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有效课堂

2024-05-03

语文有效课堂(精选十篇)

语文有效课堂 篇1

现象一:举起你的手, 这么难吗?

课堂里并不冷清, 可举手发言的总是那几个同学, 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 每次发言都能博得大家的喝彩, 可其他的同学都成了“陪客”。为什么老师鼓励的目光, 充满激情的讲评, 其他学生的引领, 生动的多媒体, 却丝毫激不起部分学生心中的阵阵涟漪, 他们就对学习课文如此地不屑吗?

现象二:热闹的背后是什么?

乍看, 班级里好似热闹, 朗读声, 讨论声, 交织成一首欢快的课堂交响乐。走近一看: (1) 为什么他们脸上的笑容没有了, 转而变成了尴尬的表情, 他们到底在交流什么? (2) 问一下“你读懂了哪个词?”“还没想好!” (3) “有什么疑问没解决吗?”“还没找到。” (4) 放眼望去, 最西边角落的那两位同学在干什么? (玩得开心呢!)

一、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 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 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 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口语交际:《帮他出主意》

师:同学们, 有老师陆续走进来, 老师的心里还真有点紧张, 怎么办呢?我还要给同学们上课呢?你们能给老师出出主意吗?

生:黄老师, 你别急, 这节课我们一定会好好表现的。

生:你把这当成是平常的课就行了, 把后面的老师当朋友。

生:我想我们大家可以用热烈的掌声让你心中的“石头”放下来。

……

师:感谢大家, 你们的“金点子”让老师真的放下了“包袱”。那么这节课就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 为那些遇到麻烦的同学出出主意, 让他们走出烦恼, 走向快乐。

就这么几句简单的话语,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过程, 老师和同学就已经心灵相通了, “为那些遇到麻烦的同学出主意, 让他们走出烦恼。”是这一节老师和同学共同的心愿。由此看来, 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 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 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 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二、建立一个平等的课堂

1. 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

课堂中的弱势群体总存在着, 就一直让他们躲在角落吗?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学习, 使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充分的发展。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使学生主动求知, 自主探索, 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吧!平等的课堂, 有他们展示的舞台。难得一次精彩的发言, 就该给他热烈的掌声, 或许这掌声就是学习的动力;一次有意思的表演, 因他而成功, 那么就不要吝啬鼓励的语言, 或许这语言能触动他的心弦;一次上台介绍自己的美文, 给他一个体现自我价值的高分, 或许他以后的每篇作文都会异常精彩;一次考试的不及格, 给他一个“区间”式的试卷批阅“58~98”, 与学生面对面的对话, 进行发展性的评价, 不嫌弃每一个孩子, 不让一个希望溜走, 让学生的角色定位在正确的轨道。

2. 引导学生融入集体, 提高自我。

同伴的支持与引导, 这股力量不可忽视, 在共同的学习过程中, 进行平等的交流,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不需要高高在上, 互帮互助, 学困生也好, 优秀生也罢, 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共同提高、成长。

三、铸就一个开放的课堂

叶澜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

《世界多美啊》

师:小鸡出壳了, 它来到了田野里, 来到了果园里, 来到了公园里, 它看到了什么?

生:它来到了田野里, 看到了绿油油的小草, 金黄黄的油菜花……

生:它来到了果园里, 看到粉嫩嫩的桃花, 雪白的梨花。

……

师:小鸡到底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生:那是五彩缤纷的世界。

生:是多姿多彩的世界。

生:是丰富多彩的世界。

小鸡出壳看到的世界到底有多美, 课文中的描述相当简单, 如果让学生真正进入“小鸡”这个角色, 那么它看到的就可能是更精彩的世界, 而结果就恰是如此。教材只是一个载体, 在这个载体的背后还有许多个故事。学生在与教材对话的过程中, 会有许多的空间需要去填满, 填满了这些, 对文本的认识就更深刻了, 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更投入。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还会有许多的惊喜等待着我们。它们会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闪现出来?课堂中, 我们要善于捕捉一个个鲜活的细节, 展现一个脉动流变的“过程”、一个生命涌动的“过程”, 使课堂真正实现精神和生命的共同成长?

《蚂蚁和蝈蝈》

师:这么热的天, 蚂蚁在干什么呢?

生:一群蚂蚁在搬粮食呢!

师:哦!那我们和它们一样去搬粮食吧! (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并加上动作。)

师;它们还会用什么方式来搬粮食呢?

生:推、传。

师:说得真好, 它们还会轮流着“传”呢。大家看“蚂蚁”的“蚁”右边是一个“义”, 它们都讲义气, 很团结。

生:它们还会衔、抬、装……

师:“装”是怎么个装法?

生:一只蚂蚁它自己拿不到背上, 它就要别的蚂蚁帮它装啊!

师:哦!原来是为了“背”啊。

抓住课堂中的细节, 生成性的资源, 一个精彩的蚂蚁搬粮食的场面便灵动地展现在学生和听课老师的眼前。从蚂蚁的“传”联系到了“蚁”字的书写, 从蚂蚁的一个个工作可以想象到蚂蚁工作的辛苦, 认识到蚂蚁的勤劳。教师不只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 同时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只要时时做个有心人, 有强烈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意识, 随时关注课堂教学的现实场景, 充分利用现实场景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 必能为自己教学的关键性细节增光添彩,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谈语文“有效课堂” 篇2

——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宋清义(贵州省龙里县卫华中学)

我认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有效课堂应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也就是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句话,就是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就是:

一、多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时间。

语文重在与文本对话,注重文字理解,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品味、感悟,形成独特的体验。而每位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经历、文化积淀都是不一样的,感悟文本后在他们头脑中留下的形象、意境也会不同。学生有了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才会有更多的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还要给学生读书的权力,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

2012年5月龙里县教育局举办“有效课堂”评比,巴江中学张毅老师在卫华中学上了《旅鼠之谜》。张老师说:这篇文章给我的感受就是两个字“震撼”。同学去读课文,究竟是什么让老师震撼呢?张老师给学生15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反复的去读课文,结果学生们给出老师想要的答案。张老师给了学生与文本足够的对话时间,还给学生读书的权利,尊重了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二、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

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在提问后即刻让学生回答。如果回答不出,就请学优生代替,或者自己过早地把现成的答案说出来。试想,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思维能作出快速的反映吗?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心理,只能匆忙寻找片言只语回答。表面上是气氛活跃,实际上是答非所问。所以,课堂上绝不能省略学生“自主思考”这个关键的教学环节。只有给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学生才会把猜测的答案说得有凭有据、有条有理,甚至富有创新意义。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这个道理,三、给学生一些讨论交流的时间。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当老师提出一组精心设计的问题时,少数尖子撑局面,多数学生当听众。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学习的主体当中,一部分是主动参与了学习,一部分是被动参与学习。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差异,让这些被动参与者也主动参与学习呢?那就需要交流。课堂上,学生书读了,也思考了,自然就有了自己的思想。但这种思想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有价值的还是无价值的,是全面的还是片面的,是陈旧的还是创新的,这就需要去和别人讨论交流了才知晓。学生有了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交流,才能在思维的碰撞中逐步走向认识的相对统一,从而自然、和谐地完成知识的建构。

九月份我到都匀参加“山东杜郎口中学教学观摩课”活动。杜郎口中学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下发课标让学生去反复的阅读课文,小组进行激烈交流问题,最后有效的完成课堂目标。他们的教学理念是:“10+35,还课堂以学生。”他们这是充分展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总之,只有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多给学生一点活动的时间,让他们读、思、议,他们才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才有效。

(作者简介:宋清义,1969年7月出生,男,籍贯贵州龙里,中学一级教师职称,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邮编:551201;通讯地址:贵州省龙里县哪旁乡卫华中学;电话:***;邮箱:879110307@qq.com)

突出“语文性”,打造有效语文课堂 篇3

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学,包括相当一部分的语文公开课、优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总是让我们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一节课,一番热闹以至一番“精采”过后,学生并没有学到多少属于语文方面的东西,一问学生,学生常常不知道语文课该学些什么,学到了什么。教师呢,尤其是我们这些教了几十年语文的老教师,更是茫然不知所措,发出慨叹“我越来越教不来语文了!”语文课的常态变成了对文本内容信息的反复揣摩,感受体验,讨论探究,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表现了什么精神,包含了什么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怎样理解这个形象,成了我们今天的语文课的基本内容。像前些日子,本学区内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某老师的一节语文课上,老师“导”得口若悬河,学生讨论得甚是热烈,刹是精采。然而,我仔细一想,这节课不见了字词教学,不见了写作指导,全篇是揣摩,满堂是赏析,这样的课是最优质的语文课吗?是最有效的语文课吗?这样的语文课,能让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有什么进步吗?教会了学生读书自学了吗?学生将来能“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吗?

语文课的有效性,还是应回归到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来。至少,笔者是这样认为的。语文课堂不是看老师的表演功夫的,也不是欣赏老师横溢的才华的。语文课堂应当是学生的课堂,是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语文的课堂。新课改前,语文大纲规定的“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不应被抛弃,理应得到加强,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要一提“人文性”,就不要了“工具性”。须知语文人文性的载体在哪里?尤其是在基础性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不能教会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能培养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可行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文性又将何以体现呢?今天的语文课堂,这么“泛人文化”,似乎走得太远了点。

我想,要让语文课堂有效,必须纠正这种“泛人文化”倾向,必须回归语文本真,语文课堂上就一定要教学生学语文。

“语文课堂首先要实现语文的教学性,其次才能考虑语文的教育性。语言能力教学是首要的任务,思想情感、审美教育等是次要的任务,完成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语文课成为语文课的前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底线”①。我十分赞同这种见解。语文课堂上首先要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其次才能顾及语文教育的任务。要回归到“首先完成语文教学任务”上来,也就是许多语文教育专家呼吁的“语文要回归语文”。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首先要突出“语文性”,才能谈及“有效性”。

先看看“上好课”之前的“备好课”。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许多老师(包括前一个时段的我自己)生搬硬套“三维目标”。现在看来,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误区。一节课45分钟,教师能达成那么多的“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吗?真是自欺欺人。表面上看是在紧跟新课改的步伐,严格地执行“三维目标”,其实,“三维目标”的精神恰恰在这里被我们误读了,被表面化,被虚化了。我们总是试图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写进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这必然要出现面面俱到却又面面达不到的虚设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现象,使教学目标不能发挥对课堂教学的定向作用,同时,也使教学内容发生了虚化现象。难怪,许多老教师会发出“越来越教不来语文”的感叹了。“过多地渲染情感态度价值观,声情并茂地张扬了非认知的特色,但在分析其得失利弊的时候,却发现语文课唯独没有教语文。”②一节课没教语文,没有具体内容的语文课能奢谈它的“有效性”吗?例如“研讨与练习三: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出来,在班里出一期专刊。”

——以上是除课文外的全部导学设计和练习设计,这里除“复述”一项任务以外,基本上没有对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的学习设置任务。

在教学方法层面,我们也要竭力完成“教语文”的任务,设计教学方法很重要,我听取了数百节语文课,尽管随着教改的深入,不断有所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不能偏离了“语文性”去设计语文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般情况下,笔者设计的课堂大致情形是:学生在课内首先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学生查字典和词典进行自学,有疑难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或教师查找资料解决。学生再诵读课文,发现在形式结构方面或内容哲理方面有特色的语句,反复诵读,加以领会,或师生共同探究,然后让学生仿造语句,有时让学生板演,有时让同学评说。学生读懂文本,进行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共同讨论,结果让学生表述,教师倾听学生的表达并及时给予指导修改。优秀的语段,可以让学生当堂仿写片段。结构简单完整的文章,拿来作范文,让学生仿写作文。

而今,教育技术全面推广。我们许多教师运用多媒体上课,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热衷于花样繁多的各种彩色画面的截取、粘贴、播放,好像这样就先进了。按照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我认为,有的喧宾夺主了,有的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了,有的弄得语文老师自己都忘了自己是在教语文了。多媒体教育技术固然有其先进的一面,但好的教学条件需要好的办法去运用,不能违反了教育教学规律,不能违反了心理常识,更不能违反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否则,“酒后添杯——不如无”。前一段时间,有报道,外地几所学校禁止滥用多媒体上课,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当然,我们还是应当多加研究:新的教育技术怎样能有效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总之,语文教师只有首先苦苦钻研教材,独立设计教学,突出 “语文性”,才能努力寻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亮奎.《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三个基本问题》.

2.杨启亮.《教学教育性与教育的教学性》.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第21-26页.

语文有效课堂 篇4

问题一:作者投宿石壕村时遇到了什么事情?

问题二:老妪出门应对时情绪怎么样?

问题三:差役的态度如何?

问题四:老妇人怎样对差役哭诉?

……

整节课, 仅是阅读教学部分, 就有14个问题。这些问题像一颗颗炸弹, 轰得学生晕头转向, 连听课的教师也被弄得不知所措。由此想到, 教师要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就应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 以有内涵、有逻辑的问题, 推动学生对作品的解读。

目前, 不少教师依旧未能足够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低效的课堂提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为频繁问。一节 课, 教师提出 了很多问 题, 非常频繁, 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 他们疲于应付, 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作品。第二种为简单问。我们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课堂提问:这篇课文分作三大部分, 请同学给课文划好层次。试想, 一篇课文就非得分作三个部分吗?即使可以分三个部分, 就非得要跟教师的答案一样吗?我想, 教师之所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应该是看 了教学参考书上的提示而不加思考, 搬到课堂上来了。第三种是消极问。很 多教师会 在课堂上, 以口头禅 的形式, 不假思索地问“是不是呀”、“对不对呀”。对于这样的提问, 学生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 “对”或者“不对”, 而无需进行思考、表述, 那么学生的逻辑能力、表达能力就不能得到 锻炼。这种问 题没有任 何积极意 义。第四种是偏心问。有的教师在课堂上, 经常只提问几名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 而对一些表现不大突出的学生视而不见, 一节课似乎成了几位优秀学生的表演课。这样的提问, 往往会打击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五种是“烂尾”问。有的教室课 堂提问就 像建了一 幢烂尾楼, 教师问了, 学生答了, 但是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却不置可否, 又转到了其他环节。这种“烂尾”式的提问, 极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 改进提问的设计, 进行有效的提问, 对广大教师来说, 仍然有实际的意义。那么, 语文教师 在设计课堂提问时, 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 指向要清楚。教师提问, 要明确问什么, 要让学生知道可以怎样思考, 应该回答什么。例如, 同为《芦花荡》一课, 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文中哪些部分进行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问题的指 向非常清楚, 那就是景物描写及其作用。学生得到问题后便能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文本阅读并思考, 从而了解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如果这 样提问———这篇 课文写作 特点是什么?那么, 这个提问便太空洞, 学生也无从下手。

其次, 内涵要宽厚。教师 在设计提 问时, 要尽可能地避免“给课文划三个部分”、“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简单问题, 应设计一些既能引导学生回归文本, 又能让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 尽力为学生的发挥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例如同为《石壕吏》一课, 我最初设计了一个问题:“老妇人的哭诉, 哪些地方反映了她 的苦?”后来, 感到这个问题过于直白, 虽然学生可以通过问题找到表现老妇人“苦”的描写, 但是它能 给学生发 挥的空间 太窄。于是, 我便将问题改为:“请同学们根据老妇人的哭诉, 推想出差役对老妇人的责问。”学生为了解答这一问题, 先要读懂妇人的哭诉, 然后要归纳哭诉的几个要点, 再根据哭诉的几个要点推想出差役的责问。这提问让学生既要进行阅读, 还要归纳, 再进行推想, 如此, 学生发挥的空间更宽阔了。

再次, 数量要精炼。一节 课, 过于频繁 的问题会 损耗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时间, 从而降低课堂的有效性。一般说来, 每节课精心设计两三个主问题即可。教师的问题, 像串连珍珠的线一样, 把课文学习的几个模块串连起来。例如在学习《皇 帝的新装》时, 可设计三 个主问题:皇帝的新装是真还是假?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新装是假的?为什么最终揭露假新装的是一个小孩?这三个主问题, 一步步揭露了骗子制假、皇帝畏假、大臣助假的可笑可恶行径, 最终以小孩的揭假, 无情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虚伪与愚蠢。此三个问题, 环环相扣, 推进了课 文模块的学习。当然, 精炼的课堂提问, 也要有逻辑性, 不可出现断层、颠倒的现象。

最后, 反馈要及时。教师 提出问题, 其实就是 引导学生进行感知、反思与表达, 也是一个促进知识积累、能力提高的过程。学生解答问题后, 教师一定要做出精当的评价, 不可以一个“好”字来应付, 更不可在提问后将学生冷落一旁, 而转到新的环节的学习, 如此, 只能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一语文有效课堂学案 篇5

内容:《兰亭集序》课时:2年级:高一

编号:1时间:2011/12/12主编:梅晓友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一)、作者简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善书法,有“”之称。又因为他曾经任右军将军,世称“”。

(二)、写作背景: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与会的人士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由王羲之作一篇序文,总述其事,这就是《兰亭集序》。序,文体名,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字,相当于引言。

二、学生应完成的任务: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岁在癸丑修禊事也流觞曲水清流激湍放浪形骸若合一契彭殇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③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④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⑤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⑥亦将有感于斯文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③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4、这次盛会让作者他们“信可乐也”,“可乐”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5、读第3段,用课文原句或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痛”的原因。

让“有效”唱响语文课堂! 篇6

【关键词】综合性;有效;误区;案例诊断;矫正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由来已久。几十年来,我们都在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实效性问题。经过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在提高实效性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由于我们对许多理论、理念的把握还不到位,实践上再次出现了语文教学低效的问题。

我认为,衡量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是否有效,可以从三个方面关照:1.有效的语文教学是关注全人发展的教学;2.有效的语文教学是促进语文学习的教学;3.有效的语文教学是呼唤效益意识的教学。一句话,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标准。第一点,则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全面性和整合性。而为了体现这一特性。新课改又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本是综合性语文学习最本质的特点,它指的是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综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对“综合性学习”加以浓墨重彩的渲染,的确,设置“综合性学习”对于开拓学生的学习空间,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审视当前教师教学因强调综合性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一些缺失现象。

案例:

三(1)班同学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讨论的十分热烈,十分投入。我们已经知道了骆驮的脚掌、眼毛、驮峰的作用。那么,你们现在还认为它丑吗?

生1:它不丑,而且我知道沙漠的环境很恶劣但它的寿命可以达到35岁。

生2:野生骆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生3:骆驮可以负重200多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连续行走4天。

生4:我们通过预习了解到骆驮的嗅觉很灵敏,能在三里内感觉远处的水源。

(全班开始交流原来搜集的有关骆驮资料,于是一堂课就在铃声中结束了。)……

师:嗯,大家了解到了骆驮很多优点,所以我们应该说:“它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案例诊断: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这是从综合性学习的学习内容方面加以界定的,说明综合性学习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但其中的“联系”也表明,它仍以语文的学科特性为主。事实上这一宗旨却被许多教师曲解,导致在具体实施中滥用“跨学科”性特点,把综合性学习课上成了非驴非马的怪胎。

事实上语文之外的知识并非绝不能谈,但如果舍本逐末,把好端端的语文课上成了“生物课”、“历史课”等等,则不应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设置的初衷。而它的跨学科特性,归根结底应服务于语文,为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做贡献,而目前这种“非语文化”的倾向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矫正策略:正确解读教材,弹性预设环节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里,教师在正确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弹性预设环节。唯有正确解读,才能在新情况面前从容不迫。重新审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片段,我们很明白教师其实想通过让学生了解骆驼的特点,而回到文章主旨“我应该敢到自豪才对”。我在教学实际中稍作改动为: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讨论的十分热烈,十分投入。我们已经知道了骆驮的脚掌、眼毛、驮峰的作用。其实骆驮值得自豪的地方还有很多,请同学们用“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交流我们搜集到的骆驮值得自豪的资料,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生1:我感到自豪的是我们骆驮在环境很恶劣的沙漠生存,而且寿命还可以达到35岁。

生2:我感到自豪的是我们野生骆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生3:我感到自豪的是我们骆驮可以负重200多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连续行走4天。

生4:我感到自豪的是我们骆驮的嗅觉很灵敏,能在三里内感觉远处的水源。

师:骆驮有骆驮值得自豪的地方,我们人类也有值得自豪的地方。请你写上几句话,用上“我感到自豪的是——”句式。

生1:我感到自豪的是我的绘画在班级里是最棒的。

生2:我感到自豪的是我唱的歌大家都爱听。

生4:我感到自豪的是我的成绩很好,老师说我继续努力肯定能上大学。

…………

师:我感到自豪的是,我有你们这样优秀的学生!……下课。

这样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弹性设计。即使学生杂乱“出牌”教师也是在宏观调控,并能跟进引导,真正服务语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毋庸讳言,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毕竟为学生打开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让他们纵马驰骋,但如何指引这匹“马”向正确的方向奔驰而不是陷入“泥沼”,一方面要靠教师积极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我们的教材建设,可避免导致语文综合性学习“白马非马”的尴尬境地。事实上,不管时代怎么变,学语文的方法都是感性的“听说读写”而决非理性的“推理、判断”。让我们从失误中反思,从反思中前进,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洗尽铅华,回归“语文”,让有效唱响我们的课堂。

实施课堂有效策略实现语文有效教学 篇7

一、关注准备策略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又强调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备课是教学的前提, 如果备课无效, 教学就必然无效。教师的有效备课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我认为要大力提倡和实施有效备课。我原来的备课主要是根据传统教学法的一些环节, 主要是立足于教师的讲, 而不是从学生活动的角度来进行。而新课程改革中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知识是不能被简单传递的, 是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而得以理解的。传统课堂中的讲授教学更多时候是传递知识, 让学生“记住”知识, 而不是“理解”知识。之所以这样, 是因为教师课前备的主要是“课如何教”, 而在学生“如何学”方面备得不充分。

二、有效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在班级教学中学生间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实践中, 如能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 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 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比如, 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间的互补, 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分组, 优势互补, 共同提高。这里“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 “递进”则是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 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分层递进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新探索, 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深化和具体应用, 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设情境重视教学起点

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就其功能而言不仅仅是导入教学、激发兴趣的一种手段。仅从认知层面来看, 他具有激发学习动机、形成问题意识、培养语文知识迁移能力等功能。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 联系作者的时代特点, 把作品放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理解, 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历史及有关知识进行铺垫。

四、合理使用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

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活动中体现相互来的群体间人际关系和交往活动, 积极建立群体合作学习关系。这种关系, 是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合作、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 不仅扩大了信息量, 而且有利于使学生获得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 提高自我教育水平, 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沟通, 真正做到让学生拥有轻松、宽裕, 使师生都获得自我的充分发展。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要实现两大价值功能:一是通过合作学习, 促使学生充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二是通过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进而实现语文学科回归社会的目的。

五、加强自我综合素质的提高,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1) 在上课铃声敲响之前, 务必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地出现在学生面前, 以自己的方式向学生问好;下课铃声敲响之后, 不要急着离开教室, 先向学生道别。

(2) 教学是一种仪式, 走进教室时, 务必带着课本、教案和学生名册、带着微笑、带着欣赏进课堂。

(3) 教师的仪容和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所以我觉得:美育, 从教师的仪容开始;德育, 从教师的言行开始。

(4) 语文课上多对学生进行激励性、期待性的评价。当发现学生的不足时, 可以说:“如果你能够克服掉这个弱点, 你会变得更加完美, 更加可爱”。

语文有效课堂 篇8

不拘一格, 引导学生与课文产生共鸣, 让生成的东西在课堂上闪现。也就是说, 教师的教学既不能受课前设计的束缚, 也不能受学生个体思维的影响。一年级教材中《月亮的心愿》这篇课文, 是通过学习, 朗读, 让学生们感悟到月亮的心愿也正是孩子们的心愿: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 有体贴、照顾父母的心愿和行动。在教学中, 学生可能会说他们的心愿是到某地去游山玩水, 是吃肯德基, 是得到一条漂亮的裙子等, 这时, 教师就引导他们去读课文, 了解文中珍珍的心愿是什么?珍珍在实现心愿时, 她的妈妈生病了。这时, 她是怎么做的?然后把他们的心愿和父母联系起来, 教育他们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学会关心、体贴父母, 从而达到本课的教育目的, 同时, 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对某一场合, 某一话题的讨论的驾驭方法, 培养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安排适当的练习, 及时巩固教学成果

教师的教学是让学生学有所得, 因此, 教学成果的巩固是非常重要的。作业是巩固的有效途径, 上完每一堂课, 都应布置一些相应的作业, 给学生练习。并及时检查与反馈, 巩固刚学的新知识。如一年级的语文教学, 是以识字为重点, 教师就可以布置一些看拼音写字, 汉字加减法, 同音字、形近字辨析组词, 仿例句说话等, 并对所学汉字的读音、组成、意义和运用进行练习巩固, 达到熟练掌握所学新字的目的。

三、结合学文练说写

随着课文内容的加深, 对学生说写要求也应该逐步提高, 如教“又”这个词时, 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带“又”的句子读一读, 理解“又”是不止一次的意思, 用“又”的句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然后由教师说前半部分, 学生接后半部分, 再放手让学生说完整句。当学生说不好时, 可提示帮助其说好, 最后进行书面的造句练习。这种从扶到放、由易及难, 逐步加深的说写训练, 对学生提高说写能力很有帮助。常有这样的情况, 当你揭示这一课所要学的课题, 把配合这课文的图挂上黑板后, 学生会发出“哇!真美啊!”的赞叹声, 如果你不“阻止”, 声音便会越来越大, 这其实就是学生说话的欲望已被美丽的画面激起了, 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 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观察, 练说练写, 如教《秋天的果园》一课可引导学生看图说说果园里景色怎样, 人们是怎样劳动的, 教《教印》时可练习看图说说美丽的雪景。这样的训练不仅强化了课文的知识,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想象力。基础训练所安排的看图说话、写话课本可以分步骤进行, 先让学生从整体入手, 初步了解:“图上画的是谁?你们在干什么?主要是说谁的事?”让学生了解图中的人并不都是主要人物, 接下来引导学生仔细地、有序地看图, 了解各部分的具体内容, 然后理清说话顺序, 让学生有条理地说图, 再把话写下来, 写的要求应适当放低。从口语到书面语是个质的飞跃, 不要一下子要求太高, 一段话写得长短都不要紧, 关键是要写通顺、写明白。带领学生走出校门, 到大自然中观察、游戏, 春天, 带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 观察自然景观, 回来后说说春天的景色, 谈谈花草的生长。用生活中的实物练说写。

四、老师的知识储备、方法的新颖灵活以及课堂的驾驭能力

老师教什么, 怎么教, 学生能否有收获, 都是教师首先要考虑到的。因此, 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教材、应用教材。认真备课, 弄清楚课文里的知识和主题思想, 在教学中选用恰当的方式、方法, 把学生思维引入文中,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去感受、领悟课文内容。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 可以事先准备一些介绍桂林山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让学生从视觉上和老师的介绍中走进桂林, 了解桂林的山山水水。形象、美丽的图片让学生产生美感, 诱人的介绍会让学生内心产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桂林山水美的欲望。而后, 指导学生带着欣赏、赞美的感情去朗读, 学生在加强对课文理解的同时, 对桂林山水美的感受也会和教师产生共鸣。

五、在教学时, 教师要有清晰的思路, 精妙的构思

学习一篇课文, 要因材施教, 不能千篇一律。找准文眼, 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在于泛滥陈词, 包罗万象, 而只要手握指挥棒, 蜻蜓点水般引导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行进。《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中, 作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描述了索溪峪山的天然美, 水的曲折美, 动物的活泼美, 人的纯真美。可以用总分式教学法, 抓住关键字“野”进行分组合作,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野”, 按照山怎么“野”, 水怎么“野”, 动物怎么“野”, 人怎么“野”的思路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然后在交流反馈中, 共同总结出索溪峪的野性美。也可以选择分总式学法, 引导学生按照:山的“野”, 水的“野”, 动物的“野”, 人的“野”的顺序集中学习, 然后在交流汇报中得出索溪峪的山的天然美、水的曲折美、动物的活泼美、人的纯真美这一索溪峪的“野”。这样,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不但让学生完成了学习的任务, 也能使他们分析、理解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此外, 小学生都很喜欢看电视, 教师可抓住这一点, 布置他们看“成语动画廊”、“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 看后在班上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讲出来。再如, 每天早上让学生把自己做的梦有顺序、有条理地讲出来。你讲一个他讲一个, 同学们的热情也就高了, 说话也逐渐有条理、有顺序了, 然后在说的基础上把这些话写下来, 说写水平都可以逐步得到发展。

摘要:“语文”是工具学科, 知识较深, 范围较广, 面对理解能力相对较低的小学生来说, 要想教好, 的确不容易。但并不是毫无办法的, 只要结合教学实践, 循序渐进, 坚持不懈, 还是会卓有成效的, 下面谈谈笔者是如何抓好小学语文教学的粗浅认识。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漫谈 篇9

教学有效性, 即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通过预设, 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 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的活动。换句话说, 就是低投入, 高回报。有效课堂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有效性。为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用、高效,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采用开端引趣, 预设最适合自身和学生的最佳设计, 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更多的准备, 这样师生互) 动冷场、尴尬的情况自然明显减少, 从上课一开始, 就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除“设疑”外, 还有“谜语”“悬念”“故事”“情境表演”等方式。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 有趣将会引领他们更加热爱学习, 开动脑筋, 学习更主动。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有趣的游戏来调节气氛, 训练学生的思维, 陶冶情操。如教师可以根据所教班级的特点设计出课堂“一分钟演讲”“我想这样学新课”“请你跟我这样做”等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游戏是集中学习注意力的好形式, 平时课上得不到机会锻炼的同学也会跃跃欲试, 从而有了亲身参与的感受, 大大强化了能力培养的力度。

二、在教学中引入竞争, 最更大程度调动学生的情绪

小学生好胜心强, 不甘落后, 连后进生也不例外。在教生字时, 让学生比一比, 谁认得快、记得牢, 谁的字开的“花” (组词) 最多;在读课文时, 看谁读的准确、流利、有感情, 谁能领会更深刻;在总结课文时, 比一比谁的发言更有创意。比赛时, 除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外, 还可以小组或男女生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课堂教学中的互动, 师生或生生互动或竞争可以有效地达成目标;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

三、师生关系融洽、民主、平等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教师是主导, 教师把握着教学的方向, 担负着设计优化的教学计划的重任,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真理, 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则在老师的激发和引导下, 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由此发现新的天地, 创造新的情境,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那种单项灌输为双向交流的师生合谐的统一关系。课堂教学中师生平等民主的关系产生后, 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 教师乐于教授学生, 一种心理相容、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的教学氛围能使教学诸环节顺利展开, 并迅速进入角色。“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理想的课堂应是“活而不乱、静而不死”, 既讲民主又有集中, 学生内化知识会更有效率。学生在活动中各自承担自己的职责, 各尽所能, 能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 彼此尊重理解、互通有无, 共享学习之快乐, 成功之快乐, 能形成亲密和谐的关系, 从而真正满足学生的最大需求。

四、鼓励质疑, 会思、会问, 达到会写

“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教师应让学生多问, 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 把他们头脑中的问号拉直, 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乐趣, 更是一种有益的体验。通过自主提问、互动提问, 学生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 更大程度发挥学生个性潜力, 使课堂教学变得有效。有效课堂离不开扎实训练, 语文学科虽不像数学那样大量的题型反复出现, 其实我们也讲究听说读写, 也可以说是多读多写, 文章中举了大量的事例说明了这一道理。目前, 我们的课堂教学已经从过去的书声琅琅变成了更为人性的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原原本本地读, 平心静气地读, 整体联系地读, 步步深入地读。通过读书, 让学生在课文中“走个来回”, 完成对文本语言的玩味、赏析和内化, 方法的历练和提高, 情感的体验和熏陶。精心设计的写话训练更是对阅读效果最有效的检验。当前,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和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 再加上教育思想的陈旧、教法的单一, 教学手段的落后, 使得一些小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普遍不高。有的教师认为不讲周到, 不讲透彻就对不住学生, 就显得没有水平, 甚至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还有的教师盯住课本, 几十年如一日的千篇一律的课文分析, 真可谓呕心沥血百授不厌, 孰不知学生已有了知识储备, 听起来无味, 怎能积极主动去配合老师的教?教学效率岂能不低?

语文课堂有效讨论初探 篇10

课堂讨论,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广泛地使用。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较大限度地参与其中,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在组织讨论时却存在很多误区。如:讨论无中心主题, 乱哄哄, 此问题没好, 彼问题已来;学生层次不同, 这组没讨论好, 那组已经结束;小组中只有少数活跃分子参与讨论、发言, 其他多数没事做, 吃“白饭”;讨论时间不够或过多, 讨论话题过大或过小, 甚至与教学目标根本无关, 致使讨论大多无效;课堂纪律极差, 是滋生班集体中“问题生”的温床;流于形式, 成为点缀, 完全是调节课堂气氛, 赢得评课教师喝彩声的必要手段, 为讨论而讨论。

二、组织有效讨论的几点想法:

(一) 明确讨论的意义

讨论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有效手段。在整个讨论过程中, 自始至终都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方能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在准备阶段, 每一个学生首先都要独立地思考, 然后才能与别人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 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讨论是学生理解概念、规则、原理并内化到自己知识结构中的有效手段。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的知识比从老师讲解获得的知识更生动、更直观、更有效, 因此能够更快、更稳固地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讨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讨论中, 学生个体首先要独立思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 然后在与其他个体和群体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汲取别人智慧的养分来补充、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不但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也使学生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讨论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口头表达及恰当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讨论过程中, 学生要想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别人的认可, 就必须首先对问题本身进行认真地思考;其次要考虑把思考的结果用恰当的文字、别人可以接受的语气表达出来, 这就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口头表达及恰当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一篇课文的学习, 一定要让学生去读、去讨论。” (吴心田《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了》)

(二) 抓住讨论的时机

课堂讨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能否把握好课堂讨论的时机, 直接影响着讨论的质量和效果。因此,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深入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 要能捕捉出一些能产生新思维和新方法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1.学生中有不同意见时展开讨论。

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以及认知水平的不一样,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 会产生不同的想法, 这是思维真实的表现。对于学生不同的见解, 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 要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出发, 鼓励学生勤于思考,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此时,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想法中, 捕捉出有代表性的意见,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2.学生解题有错误时展开讨论。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 以及思维方法的不合理, 在解答问题时经常会出现错误的方法, 这正暴露出他们真实的情况:学习的内容没有掌握好。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 引导学生去探究、讨论, 并及时予以纠正, 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

3.学生提出问题时展开讨论。

学生经常会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怀疑、困惑, 从而促使他们提出问题。学生会提问题, 这是主动求知、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点, 教师要结合问题, 抓住时机, 让学生在集体讨论中解决问题。这样,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 设计讨论的过程

课堂讨论涉及的因素很多, 它包括客观环境、学生心理、话题内容、时空范围、教学机智、评价技巧等, 要将课堂讨论引向深入, 就得将这诸多因素精心设计、科学安排。因此课堂操作是课堂讨论引向深入的关键。那么又该如何设计恰当的课堂操作呢?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讨论”。

讨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方法, 它离不开预习。预习是讨论的蓄势和铺垫, 讨论是预习的必然发展。课前预习不仅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知识欠缺及能力差距, 认识到了学习的重点、疑点, 而且还使其有了个人的体会。这样, 疑难要解决, 心得要倾吐, 必然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去讨论、去交流, 从而形成讨论的内在驱动力。

2.进行严密的“讨论”。

允许学生自由讨论不能采取“放羊”的方法, 应有严格的组织。学生或集中、或分散、或分组、或分片, 但都不能离开教师的安排。一般说来, 四人或六人一组为好。每组有固定的发言人, 一个问题一般由小组的主体发言人回答, 小组的其他发言人补充, 老师因势利导, 相机点拨。

3.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

针对当前的语文教学现实, 我们应当把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有些学生生性腼腆, 教师应给予鼓励和勇气;有些学生回答问题错误, 教师应看到其优点, 给予肯定、表扬;有些学生活泼好动, 发言踊跃, 教师应积极引导, 使其带动全班学生。教师应明确这样一点:“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上一篇:2-吡啶甲酸下一篇:现代智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