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024-05-15

浅探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用9篇)

篇1:浅探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本文论述了目前阅读者在阅读第二语言--英语--的文本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从认知体系理论和图式理论的角度分析说明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并结合这些阐述大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作 者:黄西林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3)分类号:H3关键词:阅读 认知 理解能力 记忆 速度

篇2:浅探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与统帅。它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是企业生命力与活力的源泉,是企业创新与变革的不竭动力,是企业未来发展蓝图的框架与基调。如果没有健康、优秀、强势的文化,一个企业很难稳步成长和持续发展。本文对采油厂企业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领导干部对企业文化认识程度参差不齐,甚至对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

(一)是企业文化表象化。兴采虽然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其他企业一样,不可避免的存在企业文化表象化的缺点。尤其是建设早期,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不都,导致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企业标语口号的斟酌、企业标识的设计上,从办公楼到生产园区,从厂部到班组,到处都张贴或悬挂着诸如且精神、核心经营理念等标语口号;设计了精致的厂徽、统一的厂服、嘹亮的厂歌、鲜艳的厂旗,企业的外在形象被设计得淋漓尽致,但他们只简单地将企业文化等同于形象设计,并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把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也没有把企业精神渗透到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行为习惯中。

(二)是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体活动。由于基层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理解上有偏颇,同时,认为建立完善企业文化体系是一项很复杂的事情,不原意也不肯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下很大功夫,所以就形成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问题活动的思想。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寄希望于通过举办几场球类比赛,搞几次文艺演出,放几场电影,组织几个职工俱乐部来达到塑造企业精神的目的。事实上,文体活动的开展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表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但如果仅仅依靠这些表层活动,而不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不用企业精神塑造员工,企业文化建设是不会得到持续协调发展的,也就更不可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三)是将企业文化等同于政治思想工作。由于企业文化建设主要由党组织抓,在不经意间就把企业文化建设和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混淆起来,尤其是单位的行政领导更是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一种思想灌输、说服教育,是宣传部门、工会的事情,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推进艰难,落实到位,见到效果非常不易。另外,由于基层单位企业规模不大,机构设置较少,经常将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归属于同一部门管理,但是由于许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内涵理解不深刻,经常将二者混为一谈,这对企业文化建设非常不利。

(四)是将企业文化等同于规章制度。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规章制度的思想同样普遍存在。认为只要制定出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员工学习、了解并严格实施,企业的文化建设就可大功告成,企业精神也就可以培育起来了,企业的文化氛围也会逐步地形成。尽管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但规章制度的制定并不是文化建设的全部,绝不能将二者等同。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活动缺乏紧密联系,企业文化不能真正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的发展壮大和经济效益地提高是相互作用的。企业文化建设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和渗透作用,以体现企业价值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引导员工的行为朝着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方向发展,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实力;而企业的发展壮大又能促使员工产生自豪感和向心力,从而约束自己的言行,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企业形象,积极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兴采在文化建设上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不是很紧密,有些文化项目与生产经营脱节,有些精神理念不能真正体现企业的特点,难以凝聚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有的单位的部门为建设文化而建设文化,不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经济效益与文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最后形成了文化建设、经济效益“两张皮”,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

篇3:浅探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初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大致有:有些问题思路正确但怕运算出错, 有损面子, 因此宁可沉默观望;怕别人说自己出风头, 不谦虚, 因而不敢表现;缺乏表现的勇气, 患有表现恐惧症等。教师应针对上述心理障碍, 对学生进行适当地疏忽,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化解, 从而使学生的表现欲处于自然、活跃状态, 这无疑会使表现成功的概率较高。要鼓励学生在上课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笔者认为数学过程中学生心理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 当前的数学内容抽象性太强, 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2)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提出了片面的而又过高的要求, 不顾及学生的实际水平, 使学生缺乏成功的体验, 丧失自信心是学困生越来越多的原因。

2 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心理问题解决的尝试

2.1 课前心理健康辅导的尝试

2.1.1 学习兴趣培养的辅导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 它表现为人力求认识和获得某种事物, 并且力求参与相应的活动。兴趣通过情绪反应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积极性, 即凡是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和工作, 人就会觉得心情舒畅和愉快, 效率也较高。相反, 如果是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事, 则可能心理动力不够, 缺乏激情, 效率也就较低。对于中学生来说, 他们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兴趣和情绪的左右, 因此,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增进其学习的效率。心理辅导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兴趣对学习的影响作用, 了解自己的学习兴趣情况, 培养对各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辅导方式采用讲述故事与讨论, 自我测查与团体活动等。兴趣并非与生俱来, 真正的兴趣是后天培养而得来的, 同学们对于自己喜欢的课程或活动, 要经常去从事;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课程或活动, 也要尝试与参与, 逐步培养兴趣, 使自己的学习更加努力, 获得更大的进步。

2.1.2 学习方法指导的辅导

心理辅导目标是: (1) 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听课和复习方法; (2) 让学生了解自己所使用的学习方法及其主要特点, 即学习风格; (3) 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辅导方式采用心理评估、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步骤: (1) 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份“学习方法诊断表”, 让学生自己填写。填写完后, 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评分,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和有效。 (2) 采用配对讨论法, 讨论如何提高预习效果;讨论“怎样听好一堂课”;全班同学共同讨论“怎样使复习的效果更加有效。” (3) 教师讲授法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利用学校教学或学习资源;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阅读;指导学生掌握有效记忆的方法。

通过课前的心理健康辅导,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这门课并不难学, 关键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这可以说是先给他们吃下一颗定心丸。

2.2 利用情境教学,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老师眼中的“精英”或者对数学缺乏“信心”的学生, 一个很重要问题在于没有很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中, 因此良好情境的创设, 可以唤起学生“主人翁”的意识, 让他们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 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2.2.1 利用“主角”唤起学生“主人翁”意识

“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 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 他们有要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本能, 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 唤起“主角”意识, 从而打破学生恐惧的心理。

如, 教学平均数时的一个例子:

(1) 一家公司对A、B、C三名应聘者进行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素质测试 (表1) , 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 你选谁?先学生完成, 再由教师讲解。

(2) 教师讲解:①在实际问题中, 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 在计算这组数据时, 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②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这家公司对A、B、C三名应聘者进行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素质测试, 他们的成绩有了很大改进, 如果你是文秘部经理, 你认为什么最重要?你选谁?如果你是技术开发部经理, 你又选谁?

通过“你选谁”设计情境, 把学生置于经理的角色当中, 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第一个“你选谁”及时巩固平均数的概念;通过第二个“你选谁”引出“权”的概念;待讲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后, 利用第三个、第四个“你选谁”, 进一步巩固概念, 这当中学生必须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判断, 给各比重一个“权”, 以此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2.2.2 利用学生熟悉的乡土文化来亲近数学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背景设计情境, 通过一些近乎脑筋急转弯的问题, 使学生整堂课都融入到情境当中, 使他们认为数学是可爱的。如, 二元一次方程应用教学的例子:

我校七年级 (1) 、 (2) 两班共104人去游七里扬帆, 其中 (1) 班人数较少, 不到50人, (2) 班的人数较多, 有50多人, 经估算, 如果两班都以班为单位分别购票, 则一共应付1240元, 如果两个班联合起来, 作为一个团体购票, 则可以节省不少钱。问两班各有多少学生?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 独立分析题意, 列出方程。

通过改编学生熟悉的生活中背景来创设情境, 拉近了学生的距离。将课本上的一个习题改编成地方特色的问题, 有梯度地提出三个问题, 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与讨论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鼓励学生做出大胆的想象, 同时有意识地让学生之间进行有争议式的互相评价和辩论,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2.3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牵引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 并对生活起指导作用,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数学问题, 如银行利率, 商品打折等经济有关问题;市政建设与环保问题;时政新闻;计划决策问题;广告的可信度问题等等。因此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牵引数学。

如,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节的教学

某商店积压了100件某种商品, 为使这批货物尽快脱手, 该商店采取了如下的销售方案, 将商品价格提高到原来的2.5倍, 再作三次降价处理:第一次降价30%, 标出“亏本价”;第二次降价30%, 标出“破产价”, 第三次降价30%, 标出“跳楼价”。

问:①跳楼价占原价的百分比是多少?

②该商品按销售方案销售, 相比原价全部售完, 哪一种方案更赢利?

有些学生往往有这种现象:学数学、解应用题时一窍不通, 但在购买商品时, 几元几分都算得很清楚。只要能够给学生适当的情境, 就不会有这么多害怕数学的学生。此题就是用了“亏本价”、“破产价”和“跳楼价”三个贴近生活实际有搞笑的名词, 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的距离, 使之联想到平时购买商品的情境, 就不会因为题目的“冗长”而产生恐惧, 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并培养了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2.3 形成性评价激励学生数学学习

2.3.1 多渠道反馈信息提高学生数学发展水平

我们所说的形成性评价, 它是过程评价, 它以提问、测验, 口答等各种检查的形成, 对评价对象在到达终极目标的教学进程中, 不断的明确学生达标的程度, 通过多渠道多方面的反馈信息, 及时发现学生在形成性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从而随时修正和调节教学与学习活动, 使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都提高。

对学生数学形成性评价, 主要包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

例如:一个问题的提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评价:

①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②是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能够不回避遇到的困难;

③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 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

④是否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

⑤能否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⑥是否能够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⑦是否理解别人的思路, 并在与同伴交流中获益;

⑧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

教师评价可以及时地对学生的某个形成性给予肯定或纠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把握以下两方面:一、要随时运用观察的方法来收集在过程当中的所反馈的信息。二、要注意评价的激励性, 它是过程评价的一个突出点。随时随地的在数学过程中进行及时的评价, 充分肯定学生形成性中闪烁出的智慧的火花, 激励学生探索精神, 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2.3.2 评价的可行性原则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是对教育评价的要求不能过高, 二是所定的标准、所提的要求并不是为了简单的适应低水平, 而是经过努力是能够达到。它的基本精神就是所谓的“跳一跳, 摘桃子”。首先要调查了解当地开展教育评价活动的实际水平和能力, 做到心中有数。对评价的要求要符合实际, 比如对评价的频数, 对评价的范围和规模都不超越实际, 超越了实际就会加重负担, 甚至会走向反面。在两个评体之间比较问题也要客观、实际, 对于同类学校和地区可以进行比较, 不实行“一刀切”。

2.4 课后的心理健康辅导的尝试

有些学生由于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的问题, 学习过程中往往效果很差, 进步很慢, 不能达到教师为其预定的学习目标。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必须借助于各种手段, 设法查明学生不能从教学中获益的原因。如果是产生于教学应该改进教学。如果是非教学因素造成的, 如学生的情绪情况, 所处的环境, 如家庭经济条件差, 父母婚姻关系不好, 父母文化程度低, 以及地区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或是身体方面, 如营养不良和疾病, 情绪方面如情绪不稳定, 自信心下降, 伴随青春期而来的紧张等, 均可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时需要单独找学生进行谈话, 针对性的根据情况缓解学生的压力, 让其感到教师一直在关注着他, 让其减轻心理负担, 有必要时提供帮助, 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位女同学, 数学基础不错, 学习也很用功, 但她只是自己闷头学习, 课堂上不多发言, 明显缺乏参与意识, 后经教师多次找她个别谈心启导, 使她逐步端正了自己的表现欲。尔后她在课堂上有着出色的表现。在一次习题课上, 她把三次多项式:3+23分解因式, 竟用拆项、添项以及借助多项式除法等五种方法, 得出了相同的结果: (1) (2++3) , 使大家大开眼界。受到正确而及时的心理辅导后, 这位学生数学成绩一直处于拨尖位置。

3 实施效果

通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 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与人合作交流等活动, 可以获得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体会数学的探索过程, 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和人类生活的联系, 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 老师要积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 要肯放下架子, 主动和学生交朋友, 多和学生交流, 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同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把原来的“主导教授”变为“辅导提示”。

我平时比较关注学生的心理, 又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 使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真诚的, 教学的过程成了一种“朋友间的对话”的过程。因此很喜欢、比较喜欢上数学课的人数有很大幅度上升。作业完成情况可以说明2012学年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比2011学年有较大提高。而且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平均分和优秀率及后30%学生的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学校总平均。从2011学年开始, 我非常注重学生学习的心理问题, 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均有明显的改观。

4 结束语

总之, 通过多种方式呈现教材, 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上, 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规则建立在形象的感知之上, 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动态化、情境化、形象化, 可以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 可以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数学自身的魅力, 逐渐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教师可以通过心理辅导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与人合作交流等活动, 可以获得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体会数学的探索过程, 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和人类生活的联系, 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使教学过程不仅成为认识过程, 而且也成为一个交往过程和发展过程。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心理辅导让学生在充满关怀的情境下自主的学习不失为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陈京山.数学教学中提问的误区与对策.上海中学数学, 2001 (4) .

[2]张奠宇.创造教育思考原问题[J].教育参考, 2001 (1) :5-6.

[3]马钊.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原则[J].中学数学教育, 2008 (6) :7-8.

篇4:浅探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关键词:音乐教学;存在问题;原因;对策

【分类号】G633.951

1 高中音乐教学思想认识的误区

1.1缺乏对高中音乐教学的认识和重要意义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这样的情况直接影响着高中音乐教学的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艺术教育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音乐教育,具有很高的美育价值,同时也是最为直接的一种美育,对全面推行、追求人格全面平衡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大多数的人对音乐教学缺乏本质上的认识,甚至会有一部分人轻视它的存在,仅仅只是看作成一种点缀和摆设,完全忽略了其重要性。然而更有一些人会认为,音乐教学只不过就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唱歌和跳舞,通过一些比赛活动和文艺汇演就等于音乐教育的全部。这些传统思想认识的不足,会直接导致音乐教学发展脚步出现停滞现象,从而不够被重视和关注,也无法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1.2高中音乐教学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

在我国,音乐教育一直对升学率没有过多的帮助,而且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和优势,在短时间内无法被发现,致使很多人会轻视它的存在,为了应付完成教育部门规定的教学科目,没有在本质上去认识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在以往的一些教育过程的实践中,大多数学校只考虑到本校的升学任务,偏重于一些升学的必考科目,一切的教学工作都只是围绕在升学率这一重点进行,往往忽视了学生美育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培养出的大部分学生在知识面上较为狭窄,缺乏基础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进入社会以后,其想象、创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们明显不足,造成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脱节。因此,我国要真正的提高认识,改变原有的思想观念,深入的认识到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价值及重要意义。

2 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定位不准确的音乐教学

对于一些音乐专业院校或师范院校的教育,其主要的宗旨就是培养出大批的音乐人才和教师,而高中音乐教育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两者之间在教育的目标上是存在很大差异的。高中音乐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面向学校内的全体学生,这是提高高中音乐教育主要的条件之一,同时这才是高中音乐教学的准确定位。然而,我国的一些高中,学校为了提高升學率将师资及教学设施集中用于音乐专业班,而忽视了其他的高中学生,很明显的偏离了高中音乐教育的初衷。

2.2音乐教材不理想

音乐教材可以说是师生进行音乐教学的基础,是完成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大纲的基本材料,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客观条件之一。因此,选择合适的音乐教材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实现音乐教学的核心和目的。据相关调查,针对我国目前的一些高中音乐教材来看,大部分的教材都太过于专业化,其教材中的理论内容相对较深,并且知识面较为狭窄,这样的情况就完全脱离了高中音乐教育的目的。然而,对于一些浅显易懂的音乐教材来说,又普遍和小学、初中的教学内容相似,理论知识相对较浅,使大部分学生失去对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我国大多数的高中在选择教材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些教学内容都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用的。

2.3音乐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大多数的高中学校都会配备一些相对较为专业的音乐师资力量,但是会有少部分的学校缺乏音乐师资,造成音乐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对于一些高中学校的音乐教师而言,很多教师局限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其教学内容随意性太强,呆板和陈旧,很多学生抱着满腔热血去学习音乐知识,但是在学过之后表现出迷茫,甚至会有个别学生对音乐产生畏惧的心里。因此,高中教师素质的完善,是高中音乐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形成独特的自我感悟能力,融化学到审美知识,主动进行自我调整,通过自我认识和控制,形成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审美取向和方法,完成音乐教育的内化过程,实现学生的个人发展与适应社会需求相结合。

3 高中音乐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3.1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观念

我国的音乐教育一直存在不被重视的现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直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在进入校园开始,一直被教师和家长误导,只要是搞好学习成绩,能考高分,就是最优秀的学生,这些思想和观念,完全是错误的。从古至今,音乐教学就一直的存在,在古代,一直被强调的琴棋书画,却被现代社会和教育慢慢磨灭掉,甚至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从小学开始,就有音乐课,但是到了初中以后,一些音乐课程却被其他学科所占用,尤其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升学的压力更让很多学生只知道一味的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这样的观念导致高中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降低,重视的程度与培养的力度也显然不够。

3.2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的文化走向多元化,尤其处于现在社会的转型期,更是鱼龙混杂。学校附近会有一些不正规的网吧或游戏厅的存在,这样就会给一些学生提供了放纵的心里,造成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学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加之受到社会上多种不同性质音乐文化的侵蚀,使得一些学生在选择和追求上的层次呈现高低之分。一些较为劣质低级和庸俗的音乐充斥着市场,高雅艺术难登大雅之堂,在加上社会上一些媒体的误导,造成了不良的文化艺术环境,严重冲击学校正常和健康的音乐教育,对一些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消极的影响,造成一部分学生审美素质低下、良莠不齐、美丑不分。在这种不良的文化环境下,高中音乐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承担的责任也会更大。

参考文献:

篇5:浅探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要:本文就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且对其进行了成因分析,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建议,意在给一线的教学同仁提供借鉴,在提升文言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拓宽其文化视野,让学生在文化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寻求学习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因此,文言文阅读教学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文化通衢,让阅读成为“化育”的灵丹妙药,让学生在文化传承的同时进行文化批判,培养高中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批判能力等语文素养。把学生不仅仅成为“知识人”,而且成为“文化人”,以此来提高整个公民的文化-人格素养。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问题及策略

引 言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学得以发展的语言形式,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高中学生继续学习浅显文言文中的优秀作品,不但可以积累丰富的文言语汇,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素养,而且可以了解民族文化,体会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继承民族优良传统。而这其中最为基础的就是通过翻译初识古代文化常识,通晓大意,充满着神奇的力量。翻译是了解古籍中文化精髓的便捷之径。但是,日常教学中现在有些学生甚至语文教师越来越不重视文言文的翻译,翻译出来的东西也没有原古文那么有文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觉得文言文翻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有这样的目标要求:“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所以,为了传承文明、提升学生的人格,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以文言文课文为主,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师指导和学生练习相结合、课内巩固与课外延伸相结合、普遍练习和精练提高相结合的教学措施,来努力实现文言文的教学目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日常文言文教学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做

了如此总结。

一、文言文阅读存在的问题

首先,文言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对课文意思不能够准确理解,更难以体会文言文中的用词之巧,用句之妙,造景之美、造境之丰,因而导致学生难学,教师难教,学生学习兴趣低,文言文阅读理解水平差。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卷面考试中古文阅读特别是翻译句子得分偏低,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疏远了文言文,从而影响到了语文的整体学习效果。所以,文言文阅读教学是当前基础教育中语文教学最薄弱的环节,而在这其中文言的翻译成为关键。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从基础做起,狠抓学生的翻译练习,加深学生的翻译理念,培养学生的翻译自觉十分重要。我们语文教师要切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方设法努力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文言文翻译及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其次,教师的学科教学观存在认识上的偏颇。

教学观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对教学现象和实践活动存在的主观认知,包括对语文学科特性的正确把握,其来源于对日常教学实践行为的深度反思,即对行动的反思,在行动中的反思,为了行动的反思行为。基本上是属于传统的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就是简单的读写训练,一味地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价值,未考虑到学科的人文特性和育人育德功能,基本上属于“小语文观”。新课改倡导“大语文观”,要拓展文化视野,教学是一门“做”的学问,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只注重 文言文的字面感知,没有挖掘出文言字词之中蕴含的民族文化意蕴。

再次,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阅读不够重视,缺乏翻译方法与技巧的研究。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字面涵义的解释,不强调通过理解来背诵和识记,把文章肢解为零散的小块知识,很难让学生从整体上获得全面认识和感知。如:句中“一夫作难”是用典,指陈涉起义事“;七庙”是借代,代指秦王朝。用典的译法:古人为了使行文典雅,言简意丰,常或明或暗地引用典故,在翻译时可灵活处理,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句中“有事”一词是委婉的表达,指发动战争。委婉的译法: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 婉。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对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策略研究不够,只是在所谓的读写训练中进行单调枯燥地重复。

二、问题存在的根源及其解决对策

1.问题成因分析

首先,单纯追求课堂结构的完美,单纯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也是造成高中生文言文基础差的原因之一。我们一些老师讲授文言文新课文时,目的不是追求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文言文字词句的知识,而是追求课堂形式的完美、气氛的热烈,本末倒置,持别是一些公开课,简直是表演,华而不实,令人担忧。不去结合文段详细讲解词句的知识,而是抽出几个字词,让学生去分组讨论、再提问,课堂气氛热烈,似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符合教学改革精神,但学生一节课只记住几个字词的意思,有时,我真不明白老师讲课是为了教学改革呢,还是为了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以这种方法讲文言文新课文,四节课传授的知识比不上串讲式的字词翻译。

其次,轻视诵读、轻视文本是造成文言文基础差的另一个原因。可以说文言文是另一种语言,同现代文相比,除字形相同外,字词句的用法相差很大。实践证明,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方法是多读,学习文言文也不例外,只有多读才能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才能记牢文言文字词句的意义用法,才能理解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在文言文教学中,很少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即使有也是一种点缀。譬如只读一段美文,或只叫一个同学朗读,很多老师喜欢抽出几个所谓的重点字词句来讨论来讲解,或花很多时间大谈文章的内容和写作特点。但是他们不屑于把字词句放到文章中来讲授,不喜欢给合文言文的段落分析思想感情和写作技巧,只喜欢作科学主义的切割和分析,结果,学生只掌握一些死知识,读不懂文言文。在教授文言文新课文的时候,应该指导学生朗读文章,讲解知识、欣赏思想感情及写作技巧时,应该不能脱离文章。此外,还要督促学生在早午晚读时间朗读文言文,只有经常读才有可能提高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再次,文言文教学时间相对集中不利于巩固学生的文言文知识,不利于提高学生鉴赏文言文的能力。一般一个学期两单元文言文,用四周时间讲授,即一个月的时间,一个学期只是一个月时间接触文言文,犹如一曝十寒,学生学得再认真再好,也忘记了,结果形成恶性循环:学了——忘了——学了——忘了。到了高三复习文言文时,学生发现自己的文言文知识少得可怜。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

让学生经常学习文言文,可以要求学生每一个星期翻译一段文言文,课外阅读两篇文言文,这样,才能巩固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才能提高学生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2、解决的对策

文言文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言文,包括先秦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及从两汉到明清的散文等等,这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含义。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所以,学习文言文对高中学生来说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培养高中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习惯。首先,在翻译中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的情操。其次,增强文化意识,传承中华文明文言文部分不管是在平时的教学,还是在高考中,都一直是重点难点,而文言翻译则是最为基础的一环。一方面的原因是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不浓厚,感觉文言文学习起来太枯燥,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在高考中学生失分较多。再次,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将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与其他各方面知识结合起来,如何通过各种媒体、途径唤起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进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失分率。

第四,将现代文教学理念套用到文言文新课文教学中。高中的现代文教学重在指导学生鉴赏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技巧。因为学生已学了近十年的现代文阅读常识,有一定的基础,不必详细讲解字词句的意思。高中的文言文新课文教学应重在掌握字词句的意思,而文章内容、写作特点应略讲。因为高中学生刚学了三年多文言文,文言文基础薄弱,犹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现代文一样,要重字词句的学习,只有掌握一定量的文言文字词句的知识,才能鉴赏文言文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技巧。可是,很多高中语文老师喜欢将现代文的教学理念套用到文言文新课文的教学中,在文言文新课文的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鉴赏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技巧,结果,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不够扎实。

结语

总之,文言文阅读教学不同于现代文教学,应重视字词句知识的传授,应重视朗读,应要求学生每星期都要学习文言文,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鉴赏能力。文言文教学作为培养人的一种文化实践活动,其要旨在于通过对知识的认知,对事理的知晓,对生活实践的感悟等思维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心

智,养成学生的“人格素养”。因此,古文教学就承载了培育健全人格的育人使命,教学成为传承人类优秀文化的媒体通道。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求知的纯粹认知活动,更是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旨的文化育人活动,在关注其学科工具性的同时更要挖掘其内蕴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具有“野蛮而又高贵”的人格,提高社会公民的语文素养。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的能力。教学成为师生共在的文化实践活动,意在让文化认知成为知识习得,技能获得与灵魂培育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范文澜 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2]陈寿.三国志[M].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82.[3]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62.[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2009.[5]司马光.资治通鉴[M].中华书局,1982.[6]刘知几.史通[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7]中学语文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2版第3册,第94页。

[8]蒋骥聘,黎千驹,《古代汉语教程》,海口:南海出版社, 2005年1月

[9]陈蒲清,《文言今译教程》,长沙:岳麓书社, 1986年3月

篇6:浅探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及原因浅析

摘 要: 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第六次课程标准改革,从实施之

日起到现在,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新标准英语》的实施也为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指导思想。正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的新课改的核心就是要从过去的教育学生怎样做“事”向教育学生怎样做“人”上转化。而在英语新课标的实践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四位高中英语教师及部分高中学生的访谈和对其试卷进行分析,在本文中将对英语新课改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改革;实施;问题;原因

新课标主要由5个部分构成,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新课标规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相比上一轮的英语课程教学中强调的重点——突出语言的交际能力,第六次的改革突出了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凸显语言的人文性,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等。而要在教学过程中达到这些目标是困难重重的,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各种原因,教师方面,评价方式的改变以及以往学习经历对学生影响。这些问题在一些边远地区的英语教学中尤为突出。

一、《新标准英语》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转变以往的角色以及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学习。很多教师对新课标、新课程的理解不到位,对新课标中阐述的英语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和各级教学的内容一知半解,过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对教材的重视程度远远地超过了对大纲的重视程度。对于教材上的内容也是全部进行细致的讲解,而如今新教材内容以版块的形式出现,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有选择性地是用教材。这就

对以往的教学经验形成了冲击,对知识点的自由选择必然会导致很多困惑和问题,教师思想上也会对新课改产生不信任感和强烈的抵触情绪。这都不利于新课改的进行。

新课改也要求教师的角色进行转变,由以往课堂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合作学习中的伙伴,这要求教师正确看待和处理好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罗杰斯早在他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中提出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气氛。教师应该是这种气氛的“促进者”。而现在,在很多地区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还是很难放弃自己的主导地位,一位蒙自高级中学的杨老师说道:“不是不愿意放手,是不敢放手,就怕学生自己学不好,知识点不牢固,不讲不放心。”这也是很多教师的困扰,这出于对学生的不信任感。而在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学生中心论”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新课标中所阐述的互动的教学的师生关系难以在短期内建立。也就导致了教师角色转变的困难。其次,新教材的使用和教法的改变,以及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人文素养的培养的目标,需要教师的不断进步和学习。而在我省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的英语教学,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可能就不是很强,据在一次数据调查显示76%左右的英语教师都不是英语教育专业毕业,很多也只是过了公共大学英语四级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而面次课改,新课程改革不能仅仅局限于观念、模式、方式和行为的变革,即课堂教学活动本身的变革,更为根本的是课堂教学文化的转型,要对现有课堂教学文化进行重建,才能最终实现改革的目的。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是不能动摇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学习、进步,才能紧跟时代步伐。

二、学生因素

第六次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角色的转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其在教学中的表现:一是关注每一个学生;二是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三是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

高中英语课本的基本理念中提到:“„„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2009)。此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将学生放到一个中心位置,通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等。这也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和配合,但就很多专家的观察和当前的分析来看,我省很多地区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自主地位体现得很不明显。

首先,大多数学生受到了以往学习模式和经验的影响。在他们小学和中学阶段,都是处在一整被动学习的状态,接受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

堂上市主要的主导者,而学生被动参与到课堂中,缺乏和忽视了对critical thinking 能力的培养。导致了我们中国的学生普遍“被标准化”。根据笔者及被访问者的经验可以看出,在传统的教学环节里,教师按照准备好的教案在课堂上进行流利和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则规规矩矩地坐在下面听讲和记笔记。教师好比演讲者,学生成了听众,讲台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学变成了灌输,学习成了接受。(传统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的现实弊端2009)教师不做细致的知识点讲解,学生就会觉得不放心,对自己和同学一起总结和发现的知识点的准确性也缺乏信心,总是会觉得老师的讲解时最好的。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学生习惯于教师的细致讲解,自觉的学习和其主体性逐渐丧失,学生退化为知识的“容器”,严重缺乏主观能动性。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难以适应新课改中倡导的学习模式,要在短时间内培养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能力,是很困难的。

此外,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自觉性和意志力。上课即使在教师的约束之下也难以专注于课堂,课堂上安排的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也就很多时候顺理成章地变成了聊天的机会。在课后,老师不逼,学生就不学。对这部分学生而言,不能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教师放手让同学自己通过发现式的学习去积累知识点,往往会适得其反,使这部分学生走向另一个极端。通过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的一次英语试卷,可以看出,很多学生的语法知识很薄弱,基本句型混淆等。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市源于教师的“放手”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造成的。

三、传统评价方式的制约

新课改提出了多种评估方式的要求,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的培养。平衡测试和评价的关系。就目前而言,纸质的考试依旧是最主流和主要的评估方式和手段。尽管新课改中提出要将评价方式多样化,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当这场轰轰烈烈的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面对一直试卷时,它的存在意义也就显得苍白。不可否认,考试,特别是高考有着自己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之中,面对很多的现实和不公平现象,高考在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时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由于高考的权威性,也造成了很多的问题,也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新课改的进程。

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在高一高二的时候,教师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按照要求使用新教材,但是到了高三,面对激烈的高考升学竞争压力,新课程改革也就偃旗息鼓了,一位高三的英语教师谈到:“高考毕竟是最重要的评估手段,即使学生在三年的过程中变现很好,积极上进,但是只要在高考中没有考出好成绩,以往的努力在高校录取工作中是被忽略的,高考就是一锤定音。所以我们还是把教学中的目标瞄准高考。”在高考的压力下,面对新教改,教师

和学生更多的面对的是一份压力,而不是学习的乐趣。在如何看待形成性和粘接性的评价关系,一直难以达成共识。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就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多元智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一直强调形成性评价又会与社会现实之间拉开差距。这就需要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新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如果它能够不断地推动教改的深入,使我国的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培养具有创造力和正确价值观的新一代人才的进程中扮演了主要作用。而如今的改革进程似乎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只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和总结经验,新课改就能真正发挥它在这个时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2009

传统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的现实弊端2009

高中英语教学100问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篇7:浅探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浅谈初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策略

吴剑颖

关键词: 新课程写作问题原因解决策略

基础能力指导评价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明确地把“写”的要求列入了英语语言技能的目标中。因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学生语言水平的综合体现。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加强了书面表达的考查力度。我们宁波市中考卷最后一题是书面表达,分值15分。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句型、语法等内容进行谴词造句、组句成文的能力,是一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题型。我在多年教学中和中考书面表达的评卷中注意收集了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平时的英语书面表达教学训练过程中,作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总结了几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 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语音功底差,拼写错误

学生在英语作文中,经常会出现许多单词拼写错误。

如: 1.I come form(from)USA.It is the frist(first)time that I came

to visit this city.2.I wish your dream will come ture(true)one day.3.My pan pal comes form(from)USA.这种错误在学生写作中存在的范围比较广,出现频率也很高,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在记单词的时候没有根据读音的规律拼读,而是死记硬背, 不动脑子。

(二)语言功底差, 语法错误

学生在英语作文中出现最多就是语法错误。学生在写作中经常近义词混淆;词性用错;词组、句型使用不当;各种人称混用,男、女不分;语法不规范, 时态,语态混用;不能清楚的说明文章表达的意思等情况屡见不鲜。所以,语法问题是学生英语写作中所面临的又一个主要问题.下面是学生经常犯的错误:

1.形容词和副词的混用: She is very carefully.“carefully”应改为 “careful”

2.介词误用:We had a sports meeting in Oct.28.“in”应该写为 “on”

3.时态错误:I wake up at 6:00 yesterday.“wake” 应该写为 “woke”

4.主谓不一致: Jim with his parentshave gone to Canada.“have” 应该写为 “has”

5.主动、被动语态误用:The underground subway will finish building in 2014in Ningbo.“finish” 应该为 “be finished”。

造成这么多的错误有多种原因:《go for it 》这套教材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模式,融合汇话,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于一体,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模式,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这套教材对语言结构的教学安排缺乏系统性及相应的练习,引起部分教师对语法教学的不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忽视,所以在英语写作中出现这么多的错误也不足为奇了。

(三)粗心马虎, 审题错误

部分学生在写作前没有认真读题、审题,粗略看一下题目,没经过深思熟虑就动笔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会背离主题,得分也较低。

例如:我们经常看到的作文提示: 假设你是李华, 你------

一部分学生一看到李华就想当然认为用第三人称写。这样完全不符和题目的要求。2009年宁波中考作文题目是这样的“上星期,学校就学生的作业量问题要求各班召开家长会进行讨论。以下是你班家长的观点,请根据提示,作简要介绍并表明自己的观点”考完英语后,我见到很多学生笑逐颜开,因为题目比他们想象得要容易,提示很多,比较好写,大家都自我感觉良好。但是,笔者改卷时发现,有相当部分学生审题不慎,只写了家长的不同意见(因为有英语提示),根本没有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导致降低文章的档次和失分。

(四)句子衔接性差,常识性错误

许多学生没有意识到文章中句与句之间、上下文之间不同的关系,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不注意过渡词的运用,单纯地翻译中文提示的句子或者用英语的参考词汇造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显得句式单调、文采呆板。从整体的角度看,句子之间有较为明显的割裂感,衔接性不够,使语言不流畅不连贯,从而使文章显得生硬.甚至有些同学取巧,感觉专门针对文章要求字数写。刚写了几句达到八十个字就完。就以为已经符合写作题目的要求.而事实上,这类文章往往是得不了高分的,给人以记流水帐的感觉,内容不够充实而显得单一不丰富,所以就不可能得到较高的评价。

二. 我在教学时采用的策略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写作扎实语言基础

写作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如果学生连基本的单词、语法都不懂或不愿记忆,那进行书面写作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我要求学生一定要坚持背诵单词和重点句子。我从初一入学开始,就告诉学生英语单词好比造房子的砖;句子就是由砖(单词)砌成的“墙”;那么文章就是一栋“房”。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人人必过语音第一关,通过对小学词汇的分类,整和,让学生找出字母发音的规律,利用这些已掌握的规律,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去学习初中那些简单的词汇,再要求学生触类旁通根据音节去拼读多音节的单词,这样从简到难,循序渐进,为学生正确拼写单词,课外自学单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在课堂教学中节省大量的教学单词的时间,以致有更多的时间讲解单词的应用和学生的操练上。对书本上的重点词语、基本句子我都要求学生熟记于心。我一般每天利用3-5分钟的时间,对上节课的词组和重点句型进行默写。有时要求学生用

刚学的单词,词组造句。为要即将搭建的“房子”作好奠基的准备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学生的单词、短语和句型已经积累了不少,这样为学生的写作做好有利的铺垫。

(二)重视口头作文的训练,为写奠定语言基础

要写好作文,必须抓好口头作文。“Go for it”这套教材的教学体系基本是围绕一个主题

词汇---句子---语篇

三条主线一—— 听---说---读----写

输入-----输出

我上课时在第1-2 课时中比较注重语言的输入,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语言的活动,到第3课时,我经常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来进行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同时达到学生对语篇的口头输出,从而为写作奠定基础。如:

What did we learn in the last class??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story that we learned yesterday?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passage?

这样紧紧围绕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口头训练。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意义的理解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避免在作文中出现不伦不类的中式英语。

(三)扩充阅读,以读促写

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作文素材和表达方式的源泉。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充词汇,扩大知识面,增强语感,从而汇集大量的语言信息,为写作准备充分的的语言资料。因此,在学好课文中的阅读材料以外,我常常从报刊杂志上选择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特别是与每个单元的话题有关的文章,这些文章篇幅短小,文字浅显,语言规范,丰富学生的词汇及句子结构。由于目前中学课本内容安排的限制,很多学生想在生活中表达的东西在课本中却无法找到。另外我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特色,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加强背诵,积累素材

看了好文章,不单是理解就够了,还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多背诵,才能达到融会贯通、据为已有的效果。所以我每个单元都会选一到两篇课文让学生背诵,有时发现课外好的文章也会要求学生诵读。但是我时常向学生传授一些背诵的方法和技巧,如理解记忆,形象化记忆,归纳分类记忆等等,以免使背诵走入误区,并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学生的记忆力在不断的背诵磨练中能得到很快的提高,而且很多学生学以致用,最终也提高了英语写作能力。现在背诵和熟记一些语言材料,对中学生来说将会受益无穷。

(五)由浅入深,适时多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我很重视抓基本功训练,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段练习时,要求学生写出最简单的短句,为以后英语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积累的增多,我采取不同的训练手段:仿写;看图写话;有控制性写作(将课本中的对话、文章、图片或复述、缩写和扩写某个片段);限时训练 ;自由发挥等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增强信心,在写作中找到乐趣。通过一段时期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而且使英语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六)授之技巧,帮助提高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作为教师要教给他们一些写作的基本技巧,为他们点拨迷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听、说是培养口头交际能力,而读、写是培养书面交际能力,它们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所以我常告诉学生,要想迅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就必须多读、多背、多模仿、多练习。此外,写作前要认真审题,吃透题目要求,整理思路,确定时态,抓住关键词,用自己最熟悉的词句一气呵成。

(七)多元评价,优化批改

1. 激励评价,促进发展

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文达到较高水平,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结果。为了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文质量的积极性,我采取多次修改作文,逐次提高等级的评价策略。当作文发给学生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等级。其次我在批改时,加些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的评语。对那些书法规范及漂亮者优,标点符号正确者优,典型句使用恰当者,我多会在课堂上加以表扬;对那些写得特别好的文章,我会让学生在教室的黑板报上展示出来。如果我们把评价学生的写作自始至终放在重要的位置,我们随时会发现学生的字、词、段、文方面的优秀之处和可取之处,学生才能从遭遇失败到尝试成功,从惧怕写作到乐于并善于写作,真正走出英语写作困境,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的英语写作能力。教师应对学生的写作训练予以高度重视并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写作策略,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善抓典型,当堂批改

我有时将在批改学生习作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错误集中起来,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并由师生共同修改。单词拼写是否有错误、可数名词的单复数是否错误、谓语动词的是否注意人称和时态、句子表达是否错误以及句子结构合不合理等都是学生写作时要常犯的错误。对于这些错误,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改正,这可能比教师批改的效果更好。

3同伴合作,相互批改

同伴批改是指学生相互阅读同伴的作文,指出同伴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修改建议。在实践中发现,同伴批改学生都能发现对方文章中的主要毛病,并能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此外,同伴批改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意识,内化英语写作技巧。这种方式批改作文,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在同伴的反馈中,学生一方面同过作文与他人交流,另一方面通过评判他人作文使自己受益,取得进步。

总之,英语书面表达的训练是综合能力的训练之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的是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而且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只要平时多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坚持不懈,初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定会全面提高的。

参考文献:1.《新课程标准》

2.《教 师 教 育 研 究》 第21卷总第124期

3.《英语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穆林华 张玲棣著

篇8: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1. 不通过语境教学词汇。

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追求“整体理解”文章, 舍弃了对词汇的教学在阅读前给出有关词汇的含义, 而且只是词汇的一般含义, 忽视了词汇在语篇中的特定含义。特别是很多多义的高频词, 如果不向学生讲明词汇的各种意思以及出现的语言环境, 学生是很难真正掌握词汇在语境中的词义。

2. 采用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

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 因为问题是教师事先确定的, 因此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 学生只从表层上理解文章, 既不能抓住所读文章的要点, 又不能对文章的脉络进行正确的把握。

3. 忽视了语法教学。

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忽视了对语法的教学, 未能引导学生借助语法正确理解句子, 尤其是缺乏对长句、难句、省略句及意义晦涩句的分析, 这影响了学生对阅读材料全面和正确的理解, 也阻碍了学生获取文章的隐含信息。

4. 滥用多媒体。

在阅读教学中, 多媒体若使用不当会干扰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果把阅读材料中的主要情节都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 那么学生不通过阅读和推理归纳就能获得信息, 所以滥用或泛用多媒体会阻碍学生推理能力和词汇理解能力的提高, 会限制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促进有效阅读教学的基本对策

1. 通过语境教学词汇。

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生词。对特定语境中词汇含义的正确理解是有效推敲作者意图的关键和理解全文的前提。在语篇阅读中, 教师有必要设置一些词汇思考题, 帮助学生掌握所学词汇的基本含义。学生在猜测词义的过程中, 不仅扩大了词汇量, 而且能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

2. 互动合作阅读策略。

模式化的师生一问一答式的阅读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在阅读中的运用。阅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读者利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文字的过程。实践证明,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师生和生生互动的方法更能培养学生独到的思维和推理能力。同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注意文章中暗示的信息, 并组织全班进行讨论, 深入了解作者的意图, 全面理清文章的脉络。

3. 借助语法理解句子。

借助语法分析文章中句子与句子之间、句子中事与事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正确地理解所读语言材料、获取作者传递的信息、达成阅读目标的有效方法。反之, 脱离语法分析的阅读往往是肤浅的, 理解的偏差也是不可避免的。在英语阅读材料中, 结构复杂的复合句、长句和难句不乏少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长难句、典型句型结构进行语法分析。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又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4. 恰当运用多媒体,

有效达成目标。阅读活动要求读者不断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路, 不断提出假设并加以验证。阅读训练旨在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而不是观察的能力。因此, 过多地或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只会简化阅读内容和降低阅读难度。但是, 如果在需要提供相关背景资料或提高阅读理解的难度时, 适时和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易于阅读目标的有效达成。

篇9:浅探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关键词] 财务报销问题原因对策

财务报销是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将在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支出原始凭证到财务部门核销的一种手续。它是会计核算中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其中涉及到的原始票据是会计核算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从业务发生至报销这一过程中涉及人员较多,且各层次人员素质不同,所以在报销时难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就简述一下报账中存在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对策。

一、财务报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发票本身存在问题:发票上无收款单位财务章,或模糊不清;付款单位名称空白或是其他单位名称;发票上购物内容含糊不清。有的发票“购物名称”栏只写“文化用品”或“办公用品”,无购物清单或微机小票;发票上注明的业务发生日期已不在报账期;发票上有明显的套写痕迹。

2.其他问题:餐费贴存单中混有桑拿洗浴、足疗、茶馆等高消费服务业发票;餐费、话费、出租车费列支项目码为“重点课题经费”;差旅费票据中有绕路现象且无正当理由;住宿费超标;科研经费中有大量现金领取名单或购手机等个人消费品;大额现金购物;“验收人”栏随意签名等。

二、产生原因分析

无论是发票本身存在的问题还是其他原因产生的问题,分析其实质还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票据粘贴单上一般涉及三人以上签字,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列支项目的正确性及数据的准确性等,与经手人、签字人员的责任意识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经手人责任意识不强。国家税法规定:“发票是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的法定凭证。”购物、付费获取正规发票是经济社会每一位公民都应具有的意识,尤其是将来需报销票据的业务。经手人一旦忽略了索取正规发票这一意识,就很容易出现有关“财务章”的问题。

2.对“验收人”栏签字不重视或验收人责任意识不强。“验收人”签字栏应该由明白该项业务的真实性、数字准确性的人员签字。而现实中往往是与该项业务不相关的人员在该栏随意填写,或由属于“验收人”的人员填写也是由于种种微妙关系而缺少必要的审核。这样,从手续上既不违法又不宜暴露,票据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就减少了一道保证的程序。

3.经手人或报账人员对财务报账有关规定不重视。即使学校已经下发了某种经费的使用范围或开支办法,但由于经手人的不在意或不重视,在开支时往往忽略有关规定,造成不合理项目在经费中列支的现象。

4.部门负责人或“一枝笔”不熟悉财务规定,对票据审核不严,或对应列支范围、内容不熟悉。负责人或“一枝笔”签字是我国现行报销制度的一项主要内控程序,每笔项目经费的支出都由专门的负责人签字,所以负责人或“一枝笔”拥有高度集中的签批权限,一旦他们有意或无意的在票据审批中产生疏忽,国家资金就会造成流失或浪费。

5.个人或者小组成员钻政策的空子。如一些科研项目由于国家没有下过正式文件,只是在一些具體的行业有一些行业规定,所以一些科研经费的使用、列支就缺乏了有效的监控,只要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了科研项目,至于具体怎样列支经费就没有了具体的监控。

6.极少数人员故意所为。有些经手人厌烦支票使用手续不便,而不顾财务规定故意在大额业务中使用现金。另有极少数人员利用所有服务业发票相同的机会,将茶馆等高消费发票混入餐费发票中,蒙蔽会计核算人员,套取现金。

三、完善、控制措施

1.加强各部门报账人员的素质培训。从以前所提各种现象可以看出除个别人外,绝大多数人的不规范行为是由于对经济事项和财务知识缺乏造成的,而不是故意行为,因此由财务处组织报账有关人员进行一般常识性的经济财务知识和有关票据法规的培训,使他们明白各种规定,具有鉴别真伪能力,不断规范自己的财务行为。

2.由财务部门组织把一些报账应知事项公布给各部门。例如,购物超过一定数额(如,1000元)必须使用支票支付;票据报销有效期限(如,一年);各种项目经费、科研经费允许列支事项,不应列支事项;需报设备处填写固定资产分配单的标准;差旅费报销有关规定等。

3.将日常票据报销内容进行分类,制定各类业务票据审核流程,并由会计核算人员严格执行。如差旅费报销业务、购买固定资产业务、购买日常办公用品业务、借、还款业务、工资及其他业务等,将这些不同的业务类型分别制定详细的审核流程,要求会计核算人员认真严格遵守执行。

4.增强会计核算人员素质及职业判断能力。会计核算人员必须明确财务规范及各种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如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开支范围:资料费、差旅费、必要的小型会议费等,不得用于购买固定资产和与本项目无关的开支等。会计核算人员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急不燥,认真严格的按照核算程序审核票据,杜绝不合法、虚假票据入账,从会计核算源头上制止原始资料的失真。

财务报账一系列过程中,每个环节、每道手续的审核、签字都很重要。只有每一个环节和手续所涉及的人员都认真加以审核,严格把关,才能做到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合法、准确、完整,才能保证会计核算结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但由于各单位或部门人与人之间种种微妙的关系或负责人、小集体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所为,在报销时就难免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这就要求会计核算人员一定要把好票据报销的关口,做好会计防范工作,认真严格的执行《会计法》,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为国家节约每一份资金。

上一篇:包装操作规程下一篇:励志青少年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