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的学问阅读答案

2024-04-25

剪枝的学问阅读答案(共12篇)

篇1:剪枝的学问阅读答案

暑假(jià jiǎ) 里,我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啊,只见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桃子。

I 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fú fó) : 胖娃娃的脸蛋。我又惊又喜,不禁(jìn jīn) 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还真有道理呢!

1. 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 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填空。

(1) 这句话是把 比作 ,这样比喻的好处是 。

(2) 请你也写一个比喻句。

3. 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究竟蕴含着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

暑假选第二个仿佛选第一个不禁选第二个

2、比喻句: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

(1)这句话是把桃子比作脸蛋,这样比喻的好处是写出了桃子的光鲜红润。

(2)自己写比喻句:今晚的月亮像弯弯的小船。

3、道理:剪去枝条,增加产量。

篇2:剪枝的学问阅读答案

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满怀好奇地走进桃园,只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忙着剪枝。“咔嚓(chācā)、咔嚓”,随着剪刀挥舞,一根根枝条被剪了下来。我着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拿起一根剪下的枝条,笑了笑,对我说:“你别看这根枝条长得粗(cūchū)壮,其实它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fēnfèn)夺走。”接着,王大伯抚摸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充满信心地说:“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啰!”我将(jiàngjiāng)信将疑: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

1、用“”画去括号中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2、文中加“△”的词可以换成。

3、“将信将疑”的意思是 ,要读好“将信将疑”必须读好画线句子中“ ”一词。

参考答案:

1、不正确的读音依次为:jiē、cā、chū、fēn、jiàng

2、文中的词可以换成(家喻户晓)

篇3:剪枝的学问

剪枝———增果

果树在生长过程中会生出许多“徒长枝”, 它们不结果实, 如果不把它们及时剪掉, 只会白白地消耗营养, 使来年的果子不仅结得少, 而且结得小。

多年来,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究竟是什么?一直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重申了语文学科的两个基本特性———基础性和工具性, 但由于使用的是加法思维, 语文教学的头绪越来越多、越来越杂。有人认为, 语文教学要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有人认为,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人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到底是什么, 谁也说不清。结果正如已故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所说:“说法越多, 花样越多, 头绪越复杂, 目的越不明确, 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 学者迷迷糊糊”。致使语文学科这棵任意疯长的果树, 枝杈越长越多, 叶片越长越密, 可果子却越结越少, 越结越小。语文教学已进入了危机。我们为什么没有想到果树需要修剪的道理, 为什么不能把那些外表好看, 只会争夺养料而不能结果子的“徒长枝”, 遮挡阳光、影响通风、互相挤碰的“并生枝”“病弱枝”大刀阔斧地剪掉呢?张志公先生早就说过:“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切切实实地在训练中学会操纵和使用语文工具, 不允许离开这种训练去空讲大道理, 空讲理论知识。”王力先生也早已说过:“语文课最要紧的是一定要从语言的角度来教。”“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语文教学这棵“疯长”的果树, 确实到了该“剪枝”的时候了。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接受苏教版小语教材的教学思想:运用“减法思维”, 旗帜鲜明地确立一个最基本的思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 必须以语言训练为中心;小学生学习语言, 是从实践意义上学会最基本的语言运用, 而不是从理论意义上去研究语言学知识, 因此必须立足于练好最起码的、运用水平的语文基本功。

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怎样形成的?语文课上语言训练的根本途径和运行机制是什么?我们总是习惯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线来组织教学结构, 用教师的分析讲解来挤占或取代学生的主体感受;用各类知识的灌输, 来排斥或取代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教师好像是一个“不识相”的“婚姻介绍人”, 总不能恰当地摆准自己的位置, 不愿意或不满足于仅仅充当“牵线人”的角色, 而习惯于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注意中心。不肯让学生直接充分地接触课文中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 偏要迫使学生间接接受游离于现象之外的“中介信息”, 或是总结出来的、抽象枯燥的知识结论。学生学到的不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语言材料, 而是诸如“艰苦朴素”“英勇顽强”之类概念化、标签式的“被榨干了汁水的语言的标本”。我们在这条路上走得已经够久了, 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去很好地反思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习语言要遵循语言的规律, 强调语文本体, 强调语文实践。汉语是母语, 学习汉语要遵循母语习得的规律。

为此, 笔者认为:当前, 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变“满堂问”“满堂讲”为“满堂读”“满堂悟”“满堂得”, 要让学生“自主”“自读”“自得”, 教师不要替代。要启发学生悟在关键处, 只要是悟中所得, 都为真得, 都是灵光闪现, 都必须给予积极的鼓励。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作文教学, 要从写作本质来思考, 要指导学生关注生活, 用心感受生活, 要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写身边的人和事, 要让学生自由表达。“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真感情就是好文章”。那些起承转合式的, 三部曲式的, 虎头、猪肚和豹尾式等范文指导式的训练要适可而止。指导要直接指向作文的过程, 直接指向作文背后的生活, 直接指向作文后面的那个人。只有这样, 作文才能显示其真正的本真态、健康态和发展态, 学生也才能喜欢作文、享受作文, 作文与做人的同步发展才成为可能。

剪枝———固本

剪技能增果, 但光剪枝不施肥, 果子照样结不好。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光靠课堂四十分钟是不行的。《课程标准》强调:“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 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 改变只局限于教材、满足于单一的课文教学的落后局面。要在生活中活学活用, 逐步做到语文生活化, 生活语文化。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生活, 时时观察生活, 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小事, 培养学生认识生活、丰富生活、概括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实施语文生活化教学改革, 教师要让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 把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如组织学生游览当地的风景名胜, 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或深入社会了解风土人情, 古今变迁;或收看电视新闻, 洞悉时事要闻、国际风云;或搜集学校大事、班级趣闻等等。让生活“解放”学生的心灵, 引导学生创造生活, 拓宽作文的空间, 增添语文的乐趣, 强化语文的功能, 使学生从爱生活到爱语文, 从爱语文到爱创造。亦如剪枝、施肥固本的道理。

篇4:剪枝的学问

剪枝——增果

果树在生长过程中会生出许多“徒长枝”,它们不结果实,如果不把它们及时剪掉,只会白白地消耗营养,使来年的果子不仅结得少,而且结得小。

多年来,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究竟是什么?一直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重申了语文学科的两个基本特性——基础性和工具性,但由于使用的是加法思维,语文教学的头绪越来越多、越来越杂。有人认为,语文教学要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有人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人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清。结果正如已故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所说:“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越复杂,目的越不明确,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致使语文学科这棵任意疯长的果树,枝杈越长越多,叶片越长越密,可果子却越结越少,越结越小。语文教学已进入了危机。我们为什么没有想到果树需要修剪的道理,为什么不能把那些外表好看,只会争夺养料而不能结果子的“徒长枝”,遮挡阳光、影响通风、互相挤碰的“并生枝”“病弱枝”大刀阔斧地剪掉呢?张志公先生早就说过:“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切切实实地在训练中学会操纵和使用语文工具,不允许离开这种训练去空讲大道理,空讲理论知识。”王力先生也早已说过:“语文课最要紧的是一定要从语言的角度来教。”“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语文教学这棵“疯长”的果树,确实到了该“剪枝”的时候了。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接受苏教版小语教材的教学思想:运用“减法思维”,旗帜鲜明地确立一个最基本的思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必须以语言训练为中心;小学生学习语言,是从实践意义上学会最基本的语言运用,而不是从理论意义上去研究语言学知识,因此必须立足于练好最起码的、运用水平的语文基本功。

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怎样形成的?语文课上语言训练的根本途径和运行机制是什么?我们总是习惯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线来组织教学结构,用教师的分析讲解来挤占或取代学生的主体感受;用各类知识的灌输,来排斥或取代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好像是一个“不识相”的“婚姻介绍人”,总不能恰当地摆准自己的位置,不愿意或不满足于仅仅充当“牵线人”的角色,而习惯于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注意中心。不肯让学生直接充分地接触课文中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偏要迫使学生间接接受游离于现象之外的“中介信息”,或是总结出来的、抽象枯燥的知识结论。学生学到的不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语言材料,而是诸如“艰苦朴素”“英勇顽强”之类概念化、标签式的“被榨干了汁水的语言的标本”。我们在这条路上走得已经够久了,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去很好地反思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语言要遵循语言的规律,强调语文本体,强调语文实践。汉语是母语,学习汉语要遵循母语习得的规律。

为此,笔者认为: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变“满堂问”“满堂讲”为“满堂读”“满堂悟”“满堂得”,要让学生“自主”“自读”“自得”,教师不要替代。要启发学生悟在关键处,只要是悟中所得,都为真得,都是灵光闪现,都必须给予积极的鼓励。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作文教学,要从写作本质来思考,要指导学生关注生活,用心感受生活,要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写身边的人和事,要让学生自由表达。“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真感情就是好文章”。那些起承转合式的,三部曲式的,虎头、猪肚和豹尾式等范文指导式的训练要适可而止。指导要直接指向作文的过程,直接指向作文背后的生活,直接指向作文后面的那个人。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显示其真正的本真态、健康态和发展态,学生也才能喜欢作文、享受作文,作文与做人的同步发展才成为可能。

剪枝——固本

剪技能增果,但光剪枝不施肥。果子照样结不好。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光靠课堂四十分钟是不行的。《课程标准》强调:“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变只局限于教材、满足于单一的课文教学的落后局面。要在生活中活学活用,逐步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生活,时时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培养学生认识生活、丰富生活、概括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实施语文生活化教学改革,教师要让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把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如组织学生游览当地的风景名胜,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或深入社会了解风土人情,古今变迁;或收看电视新闻,洞悉时事要闻、国际风云;或搜集学校大事、班级趣闻等等。让生活“解放”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创造生活,拓宽作文的空间,增添语文的乐趣,强化语文的功能,使学生从爱生活到爱语文,从爱语文到爱创造。亦如剪枝、施肥固本的道理。

篇5:剪枝的学问反思

剪枝的学问反思

课文记叙了“我”在桃园里和王大伯之间的一段事情,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中充满了哲理,充满了知识。我们必须留心周围的事物,注意向生活学习。但是剪枝对于我们这些城市的.孩子来说非常的陌生,因此,为了上好这节课,一开课,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积极思考,大胆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主阅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生生、师生的交流互动中探究。我让学生找出表示我心情的变化的词语,然后通过“我看到(听到),――――――――(心理),于是――。”这一句型,让学生理清整个文章的脉络,感受到作者心情的一种变化。学生很快找到“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这4个词语,并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情,为读好前后文打下基础。

接着,在精读课文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朗读、品析,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体验,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促进学生在回味品析中领悟到课文内容中蕴含的道理;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发现和探索,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最后我引导学生去思考,除了书上的以外,还有哪些学问是课文外的,但是也非常重要。学生议论纷纷,找到“怎么区别枝条,如何剪”等系列问题,开阔了思维。

篇6:《剪枝的学问》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的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要做有心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26课,齐读课题:《剪枝的学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中的“我”前后几次进入桃园?分别在什么季节?指名说

2、那么,这三次游园,给小作者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呢?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朗读课文,画出描者心理活动的语句。指名读

适时

相机板书: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二、精读课文

师:让我们先跟随作者来体验第一次进桃园的经历。

第一次进桃园(冬季)

1、出示: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满怀好奇地走进桃园,只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忙着剪枝。(指名读)

2、“我”为什么满怀好奇呢?

a.看见王大伯他们在剪枝(谁有不同看法吗?)

b.因为王大伯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你从课文哪里得知的?读第一自然段)

(1)“总是”是什么意思?(一直、始终)

(2)王大伯是个什么人啊?(种桃能手)他的名气还很大呢(远近闻名)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吗?(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3)师:王大伯可真不简单,谁来夸夸鼎鼎大名的王大伯?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相机

3、师引导:文中的“我”满怀好奇,如果是你,此时王大伯就在你面前,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你种的桃子为什么总是那么大、那么甜?那么大、那么甜的桃子究竟是怎么种出来的呢?……)

是呀,他的桃园里有什么“秘密”呀?满怀好奇的“我”进入桃园后,怎么又“一脸疑惑”呢?(指板书)

4.到底“疑惑”什么?

指名说。文中的这句话正表达了“我”心底的疑惑。

(1)点课件。指名读

(指导朗读:不紧不慢,不像在着急;有点着急了,再读;读得真好)

启发:你明白着急的原因吗?一般人都认为枝多,花就多,果实才会多呀。难怪小作者从“满怀好奇”转变为“一脸疑惑”

(2)对于我的一脸疑惑、着急发问,王大伯是怎么说的?

6.点课件,出示王大伯的话,指名读。

同学们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点出重点词语,谁再来读一读?

(那些看似粗壮的枝条,其实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是无用枝;这些枝条不但无用,还有害,一定要剪掉;无用枝到了春天会疯长,夺走养分。)

7.刚才提到的“疯长”是什么意思?(指导回答疯狂地长、不停地长、拼命地长,长得满树都是树枝。)

8.在王大伯看来,那些多余的枝条都应该剪掉,难怪小作者在冬季刚进桃园时就看到了这样的场面。(出示课文插图)

谁能把图上的内容描述一下?

(指导看图,指名说:王大伯面带微笑,一手拿剪刀,一手握住枝条,细看这枝条挺粗壮的,但王大伯准备剪掉它。)

9.课文第二小节有描写王大伯剪枝的语句,谁来读一读?

启发:从这句话,同学们体会出什么吗?引导学生说出“咔嚓咔嚓”、“剪刀挥舞”说明王大伯的动作多么娴熟啊。

而哪些该剪,哪些不该剪,王大伯的心里似乎都有谱儿,你觉得王大伯?(经验丰富)

是呀,一眼就能区分“有用枝”和“无用枝”,王大伯可真是慧眼识“枝”!

10.谁有兴趣来扮演经验丰富的王大伯,读一读他的话。

指名读第3小节王大伯的话

:“来年就*它们结桃子啰”这句话说得真有信心!(信心不够,谁再来充满信心地读一读。)

追问:王大伯怎么这么有信心的呢?(丰富的经验)注意他说话的动作了吗?(抚摸)示范动作,大家从“抚摸”这个词能体会出什么?(把这些枝条当作宝贝;是对留下的枝条的珍爱)

师:是呀,留下的枝条,实际上留下的就是希望。

11.过渡:而小作者呢?他由一脸疑惑,出现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指板书:将信将疑)

“将信将疑”的意思?(指名说:一半相信,一半怀疑)他为什么将信将疑呢?

(王大伯是种桃能手,经验丰富,他的话不会错的;剪掉了粗壮的枝条,桃子不就少了吗?)谁来读一读小作者心底的疑问。

点击课件,出示句子(注意指出将信将疑的语气,我听出三分怀疑了,谁再读)齐读

第二次进桃园(春天)

1、桃树冬天剪枝,春天呢?(开花了)同学们想去春天的桃园看一看吗?

(1)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

说说看,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耳边又听到了什么?(指导学生说话)相机

(2)让我们来看看桃花盛开的样子吧!出示桃花盛开的图片。春天的桃园可真美、真热闹啊,此时你的心情怎样?(愉快、兴奋)让我们带着这愉快的心情把这美好的画面读出来。齐读

2.看到这么美的景象,此刻“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文中有句话点明了,谁来读读?指名读,:听出了几分盼望,再热切些,重读“早日”)

第三次进桃园(夏季)

1.师:小作者的愿望实现了吗?自由读第5小节。

2.课件出示桃子成熟图片。瞧,这就是王大伯家桃园的桃子,长得怎么样?(指名说,从两个方面说,多:挂满了桃子。好:把桃子比作胖娃娃,可见桃子多么的饱满、水灵、鲜嫩、可爱。引导学生充分说己的感受。)

师:看到了这些桃子,“我”的心情怎样?指板书(又惊又喜)

3.“喜”的是什么?(桃子丰收了)

惊讶什么?(王大伯的话居然一点没错,他的“剪枝”果真实现了丰产,他的预料完全变成了现实!)

谁能带着又惊又喜的心情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吗?指名读

4.同学们,小作者除了看到丰收的喜悦,还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呀?(启发:好好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5.指名说。启发:原来小作者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呢,这个道理是什么呢?让我们先来听一段录音。点课件

6.再来读读王大伯的那番话。课件出示

自由读,引导回答:同学们发现是什么道理了吗?(引导回答:为了结出更多更好的果实,就一定要舍弃没有用的枝条,甚至是果实;虽然枝条减少了,但是果实增加了;所以说有时候“减少”并不是坏事,而是为了“增加”;只有去掉无用的、有害的,才能得到更多的、更大的)相机板书:“减少” “增加”

7.同学们,学习了课文我们了解了剪枝的学问,听了录音,知道了白果结得太多也要去掉一些(生活中的知识真是太多了;有些知识可以从书本上学,但更多的知识我们要到生活中去发现……)

相机板书:生活处处有学问

三、全文

师生:我们跟随小作者三次游历了桃园,经历了由好奇、疑惑、将信将疑到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过程,明白了“减少”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的道理。(相机完整板书)

我们要向课文中的小朋友一样,不仅从书本上学知识,还要从生活中学习,这样才能取得进步、获得成功。

最后,让我们齐读这句话,牢记这句话吧。

点击课件: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四、作业:

请将文中有关心理活动的句子摘录在“采蜜本”上,并在课后留心积累这方面的词句。

板书:26 剪枝的学问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减少” “增加”

将信将疑 生活处处有学问

篇7:《剪枝的学问》教学反思

虽然班里的孩子是生活在农村,但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个个十指不沾泥,课前问了几个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剪枝,对于他们来说剪枝这门学问非常的陌生,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决定以“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理,和作者一起去感受每一次的心情,从而得出剪枝的学问所在。

在精读课文时,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朗读、品析,体会作者心情变化。促进学生在回味品析中领悟到课文内容中蕴含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发现和探索,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篇8:“剪枝”有学问

师:“王大伯还是个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呢!”这里的“闻”是什么意思?老师查了字典, “闻”在字典上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用耳朵听, 一个是用鼻子闻。你们觉得在这里它是哪个意思呢?

生:“用耳朵听”的意思。

师:为什么你选这个意思, 能说说理由吗?

生:因为“名”的意思应该是“名气”, 名气我们只能用耳朵听, 不可能用鼻子闻。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名”就是名气、名声。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了王大伯的名气、名声。你们觉得王大伯是个怎样的人?

生:很能干。

生:很了不起。

生:是个名人。

师:那能把你对“远近闻名”这个词的理解读出来、读准确吗?

生:远近闻名。

师:听出来了, 名气真大。

师:你还能用什么词语来表达名气大的意思呢?

生:家喻户晓。

生:人人皆知。

师:不错, 很恰当。

(我正觉得新课上得比较顺手的时候, 忽然有个学生喊了起来:“还有举世闻名呢。”接他的茬还是不理睬他?犹豫了一下, 我顺势抛出了一个问题。)

师:好, 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词语用在这儿行不行?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学生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肯定不行。王大伯只是在他周围很有名气。

生:当然不行, 王大伯种桃子还没有达到全世界都知道的程度。

……

师:是的。你们说得都不错。远近闻名、举世闻名都是很出名的意思, 但是二者是存在差别的, 你们已经学会从范围上来比较了, 真了不起。虽然王大伯现在没达到举世闻名的程度, 不过我相信, 时间长了, 王大伯的桃子越种越好, 肯定会走出小村庄, 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反思:

上完课后, 我还是想着课上的这件事。试想, 如果课上我对这个学生不理不睬, 其实也可以的, 但是, 就在那一念之间, 我发自内心地欣赏这个学生的勇气。我想:对课堂上这个旁逸插出的“枝”, 该不该剪, 应该从它对课堂教学有无价值上来考虑。

教育家叶澜指出:“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王大伯为什么能种出这么好的桃子?是因为他懂得剪枝的学问。而在今天的课堂上, 面对这个学生的发言, 如果我也像王大伯一样“剪枝”, 那我说不定就剪掉了一枝好树苗, 甚至可能剪掉他人生的果实。

篇9:《剪枝的学问》教学片段赏析

[关键词]真实 扎实 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77

我有幸赏听了薛法根老师的一堂课,不管是老师的态度、语言,还是老师的语文素养、上课技巧,都让我收获颇多。薛法根老师安排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把自己出神入化的语言和令人叹为观止的课堂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下面我精选几个环节与大家共赏。

环节一:听写

师:同学们读过课文了吗?生字会读了吗?会写了吗?你们听好了,听老师读词,猜一猜老师要大家写什么字。(师读“鸡蛋、鸭蛋、脸蛋”。)

生1:老师要我们写“蛋”。

师:哪些蛋不能吃?

生2:脸蛋。

生3:坏蛋、笨蛋、恐龙蛋。

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听,看老师又要大家写什么。“桃子树上的桃子成熟了。”“这个人上蹿下跳的,做事一点也不成熟。”“我国的高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生4:“成熟”。

师:这三个句子中“成熟”各是讲什么?

薛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成熟”,并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体会词义。

简析:听写环节,形式新颖,课堂氛围活跃,使人眼前一亮。它把我们平时课堂上机械枯燥的老师读学生写的一板一眼的听写过程,变得有趣高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与感官机能,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环节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请大家读课文,画出时间词。

生画出以下句子:“去年冬天,我看到了……”“春天到了,我看到了……”“暑假里,我看到了……”

师: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说一段话。

将一篇长文章用几句话把内容说出来,这种方法叫做概括。

简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到的知识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薛老师从课文句子入手,由浅入深,循循善诱,最后教会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看似简单,但是不难发现薛老师的良苦用心。

环节三:朗读课文

抽学生读课文:

“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我着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我将信将疑: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

(学生互评)

师:朗读的方法应该是这样的:叙述语要自然流利地读;话语要注意角色的变化;心里话要轻声细语地读。

简析:朗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细化到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

综合赏析

听完薛老师的课,我们不难发现,薜老师在教学当中做到了朴实、真实、扎实。

朴实主要体现在:整堂课上完,薛老师不用任何课件,不用花枝招展的招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配上灵活多变的语言艺术,整堂课轻松活泼,趣味横生。

真实主要体现在薛老师精心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充分激发出学生听、思、写、看的综合能力,还不忘为上台听写的学生予以评价。

扎实在本堂课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教学环节,薛老师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而每一个目标的落实,薛老师教得扎实,学生也学得扎实。听写环节,学生既要通过综合分析学会难写的字词“蛋”“成熟”,又要通过对三个句子中“成熟”的理解,明白理解词义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朗读环节,薜老师不仅是在教学生,更是在教我们这些在场听课的老师,可通过文中的不同段落特点让学生朗读,伺机告诉学生朗读的方法:叙述语应该读得自然、流利;对话语应读出不同的角色;心里话应该读得轻声细语。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系统的课文朗读指导,受益匪浅。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教学的难点,而在这堂课中,老师充分挖掘教材,寻找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如抓住带有时间顺序词的句子来概括全文主要内容。教学中,薛老师让学生把文中的几个按时间顺序写的句子找出来,并根据提示,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也可以把文中的几个写作者心理活动变化的句子找出来,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一读。经薛老师一点拨,学生明白用几个简单的句子把文章的内容说出来的方法就叫做概括。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方法,既能当堂实践,又能以后常用,学得扎实,用得实在。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称职的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今后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学了知识不会应用的人。”薛老师一直坚持这个理念,不管哪一个环节,都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有了真实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可谓得心应手,无师自通,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正是我们所期盼的结果。

篇10:《剪枝的学问》说课稿

【依标扣本,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剪枝的学问》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八单元第26课,也是三年级段的最后一篇课文。

“剪枝的学问”这一标题告诉我们,文章写的是剪枝方面的学问。但作为小学语文教材,它不是纯粹的介绍所谓的“学问”,而是伴随着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明白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叙述笔调轻松活泼,结尾处“我”的感悟写得含蓄深刻。

《剪枝的学问》和前面的《寓言两则》、《争论的故事》两篇课文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突出本单元“寓义于言”这个专题,三篇文章尽管体裁不同,分别是寓言、民间传说、记叙文,但是三者都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寓之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引发深思。这些课文故事性强,尤其是《剪枝的学问》一课,文中又有许多贴切的词、生动的句、鲜活的段落,是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的好素材。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编排的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正确读写“远近闻名”、“充满信心”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与价值目标: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我”的心理变化,了解剪枝给人的启示。

教学难点:理解王大伯说的话的意思,体会蕴涵的道理。

4.教学安排

为了顺利达成目标,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感受“我”的心理变化,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这里,说的主要是第二课时。

【以人为本,说学情】

三年级语文正处于由低年级识字教学为主向高年级阅读教学为主过渡阶段,重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三年级学生是属于低段到高段转折点的学生,积累了一、二年级所学的知识,也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以及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因而,对于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王大伯说的话的理解,应该是比较顺畅的。但课文所要揭示的哲理却是比较深刻透辟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般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需要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内容,从中领悟事理。

【紧扣重点,说教法学法】

1.情境教学法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语文的重要特点是“情”,注重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在设计时我以情为基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教学本课时我使用这样的教学语言:“如果此时王大伯出现在你眼前,你有什么话要跟他说?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王大伯,你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剪掉它?”“王大伯,这些粗壮的枝条如果不剪掉行吗?”多媒体画面展示春天桃园红云片片,花香阵阵,引得“蜜蜂花间舞”,引得“游人花下戏”的繁茂景象,展示夏天果园成熟的景象,从情入手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师全情感染下,学生切己体察、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

2.以读代讲法

“三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本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为此我采用以读代讲法,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感情朗读贯穿全文教学,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知道“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以读代讲,不但可以培养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使学生能“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3.探究感悟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因此我把质疑,释疑作为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我抓住教学的疑点难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启发鼓励学生思索探讨,逐步解疑。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

【以学定教,说流程】

新课程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减少是为了增加”是剪枝的学问,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讲,也是教学的学问。本课设计时,我删繁就简,围绕“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这条主线,三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随着“我”的情感变化起伏,看剪枝、问剪枝、赏桃花、悟道理。整个教学过程,分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引导质疑抓主线。

课文描写“我”的心理变化,用了“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这一系列词语,这是作者的精心安排。因而我的教学设计也是紧紧抓住文章的这个课眼。课伊始,复习听写课文中体现“我”心理变化的四个关键词: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指导学生读出“我”不同的心理变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我为什么会有这些心理变化的?引导学生读文理解,内化感悟,在随着“我”的情感变化起伏中,共鸣共振,使之懂得“学问学问,一学二问”的道理。

第二环节,逐步解疑悟道理

1.探究“满怀好奇”

学习第一段,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走近王大伯。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你是从哪里看出了的?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远近闻名、总是、大、甜”的朗读、品析,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如果此时王大伯出现在你眼前,你有什么问题问他吗?”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王大伯家的桃子为什么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2.探究“一脸疑惑”

和作者一起满怀着好奇走进王大伯家的桃园,看到的是王大伯他们忙着剪枝的情景,“你怎么啦”、“干吗要把好好的枝条剪掉?”一连两个问号,都充分表达“我“当时的着急、不理解、一脸疑惑。

3.探究“将信将疑”

理解王大伯解释剪枝的原因的话语是文章的重点。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与文本进行对话:“王大伯,你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剪掉它?”、“王大伯,这些粗壮的枝条如果不剪掉行吗?会有什么后果?”“什么叫“疯长”?” 从而让学生明白简单的科学道理,剪掉的是粗壮的而且不结果实的枝条。这些知识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的欲望。

对于王大伯的话,“我”是“将信将疑 ”,我“疑”的是什么呢?我“信”的理由又是什么?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剪枝动作的熟练,说话时充满的自信,都是令人相信的理由,但是毕竟耳听为虚,没有亲眼见到,我只能“将信将疑”。

4.探究“又惊又喜”

“我”经常挂念着王大伯的桃园,不知道剪枝后到底怎么样了。春天到了,“我”第二次走进了王大伯的桃园,看到了一番怎样的情景呢?。老师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到到王大伯家的果园,然后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天的桃花盛开的兴旺景象,从而勾起了“我”对王大伯的话成为现实的热切盼望。

夏天到了,该是桃子成熟的季节了。暑假一到,“我”迫不及待地第三次走进了王大伯的桃园。教师出示第五自然段,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找出这时的“我”看到的桃园景象,引导学生抓住“一棵棵、挂满”体会桃子的多,从“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体会果实的丰美。然后,老师不失时机地出示画面,王大伯家果园丰收的景象使得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声。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画面的创设,巧妙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的氛围。一个“啊”字,一个“!”,都充分表现出了“我”又惊又喜的激动心情。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之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我”为什么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感悟桃园的喜人的丰收景象验证了王大伯的话。

“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还真有道理呢!”王大伯去年说了哪番话?其中又有什么道理呢?最后再次回顾王大伯的话语,研讨枝条减少了,结的桃子却更多更大的对比关系,这就是剪枝的学问。

课文的思路与“我”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密切契合,因此,本课的教学思路就抓住了“我”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紧紧与课文内容扣合起来,引导学生把握情节,前后联系,领悟事理,循序展开。

第三环节,拓展延伸求学问

总结全文,其实果树要想结出又大又多的果实,除了要剪去无用的枝条,还会摘去多余的花和果,出示图片,带领学生走进果园,看看工人们是如何管理果园的(施叶面肥、人工受粉、摘除多余的花多余的果、为水果套袋,提高果品的质量等)。原来生产劳动中也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为帮助学生加深对“剪去多余枝条、增加果实产量”这个道理的认识,我设计了说话写话练习:由于种桃能手王大伯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又大又多,所以到桃园参观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可最近王大伯比较忙,请学生做回小小讲解员,代替王大伯来介绍介绍摘花的学问、摘果的学问(两个内容自选其中一个)。这样举一反三,学生对“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加深了认知的深度。

文本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作为语文课程的实践者和操作者,我们不仅要“重文本”,而且要“超文本”。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读完全文,我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说说“减少”是为了“增加”道理,例1:菊花摘花蕾,少留几朵,开出又大又美的菊花。例2:学校花坛里的月季花,冬天要剪枝,来年会长出新枝条,开出更多更美的月季花。例3:计划生育,减少人口,提高生活质量。例4:我们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三项规定后,我们的书包轻了,我们重复机械的作业少了,但我们的校园生活更丰富了,同学们参加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得更有兴趣,发展更加全面了。……这样的操作,从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知识,也是为了满足孩子无限的求知欲,学生对“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道理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明白我们做事不要一味的求多,而要少而精。

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学了课文之后,希望同学们像文中的“我”一样,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发问,去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赠送名言:“学问学问,一要学二要问。”“生活处处有学问,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一环节告诉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学语文,鼓励学生从课本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业设计:

篇11:《剪枝的学问》评课稿

今天,我听了芳老师执教的《剪枝的学问》一课。这一课是苏教版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结合《新课标》中所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理念,我觉得本课中,戴亚芳老师用她的智慧、才情和对新课程的深切感悟,诠释出个性化的语文阅读课堂。下面我就简要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一.与文本充分对话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每个学生都应拥有学习和发展的自由。因此,教师必须把阅读的自由、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文本对话,去自主探索,真正实现个性的发展。戴老师在精读课文时,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例如,在本课中教学一开始,戴老师以“为什么王大伯种的桃子越大越甜?”这个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接下去的教学中,教师又引导学生抓住一些主干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引读;在学完课文后,再次有感情地齐读全文,在读中理解、感悟,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这种以“主问题”的形式带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采用了多层次、多方式、循序渐进的读,使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得以实现。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个性化的阅读还需教师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戴老师还能及时捕捉一些有价值的`知识信息,营造一个创意无限的空间,创设恰当的情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发散思维,巧妙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如在教学桃花的美、香和小蜜蜂的快乐,桃子的多、大、好之后,戴老师通过课件,带领小朋友一起去欣赏桃园的美景。欣赏中,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桃花的美、香,桃子的大、多、好,深深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图文并茂,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了,一个个独特的词语就从学生的口中迸发出来,学生对于文本的独特见解得到唤醒与张扬,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三.尊重学生独特的个人体验

个性化阅读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教学中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为之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机遇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在教学时,戴老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让学生说说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能读出来吗?用这样的设计引领学生学习课文,适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自己的说话、朗读表现出来,由此让学生体会到剪枝的学问。例如在逛完桃园后,戴老师通过范读,请学生闭眼,你仿佛看见了什么?读王大伯的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小作者又惊又喜,惊什么?喜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体验,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淋漓尽致地展露出来。所谓“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个性与个性的碰撞与欣赏中,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也使更多的学生真正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来。

篇12:剪枝的学问的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正文很好讲授,一是让学生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减少”是为了“增多”,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二是指导学生理顺好作者的一个行文思路,不仅纵向上按照时间(季节的转换)来写桃树的变化,而且横向上也反映了作者心理的一个变化过程。

课后,我让学生讨论一下生活中减少是为了增多的例子。有的同学能举到超市里薄利多销行为,为此我感到很满意。但有的同学举了抽奖时,放入很少的钱,却赚了几千块的例子。我听了之后很恼火,对他们受到社会上不良行为和不良风气,特别是尚俗的晓幸心理影响往往难以判别,甚至于盲从,感到困惑.及时对学生做了正确引导。后来还有的同学提到凯巴伯森林里的捕杀狼增加了鹿的数量这点,我又花了一番口舌对他们进行强调,不能这样说,因为这本来就是生态失衡的鲜活例子,是不能用于今天的讨论。因为课前没有让学生充分收集事例,所以他们举出的例子很混乱。这点我想在今后教学中该多注意才是。

上一篇:北师大小学数学案例下一篇:弘扬传统文化国旗下讲话稿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