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梦溪笔谈的学问

2024-04-19

研究梦溪笔谈的学问(精选7篇)

篇1:研究梦溪笔谈的学问

[编者按]2l世纪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应该如何深入发展?这是一个回顾与前瞻性的交叉问题。回顾,乃是对20世纪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历程进行学术盘点;前瞻,则需展望中国近代史学科在新世纪共同的学术追求与发展趋势;交叉,是在“瞻前顾后”的基础上提出近代史研究深入发展的具体路径。《史学月刊》作为一个专业性刊物,责无旁贷,愿意为大家提供一个讨论平台。为此,本刊特组织“21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走向”笔谈,邀请国内中国近代史学界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年龄层次的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探讨这个问题,旨在凝聚共识、寻求突破.参加本期讨论的既有老一辈历史学家,也有活跃在学术界的中青年学者。这七篇笔谈构成一篇大文章,见仁见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或从宏观上探讨新世纪近代史研究境界的追求、学科品位的提升、学术发展的趋势,或具体人微,分析过去研究中的弱点、盲点,提出对新世纪近代史研究深入发展的看法.这些观点或许能对新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入展开提供一些启示!

当然,一期笔谈难竟其功。我们也深知,由于学者的研究领域不同、观察问题的方法不同,这个问题也许不可能有一个大家所公认的结果,重要的是通过笔谈能引起学界对这个问题的深思!我们不追求结果的圆满,只追求过程的深邃。因此,我们诚恳希望学界同仁以本期笔谈为开端,不吝赐稿,深耕我们共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园地,为学术事业的繁荣昌盛尽我们的一份责任。

境界——追求圆融

章开沅(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

我在《走出中国近代史》(《近代史学刊发刊词》)中,对于如何改进本学科的研究已有较全面的说明。主旨是提倡上下延伸从时间上走出中国近代史,同时横向会通从空间上走出中国近代史。“只有把中国近代史置于更为绵长的多层次多向度的时间里和更为广阔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空间里,我们的研究才有可能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古人称良史必兼有才、学、识三要素,境界应属于史识范畴.时下讨论史学革新,多着眼于理论、方法,而常忽略境界的提升。

境界系我国传统美学范畴。此词源于佛教用语,《成唯识论》云:“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唐代王昌龄最先借用于论诗,《诗格》云:“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此后被历代沿用乃成美学范围,而王国维《人间词话》更把境界推崇到美的本源地位:“有境界,本也”,“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国维曾以前人词语说明三个境界: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国维此意并不限于文学,多年以来已被引伸成为治学必经之不同阶段。记得周恩来生前亦曾以上述词语勉励我们刻苦攻读,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中国古典诗词素重含蓄不露,如“写境造境”、“有我无我”、“隔与不隔”之类,往往可领悟而难言传.而据我多年治史粗浅体会,就学术而言,境界不仅是营造的结果,而且是运思的过程与状态。治学虽然是脑力劳动,但也需要如运动员一样,在刻苦而又合理的训练基础上追求最佳竞技状态。此状态为何?寅恪早已点明:“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此语非深得史学神髓且具有深厚学养者不能发。而国维所谓:“人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说的也是一种佳妙境界的追求。这都是我们至今仍然可以体味与借鉴的。

学无大成如我,平素尝不断以融通自励。此亦梁启超所谓“贯穴融铸”之意,而实缘起于佛家之“园融”。天台宗有“三谛园融”之说,认为:“一心念起,即空、即假、即中”,只有实现“空谛”(真谛)、“假谛”、“中谛”园融,以此观察与理解世界,才能彻底领悟佛理(诸法实相).国维所谓学者必须领悟宇宙人生方可成高格出佳句,亦属同一理路。

我之所以反复强调学术境界的追求,并非唱高调或故弄玄虚,乃是有感于现今治学者功利主义太重,或过于急切迎合社会时尚,著述遂往往异化成为晋升手段或沽名钓利之工具。应知历史不仅是人类集体记忆之载体,而且是人类集体智慧之宝藏。我们需要着重发掘者不仅是历史真实,而且是蕴藏于史事之深处的智慧。总之,惟有智慧者始能发现大智慧,惟大智慧之发现始能出良史出大家。

是耶非耶?知我责我?愿聆公论。

篇2:研究梦溪笔谈的学问

●《搭配中的学问》一课原有教学存在的问题

1. 环节众多,任务分散

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这一课的学习内容,教师更多采用的方式是将服装搭配、食物搭配、路线搭配等各种搭配任务顺次提供给学生,这三种任务之间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因此课堂上的实际状态是,学生疲于完成一个又一个相似的任务,这难以持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且他们容易被一个又一个的任务分散注意力,难以聚焦于数学分析本身。

2.学习过程整齐划一,没有体现个性化

在原有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在同一时间内提供给学生相同的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学习资料等;采用相同的教与学方式,学生或者都在听讲,或者都在自主学习,或者都在小组讨论,其学习的个性化基本无法体现。

3.常规教学难以实现分层训练

巩固训练环节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巩固和提升。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都不可能有相同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因此,完全相同的训练题目势必造成有的学生完成不了或者有的学生完成之后无所事事,从而导致总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

4.学习结果反馈不及时,课堂效率低下

在常规教学中,学生的设计无法同时集中呈现,教师无法快速、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搭配方案,因此,教师难以准确定位到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方案设计的学生,从而不能够凸显出有序的重要性和意义。

●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1.保证任务的有效性及连贯性,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

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将服装搭配、食物搭配、路线搭配等搭配任务用一件事情串连起来,如淘淘和笑笑要去动物园看狮子和老虎,但是分别在穿衣服、吃午餐和选择游园路径等问题上遇到了难题。这样的处理能避免学生在进行数学分析的过程中多次被类似的任务打扰,从而将精力集中在数学分析上。

2. 学习内容多样化,实现学习个性化

在任务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同时提供服装搭配、食物搭配、路线搭配三种任务,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任务进行研究,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最终都可以总结出搭配的方法。在学习方式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自主思考、自主研究搭配的方法或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听教师讲解,这在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能兼顾自主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

3. 不同梯度的练习题目,实现分层训练

教师可以提供三个层次的练习内容,分别为基础题、过关题和挑战题。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进行答题,有能力的学生在完成了基础题和过关题后,还可以尝试挑战题。这既能保证全体学生达标,又能照顾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4.电子书包环境,实现学习结果的即时反馈

教师利用电子书包的互动功能,可以即时汇总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而有针对性地选择汇报人员,这提高了课堂组织的效率。

1.教学内容分析

《搭配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好玩》的第二个内容,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本节课通过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搭配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和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求知欲强,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他们对搭配中的知识已经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但缺乏有序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3. 教学目标制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对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培养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事物搭配规律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体验符号化思想,发展思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会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4.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动画导入,激趣提问

教师活动:淘淘和笑笑相约去动物园看老虎和狮子,其间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动画演示他俩早上起床穿衣,打开衣柜不知道穿哪套衣服好看,一共有几套衣服可以选择呢?中午到餐馆吃饭不知道吃什么好,一共有几种主食和副食组合的方法呢?到了动物园门口不知道选哪条路从大门经过老虎馆去狮子馆,一共有几条路可以选择呢?本节课就来帮助淘淘和笑笑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动画的方式呈现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进而对提出的问题,产生强烈的参与热情。三个生活中的问题按照事件的发生顺序在课堂伊始依次直接呈现,避免了单个问题一个一个呈现所带来的割裂感和突兀感。

第二环节:任务一,玩中学,探究新知

步骤一:提出活动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小组探究。

教师活动:以任务卡的方式呈现第一个任务:(1)任选三个问题中的一个先独立思考、解决。(2)在小组内交流:你解决的是哪个问题?怎么解决的?(3)全班交流:你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麻烦?如何克服的?你能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吗?

学生活动:学生按照自己的选择,可以自由拖动需要搭配的内容。每一次搭配完成后,系统都会自动记录搭配的结果,学生可以将自己全部的搭配结果截图,并利用电子书包的互动功能发送至教师的平板端。在自主搭配后可以进行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任务卡能帮助学生梳理并明确活动流程及思考方向,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任选三个问题中的一个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利用电子书包支撑学生的个性化实践,且将搭配的结果即时分享给教师,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快速了解学生的搭配方案,为下一环节层层递进地归纳出解决搭配问题的方法奠定基础。

步骤二:学生汇报,归纳总结搭配的方法。

教师活动:教师按照方法总结的规律,选择有代表性的搭配方案,如有遗漏的、有重复的等进行汇报,并进行适当引导,归纳出搭配问题的方法。

学生活动:汇报的学生将自己的屏幕推送到大屏幕上,再现自己的搭配过程,其他同学对汇报学生的搭配方法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电子书包的即时反馈功能,可以快速了解到所有学生的搭配方案,从而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方法的总结,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有序搭配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三环节:任务二,抽象出其他方法

教师活动:以任务卡的方式呈现第二个任务:(1)你还能想到更简单快捷的方法表示你解决刚才那个问题的过程吗?独立思考后在Pad上完成。(2)反复思考后还不会的学生请点击微视频寻求帮助。(3)小组交流:你是怎么记录的?小组推选出一种方法在全班交流。在学生汇报环节,教师按照由复杂到简单的顺序指定汇报的小组,并进行适时点拨和指导,最终得出最简单的表达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按照任务要求,尝试用其他更加简单快捷的方法来表示搭配方案,有需要的学生可以借助微视频完成任务。同样,利用电子书包的互动功能上传自己的搭配方案,并在小组交流后进行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该环节能让学生经历从生活现象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感受数学表达方式的简单与快捷。微视频的提供,为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差一些的学生提供了学会知识的保障,这也是智慧教育所提倡的“为不同的孩子铺设不同的学习道路”。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

教师活动:提供三个层次的练习内容,分别为基础题、过关题和挑战题。推送答案后教师根据统计完成情况选择学生进行汇报。

学生活动:利用平板电脑进行答题,有能力的学生在完成了基础题和过关题后,还可以选择挑战题进行尝试。

设计意图:这既能保证全体学生达标,又能照顾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强化搭配的方法,引导学生谈谈收获和感悟,并能在课后继续应用本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活动:谈本节课的收获体会,巩固所学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谈收获体会,能开阔学生视野,使其感受数学魅力。

智慧反思

本节课以智慧教育理念为指导,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了初步探索,从任务的布置、教学环境的选择、分层教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尝试。

首先,要改变存在即合理、人云亦云的观念。要真正反思教学,从学生接受的角度去思考教学,重新审视,科学定位。

其次,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只是利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就够了,还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方式和耐心。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归纳、总结出知识,但很多时候,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的知识不是很全面、准确,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而很多教师在这个环节上往往缺乏耐心,急于将结果呈现给学生,从而导致学生失去了经过不断的思维碰撞后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

篇3:研究梦溪笔谈的学问

对于今天的文学界而言,关于青春文学和“80后”的说法,似乎已不再成其为问题。“80后”作家的文学成就日益被认可,其总体性的趋同现象也日趋分化,“青春文学”也越来越不足以涵盖其群体特征。但随着这一变化而来的,是一系列新的的问题的出现。首先,是“80后”这一范畴的局限性的凸显,其内涵和外延都存在某种扩张现象。“80后”内部不仅分化出“新概念”一族和通过传统期刊成长起来的一族,还有所谓的“新80后”的出现。这样一个称谓,其合法性或者说有效性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一个范畴日益显示其阐释力不足的情况时,是否需要引起一个“更”新的范畴?如若不必,又该如何拓展并对其进行“更新”?其次,随着“80后”文学越来越表现出“脱青春化”(或“后青春文学”)的倾向,有关“80后”文学的议题,也开始显示出其深度或普遍性来。对于此时的“80后”文学而言,其问题也转变为如何从“80后文学”向文学的普遍性这一命题的过渡,越来越多的理论问题逐渐被提出。再次,随着“80后”文学的崛起,针对这一群体的研究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但问题也随之浮现。对于这样一个文学种类,是继续在传统的精英文学/通俗文学、严肃文学/类型文学的两分法下展开研究,还是另辟蹊径,专门构筑一套针对“青春文学”的方法或范畴?此外,这里还有所谓的“同代批评”和“隔代批评”的区别。等等。对于以上问题,下面这一组笔谈文章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展开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虽观点不一,但对于充分认识“80后”文学不啻为一个很好的参照。是为记。

主持人:张颐武

篇4:研究梦溪笔谈的学问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发表演说指出, “大学者, 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认定研究学问是大学的主旨。大学, 就应该是做学问做研究的地方, 蔡元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留学期间, 受到了现代教育之父洪堡教育思想的熏陶, 对大学教育进行深入研究, 认为大学是培养人格和人文精神的摇篮, 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 是最高的科学文化研究中心。学生入大学的目的是为了研究高深学问, 因此在民国教育找不到出路的风雨飘摇的年代, 蔡元培就提出研究学术是大学的重要功能, 在当时的中国来说可谓首屈一指。大学应该秉承其办学宗旨, 在办学过程中深入贯彻这一理念并付诸实践, 学术与科研并举, 拥有科学的头脑, 做到明辨是非, 在大学里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将“读书做官”这一传统理念驱除, 明确研究学问的重要性。

蔡元培为了彻底改变我国传统大学的单一的培养目标, 着重强调大学教育的纯学术性。纵观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史, 孔子“学而优则仕, 仕而优则学”的思想地位不可动摇, 古代的的求学者基本都是为了求官, 为了跻身于封建官僚政府, 而真正为了达到在某一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人屈指可数。这恰恰是我国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荡不定的民国初期, 蔡元培一心搞教育, 强调大学的纯学术性, 对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是形成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大学强有力的思想根基。“学术”一词有两层涵义, “学”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 “术”是对其存在物及其规律化的论证。蔡元培在倡导大学应以“学”为主时, 并没有轻视“术”的作用, 与之相反, 他认为“学必借术以应用, 术必以学为基本, 两者并进始可”,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科研的规律, 对后来现代大学职能的探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基础。

二现代大学职能的诠释

西方的高等教育是世界其他地区高等教育争相学习的对象, 蔡元培也是在学习西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基础之上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提出适应中国的大学发展之路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工作;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服务社会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目的。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研究学问”为纽带, 从而延伸出更广阔的外延, 这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如何在认识这三大职能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1人才培养是现代大学工作的重心

人才的培养与教育不可割裂, 大学作为一个教育机构, 它的首要职能就是办教育、人才培养, 这一职能自大学产生之日起便有了。现代社会中的大学如果脱离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社会各行各业服务这一根本使命而去追求其他, 那么就会丧失其存在的价值。2010年, 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强调人才培养是大学工作的核心。“研究高深学问”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而人才的培养是研究高深学问最直接的体现。这既是国家对大学提出的最根本任务, 也是大学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正如日本学者永井道雄曾这么评价“大学”:大学当今仍然必须为工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但是比这一点更为重要的是, 大学必须成为以造就人才为中心的文化据点。近年来, 我国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经验, 不断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教育管理制度, 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全面化。

2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工作的重点

19世纪以前的大学都固守着培养人才这单一职能, 直到洪堡提出, “如果规定, 大学的任务仅仅是教学和传播科学, 科学院则是发展科学, 这对大学显然是不公平的。在科学的发展上, 大学教师的贡献丝毫不亚于———在德国并超过了科学院的研究者。”大学之中不缺乏有探索精神的好学者, 他们不断地探索科学, 使其能够蓬勃发展, 这也就验证了蔡元培的“研究高深学问”。当今中国大力推进研究型大学的建设, 而作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载体研究生院推动了我国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性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促进了我国科教的建设和发展。一旦理论研究成果被广泛地应用于指导国家各项事业而发展和转化为生产力, 那么大学的科研就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3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工作的目的

我国大学从19世纪诞生之初就肩负着救亡图存的重要使命, 一百多年以来, 服务社会一直是大学的重要职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向社会输送人才, 提高综合实力。从广义上来看, 培养人才与科研都是为社会服务, 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理论和实际问题都需要大学来肩负起对社会各方面工作的指导和咨询责任, 因为现代会社是科技和文化的时代, 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处于优先发展地位, 随着知识经济的全球化,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现代大学能够直接为社会服务。一方面, 为了追求那种纯粹的“大学精神”而脱离了社会是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利的, 而且理论与实践也不能有效地结合;另一方面, 如果没有学术的深究和理论知识的掌握为基础, 服务社会就无从谈起, 因此研究学问和服务社会不可割裂。

三“研究高深学问”对完善现代大学职能的启示

1坚持以育人为本

仔细研究大学职能的演进历程, 不难发现大学的职能并不是始终如一的, 大学的职能经历了从单纯的人才培养到教育与发展科研并重, 再到为社会服务这第三职能的出现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后出现的职能在不否定原先职能的基础上和原先的职能一起更加全面地体现了大学职能随时代发展的延伸, 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不会终结。无论大学以何种形式存在, 有一点是不可能改变的, 那就是育人, 育人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教学, 也是行为品德的教学。大学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和学术组织而存在, 归根到底体现的是教育的作用, 教学和传递高深学问是它的首要职能。没有老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大学无异于科研机构;不注重学术上的深造, 一味地在谋利动机的驱使下急功近利地搞科研必将本末倒置, 那么大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社会发展也会停滞不前。所以, 教书育人是大学职能中处于根本地位的, 不论何种类型的大学, 育人终究是其根本职能, 是大学存在的前提和保障, 更是开展学术研讨和社会服务的首要条件, 明确这一理念至关重要。

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中国大学教育从蔡元培改革北大开始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学生入校学习, 老师教书育人, 如何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关键在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达成共识, 他们都是研究者。大学老师的任务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教, 而是通过教学来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是对学生从事研究的一种引导。另一方面, 学生也不是传统意义上对着课本读死书, 而是应该培养独立的分析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首先要使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有相当的了解, 接着要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学问是无穷的, 科学是没有终结的。老师传授知识是学生具备科研能力和基本储备的根本, 没有严谨的教学活动, 科技研发也就没有根本的动力。贯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的学习应当在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 以独立钻研和从事创造性探索为重点。慢慢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即自己的独创思想, 运用自己的研究方法再结合第一手资料就会取得科学研究的成果。

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为例, 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侧重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采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法对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在不扰乱教学秩序的前提下, 研究生可以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 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 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也是促进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是目前我国部分学校争相追求的目标, 为了使各项指标可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争取高额的科研经费, 不惜“生产”重数量而轻质量的论文、专著和研究成果, 不少研究从课题申报到课题评审都受制于各种利益交换的影响, 而从利益的交换的黑箱里出来的东西往往都是抄袭和剽窃。因此, 建立追求有创造性研究的激励机制就需要有以质量而非数量来考核教授和评价研究成果的硬性条件, 价值性和效益性的考虑至关重要。

3充分地服务社会

大学的发展得益于社会所提供的各类资源, 大学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 因此, 服务社会是大学通过与社会互动使社会受益的实践活动。当今的世界是以人才和科技为基本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大学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推动作用与科技的迅猛发展密不可分, 也就是说, 大学的发展是和社会的存在同步的, 即大学和社会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这也正是高等教育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我国的大学应当借鉴美国大学的模式,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要植根于社会, 服务于社会, 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可以了解社会对学校的需要, 赢得社会对学校的支持, 不断从社会中获取资源。加强大学与社会联系, 及时获得政府的支持, 形成良性循环, 使大学的发展进入更高层次。

大学三大职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以研究学问为基本来培养适应科技现代化的人才, 最后服务社会大众———这一主线就此贯穿起来, 它们和谐共存, 组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要做到三者的和谐共进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三大职能的功能和特性, 以正确的立场看待三者的关系:教学是基本途径, 科研是重要手段, 社会服务是强大推动力。要通过摆正三者的位置来权衡三者之间的关系, 发挥各自的效力, 做到三大功能相互协调。

参考文献

[1]李静.蔡元培的教育伦理思想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 2011.

[2]张新创.蔡元培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对当代大学的影响[J].网络财富, 2009 (6) .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篇5:《梦溪笔谈》中的人生哲理

比如,北宋有个叫柳开的文学家,倡导古文,这个人年轻时性格狂放,华而不实、爱慕虚荣,他参加科举考试时,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把送给主考官作参考的文章装裱了一千来个卷轴,考试的那天,他身穿短衣,亲自推着独轮车把这些卷轴送进考场,目的就是为了造成轰动效应炒作自己,以引起考官的注意,博取名声。和他同时应考的,还有个叫张景的书生,这个人写文章也很有名,但他只是随身带了一部书稿呈给了考官。考官仔细阅读了考生们带来的参考文章,认为柳开所呈上的文章虽然多达千卷,内容却极其空洞,因此没有录取他;而张景的那部书稿呈上来后,考官大为赞赏,立即将张景选录为优等生。事后,人们编了一句俗语来评说这件事:“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

思悟 做学问这件事,是最看中真才实学的,想靠炒作、玩花架子出人头地,最终只能留下千古笑柄。研究学问,只有用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才能取得成就。

还有,宋代有一个叫李士衡的人,有一年奉命出使高丽,让一个武官给他做副手一同出使。高丽人送给李士衡和他的副手很多礼物,李士衡是个对财物很不在意的人,便将自己的礼物全部交给副手保管。回来时还是乘船,那条船的船底有点漏水,那个副手是个很小气的人,他担心自己的礼物被水浸湿,便多了个心眼儿,在装船的时候,他先把李士衡的礼物装在了船的最下层,然后再把自己的物品放在了李士衡的物品上,心里盘算着:这回我的物品就不会被水浸湿了。谁知船行到海中时,遇到了大风浪,船眼看着就要倾覆了,众人都非常害怕,船夫便要求将船上的货物扔到海中以减轻船的重量,否则的话,船一旦翻了,没人能活得了。于是,大家便慌忙往海里扔东西,扔到将近一半的时候,风平浪静了,不用再往海里扔东西了,大家一看,因为副手把李士衡的物品装到了最下层,把自己的物品装在了最上层,所以,被扔到海里的几乎全是他的物品,而李士衡的物品则完好无损。

思悟 做人,心术要正,否则就会占小便宜吃大亏。

(转自《西安晚报》)

篇6:研究梦溪笔谈的学问

《发面的学问》是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五年级的学生对多样的生物世界中的动、植物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 而对于微生物却一知半解。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个体微小, 很难通过肉眼观察到。故对微生物的形态及个体生命体征都较难理解和掌握。这个问题一直以来, 也是教师想要突破的难点。下面笔者将以案例《发面的学问》为例, 呈现对微生物酵母菌的理性认识过程, 并阐述数字化传感设备在小学科学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发面的学问》是通过发面团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引出“为什么小小的面团可以发的那么大?”的问题的探究。在课本中, 编者设计了“面团发酵条件”的对比实验, 使学生认识到酵母菌有一个特殊的本领, 它可以把面粉中的淀粉分解, 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 使得面团涨起来。对于加了酵母菌的发酵一段时间的面团有涨大的现象同学们容易观察到, 而对于“为什么会涨大?”的科学原理往往是通过教师的口述传达给学生。上述情况下学生往往形成模糊的定性的概念, 形成感性认识“酵母菌发酵会分解淀粉, 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在此, 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归纳为“从宏观的定性发展到对实验现象的感性认识”。不难发现, 小学生对该科学知识兴趣浓厚, 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动态过程缺失, 无定量概念, 对酵母菌这种微生物认识模糊等不足, 这样不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有关微生物的知识。基于以上传统实验的实践事实, 为了发展学生的“从微观的定量发展到对实验本质的理性认识”, 笔者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处理, 引入了数字化传感设备实验环节。并利用对比试验 (即运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 的方法来探究更加有利于学生发展理性思维, 认识科学问题本质, 强化实验意识的教学模式。

二、微教育实验设计

为了证实“从微观的定量发展到对实验本质的理性认识”要优于“从宏观的定性发展到对实验现象的感性认识”的探究过程。有利于学生构建初步的认识微生物酵母菌的个体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利用大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的思想和方法。笔者设计了《发面的学问》的微教育实验, 该实验拓展了实验范围, 引入了数字化传感设备辅助实验研究。并对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实验材料及设备做了调整。有利于学生构建初步的认识微生物酵母菌的个体的基本知识, 并培养学生利用大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的思想和方法。表1 是运用不同教学处理的《发面的学问》的实验材料及设备, 表2 是运用不同教学处理的《发面的学问》“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

三、微教育实验结果

(一) 传统班的实验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 发酵12 小时后的面团明显胀大了, 而且表面出现了一些小孔。这说明了酵母菌在面团发酵过程中会起到使面团变大的作用, 这主要原因是酵母菌可以分解淀粉, 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所以面团里会充实很多气体, 会变大, 表面有小孔出现。

(二) 采用数字化实验班的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发现:首先, 发酵12 小时后的面团由原来的1.8 厘米增长到了3.7 厘米;明显“长高了”;其次, 通过数字化传感设备的测量, 氧气含量略微减少, 而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 (如表3) 。

从以上实验结果可分析得出:

1. 酵母菌是一种可以使面团胀大的真菌, 表面和容器壁会有小孔可见;

2. 酵母菌使面团胀大的原因主要是酵母菌在生长过程中无时不刻在进行呼吸这种生命活动, 它的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主要从分析氧气和二氧化碳在面团发酵前后的含量变化分析得出) , 而淀粉的分解就是发生在酵母菌的呼吸过程中。

3. 引导学生理解, 传感器可以探测气体的主要原理是运用了将气体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再转化为可识别的数字信号呈现在数字化传感设备的采集器, 鼓励学生拓展思维, 发展创新实验, 解决很多的科学问题。

四、教学效果的检测与分析

本教育微实验在五年级两个班开展, 一个班为传统实验班, 另一个班为数字化传感仪器班 (简称数字实验班) 。分别以表1、表2 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 最后要求学生完成如下的质量检测卷, 两班级均有50 个学生参与测试, 传统班与数字班的学生质量检测题的答对人数如表4, 不同教学方法班级测试卷准确程度对比如图1。

质量检测题:

(1) 酵母菌是一种 ()

A.真菌 B.细菌 C.霉菌

(2) 酵母菌能使面团变大的原因是 ()

A.酵母菌可以呼吸, 放出二氧化碳

B.酵母菌可以分解淀粉

C.以上两项都对

(3) 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 ( )

A. 有氧呼吸 B. 无氧呼吸 C. 既有有氧呼吸又有无氧呼吸

正确答案: (1) A; (2) A; (3) C

从表4 和图1 的测试结果, 可以看出采用数字化传感实验设备进行教学的班级在问卷调查中显示出来的答题准确程度明显高于传统实验班。

第1 题的准确率相差不大, 两班学生基本可以准确的掌握酵母菌是真菌这一事实。

第2 题“酵母菌使面团变大的原因”传统实验班级大部分学生出现了漏选的现象。很多学生漏选了A选项。据调查询问发现, 很多学生对教师讲授的“酵母菌在发酵面团的过程中会将淀粉分解, 并释放出二氧化碳”中的前半句话印象较深刻。另外, 在实验过程中, 因为将密闭铁盆里的二氧化碳倒入澄清石灰水的实验效果不明显 (经分析, 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面团在发酵过程中, 酵母菌释放的二氧化碳大部分涵盖在面团中, 很少部分释放出面团, 所以铁盆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微弱, 实验现象不明显) , 使学生的印象不深刻;另一方面, 一部分学生不信服。而采用数字化实验仪器进行教学方法的班级, 这道题的准确率较高, 因为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自己精准地测量了双孔密闭罩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并记录了实验数据, 留下了深刻的学习痕迹, 也就是说在探究实验过程中通过数字化传感器将数据形成反馈的时候, 准确地指向了学习者, 故此题的准确率较高。

第3 题, 传统实验班的准确率大概为50%, 而数字化实验仪器实验班的准确率高达98%, 这是大数据采集延伸的体现。学生通过数据记录, 并进行深入分析二氧化碳产生的量远远高出氧气消耗的量, 同时引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 进而得出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 主要过程是分解淀粉。这一过程使学生从微观的定量发展到对实验本质的理性认识, 并指导学生深化对酵母菌呼吸方式这一概念的理解。

通过以上3 个问题, 可以明显地看出:进行传统实验教学设计的班级主要注重了“从宏观的定性发展到对实验现象的感性认识”, 学生大致可以从宏观方向对面团发酵的过程, 对酵母菌的某些特点, 有了感性的认识。而采用数字传感设备的“从微观的定量发展到对实验本质的理性认识”的教学方法的实验班基本上可以通过课堂数据反映出的实验事实, 了解到微观上的实验原理, 也就是酵母菌发酵的过程中会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 同时分解淀粉。在数字化传感实验过程中, 学生探测到了密闭空间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使学生对探究实验的理解从定性到定量, 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和大数据相融合, 深化科学探究中实验意识。有利于小学生理解并掌握面团发酵的原因, 认识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培养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五、结论

在大数据环境下的科学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是否起到了作用?在以上的微教育实验中, 通过数字化实验仪器的使用、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 笔者进行了思考, 得出如下结论: (一) 学生树立了变量转化的意识。通过实践学生认识到数字化传感设备主要是利用了转化思想。实验过程中被测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 再转换为数字信号, 最终传递至数字信号或者计算机。通过这样的转化, 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小学科学实验“做不了”和“不好做”的问题。同时开阔了教师的思路, 丰富了教学手段。

(二) 更加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思维过程, 发挥环境优势,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主动探究、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求知欲, 而且很多时候也表现出参与性不强, 缺乏参与积极性和动机。数字化传感设备引入学生的科学探究助益良多。通过课堂和课外的实验实践, 笔者总结出了数字传感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探究中的应用流程 (如图2 所示) 。

(三) 学生提高了使用传统材料实验器材和计算机或采集器相结合的操作技能, 有利于学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 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四) 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增强他们的联想和逻辑判断能力以及学生对知识和规律的探究能力。

六、结束语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 使笔者逐步认识到, 在当今大数据的社会环境下, 将数字传感设备和小学科学探究相结合, 有利于学生从微观的定量发展到对实验本质的理性认识, 促进实验从定性向定量过渡, 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强了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实验意识, 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摘要:本研究以不同的教学处理为核心变量, 采取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 探讨了采用“从宏观的定性发展到对实验现象的感性认识”和“从微观的定量发展到对实验本质的理性认识”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科学建立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面的本质认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从微观的定量发展到对实验本质的理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有利于小学生理解并掌握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面的本质原因, 同时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展示科学规律, 提高实验精度, 促进实验由定性向定量过渡, 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同时, 深化学生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增强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实验意识, 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教学方法,酵母菌,发面,宏观定性,感性认识,微观定量,理性认识

参考文献

篇7:研究梦溪笔谈的学问

《梦溪笔谈》一向被当成科技著作,其实内容非常庞杂,文学性相当强,当成文学类著作可能更恰当。其中卷十四至十七(“艺文一”“艺文二”“艺文三”和“书画”)论艺文和书画,细细品来,对如何进行文艺批评很有启发作用。

一、枣与棘:批评家的两种结群方式

卷十五“艺文二”《枣与棘》分析“枣”与“棘”字的字形,朿是古“刺”字,“枣”与“棘”都是“朿朿”的会意字。“朿而相戴立生者枣也。朿而相比横生者棘也。不识二物,观文可辨。”两个“朿”向不同方向组合,构成两个完全不同的字。枣修成正果,而棘不仅毫无用处,反而碍道并令人憎恶。浑身是刺的文艺批评家也有两种,一为枣式一为棘式。“枣独生,高而少横枝;棘横生,卑而成林。”那些追求高处,卓然独立的批评家如枣。那些向旁横生、簇拥而居的批评家如棘。

鲁迅《秋夜》里写道:“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还是枣树。”后园里耸立的两株枣树象征着与黑恶势力抗争的进步力量,鲁迅本人就是一株巨大的枣树,向上生长,孤独战斗,犀利的批评砥砺过很多文艺家。枣树虽然浑身是刺,也有点高不可攀,但果实具有补气、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还能润肺健脾,使食用者面色红润。枣树式批评家以挺直的腰杆展现文学的至真至善至美,被批评者如果虚心接受恰当的批评或者坦然面对错误的批评,定然会面色红润,俨然也具有大家风范。

如今很多酷评式批评,大抵就是按照棘的形态存在,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网络上的口水式甚至“泼粪”式点评,只从个人好恶出发,缺乏专业分析,也毫无章法;另一类是某些批评家结群进行诋毁式批评,滥用诸如“垃圾”之类情绪性、“文革”式语言。对那种丛生的荆棘式批评家,作家们最好还是躲远点,荆棘之刺往往有毒。

二、某些美女作家就是毗陵女子

一些美女作家笔下的所谓女性解放,其实只是身体的解放,就是不看男人和世俗的眼色行事,敢于追求肉体快乐,称为“豪放女”也未尝不可。卫慧小说里的主人公极度放纵,“我”从小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在女洗手间被强奸后,一把推开强奸者德国人马克,从他屁股口袋里拿出内裤穿上,整理了一下裙子,宣布没有人可以强奸“我”,并冲他低低地吼了一声。在男性依旧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在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的国家,“我”不应该是这样的。

卷十四“艺文一”《毗陵女子诗》记载,毗陵郡有个十六岁的女子,颇能作诗,甚有佳句。该女子的《拾得破钱诗》诗云:“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弹琴诗》诗云:“昔年刚笑卓文君,岂信丝桐解误身。今日未弹心已乱,此心元自不由人。”沈括批道:“虽有情致,乃非女子所宜也。” 毗陵女子之诗比卫慧小说斯文、含蓄,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该女子所思所想并不太过。不知一千多年后,卫慧的作品还会有人提及么?如果某位学者在故纸堆里翻到她的《上海宝贝》之类大作,是否会惊呼:古代女人可真开放!

顾彬曾尖锐批评卫慧等“美女作家”的作品不是文学,而是“垃圾”,“她们把‘身体写作’混同为文学。”很多文坛中人断章取义,称顾彬批评了中国文学是“垃圾”,不知他们用心何在,是要包庇美女作家呢,还是想浑水摸鱼“偷鸡”一把?卫慧小说读来有些“情致”,然而情节终究“非女子所宜”,这样的小说也终究不是女作家,特别是年轻女作家所应该写的。如果读者用“文如其人”来评价卫慧,不知她会作何感想?

三、耳鉴与“揣骨听声”要不得

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尔有人传是钟繇、王羲之、顾恺之、陆探微四人的作品就争相购买,这是“耳鉴”;而观画以手摸,相传色不隐为佳画,这是“揣骨听声”。卷十七“书画”《鉴赏书画》指出的两种鉴赏书画的错误方法在时下文艺批评中司空见惯。

如今的文艺批评,特别是媒体批评钟情于“耳鉴”,谁有名气就争相关注,所谓批评往往言而无物,尽是宣传炒作的泛泛之谈。一些学院派不主动阅读作品,而由学生或同行推荐书目,走马观花读读摘要、介绍、序言、跋或概要等,凭感觉和印象判定作品好与不好,他们做的都是“揣骨听声”的活儿。如果说耳鉴毕竟还有些依据,但凭感觉和印象来判断,所谓批评也就值不得几文。

如今抽象否定、具体肯定成为很多批评家的批评策略,他们在谈宏观文学现状时,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出义愤填膺,而一谈到具体作品,尤其是名家新作,则完全转换成另一套话语,几乎全是溢美之词,这是典型的“耳鉴”和“揣骨听声”。

四、欣赏应该有一定的距离

有些文艺批评家不能调整阅读距离,常常产生误判,建议研读卷十七“书画”《赏画常识》。南唐董源擅长画秋天山林烟岚远景,大多是江南山水的写真,不用奇特险峻的笔法;后来的建业僧人巨然继承这一画法,达到了很高超的境界。两人的画都宜远观,用笔简朴,近看几乎什么也不像,远看则景物鲜明、情思深幽,仿佛看到另一个天地。董源和巨然的水墨山水画真不适宜近看,如果太近了,只能看到一堆墨迹。欣赏油画也这样,太近了只能看到一堆油墨。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是现实主义作品,越是近看越是觉得细节真实,并为作者匠心独运而叫奇。但如果近距离看《兄弟》下部和《第七天》,会觉得细节失真。批评合著《给余华拔牙》一书内,有文章称《兄弟》“简单倒是真的简单,简单到以为读者只有一双敏感的泪腺。”有文章断言只是“虚伪的先锋写作”“狼狈的华丽转身”“拙劣的十年磨剑”。有文章干脆称就是一堆文字垃圾,“上部让人感觉虚假,看完下部简直要骂人。”文艺批评应该讲道理,粗率而武断地下结论实在不该是批评家所为,如果出自大牌批评家之口则有失风范。

《给余华拔牙》一书中除少量文章建立在文本基础上做理性分析外,大多数文章围绕诸如厕所偷看女人的可能性、李光头与林红之间的乱伦等细节的合理性与真实性展开批评,其实忽视了余华作为距离中国现实最近的作家,运用超现实的手法,借鉴拉伯雷怪诞现实主义形式,表达对文革和改革两个动荡、巨变的时代精神之荒诞性的体认。对现实主义、写实主义小说可以近看,而对非现实主义作品,特别是荒诞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只能远观。

nlc202309090157

五、最难医的病是“三俗”

卷十四“艺文一”《论小律诗》称,小律诗(三韵六句)难工,但知音亦鲜;而《折杨》《黄华》等俗曲语意掞丽,但细论无功,景意纵全,一读便尽,更无可讽味,最易为人所激赏。沈括用楷书比喻这种俗曲:“不可谓不精不丽,求其佳处,到死无一笔,此病最难为医也。”李白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也感叹:“《折杨》《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好诗无人读,俗诗大畅行,真有点黄钟废弃瓦釜雷鸣味道,时下纯文学报刊上发表的中短篇小说正处于这种状态。纯文学杂志不可谓不多,每年发表的中短篇小说无法计数,但情节雷同、细节相似。即便翻阅权威文学期刊上发表的一些著名作者的作品,也很难发现哪篇小说有什么特别的风格,尤其是语言风格。那些相似度极高的小说,用同样的语气,借助于同样的人物讲着同样俗套的故事。编辑们开口闭口就是要求小说好看,追求好看本无过,但如果将好看当成低俗、庸俗、媚俗则变得可怜乃至可恶。

如今没有几篇小说的语言能够出彩,因为小说家追求的不再是语言艺术,也不再是情节构建、细节推敲,而是粗俗的画面冲击效果,又以情色为首要的冲击方式。某打工作家写过一部北漂中篇小说,写了三个情爱故事,除女性姓名和衣着打扮不同、工作单位和工种不同、求爱和做爱方式不同外,其他几乎均相同;如果写十至十五次恋爱,则可以拉出一部长篇小说来。杂志编发这样的小说,是希望通过通俗性来攫住读者,其实不过是一厢情愿。如果想读通俗作品,读者尽可以去读《故事会》或者一些黄色书刊,或者干脆上网找个视频。真正订阅和购买纯文学杂志的还是文学爱好者,他们都会是好小说的“知音”。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作家对于小说艺术审美具有很大的抱负,他们的风格那么强烈而明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涌现了大量中短篇佳作,并有经典化的趋势。如今很难读到《受戒》《哦,香雪》这样的佳构,这是纯文学期刊的悲哀,是当代文学的悲哀。如果放任中短篇小说“病”下去,必定如扁鹊诊断蔡恒公之病时所言的由腠理到肌肤再到肠胃最后到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谈狐论鬼,其实写的全是人事,关于文人、作文的那些篇章发人深省,又令人忍俊不禁,也对时下文艺创作与批评很有启发作用。

一、是光芒万丈还是黑烟笼罩

学究夜行遇到冥吏,同行至一破屋旁,冥吏说是文士庐并见到屋顶上的光芒,解释道:“凡人白昼营营,性灵汩灭。惟睡时一念不生,元神朗澈,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窍而出,其状缥缈缤纷,烂如锦绣。”读至此,笔者不禁欣欣然,如今社会熙熙攘攘,很多文士为了营生而忙忙碌碌无瑕专注学问,但胸中有书气自华,一念不生、元神朗澈之时,所读之书即散发光芒,而且缥缈缤纷、烂如锦绣。这真是绝妙的读书励志故事。

冥吏进一步解释,文士的光芒有的上烛霄汉,与日月争辉;有的数丈、有的几尺,以渐而差,极下者亦荧荧如一灯,照映户牖。该文精彩之处还不是关于文士光芒灿烂的论述,而是学究因学问而产生的黑烟:“胸中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屋上。”原来纪文是要讽刺学究的学问不过是乌烟障气!

“学究”曾是个褒义词,作为书生的美称在民间广泛使用。唐代科举的明经科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和学究一经几种,应科举考试的人可以应五经考试的,叫做“学究”。据《谷山笔麈》记载,宋神宗改革科举制度,应进士考试经义论策,取中的分为五等,最后一等为“赐同学究出身”。后来“学究”一词渐渐产生贬意,纪文中已经不是什么美称了,如今人们把食古不化的人称为“学究”。其学问对学生们毫无用处:“诸生诵读之声,如在浓云迷雾中,实未见光芒。”

那么,学问如何才避免黑烟笼罩并产生光芒呢?刘奇葆开过一个“药方”:广大作家要树立文化自信、保持文化自觉,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守对文学价值的信念,坚定文学创作的信心,在市场大潮中保持定力,在名利浮躁面前不忘初心,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用文学的光芒照亮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用文学的光芒照亮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求是》2015年第20期)

二、求胜于古人与性识之所根

卷一“滦阳消夏录(一)”分析了汉儒、宋儒及清儒对待儒学的方法。汉儒离孔子还不算太远,通过对经书字义的解释,能够明白先圣的心意;他们比较单纯朴实,没有结帮争名的习气,各自教授教师传授的学问,讲究老老实实地追源溯本。宋代的学者只是全然的诋毁排斥汉学,“概用诋毁,视犹土苴,未免即成大略,追斥椎轮;得济迷川,遽焚宝筏。”于是攻宋儒者又纷起,“宋儒之攻汉儒,非为说经起见也,特求胜于汉儒而已。后人之攻宋儒,亦非为说经起见也,特不平宋儒之诋汉儒而已。”“世儒(指与纪昀同时代人)于此十三部(注疏),或焚膏继晷,钻仰终身;或锻炼苛求,百端掊击,亦各因其性识之所根耳。”

某些人对先贤颇为苛刻,鲁迅即被百般诋毁、辱骂,甚至千古圣人孔子也被消费。率性改编、改写、解释经典也是一种破坏,是对先贤的不尊重。某些图书和网络文学把许多文学经典篡改得面目皆非,一塌糊涂,最终糟蹋成庸俗不堪的闹剧和笑料。究其动机,无非是表现自己、求胜于先古人;究其源由,还是性识之所根。纪文中经香阁散发的书香并非所有人都能闻到,“然必传是学者始闻之,他人则否”。今之作家、批评家不能闻到先贤“香气”,是因为没有得到真传,就两个字:不懂。其实,对那些经过历史考验的先贤,我们必须怀着敬畏之心,实在欣赏不了,起码也要遵循“勿毁圣贤”的古训。钱穆在《中国历史名著》中讲到人们骂孔子《春秋》时道:“我们最好不要随便批评古人,因古人已死久了,我们批评他,他也无奈何。”“五四”前后“打倒孔家店”口号风靡一时,钱穆即坚决反对。胡适之、鲁迅等认为应当学英美、学苏联,但他们从来没有提出要彻底否定儒家学说和学问,故他们不是追斥椎轮、遽焚宝筏者。

卷十六“姑妄听之(二)”写了一个“性悖妄,诋訾今古,高自位置”的书生,“有指摘其诗文半字者,衔之次骨,或到相殴。”越是喜欢批评别人的人,往往越是嫉恨被反批评,如今网络上的“砖家”正是如此,谁提出反对意见,定然要千般反驳,争吵、辱骂是家常便饭。对这样的“砖家”,我们应该按纪文所主张的方法去对待,即缄口,惹不起还躲不起么?只有一人敢与该书生辩论,连抵其隙,原来是个死人——“仆如不死,敢捋虎须耶?”如今的“砖家”该有所收敛了,惹得死人都爬身反驳,那才闹出笑话呢。

三、老儒何需解世法

应实是求是,有好才说好、有坏才说坏。如今这起码的伦理已经被某些批评家摒弃,他们歪曲事实,动辄以“泼粪”式词语贬损他人,或者无原则地吹捧,被称为“棒杀”或“捧杀”。强烈建议他们学习此书卷十七“姑妄听之(三)”。

一鬼因与另一鬼赌小酒食而向老儒乞温庭筠的《达摩支曲》,恳请将“邺城风雨连天草”中的“连”改为“粘”。老儒毅然将温集投之墙外,此鬼输了酒食后兴风作乱,老儒义正词严道:“因改字以招怨,则吾词曲;因其本书以怨,则吾词直。听尔辈狡狯,吾不愧也。”老儒行得正坐得稳当然无愧,不过这鬼读了些书,明白些道理,立即停止了作乱。如果纪文在鬼停止作乱而结尾,则境界不会太高,纪文接着续上一问一答,意旨立即升华。问:“老儒不出此集,不更两全乎?”答:“君论世法也。老儒解世法,不老儒也。”作为一个独立知识份子,老儒断然不屑于解世法。

所谓世法就是庸俗化。创作与批评本来是并驱齐驾,但如今沦为从属关系或“主仆”关系。90年代以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文艺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弱,逐步形成了“文艺表扬”。而与表扬相对的是另一个极端,即“泼粪”式、“文革”式批评,口水与板砖横飞,漠视与蔑视同行。老儒如果善解世法,就会讨好读书鬼,结果是读书鬼获得一顿酒食,,说不定也能给老儒一点什么好处,但《达摩支曲》被误传一次。所幸的是,如今文艺批评虽然有诸多诟病,但尚有不少“老儒”不落俗套,顶起了文艺批评的脊梁。

上一篇:在心间播种公平作文400字下一篇:爬大坪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