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产业结构论文

2022-04-21

摘要:采用2004年和2011年全国265个城市的截面数据,提出制造业集聚理论的三维分析框架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制造业集聚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交通运输、城市规模对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依次递减,提高知识密集度反而会降低制造业集聚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市经济学产业结构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城市经济学产业结构论文 篇1: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暨中国城市持续、协调、科学发展高层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

韩 正 周道炯 王茂林 龙永枢 罗海藩 万良适

高尚全 黎子流 乌 杰 柯茂盛 孟立正 辛树森

苏文川 熊建平 江绵康 李京文 王振中 钱达仁

等出席开幕式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顾秀莲为中国城市

经济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题词

周道炯会长致开幕词 韩正市长致欢迎词

王茂林第一副会长作主旨报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

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刊讯 记者李翔报道: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与上海市城市经济学会主办的“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暨中国城市持续、协调、科学发展高层论坛”2006年9月8日上午在上海隆重召开。韩正、周道炯、王茂林、龙永枢、罗海藩、万良适、高尚全、黎子流、乌杰、柯茂盛、孟立正、辛树森、苏文川、熊建平、江绵康、李京文、王振中、钱达仁在主席台就座。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官员、各省市城市经济学会代表、学会理事、企业领导、专家学者及来宾共二百三十余人参加会议。杨重光、林凌、梅俊林、宁黎明、吴建行、张巨功、朱铁臻等领导同志和专家也参加了开幕式活动。庆典开幕式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龙永枢主持。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周道炯致开幕词。周道炯会长说,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这一历史的重要时刻,共同探讨研究城市持续、协调、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和谐,是非常适时的,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城市的发展战略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城市的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国家的经济繁荣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

(全文另发)

上海市人民政府韩正市长在欢迎词中首先对庆典活动在上海举行表示了衷心的祝贺,对学会二十年来在探索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理论,积极推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促进中国城市合作,提高中国城市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做出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和贡献表示了肯定。韩正市长说,这二十年是上海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上海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特大型城市发展之路。展望未来,上海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上海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自主创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社会和谐发展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和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全文另发)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二十周年庆典之际,学会收到国家领导人、各地政府、各界领导和友好单位为大会发来的题词与贺信,大会主持人龙永枢副会长宣读了部分题词与贺词,他们分别是: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名誉会长李铁映的题词:“走中国城市化道路”。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名誉顾问顾秀莲的题词:“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推进城市经济发展”。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储波的贺信:“祝贺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成立20周年!城市是人类发展的载体,是现代文明的象征。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越办越好,为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做出新的贡献。”

另外向大会发来贺信的还有:丽江市人民政府、衡水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产力学会、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海尔集团等。

中国建设银行辛树森副行长在致辞中向本次庆典和论坛的举办表达了良好的祝愿。她说,中国建设银行一向以支持国家基本建设为特色,坚持把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现代生活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和服务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今后,建设银行将进一步加强与学会以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合作,积极探索新的机制、模式与途径来支持学会的发展,共同为快速科学地推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作出新的贡献,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不懈努力。

(全文另发)

为了迎接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成立20周年庆典,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开展了“实践科学发展观优秀论文”征集评奖活动,2006 中国“城市发展”摄影大赛和城市经济“优秀学术著作”评选活动。学会副会长王振中向大会宣读了“实践科学发展观优秀论文”、“城市发展摄影大赛”和“优秀学术著作”奖项及获奖名单。

万良适副会长主持了缅怀汪道涵会长的纪念座谈会。

在播放汪道涵老会长纪念录像结束之后,上海市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江绵康说,在诸多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课题中,汪老特别强调城市经济的重要性,他指出,城市的持续发展,城市经济是最重要的问题。他在专心研究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发现和培养研究人才,并与一些高层领导和著名专家经常切磋联系,促成了1986年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的诞生。他利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这个大平台,邀请众多的专家学者共商城市建设的大事、国事,研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前瞻性课题,从此掀开了我国城市经济研究的崭新一页。今天的庆典,正是对学会20年成就的一个全面总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国城市经济学会能有今天的发展进步,汪老的学术风范和人格魅力功不可没!

(全文另发)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一副会长王茂林作了大会主旨报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王茂林副会长非常感慨的说,“20年前,为了适应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在王任重、汪道涵、马洪等一批德高望重的领导同志呼吁倡导下,在全国一些重要城市领导人的积极参与下,在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支持帮助下,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于1986年5月在上海宣告成立。今天,我们重聚上海这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正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美丽城市,隆重纪念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建会20周年,是一件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事。”

王茂林进一步围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些主要问题谈了以下几点意见:一、在城市发展方面,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研究提出一整套科学的中国城市发展战略体系,对中国的城市发展进行科学的战略指导;二、在城市化发展方面,必须适应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和世界城市变化的新趋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三、在城市发展政策方面,必须对城市发展的主要政策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中国市制改革和创新的步伐;四、在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必须着力调整城市产业结构,继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创新带动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搞好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合作;五、在城市建设方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为先的指导理念,突出和保持城市的特色,真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六、在城市管理和城市社会建设方面,必须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善治”型的和谐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提高城市的和谐幸福程度。

王茂林说,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我们将团结全国的研究工作者、城市领导者和城市管理者以及各种研究团体,团结所有关心中国城市发展的志士仁人,努力探索中国城市发展的规律和理论,就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重点问题进行研究,拿出研究成果,为城市发展和城市领导决策服务,为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服务,为实现中国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文另发)

罗海藩副会长和黎子流副会长分别主持了“中国城市持续、协调、科学发展高层论坛”。

高尚全副会长在《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改革》的演讲中指出,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起点。与过去相比,改革的环境有了很大的不同:我国改革初期采取的是先易后难、自上而下的方式,浅层次的、容易改的改革任务基本上已经完成,目前改革进入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型国有企业改革、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等,都是下一步改革面临的重点和难点。改革依然任重道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加快推进改革。他特别强调说,为了确保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确保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必须加强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因此,加强改革的科学决策和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是改革开放顺利实施的保证。要防止某些权力主体或垄断利益集团假“改革”之名行“牟利”之实,直接对“困难群体”进行剥夺;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领域,要防止权力“寻租”的现象。对于在实践中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措施,要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这是对改革成功经验的肯定和巩固,也是少走弯路,降低改革成本的必要措施。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会副会长李京文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趋势与城市群的建设及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例》的专题报告。他在发言中谈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是21世纪中国城市群科学发展的领导力量。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实力最强大,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区,是引领中国经济前进的巨大引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产业,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其特殊的优越性,其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新型工业化的引擎,成为中国其他城市群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导力量。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培育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城市群,作为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空间依托,这是实现中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贯彻区域统筹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克服和解决未来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举措。

站在城市管理实践第一线的城市领导,就中国城市持续、协调、科学发展的具体模式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太原市市长张兵生说,城市绿色转型,不仅仅是指传统工业化进程中资源型经济向加工型经济的转型,而是指传统工业经济向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即绿色经济的整体转型,也就是从自然资源依赖型经济向各类要素资源综合开发型经济转变、从传统工业经济向新型绿色经济转变、从传统城市化向绿色城市化转变。在题目为“创新发展模式,推进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演讲中,张兵生市长结合太原的实际,介绍了一些经验:第一个问题,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势在必行,亟需整体推进;第二个问题,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要以发展绿色经济为基本途径,以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为战略突破口;第三个问题,加快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绿色治理的主导作用,积极构建强有力的新型推进机制。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丁健在《城市发展的创新之路》的演讲中,围绕城市有限经营的创新要点,明确突出了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营思想。城市有限经营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它是通过把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和人工生成资本及其相关的延伸资本逐步推向市场,进行集聚布局、结构重组和价值运营,由市场来调节资源的供需,从而实现城市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现代政府应该是“有限政府”,其主要职能是实行公共行政,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创造公共产品,因此在城市有限经营中,政府必须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即至少应该将经营性资产和部分准经营性资产推向市场,让市场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而市场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领域正是政府展现其资源配置能力的空间。城市有限经营是追求社会、经济、生态综合利益的最大化。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政府不仅要增加公共物品的供给,满足社会需求;并且通过制度来约束私人主体的经营行为,削弱其在经营中产生的负面影响,保证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平衡与社会的稳定。

此外,上海市建设交通委主任熊建平的《上海对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考虑》、学会名誉副会长林凌的《中国城市的协调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叶裕民的《成都城乡一体化与构建和谐社会》、海尔集团副总裁周云杰的《品牌,中国城市发展的名片》等发言也在论坛引起强烈反响。

龙永枢副会长作了庆典和论坛总结发言。龙永枢副会长说,我们这次盛会,在全体到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双丰收。第一个成果,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了学会创始人汪道涵会长光辉的一生,回顾了汪老对发展城市经济理论,推动城市经济建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为学会今后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在这次缅怀活动中,特别是江绵康副会长的讲话,生动细微,系统地描述了汪老一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做人做事的楷模,感人至深。这个精神成果,永远鼓舞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同仁更加奋发努力,为繁荣社会主义城市经济理论而奋斗。第二个成果,就是我们深入研讨了中国城市如何实现持续、协调、科学发展这一新的目标,大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会上,尤其是听取了韩正市长的讲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中国城市历史性转变的宝贵经验,使我们更加直观的体会到今后城市发展的前景。这些发言令人振奋,也发人深思,正如很多发言所指出,今后学会的任务更加艰巨,要研究的课题很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将继续面对新形势下中国城市经济的新的挑战,展开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城市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城市经济学产业结构论文 篇2:

制造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采用2004年和2011年全国265个城市的截面数据,提出制造业集聚理论的三维分析框架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制造业集聚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交通运输、城市规模对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依次递减,提高知识密集度反而会降低制造业集聚度。

关键词:制造业集聚;城市规模;交通运输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3.001

1 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因素

产业集聚一直是区域经济学者关注的研究重点。在经济转型中,制造业能否进行合理的集聚并产生正的外部性,对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是以城市为区域单元,对各因素对我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进行考察和分析,为制定相应的产业和区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个“要素—城市—空间”的三维分析框架来研究我国制造业集聚。

1.1 基于要素因素

马歇尔认为知识外溢会为制造业集聚带来正外部性。但制造业更多的还是资本密集型的,知识外溢还是建立在资本的基础之上的。Bottazzi(2001)指出产业在一片区域内集聚是为了获取正外部性,其本质上是人才、资本向片区域高度集中的过程。因此,知识密集度和资本要素密集度的提高能促进制造业集聚。

1.2 基于城市和人口因素

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指出城市规模的扩大会为城市中的产业带来正外部性。周伟林(2004)认为城市规模的扩大为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劳动力的搜寻成本大幅降低,同时大城市良好的公共基础服务也将吸引大量人才涌入大城市。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城市规模的扩大能促进制造业集聚。

1.3 基于空间因素

金煜(2006)认为区域间的运输成本直接决定这区域的集聚力和分散力的大小,运输成本越小,集聚力越强。因此,在一定范围内,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能促进制造业集聚。

2 模型设定、变量设计与数据说明

2.1 模型设定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计量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模型中还引入了滞后因变量以避免存在遗漏变量的模型设置偏误。本文将样本分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分别加以研究从而检验模型的稳定性。

本文数据均来源于《201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200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为保持实际数据的一致性,筛选掉部分缺失数据的城市,取了其中26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样本。计量模型设定如下(模型(1)):

2.2 变量的选择

LQi表示第i个城市的制造业集聚程度,本文用各市制造业的区位商指标衡量制造业集聚度,制造业在i省的区位商指标LQi表示为:LQi=EiYi/EY,式中,E表示工业总产值;Y表示地区生产总值。

LQ-t表示制造业集聚的t期滞后。产业集聚有着累计循环因果关系在过程中不断地发挥作用,是个动态演变的过程,为了显示这关系的动态作用,所以在模型中引入了滞后因变量。与此同时,产业集聚不是一个短期即会停止的过程,它更具有长期的特性。因此,在滞后期的选择上不同于其他学者所通常采用的滞后1期或2期,本文选择的是更长的时期,滞后7期,即以2004年各个城市的制造业集聚度为基准。

Citysize表示第i个城市的城市规模,我们人口指标来表示城市规模,用i市的人口数量和全国城市人口数量的平均值,这两者的比值来衡量城市规模。

Transport表示各市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条件,这里采用各市的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与全国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的比值来衡量。

Knowledge表示第i个城市的知识密集度。i市的每万人拥有的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量和全国城市每万人拥有的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量平均水平,两者的比值作为城市知识外溢的代理变量。

Invest表示第i个城市的资金禀赋,考察对制造业集聚的作用。固定资产投资会与资金禀赋有着密切的正向紧密联系,因此,在这里采用各市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全国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值来衡量。

3 制造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发展极不平衡,在信息化水平、人才的分布、交通条件、城市规模、资金禀赋和市场开放度等均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本文将我国城市划分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两大区域分别加以研究分析,表1报告了模型(1)的回归结果。

从全国层面来看,除了固定资产投资一项外,其余的5个解释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因果循环累积关系、城市规模、交通运输和知识密集度均对我国的制造业集聚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其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的解释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系数方向与全国层面估计结果一致。不论是从全国层面的回归模型,还是从分区域层面回归模型来进行研究,均有力地论证了前文所提到的理论。

滞后因变量LQ-t的影响系数为正,且高达0.693,说明累积循环因果关系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作用较大。因此,城市制造业的初始规模和水平显得十分重要。其中,中西部地区的影响系数为0.732比东部地区的0.519高出不少,表明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集聚更受累积循环因果关系的影响。

城市规模的影响因素显著为0.0434,意味着每增加1个单位的城市规模可以提高0.0434个单位的制造业集聚度。与此同时,这也验证了城市经济学中关于城市规模扩大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从而带来的正的外部性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产生集聚的理论。根据城市经济学的传统理论,结合东中西部地区的回归结果考虑,城市规模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可能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东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系数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为0.115,且明显高于全国值0.0554,说明在东部地区考虑制造业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时,会将交通运输条件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这可能因为东部地区的交通運输网络和物流水平在比较发达的水平上有关。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代表知识密集度的万人高校教师数量从全国来看,知识密集度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作用显著为负,这与前人大部分的研究结论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当前我国的制造业结构中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因此对知识密集度的要求反而较低。从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知识密集度系数为-0.00874,明显高于全国-0.00509的影响水平,这可能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大多集聚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知识密集度系数未能通过检验,说明中西部地区知识密集度对制造业集聚的抑制作用反而没有东部地区那么强。

作为资本禀赋代表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则无论是在全国样本,还是在分地区样本中,均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其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明显。这可能与资本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比较自由有关,资本自由流通使各地区各产业的利润率有平均化趋势,资本难以长期集聚在一处地方。

4 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交通运输、城市规模对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依次递减,提高知识密集度却反而会降低制造业集聚度;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强度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明显受初始的集聚水平影响要大得多。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合理科学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对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至关重要。无论是提高制造业集聚度还是降低制造业集聚度,政策取向上都应坚持强化积极效应、弱化负面影响的原则。(1)制定城镇化政策不能搞一刀切,要考虑区域特性,因地制宜。东部地区城镇化工作的重点应当是提高质量,一切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则应着重扩大公共服务以及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改善生活和投资环境,吸引人才和投资。(2)由于全国绝大部分城市的交通运输条件水平还相对较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所以需继续强化全国各地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制造业集聚和加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政府需进一步加大在教育领域的财政资金投入,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人才集聚即是知识密集度的提高,这样才有利于技术进步,从而推动制造业内部结构转型升级,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業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04):79-89.

[2]周伟林,严冀.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Bottazzi,L.Globalization and Local Proximity in Innovation:a Dynamic Proces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1,45(4):731-741.

作者:何剑峰

城市经济学产业结构论文 篇3:

城市研究的形成与构建

对于城市研究者而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格林湾分校社会学教授兼城市与区域研究室主任雷·哈奇森(Ray Hutchison)并不是个陌生的名字。

作为一位知名的城市研究者,哈奇森与马克·戈特迪纳(Mark Gottdiener)共同编辑出版的《新城市社会学》(New Urban Sociology)影响深远,开创了社会空间模型理论,批判以往学者过分强调技术作为社会变迁的主要推动力,试图将更多的因素纳入城市社会学的分析框架内。而《城市研究百科全书》是哈奇森教授的另一部重要著作。

今天的世界是城市的世界,人类已有超过半数居住在城市里,而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长。从古至今,城市集中了人口、资源和财富,无论是“孤独的文明”特诺奇蒂特兰,还是“回望绣成堆”的长安,一直到今天以洛杉矶为代表的后现代都会,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政治和经济,也是精神、思想的聚居地。然而,城市汇聚的巨大力量,处理得当有利于促进工业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交流,而处理不当则会成为巨大的破坏力量,造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巨大浪费。合理的城市化可以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改善人居环境,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反之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面临的许多挑战正是来自城市,环境污染、人口密集、交通拥堵、恐怖袭击,城市自古以来就蕴含着危险与未知。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和全球发展不平衡等当代重大的国际性问题亟须解决,而这些问题大多是伴随着城市膨胀而产生的,如果没有依托全球城市网络的战略,这些问题很难得到解决。在二十一世纪这个新的城市世界里,城市研究(Urban Studies)当然是学术共同体乃至公众舆论中的重要话题。

然而,即使是城市问题专家,也很难为“城市研究”划定其内涵与外延。这是因为城市研究包含众多研究领域,而每个研究领域又包含着许多分支学科,并且这些领域与学科存在广泛的交叉。城市政治学、城市地理学、城市心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生态学以及城市史都是城市研究的组成部分,各有其理论体系和学术系谱,而相互之间又有明显的交叉——政治机器是城市政治学的话题,但在城市历史上也有重要影响;城市蔓延既是城市地理学者关注的话题,也对城市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如此众多的专业领域和学科交叉,生产出的关于城市研究的知识无可计量。编纂一部以城市研究为主题的百科全书,确乎是一件费力却不讨好的差事。对于这种复杂性,《城市研究百科全书》有深入的理解。本书包含近三百五十个词条,涵盖城市研究的学科路径(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城市主题(建筑、性别等),城市社会问题(犯罪、毒品等),城市规划议题(社区发展、区划等),城市理论(非均衡发展、全球化等),城市交通(机场、地铁等),城市文化(波西米亚、涂鸦等)以及城市区域(郊区、修道院等)等类别。除此之外,哈奇森教授也选择了不同时代、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城市列入词條中,以及诸如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和大卫·哈维(David Harvey)、萨斯基亚·萨森(Saskia Sassen)等在城市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人物。涉及领域的广泛性是本书最为突出的优点。二00五年,拉特里奇出版社曾出版类似主题的《城市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the City,Roger W.Caves主编,二0一三年再版),同样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其词条涉及城市问题、城市理论和城市人口,但无论横向比较研究范围,还是纵向比较研究深度,都无法企及《城市研究百科全书》的高度。两相对比,读者一定能够发现本书视野广阔的特性。

二十一世纪的城市世界并未复制十九世纪的殖民帝国模式,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尽管在全球城市体系中高居顶层,但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和新兴城市地区同样在这一体系中发挥着深远影响,根据联合国的评估,未来二十年问的人口增长,大部分将出现在上述地区。因此与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相仿,城市研究亟须走出西方中心论的阴影,将更多的东方城市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纳入研究视野,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不同于西方城市发展道路和特征的理论体系。本书在这一方面做了探索和尝试,它既追踪城市研究的既往历程,又力求体现国际化的研究导向。一方面,哈奇森教授在选择词条时也注意到欧美国家之外的大城市,比如香港、孟买、大马士革和圣保罗,它们在当代国际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重要的是,本书在探讨重要城市现象时,也不忘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比如在关于城市空间生产的词条中,扎迦利·尼尔(Zachary Neal)既介绍了纽约和伦敦,也涉及孟买和雅加达。这种国际化视野虽未完全突破西方中心论的藩篱,但无论对城市研究还是城市开发实践,都有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于中国而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作为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的亚洲国家,在借鉴西方城市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同样有必要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百科全书这种古老的参考类书籍要想保持其价值,止步于对学术界研究成果的整理归纳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启发来者。对于读者来说,阅读百科全书当然不仅仅是了解某一“定论”,而是能够以百科全书为起点,发现继续探索的道路。出版《城市研究百科全书》的赛奇出版社(SAGE)曾在二00五年推出马克·戈特迪纳和莱斯利·巴德(Leslie Budd)主编的《城市研究关键词》(Key Conoepts in Urban Studies,江苏教育出版社二0一三年出版邵文实中译本《城市研究核心概念》),该书收录了四十篇城市研究领域的论文,总结了当时的研究进展,并列出参考书目。而《城市研究百科全书》无疑做得更好,与前书相比,本书由于在所涉领域广博性和国际化方面的优势,对于读者的启发和指引更胜一筹。如哈奇森所言:“本书旨在介绍目前这一领域内著作的概况并为对该领域进一步的了解做指导。”本书的词条中,既有贫民窟、下城复兴等传统意义上与城市息息相关的问题,也包括同性恋空间、绅士化等前沿话题,尤其是在城市文化领域,嘻哈文化、虚拟城市等新概念也被收入书中,仅城市空间主题就涉及第四世界、同性恋空问、社会生产空问、差异空间、空间流动等词条。更重要的是,每个词条之后都附有“进一步阅读书目”,对于研究的深化极有助益。此外,本书在开头部分以字母为序列出了全部词条,并有长达五页的导读以供读者了解全书,哈奇森还将全部词条纳入不同门类,大大方便了这样一部大部头百科全书的阅读和检索。因此无论对于相关领域的资深研究者,还是登堂而未入室的入门级学者,《城市研究百科全书》都是进一步研究的良好指南。

有人把城市视为大容器,容纳了世界千奇百怪之物;也有人把城市视为大舞台,各种戏剧性事件在其间上演。但我更愿意把城市视为百科全书的隐喻:现代社会生产的精细分工,生活功能的区域性集聚,在城市空问中得到直观式体现,如同一部打开的百科全书,在分科的条分缕析后又重新聚拢起来。而一部《城市研究百科全书》,则是以城市为支撑,把它已然存在的百科全书式特点以及研究者在思想领域的探索,用一种立体的方式加以展示。

阅读本书犹如一次纵横四方、穿越古今的城市之旅。这是一次物质之旅,更是一次思想之旅。《城市研究百科全书》在引领我们认识和理解城市研究的同时,启发新的思考,并指引前行的方向;同时也为我们提供前沿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工具,借此可以更好地把握城市发展的历史、现实乃至未来趋势。此外,书中大量的参考书目和方便实用的索引,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而当读者走出书中的世界环顾四周时,一定会发掘城市研究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所具有的显著实践价值——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大型城市群的形成以及逐渐兴起的全球城市,使得城市研究不仅具有象牙塔内的学理意义,对于政策制订者、企业家、热心公益的社会人士以及受到中国城市化影响的大众,也具有现实意义。

按照学术界的通行定义,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渐从以农业产业为主的乡村型社会向以非农业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其在人口学上可简单定义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放开了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从而大大加快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二0一二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标志着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

城市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特征,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样的成就是我们在研究西方经验教训之后探索出来的,是从新与旧、洋与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中创造的。当前,我国正进入深化改革时期,社会经济正快速稳定发展,城市化也已从“起步阶段”进入“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在加快,规模在加大,财力、物力在增加,人口膨胀压力在加大,城市结构迅速演化,城市正向越来越广阔的空间扩展。中型城市向大型城市发展,大型城市向特大型城市发展,繼而进一步形成的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

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完全摆脱西方世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近年来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此外,随着城市建设物质水平的提高,社会问题与冲突也日趋严重,交通、住房、就业、社会秩序、公共道德等问题都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因此,城市研究开始变得越发紧迫,如何制定既能解决眼前问题又能兼顾城市长远发展的对策考验着城市研究工作者的智慧。

进行这样的研究并不容易,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城市研究还属于边缘学科。但边缘学科同样重要,更是未来跨学科发展的基础。当年钱三强先生就力倡加强边缘学科建设。正是像他那样具有远见卓识的学者促进了包括城市学在内的边缘学科的发展。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城市研究已取得不小成就,但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应用实践也常常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新问题也会层出不穷,城市学研究对我国学者来说仍然任重道远。除此之外,城市建设规模大,呈多方面齐头并进之势,巨大的建设系统在有限的空间内共同运作,成为极其复杂的超系统工程,它涉及不同尺度、不同工种、多种关系、多种利益,更关系到在城市生活的千家万户。而城市发展更涉及人口、经济、社会、国土政策等等其他方面的问题。毫无疑问,城市研究是一门牵涉众多的复杂学问,它要求城市研究工作者具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学术素养,努力从漫长的历史时间中、从浩阔的地理空问中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因此,中国学术界和决策者急需一部关于当代城市研究的权威并且视野广博的著作,来深化对城市的认识,推动研究的深化和决策科学化。这也正是这部《城市研究百科全书》在当代中国的绵绵回音和独有意义。

本书原名“Encyclopedia of Urban Studies”,宋俊岭先生建议用《城市科学百科全书》而不是《城市研究百科全书》。他认为道理“很简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们讨论城市科学,认定这是一个学科群体,包括城市地理学、城市历史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等认知类的学科,加上城市规划学、城市设计学、城市建筑学、城市管理学、城市防灾学等等操作类学科,加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学科集成,英文稿将‘城市科学’这个学科群体误译为urban sciences。后来被外国同行更正为urban studies。如果叫‘城市研究百科全书’,很容易令人理解为,这里面每一座城市、城镇,都能找到……其实并不是无数单个城镇(numerous individual cities and towns)的集合”。宋先生的话很有道理,但为了与原书名保持一致,最终还是采用了《城市研究百科全书》一名,姑且认为城市研究包括城市科学这层含义吧。

(《城市研究百科全书》,雷·哈奇森主编,陈恒、王旭、李文硕、陆伟芳、宋丽娟、韩宇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即出)

作者:陈恒

上一篇:私有财产权经济建设论文下一篇:高校教研室管理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