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社会实践论文

2024-04-08

学前教育社会实践论文(精选8篇)

篇1:学前教育社会实践论文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如何做好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工作成为了当下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就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中职 学前教育专业 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理论和技能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是学生深入到幼儿园中,去熟悉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一、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

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参与实践活动,以此来使学生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有课程实践、集中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环节都具备自身的特点,只有根据各个环节的特点合理安排实践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原则

1.特色性原则

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论教学体系的建构已经基本完善,但是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相比还存在不足。想要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发展起来,就应该具备特色性的原则,寻找学科发展的特点,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中职学前教育立于不败之地。

2.实用性原则

现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还存在轻实践重理论的情况,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应该按照实用性原则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以幼儿园作为导向来培养实际教学所需的实用型幼儿教师。

三、构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措施

1.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

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完成实践教学的保障。首先应该建立实践标准和教材,根据岗位的要求来建立相应的实践标准和教材,这样可为实践教学提供有效的依据。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实践项目,规定实践教学的主题和具体要求,做好统筹实践,特点是在课程实践当中,各科之间都需要采取统筹的方法来安排实践的内容,以此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自身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2.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由于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是以培养具有较高从事学前教育教学能力的人才为主要目的,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要根据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来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并且目标体系要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技能划分清楚,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技能达到培养的目标,从而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适应幼儿园的一线教育工作。

3.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指导队伍

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是指导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的重要基础,因此,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指导队伍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立专业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时候,一定要以学校的专业教师作为基础,除此之外,学校要经常组织培训工作,让教师通过下基地来增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反思活动也是完善教师指导能力的关键。一名优秀的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能力,还要不断地反思不足之处,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在选用教师的时候也要选用骨干教师来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

4.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

在中职学前教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建立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考核评价体系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实践教学考核的内容和要求,加强校内实训和校外的实践指导和管理。除此之外,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评,制定综合实践考评方案,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编排舞蹈和儿歌,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指导队伍。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缩短中职学校学生和社会的距离,从而使他们毕业后能够胜任幼儿教育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徐燕.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Z1).

[2]许友根.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3]徐捷,黄志敏.学前专业教育实践现状对改革实践教学的启示[J].怀化学院学报,2010(07).

[4]陈小燕.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篇2:学前教育社会实践论文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双师型

幼儿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需要从业者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重要保障。我校作为国家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多年来,结合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学校办学条件,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

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师资水平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决定着教学方案实施的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加强师资建设应根据教学与专业建设需要,以“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为中心,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原则,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设一支知识与技能互补,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一是制定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以现有教师为主体,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自觉进行专业学习,参加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和研究生学历、学位教育。二是制定教师幼儿园实践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在幼儿园实践锻炼一个月,了解行业发展的趋势,掌握幼儿教育领域的新技能。三是制定骨干教师培训计划,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以提高理论和实践技能。四是适当引进行业专家作为技能课教师,弥补教师实践技能的不足。五是积极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学校兼职教师,优化教师团队结构,实现与行业技能发展的对接。

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教学思想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学方法与经验的结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们坚持以选用国家规划教材为主体,合作开发和自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一是主体教材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幼儿师范学校系列教材,以保证教材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目前这类教材占全部教材的80%以上。二是与行业合作,开发了适应中职实际的专业教材《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幼儿园英语口语教学》等。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能够紧密结合幼儿教育行业发展需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尽快将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能写入教材,较好地保持教材的先进性和应用性。三是由学校骨干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自主编写了校本教材《蒙台梭利理论与操作》、《珠心算》、《幼儿园歌曲弹唱》、《视唱练耳练习》等,以完善教材体系,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突出专业特色。

调整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单元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改革实践教学应及时修订、调整教学方案。一是成立由行业专家、幼儿园骨干教师、学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行动导向课程体系。二是调整实践教学课时的比重。根据课程性质,调整所有专业课程的实践课时比重,使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比重提高到60%以上,所有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均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实现“文化课够用、技能课过硬”的教学目标。三是根据职业能力和岗位要求及时增减调整课程及相关内容,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之中,将考试大纲与专业课程标准衔接起来,以满足“多证书”制度和学生就业需求,如增设了《蒙台梭利理论与操作》、《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珠心算》、《幼儿园歌曲弹唱跳》、《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等课程,将《幼儿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合并为《幼儿教育心理学》,将《乐理》课程融入到《视唱》课程教学中。

实施行动导向的课堂教学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成绩等主要方面进行合理搭配,以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或学习任务随机进行分组。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技能训练,小组长为“小老师”,以点带面,既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组间竞赛,发挥小组群体智慧,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学习者在小组的环境里与他人互相交流合作,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有效地提高理论课课堂气氛,降低技能课教师的劳动强度;同时,能够使每名学生都达到发展的目标。

建立稳定优质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建立多功能、立体型实训场所,加大实践协调性和层次性。一是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加大对校内实训设施的投入,新建了美术作品展室、综合模拟实训室、多功能演出厅;扩建、更新了电钢琴琴房、美术画室、手工室、舞蹈训练厅、教师教学用钢琴等实训设施,保证稳定优质的校内实训实践场所。二是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保证见(实)习的质量,建立一批师资优良、设施完善、指导力量强的实习基地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本着“公立园为主,民办园为辅,互惠互利”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外实习基地。我们先后与濮阳市市直幼儿园、濮阳市实验幼儿园、中原油田机关幼儿园等省示范性幼儿园以及省幼儿园课程改革基地等公办幼儿园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又精心挑选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民办幼儿园签订实习合作协议,作为学生校外实习基地的补充。

加强校内实训教学

篇3:学前教育社会实践论文

[论文题目]美国教育法治的制度及精神

[作者]姚云

[指导教师]谢安邦

[内容提要]本课题侧重研究了美国教育法治制度和美国教育法治精神,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法、访谈法等。

在上篇“美国教育法治制度”方面,本着实事求是、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从法理学入手,将美国教育法治制度分为“美国教育立法制度”、“美国教育执法制度”和“美国教育司法制度”。就“美国教育立法制度”而言,分别从国会和州各自的立法机构、权限和立法程序进行了阐述;就“美国教育执法制度”而言,分别从联邦、州和地方学区各自的执法机构、权限、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就“美国教育司法制度”而言,从横向角度介绍了联邦与州两套司法系统,从纵向角度介绍了每套系统中不同层次的司法体系。在阐述美国司法程序的基础上,用案例的方式对美国司法程序进行了例证与分析。

在下篇“美国教育法治精神”方面,本文提炼出美国教育法治制度背后发挥作用的精神财富,即美国教育法治的精神。他们分别是民主精神、宪政精神、实用精神和平等精神。在“民主精神”方面,对“三权”选举以及利益集团影响着的“三权”,举例论证了在法治中教育权力实际掌握在民众手中。在“宪政精神”方面,论证了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教育权力的“制衡”,防止了民众委托的权力被“三权”所滥用,使教育发展真正能够为民众服务。在“实用精神”方面,通过对法案的分析论证了美国教育法治所体现的“律以致用”实用精神,保证了有效实施教育法治必须首先要有良好的实用法律。在“法律至上”方面,通过论述教育法治中的“平等精神”,反映了任何组织、团体和个人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教育法律,同时为保证“平等精神”的实现,司法必须独立。

当然,我们也发现美国教育法治制度存在的问题。如教育法治的成本、“授权案”与“拨款案”分离、“少数族裔的教育”等,这些都是美国教育法治中未能处理好或左右为难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2005

[论文题目]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的权力研究

[作者]李巧针

[指导教师]王英杰

[内容提要]大学校长是大学的领导,而领导问题的核心是权力。本论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权力为中心概念、以组织理论和领导理论为依托,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进行系统研究。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大学校长的角色与权力的变迁过程。把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殖民地时期、独立建国到南北战争前夕、南北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作为大学校长角色和权力发展变化的分期,以此说明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以及高等教育和大学职能的发展变化等对大学校长的角色与权力的影响。

第二章主要从组织基础和个体基础两个方面说明大学校长的权力基础。校长权力的组织基础是研究型大学的组织结构以及校长与董事会、评议会等的组织关系等。个体基础在于校长的知识、经验、才能以及资历、品格等。

第三章主要说明大学校长如何行使他所拥有的权力。这就涉及到校长如何建立高级管理者团队以及他把哪些责任和权力交给团队的问题。另外,大学校长把权力和责任分配以后,他的主要职责是什么以及如何履行他的职责也是本章分析的重点。

第四章主要从董事会权力和评议会权力、教师权利和学生权利以及制度层面上分析大学校长权力的制衡机制。为了使校长充分行使权力而又不使权力无限扩张,必须有制度作保证。至此可以分析出,大学校长领导和管理大学的实质就是大学校长科学地分配和行使权力、履行其职责,并在一定的制度保证下使权力高效、合理运行的过程。

第五章在前文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成功地推动大学发展的原因,除了外部环境提供有利的条件以外,大学校长对权力的正确认识和运用也是很重要的。本章还分析了目前研究型大学校长面临的困境,展望了大学校长权力的未来走向。论文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以及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2005

[论文题目]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分析

[作者]鲍传友

[指导教师]袁振国

[内容提要]差距拉大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基本特征。城乡差距是中国社会差距的最基本的形式,它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突出地表现在教育领域。本文采用教育投入、辍学率、师资水平等多个衡量教育发展的指标,系统地考察了建国后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尤其是详细地比较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揭示了城乡义务教育差距随着城乡经济差距拉大而不断扩大的事实。

本研究通过政策分析、历史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建国以来的公共政策,特别是教育政策的系统梳理,发现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产生和扩大的最主要因素在于城市偏向的公共政策和教育政策所形成的城乡不均衡的国民收入和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城乡有别的差异性公共品供给制度、现行政府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缺失以及教育政策的非独立性所造成的教育发展对政治和经济的依附等。

论文在进一步分析了造成城市偏向公共政策的历史动因和当前补偿性教育政策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后认为,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产生以及难以通过现行政策来加以控制的现状主要是因为对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缺乏更深入的认识。文章拓展了教育差距的观念,指出城乡义务教育差距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教育资源的差距,但其实质乃是城乡参与教育决策的权利失衡。由于代表城市利益的政治、知识和技术精英掌控了教育决策权,农民缺乏表达自身教育需求和维护教育平等权的恰当路径,从而使农村在政策制定的利益博弈过程中处于“缺席”状态,因而其教育权和教育利益一再受到侵害。

文章认为,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是涉及到教育平等的基本问题,它既是动态的,也是历史的。缩小差距的关键路径在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均衡发展仅仅依靠教育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经济、社会和教育领域形成合力,需要公共政策在立足于义务教育公共性的基础上做出全面而深刻的调整。据此,文章从教育政策的价值和实践以及教育发展的内外环境出发,构建了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实现义务教育平等的政策框架。

首先,在价值层面上,必须树立新的义务教育差距观,不能把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仅仅看成是投入资源“量”的显性差距,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到深藏在教育过程中的“质”的隐性差距。在发展观上必须固守“义务教育优先”、“城乡一体”和“以人为本”的发展逻辑。

其次,从政策制定的过程来看,需要建立多元参与的政策博弈的利益生态机制,以保障城市和乡村、精英和大众有平等参与教育决策的权利。通过民主的表达机制来限制代表城市利益的精英的教育特权,从而实现个体教育利益的大致均衡。

篇4:论文学品美教育实践视阈

关键词:文学 品美教育 实践视阈

文学高于我们的头顶。它是一种闪耀人类文明最璀璨光华的文化形态。歌德称道文学,运用艺术方式“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学习人类这一优秀的文明成果,领会其思想、情感和语言艺术,积极地吸纳文学的智慧、美和力量。为此,提出文学品美教育。以文学的内容、手段和姿态进行教育,指导学生把握文学深刻的思想、优秀的语言与艺术境界,在互动“对话”的实践活动中求新、求异,提高他们悟性、审美感受力和表达力,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品质,使其得到“知识——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

从文学教育的内容看,文学教育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出现过好多偏差和挫折,不是过分地搞“文以载道”,或者就忽视了文学素养教育,甚至远离本体而追求新异。再说文学教育内容广泛、手段灵活、方式自由,尤为重要的是认知情境的个性化和主观性,使其教学处于一个弹性大“模糊” 的状态。现代批评观认为,文学文体有着其独特美学设计,追求独特的美学目的,同时又反映特殊的美的秩序和法则。文学是表达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文化形态,品美教育旨在发现、开掘文学的美表现的不同内容、体式,以及审美品格建构。总结文学阅读、欣赏和品美教育问题,研究文学美的品味,探讨文学表达的手法和技巧,从而达到丰富文学教学内容,提升了文学教学水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取得更显著的教育成效。

从文学教育的接受看,教育本质就是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开展文学品美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逻辑起点,能够极大激发学习信心和兴趣,易于接受又乐于接受,建构诗意文学教育体系——有春风化雨般活跃快乐的过程,是梅开三度喷发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取得温馨扑怀而激发生命活力的效果。文学品美观立足于文学的美学规律和法则,运用哲学本体方法、美学评价方法、“对话”诠释方法和探究学习方法,着重于三个方面研究:其一,从作品文本入手研究文学美的品性,领会文学的蕴含和艺术表达;其二,从创作主体出发研究文学美的品格,把握文学涵盖文体表现的个性和风格;其三,从文化批评角度研究文学美的品味,探讨审美社会意义和人生价值。

讲究文学品美教育实践。首先,以文学品美教育而提升文学教学的新途径。以历史的现实的文学教育中文学品美现象为主要对象,引用其审美意识特性、构成、功能和价值,建立文学教育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成果框架,对应中外文学经典进行科学的阐发、印证和检验,创见地建构品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体系。因此,文学品美教育论题提出与完成,表现新的视觉、新的观念,凸显出新的理论水平和新的成果形式。

其次,在理论创新实践意义方面,文学品美教育观突破了制约文学教学的瓶颈。品美切中肯綮,找到了恒久存在但被遮蔽的事实。什么是文学本体的原理,就是揭示文学审美的特性品质;又怎么建构这一教育体系,就是通过品美的最佳手段实现教育目的。在此基础上,从内容到形式摄取审美意识和所构成的心理图式,加强理性关照,拓展认识空间,提升文化品位,达到良好的文学教学效果。我们结合大量中外古今经典文本的比较剖析,作者与论者 “对话”,原生态的著述和再创造的评述共融互动,设置“召唤结构”的品美场,领会其精髓,收获其丰赡,从而扩充与提升文学素养,并深化语言艺术审美表现思维,不断开掘文学教学和文学实践新的领域。

再次,文学品美教育,主旨在于凸现阅读、理解和领悟,以及写作的实践活动,张扬个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大效能的积累知识,提高文学素养。文学有乃以存在的“言语和意义”的自足的世界,心灵引领心灵品美于文学其中,充分地表现主体的动态行为,二者构成教育的有机序列与格局。我以多年的教学体认,试图勾勒文学形态的审美本质,同时描述品美这种体现过程和结果的教育行为。

篇5:教育的社会实践论文

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的社会情境,直接参与并亲历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强化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不断臻于完美。

可是在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却难以有效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何走出困境,实现教学形式的转变,笔者作为一线教师进行了不断探索,现与同行交流。

一、社会实践内容的选择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选择社会实践的内容时,应符合任教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主题,帮助学生把所学的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有感而言”。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时,开展正确行使“公民基本权利之一:批评建议权”教学探究活动。对公民享有批评建议权,有言论自由等政治权利,学生已经理解,但是让他们对国家事务进行批评与建议,对农村学生来说有些力不从心。我为他们设计的活动内容是“给校长的一封信”,让他们以网名给校长信箱投信,谈谈自己对学校管理的看法,提出批评与建议。学生有感而发,针对学校的食堂管理、伙食状况、作息时间、课程设置和老师评价纷纷发表意见。他们畅所欲言,尽管意见不是很成熟,但是都体会到“主人翁意识”——公民可以依法通过合法的途径有序参与政治文明建设。

二、社会实践的时间应该根据学生的教学负担灵活安排

一些老师抱怨没有时间开展活动,因为实践教学活动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影响其他学科的教学,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还是有的”。课程标准中有多项活动建议,我们应该根据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灵活安排。一般来说,周末、寒暑假和开学初期、期中考后都是学生课业负担相对比较轻松的时期,也是开展活动的有利时机。

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珍爱生命》后,我组织学生以“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为主题,根据自己熟悉的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溺水安全、用电安全、食品安全、防止自然灾害等题材,确定某一选材范围,制作安全知识手抄报,进行展览、评选。这次活动,既让大家互相学习安全知识,又寓教于乐,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一份份精美的手抄报体现了学生独特的视觉和个性。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体现了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改变了原来认为思想品德课就是灌输道理的错误认知。

增强初中政治课程的社会实践性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应该实现多层次的统一

中学生已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在选择内容时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引导学生适应课程目标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择和设计内容,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选择,教师可帮助和指点,但不能包办代替。

每所学校、每个地方都有优势和特点,选择内容时应根据课程目标,尽可能地就地取材,发挥优势,把握特色。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科技兴国战略含义和贯彻这一战略的重要性时,我布置学生结合我县铁观音茶产业的发展规划,了解茶叶生产、制作过程中利用科技提高产量、提高质量的科学种植、科学存储环节,体会科技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学生大多来自茶农家庭,茶庄园遍布各个乡镇。他们听取父辈经验,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体会到科技的重要性。

四、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多样性

青少年时期是对学生进行行为品德、社会责任教育的最佳时机。“改善形象,吸引学生,改进方法,提高实效”,“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说教式为实践式”,应该成为教师的最新观念和工作方式。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因为学生个性鲜明,能力差别,性格各异,组织他们进行实践活动必须根据他们的个性特征,尊重他们的选择。

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相关教学内容时,我结合学校实际和近期发生的复旦大学校园投毒案的相关新闻报道及视频资料,以学生自愿选择为原则,进行了以“痛定思痛”、“新闻采编”为主题的等探究性学习或者撰写政治小论文;设置了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板报宣传。以主题班会为主要形式的兴趣活动小组。前者主要采取课堂集中讲解理论,创设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后者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主题,发挥个性特长,开展多种形式和层次的活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实现三维目标。

篇6:学前教育专业实践研究论文

【关键词】幼儿歌曲;教学;学前教育;专业

一、幼儿歌曲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幼儿歌曲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设置具有系统性特征,而学前教育与儿童歌曲教学在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学校中具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利用学前教育专业的优势,及时对没有条件的学校和地区进行师资培训,提升歌曲教学在儿童成长与学习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和实践意义。儿童歌曲,作为儿童在初期成长时的语言教育的一种,对于中国广袤地域中不同民族、地域而言,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选择适宜的歌曲,有利于儿童的成长。作为对一切事务都好奇、感兴趣的儿童,对于与动作、视频、音频相结合的儿歌感兴趣是必然的。这也是幼儿歌曲可以广泛作为幼儿园的语言艺术教育的一种形式的原因之一。因而,学前教育中的音乐教师,不仅需要运用自己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学,还承担着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重任。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教师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儿童的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能力,培养其良好的乐感和心理审美能力的重任。对于幼儿而言,这一阶段的艺术教育与心理教育,是教师应该承担的重任之一,因为它还是推进孩子们终身发展的最佳载体形式。幼儿歌曲教学,教师不仅需要进行不同内容的选择,也需要进行不同风格歌曲的选择,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应该编配的舞蹈动作、其他视频媒体的辅助运用以及互动参与性等因素。因而,不管是对幼儿来说还是教育者来说,幼儿歌曲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幼儿歌曲需要以语言的配合与节奏的模仿为基础,需要对儿歌歌词中的不同内容、描述的不同情景与道德规范、文学故事等价值进行发掘,起到教育幼儿的作用。

二、幼儿歌曲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

鉴于幼儿歌曲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对未来的教师们进行诗意儿童心理特征和发育特点的教学。首先,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应强调幼儿歌曲教学的立体特征,鼓励学习者从儿歌的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不同作用、不同节奏特点以及不同类型等出发,在课上课下都认真地分析儿歌中所蕴含的教育、审美功能特征,将不同的儿歌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比如可以划分为自然形态儿歌、社会形态儿歌、人生形态儿歌等几个不同的大类别,进行不同教学内容的设计,并且在实习课中不断的实践。其次,需要在分类的基础上结合着不同的文学故事、童话漫画以及视频载体等,对每一种不同类型的儿歌进行再次细分。不同歌曲针对不同性格、爱好、年龄的孩子,学前教育学生设计课程与备案后可以进行大量的实践性教学和不断尝试,对其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同教学结果进行及时总结。再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还需要针对不同时期的幼儿歌曲中的审美与价值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在所有幼儿歌曲中,人生形态儿歌在总数量中占很大比例,这些不同的内容构成了这一类儿童歌曲的价值观。此外,在游戏性质的儿歌中,教育者应该关注其倡导幼儿教育过程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观念,鼓励学生参与为主,通过这种方式,塑造学生的性格特点。尤其对于男孩或者是好动的学生而言,更应该注意运动游戏类型儿歌的实施过程与步骤,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授课方案。最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还应关注语言游戏型儿歌中的思维开发特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关注追求语言音律快感的同时,要尝试让幼儿通过活动进行初步的语言和思维训练,探索在游戏中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而且,教师还可以在实施音乐教学中,倡导幼儿利用正确的方法说话、演唱儿歌,将其作为儿童语言与肢体动作教学的一种综合性手段,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素质发展。因而,教师在上课之前对于幼儿歌曲中的审美、教育价值等应该下功夫发掘,备好课、做好具体实施方案、研究其具体特征,是上课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从幼儿教学的全局来看,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负有重要的责任,需要对儿歌中的多样性价值进行发掘,对传统教育教学观念进行适当的借鉴,促进幼儿歌曲教学教育现代观念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儿歌的“权威”特点,对传统思想进行传播和影响,同时也要结合现代社会和学校的具体课程特点,进行创新性发展,体现出向现实、现代化转向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3]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篇7:学前教育专业实践研究论文

1问题的提出

1.1教育实习时间安排略显不足

总体来看,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时间分布略显集中,占总学时不足20%,国外教师教育中教育实习的学时占教学计划的比重普遍较多,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例,美国师范专业教育实习学时约在15-24周,占总学时的20%-30%;前苏联的教育实习学时比重也达到了20%-25%,与我国毗邻的日本为7-14周,占总学时15%-30%。实习生在实习中对自身基本教学能力的检验和对幼儿园实际工作生活的多方位体验离不开时间的保障,过短的实习学时设置必然影响实习质量的提高。

1.2教育实习组织形式较为单一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主要采用集中实习、委托实习、分散实习等传统形式,这能满足大部分实习所需,但由于形式较为单一,也产生了一些矛盾。在实习初级阶段,由于集中实习具有较强组织性、计划性故而受到高师院校欢迎,但随着实习任务的展开,实习生人数大量增加,给容量有限的幼儿园带来了不小压力,加之各个实习点水平不尽相同,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的态度也参差不齐,进而打击了实习生积极性。

1.3实习准备工作不足

从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的实习表现看,校内的职业技能培养以及实习前期的技能强化培训还是卓有成效的,但也有问题存在。首先,教学基本功不够过硬,幼儿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一般包括:教案设计与编写、语言表达能力、教具制作能力、弹唱能力、舞蹈创编能力、幼儿心理解读能力、儿童故事讲读及编写能力、教态等等。有些实习生给幼儿上课过于成人化,逻辑性差,不符合幼儿心理特点,人为造成不必要的沟通障碍。其次,理论与实践不能统一,虽然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完备,但是实习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面对各种教育教学现象缺乏综合分析能力,面对幼儿的心理特征与需求感到十分陌生,不知从何下手,因而难免会有理论脱离实际的感受。

1.4实习生教学经验与技能匮乏,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师范类专业在实习中的通病,传统的师范类专业遵循着“理论指导实践”的思路,往往在学末才安排“毕业实习”,学生并没有将理论及时地与实践结合起来,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在实践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很多困难,自己无法有效地及时解决。笔者认为,最初的原因就在于学校与实习基地联系不密切,学生在学校了解不到真实的孩子,也不能获得幼儿园的最新动态,不能及时地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用于实践中,自然教学技能与经验得不到提高,在实习中,我们不可忽视一个稳定的实习基地所蕴藏的潜力。

2针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如何在实习阶段安排合理有效的高师教育实践,促进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大力提升,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拓展学前教师教育实习的新视域,为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习得提供必要的条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师范生将来进入幼儿教师职业后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未来幼儿教师的新要求,我们认为需要针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2.1合理安排实习时间

针对学生实习时间短且集中的现状,我们可以采取将实习时间分散到二、三、四年级,结合教学内容,在校内举办“讲课大赛”等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安排一定时间到幼儿园去观摩教师讲课、参加活动、见习等;到五年级第一学期再进行较长时间的全面集中实习。这样的调整,可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接触一线的教学环境,了解教学环节及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教学规律,及早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产生紧迫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主动,为最后的集中实习工作打下基础,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长期合作。笔者认为,就学前专业学生实习时间来看,实习时间应该一学期,这样才能确保实习生有足够时间去进行锻炼。

2.2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

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主要场所是幼儿园,是实习生的主要舞台,也是培养师范生职业实践能力的主要场所。选择条件好的幼儿园,建立有一定数量、长期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同时高校应该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双方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为对方提供教育教学的资料以及一些最新动态信息;同时应主动邀请彼此的领导、优秀教师来学校举办讲座或参加研讨会、培训班。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与交流,从而能在较为真实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2.3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及形式,提倡顶岗实习

随着高师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师学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依靠个别的实习基地无法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为了能够改变单一的实习模式,学校应该积极去探索新型的、多样的幼儿园实习形式;同时将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结合起来,强调教育实习安排的创新,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多种实习模式并举,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习人数,也为将来的真正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应积极鼓励提倡“顶岗实习”。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活动,顶岗实习是专业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教育必不可少的实践性环节。

2.4规范实习管理

篇8:学前教育社会实践论文

[论文题目]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

建研究

[作者]周玲[指导教师]齐建国

[内容提要]学校健康教育的有序开展需要系统的课程目标体系作为指导。至今我国尚未拥有一个系统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由此造成了学校健康教育开展的盲目性以及学校健康教育内容设置的无序性与重复性。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如何构建一个系统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本论文的核心观点是以小学生健康行为的养成作为构建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核心, 以小学生健康行为养成体系作为构建课程目标体系的基础。

首先, 梳理与借鉴现有国内外五种主要的健康行为养成论, 以发生认识论、社会认知论、免疫学、脑科学等基础科学为基础, 本研究提出健康行为的“主体—行为—环境”互动养成论, 以此作为小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的理论指导与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基础。

其次, 以健康行为“主体—行为—环境”互动养成论为基础, 结合我国小学生成长发育的特点, 本研究建构了小学生健康行为养成体系。该体系以健康知识的掌握为基础, 以健康态度的养成为桥梁, 以引导学生不断实践健康行动为关键。本研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育水平, 建构了螺旋上升的健康行为的养成体系。

再次, 以小学生健康行为养成体系为基础, 以泰勒课程目标模式为指导, 本研究构建了小学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体系。其中, 围绕“主体、行为、环境”三个核心主题以及由此所衍生的十个成长主题, 课程目标体系包括了健康知识目标、健康信念目标与健康行动目标三大部分。

最后, 根据健康教育专家、行政主管领导和小学教师的意见, 本研究对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加以完善, 提出了相关实施建议。

·北京大学·2005

[论文题目]中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效

率考察

[作者]刘彦伟[指导教师]李文利

[内容提要]国内对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研究, 大多从充足和公平的维度展开, 对效率的关注则相对不足。本研究试图弥补上述研究空白, 对中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效率进行了初步考察。

本研究利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04~2005年“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调查”的数据, 并在采用新的有资助需求者资格界定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使用描述统计和计量回归的方法对学生资助政策的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 针对借贷型资助对学业表现的影响开展了专题研究。

研究的主要发现为:

第一, 现有的学生资助政策有助于扩大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地区学生的高等教育机会, 在向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不同类型资助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效率;

第二, 借贷型资助对有资助需求者的学业表现有促进作用, 有利于提高资助效率;

第三, 国内现有的有资助需求者资格界定方法, 存在低估有资助需求者数量和无法确定学生资助需求额度的局限性, 不利于提高资助效率。与此相关的政策意义也在文中进行了讨论。

·北京大学·2005

[论文题目]教育、工作流动和收入:基于中国

城镇居民样本的一项实证研究

[作者]洪小莹[指导教师]李文利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综合相关理论, 把问题聚焦于个人的教育程度和工作流动的关系研究上, 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 分析教育对工作流动趋势、工作流动类型以及在其背后隐藏的收入所得的变化的影响。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研究”课题组2005年进行的城镇住户2004年教育和就业情况的调查, 有效样本为5, 560份, 样本量充足且涵盖国内各地理区域和各种行业。

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 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越高, 工作流动率越高。这种现象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的流通部门和生产与生活服务部门以及其他所有制单位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第二, 劳动者的工作流动率和受教育程度与收入变动呈现正向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 在工作流动中得到的工资越高。但是总体上, 跨行业流动中劳动者收入变化的幅度要小于在行业内流动中的收入变化幅度。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中流动的收入变化幅度要小于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中流动的收入变化幅度。在非自愿流动中的收入变化幅度要小于在自愿流动中的收入变化幅度。第三, 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工作流动率与工作流动后的收入变化率呈反向关系。即受教育程度越高, 工作流动后收入变化的幅度与原工作收入的比率越小;工作流动越频繁, 工作流动后收入变化的幅度与原有收入的比率就越小。

因此, 如果就业者想要增加个人收入, 建议可以从教育程度的提升和工作经验的累积着手, 适当的工作流动率也会增加就业者的工资。而对于企业而言, 选人用人时要选择与岗位匹配的人才, 无需盲目要求高学历等外在条件。

·北京大学·2005

[论文题目]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分析

[作者]缪蓉

[内容提要]本研究关注在技术和新教学理念的影响下, 教师的教学和专业发展所呈现的变化。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参加“Z!Z智能教学平台运用于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课题的两所普通中学的初一年级数学教师。为了形成对比, 我们还选择了这两所学校没有使用Z"Z教学平台的初一年级数学教师。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了解教师的技术使用状况、教师对技术的态度;采用课堂录像的研究方法, 记录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 并对课堂教学录像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进行了编码, 比较了使用信息技术制品的课堂教学与未使用技术的课堂教学过程。同时, 研究人员在分析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后, 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 帮助教师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本研究还从学生学习成绩的角度, 比较了使用信息技术制品教学的班级与未使用技术教学的班级的教学成果。

研究发现, 教师在刚刚接触技术时, 只是非常有限地使用技术的一些显而易见的功能 (比如展示) , 其他的方面 (比如教学方式) 还是沿用原有的模式, 但随着技术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 教师会在更多的课堂教学阶段使用技术 (比如从开始的引入阶段到课程学习阶段) , 也会在更深的层次使用技术 (比如从演示到证明) 。之后, 教师会对技术进行评价, 并审视技术的使用对教学的影响 (比如学生的理解是否有所改进) 。最后, 教师将技术与原有的有效教学方式整合在一起, 成为教师新的教学方式。我们总结了教师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的五个阶段:尝试新技术———熟悉使用———发掘新问题———自我反思———技术与学科融合。

教师对教学的改善需要及时的帮助和支持。研究人员及时发现教师在使用技术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给予指导, 可以增强教师对使用技术的信心、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对教师的支持、帮助机制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使用技术, 而且还可以支持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提升教师将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能力。信息技术引入课堂的教学效果 (从学生学业成绩看) , 在短短的6个月中没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也没有造成学生成绩的下降。关于技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这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进行相关的实验。

上一篇:从证明责任到证明标准下一篇:带词的成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