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文化与黄河治理

2024-05-16

黄河水文化与黄河治理(精选十篇)

黄河水文化与黄河治理 篇1

1. 气候特征

本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炎热干旱, 风大沙多, 降雨稀少, 多年平均气温在8℃左右, 日温差10~20℃。霜冻期长达7个月, 无霜期157天, 最大冻土深度1.78米, 雨水稀少, 多年平均降水量154.8毫米, 年降水量的80%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为3000~3500毫米, 历年日照数为3047小时。风向多为西北风, 历年平均风速一般为3.5~10米/秒, 本区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植物的生长发育。

2. 土地资源

流域南北全长65公里, 东西均宽10公里, 总土地面积600公顷, 适宜种植面积57公顷。海拔1140~1059米, 区域属黄河冲积的阶地平原, 地势平坦, 土质肥沃, 自然坡降为1/6000~1/8000, 适宜发展种植业。

3. 水源条件

该区紧依黄河, 具有得天独厚的水源条件, 黄河多年平均流量为937平方米/秒 (1964~1973年) 至932平方米/秒 (1980~1990年) , 最大流量为5710平方米/秒 (1964年) , 最小流量为110平方米/秒 (1966年) 最大流速为3.71平方米/秒。

4. 社会经济条件

风沙区由阿左旗巴音木仁苏木和乌素图镇所辖, 境内有国营治沙站1个。风沙区有居民585户, 2484人, 耕地面积466.7公顷。由于河滩是旱生的闯田, 没有水灌溉, 种植面积和产量极不稳定, 生产和基础设施还非常薄弱, 现有的资源还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二、水土流失现状

黄河在阿拉善左旗境内为85公里, 紧依乌兰布和沙漠, 在风蚀作用下沙漠逐年东移且移动速度越来越快, 直接进入黄河, 使该区成为内蒙古粗泥沙 (风成沙) 进入黄河的主要风沙流失区域。近30年来, 沙漠东移和黄河的西淘齐头并进, 水土流失极大地增强了黄河水流的含沙量。据分析, 该区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约500万吨, 致使三盛公枢纽以上河床不断抬高, 水位降低、浅滩增多、主流改道, 加大了上游黄河沿岸防洪、防凌负担。黄河左岸的乌兰布和沙漠, 逐年受风蚀的作用, 也加剧了流动沙丘的移动。邻近的乌海市虽然有黄河相隔, 但仍有少量黄沙跨河侵入, 市北侧、包兰铁路附近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沙丘, 严重地威胁着包兰铁路、乌吉铁路、110国道与乌海市区的安全。沿河地区农牧民在风沙灾害和水害的双重夹击下, 生活极为贫困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三、基础设施建设

1. 扬水灌溉工程

巴音树贵治沙站现已建成红柳嘴泵站和石灰窖泵站2座扬水泵站。这2座泵站具有配套、扩建的有利条件扩建后可开发种植面积0.17万公顷。巴音木仁苏木老崖滩灌区于1991年改建为二级扬水泵站, 现一期工程实现灌溉面积0.033万公顷, 配套二期工程后, 可扩大灌溉面积0.1万公顷。

2. 输电工程

为了保证开发区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 可采取上、下两头供电方案, 即:南线将红刘嘴泵站的10kV高压线路, 接通13公里至查汗套海灌区;北线将老崖滩扬水站的10kV高压线路接通15公里进入杨四滩灌区, 输电线路总长28公里。

四、防沙治沙工程

从2001年起, 连续在黄河沿岸建设水土保持生态项目区五项, 六处, 各项目区基本集中连片。共完成投资637万元, 其中, 国家430万元, 地方207万元。总治理面积79.67公顷, 造林面积334.7公顷, 种草1714.4公顷, 沙障151.88公顷, 围栏143.5公里, 作业路15.37公里, 塑管井66眼, 机电井1眼。项目采取草方格、土方格沙障、围栏封沙育草、人工造林种草以及飞播造林种草等措施。林草措施采取乔、灌结合, 布设防蚀阻沙灌木带、防沙林带、农田防护林网, 形成整体防护林体系。防蚀阻沙灌木带紧靠沙漠边缘, 灌木带宽30米, 树种选用梭梭、花棒、沙拐枣等;防风林带配置于防蚀阻沙带下风处, 林带宽10米, 树种选用沙枣、新疆杨、梭梭等;农田防护林可沿道路、渠道设置, 围绕农田形成林网, 树种选用新疆杨。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项目建设, 有力地治理和保护了黄河沿岸的生态环境, 减缓了乌兰布和沙漠前移的速度, 阻挡了入河泥沙, 在母亲河岸边形成了一道绿色长廊, 净化的空气, 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提高。

五、农业综合开发

1. 开发利用的途径

阿拉善左旗沿河地区的开发利用关键是缺乏投资。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地方投资;另一方面积极走向市场, 以优惠的政策形成好的投资环境, 争取多方面的投资渠道, 可采取招商引资、土地拍卖、土地出租转让以及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 促进当地的土地开发利用, 这样既加快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又使黄河沿岸乌兰布和沙漠段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2. 农业综合开发的内容

根据黄河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土地资源、光热资源、电力条件和良好的地势优势, 依托乌素图工业开发区的经济优势, 在酒店湾一带大力发展沿河种植养殖业, 进一步占领和补充开发区的生活市场。

巴音树贵治沙站与乌海市隔河相望, 与乌达市地域相连。两大工业城市人口密集, 蕴藏着巨大的旅游潜力, 加之巴音树贵治沙站位于黄河岸边, 滔滔黄河水、滚滚黄沙浪、绵延绿树、芦苇灌丛, 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可大力发展旅游业为主的多种经营开发。

黄河阿左旗段西岸河滩地和夹心滩地遍布, 这里土壤肥沃, 含盐碱量低, 交通便利, 电力通讯设施齐全, 开发土地资源, 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是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发展社会经济的主要措施之一。

六、结论

黄河水文化与黄河治理 篇2

1、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海洋和大致形状。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个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渐树立人和自然协调观念及课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分析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

教学难点:

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的只是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教学准备:

黄河流域水系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黄河大合唱的歌曲。老师讲述: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黄河的功与过呢? 二:讲授新课

(一)黄河的概况

教师讲述并提问:引用李白的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指的是什么地方?海指的是什么海?

学生活动: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回答问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东海。

问题2:从地图上看黄河像什么? 学生活动:读图回答:几字形

3看图2.41说出黄河的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和上中下游的三级划分。4将黄河与长江进行对比,让学生比较,并总结出黄河水的特点。学生回答

含沙量大

水量小

(二)黄河的贡献

学生自读第49页3、4、5段,说一说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塑造平原

提供灌溉

发电和旅游

(三)黄河忧患 老师讲述:几千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正是在黄河的哺育下才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那么黄河有没有过呢? 学生回答:有

教师让学生读第53页的图2.45分三组说黄河上中下游各有什么忧患 学生回答: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从黄河下游地形特点,探究地上河形成的原因 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问题:黄河还有哪些病症?

土地荒漠化、凌汛、断流和污染等

(四)根治黄河

分组讨论:针对黄河上中下三游的忧患我们因该分别采用什么办法来处理 上游:修建水库建立水利枢纽工程 中游:植树造林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下游: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教师讲述 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变化的相关资料,了解治黄的成就 设计理念:本环节重在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地观,选择新的热点素材对知识进行重组。目的有三 启发学生积极发散思维,水到渠成形成过程

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框架突出重点

拉近学生与陌生知识之家的距离,是学生亲知善学 三课堂小结

黄河文化创意发展与畅想 篇3

创意是黄河文化产业的真正核心竞争力

文化产业,创意为王。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和原动力。黄河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创意为核心,汲取黄河文化资源优秀元素,创造文化产品著名品牌,引领文化消费时尚。要积极推进黄河文化创意产业成为黄河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文化产业销售的不是文化,而是以文化为元素的创意。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真正核心竞争力。比如,功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熊猫是中国的国宝;而《功夫熊猫》是好莱坞的创意,他们凭此就可以用中国的文化元素在全球赚取利润。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挖掘利用好黄河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进行符合时代潮流和针对市场的策划和包装,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打造创意文化产业的亮点。好的创意和项目,就是对黄河文化优质资源的深化和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说,流域各级政府和企业应以 “创意为王”,充分利用“创意”整合黄河文化资源,促进黄河文化产业的发展。要逐步提高黄河文化产业的创意水平和综合实力。创意项目越来越受大众喜爱,也越来越可以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发展黄河文化产业的重点必须放在创意上。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黄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列出以创意为核心的产品或项目,通过制造和营销形成黄河文化产业链,最终形成黄河文化产业品牌,获取高额利润和社会效益。

黄河文化应体现科技、旅游、资本的高度融合

黄河文化与科技、旅游、资本的高度融合应该成为黄河文化产业的突出特征。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等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国有资本、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能够为黄河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提高黄河文化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促进黄河文化与旅游互利共赢,形成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文化投融资格局,将成为实现黄河文化产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促进黄河文化创新和业态更新、提升黄河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尤其应该重视黄河文化产业与旅游的整合,使旅游者接受黄河文化的熏陶,以旅游激发黄河文化活力,靠黄河文化增添旅游魅力。旅游应该成为黄河文化的载体、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成为更好地保护、传播、挖掘黄河文化精华的基本途径。黄河是世界著名的大河,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资源、讲不完的历史故事、无限的想象和开发空间。通过黄河旅游展现黄河文化的无穷魅力,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工作。应该进一步挖掘、深化黄河文化主题,提升景区建设的文化品位,精心打造黄河旅游业品牌,迅速扩大黄河旅游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努力将黄河旅游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还要积极推进黄河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融合,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黄河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黄河文化产业,增强黄河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抢占黄河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黄河文化产业发展的品牌战略

注重文化产业品牌的创立和营销已成为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制胜法宝。一般来说,品牌离不开文化,品牌体验都有一种文化背景的支撑。黄河文化产业品牌是黄河文化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双重凝聚,有着无形资产的丰富含金量。发展黄河文化产业必须精心打造一批富有个性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牌,形成黄河文化产业的市场优势。精心打造黄河文化产业品牌,当以深厚博大的黄河文化为内涵,确定品牌传播诉求,提升品牌形象,加强消费者认知。具体来说,应该以黄河为背景,以黄河文化为底蕴,以黄河精神为灵魂,以黄河风情为源泉,以黄河人、黄河艺术、黄河历史、黄河工程、黄河生态等为载体,塑造黄河文化产业品牌,培育黄河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黄河文化品牌建设基地。精心打造黄河文化产业品牌,应该重视黄河文化产业项目这一最基本、最有效的切入点。通过黄河文化产业项目的策划、实施,聚集资本,整合资源,创新文化,生产一批黄河文化的精品力作,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黄河文化产业品牌。

打造特色鲜明的黄河文化产业集聚区

黄河流域及其两岸的各省区、各市县都应该立足于黄河文化和本区域文化的定位与结合,建立黄河文化产业园、产业带等黄河文化产业集聚区,培养黄河文化产业集群,形成黄河文化产业发展基地,以提高黄河文化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展示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和深厚的黄河文化底蕴,展示黄河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和黄河文化产业集团的风采。发展黄河文化产业,需要打造一流的黄河文化企业,打造黄河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进一步优化黄河文化产业布局结构。就国家层面而言,应该以政策和资金优势,重点支持在黄河源头、黄河入海口以及黄河上、中游建设几个黄河文化产业集聚区,形成东、中、西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黄河文化产业发展长廊,提高黄河文化产品生产能力和黄河文化服务功能,实现黄河文化生产要素的快速聚集和高效组合。要以文化为纽带,以产业为载体,结合沿黄城市群经济圈建设,建设黄河文化城市群,营造黄河文化产业发展圈,建设独具黄河风情的黄河文化产业带。各省区、各市县也应该以境内黄河为轴线,以两翼广大地区为腹地,建设与黄河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接、与沿黄文化产业区域相协调的黄河文化生产力高度聚集发展的带状经济区。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一次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吹响了进军号。黄河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了重要的机遇期,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深度挖掘黄河文化的宝藏,充分发挥黄河文化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培育和开拓黄河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积极推动黄河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黄河水文化与黄河治理 篇4

关键词:黄河岸边崩塌滑坡带,现状,治理

0 引言

韩城市位于陕西省关中盆地东北部, 即陕西省渭南市西北, 地处黄河中游, 城区黄河岸边滑坡带位于韩城市城区新城街办东部黄河岸边, 属流芳、南周塬、河渎、相里堡四个行政村管辖。距黄河岸53.8公里有108国道通过、53.8公里有西禹高速公路通过, 其间有县乡级道路、大车道相连, 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1 黄河岸边崩塌滑坡带分析

韩城市城区黄河西岸地质灾害十分发育, 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本次实地调查的地质灾害点共16处, 其中崩塌12个, 占总数的75%, 滑坡4处, 占总数的25%。

1.1 崩塌

本次发现崩塌型地质灾害共有12处, 均为黄土崩塌。由于黄土质软, 垂直节理发育, 易于形成坡度近乎垂直的陡崖, 而且高度往往达10m以上, 甚至更高, 在暴雨的诱发下很容易发生土体的崩塌。由刘芳村———相里堡12处崩塌, 其中小型3处, 中型9处, 以中型为主, 小型次之。一般沿陡岸发育有张性裂缝, 或落水洞, 坡面坡度60度以上, 大部分接近直立, 坡脚受黄河水浸泡或侧蚀, 受降雨震动冬胀, 可能失稳崩塌。

1.2 滑坡

滑坡为区内较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 (占本次地质灾害点总数的25%) , 主要分布于五星村沿河地段, 其次为河渎村, 数量虽不多但活动性强、破坏性大, 并且全部为现代滑坡。本次发现滑坡型地质灾害共有4处, 均为中小型黄土滑坡。滑坡平面形态呈舌形、半圆形。滑坡周界清晰, 有明显的滑壁, 地表前缘坡度陡常见滑坡体后部地面裂缝发育。

韩城市城区黄河西岸属一高陡黄土斜坡, 斜高30~70m, 坡度大部分地段在50°以上, 坡体上部多近于直立, 沿陡坎裂缝发育, 落水洞分布广泛, 植被稀少, 黄河主流紧靠坡脚。因此, 坡体中小型崩塌滑滑坡在主汛期和初冬开春季节将不断发生。从长远的角度分析, 黄河侧侧蚀、浸湿作用和其它影响将长期存在, 黄河西岸崩塌滑坡带失稳的可能存在。

2 黄河岸边崩塌滑坡带地质环境与危害

黄河岸边崩塌、滑坡规模不大、直接威胁人数不是很多。但该区黄河岸边崩塌滑坡带的潜在危害难以估量。

2.1 大量耕地损失

韩城市城区黄河岸边崩塌滑坡带地质灾害的发生将造成大量耕地损失。如在2010年7月发生的小型黄土滑坡, 造成岸崖后退20余米, 损失土地3.5亩多, 12处崩塌点若发生将造成100多亩土地耕地损失, 若岸边其它区段崩塌滑坡将损失更多的土地。并且黄河侧蚀导致岸崩塌滑坡, 再侧蚀再崩滑, 不断循环将造成岸边土地不断减少, 进而危及附近村庄人民的生存环境和其它设施。

2.2 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地质环境恶劣

韩城市城区黄河岸边崩塌滑坡带地质灾害的发生将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地质环境恶劣。大量崩塌滑坡的持续发生将为黄河提供源源不断的泥沙, 在河流的冲蚀作用下造成下防洪、治黄压力加大。同时崩塌滑坡也造成生态地质环境不断恶化, 这也影响了韩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古城与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的形象。

2.3 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007年投资500~600万元兴建的“黄河岸边农家乐”因生态地质环境等因素影响目前生意十分萧条, 成本难以收回。

3 韩城市城区黄河岸边崩塌滑坡带的治理措施

针对该区地质灾害的现状, 提出了削坡、排水工程、植树绿化、填方造田、挡土墙围堰的防治措施[1,5], 该措施使河水彻底远离黄河沿岸高陡边坡, 同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填方造田, 可用于耕种, 可种植经济林, 或可作为观景平台增加旅游收入。

3.1 削坡

黄河西岸留芳村—相里堡村段基本地貌特征表现为黄河阶地遭侧切冲蚀, 岸坡高耸陡峭, 垮落滑塌现象发育, 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 为了防止河岸边坡不断坍塌, 故需对河岸边坡进行主动削坡卸载, 拟进行台阶式削坡, 每级台阶高度10m, 中部马道宽3m, 台阶坡比为1:0.5, 平均共分5级台阶, 马道上种树绿化, 改善景观。

3.2 排水工程

边坡每隔30m修筑一条纵向排水渠, 是坡体雨水顺利流向坡体之下, 在马道上设置横向排水渠, 防止雨水沿马道入渗, 引起坡体失稳。另外在黄河沿岸冲沟内修筑浆砌石排洪渠, 防止雨季洪水冲刷两侧挡土墙及边坡。

3.3 植树绿化

马道上排水渠外侧按照2m间距栽种洋槐树, 改善边坡地貌及生态景观。

3.4 填方造田

利用削坡卸载的土方填充坡下黄河滩地, 填充宽度为100m, 即填充到离河岸边坡坡脚100m的距离, 填充厚度6m左右, 最终形成长6.67km, 宽100m的带状平台, 治理工程完成后可视具体需求进行耕种或种植林草甚至可作为观景平台。

3.5 挡土墙围堰

在填充平台的边缘地带, 修筑一条浆砌石挡土墙, 设计墙高4m, 顶宽2m, 基础采用铅丝笼装石砌筑高2m, 挡墙全长约6.67km, 挡土墙上方修筑高1m、宽1m的浆砌石截水墙, 修筑挡土墙一方面防止平台土体边坡失稳垮塌, 另外防止黄河水流不断冲刷破坏平台。

4 结论

韩城市城区黄河岸边崩塌滑坡带地质灾害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结合地质灾害现状和环境破坏的特点, 采用削坡、排水工程、植树绿化、填方造田、挡土墙围堰等各种措施综合运用, 一是可以保护了韩城市十分宝贵了土地资源在本区不再减少。二是可以改善本区的生态地质环境, 为附近周边人民提供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三是可以为韩城市总体规划的黄河滨河生态广场建设提供基本条件。四是可以提升韩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古城与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的形象, 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五是减少黄河的侧蚀作用, 防止沿岸崩塌滑坡的持续发生, 减少河水泥沙含水量及对下游的威胁。

参考文献

[1]吴敏杰, 陈洪凯.水库岸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研究[J].值工程, 2012:75~76.

[2]薛晋军.临县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 22 (13) :121~123.

[3]肖珍容, 张战胜.新泰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及治理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 2012, 7:115~118.

[4]康柳.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20:145.

黄河的治理 篇5

一、课标要求

本课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概况。黄河的概况不仅指黄河的水文特征,更指黄河的治理。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学中运用地形、气候、河流等多种地图的对照,综合分析黄河的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与整治措施。

二、教学设计思想

《黄河的治理》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上承中国自然环境的位置、地形、气候,下启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黄土高原。本课的学习,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重组、应用,可自主推到、评估黄河的功与过,从而经一步探究出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这一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和谐人地观的形成过程。

学习“黄河的治理”,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而且对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是有益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很密切。真正可以做到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探究中学习”。具体设计如下:

创设生活情境。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现实,不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使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学以致用。以教学重点为中心展开教学,采用观察探究的方法形成科学概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性,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突破了教学重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

(五)、教学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

(六)、教学准备:黄河多媒体课件、黄河壶口瀑布等景观图片及“中国地形图”等材料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播放“中央电视台黄河调水沙特别报道”的声像资料资料中白岩松说:“如果把黄河比作我们的母亲,母亲病了,我们要对她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黄河会治好了病有美了容。”据此提出问题:母亲病了,得了什么病?如何治疗?怎样进行才能做到既治病有美容呢?这一节课让我们来扮演医生,了解黄河,找出“病因”,“治疗”黄河。设计理念: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探究兴趣。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为什么把黄河比做母亲? 教师提供资料:“我国干湿区分布图”“济南每年引黄河水5.4亿立方米”等饮水资料,刘家峡电站、河套平原、华北平原等景观图片。

学生活动交流发言: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感性认识黄河功能、灌溉、塑造等方面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小结黄河的奉献:提供灌溉水源、提供水能、塑造平原等。

设计理念:通过了解黄河的奉献,激发学生对黄河的感恩之情,为下面“母亲病了”做进一步的感情铺垫。

一、黄河的概况

教师讲述:我们现在作为黄河的医生,想要了解黄河的“病况”和“病因”首先要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教师提供资料:“黄河水系图”“中国政区图”“中国气候类型图”等。黄河水系图

提出问题1:黄河发源于哪里?注入那个海洋?上、中、下又游是如何划分的?主要支流有哪些?

学生活动:读“黄河水系图”回答问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渤海;上、中游以河口为界;中、下游以孟津为界;主要支流游渭河、汾河等。

问题2:黄河流域地形、气候分别有什么特点?中、下游分别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

学生活动:读“黄河水系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图”,做出回答。黄河流域以高原、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主要有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黄河中、下游流经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山西省、陕西省、和河南省、山东省;流经地形区主要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流经地区的气候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设计理念:通过读 “黄河水系图”,让学生学会分层读图和提取有效信息的基本技能。教师提供资料:黄河与世界许多河流比较表和黄河水的景观图片。提问:通过读图和表,你对黄河(水)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学生回答:黄河含沙量大。

教师讲述: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这是母亲河的病,而且病的很严重,急需治疗。

二、黄河忧患

教师讲述:黄河母亲的“病情”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病因”是怎么产生的呢?让我们继续扮演黄河的医生,一起来探究。环节1:

教师提供资料:黄河的“化验报告”——“ 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 问题1:黄河个河段泥沙含量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读图中年平均含沙量和年平均输沙量的数据,讨论分析数据的变化认识黄河各河段的泥沙有“上游较小、中游剧增、下游略减”的特点。问题2:黄河下游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继续读图,仔细观察,认识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窄,无大支流汇入”。环节2:

教师提供有关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资料和下游地上和的视频“中国地形图”“黄河中游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

问题:黄河中游为什么泥沙剧增?下游为什么流域面积狭窄,并无大支流汇入? 学生活动:根据资料和所学知识探究(教师根据学情给予提示)。

探究1:从黄河下游地形特点入手,探究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是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正因为下游形成“地上河”,所以流域面积狭窄,无大支流汇入。探究2:

问题: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有什么危害?

学生活动:读阅读材料结合活动题,认识黄河水灾危害之大,明确“地上河”河下游水患之间的关系。

环节3:学生归纳:黄河主要的“病症”是下游水患,其“病根”在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环节4:

问题:黄河母亲还有哪些“病症”?

学生活动:在读“黄河的忧患”图,及教材P50-52活动中的相关资料,简单了解黄河沿途的土地荒漠化、凌汛、断流等问题。设计理念:

本环节采用了探究模式,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景生活化,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由于内容较多,课堂时间有限,在内容处理上要注意突出重点,详略得当。过渡:“黄河难治根在泥沙”,请同学们再次扮演黄河的医生,为母亲河开处方。

三、根治黄河

教师提供资料:最新的黄河调水调沙视频资料及数据,“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图,黄土高原植被变化资料。问题1:“调水调沙”对黄河治理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认识“调水调沙”对治理黄河的重大作用。教师讲述:“调水调沙”有效的治理了下游水患,治标不治本。

问题2:那么如何为黄河调理治本,治理黄河的关键——黄土高原地区呢? 学生活动:读“等降水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图”,讨论分析,得出治理黄河关键在于治沙,根被措施是在中游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问题3:针对黄河各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如何开“处方”? 学生活动:针对黄河各河段提出相应的符合科学人地观的治理措施。

河段 开发利用与治理措施

上游 梯级开发。修水库、建立水利枢纽工程。

中游 陡坡植树造林、缓坡修梯田,沟壑打坝淤地等。关键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下游 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教师讲述: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变化的相关资料,了解治黄的成就。设计理念:本环节重在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地观,选择新的热点素材对知识进行重组。目的有三:

一、启发学生积极发散思维,水到渠成形成过年:

二、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框架,突出重点。

三、拉近学生与陌生知识之家的距离,是学生亲知善学。课堂小结:

短暂的学习也许远远达不到你对黄河了解的要求,如果你想了解黄河更多资讯,详情可阅读《黄河儿女》类报刊杂志或登陆黄河网等,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小论文或演讲稿、手抄报等适合自己的形式完成《我说黄河》,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黄河原来的美貌。作业:课后练习板书设计

板书清晰、明了,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黄河各河段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正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六)教学反思:

黄河的治理一课围绕黄河治理的措施时,教师让学生进行讨论发言,有的学生说黄河的治理要全流域多植树造林,有的说应不断加固黄河大堤,有的说应充分利用黄河水来灌溉西北干旱地区,还有的说应建更多的水库防止黄河泛滥等等。教师对这些同学一律给予肯定的表扬,反思之后认识到没有给予深入评价。师生互动教学要体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上面师生互动活动似乎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回答的理解尊重、平等对待的原则,其实并未做到:学生的回答都有不足之处,教师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这才体现教师在知识,同时教师又画龙点睛又凸显出教师的权威性。如上针对有的同学提出将黄河水用于充分灌溉西北地区,师可以表扬其点子不错,同时又要指出黄河水量有限,目前黄河上中下游河段时常断流,因而盲目发展灌溉不好也要合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黄河灌溉也要有度合理,使学生的认识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七)点评:

1、教师的教学设计能贴近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学生能有内容可回答。

2、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发挥地理学科的特色,在指导学生读图、用图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黄河水文化与黄河治理 篇6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诸多甘肃地域文化题材的纪录片,从地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和人类学的角度表现独具魅力的甘肃地域文化,形成了纪录片对甘肃黄河黄土文化的记录、保护、彰显和传播。“所谓甘肃题材纪录片,即指以甘肃特定的自然条件、人文民俗、文化艺术和历史沿革等为表现主题,反映甘肃人民特定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心理等内容的纪录片。”⑴甘肃地域文化纪录片和所谓的甘肃题材纪录片虽然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有许多相同的地方。甘肃地域文化纪录片是甘肃题材纪录片中侧重表现地域文化题材的纪录片,概念范畴要比甘肃题材纪录片小。甘肃省自然景观独特、民族种类特殊、历史传统深厚、文化形态丰富,这成为优秀纪录片诞生提供了丰富的题材选择和文化资源。反映甘肃黄河黄土文化的纪录片是甘肃地域文化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不同的题材范围和角度形成了对黄河黄土文化的影像记录和文化彰显。

一、远古生物生死之谜的纪录发现

甘肃古生物遗迹分布较广,目前发现的古生物主要集中在庆阳、临夏、黄河三峡和酒泉。根据史前环境和生物生存的远古遗迹,诸多电视纪录片以其逼真的影像技术和综合的影像艺术,发现、记录、再现了远古动物的生存状态和灭亡之谜。这些纪录片主要有《黄河古象》《史前动物园》《中国恐龙大调查》等。

甘肃庆阳合水县是黄河古象的故乡。1973年发掘出的剑齿象化石是迄今世界上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象化石。它的发现对研究黄河流域和黄土高原远古时期地形、地貌、气候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早在1975年的“文革”时期,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专门摄制的电影纪录片《黄河古象》在元旦期间公映。影片第一次以影像方式向人们展现了黄河古象的风采,揭开了史前时期黄河古象神秘的面纱。电影对研究黄河古象生活的古代地理环境,对增强科普教育和传播甘肃地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

甘肃临夏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临夏和政县被考古界喻为“古生物的伊甸园”,是研究甘肃地区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的最理想场所。2008年中央电视台根据临夏盆地古生物化石拍摄的纪录片《史前动物园》在CCTV10《百科探秘》栏目播出。《史前动物园》分为《象牙之谜》《短命的杀手》和《灭绝之路》3集,节目系统再现了临夏盆地远古时期孕育的大量丰富的古动物和形成的生物链,揭示了临夏盆地远古的生物之谜和动物秘史,也把物种丰富、神秘多样的临夏盆地展示给了世人。此后,中央电视台于2009年摄制的同一题材纪录片《史前动物园的秘密》也在《科技之光》栏目播出,再次向人们展现神秘的史前动物的秘密。这些纪录片对广大青少年和观众具有较强的直观科普教育价值,是认识甘肃史前生物与环境的生动教材。

远古时代的黄河三峡,是大量古生物繁衍生息的乐园。甘肃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分布带之一,特别是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的恐龙足印化石。在这里,还研究命名了世界最胖的刘家峡黄河巨龙、牙齿最大的兰州龙以及世界保存最完整、亚洲最大的炳灵大夏巨龙。永靖黄河三峡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恐龙之乡”。早前,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拍摄了纪录片《恐龙在中国》,整体对中国的恐龙进行探寻和揭秘,对黄河三峡的恐龙遗迹也进行了关注。2009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摄制组走进永靖县刘家峡,先后实地考察拍摄了甘肃野外恐龙发掘过程、恐龙复制装架过程、古生物研究开发工作室、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等场景,并对炳灵大夏巨龙进行了重点拍摄。这部反映考察探访中国“恐龙时代”的电视纪录片《侏罗纪调查现场》,于2011年5月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

中央电视台2010年8月29上午10点到下午15点,用5个小时播出《中国恐龙大调查》。《中国恐龙大调查》直播节目运用航拍、卫星传送等技术,采用北京演播室与直播现场互动、专家点评、记者采访等形式,对我国恐龙化石资源保护、发掘情况进行全面报道。这对于进一步探讨晚白垩世恐龙的分布、演化、迁徙、灭绝以及古气候、古地理、古环境变迁、古生物进化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其中甘肃黄河三峡恐龙脚印遗迹也作为其现场之一进行掠影。

总之,反映甘肃史前古生物的纪录片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纪录片从环境学、地理学和生物学等角度记录再现远古动物在甘肃大地上的遗迹和生存,这对人们重新认识甘肃远古的地理地貌和生物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这些题材的纪录片还不突出,尤其是本地电视台还几乎没有涉及到这一题材领域。媒体应该以影像纪录的方式,加强对甘肃古生物伊甸园的传播和宣传,使更多人能够了解甘肃古生物遗迹,对甘肃文化和地域文化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史前远古人类遗存的影像再现

在人类历史文化悠久的甘肃黄河上游地区,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则是青铜器时代文化遗存的重要体现。这些重要的史前远古人类遗存近些年来得到了影像保护、记录和再现。有关甘肃境内史前人类遗存的纪录片也在不断推出。这些纪录片以《大地湾之谜》和《神秘的中国彩陶》为代表,以影像的方式对远古人类的遗迹进行了深入关照,重新焕发了人们对远古人类历史的书写与记忆。

甘肃境内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受到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大地湾文化,有关大地湾的纪录片拍摄也多有出现。2005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纪录片《火灾背后的历史》,反映了大地湾人的防火意识和防火处理,为今天消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把我国的消防历史向前推进了2400多年。此后,中央电视台2007年拍摄的五集纪录片《大地湾之谜》在中央台《走进科学》栏目播出,《探秘大地湾》在中央电视台《乡村故事》栏目播出,《文明的曙光——秦安大地湾遗址》由重庆电视台拍摄播出。这些纪录片都从不同的角度对闻名于世的大地湾文化进行了关照和影像呈现。

《大地湾之谜》向人们展示的是五千年前的“宫殿”,六千年前的彩雕,七千年前的防火理念,八千年前的原始部落。纪录片以影像直观的方式,向人们呈现出原始先民神秘又令人惊叹不已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2008年2月14日《神秘的中国彩陶》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神秘的中国彩陶》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彩陶文化产生、发展、衰落的全过程。纪录片分为《发现之旅》《生死之谜》《纹饰密码》(上、下)《制造之谜》《衰落之谜》6集。片中用大量画面文字介绍了甘肃的彩陶文化。距今8000年的甘肃秦安大地湾文化发现的彩陶成为中国最早的彩陶,马家窑文化将中国彩陶文化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成为新石器时代中国彩陶文化之冠。由甘肃省广电总台拍摄的纪录片《发现彩陶》成就不菲,荣获第六届敦煌文艺奖。

甘肃天水电视台《人文天水》栏目对天水地区新时期人类文化遗存的拍摄也从未间断过,如《武山人头骨化石》《付家门文化》《师赵村文化》《西山坪文化》《七里墩文化》《柴家坪文化》《永清堡文化》《礼辛镇遗址》《马家屲村遗址》等,以一个个鲜活短小的纪录片节目,展现天水所在的陇右地区大量丰富的新石器时期人类文明印迹。

总之,这些纪录片以影像记录和情景再现的方式,揭示了早期人类生长生活的秘密,这是对人类远古历史的形象逼真的记录与再现,能把人们带入遥远的远古人类历史时期。

三、中华人文始祖文化的影像表达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曾孕育了中国最古老的创世神话。甘肃自古就是人文先祖降生和活动的主要地区,伏羲、女娲、黄帝、西王母、周人始祖、秦人始祖、李氏家族等,构成中华民族汉民族始祖神话传说和远古历史胜迹。古史时代“三皇”之首的伏羲和女娲,“五帝”之首的黄帝相传都诞生于陇右天水一带。轩辕黄帝出生在清水,曾问道广成子于崆峒山,又与中医鼻祖岐伯论医,开启了道教文化和中医学的先河。西王母诞生于泾川回山,今有王母宫等遗址等旅游朝拜景点。陇右不仅是我国古老民族氐、羌、戎的生息地,也是周人和秦人的发祥地。周人兴于陇东,从不窋到公刘,周族在庆阳经历三代。他们发展农业,创造了灿烂的周文化,如今在庆阳有著名的周人遗迹周祖陵。秦人兴起于天水,在陇南礼县和天水等地有秦公大墓和多处文化遗迹。天下李氏出陇西,陇西李氏名人辈出。陇西是李氏的发祥地,李氏的郡望。陇西有李氏家族著名的陇西堂等文化遗迹。甘肃地域文化纪录片以一种最为逼真的艺术形式,以多种纪录片再现和还原了甘肃境内华夏始祖的传说和事迹。这些纪录片是由中央电视台、甘肃省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共同拍摄的。主要的纪录片有《伏羲卦台》《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甘肃地域文化大系之周祖陵》等。

天水电视台摄制了《伏羲卦台》《天水伏羲庙》及伏羲祭祀大典仪式等多部纪录片,重在展现伏羲文化的人文魅力和伏羲作为中华人文始祖的伟大功绩。《春访轩辕谷》则对清水的轩辕黄帝文化进行了形象鲜明的影像表达和文化纪录。有关道教圣地和记述黄帝问道广成子于崆峒山的纪录片《西极崆峒》在CCTV4《走遍中国》栏目播出。2009年拍摄的纪录片《崆峒传奇》在北京电视台《四海漫游》栏目播出。这些纪录片都展示了崆峒山神奇的风光和崆峒山悠久的历史传说,包括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传说,使其具有神秘性和神话性。这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传说在陇右地区广为流传的主要呈现方式之一。

关于西王母神话和传说的纪录片有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播出的《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甘肃电视台先后摄制的纪录片有《西王母祖庙》《梦萦西王母》《泾川访古•西王母传奇》等。这些纪录片从不同角度来展现泾川作为西王母氏族重要繁衍生息之地、西王母文化重要发祥地和西王母祖庙所在地,使西王母传说和历史遗迹更为生动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有关周人始祖文化和足迹的纪录片多是由甘肃卫视摄制的,且陆续在《中国西北角》栏目播出。《甘肃地域文化大系之周祖陵》《探寻农耕先周》《诗经里的先周》《周族首领不窋覆灭记》等纪录片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完成了周人始祖文化的影像纪录和表达。庆阳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黄土风情纵览》之《周祖陵》,也对周人在庆阳这片神奇土地的文明足迹和遗迹做了最好的影像诠释。

关于秦人始祖文化的影像记述,由著名纪录片导演金铁木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复活的军团》于2004年在中央台播出,获得了很高收视率和一致好评。这部纪录片把秦人从开始发迹到统一征战的历史鲜活地展示出来,其中陇右地区所在的天水和陇南礼县是纪录片拍摄的主要场景,也是先秦文化早期遗迹的典型代表。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大秦帝国》,重在揭示秦帝国的发迹和衰落之谜,也是对甘肃天水和陇南地区秦文化的又一次影像观照。2009年由中央电视台拍摄制作的大型甘肃地域文化纪录片《甘肃古事》在《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其中之《千古遗恨——秦公大墓》揭示了秦人早期在礼县大堡子山的秦公大墓被疯狂盗挖的伤心往事和千古遗恨。甘肃电视台摄制的《揭秘秦朝富强的原因》在甘肃卫视《中国西北角》栏目播出。天水电视台《人文天水》栏目也摄制了《大象山》《放马滩的故事》《秦亭》《秦公簋》《马家塬战国墓葬之谜》等有关秦人先祖在陇右地区的文化遗存和历史遗迹的纪录片,对秦人早期在陇右的活动做了全方位的影像视听再现。

关于陇西李氏文化的纪录片,主要是甘肃卫视拍摄的《陇西李氏:三千分之一》在《中国西北角》栏目播出,以陇西李氏文化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永不失落的圣地》也在加紧制作之中。

甘肃境内的中华人文始祖文化在影像中得以表达,但这些纪录片缺乏大制作和大手笔,与中华人文始祖的历史传说和文化积淀相比,还显得较为薄弱。这些纪录片没有充分显示中华人文始祖的文化和内涵和精神风貌,无论是在题材选择还是制作手法上都有待提高和改进。

四、黄河自然人文风情的视听展现

黄河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也成为甘肃地域文化纪录片一个重要的书写对象,反映黄河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的纪录片也层出不穷,这些纪录片记录了黄河的自然风情和人文景观,展现出波澜壮阔的黄河上游景象和人文历史风情。这些纪录片主要有《黄河》《大黄河》《点击黄河》《老龙湾的老高家》《黄河258》《黄河文化》等。

1987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纪录片《黄河》第四集《九曲之首》、第七集《大夏河畔》、第十集《金城上下》都是对甘肃黄河黄土地域文化最有力的抒写和影像再现。《九曲之首》展示了九曲黄河第一湾玛曲草原的人文地理风情,草原牧民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同时也向我们追述了红军长征过草地的可歌可泣的历史。《大夏河畔》以寻找花儿故乡线索,抒写了黄河支流大夏河畔和积石山下的临夏大地的人文民俗风情。《金城上下》讲述了黄河三峡和甘肃省会城市兰州的黄河风情及历史文化,这部纪录片展示了整个黄河流域的地理风貌、民情风俗、文化古迹,从而领略黄河的古今变迁和黄河奔流的神韵风采。但这部纪录片的解说词极为失败,可以说是编导们的一部影像游记,其内容显得凌乱拖沓,叙述方式显得落后和陈旧,语言表现缺乏沉厚的文化底蕴和黄河流域应有的诗意。在拍摄同一过程中,日本NHK剪辑制作出了《大黄河》,是同一题材不同的视角关照和剪辑方式。日本版的《大黄河》在叙述手法上明显胜于国内版,具有国际视野和影视人类学纪录片的重要特征。

2001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12集纪录片《点击黄河》在纪录片栏目播出。这是一部口述风格的人文历史片,描述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黄河岸边经历的生活变迁。在第二集《西北支边篇》,反映了当时全国各地知青来到甘肃支边的情况。

为纪念中韩建交15周年,韩国文化电视台于2007年2月24日起播出由韩国文化广播电视公司制作的1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黄河》。这部纪录片反映了黄河流域的政治、经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民风民情,将给韩国观众提供一个更深入、更广泛了解中国的契机。

此外,甘肃境内的地方电视台也相继摄制了《老龙湾的老高家》《黄河258》《黄河文化》《格萨尔的发祥地——玛曲》《走进积石山》等反映黄河风情和历史文化民俗的地域文化纪录片。《老龙湾的老高家》展现了独特的黄河石林和黄河人家的民风民俗,荣获甘肃电视台建台30周年新闻纪录片一等奖。《黄河258》是甘肃白银电视台拍摄的14集纪录片。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是一条黄河经济、旅游、文化带,是水电能源聚集的黄金水道,是黄河灌溉农业的绿色长廊。在这里,灿烂的远古文明和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丝绸之路、长城在白银地区和黄河发生了交汇,以黄河为依托的多元文化在白银依次展开。电视片《黄河258》用电视纪实的表现手法,把目光投向黄河上游白银地区沿黄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和社会发展,探寻地域文明的发展脉络。

以黄河为题材的纪录片,还在不断的拍摄过程中。如陕西拍摄的《风情黄河》已经播出。中央电视台正在拍摄的40集史诗纪录片《黄河》也在紧锣密鼓地拍摄制作过程中,这是对黄河又一次重要的影像书写和文化再现,同时也为观众带来新的视听盛宴和对黄河文明的影像展现。

黄河文化和文明是辉煌灿烂而博大的。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文化区,其文明具有远古神秘的色彩。而这些纪录片由于各种因素限制,还没有充分展示黄河文化和黄河文明的伟大历程,需要后来者继续挖掘黄河文化和文明。

五、现代黄土魂的影像纪实歌颂

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黄河从这里川流而过,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把无穷无尽的动力和光明奉送给这块土地,焕发着它新的活力。黄土地文化是甘肃地域文化纪录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黄土文化构成了甘肃地域文化纪录片的主要文化特征。甘肃的黄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陇东和陇中地区,在庆阳、平凉、定西等地表现最为鲜明,庆阳的董志塬被誉为是黄土层最厚的地方。

反映黄土地文化的纪录片以黄土地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为基点,展示黄土地独特浓郁的风情风物风貌。《黄土风情纵览》《这座黄土这座城》《30年:故事庆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平凉》《西极崆峒》《永不失落的圣地》《印象甘肃•遮阳山》《黄土魂》等。这些纪录片以影像的魅力展示了生活生长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和心路历程。

纪录片《黄土风情纵览》分为《有一个地方叫庆阳》《陇东道情皮影》《庆阳民间刺绣》《庆阳民间剪纸》《陇东民歌》《周祖陵》六部,介绍了陇东黄土高原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而摄制的纪录片《30年:故事庆阳》分为《农村的变革》《小城成长记事》《个体户的荣与辱》《穿着自由与美丽》《不用再问吃了吗》《安得广厦千万间》《不再遥远的世界》《我的E家》《大家一起来健身》和《婚礼进行曲》十集。全片以普通百姓的视角,采用纪录片和人物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示了庆阳老区改革开放30来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成就,以及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讲述了庆阳人鲜为人知的历史,全新、立体勾勒出了改革开放30年庆阳老区的历史进程。

由甘肃省会宁县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黄土魂》将镜头对准了家长陪读这一社会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会宁父老乡亲含辛茹苦供养学生上学的感人精神。纪录片贴近生活、关注民生,选取的人物和事迹具有典型性。纪录片荣获2008年度甘肃省、白银市新闻社教类节目一等奖。该片在省内外多家电视台播放后,给观众带来强烈震撼和深深思考,成为中小学校不可多得的感恩励志教育的活教材,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求知精神跃然于影像之中,展现出人们顽强的意志和高尚的理想追求,塑造了永不磨灭的黄土魂。

总之,甘肃地域文化题材纪录片,以甘肃境内的黄河黄土文化为文化基因,重在发现、再现、表现和挖掘甘肃地域史前生物和人类文化遗存,弘扬中华人文始祖的伟大功绩,展示独具魅力的黄河黄土自然人文风情,不屈不挠的人文精神。这些诸多纪录片的拍摄,对宣传和树立甘肃文化形象,提升甘肃的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对发展文化产业和传承地域文明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河水土流失及治理浅析 篇7

黄河中段流域的黄土高原由于高原气候及东西走向的西部山脉影响, 造成暴雨集中, 且气候干旱, 土壤干燥, 从而造成水土流失更为容易。黄土高原境内的河水来源只要来自降水, 而黄土高原的土质黄土主要为风成黄土, 粉粒占黄土总重量的50%, 结构疏松、富含碳酸盐、孔隙度大、透水性强、遇水易崩解、抗冲抗蚀性弱, 所以常降暴雨, 且河流主要来源于降水的地域性造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其中黄河每年经陕县流失泥沙约16亿吨, 这是显而易见的土壤缺失。而黄土高原地区也是一个粮食低产区, 所以有效的确保当地土壤。

流不尽的黄河水, 冲不尽的黄土地。形象说明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方面的恶性循环, 其中一点地下水位降低, 近几年来黄河水流泥沙含量较大导致当地居民及生产单位对地下水依赖较大, 早在1979年对黄河流域平原区的浅层地下水利用率达48.6%, 海、滦河流域更高达87.4%, 现今居民人口和相应供应单位增加更是加重了黄河中段流域地下水压力, 而且数据表明黄土高原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 土壤水量下降进一步导致了土壤的粘结性降低, 从而增加了黄河中的泥沙含量, 黄河泥沙含量增多导致水质利用降低, 又再次增加了地下水的供水压力,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降低黄河流域尤其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是降低泥沙含量的根本方法。

从现行方法来看从生物方面来说建立速生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坚持走“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治穷致富”的生态建设路子, 利用生物的沙土固结性, 在水流冲击频繁的地方建立树木防护带, 因地制宜种植根系广泛, 吸水量大, 新陈代谢速率快的植物。而黄土高原有大片密度较小而降雨适当的地区, 当地要采取退耕、封育、禁牧等措施, 促进当地生态自然修复, 恢复植被覆盖。

从研究方面着手从1949~2005年以来, 我国对黄土高原有了综合、系统和全面研究, 对黄土高原的形成、土地类型、灾害危害、经济发展、整治进程等, 取得详实的资料, 掌握了土壤侵蚀发展规律, 更在水土保持、建设优良生态、促进地区发展上开展科学试验。一方面应用现有的科研成果, 进一步研究, 改善水土流失的农业措施, 另一方面进一步对黄土高原黄河流域水文环境的研究和探索, 建立建设动态监测评价关键技术,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个因素之间的动态联系。

在重要节点设立水利枢纽。水土流失导致黄河泥沙含量巨大, 而采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方法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就需要借助现代科技, 建立黄河中下游的水文分布图, 根据相关泥沙含量和流量流速, 合理建设水利工程, 增添水利设施。如现在的三门峡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等, 有效的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等。

合理推广防止水土流失措施。整体黄河中下游流域治理需要与民结合, 与当地结合, 生态环境造就人文环境, 但是人文环境同样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推广农作物高产节水技术, 技术人员下乡指导当地农民根据作物税费需求周期运用耕作技术, , 合理有效用水。从而达到节水增产增效的目的。种植抗旱丰产的新作物新品种。推广节灌技术, 把有限水资源经济有效的用于农业生产, 了解各作物的各个生长阶段的需水量, 合理采用微滴灌、微喷灌和出流灌, 小管出流灌、瓦罐渗灌、点浇等形式, 有效利用水资源。向各家各户推广薄壁水窖技术, 按照黄河中下游流域降雨分布来看, 降雨足以供给各方面用水, 然而由于蒸发量巨大导致当地居民用水不足。所以建议向降雨适量地区推广薄壁水窖技术, 水泥薄壁水窖具有积蓄雨水, 拦沙拦泥作用, 而且建在公路附近的薄壁水窖还具有保护公路及两旁农路和梯田的作用, 利用庭院建造的薄壁水窖蓄雨水, 既可补充人畜饮水的不足, 又可以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种蔬菜, 在果树需水关键期进行补充灌溉, 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以上是对黄河中下游流域尤其是黄土高原方面水土流失的初步分析和处理措施的总结。由此看来, 按黄河流域现今发展趋势, 近有各种水利枢纽的有效防护和综合施治, 远有生态环境缓缓恢复和各种新规律的发现新技术的应用, 上有国家综合治理, 建立有关黄河的水文研究, 下面还有当地居民各种节水蓄水措施的应用。在可预见的未来黄河水土流失的状况将得到有效改善, 而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居民环境也会得到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大禹治理黄河的范围及路线考证 篇8

《禹贡》是记载大禹治水最为详细的著作, 《尚书·禹贡》说:“导河积石, 至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于砥柱, 又东至于孟津, 东过洛汭, 至于大伾, 北过降水, 至于大陆, 又北, 播为九河, 同为逆河, 入于海。”谓大禹疏导黄河, 一路积石治河, 到达龙门山;再向南到达华山北面;再向东到达砥柱山;又向东到达孟津 (河南孟津县) ;向东经过洛水与黄河汇合的洛汭, 到达大伾;然后转向北经过降水 (今河北曲周、肥乡二县间) , 到达大陆泽 (故址在河北隆尧、巨鹿、任县三县之间) ;又向北, 分成九条支流, 再汇合成一条逆河, 流进大海。虽然有如此的一条记载导河的路线, 可是在具体叙述时又是以所谓“九州岛岛”为描述范围的, 由于河流是自西向东流过, 途经很多地区, 即所谓的州, 因此它的描述不能对某一条河流的治理有一个完整的记载。通过研究, 笔者认为大禹对黄河的治理应该是沿着黄河所流经的路线, 从上游开始治理, 并且除主河以外, 兼及了重要支流的治理, 因为这符合当时疏导治河的基本情况和要求。如今虽然其中很多地方不在黄河沿岸, 但是黄河在古代是条不安分的河流, 历史上多次改道, 所以本文将按照当时黄河所流经的路线进行追踪。

黄河九曲, 途中翻山越岭, 路过许多峡谷, 《水经注》说:“禹治水, 壶口始。”壶口, 位于吉县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黄河中。《禹贡》说:“壶口, 雷首至于太岳。”这属于古冀州, 今山西省和河南省、河北省北部, 这里是夏族人活动的中心, 是黄河中游流经的主要省份, 大禹治水开始于壶口, 开通了壶口山和雷首山后, 到达太岳山。

黄河顺地势而下, 流经古冀州西部的两道隘口:一是孟门山 (其位置在今山西吉县西) , 在壶口下游五公里处。《读史方舆纪要》说:“孟门山在宜川县东南二十里, 山势绵延, 与吉州孟门山参差相接。志云:山黄, 黄河中流有石扼束, 俗谓之石滵。相传即《禹贡》凿石导流处也。”《吕氏春秋·爱类》:“昔上古龙门未开, 吕梁未发, 河出孟门, 大溢逆流, 无有丘陵沃衍, 草原高阜, 尽皆灭之, 名曰鸿水。禹于是疏河决江, 为彭蠡之障, 干东土, 所活者千八百国, 此禹之功也, 勤劳为民, 无苦乎禹者矣。”《水经注》卷三云:“昔吕梁未辟, 河出孟门之上, 盖大禹所辟以通河也。”同书卷四又云:孟门山为“大禹疏通”;“孟门, 即龙门之上口也, 实为河之巨厄……此石经始禹凿, 河中漱广。”《禹贡》叙述冀州时所云“既载壶口”, 就是说的辟孟门的水利工程。二是龙门 (其位置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12公里处的黄河峡谷中) , 亦名“禹门”, 在孟门南22公里处。《尚书·禹贡》说:“导河积石, 至于龙门”, 龙门是大禹治水的代表性遗迹, 所以古籍里多有记载。《淮南子·修务训》说“禹沐淫雨, 栉扶风, 决江疏河, 凿龙门, 辟伊阙, 修彭蠡之防, 乘四载, 随山刊木, 平治水土, 定千八百国。”《越绝书》说:“禹穴之时, 以铜为兵, 以凿龙门, 决江导河, 东注于海。”《水经·河水注》云:“又南出龙门口, 汾水从东来注之。”郦道元注曰:“昔者大禹……疏决梁山, 谓斯处也, 即《经》所谓‘龙门’矣。”又引《魏土地记》曰:“梁山北有龙门山, 大禹所凿。”这里的龙门, 又称“禹门口”, 山上有禹王庙, 可知史载“禹凿龙门”, 确指此处。《禹贡》又说:“既修太原, 至于岳阳;覃怀底绩, 至于衡漳。”这里提到的地名和水名, 都在今山西和河南北部。《诗·大雅·韩奕》又云:“奕奕梁山, 维禹甸之。”据考证, 诗中所述韩国和梁山, 高亨先生认为“在今河北固安县东南”[2], 陈子展认为“在《禹贡》冀州之北”[3], 大概禹在冀州治水, 除辟孟门、凿龙门外, 还对附近其他各处的山水进行过整治, 如在今山西芮城县大禹渡乡有“禹王庙”旧址, 保存有《重建禹王庙碑》。碑文记载庙中有古柏, 地名叫“神柏峪”, 相传大禹治水, 凿通龙门后, 沿着黄河东行, 越过东条山, 一路勘查水情, 来此治水。《尚书·禹贡》说大禹治理黄河“至于龙门”后, “东至底柱”, 是必经大禹渡的。

黄河流入河南省, 这里是夏族活动的中心地域, 属于古豫州。大禹在豫州沿河治水。黄河从秦晋峡谷流出, 奔腾咆哮, 流过大禹渡后, 直扑三门峡而来。三门峡、中流砥柱, 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尚书·禹贡》说:“导河积石, 至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于砥柱。”《水经注·河水》也说:“昔禹治洪水, 山陵挡水者凿之, 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 包山而过, 山见水中, 若柱然, 故曰砥柱也。三穿即决, 水流疏分, 指状表目, 亦谓之三门矣。”

大伾山是此段大禹治水地点之一。大伾山在豫北平原北部, 西望太行, 东临黄河故道, 是黄河流经孟津、洛汭之后的必经之处。《尚书禹贡》:“东过洛汭, 至于大伾”, 该山突兀而起, 挡住了黄河的道路, 容易引起水灾, 大禹对其进行了疏通。《中文大辞典》:“大伾山, 在河南浚县东南, 伾亦作邳, 或作岯, 又称黎山、黎阳山, 高四十丈, 周五里。禹导河至此, 乃酾为而渠。”大伾山属于黄河故道, 虽然不在现黄河的附近, 但属古禹河故道, 与大禹治水的记载吻合。

疏导完毕大伾山附近的黄河之后, 大禹辟伊阙, 导瀍、涧, 治理黄河的一个重要支流——伊水。《水经注·伊水》云:“伊水又北, 入伊阙, 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 望之若阙, 伊水历其间北流, 故谓之伊阙矣。”[4]《淮南子·本经训》说禹“辟伊阙, 导瀍、涧, 平通沟陆, 流注东海”。《淮南子·人间训》说:“禹凿龙门, 辟伊阙, 平治水土。”《禹贡》述豫州时称:“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说的都是同一项工程。伊水发源于豫西卢氏县山地, 自西南向东北流, 在洛阳东面偃师县流入洛水, 长310公里。由于源近流短, 纵比降大, 下游河段受伊阙的约束, 加上降水季节集中, 每逢雨季洪水来临, 因为宣泄不畅容易泛滥成灾, 大禹开凿了伊阙山口间的河道, 从而使水流畅通。

大禹在治理伊水、辟伊阙的同时, 还在洛阳附近地区治理了洛水、涧水和瀍水。《尚书·禹贡》说:“导洛自熊耳, 东北会于涧、瀍, 又东会于伊, 又东北入于河。”谓大禹从熊耳山 (今河南卢氏县) 开始疏导洛水, 向东北与涧水 (源出河南渑池县) 、瀍水 (源出河南孟津县) 会合;再向东, 与伊水汇合;再向东流入黄河。洛水与黄河汇流的地方, 称作洛汭 (今河南巩义市境内) 。

沿着黄河继续东行, 来到河南郑州市骆驼岭。古籍记载, 大禹曾经在这里治水, “导沇水, 东流为济, 入于河, 溢为荥”, “伊洛瀍涧既入于河, 荥波既潴”。谓伊水、瀍水、涧水都已流入洛水, 又流入黄河, 荥波泽已经积聚了大量的洪水, 于是大禹转到荥波泽治水。《水经·河水》云:“东过荥阳县北, 蒗荡渠出焉。”注曰:“大禹塞荥泽, 开之以通淮、泗, 即《水经注》所谓蒗荡渠也。”《禹贡》所谓“荥波既潴 (储) ”, 指的也是这一塞泽开渠通水的工程。在这里, 大禹采取“高高下下, 疏川导滞”[5]的方法, 疏浚河道, 开沟挖渠, 引流荥波泽的洪水。

大禹在古豫州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使河水得以顺利通过, 基本消弭了这一地区的洪灾。其后大禹顺流来到古兖州 (今山东西北部和河北东南部) 。这里地处古黄河和济水的下游, 黄河中游积聚的大量水流向这里冲来, 而兖州又地势低洼, 《说文》称兖州为“九州岛之渥地”[6], 故成为洪水经常暴发的重灾区, 也是大禹治水的主要地域。古黄河至下游“播为九河”, 据《水经·河水注》, 其河名为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洁、句盘、鬲津。《孟子·滕文公上》谓:“禹疏九河, 瀹济、潭, 而注于海”, 简要地叙述了禹在古兖州治水的功绩。据称河北黑龙港地区地下水综合考察取得重大成果, 在那儿发现有九条古河道, 有些研究者认为这里可能就是“禹疏九河”的“九河”。地处古兖州、古黄河下游, “九河”之一的徒骇河滨的今山东省禹城市, 留存有许多大禹治水的遗迹。当地有一称为“贝丘”的高丘, 相传为“禹治水筑此, 以望水势”, 又传说大禹疏通“九河”时, “曾至十里望测水位”。这些都进一步证明, 大禹曾奔波于古兖州的大地上, 治退黄河下游的洪水, 使人民重建家园。

洪水经过禹的治理后, 消除了“水逆行, 泛滥于中国”的严重威胁, 人民得以“平土而居”, 从事农业生产, 解决了缺粮少食的问题, 消除了鸟兽的灾害, 其他方面的事务也随之得到了治理, 即所谓“烝民乃粒, 万邦作乂”, 也就是《史记·河渠书》所说的“九川既疏, 九泽既洒, 诸夏艾安, 功施于三代”。大禹治水的成功, 为夏、商、周三代的物质文明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61.

[2]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457.

[3]陈子展.诗经直解[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3:1031.

[4]郦道元.水经注·伊水[M].

[5]国语·周语[M].

黄河水文化与黄河治理 篇9

专家论证会讨论通过了三门峡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会同中石油青岛环境与安全科学研究院专家编制的《中石油渭南柴油泄漏水污染事故黄河段治理阶段性评估及后续处置意见》, 与会专家、领导一致认为, 中石油渭南柴油泄漏事故黄河水污染治理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与会专家对1月2日以来的连续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 一致认为, 河南省黄河上游来水和入境断面石油类浓度已连续8天达到Ⅲ类标准;三门峡库区各控制断面已连续4天稳定在Ⅲ类标准以内;水库出水及下游控制断面已连续4天稳定在Ⅲ类标准以内, 其中, 渑池南村大桥及下游各监测断面连续7天未检出石油类污染物。河南省政府提出的“三个力保”工作目标已全面实现。库区及黄河闸坝调度和环境管理可恢复正常, 下游沿黄各市饮用水源地饮水安全可解除警报。

专家组建议:针对三门峡水库库区柴油在冰融后释出可能对水体产生的影响, 加密库区冰融时的水质监测, 关注库区水质变化情况, 随时采取治理措施。同时鉴于活性炭吸附作用减弱, 活性炭吸附坝应尽快拆除, 并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吸油拖栏及吸油毡暂缓拆除, 待冰面消融后, 各监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后再按照方案要求予以拆除。

河南省环保厅厅长李庆瑞说, 三门峡库区60 km2的水面基本被冰层覆盖, 浮在水面的石油类污染物有可能被冰层凝固, 处置过程中使用的大量吸油毡、拦油栅现在被冰层固化, 人工破冰将会使吸油毡、拦油栅成为碎片, 还有活性炭拦油坝, 如果不及时清理, 这些固体废物将会造成二次污染。

黄河水文化与黄河治理 篇10

关键词:河流,防洪,治理

1 概述

1.1 社会经济状况

集贤县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 区划面积2283.4平方公里, 辖5镇3乡, 159个行政村, 两个国营农场, 总人口32万人, 是全国产粮大县、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有“中国大豆浸油之乡”的美誉。2007年, 在黑龙江省66个县 (市) 社会经济指标综合排名第13位。2008年,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46.8亿元, 同比增长17%。

集贤县地处三江平原腹地, 交通网络密集, 同三、依饶、双桦等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境, 铁路客货运输通达全国各地, 空运距佳木斯机场仅40km, 水运毗邻佳木斯、同江、富锦、饶河等对俄贸易口岸, 是三江平原的交通枢纽和双鸭山市的门户。集贤县是农业大县, 耕地总面积193.8万亩, 盛产大豆、玉米、水稻、烤烟、甜菜和白瓜籽等。

1.2 工程现状

自1989年开始, 集贤县升昌镇在小黄河中游修建堤防3.6km, 1999年二道河小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上马, 小黄河下游修建堤防长39.4km, 直接入黑鱼泡。小黄河堤防现状长47.9km, 平均堤高1.70m, 堤顶宽2m-6m, 现状防御洪水能力为十年一遇标准。该段堤防断面单薄, 险工隐患多, 同时还有多处堤防缺口没有堵死, 一遇洪水沿线耕地就受灾。目前小黄河防洪能力薄弱,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是现有堤防断面防洪标准低, 防御洪水能力差;二是在大兴村附近有部分堤防已经冲毁, 已无防御洪水能力;三是中游大兴村以上段河道冲刷严重, 两侧经常踏岸, 造成土地流失。

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洪水灾害比较频繁, 洪水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 每次防汛抢险都消耗国家及人民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本次小黄河堤防防护区以乡村为主, 防护区总面积32.3万亩, 其中耕地面积18.1万亩。因此, 本次小黄河堤防近期治理工程不仅保护集贤县腰屯乡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且对集贤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工程规模与布置

本次集贤县小黄河近期治理工程拟对小黄河堤防提高防洪标准、加高培厚, 堤防现状堤线、堤距布置合理, 因此本次设计维持现状小黄河堤线、堤距不变。工程实施后防洪标准达到二十年一遇, 设计水位 (上接229页) 下面以我校数学科学学院统计学 (精算方向) 专业64.28m~108.59m, 设计流量48.8m3/s~197m3/s。主要建设规模为:堤防加固工程63.9km, 其中小黄河堤防长47.9km, 回水堤总长16.0km, 新建上堤引道7处, 错车道30处。总工程量为:总土方138.84×104m3。

3 结论

集贤县小黄河河近期治理工程除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外, 还具有社会、环境效益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综合效益。

3.1 经济效益

该工程总投资2484.60万元, 国家投资1490.76万元 (60%) , 集贤县自筹993.84万元 (40%) 。国民经济评价的影子投资应扣除计划利润和税金、工程占地税费, 调整后的影子总投资为2305.02万元, 年运行费93.89万元, 流动资金为18.78万元, 多年平均效益为387.55万元, 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6.8%, 大于8%, 经济效益费用比为2.08, 大于1.0, 经济净现值为3488万元。

3.2 社会效益

堤防设计标准下保护居民8200人, 耕地面积18.1×104亩, 因此堤防达标后对保护区内的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防洪工程避免了大量人口伤亡及对其亲友造成的精神痛苦;避免大量灾民流离失所给社会带来的动荡, 避免或减轻大洪水防汛抢险救灾给社会正常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减少贫困人口;对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和文化、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及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起积极的作用。

3.3 环境效益

减轻或免除洪灾, 为人民提供稳定生产、生活的环境;避免洪水泛滥可能产生的瘟疫流行、水质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危害。

综上所述, 集贤县小黄河近期治理工程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 并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该项目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而且小黄河近期治理规划项目实施后, 可使小黄河防洪能力得到增强, 洪涝灾害得到有效防范, 流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防洪安全保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对保护耕地, 保障粮食生产, 改善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条件, 提高其生活质量, 都将起到巨大作用。

上一篇:班级基础工作下一篇:商业企业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