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英语课堂“主动学习”教学模式的探讨

2022-09-11

叶澜老师在论述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时指出:“我们的认识是, 新的教学过程的形成, 首先必须让学生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 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 从原有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就缺乏重建过程的基质。”皮亚杰在论述发现法教学时认为, 儿童只有对自我发现的东西, 才能积极地被同化, 在自我发现的学习过程中, 才能对东西有真正的理解和有所创造。这才能表现为积极的学习, 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让学生快乐学习、积极体验。

一、“主动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主动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师生密切配合, 在和谐、愉快的情景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 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它要求教师善于引导、敢于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要求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勇于自我创造。它以英语主动学习理论为依据, 探求皮亚杰发展认识论与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的精要, 遵循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 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 切实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推进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探索构建“主动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不但有利于英语主动学习理论在实践中跃上新的台阶, 而且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操作上的依据, 便于促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 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使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主动学习”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

教学模式也可称为教学结构, 简单地说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而形成的,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我们重视模式构建的策略体系的研究, 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及英语主动学习理论, 对不同课型作了大量的考察, 不断的探索, 反复的研究, 初步构建成“主动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在模式构建的研究中, 我们采用了“行动研究法”, 即实践——认识——研究——实践——认识——研究, 每一循环, 模式研究工作就进一步获得改进和提高。在模式构建中, 我们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模式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主体实践”和“主体认识”两个层面, 形成模式各环节操作的内部结构。“主体实践”与“主体认识”的反复循环提高了课题研究的力度, 挖掘了课题研究的深度, 使模式形成了鲜明的特征。

(1) 激发兴趣。这一环节是指通过教学设计, 激发主体持久的兴趣, 把求知变成内在需要, 为教学过程创设最佳的实践与认识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如在教学初一My family单元时, 为了使学生对学好单元复习课有必要的心理准备, 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1) 显示投影片:Jim’s aunt has a sister.She is not Jim’s aunt.Who is she? (2) 启发学生猜出谜语Jim’s mother, Mrs Green. (3) 组织学生谈论Mrs Green, 使学生自觉复习旧课引出新课, (4) 再次让学生谈论Mrs Green, 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学生兴趣激增, 情绪高涨, 如:Mrs Green has a friend.Her name is Qin Hong.What does she do?She’s a nurse.Where does she work?She works in a hospital.这一教学活动, 贴近教材和生活实际, 且引人入胜, 趣味无穷。

(2) 创设情景。这一环节是指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 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 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知识客体或现实客体, 使学生清晰地认识理解表象, 产生言语交际的一种向往之情。

如在教学Can I help you?单元时, 为了让学生学会有关“Shopping”的语言, 进行言语表达, 创设教学的活动: (1) 把讲台当作柜台, 用精美的剪贴充当“货物”, a glass of milk, a bottle of orange, a cup of tea, cakes, apples, oranges…… (2) 师生分别扮演“营业员”和“顾客”进行购物情景对话, (3) 引导学生着重掌握Can I help you?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What about something to eat?What would you like?等语言知识, 通过创设情景, 使学生由“感性接触”到“理解表象”, 进而运用学到的语言材料尝试交际性操练, 充分展示了主体的能动作用。

(3) 启发引导。这一环节是指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在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句型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出语法规则, 从而认知和内化语法规则, 使感性集训升华到理性认识。启发引导得出规则的操作过程是:

积累材料——套用句型——点破规则——操练运用——归纳规则如在教学Keep healthy单元时, 利用该课情景, 教学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和had better (not) do sth.时, 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1) 出示投影:医生在给一位胖妇女检查身体, 并说:If youwant to be thinner and healthier, you’d better not eat too much and you’d better take more exercise.

(2) 出示投影, 套用句型示范及操练:

If you want to learn English well, you’d better……

I f t h e r e’s a l o t o f t r a f f i c, y o u’d better (not) ……

(3) 点破规则, 着重强调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语法规则和had better (not) do sth.句型结构。

(4) 通过句型套用操练, 增强感性认识, 逐步达到自动化的习惯。

(5) 引导学生操练, 认知和内化规则, 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4) 积极探究。这一环节是指引导学生以不同方式对语言材料加工分析, 在实践中, 发展主体的自我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而解决问题, 获得规律性认识。“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探究过程也是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如在教学初二Please wait for your turn时, 教师设计问题:“Was the queue jumper really a queue jumper?”“Why did the other people laugh at the woman?”……鼓励学生主动解决问题, 启发他们一问多答, 探索认识规律。又如在教学Keep healthy时, 我们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主动探究。学生对医生提出让Mrs Brown减肥的办法深感赞同, 有的学生突发奇想:“Can we help her find another way to make her have meals but not get fatter?”于是在争辩中激活思维,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

(5) 言语交际。这一环节是指让学生在机械操练、意义操练的基础上, 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言语交际, 以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机械地运用语言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主体必须积极作用于知识客体和现实客体, 加强运用语言的交际性训练, 使语言学习过程交际化, 掌握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用多种手段创设语境, 鼓励学生自由联想, 发散思维, 以看图说话、语段写作、续编课文、智力训练等形式, 进行具有“信息沟”的交际训练。现仅以“课文续编法”略举几例:

1) Book Two L62设计问题, Why did Liu Mei leave thehospital quickly?

2) Book Three L10设计问题, 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improve our environment?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 通过这样的交际训练,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模式构建实践中, 我们体会到教学模式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并不排斥灵活性, 相反, 教学模式应根据年级的高低、课型的不同采取适当变式。我们也体会到:主体积极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极有利于他们自身的认识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在设计不同年级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时, 我们始终遵循主体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 使模式构建顺利进行。

摘要:新课堂改革给英语教学带来了生机, 真正让学生被动的学习改变为主动学习, 发辉学生的潜能, 从而构建初中英语课堂新模式, 达到提高英语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课堂,主动学习,教学模式

上一篇: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下一篇:减负增效语文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