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角对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022-09-10

1 引言

英语角在校园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 但大部分英语角中存在很多问题。只有找出并解决这些问题, 才能使英语角更好地为英语学习者服务。

2 文献综述

在二语习得领域中, S.D Krashen (1981) 强调无意识学习远甚于有意识学习, 并提出了著名的输入假设 (Input Hypothesis) 。美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 (1972) 定义了中介语的三个重要特征:系统性, 渗透性和石化, 这些特性可以很好地解释英语角对话中出现的问题。中介语的某些成分既非母语又非目标语, 这个语言体系既有别于学习者的母语体系, 也有别于他们所学习的目标语体系 (蒋祖康, 1999:8) 。中介语的一个特点就是石化或称化石化现象 (fossilization) , 是指中介语的顽固性。中介语在总体上总也达不到与目的语完全一样的水平, 另一方面, 某些学习者在学到了一定程度之后, 往往就停滞不前了 (冯志伟, 1999:78) 。根据Selinker的观点, 第二语言习得和第一语言习得最主要的区别是:大部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中介语在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发生了“石化”, 大约只有5%能获得完全成功 (蒋祖康, 1999:9) 。

在关于英语角的研究中, 很多研究者都对英语角作出了很高评价, 一些研究者也指出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郭士香 (2002) 提到英语角的参与者不够主动;许晓雯 (2001) 指出了学习者态度和能力方面的问题。以上研究大多关注学习者本身主观的问题, 但笔者认为也应关注英语角的客观环境。

3 数据收集

笔者在华南师范大学英语角开展调查, 与30名英语角参与者进行了对话并录音, 其中该校学生15名, 校外人士15名。

4 讨论和分析

4.1 与本文讨论问题及解决方案相关的主要理论

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 (1981) , 当学习者接收到足够的“有效输入”后, 其水平将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须注意的是英语角中的“输入”不是“有效输入”, 在口语中存在着大量不准确发音, 错误的语法和不恰当的表达方式, 是参与者的不正确“输入”。这种不正确的“输入”将不会对其口语产生提高。

4.2 问题及解决方案

4.2.1 口音

讲话者本身的口音在对话中很难得到纠正, 且他们往往没注意到自己的发音是错误的。典型例子如下:

4.2.1.1 [tʃ]和[tr]

“Ch”在单词“China”应发[誦]音, 但常误发成[tr]音, 所以在英语角中“China”常变为“trina”。只有少数学生能进行区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在汉语中没有[誦]和[tr]的发音。

4.2.1.2 对单词末辅音的过分强调

例如, “of”常被加上重读的[f]尾音, “is”常被加上重读的[z]音, “good”也常被附上很重的[d]音, 受方言影响, 在某些地区的学习者中更为常见。

4.2.1.3 解决方法

在这种环境下, 参与者持续接收到带各种口音的不正确“输入”, 很可能因此形成对英语发音的错误印象。因此, 学习者不能仅满足于英语角中的无意识学习, 更应注意他人和自己的发音, 并尝试有意识地把正确和错误的发音区分开。同时, 大量的标准听力材料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样才能逐渐积累起“有效输入”。

4.2.2 语法

根据Pit Corder和Larry Selinker的理论, 英语角中往往是是独立于本族语和目标语产生的中介语。

在英语角对话中, 不正确的语法随处可见, 有人甚至认为语法是毫不重要的, 因为别人能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但忽略了英语角中的听众大多是中国人, 可能仅抓住语法混乱的句子中一些关键词, 甚至并没有留心听。语法错误的例句:

(1) “He say that … ” “I came to the English corner for 1 year.”

第一句的”say”应是“said”或“says”, 这种病句的出现是由于汉语的干扰, 因在汉语中不存在词缀。第二句”came to”应为“have been in”。病句产生的原因同样是由于汉语的影响, 因为汉语中动词没有时态变化。两者都属于典型的中介语。

(2) “I suggest you to listen to English music.”

根据错误分析法 (戴炜栋, 2002) , 这是一个过度概括的例句。它是由于动词“tell”, “advise”和“ask”的影响, 如“I advise you to…”, 应为“I suggest you listening to…”。

英语角对话中不正确的句子对参与者的英语能力有一定负面影响。例如, 参与者会认为他们在对话中听到的句子是正确的, 并在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中再造出类似“I suggest you to take a rest”的句子。因此, 学习者必须打下坚固的语法基础, 并形成敏感度。对于学习者来说, 每个英语角中的对话都可能成为改错测试, 可从中发现并避免错误。

4.2.3 中式英语和洋泾浜英语

英语角对话中出现的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出现了大量的中式英语和洋泾浜。中式英语和洋泾浜英语与意义的表达有关。

4.2.3.1 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可以定义为由汉语意思直接到英语的字面翻译, 是很难被英语本族语使用者理解的。中式英语在语法上可能完全正确, 但却毫无意义。根据错误分析法 (戴炜栋, 2002) , 句子意义包括语法意义和语义意义。大部分中式英语尽管语法意义上准确无误, 但不具任何语义意义。例如:

1. “I want to touch the society more.”

2. “Tomorrow we will have wild cooking.”

这样的句子在英语角中是很常见的。当讲话者试图表达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意思时, 他们大多会选择字面翻译。以上句子的讲话者实际上想说的是“I want to gain more experiences in the society”和“Tomorrow we will have a picnic”.他们用典型的汉语思维将其直译成了中式英语――语法意义完全正确却鲜有语义意义。

如果学习者在学英语早期不努力克服中式英语, 这些中式英语将会被石化。一旦二语习得中的石化现象出现, 学习者若想改进将会面临极大的困难。另外, 中式英语也是另一种不正确的“输入”。解决该问题需要语言敏感度和足够的“有效输入”, 以便讲话者能了解到更多地道的表达方式并学会模仿。

4.2.3.2 洋泾浜英语

洋泾浜英语是一种混合了多种语言的特殊语言 (戴炜栋, 2002) , 有时会被一些层次相对较低的学习者使用。它不如中式英语普遍。例如:

“I tried hard to put the luosi (螺丝, nail) into the chuansongdai (传送带, band carrier) .”

这是一个物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在英语角使用的词汇。他不知道这些技术词汇的正确表达, 多以拼音代替。使用洋泾浜英语不能有效提高英语口语。它对说话者和听众都是没有好处的。为了避免洋泾浜英语, 学习者应尽量去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并学习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样事物。

5 结语

通过收集数据和观察英语角对话中的普遍问题, 笔者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列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因为英语角对话不尽人意, 学习者不能完全依赖于无意识学习, 否则将很难得到提高。英语角是学习者为争取说英语的机会而创造的英语学习环境, 但有意识地辨别和筛选“输入”是十分的。只有当学习者在英语角中把无意识学习和有意识学习结合起来, 他们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口语。

摘要:本文中, 笔者尝试对英语角对话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如讲话者的口音、错误的语法、中式英语及洋泾浜英语。同时将对英语角对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介绍。

关键词:英语角对话,问题,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Krashen, 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Oxford:Pergamon, 1981.

[2] 戴炜栋, 何兆雄.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 冯志伟.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 郭士香.社会构建理论出发谈大学校园英语角[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3) .

[5] 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6] 许晓雯.对学生英语角活动的调查和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1 (9) .

上一篇:不可忽视的教后反思——两则教学案例的体会下一篇:合作教学的关键:因需要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