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山课件教案

2024-04-11

莲山课件教案(通用4篇)

篇1:莲山课件教案

第一周 我的小天地 第二周 机器人 第三周 有趣的拼图 第四周 连环画 第五周 国庆放假 第六周 演电视 第七周 红色的画 第八周 黄色和蓝色的画 第九周 身边的设计艺术 第十周 台历的设计 第十一周 民间面塑 第十二周 拓印树叶真有趣 第十三周 对印版画 第十四周 伸缩玩具 第十五周 爬升玩具 第十六周 面具

第十七周 一张奇特的脸 第十八周 多彩的民间美术 第十九周 各种各样的鞋

1、我的小天地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要有表现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2.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人。启发学生通过设计、表现自己的居室,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难点 : 绘画时房间里家具与家具、家具之间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 教具准备: 房间照片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和小朋友作品

提问:1.你看到的都是些什么地方?你最喜欢那一个设计,它有什么特点? 2.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卧室,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谁能告诉大家你的那片小天地是怎样的?

3.你对你的小天地满意吗?想不想重新改变房间的颜色、物品的摆设,使自己常有新鲜感、增加生活的乐趣呢?

4.你理想中的小天地是怎样的?它的布置应当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 5.你准备怎样去改进你的那片小天地呢?(学生讨论)

6、欣赏课本呈现的学生作品,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谈自己的感受。(1)色彩、陈设、功能、特点。

(2)看到别人的小天地对你有哪些启发。希望自己将来的小天地应具备哪些功能和特点。自己的小天地有什么不同,你打算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三.学生作业 :

要求:可凭记忆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自己的居室。

想一想,在你动手的时候你会遇到些什么困难?(内容、比例、层次等)作业要求:(1)可独立,也可以自由结合。(2)可先设计出草图,然后绘画表现。

(3)在环境设计时,可以考虑到自己本地区的文化习俗以及自己的爱好特点。(4)在设计中还应考虑到自己的房间应具有的功能和特点。

(5)要使自己的小天地实用、美观、温馨,有特点,体现出自己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师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交流讨论

1.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有什么值得我们学的地方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拓展:

拓展延伸:欣赏居室设计欣赏不同色调的室内环境和不同风格的设计。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试着设计我们的教室、校园等。

2、机器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指导机器人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应会:能用绘画的方法画一个机器人。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和功能,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创作,或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

难点:生动地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

课件、绘画工具和多种制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

1、欣赏•感悟•畅想: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调节学生情绪。

找学生装扮成机器人与大家见面交流。

讲授新课: 2体验•表现•创新

(1)展示机器人文字资料。

(2)展示机器人图片资料。

(3)展示表现机器人的优秀作品。

(引发学生观察机器人的种类和特征,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1)为什么叫机器人?

(2)机器人能做什么?

(3)机器人必须是人的样子吗?

(4)机器人是使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展示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机器人的科学知识,体会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提出问题:机器人都有哪些功能和作用?

师概括,在各行各业中(农业、工业、服务行业、军事等)都用到了机器人,它的种类非常多。能帮助人们做好多的事情。

出示课件:讲解机器人制作的基本方法。(手工制作和绘画的方法)

手工制作:巧妙使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机器人。

绘画法:用水彩笔或水粉染料完成。

3、展示•交流•评价

(1)分析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课本上都用了哪些废旧物品制作的?

(2)绘画作品中,画的是什么内容,她是怎么样表现机器人的功能的?

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用绘画或者手工制作的方法,完成一组帮助人们做事的机器人。(也可以设计一个多功能的机器人)

3、有趣的拼图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用各种色彩、大小的植物籽粒拼摆、粘贴出图形的方法,进行造型创作。

2、情感目标:感受拼图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创作的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在学会制作植物籽粒拼图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教学难点: 制作一幅与众不同、有创意的植物籽粒拼贴画。学具准备: 各种植物籽粒(如:红豆、绿豆、西瓜籽、大米等)和胶水(胶水或白乳胶)。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师:(看课件)播放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小雨沙沙》植物籽粒长大的过程用动画接着又把植物籽粒变成可爱的卡通小精灵“豆豆”。

2、“小精灵豆豆”做出一个个的有趣动作,变出一粒粒不同的植物籽粒(红豆、绿豆、西瓜籽……)。

3、“小精灵豆豆”提出一个个的问题,引领孩子们观察与思考,让小朋友们了解和发现“种子家族的成员们”的不同。

4、思考这种豆子象什么?

5、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小精灵豆豆”也会!它变成豆子手链,变成一幅幅精美的植物籽粒拼图(主要以黑豆拼摆的喷水的鲸、用大米拼摆的可爱小兔、用绿豆和小米拼摆的漂亮孔雀)!

二、感知探索

1、欣赏分析植物籽粒拼图。

2、分组讨论植物籽粒拼图究竟美在哪儿?为什么美?

3、思考如何制作精美的植物籽粒拼图?

4、利用课件,直观感知制作步骤,分为:⒈用铅笔在卡纸上起稿;⒉在需要粘贴处涂胶水;⒊用选择好的植物籽粒拼图。

三、实践创作

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准备各种不同大小、颜色的植物籽粒。

2、讨论: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用植物籽粒来制作一幅有特色有创意的拼图。

3、实践创作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四、展示评价

1、“小小拼图艺术展”,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介绍制作的感受。

2、播放欢快音乐,参加“小小拼图艺术展”。让学生参观、评选,让学生体味创造和创造成功的甜蜜。

五、延展:展示用贝壳、小石子等拼贴的拼图作品。引导学生学会到生活中去找寻美、发现美,让孩子们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4、连环画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创作连环画作品,了解连环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连环画创作的能力、语言表达及综合学习能力。

2、隐性目标与能力: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的方法。

难点:故事中主要情节的画面表现及形象的连续性。

三、教学准备: 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四、教学过程:

1、欣赏•感悟•畅想

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准备上课。

课件展示一本本连环画。

问:你知道到这里面的故事吗?找同学讲讲里面的故事。你知道这样的书叫什么吗?导入本课内容,并出示课件:《连环画》。

2、体验•表现•创新

你知道什么样的画能称为连环画呢?(师生共同讨论)欣赏《老鼠的梦想》,通过欣赏让学生明白:

a.连环画是由多幅图画连续展开,阐述一个故事过程的画叫“连环画”。b.连环画包括:图画部分和文字部分。

c.连环画从篇幅上分:长篇连环画(百幅图画以上组成)中篇连环画百幅图画以下,二三十幅图画以上组成)短篇连环画(二三十图画以下组成)

3、展示•交流•评价

继续欣赏连环画:(讲解四格连环画和六格连环画)你能根据这些画,讲一讲故事的内容吗?画面的安排有什么特点?你能给故事加上封面吗?小组讨论看看这些封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个人或与同学合作,自编或选择一个现有的小故事,画成连环画。也可以是你喜欢的成语故事、你学到的寓言故事、别人给你讲的故事等等。指导要点:

(1)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再分成四格或六格。(2)把握住主人公的动作。

(3)整个故事一定要简单概括、完整。

4、小结:

展示各组同学画的连环画,组与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组的画的连环画的作品。教师总结本节课作业情况。引导学生课后将所画的连环画作品在班级中展览,供大家欣赏。

5、演电视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视的发展,简单知道有关电视片的拍摄过程。学习如何把一个复杂的故事概括成连环画。

2、利用废旧物设计和制作电视机外壳,会画简单的连环画,会合作完成作品、表演作品。

3、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利用废旧物品设计制作电视机壳,学习连环画的基本绘画方法。

难点:新颖的设计,连环画的内容有趣,合作协调,表演生动。

学习材料:废旧纸盒、纸袋、胶水,绘画用笔,彩纸。

课前准备:电视机的种类和外形的图片资料,废旧纸盒、纸袋部分学生优秀作品、制作用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放映(电脑课件:演演演部分)短片: 《学飞的小鸟》 《航海家郑和》

2、组织学生记忆叙述一 个片中的内容。

组织小组活动,要求语言简练,故事完整。

3、教师展示。

学生叙述连环画作品的故事内容,展示出不同的几幅。启发学生分析哪一幅面面内容简练、故事完整,说说理由。

4、由此得出连环画的表现方法和特点。

5、展示分析学生的连环画作品。(课件出示:画画画部分)

6、教师将学生的连环画插进电视机壳之中(纸盒制作)。请两名同学前来与老师一起演电视给大家看。

我们一起看电视。

7、板书课题——演电视

带领学生看书第13课。

书中都介绍了什么?你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8、组织学生分析材料,发挥设计能力,巧用材料。(看课件:做做做部分)让我们想一想那些东西可以做电视机壳? 小台历、鞋盒子、小纸箱••••••

大家动脑筋想一想还可以有什么东西做电视机壳?

三、学生完成作业。

1、提出要求,指导参与小组合作分工。

编故事。

概括故事。

连环画画故事。

制作电视机壳。

集体合作演电视、讲故事。

2、教师辅导。

四、小组表演故事——演电视

6、红色的画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

1、显性内容与目标。认识三原色

知道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的画面。认识不同的红色,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

应会:能以红色为主画一副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生活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

认识三原色、感受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各种红色在画面上的运用。教学难点 :

能画出有创意的绘画作品,运用各种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主体突出。学习材料:

水粉用具、水彩笔、蜡笔、色彩纸、剪刀、胶水、红色实物等。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我们的生活环境是色彩缤纷的,这中间色彩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老师就考考关于色彩方面的知识:在众多的色彩中哪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无法调配出来的?(出示红、黄、蓝)。

3.之所以说它们奇妙是因为它们是无法用其他颜色调和出来,而它们之间相互调和却可以生出许许多多漂亮的颜色。我们把这三种颜色称作原色。而任意两种原色调在一起所产生的颜色称为间色,比如说黄色和蓝色调在一起可以产生绿色(出示绿色)那么绿色就是间色的一种。

4.今天我们就以这四种颜色为各排重新命名:红队、黄队、蓝队、绿队。每队都有一只气球,哪一队课堂听讲认真,善于思考,积极回答,在同样的时间内作画效率高,哪队的气球会升的最高,想不想比试一下?

二、新授:

红色带给人们的感受:

1.下面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在节日里或喜庆的场面上哪种颜色用的最多吗?(板书:红色)2.能说说你为什么选择红色吗?红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3.红色是中国人的传统喜庆颜色,它鲜艳、热烈、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在过年过节、重大活动庆祝以及婚礼上常用到它。(课件出示图片)4.你能说出几种红色?

出示色相环,介绍常见的几种红色:大红、朱红、橘红、玫红、紫红。5.说说彩笔中的红色,跟同位说一说。生活中的红色:

这么多的红色都来源于生活,你能说说生活中的红色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红色的世界,来欣赏红色带给我们的独特美感。这些图片上的红色给你什么感觉?

3.生活中的红色给你这么多美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学习红色在绘画作品中是如何表现的?

(1)欣赏作品(课件出示,感受红色在绘画作品中的美感,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涂抹色彩。)

画家是如何以红色为主来作画的。

欣赏后判断这样一个问题:红色的画就是用红色来表现的画。

红色的画就是以红色为主来表现的画。(解决红色画的概念问题)

(2)欣赏色调不同的两幅图片(解决:学会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层次更丰富。)

这两幅作品都是用红色表现的,比较一下哪幅更有层次感?为什么? 运用不同的红色来表现画面会显得有层次更丰富。

欣赏小朋友的作品,说一说,他们的作品给你什么启发?你从他们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

四、学生实践

刚才欣赏了小朋友的画,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对红色的感受也表现出来? 下面我们就以红色为主画一幅画。(板书课题)

要求:1.以红色为主画一幅画,大胆构思,尽情宣泄对红色的感受。2.想好要表现的内容后直接用深色彩笔勾边起稿。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五、评价学生作业。

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拓展总结:

今天我们以红色为主表现了不同的事物,感受了红色带给我们的热情和喜庆,其实我们身边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红色伙伴一直陪伴着每一位同学,是它让你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也是它见证着你从普通队员到优秀队员的成长。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每位少先队员不仅要佩带红领巾,更要爱护它,而且要用自己的行为保持红领巾的荣誉,并为红领巾不断增光添彩。

7黄色和蓝色的画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以黄色、蓝色为主的美术作品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和认识这两种颜色,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它们使画面构成的艺术效果。

2.试着采用各种不同的黄色和蓝色,分别画出以黄色为主的画和以蓝色为主的画。

重点:认识和感知黄色、蓝色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难点:绘画时注意主体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关系以及同类色之间的深浅对比。学习材料:课件,图片,各种颜色的水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看一下,大家身上衣服,桌上摆的文具都有漂亮的色彩,大家来说说,你的周围都有什么颜色。生:国旗是红色,窗帘是绿色……

师:这些色彩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刚才大家说了不少颜色,其中有咱们刚学过的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 生:红色,蓝色,黄色。

师:我们上一节课一起学习了红色的画,了解了红色的画带给我们的感受,并画了红色的画,我们这节课再来学另两种颜色的画:黄色和蓝色的画。(板书课题)

二、主题探究

活动一:生活中的黄色和蓝色。

师:咱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事物是黄色和蓝色的,可以吧你带来的物品或搜集的图片给大家看看。生:(出示物品或图片)

向日葵是黄色的,菊花是黄色的,秋天的树叶是黄色的,玉米是黄色的……天空是蓝色的,海水是蓝色的,晚上是蓝色的…… 活动二:黄色和蓝色带给我们的感觉。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的夜里,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儿赤着脚蜷缩在马路边的墙角,她的衣服非常单薄,寒风吹得她瑟瑟发抖, 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她想象着对面窗里温暖的火炉,丰盛的晚餐……

小朋友们如果让你用画面来表现上面的情节,你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寒冷的冬夜?又用哪些颜色来表现窗里温暖的火炉和丰盛的晚餐呢? 生:(讨论)

1、用蓝色来表现寒冷的冬夜,用黄色表现室内温暖的火炉和灯光。

2、根据欣赏的图片体会到:蓝色给人寒冷,安静的感觉;黄色给人温暖、明亮的感觉。

活动三:欣赏黄色和蓝色的画,体会不同黄/蓝色及背景的对比。

师:黄色和蓝色给我们你不同的感觉,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画家和同学们画的黄色和蓝色的画。大家注意观察画面,画面中只有一种黄色或蓝色吗? 生:

1、一幅画面中,有各种深浅不同的黄色或蓝色。比如,黄色有桔黄,深黄,浅黄,柠檬黄,荧光黄,土黄。蓝色有浅蓝,深蓝,钴蓝色等。

2、背景主要以黄色或蓝色为主,其他事物用同类颜色搭配合理,有深浅对比,突出主要形象。

师:你打算用黄色或蓝色画一幅什么画呢?

生:……我打算用各种黄色画一幅秋天玉米丰收图; 我打算用各种蓝色画海底世界……

三、创作实践

作业要求:以黄色和蓝色为主,分别画两幅画,体验黄色和蓝色带给你的不同感觉。

教师辅导要点:

1、画面主体和背景深浅的对比关系。

2、同类色之间的深浅对比。

3、构图要饱满。

四、作品展评

1、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2、有什么优点、缺点,改进意见。

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拓展

搜集其他颜色为主的图片,试着创作一幅以这种颜色为主的画,看看这种颜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8、身边的设计艺术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认知:感受身边物品的设计,发现设计的艺术美感。技能:学会欣赏身边的设计艺术的方法,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情感:感受设计的美,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创造:设计造型新颖,具有个性的生活用品。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欣赏身边的设计用品,并从造型、色彩、功能上进行评述。教学难点:

1、体验设计中的色彩、造型、材质给人们的不同美感。

2、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大胆尝试设计。方法和思想与一般美术创作都要从技能技巧,而电脑美术允许使用各种图片资料作为基础进行创作,可以不考虑美术的一些技能技巧,独特新奇的想象非常重要。

教学过程:

一、发现美

1、小朋友喜欢逛超市吗?

2、超市里有什么?

3、小朋友对超市真熟悉!今天老师也开了个小小超市,想不想看?(师揭布)

喜欢吗?

(1)、请你来挑一件,这只杯子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2)、你喜欢什么?为什么?

(3)、哪个地方最合你的心意?

(4)、你呢,想选哪件?说说原因。

4、奖励糖果,请生自选:

(1)、你选的是什么形状的?

(2)、它是啥样的?

(3)、你怎么会选这颗?

看来,小朋友对既实用又美观的东西都很喜欢。

[ 以鲜明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一个鲜明生动的形象,无疑会引起孩子们观察及感知对象的极大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以形象去感人,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从而了解美术的基本因素――形状、花纹、色彩等等,培养形象思维和造型能力。可以说,设置形象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

二、感受美

1、在我们生活中,除了杯子、闹钟,还有好多既能用,又很美的东西呢!你们发现了吗?

2、书上的小朋友也找到了好多东西,请大家把书打开,我们来欣赏一下。

这些东西,你们都熟悉吧?请选择一件最喜欢的物品介绍给你的同桌听。

(生互相介绍)

师表扬:小朋友介绍得真细致,象个小小推销员。

[ 以真挚强烈的情感,鼓励学生大胆投入、主动参与。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活动及时进行鼓励、表扬,用热情洋溢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欣赏美

1、欣赏了这么多东西,你发现每一类物品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形状、花纹、色彩(师板书)

2、小朋友观察得真细心,一件可以使用的东西,要让大家都喜欢,我们不仅要改变他的形状,还可以改变他的花纹和颜色。

3、根据这些方法,伟大的设计师们设计出了更多美观实用的物品,现在,老师请大家当回小小评论家,来看一看,评一评。

(1)、点击汽车(花朵形)

这是一辆汽车,你们觉得他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

如果你来设计,想怎样打扮?

还有精彩的地方吗?你会怎么变?

点击汽车(汉堡型)

你们看,这就是改变了形状、花纹和颜色后的新款汉堡车,坐在里面可舒服了,这位设计师的想象力真丰富啊!

继续点汽车(各款汽车)

这儿还有更多款式新颖的汽车呢!

(2)、点击床(月牙型)

猜:这是什么?

告诉你们吧,这是一张――床!

意想不到吧!看来,改变物体的形状时,我们的想象可以更奇特,更大胆,甚至可以来个超级变――变――变呢!你还可以把床变成什么样子? 点击床(各种床)

小朋友真聪明,设计师也想到了!

看,这些都是!

4、小结:设计师们的想象太奇妙了,小朋友,如果你来当回小小设计师,你想设计什么呢?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优化环境,为美术教学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积累,运用相关的美术知识与经验发散思维,创造出充满个性和活力的作品。]

四、创造美

1、小朋友想的物品真多啊!你们知道吗,大家最喜欢的米老鼠公司正在举办一个“创意设计”大赛,只要我们把身边的物品变一变,画一画,变得既实用又美观,你就可以得到最佳创意奖,(师出示奖章)想不想得到?不过老师要提醒大家,比赛时间只有十分钟,大家可要抓紧哦!

2、学生作业,师适时点拨

(播放图片音乐)

[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将所要欣赏的内容,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在这样美妙的艺术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造思维。]

3、作业 展评

(1)、指名评

你最喜欢哪一张作品,说说原因。你觉得他的作品怎么样?

老师这儿有好多智慧星,请摘一颗贴在你喜欢的作品下。

(2)、集体评

其他小朋友也可以选一颗,贴在你喜欢的作品下。(3)、师生互评

这几位小朋友的作品最与众不同了,得的星最多,我们请这些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一下。

我们把最佳创意奖颁给他们。

[作品展示是一条适合学生相互交流的渠道,通过不同个性色彩作品的评价,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我的被认可,体验到美术学习所带来的无穷乐趣,请他们多谈谈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体会到被承认被肯定,从而树立信心,激发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并以肯定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的快乐。]

4、总结:

小朋友,我们的身边充满了艺术设计,因此,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只要我们开动脑子,动起灵巧的双手,发挥聪明才智,用心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你就会觉得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是那么精致可爱,世界也变得更加五彩缤纷!

[作为审美教育,美术教学在传授和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认识美、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积极投入、动手参与,才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达到眼、脑、手的协调并用,完成从观察到思维直至表达的创作全过程

9台历的设计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台历和挂历设计方面的知识,学习制作方法。

2、尝试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设计制作台历或挂历。

3、通过收集、欣赏、讨论、设计等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关注生活与设计的意识,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了解台历和挂历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将设计的美观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款挂历,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小组探究学习

演示课件或对比观看各种新旧挂历。

2、通过新旧台历、挂历的对比,你从它们的造型设计、色彩、功能和选用的材料方面发现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看,以组为单位探究学习,并回答问题。

总之,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台历和挂历的外观设计装饰性越来越强,在功能上也越来越讲究多用性,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深入研究 以组为单位,把本组学生带来的最有特色的挂历或台历介绍给大家。

小结:从以上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挂历和台历不仅是记录时间的工具,而且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4.作业:

根据自己组的研究,制作一份关于人们过去和现在利用台历和挂历的研究报告 第二课时:

1、提问:通过上节课的研究,你了解到:(1)台历和挂历最基本的结构包括哪些?

(2)仔细观察你们带来的日历,看看在日期的设定上有什么不一样?(3)如果让你们在日历上来注明时间,你们会有哪些创新?

(4)如果我们为2008年奥运会的运动员设计一款台历,那么你认为哪些时间应当强调出来?

三、布置作业

1、根据学校各专用教室的需要,以组为单位,设计一件台历或日历。

2、利用现有的纸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大胆进行创新设计。

3、解决问题:(1)创作构思

(2)互相启发拓展思路,避免作品千篇一律。(3)确定制作方案

四、展示作品

五、小结

10、民间面塑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民间面塑的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尝试运用揉、捏、剪、挑、压、粘、贴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形象。教学重点:

了解民间面塑艺术,掌握面塑制作的的基本技法,并试着塑造一个自己喜爱的形象。教学难点:

揉、捏、剪、挑、压、粘、贴等不同技法的实际运用。课前准备:

橡皮泥、牙签、塑刀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感受民间面塑的美感。佳作赏析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

2、阅读课文,说说民间面塑的特点。

不同种类形象的面人。同时介绍面人的流派知识。学生谈孙悟空、猪八戒、嫦娥等等,有的面人艺人还会照着小朋友的样子捏呢!

由学生见过的比较简单的面人引入精美的面塑艺术宝库。艺术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如此多彩的艺术,使学生感受到劳动的美、生活的美与艺术的美之间的关系。除了面人,你还见过其他用面做的工艺品吗?

3、小组讨论,民间面塑的制作方法。

欣赏不同地域、不同题材的“面花”作品,同时介绍一些春节、端午节、七巧节、老人做寿、婴儿满月等不同时节场合的讲究规则。请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所见来谈一谈:有的同学可能过年的时候随父母回农村探亲见到过,有的同学在民俗村见到过,也可能有的同学曾经生活在农村,还亲自动手制作过……谈谈他们的感受。

小组探究 为什么我们用面来塑造?感受一下,橡皮泥与面有什么不同? 联系捏橡皮泥的经验,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手段来造型?

看看书中的作品,有哪些地方你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小组合作探究:橡皮泥没有面紧密细腻,黏合力也不强。回忆:揉球、搓条、扎眼…… 同学互相交流。

你还见过其他用面做的工艺品吗?

4、教师演示,制作一个民间面塑面人。

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压、剪、拧、捻,以及用这些方法可以制作哪些特殊的装饰。(重点放在动物表现手法上)学生尝试。在学习新技法的同时鼓励创新,鼓励举一反三。

三、布置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巡视辅导,注意以点促面。结合不同造型手法,创造一个自己喜爱的形象。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交流评述: 面塑博览会开幕啦!组织学生有秩序地互相欣赏浏览。

小小鉴赏家谈谈自己的发现:分别从造型设计、创意、色彩搭配、造型手段等方面进行评述。

把自己的面塑作品送给你的好朋友珍藏。不但说出最喜欢谁的作品,还要引导同学锻炼对作品的评价表述能力,例如:好在哪里?或哪里给你的启发最大等。

六、拓展:

由于地域、时代、风土人情等各不相同,我国的面塑艺术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风貌。今天你创造出了面塑作品,珍藏了好朋友的面塑作品,这可能是你的第一件藏品,希望今后同学们更多地关注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葩,看看你还能有更多的收藏吗?

11、拓印树叶真有趣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不同叶形的观察与组合,进而与不同的事物进行奇妙的联想。

2、通过欣赏与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通过组合、剪贴、装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乐趣,体验创造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学会拓印,激发学生创作出造型、色彩别致的装饰作品。难点: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叶形的原始状态进行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树叶、A4纸、油画棒、几幅树叶画、几幅树叶拓印画 学生:不同形状的树叶、油画棒、固体胶、A4纸几张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出示一幅拓印树叶画)

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许多漂亮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同学们想知道这些漂亮的图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2、发现叶子特点

请同学们将准备好的树叶拿一片出来,仔细观察,说说它的特点。(颜色。。形状。。)

请同学用手摸摸树叶的两面,感觉出来了什么?(一面光滑,一面粗糙。)

3、教师示范

现在同学们注意,老师是将光滑的一面粘上固体胶(举起树叶示范),将树叶贴在黑板上,再在上面放一张白纸,选用一只自己喜欢的油画棒,在上面来回均匀的涂画(强调均匀和力度的把握),你们看这是什么?(树叶)这样画出来的方法就加拓印。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拓印树叶真有趣(粘贴制作的彩色课题)

现在请同学们动手将树叶贴好,像老师一样这样拓印出来。(学生学习拓印一片树叶)

一片树叶是不是很单调?如果我们把不同形状的树叶放在一起,就会创造出很多更有趣的图案,请看这里(播放ppt课件)。

现在这有一幅树叶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谁能说说你观察出来了什么?(是一只小鸟。是怎么做出来的?是用不同树叶贴出来的。)现在这一幅图呢?(前一幅树叶画的拓印画)是怎么得出来的? 是刚刚的树叶画拓印出来的。

颜色呢?是不是还是树叶的绿色?(是不是只有一种颜色?)

那就是说我们在拓印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拓印出各个部分,这样图画显得各加色彩丰富。

小鸟的眼睛和脚呢?是不是也是拓印上去的?(是画上去的。)

我们不光可以拓印,还可以用彩笔画出一部分。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一幅什么作品。(汇报)

4、小组合作(播放音乐)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着摆出你们讨论出来的图案,然后再把它拓印出来,请注意,小组先商定摆什么图,摆好后再拓印。

(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辅导,让学生体验创作过程的乐趣。)

5、讲评展示 学生自己贴设计作品在黑板上,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

12、对印版画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初步了解对印版画的简单印制技巧。

2、学习对印版画不同的表现方式。

教学目标: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小组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锻炼,激发学生不断追求创新的创造意识,注意培养学生感受、分析、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对印版画是造型表现的一种表达方式,学习简单的对印技巧并创造性地表达。

教学难点:

如何巧妙地将印好的画面进行新的创意。

学习材料:

水粉颜料(或广告色)、印制纸张、调色盘、毛笔或水粉笔。

教学过程:

1,欣赏•感悟•畅想

游戏导入 小游戏“找不同”:

这是两幅极为相似的画面,你能在1分钟内找出它们哪里不同吗?

快速抢答

游戏导入,能够很快将学生从拘谨中解放出来,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氛围中。

欣赏分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和刚才的游戏有点像。

引导学生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

2、体验•表现•创新:

⑴这些画面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⑵仔细观察步骤图,讨论一下:这些有趣的画面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⑶是先画的相同的部分,还是先画的不同的部分?

⑷这样“大同”而“小异”的画面与完全相同的两幅画面相比,好在哪里?

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解决重难点。

(5)、动手实践

通过分析和示范,解决印制中的重难点。

先发给学生一张小纸进行试验。

谈一谈:

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6)、自主创作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并进行巡视辅导。学生创作。

注意针对个性的辅导。

3、展示•交流•评价

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分小组或全班欣赏作品。通过互相评价,认识自己的不足,引发更好的思路,保持兴趣。

欣赏延展

还有哪些通过对印进行创作的方式?

课件赏析:利用玻璃对印的作品。

拓展创作思路,提高审美眼光。

13、伸缩玩具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所属类型:设计应用 课 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冰棒棍用大头针组合有多种变化,当两根冰棒棍的中部固定后,若再与另一组相同组合冰棒棍的两个端部固定,就成为一份游戏伸缩玩具的材料。

2、参考教材中作品,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笔根据预先的设计进行伸缩玩具制作。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利用冰棒棍制作动物、人物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作品的新奇、牢固、美观、生动。

创新点:童话剧导入,吸引眼球的同时激发探索和制作欲望。实践点:连接方法不拘一格,冰棒棍的运用方式多种多样,鼓励学生创新实践。教法学法:设疑解难,直观教学,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多法结合。

教师准备:课件,玩具成品,童话剧布幕、冰棒棍、大头针、彩色纸、胶等。学生准备:冰棒棍、大头针、彩色纸、胶水、彩色笔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童话剧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童话短剧,想看看吗?

教师表演:(冰棒棍人出场)我是一个木头人,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找到魔法师把我变成一个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人类娃娃。可是,魔法师在哪呢?(小青蛙出现)小青蛙,你知道能把我变成人类的魔法师在哪吗?(小青蛙说)呱,做自己多好哇,我可不知道什么魔法师。(小鸟出现)小鸟小鸟,你见多识广,请问你知道能把我变成人类的魔法师在哪吗?(小鸟说)做自己最好了,我从来不问什么魔法师的事……(停止表演)

故事后来怎样了,老师还没编完呢,以后还请同学们帮我完成吧。(设计意图:童话剧导入,吸引眼球的同时激发探索和制作欲望。)

二、引出课题——冰棒棍玩具

有的同学已经发现了,老师制作童话剧道具的材料有些特别,是什么呀? 生:冰棒棍。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运用冰棒棍做一件特别的玩具。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准确的找到切入点,很自然的进入课堂教学。)

三、老师每个小组发一个道具,请同学们研究研究它是怎样做的好吗。

1、师:冰棒棍的组合方法有几种,拿出你准备的冰棒棍,摆一摆。生:摆出各种交叉方法

2、师:[课件]出示冰棒棍的各种连接方法,生:尝试钻眼连接,想一想怎样做才能既固定住,又不太紧,保证能活动?

3、师:请同学们拿着自己连接好的冰棒棍,生:一边开合活动一边想象一下它能做成什么有创意的玩具。(学生畅谈自己的创意)[教科书欣赏与课件演示相结合] 新课 标 第 一 网

(设计意图:整个环节教师首先向学生抛出问题,然后学生讨论研究,解决问题,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处处紧扣重点和难点,一点点的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省时高效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4、具体制作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1)学生预想答案

(2)教师演示:A、冰棒棍和剪贴部件的比例关系和谐 B、玩具色彩的搭配符合色彩规律 C、粘接牢固

(3)出示“人偶手脚太小“的反例,请学生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解决。(设计意图:只是在学生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教师才进行必要的演示,重点环节还出示反例,加深学生的印象,实现了教学活动的时效性。)

四、学生讨论归纳制作步骤。

(1)连冰棍,有方法,先摆后连莫太紧。(2)巧构思,要动脑,创新设计很重要。(3)涂颜色,要注意,冷暖明暗搭配好。(4)加装饰,有要求,各部比例要恰当。(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使学生的高级思维得到锻炼与提高。)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谁愿意帮老师把未完成的童话剧完成呢?现在开始动手操作吧!老师期待着你们的成果。

作业要求:

1、用你所学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个新奇的冰棒棍玩具。

2、可以另外确立主题合作或独立完成。指导要点:

(1)设计要新奇。

(2)根据你喜欢的颜色设计出漂亮的色彩。(3)注意安全。

(4)钻眼的时候不能用太大的力。

六、总结评价:

(1)展示学习作品,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并鼓励学生用做好的玩具表演节目。一看是否有创新意识,二看工艺制做是否好,三看制做态度是否认真。评出等级,给予学生小小的奖励

(2)教师概括本课的内容,总结冰棒棍玩具的制作步骤。希望同学们都是一个善于利用旧材料去发现、制作装饰品并美化我们的生活的小小艺术家。

七、拓展延伸:

(1)在生活中你在哪里看到利用伸缩原理为人们提供方便的事物?(2)能不能用其他的废旧物品设计制造一个奇特的玩具。

14、爬升玩具

教学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爬升玩具的制作方法。

应会:进行爬升玩具的创作和设计。隐性内容与目标

感受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制作的乐趣,提高学生选择材料、色彩进行创作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

难点:作品的新颖,制作的精美、实用。

教学准备:本课教学所用的教材基本上以圆筒形为主,可选择直径灾——5厘米左右的纸筒或塑料筒(去底部),若已有现成材料,可用稍厚的纸卷制而成。彩色纸也可用废旧的广告宣传材料代替。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悟•畅想

出示会爬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导出课题。

师:小朋友门,老师这儿有一个小玩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思考:小玩具和我们以前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讨论、回答。二:体验•表现•创新

1、总结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思考

师:对,(出示课题)会爬的玩具。我们的小玩具会爬,可是它为什么会爬呢,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让小玩具爬起来么?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2、示范说明集中会爬的玩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师:真好,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要玩具爬动,必须是腹部贴地挪动身体。而我们今天制作会爬的玩具的小秘密是什么呢?

生:(略)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非常好,知道了它,我们就能制作出会爬的玩具了。

三、展示•交流•评价

1.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可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玩具,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玩具和制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还有不同的装饰方法。(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

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2、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制作会爬的玩具的方法,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玩具吗?拿出你们的材料,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做出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会爬的玩具。四人小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谁的玩具爬的最好,最长。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3、评价

今天我们初步学习制作会爬的玩具,而且我们把一些废品装饰后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玩具,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废品”有待我们发现进行装饰,充分利用成为有用的物品。

15、面具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多种不同风格面具的艺术特色,参与美术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2、学习用纸质材料设计制作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进一步提高创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体验设计制作纸面具的乐趣,在做做、玩玩中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拓展美术视野。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彩色卡纸、蜡光纸、双面胶、剪刀、范作、面具(学生)剪刀,双面胶 教学重点:面具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能设计、制作有特点的面具。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讨论原始人。

师: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谈谈原始人。你觉得原始人应该是怎样的呢?(原始人会穿什么服饰,头上会戴着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原始人的了解,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培养,情感得到诱发。

生:穿兽皮,穿树叶做的衣服,脸上抹得五颜六色,有些还会带着面具等等 师:面具到底是怎样的呢?想不想见识一下 ? 生:想

2、展示图片

师:你对这面具有什么感受? 生:恐怖,可怕……

3、有谁知道原始人为什么要戴这么恐怖的面具吗? 小结:原来,在古代的原始部落里,人们对一些疾病或自然现象不能做科学的解释,他们以为是妖魔鬼怪在作恶,于是他们就戴上这些他们认为能给人们带来神奇力量的面具,使自己显的更威武,起到威吓敌人、驱魔降妖的作用。

四、讲授新课。

1、欣赏非洲面具:(设计意图:使学生从这些艺术品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师:知道了面具的作用呢,不防再欣赏一下多种样式的面具,看看他们有什么特色,哪些是最吸引你的地方?图片展示。(每一张图片找一个学生回答最吸引的地方。)

2、欣赏傩戏面具:(设计意图:用提问形式欣赏非洲面具和中国傩戏面具,使学生感受原始艺术的美,并为建立世界多元的文化态度奠定基础。)

师:以上都是国外的一些面具,中国的面具文化更是历史悠久、种类多样,那我们今天就重点欣赏一下来自中国贵州的傩戏面具,请看大屏幕。

师:傩戏面具有带上面具就是神,摘下面具就是人之说,那让我们也来尝试一下做神的味道!(学生带面具做动作,极大调动学生情绪,把情感推向高潮。)

3、探讨面具的制作方法。

师:我也过把隐(带上纸面具)提问: ①我这个面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②面具除了这个形状,可以做成什么形状? 展示图片,椭圆的、长方形、菱形等等,怎么做,教师与学生共同示范。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自主寻找面具的制作方法,发现并掌握新知识点和技能点。)

4、布置作业:

下面我们也来做一做面具。

作业要求:四人一组,制作一个傩戏面具,要求色彩分明,造型夸张,具有特色。

5、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 我们可以一边欣赏音乐和图片,一边制作。

6、自我评价:

请几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面具,同时也让其他同学评评他的面具。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个性。

7、课外延伸:今天我们用了这些的材料做了这么美的面具,回去之后我们还可以再动动脑筋,用一些废旧材料做出更美的艺术品,让我们用智慧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16、一张奇特的脸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使学生感受到用泥制作一张奇特的脸与其他材料的不同之处。在创作过程中体验泥性,感受泥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通过师生之间的展示与交流,了解到在现实生活中只有那些特殊职业(戏曲演员和杂技演员等)、特殊节日、特殊民族、特殊现象等才有奇怪的脸。(3)在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交流经验,共同研究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和艺术,积累经验,拓展学生视野。教学重点与难点

巧妙地结合泥巴的特点,大胆创作、装饰和添加制作一张奇特的脸。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麦当劳叔叔照片、中国京剧脸谱、年画钟馗、非洲面具等)、范作两件(平面、立体)、高度近视镜。学生:1.收集有关“奇特的脸”的资料(文字和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两张脸部变形的学生照片。师:这里有两张作品,你们看是谁? 师:他们的脸和平常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并寻找不同。

师总结:这是老师通过电脑技术把他们的脸变成了一张奇特的脸。今天我们用泥巴塑造一张奇特的脸。(播放课件、贴标题)

设计意图:以两个同学“奇特”的脸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学生灵巧地展示与交流

师:生活中有许多奇特的脸,同学们在课下收集、整理资料时有什么收获? 学生展示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电脑绘画和即兴表演等)。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补充评价。师总结: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方法研究、发现甚至设计出了一张张奇特的脸,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奇特的脸。(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综合展示学生们多方面才能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积极地发现问题、积累知识,自主、探究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生活中奇特的脸 ⑴特殊职业 ①麦当劳叔叔

师:你们看谁来了? 生:麦当劳叔叔!

师:麦当劳叔叔的脸与正常人的脸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大胆地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性总结:麦当劳叔叔的嘴比正常人大好几倍,眼睛也几乎变成了菱形。看来,要塑造一张奇特的脸我们还要学会夸张和变形。(板书——造型:变形、夸张)

游戏:我的脸儿变变变(高度近视镜)。师生共同游戏,掀起教学高潮。

教师引导:麦当劳叔叔是麦当劳西式快餐的形象大使(形象代言人)。

设计意图:从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麦当劳叔叔引入话题,让他们认识到塑造一张奇特的脸在造型上要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并在此教学环节中采用游戏的方法来突出教学重点,加深孩子们的印象。②戏曲脸谱

学生看图片说戏人物,教师及时补充。

总结:戏曲脸谱是一门装饰性很强的艺术(板书——装饰)。它不同于任何形式的舞台化妆,它造型丰富、独特,不同的面部造型代表不同的身份、性格和经历。在戏曲角色中只有净角、丑角才有“花花脸”。③小丑

俄罗斯的小丑表演《耍蛇》。⑵特殊节日 ①门神 师:过春节贴在大门上的年画是—— 生:门神!

总结:传统门神可以驱鬼、保平安。②狂欢节 每年2月,在意大利的威尼斯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狂欢节。在过去的狂欢节上,权贵和穷人都可以打扮成自己喜爱的样子。结果,富人变成了穷人,穷人变成了富人。他们相互尊敬地打着招呼,这时的威尼斯就变成了人人平等的小小共和国。③万圣节

师:万圣节在每年的—— 生:10月31日

师:万圣节可以说是西方国家的鬼节,可是在过去,万圣节其实是赞美秋天的一个盛大节日。⑶特殊民族 ①独龙族

过去,我国云南省独龙族的妇女有纹面的习惯,这是她们自我保护传袭下来的一种习俗。现在,年轻的独龙族女性再也不用纹面了。②印第安人

学生齐唱《十个印第安小男孩》

播放录音:古老的印第安人过着游牧生活,他们主要以狩猎、采集果实为生。为了在浓密的森林里不被发现,他们的脸上也有一些奇特的装扮。⑷特殊现象

欣赏动画片《小胖墩变瘦记》。

师:小胖墩照的什么镜子呀?一下子变瘦了。生:哈哈镜!

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有更多的发现。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多元文化,鼓励学生深入生活,研究生活,探索知识,积累经验。4.艺术作品中奇特的脸

在许许多多的艺术作品中,有一些奇形怪状的脸。

课件展示:贵州木雕、非洲木雕、纸造型、毕加索油画作品、漫画作品、动画片等。

总结:艺术家们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用变形、夸张的手法,给我们塑造了形式多样的奇特的脸。

设计意图:一方面,使学生们了解形式多样的艺术品,另一方面,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对比泥塑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差异性——做铺垫。5.泥塑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

师:用泥巴表现的这一张奇特的脸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比如绘画。有什么不同之处?(手拿泥巴做的麦当劳叔叔)学生从颜色、空间感方面回答。

师:两个麦当劳叔叔又有什么不同?(泥板式的麦当劳叔叔、泥柱式的麦当劳叔叔)学生回答。

师:怎样拍成一块泥板? 学生叙述教师制作。

师:怎样将泥巴摔打成一个泥柱子呢? 学生示范。

设计意图:在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强调本节课的制作要点。6.布置作业

师:今天,同学们以夸张、变形的手法,用泥或泥柱成型的方法塑造一张奇特的脸。

7.展评作业及评价

教师用数码相机拍摄学生的作品,投放到大屏幕进行评价。⑴出示单个作品,作者介绍,他人评议。⑵出示小组作品,选出最“奇特”的脸。⑶评价身边同学们的作品。⑷自我评价。8.总结

师:同学们,只要我们大胆想象、勇于探索,就一定会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艺术作品。

17、多彩的民间美术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初步了解民间美术的不同形式,并能简单评述民间美术作品在造型、色彩、图案、寓意、用途等方面的特点。、利用搜集资料、游戏探究、分组讨论、对比分析等多种形式,分析民间美术作品在图案、色彩、寓意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关注、认识和兴趣,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涵养人文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欣赏不同形式的民间美术,感受民间美术的吉祥寓意和多元的造型特点。

2、教学难点:感受不同地域民间美术的特点。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播放中国民间美术简介视频,导入本课。

2、初步了解图案的吉祥寓意。

(1)认图案:考考你的学问!不同的图案,你能想到什么?(课件出示——蝙蝠-福;鸡-吉祥;鱼-有余;花瓶-平安;猫-?蝴蝶-?)(2)把图案自合起来,你又想到了什么?

将图案组合起来思考,鸡与鱼结合:吉庆有余;猫、蝴蝶与牡丹结合:耄耋,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富贵。(3)利用图案的吉祥寓意表达美好愿望,就是民间美术的魅力。出示课题——多彩的民间美术

3、讲授新课

(1)积极地“思”——找吉祥图案

请学生在自己带来的民间美术作品中找吉祥图案。(学生之间拿出民间美术作品,相互欣赏。请1-2名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作品。)

总结:这些和谐取意的吉祥图案,就是为了讨得“口彩”,使一件作品表达出吉祥如意的象征意义。

(2)民间美术除了传达吉祥的寓意,还有些什么独特之处吗?我们从民间美术的“活化石”上挖掘一下。

4、分析作品

(1)专注地“听”——讲解剪纸的特点。

剪纸的表达手法。抢答:在剪纸的造型中指出那些是吉祥图案,说说它们有什么寓意。(学生快速抢答,并指出寓意——牡丹和蝴蝶-爱情甜蜜、婚姻美满之意;鱼和莲花-连年有余;鸡-大吉大利……)总结:完整的外形有时也可表达不同的含义。(2)民间剪纸的二维空间关系

观察不同类型的剪纸,你觉得这些剪纸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观察《放牧》和《老虎》等剪纸作品,总结剪纸的特点:《放牧》中把牛剪成两个头,放牧的孩子三个头;《老虎》中侧面的老虎又剪了两只眼睛,与生活中的不同,是一种夸张的表现方法。

总结:民间剪纸艺术家创作出简单形象,把单调的形象变得丰富有趣。(3)艺术性与 实用性相结合 这么多丰富有趣的剪纸造型,你都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呢?(过年时窗户上贴过,衣服上绣过,有点嗨绣在鞋垫上……)

看来剪纸的实用性还特别强,再请大家看一幅剪纸作品,它哪里最吸引你?为什么?(重点观察陕西剪纸《牛》身上的旋毛部分。利用旋转的花纹,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剪出牛身上的花纹,既增添了视觉的动感变化,又增加了形式美感。)

总结:民间美术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它的使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5、分组讨论

大胆地“讲”——同一主题、不同形式的作品展示不同的美感。

师:我们学会了从多个角度欣赏民间剪纸,下面我们再看一些民间玩具,看看你能从中解读些什么?

(1)观察民间玩具,分析狮子、老虎不同材质、不同表达手法以及相同的寓意的特点。

1、分组讨论,对比观察生活中的狮子、老虎形象和民间美术作品中老虎、狮子造型,看看哪些相同,哪里又有所不同。分析为什么即使表现同一题材还存在差异。(比较后发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狮子、老虎造型有的大方、憨厚,有的朴实、隽秀,还有的玲珑、精巧。由于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所以其造型也发生了改变。)

师总结:虽然取材相同,但是造型各异,与人们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有很大关系。

2、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民间美术作品中都用了哪些颜色,为什么用这些颜色?(讨论后总结:色彩以白、红、黄、绿、蓝、紫为主,对比强烈。这些颜色显得喜庆吉祥,热烈。)

师总结: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反映了红火热闹的色彩气氛和意愿。

3、大家再来看看,老虎、狮子身上还有很多花纹,那这些花纹又代表着什么呢?(老虎和狮子在民间有辟邪的寓意,它们身上大多有牡丹的花纹,象征着富贵吉祥。)

师总结:民间美术中老虎和狮子并不是生活中的动物形象,而是人们观念的产物。

(2)简单了解石狮的作用

师:在老虎、狮子造型的民间玩具中,有一些是大家常能见到的,还有我们很少看见的,如这件石狮子。你们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吗?(栓娃石。是为了避免孩子从炕上翻下去而设计的,栓娃石一般会雕成小狮子、小猴子、小狗等动物形象。等娃娃大了,栓娃石也可以成为玩具。)

师总结:民间把狮子当成娃娃的守护神,含有消灾、保平安的寓意。(3)谈谈美感

师:这些民间民间美术作品中的狮子,由于材质不同、造型各异,传递给我们不同的美感。你最喜欢哪件作品?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石质:造型活泼、夸张,制作粗矿、稚拙。面塑:充分发挥面的特质,自然天成、朴实浑厚,让人爱不释手。布老虎:憨态可掬。泥塑:颜色鲜艳,体现了喜庆、热烈的气氛。

6、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艺术实践,体会剪纸的艺术魅力。

师:课本中还有很多民间美术作品,请你选择一件作品,和大家说一说。(同时欣赏教材第一页的《生命花树》或者本科的民间美术作品,从形象、色彩、图案、寓意、用途等方面进行评述。)

7、活动评价

师:请你评价一下刚才那位同学的看法,并说出你的不同想法。(评价要点:

1、了解民间美术是人美喜闻乐见的艺术;

2、谁评得最全面,谁描绘得最清晰。)

8、总结提升

民间美术与大众的生活、劳作相伴相随,一幅剪纸、一件木雕、一只青花瓷碗、一块蓝印花布、一条挑花围裙……上面的每一幅图案纹样都倾注着劳动者的心血和智慧。

18、各种各样的鞋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体验综合探索活动的乐趣,感受鞋的美,领域鞋的文化。

3、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与习惯。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通过体验各种材料的造型表现活动,掌握制作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提高创作能力。学具准备:剪刀 胶水 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悟•畅想 师预先在每组周围藏好各种鞋。板书:“鞋”你能说出鞋可分为哪几个部分?哪些是中国鞋,哪些是外国鞋吗?分一分哪些是古代的,哪些是现代的? 学生找鞋观察汇报、了解鞋的一些知识。学生找鞋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认识一般意义上鞋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各国的鞋,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对鞋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体验•表现•创新。

1、要求学生画出一只自己喜欢的鞋子。

2、媒体出示各种材料各种样式的鞋。板书:“各种各样的”

3、教师在每组预设一盒各种材料的盒子,并问学生盒子里有些什么?

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合作与单独做的效果。)

(准备用哪些材料做怎样的鞋?)

5、比赛(音乐悠扬)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创作)学生自己上台介绍画的鞋。学生欣赏。学生汇报每组的学习材料。学生自己上台介绍,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三)、展示•交流•评价

1、学生作品展示。

2、学生自评。

3、学生互评作品。

4、引申到现实生活中的鞋子。学生间互评,提高了他评能力,由课堂上的鞋。引申到现实生活中的鞋,主题得到了升华。

篇2:莲山课件教案

莲山游记英语作文

国庆节那天,爸爸妈妈带我和第第去莲山游玩了,我们爬上山顶往下一看,哇!山真高啊!下面的人好像一只只小蚂蚁,弯弯的小路好像一条长长的丝带,小河仿佛装着水的脸盆,我还看见莲山山连着山顶连着顶,山顶好像在云雾之中。莲山真美啊!

On national day, mom and Dad took me and Di to Lianshan. We climbed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and looked down. WOW! How high the mountain is! The people below are like a little ant, the curved path is like a long ribbon, the river is like a washbasin with water, I also see Lianshan mountain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seems to be in the clouds. What a beautiful lotus mountain!

篇3:莲山课件教案

1.1 课件评价标准 (1) 教学内容设计

对教学内容做精心的设计是课件质量的保证, 只有正确完整的设计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否则, 一切都象散沙一样无法凝聚, 缺少灵魂。

(2) 具有生动性

把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机的与多媒体手段充分地结合, 如多加入图片, 动画等, 使学生易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互动性

使学习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加深理解和记忆。

(4) 个性化

提供启发式或病例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模式, 让每门课给每个学习者带来最贴心的学习感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枯燥无味, 而课件教学, 这种多媒体软件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直观形象逼真的展现出来, 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高学习情绪, 使古板变生动, 抽象变具体, 深奥变浅显, 沉闷变愉悦, 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有利学生的理解。

(2)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课件逐渐得到普及,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有声有色的课件, 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更加容易,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3) 提高效率

可在最短的时间内, 让学生清晰透彻的了解所需掌握的知识, 并能灵活运用。

2 教案

教案是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 对不同的层次及专业学生, 针对每一个知识点或知识群, 结合学生实际并进行教学设计和设想, 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活动而编写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具体讲课方案, 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 是授课教师教学思想, 教学组织能力, 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 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结晶。它反映了教学水平, 教学思路和教学经验, 反映了教师掌握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程度, 反映了教师了解学生, 准确把握教学方式方法的程度。

3 讲稿

3.1 优点

(1) 便于教师记忆

(2) 有了讲稿不至于课堂上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3) 对于下一次上课是一个重要文献

(4) 对于同行是一个很好的参考资料, 有助于互相学习

3.2 缺点

(1) 限制了教师的表达能力, 比较僵死

(2) 对于教学中的一些细微的知识, 照顾不到;对于不同专业, 不同层次的学生讲授的侧重点照顾不到;对于学生的情绪、反应, 即教与学之间的有效交流照顾不到

(3) 对于教学的总纲目及与各个分纲目之间的联系都照顾不到。

4 课件、教案及讲稿的形成程序及具体内容

4.1 形成程序首先看教材, 然后查相关专业参考资料, 写讲稿, 写教案, 制作PPT。

4.2 具体内容

(1) 问题情境——多采用导入法

问题情境是在教学中能够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关键。但创设恰如其分的问题情境是有一定难度的、老师要对教学内容足够的掌握和获取更多新知识。独特的问题情境会使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 开展知识探究活动——教师自身能力体现

教学设计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分以下几点。第一, 促使学生重点明确。重点问题应根据教学标准, 结合教学内容而定, 每节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重点问题, 但不能过于多。第二, 教师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问题以展开探究活动, 使得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熟练技能。在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 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的原则, 多设一些子问题, 难点分解, 多问为什么, 引导学生由解决子问题逐步过渡到重点问题, 最终达到解决重点问题的目的。第三, 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重点问题。此过程学生可巩固新知识、扩展新知识、完善知识体系的构建, 同时还可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 获取成功体验——教态问题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 又是演员。评价与交流探究结果是进一步认识事物规律的必要过程。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学生通过评价和交流, 可以发现新的问题, 吸取经验教训, 改进探究, 培养合作精神, 更重要的一点是获得成功的体验。当学生在学习上有了哪怕是小小的进步, 也给予热情的鼓励。一句真诚的鼓励话语, 可能带出一批好学生。一个鼓励的目光, 可能使这位学生终身铭记。最终关键体现的是教师要有爱心, 学生要有自信心。

综上所述, 高校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为出发点,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师自身素质, 应用现代教育理论成果, 促进学科特色和教师自身能力, 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课件、教案及讲稿三者有机结合是高校教师上好每堂课的基础, 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要:课件 (courseware) 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要求, 制定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 而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 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 即多媒体课件。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 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讲稿是教课前、报告或演讲所写的底稿, 对于我们高校教员而言, 讲稿即讲课的发言稿。课件、教案及讲稿三者有机结合是高校教师上好每堂课的基础, 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课件,教案,讲稿,程序

参考文献

[1]包桂花, 包同力嘎, 包明兰.正确认识教案及编写教案.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2, 18 (5) :181-182

篇4:莲山课件教案

我校在2005年换用了高教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 (第一版) 。这是一套难得的教材:内容新颖、结构合理、知识量丰富。随教材所附带的电子教案, 也给教师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在一年的使用过程中, 我们发现电子教案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主要有:Talking face to face部分没有单词解释, 扩充的知识点不能在对话原文中点击显示;第一至第三册的听力部分, 不能控制听力进度, 导致学生在听的过程中, 不能就某一难点反复听;录音原文也不能在听的进程中点击显示出来;阅读部分, 没有文章的翻译;写作部分, 相关的语法点也没有在电子教案中显示出来。

在使用这套教材的过程中, 我们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 自制了一些“课件”作为补充。有的老师将本单元的相关信息和知识点扩充, 做成漂亮的Flash, 新颖的画面受到学生的喜爱;有的老师将语法讲解, 配以练习, 精心用Powerpoint做出来, 令学生看起来更加直观。我们把自制的课件整合起来, 资源共享, 这样就不会在做课件上浪费大量的精力了。

二、“自制课件”的实践过程

我们首先收集原电子教案中所存在的不足。这一环节,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向学生征集使用这套教材的意见, 以及对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收集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和意见进行总结和归类, 制定出制作新课件的目标。

在制作的过程中, 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和文献的功能, 并参加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培训, 在围绕原电子教案知识点的同时, 改变课件形式, 补充并且添加相应的内容, 努力做到符合优秀课件的标准, 使其具有以下特点。

创新性:创新性是我们提高制作课件水平、教学水平的不竭动力。自制课件的创新性分为内容创新和技术创新。内容创新要求我们选题恰当﹑内容丰富外创设饱满的情景,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感受;技术创新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课件内容选取最佳的开发软件。例如Authorware提供了十一种交互方式, 利用这些交互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制作出生动可靠的效果界面。

针对性:对于知识难点, 我们制作了相应的专题或补充知识的连接。例如, 原课件没有语法部分, 我们自制了语法课件。针对“虚拟语气”这个语法,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个难点, 我们在课件里添加了充满“虚拟语气”的一首诗, 使学生在轻松地欣赏一首诗的同时就把这个语法理解透, 又如在讲解“Tricolored Ceramic”一文时, 我们下载一些“唐三彩”的照片, 制作成英文讲解的Flash。

启发性:启发性的原则要求我们深入钻研教材, 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 设计好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在制作课件时, 素材的选用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一要素。我们在制作课件时, 特别注意“导入”这个开场白素材的选择, 例如在“The Triathlon’s Great Attraction”一文中, 我们剪辑并重新编辑了“铁人三项”的一段视频。精彩、激烈的画面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此时, 我及时设疑:“What’s the triathlon?”“What’s the spirit of triathlon?”学生不难从刚才的画面中得知“铁人三项”的内容, 并且开始思索“铁人三项运动”的精神。这样就很自然地转入了这节课的学习。

三、“自制课件”对教材“电子教案”的补充作用

我们在制作“自制课件”的过程中认为, “自制课件”对教材“电子教案”起着补充作用, 对此, 在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 教材“电子教案”凝聚了教材编写组的心血与智慧, 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课题, 经专家评定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迎合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要求, 成为众多学校的教材。其价值和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的“自制课件”是以原“电子教案”为蓝本, 在其丰富的内容、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开展的, 没有原“课件”就没有我们的“自制课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自制课件”对原“电子教案”起的作用只能是补充作用。

其次, 我们必须重视“自制课件”的补充作用。只享受教材“电子教案”的方便快捷, 不制作自己的“课件”不是称职的教师。教师不能完全按照教材“课件”, 按部就班, 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所讲内容。如第三册第八单元, 有关“WTO”的文章, 阐述了中国入世后面临的挑战, 应该是写于将要入世前, 距今已经有近十年的历史, 在此期间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不及时进行内容补充和更新, 学生会觉得不知所云。时代发展的迅速, 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 都需要一线工作的教师不断地对原有知识进行整合添加, 使之更符合现实发展的需要。

最后, “自制课件”对教材“电子教案”的改进起了推动作用。科技的进步, 知识的更新, 实际授课的需要, 要求我们不断地对教材和与之配套的“电子教案”进行调整﹑改变。《新编实用英语》 (第二版) 的出现, 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改版后的这套教材, 不仅对内容进行了删增﹑更新, 与之配套的“电子教案”, 而且从形式﹑内容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材内容”和“电子教案”的更新, 离不开时代的发展, 也离不开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与感悟。他们对“教材”﹑“电子教案”的优点与不足最有发言权。发现问题, 当然要解决问题。教师会根据教学实际, 自制一些“课件”, 对所讲的内容进行补充与引申。而制作的技术也会不断改进, 久而久之, “自制课件”的大量出现, 要求编者也要对教材“电子教案”进行相应的改进, 以满足教学需求。从这里不难看出, “自制课件”对教材“电子教案”的改进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在知识更新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 教师不仅要继续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而且要与时俱进, 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对所用的教材进行补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满华.CAI课件评价关键[J].中国电化教育, 2003, (2) .

[2]史济民.多媒体应用与开发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乡机关干部组织生活会发言材料下一篇:关于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听课与评课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