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吼把黄河教学设计

2024-04-18

怒吼把黄河教学设计(通用9篇)

篇1:怒吼把黄河教学设计

《怒吼吧 黄河》教学设计

纪翠容

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讲述了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创作大型名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文章情绪激昂,充满了热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很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感悟光未然、冼星海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光未然和冼星海的创作激情,感悟光未然、冼星海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的“怒”

1. 激趣:同学们,你们知道贝多芬吗?知道他的第九交响曲吗?(合唱交响曲)在我们中国,有一部伟大的作品能与之媲美,那就是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2.了解课题。请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黄河大合唱》的资料。

3.导入: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以其磅礴的气势激发起人们澎湃的抗日斗志。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部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出示课件。

问:你看到了什么?(日本人在我们土地上烧杀抢掠)你的心情怎样?(悲伤、愤怒)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同时她也历经磨难,但是,我们从未屈服。请大家接着往下看。4.了解课文创作背景。

二.感受黄河的“怒”

1.自由朗读课文1至3自然段,思考:黄河有怎样的气势?诗人想起了谁?他有什么想法? 2.交流反馈:

①看到黄河,光未然深深地被黄河的气势所震撼,找出文中有关描写黄河的句子,指名说。体会: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和比喻,把黄河的声音比喻成虎啸龙吟的声音)这段话从形态和声音方面形象地描绘了黄河那令人震撼的气势。男生齐读本段。

亲身感受黄河的气势,出示课件。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黄河的气势吗?

②令人震撼的不止是黄河,还有那与河水拼搏的船工们。所有的一切,让光未然想起了谁?(轩辕黄帝和大禹)。出示课件,你知道他们吗?

轩辕:黄帝,因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后人以之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大禹: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古代有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治理黄河水患成功。

这两位中华民族的始祖,正是他们不断的努力,才建立了华夏,他们身上的斗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几千来的不屈精神。

这两句是什么句式?(反问句)表示什么意思?(肯定)请你把它改成肯定句。

这个肯定句与反问句相比,在意思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表达的情感更强烈)女生齐读本段。

三.感受诗人的激情

1.光未然在看到黄河并想起轩辕黄帝和大禹之后,突然就有了创作的灵感,他想干什么?找出文中有关句子,出示课件。全班齐读。

2. 目睹了黄河的怒吼,诗人激情澎湃,当他看到老朋友冼星海时,诗人迫不及待地向朋友倾诉激情,两位挚友是怎样互诉心曲的呢?(光未然倾诉了自己在黄河边上行军的深切感受,冼星海倾吐了渴求谱写大型音乐作品的愿望)

他们有什么共同愿望?(希冀再度合作)

四.感受激情的碰撞与升华

1. 师:两位挚友同诉心曲,他们的激情在碰撞。两位艺术家的激情真正擦出火花是什么时刻?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去感受民族的苦难,斗争与光明。指名三位学生各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生边听边思考:光未然是怎样激情朗诵他的歌词的?

通过诗人的朗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冼星海是怎样谱曲的? 2.交流反馈:

① 光未然是怎样激情朗诵他的歌词的?出示激情朗诵的句子,指名读。

② 诗人为什么时而激情、时而哀伤、时而欢快、时而悲壮?通过诗人的朗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表现出光未然时而慷慨激昂,为中华民族而自豪;时而无比哀伤,表达着对祖国饱受日寇的侵略而无比痛苦;时而欢快,我仿佛看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时而气势雄伟而悲壮,我仿佛看到了我全国军民团结,奋勇作战,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用鲜血与生命保卫家园的悲壮画面。)

这一组排比句生动又形象地描绘出我们民族发源地黄河岸边曾经发生的事情,歌颂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坚强。我相信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③ 你从中感受到光未然是一个怎样的人?(旺盛的革命激情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④ 此时此刻,这部伟大的作品已完成了一半,板书:光未然,作词(被黄河的气势所震撼)⑤ 指名四个学生分别激情朗读这一段。全班再读。

⑥ 过渡:诗人的朗诵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更是深深触动了他的挚友冼星海的心,听了光未然的朗诵,冼星海的心情怎样?你是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

指名读。想象冼星海当时无比激动的心情。再读,读出他的斩钉截铁:“我有把握把曲谱好!一定能!” 问:他说的话做到了吗?

⑦ 师引读:谱曲的过程异常艰苦。但是——全班跟读:“仅仅六天,简直是一个奇迹!就在昏黄的油灯下,就在一孔小小的土窑洞里,就在没有一架钢琴的延安,冼星海谱出了这部让中华儿女骄傲、让世界刮目相看的《黄河大合唱》!”

⑧ 问:我们想象一下冼星海是怎么克服困难,谱写出这部中国音乐史上著名作品的全曲的?用前面排比句中的时而„„时而„„时而写出几个他谱曲时候的样子的句子。出示课件。

(他趴在昏黄的油灯下,时而冥思苦想;时而奋笔疾书;时而低声吟唱;时而振臂高歌„„)

⑨ 师:整整八个乐章,仅仅六天时间,光未然完成了《黄河大合唱》全曲的创作,时间之短,效率之高,情感之充沛,形式之完美,令人难以置信,堪称奇迹!

⑩ 他为什么这样投入?你从这个奇迹中体会到冼星海是一个怎样的人?(旺盛的爱国激情)

3.师:是旺盛的革命激情,让他们又一次成功合作,此时此刻,中国音乐史上不朽的传世之作《黄河大合唱》诞生了!

板书:冼星海,作曲(异常艰苦)

4.小结:从两位艺术家成功合作谱写《黄河大合唱》的过程中,你深切感受到两位艺术家的什么共同点? 板书:旺盛的革命激情和炽热的爱国、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 5.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两位伟大的艺术家。出示课件。

五.感受全国人民的激情

1.师:同学们,这两位伟大的艺术家共同为我们谱出了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全曲共八章,气势磅礴,感人肺腑。特别是第八乐章《怒吼吧 黄河》更是气势雄伟,使人的灵魂受到震撼与洗礼!你们想听听吗?好,下面,我们来到陕北公学礼堂,亲耳聆听这激动人心的乐章。(播放第八乐章,音乐淡出)2.师:(音乐继续)这民族的心声,这时代的强音,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灵。特别是在延安的首场演出,更是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请大家默读课文七、八两个自然段,想一想,《黄河大合唱》为什么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因为它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唤醒了人民的灵魂,激起了人民的斗志!)

六.激发学生的激情

1. 同学们,当日本侵略者要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杀害我们的亲人同胞,侵占我们的美好家园时,如果你活在当时那个年代,听着这《黄河大合唱》,你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去做什么?(小组合作交流,多名学生发言)

2. 师:是的,听着这激动人心的《黄河大合唱》,无数民众拿起武器,冲向抗日战场,用鲜血与生命换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由于这部作品表达了大家共同的心声,不仅在延安军民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而且很快传遍全中国,对当时的抗日战争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就是《黄河大合唱》产生的意义。

3. 请大家再看课题,看这个红色的“怒”字,你是怎么理解的?结合课题说说你的想法。师:“怒吼”,猛兽发威吼叫,比喻发出雄壮的声音。“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的“怒吼”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声音和顽强的斗志。“怒吼吧 黄河”既是对黄河的倾诉与呐喊,更是中国人民热爱祖国誓死保卫家园的共同心声。“怒”字是心上一个“奴”,正是因为我们心中不愿意成为亡国奴,所以才发出了怒吼!

4.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了解了《黄河大合唱》的创作经过和产生的作用。感受到了两位艺术家的爱国精神和革命激情。

5.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爱国精神,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们一样爱国的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我们的民族才得以发展。所以,我们要以光未然、冼星海为榜样,发扬黄河不畏困难、一往无前的精神,努力学习,团结奋斗,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表达大家共同的心声:

怒吼吧,黄河!中国人民澎湃的抗日斗志一定能战胜侵略者,保卫家园!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请大家课后搜集《黄河大合唱》的全曲,亲身感受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再见!

篇2:怒吼把黄河教学设计

第10课《黄河在怒吼》

黄江康湖新乐学校 邱海华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粤教版)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不屈的民族》10.《黄河在怒吼》第60-68页。【教材分析】

《黄河在怒吼》这篇课文主要讲述:日本侵略军为什么首先要侵略中国东北三省;日本以“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接着日军侵占中国大片领土,所到之处,烧杀浮掠,无恶不作。就在国家处于深重灾难之时,爱国英雄奔赴抗日前线,奋勇杀敌,中国人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抗日战争相关的知识,近来电视和网络都有很多相关的报导。又加上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并举行了大阅兵。课文由新闻链接引入,根据当前五年级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学生资料搜集能力,在教学进行前可以安排学生做好有关民族英雄事迹的资料搜集,既让学生有一个提前认识的过程,又可以让学生在交流的时候有更多的资料可用,同时也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目标定位】

1、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

2、了解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英雄故事,感受中国人民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

3、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教学准备】

1、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比较清楚。可以在教科书呈现内容的基础上准备些更为翔实的历史资料作为教学的补充。

2、歌曲录音:《松花江上》和《保卫黄河》。

3、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相关图片。

4、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部分视频。

5、制作教学课件。【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抗日战争的知识,根据教材安排详细地设计了本课的教学思路:

一、学生搜集有关抗日战争相关的资料。

二、介绍日本侵华的罪状。

三、课件出示日军当时侵华图片。

四、播放抗日战争流行的歌曲《松花江上》和《保卫黄河》。

五、让学生感悟当时的情景。

六、介绍中国英雄奋勇杀敌。

七、介绍中国人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八、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资料。

九、明确今天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

十、利用最佳契机,让学生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教学过程】

一、了解黄河--母亲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为拥有这样的母亲

河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奔腾不息的黄河在携带泥沙的同时,还要默默无言地忍受她的儿女们对其有意或无意的污染。人类在损害母亲河的同时,也损害着自己的健康,威胁着人类长期建立起的文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同时我们要爱护好自己的母亲河,不能去伤害“她”。

二、了解“新闻链接”(课件出示)

过渡:同学们,在了解“新闻链接”的同时,提出问题:“日本的毒气弹为什么会遗留在中国的土地上呢?”和“你知道东北三省是哪三个省吗?有什么物产资源呢?”学生思考回答。

小结:中国东北三省有丰富的煤炭和矿产;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储量;有丰富的名贵药材;……

【设计意图】通过新闻链接,可以让学生感受当时日军在中国大地犯下的滔天罪行。由此切入抗日战争这一主题。

三、欣赏《松花江上》歌曲。

小结:这首歌曲并没有直接表达人民的抗战决心,但却通过东北松花江畔的人民对被日寇侵占了的家乡的思念之情,更真挚地表达了人民的心声,激发了人民的抗日情绪。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体会出这首《松花江上》表达的感情,反映了当时家园沦陷后逃亡在关内的东北人民对回归家乡的祈盼。

四、了解“卢沟桥事变”。

相关链接: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向北平(今北京)西南的卢沟桥进攻,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从此发动了全面侵

华战争。到1941年底,日军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饱受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小结:“卢沟桥事变”是日军侵华的借口,以此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明确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域战事的起始。

五、观看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相关图片。(课件出示)

相关链接:

1、占领南京后,连续进行了六个星期的血腥大屠杀,有三十多万中国平民和俘虏被杀害!

2、手段凶残:练习射击的靶子;当作拼刺刀的对象、活埋、刀砍、用机枪扫射,手榴弹炸!

3、惨状不堪入目:日军一次把5.7万名中国人用铁丝捆绑后,用机枪密集扫射,还在血泊中呻吟挣扎的,被刺刀刺死;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部队,用中国活人做实验,活活残害大批中国人……

4、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5、回答:“了解了日军的暴行,你有何感受?”

【设计意图】用大量的图文再现了当年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大屠杀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以此告诉同学们这段历史是任何人都抹杀不了的。

六、观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图片(课件出示)

相关链接:

1、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中国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筹建。位于中国南京城西江东门茶亭东街原日军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1985年8月15日落成开放。

2、该馆占地2.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该馆保持原地形地貌,建筑成一座纪念性的墓冢。右侧迎面是以中、英、日三种文字镌刻的黑色大字“遇难者300000”。

3、纪念馆正面石壁上的馆名为邓小平亲笔题写,“1937.12.13-1938.1” 一行黑色大字,标明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时间,中、英、日三种文字镌刻的一组黑色大字:“遇难者300000”,令人触目惊心。悼念广场有“警世钟亭”、“兴华宝鼎”、“《狂雪》诗碑”,有“历史的桥梁”、“残破城墙”和“断裂的军刀”3组建筑,以及“遇难者头颅”、“断臂”两组雕塑和长明火等主体设施。院内散置着13块记载着13处大屠杀主要遗址史实的石碑。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室呈棺椁形,陈列着由该处挖掘出的部分遇难同胞遗骨。旁边竖立着母亲像雕塑和刻有3000个遇难者名单的“遇难者名单墙”。大型墓室史料陈列厅,陈列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专题史料,共展出400多幅日军现场屠杀照片、60多件实物和数十件档案资料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日军侵华罪状,国家修建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就是让我们把这段历史铭刻在心中。只有国家强大才不会被侵略。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课件出示)

相关链接:

1、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万人抗日救亡示威游行。他们悲愤地喊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书桌了!”他们豪迈地发出心声:“为了抗日救亡,甘洒热血献中华!” “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的新高潮。2、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成在西安扣留蒋介石,逼他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前往

西安谈判。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形成了。

3、介绍抗日英雄张学良。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陆军一级上将,曾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周恩来对其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海城,祖籍河北大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

提问:2001年10月15日,百岁老人张学良逝世,在十几亿中国人及全球华人心中掀起了情感的波澜。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人们仍然这么敬仰他? 【设计意图】故事展现的是西安事变的相关资料,由此说明了当时全国人民一致抗日的决心,以及中国共产党以大局为重的高风亮节。

八、播放《保卫黄河》歌曲。(学生一起跟着唱)歌曲内容:

•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设计意图】学生唱完《保卫黄河 》这首歌曲时,感受当年,无数英雄前辈奔赴抗日前线,奋勇杀敌的。为的就是保家为国。

点明主题:怒吼吧!黄河!我们要保卫黄河!我们要保卫家乡!我们要保卫全中国!

九、简单介绍几个战役。(课件出示)

过渡: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129师、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为“百团大战”。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体验中国人民的抗日情绪和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

十、介绍抗日英雄故事(课件出示)

过渡:狼牙山五壮士,抗联英雄杨靖宇,少年英雄王二小。

少年英雄王二小,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设计意图】通过狼牙山五壮士、抗联英雄杨靖宇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英雄气概,以此说明在抗日战场上这样的英雄数不胜数。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表明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即使是少年儿童也是抗日斗争的一员。中国人民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过渡: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于1946年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三年艰苦的解放战争,结束了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设计意图】经过八年抗战和三年艰苦的解放战争,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仿佛在昭示后人,正是这些英雄为我们带来了和平的新中国。

十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课件出示)

过渡: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关于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及其他有关活动的通知》,提出纪念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对纪念活动作出总体安排。2、2015年9月3日,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名义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还将在北京举行招待会和文艺晚会。

【设计意图】

1、展示中国军事实力。

2、震慑日本,向世界宣示中国维持战后世界秩序的坚定决心。

3、向国人展示我军的军容、军貌、军心、军备,凝聚国人信心,增加自豪感。

4、向腐败分子展示,除了纪委、政法系统这两个“刀把子”外,解放军这个“刀把子”也牢牢地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十三、日本政府近来的作为。

材料一:证据如此确凿,假如问日本人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看法,从官方而言,日本方面从来不能,不曾也不敢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在日本的教科书中,传统都存在着对南京大屠杀(日文:南京大虐杀)的描述。

34万中国无辜的男女老少死于日军的屠刀之下,几十亿美元的财产遭到日军的破坏和掠夺,这样滔天罪行和暴行当然每个直接犯罪者都负有法律和道德的责任。

此外,日本还有专门组织对中国报道中部分列入“南京大屠杀”标题下的历史照片一一进行检证,以证明其并非拍摄于南京大屠杀期间。这部分人多半属于极端缺乏历史常识的日本年轻人,以及少数别有用心的政治家。然而,当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证据越来越多被发掘出来的时候,这种观点就如同阳光下的雪一样迅速瓦解。

材料二:近年来,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特别是2012年以来姑息纵容右翼势力掀起“购岛”**,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

“国有化”。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

材料三:2013年6月16日,日本自卫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与美军联合夺岛演习。日本海陆空自卫队一起在美国本土参加夺岛演习尚属首次。日本海上自卫队派出了可搭载直升机的“日向”号航母、护卫队和宙斯盾舰“爱X”号等参加演习。

【设计意图】

1、让大家都铭记这段历史,同时忘记仇恨。

2、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十四、总结。

1、了解历史;

2、忘记仇恨;

3、奋发图强;

4、从我做起;

5、好好学习;

6、万众一心;

7、长大报国。

【课后反思】学生通过学习《黄河在怒吼》这篇课文,了解到日本侵略军为什么首先要侵略中国东北三省;日本以“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接着日军侵占中国大片领土,所到之处,烧杀浮掠,无恶不作。就在国家处于深重灾难之时,爱国英雄奔赴抗日前线,奋勇杀敌,中国人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特别是日本人如此确凿证据面前,到现在还不承认这段历史,同时还想打我国的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意。所以我国才在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并举行了大阅兵。主要是让学生对历史有一定的了

篇3:《怒吼吧,黄河》教学案例

本节课我主要以“大问题,小团体,深互动”的教学模式展开,努力转变以教为本的教学方式,着力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语文实践的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的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提高学习能力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以学习第四段光未然为大家朗诵他刚写完的《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为例。

师:光未然是怎样激情朗诵他的歌词的?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生: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

师:(课件出示这个排比句)这段话用了三个分号,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思考:这段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文互说感受,让学生充分交流后,小组派代表交流读后感受。)

生1:从“铿锵有力、激情”这两个词,我体会到诗人在朗诵时的情感。

师:“铿锵有力、充满激情”的朗诵是怎样的?请你范读一下,好吗?(该生读完后,

让其他同学加以评价,再指导朗读。)其他同学还读懂了什么?

生2:读了第一个分句,我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

生3:读了第二个分句,我仿佛看到了日寇铁蹄下的苦难的中国人民。

生4:读了第三个分句,我仿佛看到了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如火如荼的抗日热情。

生5:读了第三个分句,我仿佛看到了抗日胜利后,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生6:读了第四个分句,我仿佛看到了前线战士在战场上的顽强杀敌。

(学生每说完一个分句,指导学生用相应的语气读一读每一个分句。)

师:同学们读得很深入、很透彻。那么诗人在朗诵时为什么时而激情,时而哀伤,时而

欢快,时而悲壮呢?[出示链接的文章《黄河大合唱》的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先播放

录音,学生倾听,听完再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可以自己读、同桌互读,也可以读给自己喜欢

的同学听)。]请大家感受光未然的情感变化,说说读的声音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生1:喷薄而出的朝阳、暴风中折翅的小鸟、黎明中穿越暮霭的林间小溪、浊浪排空的

怒吼的黄河……就像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诗人为中华民族而自豪,因而充满激情。

生2:一想到祖国正饱受日寇的侵略,诗人感到无比痛苦,因而哀伤。

生3:时而欢快,时而悲壮,表达着诗人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表现了我们

民族的五千年历史蕴涵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

师:是呀,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我们民族发源地黄河岸边曾经

发生过的事情,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每一个人的心都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跳动着。让我们也带着诗人的这种情感读一读吧!

教学反思:《怒吼吧,黄河》是一篇描述抗日相持阶段,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满怀革命激情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文章。教学这种饱含爱国情感和革命斗志的文章,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课文的背景介绍。关于这点,我课前已要求学生到学校的图书室或上网查阅有关《黄河大合唱》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有的孩子甚至还观看了《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当课堂上我开始进行背景介绍时,学生们自然而然有了更深的认识。因而,在理解这个排比句所蕴涵的情感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畅所欲言。

篇4:怒吼咆哮的黄河壶口

一提到黄河壶口瀑布,我就不由自主地默念起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来。我猜想,“诗仙”李白在诗句中所描绘的壮观景象大概就是黄河壶口瀑布的真实写照吧。《尚书·禹贡》上记载:“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只八个字,壶口瀑布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汽车到达终点,游人下车,或踩着河床上高低起伏的巨石,或骑着陕北人牵着的毛驴,缓缓走过宽阔的河滩,人们就可以与壶口瀑布近距离接触了。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晋陕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西濒陕西省宜川县,东临山西省吉县,距山西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此地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黄河水奔流至此,5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奔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故名“壶口瀑布”。临近壶口,只见宽阔浩大的河水恰如万马狂奔一样骤然汇入壶口,飞瀑轰鸣,水雾蒸腾,天地之气包孕其中,大有“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之势。稍有胆量的人,还可以跟着导游躬着脊背从一石洞中下行,进入一块平台,沿着凹进石崖的一道被水冲刷的石槽绕到瀑布内,就能领略到铺天盖地的滚滚洪流从头顶越过的神奇景象。黄河在峡谷中穿行,汹涌的波涛如千军万马,奔腾怒吼,声震河谷。当瀑布飞泻,反复冲击岩石和水面时,产生巨大的声响,并在山谷中回荡,恰如万鼓齐鸣,旱天惊雷,声传十数里外,与冼星海先生的《黄河大合唱》所给人的精神洗礼一样令人荡气回肠。

据导游介绍,关于黄河壶口瀑布,有许多民间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要数“禹凿孟门”。相传,在尧舜时期,黄河水流到壶口,因受孟门山堵阻,平阳一带常遭严重水灾。为了避免水灾,尧先派鲧治水,没有成功。后又派禹去治水。禹走马上任后,仔细了解了壶口至龙门的地形,决定采取疏通河道的方法来治理洪水。孟门山在龙门之北,禹便决定先从孟门山开始治水。为了不让洪水淹掉孟门山,禹组织民众从孟门山的两边挖通河床,并在山顶凿镇河石牛。石牛凭着神威指引河水顺河道而行,不准淹掉孟门山,也不许泛滥成灾。禹凭借石牛的神威,治水大功告成。几千年来,不论洪水多大,浪头多猛,从来没有淹没过孟门山。 还有一则神龟峰的传说。据说有一只大乌龟,长期潜伏在黄河水底。它神通广大,可滚动巨石,可犁通河床,故称“神龟”。有一天,它在孟门山下的河底翻动巨石,正巧碰上神牛奉禹之命往山上拉运巨石。神牛不知它拉运的那块巨石正是神龟翻动的巨石,于是惊动了神龟。受惊的神龟大叫一声,跳到东岸,翻动河水,河面上立马显出一道金光。岂不知,一道金光又惊了神牛。受惊的神牛放开巨石,随着一声巨响,一下跳到河的西岸。恰巧这时民众又来上工,看破天机,只见神龟和神牛都不动弹了。后来,不能动弹的神龟就变成了神龟峰,神牛也遵从禹王旨意变成了镇河石牛。这个镇河石牛就是传说中大禹在孟门山顶开凿的那个镇河石牛。现如今,神龟和神牛化成的两座石峰隔河相望,站在两峰之上均可望见黄河西来东往的浩瀚胜景。

壶口瀑布向来以排山倒海的壮观气势著称于世,是中国仅次于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天堑黄河穿千里长峡,滔滔激流直逼壶口,突然束流归槽,形成极为壮观的飞瀑。仰观水幕,滚滚黄水从天际倾泻而下,势如千山飞崩,四海倾倒,构成了壶口瀑布的核心景观。黄河入“壶口”处,奇特的地势、巨大的落差,使得滚滚黄河的澎湃巨浪激起的一团团水雾烟云乘势蒸腾而上,恰似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而且随着水雾的升高,烟云由黄变灰,由灰变蓝,景色奇丽。这就是十数里外可望见的“水底生烟”胜景。随着太阳的徐徐高升,壶口瀑布反复冲击所形成的“水底生烟”使阳光发生折射而形成一道瑰丽的彩虹。随着光线的不同,彩虹有时呈弧形从天际插入水中,似长龙吸水;有时呈通直的彩带横在水面,又像彩桥飞架;有时在浓烟腾雾中又会出现锦簇的花团,五光十色,飘忽不定,扑朔迷离,煞是好看。真是“水底有龙掀巨浪,岸旁无雨挂彩虹”。壶口的雄奇壮美,非亲临其境者实在是无法领略其中的绝妙的。至于拙劣而有限的笔墨,实在是很难描述清其中的绝妙。

篇5: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吕、涛、骇、禹、挚、窑”6个生字,会写“阶、陕”等12个生字,掌握“阶段、陕西、”等八个,理解“如雷贯耳、心潮澎湃、刮目相看”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捋清作者思路。

3.学习1——3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捋清作者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放《黄河大合唱》的录音)这部音乐作品,以其磅礴的气势,激发起人们澎湃的抗日斗志。你们想知道这样一部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今天让我们走进《怒吼吧,黄河》,了解这部作品的创作经历,感受词、曲作家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二、新课

1.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19课《怒吼吧,黄河》。我们先来看生字词。①出示: 阶段、陕西、惊涛骇浪、虎啸龙吟、大禹、铿锵有力、窑洞、浊浪 ②自己读、指名读。

把生字变红。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个字音最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大家;如果书写,哪个字的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③同学交流:

字音:浊浪(zhuó)混浊、污浊

字形:最容易写错的是:窑:易与窖混。窑(穴字头。表洞穴)④课文中还有一些四字词语,快找出来读一读,积累下来: 如雷贯耳、心潮澎湃、刮目相看、震天动地、竭尽全力、披荆斩棘、所向无敌、低回婉转、抑扬顿挫、斩钉截铁、意气风发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提出不懂问题。(1)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2)捋出思路:

①课文围绕《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介绍了哪些内容?

光未然在黄河目睹船夫与狂风巨浪搏斗被震撼,产生写长诗歌颂祖国,描绘斗争与光明的想法,并希冀与冼星海再度合作。(1——3)板书:震撼

光未然朗诵自己的《黄河大合唱》歌词,冼星海异常兴奋,只用六天就完成这部音乐史诗。(4——6)板书:充满激情、异常艰苦。这部作品正式公演,引起巨大反响。(7——8)板书:巨大反响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

(1)、读描写黄河气势磅礴的句子、随机出示相应图片帮助理解。(2)、抓他的想法,感受光未然的爱国精神。

“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那壶口瀑布的百丈云烟,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他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想法:他要写一首长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 引导学生体会出:

轩辕、大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正是他们不断努力,才建立了华夏,他们身上的斗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不屈精神。结合时代背景,抗日战争使中国陷入深重的灾难之中。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烧杀抢掠,犯下重重罪行。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不屈不挠。光未然要写这样一首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强烈的责任感。指导朗读:自己读,指名读,教师引读。

三、小结:

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深深打动了光未然,使他产生了写一首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旺盛的革命激情与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

四、板书

怒吼吧,黄河 震撼

《 黄河大合唱》 充满激情 异常艰苦

光未然 洗星海

篇6:《怒吼吧黄河》教学反思

《怒吼吧,黄河》是一篇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为背景的文章,课文讲述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满怀革命激情创作《黄河大合唱》的过程。这篇课文情绪激昂,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很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为此,整堂课我始终坚持“以读为本”,于读中悟情,读中入情,整体领会文意,培养语感,激发并强化学生朴素的爱国情感。

由于现在的孩子对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很陌生,所以在讲这节课之前,我先把抗日战争的背景介绍清楚,在教学时,我出示关于黄河的画面,让学生谈谈自己看到画面后的感受,让学生感到震撼。从而引入光未然对黄河的灵感。

这篇文章的题目极富震撼力,于是,我从课题中的“怒”字入手,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去感悟黄河的“怒”、诗人的“怒”、作曲家的“怒”、演剧队的“怒”、延安军民的“怒”、全中国人民的“怒”,首先,我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播放了一段奔腾怒吼的黄河的录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黄河的怒吼”,紧接着让学生把看录像的感受融入到文字中,激情朗读相关的段落。诗人的激情又触发了作曲家的激情,两位艺术家的激情在碰撞,在升华。我适时启发学生设想两位挚友相见时的心情,推想光未然朗诵时的情绪变化的原因,想象冼星海的激情被触发时的激动,引领孩子们去感悟两位艺术家的旺盛的创作激情和革命激情。《黄河大合唱》诞生了!学生无比激动和自豪。我又让孩子们聆听了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真切地感受其艺术魅力和感染力。然后要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联系时代背景来谈《黄河大合唱》的创作的重大意义,突破难点。最后又以“怒”字收尾,“怒”字是心上一个奴,正是因为心中不愿意成为亡国奴,所以才发出了怒吼!至此,学生的激情高涨,热血沸腾,我抓住时机,让学生面对两位民族的骄子,倾诉自己的一腔爱国情,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篇7:《怒吼吧,黄河》优秀教学反思

《怒吼吧,黄河》是一篇抗日相持阶段,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满怀革命激情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文章。讲这种饱含爱国情感和革命斗志的.文章,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讲课文之前的背景介绍。

现在的孩子已经远离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对革命的认识只是浮光掠影的,根本不能从内心深刻的体会到,或者说他们平常看革命影视剧的时候,只是看到场面,却不能深入剧情和体会当时的情景。所以讲这节课之前,必须把抗日战争的背景介绍清楚,把抗战的三个阶段比成别手腕,这样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和形象的理解在抗战相持阶段我国军民的艰辛与困难。课前历史教材的介绍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也是必须的。这些看似与讲课无关,但关系重大,它为学生在第二课时很好的理解课文打下了铺垫。如果不介绍,那么学生在上第二课时的时候,就只能停留在课文的文字表面,根本不能发自于内心的体会,造成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听“两张皮”,不是相互共鸣的,学生对课文内容更是停住于表面。讲这类文章的时候,备课,备背景是非常有必要的。跟课文相关的音乐也要让学生听,以声音的旋律和节奏来打动学生。

我上课的时候有几个环节设计的不合理。第一个环节就是开场的那个关于黄河的画面,应该让学生谈谈自己看到画面后的感受,播放画面时应该把音乐放大点声,让学生感到震撼,从而引入光未然对黄河的灵感。第二个环节,第一部分讲的内容太多以至于在第二部分的时候,时间比较紧张,在讲光未然后讲冼星海的内容就比较少。而且光未然也体现不充分,要让学生把每个画面充分描述后再读。虽然文中关于冼星海的部分比较少,但可以启发学生,例如冼星海克服困难都需要怎么做,让学生充分体会;第三个环节是最后一部分,可以不讲,让学生听音乐,先读歌词,再听,感受气氛。

篇8:观摩课怒吼吧,黄河教学反思

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县里每年都举行教学观摩会,本学期开学初,县教师进修学院又再次组织了教学观摩培训会,我有幸参加了六年级教学的观摩课,今天听了大屯中心小学肖亚明老师的观摩课,肖亚明老师执教的内容是《“怒吼吧,黄河”》一课,肖老师采用的是县实验三小的教学模式,学生互动性很强,教学新颖,符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课堂上同学们积极探讨问题,小组之间合作紧密,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教学氛围融洽。肖老师的课充分调动了学生。俗话说“付出了就会有收获”,通过这次教学,我进一步读懂了这句话的含义。下面我把自己的一些感受与大家一同思考。

肖亚明老师抓准了这单元的训练重点,根据本课的文本特点,对课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为我们呈现了一堂朴素、高效、精彩的语文课。

一、以读为主旋律,体会爱国情感。

整堂课以读为主旋律,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肖老师以读为起点,最后又归根为读的升华,对学生读的指导很扎实很朴实,学生朗读也切实得到了提高。根据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下,为学生创设着、变换着各种形式的读。默读、放声读、个别读、对比读、齐读、引读等,就这样带着学生触摸文本,走入诗人光未然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共呼吸。学生不仅学到了本质的东西,还学到了读书的方法,使他们终生受益。

二、关注言语形式,感悟爱国情感。

阅读教学必须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肖老师在引导学生品读这些精彩语句时,还重视引导学生去品味文章的语言形式,努力发掘语言的生长点,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以提高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语言创造能力。在体会光未然朗读歌词的慷慨激昂的情感时,教师出示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语言“铿锵有力”,“低回婉转”、等词语,感受歌词充满力量。

三、注重表达呈现,领悟爱国情感。

读是吸收,写是表达,读是写的基础。这节课的结尾处,肖老师顺着学生的情感,根据课文的内容,水到渠成地安排了的作业——听一听黄河大合唱的其他乐章,感受这首爱国歌曲的真正魅力。

听了肖老师这一课,使我更加认识到作为一名好的语文老师,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通过他的朗读,反复又把握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可见朗读对于语文课时多么的重要,今后我一定要加强自己的朗读水平。让学生真正地爱语文,懂语文,让语文课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乐园。这真是非常生动的一课。

“怒吼吧,黄河”》教学反思

篇9:怒吼吧黄河教案

2.了解光未然眼中的黄河、心中的黄河、词中的黄河,体会创作的灵感与激情以及歌词的感染力;想象冼星海在艰苦环境下的创作过程,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3.品词析句,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情分析 评论.《怒吼吧,黄河》是语文出版社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怒吼吧,黄河》的第二课时,本单元主题是“民族之魂”,训练重点是“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怒吼吧,黄河》这篇课文讲述了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创作大型名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及其首次演出的成功,表现了他们旺盛的革命激情和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文章情绪激昂,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力,很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

通过反复研读课文,决定从课题中的“怒”入手,以黄河“怒”——诗人“怒”——中华儿女的“怒”为线索展开教学。其中感受诗人的怒是整个课堂的重中之重。

六年级的学生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读懂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已经不成问题了。对品味精彩语句;赏析精彩片段;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了解作者表达方法,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还需引导和练习。

1.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要把抗战背景介绍清楚,渲染气氛。

2.借助视频,让学生了解黄河的气势,并进一步感悟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通过说、看、品、读、想象等多种方法,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努力达到三维目标。

3重点难点 评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

4教学过程.4.1 第二学时

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忆,中华大地千疮孔 评论.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黄河大合唱》背后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倾听黄河的怒吼——(生齐读)《怒吼吧,黄河》

师(慢速):时光逆转,让我们回到1938年,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

(抗日图片资料)

当时南京、上海、武汉、广州先后沦陷,日军在我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还发动了骇人听闻的 南京大屠杀,中华大地满目疮痍,此时,如果要你用一个字来形容心中的感受,那是——

活动2【讲授】看,黄河怒吼千层浪 评论.师:请大家拿出课文,快速默读,思考: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黄河的怒?

生自学(给充分的时间)

师:谁找到了?请举手。

(课件)只见滔滔黄河水,滚滚向东流。惊涛骇浪扑面而来,虎啸龙吟之声如雷贯耳。船工们光着膀子,在滔天巨浪中喊着震天动地的号子,竭尽全力与河水拼搏。

师:谢谢你!请大家自由读读,读出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

来,用你们的声音来表达你们的心声,谁来试试?

师: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惊涛骇浪(课件:黄河怒吼视频)

师:注视着滚滚黄河水,倾听着虎啸龙吟,你就站在黄河边——

(师用手势指示屏幕)生齐读。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指课题引生答)怒吼

师:一位爱国诗人更是热血沸腾,他是光未然(出示光未然照片)

师:当时,武汉沦陷,光未然带着抗敌演剧3队撤退时见到了惊涛骇浪、虎啸龙吟的黄河,顿时心潮澎湃——

(课件)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那壶口瀑布的百丈云烟,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

(课件突出“轩辕”“大禹”)

师:好一个轩辕黄帝,好一个大禹精神,对于他们,你——了解吗?

生:说说黄帝或大禹的小故事(简短)

《黄帝统一华夏》

黄帝在三年中与蚩尤打了九仗,都未能获胜。最后黄帝集结在涿鹿上与蚩尤决战,战斗十分激烈。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终于擒杀了蚩尤,获得胜利,统一了中原各部落。《大禹治水》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师:黄帝、大禹堪称中华民族的始祖,从刚刚的故事当中,我们感受到他们身上和黄河有着一种共同的精神,那是——

(生自由说)奉献自己的生命、顽强拼搏、不屈不挠、不畏困难„„

说得好,这就是我们的民族魂!

课件、板:民族魂

师:那隆隆的巨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那壶口瀑布的百丈云烟,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

听出来了吗?老师读的与文中有什么不同?

(课件)反问句与陈述句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加强语气,更为有力,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是啊,两个连续的反问句,想更为有力地告诉我们:黄帝、大禹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唯有黄河将民族魂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让我们牢记!齐读——

活动3【讲授】听:诗人怒吼万般情 评论.师:气势磅礴的黄河,中华民族的不屈,在诗人心里激起千层浪,“情动于中而辞发于外”,就是这样,《黄河大合唱》歌词诞生了。

在一间宽敞的窑洞里,光未然正在为大家朗诵《黄河大合唱》歌词,(课件:时而„„时而„„)(教师带情感引读)

他的声音时而——如同——;时而——如同——;时而——如同——;时而——如同——

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排比能让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那从这四个分句中,你分别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读一读,想一想

生自由读。

师:想好了吗?请举手!

(预设)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来,读出这种感受!

A.从“喷薄而出的朝阳” 我感受到诗人满怀希望,朝阳代表新生。诗人一定希望我们的祖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走向光明!

评价:让你的声音也充满希望

(生读)

朝阳已经喷薄而出了

B.我读出了诗人痛苦的心情,折翅的小鸟,心中一定充满哀伤。

评价:是啊,祖国正饱经风霜,怎能不痛苦,读出你的痛楚。(生读)

折翅的小鸟无比哀伤

C.我觉得诗人心中也充满欢快,林间小溪淙淙而流,充满了自由和欢乐,想到抗日的胜利,诗人的兴奋之情油然而生。

评价:那就让欢快流淌吧——(生读)那自由的欢乐让人兴奋

D.诗人心中充满苍凉悲壮,我们要反抗,要斗争!

评价:读出你的雄伟气势——(生读)我们要团结,我们要斗争

师小结:我们同诗人一起感受,一起澎湃,一起喷涌!(音乐引读)

听听他的声音——(播放希望的音乐)

这是一种怎样的声音——(生)铿锵有力„„

是啊,当诗人想到终有一天会将日本鬼子赶出我们的领土,他的声音—

(播放哀伤的音乐)

这又是怎样的声音——(生)低回婉转„„

当诗人想到祖国人民遭受着日本侵略者的残忍杀戮,他的声音——

(播放欢快的音乐)

他的声音时而——(生)行云流水„„

当诗人想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全国人民欢呼的那一天时,他的声音

(播放悲壮的音乐)

此时,他们的声音——(生)气势雄伟„„

当诗人想到一定要反抗,一定要斗争才不会成为亡国奴时,他的声音—

师小结:是的,光未然通过他的诗在怒吼,他的声音——(齐读)

听,他吼出了民族的苦难,吼出了斗争的勇气,吼出了光明的未来!

过渡:这样激情澎湃的朗诵,让一直坐在门边的——,(出示冼星海图片)斩钉截铁地说——

师强调:斩钉截铁地说——(全班齐读)

谱曲的过程异常艰苦。冼星海却是那么投入——

在昏暗的油灯下,在一孔小小的土窑洞里,在没有一架钢琴的延安,(课件)

他时而___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

师:他是怎么投入谱曲的?请大家发挥想象,并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指名3个学生答)正因为他如此投入,所以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仅仅用了六天的时间就谱出了这部让中华儿女骄傲,让世界刮目相看的《黄河大合唱》!(课件)冼星海通过他的音乐吼出了民族的苦难,吼出了斗争的勇气,吼出了光明的未来!听——第七乐章 保卫黄河

活动4【活动】感:大众怒吼齐抗敌 评论.师:同学们,当如此铿锵有力,荡气回肠的经典之作在你耳边回响,在你心中激荡时,你在想写什么?

师:同学们,请看(手势)怒吼的,仅仅是我们的母亲河吗?

板书:中华儿女

大家再看,“怒”字心上一个“奴”,正是因为我们心中不愿意成为亡国奴,所以发出了怒吼——(生接)怒吼吧,黄河,中国人民澎湃的抗日斗志一定能战胜侵略者,保卫家园!

活动5【讲授】赞!经典魅力永传承 评论.师:《黄河大合唱》吹响了抗战救亡的精神号角,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

同学们,当你站在黄河边,也许会被她的气势所震撼,也许会被她的精神所折服,但你一定还会记起他们——

生——(课件)作词光未然,作曲冼星海

师:还有这样一首歌——

生——(课件)《黄河大合唱》

上一篇:张明意象油画 作品展在卓越美术馆举办下一篇:二甲复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