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声乐教学论文

2022-04-30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稳步前进,人们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全纳教育思想中存在的民主化、公平化,使得它的兴起成为必然,与此同时,学前教育引起了大众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各大高校成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声乐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声乐教学论文 篇1:

提高高师学前教育本科学生教学技能的新思考

[摘要]为了提高高师学前教育本科学生的教学技能,可以通过强化“艺术技能课”教学,推行“领域教法课”改革,有效利用教学实践基地资源,到教学实践基地幼儿园进行“练兵”实习,去农村幼儿园顶岗进行“实战”实习。

[关键词]高师 学前教育本科 教学技能

[作者简介]王萍(1969- ),女,山东德州人,德州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山东德州25302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由此可见,国家对高校的实践已非常重视。笔者曾多次到幼儿园走访调查,得知众多幼儿园在招聘、录用幼儿教师时,普遍欢迎那些曾经在幼儿师范就读,后来又考入本科院校深造的学生,对直本的学生反而不感兴趣。究其原因是上过幼师的学生,专业技能素质比较好,而那些直本的学生尽管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专业技能一般比较薄弱,而幼儿园更喜欢那些既有技能又懂理论的“双师型”教师。这就对我们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较为严峻的挑战。因为高校往往注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传授,而实践教学却往往是其软肋所在。笔者所在院校在几年的办学中,严格按照教育部实践教学安排,认真组织实践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幼儿教学技能。现将具体经验总结如下。

一、强化“艺术技能课”教学

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技能训练是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关键之举。这是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非艺术背景”所决定的。学前教育专业一般招收的是高考中普通文史类学生,在高中阶段主要学习文科类课程,同时又受功利化升学教育影响,音乐、美术课等艺术修养早已被抛弃,就算是在小学、初中开过艺术课,也多被看成副科而备受冷落。可以说,学生入学后几乎没有任何艺术积淀。面对这种情况,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是,如何针对这些“非艺术专业”的普通学生,在三四年有限的时间里,使他们艺术专业技能素质有质的飞跃,基本能适应幼儿教育的技能素质需要。教育的核心是教学,教学的核心是课程。因此,艺术专业技能课的课程改革是关键环节。一是课时安排,即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对于声乐、键盘、舞蹈、美术等专业技能课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共三学年六个学期,教师上课讲练,业余时间跟随指导,大四的两个学期则留给学生,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安排,同时也指定教师进行指导。二是师资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类教师基本上是艺术专业出身,大都缺乏幼儿音乐教育知识。他们所培养的技能是适应幼儿园教学需要,而不是训练艺术专长。为此,就要组织他们多深入幼儿园参观、考察,与幼儿教师展开座谈,及时了解他们需要的艺术技能。三是教法改革。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各技能课的特点、幼儿园的实际教学需要,进行技能课的“教法”改革。如对键盘课的教法做出如下探索:第一学年先是让学生练就扎实的指法基本功;第二学年是练习弹奏曲子;第三学年是即兴伴奏,把那些教材中经典的儿歌、目前幼儿园较为流行的童谣等引入学生课堂,目的是让他们到幼儿园很快适应岗位需要。四是改革传统的技能课评价方式。为了有效强化学生的艺术专业技能,改革技能课传统的评价方式不失为良策。不是课程结束后当堂测试,而是以“竞赛”形式进行,这也是激励学生提高技能的外部动力。当声乐、舞蹈、键盘等技能课结束时,学生可以进行汇报演出;当绘画、手工等课程结束时,可以搞一个小型的作品展览。无论是汇报演出,还是作品展览,都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给予成绩评定,作为课程考核结果。

二、推行“领域教法课”改革

在为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中,“领域教法课”很重要。它包括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语言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社会教育共七大领域教法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技能起奠基作用。据笔者通过电话采访了解,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领域教法课”多以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倾向于理论课的授课方式。特别是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领域教法课”教学方式应该重视实践。笔者所在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领域教法课”方面进行了如下改革:课程总体上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二者各占50%。课程的前半部分主要集中讲授理论,后半部分重点安排实践实习。在实践阶段,又分为见习和模拟实习。在具体操作中,首先指定好学校和教学实践基地双方的指导教师,责任到人,根据教学实践基地幼儿园的教学安排,将学生分插到相应的大、中、小及学前班中进行见习。在双方教师的指导下写出教学设计、教案或讲稿,然后逐个进行模拟教学。最后的课程考核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既有理论性评价,也有实践性评价。理论性评价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考核;实践部分可以根据学生在各个实践环节的表现给予评价。

三、有效利用教学实践基地资源

与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保持友好的协作关系,是利用好教学实践基地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条件。与校外教学实践基地若没有一个良好的关系,幼儿园里领导不支持,教师不配合,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高会受很大影响。因此,学校可以组织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定期为幼儿园的教师开展讲座,以提升幼儿教师的理论素养;还可以参与幼儿园的园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科研课题,既帮助园方提高科研水平,也有利于促进实践基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也会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顺利见习、实习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以笔者所在教育系为例,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多数都与实践基地幼儿园有课题方面的合作,已经共同完成了两项省级课题立项,帮助某妇幼中心幼儿园建立了自己的园本课程,促进了幼儿园的特色办学,在当地备受幼儿家长的青睐。学校和实习基地双方还可以通过共同组织文艺演出活动来促进友好关系。如笔者所在单位曾成功地组织了“大手拉小手”大型文艺演出,参加的演员有幼儿园的教师、幼儿,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师、学生。此类活动可以选定在特殊日子举行,如“六一儿童节”“元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汇报演出”等。通过双方共同开展活动既增加了双方的相互了解,也为学生提供了表演才艺的舞台,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也是教学实践基地选拔优秀毕业生的绝佳机会。

对于发挥教学实践基地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中的作用问题,除了较常见的见习和实习之外,有效运用幼儿园提供的各种课程资源也很重要。作为校方,要积极主动、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安排,特别是对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很有帮助的资源,一定要珍惜并好好利用。如某幼儿园要进行教师讲故事比赛,我们便组织了正开设“儿童语言教育”课的学生前往观摩;某幼儿园要进行教师讲课比赛,就组织要进行实习的学生去观摩学习;某幼儿园教师获得省级教学能手,载誉归来,便及时邀请该教师为学生作现场报告,谈心得,给学生以启迪;某教学实践基地幼儿园里办有“瑞吉欧实验班”,在“幼儿园课程”上讲到瑞吉欧理论体系时,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并听带班教师现场讲解课程是如何实施的。总之,建好、用好教学实践基地在培养学生教学技能方面非常关键。

四、到教学实践基地幼儿园进行“练兵”实习

一般情况下,毕业实习是各师范高校都必须安排的一个教学环节,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美国霍姆斯小组提出了设立“专业发展学校(the Professinal Development School,简称PDS)”的设想,PDS是一种大学与中小学密切合作,以中小学为基地,共同培养师资的新型学校,在美国广泛推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PDS对目前幼儿教育师资培养有很深的启迪意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与幼儿园教师建立伙伴关系,来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时间是一个月,也可视具体情况灵活调整。首先建立实习指导委员会。成员由高校、幼儿园双方负责人、实习指导教师组成。成员须明确责任与分工。实习的程序如下:第一周,先通过见习学生选定方向,是科学活动、美术教育,还是综合活动;第二周,在高校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双重指导下,进行所选主题的教学设计,写出教案或者讲稿,并进行说课;第三周,在班内或者组内进行试讲,高校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倾听,提出建议;第四周,到幼儿园进行实地教学,双方教师共同指导,并进行点评。

学生实地教学结束后,还要重点做好两件事:首先,要召开实习指导委员会会议,找出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表现、实习效果、改进建议等。其次,要举行大四学生与大三学生面对面交流会。大三学生可以从大四学生那里直接获得一些实践方面的信息,这对于大三学生将来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都有借鉴意义。如一名大三的学生借机向实习过的学生进行提问:“我们这些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与幼儿园里那些中专毕业的幼儿教师有什么不同?”大四学生便根据自己的实习体会告诉他们:“在尊重儿童方面,我们懂得如何去真正地尊重儿童,我们这些人更加懂得赏识儿童、爱儿童,我们的知识丰富,我们有活力,我们更能够与儿童融入一起游戏……”这样一来,学生们对所学专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标准等便能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对自己的专业教学技能培养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五、到农村幼儿园顶岗进行“实战”实习

学者舒尔曼认为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判断(即教学机智)需要在实际的课堂情景中,在集体的实践活动中通过领悟和内省来获得。因此,学生在大四第一学期完成毕业实习之后,还应有一个很重要的实习环节即是顶岗实习。学生顶岗实习可以独当一面地开展教学,进一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顶岗实习最好安排在农村幼儿园。一则农村幼儿园缺乏师资,学生有大显身手的机会;二则顶岗实习学生可为幼儿园带去先进的理念和教学方法,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快速跟上步伐。如笔者所在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大四学生在完成了毕业实习之后,全部被安排到附近农村幼儿园进行了一个月的“全职”幼儿教师顶岗实习。学生在农村幼儿园顶岗实习过程中,真正了解到农村幼儿师资严重匮乏,教学理念陈旧,学前教育设施设备落后等现状。一位学生结束实习后说:“我晚上睡觉睡不着,老想起村里幼儿园的孩子们,他们是否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一位学生说:“我现在再也不敢浪费一粒粮食了,也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了,农村幼儿园的孩子真苦。”学生没有到这些幼儿园之前,幼儿园的孩子们活动单调、乏味,每天只学算术、识字,连简单的游戏活动也无法开展,幼儿教育趋于小学化。学生顶岗实习后,孩子们的游戏活动增多了,如领孩子们到秋天的田野中远足,到河堤上看小河流水、大雁南飞……慢慢地,孩子们的脸上笑容多了。每次家长送孩子时再也听不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了。我们的学生把随处可见的资源变为幼儿园课程,孩子们都很喜欢。那里的教师说:“真不知道课还可以这么上。”顶岗实习为农村幼儿园带去了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农村幼儿教师教学产生了有益的启迪和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锻炼,不但使所学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也增加了个人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参考文献]

[1]傅松涛,等.PDS教育实习经验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6).

[2]黄雪娜.专业发展学校与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作者:王 萍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声乐教学论文 篇2:

全纳教育视域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稳步前进,人们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全纳教育思想中存在的民主化、公平化,使得它的兴起成为必然,与此同时,学前教育引起了大众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各大高校成立。全纳教育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为其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将分析探究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现状,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并就此对改革路径进行研究讨论。

[关    键   词]  全纳教育;学前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公民的平等意识逐渐增加,这就要求民主化建设速度加快,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也因此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为增加我国未来幼师的师资储备,各大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逐年扩大招生规模,同时,这个专业不可避免地存在歧视现象等。因此,為满足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发展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全纳教育视域下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路径进行深入探究刻不容缓。

此前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对全面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除此之外,全纳教育尊重每位受教育者,它的兴起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全纳教育的兴起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入学和质量”会议在西班牙萨拉曼召开。会议首次提出全纳教育的概念,会议指出:“全纳教育是指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要,每一所学校必须接收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为这些儿童都能受到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提供各种条件,并通过合适的课程、学校管理、资源利用及与所在社区的合作,来确保教育质量。学校不能只为一部分正常健康儿童服务,而将另一部分儿童拒之门外。”将全纳教育的思想理念融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并进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满足了社会的发展需要。

全纳教育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为着眼点,通过增加学生对学习、文化和社会的参与感,来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常规体制与全纳教育以覆盖所有适龄儿童为公示,但全纳教育涉及教育的内容、途径、结构和战略的变化和调整。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主力军,对其教学改革路径进行探究势在必行。同时全纳教育思潮不仅仅给学前教育专业改革提供新的路径,更对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用全纳教育的思想理念进行教育改革,有助于所有受教育者受到尊重,同时得到身心全面发展。

二、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的模糊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育目标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避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平均用力,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错误的教学目标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指引作用。目前,许多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结合自身教育特点制订了相应的培养目标,而教学目标的制订往往被忽视,即使制订了也存在模糊和缺失重要内容的现象,导致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匮乏。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指导方向,难以将教学内容中的主次凸显,导致无法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模糊极其影响教学质量,不仅会浪费教学资源,更不利于学生专业化学习。因此,充分顾及学生对教学可能性目标的谨慎判断、规划统一、系统引领,才能拥有相对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加快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计划的实施。

(二)教学内容的偏离

为使学生的发展性需求得到真正的满足,高校学前教育教学内容与实际教学需要相结合。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将学生当观众,一味说教,缺少互动,是当下最普遍的错误教学方式,又称“填鸭式”学习,在这种状态下,学生被动消极学习,很难让学生提起对学习的兴趣。教师急需主动改变课堂上单一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改变消极的现状。学前教育教材的选择,教材陈旧、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的原因主要是教材的发展缓慢,并没有跟上专业建设的进程,研究组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难以在教材中得到有效的体现。同时,教材内容的质量有待改善,是增加其实践性及有效案例,以此来提高教材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教材的选用更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由于各个高校扩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师与学生比例失衡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这不但提高了教学难度,更难以让教师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被普遍反馈缺少实践能力,技能欠缺,因此应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教学评价的失真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结果进行有效检测的活动,有助于帮助教师检验课堂效果,检测学生学习效果。课程的考核通常是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这种方式并不严谨。对教师而言,指出考试范围,提供复习资料,更有些教师从网上复制试题;对学生而言,平时懒懒散散,考前突击学习。因此这种教学评价方式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出课堂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失去了其原本应有的作用。

三、全纳教育视域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和选择

(一)注重教学目标的适宜性

为提高教学质量,正确指引教学过程,弥补教学目标模糊和定位不明确的缺点,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中需要引入全纳教育。对教学目标的审视与定位使各项教学活动有序展开,合格的教学目标不仅能照顾和考虑到所有的受教育者,用平等、公平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避免分层管理,区别对待,更能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学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具综合竞争力的学生,在未来做出一番成就。尽管班级中存在所谓的“优秀生”和“后进生”,但只要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宜的调试,就能制订符合培养“后进生”的教学目标。合理规划全纳教育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方向,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另外,也要重视学生实习、见习所在用人单位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目标,使得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专业知识框架,提升其专业素质,促使其稳步提高教师技能。

(二)积极拓展教学内容

全纳教育理念之所以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是因为其本身提倡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此来降低教学过程中的歧视等消极现象。但现阶段一些院校存在所用的教材存在滞后性,影響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因此,高校应对学前教育专业教材进行拓展补充,删减掉过时、没有价值的内容,适当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为使学生都积极投入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规模不宜过大,适当开展小班教学,让学生建立更全面的知识网络。除此之外,院校应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定期邀请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进行讲座并为学生指导,提高学生的技能。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能力,课程教育应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全纳教育理念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走下“三尺讲台”,增进师生间情谊,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改变单一的传统学前教育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与此同时,通过小组活动、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主体—主体”型师生关系被广泛倡导,即教师和学生分别作为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的主体者,积极创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减少理论课比重,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增加实践的机会,重视学生的实习工作,提高学生的技能和综合竞争力。

(四)完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并不是让教师根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对学生贴标签甚至区别对待,而是正确看待学生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因材施教,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全纳教育很好地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传统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的失真,让其失去了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有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三种类型,而传统的教学评价侧重考核结果,是一种总结性评价。将全纳教育理念融入教学评价改革,就要做到不仅仅重视总结性评价,更要重要诊断性和形成性评价,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看到学生的努力和付出。同样的,在考查形式上,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采用闭卷、开卷和教学设计等多种方式更能有显著的效果。

四、小结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需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全纳教育视域下以学生为改革中心,对其进行个性化培养。只有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进行不断的改革优化,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让每位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在全纳教育视域下进行发展改革,要求高校注重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对每位学生“一碗水端平”,这样才能提高人才质量,充分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全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现状与应对措施分析[J].河北画报,2020(7):164.

[2]黄玉娇.基于政策分析的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优化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7):135-136.

[3]闵玉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青春岁月,2020(6):48-49.

[4]裴悦同.基于SPOC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实证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30):191.

[5]王敏泽.柯达伊教学法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北方音乐,2020(2):196,198.

[6]黄丹丹.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案例探析[J].高教论坛,2020(9):50-53,62.

◎编辑 郑晓燕

作者:王丽芳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声乐教学论文 篇3:

中职学前教育中互动式教学方式的探析

摘要: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正朝多元化、游戏化、生活化的方向发展,对幼教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职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前教育课程的启蒙性、实践性、艺术性、综合性及广泛性特点,运用融合性强的教学方式。本文探析了中职学前教育中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旨在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动;学前教育;教学;中职

学前教育质量对儿童的认知、语言、行为及情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家长、社会日益重视儿童早期教育、启蒙教育的情况下,应完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符的优质幼教人才,充实幼教队伍。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学前教育幼教师资力量的重要培养基地,在专业教学中要让中职学生牢固掌握教育理论,培养教育技能,提升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强化职业精神、职业态度与职业意识,让学生对幼教事业产生自豪感与使命感,在毕业后尽快适应幼教岗位。目前,大部分中职学生存在文化知识底子薄、基础差等问题,未形成良好学习风气与学习习惯,为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应根据职业发展需要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更新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突出教学方式的实用性、示范性与师范性[1]。互动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舞蹈、声乐、钢琴等技能基本功及学前教育理论,强化对儿童心理的掌握,值得广泛推广。

一、构建良性互动教学机制

在教学中过多控制中职学生的学习过程,容易造成学生疏于思考、拒绝创造,不利于培养幼教职业能力。应在课堂中构建良性互动教学机制,并减少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自由发表见解,让学生成为课堂互动的主体,在相对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与教师互动,增强学生对于互动教学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构建互动教学机制时,首先应将课堂灌输与课外引导结合在一起,组合启发式教学法与讲解式教学法,并重知识讲授与情感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改善空间交流效果与提高课堂互动的参与度。例如,在讲解深奥或抽象的理论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或采用情节模拟及角色扮演等方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启发学生运用教育理论分析问题,在互动中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其次,构建互动教学机制时应坚持平等、信任与互相尊重的原则,提高双向沟通效率。在互动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应作为独立个体,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中感受到思想与思想的激荡、碰撞,明确教育过程是相互欣赏、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的精神活动过程。此外,利用微课资源搭建互动教学平台。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内容清晰、形式多样的故事音频、动画及图文资料等微课学习资源,将专业课程的相关学习资源上传到微信及微博等网络平台中,确保课前、课中及课后学生均可以观看资源,在学生观看资源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线讨论、交流互动,使互动平台变得立体化。

二、在合作探究中实现教学互动

合作探究教學法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转变单一传授型教学模式,学习过程成为双方互动或多方互动的过程,培养沟通习惯,提高交流能力。分组是合作探究的前提,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设计逻辑合理、难度适合的探究主题,让学生自由分组选择探究主题,或利用趣味游戏形式,如咖啡厅法、拼图法、风车法及金鱼缸法等进行灵活分组[2]。注意适时交换各个小组中的成员,让学生可以在合作探究中体验互动的乐趣,积极参与团队互动。在设置探究任务时,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促使学生在分组完成探究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能动性,主动发现问题,亲自进行验证、搜集与整理信息等,在合作探究中充分发展个人的情感能力、知识技能与职业态度。例如,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学中,设置儿童故事创编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搜集优秀的儿童故事,并在深入赏析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尝试自主创编,在课堂上进行故事情景表演,学生和教师在观看后予以评价,同时提出改进建议。采用上述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合作探究的主动权,在探究与互动中获得感悟,学会主动思考与培养创新性、互动性思维。

三、在一体化教学中强化互动

运用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可避免学习过程单调乏味,能将专业技能教学与专业理论教学合二为一,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实现一体化,有效增强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与专业技能操作能力,让教学效果变得更理想。还可以在教学互动中全面调动学生的倾听、观察及练习等能力,有效强化课堂互动效果。为了能够在一体化学、教当中强化互动,中职教师应转变教学思路,和谐统一“教”、“学”、“做”三者的关系,将三个环节融为一体,提高职业技能。例如,在幼儿音乐活动指导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教唱时不能有机结合与综合运用图谱、律动、舞蹈、钢琴伴奏等多种方式伴唱,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可以先让一位学生示范教唱过程,由其他学生分析教唱方式,引出问题,提出其他教唱建议,同时说明可行的教唱方法,上讲台进行示范教唱。如此一来,就可以将教的过程、学的过程整合在一起,确保学生在一体化的学习模式中自觉运用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四、实施多元互动型实践教学

培养实践能力是中职教学工作的核心,在教学中应开展互动型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基础,让学生将积累到的显性学前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隐性的实践知识,从而获得新的认知及重构实践知识体系。首先,建构园校互动型实践教学体系。中职院校、幼儿园应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交流经验、更新教育理论,共同探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及实践教学考评方式,构建创新性、实用性的园校互动教学体系。合理安排校外教学实践与教学程序,使实践教学方案具有进阶式、组合型及模块化的特点,确保校内、幼儿园的实践教学实现有效对接,让学生能够利用实习机会提升职业能力[3]。其次,应加强园生互动,确保中职学生可以在实践观摩及实践教学中不断积累幼教经验。幼儿园中的实践教学以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及顶岗实习为主,中职学生在观摩与认识优质学前教育活动时,指导老师应指导学生共同参与点评,让学生在认识、交流、互动过程中思考问题,学会在认识实习中内化教育理论。另一方面,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与指导教师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主动剖析自我,认识自我的不足,同时进行有效反思与调整,在实践环节、评析环节、反思环节与再实践环节中不断提高职业技能。

五、结语

综上,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与幼教队伍素质密切相关,中职院校应不断创新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幼教人才。对中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调整时,可运用互动教学法,强调教学的有效性、灵活性与针对性,培养审美能力与扎实的基本功,确保学生学会与儿童、家长进行沟通,加强专业教学与幼儿园教学之间的契合性,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儿童思维发展模式,站在儿童发展的立场思考学前教育问题,包括“教什么”、“怎样教”、“教得如何”等。此外,在运用互动教学法时,应帮助中职学生树立对本职工作的幸福感、使命感,保持良好心态,鼓励学生努力钻研,不断吸收与内化学前教育知识、理念、技能。

参考文献:

[1]许可纯.学前教育专业(保育方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以广东省某职业院校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7):133-140.

[2]郑益乐.“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影响及建议——兼论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现状与前景展望[J].教育科学,2016,32(3):83-89.

[3]许倩倩.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分析——以26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为样本[J].学前教育研究,2015,(2):30-36.

作者:张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