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教学反思

2024-04-30

《黄河》教学反思(通用14篇)

篇1:《黄河》教学反思

《黄河颂》是七年级下册课本第二单元5课,是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组诗中的其中一篇乐章。诗歌读起来明亮澎湃,节奏感十足,铿锵有力,代入感极强。

起初讲这首诗歌的时候我有些困惑,这么有朗诵价值的诗歌放在网络课堂貌似体现不出他的魅力,于是我开始去挖掘其中的情感部分,从感情入手,让学生去体味其中的浓浓爱国情谊。

这首诗写于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在背景的帮助下,学生很快找到了情感共鸣之处。加之我又给学生放了几张关于黄河的图片,根据图片,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正规。这样以来,往后的教学就可以一一推进。

这首诗共分为两大部分,朗诵词和歌词。朗诵词主要是推出要歌颂黄河,歌词又分为三小部分,望黄河,颂黄河,学黄河,于是我将其分为这四个小部分,让学生一一进行分析整理,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整体效果良好。

但是,在授课中,对于望黄河部分的讲解稍显吃力,孩子抓不到望黄河里面的描写方法,对于近镜头、俯瞰、纵向、横向等不够了解,这方面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去给他们细化讲解,在课堂上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过多涉及,是有些失误。另外,孩子朗诵是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只点了几位同学,没有让全班都对其感兴趣,这点也是需要认真思考并加以改正的地方。

教学相长,最为老师,我还需要继续努力,多给自己充电,加油!

篇2:《黄河》教学反思

上课时,我用大屏幕播放黄河的视频,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感受黄河伟大的气魄,接着听课文录音学习这首诗歌。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诗歌,情感的品味是诗歌学习的重点所在,我让大家研讨这首诗的感情基调,语调和节奏,重点研讨三个“啊,黄河”部分,区分这三个部分的感情基调和语调,读出语气,俗话说:言为心声,一样的句子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来,表达的意思就不相同。诗歌的朗读语气得揣摩准确。《黄河颂》句式整齐,相同句式重复多处,但所表达的意思却是有所不同的。三个“啊,黄河!”所表达的语气是有所不同的:豪迈—赞美—激昂。采取的方式是个别读,两两对读,分组读,齐读等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文化的摇篮”、“铁的臂膀”、“英雄的体魄”、“民族的屏障“的深刻含义,理解了诗人保卫黄河的雄心。

在描写黄河的部分,我让学生知道要抓关键词,“奔”、“掀”、“劈”、“滚滚”、“狂澜”等等都展现黄河的气势力量之美。“品”与“读”本就是可以自然融合的。在这个环节中,我与全体学生对读,体会黄河一泻千里不可阻挡的气势。

在迁移阶段,我设计了《我爱你中国》的视频,让同学配乐朗诵这首歌词,也是采取对读的形式,感情得到升华,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篇3:《黄河象》的三种教学

一、中心突破法的设计

《黄河象》一课的教学难点在于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也就是揣摩课文的中心。从课文开头的提出到结尾的结论, 作者要通过这篇文章告诉读者, 这具古象化石保存完整这一中心。为了解决这一关键, 分两步进行。

1. 抓黄河象“完整”的特点———初获中心。

由于课文结构清晰, 语句浅显, 所以学生通读全文后, 不必花很多时间, 很容易读懂内容, 分清段落。在此基础上, 按四段的先后顺序, 先讲读第一段, 直奔中心。设问“黄河象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几个句式的作用入手, 归纳出黄河象保存完整这一特点。

从整体看:除了……全部是……

局部 (头部) :甚至……也…………完整

局部 (脚部) :连……也…………

从头到脚, 由最大的象牙到最小的舌骨、末端趾骨都保存着的事实, 充分证明了“完整”。抓住了黄河象这个特点, 也就等于初步获得了中心。

2. 思考黄河为什么这样完整———深化中心。

这时学生会出现个悬念, 黄河象为什么会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呢?这正是文章后几段所要阐述的。因此, 要启发学生搞清每一段与保存完整的关系。

二、“跳跃法”的设计

《黄河象) 也是一篇科学说明文。它的科学性体现在黄河象来历的假想, 井非凭空臆断, 而是有事实根据的想象。这一特色是培养学生科学想象力的极好素材。为达此目的, 跳跃式的讲读较适宜。可采取与按课文记叙顺序不同的教学, “先中间后两头”的方式。

1. 先读中间, 搞清黄河象的来历。

暂时撇开头尾段, 直奔假想部分, 提出“科学家们怎样一步步想象黄河象的死因?”发动学生分三步找答案。

(1) 探间接原因。将二大段分三层, 每层要求用一个字即“热”“渴”“陷”加以概括, 再理出三层间的内在联系:炙热的天气促使老象干渴, 找水的欲望造成它失足落水而死, “热”与”渴”是致死的前提, 可谓间接原因。

(2) 找直接原因。然后紧紧抓住“陷”设问:“老年公象经过几步才身陷而死?”从而总结出: (1) 跨进水里, 右脚下陷; (2) 回收不及, 左脚深陷; (3) 使劲挣扎, 全身下陷; (4) 呼吸灌水, 身陷不动。黄河象直接死因巳清。

(3) 寻化石形成原因。细读三大段, 让学生找出化石形成的三个条件: (1) 时间漫长; (2) 泥沙掩盖; (3) 地壳变迁。

2. 再读两头, 寻求来历的根据。

教师设置另一悬念:“黄河象来历的假想是凭空猜想吗?为什么?激起学生深人探索, 给假想找根据。

(1) 教师引, 学生找。教师提示着学生填充下表, 从头尾段中找假想根椐。

(2) 学生自问自找。课文中还有许多细节的假想, 同样能从发掘与展示的情景中找到根据。这就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自问自找的机会。

最后让学生畅谈体会。学生明白了科学家们为什么不假想老象饿死、病死、咬死……而偏偏假想失足落水的道理;浮想联翩的来历处处找到根据, 可见, 假想并非胡思乱想, 而是有根据的科学推想。课文用词的准确、推理的严密跃然于纸上。

三、“变文序法”的设计

《黄河象》一文的结构安排别具一格。从展览化石样子引出了来历的假想、变化石的经过, 最后再讲发现时的情景。此思路有力地突出了中心。用“变序法”进行教学, 便于学生体味结构特色。

1. 理清结构顺序。

在分段基础上, 让学生从时间的角度理出结构顺序:

2. 变换结构顺序。

而后点拨学生:如果按时间顺序组材, 还可以怎样安排段落?激发学生求异。这不仅能检查学生对课文脉络的理解, 而且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变序练习。可得出另两种结构安排:

3. 比较几种结构。

至此已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结构, 这就创设了比较的情境。教师应让学生比较选优, 进一步肯定和深刻理解作者组材的精妙。可提出以下思考题剖析:

(1) 为什么要把展示古象样子放在开头?

(1) 符合科学推理的逻辑。从见到的黄河象骨架的样子去假想, 由现实出发。

(2) 符合读者的认识过程。知道了样子必然会引起思索古象来历。

(2) 为什么要将发掘化石放在结尾?

(1) 它与化石紧紧相连。 (2) 结尾点明考古的依据, 点明保存完整的中心。

(3) 为什么把假想内容安排在中间?

篇4:《黄河》教学设计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学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应立足于促进每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科学研究能力,形成环境伦理观念,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的重组与加工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分析黄河水患形成的原因和根治的办法。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有关地理原理,提出治理黄河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治理黄河水患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②树立对我国环境遭到破坏的忧患意识和积极治理的态度,懂得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黄河水患的原因及其治理。

②难点: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

3.教学资源的重组与加工

①利用“黄河利津断流天数统计图”,导入本课内容。既可以承上启下,又可以补充强调黄河的一种灾害——断流。通过分析断流成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②“地上河”的成因由于过程复杂,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感知。因此,我选用了视频材料,设计了动态的“地上河”形成示意图,以图代文,提升教学效果。

③采用讨论法总结出对黄河的治理措施,然后利用课件演示进行总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方式的构建

根据学情特点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宜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高教学实效,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教师的评语应以鼓励为主,以此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学习方法的指导

1.学生运用地理图像、图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以图代文及图文转换。

2.指导学生逐层分析地理问题,明确因果关系。

3.指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篇5:《黄河颂》教学反思

一节课仓促结束后,发现有两个方面的不足:

1.诗歌教学中“读”的作用没有发挥出作用。

尽管授课过程中有范读的引领,也有学生的自由读,可是学生的自由读展示时寥寥无几,虽然给学生指导怎样朗读,但学生的读被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故在执行时大打折扣。

2.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

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明确,显得学生学习的被动,因而课堂的氛围比较死板,学生只是在课堂中被动接受,其学习能力、学习思维等均为得到培养,故课堂效率低下。

面对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自己认识到在教学中存在的陋习,故以后的教学打算从以下改进:

1.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参与者,因而在课堂上教师要从多种渠道入手,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如一班授课时进行改进,朗读环节设计了比赛,个人比赛;小组比赛;男、女生诵读比赛。这样一来学生纷纷参与其中,在朗读中体验诗歌内容,那么下面的环节自然迎刃而解。所以说,只要注意到就能想到,能想到就能做到。

2.诗歌教学中要专注“读”的灵魂作用。

好的文章,朗读中自然能感受到它的迷人魅力,尤其是诗歌教学,“读”应该贯穿整个课堂。徜徉在文字的世界中,“将心比心”,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读出感情更能读出深远的意味,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同样的调整后在一班上《黄河颂》一文,夯实了“读”,学生在读中一下子感受到歌词部分统领的关键字是“望”,对于文中三次反复出现的“啊,黄河”其作用学生也能知晓。

篇6:《黄河》教学反思

化龙中学地理科 陈菊

学校的教师技能大赛已告一段落,我选择了《黄河》一课作为参赛的公开课,虽然此次比赛获得了学校的二等奖,但通过自己的反思和本科组成员的评课,我深感自己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希望通过这次的反思,能令我今后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一、成功之处

本节课的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黄河的主要支流等这些程序性知识点的学习,由于课本都已经以地图、阅读材料等方式呈现给学生,所以教学过程中,以“你知道吗?”的提问形式引导学生自己找答案,并通过指图说出黄河流经的地区、用简单的线条表示黄河主要支流的方式呈现给其他同学,这样能训练学生的读图、绘图技能,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配合地图学习地理陈述性知识,防止死记硬背。

第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贯串课堂的始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而且还可以通过与个别同学的交流来获得知识。黄河各河段产生的忧患问题、产生原因、治理措施这些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如果只有教师的讲述,无法使学生对问题有清晰的见解和对黄河的问题产生忧患意识,因此,教学中主要通过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来完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习,通过阅读课文P49—P52的图片、资料、课文内容,尝试找出黄河各河段出现的忧患问题,结合曾经学过的地形、气候、河湖知识,分析各河段忧患产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现有的知识基础,提出解决黄河忧患的方法。在学生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给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指引。小组讨论结束,由学生进行分析解说,教师在学生解说的过程中,就学生忽视的问题进行提问、引导,并借助多媒体展示相关问题。最后,填表归纳总结。合作学习使学生能找到的答案相对完整,对教学要求的知识点把握比较到位,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交往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不同说法的交流,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和体现。

第三、突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有效地进行了德育渗透。1 《黄河》一课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要求上,通过一分钟即兴讲话赞美黄河,使学生体会母亲河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激发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通过对根治黄河献计献策,让学生学会辨证地看待问题,激发学生肩负祖国建设的责任意识和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观念;通过课前课后的MTV欣赏,让学生产生美好的体验和思想共鸣。

我想,这就是本节课能获得好评的主要原因。

二、不足之处

第一、教学内容过多,时间安排过于紧凑,部分知识点的分析不到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我安排了一个课时的教学,40分钟的时间就显得十分紧张,对于黄河各河段产生的忧患问题及分析,仅停留在学生自主讨论的表层答案上,自我感觉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有点走马观花,未能结合课外知识进行拓展和综合。事实上,黄河的治理措施是一个困扰我们国家多年的大难题,仅依靠课文的简单几句话和学生的表面认识,并不能让学生提出有效的、详细的解决黄河忧患的实施方案(当然这也不是教学的要求),但由于最后没有时间进行知识点的小结和综合,学生对黄河产生的问题有了解,却不能完全准确地把出现的问题与产生问题的河段进行配对,这一点,在学生的填充图册作业上表现得最明显。

第二: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尚待提高。本节课有关黄河的忧患及产生原因,治理对策的设计主要是由学生小组讨论学习,并把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实际上,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形成边讨论边进行结果记录的习惯,小组成员结果展示不充分时,同组同学也没有补充说明的意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平常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实践机会少,有时候讨论流于形式。

2、小组成员内分工不明确,没有安排专门的记录者、中心发言人。

3、由于小组成员组成受座位编排的制约,小组与小组之间不能形成“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局面,小组之间水平差异大。

4、受学生知识水平、教学课时和教学时间的限制,不能对所讨论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仍然是今后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的一个难题。

第三、对学生的激励评价不够。就如学生最后对课堂进行评分时所提的意见一样:老师总是喜欢提问那几个学生。虽然自己已经尽可能提问每一位举手欲回 2 答问题的同学,却忽略了有些同学尽管没有举手,但实际上有回答问题的欲望和知道问题的答案的;个别学生的回答,也未能进行及时的点评。我想,产生这些问题,是缘于我对学生的不熟悉,这也是我们非会考科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学的班级多,如何在每周两个教学课时的有限时间内尽快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是我们要一直努力解决的难题。

第四、一节教学环节完整的课应该包括:讲(教师讲解)、学(学生自主学习)、练(课堂配套练习),而我这节课欠缺了“练”这一个环节,就是因为课堂内容较多。现在回想起来,如果课前能给学生准备一份简单的填图练习,题目是在图上填注黄河流经的地形区、黄河支流的名称,既可以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也可以节约一点教学时间,又可以精讲多练,是一举三得的办法。

三、启示

《黄河》一课已经上完,查漏补缺的工作也已完成,这次技能大赛给我的最深体会就是:

1、教科书提供的知识和教师个人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当今课改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因此,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必须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备课时不再是简单备教材、备学生,更需要花多一点的时间通过上网、阅读课外书籍、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等方式去了解与课程有观的新观念、新方法,才能充分地驾御课堂、更有创造性进行教学,更好地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共鸣,结出思维和知识的火花。

2、与以往课堂不同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教学过程的最重要位置,教师的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甚至是参与者、合作者。教师必须走近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讨论,一同体验发现知识和构建知识的快乐;必须尊重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争论,敢于将自己的意见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才能激发课堂的生命活力。

篇7:保卫黄河教学反思

《课标》明确指出 7-9年级学段教学目标为:进一步增进音乐兴趣的要求,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等。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享受音乐。

因此,在《保卫黄河》的教学上,我注重了对学生音乐理解力和感受力的培养。

这节课,要让学生从《保卫黄河》这首轮唱曲中感受和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必须让学生协同历史学科了解抗日战争这段历史。课堂上,我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作品内容及历史背景作介绍,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学生视野、提高音乐感悟能力的目的。《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在教学中,以《保卫黄河》为主线,构建起与历史学科的联系和综合,也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在教学中,让学生对“音乐”进行历史性解释和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意义,也就让学生与音乐作品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真正达到了理解与交流。

这节课是以歌唱、欣赏为主的综合课。我以《保卫黄河》为主线贯穿其中,运用课件将齐唱《保卫黄河》和轮唱《保卫黄河》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辨析,使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音乐情绪以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记忆、情感同时参与,既加大了教学信息量,又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

对乐理知识的教学,注重从基础抓起,这节课采用了让学生模唱及视唱歌曲主旋律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每个学期坚持教下来,相信学生们的进步一定不小。

篇8:《怒吼吧,黄河》教学案例

本节课我主要以“大问题,小团体,深互动”的教学模式展开,努力转变以教为本的教学方式,着力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语文实践的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的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提高学习能力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以学习第四段光未然为大家朗诵他刚写完的《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为例。

师:光未然是怎样激情朗诵他的歌词的?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生: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

师:(课件出示这个排比句)这段话用了三个分号,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思考:这段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文互说感受,让学生充分交流后,小组派代表交流读后感受。)

生1:从“铿锵有力、激情”这两个词,我体会到诗人在朗诵时的情感。

师:“铿锵有力、充满激情”的朗诵是怎样的?请你范读一下,好吗?(该生读完后,

让其他同学加以评价,再指导朗读。)其他同学还读懂了什么?

生2:读了第一个分句,我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

生3:读了第二个分句,我仿佛看到了日寇铁蹄下的苦难的中国人民。

生4:读了第三个分句,我仿佛看到了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如火如荼的抗日热情。

生5:读了第三个分句,我仿佛看到了抗日胜利后,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生6:读了第四个分句,我仿佛看到了前线战士在战场上的顽强杀敌。

(学生每说完一个分句,指导学生用相应的语气读一读每一个分句。)

师:同学们读得很深入、很透彻。那么诗人在朗诵时为什么时而激情,时而哀伤,时而

欢快,时而悲壮呢?[出示链接的文章《黄河大合唱》的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先播放

录音,学生倾听,听完再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可以自己读、同桌互读,也可以读给自己喜欢

的同学听)。]请大家感受光未然的情感变化,说说读的声音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生1:喷薄而出的朝阳、暴风中折翅的小鸟、黎明中穿越暮霭的林间小溪、浊浪排空的

怒吼的黄河……就像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诗人为中华民族而自豪,因而充满激情。

生2:一想到祖国正饱受日寇的侵略,诗人感到无比痛苦,因而哀伤。

生3:时而欢快,时而悲壮,表达着诗人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表现了我们

民族的五千年历史蕴涵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

师:是呀,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我们民族发源地黄河岸边曾经

发生过的事情,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每一个人的心都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跳动着。让我们也带着诗人的这种情感读一读吧!

教学反思:《怒吼吧,黄河》是一篇描述抗日相持阶段,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满怀革命激情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文章。教学这种饱含爱国情感和革命斗志的文章,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课文的背景介绍。关于这点,我课前已要求学生到学校的图书室或上网查阅有关《黄河大合唱》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有的孩子甚至还观看了《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当课堂上我开始进行背景介绍时,学生们自然而然有了更深的认识。因而,在理解这个排比句所蕴涵的情感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畅所欲言。

篇9:《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黄河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它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这首诗以气势取胜,歌颂了黄河的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号召祖国的英雄儿女以它为学习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同时,也借颂黄河来激励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抵抗外敌侵略。诗歌内容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诗歌《我的中国心》,所以对《黄河颂》在情感上整体把握较容易;由于学生在朗读方面没有掌握技巧,朗读效果不会很好。

教学目标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通过饱含激情的朗读,激发学生热爱黄河、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材处理

《黄河颂》所在的第二单元,以祖国为主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将《黄河颂》的教学安排在《最后一课》和《木兰诗》的教学之后,放在《土地的誓言》与《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教学之前,因为《最后一课》表现的是法国阿尔萨斯省人民沦为异族奴隶的痛苦,《木兰诗》是一篇文言文,充满传奇色彩,而《黄河颂》《土地的誓言》《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这三篇文章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

基本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本节课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创设情境——感悟研讨——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查阅有关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资料;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与教学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1.播放反映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影片片段,引导学生看屏幕,简要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

2.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热血沸腾、壮怀激烈的情感。)

二、感悟研讨

1.配乐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教师的语速、语调,使学生有目的地听读。

2.组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交流读后所得。

(在理解课文内容上给学生一个表达自己心得、提出自己看法的机会,培养其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尊重学生看法的同时,做出适当的评价。)

3.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找出喜欢的诗句,谈喜欢的原因,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教师在学生朗读后进行朗读指导。

(学生读后可让其自评、互评,教师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评价。)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组织分角色配乐朗读课文。

(通过饱含激情的朗读,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组织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答。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发现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的学习方法。)

三、拓展迁移

1.组织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资料。

(可以是历史、地理、文学等各方面的资料。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知识的扩充,注重语文学习过程中跨学科的学习。)

2.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看屏幕,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

3.组织讨论黄河精神的现实意义;参与到小组讨论中;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四、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颂》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教师要尊重和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提高语文素养。

指导教师: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张春晖

齐齐哈尔市教研院 薛 杰

讷河市教师进修学校戴彦明

篇10:《黄河颂》教学反思

一、品创作背景: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可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并使课堂的教学延伸得更深远,丰富学生的知识,《黄河颂》教学反思。《黄河颂》光未然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那是一个民族生死存亡悬于一线的危难年代。诗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站在象征民族气节的黄河面前,面对黄河的磅礴气势,写下的诗歌,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就自然地会与民族命运联系到一起。

二、品创作的情感:

诗歌作品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情感又是诗歌的灵魂所在。情感的品味是诗歌学习的重点所在,了解了作者的创作背景之后,诗人创作的情感也呼之欲出了。本诗的写作对象是“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包纳了民族文化内涵的特殊河流。诗人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对着它机时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文化的摇篮”、“铁的臂膀”、“英雄的体魄”、“民族的屏障”……学生的内心的豪迈之情被激发了,与诗人达成了共鸣。再辅以《黄河颂》的乐章的欣赏,更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品诗歌的内容:

诗的内容是阅读的关键所在,也是诗人思想表现的根本,所以必须要好好理解、品味,但不宜过多过细地去“肢解”、分析,教学反思《《黄河颂》教学反思》。想要让学生通过内容了探索诗人的心灵世界,教师就不宜有过多的讲解,更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失去了学习体味的机会。课堂上应注意引导的艺术,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点到即止。《黄河颂》结构与内容都比较简明,表达的主题也集中,稍加点拔即可。

1、读出感情:诗歌朗读时应充分发挥想象,“将心比心”,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读出感情更能读出深远的意味,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注意节奏,语调的高低起伏及关键词的把握,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品味出其中的情与味。

2、读出语气:言为心声,一样的句子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来,表达的意思就不相同。诗歌的朗读语气得揣摩准确。《黄河颂》句式整齐,相同句式重复多处,但所表达的意思却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连用了三个“啊,黄河!”,但三处所表达的语气是有所不同的:豪迈—赞美—激昂。

3、读出体会:诗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得到一种艺术的熏陶与享受,更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在小节这一环节中可让学生选取最喜欢的章节或句子说说理由,或就诗的意境、思想、情感、写法等谈谈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内容,自己尝试写写诗。

总之,诗歌教学应注重品读,保护学生的想象力,留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还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地进行拓展迁移。

篇11:《黄河颂》教学反思

让学生自己介绍光未然和这首歌词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诗中的情感。

师配乐范读课文后,按序曲――主体――尾声的思路指导读。让学生在读中,体验诗中激情。

在读中赏析诗歌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思考你认为哪些诗句直接描写了黄河的英雄气魄,而哪些诗句又集中地赞颂了黄河所代表的民族精神?

2、“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三次,读法是否一样,为什么?

3、文章结尾应带着怎样的情感去读,为什么?

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交流,再总结。

在对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读出诗中的豪迈气概。明确读中应注意的问题。

最后师生配乐合作读,展示成果,感受爱国豪情。

我认为这节课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入新课时的音乐做到了渲染气氛,调动情绪的作用,学生带着热情走进课文,所以学习效率高了。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黄河颂》音乐壮阔、热情、深切,表现了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学生听后,激情澎湃,情不可遏,在其中激越飞腾,在其中濡染陶冶。

2、学生了解了歌词的写作背景,一种爱国豪情油然而生,所以情绪高涨,使课堂上多了一此豪壮气概。

3、学生带着激情诵读,加深了对歌词的理解,而对歌词的理解又反过来使诵读显得更有感情。美读现代诗,首先必须把握其思想内容,根据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黄河颂》唱出黄河的雷霆万钧之势,奔腾咆哮之声,更写出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联

为您服务!

为您服务!

系时代特征,读出激昂、雄健、悲壮!再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读出诗歌的韵味。形式灵活多样,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分组读、齐读,……

从这节课的成功可以想到,课堂效率的提高,最重要的还是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主动的学习效率最高。

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读文时对作品的主旨把握和文中个别语句、词语的引申义挖掘深度不够。当然,还有很多缺点,希望广大同仁指出。

篇12:黄河颂教学反思

一节课仓促结束后,发现有两个方面的不足:

1.诗歌教学中“读”的作用没有发挥出作用。

尽管授课过程中有范读的引领,也有学生的自由读,可是学生的自由读展示时寥寥无几,虽然给学生指导怎样朗读,但学生的读被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故在执行时大打折扣。

2.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

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明确,显得学生学习的被动,因而课堂的氛围比较死板,学生只是在课堂中被动接受,其学习能力、学习思维等均为得到培养,故课堂效率低下。

面对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自己认识到在教学中存在的陋习,故以后的教学打算从以下改进:

1.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参与者,因而在课堂上教师要从多种渠道入手,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如一班授课时进行改进,朗读环节设计了比赛,个人比赛;小组比赛;男、女生诵读比赛。这样一来学生纷纷参与其中,在朗读中体验诗歌内容,那么下面的环节自然迎刃而解。所以说,只要注意到就能想到,能想到就能做到。

2.诗歌教学中要专注“读”的灵魂作用。

好的文章,朗读中自然能感受到它的迷人魅力,尤其是诗歌教学,“读”应该贯穿整个课堂。徜徉在文字的世界中,“将心比心”,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读出感情更能读出深远的意味,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同样的调整后在一班上《黄河颂》一文,夯实了“读”,学生在读中一下子感受到歌词部分统领的关键字是“望”,对于文中三次反复出现的“啊,黄河”其作用学生也能知晓。

当然,课堂中还有很多的不足,感谢同组成员对我本节课的不足能毫无保留的指出,以便我更好的努力学习。一节遗憾的课!但,谁又能说教学不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呢?只是希望自己可以在这一节课中,更清醒地反思教学,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黄河颂教学反思2

前一周上了《黄河颂》这篇课文,感觉效果还不错。在教学设计时,我有意识地在其中突出了朗读指导,因为这节课教学重点之一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现对这节课总结反思如下。

一、教学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磅礴雄浑、一泻千里的气势如果只通过文字来展现,将会极大地削弱这首诗歌的壮美与力度,学生也体会不出中华民族坚韧执着、伟大刚强的民族精神。于是,我将《黄河颂》配乐朗诵及歌曲、壶口瀑布视频以及保卫黄河的歌曲都纳入了教学课件。我相信,这些内容肯定会激发并且感染学生,使他们身上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熊熊燃烧,使课堂教学效率大为提升。

二、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所有教学环节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朗读指导、朗读训练、提升朗读能力。从初读课文、感知歌词,到赏读课文、品味歌词,从美读诗歌、升华主题,到课堂延伸、知识反馈,都将朗读置于关键位置,予以高度关注。而且朗读指导方式多样,针对性强,切实将阅读课朗读指导落到了实处,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参与度的评价。本节课的最大特点,就是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朗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粗略计算下来,整节课用于朗读诗歌的时间在35分钟以上。而且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老师的全方位指导,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篇13:《黄河》教学反思

1.学习生字, 理解重点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感情朗读指导,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 让学生明白艄公为什么是黄河的主人。

【教学重点、难点】

反复品读课文, 在入情、入境、入心的阅读体验中, 读出内涵, 读出韵味, 体会艄公的品格, 使学生明白艄公为什么是黄河的主人。

【教学流程】

一、回顾文本, 设疑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黄河的主人就是艄公。为什么艄公会成为黄河的主人呢?今天我们就从感受黄河开始, 一步一步地走近艄公, 去解开心中的谜团。

二、感受黄河的惊涛骇浪

1. 齐读第1自然段, 感受黄河的惊心动魄。

2. (播放黄河的录像) 看着这样的黄河, 你们有什么感受?指导学生体会“胆战心惊”的意思。

3. 再次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 感受黄河汹涌的气势。

三、体会羊皮筏子上的危险

1. 读课文2~5自然段, 体会这是怎样的羊皮筏子。

2. 讨论交流。

(1) 出示重点语句:“从岸上远远望去……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朗读指导:让学生读出羊皮筏子的小和轻, 体会在羊皮筏子上的惊险。

(2) 出示第3自然段。

朗读指导:学会“啊”字的两种读法。 (师示范读)

3. 课文中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羊皮筏子的感受。出示: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朗读指导, 升华情感:

(1) 羊皮筏子那么小, 那么轻, 于是作者感叹道—— (学生齐读)

(2) 羊皮筏子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多么危险, 于是作者感叹道—— (学生齐读)

(3) 羊皮筏子如此小, 上面竟然还坐着人, 作者感到万分惊讶, 于是感叹道—— (学生齐读)

四、体会乘客的从容

1. 默读课文的第6、7自然段, 边读边把课文中描写乘客的语句画下来。

2. 指名朗读课文中描写乘客的语句, 理解“谈笑风生”的意思。

3. 如果现在你们正坐在羊皮筏子上, 会谈论些什么?体会这些乘客为什么敢在汹涌的黄河上有说有笑。

五、领略艄公的风采

1. 出示描写艄公的语句。

2. 读书时要善于抓住重点词语, 你们来读一读这些词句。 (略) 从这些词句中, 你感受到艄公是个怎样的人?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从______ (词语和句子) 中, 我体会到艄公是一个______的人。

六、回归整体, 领悟写法

1. 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黄河、羊皮筏子和乘客?筏子的危险处境、黄河的波涛汹涌、乘客的谈笑风生, 衬托出了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2. 艄公面对着滚滚的黄河, 勇敢镇静地把羊皮筏子撑得稳稳的, 保证了乘客们的安全, 得到了乘客们的信任, 所以说艄公当之无愧是黄河的主人。

七、倾诉心声, 升华情感

篇14:《黄河的主人》教学感言

一、 诵读开头,领略黄河的磅礴气势

高尔基曾经说过:“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由它给予的”。诵读,要强调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情感来。“黄河滚滚。”这四字开头句,可谓气薄云天,韵味悠远,唱响了全篇的主旋律。“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样的开篇句,不能像蜻蜓点水那样一掠而过,而是要扎扎实实地下一番吟诵功夫。读前,要有一个铺陈拓展、情感孕育的过程。“黄河”二字应读得情感深厚、凝重;“滚滚”二字的重叠,前轻后重、前短后长,要有起伏感。诵读全句,尚需找准轻重音,标出停顿号,注意音强、音高、语速的变化,要让视听感受融入书声之中。

课文第二句的“那”字,指代明确,承接自然,顺畅地展现出主人公生活、搏击的活动舞台;形象地呈现了“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壮观场景;自如地把学生视线引向“令人胆战心惊”的凶险境地。这一开头,以他人的见景胆寒作反衬,为主人公的处险不惊,镇定自若,“如履平地”的精神风貌埋下伏笔。我引导孩子咂摸体味“那”字的意蕴,把握好“那”字的音调、语气、停顿;用心揣摩“那”字与本句中“令”字的语意转承,情感铺垫;配合开头段的诵读,有机出示黄河奔流的动态课件,调动学生视听,启开想象,在舒缓抑扬,跌宕起伏的吟诵声中,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宏伟气势,意会文章脉络的延伸贯通。

二、 含英咀华,体悟艄公的精神风范

“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这一感叹句为课文的第4自然段。它独自成段,承载着主人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是全篇的情感枢纽,牵动着全文的情感流向。“这就是”三字,作者因何而发?首先,引导孩子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观察文中插图,找准观察点,循着作者的观察线路,品读“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感受这是作者心底迸出的“惊呼”,那个“就”字凸显了所见惊奇,是对“强磁力”刺激的回应;其次,引导孩子自读、自悟课文第3自然段,体会这“惊呼”还源于“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的一种担心、一种惊诧;接着,出示“羊皮筏子”鼓浪前行的画面,凝思遐想,咀嚼品味,入情入境;继而,个体吟诵展示,男女生组合轮诵:“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让文字、标点符号转化为作者的心声,字字传情,声声达意。

“羊皮筏子”,拨动作者心弦;诵读活动,再现艄公风采。课堂上拓开一片空间,学生自主吟诵课文5~8自然段。他们敞开胸襟,或低声轻吟,或大声朗诵,或批注圈画,或低语交流。字里行间,含英咀华,品味吟咏。有的从作者“提心吊胆”的情态入手,比照揣摩,诵出艄公的“专心致志”“小心注视”“大胆地破浪前行”的凛然风姿;有的从乘客的“谈笑风生”,体察联想,诵出乘客们从容自如、安全舒适的漂流乐趣;有的从“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细节,品味人的潜能,诵出艄公无畏的胆略和高超的技艺;还有的咀嚼“凭”字的深层蕴含,感悟生存之道,诵出艄公战胜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自强、自立的主人翁精神风貌。

三、 熟读背诵,熏陶感染积淀

从开头的“黄河滚滚”到结尾的“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同学们穿梭于字里行间,与作者同行,与艄公同游,与文本进行心灵互通。熟读成诵的过程,是悉心寻找作者的观察点,揣摩作者表达思路,感受作者审美体验的过程;也是对字音字义,遣词造句,段落层次,布局谋篇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扎实训练的过程;更是不断反思,自我评价,练心励志,熏陶感染的过程。

有学生在背诵过程中摸索到一条记忆线路,他高兴地说:“放松情绪,一遍一遍地诵,就能一步一步地走近作者,和作者一起看、一起听、一起议,书也就自然入脑了”。有学生扣住关键句——“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向前推移,记诵“羊皮筏子”出现的过程;向后延伸,记诵“羊皮筏子”上艄公的活动场景,一节一节背,一节一节连,喻之为“串糖葫芦”。也有学生以段与段之间的关键字作纽带,如从第2自然段的“突然”一词,引出“什么东西”;从第3自然段的一个“再”字,引出“水面漂流”;从第4自然的“这就是”,引出“羊皮筏子”……这样,一个引出一个,由点到线,背起来顺畅自然。还有学生在背诵过程自我反思,从“如履薄冰”与“如履平地”的疏忽中辨析、推敲,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良苦用心:这不仅仅是一词之差,而是胆战心惊与安然自若两种精神状态的迥然之别,“如履平地”蕴含着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上一篇:数学四册四单元教案下一篇:论美国企业的创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