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英文翻译

2024-04-08

研究员英文翻译(共8篇)

篇1:研究员英文翻译

一 德国、德汉/汉德翻译研究与教学书目

桂乾元.德语翻译入门(德汉、汉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353页.桂乾元.翻译学导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30页.桂乾元.德语口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347页.桂乾元,肖培元编.汉德翻译教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348页.胡国理编.科技德语的阅读与翻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323页.黄雪媛编.同传捷径——德语高级口译技能训练与实战演练教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赵倩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54页.李健民编.德汉科技翻译基础教程.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218页.马宏祥.中德国情口译教程(德汉对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323页.钱文彩.汉译德理论与实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198页.钱文彩.汉译德理论与实践.第2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277页.田飞龙编.科技德语翻译手册.西安:西安外国语学院,1979.302页.田飞龙编.科技德语翻译技巧.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290页.王滨滨编.德汉汉德综合翻译教程.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194页.王京平.德语翻译教学新理念——翻译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杨寿国编.德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331页.杨武能.圆梦初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404页.张崇智.德汉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57页.张建琪.德汉翻译基础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286页.赵其昌主编.德汉科技翻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14页.周恒祥.证书证件德译技巧.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89页.

篇2:研究员英文翻译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Certificate No: **********

XXX, male, born on March 3rd, 1966, was enrolled in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eptember, 1995, majoring in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s System, having passed all the examinations and thesis required by the three-year graduate program, graduated in May, 1998.Date of Issue: June, 1998

篇3:研究员英文翻译

关键词:外宣翻译,“一体三维”

一、引言——兼论外宣翻译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外宣工作要着力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 努力赢得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理解和支持, 不断增进我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 为实现我国总体外交目标,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对外宣传的内容主要是通过翻译来实现的。因此, 对外宣传的目的也就是外宣翻译的目的。

外宣翻译是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的窗口, 是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 而了解是通向理解的第一步。通过外宣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让其他国家的民众了解和认识一个稳定发展、和平友好、文明进步的中国。国家形象的改善、国际声望的提升又能够增强该国民众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从而保障国家的政治基础。因此外宣翻译及其研究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传统翻译理论着重强调译文对原文“忠实”或与原文“等值”的翻译原则已经不能适应外宣资料翻译的客观要求。学术界分别从不同的着力点, 以相关翻译理论为指导, 结合外宣翻译本身具有的跨文化交际特性, 阐述了如何完善外宣翻译质量的观点, 初步构建外宣翻译“一体三维”的研究体系。

二、外宣翻译研究的主体——翻译者

翻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外宣翻译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翻译者身上。许多学者从多方面对翻译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王佐良的《翻译中的文化比较》一文标志着翻译从纯语言形式的转换即以源语言为出发点发展到注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即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程度。翻译不光是语言上的对等, 而且是意义、文化上的对等。翻译者应该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即他要了解Ll和L2所代表文化的各个方面, 历史、社会发展、习俗、传统、经济、情感生活、哲学思想、科学技术成就、政治以及社会制度等。[1]

唐红指出,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曾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其中, 交际翻译和我国翻译界提出的“编译”不谋而合。语义翻译要求译文接近原文的形式, 在结构和词序安排上力求贴近原文;交际翻译则注重接受者的理解和反应, 即信息传递的效果。交际翻译要求译者重新组织语言结构, 以使译文地道、流畅。纽马克认为大部分实用文体应采用交际翻译。显然, 外宣材料是实用文体的一种。“交际翻译”或“编译”是由跨文化交际的因素决定的, 因为对外宣传是一种传播行为, 更准确地说是跨文化交际行为。外宣材料的翻译“不是电报码式的转换, 而是沟通。实际上, 称职的译者不是词句转换的“对号者”, 而应是“沟通者”。[2]关世杰则认为, 译者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 “反馈是检验交流效果的一个最重要的尺度”。[3]

叶颖认为对外宣传材料一般都通过翻译中文材料而来。但是, 由于对外宣传和对内宣传的不同目的, 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必须能够满足外宣受众的审美需求, 使他们能够理解材料的真正含义, 这就对外宣材料译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对中英文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都有比较清楚的了解。[4]

三、外宣翻译的三维研究——研究工具、研究视角、研究领域

(一) 研究工具

1.外宣翻译与功能目的论

美国当代翻译家、语言学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思想主张翻译以目的语的语言中心为原则, 考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感受, 强调译者要使译文的表达方式能为目的语的受众接受, 使译文符合目的语文化的期待, 即使译文的读者应取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它的另一个优点在于为一些非常规的翻译策略、方法比如改译、改写等提供了理论依据。[5]此外, 德国学者费米尔提出的翻译“目的论”和英国学者纽马克的“文本功能分类说”也属于功能翻译理论的范畴。

冷锦英运用奈达的翻译理论, 着重于功能对等概念, 从语言学和文化翻译转向的双重视角描述和分析外宣英文翻译材料, 认为奈达的翻译理论建构在信息论的基础上, 对非文学作品的翻译, 尤其是中国对外宣传的英译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翻译策略。[6]

2.外宣翻译与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由巴黎大学的斯波伯和伦敦大学的威尔逊共同提出的, 作为一门阐释交际的语用学理论, 关联理论的影响现在已经远远超出了语用学的领域, 它成了当前指导语用翻译的新论。威尔逊的学生格特出版了专著《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 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格特认为翻译是一种翻译性行为, 译文就是在翻译性方面寻求与原文相似, 同时翻译行为受关联原则的制约。寻找关联的过程是一个认知和推理的过程, 是一个付出努力的过程。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对翻译的解释是动态的、辩证的, 它能以关联性抓住翻译的本质, 对翻译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陈芳蓉认为外宣新闻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而关联理论正是一个关于语言交际的理论, 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和认知。关联理论认为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两个条件:交际双方的“互明”和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因此, 要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在外宣新闻翻译中, 译者必须首先考虑外国受众的认知环境, 尤其是他们的语境背景、理解水平和兴趣爱好等, 并正确估计他们对译文的期待, 尽力寻求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最佳关联, 然后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和表达方式, 以使交际双方达到互明, 并实现译者意图与受众期待之间的最大可能的吻合。[7]

3.外宣翻译与翻译存异伦理

Lawrence Venuti提出的翻译存异伦理就是异化翻译, 反对“同一化”。他提出抵抗译入语文化的“少数化翻译策略”, 主张在译文中释放“语言剩余” (release language remainder) 从而形成“文化身份”引起大的社会影响, 比如, 能带来社会的再生长和社会变革。[8]

陈少敏从Lawrence Venuti的存异伦理的视角, 重新审视外宣材料翻译和中国英语在外宣材料翻译中的意义, 认为在外宣材料英译中, 应采用少数化翻译策略 (异化策略) , 在译文中释放“中国英语”不是“中式英语” (China English, not Chinglish) 以塑造中国的文化身份。[9]

(二) 研究视角

由于译者不能很好地处理文化差异的问题, 外宣翻译中存在很多非语法拼写错误问题。李爱珍将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外宣翻译的语言误用认定为外宣翻译的“软伤”, 以区别那些“硬伤”, 即一眼就可以看出的错误, 包括拼音、拼写、语法、大小写等方面的失误与不足。外宣翻译的“软伤”是指由于缺乏跨文化意识, 如用词不当、母语迁移、文化错位等原因造成的错误, 诸如中式英语、用词不当、欠额翻译、译名混乱、常识错误、语气生硬等。[10]

而诸多学者也从分析文化差异的视角分析外宣翻译问题存在的根源。戊荪把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给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造成困难的外宣材料称为“隐伤” (hidden injuries) 。影响外宣翻译质量的主要因素“中国式英语”也是由于翻译者把中文的语言文化习惯有意或无意迁移到翻译稿中的。[11]程镇球总结了汉文化对外宣翻译的三种不良影响:不符合目的语习惯;按中文规则自创的英语搭配;拟人。[12]

有学者采用传播学者经常使用的受众分析理论来分析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张英莉认为, 对外宣传的实际效果不明显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国外受众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 有时一厢情愿地、强迫式地灌输自己的文本和话语, 这样自然容易令人产生抵制和排斥情绪, 结果良好的愿望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文化上的差异使得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接受心理与我们迥异的海外受众难以接受, 对这种宣传味太浓的传播从心理上加以排斥。对外宣传与对内宣传最大的区别就是传播对象不同。对外宣传不是对内宣传的翻版, 要讲究内外有别。[13]

(三) 研究领域

由于翻译本就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问, 关于外宣翻译与跨文化性的探讨也从宏观层面延伸到对外宣传相关领域翻译存在的问题上, 学者们熟练应用各种理论, 对如何完善各领域实践中外宣翻译质量、解决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问题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有些文献单纯从语法的角度考虑如何改进外宣英译的质量。许建平以《邓小平文选》第3卷中的两种不同英译版为分析研究对象, 就对外宣传翻译中的遣词用字、习惯表达、语气口吻、句式重心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基本没有涉及翻译理论和文化交际。[14]但宏观上讲, 翻译本身就是在处理文化差异问题, 因此这些探讨也依然没有脱离文化翻译的范畴。

汤富华则对企业外宣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5]蒲元明和潘卫民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旅游外宣翻译做了具有建设性的分析。[16,17]林颖婷关注外宣材料的一个特殊类别——时尚界的产品目录 (catalogue) 和趋势手册 (trend book) 的翻译。[18]近年来, 文献关于外宣翻译的文化视角除了涉及中央政府形象外宣, 还涉及世博会、奥运会等大型集会, 视角投射到天津滨海新区、福建地区、南京地区等地方政府外宣, 涵盖电视、广播和报刊媒体。

四、结 论

篇4:英文翻译主体信息运行机制研究

【关键词】英文翻译 翻译信息 运行机制 流动性

一、引言

目前,翻译界都把翻译看做是一种主体活动,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翻译。其中,“翻”是指对交谈的语言转换,“译”是指对单向陈述的语言转换。这是一种轮流的、交替的语言或信息转换。然而,不久人们发现纯粹的语言符号转换不仅在理论上无法解释许许多多的超语言现象,而且在实践中也根本不可能完整而准确地达到翻译的目的。于是,人们转向文化,在翻译中将两种语言各自深远的文化背景考虑进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为: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转换活动。本文从市场运行的角度阐述了翻译信息的流动性,认为与其把翻译看做是一项语言和文化的转换活动,不如将它视为信息的流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流动性是翻译的关键之所在,没有信息的流动就没有翻译。只有详尽地考察信息的流动性,理清翻译中信息流动性的强度,才能真正认识并把握翻译的实质,健全翻译运行机制。

二、翻译主体信息的流动性探讨

流动性是目前金融经济学最重要和最热门的名词之一,但是其定义却众说纷纭。列唯斯认为流动性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四项内容:(1)可交易性。可交易性是指证券资产变现的速度和便捷程度。变现速度越快,可交易性越强,实现的价值越大,流动性也越强。(2)可逆性。可逆性是指证券市场价格与实际实现价格的差异。这种差异越小,可逆性越高,表明流动性越强。(3)可细分性。交易可细分性是指证券资产可交易的最小单位,包括价格和数量两个方面。按照可细分性的定义,最小交易单位越小,流动性越高。(4)可预测性。可预测性是指人们对证券未来的预测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异,如果差异过大,表明流动性较差,差异较小,则流动性较高。流动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多维概念,信息流动性也是语际翻译中的核心概念。它对翻译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果信息不能在源语与目的语之间流动,或者说,目的语无法接受或表达源语中所含信息,翻译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理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信息流动性构成了翻译的前提和基础,保证了翻译的正常运行。

1. 可交易性

翻译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信息能在源语与目的语之间流动,流动的畅通程度决定着翻译实现的程度。语言间翻译实现的速度越快,表明其中可交易的信息流动量越大,流动性越强。反之,翻译实现的速度越慢,语言间可交易的信息流动量越小,流动性越弱,这已为千百年来的翻译实践和机器翻译所证明。语言是人类在其居住区域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身和改造自身过程中的产物。虽然人类因其居住区域的不同、发展进程不同而产生了不同语言,但他们的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生理需要等方面的相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因而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认识的思维等方面便产生了许多共性,使得语言都具有可理解性,正因为这一共性,不同民族的语言在语言形式如语音、语法千差万别的情况下,才可相交流。

2. 可逆性

源语与目的语就像证券市场价格与实际实现价格一样存在着可逆性。我们可把语言间的可逆性程度分为四级。第一,若信息流动受阻,可逆性最小,则为不可译;第二,若信息只能少量流动,可逆性小,则为有限度翻译须辅以解释和注释;第三,若信息流动量较大但不够充分,可逆性大,则可意译;第四,若信息流动充分顺畅;可逆性最大,实现翻译目的就比较容易,可进行对等翻译或等值翻译。从不可译到等值翻译其实就是信息流动畅通程度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对翻译的要求。不可译和等值翻译是信息流动的两个极端所表现出的结果。我们知道信息流动畅通程度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包括语言、文化、意义、意境、风格等等。有的因素是可控的,但有的因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倘若信息无法在源语与目的语之间流动而造成不可译,并非完全是译者之过,而是不同语言间存在的必然性。这既有语言学根源,也有文化学根源。譬如,当语言文字本身( 语音、字形、词、句等)成为叙述的对象时,信息就很难在不同语言间流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难以将其翻译出来。

3. 可细分性

不同语言间的翻译存在着可细分性。可翻译单位越小,翻译的精确度越高,表明信息流动性越高。我们知道,人们在利用语言的认知表达功能时,常会有意无意地展示该语言的形式特点,以便产生某种修辞或美学效果。然而,翻译就是从一种语言形式改换到另一种语言形式,因此,原有的语言特征是难以译到目的语中去的。这种语言形式的不可译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文字特征的不可译性。其次是语音特征的不可译性,如押韵、对仗、谐音等。这一点在英汉互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经过实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可翻译单位越小,信息流动性越高,等值可译性越大。

4. 可预测性

可预测性是指人们对证券未来的预测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异,如果差异过大,表明流动性较差,差异较小,则流动性较高。翻译中的源语与译语之间的差异也存在可预测性。随着人类相互交往不断加深,政治、经济、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人类所拥有的互通空间将不断扩大,不可翻译单位将不断缩小,语言间的信息流动性将越来越强,翻译等值度将越来越高,翻译本身将会不断地得到超越。过去许多认为不可翻译的,现在变得可译即是有力证明。现在许多认为不可翻译的,将来必定会变得可译,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规律。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有些源语信息是永远无法翻译的,如文字特征、某些语法特征(如不定式、动名、分词等),我们可以称之为绝对不可译性。

三、结语

信息流动性是翻译的基础和前提,它的变化反映着翻译中各要素的变化;它像一根主线把翻译的各环节和要素串连起来,并将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呈现在我们面前。有信息的流动性语言间才会有可交易性;有信息的流动性语言间有会可逆性(即差异转换性);有信息的流动性翻译才会有可细分性;有信息的流动性翻译才会有可预测性。只有把握好信息的流动性及其变化,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许钧. 翻译价值简论[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

[2]杨剑. 论翻译信息的流动性[N].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

篇5:试析翻译策略和翻译理论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基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翻译所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从译者的译材选取和具体翻译策略的采取,以及翻译理论研究建设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要坚持以民族性特征为指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张建立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的翻译理论。从本国语言文化特征出发并不意味着拒绝外来翻译策略和理论,而意味着将我国及外来优秀成果结合,使之成为中国翻译发展的新动力。

全球化是一种超越国界与国家主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所展现的沟通与联系,交流与互动的趋势。虽然全球化进程在经济和市场领域中尤其明显,但是它实际上已经影响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和社会系统、社会制度,以及价值标准,甚至是个人的日常生活等。信息与文化全球化趋势以经济全球化为前提和依托,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由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和整合而成。而在信息与文化全球化时代,各国各民族通过世界性的交流,打破了各自的狭隘界限而走向开放和多元。

作为国际问理解的钥匙,翻译是和全球化时代紧紧相连的,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推进。一方面,全球化进程无疑大大的推动和促进着翻译的发展,为翻译理论的提升和翻译实践的加强提供了有利环境和动力;而另一方面,全球化需要翻译,只有借助于翻译这个促进社会进步和交流的必要手段,一国的先进技术和成果才能得以被引进和介绍到国外,全球化进程才得以展开和进行。而且,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通过积极翻译介绍本国文化于世界从而成为全球化的一部分,同时,也通过积极翻译介绍外来文化于本国而丰富和推动了本土文化的发展,从而间接为全球化作出了贡献。在中国,全球化又给翻译带来了理论上扩充深化,实践上熟习进步的契机,甚至可能是一次和我国历史上j次翻译高潮并举的“新的翻译高潮”,“它无论是在规模上、范围上,还是在质量水平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是前三次无法比拟的”(李占喜2001)。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翻译,不译则亡,在信息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同翻译所处的形势值得关注。作为一种介绍媒体,它面临着西方理论和思潮的涌人,该如何翻译外来文化和理论成果,该采用何种翻译理论来丰富翻译理论及指导翻译实践,这都是应该思考的问题;而翻译其本身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又面临着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矛盾,面临着翻译理论的全球化,面临着普遍性和差异性的选择处理问题。在这个全球化的特殊时代背景下。作为翻译工作者应该有强烈的使命感,不仅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翻译在信息交流方面的桥梁沟通作用,而且面对翻译形势的变化,在翻译取材和具体的翻译策略实施上,都要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化的民族性,重视民族性特征;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要在积极参与理论交流,力争为世界翻译理论学研究做出贡献的基础上,极力丰富和发展中国翻泽理论,推进译论民族性的发展。

l从翻译策略的采取上看

翻译策略一直是翻译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少经验丰富的译家和译学研究者对译者的作用、地位、职能以及译者应该采取的策略等表达了自己的见解,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奈达认为,一个理想的译者不仅必须熟悉原语和精通译语.具备语言表达的才华和丰富的文学想象力,必须充分了解所译题材.还必须具备“移情”本领,能体会原作者的意图,尽力模仿原作者而不要试图超越原作者(谭载喜。1999:237)。程永生(2001)翻译过程视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交际,交际的参与者是交际的主体,交际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译者作为翻译交际的中心人物,不仅涉及到与读者或是作者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译法,还涉及到是否与作者共专业,以及为什么样的读者服务的问题。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文化的渗透性和干扰性表现得尤其明显,反映在译者的翻译策略上,是音译还是意译,是归化还是异化,是保留外语说法还是译成汉语说法等等,就都是译者面临的难题。而外国文化也可能形成对本国文化的干扰而对译者造成双语转换的障碍。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的“混杂语”(pidgin),“洋泾浜”英语就是混杂语的一种。另外,在意识流影响下的“朦胧诗”也往往很难翻译。而在今天,随着全球化的逐步发展,它对语言和语言使用及演化的影响越米越受到关注。会不会有一种语言成为全球语?如果有,又会是哪一种语言?如果有这样一个全球的语言发展趋势,那翻译的前景如何?在MarySnel1.Hornby的著作《翻泽研究:综合方法》fTranslationStudies:AnIntegratedApproach)中,她提出了将翻泽活动置于多语和多文化交际的语境下研究的方法,还分析了近期的潮流,特别是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带给国际交流和翻译的影响,也讨论了对翻泽者作的影响及结果。她说明到,所有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交流及文化与语言角色发展都深刻的影响到翻译及职业译者的工作。MarySnell—Hornby还阐述了在四种虽各不相同但现时真实存在的翻泽任务基础上,译者所面临及所受到困扰的多项任务。这些任务包括翻泽南“闽际英语”(InternationalEnglish)’~成的原文.翻译“文化混杂性文本”(1iteraryhybridtext),以及说明和对待不同类别的特别文化材料(说明手册,广告传单)。就象Snell—Hornby所指的那样,由“同际英语”写作成的原文文本首先会给翻译者带来理解的问题,还可能会需要译者对其进行编辑加:。而另一·方面,文化混杂性文本带给译者的又是不同的问题。GunillaAnderman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在翻泽此类文本时,翻译者必须清楚明确的认识到,英语的多样性实际上传达了与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或文化身份有关的信息。最近,《光明日报》从构建中西方文明通道的高度对翻泽问题进行讨论,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提出了许多重要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如何对待外闭文化,如何吸收与借鉴外国文化的先进成分,应该成为目前翻译研究界关注的问题。翻译研究者应该对选择怎样的文本进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应采取怎样的文化、场等重要问题进行探索.埘目前中国翻译界出现的“盲目引进文本”,“误译错误严重”等问题出现的深层原进行探究、分析,为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指出正确的方向。

面对这样的全球发展趋势,我们更要认清翻译者的核心作用,在翻译取材和具体的翻译策略采用上尽可能的传达民族文化特色。在具体的两种语言的对译中,强势和弱势文化在选材上的不平衡表现得非常明。对现在处于相对劣势的中国文化来说,当然不利。文化交流中泽入的数量多于泽出的数量,势造成围外强势文化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我们的文化在世界则总是无法扩大影响。由此导致我们文化的民族特性鲜为世界所知,或被模糊及误解。要克服这种危险,在英汉翻译选材上,对强势文化不能盲目崇拜,什么流行就译什么,而要有选择的加以翻泽,不仅要考虑到读者的要求,更要积极照顾到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我们还必须充分重视并加强译者个人对翻译策略的主观操纵作用,在翻译、引进优秀的西方文化的同时,应选优秀译者,选取典型作品而译,以高水平的作品展示中图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西方读者的兴趣,增强巾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在汉英翻译策略上,在保证史对于外围凄者具有可读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少用归化的译法,使译文能多保留一点中华民族风味,多传达一些汉的语文化特色。在英汉翻译策略上,我们既不能避自己的义化现状,瞧不起其他文化,一味的为了使自己的洋文容易被读者接受而完全采取归化的泽法,更不能忽视甚至蔑视中国文化的特色而全盘采用异化的译法,不顾读者接受能力,不加区别地都原样照搬进来。这样不仅会给凄者造成理解困难,也会破坏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纯洁忡和特性。适度的归化结合遁度的异化就等于翻译的优化。毕竟,翻译策略的选择是一个主观的过程。在翻泽上,这种翻译策略的主观操控作用并不鲜见梁实秋力主泽文语言的归化性和纯洁性,极力维护传统的语言价值观,提倡用汉语四字格之类的现成。还有不少泽者为保持自己文化的特色与纯洁性,也同样在翻详中充分发挥j-自己对翻泽过程和翻译策略的主观操控作用。

2从翻译理论研究和建设方面看

翻译是永无止境的艺术、历发腿或历史变革,价值标准也会发牛变更,所以翻洋也直遁历时性,具有可变性。十九世纪末严复译《天演论》时提出的所谓“雅”,指的是桐城派的先秦笔韵,而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又时至今日,“雅”的内涵已经发展成为“最佳可读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对译作的品评标准也因各个历史阶段价值观不同而演变进化。因此,我们既不能将翻译理论看成变化不定的权宜之计,又不能将翻译原则、翻译标准及方法论等看成一成不变的条条框框。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翻译理论的研究中具有发展观,要求我们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发展,用科学的语言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信息论等学科的崭新知识和观点去加以审视、整理及阐发翻译的理论问题。

2.1翻谭理论研究

全球化在文化理论领域里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各国、各民族文化通过世界性的交流,逐步走向开放,走向多元化,形成一种“世界文化”的新格局。它由文化的民族性因素和世界性因素结合而成,需要按照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和处理。面对全球化进程与趋势,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提出了各自的中国翻译理论建设构想和主张。面对全球化对译学与义化研究提出的一系列挑战,一些学者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必须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建立起具有巾国现代特色的译学理论和翻泽批评,翻译评价体系,使中国翻泽学在国际对话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为世界泽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其中,张柏然(2002)中国译学理论思维相对于西方洋学理论思维而言,感悟性强于思辨性,生命体验力强于逻辑分析力。因而要对一批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泽学经典进行现代性的“还原释凄”,发掘其文化精神的内核。他由此提要把握学理论自身的身份标志,利用自身的智慧优势,建立一种具有东方神采的“感悟翻洋哲学”,一种包含着丰富的中智慧的“文化一生命翻泽诗学”。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坚持翻译理论研究的中特色会使其放弃对普遍翻泽理论的追求.从对纯理论的研究上偏离,从而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泥坑。还有学者认为,在具体的删译理论建设疗法上,应该“把外国理论请进来,然后走去,与际接轨,参与国际交流,共同构建世界翻译学”(张南峰2000)。在中同翻译理论和纯翻译理论的分歧问题上,也有主张认为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只是一个问题的I琦个方面,即是全球化背景下泽论研究对差异性和普遍性的求。具有中同特色的删泽理沦与具自‘普遍适用性的纯翻译理论这阿者是即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不能偏向哪一方而忽视另一方。“重视泽论的特色,并:意味蕾放弃对普遍性的追求;同样,对纯理论的偏重也不应该以对特殊性的牺牲为代价”(孙会军、张柏然2002).

丽全球化,中翻泽理论研究首_宽要确的足一·个盘JJ何看待的态度问题。树立证确的态度是关键。全球化怕,翻泽欢迎全球化,而日.应该抓住伞球化带米的大好发展机会促进身实践和理沦建设与发展。全球化是必然趋势,抵抗全球化:所谓民旌特征鼠会阻碍了翻泽理论建设的发展。在“把外围理论请进来”的同时,还应该积极主动的走l去学习、研究和探讨外理论;存学习外国先进的理沦经验成果的同时,还爱“走去”发表自己的理论观点,参与同际交流,积极力『J入世界翻译理论研究。枉中闭,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和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中闰翻译理论建设的情况和过去相比,已经有所改观。就像王宁教授所指出的那样,“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走出国门,自觉介入到际翻译研究的讨论叶I去.他们用英文或法文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阐述中国学者的观点,已经开始影响到两方的学者了,从而使得际翻译理论界对中国学者的脱点越来越予以重视”(杭菊2002)。

在翻洋理论研究方面,学术发展水平的商低造成的差距,虚心向西先进理论学习,义不能过分依赖西方的翻译理论,而要注意足干,-t传统义化,认真的整理干¨总结学习传统理论.吸取适合门的理论成分,确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罗新璋,1984:588.604),以推动和发展我们的翻译理沧,最终形成自己理论上的民族特色和优势,以立足界翻译理沦研究,而不能被强势翻潭理论同化。

在全球化大背景F,东西方文化之问的相互交流、渗透与融合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吸收融合外来新文化、新理论来促进本国文化包括翻译事业的发展。但是,东西方两种文化迥然不同、各具特色,所以我国的翻泽理论既要走向世界,又不能以牺牲自己的特点为代价。我们既不能轻易的反对和打击主张学习西方的学者,不能动用某个国外学者的“论断”来试图完全抛弃和定译沦民族性,更不能埘坚持民族文化,试图建立巾自己特色翻译学的学者和在英翻译时采用归化翻湃的泽者打上逆世界历史潮流或观念陈旧等的印记。只有这样,我们在国际上才能维护民族丈化特征,在国内才能弘扬民族文化,推进巾国翻洋理论与实践的健康发展。

2.2翻译理论研究和建设方面

在译论建设方嘶,我们要克服两译论的卡H臣排斥倾向及翮泽研究的片面倾向,我们必须以我的翻译实践为基点,以东西各国的翻译理论为借鉴进行译论研究。我们应该学习国外译学界善于借鉴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找准切人点深入进行翻译理论研究的创新精神。我们应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翻译理论,下功夫加强汉语修养,研究汉语语言规律。在翻译实践中把前者化人后者,拿出我们自己足以与外国翻译理论相抗衡的著作来。我们还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译论重视及研究,对国外翻译理论分流派或分不同时期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分析学习工作。最后力争能让一部部优秀译学著作形成卓越文化代表,从而展示中国翻译界的理论建树。

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翻译界应该多举办一些全国性的翻译研讨会,扩大自己在国内学术界的影响。积极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展示中国学者的译学研究成果,使中国的翻译研究界与国际翻译研究界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我们还应投身与文化研究之中,将我们的翻译研究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语境之下,必定有助于中国的翻译研究早日与国际翻译研究接轨。

篇6:研究员英文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新闻翻译研究

新闻的.主要功能是向大众传递信息,因此新闻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言文化交流.在新闻翻译中,信息接受者即译语读者是译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强调译语读者和译语语境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它的译文,也决定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因而能有效地指导新闻翻译.

作 者:肖萌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刊 名: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H059 关键词:新闻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   翻译策略   翻译过程  

篇7:助理研究员英文求职信

I am twenty-eight years old. In 1986 I received my M.S. in Chemistr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s a student I took many Chemistry and Biology courses a few of which are listed here:

General Chemistry

Organic chemistry

Physical Chemistry

Biochemistry - two years

Analytical Chemistry - both organic and Inorganic

As I was a graduate student, I worked as a research assistant for Dr. John Williams, Professor of biochemist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uring this time I assisted Dr. Williams in basic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phosphates cycle in metabolism. I can supply u with a copy of the resulting paper at your request.

Since my graduation I have been employed by Boston university a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 have continued my research in this time, and several of my paper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New York. my immediate superior, Dr. William Larson, has indicated his willingness to provide my with a reference.

I feel that I have sufficient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in my background to fulfill the qualifications for your position. I hope that you will schedule me for an interview 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

篇8:奈达翻译理论的研究 (英文)

Eugene Nada’s theory of translation developed from his own practical work from the 1940s onwards when he was translating and organizing the translation of the Bible.His theory took concrete form in two major works in the 1960s: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1964a) and the co-authore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The title of the first book is significant;Nida’s more systematic approach borrows theoretical concepts and terminology both from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nd from Noam Chomsky’s work on syntactic structure which formed theory of generative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Chomsky 1957, 1965) .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 has been prevalent in China and undergone a dramatic and eventful period of twenty years or so.From the mid-1990s to the present, Nida’s theory was criticized severely and even denied by some Chinese translation scholars.

Ⅱ.Criticism and Denial of Nida’s Theory

From the mid-1990s to the present time, Nida’s theory has met severe criticisms and even denials.In the late 1990s, Nida’s theory was repudiated for its concept of readers’response.Liu Yingkai, in his“E.Nida’s Theory of Reader’s Response:Its Negative Impact” (1997) , claimed that Nida advocated an extreme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method in his theory.In Liu’s view, Nida’s theory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author and the original text While Nida gave too much consideration to the reader of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form of the original message did not matter much.Liu argued that according to Nida’s theory the message could be added or omitted at will and consequently the message was distorted so that translation could not fulfill the purpose of cultural exchange (1997:1) .

Of all the criticism about Nida’s theory, Wang Dongfeng’s criticism is the severest.In his“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Reader’s Response:On the Notion of the Reader’s Equal Response Proposed by Nida” (2000) , Wang denied Nida’s theory in the following respects:Nida’s theory was only applicable to Bible translation, and could not be used as a theory for general translation, particularly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Wang asserted that Nida’s theory, based on Bible translating, gave priority to content over form.But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form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In addition, the Bible readers might have the same response in respect of people’s belief in God, but the readers of literary works could not.

Ⅲ.Misunderstandings concerning Nida’s theory Admittedly

Nida’s theory has its own weakness and Bible translation only But misunderstandings and misconceptions do exist in the way his theory is approached by Chinese scholars.

Nida takes“readers’response”as a translation criterion in evaluating translation.

Nida in his theor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readers of the receptor language, but he does not merely take“readers’response”to evaluate translation.In reviewing Nida on Translation (1984) , Lao Long distorts Nida’s new concept of translation by saying that Nida“take readers’response to the translated text as a translation criterion” (1987) .Thus, it gives rise to misunderstanding that“dynamic equivalence”is equivalent to“reader-response theory”in literary criticism.

In brief,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has two features: (1) the effect of the literary work on the reader, and (2) the relegation of the text to secondary importance.Clearly, in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the authority of the text is diminished.Nida’s“dynamic equivalence”, however, is essentially text-oriented.According to Nida, when a critic evaluates a translation, he should not merely compare the two texts in question, but compare the response of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with tha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readers.If their responses are substantially the same, the translated text can be considered to have achieved the goal of“dynamic equivalence”.Apparently“, dynamic equivalence”seems to be reader-oriented, but actually it is still text-oriented.

Ⅳ.Conclusion

In fact, misunderstandings in connection with Nida’s theory are not merely restricted to the aspects discussed above.There are also misconceptions concerning“naturalization in translating”“, science of transl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ida’s“kernel sentence”“/deep structure”and Chomsky’s transformationa generative grammar, etc.All the misunderstandings listed above indicate that the study of Nida’s theory in China is not adequate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scholar’s understandings of Nida’s theory are still partial and short of being systematic.And some objections to his theory cannot be justified too.

摘要:作为一个学者, 教师, 创新, 和有影响力的理论家, 奈达在“圣经社会运动”的历史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全球影响。感谢他和他的功能对等论, 丰富和挑战了圣经翻译和翻译研究领域, 令其成为一个令人激动的研究领域和话题。但本文认为, 虽然奈达理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 但对这一理论有些误会和误解。

关键词:奈达理论,误解,对等,读者反应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Contexts in Translating.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Gao, Jian“.On the Relative Nature of Certain Elements in Translation.”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 2 (1994) .

上一篇:邛崃市房产管理局下一篇:开模检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