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

2024-05-07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共8篇)

篇1: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

2008-11-24 21:04:45【大 中 小】阅读次数:45

5摘 要:文章从学前教育专业改革背景入手,阐述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同时对学前教育教材改革、师资建设、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实践教学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关键词:改革背景;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在我国师范教育体系中,学前师范教育有高师教育与中师教育两个办学层次。高师教育主要是为中师培养师资,而中师教育则是培养一线幼儿教师。从原有的课程体系来看,中师课程体系属于“技能型”,艺术类课、师范技能课三年不间断,重视未来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训练,有人认为中专的幼儿师范学校准确地应叫艺术师范学校,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薄弱,教育理论知识也浮浅。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容易陷入“工匠式”的就事论事甚至照猫画虎,接纳新事物、新理念的后发能力不足。

早在1983年,舍恩(Sehon,D)在《反思性实践——专家是如何思考的》一书中就提出了从“技术熟练者”到“反思性实践家”的专家形象转变。从目前的的学前教育现状分析,传统的以“技术理性”为支撑的“技术熟练者”的教师职业形象正逐渐崩溃,取而代之的是以“行动者”为支撑的“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职业形象。根据我们对毕业生反馈信息的调查,目前幼儿园最受欢迎的正是这些具有敬业精神、专业能力娴熟的、有发展潜力的专家型人才。由此可见,原有中师的“技能型”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学前教师教育的要求,必须对原有的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对原有的培养体系进行新的结构凋整。结合本地区人才需求和学校教学实际,以教育部专家研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方案为指导,我们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改革。

1、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设置紧贴“以人为本,突出教育能力,注重整体,加强人文”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为主线增加人文知识,加大专业课比重,突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全程中所有实践环节的系统定位、统筹安排。

从整个布局来看,改革方案充分体现“一个原则,二个阶段,三个技能块,四个理论平台”的特点:

(1)一个原则是与时俱进原则,即课程内容紧贴岗位要求,反映“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教育方法”;

(2)二个阶段为前一年的“宽基础教学阶段”,主要开设:职业道德与指导、法律基础、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历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文化基础课程和教师口语、乐理、唱歌、舞蹈、琴法、美术等技能基础课程;后一年的专业教学阶段,主要开设:幼儿卫生学、幼师英语、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园活动指导、幼儿文学、幼儿园科学管理等专业;主干课程及幼儿专业艺体技能课、音乐综合课、美术综合课、幼儿园五大领域综合课等专业方向课程;

(3)三个技能块,贯穿于专业能力培养主体的“基本技能(弹、唱、跳、说、画)、专业技能

(活动设计与学科教学)、综合技能(主题活动及特色课程)”模块;

(4)职业文化公共课,专业必备技术课,专业方向特设课和“相关知识选修课”则构成了四个理论平台。

2、改革实施方案

1.1 教材改革

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教材建设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具有多元化办学或受地区经济制约的特征,在教材建设中,应认真把握好其针对性、实用性、应用性、实践性等原则。

(1)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是为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打基础的,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如我们在第一学年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普通话口语交际》这门课,安排普通话正音、口语表达、儿歌朗诵及故事讲述等教学内容,在教材的选用上充分体现实用性原则。

(2)技能训练课程应针对学生所从事的岗位要求,组织开展有效的训练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课程内容要强调应用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唱歌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就是很好的例子。原有的教学模式只是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改革后的唱歌课第一学年打基础,教学内容基本维持不变,第二学年安排儿歌演唱、创编及唱游、歌表演等综合训练,为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3)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重视实验、实训等实践教材的配套建设,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其职业适应能力。总之,教材建设应立足于本校,保持教材的主基调的相对稳定,针对地区或行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水平及时对部分内容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体现教材建设的“求新、求异、求变”。

1.2 师资建设

教师是课程建设与组织教学实施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提升对实施课程教学的教师也提出更高要求。如果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论课教师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只会纸上谈兵;技能课教师只注重技能训练,不懂幼儿园上课的方式方法,不能身体力行。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缺乏职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更谈不上掌握一技之长。因此,教师必须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实践的示范者,具备“双师型”能力。形象的说,不仅是能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型教师,更是技艺高超能问能武的教练和师傅。

1.3 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笛卡尔说过“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合理的教学方法不再单纯地被看做是指导学生的方法或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而是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的方法。我们按照现代教育思想组织教学,强调一些共同的方法原则,鼓励各科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创造出好的教学方法,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1.1“问题式”教学法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教育思想强调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所以“问题式”教学法是许多现代教育家所提

倡、推崇的教学方法。首先是发现问题,这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起点,在文化基础课教学活动中常常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可以解释性地回答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一听赏一提问一假设一推理一验证” 等过程,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实践,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另外,教师可以自问自答,作为问题或一段内容的引入,避免交待式的讲解;还可以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判断并回答,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1.1.2 “互动”教学法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包含着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往活动,学科教学中通过师生的全面互动,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如《唱歌》教学,教师不要直接讲授乐理知识或开门见山地教唱新歌,也不要在欣赏音乐时,将自己或前人的思维过程或见解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讲故事、情景创设等方式导入新课,营造一种宽松、平和、平等、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的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敢动、敢说、敢做,乐于与教师及学习伙伴们“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1.1.3 “小课题研究” 教学法

所谓小课题,指的是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如:幼儿教育学内容《如何指导幼儿结构游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下列环节获得知识:

(1)确立课题:“调查我区幼儿园开展结构游戏的情况”、“幼儿园教师指导幼儿结构游戏的方法”、“模拟结构游戏教育活动计划《飞机》(中班)设计一个幼儿结构游戏教育活动计划”(以上方向任选两个);

(2)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包括搜集并观看一些以往幼儿园开展结构游戏的录像资料,利用网络查资料,阅读有关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关于游戏指导的有关理论,拍摄实践活动照片,收集幼儿结构游戏的录像资料,搜集有关积木游戏的儿歌和有关童年游戏歌曲等;

(3)总结汇报:采用小组提交结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师生归纳的策略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

小课题研究坚持“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探究来开展活动,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还应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教学模式综合了以上两种方法的优点,是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实施教学活动科学有效的方法。

1.4 实践教学

原有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实践课与学科课是并行独立的,几乎所有的专业都将实践环节安排在学程中期和后期。实践课(实习、见习)、技能课与文化课相互脱节,特别是学科课程多

数不重视实践环节或没有针对性。学生的技能训练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学校、任课教师的诸多要求,是一种工具性、技艺性、程序性的操练,这样的趋向很难将“实践教学”中的操作纳入幼儿教师课堂、幼儿教师的行为、幼儿教师的生活等生命意义中去。

借鉴“全实践” 课程理念,改革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学前教育专业中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的技能操作(随堂实训),各学期安排的见习实习(集中实训),短期的社会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毕业前综合实习等所有培养幼儿教师操作技能和智慧技能的课程教学环节。我们力求通过这种全方位的实践整合,使学生在步入教学一线之前就获得教育实践性知识和实践智慧,塑造富有主体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幼儿教师新形象。

篇2: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调查和实践教育的方法,从当前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入手,以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和超前的改革发展意识,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思路,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旅游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设置

在高速发展的旅游业背景条件下,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研究已成为一个极具现实和理论研究价值的焦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课程结构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旅游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更新教育理念,开发出符合旅游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推动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对现行课程体系的整体评价

课程体系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课程体系的完善、合理与否,在根本上决定着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与那些相对成熟的专业相比,旅游管理专业起步较晚,而且现行课程体系在旅游业大发展态势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目标模糊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主要表现:为旅游行业培养什麽类型的人才(是面向市场的服务操作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人才,还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目标定位不十分明确,以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较差,从而限制了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二)体系欠缺科学性

课程体系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显得零散而不成系统,反映到课程设置上导致许多课程在内容上或重复,或缺漏,在课程结构上或顺序错乱,或轻重颠倒,课时比例分配不完善,课程时序衔接错位,学生和教师无所适从。

(三)学不致用,能力不强

已成为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面对就业时的最大困惑。由于旅游人才培养(教育)与市场(产业)需求相脱节,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不能有效地对接,有些实践操作技能的实习课程流于形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结构等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造成旅游人才短缺与旅游院校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境地。

(四)特色不明

体现在课程设置上的不统一,特色课开设的贫乏。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13门主干课程,在不同院校的开设程度不一,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存在很大差异,从中反映出各旅游院校之间缺乏统一的体现专业特色的.主体课程,没有形成明确的核心学位课程,影响学生专业特长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目前许多高校(包括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少体现地方特色的乡土旅游课程和教学内容,学生毕业后岗位适应期较长。

二、课程体系存在问题成因透析

鉴于对现行课程体系的评价,反映出的问题是急迫的,究其原因可概括为:

(一)课程设置理念滞后

我国旅游院校教育走的是一条“外延式”发展道路,而非“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大多数旅游院校采用的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教育发展方针,基本没有结合本校和本地区的实际状况,人才培养目标的抽象化和模糊化延续到课程体系设置中,使得课程设置抽象和空洞,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现行旅游高等教育已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问题。

(二)专业设计口径过窄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多是以专业课为核心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来组织教学的,专业课程总量占据的比例较高,但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课程及拓展专业的课程较少,学生选课余地小,加之许多旅游院校都是其他专业、学科转轨而来,因而各校的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都带有所依托专业的痕迹,课程设置十分混乱,旅游专业特点不突出,偏重理论缺乏应用性,这种课程设置模式既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就职发展,也难于应对日益变化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的知识交叉性职位要求,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培养模式较为单一

大多数高校旅游专业仍然困于传统的经院式培养模式,进行的是以学历教育为本位的理论化教育模式。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造成了理论性知识偏多,实践性知识偏少;基础性知识偏多,应用性知识偏少的不良局面。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采用了通用教学计划和理论教材,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断层脱节现象严重,而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管理能力关注不够,导致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发生错位,最终势必影响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四)实践教学环节弱化

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然而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一直被作为“辅助性”课程来设置,形式化明显,突出表现在:一是实践学时不足,旅游本科实习多为2~3个月,最多半年;二是实践内容不到位。学生到企业实习多是充当劳动力的顶岗实习,无法进行换岗实习和管理实习。而且大多数旅游专业学生到企业的实习属于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实习,因忙于写论文和找工作,根本无心实习,使毕业实习流于形式。

(五)旅游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目前国内不少旅游院校的教学依然沿袭“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大班授课,从理论到理论,平铺直叙,苍白无力,专业教材的内容及科目编排未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学习过程中,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组织的过程中,对幻灯片、视听、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应用略显不足。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思路

通过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明确定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决定着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从培养目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旅游人才的培养,必须确保旅游人才的高品质并支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既可以和市场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正确的供给关系,同时也能够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搭建学以致用的平台。21世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坚持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辩证统一的原则,面向旅游宏观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操作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的复合型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

(二)找准市场需求切入口

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否能适应旅游行业发展,培养的学生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决定着高校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是否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是旅游高等教育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体现自身功能和特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开发的全过程,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社会发展需要、企业经营活动、学生个性特质等因素有机结合,克服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缺乏关联的弊端,从生涯规划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完满性发展,从而形成人才培养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双向互动。

(三)整体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是一个以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由各相关课程组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整体。根据“公共基础课+学科类课程+职业(专业)应用课程”的课程设置原则,整合课程门类,突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结构。公共基础课是指教育部指定的通用课程;学科类课程是指旅游管理专业所在的工商管理二级学科下,整合本学科涵盖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构成的可以进行专业转换的背景知识结构课程;职业(专业)应用课程是指针对学生毕业时明确的、实用的职业就业课程,强调实用性、技能性。要压缩和精简理论教学课时,果断删除陈旧、重复的课程内容,防止“因人设课”和“无师不设课”的情况,努力形成结构全面、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

课程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前沿性,一方面使得基础知识的传授全面扎实,符合学习规律;另一方面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优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专业口径,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第三,细化、深化专业方向,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突出不同特色的专业方向课,突破过去专业方向的单一性、单调性,丰富旅游管理专业内容研究空间。第四,鼓励学生增修人文类课程,拓展专业视野,提升人文素养。第五,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有关课程整合、衔接,使具体的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同步,实现人才培养的“即时适应性”。第六,强化教学管理。对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案内容实施有效的动态评估、监测,使完整、科学的教学布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四)形成多元化的课程实施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它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活动体系。旅游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强的专业,更是一个与旅游业接触紧密的专业。旅游高校主动加强同旅游企业的联系,把课程的安排与当前的社会需求以及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紧密结合,更新教学设备,活化教学手段。授课形式上,以师生互动为特点,灵活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网上论坛、专题报告等多种教学方式的交叉应用。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大力使用校园网络信息资源,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课程理论、景区状况和企业案例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互动式教学。

(五)多渠道引进、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学的基本前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旅游人才质量提高的有力而直接的保障,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实施课程体系优化的关键。一方面要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可有计划的委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旅游院校进修学习,鼓励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兼职、挂职实习、交流,使他们能深入到旅游实践的第一线,了解旅游业的最新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也可聘请同行中的专家、优秀教师及企业中的技师到学校兼职教学,形成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使行业、企业的信息、案例能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应用。同时,专业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积极构建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结构;加强科研能力培养,以科研促教学,做到教学科研相长。

参考文献:

[1]刘绍辉.论与中国旅游高等教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5)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吴巧红.从供需错位看旅游院校人才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旅游学刊,2005,(s1)

[4]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颁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篇3: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动物科学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教学体系与模式存在缺陷经调查,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动物科学专业一部分由普通高等教育的专科学校改型担任, 一部分是来自升格的中等专业学校或职业学校。这就或多或少地延续了原来的教学模式。升格的高职院校不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比较落后与保守, 对社会人才的需求缺乏预测性, 对科技文明发展和教育目标实现缺乏前瞻性,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缺少评价标准与相宜的手段, 对未来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目标的确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明显不足目前, 动物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原则还没能充分按人才定位的目标、职业岗位群所需的技术能力及专业特点来安排课程, 普通课 (公共课) 的设置对“必需、够用”的原则把握欠准确, 多数学校普遍存在公共理论课比例过大, 专业课尤其是实践性教学比例较小的问题。

对实践性教学重视不够在具体施教过程中, 动物科学专业虽应重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 但更应站在农业科技的前沿, 设计生产训练项目, 保证所学知识的技术含量和密集程度的提升。目前, 多数学校实验条件不足, 实训基地较少或欠稳固, 仍存在黑板上“养殖”、课堂上“防疫灭病”、课件中实习演示等现象, 致使学生接触生产实际太少, 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教材使用混乱我们在国内多数学校的教学访问和学术交流中发现, 该专业现使用教材来源广泛、杂乱不一, 随意性大。例如, 有些学校采用普通本科院校的教材, 有些使用中专教材, 有些使用未经严格审校存在诸多问题的自编教材, 有些虽使用“21世纪高职高专统编教材”, 但其内容不多, 问题不少, 生产实践性与地方应用性差, 而且, 这些教材的使用往往与任课教师的选择及兴趣有关, 很难系列成套, 造成知识传授的重复或遗漏。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不合理经调查, 目前各高职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仍未真正摆脱传统模式的影子, 部分学校仍是名称更换下的课程设置“搬家”, 课程设置与原来大体上相差无几, 致使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提高教学的科学性, 服务“三农”的实用性未能真正得到体现。课程设置基本是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传统“三段式”所组成。而且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中实践教学内容明显不足, 地方应用性不高, 这样的教材不能培养出高级应用型人才。

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未能与时俱进我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动物科学专业应实施以社会应用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教学模式, 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应该学到真正实用的专业技术。若在教学中还采用理论讲述与试验演示或“空对空”的教学方法, 将无法实现其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 学生的专业技能将难以提高。另外, 目前一些学校的师资还是原班人马, “新鲜血液”输入或更新速度慢, 教学手段落后, 培养目标不明确, 管理者未能充分认识到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已不适合高职教育, 多数学生的考试、考核办法也未能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

高职院校动物科学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提高职业教育层次的客观要求。近年来, 我院在“抓课程建设, 促质量提高”的原则下, 稳中求进, 大胆改革, 努力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精品课程,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一批批具有一定理论知识, 又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动物科学专业率先改革, 充分体现我院办学特色, 注意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 改革不适宜高职教育发展的教学方法, 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计划的制定在制定教学计划时, 我们充分体现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 坚持以形势报告、学习讨论、专题讲座、普法教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课每周原则上不少于2学时;在教学计划制定时, 以坚持“能力为本”为原则, 充分体现动物科学专业职业教育特点,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调整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的课程设置。在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中, 强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 通过调查研究, 明确社会的用人需求, 落实能力培养途径, 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创新能力, 认真设计出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结构优化组合模块。

课程设置改革动物科学专业课程的基本结构划分为:普通课、专业课、选修课。普通课的设置按照培养“社会人”和为“三农”服务的要求设计, 以“必需、够用”为尺度;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总课时比例由原来的7∶3或6∶4调整为5∶5或4∶6。专业课的设置按照培养“职业人”和突出实用性的要求设计。它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注意区域经济发展的实用性;选修课的设置要按照“技术人”和针对产业结构急需的要求设计, 包括公共素质教育选修课和专业技能选修课。各种课程之间应注意整体优化与组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必修与选修的配合, 优势互补, 相辅相成, 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等培养及整体培养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保证学生学有所用, 才有所施, 为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为保证动物科学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我们还注意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摆脱单纯的“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教育思想, 密切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体系设计上, 按照“宽口径, 厚基础”的要求, 注重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和人文科学素质的培养, 同时加大外语和计算机课的教学力度, 使学生的外语水平达到大学英语三级, 计算机水平达到中级。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上下功夫, 为学生搭建坚实的就业平台, 保证其毕业后能适应动物学科“职业岗位群”的需要。

教学体系的总体框架动物科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才市场需求情况, 针对“三农”及职业岗位的要求, 合理调整, 准确定位, 其教学计划的总体设计是: (1) 学制:物科学专业为专科层次, 学制三年。实行学年制教学计划。 (2) 学周安排:本专业全学程为156周, 教育教学为120周, 其中入学教育和军训2周, 毕业鉴定和就业教育1周, 劳动和机动2周, 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设计与答辩10~20周, 寒暑假36周 (每学年寒假4周, 暑假8周) 。 (3) 教学计划课程基本结构:普通课:指共修课或公共课。专业课:指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技术实训课。选修课:指公共素质教育选修课、专业技术选修课。 (4) 课程学时比例:动物科学专业 (3年) 计划总学时为3200学时, 教学时数为2400~2800学时, 理论教学时数 (含选修课) 占50%, 实践教学时数占50% (含见习、实习、实验、课题设计、毕业实习及论文设计等) , 其中专业课中实践教学时数占专业课总时数的50%以上, 选修课教学时数占专业课时数为5~10%。

课程设置调整 (1) 普通课 (公共课、共修课) 。普通课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合格人才所开设的公共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法律知识、形势与思想政治教育、体育等。这些课程可以结合时事报告、集体讲授、集中辅导、专题报告、形势报告、文体活动、知识竞赛、体育比赛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 使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在正确引导和教育下逐步得到提高, 使身体素质和道德情操在坚持不懈的文体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2) 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及技术教育的必需课程。我们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并结合当地畜牧业调整与发展的实际, 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有:动物学、动物生化、动物解剖生理与组胚学、畜禽环境生态控制、动物营养与饲料配制、动物遗传育种学、畜牧产业经营与管理、畜牧法规与行政执法、动物疾病防治、粗饲料生产学。 (3) 专业课。动物繁殖技术、动物产品加工技术、猪生产技术、禽生产技术、反刍动物生产技术、经济动物生产技术。根据动物科学专业能力结构特点和市场需要, 每门课程都调整增加了专业技术课, 为达到尽快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试探讨本专业所有实验、实习、实训等技术课程统一单列成绩, 加强系统训练, 这样既避免了授课教师的重复讲授、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又减少了知识、技术传授不到位或遗漏现象, 保证让学生学到真正、必需、科学、实用的专业技术。 (4) 选修课。为了实施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和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我们根据专业特点和本地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 开设了体现学院办学特色的选修课程。选修课由公共素质教育选修课和专业技术选修课两个课程群组成, 学生可根据个人能力、爱好、特长及就业目标选修1~3门, 尤其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研讨专题, 强化特长。通过近几年的大胆改革与教学尝试,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经对2005级、2006级学生调查统计, 其满意率均在95%以上, 用人单位满意率在98%以上。

实践教学在三个学年里, 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根据教学进度和当地畜牧生产情况, 适时安排学生专业见习2周, 专业实习4周, 课题设计与实施4周, 毕业实习20周, 论文设计 (答辩) 4周, 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生产一线进行专业认识和实践, 使所学专业与生产实际形成对口衔接。按开设的课程和学生学习兴趣, 在每个班级成立若干个专业课题研讨小组,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农村、农户和生产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服务, 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利用寒暑假结合学习内容进行社会调查, 为家乡畜牧业发展出谋划策, 使学生学到了真知, 增长了才干。如2005级养猪兴趣研讨小组学生坚持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农村猪场, 掌握系列化猪生产和饲料调配技术, 未毕业就被爱普公司抢先“订购”, 现已是该公司的业务骨干。在落实教学计划时, 实践教学内容在专门课程中要加重法码, 加大比例, 可以安排5∶5教学计划, 力求达到4∶6, 同时, 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安排社会调查、专业实践、科技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 使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有机对接, 突出专业特色, 为当地畜牧产业经济服务。如一个2005届毕业的学生, 深入农村、农户, 进行养猪生产技术服务, 保证了西华等县20余个小型猪场的安全生产, 年获利润50余万元。

教学考核在对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学习情况评定时, 我们试以职业岗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 单项、单科考试与换角度多方位考核相结合, 并建立职业岗位群, 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考场不在学校。学校还组织学生先后成立若干个学习兴趣研讨小组, 给他们体验实践、体会真知的机会, 使他们自觉瞄准就业岗位, 选准真正的考场——社会市场, 并以此砺德砺能, 奋力进取。经过教育教学改革, 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连年一次性就业率达100%。

摘要:高职院校动物科学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现存较多问题, 要保证动物科学专业适应市场需求, 优化组合新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突出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和观念是当务之急。调整实践教学的比例同时合理确定本专业的普通课、专业课与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模式, 是当今高职院校动物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职,动物科学,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卫宪, 袁逢新, 张玉平.高等职业技术教学改革之浅见[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3.

[2]李卫平, 池建, 刘爱华.中国学校教育与科研[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3.

[3]萧宗六, 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4]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原则的研究与实践[R].湖南农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2004.

篇4: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师英语 课程体系 专业技能

[作者简介]周玉顺(1956- ),男,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公共外语部大学英语教学部主任,讲师,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言学与文学。(河南 许昌 46100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7-0136-02

为迎接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原国家教委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战略方针。李岚清同志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扩大对外交往的需要出发,阐明了搞好外语教学改革、提高外语教学效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1982年和1986年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学外语教育的意见》和《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学外语教学的几点意见》中指出:“高水平的外语教育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先进国家、先进民族所必备的条件之一。”为实现提高基础外语教学质量、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这个战略目标,高师英语教育的改革是关键,因为它肩负着为下世纪输送大量合格的中小学英语教师的重任。因此,加强高师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研究,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的依据

首先,课程体系应体现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各课程的设置应体现系统知识的纵、横联系。一方面,要考虑到中小学的英语课程体系,应具有合理的衔接和连续性;另一方面,要考虑高师层次知识系统的“度”。语言是语音、词汇、句法与篇章、文化与交际的完整组合体,各部分相互交融,不可或缺。课程体系的建立以及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应反映出英语知识与理论的结合,即“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的结合。

其次,课程体系应适合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具有师范和语言专业的特点。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言知识教学的目的,交际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掌握,高师英语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合格的英语教师。为此,课程体系必须在语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对交际能力和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

此外,21世纪需要高素质、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在未来国际经济一体化、跨文化交际更加繁荣的时代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语言经济”研究的出现预示了复合型外语人才对未来世纪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巨大作用和影响。英语教育同样需要面对这种现实,变化中的社会需要善变的人。专业“边缘”学科教育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学生个性与个体的发展。课程体系与课程的设置应体现语言的工具性,对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适当的ESP教育,既符合语言教学的要求,又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现有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我们通过实验发现:目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句子中的虚词部分,即功能词或结构词,往往“丢失”,尤其是名词前的限定词;此外,名词的单复数及其与动词的一致关系,动词、名词、形容词与介词的搭配关系也是学生的难题之一。这些错误在学生的言语行为中和听写的短文中似乎根深蒂固。在教学中,尽管我们反复强调英汉语句法的区别,但到了第二学期,甚至是第二学年,大部分学生仍“顽固”地出现这种错误。

高师英语专业学生基础差,“中介期”语言特征比较明显,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由于在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过程中过于偏重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忽略对交际能力的培养,甚至根本谈不上什么“口语”,“语感”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所学的英语词和语法只限于书面或“卷面”理解,复用式词汇很有限。而同时,英语的结构词拼写简单,容易识记,但又是英语句法的关键,适用频率极高,学生只关注对“实词”的学习,忽略功能词在句中的作用,难免在言语和“写”的过程中出现功能词“丢失”的现象。从语言分类上讲,汉语属典型的分析语,而英语属综合-分析语。两种语言在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这三大语法意义表达手段上具有不同的特征。首先,英语沿袭了古英语的部分形态变化特征,尽管不十分复杂,但使用频率很高。同一词义的词可以用不同的形态变化产生许多句意相同的句子。而汉语几乎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其次,英语词序相对灵活,汉语词序比较固定。再次,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虚词,但在句法功能上各有特色。突出的一点是英语的功能词多而且用法复杂,与实词的搭配关系密切,具有重要的语义功能。如冠词、不定代词、介词及其他限定词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搭配,是令中国学生头疼的事情。两种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与冲突,导致了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再加上学习方式上的不当,就很容易出现上述问题。

经过多年的调查与实践,笔者发现,在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的是技能教学严重不足,没有设置语言应用和相关学科部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传统教学思想和学生个人学习习惯与思维模式的影响,英语教学偏重知识,忽略对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中,基础知识部分占了很大的比例,而听力和口语训练每周只有4学时。再加上教学设施的不足、讲授型教学方法和教学班过大等因素,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此外,不可忽视的一点是高师英语专业大部分学生来自教学设施不足、师资队伍水平有限的农村地区,他们的言语能力基础较差。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交际能力和从教技能的发展。

其次,由于社会发展的限制和传统办学思想的束缚,课程体系过于专业化,缺乏相关性意识。因此,与英语教育相关的对外交流类学科,或专业信息交流类学科,如外贸、电脑、网络等课程都没有得到设置。其结果是:一方面,纯语言文学课程体系显得单调;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英语专业毕业生在相关能力方面明显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再次,课内外的各种活动没有得到重视。心理素质和处世能力是人才素质的重要部分,需要适当地进行培养和锻炼,与专业相关的活动课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和锻炼的机会。而长期以来,学校往往忽视了活动环节的作用,把适当的课堂活动视为简单的调节气氛,甚者觉得是浪费时间;课外活动也成了学生自习和温课的时间,班会和节日聚会也只给性格外向型学生、班干部或能歌善舞者提供表现的机会。近年来,从外籍教师反映的意见以及我们对国外教学模式的研究中,获得了同样的经验,即活动课应成为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后,课程体系各板块缺少指导思想。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新的教学大纲的同时,课程体系各板块也同样需要制定子大纲, 以规范和明确所设课程的任务、培养目标、教材及其内容的取舍、教学方式等。尤其是综合英语、阅读、视听说等主干课程,都需要科学合理的学科大纲。只有这样,板块之间,同一课程内部,课程之间的纵、横向联系才能加强。而目前,课程体系各板块普遍缺少子大纲。

三、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改革设想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的需要,面向21世纪,我们提出了高师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的改革设想。

首先,在基础知识板块,仍以综合英语、阅读为主干课程,但应辅修语言学概论和英美文学。要调整两门主干课的开设学期和学时。综合英语开设两学年,以词汇教学和句法教学为主,一方面巩固初、高中所学词汇和语法知识,另一方面,科学地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完成专业四级词汇教学。从第三学期开始加大阅读课的力度,在前三学期阅读技巧教学的基础上,丰富阅读材料来源,从不同的文体风格出发来选取教学素材。要广泛涉猎文学精品、报刊文摘、政治经济、旅游文化等,引导学生从主题或语义场的角度,掌握词汇与语篇的关系,熟悉不同风格的英语。

在辅修课方面,文学课主要向学生讲授英美文坛的名家名篇,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丰富他们的语言文化知识,培养其英语目的语思维习惯。要把语言教学与文学欣赏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目的语不同文体的鉴赏能力和应用能力。语言学概论主要讲授现代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如语音、词汇、文体、篇章、语言与文化等。要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让学生了解语言,更重要的是了解英语,掌握更科学的学习方法。此外,应辅以讲授应用语言学理论,增强学生对教学法的理解,为其今后的教学探索和科研奠定理论基础。

其次,在专业技能部分,应从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实际出发,调整学时比例,以视听说、文化交际和应用写作为主课,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视听说要以语音、听力和口语为主,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选取丰富多彩的声像情景材料,展示英美社会的日常生活,给学生提供模仿材料,增加其实用性。要把语音能力教学贯穿于听和说教学的全过程,在模仿和应用中规范学生的言语习惯。文化交际课要以外籍教师教学为主,在课堂教学中采取讨论、情景会话、交流、文化比较、表演等形式,口语与文化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学会交际、交谈,掌握英美语言和文化,提高语言文化意识。要在第一、第二学年的综合英语和阅读等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大阅读教学的力度,另一方面开设应用英语写作课。从日常书信、商务函电、对外交流、法律文书等方面的写作入手,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教材教法教学是师范教育的重要课程,它与教育学、心理学、书法、教师普通话等公修课程共同构成职业技能课程板块。要依据语言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把英语教学实践与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掌握教学技巧,而且还要使学生明白英语教学的原理。

再次,结合专业特点,开设国际贸易、BEC英语、电脑网络英语等边缘课程或专用英语课程,改变单一的语言文学课程结构,增加应用性。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其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人才市场的畅通势在必行,就业渠道的日益开放,促使人尽其才的时代已经到来。为此,要把英语学习与技术专业结合起来,造就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对边缘课程和技术课程的设置正在成为英语教育专业教学体系的一部分。

最后,重视活动课,使活动课成为专业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要依据专业特点,开展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读书社、技能训练等活动,有目的、有主题地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培养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组织能力。

面向21世纪的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宏观指导,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我们愿与外语教学界的老师和专家一道, 共同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我国高师英语教学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教育试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基础外语教学改革文件和讲话汇编[J].外语界,1998(2).

篇5: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

2005年11月,机电一体化教研室在企业展开高等职业技能人才知识和技能需求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了认真科学分析(报告见1.1-2)。2006年初昆山召开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首次会议,与会的校内外专家经过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益、宝贵的建议(资料见7.1-2)。根据企业人才需求调查和与会专家们的建议,对2005年制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不合理处提出如下调整:

一、专业方向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信息以及03级的就业情况和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招生情况,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单一培养目标以及不明确的就业方向须调整,根据企业人才需求调查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们的意见,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专业方向分为:

(1)数控编程技术与应用方向

(2)数控设备维护与售后服务方向(3)自动化设备维护与售后服务方向

二、《机械制图》

现在的机械设计和加工编程基本上在计算机上完成,我们以前执行的教学计划中的《机械制图》课名称已不适应现在的需求,建议改为《工程制图》,与传统的教学重点不一样,才能符合培养现在模具技能人才的要求。目前在我国国内模具行业,特别是广东、浙江、福建、上海、昆山等发达地区的台资港资企业当中运用的看图角法(第三角法)与国内《机械制图》传统教学的第一角法有一定的差别,致使很多初学者在应聘和实际工作的一二个月内不太适应,故我们结合实际当中的常见的看图问题重点去讲如何运用第三角法/第一角法看图、画图。

在授课过程中要全面贯彻“淡化理论、够用为度、培养技能、重在应用”的原则。具体依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特点,针对传统机械制图内容进行了精心的挑选和适当的组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对画法几何内容进行了压缩和调整。同时,将组合体和机件表达方法合为一章,强调对机件内外结构的整体表达,将零件和部件的表达合为一章,以求给学生一个整体观念,即零件图与装配图表达有密切关系,两者都是机电一体化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文件。加强了零件几何量公差内容的编写,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学习这一章后,不需要再单独学习几何公差课程。增加了模具图样识读。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机械制图》最后一章增加AutoCAD的内容(后续对AutoCAD有另外需求的,如高级技巧、二次开发等在三年级另组班讲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AutoCAD绘图软件的功能、绘图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上机实践,同学们可以学会和掌握该软件,满足将来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图形要求。这种方法既适用于工程制图和计算机绘图融为一体上课的需要,又便于计算机绘图单独和集中开课的需要。同时编写《工程制图习题集》与教材配套使用,习题集的编排顺序与教材完全一致。习题集的内容不应以单一的画图为主的作业模式,应该适当增加了选择和判断的题型,增加学生的识图能力。

结论:调整《机械制图》为《工程制图》,课时由100调整到150;增加测绘训练和绘图实训。

三、《机械零件与材料》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机械原理》这是4门专业基础课对于机电一体化的学生来讲很重要,但企业对于专科的学生要求并不很高,只要有一定的掌握了解就可以,因此我们要根据这4门课的重点内容,结合企业实际合并成《机械设计与材料》一门课。

结论:合《机械制造基础》《机械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机械原理》这是4门专业基础课为《机械设计与材料》一门课。

四、综合练习实训课

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实训课程按学生的就业方向分开进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综合练习实训课按其所说选的“数控设备维护与售后服务方向”、“自动化设备维护与售后服务方向”、“数控编程技术与应用方向”分开进行。

结论:该综合实训课分为方向:“数控设备维护与售后服务方向”、“自动化设备维护与售后服务方向”、“数控编程技术与应用方向”。学生分组进行实际训练。

五、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要求增加《C语言》课程。提高学生的编程和对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和维护能力。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增加《CAD中级证书》、《维修电工中级证书》考证要求。

通过调整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市场需求,调整后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详见2006年教学计划(2.2-1)和知识、能力和素质分解图表(1.4)。

机械与汽车工程系

机电一体化教研室

篇6: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

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 周显超

摘要:中等专业教育的专业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转变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技能培养模式,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通过对实施技能培养模式专业开设及其课程体系设置问题的思考,坚持专业开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明确课程体系设置的方向,为最终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有优势、升学有希望、创业有本领、终生发展有基础而努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技能培养模式专业开设课程体系设置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等专业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二十年,在这个时期是处于精英教育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家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层次与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等专业学校在经历了一个镇痛的十年转型期后,发展到从中等专业教育转变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共识,但其培养模式大多数还是一种中等专业培养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学校做了类似技能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但还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的、成熟的中等职业技能培养模式。

中等专业教育的专业培养模式与中等职业教育的技能培养模式的主要区别为:

一、培养对象

专业培养模式所面对的生源是基础好、习惯好、自觉刻苦学习;而技能培养模式所面对的生源是基础很差、习惯不好、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

二、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工作中成长为技术管理人员,充当指挥者;而技能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工作中成长为合格的中级工或高级工等,充当执行者。

三、教学指导思想

专业培养模式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体系下的所有知识;而技能培养模式只要求学生掌握一个职业群中的一至二门技能。

四、专业与技能课程设置

专业培养模式是根据本专业所需知识进行设置;而技能培养模式只是根据职业群中的一至二门技能培养所需知识进行设置。

五、课程内容的深度与难度

专业培养模式要求学生系统而全面的掌握,注重理论知识系统、全面而较深入的储备;而技能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只掌握技能培养所需的部分知识,注重所面对的职业群中的一至二门技能的实际训练。

六、理论与实(验)训教学的实施

专业培养模式注重理论教学,做一些理论知识的验证性实验;而技能培养模式注重技能实训,基本理论知识的储备为技能训练服务,其教学时间与技能实训的教学时间的比例接近1:1,坚持“最基本,反复练”。

七、学历教育的学制

专业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三至四年;而技能培养模式要求学 1

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在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要实施技能培养模式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根据职业群解决好开设专业的问题;

二、根据开设专业解决好课程设置的问题;

三、根据实施理论与实训教学解决好师资的问题;

四、根据课程设置解决好实训场地的问题;

五、根据课程内容的深度与难度解决好实训设备的问题;

六、根据课程内容的要求解决好教材与教法的问题;

七、根据学制解决好一年时间学生工学结合的问题;

在此,重点谈谈中职学校专业开设及其课程体系设置的问题:

一、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正确的开设专业,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要继续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探索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2、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层次。中职学生培养是否合格首先是看就业即学生是否有人要,其次是看能否立足于工作岗位,最后是要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3、适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职业分类,应根据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等级标准,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其特点是不强调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仍然注意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但必须是各职业资格等级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其规律是按照职业岗位群或工种的要求,进行岗位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中职教学的核心是“理论知识最基本,岗位技能反复练”。

4、专业就业范围以宽为主,宽窄结合。应以职业岗位群为主开设专业,既要体现具体岗位的需求,又应避免职业能力和适应范围太窄,不利于学生就业和同大类职业范围的转岗。从专业目录上看,1998年以前专业就业范围强调宽,从1999年至2008年开设专业的就业范围又太窄,第二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学改革应该注意以宽为主,宽窄结合。对于少数有特殊要求的特殊行业并又有稳定人才需求的岗位,可以开设较窄的专业,但最好是以定单式培养为好,类似于德国的“二元制” 培养模式,即培养的学生必须要有人要。

5、现实性与前瞻性、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于新兴的职业和岗位给予充分的重视,开设的宽口径专业方面在培养上要有一点超前性,可以朝专门化方向发展。比如“光电技术”在灯饰工程方面的应用,是电子与灯饰装潢工程的结合;“建筑电气自动化”在建筑与楼宇机电方面的应用以及“风力发电技术”应用与培养等。

6、开设的专业要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所有的学校不可能在专业开设上都千篇一律,要突出自己的重点专业和体现办学实力,带动所有开设专业的整体进步和学校的协调发展。

二、在确定某一开设专业的课程体系时,要注意科学性,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发展的观点进行设置

1、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总原则

要抛去专业培养模式所坚持的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化、连贯性、全面性的目的,不强调专业理论知识大而全、系统和完整。但在技能培养模式下,针对某一职业岗位群或工种的技能教学时,却要讲究系统化,根据培养层次强调某一技能的规范性和完整性。所开设的专业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不管是针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理论课、专业课、专业技能实训课,其设置的标准就是用人单位

对这个职业岗位群或工种的某一层次的要求,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的学生培养层次就是一个合格的中级工。这个培养要求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并不低,但这个培养要求并不能因某个人的意见和观点而随意提高或降低,这是职业岗位对这个培养层次的要求。其培养学生的质量最终是看学生能否在这个职业岗位上进得去(面试能通过)、立得住(试用期合格)、干得好(个人发展有基础)。

2、专业公共课的设置

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道德伦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等必开课程外,对于纯粹的文化基础课的开设就目前而言还存在争议。有的说,既然中职教育国家认为属于高中阶段的教育,就应该各个专业都要开设比如语文、数学、英语、政治、计算机基础等课程;还有的说,虽然中职教育属于高中阶段的教育,但毕竟完全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其培养目的是两回事。究竟如何进行设置文化基础课,应该实事求是——根据所培养的层次和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是否需要。如果不需要而开设,一方面会占用教学时间,而不能保证技能教学的时间;另一方面课程多了,内容多了,学生接受不了,等于浪费时间,要坚持少而精,强调必须和够用。

3、专业基础课的设置

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应该没有争议,它对于学习和学好专业课、专业技能课都非常重要。但要重视这样一个观点:专业基础课的设置要针对某一职业岗位群而不是只针对某一具体的岗位技能,即对于相同或相近的职业岗位有一个通用的基本技能,比如机械类专业,按照职业岗位分有钳工、车工、焊工等,这些职业岗位从机械类专业来看,应该有一个通用的基本技能;又如电气类专业,按照职业岗位分有发电工、变电工、线路工、配电工等,但有一个通用的基本技能,即都是一个合格的中级通用电工。这个通用基本技能是中职学校某一大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之一。

4、专业课的设置

专业课的设置是专门针对某一职业岗位(工种)的需要和学生某一职业岗位(工种)专用(突出)技能培养的需要。具体实施要结合行业的需求和发展以及劳动技能考核部门的标准针对某一培养层次而定。关键是不能闭门造车,不能脱离行业的需求和发展,体现职业岗位需要就设置。

5、专业技能实训课

对于专业公共课中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它们的设置总体都是为更好学习专业技能实训课而服务。与其说公共课是间接应用,那么专业基础课、专业骨干课是直接应用。一定要注意前面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讲什么,后面专业技能实训课就练什么,前后要配套,不能学的不练,练的没学。

篇7: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

今天,我国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变革中国的教育体制,提高国民的思想素质,从而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个需要深刻思考和广泛论证的课题。本文探寻清末民初的逻辑课程设置体系及其设置背景,希冀从一个侧面为这一问题的解答提供参考。

1清末民初的逻辑课程体系

清末民初,是我国现代学制从建立到完善的重要时期。它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壬寅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下面我们来分别探究、整理这3个学制中的逻辑课程设置体系。

1.1壬寅学制中的“名学”

我国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是由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制定、清廷批准的于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8月15日)正式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中所规划的学制,史称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由《张百熙:进呈学堂章程折》《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钦定考选入学章程》《钦定高等学堂章程》《钦定中学堂章程》《钦定小学堂章程》和《钦定蒙学堂章程》等文件构成。

名学在这一学制中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是:(1)《钦定学堂章程》制定了由蒙学堂、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到大学堂的由低到高的不同层级的学堂体系。其中大学堂又分为大学预备科、大学专门分科和大学院三个层级,附设仕学馆、师范馆和医学馆。由于清末我国尚没有现代学制的生源,因此,决定先开大学预备科,待学生毕业之后进入大学专门分科进行学习,最后进入大学院学习。大学专门分科,包括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和医术等7科。大学预科分政、艺两科。其中,习政科者卒业后升入政治、文学和商务分科;习艺科者卒业之后升入农业、格致、工艺和医术分科。政科开设13门课程,名学是其中的一名课程。该课程由外国教习教授。入商科者只在第一年学习名学;入政治、文学两科者在大学预科的三年中均需学习名学,每周共36学时,其中名学均占2学时。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均学习名学大意,第三年学习演绎。(2)《钦定高等学堂章程》中规定的课程设置与大学预科完全相同。名学同样是其中的主要课程之一。(3)《钦定考选入学章程》中《预备科考选入学章程》要求大学预科生的考录包括九门考课,名理及法律学为其中一门,考试中“各六问”[1]241-521.因为大学预科生的招录对象为中学生,这一考录要求实际上使得名学教育向中学延伸。

由于其时没有大学专门分科的学生,《钦定学堂章程》中没有规定大学专门分科的具体课程,但是由其后公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可以推断,名学也是大学专门分科的主要课程之一。因为“大学院为学问极则,主研究不主讲授”,所以“不立课程”[1]244.综上所述,在《钦定学堂章程》中,从中学堂开始渗透名学学习,到高等学堂、大学预科开始正式学习名学,在大学专门分科中继续名学学习,名学学习贯穿中学后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由此可见,《钦定学堂章程》中非常重视对人才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和选拔,这直接奠定了逻辑学在中国现代学制中的课程地位,使得在清末民初的中国现代教学体系中,逻辑始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之一。

1.2癸卯学制中的“辨学”

《钦定学堂章程》奠定了中国现代学制的基本构架。本着“今日多一分考求,即将来学术人才多一分裨益”的高度责任感,它尚未全面实行,一个比它更加完备、详密、严谨的新学制诞生了,这就是《奏定学堂章程》。

《奏定学堂章程》是由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湖广总督张之洞共同主持制定、清廷批准的于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1月13日)正式颁布的。共包括《张百熙等:奏请添派重臣会商学务折》《张百熙、荣庆、张之洞:重订学堂章程折》《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奏定中学堂章程》《奏定高等中学堂章程》《奏定各学堂考试章程》《奏定各学堂奖励章程》等24个文件。《奏定学堂章程》所规划的学制史称癸卯学制。因为癸卯学制是壬寅学制的完善,所以也合成两个学制为壬寅癸卯学制。

在癸卯学制中,名学改称辨学。辨学在这一学制中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是:(1)癸卯学制将孩童入学的年龄提前至7岁,制定了蒙养院及家庭教育、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初级师范学堂)、高等学堂(优级师范学堂)、大学堂、通儒院的阶梯层级教育体系。大学堂分为经学、政法、文学、格致、医、农、工、商等8科,各科又分为不同的门,例如,经学科又分为周易学、尚书学、理学等11个门,政法科又分为政治门和法律门。各门学习课程包括主课、补助课和随意科目(大概相当于今日的选修课)。《奏定大学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中规定:凡治经及理学者,无论何门,都要在第一年、第二年兼习中国文学、辨学(日本名论理学,中国古名辨学)、公益学等随意科目。其他如文学科的中国史学门、万国史学门、中国文学门、英国文学门、法国文学门、俄国文学门、德国文学门和日本国文学门也均以辨学作为随意科目之一。(2)高等学堂分为三类学科:第一类学科为预备入经学科、政法科、文学科、商科等大学者治之;第二类学科为预备入格致科、工科、农科等大学者治之;第二类学科为预备入医科大学者治之。其中,辨学为第一类学科学生所修习的十门主要课程之一。一般安排在第二年,和心理学合为“心理及辨学”课程,主要修习心理学大意、辨学大意,占每周36学时的2个学时。(3)优级师范学堂的目标是培养初级师范学堂和中学堂的教员和管理员。其课程包括三类:公共科、分类科、加习科。公共科大抵相当于全校公共课,分类科大抵相当于各专业课程,加习科是为那些“自觉于管理法、教授法其学力尚不足用,故自愿留学一年”者而“择有关教育之要端加习数门,更考求其精深之理法”而开设的课程。公共科共包括8门课程,辨学为其中之一。并且在《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的8门公共科中唯一专门作出说明:“外国名为论理学,亦名辨学,系发明立言著论之理,措词驳辩之法。”辨学讲授内容包括:“总论、演绎法、归纳法、方法学”.在公共科每周36个学时中占3个学时。优级师范学堂专业分为四个类系,其中第一类系的13门专业课中依旧包括辨学,于第三年开设,主要讲授声音学大义、博言学大义,同样是每周3个学时。(4)光绪三十二年六月一日(197月21日)颁布的《学部订定优级师范选科简章》将选科课目分为豫科及本科,豫科(大抵相当于预科)1年毕业,本科2年毕业。本科设7门通习科目,为历史地理、理化、博物和数学四个本科专业均要修习的课程。论理学是七门课程之一,并且贯彻本科两年四个学期的始终,其中第一、第二学期每周2个学时,第三、第四学期每周1个学时[1]574-577.

1.3壬子癸丑学制的“论理学”

民国初年,在迅速恢复教育的同时,中华民国政府对清末现代学制进行了修正,于19到19期间先后颁布了包括《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令》《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令》《教育部公布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等20条学校令和学校规程,建立了以初等小学校、高等小学校、中学校(师范学校)、大学(高等师范学校)为主线的教育体系。这一时期的学制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在壬子癸丑学制中,辨学改为论理学。论理学在课程体系中的基本情况是:(1)1913年1月12日颁布的《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中规定,大学分为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农科和工科。科又分门,如文科分为哲学、文学、历史学、地理学四门;门又分类,如哲学门分为中国哲学类和西洋哲学类。其中哲学门的两类和文学门的国文学类、梵文学类均开设论理学课程,梵文学类还开设因明学课程。(2)壬子癸丑学制没有高等学堂,但是大学开设预科,预科毕业升入本科,其中预科3年、本科3到4年,所以,壬子癸丑学制中的大学预科大抵相当于癸卯学制中的高等学堂。《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中规定:“预科分为三部:第一部为志愿入文科、法科、商科者设之,第二部为志愿入理科、工科、农科并医科之药学门者设之,第三部为志愿入医科之医学门者设之。”[1]721论理及心理为第一部之六门主干课程之一。(3)1913年2月24日颁布的《教育部公布高等师范学校规程》中规定,高等师范学校分预科、本科和研究科。论理学为预科一年中学习的八门课程之一。这意味着所有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在进入本科之前都必须学习论理学。在1913年3月颁布的《教育部公布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中,论理学在预科3个学期中,分别学习演绎法、归纳法和方法学,在每周30学时中均占2个学时[2]678.

1.4壬戌学制中的“论理学”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在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人士的强力推动下,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当时还兴起了一股新学制运动。经过几年的酝酿、讨论和在部分省市学校的试点探索,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于1922年11月1日颁布了《大总统颁布施行之学校系统改革案》,该改革案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学修业年限改为六年,分为初高两级:初级三年,高级三年[1]1008-1012.该学制被称为“新学制”“六三三学制”,也称壬戌学制。

壬戌学制中没有对大学课程作出明确统一的规定,论理学在大学课程中的地位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但是论理学课程在高级中学得到了非常明确的设置。这可以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制定的《新学制课程纲要》中非常清楚地看出。在其后的课程修订中,也基本保有“论理学”的课程地位(有时并入“国文”课程之中)[3]87-115.

在部分中学,论理学课程还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例如广州执信学校,见下表[4]967-984:经过这次学制和课程改革,论理学在高级中学和高等师范学校的课程地位就稳定地确立了下来。期间出版了许多高等师范学校和高级中学论理学教材,比较出名的有王振u的《论理学》、吴俊升的《新中学论理学概论》、朱兆萃的《论理学ABC》等。

2逻辑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因

逻辑学在清末民初的课程体系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实际上,截止到目前为止,也可以说是得到了至今所未有的重视。这是由清末民初的历史背景、有识之士高度的责任意识、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对日本、欧美学制课程的借鉴以及逻辑学自身的学科特性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2.1清末民初空前的教育警醒

清末民初,中华民族灾难空前,通过兴办现代教育解救国家危机几成国家共识。兹略举几例,以资说明:(1)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年1月13日)张百熙等在《张百熙、荣庆、张之洞:重订学堂章程折》中指出:“方今时事多艰,兴学育才实为当务之急”,如能认真办学,“则民智可开,国力可富,人才可成,决不致别生流弊。”[1]299(2)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指出:“学堂为当今第一要务。”[1]296(3)1904年颁布的《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中指出:“国民之智愚贤否,实关国家之强弱盛衰。”[1]405(4)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务纲要》中指出:“宜首先急办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在中国今日情形最为重要,并宜连续速办。”[1]496(5)1912年颁布的《孙总统令教育部通告各省将已设之优级、初级师范一并开学》中指出:“学者,国之本也。若不从速设法,修旧起废,鼓舞而振兴之,何以育人才而培国脉?”,“注重师范,既能消纳中学以上之学生,复可隐植将来教育之根本,是真当务之急者。”[1]611-612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其主体是四书五经等,是缺乏逻辑学教育传统的。正是对兴办现代教育的高度警醒,为作为人类知识体系之基石的逻辑学进入中国课堂提供了一个历史契机。

2.2有识之士强烈的责任意识

兴办新学,究竟给国民以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达到救国图存的目标?张之洞非常清楚地指出:“西国之强,强以学校。师有定程,弟有适从,授方任能,皆出其中。我宜择善而从之也。”[5]101那么西学之中,如何“择善”或者何为“善者”呢?严复明确指出:“名、数、质、力四者,皆科学也。其公例通理,经纬万端,而西政之善者本斯而起。”[5]320其中提到的名指的就是逻辑学。他说,西学“其教子弟也,尤必使自竭其耳目,自致其心思,贵自得而贱因人,喜善疑而慎信古,其名、数诸学,则借以教致思穷理之术;其力、质诸学,则假以导观物察变之方。”[5]300他还进一步指出:“为学之道,第一步则须为玄学;玄者悬也,谓其不落边际,理该众事者也。玄学一名二数,自九章至微积分方维皆丽焉。人不事玄学,则无由审必然之理,而拟于无所可拟。”[5]317梁启超更是振聋发聩地指出:“欧洲之逻辑,创自亚里士多德,后墨子可百岁,然代有增损改作,日益光大,至今治百学者咸利赖之。《墨经》则秦汉以降,漫漫长夜,兹学既绝,则学者徒以空疏玄渺肤廓模棱破碎之说相高,而智识界之榛塞穷饿,乃极于今日。吁,可悲已。”[6]

经过诸多有识之士的努力,逻辑学的学科地位逐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例如,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年1月13日)《奏定优先师范学堂章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公共科者,因入分科后,四类学业各有专重之处,钟点不能兼及,而其中有紧要数事各类皆所必需,故于第一年未分类以前公同习之(英文、东文及辨学、算学,以后用处甚多,而现有学力尚不足用;至次年分类以后,则有习有不习,故须于第一年公共科内习之)。”[1]419这清楚地显示了逻辑学的学科地位。

2.3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

早在19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就开始来华开设教会学校。如18英国基督教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R・Morrison)及其助手目的“为宣传基督教而学习英文和中文”在马六甲开设英华书院、1839年美国传教士布朗(S.R.Brown)在广州开设马礼逊教会学校、1844年爱尔德赛女士在宁波开设第一所教会女子学校、1864年美国传教士狄考文(CalvinW.Mateer)创办山东登州文会馆、1881年美国监理公会林乐知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洋务派首领之一李鸿章曾资助该校)等等。这些教会学校在传播宗教思想和儒家经典的同时,也依据西方的课程体系,开设一些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方面的课程,其中就包括逻辑学课程。例如,山东登州文会馆包括备斋和正斋两个部分,备斋相当于小学,学制3年;正斋相当于中学,学制6年。正斋第六年的课程包括:心理学、是非学、富国策、易经、系辞、读文、微积学、化学辨质和天文揭要[7]21-28.其中的“是非学”就是逻辑学。这些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对于清末民初首次建立现代学制的课程设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4对日本、欧美学制课程的借鉴

1911月10日,张之洞致信上海罗振玉,希望他前往日本,“见实事,问通人,创立稿本”罗振玉于是率两湖书院监院刘洪烈等赴日,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考察,于1902年向张之洞提交了考察报告《扶桑两月记》[8]255.清末,清廷或者地方政府曾多次派员前往日本考察其教育情况,一些有识之士个人也曾前往日本,他们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如姚锡光的《东瀛学校举概》、李宗堂的《考察日本学校记》、吴汝纶的《与张冶秋尚书(百熙)》《日本学制大纲序》、缪荃孙的《日游汇编》、胡景桂的《日游笔记》等,其中像吴汝纶的资料是直接提交给管学大臣张百熙的。这些资料对中国建立现代学制无疑发挥了非常好的借鉴作用。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年8月15日)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中提及“不能不节取欧、美、日本诸邦之成法”[1]241“不能不兼取其长”[1]242,提及大学的分科和课程的设置“略仿日本例”[1]243,都直接地说明欧、美、日本对中国的学制、课程设置的影响。

2.5逻辑学自身的学科特性

人类的知识依据其适用的范围和可靠性,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其中可靠性比较弱的是常识,如“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都属于常识,它们是对千百次重复出现的现象的归纳总结,偶尔出现反例也可忽略不计,它们适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可靠性比较强的知识是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通常都通过严格的实验方法的检验,并且经过了一定的理论论证,它们的适用性也比较广,尤其是对于探索自然的奥秘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当然这些知识在理论上也存在可能的反例。

可靠性更强的是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对于科学知识的检验、精确化和系统化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有些人甚至认为数学知识是最为精确的知识,它们的适用性最广。其实不然,特别是一些理论数学,它们的适用性也是有一定范围的,例如,在不同的理论空间中,三角形内角和可以等于180度,也可以小于180度,还可以大于180度。人类知识可靠性最高、适用性最广的是逻辑知识。逻辑知识的可靠性仅仅依赖于概念自身的分析而获得,它并不依赖于人类某个特殊领域的经验而获得;因为它是普遍有效的,因而其适用性也最广,人们在生活中也无法找到不符合逻辑的反例。正因为逻辑知识是人类最普遍的知识,所以在欧美的学科体系中,它是处于其整个知识体系中最为基础的地位。因此,中国的现代学制中开设“逻辑学”课程是符合人类知识的基本架构的。

3启示

从清末民初现代学制中“逻辑学”课程的设置情况,不难看出这一时期中国教育对于逻辑教育的高度重视。在国家、民族的危亡之际,经过众多有识之士上下求索、艰难追寻而建立的这一时期的课程设置,值得我们进行足够的深思和反省。

(1)在当下中国的课程设置中,逻辑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比较缺乏,只有少数高校的少数专业开设了逻辑学课程;在整个中学教育中,没有“逻辑学”的课程设置。这与欧美学校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欧美教育历来重视逻辑,不仅大学生普遍受到了比较好的逻辑训练,就是在中学,也有很多学校开设有专门的逻辑学课程。例如,1856年俄亥俄州辛辛那提中学在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就设有“逻辑”课程[9]14;加拿大现代中学课程设置中在高中所开设的学术性选科中,甚至有技术性很强的“数理逻辑”课程[9]111;即使是东方的印度,在现代中学课程中,也开设有“逻辑学”课程[9]640-665.我国当下的中学教育中,一般将逻辑思维训练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正如要提高一个人的数学能力,可以在物理、化学的学习中渗透对数学能力的提高,甚至可以在卖菜或者打酱油这类日常活动中提高数学运算能力,但是直接进行数学的学习无疑是提高数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同样要提高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如此,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固然可以间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但是直接进行逻辑学习无疑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为此,我们呼吁在中学课程中,特别是在高中课程中恢复“逻辑学”的独立的课程设置。

(2)加强逻辑教育与人才培养甚至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相关性的理论研究[10].我们今天的教育课程体系和清末民初的课程体系相比,一个重要的差异是在高中及其以后的教育中缺乏逻辑教育;我们今天的教育产出和清末民初的教育产出相比,一个重要的差异是缺乏大师。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严肃课题。

(3)在列强侵凌的非常时期,为什么在清末民初的学制中如此重视“逻辑学”这一课程,这一课程和船坚炮利毫无关系,它如何能够和兴国安邦的重任联系起来的呢?其实,之所以设置逻辑学是有其既深远又富有实效的内在原因的。因为逻辑学和其他所有课程的一个最大区别是,它不重于某些知识的传授,而重于方法的训练,更主要的是,它是一种非常根本的思想方式、思维方式的训练。在当时的中国,既需要船坚炮利,更需要制度的变革,但最为根本的还是思想、文化层面的革新,逻辑学无疑是这种深层次变革所需要的[11].今天的中国,没有100多年前那样深重的内忧外患,但是我们绝不能没有忧患意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100多年前身处绝世之际思想大师们所设计的优秀成果,非常值得我们珍视!

参考文献:

[1]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学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李桂林,戚名L,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梁启超。墨经校释・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2.

[7]吕达。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8]杨玉厚。中国课程变革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9]汪霞。国外中小学课程的演进[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0]杜国平,赵曼。逻辑学者的社会责任---提高国民逻辑素质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53-59.

篇8: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社会发展需要确定的。1998年前, 高等学校的电类专业分为电工类与电子信息类。1998年, 原电工类的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技术等专业合并为目前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之后, 几经调整形成了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电力类专业目录。其中, 电气工程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处理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年用电增长率超过10%, 2009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8.74亿千瓦, 预计2020年装机容量约9.5亿千瓦, 可见, 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仍需大量的电气工程技术人才。当前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育和教学情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面有着极好的发展机遇

积极发展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电力发展的新趋势。国家电网结合基本国情和特高压实践, 确立了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 即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 各级电网协调发展, 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同时, 分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发展。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目前电网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 骨干网架和配电网“两头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 加快电网发展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涵盖所有电压等级, 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环节有机组成, 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电网。其中, “统一”是前提, “坚强”是基础, “智能”是关键。统一性、坚强网架、智能化的高度融合, 决定了国家电网未来的发展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科内涵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控制和利用的专业。我国的智能电网处于迅猛发展期, 需要大量的电气工程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然会获得大发展的机遇。同时, 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招生数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更加迅猛[1]。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近几年学生数量翻番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1.2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提出新的要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研究对象是电能的产生和利用, 在电能从产生到利用的过程中, 信息监控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 有关电信息的研究也成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了监控装置和监控系统的发展;并使监控系统信息传输的容量、速度和质量迈上了新台阶[1];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成熟, 数字化变电站已进入推广普及阶段。因此,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开设电网监控技术专业是电力系统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1.3 技能型电网监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

高职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本科学校有着明显的区别, 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区别于本科院校最重要的地方。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 探索和不断更新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技能型电网监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实践中探索, 本专业探索实践的重点在人才培养目标、强弱电结合、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等多个方面。

2 技能型电网监控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

在培养目标定位上, 要求培养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观、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人才的业务规格要体现人才的基本素质、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 更要体现出综合的素质和职业能力[1]。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具有严谨、务实、诚信、敬业的职业道德; (2) 热爱电力事业, 热爱专业, 具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的意识和能力;熟悉电力生产过程的基本知识, 了解电力系统主要电气设备及相关运行知识, 能适应电力调度及变配电运行的监控; (3) 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于本专业的设计、运行、维护 (或控制) 和管理, 具有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电网监控、继电保护和配电线路技术专业方向至少1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掌握配电线路业扩、设计、施工、运行、安检等综合能力, 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 具有电力行业质量监控与保证的意识;具有严格实施电力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6) 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具有协调工作的素质, 具有艰苦创业的精神, 具有追求上进、不断创新的观念。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力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及国家电网发展和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 就电网监控技术方向考虑, 培养目标主要适应下列岗位的需求:变电站值班运行模式需要的既懂监控又懂保护的专业人员;电力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需要的监控专业技术人员;配电网自动化发展需要的监控专业技术人员;其他部门需要的相关技术人员[1]。

3 高职技能型电网监控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

电力系统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 强大的电网监控系统对于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意义重大。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在电网运行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综合而论, 电网监控技术涉及的专业知识还应包括电力系统发变电及运行。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力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电网监控技术专业方向的实际情况,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1 课程体系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 它应当服从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不仅要包括与专业相适应的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1], 也要包括政治体育课程、工具课程、专业素质拓展课程和综合素质拓展课程;课程体系要加强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基础课程和增加电力系统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内容的课程。同时, 课程体系还必须与业务规格相适应。

重视并加强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需要。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两部分, 涉及教学实习实训、工学结合、技术管理等多种形式,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

3.2 课程体系要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特点

根据人才培养计划, 毕业生主要从事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维护以及与监控相关的生产、安装、调试、维护、管理等工作。课程教学模块应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职业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进行设置, 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注意学以致用, 避免片面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1], 要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3.3 课程体系要反映电网技术的发展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 必须体现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电网监控技术专业要体现强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等多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将电网监控技术与智能电网的建设更加紧密结合, 增加反映智能电网发展趋势、新能源发电技术广泛应用的相关课程。

3.4 课程体系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之一。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网监控技术专业开办三年来, 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 以教科研体制改革为突破口,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以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体制为目标, 积极推进体制创新, 初步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机制, 一定程度体现了“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电网监控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程大纲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通过参加“工学结合”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 将理论知识与技能应用、职业示范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加强实验、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的工学结合力度, 利用校内外的教学实践基地, 加强学生专业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培养。

3.5 课程体系要符合教学规律

按人才培养计划设置的课程应遵循教学规律注意相互衔接、配合与渗透。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 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自我组建知识结构的机会, 有一定的自学时间和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机会, 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1]。

按上述考虑所制定的电网监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1) 总周数为125周, 其中理论教学为66周, 集中实践教学为53周。 (2) 教学总时数为3110学时, 其中理论讲授教学为1139学时, 占36.6%;实践教学 (课程实践+集中实践教学) 为1721学时, 占55.3%。 (3) 理论课总时数为1442学时, 其中实验教学为293学时。 (4) 理论课共31门, 其中:必修课26门, 选修课5门; (5) 考试课15门, 平均每学期3门。

电网监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根据本专业特点, 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了信息和通信等弱电方面的课程。 (2) 在培养方向上为适应国家电网发展战略的需要, 提高了专业英语的课时和要求。 (3) 紧跟智能电网的发展, 整合和新增专业课程。开设了配电自动化集控技术;新增了配电线路技术和电网自动化通信技术课程。 (4) 增加了选修课的数量, 新计划选修课达到5门。 (5) 职业能力培养得到了明显的加强。集中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达到53周。 (6) 鼓励学生结合课程学习积极参加“信息工程系开放型校内‘工学结合’实践基地” (注: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指导委员会规划课题) 各项工作。鼓励学生在实体化“公司”进行创新和创业活动, 鼓励支持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入“公司”进行实践、技术活动。系部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已充分考虑实体化“公司”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的功能。学院和教学管理部门从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实体化“公司”的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 使实体化“公司”真正成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4 电网监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电网监控技术专业作为适应电网迅速发展的专业, 实践性教学的要求很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为突出实践教学, 培养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 根据学院的规划信息工程系实施了开放型校内“工学结合”实践基地建设。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 在电类专业中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教学已成为重要的实践教学方法之一。仿真教学一方面可以克服实验室各种条件的限制, 另一方面又可以针对不同目的, 进行接近于工作现场的运行和维护操作, 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学院已有仿真发电厂、仿真变电站和正在自主开发的配电线路仿真等校内开放型“工学结合”实践基地, 这些实践基地内的仿真教学系统不仅对在校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 也为电力行业现场技术人员提供仿真培训,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5 结束语

高职电网监控技术专业为电气相关专业领域培养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维护以及与监控相关的生产、安装、调试、维护、管理等技术人员。应以强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基本原则, 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选取和编写与之配套的适合电网发展符合高职高专职业技能特色的教材, 实践教学要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技能型特色的电网监控技术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上一篇:消防部队训练安全下一篇:走近科学家的语文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