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学论文

2022-04-23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战略新兴产业和定价方案的定义,随后汇总了战略新兴产业实施定价策略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究了在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的有效方法,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学论文 篇1:

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发展与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是根据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很多新兴产业在进行战略定位的时候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这也导致新兴产业无法实现良性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将其解决并科学的进行战略性定价这已然成为相关工作人员所重视的任务。本文先阐述了产业经济学视角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的问题,然后又对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探析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视角;战略新兴产业;定价策略

引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很多西方的发达国家他们凭借着技术的先进已经逐渐生成了比较有优势的产业,而且也将发展的重心放到这些新兴产业上。另外,这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身的环境会将那些污染较大的产业放到发展中国家或者是落后国家中。因此,我国传统产业当中说存在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污染日益严重,政府也逐渐加以重视并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能源环保产业建设要求,然后又对这些新兴的产业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支持。

一、产业经济学视角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的问题

(一)定价策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不符

企业在展开定价策略的设计过程中,很多时候都对自身所拥有的产品特征没有深入研究,同时也并未意识到新兴产业中的各种客观要求所包含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定价的策略与自身实际发展方向有所脱离,企业就只能局限在短期效应上,很难实现长远发展。另外,正在进行定价策略的制定当中必须要将那些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区分开来,不仅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也要在价格上满足市场现状,新兴产业应当结合各方面要素对定价进行战略性分析,尤其是要考虑到经济学视角。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不均匀

现如今我国的新兴产业他们在进行战略定位的时候存在着内部不平衡的情况,其中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要是企业不加强重视的话那么内部矛盾也会逐渐引发外部矛盾,长此以往企业便会因为定价的不稳定从而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还有就是有些企业他们比较依赖外部支持,比方说国家的政策或者是市场发展趋势,这样一来就很难形成有利于自己的定价策略,经常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导致内部失衡。

(三)自主创新水平较低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创新水平将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但从目前的情况分析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新能力上有所不足,还是依赖于一些国外的技术。如果能够正视创新水平提升,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他们就能在技术的研发上凸显出优势,如此一来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并保持自身的竞争能力。就比方说有些汽车新兴产业他们刚开始生产的时候就依赖于国外的技术,当国内一些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退出以后,这些传统的产业并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还是依赖于国外技术而不创新,所以逐渐就导致破产。因此,我们能够看出在产业经济学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要拥有创新意识然后不断提高创新动能,再加上科学的定价策略,这样才能确保自身的长久发展。

二、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探析

(一)结合产业基本特征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

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价策略分析过程中,需要先将产业的基本特征明确以此来说好可持续发展的准备。基于此,企业应当对本区域的市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再结合自身的特征展开定价,秉承着差异化定价为核心,但是在实际定价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将价格稳定在某一个区间之内,这样一来新兴产业才能有效的占领市场,从而体现出自身的优势。从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大部分消费者他们往往会对一些高质量且价格实惠的商品优先购买。还有就是新兴产业在进行定价的时候要注意区域差异化,因为每一个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不同而且各方面都会影响到产品的销售,所以在定价的过程中要注意关注的市场,制定弹性的定价策略,确保以后不会出现价格紊乱的情况。

(二)以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进行新兴产业定价

战略性新兴产业他们必须保证内部的平衡才能让定价策略有效实施下去。根据企业发展的情况来说必须要积极的迎合时代发展潮流,保持着先进的观念,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内部运行应当确保资源的均匀分配,技术作为发展的关键需要有足够的资源投入,再从全局的角度对企业内部的各方面需求分析,然后营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另外,再进行定价策略制定的过程中企业要综合分析各方面要素,制定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维持各方面平衡然后再去进行定价策略制定就能实现科学合理性,从而发挥出新型产业的优势。

(三)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

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是离不开创新的,我国企业也应当积极的引进先进技术,及时创新和完善各方面制度,根据市场经济发展情况科学调整运营和发展战略,加大科研投入成本,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铺垫。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产业经济学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必须要综合各方面情况然后有创新和全局意识,如此才能让定价变得更合理从而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朝明.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探析[J].经贸实践.2018(02).

[2]高彦梅,梁月.产业经济学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价策略分析[J].纳税.2018(17).

[3]马腾飞.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6).

[4]侯喆.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9(16).

[5]宋华.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研究[J].价格月刊.2015(02).

作者简介:杜宝印(1975.10—),男,汉族,籍贯:辽宁朝阳人,辽宁何氏医学院,副教授,硕士学位,专业:产业经济学,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产城融合及产业集群实用研究。

(辽宁何氏医學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作者:杜宝印

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学论文 篇2:

探析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探析

【摘 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战略新兴产业和定价方案的定义,随后汇总了战略新兴产业实施定价策略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究了在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的有效方法,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

引言:

如今扶持战略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了国际经济市场的流行趋势,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也需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充分利用改进产业定价方案的手段来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一、战略新兴产业和定价方案的定义

传统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差距。创新技术是后者所依赖的主要力量,产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与传统产业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距,因为国家部门大力扶持战略新兴产业,所以很多与战略新兴产业相关的企业都是崇尚节能环保的企业。这些企业投入到经济市场当中,可以为国民社会提供更多的利益,在特征方面,传统产业也和战略新兴产业之间存在显著差距,比如因为国家部门向新产业为新产业出台了一定的福利政策,由此拓宽了新产业的产业链,在产品的销售阶段,新产业的产品往往能够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

战略新兴产业在经济市场中的地位会受到定价方案的影响,因为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与产品的定价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最终受益,定价的高低会对成交数量产生影响。如今我国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服务于产品的时候,对售价的关注程度远高于品质,这正说明了定价方案的关键作用。

二、战略新兴产业实施定价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于定价方案并不重视

以前的战略新兴产业企业面对的行业竞争并不激烈,建设规模小。因此能够取得的经济效益很高,这就使得很多的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并不在乎所谓的定价问题。然而,今时不同往日,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得很多商家都看到了发展机遇来参与战略新兴产业的竞争,外资企业也随之介入,随之加大了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生存难度。哪怕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有很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保持着过去的惯性思维,不重点关注战略新兴产业的定价问题,这使得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从而很快被激烈竞争的现代市场所淘汰;

(二)企业没有规范统一的项目定价管理体系

制定定价策略是保证企业尽可能获得更多经济利益的关键工作,但是很多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都缺乏规范统一的工程定价管理体系,也并没有专门的单位机构和针对性处理这项工作的工作人员,很多企业就随之把这项任务丢给了看似职能相似的财务岗位人员进行解决[1]。然而,财务岗位人员一般是处理对于企业收入与支出的具体数据录入,而没有优化控制定价的功能和能力,从而使得战略新兴产业定价工作要么被忽视要么被形式化主義地敷衍了事,这导致企业整体对于定价工作并没有相关的职责意识;

(三)战略新兴产业定价方法不规范

因为一般的战略新兴产业企业都想当然地将战略新兴产业的定价工作留给财务岗位人员来解决,这也就导致了定价方法时按照财务工作的方案和规范进行解决的。财务部门一般都是记录和核对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实际资金支出和收入,对于定价也依旧将所记录的相关数据来作为参考依据。然而,定价的工作方向是为企业争取长远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与企业的各个部门单位进行沟通协作,详细调查生产时整体方案数据以及应用的技术、设备、人才数据,还要对于战略新兴产业建设各个阶段的作业中的成本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科学具体的定价规划方案。相较来说,财务岗位人员对于定价工作是浮于表面,并没有深入管理深层,不利于企业定价方案的有效利用和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必须意识到现有定价方法的不规范性[2]。

三、在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的有效方法

(一)使用合理的定价方法

定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会计人员需要按照不同阶段对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实施针对性的方法,有的阶段所实施方法的侧重点在于提前预估,有的阶段所实施方法的侧重点在于实时调整。标准定价法和目标定价法是现阶段会计岗位使用频率较高的定价方法。

在应用作业定价法的时候,会计管理人员会结合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间接定价和直接定价进行全面考察。相较于其它定价方法来说,该方法的应用范围更广。这种方法会对工作过程中的消耗资源进行汇总,分析资源消耗的原因,从而明确最终的定价方案[3]。

目标定价法的使用期限就是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在应用这种方法时会计管理人员会优先考虑到产品的供应链。首先,会计管理人员会对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进行分析,调查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竞争对手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生产作业、岗位人员的工作现状进行考察,进而设计出完整的定价方案。这种方法会帮助企业紧跟战略新兴产业市场的潮流,通常在产品的研发时期,会计管理人员就会设定好定价目标,并在后期的生产时期对方案进行持续调整,进而更好地实现最终的目标。

会计管理人员在实施标准定价法时一般都是为了给企业设置一个固定的定价标准,这样就能在后期将产品交易的实际情况与定价标准相比,分析二者之间的差距,从而得出企业定价方案的转化率,以便于后期对定价方案进行优化,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二)根据实际情况来规划定价

各个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规划定价,因为这是制定定方案的前提条件,但是当前在国内的大部分战略新兴产业企业中都存在着定价方案脱离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实际情况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所考虑到的仍然是传统产业的基础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定价方案制定工作的完成效率也会十分低下。为此,各个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情况来规划相应的定价方案,并按照变化情况来对定价方案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4]。

(二)积极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价水平

有效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初期,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观念,从而在短期内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过,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后,国内必须积极提高自主创新水平从而实现新的增长。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初级阶段,学习与借鉴为主,创新为辅,经过一定发展阶段,则以创新为主体,努力实现打造具有较强创新实力的企业。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是重要方向,科技创新是有效少生产成本的关键路径,同时也是推动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战略新兴产业实施定价策略中存在着企业没有规范统一的项目定价管理体系、战略新兴产业定价方法不规范、企业对于定价方案并不重视等问题。对于以上一系列问题,战略新兴产业企业需要通过使用合理的定价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来规划定价、积极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价水平等手段来制定合理的定价方案,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在经济市场中取得更高的地位。

参考文献:

[1]王卉彤,刘传明,刘笑萍.中国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测度及时空特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12):130-136.

[2]杜欢政,张菲菲,刘飞仁.战略性新兴产业视角下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9,12(12):8-12.

[3]李凯斌,张星,周春生,张洁玉,程园园,胡英宝,高彬楠.聚苯颗粒/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非金属矿,2021,44(2):42-45.

[4]周雄伟,蔡丹,李世刚,周艳菊,陈晓红.基于网络外部性和质量差异化的产品定价策略[J].管理科学学报,2019,22(8):1-16.

作者:王喆

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学论文 篇3:

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摘 要:近年来,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与产业规模不断提升;开发了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打造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集团,产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开发与储备了一批关键高新技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但受资源条件、技术条件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需要我们在对吉林省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定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资源配置;市场

作者简介:郭连强,男,吉林梨树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金融学;

郭景微,女,吉林通化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

近几年来,我国各省区在选择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盲目发展与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这不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极易造成资源浪费与新的产能过剩问题,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吉林省作为欠发达省份,更应该深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培育条件,充分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与培育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矛盾,根据吉林省产业特色与产业优势,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

吉林省科技资源丰富、科技成果众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拥有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与物理研究所、地理所、应化所等100多家高水平的科研院所;拥有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一批教学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高新技术科技活动机构、全省科研机构、企业科研机构众多;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余万人,每一万人中拥有科学家、工程师473人,居全国第5位;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了汽车动态模拟、超硬材料等30多个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以及50多个中试基地,组建了玉米深加工、汽车材料、应用化学等高水平的研究与开发中心。

近年来,吉林省加快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保持外贸稳定发展的同时,发挥了投资与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显现,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体系不断调整与优化,高技术产业突飞猛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突出表现为: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产值与产业规模不断提升。以新兴现代中药产业、高技术生物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生物医药产业迅猛发展,产业产值与产业规模逐年提升,在拉动就业与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光电子和汽车电子为主体的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逐步发展成为该领域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以长春轨道客车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在国际市场上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市场占有份额,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二是开发了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在现代医药产业方面,基因重组人胰岛素、艾滋病疫苗、HIB疫苗、重组人促卵细胞激素产品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在精细化工产业方面,高性能聚苯乙烯-聚乙烯树脂、聚芳醚酮、聚乳酸、聚酰亚胺等产品开发成功并投产,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市场推广进展顺利。在仪器设备及汽车产业方面,大功率全固体激光器、新能源汽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批新产品不断涌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后续支撑。

三是打造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龙头作用明显,产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长春大成集团、通化东宝、长客集团、吉林修正药业集团、启明信息公司、吉林华微公司、延边敖东、长春奥普、长春禹衡等一批企业集团快速成长,逐步发展成为吉林省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

四是开发与储备了一批关键高新技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依托吉林省高校众多及中科院等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近几年来,吉林省在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工程、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域研发和掌握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劲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近些年来,吉林省已针对自身的资源条件、技术条件,有针对性地选定了部分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省重点发展的产业。但这些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个别高新技术产业园并没能发挥应有的带动作用或带动作用逐步放缓;一些原有产业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亟待生产模式的转型;对潜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视不够,没能形成足够的政策与金融、技术的支持;个别新兴产业的产业规模与产业产值还比较小、产业链条还不长、高端产品产值所占比重还不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不高、产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实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的自主创新动力不强、主体地位也不是十分明确,缺乏产业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能力;对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比较滞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环境与市场条件还不健全,政府在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序发展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产业领军人才缺乏;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效率不高,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培育要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与前提条件,为了有序推进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我们根据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基础情况、产业优势、特点及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科学定位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三、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重点与推进措施

国内学者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意义、作用等多方面形成共识,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发展规律与如何有序发展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多争论,对一些具体操作实践层面更是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与此同时,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提出的较晚、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时间较短,一些对策性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成果还不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实践中真正发挥指导作用。因此,作为欠发达省份的吉林省应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发展条件及区域产业特色出发,来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推进措施,并关注与解决一些应重视的突出问题。

医药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石化产业8大产业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产业,也是吉林省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因此,对战略新兴产业的选择要以这些产业为基础。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经济增长贡献大、市场需求稳定、掌握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带动性强、就业带动作用大、资源环境友好等特征,吉林省可以选择这些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对象,优化要素和资源配置,明确发展方向,集中力量,统筹部署,突破重点,加快推进发展。

(一)要防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复选择和低水平无序竞争问题。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特别是2010年以来,在国家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政策的刺激下,我国多数地区出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冲动,存在不考虑自身比较优势、项目盲目上马的情况。尽管各省都加紧自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但有部分省份存在盲从的行为。如在新能源发展方面,国内相关产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低端产业方面,很多地区没能考虑自身的比较优势而盲目上项目,导致资源利用效率很低。一些产业的重复发展问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仍处于培育之中的新兴产业出现了超前过度发展的趋势。致使许多产业的生产能力迅速提升,形成了新的产能过剩问题。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省区的经济发展条件、资源要素水平相差较大,产业的基础与特色不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如果忽视这种区域特性,各地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培育过程中就会陷入重复选择与重复建设问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吉林省应在认真考察自身优势、劣势的前提下,不盲从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更不能直接照搬其他地区的做法,而要从吉林省行业发展潜力、带动效应、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着眼来选择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与地区的配对,防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有效资源的无效利用。

(二)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建立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体系,强化关键技术、高端共性技术的研发,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条件。要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围绕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集中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组织开展科技成果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加强产学研结合,形成现代化的技术创新体系。整合现有科研力量,通过产学研联合,加强公共创新平台、产业创新平台、企业创新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大学、科研单位及重点企业为依托,建设和完善100个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提升科技成果培育和关键技术攻关能力;以行业科研院所为依托,建设产业创新平台,提升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以重点企业为依托,建设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开发能力;以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科技中介、金融服务、风险投资等机构为依托,建设创新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成果推广、人才集聚、金融服务的能力。

(三)找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的结合点,依托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汽车、化工与粮食深加工是吉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要运用高新技术升级这些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产业形态、产品性能发生重大变革,在传统产业高端环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很多省份尤其是经济发达省份,利用自身原有的产业优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上,走在了前列。吉林省应在对其他省份发展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有选择的避让自身比较劣势过于明显的产业、在竞争中不占优势的产业,选择特色与优势的产业,找准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合点,依托传统优势产业来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发挥产业的集群效应。要依托吉林省的优势产业,发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与专业化的产业基地的作用,选择与培育一批产品技术水平高、市场占有率大、创业环境优越、特色明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与示范园区,形成辐射效应,带动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发展与提升。按照产业规律与资源优势合理布局产业,在产业发展壮大过程中,注意产业调整与优化的动态性,在发展中实现产业的升级,在产业的升级中淘汰旧产业、培育新产业。不断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与集聚效应。建设和完善一批集聚度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拉伸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集群化。产业发展要相对集中,统一协调,打破地域的概念和诸侯割据的理念,提倡协调发展利益共享。

(五)完善政策体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环境。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出台与完善税收、融资与土地供给、资源配置等政策,对新兴企业与重点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消除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加强协调,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协调机制,及时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吉林省的产业基础与优势,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重点与发展方向,加强指导,在发展的初期克服盲目投资、过度发展等问题,减少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 李朴民.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0 ,(08).

[2] 郭连强.国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新动态及评论[J].社会科学辑刊,2011,(01).

[3] 万钢.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求是,2010,(01).

[4] 朱瑞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10,(03).

[5] 王镝、黄成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0,(08).

[6] 郭连强.衰退产业调整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经济纵横,2004,(04).

※ 基金项目:本文是“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规划项目“培育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郭连强 李景微

上一篇:信息经济学奠基人研究论文下一篇:英语精读课堂提问技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