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谚语翻译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追求适应性,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也不例外。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运用各种方法,包括理论学习及时间操作提高学生的翻译动手能力。在面对总多抽象复杂的翻译理论和准则时,学生有些不知所措。该文旨在学习多雷得翻译五原则并利用此简洁、全面、易懂的理论来提高学生翻译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的翻译人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英语谚语翻译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英语谚语翻译研究论文 篇1: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新题型之于跨文化翻译教学模式构建

摘要: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新题型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目标,将以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多元文化素质为导向,使之肩负起文化传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针对考生中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和文化翻译能力偏低的现状,构建跨文化翻译教学模式,探索翻译教学的创新和突破。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跨文化翻译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自2005年以来经历了数次改革,2013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委员会对四级题型做出重大改革,其中翻译题型的难度增加的最为明显,由句子部分翻译调整为段落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文化、历史、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等话题,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分值也由原来的5%提升到15%,时间安排也由过去的5分钟增加到30分钟。从大多数考生考后反映翻译新题型难度增加,备考压力较大。这一重大改革是大学英语四级测试重点由应试能力向交际应用能力的转变,是对学生英语语言和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性考查。同样,改革对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启示。

一、大学英语跨文化翻译教学的必要性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在这个纲领性文件中,不仅强调语言知识和技能,也要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课程培养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是一种双文化交际能力,既包括对西方文化的深刻洞察和理解,又包括用英语恰当地表达和输出中华优秀文化。此次翻译新题型的改革恰好反映了对“要求”的贯彻实行。“半句翻译”改为“段落翻译”,考查重点也由过去的简单语法,词语的考查变为文化交际能力的考查,话题涉及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等,考生能用正确的英语语言表达将中国的文化介绍和传播到国外,这也对考生语言输出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然而,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试性和功利性较强,一些大学英语教师把四级过级率作为教学目标,如此应试教学必然导致学生失去英语学习兴趣。因此,改变应试教学的现状迫在眉睫。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主要解决的是大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与技能的问题,过分强调其工具性,以致很多大学生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症”,即他们没有意识和能力有效地运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教材制定、教学内容、课程考试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内容等方面均存在着西方文化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情况,导致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生态体系长期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学生虽然掌握了词汇语法知识,一旦涉及中国文化的翻译,考生们便束手无措。鉴于此,许多外语界学者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研究和改革,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探索构建跨文化翻译教学的模式,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二、跨文化翻译教学模式构建

(一)框架构建

跨文化翻译教学集跨文化交际学、文化语言学、文化学于一体来开展翻译教学活动。大学英语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翻译教学中应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前提,掌握一定的翻译知识为基础,从而形成融会贯通的实践能力。跨文化意识是大学生对目的语文化因素和母语文化因素及其差异的敏感性和自觉性。针对大多数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进行目的语语言文化教学之外,更应加强母语文化教学、中西文化差异教学,使学生具备使用英语恰当地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同时从容应对四六级考试。知识层面包括跨语言知识、跨文化知识和翻译理论知识。跨语言知识和跨文化知识分别包涵了母语和目的语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学生要比较全面地掌握汉语和英语语言知识以及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避免出现忽视一方而过于倾向另一方的文化失衡现象,特别要克服强调英语语言文化而边缘化汉语语言文化的倾向,因为掌握本民族的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异族文化。真正领会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精髓,也能使教师明确跨文化教学的重点和目标,提高跨文化教学的效率。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提出考试改革出发点是优化输入,重视输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半句翻译”改为“段落翻译”且翻译分值比重提高到15%,更加体现“重视输出”的理念。翻译测试中加强母语文化话题的考查,正确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也是对输出理念的加强。意识—知识—实践能力框架的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

(二)教学实践

1.平衡目的语和母语文化教学,注重中西文化比较。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是过分注重目的语教学而忽视母语教学,导致大部分学生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和文化比较能力的缺失。四六级翻译话题涉及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等,这就要求学生对汉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积累,同时对比中西方的文化。学生应该熟悉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与和谐,崇尚集体主义,属螺旋形形象思维,这决定了汉语造句以名词为重心,以词组、三局和分句为手段,习惯按照时间、逻辑顺序进行横排式表述,其内部逻辑关系“含而不露”,甚至断句不严,外形松散。西方文化强调“天人分离”的分析与个性,崇尚自由主义,属直线型理性思维,因此英语以“主—谓”的主干结构为中心来统领语言成分,句界分明,外形严谨。具备这些跨文化意识之后,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实例加深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

2.加强翻译理论教学,提高翻译技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翻译旧题型主要考查考生词和句的翻译,将信息进行简单的一对一传输,而现在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翻译部分则要求考生以词、句的翻译为基础,扩大到对整体段落翻译的把握。与之前考查的句子翻译不同,一个段落是内容相对完整、结构相对独立的语言片段,考生翻译是要把整个段落当作一个有机的语篇来处理。段落中各句之间的衔接和段落间的过渡属于较高层次的技能。然而大部分教师课堂讲解的内容局限于词汇和语法规则,很少涉及翻译理论和翻译的评价标准,因此翻译理论和技巧教学十分必要。

正确选词是确保译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如果能做到在词语意义和字面形式上都对等是最佳状态,如若不能兼顾,则取其意,舍其形。越是普通的词,越是拥有繁多的释义和搭配,翻译过程中的词义也就越难以确定。选词时要注意词义的广狭、所处的语境、词的褒贬和感情色彩。如剪纸被用来装饰门窗和房间,以增加喜庆的气氛。“增加”此处实际是指“加强”,而非平常所指的“数量增多”的含义,因此不宜译成increase,而应译成enhance。此外词类转换也是汉译英常用的一种手段。汉语的动态性和具体性特点使其在语言运用上多用动词。英语则因其静态性和抽象性特点而在语言使用上呈现出名词化和介词化倾向。在汉译英过程中,适当转换词性,可以使译文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译英时往往需要补充汉语里省去的词语或没有的词类,以使译文符合英语语法的要求,意思表达的需要和文化背景解释的需要。如在翻译一些汉语成语或谚语,需要使用增词译法,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译出来。例如: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译为The wit of three cobbler combines surpassed that of Zhuge liang,the master mind。西方人自然不知道“诸葛亮”是何许人也,因此在译文中增补对其的注解,The master mind意为“大师,智者”能更好地传达这句谚语的意义。

在句子的翻译上,译文在逻辑和形式上都应当体现英语的特点。如是单句,首先应当确立句子的主干及句型,如是复杂句或长句,则需要确立中心,根据上下文进行句子组合,可以译为并列句、主从复合句或使用独立结构等。继而对语序进行相应调整,确定定语、状语、强弱词汇的顺序等。此外,汉语和英语在衔接手法上迥异。汉语常用省略(如主语和连接词)和重复的手段,依靠句与句之间内在的隐性逻辑关系体现段落的连贯;而英语则常用连接词,替代词、指称词、特有的冠词实现衔接,体现出段落内的语篇性。

3.导入文化测试,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随着四级翻译难度和分值的增加,在教学评估中导入文化测试,提高语言输出能力。根据张红玲对文化测试内容及方法的研究,文化测试内容包括文化知识、情感态度和交际技能三个层面。跨文化翻译能力主要涉及到文化知识的测试。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填空、选择和判断正误等题型对文化常识进行随堂测试,在此基础上综合文化翻译测试形成评价结果。跨文化翻译教学的测试和评价与语言测试和评价结合,适应了语言和文化教学的动态需要,促进考生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结论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新题型改革以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多元文化素质为导向。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学知识和相关的历史、政治和经济等文化素质层面的知识。同时,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要注重翻译理论和技巧的传授,训练学生对段落整体语境的把握和衔接能力。翻译新题型的改革显示了大学英语教学培养方向向语言输出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转型,以此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和本土文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孔德亮,栾述文.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现状与理论思考[J].外语界,2012,(02).

[4]高珺.论大学英语课中的文化翻译教学[J].黑河学刊,2013,(07).

作者:王薇

英语谚语翻译研究论文 篇2:

以多雷翻译五原则指导英语专业翻译教学

摘 要 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追求适应性,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也不例外。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运用各种方法,包括理论学习及时间操作提高学生的翻译动手能力。在面对总多抽象复杂的翻译理论和准则时,学生有些不知所措。该文旨在学习多雷得翻译五原则并利用此简洁、全面、易懂的理论来提高学生翻译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的翻译人才。

关键词 翻译 翻译理论 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

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交流日趋增多,各领域对翻译人才需求大大增加, 同时各领域对翻译人员的要求增大,这对翻译人才的知识和素质都提出了调整。从现在大多数专业英语翻译教学来看,课堂教学停留在偏激或者过于抽象、模糊的直译意译之争,学生也仍停留在基础英语学习状态,不仅过于依赖词典和网络翻译,还缺乏一套能被学生接受的较全面的翻译理论指导。这种理论深度的缺乏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只能胜任一些具体的资料和文本处理工作而无法在翻译方面有所建树。本文拟从介绍历史以来很多不同流派和他们的纷繁主张入手介绍当前最有助于英汉翻译教学的由多雷提出的翻译五原则,用于指导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多方面,如理论、实践、教学重点、课堂时间分配及教材选用。这一切都旨在找到翻译人才培养的恰当方法。

一、翻译及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翻译活动存在已久,很多国家都有着悠久的翻译历史和一大批优秀的翻译理论家以及硕果累累的译者。作为一种国与国或者民族之间的交流活动,自罗马帝国以来翻译就在知识传播、国际间交流以促进共同进步方面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随着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需要翻译服务的领域扩大,更多行业对翻译也提出更高要求。英语专业学生一、二年级均属于基础知识学生阶段,多数到了高年级才接触其它专业课程,如语言学、英美文学、英汉百科知识以及翻译。

作为译者社会要求他们不仅善于听、说、读、写、译,还得掌握中国与说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及丰富的百科知识。听、说、读、写、译这五个对英语学习者的要求是紧紧相连的:听、说为译者提供接触源语言的渠道,阅读则为翻译提供很多实践方面的指导,写的作用很明了,只有具备了很好的英汉双语表达能力才可能生成优秀的翻译。当今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始终以学习者为中心,比较强调听、说、读、写四方面,翻译方面学生仅仅通过短期的学习了解了部分肤浅的或者抽象的翻译理论,做了很少的翻译实践练习,有的学生甚至并没有意识到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少数学生意识到了其重要性但却没有探索到理论的深度从而持有偏激的直译或意译观念,在面对很多系统的太纷繁复杂的翻译理论时显得不知所措。由于缺乏必要的翻译理论指导,没有翻译操作经验的学生过多地依赖词典和机器翻译,他们认为只有具备了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做翻译并无技巧可言。因此这些学生在学习中仅仅是侧重词汇的扩大及阅读大量外文期刊,坚持写一些英语难句和记诵等多的谚语之类的习惯表达。这些努力虽然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但却不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能有效提高他们翻译水平的技巧。诚然这样不具备灵活翻译技能的学生在翻译实践中不可避免的会感到困难重重力不从心。

高校教学除了强调知识的全面性,还特别注重适应性,即学生在大学期间掌握的各种知识技能在毕业进入社会后与他所从事工作的衔接情况。要想让英语专业学生进入社会后能迅速适应翻译工作需要,大学期间就不能忽略翻译理论学习和实践的加强,不能把它视为听、说、读、写以外的一种简单学习活动。既然翻译对译者要求相当高,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也就必须通过各课程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最大程度确保学生翻译技能的把握。

二、众多前人翻译主张以及多雷翻译五原则

翻译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翻译始于罗马帝国时期,自此有关翻译标准和理论的探讨在全世界都没有间断过。很多翻译理论家都谈到了《圣经》的翻译。这些理论家主要围绕直译或意译、逐词译或自由译、忠实或不忠实、准确与不准确、翻译风格及翻译究竟是文学还是艺术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执。这些理论家的观点都很系统并有一定的深度,大部分学生不能够透彻理解。以苏联翻译研究为例。二战后形成了文艺学翻译理论和语言学翻译理论。各派的理论家们坚持自己的主张,如费道罗夫追求“确切对等”,即作用上的对等,而巴而胡达罗夫则展示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翻译理论是属于宏观语言学和英语语言学范畴。又如18世纪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在其《论翻译的原则》中提出了翻译必须遵循的三原则: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备的通顺。与众多翻译理论家提出的观点相比泰特勒提出的三原则属于相对简单的,但细读这三原则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一、二个原则对刚接触翻译的学生来说要求太高,是不切实际的。

从这些例子我们不难发现众多的翻译理论尽管很系统全面,但是对于学生的翻译实践指导意义并不大,它们要么过于抽象、模糊,要么使得学生在面对两个完全相同问题但却有着不同理论家的主张时不知道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因此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们在翻译实践中必然遇到的困难,不能成功地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翻译、该怎样做翻译以及怎样检验什么是好的翻译。但是在这些理论中多雷的翻译五原则是个例外,它简明地介绍了翻译应遵守的一些原则并提供了可行的时间操作建议。

艾蒂安.多雷(Etienne Dolet)是文艺复兴复兴时期法国有名的语言学家。他在有生之年撰写了许多关于语言的论著。1540年他发表了《论如何出色的翻译》,在这篇专门论述翻译理论问题的论文中他清晰明了地提出了他所主张的翻译五原则:

译者必须完全理解所译作品的内容;

译者必须通晓所译语言和译文语言;

译者必须避免逐词对译,译文逐词对译有损愿意的表达和语言的美感;

译者必须采用通俗的语言形式;

译者必须通过选词和调整词序使译文产生色调适当的效果。

这五条看似通俗的原则虽然是多雷在文艺复兴时期提出,但原则本身的思想却是相当现代的,所以即使在今天仍很实用,能很大程度上帮助译者把握翻译中所应具备的技巧及让译者明白好的译文产生的前提。这些通俗易懂实用的翻译原则尤其适用于由于缺乏翻译经验而没能成功掌握一些必要翻译技巧的学生。

翻译五原则的前两点给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对于翻译提出了很高要求,学生必须不仅明白源文的词句文本的意思,还必须完全深入透彻地理解所译作品。三、四原则则指导学生把握直译意译的度,译者既不能死译也不能不拘于原文语言形式过于追求优美而任意发挥。最后一原则要求译者对源语和目标语均需予以重视,任何时候不可汉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对于刚开始把翻译视为一专业课程的英语专业搞年级学生来说,这五原则既概括全面又通俗易懂,让学生越过重重抽象的翻译理论去更好地了解翻译理论及掌握翻译技巧。

三、多雷翻译五原则对教材选用的分析

目前国内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翻译教材主要采用的是郭著章、李庆生编著的《英汉互译实用教程》。该书一直以来得到专家、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它不仅提供了丰富资料、吸取各家之长,理论与实践指导都是深入简出。该教材另一显明特征是其引进的新鲜翻译理论,理论与实践并重,并特别强调文化研究对译作用。毫无疑问这书已被证明是一本非常实用的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材。

笔者认为要想让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翻译能力有更大突破,穆雷编著的《英汉翻译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是一本必须细学的书,它的最大长处是其对学生的实用性。书的编著指导思想是与多雷翻译五原则吻合的。《英汉翻译基础教程》的实用性和综合行得到了高校师生的认可,它主张在单项技能训练过程中药循序渐进,如确定词意,了解句子结构,纵观段落大意,原文中出现的各种修辞及最终要完成的篇章翻译。与此同时它也适时明确地提出了学生须掌握的翻译理论,主张学生学习翻译标准,在翻译操作前做好详细的有关双语对比及文化对比准备。

四、总结

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缺乏翻译实践经验,他们应被引导去多参考前人译作,在翻译实践中掌握常用翻译理论如多雷翻译五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吃透原文、把握直译意译的度并考虑众多其它因素,留意翻译中不可避免的特殊情况。

同时翻译教学也需翻译理论的讲解,注重翻译教学实践中的知识性、趣味性并结合配套的限时或不限时的练习。应教会学生懂得怎样译且涉及到各种体裁的翻译,如一般描述性的文章、商贸、论文等等。学生得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并找到可行的灵活的处理办法。

参考文献:

[1]Joly,Jean-Francois,Preface to Translation through History (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Ⅷ

[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英汉互译实用教程》(修订第三版)郭著章,李庆生,武汉大学出版社.

[4]《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A Short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the West, 谭载喜,商务印刷馆

[5]邵志洪,2005《汉英对比翻译导语》,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6]庄绎传,1999,《英汉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刘冬玲

英语谚语翻译研究论文 篇3:

谚语翻译中的文化空缺弥补策略

【摘要】本文以尤金奈达的对等理论为支撑,对谚语翻译中文化空缺的现象进行了探究,进而针对汉英谚语翻译中所存在的文化空缺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弥补策略,以期弱化这一问题。

【关键词】翻译 文化空缺 弥补策略

一、文化空缺的定义与背景

根据王秉钦的定义,文化空缺指“某一文化中所存在的特有内容无法为来自其他地区或国家的读者所领会,并最终导致对于源语的错误理解或文化属性缺失”。

一般而言,谚语主要受到文化的影响,而文化的独特性则决定了各个不同区域必然会存在不同的文化习俗与表达习惯。因此在进行跨文化跨地域翻译时易产生一定的翻译与理解隔阂,即在一个地区易于理解且广为人知的某一认知在另一地区却鲜为人知。由此所造成的现象在翻译时间中称之为文化空缺。因此,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面对类似的文化空缺现象就需要我们运用适当的弥补策略来填补这一文化空缺。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在谚语翻译过程中,运用哪些文化空缺弥补策略是恰当的?

二、谚语翻译中的文化空缺弥补策略

根据尤金奈达的理论,在翻译过程中,补偿是为了弥补将源语言的语言形式改为目标语言形式造成的语义损失。因此,根据其说法,在谚语翻译方面,文化空缺弥补的意义主要在于弥补词汇空缺和填补文化形象损失两个方面。例如,谚语“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是中国读者所熟知的,即便翻译成英文,其含义也很显而易见。然而,作为中国的传统测量单位,“厘”和“里”的表达对于目标读者来说可能很难理解。在“马后炮”,“一着不慎,满盘等输”等其他谚语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文化空缺。根据奈达的理论,相较于词汇的缺失,文化形象的缺失更为普遍。例如,红楼梦中的一个角色说,“就是婶子见‘生米做成熟饭’,也只得罢了”。这里,谚语“生米做成熟饭”表示某事已经完成,无法再改变。上述谚语含有一些只能由汉语母语人士理解的文化形象。因此,若直接字面翻译为“大米已经煮熟”,可能会导致目标读者误解这一谚语。对非汉语文化背景的读者而言,米饭已经煮好应该是一件好事。因此,目标读者便会进一步好奇为何王熙凤会感到不开心。“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 是西方国家的一个知名谚语,指的是即使是最伟大的人也会犯错误。不过中国读者可能并不知道荷马有多么杰出,这样一来该谚语中的生动对比也就无法被中国读者所感知。

以上的一些典型例子显示了翻译过程中可能会困扰译者的某些障碍。然而,在实践中,翻译者需要更为有效的方法来弥补文化空缺。因此,在补偿策略方面,本文将根据奈达的动态均衡理论讨论四种常规弥补方法,即:语境放大,适应,解释。

(一)语境放大

作为翻译方法的一种,语义放大通常用于确保谚语的含义能够清晰地表达给目标读者。此外,该方法还有助于保留目标语言读者的原始文化形象,同时补偿目标读者的文化缺失,使他们能够流畅连贯地了解源谚语,而无需进一步阅读。我们可以通过将扩展信息添加到目的语文本中来实现更多的语义功能。例如,英文谚语“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在经过语境放大后,译者可以将源语的语境赋予目的语汉语的内涵,经过比较对比后可以发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较为合适。源语谚语仅关注了鸟类而未提及人类。显然,目的语通过对疑问添加“人以群分”的属性对源语进行了语境的放大,达到了通俗易懂的效果。在先前的研究中,有学者建议通过使用完全相同的文化形象进行翻译。这种方法的指导原则是,一种语言中的相似含义应在另一种语言中实现共享。因此,翻译者不应剥夺目标读者感受源语文化的机会。语境放大后的谚语翻译一方面可以提供源语言的隐含意义,另一方面可以妥善的放大源语谚语所包含的文化意象。

(二)适应

我们注意到,某些谚语的含义或形象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难以表达,而与此同时,直译的方法也几乎不能被目标读者所接受和理解。因此,与逐字翻译相比,更重要的是揭示源谚语的实际含义,这需要更灵活的翻译方法。而适应性翻译作为翻译方法的一种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适应,也称为意译,意味着翻译者无需强调谚语的结构和形象,而应该把原谚语的意义放在首位。以谚语“东施效颦”为例,若翻译为“东施模仿西施”可能会使得目的语读者感到困惑。相应的,英语国家的一句谚语就是“Beauty lies in the lover’s eyes”。上述英文谚语是英文读者可以理解的。因此,在将上述谚语翻译成中文时,将其译为“情人眼里出西施”更合适。通过使用这种翻译方法,“东施”与“西施”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文化空缺便能够得到妥善弥补。

(三)解释

解释指在翻译源谚语时,对目的语添加必要的注释。该方法可以揭示原作者的真实想法,而不受页面空间的限制。因此,翻译者可以提供源文化的必要信息,目标读者也可以更多地了解源文化。简而言之,解释作为翻译方法的一种不仅填补了词义,句意,同时也能够将语境意义联系起来。

以著名的中国谚语“东施效颦,贻笑大方”为例,我们可将其翻译为“Tung shih emulating His shi, which is not authentic but rather tedious”。中国读者可能对该谚语很熟悉。不过,从英语国家读者的角度来看,如果沒有对源谚语加以解释,相应的语意背景必然会缺失。以下为对该谚语的部分内容进行解释之后:His shi was a very famed beauty back in Yueh(ancient kingdom), Tung shih, however, was an unattractive girl who tried to emulate her ways. 上文的补充说明可以帮助目标读者(TL)充分理解文化背景及其相关知识,从而缩小甚至消除文化空缺。

作者简介:

张传钰(1990.08—),男,江苏连云港人,汉族,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翻译。

作者:张传钰

上一篇:白酒广告人文精神论文下一篇:股票市场现状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