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浅变化 活动一 课件教案

2024-04-14

深浅变化 活动一 课件教案(精选7篇)

篇1:深浅变化 活动一 课件教案

课题:深浅变化活动一 教材分析:

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明度、纯度。色彩的明度即色彩的深浅程度,或者说是明暗程度。能运用手中的笔的不同力度和皴线疏密产生不同的明暗色彩变化,是通过实践才能取得的经验。所以本课安排深浅明暗练习,用色彩渐变构成完成作业,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素描明暗深浅的变化有直观的感受和体会,同时通过活动一对自己喜欢的图形进行线条深浅的交错表现激发调动学生对素描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的:

1、掌握事物色彩深浅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表现方法。并在绘画创作中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事物深浅变化的表现。

2、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感受色彩深浅的美妙变化。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色彩深浅变化的体会、深浅皴线方法的掌握和在绘画中的初步运用。

教学难点:用铅笔皴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变化和线条的组织变化来表示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课件、范例、2B、HB铅笔、橡皮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目次导向(2分钟)

1、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事物的深浅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小结:艺术源于生活,正因为我们的大自然存在着这么多的美,所以我们才能有美的艺术品的不断产生。今天我们就将一起来感受事物的深浅之美。学习表现物体的

2、引出课题——深浅变化。

二、尝试学习、多种方式

1、体验活动一:工具材料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2分钟)了解材料,感受笔的不同。

师:我们现在上的是美术课,美术需要材料来表现,所以在学习之初,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先来认识一下我们手中的材料。同学们的桌上都有2支笔对吗?请你看一看、画一画,找一找手中的这两只笔有哪些不同之处?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师:这是铅笔,对,材料的品名。

师:笔上的H和B分别代表什么呢?它有什么意义?

师小结:H和B代表这只笔的铅芯的软硬程度,H的数值越高,笔的铅芯越硬,B的数值越高,笔的铅芯越软 师板书:H---铅硬

B-----铅软 师:你发现2B和HB的铅笔画出的线谁的颜色更深?谁的更浅?那老师用6B和2H在来试试,通过观察,你获得怎样的发现?师示范演示。

师小结:铅笔数值为H,铅芯越硬,画出的色越浅。铅笔数值为B,铅芯越软,画出的色越深。

师据生所说板书:H---铅硬------色浅

工具材料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

B-----铅软------色深

2、体验活动二:同一支笔,不同的力度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3分钟)师:我们用一支笔能不能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呢?有什么办法? 这个方法对不对,咱们试一试,验证一下,拿出袋中的小纸片,1分钟你能用同一支笔在手中的小纸片上产生多少不同的深浅? 生尝试练习,同一支笔画不同的深浅

师:同一支笔能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吗?是怎么产生的?

师据生所说板书:力度-----重-----色重-----深

同一支笔因为手上力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

-----浅-----色浅-----浅

3、体验活动三:线条的排列疏密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

师:我们除了力度和工具材料的不同能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体现,先观察。师示范排线

师:通过观察,你们发现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来产生色块的深浅变化的? 师据生所说板书:有序的排列线条

师:你们想试一下吗?请在纸上试着排一排,看看你又会有怎样的新发现。生尝试练习,排线。

师小结。这种挥动你们灵活的手腕,让笔一组一组有序的在纸上留下排列的痕迹,就是咱们素描里面俗称的排线。通过排线你感受到了什么?空,距离远,在我们美术语言里称之为疏,跟着老师说疏。

师据生所说板书:线排列密------色深

线排列空(疏)-----色浅

4、体验活动四:三种方式的融合产生奇妙的色彩渐变 师:我们明白了事物产生深浅变化的这三种方法,现在咱们将这三种不同的方式融合在一起来感受奇妙的色彩变化吧。怎样变化的?来看一下老师。

师示范循序渐进的由重到轻由密到疏的皴线方法。生观察体会。师:通过老师的示范,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据生所说板书:循序渐进,由重到轻,由密到疏。

师小结:这样有序的由重到轻、由密到疏产生的色彩深浅变化是一种渐变色的运用。在我们的美术色彩语言里称之为明度变化,比如(幻灯展示),在咱们的美术素描语言里称之为明暗变化,比如(幻灯展示)

三、点拨提升、体验升华

1、欣赏感受:作品中的奇妙深浅运用 师:所以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种皴线方法是很重要的一种美术表现形式,它会产生很多美的作品,咱们一起去欣赏一下。欣赏幻灯,感受线条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图片欣赏,你又有了怎样的体会? 师据生所说板书: 师小结:

师:针对这两幅作品,你觉得谁更好?为什么?

师小结:主体物要画大,构图才饱满,画面效果才醒目、突出。

2、自学教材,体会作业要求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8页下方,齐读一下学习活动一,任意画出-----你是怎么理解这第一句话的?大家觉得我们可以选择画哪些图形呢? 师据生所说板书:图形选择:几何图形

人物、动、植物形态

建筑房屋

生活用具

交通工具 师:第二句里面的交错是什么意思呢? 师据生所说板书:反衬,黑白交替

四、思考内化、领悟成长

1、体会创造,方法实践 师:还等什么呢?现在拿上手中的笔试着画出深浅渐变的色彩变化,看看一会我们将创造出怎样的奇妙作品吧,孩子们行动起来。生创作表现。师巡回辅导,音乐播放。

2、展示评价,拓展延伸。展示学生作品

师:请将目光调整到黑板,咱们请小作者自己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你画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画的?针对他的作品你能提出怎样的改进意见?

师:看来咱们掌握了方法还不够,还要灵活运用这一方法才行。大家在生活中发现过类似这样的深浅变化吗? 生谈生活中的发现。

师小结:艺术源于生活,我们的大自然让艺术家感受体会了色彩的深浅变化之美,艺术家就将这种美的感受再现运用到了生活之中,艺术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美和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咱们一起去看一看

幻灯展示,再次感受深浅变化之美。

师小结:只要我们有一颗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

篇2:深浅变化 活动一 课件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深浅的变化》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深浅的变化》教案1

教材分析

依据客观地光影可以得出深浅变化的效果,而我们手中的画笔也可以画出深浅变化的效果。本课并不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而是重在由影调变化来表现立体感。本课也引领学生出示主题主义绘画,体会绘画表现的多样性。

本课让学生学习用铅笔皴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与笔触排线的疏密变化,来表现物体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本课并非专业的素描课,而是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在丰富的明暗变化中单色绘画的艺术魅力。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编排上从欣赏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创设了色调变化的建筑世界。为便于学生理解色调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看成一个只有影调和形状组成的单色状态,让学生自主发现;在平面上可以存在着明暗变化差异,表现立体层次感,然后使学生了解用笔的轻重、疏密会影响到物体明暗变化的不同效果,教材通过小训练渗透以上的基本知识、原理。在教学中名教师应强调图形组合之间的层次感,培养学生独特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学习活动二:画出一幅立体构成的建筑物风景或其他内容构成的画。在每一局部块面上运用由浅到深的画法表现出所画物的立体感,并可尝试模仿画家作品。可以从欣赏画家作品入手,通过小训练练习有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敏感画法。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在造型表现领域要求更丰富和多样,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难度。指导学生进步掌握光影变化,激发对艺术的热爱和创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知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效果,增进对物象形体美的体验。

方法与过程目标:掌握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画家作品,感受线条变化。

教学难点

皴笔的方法,能否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铅笔,素描纸

教学方法

欣赏感受,思考探索,尝试体验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感知立体,花立方体。

1、开门见山,宣布并板书课件。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变现明暗层次的方法,由于大家学习认真已经掌握了基本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深浅变化。

2、出示一个立方体光照投影,使之有较好的明暗深浅观察效果。也可以制作课件播放。教师提示学生,仔细观察立体的角、棱、面。

3、教师用线条画出立方体的轮廓后指出,仅有轮廓线表现立体感是不够的,大家想一想,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表现立体感?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体面的深浅明暗光影可以充分立体感。

二、巧搭积木,堆叠房子

1、每小组分发积木玩具,分小组快速用积木叠房子。

要求要美观,有特色,要稳定,呈体积感。搭好管擦它的棱角体面,特别是光影明暗深浅。

2、学生代表交流观察,然后给“建筑物”取一个名字。

3、教师选定最经典的一个建筑放到投影仪下给全班欣赏观摩。教师指出棱角,体面的明暗、深浅、透视和遮挡关系。

4、教师小结。按上面三点要求表扬在对房子过程中的表现和创意精神。

强调:整个“建筑物”是一个整体,所有的立体造型,有的显现,有的被遮挡,有的.只看到一点点,因此,我们在画时要尽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描画。

三、观摩作品,体会感觉

1、欣赏水彩画《沙漠之鸽》,画面立体感显著,光影强烈,深浅交替映衬,非常好看。

2、观摩学生作业。引导观察,并指出:作者对这组物体的各体面非常熟悉,也很好的掌握了皴线的方法,方锥体、圆锥体,并给看得见的体面或减淡渐浓地用铅笔线条皴出深浅变化。

3、要求美观、稳定,有立体层次感,不要多而复杂。

4、学生作业一段时间后,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2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了解深浅变化和造型的方法。

二、检查作业,要求修改。

整个“建筑物”是一个整体,所有的立体造型,有的显现,有的被遮挡,有的只看到一点点,因此,我们在画时要尽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描画。:作者对这组物体的各体面非常熟悉,也很好的掌握了皴线的方法,方锥体、圆锥体,并给看得见的体面或减淡渐浓地用铅笔线条皴出深浅变化。

三、继续完成作业

要求美观、稳定,有立体层次感,不要多而复杂

四、学生评价,教师总结

1、作业完成后,将在黑板上贴出,并简要自评。

2、请学生代表到讲台前,评价让人作业。

3、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深浅变化

透视 明暗变化

建筑物

《深浅的变化》教案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形体明暗、空间在光影效果下的不同表达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欣赏、感受形体明暗的深浅、强弱变化所构造的客观物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笔的轻重、皴线的疏密关系表现客观物体。

【难点】

形体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

三、教学用具

绘画用笔、纸、图片等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出示光影摄影照片《大自然的一束光》,提出问题:照片中的大自然与你看到的大自然有什么不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自然景物呈现深浅的变化)揭示课题——《深浅变化》。

活动二:欣赏作品,引导想象

出示作品《雨露》提出思考问题,观察图片上的景物有什么的明暗变化?能否用线条来表现明暗效果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光线的影响,物体可以分为亮面、暗面和反光。可以通过铅笔或者碳素笔来表现。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排列疏则弱,密则强。

练一练:出示单线勾勒的立方体,学生尝试根据光线照射的影响,用铅笔皴线画出不同的明暗变化,并比较上了调子的立方体与之前的单线图片中的立方体有什么不同?(更具立体感)

教师总结:通过在建筑物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进行涂画,能够使物体变得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由此掌握概念:明暗线条表现法——通过铅笔线条的力度、方向和层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黑、白、灰调子。

出示石膏体。提出问题:物体在空间中受光线的影响会产生深浅不同的灰度,这些层次不同灰度可以概括成五大面和三大调子,想想它们分别是什么?

学生观察并思考。教师总结:素描可分为三大调子(亮面、暗面、反光),又由三大调子引申出五大面(亮面、暗面、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

教师出示石膏立方体,看一看、想一想能画出几个面及其透视变化。教师示范线条的疏密关系,通过观察对比的方式讲解不同疏密、长短、大小、轻重等线条的不同视觉效果。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尝试用铅笔皴线。

观察生活中的景物,用不同的线条关系表现一副绘画作品。

学生实践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并纠错。

活动三:交流评议,拓展提高

学生作品展示,让大家相互欣赏,交流,评价,同时体验成就感。教师在欣赏学生作品的同时,要给予学生作品以肯定,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鼓励大家要继续努力,多观察多表现,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五、板书设计

深浅的变化

篇3:深浅变化 活动一 课件教案

一、参评对象

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教科研人员、教育管理者,以及从事行政、后勤管理和图书馆、青少年宫等校外教育单位的教育工作者。

二、参评范围

1.有关教育改革、教育管理、素质教育、教育创新、课堂教学、教学经验、教材教法、学法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团队学生会工作、多媒体应用、特殊教育、幼儿教育等方面的优秀论文;

2.有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秀教案、个案分析、教学点评、优秀课件等;

3.有关教师辅导学生优秀作品,包括学生的优秀作文、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和小论文等。

三、参评要求

1.所有参评论文要求“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有一定的理论认识,又要有自己的实践、思考、研究和创新。”论文中所提出的问题对当前教育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论文题目要精练、简短、明确,论点要集中、鲜明,论据要充实、有据;文字表达要规范、简洁、流畅;字数以不超过3000字为宜。

2.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案例,要求文件大小不超过10MB,注明课件制作软件(请采用幻灯片)及参评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课件名称、课件创新点、教材版本、名称、年级、邮编等)。

3.教师辅导学生的优秀作品要求:参评作品须书写工整或打印;科技小发明和小制作等形式的作品,需提供相应作品的照片若干张,并配相关文字说明。作品须注明学生姓名、年级、辅导教师姓名、联系电话、单位、邮编等。

四、相关说明

1.所有参评的论文、教案和课件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文责自负。请采用电子邮件投稿,每人限投1~2篇论文。

2.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组与相关杂志社共同聘请专家组成评委会及时进行评审,两周之内通知作者是否获奖,若在此期限内未收到任何答复者,请与评审组电话联系。

3.教师辅导学生的优秀作品,可由学校集体组织进行参评,各学校将符合本次征稿范围的作品经过初评后集中推荐到评委会,对于学校将给予颁发集体荣誉奖。

4.参评提交截止日期:

第一批截止日期:2013年6月30日

第二批截止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五、评选办法

1.依据科学、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参评作品进行评审,严格评审程序,保证评审质量。获奖名单将分为两批于截稿日期结束一个月内公布在相关网站和教育杂志上,届时请各位获奖的老师留意查看。

2.所有来稿将由评委会严格认真评审后,统一签发“获奖通知书”,并告之相关事宜。

3.本次评选活动将设立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由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组与相关杂志社共同颁发获奖证书,根据有关规定,享有职称评定、业绩考核方面的优先权。

4.为扩大活动规模与参评论文、教案和课件的质量,对组织10篇以上参评作品的学校及个人,评委会将向组织单位或个人颁发“优秀组织奖”。

5.所有参评的获奖论文,均可根据作者要求,优先安排在《学园》、《中外教育研究》等国内权威杂志上公开发表。

本次评选活动,本着激励、自愿参加的原则,可由各级教科研部门统一组织参加。

来稿请寄:北京市清华大学84-84信箱优秀论文评审组〈收〉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010-88909395 88909179

篇4:深浅变化美术教案(王嫦昭)

(五)年级(上)期(美术)学科备课本电子格式

上课时间:第 八周 星期 本期第8课时(详)案 课型:“设计·应用”

课题:深浅变化

主编人:王嫦昭

教学目标

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物体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发明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光影现象的认识及其在绘画中的初步运用:深浅皴线方法

教学难点 :用铅笔皴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变化与线条的组织变化来表示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课件、范例、2B3B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课件观赏:

1)学生讲讲生活中见到的光影变幻的情景。了解光线的变化使物体发生不同的明暗。引导提问:物体的明暗、光影是由于什么变化而产生的?物体的形体会不会发生变化? 小结:明暗的产生: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2)欣赏画家作品,引导:我们可以把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看成一个由各种微妙影调和各种形状组成的单色体,让学生自主发现——在平面上存在着的明显的明暗变化。

师:画家作品《沙漠之鸽》正是通过不同明暗的交替反衬表示出了物体强烈、清晰的立体感,给人以视觉上美的享受。

二、新知探究: 让学生尝试画出一立方体,按照下图的顺序,用铅笔皴线画出不同面上的明暗变化,将图例中三个图形对照,看看立方体的立体感有什么不同。

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

(五)年级(上)期(美术)学科备课本电子格式

2.教师总结:明暗变化能突出立体感。

“明暗线条表现法”——主要是通过铅笔线条的力度、方向和层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黑、白、灰调子

3、书上作品分析:通过在建筑物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进行涂画,能够使物体变得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三、小组探究:

1、自学教材,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自由探究皴线的方法以和轻重变化。

2、学生个体自主创作表现立体感或层次感。

3、教师随堂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用笔的轻重、疏密会影响到物体的明暗变化。

4、看一看石膏立方体的光影变化,师生交流。

1)教师出示~个石膏立方体,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能画出几个面及其透视变化。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

3)课件播放几何形体在光影中的塑造方法。

4)教师总结:成角透视、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三大面、五调子:亮面(直接受光面),灰面(侧面受光面),暗面(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课件演示)

四、课堂实践.

1、作业布置:让学生画一组立方体构成的建筑物,在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绘制,表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

(五)年级(上)期(美术)学科备课本电子格式

作业一:表现层次感 作业二:表现立体感 1)用遮挡法画一组几何图形 1)画形:注意透视近大远小 2)逐层沿边缘皴出阴影,表现出层次感 2)皴出一个面的明暗过渡

3)依次皴出第2个面第3个面的明暗

2、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督促学生按要求、方法进行练习,发现典型问题时再作补充讲解。注意把握以下问题:灰调过少;明暗过渡太突然;

五、反馈交流

排线问题——“明暗线条表现法”主要是通过铅笔线条的力度、方向和层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黑、白、灰调子的变化。其规律是:用力越轻,颜色越浅;用力越重,颜色越深。排线形成的层数越少,颜色越浅;层数越多,颜色越深。(投影显示)

六、板书设计:

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

(五)年级(上)期(美术)学科备课本电子格式

绘画方法:

1、整体观察分析。

2、画形起稿。

3、画出一个面的明暗

4、依次画出第2、3个面的明暗。

七、教学反思:

篇5:深浅变化 活动一 课件教案

一、参评对象

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教科研人员、教育管理者, 以及从事行政、后勤管理和图书馆、青少年宫等校外教育单位的教育工作者。

二、参评范围

1. 有关教育改革、教育管理、素质教育、教育创新、课堂教学、教学经验、教材教法、学法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团队学生会工作、多媒体应用、特殊教育、幼儿教育等方面的优秀论文;

2. 有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秀教案、个案分析、教学点评、优秀课件等;

3. 有关教师辅导学生优秀作品, 包括学生的优秀作文、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和小论文等。

三、参评要求

1. 所有参评论文要求“主题鲜明, 重点突出, 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有一定的理论认识, 又要有自己的实践、思考、研究和创新。”论文中所提出的问题对当前教育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论文题目要精练、简短、明确, 论点要集中、鲜明, 论据要充实、有据;文字表达要规范、简洁、流畅;字数以不超过3000字为宜。

2. 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案例, 要求文件大小不超过10MB, 注明课件制作软件 (请采用幻灯片) 及参评作者信息 (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课件名称、课件创新点、教材版本、名称、年级、邮编等) 。

3. 教师辅导学生的优秀作品要求:参评作品须书写工整或打印;科技小发明和小制作等形式的作品, 需提供相应作品的照片若干张, 并配相关文字说明。作品须注明学生姓名、年级、辅导教师姓名、联系电话、单位、邮编等。

四、相关说明

1. 所有参评的论文、教案和课件一律不退, 请自留底稿, 文责自负。请采用电子邮件投稿, 每人限投1~2篇论文。

2.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组与相关杂志社共同聘请专家组成评委会及时进行评审, 两周之内通知作者是否获奖, 若在此期限内未收到任何答复者, 请与评审组电话联系。

3. 教师辅导学生的优秀作品, 可由学校集体组织进行参评, 各学校将符合本次征稿范围的作品经过初评后集中推荐到评委会, 对于学校将给予颁发集体荣誉奖。

4. 参评提交截止日期:

第一批截止日期:2013年6月30日

第二批截止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五、评选办法

1. 依据科学、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参评作品进行评审, 严格评审程序, 保证评审质量。获奖名单将分为两批于截稿日期结束一个月内公布在相关网站和教育杂志上, 届时请各位获奖的老师留意查看。

2. 所有来稿将由评委会严格认真评审后, 统一签发“获奖通知书”, 并告之相关事宜。

3.本次评选活动将设立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 由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组与相关杂志社共同颁发获奖证书, 根据有关规定, 享有职称评定、业绩考核方面的优先权。

4.为扩大活动规模与参评论文、教案和课件的质量, 对组织10篇以上参评作品的学校及个人, 评委会将向组织单位或个人颁发“优秀组织奖”。

5.所有参评的获奖论文, 均可根据作者要求, 优先安排在《学园》、《中外教育研究》等国内权威杂志上公开发表。

本次评选活动, 本着激励、自愿参加的原则, 可由各级教科研部门统一组织参加。

来稿请寄:北京市清华大学84-84信箱优秀论文评审组〈收〉

邮 编:100084

联系电话:010-88909395 88909179

篇6:深浅变化 活动一 课件教案

一、参评对象

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教科研人员、教育管理者,以及从事行政、后勤管理和图书馆、青少年宫等校外教育单位的教育工作者。

二、参评范围

1.有关教育改革、教育管理、素质教育、教育创新、课堂教学、教学经验、教材教法、学法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团队学生会工作、多媒体应用、特殊教育、幼儿教育等方面的优秀论文;

2.有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秀教案、个案分析、教学点评、优秀课件等;

3.有关教师辅导学生优秀作品,包括学生的优秀作文、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和小论文等。

三、参评要求

1.所有参评论文要求“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有一定的理论认识,又要有自己的实践、思考、研究和创新。”论文中所提出的问题对当前教育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论文题目要精练、简短、明确,论点要集中、鲜明,论据要充实、有据;文字表达要规范、简洁、流畅;字数以不超过3000字为宜。

2.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案例,要求文件大小不超过10MB,注明课件制作软件(请采用幻灯片)及参评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课件名称、课件创新点、教材版本、名称、年级、邮编等)。

3.教师辅导学生的优秀作品要求:参评作品须书写工整或打印;科技小发明和小制作等形式的作品,需提供相应作品的照片若干张,并配相关文字说明。作品须注明学生姓名、年级、辅导教师姓名、联系电话、单位、邮编等。

四、相关说明

1.所有参评的论文、教案和课件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文责自负。请采用电子邮件投稿,每人限投1~2篇论文。

2.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组与相关杂志社共同聘请专家组成评委会及时进行评审,两周之内通知作者是否获奖,若在此期限内未收到任何答复者,请与评审组电话联系。

3.教师辅导学生的优秀作品,可由学校集体组织进行参评,各学校将符合本次征稿范围的作品经过初评后集中推荐到评委会,对于学校将给予颁发集体荣誉奖。

4.参评提交截止日期:

第一批截止日期:2013年6月30日

第二批截止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五、评选办法

1.依据科学、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参评作品进行评审,严格评审程序,保证评审质量。获奖名单将分为两批于截稿日期结束一个月内公布在相关网站和教育杂志上,届时请各位获奖的老师留意查看。

2.所有来稿将由评委会严格认真评审后,统一签发“获奖通知书”,并告之相关事宜。

3.本次评选活动将设立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由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组与相关杂志社共同颁发获奖证书,根据有关规定,享有职称评定、业绩考核方面的优先权。

4.为扩大活动规模与参评论文、教案和课件的质量,对组织10篇以上参评作品的学校及个人,评委会将向组织单位或个人颁发“优秀组织奖”。

5.所有参评的获奖论文,均可根据作者要求,优先安排在《学园》、《中外教育研究》等国内权威杂志上公开发表。

本次评选活动,本着激励、自愿参加的原则,可由各级教科研部门统一组织参加。

来稿请寄:北京市清华大学84-84信箱

优秀论文评审组〈收〉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010-88909395 88909179

篇7:深浅变化 活动一 课件教案

一、参评对象

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教科研人员、教育管理者, 以及从事行政、后勤管理和图书馆、青少年宫等校外教育单位的教育工作者。

二、参评范围

1. 有关教育改革、教育管理、素质教育、教育创新、课堂教学、教学经验、教材教法、学法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团队学生会工作、多媒体应用、特殊教育、幼儿教育等方面的优秀论文;

2. 有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秀教案、个案分析、教学点评、优秀课件等;

3. 有关教师辅导学生优秀作品, 包括学生的优秀作文、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和小论文等。

三、参评要求

1. 所有参评论文要求“主题鲜明, 重点突出, 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有一定的理论认识, 又要有自己的实践、思考、研究和创新。”论文中所提出的问题对当前教育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论文题目要精练、简短、明确, 论点要集中、鲜明, 论据要充实、有据;文字表达要规范、简洁、流畅;字数以不超过3000字为宜。

2. 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案例, 要求文件大小不超过10MB, 注明课件制作软件 (请采用幻灯片) 及参评作者信息 (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课件名称、课件创新点、教材版本、名称、年级、邮编等) 。

3. 教师辅导学生的优秀作品要求:参评作品须书写工整或打印;科技小发明和小制作等形式的作品, 需提供相应作品的照片若干张, 并配相关文字说明。作品须注明学生姓名、年级、辅导教师姓名、联系电话、单位、邮编等。

四、相关说明

1. 所有参评的论文、教案和课件一律不退, 请自留底稿, 文责自负。请采用电子邮件投稿, 每人限投1~2篇论文。

2.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组与相关杂志社共同聘请专家组成评委会及时进行评审, 两周之内通知作者是否获奖, 若在此期限内未收到任何答复者, 请与评审组电话联系。

3. 教师辅导学生的优秀作品, 可由学校集体组织进行参评, 各学校将符合本次征稿范围的作品经过初评后集中推荐到评委会, 对于学校将给予颁发集体荣誉奖。

4. 参评提交截止日期:

第一批截止日期:2013年6月30日

第二批截止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五、评选办法

1. 依据科学、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参评作品进行评审, 严格评审程序, 保证评审质量。获奖名单将分为两批于截稿日期结束一个月内公布在相关网站和教育杂志上, 届时请各位获奖的老师留意查看。

2. 所有来稿将由评委会严格认真评审后, 统一签发“获奖通知书”, 并告之相关事宜。

3. 本次评选活动将设立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 由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组与相关杂志社共同颁发获奖证书, 根据有关规定, 享有职称评定、业绩考核方面的优先权。

4. 为扩大活动规模与参评论文、教案和课件的质量, 对组织10篇以上参评作品的学校及个人, 评委会将向组织单位或个人颁发“优秀组织奖”。

5. 所有参评的获奖论文, 均可根据作者要求, 优先安排在《学园》、《中外教育研究》等国内权威杂志上公开发表。

本次评选活动, 本着激励、自愿参加的原则, 可由各级教科研部门统一组织参加。

来稿请寄:北京市清华大学84-84信箱优秀论文评审组〈收〉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010-88909395 88909179

上一篇:初中文言文《答谢中书书》原文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下一篇:做学习型教师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