。

这个道理和拼刺刀是一样的。对方一刀刺来,我一拨他的刺刀头,进步一刀刺杀。

好了,此刻再想想,假设你有一口宝刀,而对方是普通的刀,你敢仗着宝刀就大意么?杨志就算拿出宝刀,面对林冲这样的超一流高手,他敢托大么?

抗日战争中,西北军宋哲元部守卫长城一线,建立大刀队对抗日军的刺刀,颇为传奇,然而许多电影中却对大刀队的格斗方式有不小的误解。不少影视剧中出现这个场面,日寇一刺刀捅来,我军大刀队员怒吼一声,一刀劈断对方枪身,然后再一刀砍死敌人。解恨是解恨,可惜不对。

大刀队面对日军的刺刀时,同样是拨打对方的枪身,拨开后进步一刀杀敌,绝非拿着大刀往对方枪管子上狂劈乱砍。西北军大刀队,那是韩慕侠等一批武术家亲自调教出来的,可不是一群只知道街头搏命的蛊惑仔。

可惜,如今尚武之风日渐弥散,世人皆以阴柔为美,快男快女越发多,哈韩哈日越发盛,阳刚之气越发少,似这等横行霸道的刀法也寻不见了,令我辈扼腕。电影《黄飞鸿》中有句话:“武术都失传了,一旦有敌人打来,我们拿什么抵抗?”俺把这句话改改:“实用的武术都失传了,一旦后人问起来,我们拿什么交代?我们可有颜面?有朝一日我们死了,又有什么面目去见祖先?”

而今刀法,杀敌之术不见,花式刀法盛行,到处都是单手刀法,须知,单手刀法是不适合战场的,因为你单手力量小且难以运用腰马力,是无法拨开对方的兵器的,这就是为什么日本刀法、中国的苗刀刀法、西北军的破风刀法均为双手握刀的原因。

下面,俺把武术竞赛套路中的招数与西北军的破风刀招数做个比较,大家就知道在兵器互搏中,什么是实用刀法,什么是“花刀”了。

套路刀法的主要内容:

(1)缠头刀:刀尖下垂,刀背沿左肩贴背绕过右肩,头部正直。

(2)裹脑刀:刀尖下垂,刀背沿右肩贴背绕过左肩,头部正直。

(3)劈刀:刀由上向下劈,力达刀刃,臂与刀成一直线。抡劈刀沿身体右侧或左侧抡一立圆;后抡劈要求与转体协调一致。

(4)砍刀:刀向右下方或左下方斜劈为砍。

(5)撩刀:刀刃由下向前上为撩,力达刀刃前部。正撩前臂外旋,手心朝上,刀沿身体右侧贴身弧形撩出;反撩前臂内旋,刀沿身体左侧撩出,余同正撩。

(6)挂刀:刀尖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向右为挂,力达刀背前部。上挂向上、向后贴身挂出;下挂向下、向后贴身挂出;抢挂贴身立圆挂一周。

(7)扎刀:刀刃朝下、朝上或朝左,刀尖向前直刺为扎,力达刀尖,臂与刀成一直线。平扎刀刀尖高与肩平;上扎刀刀尖高与头平;下扎刀刀尖高与膝平。

(8)抹刀:刀刃朝左(右),由前向左(右)弧形抽回为抹,高度在胸腹之间,力达刀刃;旋转抹刀要求旋转一周或一周以上。

(9)斩刀:刀刃朝左(右),向左(右)横砍,高度在头与肩之间,力达刀刃,臂伸直。

(10)横扫刀:刀刃朝左(右),向左(右)横砍,与踝关节同高为扫,力达刀刃。旋转扫刀要求旋转一周或一周以上。

(11)按刀:左手附于刀背或右腕,刀刃朝下,平向下按。高与腰平为平按刀;接近地面为低按刀。

(12)藏刀:刀身横平(刀尖朝后,刀刃朝外)藏于左腰后为拦腰藏刀;刀身竖直藏于左臂后为立藏刀;刀身平直(刀尖朝前,刀刃朝下)藏于右够侧为平藏刀。

(13)背刀:右臂上举,刀背贴靠右臂和后背右侧为背后背刀;右臂侧平举,刀背顺贴于右臂为肩背刀。

(14)架刀:刀刃朝上,由下横向上为架,刀高过头,力达刀身,手心朝里或朝外。

(15)抱刀:刀柄朝前,两手相交,刀背贴于左臂,向前平举为平抱刀;左手持刀,左臂下垂,刀尖朝上,刀背贴于左臂为立抱刀。

(16)剪腕花:以腕为轴,刀在臂两侧向前下贴身立圆绕环,刃背分明。

(17)撩腕花:以腕为轴,刀在臂两侧向前上贴身立圆绕环,刃背分明。

西北军破风刀法:

(1) 迎面大劈破风刀:双手持刀站稳,目视前方,刀头朝上,猛一进步,举刀过头,猛劈而下,直奔对方头顶。

(2) 掉手横挥使拦腰:对方若招架,双手立刻调转刀头,横着一扫,直取对方腰部。

(3) 势成顺风扫秋叶:无论是否扫中腰部,迅速再进一步,将刀在头顶绕一个圆儿,斜劈对方大腿或者膝盖处;此举异常狠辣,若首敌未被一刀断腰,则立刻会被一刀断腿,若首敌已被一刀断腰,则他后面的敌人还没闹清怎么回事,就会被一刀断腿。

(4) 横扫千军敌难逃:无论敌方是否被一刀断腿,我马上弯腰矮身,腿成弓步,双手持刀猛扫敌方脚踝;若首敌未被一刀断腿,则立刻会被一刀断脚,若首敌已被一刀断腿,则他后面的敌人还没闹清怎么回事,就会被一刀断脚。

(5) 跨步挑撩似奔雷:敌方的刺刀捅过来,我迅速往旁边一闪同时向前进一步,再同时以刀背往上,猛撩敌方的武器,将敌方的武器撩得往斜上方高高颠起。

(6) 连环提柳下斜削:敌方武器被我的刀背撩得高高颠起的同时,我举起的刀刃刚好对着敌方的脖子,于是我立刻以刀刃猛抹敌方的脖子,抹不到脖子抹脑袋,无论抹到何处,敌人都会因受伤而停止攻击和防守,于是我趁机连环劈砍,直到敌人身首异处。“提柳”,以刀抹人。这一招当年砍下多少倭寇的鬼头。

(7) 左右搬拦凭快取:敌方以刺刀频频向我猛刺时,我一边退步,一边双手握刀,左右格挡,以使敌刺刀偏离中线,不能刺中我。

(8) 移步换型突刺刀:连续格挡开敌人的刺刀后,寻机迅速一脚踏入敌方内线,同时刀头向前,一刀捅入敌人身体。

如何?一个是国标,一个是战场上的,哪个更牛,一目了然。

每当俺看到武术套路竞赛的时候,每当俺看到人们拿着一把太极刀在慢悠悠耍弄的时候,俺都会想起祖先们横刀立马,血沃黄沙的场面。俺们的破风八刀曾经让日本鬼子魂飞魄散,而如今,鬼子仍旧一板一眼的传授着他们的剑道,而俺们及俺们的后代,又有几个人知道破风八刀?

失落了自己的文化,就等于忘记了历史,而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世上哪有什么神兵利器,中华武术中的精华,就是神兵利器,而我们在追求神兵利器的同时,却毫不犹豫地扔掉了这把一直就在身边的神兵利器!

篇5:水浒传英雄人物林冲形象论

浅谈《水浒传》中英雄人物林冲的形象

摘 要:林冲是《水浒传》中描写最出色的起义英雄将领。他是被逼上梁山的。开始他为了保位自已的地位和舒适的家庭生活,一再忍让,直到忍无可忍时,才义无反顾的道路。

关键词:水浒 林冲 形象

《水浒传》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中,个性鲜明者多达二三十个。而在这其中,形象最为丰满,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成熟完备的,我认为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

在小说中,林冲的出场,是在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落发为僧,辗转来到东京,看守大相国寺荣园之后。此时林冲本是携娇妻张氏来相国寺还香愿,见了鲁智深使禅杖,不觉入神,因此忘情喝彩。随着这一声喝彩,一位武艺高强,侠骨柔肠的水浒英雄豹子头林冲,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一、呵护爱情,钟情娇妻

林冲的出场,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 鲁智深:道“教头今日缘何到此?”

林冲答道:“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不想得遇师兄。” 由此可见,林冲对于矫妻,宠爱有加,妻子逛庙,丈夫陪同,真是好一个护花使者!这一现象,在夫权高高在上的封建社会里是不多见的,如有,也多见于妻强夫弱之家,丈夫往往是被逼而往。但林冲不属此例,林冲本是英雄了得,矫妻在家也是小鸟依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小说的叙述中看出来!

林冲正准备与鲁智深结拜、叙情、饮酒,忽得使女锦江来报:“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林冲闻言“慌忙”别了新交兄弟鲁智深,“急忙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岳庙里来。”此处一个“慌忙”,一个“急忙”,可见林冲心情之急迫,矫妻在他心中之地位!须知在讲兄弟义气的封建社会,社会上流行的是:“兄弟是手足,妻子如衣裳。”结拜兄弟在上至大丈夫,下至平民百姓的心目之中,也是重于妻子的。何况林冲又是一个以“义气”为重的好汉英雄。但林冲虽很重视兄弟情份和朋友义气,亦看重夫妻之情,矫妻在他的心中和兄弟、朋友一般重要,这在封建夫权社会里,其实是不常见的,在《水浒传》的众英雄中,如此夫妻情

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深的也不多见,如宋江与阎婆惜,武大郎与潘金莲,杨雄与巧云等等,都因夫妻情疏而后反目成仇,引来杀身之祸,这其中虽有很多原因,但也有其大丈夫、男子汉的夫权观念在作怪,林冲却绝不是这样,而是处处为矫妻考虑,时时将妻放在心中。

前人评价林冲,大多落在“隐忍而行,逆来顺受”上,并进一步指出这是由于林冲阶级出身,身份经历而造成的性格特点。但我以为并不尽然。小说中虽然极力渲染了林冲的隐让,但我认为,造成这种隐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出身,地位经历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由于他的本心善良和对家庭,妻子的呵护之情和责任感。他在遭受高俅陷害,打击之时,不是不敢反抗,更不是无力反抗,而是为了对妻子的真爱而暂不反抗,这就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才是能屈能伸的真英雄!

二、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

一般的小说,要充分地理想化的写一个正面人物,往往一开始就要写他的优点。但是《水浒传》不一样,林冲在《水浒传》里边是个响当当的英雄,了不起,作者是热烈地歌颂他的,可是一出场就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

“忍”之一: 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知道以后,扳过来,先自手软了。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小说在这里写得非常好,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活动。

林冲与鲁智深此时的比较:鲁智深就不买账,鲁智深有一段话是响当当的,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慰,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酒家三百禅杖去了”。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已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已怕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忍”之二:接下来还是写林冲想苟安,忍。但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

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忍不下去。所以小说接着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把林冲的妻子骗到他家里面楼上。林冲得知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他拿起这个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内,而是去找陆谦。也就说,林冲已始开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范围有限。应该找高衙内,这里大概有两个意思。

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色,有根有据。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侯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就是《水浒传》的现实言义。

三、侠肝义胆、救困助危

在“水浒”英雄,有许多是个性粗暴、动辄杀人的莽汉,即便是作者寓以深情描画塑造、深得读者喜爱者,亦大多如是,如鲁智深,如李逵,虽有仗义行侠之举,但也有一言不合,便要杀人的糊涂行径。至于设黑店,劫商贾,卖人肉包子的强人,在水浒百零八名好汉中亦不鲜闻。严格地说来,那些人虽然或是因生计所迫,或是因官府所逼,亦即是无奈之举,但终究难称好汉、英雄,也不能说是替天行道。《水浒传》编著之所以写他们,也应该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实情,在历代农民起义队伍中,鱼龙混杂的现象是时常存在的,他们中有为万民请命者,替天行道者;亦有浑水摸鱼,大逞杀欲之人。而林冲却不是这样,他绝没有逞能好杀之念,在很多时候,却是有着菩萨心肠,多次救人急难,为人解困,如在东京,任八十万禁军教头之时,替酒生李小二脱免官司,小说中是这样交代的:

“„„这李小二先前在东京时,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却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又与他陪了些钱财,方得免脱,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

小说中的这一段交代文字,有几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被救助者李小二只是一名酒生,用现在的行话来说,大概是酒店茶楼的服务员,并不是小说中所标榜的武艺高强的好汉,以前与林冲的关系,也应属一般,最少算不上同乡、旧故、亲友之列。二是在李小二坏事之后,是“得林冲主张陪话”。此处的“主张”二字,应是“主张张罗”之意,也就是说,不是李小二找林冲帮忙(因为李小二知道,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李小二只是一个酒生,地位悬殊有天地之别,一者找不上,二者即便找上了也是自讨没趣)而是林冲仁心宅厚,同情弱小,主动为之出头摆平,这其中,林冲自然有这个资格和势力的,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应该相当于现在的京战卫戍司令部的官员,有他出面,李小二自己就可以免去官司之祸,这在当时,对李小二这样草民百姓来说,实在是一件天大的善事,更何况林冲为他陪话、赔钱,为他赉发盘缠,指点生计呢?林冲之仁实在令人感动!

古语有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一般是在人命关天的时候,况且书典

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所载,被助之人大多是佳人才子,或落难英雄,如鲁智深救助潘金莲,护送林冲,即属此类。而林冲此中善举,则完全是率性而为,见不得弱者受欺,对一个可以说素昧平生的贫困草民,这般相助,实不多见,同时他所采取的帮助弱者的方式,并不是当时所常用的,小说中所常见的以暴易暴手段,而是利用自己的声誉、威望和影响,来化解矛盾。这实在是称得上高明。不但在当时令人景仰,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符合“和谐社会”的理念的,因此,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林冲不只是不意气杀人,而且在被人误解、受气之时,也时时忍让,情愿负辱而行。如在柴进庄中与洪教头比武之时,面对着洪教头的无礼,他一再迟让;在沧州牢城,面对差拨的谩骂,他陪笑脸,送银子;在初上梁山时,他面着着白衣秀士王伦的百般刁难,也只是暗自叹息“命蹇时乖”。也许有人会说,林冲这样一味忍让退缩,真是软骨脓色,怎算得梁山替天得道的英雄好汉?是英雄好汉就必须敢作敢为!确实如此。而林冲这样正是敢作敢为,且敢为人先的英雄好汉!只是他的敢作敢为是当作则作,当为则为,绝不乱作胡为!这正是一个英雄好汉应有的气度。韩信能于市井受胯下之辱,方成就了开辟汉家天下的千古名将,林冲能在屑小之辈前忍隐以行,才有了梁山水浒替天行道的侠义英雄!

是替天行道的侠义英雄,就一定是敢作敢为,也就是刘欢在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歌中所唱的:“该出手时就出手!”于是就有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报仇雪恨,手刃仇敌上梁山,于是也就有了在晁盖起义上梁山而王伦嫉妒贤能,拒不接纳之时,林冲拍案而起,火拼王伦,而后推晁盖为山寨之主,为梁山事业立基石为替天行道立首功!

如果说,山神庙手刃三贼的林冲,还有报私仇的因素在内,那么,在梁山寨火拼王伦的林冲,还完全是为了替天行道,容不了王伦的小鸡肚肠,于是林冲替天行道,于是火拼王伦。在此时,林冲决不能忍让,也绝不会退缩,这就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林冲,小事可忍,大事敢为,绝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大局,为了替天行道!这一点,从林冲火拼王伦后,力推晁盖为山寨之王,而且甘居吴用,公孙胜之后,更可以看出林冲的高风亮节。

所以作者写林冲杀人,不是一般的杀人,是写他革命造反性和正义性,他杀人杀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写出了一个英雄人物。所以这里写林冲杀人写得是很有讲究的,有这么几点:

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篇6:《水浒传》之林冲人物分析

“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一个活生生的武将形象跃然于纸上——林冲。我眼中的林冲是一个英雄人物,他重情,重义,明是非黑白但他也有隐忍,随遇而安的一面。

林冲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从高衙内的出现后,他的人生步步跌入低谷,走上官逼民反的道路。

林冲在与高衙内相遇后,又被设计而误入白虎堂,使得高太尉给他按了一个“故入节堂”而要置他于死地,幸亏孙佛儿从旁开脱,保得一命发配沧州。发配途中,不仅受到薛、董二人的的虐待,还差点死于野猪林,幸得鲁达相救。鲁智深本想杀掉薛、董二人,林冲却保下二人性命,深明大义,知道是高太尉指示暗杀林冲,这点足够现他明是非黑白,深明大义!从他对鲁达的话中还可以看出,林冲是个知恩图报的英雄人物。

他的人生一跌再跌,但他从未怨过任何人,也从未对高太尉有半点不敬,而只是认为是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发配沧州,一直安分守己。发配前,他与妻子离别并立下休书,不原因自己而耽误妻子的青春年华。林冲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英雄人物。

到达沧州时,偶遇旧知李小二,从李小二的话中可以看出林冲对其曾经伸出援手,充满侠义的解救了李小二“官司”之难。林冲人生的转折点还是源于高太尉的打压,一直以来林冲都是隐忍的生活,如果不是高俅一步一步设计紧逼林冲,他也不会有

往后的新形象,也不会雪夜上梁山,走上官逼民反的道路。林冲在这之前,他安分守己的仔细地看守草料场,通过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得出林冲他想做好他的职责——好好看守草料场,他也随遇而安的生活。林冲雪夜外出,回到草料场时,发现茅草房已被大雪压倒,他仔细的检查火种,确保茅屋不会着火才跑到寺庙安身。躲在寺内无意间听到了陆虞候被高太尉派到草料场来密谋杀了林冲,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林冲心中的堆积已久的矛盾心情犹如一把大火,熊熊燃烧起来,气急之下杀了陆虞候等三人,开始了新的人生,新的逃亡,无奈上了梁山。

篇7:水浒人物评析---林冲

周先慎,男,1935年12月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宋元明清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古典小说鉴赏》、《明清小说》《<明清小说>导读》《古诗文的艺术世界》等多种。内容简介:

《水浒传》的艺术要放到中国古典小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才能看得清楚。

第一个问题是人物描写。这是小说创作的中心问题,情节再吸引人,如果人物没有血肉,没有生命,就不是好的小说。塑造英雄群像,人物的理想化,传奇色彩等,这些和《三国演义》是相同的。其一,是人物性格的多侧面和具有比较复杂的内涵。《三国演义》的人物比较平面,除个别的人物如曹操,具有看似矛盾的较复杂的性格内容外,其他人物的性格内容都比较简单和单一,而《水浒传》的人物就要复杂得多,最突出的是写英雄人物而不避讳写他们的缺点,而写缺点却又并不影响将他们塑造成高大的英雄形象,相反却显得更加真实,更加血肉丰满。如林冲、武松等人都是如此。

其二、与此相联系的是,《水浒传》人物的思想性格不仅具有理想化、带有传奇色彩的一面,更有贴近生活、具有普通的平凡人品格的另一面。因此《水浒传》的英雄人物不是神而是人,读者感到亲切,容易接受。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艺术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三、《三国演义》人物的性格定型化,看不出同生活环境的联系,性格没有发展变化,而《水浒传》的人物性格却同人物的出身、遭遇、具体的生活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能随着生活遭遇的变化而发展变化。这一点林冲性格的转变表现得非常突出。

第二个问题谈谈细节描写。细节是生活的血肉,也是小说艺术的血肉。《三国演义》中也有细节描写,但比较少,比较简单,也缺乏丰富的内容,而《水浒传》的细节描写则要丰富、细腻得多,而且能充分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拟通过《水浒传》中两个人们熟知的精彩片断《武松打虎》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全文)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文学馆。说到《水浒传》艺术上的成功,就离不开要谈《水浒传》的人物塑造、离不开说一百单八将,这组人物群像都或多或少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的人物特别富有人性的姿彩和人性的光华,像林冲、武松,我们一提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活托托的一个林冲形象便如在目前。今天呢,我为大家请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周先慎教授,请他为我们讲——从林冲谈《水浒传》的人物描写,大家欢迎。

大家知道,小说艺术创造的中心是人物形象。这个小说有情节、有构思,但是你的情节再生动、再曲折、再吸引人,但是你的人物写得不好,没有血肉,苍白干瘪,那么这个作品是不能算成功的。我们古代的几部小说名著,都是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像《三国演义》、《水浒传》里边那些主要人物都是家喻户晓,长期活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当中。所以这个人物形象的成功是小说艺术成功的关键。那么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就是怎么样反映这个现实生活,怎么样把生活反映得更加真实、更加能够为读者所理解、所接受。那么中国古典小说的现实主义艺术,有一个发展和成熟的过程。这个发展、成熟的过程,也跟人物形象的塑造分不开。所以我想先谈第一点,以林冲为例,谈《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的现实主义艺术。它的特点就是从生活出发,从生活里边来。人物有什么性格特点,这个特点后来有什么变化,都是从生活里边来的,都有他的出身、生活遭遇,他生活的具体环境,有根有据,所以就令人信服。

大家看了《水浒传》以后,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一出场,这个大家要注意,要充分地理想化的话,那么一开始,写一个正面的英雄人物,一开始就要写他的优点。但是《水浒传》不一样,《水浒传》人物出场,林冲在《水浒传》里边是个响当当的英雄,了不起,作者是热烈地歌颂他的。可是一出场就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

你想想看,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军官妻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了以后,他把这个人、把调戏他妻子的人肩胛扳过来。这个地方有一句描写非常精彩,怎么写的呢?就是“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知道以后,扳过来,先自手软了。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这个小说写得非常好,因为刚刚认识鲁智深,大家好武,而且讲义气,新认识的结义兄弟。鲁智

深就带着一帮泼皮来帮他打,结果鲁智深来了以后,他把高衙内放走了。

但是鲁智深就不买账,鲁智深怎么说呢?有一段话是响当当的,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我不怕。他说“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你看,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水浒传》不只是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水浒传》写林冲的性格转变,写得非常出色,有根有据。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

林冲上山的过程就是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这么一个转变过程。所谓上山就是造反的意思,就是反叛统治阶级,就是敢于起来抗争。林冲上山是走了一个非常艰苦的道路。《水浒传》写人物,我在这儿提一句,大家注意,不同的英雄有不同的性格,上山走的是不同的道路。这个不同的道路是跟他性格有关系的,这个性格又是跟他的家庭出身、他的生活境遇有关系的,这个写得非常好的。你看李逵上山是最痛快的,宋江是最曲折的,我就不细说了,大家去看,很曲折。鲁智深是最爽朗的,爽朗跟痛快不完全一样;李逵是最痛快,鲁智深是非常爽朗,一点都没有瞻前顾后,凄凄惨惨切切,那种情景一点没有,非常爽朗、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主动地向统治阶级出击。军官当不成就当和尚,和尚当不成就上山,非常爽朗。但是林冲走的道路是非常艰苦,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作者写林冲的转变,它是有很多伏笔,大家不要忽略了。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过,他说“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也就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所以你看小说写得很好,他虽然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所以虽然是统治阶级里边的人物,但是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是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础。林冲能忍,宽容了压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对手可没有放过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所以他非常不满的胸中,有一腔不平之气的那个对立面、那个社会的黑暗势力、罪恶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

所以接着就写他想苟安,忍。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所以小说接着就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就是林冲的结义兄弟,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骗到他的家,骗到陆谦的家里面楼上,要想强暴,想侮辱。这个时候他也不加追究,只是气愤地把陆谦的家里砸了个粉碎。因为在陆谦的家里,把陆谦的家砸一个粉碎。这时候有一段描写,小说有一段描写也是值得注意的。就写“林冲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大家注意这个解腕尖刀很有文章的,“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找陆谦去了,他拿起这个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内,而是去找陆谦。注意这个地方,写得非常准确、非常精彩。也就说,林冲已经开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范围有限。你应该找高衙内,对不对?你怎么去找陆谦?这里边有两个意思我觉得大家要体会。第一个意思,还是怕高衙内,吃着他的请受,不敢惹他。前面说了,权且饶他这一次。这是第二次了,他又忍让了,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这就是写林冲重义。通过这个情节,还有弦外之音,还有潜台词,就是说陆谦是我的结义兄弟,背信弃义,不讲义气的人林冲是最痛恨的。注意,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当中非常美好的东西,很宝贵的东西。这是他以后能够转变,而且转变以后革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么到了以后,他发配沧州以后,作者又一次点示我们林冲好义。就是什么呢,大家读过很熟悉的“风雪山神庙”。他到了沧州以后,正好有一个卖酒的李小二,李小二称林冲是“恩人”,而且报告他陆谦、高俅他们、高衙内派陆谦到沧州杀害他。那么李小二为什么要跟他报告呢,因为这个很冒险的、冒生命危险的,就是因为过去林冲救过他,他吃了官司以后,他帮助了他,而且给了他钱,所以他称林冲是恩人。那么这就写出了林冲的克己好义、乐于助人的这种侠义心肠、讲义气。所以后边是明点,前面有暗点,这都是写林冲思想性格转变的依据。

所以作者就是通过这么一个情节,通过林冲妻子被花花太岁高衙内看得长得漂亮,去加以调戏,这样一个情节,写出了林冲的性格。既写出了林冲的性格,又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罪恶,统治阶级的黑暗和罪恶。这样也就揭示出来梁山起义事业为什么会逐渐发展壮大,很多人都要投奔梁山,梁山事业壮大,就是因为逼上梁山。逼上梁山在林冲的身上体现得最鲜明、最突出,走投无路了,然后才上山。但是,林冲到这个时候发配沧州以后,还是能忍,还是忍辱负重。你看小说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

内就不来了?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这样的话,读者就对于罪恶势力更加憎恨。

你看我们读到“野猪林”,就记得这个情节。一路上押监他的是董超、薛霸,两个差人,一路上对他真是非常地厉害,虐待他。水也很烫的,用烫水让他洗脚,烫得非常厉害。后来走到什么地方呢?走到野猪林,就是笼罩着烟雾的野猪林,这时候受到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所以你想,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所以《水浒传》写人物在特定情景之下,不同的人物会说不同的话,这个很多的。比如说武松打虎,打虎之前在酒店里面喝酒,喝了很多酒。店老板叫他不要上山,因为山上有老虎,这儿有政府的文告,他不信。他说你是开黑店的,想我留在这儿晚上害我,他走了。而且说就是有虎,老子也不怕,豪言壮语。但是快上山的时候,小说写得很准确,看见印信榜文,他在路上看见两次公告,一次只有白纸,没有盖章的。第二次看见印信榜文,这个小说写得很准确,就是政府盖了官印的,这个是真的,这个时候就写武松他有思想斗争。武松是非常好面子的,在生死关头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上山,但是这个面子还是要要的。大家想想,如果是李逵和鲁智深,那就痛快得多,不怕就上去,要怕就回去,没有那么多讲究。所以《水浒传》写人物在特定情景之下,特定的人物性格他会说什么话,不能换的,是性格化的。然后这个时候,一路保护他的鲁智深到了野猪林,就要跳出来,跳出来以后,想把杀害他的两个人干掉。你看这个时候,林冲又出来跟他说好话。林冲的这个能忍的性格我们读者都不能忍,对他这种性格不能忍,把你迫害成这样,马上就要把你杀掉了,你还替他们说好话,这种能忍的性格,真是无以复加,简直叫我们读《水浒传》的人都不能忍。但是现在他忍了,不断地写他这种能忍的性格,同时也揭示他善良的一面。一直后来到草料场,让他到草料场,也是个阴谋诡计,放火烧死他,他不知道。他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稳。结果去了以后,最后火烧草料场,他在山神庙里面听见陆谦他们三个人,亲耳听见,说要把林冲的骨头,烧死了以后,把他的骨头拣回去到高俅那儿去领赏。这个时候是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打开山神庙的门出去把几个人杀了,然后造反上山,由此就实现了彻底地转变。

你看林冲转变以后,从“火并王伦”开始,到以后,以后反对招安也是很坚决的,判若两人。但是这种性格的巨大转变,是一步一步写出来的,有生活的依据,令人信服,这才是有血有肉的英雄。

第二点,我想讲一讲《水浒传》的细节描写。细节可以说是生活的血肉,我们在生活里边,并不是每天都是那种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总是普普通通,平凡的生活琐事比较多。所以细节是生活的血肉,也是小说艺术的血肉。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离开了细节描写,就没有小说的艺术。“风雪山神庙”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中学里面就学了。那个戏真是非常细腻。让他管那个草料场,我刚才讲了,他以为是好差事,实际上是一场阴谋,放在那儿去准备烧死他。他去了以后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外边下着大雪,进屋以后,他就拿起柴炭点火,生起焰火来。但是这个草棚已经坏了,风都可以刮进来,很冷,所以当时写林冲怎么想呢?怎么过冬呢?他就想等到天暖和以后,待雪停了以后,到城里边去要唤一个泥水匠来,把它修好。这是什么意思啊?这是想在这个地方好好过日子,对不对,不是凑合,想等雪停了以后,把这个草棚修好。然后就写他烤了一会儿火,烤了一会儿火以后还是冷,就想到前面那个老军指示他五里之外有一个卖酒的地方,可以去买酒喝。他因为太冷,就想到那儿去买酒。走以前,你看写这个林冲性格非常精细。把这个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信步投东”。注意他锁门,前后两次写他锁门,这个门有什么好锁的,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而且都破了,他还锁,林冲这个人很谨慎。然后在半路上经过一个古庙,就是山神庙,他还怎么呢?还进去顶礼膜拜,求这个神来保佑他,保佑什么呢?就是安安稳稳地过日子,都走到这步田地,简直是走投无路了,他还是这种心思、打算。然后喝完酒以后,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两块牛肉,迎着风又回到草料场。结果一看雪下得越来越大,把草厅压倒了。他这个时候想,怎么办呢?就把这个花枪,注意这个花枪,花枪、葫芦放在雪地里边,生怕那个火没有灭,伸着手从破败的墙壁伸进去摸一摸,摸到雪水已经把火完全浸灭了,他才放心。然后抱着一床破棉絮,挑着他的那只枪,挑着他的酒葫芦,然后到山神庙去。这个金圣叹读《水浒传》我劝大家好好去看看,他有的批语很精彩的,他这个地方读得很细。他就批了一句,他说:“只拿一条破絮被,说明过一夜,第二天还要回来。”他读得很细,那就是说什么呢?就是今天晚上暂时过不下去了,我到山神庙躲一个晚上,我还得回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能够忍受,还是要想平平安安地在这个地方过日子。

所以通过“风雪山神庙”,一系列的非常细腻的细节描写,揭示了林冲的内心世界。好端端的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一个美好的、幸福的家庭,被高俅、高衙内迫害到这种凄凄惨惨的地步,还没有想到要反抗,还要想到安安生

生地过日子。你们看,作者是到无以复加之处还要加一笔。一直到草料场火起了,他听到火起的声音,想起来了。一般的人,人之常情,想到这个情况,我是看草料场的,现在草料场火起了,赶快逃跑啊,对不对?他不,他首先想到的是赶快去救火,你说林冲忍受到什么程度,善良到什么程度,他想到要去救火。我刚才讲了,亲耳听到门外陆谦他们说,这次把林冲烧死了,我要拣他的骨头去请赏。这一下子,怒气爆发出来了,打开门出去报仇,这才最后进行了转变。

所以这个细节描写,“风雪山神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他的动作、他的心思、他的整个发展过程,都写得非常细。下边就是写林冲最后打开庙门出来杀人了,林冲出来以后先是举手一枪,先把那个差役杀死。作者在这个地方写林冲杀陆谦写得很细的,比那两个人要细。这就说明他不是为写杀人而写杀人,而是通过杀人写林冲思想性格的转变,写他走上革命的道路。所以他满腔的怒火、满腔的怨愤、满腔的仇恨,一下子爆发出来,是要痛痛快快地报仇。所以他对付这两个人以后,就来对付陆谦。他就大声地喝道,“好贼,你待哪里去”,往哪儿跑,“批胸只一提,就把他提起来,然后丢翻在雪地上”。这个时候小说写林冲杀陆谦写得很有讲究。他这个时候不要花枪了,他把枪拿来插在雪地上,“脚踏陆谦的胸口上”,踩在他的胸口上,然后从身边取出一口刀来。我前边讲,你们要注意这个解腕尖刀,这个时候取出来解腕尖刀在陆谦的脸上割着,先不杀他。然后发表了一篇革命的宣言。

所以作者写林冲杀人,不是一般的杀人,是写他革命造反的革命性和正义性,他杀人杀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写出一个英雄人物。所以这里写林冲杀人写得是很有讲究的。有这么几点:第一,他能分清主次,主要敌人是陆谦,我先不对付你,我先把两个次要的解决了,然后集中力量来收拾主要的仇人陆谦,这是一点,能分清主次;第二,不是不明不白地就把对方杀死,而是先问罪谴责。刚才我讲的,杀得光明磊落、理直气壮,革命宣言,我为什么要杀你?你太坏了,背信弃义;第三点,就是写他杀三个人的杀法是不一样的,用的武器不一样,杀法也不一样,详略也不一样。所以总体来说,林冲杀人杀得有身份。什么叫有身份?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有斗争的经验。有性格,他很精细,很讲究策略。有思想,那就是为正义而杀人,不是不明不白,随随便便地去杀人。有思想,有章法,就像我们写文章一样,主次、详略都要搞清楚。哪个为主,哪个为次,哪个详、哪个略,先杀谁、后杀谁,很有章法。

大家想想看,如果换成李逵报仇,是一种什么杀法?显然是另外一个样子。所以《水浒传》写人物完全是性格化的,写得非常好。《水浒传》对一些小的物件的处理,也是非常精细的,很值得我们注意。前面我提到挑酒葫芦的花枪,不断地写,不是随便的。不断地写他用花枪挑着酒葫芦,几次写到。这个地方你要注意了,我们读得不细的话,就以为那个花枪是挑酒葫芦的,实际上不是,实际上报仇要杀人的。还有就是李小二报告林冲说陆谦他们追到沧州来了,可能要害你。林冲是专门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到了最后报仇的时候,一只脚踏在陆谦的胸口上的时候,这个时候从身上拿出解腕尖刀来了。特意为你准备的,此时不用更待何时,对不对?所以俄国的大作家契诃夫讲剧本创作的时候,他有一句话,他说,你如果在第一幕里边,写墙上挂着一把枪的话,那么你在后边一定要放枪,要不你这把枪就不必挂在这儿。所以我说前面写的挑酒葫芦的花枪,还有那把解腕尖刀,都是墙上挂着的“一把枪”,后边就派上用场了。所以我们读《水浒传》要读得很细,作者有艺术匠心的地方,不要马马虎虎读过去,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谢谢。

篇8:《水浒传》中林冲形象分析

林冲火并王伦之后在梁山上与众好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肆分金银,好不快活。从此,林冲告别了忍气吞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状况,又成为一个豪情壮志、忠肝义胆的英雄好汉,同时他的才华也不断地得到这支忠义之师的赏识。可是林冲还是有点忧伤,因为自己到现在还无法与妻子张氏团聚,后来得知妻子被高衙内残害后绝意要杀了高俅以报仇雪恨,一个重情重义、有仇必报的英雄人物形象得以体现。

(一)招安前才华出众

“二打祝家庄”、“三打祝家庄”、“高唐州救柴进”、“大战呼延灼连环马”、“曾头市救晁盖”、“收关胜之战”、“东昌府收张清之战”中,林冲是一个武功高强、肝胆相照、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军,是一个有着将领风范的英雄人物,因而受到了梁山好汉的尊重与敬佩。

可当再次遇到仇人高俅,又未能报仇雪恨时,一个响当当、有血有肉的汉子就从此对生活失去了信念。此刻的林冲是一个有仇必报的英雄形象,可还是让人怜悯, 又让人同情。

(二)招安后重情重义

“征讨方腊”中,林冲因未能报仇雪恨而悔恨埋怨, 但林冲仍然与梁山众位一起并肩作战,可见林冲的确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其次,他不愿抛弃兄弟们是为了为梁山再出点力,帮助梁山好汉们征讨方腊时减少死伤。此刻林冲活着不是为别的,他不愿意看自己亲近的人再次被奸臣所害,被反贼所伤,一方面强调林冲重情重义的形象,另一方面突出了林冲忠肝义胆的英雄气魄。

在“六和寺”养病时,他回想起当初与鲁智深比武的场面,感念自己当年沦落时鲁智深对他的照顾,如今鲁智深死了,他伤心欲绝。在最后的时刻,他没有回想自己的娘子,没有回想自己的母亲,却回想起鲁智深, 可见林冲的重情重义。

二、林冲侠肝义胆的英雄气魄

林冲在草料场杀死陆虞侯、富安、差拨后,得知官府正在四处缉拿他,被逼无奈只好投奔梁山,落草为寇。此处林冲又那么地无奈,一个堂堂英雄好汉的形象再次被压了下去。梁山寨主王伦让林冲去纳个投名状以表真心入伙,但林冲虽然说是朝廷重犯,可他心底依然是一个光明磊落、重情重义之人,他不愿意滥杀无辜,最后遇到杨志才暂且让林冲留于梁山,一个坦荡的英雄好汉形象再次又被权力压了下去,空有一身好本事但无法施展,让林冲感觉到活得如此窝囊,让读者对林冲产生了同情。

(一)林冲救弱济贫的英雄形象

梁山寨主王伦为人刻薄,目光短浅,喜富厌贫,为难林冲,不想让林冲入伙,此时林冲的英雄形象再次被湮灭了,他只能厚着脸皮求王伦,塑造出了一个无奈、落魄的林冲形象,完全失去了英雄人物的气概。

因为不想滥杀无辜,林冲想去抢劫,弄点财物给王伦兴许他还会答应他入伙。往日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八十万枪棒教头,如今却变成了一个打家劫舍,为一点钱财而大费周折、左右为难的人,可见林冲的善良、正义。

(二)林冲侠肝义胆的英雄气概

林冲也找到了自己的英雄气概。可是王伦为人心术不正,心胸狭窄,有妒贤之心,所以在山南水寨亭设宴有意要赶走晁盖等人。林冲此时坐立不住,不愿把诸位英雄豪杰扫地出门,与王伦争斗几番最后杀死了王伦, 推举晁天王接任寨主之位,体现出林冲不愿再受人凌辱, 不甘再察言观色看人脸色的侠义气概。他的善心、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也因此再一次地得到了激发,此时的林冲又是那么体谅、同情、爱惜天下英雄。

上一篇:青岛市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试点工作实施意见下一篇:高中音标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