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硕士论文

2024-04-22

产业经济学硕士论文(精选6篇)

篇1:产业经济学硕士论文

解析双11战略的成功

——双11电商促销行为的绩效分析

(以阿里巴巴为主要对象)

摘 要

从2010年起,阿里巴巴公司开始将一个虚拟网络节日“光棍节”打造成一个消费者购物的节日,在第一个光棍节就创下了53亿元的销售业绩,并逐年递增。至2012年,“1111购物狂欢节”又一次刷新了其历史记录。据统计至11月12日00:00为止,阿里巴巴集团“双十一”促销的总销售额达到了191亿元,其中天猫132亿元,淘宝59亿元。与去年相比,天猫今年的业绩同比增速为292%,而淘宝为204%。如此巨大规模的总额与恐怖的增涨速度使得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集团被尊为神话。

2014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在它上市后的第一个“淘宝嘉年华”交出了571亿成交额的答卷。与此同时,京东国美等电商巨头同样推出自己的“双11”活动,同样获益颇丰。有人开始思考,到底是什么成就了电商时代,电商到底通过什么手段抓住了消费者的腰包,而本文即是从电商促销行为来探讨电商巨头的成功。

关键词:折扣;规划;“双11”现象

目 录

第一章 双11历年发展情况...................................................................................1 第二章 双11利用的促销理论..............................................................................1

2.1 激励理论..........................................................................................................2 2.2 需求价格弹性..................................................................................................2

第三章 双11电商的促销手段..............................................................................3 3.1 抢占先机..........................................................................................................3 3.2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广告效应..........................................................................3 3.3 主题鲜明,引人注目......................................................................................3

第四章 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4

4.1 “宅”现象的普遍............................................................................................4 4.2 国内消费者消费能力不高..............................................................................4 第五章 电商的发展方向与未来............................................................................4

5.1 移动客户端......................................................................................................4 5.2 购物网络全球化..............................................................................................5 5.3 物流高效化......................................................................................................5

第一章 双十一历年发展情况

以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为主力军,京东、苏宁易购、当当、亚马逊等为配角的电商们的大力推广下,“双11”俨然已成为了全民公认的“消费节”。事实上,早在2009年,淘宝就率先发起了所谓的“1111购物狂欢节”,2009年11月11日淘宝网当天的销售额达到1亿元。次年,淘宝延续上一年的营销方式,在11日当天收获了9.36亿元的销售额。2011年淘宝和天猫的销售额再次急剧飙升,达到了53亿元。直至2012年11月12日00:00,阿里巴巴集团“双十一”促销的总销售额达到了191亿元,业绩同比增速为292%,而淘宝为204%。“双十一”当天,支付宝交易笔数超1亿笔,最高峰时处理交易数达20.5万笔/分钟。(如图1.1)

图1.1

当然,与阿里巴巴一样,京东、国美等电商巨头同样得到了巨额增长,苏宁易购同比增幅达487%,国美交易额同比增长580%,虽然总额暂时不能与阿里巴巴相比,但是巨大的增幅同样值得重视与探讨。

“双十一”现象已成为营销学上的一个经典案例,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本文并不是要从营销学的角度探讨阿里巴巴的营销手段的高明之处,而是试图运用经济学原理来简单分析“双十一”的成功之道。

第二章 双十一运用的促销理论

2.1 激励理论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因此,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利用节日做促销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营销手段。元旦、中秋、国庆,只要是个节日,我们都能看到商场里各种的打折促销。但是,“双十一”促销之所以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个节日促销都要成功,就是因为电商们不仅仅采用了传统的价格激励,还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激励。

首先,11月11日最原始的意义是光棍节。而这一意义也被精通心理学的双“11”策划营销者们运用到了促销理念中。“光棍节,我们除了购物还能做什么”、“把谈恋爱的钱用来给自己买件像样的衣服”。不少单身的男女们并不只是单纯受到价格的吸引,更是被这样的惺惺相惜的言论给拉到了双“11”的购物大军中。

另外,大多数的人在决定自己的行为时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即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原本电商们就有一大群忠实的消费群体,即使没有所谓的“购物狂欢节”,他们也习惯了网上购物。平日常常要买的商品突然间铺天盖地地打起了折,这使得他们成为了最先受到激励的一批人。在他们的影响下,他们周围很多原先并不了解这个活动,甚至几乎从不进行网上购物的人也不知不觉打开网页,看看是不是真的能捡到便宜。

很多消费者在这种强有力的激励下会失去理性消费的约束,造成大量的过度消费。当然也更加渲染了“双11”全民购物热潮。

2.2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定理表明,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将使其需求量增加。需求价格弹性则是衡量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大,那么这种物品的需求就是富有弹性的。

双11日当天,很多网店的商品折扣低至五折、三折,我们也许会感到疑惑:他们真的能赚钱吗?还是不惜亏本也要随促销的大流?当运用需求价格弹性这一工具来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在这场促销大战中,大部分卖家的收益是远远超过他们平日里的收益的。

我们很容易就能推知,不同于大米、食盐这些缺乏弹性的生活必需品,服装首饰等的需求量往往极易受到价格的影响。当价格变动时,这类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将大于价格变动的比例,即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而针对这些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采取适度的降价手段将有利于提升销量,增加收益。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衣服、饰品、化妆品、家具等购买决策易受价格影响的商品,也正是“双十一”当天折扣最凶的商品。

第三章 双十一电商的促销手段

3.1 抢占先机

在双十一来临之前,淘宝和天猫开展了一个活动——预销售,就是说在双十一之前的十几天开始,就已经有许多店铺在开始打折促销,并且在节日来临之

前,天猫商城的主页上就公布了许多知名品牌的打折促销预告,并经常进行店铺和商品促销信息的更新,让消费者们在其中进行选择。对于这种情况,消费者即使当时不需要购买商品,也会去下意识的有“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这个想法,疯狂的广告宣传给这些消费者们制造了一种无形的期许和压力的感觉,很明显的结果就是在双十一当天凌晨刚过十四分钟,销售额就已经达到50亿。先机的把握让阿里巴巴赚了个盆满钵满。

3.2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广告效应

网络媒介的发展使人们清晰的感受到了媒介那不可估量的力量,在“双十一”来临之前,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和天猫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利用网络(微博、贴吧、论坛等)、户外(路边标语等)、电视上的那些铺天盖地的广告为自己提高人气和知名度,这种有目的地媒介宣传环境所产生的效果逐日累计,为“双十一”促销活动的到来铺好了路。当活动结束后,惊人的销售额又经过媒体的报道和统计分析,再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到了其细水长流的长期发展目的。

3.3 主题鲜明,引人注目

天猫商城营销主题为“不止五折”,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通过五折+ 红包+优惠券,也确实让消费者为之癫狂;京东商城主题“真、正、低”主打自己商城为正品联盟,也是直戳淘宝的软肋;国美与京东类似,主题为“真”站双11,意为真品、真快、真低,同样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消费者没有理由拒绝电商们如此精心的策划,双11的热潮也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第四章 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

4.1 “宅”现象的普遍

网购的主要消费群体主要是年轻人。这类群体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宅”元素逐渐在年轻人中扩散,宅在家里或学校或公司时,低成本、高效率的网购成为了他们的主要消费方式,而双十一的促销活动正好提供了这类群体的消费或者说是储备(现在不需要,提前购买以备后期需要)的一个机会;逛街与实物的乐趣已经荡然无存,实体超市短期内确实不会被取代,但不能忽视网购的便捷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4.2 国内消费者消费能力普遍不高

消费者的收入决定了消费者的可支付购买力。当下国内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中低端收入的人群,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党,面对淘宝和天猫在“双十一”活动中的疯狂攻势消费者根本就无法理性的去面对,五折包邮、抢红包、赠送优惠券、限时秒杀、限时限量购买、一元秒杀、支付宝充值送钱、抽奖等一系列优惠活动都刺激着消费者去消费。对于想方设法想买到便宜商品的消费者,这种优惠是难以抵挡的。

第五章 电商的发展方向与未来

5.1 移动客户端

随时随地,想买就买,这应该就是移动客户端淘宝的真实写照,天猫双11无线端成交额243.3亿,占比交易总额42.6%,京东双11大促移动端占比超40%,移动端销售额占比加重,移动化特点突出,是今年双11的一大亮点。电商火拼主战场已逐渐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未来电商行业将在移动端布局方面投入更多的关注,真正实现购物的便捷、随心所欲。

5.2 购物网络全球化

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2014年双11首次明确提出“全球化”方向。天猫大促有220多个国家地区的3万多件海外商品参与销售,202个国家地区的用户达成交易,亚马逊中国携手300多家国际知名品牌开展活动,全球化为双11增添了新卖点,互联网的无地域限制特点,真正让电商实现了“消费者想要的,他都有”。

购物全球化必然会对国际间贸易产生巨大影响,我在此无法说明,阿里巴巴的B2B,B2C模式会使得常规的国际间贸易产生多大变化。

5.3 物流高效化

相信绝大部分人都听说过菜鸟物流,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共同宣布,“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简称CSN)项目正式启动,合作各方共同组建的“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菜鸟”小名字大志向,其目标是通过5至8年的努力打造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物流大平台,在全国任意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送达。依照马云的设想,如果智能骨干网成熟运作后,我国占GDP总值18%的物流费用将降至欧美发达国家12%左右,国家经济效益将得到整体提升。

篇2:产业经济学硕士论文

网络经济是构架在因特网上的经济,其本质在于其联结性。网络经济的这种联结性改变了社会生产和经营的运作方式,可以说联结性是网络经济的基石。同时联结性也是网络经济产生的最直接原因。亚马逊书店的首席执行官贝索斯一针见血地指出;“互联网的真正价值在于他将人们连接起来。网络经济又是知识经济。而知识经济的动力来源于知识创新,由于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会引发新一轮的网络革命,所以创新也是网络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灵魂。”

互联网的发展正对传统产业空间产生颠覆性、冲击性的影响。他指出,新的生产力会促进新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服务模式的产生,这使得老百姓从中受益,获得更加便利的生活方式。

网络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改变了长期以来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方式,改变了人与人的交往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今天,网络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集中表现。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可追溯到“信息革命”时代,它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电子银行结算业务的全球化,并在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高速公路建设的高潮中逐渐成型。这20年的时间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经济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各种网络的建成,为网络经济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综合性网络的建设是网络经济形成的标志。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经济在经历了持续高速增长10个年头以后,出现了放缓的迹象。例如,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网络股与高科技股的大幅调整及国内高科技股的下跌,引发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速下降,给网络经济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对网络经济发展的前景产生怀疑,失去发展网络经济的信心,就美国而言,GDP增长的比例与构成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新经济模式主导下的TMT及与之相关“新经济基础”产业和公司股票,依然是市场未来的最佳选择。

我们说网络经济代表了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不仅是因为它创造了美国经济长达10年的高增长奇迹,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为实现经济增长构筑起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提供了一种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的高效工具,营造了一种全球化经营环境。其真正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本身能够产生多少有形财富和利润,更重要的是它所营造的是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高社会发展能

力和经济创造能力提供一个平台,使所有产业都构建在一新的起点上,使企业有可能实现财富迅速积聚和跳跃式发展。新的网络经济浪潮将使信息产业不仅成为各产业的龙头,而且也将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将直接决定未来人类生存和国家的命运。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他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表现在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以及产业结构三方面。首先谈一下对宏观经济的作用:网络经济使经济周期和总体供求的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降低了通货膨胀率,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其实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成正比增长。而且网络经济提高了社会就业率。这种就业增加,是在不伴以通胀的条件下发生的。网络经济促进了人的思想进一步解放,使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进一步开拓。在微观方面:使产业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变革,使传统产业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强,降低了成本,促进了竞争,从而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是经济接近于完全竞争状态,是边际成本有递增变为递减,边际收益由递减变为递增。在产业结构方面的影响,网络经济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变化,是网络技术向传统产业内部渗透,形成了现代传统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投资趋向发生了重大变化。

我国网络经济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嘀嘀打车和快嘀打车为例,这种创新非常了得。现在,国内汽车制造厂也在研究互联网对汽车制造业产生影响。假设以后这种软件在互联网做服务的公司与出租汽车公司、租赁公司合作。很可能使每个人,能5分钟内让出租车随叫随到,再加上打车的费用与私家车持平或更低,如果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就很少有人买私家车了。而这对汽车行业将会产生极大的变化,这就是互联网发展所产生的颠覆性的影响。

网络经济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迅猛发展使网络产品和服务价格水平不断下降,质量、性能不断完善,以贸易信息带动我国外贸发展,使网络经济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信息产业已广泛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对传统产业来说,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产业内部改造,以迎接网络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成为我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重要战略之一。

网络虚拟银行的产生,不仅仅是现有金融业务的延伸或一般意义上的金融创新,网络银行的发展还对现有金融产生重要影响。

对银行业务的影响。首先,他推动了网络结算业务的扩大,而网络银行良好的结算方式和信誉,以及交易信誉的保证使得网络银行结算业务增长迅速。其次,网络将有效地降低银行的经营费用和管理成本。最后,它改变了银行的收入构成;对金融监管的影响。网络交易无国界性和网络支付工具的多元化,尤其是电子货币的出现,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由于网络支付工具发行主题的多元化,关于资金流动的限制性条款将很难得到有效执行,只有尽早制定技术标准,形成行业规则,才能逐步探索出有效的监管措施;金融交易市场的影响网络交易市场的出现使得这一切开始改观,人们可以全天候24小时随时采取适当措施来应对可能突发事件,决定买空卖空外汇,证券或期权。

网络经济对税收的影响。由于网络经济主体的分散化和虚拟化,交易金额的微型化,对交易适时以及适用税率,应缴纳税款和纳税人的认定的高成本,使得网络税收征管得不偿失。

网络经济对就业的影响。在网络经济的冲击下,人力资本将受到广泛重视,对此,各国均采取了针对人才的激励措施。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人们主动的去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改变旧观念,接受新知识,从而使就业者的知识含量迅猛增加。而对知识、技术要求较低的行业将逐步萎缩,就业人数也会相应减少。

网络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末。1997年4月杭州市新华书店开办了我国第一家网上书店,像一出正式开演的大戏,徐徐拉开了我国网络经济的大幕:继而在1998年3月北京一家公司第一次成功在网上卖出第一笔商品。我国网络经济尽管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起步晚,发育程度低,在规模和技术上都处于跟进者的地位,发展网络经济还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问题。

当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来临的时候,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必须随之变化,具有与这新事物所适应的观念才是其推动起不断发展的原始动力。这样才能适应性技术提出的要求,从而创造出一个有利于技术变革,鼓励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正确选择网络经济发展战略。要在深刻认识和把握网络经济运行的机制、规律、方式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

2.大力加强网络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网络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网络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状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改进和加强我国的网络经济础设施建设。3.建立一支适应网络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在深入分析和认识网络经济发展对新世纪劳动者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符合网络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网络经济发展人才。

4.积极推进对传统产业或企业的网络化改造。要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产业或企业进行网络化改造试点推动企业上网指导上网企业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形成安全、高效的网络经济发展技术保证系统。在充分认识国内外网络经济运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网企业特点研制、开发适应我国网络经济发展要求的技术保障系统确保网络经济安全。

6.加快制定网络经济发展政策。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网络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上网要求加快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网络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为我国网络经济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网络经济是一项新生事物,其技术发展速度很快,业务方式日新月异,因此,如何应对网络经济的挑战,制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政策,成为政府决策者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在吸收发达国家在网络经济发展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和需求,尽快制定发展网络经济的政策。在世界的潮流中,我们只有充分了利用网络经济,才能在发展的大潮中又好又快的发展经济,是我们中华民族用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岿然不动。

参考文献:

[1]濮小金司志刚:网络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姚学礼 刘秋丽: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探讨[J].安阳大学学报, 2007,(02)

篇3:产业经济学硕士论文

一、文化的经济化与文化产业

从概念上看,“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是指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文学和艺术等现象。在这里,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并列,但是一样蕴含着经济价值。广义的文化可以从不同学科进行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1871年,泰勒的描述性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具体包括知识、信仰、风俗、艺术、法律、道德,以及通过学习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2)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的历史性定义:文化是群体生活的社会遗传结构的总和,能够因群体人特定的历史生活和种族特点获得社会意义。(3)1905年,斯莫尔的心理性定义:文化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的人们使用的技术、机械、智力和精神才能的总和,以及其他为达到个人或社会目的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1]。

文化具有经济功能,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已经“经济化”、经济日趋“文化化”[2]。日本著名学者日下公人认为,在经历经济开发、社会开发和人才开发的时代后,开发文化经济价值的时代已经到来[2]。文化与产业相互渗透,必然出现文化产业化。所谓文化产业化,就是在保持文化原有功能和特征的前提下,以资产为纽带,以精神需求为方向,以相应物质为依托,把人类的知识、智力、信息、精神和艺术,加工成文化产品,并进行交换、消费和服务。

文化的产业化带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早在1944年,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发表《文化产业:欺骗公众的启蒙精神》一文,首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3]。西方文化经济的创始人之一大卫·索斯比认为,文化产业是通过具有创意的生产活动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具有知识产权,能够传递某些社会意义;文化产业实质上是指文化产品的经济功能,能够增加产出、促进就业、创造利润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4]。如今,文化产业已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和经济增长点,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中轴。因此,有人将信息产业称为“第四产业”,将文化产业称为“第五产业”[5]。当然,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的称谓可能不同,如美国的版权产业、欧盟的内容生产、英国的创意产业、日本的感性产业,我国台湾的创意文化产业。但不论称谓如何,文化产业的核心在于从事文化内容生产,经营符号性和信息性的产品,并实行以创意为手段的产业化运作。1999年,深圳在国内率先提出“文化立市”,2004年提出打造“设计之都”,2005年将文化产业确定为继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之后的第四支柱产业。目前,深圳已建成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集聚效应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45个,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以及占全市GDP的比例逐年上升。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2004年3月29日,国家统计局颁发《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将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1)核心层。包括新闻、广播、电影、电视、书报、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文艺表演、文化演出场馆、群众文化服务、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其他文化等。(2)外围层。包括互联网、旅行社服务、旅游景点文化服务、室内娱乐、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网吧、文化中介代理、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广告、会展服务等。(3)相关层。包括文具、照相器材、乐器、玩具、游艺器材、纸张、胶片胶卷、磁带、光盘、印刷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等。

二、文化的商品性与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

文化承载着各种社会关系,塑造了社会的理想人格,提升了个体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不过,文化的价值内涵常常表现为外在感知,并且被符号化和系统化。无论是音乐、舞蹈、服饰,还是节庆、晚会、习俗,都通过媒体表现出来,从而表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鲜明独特的个性,正是文化的绚丽特征和丰富内涵,产生了经济价值[6]。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仅体现为文化具有的表层服务功能,而且说明文化本身具有经济属性。

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在阿多诺对文化产业的界定中,特别强调:“文化工业的全部实践,在于把赤裸裸的盈利动机投放到各种文化形式上。”[7]1980年召开的蒙特利尔专家会议认为,一般说来,文化产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在产业和商业流水线上,文化产品和服务被生产或再生产,并且被储存或分销。由此表明,经济属性是文化产业存在的基础。

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首先表现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商品性。文化产品或服务是商品,具有商品的本质特征,在市场机制下通过竞争进行生产和交换,实现价值最大化。图1显示,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机制绝对有效,文化产业市场能够自发实现均衡,达到资源配置最大化。这时候,供给曲线为S,需求曲线为D,均衡点为E,均衡价格为P,均衡产出为OA。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文化生产企业的供给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处于平衡水平,即在均衡点上,既不存在文化产品或者服务的短缺,也不存在过剩。在这一框架内,文化产业只能依靠市场化运作来取得经济效益,没有其他途径可循。这是因为,如果出现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水平,文化产业的生产企业愿意提供的文化产品数量,将高于消费者即人民群众的购买意愿,就会出现文化产品或者服务的过剩,对价格施加向下的压力,直到达到均衡价格。同样,太低的价格会产生文化产品或者服务的短缺,消费者愿意出高价购买,也会促使价格上升到均衡水平。在这一情形下,文化产品和服务实行产业化运作,在利益的驱动下,生产者制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繁荣文化市场,带动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包括其“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经济效应。通过“区域联合”“产业集聚”等方式,分散的小规模文化产业生产体系相对集中,各个分散经营的文化企业被纳入统一有序的经营过程,形成强大的联合生产力,推动建立大规模文化市场生产体系。文化企业专业化联合体系,有利于形成专业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培育共同的劳动力市场,提高文化市场的经济效率。文化产业园是文化产业集聚的载体。20世纪90年代,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始起步,2007年后呈现爆发式增长。2008—2012年,我国共建成1 122座园区,年均增速为42.2%。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2 000多家文化产业园区,500多个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在这些文化产业园区,有336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具体包括以北京为主的首都创意产业集群,以上海为主辐射南京、杭州、苏州的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西安、重庆、成都为首的川陕创意产业集群,以昆明、大理、丽水为主的滇海创意产业集群,以长沙为核心的中部创意产业集群。深圳市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明显,部分区文化产业集聚体数量分布(如图2所示)。

三、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与现代经济的增长引擎

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的增长引擎。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文化产品日益成为居民消费的新热点,在生产、技术、投资、消费等方面表现出独具魅力的经济价值。可以预言,随着时代发展,文化产业终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高新技术的前沿产业。具体说来,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文化产业提升城市价值。在塑造城市价值方面,文化产业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文化企业发展,能够产生品牌效应,发挥城市经济价值;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能够提升文化氛围,发挥城市文化价值。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提升城市价值品牌,注入一股强劲的力量。一座城市拥有文化底蕴,就会拥有城市价值品牌,从而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占据制高点,为城市创造更多价值。例如,深圳大芬油画村依靠油画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龙岗区乃至整个深圳的文化品位和城市价值。目前,大芬村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国油画第一村”。有关数据表明,大芬油画村目前共有以油画为主的各类经营门店近1 200多家,居住在大芬村内的画家、画工1万多人,年产值近10亿元,约占全球油画市场份额的70%。

其次,文化产业增加经济增长点。城市日益成为文化资源聚集地,经济增长速度快,市场需求大。正由于此,文化产业以其独特优势,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文化产业体系大,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不仅能直接贡献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强大的辐射效应。如今,文化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文化产业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并且每年平均提高0.7~0.8个百分点。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全部高于经济发展速度。2009—2012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比同期GDP年均增速高2.9个百分点;1986—2010年,新加坡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9%,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2008—2012年,英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9%,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2.5个百分点;1995—2012年,中国香港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4%,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4个百分点[8]。

再次,文化产业调整经济结构。文化产业不仅能增加第三产业发展的总量,而且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文化产业是一种知识经济,属于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产业。通过文化产业,信息、技术、创意、知识相互融合,“资本”与“知本”协同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让文化资源融入经济运行,技术、知识、智力等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物质生产领域的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最终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0%以上。美国娱乐业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日本娱乐业的生产经营产值已经超过汽车工业产值,英国艺术业以170亿美元的产业规模与汽车工业不相上下。然而,我国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仅为33.6%,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迫切需要优化经济结构。根据霍夫曼系数等相关指标,广州、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需要考虑新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经济结构模型。

另外,文化产业缓解就业压力。文化产业对就业具有较强吸纳能力。发展文化产业,能够开辟新的就业空间,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从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率来看,该比率2013年全球为5.49%,约3/4的经济体为4%~7%,其中美国、俄罗斯、墨西哥、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超过7%[8]。目前,在深圳,文化创意企业约4万多家,从业人员约90万人,年度产品和服务出口额约30亿美元。

最后,文化产业辐射其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尤其是风景名胜、文化遗址以及博物馆等文化资源,对旅游、餐饮、时装等产业拉动作用大。在很多国家或地区,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当地居民和政府的重要经济来源。2012年墨西哥的文化旅游对GDP贡献率约8%;2012年西班牙文化旅游入境人数达15.9万人次,占入境游人数的50.7%;2011年新加坡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产出的乘数效应为1.43,对国民经济增加值的乘数效应0.58。也就是说,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文化产业支出,就可以为新加坡全国经济增加1.43个单位的产出、0.58个单位的增加值[8]。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日趋“文化化”,文化日益“经济化”。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带来了文化的产业化,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主要表现在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商品性,以及文化产业发展能够产生“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经济效应。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决定了文化的经济价值,这种价值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的增长点,能够提升城市价值,增加经济增长点,调整经济结构,缓解就业压力,辐射其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注意三点。(1)营造宽容环境,实现文化产品的“包容性增长”。在保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减少对内容生产的干预,使文化生产者能够在更大空间实现思维、创意和形式的跨越,提供更多优秀产品。当然,宽容不等于纵容,要坚决抵制敌视社会主义、宣扬消极主义的精神鸦片,保持文化领域的纯洁性和先进性。(2)减少对重复性作品的支持,提倡原创和协同创新。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文化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文化产品的快速增长。但在支持的同时,要鼓励学术创新、表演创新、技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加大对创新性和原创性的审查。对相同创意者要联合交叉,发挥各自所长,实现协同创新。(3)克服物质至上的思想,多出精品力作。精品的创作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文化生产者要不为眼球左右,不为物质利益诱导,平心静气埋首创作,一心一意创造精品,坚决反对造假之作、抄袭之作和平庸之作[9]。

参考文献

[1]郭莲.国外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J].大地,2002,(6).[2][日]日下公人.新文化产业论[M].范作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56.

[3]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89.

[4]大卫·索斯比.经济与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165.

[5]赵子忠.内容产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

[6]施惟达.民族文化的价值及其经济化[J].思想战线,2004,(3).

[7]阿多诺.文化研究:第1辑[M].高丙中,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96.

[8]世界主要经济体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课题组.世界主要经济体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特点[J].调研世界,2014,(10).

篇4:产业经济学硕士论文

一、关于文化产业园区概念内涵的界定

在西方国家,一般意义的文化产业园区指的是一种特定的地理区位,在这个区位内,城市的文化和娱乐设施等产业以最集中的方式出现。该区位有几个明显特点:一是文化与消费的结合;二是多种使用功能的结合,包括供人们工作、休闲和居住等功能;三是艺术与社区发展的结合。园区内的特殊活动可包括儿童玩乐的场所、图书馆、开放和非正式的娱乐场地等,园区鼓励文化运用和一定程度生产和消费的集中。

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区出现较晚,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比较滞后。一般来说,文化产业园区又称艺术园区、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集群等。文化产业园区是指与文化关联的众产业集聚的一个特定地理区域,该区域具有鲜明的文化形象,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等功能为一体,园区内形成了包括生产、发行和消费为一体的产供销文化产业链。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区主要特点表现在:一是园区内文化产业多以传媒产业为核心,其他各文化产业企业和学术研究等相关支撑机构共同集聚,使产业园区呈文化多样性特点;二是核心文化产业集群、外围文化产业集群和相关支撑机构等形成产业组合,相互联系,密切合作,产生明显的孵化效应和强大的整体辐射力,使产业园区呈功能多样化特点。

二、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概况

在我国,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6年,北京市率先提出将文化产业纳入城市文化发展的战略。之后不久,当全国许多地方还对“文化产业”感到茫然的时候,北京市便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领先性地提出了“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北京市在《2001-2005年文化建设发展纲要》中提出,要建设规模化的城市文化产业园区,要用推动和建设科技产业园区发展的力度和措施,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提供不低于高科技产业园区标准的发展条件。在之后的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文化环境建设专项规划》中,北京市又明确提出要“创作文化产业孵化器扶持和培养创新型文化企业”;在《2004-2008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利用多元资本推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新型文化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北京市对“文化产业园”建设的动议和目的,对全国各地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奠定了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雏形和发展模式。

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呈现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在发展模式上借鉴科技园区建设的经验,旨在存进对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二是在发展功能上,具有“孵化”文化产业的作用,即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一个发展平台;三是在资本运作上,体现金融支持的多元化。“文化产业园”的建设目的,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快捷的发展途径和运作平台,政府为平台建设提供政策、税收、信贷等多方支持;企业按照市场准入和发展原则,进入、组合并形成有机发展产业链;社会各界按照利益原则加入,并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文化产业园区在政策支撑、资源整合和社会支持的优势条件下,大力尽快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类型划分

围绕文化产业园建设的主要目的,各地根据政策、资源、生产、营运等诸多条件,组建了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园”。从园区性质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

1.政府主导型文化产业园区

此类园区,多为政府根据当地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政府经济发展设想和规划而建立,这类园区的建设主要服务于政府发展经济的意图,因而在政策支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比如四川成都的数字娱乐软件园,得到了四川省和成都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山东青岛的创意100产业园,是青岛市“十一五”期间发展创意产业的重点项目。

2.资源依托型文化产业园区

这类园区的建立和发展,一般立足于已有的文化资源,比如以大学为区位依托,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区位依托,以旅游文化遗址为区位依托等。大学是人才的聚集地和技术的发生器,是一个提供多元文化的相对开放的社区,因此依托大学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如上海市依托同济大学建成的杨浦区赤峰路建筑设计一条街;北京市建成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园和广州市建成的TCL(广州)文化产业基地,等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拥有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一批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在此聚集,科技与文化方面的智力型人才众多,因此最适宜发展文化和科技产业,是理想的文化产业园区依托资源。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内的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和辽宁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都属于这类产业园区。

3.租用改造型文化产业园区

在现代化城市改造进程中,城市中有一些被废弃的旧厂房和仓库,由于其面临闲置空间再改造的境遇,并且具有宽敞明亮的空间,在租金上又非常廉价,因此常成为文化产业园区的又一理想发展区。创业者租借这些园区,只需较低的入门费,便可白手起家开启事业之门。比如,我国北京大山子艺术区,以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798工厂的老厂房为依托;上海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创意产业园区,以上海20世纪30年代最典型的弄堂工厂群为依托;上海建国中路10号的“八号桥”创意产业园区,以上海汽车制动器公司的老厂房为依托,等等。这些创意产业集聚区,将文化产业与工业历史建筑保护以及文化旅游三者有机结合,实现了建筑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附:M50艺术产业园区(原上海春明粗纺厂)改造前后场景对照效果图】。

nlc202309031317

四、转变——以M50为典型代表的园区转型

1、老厂房功能的转变

M50艺术产业园经历了解放前的信合纱厂、解放后的十二毛纺织厂和春明粗纺厂。2001年第一位艺术家将工作室安置在此的时候,M50正式掀开了老厂房的转型序言,2003年登陆了美国时代周刊,2005年经信委挂牌M50创意园,2011年“品牌化、产业化”的大旗标志了老厂房转变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从传统制造业到现在的文化产业园区,老厂房的再利用成为工业史上一次最华丽的转身,机器的轰鸣声被艺术、设计、办公、展示所取代,工业厂房依然成为依托文化产业的平台,带给更多的文化产业工作者的是灵感、是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

2、经营者角色的转变

1992年,上海春明粗纺厂(M50艺术产业园)拥有1200名员工,全年产值1亿,利润几乎为为零。时隔二十年后,M50园区管理人员不到50人,全年经营收入2000余万,利润可达400万元。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园区人员的大幅锐减,从原来传统制造业的经营者已经将角色投入到经营园区运营、提供物业服务的新型服务业岗位。园区经营者不再是以前抓产量抓效益的思维模式,到了今时今日,园区的经营者更希望搭建起园区这个服务平台,为入驻的创意人士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更好的产业环境,打造园区的品牌效应,提升客户的业态水平。现在M50艺术产业园的经营者更多的是希望园区获得更多的荣誉、更好的口碑、更高的园区知名度,从2003年M50首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起,至今已获得了多个文化创意产业的最高荣誉,如2006年十大时尚地标之一、2007年“创意中国、和谐世界”年度最具品牌价值园区、2008年优秀创意产业聚集区、2008年度摩登上海老外眼中最上海地标、2009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奖、2010年AAA国家级旅游景区上海名牌、2010年AAA国家级旅游景区、2010年度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突出贡献奖、2010上海设计展城市理念开拓奖、“2011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年度大奖”优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金鼎奖、M50获上海市著名商标称号、2012上海设计之都年度品牌等等。

五、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1、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成就文化产业高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一批成熟的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愈加明显,同时培植了大批龙头企业,成就了一批文化产业高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据资料统计,截至目前,文化部共命名了1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命名了20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各省、

地市建成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一批新的文化产业园区正在建设和筹建中。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催生一批龙头企业,具备较强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如华强、保利、盛大、华侨城等从国家级示范园区(基地)脱颖而出;汉王科技、暴风影音、第一视频等北京文创骨干龙头企业在北京文化产业集聚区落户;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则集聚了浙江三分之二的电视剧制作机构,其中包括华谊兄弟、华策影视等国内首批文化上市企业。2010年,国家级示范园区(基地)总收入2500亿元,总利润逾365亿元,获得166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2011年,北京市21个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创收入的同比增速,高于全市文创产业收入同比增速近3个百分点;湖北省文化产业园创造年产值115.63亿元,实现利润10.67亿元。同时,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催生了一大批文化精品力作,如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区内企业先后推出了《集结号》、《潜伏》、《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众多影视精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文化产业富于智力、知识、技术和创意资源,产业链长,有利于转变经济结构,提升传统产业,增强其核心竞争力。而各地文化产业园区作为文化产业的集聚高地,正逐步体现其带动效应,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带动效应首先体现在对制造业的带动。比如,2008年,湖北义乌市政府批准建立义乌创意园,旨以创意经济提升义乌小商品附加值,目前,已入驻创意企业65家,到2011年底已实现创意产值7800多万元,带动相关行业产值10多亿元。带动效应同时体现在对城市经济的推动,盘活闲置土地后带来了更多的社会效益。比如,通过京棉二厂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北京莱锦创意产业园,每年收取租金3000万元,为京棉二厂解决离退休、下岗职工工资福利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一些文化产业园区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如陕西曲江文化新区,之前唐大明宫沉睡了1000多年,有10万百姓住在贫民窟里,建设文焕产业园区后迁出了10万居民,花了100多亿元改变了城市面貌,展示了大遗址,聚集了几十家博物馆、剧场和公园,优化了整体环境,极大地改善了西安城市的文化设施硬件。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不仅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对其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辐射影响。可以预见,文化产业园区大规模的迅速发展,必然将对各地经济社会的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今时代是文化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经济增长和地位提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要十分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大力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通过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大力促进地区和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品牌效益的不断提高,全面提升地区和城市的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由于文化产业园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要加强理论研究,完善配套政策,广开融资渠道,重视产业布局,做好资源整合,使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沿着健康和科学的轨道运行,从而有效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快速发展。

篇5:服装产业经济学论文

2016服装设计与工程课程论文——

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服装产业的转型报告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键入文字]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和世界的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现在经济常态背景下服装产业转型的未来趋势,特别结合了山东如意科技集团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目标、发展优势和产品销售绩效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结合以上的介绍和分析,本文接下来研究了服装产业的发展,我国服装产业发展现状,整个山东境内的纺织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最后结合服装产业现在面临的问题和现在发展状况,分析整个服装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转型方略。服装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将仍处于重要地位,服装产业发展的任务从以数量扩张为主转向以质量提高为主的新阶段,而服装消费也从产品消费走向品牌消费,消费结构的变化引导着服装产业的转型,此外,服装产业的集约化发展也将形成产业集群经济。

关键词:服装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现状,市场绩效,美特斯邦威,发展趋势

[键入文字]

目录

第一部分 产业发展概况

(一)服装产业的发展-----------3

(二)我国服装产业的现状-------3

(三)世界服装产业发展现状-----4 第二部分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一)中国服装的市场现状和特点.---4(二)市场结构--------------------5(三)市场行为-------------------6

(四)市场绩效------------------6 第三部分 品牌案例分析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的深入分析--------7 第四部分 产业发展趋势---------8

前言

本文主要对于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服装产业的发展、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及服装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一定的研究,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做了一些总结。

也通过对中国服装市场的现状分析,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的分析总结。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服装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服装作为服装行业的主要部分,在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进一步开放的促进下,市场 规模稳定增长。产生了区域化、个性化、国际化、品牌化的特点。对服装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程度和进入壁垒等做了一下研究总结。

另外,通过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对服装产业的特点及市场迹象了具体的分析,也

[键入文字]

对山东如意科技集团的经营方式做了深入剖析。

最后,依照笔者的理解,对服装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

正文:

第一部分 产业发展概况

(一)服装产业的发展 世界服装产业的发展

发达国家始终控制着服装贸易的高附加值领域,通常大量采用高科技纺织服装生产技术,提高面料的科技含量来充分发挥他们在面料生产方面的优势,扩大面料出口,并将从前以服装出口为主调整为以纺织品面料出口为主。他们主要从事高档时装的生产和流行款式设计,而将中低档产品,批量大、较低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转移到周边的一些劳动力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他们以这种方式完成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出口和进口依存度有提高的趋势。随着技术、资本、信息等要素的跨国流动,引发世界范围内服装区域结构的重大的变革,服装产业进一步向知识智力密集型方向转变。传统的纺织品服装商务经历数百年和数代演变,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贸易形势正逐渐让位于网络贸易和电子商务,这在缩短交易流程、节约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增加贸易机会和促进市场充分竞争等方面具有传统贸易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

20世纪后半叶中国服装产业的得到了全面发展。在此期间,中国的服装产量从1978年的6.7亿件增长到2000年的 116亿件,22年增长了近17倍,年平均递增速度达14%。目前,我国服装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各种服装生产品类齐全,服装产品生产制作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国内人均衣着消费从1987年的4.74元增长到2000年的 492元,市场上服装产品及其丰富,已由买方市场发展为买方市场。在充分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中国服装市场上也占有1/5的份额,服装出口从1978年的7.08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360.72亿美元,是1978年的50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的服装生产和

[键入文字]

出口大国。

(二)世界服装产业发展现状

对世界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国际纺织生产分工

纺织业国际化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是整个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贸易格局的一个缩影。总的来说,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利用各自拥有的要素优势,形成了互补性纺织品和服装生产的国际分工格局。经济发达国家依靠其雄厚的资本。领先的科技开发能力以及品牌效应,在新型化纤和高档面料的开发、生产、纺织染整加工的高度自动化以及服装的流行时尚设计方面咱有压倒性优势,积极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则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和一般加工能力,并拥有这些方面的相对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加工业。

2,国际纺织品服装生产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纺织面料才能出不穷,如大豆纤维的出现,将一改人们对传统纺织面料的依赖;各种各样的仿真面料足以以假乱真,因而是的人造纤维消费增长迅速;科学技术不断突破使纤维结构发生根本的变化,纤维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给纺织工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空间;世界经济区域结构调整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纺织服装业提供了进一步的发展机遇;纺织品服装贸易回归自由贸易体制的过程,为世界纺织工业结构和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

(三)我国服装产业的现状

我国服装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为遍布全球的公司生产越来越多的产品,从“世界工厂”、“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设计”转变,经历了不同寻常充满机遇的20年,形成了自己的服装产业体系。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市场之一,国内服装市场已成为常态的买方市场,需求约束型经济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据调查,我国现有服装生产企业4.7万家,从业人员399万,年服装生产能力(不含针织服装)138亿件,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服装产业在经历了产品经营、品牌经营、资本经营和资源经营四个阶段之后,已经或正在实现由家族作坊向工厂式管理、由工厂式管理向集团化管理、由集团

[键入文字]

化管理向股份制管理的跨跃阶段,从而使竞争和产业整合的力量对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中国服装业品牌,其价值首先体现在整合的态势上,我国服装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出口数量增大

今年来我国服装产品的结构和档次略有提高;出口产品的成本增长和交易成本也有所上升;原材料价格的涨价等,使我国服装出口的区域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向亚洲出IZZl减少,对欧盟、拉美地区的出口数量有了比较大的增长。企业要关注出口格局的变化,做好成本控制,多做高档产品,同时有侧重点地把握好贸易出IZl方向,才能使服装产业更好的发展。

(二)单项投资规模扩大

近年服装产业发展过程中,从施工的数量和投资规模的比例来看,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明显扩大。国内的服装企业在外资关注国内市场的同时,应该看到,至2005年6月以来增势明显回落,这个趋势将会影响到我们的服装企业发展,因此原来做外销的一些企业和品牌开始关注经营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将成为服装生产效益的主要增长点。

(三)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中西部的崛起正在突显,服装的产业结构正在向中西部转移,这也是我国服装产业发展规划当中的一部分。随着人均GDP增长,由于资源和成本受到~定程度的影响,沿海城市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受到了很大限制,结构转移在所难免,在一些交通便利、有较强的加工基础,同时又具有较高信誉度的一些中西部地区的服装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同时,现在我国服装产业发展中也存在不足:如缺乏自主的设计风格、)日益增大的库存压力、服装品牌含金量不高等。第二部分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一)中国服装的市场现状和特点.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服装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服装作为服装行业的主要部分,在中国女性消费观念进一步开放的促进下,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经济的持续增长大大地增加了女性的消费能力,这为服装业的发展带来了新

[键入文字] 的增长空间。据统计,2004年我国服装产量418亿件套,其中女性时装250亿件,占60%,比上年增长10.29%。2005年1~11月,我国服装产量就达到了315亿件套。2004年1~10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商场共销售服装5023万件,比2003年同期增长8.1%,服装销售量占全部服装销量的28%,市场销量所占的比重仍居各类服装品牌第一名。尽管目前中国服装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其发展十分迅速,前景广阔。从国内服装业的发展来看,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一)区域化

中国服装经过多年发展,集约化程度逐渐提升,形成了杭派、粤派、海派、闽派、汉派等几大派别,各派都凭借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因此产品设计的区域特征十分明显。比如杭州服装,具有浓重的江南水乡文化气息;粤派由于临近港澳地区,时尚感较强;汉派则以颜色鲜艳为特色等等。各地服装凭借自己显著的区域特点,推广区域品牌,形成一定规模后,开始进军目标城市。

(二)个性化

追求自我风格和完美已成为当今消费者着装的主流。摆脱了传统观念束缚的中国女性正以新的姿态扮演着社会角色,服装作为表达自我个性及自我追求的外在显示,女性着装意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色彩、款式最能表达人的个性,中国女性对独特的色彩搭配和款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个性特征的服装是当前消费者的首选,而个性化也成为了服装生产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三)国际化

凭借劳动力低廉的比较优势,我国服装业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外贸加工和“贴牌”生产规模的扩大也将国外先进的服装设计理念带到了中国,与国际接轨已成为中国服装出口的显著特征。在欧美,无论是在沃尔玛、卡玛特、TARGET这样的大型超市,还是遍布街头的专业店和折扣店,都经常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中国服装。

(四)品牌化

我国的服装市场品牌优势逐渐突,消费者的选择正向知名品牌集中,据官方的信息显示,服装消费的前十位都是知名品牌,而品牌的前五位则都是国外品牌,分别是艾格、ONLY、ESPRIT、艾格周末和VEROMODA。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96%、[键入文字]

3.74%、3.71%、3.01%、1.99%。这种品牌集中化的表现,也提醒了中国服装的自主品牌需要努力赶超,才能与国外服装品牌抗衡。

(二)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表现及特征。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程度和进入壁垒等。

1.1服装业的市场集中度

据统计,2003年全年我国服装的前十名综合占有率之和仅为1 5%,而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来看,男西服的前十名综合占有率之和多为35%以上,童装的多为30%以上,而服装的前十综合占有率之和多在15%以下徘徊。由此看到,我国服装业的集中度低,属于“完全竞争”型市场结构。

1.2 服装产品差别化程度

人们在购买服装时考虑的因素依次是:价格、款式、品牌、原料、加工工艺等,可以看到品牌排在第三,在这些购买标准中,除“品牌”外,对于大中小服装企业来说,相互间并无明显优劣势差异,相反中小企业以其灵活性、低风险、补货快更能满足服装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要求。综上分析笔者认为,服装产品更易于形成差别化程度低的现象。

1.3服装产业进入壁垒

由于服装业相对男装业来说所需投入资金略少,风险低,在大城市中,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各类服装机械及面辅料等生产资料较易取得,劳动力市场繁荣,因此人们通常说服装业是一个“低门槛”的行业,因此服装相对其他服装的进出壁垒更低,造成了服装的中小企业众多,民营企业众多,这也决定了在达到一定规模后,这些企业往往会转而经营其他非服装类产品,因此服装的品牌更替速度很快。

服装业的市场结构特点是:市场集中度很低,产品差别化程度低,技术含量低产业的进入壁垒低,导致了中小企业众多,无垄断性竞争,因此对价格的控制力几乎没有,这也就是各类价格联盟常常短命的原因。(三)市场行为 价格行为

[键入文字]

由于服装的完全竞争型市场结构,服装业目前采用最多的市场行为即价格行为。据统计,降价销售已使服装价格持续走低,据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人选择在服装换季打折时购买。诚然,过季,断档和残次服装打折是正常的,然而目前打折已无淡旺季之分,相当一部分新上市服装也是以打折来推动销售,这势必会造成企业利润减少,影响品牌培育、新产品开发和设计的投入,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企业应更多地采取其他竞争行为。产品差别化的竞争行为

(1)服装产品类型的差别化开发,如根据人们在不同生活环境中要求的不同着装,可以分为旅游装、职业装、居家休闲装、健身装及周五休闲化职业装等;(2)顾客类型的差别化产品开发,如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顾客开发出不同系列的产品,(四)市场绩效

服装行业的市场行为应逐步从初级的价格行为过渡到产品差别化竞争行为,及更高的提高进入壁垒行为。大中小服装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不同现状,选择适合的发展战略,找到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定位。从而形成整个服装行业的合理规模结构,达到合理的利润率及良性的发展状态。从而促使整个服装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

我省行业现状

一、行业现状

(一)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我省是全国主要的纺织工业大省,拥有棉纺织、印染、毛纺织、麻纺织和家用纺织制成品、针织品、服装、化学纤维、纺织机械等子行业在内的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4344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37亿元、利税1089.8亿元、利润712.7亿元,完成出口额216亿美元,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纺织服装业从业人员180余万人。

(二)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目前,全省纺织服装行业共有省级以上纺织服装产业集群30个,其中国家级产业集群21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8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78个,及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名牌。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8个,[键入文字]

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

2010年以来,我省纺织服装行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发明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5项(其中一等奖13项)。

(三)拥有一批标杆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我省纺织服装行业在各领域均涌现出一批标杆式企业。在2012~2013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企业中,我省有69户,占15%,其中,前5位中我省占有3席。

(四)产品销售市场广阔。我省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遍及五大洲,出口市场按出口额排序依次为:日本、美国、欧盟、非洲、韩国、东盟、香港、澳大利亚,以上市场占全省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85%左右。内销市场特别是纱、布等初加工产品的销售市场,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一带。第三部分 品牌案例分析

企业的竞争优势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企业通过培育自身资源和能力,获取外部可寻资源,并综合加以利用,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性能力;在竞争性的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

企业的竞争力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

第二层面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部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

第三层面是核心层,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

第一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通过 分析如意集团的案例,了解在企业的发展中如何实现发展战略。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是多元持股的大型中外合资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纺织产业突出贡献企业,全国纺织十佳经济效益支柱企业,中国毛纺织最具竞争力十强企业,山东省百家重点企业集团。其前身为始建于1972年的山东济宁毛纺织厂,是全球知名的创新型技术纺织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获得了数百项专利技术和创新成[键入文字]

果,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列为毛纺行业国家级新产品开发基地。继2002年“赛络菲尔纺纱技术及系列产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历时7年研究的“如意纺”纺纱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全球服装奢侈品品牌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集团资产总额131亿元,拥有国内A股和日本东京主板2个上市公司。旗下拥有20个全资和控股子公司,职工3万人,2011年营业收入153亿元。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的374名,综合竞争力居中国纺织服装500强前五位,出口创汇居行业百强前五位,主营业务收入居行业前十位。公司涉及毛条制造、毛精纺、服装、棉纺织、棉印染、针织、化学纤维、牛仔布、家纺、房地产等产业,目前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毛纺服装产业链和棉纺印染产业链。如意集团旗下涉及兔毛纺纱、纺织服装、棉纺织、棉印染、针织、纤维、牛仔布、房地产等产业,成为国内知名的纺织相关多元化产业集团。集团资产总额55亿元,职工近2万人。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利税7.4亿元,进出口总额4.3亿美元。

“如意”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产品先后获“中国名牌”和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等称号。在国内首家获得世界第一视觉博览会——法国PV展会参展资格,为中国纺织面料企业赢得了全球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发布权。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坚持高端产品定位,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内少数几家可与欧美、日本等高档面料相抗衡的企业。

如意集团现拥有进出口自主权,通过ISO9001和ISO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

14001认证。集团拥有强大的核心技术及科技创新优势,产品多次获国家金质奖、国家银质奖。如意服装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国家出口免验”产品,“如意”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获“中国名牌”和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称号。2001年,如意集团在济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兴建了如意高新技术工业园,占地1000亩,园区分为高新技术纺织材料区;功能化服装区;其它高新技术产业区;研发中心等,现已全部竣工投产。

2005年在重庆万州区建设50万锭中国技术纺织基地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

项目,成为国内乃至世界最大的紧密纺生产基地。按照实施百亿工程,打造百年如意的战略规划,“十一五”期间,集团将保持企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强抓机遇,乘势

[键入文字]

而上,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全球优质纺织品供应商,做中国纺织相关产业的领先者和高档精品的提供者。

2015年3月27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处于立案调查阶段,如有被认定为欺诈发行或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的,将按照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要求启动退市机制。[1]

产品销售

山东如意集团进出口公司是全权负责如意集团进出口业务的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

公司。自1992年批准拥有纺织品及纺织原料进出口业务自主经营权以来,在进出口业务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经营实绩。公司开展的进口业务主要有羊毛条、原羊毛、涤纶、染化料等纺织原料的进口,贸易国别主要有澳大利亚、意大利、南非、美国等。公司开展的出口业务主要包括各类精纺呢绒面料,精粗纺毛纱线、男西裤等几大类产品。其中精纺呢绒面料及精粗纺毛纱线由拥有450万米高档精纺呢绒面料生产能力的生产实体提供。产品分为全毛产品、毛涤混纺产品、马海毛产品、弹性毛织物等类别。男西套装及男西裤由拥有年产30万套(件)高档西服套装生产线的山东如意服装有限公司提供,产品质量居于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近两年来,集团公司开发的多类新型的精纺呢绒面料在国内外面料与服装展示会,赢得了各国客商的普遍赞誉。其中,莱卡弹性毛织物、赛络菲尔毛织物等品种已风靡全球。公司开展的贸易范围已涉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香港、韩国、日本、新加坡、中东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山东如意集团进出口公司愿以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及良好的商业信誉与各国朋友联手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留人措施

如意集团积极营造吸引和稳定人才的机制和文化氛围,实行以人为本的长效激励,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激发广大人员的创造热情。对各类人才既讲贡献又讲待遇;既给予物质激励又给予精神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实现人才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物质激励,待遇留人。人才加大对企业的贡献,企业加大对人才的回报,这必将促进人才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如意提倡奉献精神,但决不苛求人才面对奉献、付出与回报的错位无怨无悔,而是建立起贡献与个人收入待遇挂钩的分配机制,实行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报酬。如意建立完善了向管理决策层、技术创新层及营销层等层面关键人才倾斜的薪酬政策制度及配套考核措施,出台针对技术创新人才的奖励办法;根据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包括奖金、汽车和住房等;对所有专业人才和管理人员提供买房贷款补贴;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免费提供高级住房、配备工作用车、电脑

[键入文字]

及通讯工具;同时还对相关人员提供带薪修假疗养、出国考察及免费的进修和学术交流机会。另外,公司正酝酿期权奖励方案。

柔性管理,感情留人。人文精神的回归是时代的呼唤,管理的实质是管人,但管人不是靠一纸契约,而是要“管心”。如意秉承儒家文化思想内涵,以“从严求实,至诚至善”为企业理念,强调“仁”,推崇“礼”,倡导德,以人为本,追求和谐。在人才的管理机制上,实行柔性管理,以情感人,以德育人,强调管理的“感情投资”,形成了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互相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实现了情感的交流和心理的沟通。

公司通过“与总裁面对面”、大学生联欢会、餐会、专家座谈会、一对一帮辅等多种形式与人才进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及生活状况,对其家庭生活、住房、子女上学就业等问题给予特别的关照,排忧解难。公司设有星级标准的专家公寓,为来如意工作的国内外专家提供像家一样的温馨服务,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如意的温馨,消除“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情绪;公司为大学生公寓所有房间安装电话、宽带网和家电,并注意解决家在外地大学生们的实际困难,例如公司为青年人才举办隆重的婚礼,领导亲自主婚和证婚,并送上贺礼表示祝贺;公司还专门设立一个奖项叫“亲善奖”,以表彰人才的家属们对其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这一点比奖励人才本人更具激励效应。总之,如意通过各种极富“人情”味的举措稳定了人心,形成了一种在政治上爱护人才、在工作上支持人才、在生活上关心人才、在人格上尊重人才、在心理上满足人才的氛围,让广大人才真正感受到公司的关怀和集体的温暖。

精神激励,事业留人。每位人才都会看重发展机会,精神、荣誉、事业的激励更具长期性。如意集团用人不拘一格,放手使用,“有多大能力,就给多大舞台”,为人才提供能施展其才华的天地,支持人才成就事业,让人才感到人生有奔头,工作有劲头,在如意大业这个舞台上能体现其人生的价值,实现其人生的目标。近几年,对引进的高层次的人才直接给予高层职位,对硕士生研究生刚一分来就安排中层以上职位,对大学毕业生有目的培养,三年一个部门经理。同时,如意近两年高速扩张,建立纺织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启动了诸多产业项目,形成了至大规模和至强实力的产业“航母”,为优秀人才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比单一小型企业更具发展空间,况且产业项目工作本身就对人才具有极强的激励性和挑战性,各产业项目的持续推进和不断成功,为企业赢得了实力,给参与其中的技术管理人员自身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成就了一批优秀技术专家和管理骨干。

此外,公司还注重精神层面的激励,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优秀人才,每年都评出如意的功勋人物、杰出人才和劳动模范,把他们当作企业的精英、时代的楷模和最受尊敬的人,大力表彰和宣扬其光辉业绩。公司还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参选各级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的代表和委员,推荐参与行业、社会兼职及国家省市级荣誉的评选,让他们在报上有名,在舞台上闪光,享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荣誉,切实感受到光荣和自豪

发展目标

争取在十年内,成为中国纺织相关产业的领先者;国际纺织产品的创新者

[键入文字]

发展优势 编辑

集团具有巨大的发展优势和空间,其成功的运作实践、高速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

发展态势成为当今中国走向世界的一面旗帜。

核心技术优势:自主研发能力最强、自主创新项目最多、科技含量最高

人才资源优势:两位院士、七位博士、20位硕士,且有人才储备库及支持保障系统,“双百”工程已启动

企业文化优势:“从严求实、至诚至善”的文化理念,“追求完美、挑战极限”的企业追求,无坚不摧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第四部分 产业发展趋势

服装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将仍处于重要地位,服装产业发展的任务从以数量扩张为主转向以质量提高为主的新阶段,而服装消费也从产品消费走向品牌消费,消费结构的变化引导着服装产业的升级,此外,服装产业的集约化发展也将形成产业集群经济。

现代服装产业已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所有的纺织服装强国都是发达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服装产业正在转向控制信息、技术和销售等环节,采取国外加工的国际化生产经营战略。

此外,“科技兴业”再掀高潮。以“节能、高速、智能化、专用化、多工序集成化”为主流的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全面铺开。优势企业技术改造则以信息化全流程改造、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特征。流程再造、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软科技的研发、应用将逐步升温。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行业为平台、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将有所突破。

结论:在21世纪的今天,服装产业也随着世界的发展而发展到现在这个状态,虽然服装产业不再是一个国家的支柱型产业,但它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的多样化,也产生了很好的市场绩效,[键入文字]

科技水平的发展,也在服装产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相信,服装产业的未来发展,也将越来越光明。

中国(即墨)服装品牌孵化中心

中国(即墨)服装品牌孵化中心依托纺织服装优势产业,重点以纺织服装产业的创意设计、品牌运作、电商孵化等为主要业态的全国首家国字号纺织服装专业孵化器

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我市聚集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最具可复制性的产业集群。为促进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快速扩张规模、加快转型升级,我市将高标准打造中国(即墨)服装品牌孵化中心,这是目前全国首家国字号纺织服装专业孵化器。

孵化中心位于鹤山路世贸商都4-14层,面积12000平方米,按照“政府扶持,中心主办,市场运作,集中管理,突出特色,区域共享”的建设原则,依托我市纺织服装优势产业,重点以纺织服装产业的创意设计、品牌运作、电商孵化等为主要业态。

中心配备新品发布厅、模特走秀T台、摄影室、网络机房、打版打样中心、成果展示厅、面料中心、多功能会议室以及完善的办公设施等,拥有现场直播和360°全景演示功能。中心将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品牌发展联盟、创意设计机构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等专业化机构,为入孵企业和创业群体提供智力支持。同时高标准建设网络服务平台,将人才平台、科技平台、金融平台以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融为一体,为入孵企业提供行业资讯、数据查询、人力资源、品牌推介、创意设计、管理培训、融资服务、科技创新、市场开拓、法律服务、创业辅导、政务服务以及电商服务等全方位服务。另外,入孵企业和创业者还可享受房租、品牌、创意设计、技术创新、融资、人才培训、市场营销以及降低税费等方面多重优惠政策,优先享受上级和我市各类奖励和项目资金支持。

孵化中心将为企业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完善的办公设备、优质的专业资源、全面的政府服务、顶级的创业培训。目前中心正在开展招商招驻工作。招驻对象主要包括:即墨本地注册、纳税纺织服装服饰企业、纺织服装相关行业创业群体;涉企服务中介机构,重点招驻融资担保、创业辅导、技术支持、外贸服务、电子商务、管理咨询、评估认证、工商注册、财税咨询、财务会计、法律援助等中介服务机构;品牌、创意、设计专业服务机构。

据孵化中心负责人介绍,8月底,孵化中心将开始试运营,相关机构和人员陆续入驻,9月份正式挂牌运行。预计到“十二五”末,孵化中心将孵化培育中小企业200家以上,纺织服装自主品牌100个以上,电子商务业户200家以上,为600名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孵化机会,对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卢迅)

即墨服装品牌孵化中心启动不久,就促成了一单大生意:帮即发集团寻找服装品牌运营团队,请来了韩国36.5度品牌策划机构,双方初步达成协议。

[键入文字]

今年以来,品牌孵化器颇为引人注目,据了解,这是国内首个纺织产业品牌孵化中心,在纺织服装产业堪称开风气之先,而对于长期处于“名牌不名”窘状中的即墨纺服产业来说,这也是被寄予厚望的一件事情,当地业界以及众多服装民企都期望藉此有所作为!

“目前已有152家企业入驻!”即墨市工信局副局长赵瑞林欣喜地介绍,这栋大厦的4到14层都是孵化中心,围绕促进品牌升级,这里提供创意设计、品牌运作、电商孵化服务,已累计入驻创业群体53家、设计机构26家。孵化中心整合了许多服务,涵盖政策、融资、中介方方面面。

“代工大户”借力运营品牌

“这里是为小微企业服务的,没想到大企业即发首先介入进来。”即墨服装品牌孵化中心项目部主任王卫玉笑着说。把针织内衣的外贸代工经营得风生水起的即发集团,终于决定改变“代工者”的角色,在自主品牌运营上尝试一下。即发集团总经理杨为东告诉记者,即发已迈入重要转型期,即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在产品设计、创意、企划、物流、仓储、配送等这些服务端,都需要整合性的资源平台,即墨服装品牌孵化器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杨为东介绍,通过品牌孵化中心,即发首先“邂逅”的是一家北京网络公司。该公司经理郑鹭介绍道,随着线上线下销售的融合成为大趋势,即发也全面启动“触网”战略,期望通过网络营销来弥补自身在销售环节长期的不足。即发集团在大厦604房间入驻,“政策非常优惠,第一年,房租免费,上网免费,物业免费。”杨为东说。

王卫玉分析,即墨针织服装在制造上是数一数二的,企业众多,集聚度特别强,从染整、面料到缝纫等生产环节具备较强的能力,但整个产业链的两端:研发设计、品牌推广是明显的短板。目前这个品牌孵化中心,就是在培育、整合品牌运营、电商服务、创意设计这方面的资源上下力气,为即墨纺服产业升级提供服务。

打造研发设计高地

进入品牌孵化中心后,不少企业和张黎明一样,有了“来电的感觉”:和设计研发单位一接触就碰撞出了火花!

[键入文字]

张黎明的隔壁邻居是英保尔设计研发公司,去年刚给汕头的一家服装企业搞过产品设计、品牌规划,那家企业的销售额从2亿元增加到5亿元。

英保尔认为,电商产品一定要有品牌规划,产品要有故事。如果能做到每款产品有一个连续的故事,销售量有望翻番!

“设计研发单位应在市场前沿加强与市场的对接。”张黎明分析,著名的韩国东大门市场,边上就有一流设计师团队在此驻点,这里由韩国政府投资,专门为50名韩国著名设计师提供场所,在东大门市场建了设计师大厦,他们在这里可以了解到来自欧洲的、国际最新的流行款式、产品,然后即时进行新的改造、设计。比如,把欧洲版型改成亚洲版型等等,“设计师设计好的服装,旁边的工厂很快就赶制好,接着就从东大门销走了!”张黎明说,在那里研发设计与生产、市场的衔接达到了一个非常高效的境界。

毋庸置疑,目前即墨的这个品牌孵化中心,也在倾心打造这样的研发设计高地。

本土电商找到“集聚地”

日前,青岛电商同业交流会在品牌孵化中心举行,数百位业内人士莅临,青岛智青春电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黎明感慨道,想不到这里会成为青岛电商的集聚地。

孵化中心项目部主任王卫玉介绍,中心投资130万元精心打造“中国服装[4.51% 资金 研报]品牌孵化中心”网站。在这个网站,除了制造环节不能实现,从研发设计、品牌运作到融资等等,所有的事情都能做成!目前孵化中心的上百家企业有链接窗口。

张黎明说,我们做电商的,一直在找“群”,找圈子,青岛电商从业者已为数不少,但一直单打独斗,和杭州等南方城市比,形不成更大的集聚力。这位80后电商告诉记者,他是销欧美学院风童装的,手里握有一笔大的订单,但一直为下游厂家凑不足生产能力而发愁,而入驻品牌孵化中心后,很快就找到了合作者。

“孵化中心提供了一个特棒的圈子!”张黎明感慨。比如这里的纺织面料馆,与国际最新潮流同步,与国家面料馆共享资源,每块材料后面都有厂家联系电话,订货快捷。选好面料你可以找设计师打款式,找厂家下单,不出大楼就可以把一切搞定。

[键入文字]

新艺通工艺品公司总经理张所栋,是青岛阿里巴巴第一批诚信通会员,2005年开始从事电商,2012年他开的天猫店年销售额300万元,销售“亿艺通”服饰,去年又连开了3家店,今年想开第五家天猫店,扩张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货源不足。张所栋说,“现在到了这里,大家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圈,解决货源不再是问题!”如今他有了更大的梦想:自主开发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利用这个平台实现一个淘宝店主的产业升级梦想。

参考文献

1.《服装产业经济学》宁俊,中国纺织出版社

篇6:产业经济学论文(三)

芝麻在我省由于受种种原因影响,造成目前农民种植积极性较差、种植面积大量减少、加工产品质量差、产品种类单

一、芝麻产业的产业链不强,严重影响我省的芝麻生产、加工和芝麻产业化发展。通过对我省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出制约我省芝麻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具体如下:

1政府重视不够

2芝麻种植分散、种植的积极性差、技术落后

3机械化程度低

4新成果转化率低、缺乏抗病耐渍和专用品种

5加工产品的种类单一

6质量安全问题还没有引起重视

7产业链不强

四.促进河南省芝麻产业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进芝麻产业化发展

通过对制约我省芝麻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其根本原因,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得出,推进我省的芝麻产业化发展,能更好的协调芝麻产业的相关主体的协作发展,形成良性的、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能从根本上提高我省芝麻产业的整体水平。对于我省的芝麻产业化发展,建议如下:

a进行芝麻产业发展规划

b完善芝麻产业政策。

c建立芝麻产业协会

d大力推行有利于芝麻产业化发展的模式

2加大芝麻及芝麻相关产业科研投入

加大科研投入,强化品种创新,大力开展芝麻“专用型”品种选育,应以高含油量、高蛋白、高芝麻素、高产抗逆为育种目标,培育“专用型”品种,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要。应该设立芝麻加工产品、加工技术、以及芝麻生产、加工设备的专业科研机构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通过设立这些专业科研机构,研发出芝麻相关的新设备、新技术、新产品,推进芝麻生产和芝麻加工环节的整体水平。建议如下:

a加强芝麻“专用型”品种选育

b大力增加芝麻相关产业的科研能力建立健各级农技推广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各级政府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各级农技推广体系。.积极拓宽推广渠道和方式,提高推广积极性,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加强企业、推广部门与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积极普及和应用新成果,以实现科技成果更好的为芝麻产业发展服务。

4改善芝麻生产,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芝麻是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特别是在芝麻生产方面。但现由于芝麻产业存在的问题,造成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省内外的市场的需求,使这一优势产品没有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中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关部门应该重视芝麻生产,应做到:

a提高农民的芝麻生产意识

b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抗灾能力

c积极扩大芝麻生产

d推广标准化生产

e扩大良种繁育和种植规模

f大力发展芝麻加工业

5.发展芝麻加工业具体建议如下:

a建设原料生产供应基地,保证原料品质

b继续发展传统和特色芝麻加工产业

c大力拓宽产品种类

d搞活流通、开拓市场

e增强品牌意识、加大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1]焦鸿廷,路风银.河南省芝麻发展前景及对策.河南农业科学.文章编号:1004-3268

(2006)02—0053-0

2[2]杨湄,黄凤洪.中国芝麻产业现状与存在问题、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中国油脂.2009

年第34卷第一期

[3]郭鹏燕.我国芝麻市场前景分析与发展对策.陕西农业科学.2007.0

2[41梁少华.芝麻加工贸易现状及技术需求的调研.中国油脂.2009

[5]赵华.平舆县白芝麻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种业导刊

[6]吴洋.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内蒙古统计2009·l

[7]李伟峰.周口市芝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农业科技通讯.2009.8

[8]阚跃峰.驻马店市芝麻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中国种业.2008年,第4期

[9]王永宏:我国芝麻生产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河南农业科学。2010.1

2[10]中国农业信息网

后记

通过本次论文的写作,让我对芝麻产业的背景,生产发展现状,制约因素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了解到我省无论是从地理方面还是从气候方面都有利于芝麻的种植和生长。且种植历史悠久,农民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下面就我找到的论文与产业经济学之间的3小点联系说一下:

1.我省种植的芝麻,籽粒饱满、口感好、后味香醇,这种优质芝麻在产业经济学上可以表现为产品差异化,购买者对某一产品比对其他产品更喜欢,在相同价格下,购买者会首先购买此产品而不购买彼产品。特别是我省平舆的芝麻素有“中原百谷首,平舆芝麻王”的美誉,会促使购买者更喜欢购买这个地区的芝麻。

2.进出口结构是一个同区域配置结构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表1中可以看出由于国内消费量不断增加,国内芝麻市场供不应求,致使但2003年后,我国芝麻出口量下滑,进口量递增,进出口结构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3.从表4中可以看出2006—2008年我国芝麻生产成本及单价总体增高,每公顷纯收益也在逐年增高,投入产出比在2007年达到最高值。投入产出比也在一定条件下反映了我国在世界的技术经济地位。

文章有80后印象 和 点点网 整理,欢迎大家下载!

“80后印象网”由河南工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七名大三在校生创建。立

上一篇:科技的震撼力作文700字下一篇:等那花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