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教学观

2024-04-14

论语中的教学观(精选8篇)

篇1:论语中的教学观

浅谈《论语》中教与学的观点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的大教育家,他打破了之前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枷锁,开办了私学,让平民百姓也能接受教育,他的很多理念至今还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他提出了很多教育观念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问”、“学以致用”、“终身学习”诸方面。这在当代依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关键词:《论语》

孔子

教育观

学习观

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论语》是儒家经典,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我们研究孔子教育观念的典籍,一下是我对《论语》中孔子教育观念的一些简陋的总结。

一、有教无类。孔子之前教育 “学在官府“教育的权利全被统治阶级所垄断,只有少数贵族子弟能接受教育,春秋战国后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已经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孔子创办了私学,打破了当时”学在官府“的局面把接受教育的权力带给了普通民众。孔子的学生中,有地位显赫的孟懿子,南宫适,有地位底下的子路,仲弓等。有“家富千金,结连驱马”的子贡,有一担食一壶浆而不改其乐的颜回。而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在《论语》中很少看见孔子哭泣,而颜回死的时候孔夫子痛哭流涕,组建孔子对颜回有多喜欢,当然这可能是颜回“不二过”能“以一知十的缘故。可以看出孔子收弟子不论贵贱、贫富、智愚、长幼、地域。《论语》中有言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用今天的话来说即:只要愿意亲自送来十条干肉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这正是老师有教无类思想的体现。

二、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名胜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的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材。因材施教最早的实践者是孔子。孔子的弟子中贫富不一智力不一,关于相同的问题孔子给的回答相去甚远。如同样是问孝孔子给的回答是这样的: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关于孝的问题孔子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是基于孔子对每位学生性格,生活背景不同的了解之上的回答。《论语》中像问孝这样的列子还很多。时至今日因材施教的理念还在指导这我们的教育事业,也是今人想要努力实现的教学理念,我们应当传承并发扬这一教学理念。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指导。

三、教学相长。《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在《论语》一书只记载了大量孔子师徒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教学相长的故事。有一次,子贡引用《诗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句,说明做事应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听了很高兴地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晚期的学生子夏是孔门四科教学中的文学人才,有一次,子夏引用《诗经》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来请教孔子。孔子说,“绘事后素”。子夏由此引申到礼乐产生的仁义之后。孔子听后高兴的说,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和你进一步讨论《诗经》了。从《论语》里记载的这些故事可以看出,教学活动并不只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双方都能受益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发现不足,受到启迪,继而使自己的道德,学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学生也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在教师的启发下,有所思,有所悟,真正建构自己的知识。

以上是我对《论语》中关于教学方法的总结,下面是关于学习的总结。

一、学思问相结合。《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讲究学、思、问并重,把学习、思考和问人请教这三者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孔子重学,曾说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仍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又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在这里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并不是排斥思考。《论语·季氏》中曾写道:“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在处理学与思的问题中孔子主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成为后世教育者一直尊奉的法则。孔子不仅善学、善思更加善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孔子教育子由的一番话,孔子提出“不耻下问”的思想,同时孔子自己也实践这一理念《论语》中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认为问是获取知识的又一重要途径。《论语》中有着大量的弟子向孔子问仁、问孝、问政、问礼的记载,孔子都一一作了回答。从《论语》中可以看出教学生途有三:曰学、曰思、曰问。

二、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益之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以为?”孔子治学的内容设于向往来世的宗教趋向,也不同于观察自然的科学之道,而是着眼于论理道德政治社会的实际,其治学就为“务实致用”。孔子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孔子五十一岁时,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相,掌握地方的行政事务,颇有改质。五十岁时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其执政时,将扰乱政事的少正卯杀掉,以严肃法纪,整顿社会秩序,使百姓各守礼法,路不招遗,四客都列照顾,仅三个月就把鲁国治理的有声有色。可见孔子是力行学以致用的。不仅这样,他门下的弟子在他的指引下,大多成为社会有用之材。“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学以致用的思想在当今仍然有主要的意义。

三、终身学习。孔子的一生是为实现仁义王道而苦苦奋斗的一生,也是学而不厌的一生。孔子自称“十五志于学”。离开鲁国创齐国时,与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并深入学习境入断列“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方。曾说过“加我对而学《篆》可无丈过关”。真正达到了“进闻道夕可死”的境界,这种境界可以根据为八个字即:学而不厌,终身学习。孔子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也影响了他的弟子。其子弟子夏曾经说过:“百居肆以成其事,匠要整天在作坊里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要终身学习以致期道”。《论语》里的这些记载告诉了每个治学者一个道理,求学要持之到恒,要终身学习。

《论语》是儒家经典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但先贤留下的生命智慧却仍旧灿烂生辉。孔子的教育理念至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推陈出新。我相信我们将站在巨人的肩上将他的理念继续发扬光大。

篇2:论语中的教学观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对教育进行了第一次大的改革。此后,漫长岁月里儒学垄断了教育,重学必崇儒,崇儒必尊孔,儒学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儒家的教育思想成为封建教育的指导思想。尤其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更是深刻阐述了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导的我国古代教育在师德、师道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论语》中的教师观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他的一生中,对我国古代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孔子在近三十岁时就开展教育活动,首先创设儒家“私学”,相传其弟子达三千余人,成名者有七十二人。虽然他在晚年还专注于整理国故,对《诗》、《书》、《礼》、《乐》、《春秋》进行了编纂和阐释,整理并发展了殷周以来的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历史遗产,但他始终忠心于教育事业,给我们后人留下的是更多、更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令万世景仰的伟大教师人格。在《论语》这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中,主要记录了以下几方面关于孔子的教育观点。

1.关于教师的品质

孔子认为,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同时,只有教师能够“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孔子一生当教师,但从未停止学习。他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直到晚年,他仍在勤奋学习,“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真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教师学好是为了教好,所以“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可宝贵的品格,也是最崇高的精神境界。无论什么人只要向孔子请教,他都毫无保留地教诲,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坚持教学。在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绝粮,“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史记·孔子世家》)。当学生把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称之为圣与仁的时候,他却自谦地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说:“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也就是说,正是这一点是弟子学不到的。子贡更进一步解释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已乎”(《孟子·公孙丑上》)。

2.关于师生关系

孔子教学,从不以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是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孔子答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进一步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高兴的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若诸往而知来者。”(《论语·述而》)

孔子对学生,从学习到生活,无不深切关怀,体贴备至,达到了爱如生子的地步,有时甚至超过对其儿子的关怀。“鲤趋而过庭“的故事,具体说明了他对儿子没有超过他对学生的教育。再如子路是孔子学生中年龄较大、与孔子接触较多、而且关系较为密切的一人,孔子对子路好勇、耿直和卤莽有着较深刻的了解,经常予以提醒和警戒。但在他对子路的批评中,包含着深切的关怀,而且对子路的品德和才能,他还是充分肯定的。如当孟武伯向他询问子路的才能时,他毫不迟疑地介绍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的才干。他对学生真正做到了“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无诲乎”表现出深沉的和有原则的爱。正是出于对学生的热爱,激励孔子不知疲劳,全力教诲。将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真诚无私的对待学生。

3.关于教师的身教

孔子特别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做学生的表率。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予路》)这就是说,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更为有力。他对学生说:“予欲无言。”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显然,孔子在这里不是说教师不要言教,而是特别强调身教的重要性。他的意思是说,如果教师只重言教,即使讲的都是正确的,而不注意身教,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就会失去教育的作用,甚至会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讲的越多,效果越差,以致适得其反。

此外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些教学原则都从教学角度对教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例如孔子的“因材施教”就是建立在他对学生正确的认识基础 2

之上的。正由于他对学生有深刻的了解,所以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二、《论语》中教师观的特点

在《论语》中体现出儒家在对待教师问题上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认为教师具有很大的社会作用和很高的社会地位。

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尊师的优良传统,给予了教师以很高的地位。这种“尊师”的思想不仅仅出自理论家们一厢情愿的理想描绘,而且已渗入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的观念意识中。对学生而言,尊师更是类似于事父,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不仅是一种社会观念,而且形成了相应的社会习俗。弟子(包括学习专门手艺的徒弟)一人师门,就要像侍俸父母一样侍俸老师和师娘。“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论语》)有时事师的要求比事君事亲还要高。师死,做弟子的要为其服丧。儒家礼制规定:“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眼勤至死,致丧三年。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方丧三年。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

第二,对教师的从业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论语》中凡提及教师,都会对教师的标准做或详细或简单的说明。而无论这种标准的说明是繁还是简,其标准都是非常严格的。孔子指出,为人师者必须有一种好学、乐学、“学而不厌”的认真学习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孔子还指出“诲人不倦”是为人师者最基本的品质,只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以教为乐的人才会做到教人不知疲倦。教师要热爱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无隐无私。为人师者既要爱护、关心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把爱和严格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在知识传授上,还要做到无隐无私,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第三,认为在学业上学生可以超越教师的成就,不必师云亦云。

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于罕》)孔子不仅肯定“后生可畏”,学生可以超过老师,而且还鼓励学生要有“当仁不让于师”的勇气。

三、《论语》中教师观的形成原因

《论语》中教师观的形成是和当时的社会历史情况分不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度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新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形成,阶级关系和政治制度都发生了转变。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把教 3

师提到一个很高的地位,除了因为教师的确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发挥着别人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更是因为这符合君主专制的需要。事实上,统治者之所以尊师,是要求教师代表他们的意志去施教,培养他们需要的人才。而提出“师严道尊”的目的在于把教师当作整个封建思想体系的代表,企图通过尊师来尊重封建的“道”。

篇3:论语中的教学观

关键词:《论语》,人性观,治学思想

一、《论语》中的人性观

首先, 《论语》从阴阳两极来揭示人性, 其基本内涵是:“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里仁·第四》) “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 (《述而·第七》) 《论语》承认人对物质方面的追求, 同时又指出人对人精神方面的追求的, 并且精神的欲求也是多方面的, 如: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述而·第七》) 说明人有音乐享受的追求, 而且大于对“肉”的欲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学而·第一》) 说明人有对“朋友”这一社会归属与爱的追求, 或者说是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第六》) 说明人有对知识的渴求;子曰:“知者乐水。” (《雍也·第六》) 说明人有对美好自然的欣赏追求;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述而·第七》) 说明人有对研究与探索的追求;子曰:“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述而·第七》) 说明人有对事业成功的追求。

其次, 《论语》不仅全面指出了人的欲求的多样性, 即物质和精神追求的丰富性, 而且明确指出: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更重于或者说高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准备地说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不能违背其“精神准则”, 也就是说当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发生矛盾的时候, 人应该选择精神追求而放弃物质追求, 即使当物质生活而贫困的时候。如:子曰:“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这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里仁·第四》) 富与贵是每人个的都想要的, 但是要是有违“道”的标准, 我宁可不要;而且即使在贫困潦倒、颠沛流离的时候我也不会违背“道”的准则而取不义之富贵。子曰:“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述而·第七》)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吾所好”是什么, 就是“道”的标准, 我不能违背精神准则去获取富贵。还有:子曰:“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述而·第七》) 也就是说虽然我生活贫困, 但我也很快乐, 因为我没有违背“道义”;相反, 如果我违反了心中“义”的准则获取了富足的物质生活条件, 但我也不会快乐和幸福的。所以“君子忧道不忧贫”。当然《论语》中也很实际地指出, 不同的人的追求也是有区别的, 或者说不同的人的“精神准则”是不同的, 由此可以把人分为两类:君子与小人,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里仁·第四》) 君子才是真正的人。

二、《论语》中有关治学思想的分析

综上所述, 基于《论语》对于人性的认识, 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一些与治学态度有关的必然联系。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1. 确立治学的最高境界。

孔子认为, 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 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即真正爱好它的人, 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雍也》) 其次, 要“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述而》) 即做学问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 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 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再次, 要专心致志, 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 (《里仁》) 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 要专心致志, 不要为世俗所累。同时, 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要敢于知难而进, “力不足者, 中道而废, 今女画”。 (《雍也》) 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 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 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 你现在以能力不够画地自限, 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 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的人。 (《述而》) 最后要虚心求教, 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这说明学无常师, 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同时, 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2. 处理好治学的几个基本关系。

要处理好“学”与“习”的关系,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学而》) 要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为政》) 与此同时, 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 勇于实践。“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 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 不能偏废。另外, 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反对一知半解, 浅尝辄止。

3. 治学理论与治学实践想统一。

篇4:《论语》中的养生保健观

在《论语·乡党》篇中,有一段孔子论述饮食保建的言论,很符合卫生要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用白话文来解释:饮食要精心制作,不能食用变味发臭的食物(饐、餲:食物经久而变味发臭)、腐败臭烂的鱼肉,凡是食物色泽气味不佳或烹饪不当、或不当时令的水果都不宜食用。每餐都要吃一些姜,但不宜过量。

还要注意“食不语,寝不言”,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就阐述了这种观点:“食上不得语,语而食者,常患胸背痛。亦不用寝卧多言笑,寝不得语言者,言五脏如钟磬,不悬则不可发声。”

孔子对药物的使用也怀着十分谨慎的态度,在该篇中载道:“季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即对不熟悉、不了解的药物,不能轻易随便服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孔子还十分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乐,仁者寿”。孔子本人就是一位善于游山玩水的知者、仁者,玩水时,“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游山时,“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据说至今泰山顶上还留有孔子登临处的遗迹。孔子还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喜欢弹奏乐器和歌唱,以怡情悦性,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其“思无邪”(为人处事要有真性情、要诚挚),“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戒绝了四种弊病:不任意、不专断、不固执、不自大 )等修身养性观点,则被《千金要方·道林养性》、司马承祯《坐忘论》等修养著作所引用。此外,《千金要方》中治“好忘”的方子亦托名孔子,称“孔子大圣智枕中方”。

篇5:浅谈《论语》的交友观

对于人伦关系的探讨是孔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朱熹《四书章句――中庸》的说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将人伦关系大致分为五个方面:“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由此可见,朋友关系是人伦关系的重要方面。孔子的交友思想十分丰富,仅就《论语》而言,可以将其梳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朋友的作用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C哉?人焉C哉?”(为政)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是孤立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外部看,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属于哪种类型。从内部看,人只有在朋友中间才能找到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不同于家的感觉。除了情感的寄托以外,“家”还有天然的血亲关系加以维系。朋友圈则不同,友情不仅可以满足情感表达交流的需要,还可以使人获得价值上的认同。纯粹的友情总是靠共同的取向得以维系的。一方面,我们通过朋友这面镜子,了解自己是谁;另一方面,我们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产生共鸣。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季氏)纯粹的友情带来的是超脱功利的.快乐。

当然,朋友还可以满足我们工具性的需求。“工具性”的说法很不好听,但却是现实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将工具需要和情感需要完完全全剥离开来。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乡党)孔子的行动好象就是有子的话的注释。安葬无可归的朋友,看似普通却体现了孔子对朋友朴实深厚的感情。人生道路上的相互关照,一点一滴往往最能透出友情的珍贵。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子贡问何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这两段话是结交朋友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性目的交织并存的最好体现。朋友有时也是良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当我们要实现某种崇高的价值或理想时,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帮助更是不可缺少的,于是我们就要有意去结交。就其交友的目的来说是工具性的,就其内容而言是高尚的。

朋友的作用大致粗分至此,因为牵扯到朋友的种类,很多话不及细说,下文再谈。

二、结交朋友的标准

《论语》有关结交朋友之标准的论述很有意思,其中既有对朋友的要求,又有对自己的要求。不同的地方,看上去还有矛盾之处。

首先,孔子认为,交友必须交优秀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只有这样才能见贤思齐,有道而正。这一点颇合上述交友的目的。

其次,我们要同正直的人、信实的人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不同谄媚的人、背后毁谤的人和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我将孔子这六类人的对举看作是对第一条标准的具体化,也是交朋友的道德底线。我觉得以上这两条标准非常符合孔子对“仁”的追求。从“恭、宽、信、敏、惠”这些“仁”的细目来看,“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道德品质的高度概括。孔子一生努力实践“仁”德,在交友方面也渗入了他的这一标准。直、谅和多闻分别从立身、对人和学识三个方面对选择朋友提出了一个简明而又完备的要求。

第三,孔子中庸的思想在交友观上也有体现。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我们要尽可能地与言行合乎中庸的人相交,可这毕竟非常理想化,反映在现实中我们既要结交激进者,也要结交狷介者,优势互补。这样,我们就可避免偏执。

&

篇6:观《于丹讲论语》有感

机关服务中心 孙艳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百家讲坛,看于丹讲论语,一下子便被这个美女教授吸引住了,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温暖了。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她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通过她的讲座,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她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她阐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这七个方面内容,用很多生动的耐人寻味的例子来诠释了《论语》的真谛,那就是怎么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生活!

人生在世,面对生活、工作的种种不公,除了检讨自己“三省吾身”之外,或许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包容,于丹在谈到孔子“仁者不惑”时讲到,“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小了”。面对那些“利”字当头的人,或许我们更应该坦荡处之、平淡视之、淡漠待之,正所谓有容乃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在现代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我们对圣贤与经典的概念也变的逐渐模糊,如何为人处世、以何种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似乎都已变的模棱两可。《论语》里面教给我们要有仁爱之心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与其怨天忧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篇7:论语中的教学理念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教育理念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借鉴,它不但是承载了其教育思想的不朽经典,更是一部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方法,引导我们生活做人的指南。今天,科技稳步提升,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重视,我们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当这一部珍贵的教育宝典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有必要去回归传统,研究下这部教育巨作。

一.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这句话的解释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孔子指出,人的智力有智、愚之分,人的性格有鲁、雅之异,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而且每个人的潜质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因此教学中必须根据这些不同的心理特点因人而异施教,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就孔子“有教无类”这一主张而言,它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年龄和“国别”,都可以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用现代文解释,就是:只要有人自行送给我十条干肉,我就没有不教他的。孔子也的确是这样做的。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主张。孔子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对于现代教育还有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那就是什么人可以受教育的问题。教师们对理论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排挤打击差生的现象屡见不鲜。实施以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主的素质教育,必须克服教学中对差生失去信心的错误做法,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并提出适合学生不同条件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

二.因材施教

《论语·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家有父兄在,如何能一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了就该去做。”公西华问:“仲由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你说有父兄在;冉求也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你说听到了就该去做。我很困惑,大胆再问一问。”孔子回答:“冉求做事总是退缩,所以我激励他勇敢去做;仲由行事勇气超人,所以我限制他太过刚勇。”

孔子把学生大致分为“上智”、“中人”、“下愚”三类。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孔门弟子年龄参差不齐,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应区别对待,所以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层次的特点,孔子也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他说过:“柴也愚,参也鲁,由也谚”。“师也过,商也不及。”又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等。在他看来人的性格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不得中行而为之,必也狂狷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所以仲弓为人狂傲,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怒之道;司马牛话多而且急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人要说话谨慎。“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客言也”。还说“雍也可使南面”,“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这些无不反映孔子对学生才能差异的洞察。

而从因材施教的定义来看,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就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的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所谓的应试教育,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很大程度上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这些例子在我们身边已经屡见不鲜了,例如有许多学生艺术气质、修养和专业成绩都很不错,但他们因为政治和英语成绩不及格而落选,有的因为只差一分而与心爱的专业无缘;甚至有些因为外语成绩落选的优秀学生被国外知名大学录取了。可想而知,这是教育的羞辱。都说不拘一格降人才,实际到处都是格。因此在现代教育中,要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三.学以致用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译文: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在孔子的教学论中,他非常重视“学”和“思”的作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深刻认识理解问题的本质。其中“疑思问”在教学中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只要认真地独立思考,必然生疑,疑则生问,问则求解,通过不同的形式解问答疑;学生不仅增长知识,而且还养成了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接着,就是“习”和“行”了。在“学”和“思”中,孔子要求学生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在“习”和“行”则要求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躬行践履。《论语》的首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特设了练习、实习阶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本领,将“习”纳入教学过程是孔子的一大创造。“学而时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形成能力的过程,而且也是学生猎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庸》把孔子提出的学习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它要求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孔子是第一个将学以致用、知行一致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之中的人,这样就完成了他们学、思、习、行的教学过程。

孔子的这种“学、思、习、行”相统一的学以致用观点对我们今天素质教育也不无启示。在学习中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将学、思、习、行真正统一起来;使学生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精神,做到“学思”结合;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形成能力,多参加社会实践,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将“学”和“用”结合起来,形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只会学,不会用”对现代社会是无所裨益的。

总结

孔子作为一位终生奋斗不息的教育家,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创立了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其教育思想,除了以上教育理念之外有许多精华,如何更好地研究他,吸收它,并将它进一步发扬光大,是当前教育界的一大任务,也是孔子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必须继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继承孔子教育思想的积极方面,让其在新世纪教育领域中再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李德富,刘梅。从《论语》看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学术探讨。[2]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篇8:谈《论语》的学习观

关键词:《论语》,学习,价格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本书, 也是伟大的教育家的孔子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承了两千多年, 在他教学言谈中,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这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 是值得我们探索学习。这里主要谈谈孔子关于学习的思想。

一、学习是快乐的事情

学习最忌讳的是学了这样丢了那样, 所以孔子要求学生要“学而时习之”, 而且“不亦说乎”, 并且把它同“有朋自远方来”并列起来, 二者是同样的快乐的事。在孔子看来, “学而时习之”不仅能够掌握知识, 而且还能“温故而知新”。知识是有传承性的, 没有旧知识做基础是不可能学到新知识的。同时学习不光是一味的吸收, 还要有创新精神、开拓进取精神, 不断地在学习中求得新知。“温故”只是一种手段, “知新”才是目的。如果把学习看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是不会体验到其中的乐趣的, “温故知新”就不可能实现。孔子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说明爱好学习不如乐于学习。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实行教与学的平等, 减轻人为的压力, 保持教于学的和谐, 让学生始终抱着一种愉快的心态学习。而且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自然就“学也, 乐在其中也”了。孔子作为老师, 他主张“有教无类”, 对人的态度是“温、良、恭、俭、让”。而对学生, 《论语》说他“温而厉, 威而不猛, 恭而安”, 即是对学生既温和又严厉, 既有威风又不强硬, 谦恭而且安详。所以学生在他面前, 畅所欲言, 老师愿教, 学生乐学, 师生关系其乐融融, 十分和谐。

二、学习要勤于思考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这就是说学习离不开思考, 光学习不思考就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苏联教育家巴甫洛夫也十分提倡学习的同时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有个青年对巴甫洛夫说, 他每天要坚持十个小时以上的学习, 巴甫洛夫问他, 那你什么时候思考呢?青年无言以对。其实, 巴甫洛夫就是因为看到“狗的唾液滴出”这个小问题, 并从中探索人类大脑工作的秘密, 经过无数次的观察、实验, 终于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条件反射”学说, 这就是善于思考的结果。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瓦特蒸汽机的发明也都是善于思考的结果。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学与思要结合起来这一观点, 这不能不说他的教育思想是十分睿智而成熟的。而思考又必须同向别人请教结合起来, 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 怎么办呢?孔子指出要“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虚心向能者请教, 要“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能者在哪里?就在我们自己身边, 孔子说“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也说:“圣人无常师”,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 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 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有的人放不下面子, 不愿意向别人学习, 常常强不知以为知, 孔子对这种人不屑一顾, 他认真而严肃地告诫学生仲由:“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这也就是叫人不要不懂装懂, 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不足, 这样才有助于进一步的学习。

三、学习不能满足于现状

在学习上, 《论语》主张不能满足于现状。孔子教育学生说:“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只有学而不厌, 才有可能诲人不倦。反过来说, 要诲人不倦, 就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 就必须努力地学习, 与时俱进, 不断吸收新的东西, 不断用新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礼记》说“虽有佳肴, 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这说明, 学习能够使人知道自己的不足, 能够使人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从而提升自己。袖挥翰墨人高雅, 腹有文章气自华。而且只有不断地学习, 才能积累知识, 才能举一反三。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不能举一反三是不能再学习的, 即使做个学习的样子, 也是徒劳的, 是学不到知识的。

曾经有人做了这样的比喻, 说学知识如啃馍, 浅尝辄止, 就不知道馍的大小, 只有不断地啃, 才知道馍有多大。学知识犹如下水游泳, 只在岸边, 就不知道水有多深, 只有不断地往里走, 才知道水的深浅。学习也是如此, 只有不断学习, 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因此, 不满足于现状, 就要戒骄戒躁, 不能自满, 不能浮躁。还要用心专一, 持之以恒, 不断积累。只有这样, 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只有成为学习的主人, 才能成为知识的主人, 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驰骋。

四、在学习中完成人格修养

古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前提, 不“修身”就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因而“修身”显得十分重要。学习则是“修身”的重要手段, 所以孔子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他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所谓“正”指的就是行为端正, 只要教育者行为端正, 学生就会服从,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正人先正己”。孔子说:“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 必偃。”意思是说, 君子的德行就像风, 小人的德行好比是草, 风吹到草上, 草必然顺风倒, 这就是榜样的作用。他要求学生要谨言慎行, 因为“一言可以兴邦, 一言也可以丧邦。”他说:“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他十分强调“道”的作用, 他说“朝闻道, 夕死可矣”, 所以他对学生说“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他要求学生要安于贫困, 不追求物质享受, 要“志于道”。对学生不仅是要“听其言”, 而且要“观其行”。教育学生不要说假话、不要道听途说, 他十分反感这种行为, 他说“巧言佞色, 鲜以仁”, “道听而途说, 德之弃也”。他还主张人要讲信用, 要见义勇为。他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见义而不为, 无勇也”。

孔子十分强调“道”的重要, 所以十分注重对学生“道”的培养。曾子说:“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这就是对国家、对国君要忠, 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道”就是做人的原则, 孔子说“子产有君子之道有四焉, 其行己也恭, 其事上也敬, 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子产算是一个仁义的人, 他的君子之道是“恭”、“敬”、“惠”、“义”。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 “君子忧道不忧贫”,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着急,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然而, “道”从哪里来?“君子学以致其道”, 就是从学习中来。道是人为的, “人能弘道”, 这就更说明学习对于学生人格修养培养的重要了。

作为一部伟大的圣人这作, 《论语》记录了教育家孔子的很多关于教育和学习的观点, 这些观点值得我们后人去细细品味、借鉴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孔子君子人格理论及现实意义》, 刘振东, 学习论坛, 1999年7期

[2]《我读论语》, 赵又春著, 岳麓书院出版社, 2005年版;

[3]《儒家思想人格与中国文化》, 朱义实禄,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10月;

[4]《中国古典文学词典》, 刘国盈等主编, 北京出版社出版, 1995年版;

上一篇:3~4岁自闭症儿童2年的训练计划下一篇:形势政策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