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有效课堂

2024-05-23

主动有效课堂(共8篇)

篇1:主动有效课堂

主动参与,创建有效课堂

我总是习惯于讲课时的面面俱到,总是担心有哪一句话没点到而使学生失去了一个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总是担心着放手后的课堂会失去方向,总是把课堂的“船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我课堂上,台上或眉飞色舞地演绎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或声嘶力竭地讲解一个又一个理论知识点,而此时的课堂更多的则是学生的昏昏欲睡。面对台上认真教书育人的老师,学生们有足够理由对其尊重,但对教师的尊重最后还是挡不住不时袭来的困倦,坚强者硬撑着睁着无神的双眼,意志稍弱者则已然趴在课桌上。

我就个人在教学中的几点提高教学主动有效性,谈自己的想法。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人际关系,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实验操作,师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数学学习中特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有效探究的关键所在。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如在“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教学中,一位老师提取生活中的新鲜素材导入:妹妹工作3天,休息一天,哥哥工作5天,休息一天,他们 4月1日 开始上班,问妹妹什么时候可以与哥哥同时休息?这样设计,能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积极性游乐很大,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独立探究的能力。

二、鼓励合作交流,提供探究空间。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还充裕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地、多角度地、全方位地交流与合作的课堂,使每一位学生在顺境学习中体

验欢乐,在逆境探索中体验成功,拥有主动参与的丰富情感经历.数学教学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极力将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例如,在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中有一节活动课平面图形的密铺,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怎样的图形可以密铺时,教师设计了一系列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先给学生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五边形,让学生自己去拼一拼,再交流过程中重点通过学生发现的五边形不能密铺发现拼接点必须是一个周角,然后再给学生一个普通四边形,三角形,通过小组合作发现能不能密铺,是不是要满足拼接点是一个周角这个条件。之后给学生一些正多边形让他判断。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得到许多你意想不到的答案,如果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360的因数,那么他就能密铺。教学中,不要仅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能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主动探索,相互学习,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还可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三、鼓励创新思维,体现探究价值。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这是基础教育的新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搜集信息、分析推理、交流讨论、归纳概括、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是学生发展的全过程。在教学法中教师要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的氛围,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发表新见解,培养创新意识。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体现创新思维的机会,留给学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合作探究的时空。

例如:在探究分数的意义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展开教学的:先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个材料袋(1分米长的毛线、1张正方形纸、6面小旗、8根小棒、10个小方块)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材料,表示出一个分数,并在小组里交流。这时往往学生的答案不是单一的,时常会出乎你的意料。在每个小组充分交流之后,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分的过程和得到的分数,有的学生得到了1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8根小棒的四分之三,10个小方块的五分之一„„,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给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材料,给予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动手操作,并再此基础上交流、质疑。学生在纸疑、思索、探讨、释疑的过程中,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探究的思路新颖化,解题的方式独特化,学生享受了学习的乐趣,积极参与的热情很高,提高了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四、尊重个体差异,激发探究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例如,有些开放题答案不唯一,对于这种题,不同的学生常常会找出不同的结果,这种不同是学生不同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造成的。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都会感到自己在学习活动中是有贡献的,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充满自信,积极思考,努力创新,因此,这样有开放题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广泛的创造时间和空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了3的倍数的特征后,让学生在□里填上合适的数,4□,3□5,12□,□12括号里能满足条件的数不是唯一的,不要求所有学

生找出所有答案,只要正确即可。这种练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泛性、灵活性和深刻性,而且更主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从而体验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体验到数学的内在价值,获得了有效的探究。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体验数学的探索过程及其与自然、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而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篇2:主动有效课堂

“主动·有效课堂”的内容由“主动的课堂”与“有效的课堂”两部分组成。即“主动学的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课堂,把唤醒和培育人的主体精神作为神圣使命的课堂;“有效果、有效率的课堂”:课堂教学行为目标得以有效达成、学生相关智能与情意目标得到较好落实的课堂,用相对较少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得到相对多的发展的课堂。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很多情况下,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是由于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使学生无选择地接受,学生不知道该学什么,该怎样去学,从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挫伤,学习兴趣下降,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明每次课的学习目的,即课堂上应该理解和掌握的学习内容;其次要向学生解释本堂课学习内容的价值,即现在所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实践有何联系,对学生今后发展有什么意义;最后教师还应该具体指导学生通过何种方式才能更好地达到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地自我评价,开发学生主体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学中随时随地的一项任务。

营造和谐的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创造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就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为此,每节课教师都应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走进课堂,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轻松愉快的笑容,适度得体的形体动作来营造课堂气氛,把学生的心牢牢地固定在课堂上。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使之自觉地去思考,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此外,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3、强调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形象性和具体性

新颖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形象具体的东西易唤起人的情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常常是在丰富多彩、新异生动的教学内容中得到激发的。强调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就是要尽量避免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格式化,要使教学过程在内容上具有新意和亮点,在教学方法上应不拘一格,多姿多彩,使其能够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并使学生易于接受。保持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就应该给教学内容多增添些形象或想象的成份。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

面对信息时代,“一张纸一支笔”的传统教学手段已成为过去,多媒体教学手段正越来越体现出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优越性。

一方面,多媒体中的声像结合,变小为大,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具有生动形象、富有吸引

力和感染力的特点,用于教学能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多媒体制作的画面优美,易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当学生被引入美的意境时,学生美好的情感也充分激发出来,为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5、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自己概括出定义、规律、法则等,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而所得到的知识也将会更牢固。自己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其学习也就越积极。因此,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而获得的知识,理解必然是深刻的。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果后,将会更加努力,更加主动地学习。

六、努力用教师的行为和情感来影响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包含着情感的交流。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逐渐熟悉、亲近,进而发展成为朋友。教师的品格,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敬业态度、责任感,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往往会将对教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师生情感越融洽,学生就越喜欢老师的课,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就越高。反之,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积极性就无从谈起。

“春风化雨润心田,育人育德细无声”。教师应该心中有爱,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尊重与关爱应体现在讲话时的语调、面部表情及各种场合上。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求全责备,对每个学生都抱着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这种关爱,那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得到激发,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真诚的关爱,还体现在能够真正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赞赏地接受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善于察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需要、困难及情绪的变化,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篇3:有效课堂, 主动参与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 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语言学习, 这样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么, 如何实现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下面笔者试从“主动参与”的视角探寻, 希翼找到些许“有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情境交融,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师生的情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科情感。身为教师, 一定要创设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氛围, 用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和自身的魅力, 去感染、引导、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用情感来升华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投入极高的热情, 真诚地关心呵护每一名学生, 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增强教师的亲和力,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对你的喜欢, 会很快转移到你所教的科目中去, 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 从而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 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

记得有位教育学家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 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作为教师, 需要关注我们的孩子从内心体会到了学习的趣味, 自主地以高涨的热情去关注学习内容, 情境交融, 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让他们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和快乐。如在学习Where’s…?这个句型时,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找钥匙”的游戏。课一开始, 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今天看cartoon, 学生当然欢呼雀跃。可是当要开电视机柜的时候却发现钥匙找不到了, 于是要求学生一起来找:“Where is it?Is it in the …?”句型也就呈现出来了。

和谐的师生关系, 愉快的学习氛围, 并把学习内容有效地镶嵌于一个个充满情趣和诱惑的情境序列之中, 利用情境, 燃起学生体验的欲望。

二、精心引导预习, 先学后教, 顺学而导,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课堂上, 增强活动的新颖性、教法的直观性、内容的多变性, 无疑是有效的。然而, 随着年级的升高, 对这类刺激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会逐渐减弱, 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源于那些新奇的知识和曲折的问题。

在中高年级的英语教学中, 我们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本Dictionary, 学生在Dictionary中能够找到一些关键词的解释, 并通过Dictionary中对一些重点句型的点拨来扫除阅读障碍。如深港朗文版五年级《A busy week》这节课。预习时, 老师可引导学生利用Dictionary来查阅e-mail、surf、internet、practise、hike等单词, 并引导学生通过拼读规则来读准这些词的音;而对词义的理解可通过上下文来猜测, 也可查阅Dictionary, 并通过上下文来进行巩固。一个Little Dictionary, 不仅避免了老师耗时低效的繁琐讲解, 还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着一种通过查找、合作来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在查找、询问的过程中, 不仅获得了知识, 培养了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自己开动脑筋,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这样, 孩子们觉得学习英语其乐无穷, 也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长此以往, 就会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稳定兴趣。

三、妥善处理文本, 听、读、思、议, 实现情境、知识和交际的过程统一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 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因此, 教师应宏观把握教材, 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增舍。其次, 要把握学生, 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承受能力进行综合的权衡, 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 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深港朗文教材的C部分, 是整个单元的话题部分, 在一个生动逼真的对话情境中, 呈现了新的词汇和句型。可是C部分的学习, 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理解语篇大意、找读、预测、推理判断等阅读技能。在进行C部分的教学时, 有些老师一味追求新词汇的呈现, 新句型结构的操练, 或者讲解以分析语法为主, 练习以掌握生词语法为目的的做法, 会让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语言形式上。但是, 如果我们老师引导学生看课文动画, 听对话内容, 独立思考并根据课文对话给他们提出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再分小组读一读、议一议, 找出问题的答案;那么, 在这听、读、思、议的过程中,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使学生既运用了语言进行交际, 又理解了对话内容, 还提高了阅读技能, 将阅读技能与说的技能很自然地整合在一起, 必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果我们让学生如此深入到文本的思想内容, 养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意识和习惯, 他们就会读出语感的韵味, 读出文化的魅力。

篇4:主动有效课堂

一、放收结合,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切忌面面俱到,教师不妨“懒”一点,不妨“粗”一点,多留些空白给学生。要舍得放手,让学生自己凭借旧知去探索

新知,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去摸索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去发现问题,然后知不足,从而更努力地去学;让学生亲自体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之后的无限乐趣,激活自身学习的潜能;让学生能自然习得方法,形成能力,从而不断进步。《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它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文诗兼美,诗文互照。课堂教学应该关注“文包诗”的特点,在“借助课文,理解诗意”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在已有学习文包诗课文的经验基础上找到与诗歌对应的句子,之后与同伴合作,利用文中的语句推敲关键的字词,最后加上自己个性化的感悟也就一步步理解了诗歌的含义。在“读透古诗,感悟诗情”的环节中,孩子们就是在“读”“画”“悟”“品”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循序渐进地读出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的。之后在“放”的基础上提升,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课文是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总结出“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由“放”到“收”,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在这过程中既理解了内容,也掌握了学习的好方法。

二、适时而导,学生有效探究新知。

开放互动的课堂需要老师的放手,但决不是撒手。教师要在关键的地方扶助一把,要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善诱则通,善思则得。只有把教师的“诱”调谐到学生“思”的频率上,才能发生“谐振”,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绪才能最大限度地被激活。教师要“扶”在学生的疑处、难处,“助”在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把握中心等“点睛”之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是要学生根据以往学习“文包诗”的知识、经验来理解的,此时他们对于用课文中的语句帮助自己理解诗意的方法有了朦胧的感悟,但仍不明朗。如果直接放手,学生的学习状态只能是原地踏步走。这时教师就要伸出“手”来扶一把,引导学生们一起分享、总结出学习的好方法:读课文,画出帮助理解古诗的有关语句;再画出的语句,推敲字词的含义,理解诗意。有了这巧扶,才能有后面的妙放,学生们才能运用知识迁移规律,主动探索新的知识,理解诗意也就能顺利进行了。

三、激活思维,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共享交流的课堂中,教师不但要与学生一起“释疑、解惑”,而且要抓住契机引导他们质疑。勇于质疑是主动探究、刻苦钻研的内在动力与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发问,才能将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在现在的小学语文学习中,许多学生只是囫囵吞枣,根本没有系统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实质内涵,对文中的内容缺乏细细的体味与咀嚼,只是浮光掠影地“浏览”。由此看来,我们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更要重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引导学生抓住疑点,深入探究,结合已有的知识建构解决问题,使他们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中有看景、话别、目送三个场景,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都流露出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些细节描写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文中景色描写不多,但也都寄托着两人的深情,在学到“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这个句子时,教师就要诱导学生主动大胆地质疑:这里为什么要写景呢?为什么偏偏就写杨柳和沙鸥呢?通过全班学生的探究交流,豁然开朗:古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沙鸥在许多诗人的笔下也是好友相伴的象征。原来这里是作者心情的真实写照,景中寄托着依依惜别的浓情。

四、互动评价,及时关注学生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可能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当学生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课文时,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赞扬,为其增加动力,也其他学生树立榜样。评价也可能是对学生的一种引导,通过评价让他们认识到原来观点的不足,或者是让他们关注某种思想方法。在理解诗意的时候,教师就有意识地创设了互动评价的平台。教师鼓励学生评价:你觉得他的理解是否恰当?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前一个学生形成互动,同时也和其他同学、老师共享了他学习的成果。如果赞同其中的某一点,前者在师生的认可中会意气风发;如果提出了异议,也会引发其他同学的思考、分析,共同致力于真知的探究中。这样的评价是多向互动的,是互相促进的,教师有了这些信息的反馈也可以及时地调整预设的教学思路。

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下,评价的后续作用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保障在于如何抓住合适的契机,也就是教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点评他们的学习情况。

笔者认为开放互动的课堂教学应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师的“点拨”下,形成和谐的师生、生生、师生与教材的多向互动,彼此影响,互相促进,共享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学习成果以及情感、体验、价值观等,从而使语文课堂更具生命力。

篇5:主动参与,创建有效课堂

(政史组章文珍)

【摘要】我们总是太高估自己的教学力量,总是期望着凭三寸不烂之舌、滔滔不绝地满堂教学说动学生,使其心悦诚服地认同我们的理论,而事实经常相反。于是人们在思考着课堂教学的实际效能问题,在思索着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本文试着从《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的一堂课来透视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主动参与有效教学

我们的教师们总是习惯于讲课时的面面俱到,总是担心着教师有哪一句话没点到而使学生失去了一个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总是担心着放手后的课堂会失去方向,总是把课堂的“船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在台上或眉飞色舞地演绎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或声嘶力竭地讲解一个又一个理论知识点,而此时的课堂更多的则是学生的昏昏欲睡。面对台上认真教书育人的老师,学生们有足够理由对其尊重,但对教师的尊重最后还是挡不住不时袭来的困倦,坚强者硬撑着睁着无神的双眼,意志稍弱者则已然趴在课桌

上。这就是我们职校很多的德育学科课堂的写真。

于是,人们在思考着课堂教学的实际效能问题,在思索着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们的学生在听惯了所谓的“大道理”之后,他们更希望一些实实在在的对这些理论的现实演绎,所以我们在讲课中理论不需太深、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在职校的德育课堂上,尤其是在诸如《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的课堂,你如果一味地追求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大地打折扣。事实上,我们只要能在一节课中澄清一个小问题,树立一个小观念,使学生对事物有了一点点的认识,有了一点点人生感悟,我们的一堂课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我们不可能期望学生在一堂课内大彻大悟,我们应该明白,凭着一堂课的理论说教,想让学生明白人生、明白社会大道理,这是太高估课堂教学的力量了。我们得面对实际,目标现实一点,只要能在一堂课里感悟一点已算是目标完成。学校德育教学总是不断地与现实的社会进行碰撞,进行着拉锯战,现实的社会在不断地全方位地暗示着学生,熏染着学生,也在不断地使他们远离我们的正面理论。这时的教育者不能简单地通过理论讲述,也不能用简单的考试就能使学生进入我们预设的教育轨道。我们的教学只有通过渐进式的渗透,用学生易于也乐于接受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来认同我们的理论,逐步地

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社会、看待人生问题。

下面我想从我的一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课,来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效能标准设定课堂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把握,教师自觉的目标意识,制定合理的有效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教学,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有效教学的第一要义。可以说,目标的科学设定是教学实践有效的基本保证。对教学目标的思考,用一个简单的问题表

达就是:“我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中一个重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它的知识性要求不是很强,更重要在于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所以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更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如:主动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上台演讲能力等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的教学,使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对良好职业道德有所感悟。所以,在目标设定时对“涵义和基本要求”的知识目标不再独

立设置,而是把知识性目标贯穿到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之中。

1、能力性目标:学会主动收集学习材料,学会运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如何做到爱岗敬业和诚

实守信,学会与人合作研究;

2、体验性目标: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在任务情境下收集和分析典型事例,在主动学习中感受事例的教学意义,在小组讨论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3、情感性目标:教师和学生处在相互探讨、共同感动的平等地位,活跃课堂气氛,在典型

事例的情景中共同感悟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带给人们的意义。

教学目标如此设计,只是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职校学生的思想实际来设定的。因为如果教学目标设定在对理论的解释上,必定会使课堂陷于简单的说教式教学,从而使课

堂最终无法实现我们的教育效果。

二、课堂过程的各环节设计符合有效性原则

凭着教师的能力,定能找到很多感人的事例来进行理论解释,当我们教师拿着认真寻找来的事例,希望通过理论加事例的论证来说服学生的时候,却发现学生反映平平。于是我们在思

考如何改变课堂教学的结构,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作为教师,对一堂课乃至一堂课中的每一环节的安排,都必须有一个理性的思考,而所有思

考的中心都应该是围绕着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展开。

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这一课堂过程的设计中,我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地体现

了主体性教学的特点,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前准备:

布置二个学习任务,一是阅读材料《从职高生到行业状元》,从乐业、勤业、精业三角度分析89财会班毕业生胡晶如何成为行业状元的。二是收集一则有关诚信的真实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课堂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情绪,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视频材料《平凡英雄文花枝》,这是前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各电视台的热播节目,很感人。点明文花枝的行为是对“爱岗敬业”最好的演绎。生动感人的视频材料一下子抓住学

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实现情感性目标。

2.问题探究,自主研究

根据第一则学习任务,请三个学生上台分别从乐业、勤业、精业分析胡晶如何成为行业状元、浙江省首届“职教之星”的,台下学生可以补充发言。这个发言用时大约需要6分钟。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地分析本校优秀毕业生的事例,能很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实现能力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

3.合作互助式讨论,体现主体教学特点

根据第二则学习任务,学生分成六小组讨论,讨论结束,每小组派一代表上台发言。教师事先准备好二则正面的诚信材料,参与二个小组的讨论,以引导整个课堂的讨论方向。同时告诉同学们虽然市场经济中有许多的不足,但要相信诚信是大多数人追求的目标。通过事例来说明如何做到诚实守信。现在的学生较多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在小组讨论中,用课堂得分的手段把小组的共同利益与学生的个人得分结合起来,培养合作能力和集体意

识。这个教学环节用时大约20分钟,是课堂的重点环节。

合作是现代社会人的重要活动方式,以合作交流为主要内涵的互动学习。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要求学习者的过程必须尽可能的经历交流与合作,通过互动体验、感受典型事例的教育意义。培养与人合作的态度与意识,实现资源共享,差异互补,协同发展。在民主平等的自由空间里表述和倾听,在自信与合作中有感悟。

4.播放视频,学会感动,道德教育的提升

最后的高潮部分,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陈建,坚守37年心中的承诺感动了中国,也会感动我们的学生,让学生们明白什么才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诚信。这则视频经过精心考虑才使用,虽然不是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但是陈建的事迹很感动人,放在课堂

最后能对整堂课进行一个提升,学生们在感动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5.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育延伸

用一副对联作课堂小结,语言不多,但却精致。对联是“分分秒秒学做真人人人竞展诚信风

采、时时处处力行真事事事皆铸人格基石”。

作业布置:

让学生查找资料,写出三句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谚语、对联、成语、名人名言,鼓励自己创作。把学生作业中的优秀句子收集起来,集中写在1K的铅画纸上,张贴于教室后面。以达

到对本堂课的教育意义进行延伸的效果。

三、课堂评价方法体现有效性

评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恰当的评价办法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一直来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大多是采用简单的考试形式,而对于《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评价方式如果不加以改革,那么,课堂教学各项改革的效果就会大受影响,所以必须配合评价方

式的改变,才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三种评价策略。

一是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实行捆绑式得分方式,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具体的方法是,在合作互助式讨论中,小组代表上台发言的质量就是本组学生共同得分。这种课堂得分的激

励手段,从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的作用。

二是强调自主探索精神的培养,对学生完成的自主探索作业,单独评价,并对优秀作品在教

室学习园地进行展示,并加入期末总分中,以分数的形式予以肯定。

三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学生主动上台发言,均以分数形式予以肯定。

在整个学期的分数结构中,平时课堂得分占总分的60%。这种评价形式,突破了到期中期末简单记忆即能得高分的现象,大大提高学生对每一堂课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6:书法主动有效课堂教学改进

崇明县前哨学校 张婕妤

一个学年又转眼即逝,回顾这个学期的书法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有收获的喜悦,但在工作中也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今在此作一番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来年教学水平更上层楼。

一、上学期的成绩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上学期也取得了一些较可喜的成绩。指导学生刘旭参加“樱花杯”写字比赛获县三等奖;指导五年级(2)班参加崇明县小学生写字比赛获团体三等奖;个人获“封浜杯”中小幼教师书画作品比赛,硬笔三等奖。

二、成功经验

1、学期初,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参考了一些学校的做法,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学校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本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计划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2、按照学校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书法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尤其中高年级),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3、本人敬岗爱岗,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行工作。在书法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书法课内容的调整,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书法教学中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书法故事等资源,丰富书法教学的内容。书法教学中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通过书法教学,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与爱好;学习书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本学期街道书法教学研讨课在学校领导及老师的关心帮助下得以顺利完成,学生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追求。

5、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参加继续教育学知识。

三、存在问题

1、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学习书法确实是一件比较枯燥乏味的事情。但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看来学生对书法的不感兴趣,还是因为我没有在课堂上把学生培养成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2、评字是整个写字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对学生作业进行讲评,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让他们能增强自信心,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本学期由于我的经验不足,评价往往较简单,较仓促。因此也许要加强评价环节的分量。

四、改进措施

1、正确引导学生对书法课产生兴趣

 小学生爱听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书法的喜爱。古人勤奋学书的故事。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清代邓石如日尽盘墨的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怀素用芭蕉叶学书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能激发民族自豪感的故事。如唐朝时李希烈叛乱,虞杞奏请使颜真卿前去劝降,不断遭到李希烈的威逼,颜真卿不屈,并叱责李希烈,被李希烈杀害于狱中。使学生知道:颜真卿不但是一位大书法家,而且还是一位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他的书品与人品一样高尚。解字说意,编写小故事。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根据字的各部分编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特别是一些象形字(如日、月、水)和会意字(休、采),让学生能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好奇的探究之情。

 用音乐来促进学生的写字效果。书法教学要在轻松,宁静、温馨、既严肃又活泼的气氛中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集中注意力去练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辅助教学的运用,恰到好处。音乐是可听的书法,书法是可视的音乐,在临摹创作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轻松、优美的轻音乐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欣赏教学中,用视频向学生介绍历代书法作品,有的如金戈铁马,苍劲有力;有的如行云流水,轻盈舒展;有的清秀隽永,圆润有致辞„„配上音乐,通过音乐中力度的强弱,节奏的快慢,旋律的起伏引导学生欣赏汉字的艺术美,陶治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获得更为生动、直接的感受,使练书法的注意力更为集中。

2、评字教学的改进

 个人自评。当学生写好一个字后,就应该马上和范字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在下一字书写当中改进。其次让学生用自己写的字跟同桌写的字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并努力赶上。 小组互评。在学生自己练写结束后,我们可以开展小组或者同桌之间的互评。这主要是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让他们相互交换作业,仔细观察,指出优缺点,以共同进步。

 教师点评。这既是对学生写字成果的总结,又是对学生写字缺陷的分析,并就此提出具体的写字策略。有时教师的一句点评可以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增强学生写好字的信心。因此教师的的点评要恰当准确,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肯定、表扬;对学生写得不好的地方,要委婉地指出,帮助其改进。

篇7:主动有效课堂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主动、有效”达标与提升工程第二阶段实施意见》为指导,继续很抓教研组建设、聚焦课堂、落实教学常规,优化教学环节,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教研活动有效性,从而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二、活动时间

2011年3月~2012年3月

三、活动对象

全体在职在岗教师

四、活动目标

1、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研组、备课组每次活动的质量。

2、继续加强各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强化教学五环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的优课率。争取平时优课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加强学法的指导,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使教师对“主动有效课堂”的理念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学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

5、做好“练武”活动档案建设,总结经验,更上一层楼。

五、组织管理

1、由校长、书记、副校长组成练武活动领导小组,确定活动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2、由教务处、师训处、教研组长组成练武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实施。

六、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练武时间:2011.2—2011.6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领会“主动有效课堂”的内涵特征

要求:第二周利用全体教师周一学习的时间,对“主动有效”课堂的内涵特征进行学习,深化主动有效地理念。“主动、有效”课堂应该是“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效率”。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的多样化统一。通过学习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勇于挑战---挑战自我,挑战课堂,挑战教材。

2、各教研组学习“主动、有效”课堂观察点并讨论。

要求:从第二周开始的教研组活动,一是根据各学科特点对“主动、有效”课堂观察点的学习,二是从对“主动有效”课堂的观察点学习,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改变有什么启发。

3、各教研组开展基于“主动、有效”课堂的主题论坛活动。

要求:在四月份,以教学五环节或者学法指导为主题,进行一次主题论坛。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每人谈自己教学中的一点想法。切忌从网上下载。

4、启动 “人人上亮相课”校内练武活动。倡导“人人上一节在“主动、有效”背景下的教学研究课”。

要求:第一周安排好整个学期校内练武课,从第二周开始每组每周安排的教师不超过2名,上课教师写好课后反思,听课教师根据“主动 有效”课堂评价表做好点评,组长并对每次的活动做好详细的记录。

5、开展校级课堂教学比武活动。

要求:每个备课组在校级课堂教学练武活动的基础上推荐1-2名教师参加校级比武活动。时间:4月份。具体安排见比武活动方案。

6、开展骨干教师校内展示活动。

要求:每位教师有选择听二节课,从“主动 有效”课堂的角度点评,教研组长组织好本组骨干教师的展示活动。同时请各位老师的点评材料上传崇明教育研训网东门中学校本研修群组以及东门中学校园网的教师成长档案。时间:5月份。具体安排见展示活动方案。

7、开展“主动 有效”背景下的校际交流活动,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要求:分学科进行校际交流,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围绕“主动、有效”课堂观察点,进行教案设计、课后反思、教学点评等交流活动。

8、继续开展“主动有效”背景下“东门中学星级教研组的评比“验收工作。

在六月份,继续开展东门中学星级教研组的评比,评比重点,哪一组在本学期开展的“主动、有效”课堂活动扎实有效。

9、继续加强学校题库建设,充实网络平台。

从主动有效地角度,对本学期的每一节课的教案进行审视,并不断完善学校资源课。

10、各教研组、备课组做好“练武”活动的档案建设。

第二阶段:2011.9—2012.1

1、继续运用、完善“主动有效”课堂教学评价表,充分发挥评价表对课堂教学的导向、改进功能。

要求:对“主动有效”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学习,理解教学评价表中的每一项指标,以指标中的`要求来指导每一课

2、全面推进“人人上一节主题教学研究课”校内练武活动,进一步营造“主动有效”课堂的研究氛围。

要求:争取每位教师的主题教学研究课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有一个明显的提高,并且要求每位教师写一篇反思,反思你本学期这节练武课比上学期的练武课,改进了哪几个方面,有什么进步。

3、继续开展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

要求: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要求每人参与听骨干教师的课,并写出听课后的感想。

4、组织在“主动有效”背景下,各教研组分层作业设计、学案设计、教案与反思组合式校级级评比活动,倡导作业与教学的一致性,推进分层教学研究、作业研究和主题教学设计。

5、继续加强学校题库建设。

要求:对学校题库在进行一次充实,使各学科的题库都得到完善。

6、积极参加县级层面的活动。

要求:积极参加县级层面的活动,学习兄弟学校一些先进经验,好的做法,不断充实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7、总结第二阶段一些成功的经验。

要求:对第二阶段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总结一下,在第二阶段 “主动、有效”达标与提升工程中,我们取得了哪些成绩,哪些我们还需要改进,不断提高我们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 浅谈课堂设问的有效教学策略

★ 学会主动

★ 全面解读有效课堂与高效课堂

★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 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生成

★ 全面解读有效课堂与高效课堂

★ 有关高效课堂培训心得

★ 护肤课堂培训心得范文

篇8:主动有效课堂

一、精心备课是有效课堂的基础

精心备课的关键是“吃透两头”, 既吃透课标和教材, 又要摸透学生的情况。只有深入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在上课前, 了解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疑点、难点, 将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全面,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 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了, 做到胸有成竹, 才能采取更合适的教学方法, 才能制订更科学的、难易适中、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才能在教学中少走弯路、避免盲目性, 教学时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才能使课堂成为有效课堂。

课堂上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提问。有效提问是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作为一种教学行为, 在备课时, 预设提问也成为数学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应对“什么时候提问、提什么问题、向谁提问、学生可能会如何回答”等问题有过一定思考后做出教学安排, 要掌握预设提问的策略, 做到精心预设。但有相当多的教师只是跟着感觉走, 并没有理性地思考预设提问。教师预设提问时要注意:明确提问的目的, 摸清学生的知识储备, 对“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或“不知道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否则, 就会出现该问的没有问, 不该问的又不厌其烦, 而一旦学生给出一个与自己预想不一致的回答, 又显得手忙脚乱, 不知该给其什么样的评价;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寻找数学知识的生长点, 关注数学思想与方法。

二、良好的课堂纪律和习惯是有效课堂的前提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一节课的保证。我觉得要想控制好课堂, 应先让学生学会尊重老师, 这也是做学生的基本准则。但目前这批90后的孩子要达到这一点, 并不容易, 很多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放在眼里, 让他尊重老师那很难。但每个教师还是要运用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包括个人品格、口才、知识等吸引孩子。因为学生喜欢一个幽默、知识广博、品德高尚、善解人意、肯助人的老师, 老师应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正义与公理的化身, 他们也最信服欣赏这样的老师, 这样才能去认真听这个老师的课。

按照学校的要求, 我曾接手了初二 (6) 班, 班级两极分化严重, 学生自我控制力差, 几乎全班都喜欢上课说话。我一想起就头痛, 怎么办?接手前天天做恶梦。对于我们的数学课来说, 如果全班说闲话, 不服从管理, 那整个班就完了, 必须要想想方法。在开学前我向前任班主任了解了一下, 他给我指出15个最爱说话的学生, 我把这些名字一一记住。一开始上课, 我就想办法去先把那十几个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采取点名回答问题的方式, 并及时大力表扬, 反复提问, 整堂课眼神不时出现在他们身上, 让他们整节课紧张而且积极起来, 让他们知道老师很重视他们。几节课下来, 在我的课堂不再出现随便说话的现象, 后来的课上起来得心应手, 课堂也有效, 考试成绩自然提高了。

三、激发主体自主参与探究是有效课堂组织的关键

课堂教学的有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 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给所有学生参与的权利,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教师要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 启发和诱导学生的直觉思维, 鼓励学生进行数学猜想, 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使一些看起来难的问题, 能够“水到渠成”地解决,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以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如在“等腰梯形的判定”这节课中, 在这几个判定方法中, 学生上学期已经知道等腰梯形的定义, 可以作为判断的方法。学生回顾等腰梯形的几个性质, 猜想这些性质的逆命题是否正确, 如“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让学生去思考利用定义如何做辅助线、如何证明、还有没有其他的证明方法, 让他们自己动眼、动口、动手、动脑, 围绕目标, 带着问题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置学生于主体地位。而教师要把自己转换成“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 在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中, 暴露他们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 把他们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摆在桌面上, 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 摒弃错误, 发现真理,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通过这样的活动, 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 这样才能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从而增强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的意识。

四、习题的设计和处理是有效课堂的保证

完善的习题设计和处理, 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前教师在对习题经过一番钻研后, 应根据目的性、阶梯性、典型性、多样性和针对性的要求进行精选, 对例题和课堂内外的作业做好统筹安排, 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课上及时处理相应的练习题, 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错误, 充分利用40分钟, 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追本溯源, 寻求学生错误的源泉, 并不断总结回顾, 注意分层练习, 达到提高课堂效益, 激发学生兴趣, 使其脱离题海战术, 减轻学业负担。

上一篇:浅谈机械式立体车库的设计要点下一篇:高三学习计划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