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门折射大数据时代喜与忧

2024-04-17

棱镜门折射大数据时代喜与忧(共5篇)

篇1:棱镜门折射大数据时代喜与忧

棱镜门折射大数据时代喜与忧

2013-06-28 02:36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吴成良 环球时报记者 谷棣】再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时代”的话显得有点落伍了。目前,最时髦的说法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数据时代”。不仅商家可以从大数据中“挖出商业金矿”,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还直接把“大数据战略”形容为“未来的新石油”。对美国情报机构来说,想监视“心怀不轨的人”,大数据就是“无价之宝”。但人们最近对大数据的情感可以说是爱恨交织。美国前情报人员斯诺登披露出来的“棱镜”计划,令人们开始深入思考,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兼顾安全与自由、国家利益与个人隐私。

“大数据战略”上升为美国最高国策

“棱镜门”与美国的“大数据战略”有着必然联系。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最高国策,认为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将对数据的占有和控制作为陆权、海权、空权之外的另一种国家核心能力。另一方面,美国以反恐名义,更希望大数据能有所贡献。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网络空间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秦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基于互联网资源和技术优势,美国已具备对全球网络空间的监视控制能力。斯诺登披露的“棱镜”计划,缘于美国政府的“星风”监视计划。2004年,布什政府通过司法程序,将“星风”监视计划分拆成由国家安全局执行的4个监视计划,除“棱镜”外,还包括“主干道”、“码头”和“核子”。其中,“棱镜”用于监视互联网个人信息。“核子”则主要负责截获电话通话者对话内容及关键词。“主干道”和“码头”分别对通信和互联网上数以亿兆计的“元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元数据”主要指通话或通信的时间、地点、使用设备、参与者等,不包括电话或邮件等的内容。

“棱镜门”事件越闹越大,欧盟委员会负责司法、人权和公民事务的委员维维亚娜·雷丁19日表示,美国“棱镜”秘密情报监视项目让欧盟必须尽快通过新的法律来保护欧盟公民的个人数据。欧洲人民党为欧洲议会第一大党团,该党议员也表示,支持相关“限制”美国索取欧洲公民个人隐私数据的提案。但欧洲的法案对美国政府情报部门的约束力有限,有评论认为,这些“限制”显得苍白无力。

据秦安介绍,我国2012年10月成立了中国通信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从时间上看似乎并不落后于美国。但大数据应用涉及整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链,美国在大数据应用上的领先程度由思科、微软、谷歌等跨国IT公司的实力所决定,恐怕中国在几十年内难以完全超越。

美国信用营销分析专家张川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大数据分析的应用上,美国政府和大公司领先新兴国家至少20年。15年前,美国的信用卡公司就可以进行数据挖掘实现精准营销: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适渠道,把合适的营销信息投送给每个顾客。随着智能电话和电脑网络的普及,美国政府和大公司把自己的触角伸到个人生活的每个方面。美国个人的一切在线行为数据都被收集储存,再加上已被有关机构掌握的个人信用数据、犯罪记录和人口统计等数据,有关公司和政府机构可以运用数据挖掘的办法,监控和预测个人的行为,并做出相关决策。

迈克·弗劳尔斯是纽约市打击金融犯罪行动组主管,他最近被赋予一个新的职务——“纽约市首席分析官”。在弗劳尔斯看来,大数据在市政管理中的应用带来的好处是有助于优化行政资源的使用,使公共支出产生最大效益。大数据在纽约市的执法、经济规划、防灾和灾后恢复等方面都有应用。比如,大数据的应用,可让执法人员先发制人,在犯罪行为造成损害之前就采取行动。

应为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划定新边界

《纽约时报》6月18日曾援引卷入“棱镜门”旋涡的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基恩·亚历山大一名副手的话说,“只有国家安全局20名分析专家和另外两名管理者,也就是只有这22人有权批准需要进行数据库查询的电话号码”。但人们还是有理由担心,个人隐私会被特殊机构违规查询。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分析说,大数据时代刚拉开序幕,它有很多让人惊叹的地方,但要“爱”上它,还需要时日,因为它呈现给人类未来的是一幅既美丽又可怕的图景。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5月9日刊登过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麻省理工学院公民媒体中心客座教授凯特·克劳福德的一篇“再思考大数据”的文章,他提醒人们,那种认为“大数据是匿名的,它不会侵犯我们的隐私”的想法大错特错。克劳福德认为,高度个人化的大数据集将成为网络黑客或泄密者觊觎的主要目标。他举例说,世界上最富有的1%人群的个人信息和普通人的信息一样,非常容易被人公开。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在政府和大公司面前,真的毫无隐私吗?张川讲了一个有趣但又有点可怕的事:有一个朋友的父母要来美国探亲,国内亲戚两个月前把老人的航班信息发到这个人的GMAIL信箱里。原定航班到达的当天,Google Now(谷歌推出的重量级应用,可全面分析用户的习惯和正在进行的动作,并为用户提供相关信息)居然自动搜寻出这个航班因故取消,一大早给这个人发出提醒信息。接到提醒信息的人不用白跑一次机场接机,但也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网络巨头监控。

在美国,人们把控制民众的“独裁机构或人物”称为“Big Brother”,好像“带头大哥”。“带头大哥”对老百姓的监控,名义上都是为大家的安全和福祉。因此美国政府也会告诉民众,要为大局做出一点牺牲。在这个智能手机和网络深入人们生活每个角落的时代,个人很难逃离这样的监控。有专家表示,如果想减少被外界监控,还是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如在注册每个网站和服务的时候,要确认选择不提供个人信息;每次使用电脑网络的时候,要删除那些跟踪网络行为的临时文件;手机尽量不要使用涉及个人信息的包月计划,而是使用充值服务;不要使用实名手机和互联网账户;避免使用信用卡、支付账户等有个人信息的支付手段,使用现金充值等。实际上,个人对大数据分析的防护,主要还是应该着重于保护个人信息不被犯罪分子利用,平时要注意密码安全,减少个人隐私信息暴露,避免在网上分享不必要的信息。

大数据时代,国家的信息安全尤为重要。网络专家秦安说,大数据具有4V特点——数据体量巨大(Volume)、数据类型繁多(Variety)、价值密度低(Value)、处理速度快(Velocity)。因此,一方面,个人难以处理如此庞大的数据,大型公司和国家等利益集团成为侵犯敏感信息的主体。另一方面,从大数据中提取的个人敏感信息可能连本人都不完全熟知,比如个人行为特征、语言风格、社交关系谱等。有鉴于此,大数据时代敏感信息保护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国际层面,制定大数据时代敏感信息保护的法规;国家层面,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业链;个人层面,采用信息加密在内的多种技术手段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肯尼思·丘基尔是《经济学家》杂志数据编辑、《大数据:一次将改变我们生活、工作和思考方式的革命》一书的合著者之一,他日前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掀起一场有关“大数据时代令隐私保护问题更加突出”的讨论。丘基尔举例说,警方如果要侦破一个城市的加油站是否存在合谋操控价格的“卡特尔行为”,以往要靠线人举报。但今天,可以做大数据分析——分析该市油价变化和加油站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正常的价格变化规律,如果价格变化持续异常,就可以怀疑存在价格垄断的行为。丘基尔认为,大数据的价值在于存储后的再使用。不过,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收集、保存一切信息,与隐私保护政策是有冲突的,“保存一切信息是必要的,但是在这么做之前,我们有必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即现行的隐私保护政策是不是妨碍了我们正在迈入的大数据世界”。丘基尔提到,社会有必要就此进行大辩论,以便为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划定新的边界。

辩证地看大数据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兼顾安全与自由”是一个热门话题。为了不让你的隐私轻易被人打探到,可以给你的数据加密,但要想把所有数据都加密非常麻烦。如果因为“棱镜门”就让人们谈大数据时代而色变,那也是大错特错。

著名商业分析软件与服务供应商SAS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吴辅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大数据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演进不仅给企业创造商业价值,也为个人生活带去便利。比如通过社交网络的数据对人类行为进行分析,个人行程将可以预测。商家或组织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个人性格、购买行为偏好来有效处理库存、进行预报处理并合理预测优化商业模型。同时,个人也从中受益,减少购买时间、迅速地解决问题,甚至跟踪健康状况防范疾病。吴辅世还谈到对大数据时代的担心。他说,如果没有高性能的分析工具,大数据的价值就得不到释放,大数据的堆积和极速变化带来的后果将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它可能会为人类的生存、生活埋下隐患。

美国IT咨询公司Avanade商业情报部副总裁斯蒂夫·帕尔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大数据是指非常“膨胀”的数据集,用典型的数据分析软件和工具难以对其进行捕捉、储存、管理、分享、分析和可视化。大数据有3个特征:一是数据的数量大;二是产生或被吸收的速度和频率快;三是数据的多样性。为从大数据中“挖出金矿”,一家企业或机构必须能够应对大数据上述3个特征。帕尔默说,大数据给人类带来的真正机遇是把许多信息碎片拼起来,为我们的决策服务。

篇2:棱镜门折射大数据时代喜与忧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然而,生活在高科技时代,人们往往只顾享受便利,感悟其中的乐趣,而常常忽视了物极必反,在不知不觉中,人们做了高科技的奴隶,甚至成为受害者。

解读这则材料,要以科学审慎、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审视,不可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第一,高科技给人带来的“利”。如有了手机,人们可以聊天、购物,甚至视频对话,视通万里,无所阻隔;有了机器人,就可以给航天飞机贴防热瓦,完成危险位置的长时间焊接;有了火箭,人们就能更多地了解了地球,使中国50来的飞天梦变成了现实。真可谓:科技成就梦想;科技推动了人类进步;高科技为现代生活插上腾飞的翅膀。第二,高科技给人带来的“弊”。无论是环境污染造成物种灭绝还是人身安全失去保障,无论是淫秽消极言论的传播还是网络诈骗,都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威胁。可以说:高科技威胁着人类安全;网络使人们的隐私暴露无遗;高科技,要说爱你不容易;都是网络惹的祸;注意网络安全。第三,科技是把双刃剑。单纯地肯定或否定都是不严密的,面对高科技,关键看人们如何应对和运用,要学会变弊为利,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从这个角度,我们要懂得:不做数据的奴隶(不做简单低头族);趋利避害,让高科技更好造福于人类;便利亦可带来不便;任何事物都

篇3:棱镜门折射大数据时代喜与忧

@浩歌微语(石家庄广电总编室副主任):“棱镜门”、“斯诺登”、“爆料”,互联网政治时代上演了一幕大象和猫鼠的游戏。人们看到美国互联网的主导地位,其对国内政治生态的影响、对世界互联网安全的冲击都让事件成为年度最大新闻,在历史上留下一笔。互联网安全关系国家利益、个人权利,“棱镜门”冲击将继续蔓延。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美国以安全反恐为名,不懈地窃取他国机密和个人隐私。“棱镜门”中美国绝非最大受害者,微软、苹果等九大美国公司的中国用户以亿万计,他们才是最大受害群体。

@船长BOKE(普通网友):斯诺登爆出的棱镜门早已世人皆知,根本不算新闻。是秘密总有泄露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一旦泄露出去就会国破军亡的绝对秘密,美国的原子弹还没造出来就泄密了又怎么样?所谓保密,很大程度只不过是迷惑对手的一种手段。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保密也是战斗力。

@四维空间苏州(普通网友):“棱镜门”提醒世人一个真正的道理:在这张平等、自由、共享的互联网上,真正有隐私的地方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一个终端一旦接入网络,所有的信息都可能被记录下来,所有的行为都可能处于被跟踪和偷窥之中。PC互联网如此,手机互联网也是如此,未来的电视互联网更是如此。

篇4:棱镜门折射大数据时代喜与忧

进入大数据时代,一部小小的智能手机能买股票,看新闻,知天气,购商品,可以维系好友圈子,可以免费视频聊天……同时,你到过的场所、买过的东西,甚至你的每一次搜索、每一次信息发送、下载过的应用程序都会被整理成数据,对你的活动规律甚至思想动态作出明晰的判断,使人们随时都可能失去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成为赤裸裸的“透明人”,手机俨然充当了“出卖者”的角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以小见大,影射高考作文“科技与生活”这一主题。材料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讲述进入大数据时代,一部小小的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的极大便利;第二层次讲述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隐患。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客观、全面、真实地揭示了高科技的利与弊,具有明显的思辩色彩。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然而,生活在高科技时代,人们往往只顾享受便利,感悟其中的乐趣,而常常忽视了物极必反,在不知不觉中,人们做了高科技的奴隶,甚至成为受害者。解读这则材料,要以科学审慎、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审视,不可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第一,高科技给人带来的“利”。如有了手机,人们可以聊天、购物,甚至视频对话,视通万里,无所阻隔;有了机器人,就可以给航天飞机贴防热瓦,完成危险位置的长时间焊接;有了火箭,人们就能更多地了解地球,使中国5000年来的飞天梦变成了现实。真可谓:科技成就梦想,科技推动了人类进步,高科技为现代生活插上腾飞的翅膀。

第二,高科技给人带来的“弊”。无论是环境污染造成物种灭绝还是人身安全失去保障,无论是淫秽消极言论的传播还是网络诈骗,都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威胁。可以说:高科技威胁着人类安全;网络使人们的隐私暴露无遗;高科技,要说爱你不容易;都是网络惹的祸;注意网络安全。

第三,科技是把双刃剑。单纯地肯定或否定都是不严密的,面对高科技,关键看人们如何应对和运用,要学会变弊为利,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要懂得:不做数据的奴隶(不做简单低头族);趋利避害,让高科技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便利亦可带来不便;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世界是辩证的。

[例文一]

“网”事咏叹调

陕西商南高中高三(27)班 谭宁歆

如今是“网罗”天下的时代。

网络,你是普罗米修斯,偷走了宙斯的火焰,点燃了闪电,照亮了人类黎明前的黑暗,让拂晓的风声在耳畔回荡,世界因你而精彩。网络,你这个盗火者,你偷来了光明,却也带来了黑暗。

还我隐私。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却也是个缺乏隐私的时代。人们被大数据一点点地剖析,肢解,百无一漏地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中。网络,你偷走了人类的遮羞布,让人成为赤裸裸的“透明人”!前不久爆出的“棱镜事件”,折射出信息安全的隐忧。高科技窃取我们的信息于无形之中,令人不战而栗。不久前,一位名叫琪琪的女孩,因一条微博,被人在网上挖掘个人信息并无情地嘲讽而不堪重负,最后含恨自杀。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秘密,正如每一个花蕾都包含着心事,强行剥开花瓣必定会使花蕾凋亡,无情揭开个人隐私必将导致人间惨剧发生。

还我距离。生活在网络时代,纵使相隔千里,也可以面对面交谈,于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了,而心的距离却远了。我曾无数次地回想起那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时代,虽然战乱不断,天各一方,却能“千里共婵娟”,共话相思意。然而,在这个霓虹灯点缀了夜空,万家灯火齐明的大数据时代,手机却反客为主,俨然成了聚会的主角。当“一起来玩手机,顺便吃个饭”成为年轻人的口头禅时,我们不禁感叹人情变了:没有了朱自清的“咫尺天涯,叫我如何奈得”的感慨,却有加拿大女作家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你在天涯,我在海角,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想你”的无奈。网络,你偷走了距离,让心的故乡何处寻觅?

还我诗情画意的生活。怎能不向往、向往川端康成凌晨四点半看海棠花未眠,向往瓦尔登湖畔卢梭的小木屋,向往王尔德在阴沟里仰望星空,向往仓央嘉措通透风情踏雪寻梅。反观当下,没了诗情没了画意,处处是屏奴。当点赞、刷微博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我们真正的生活又去了哪儿?

网络,当我再一次把你放在聚光灯下,细细端详,终于窥见了你的真容。你原本只是高科技时代的一个工具,无关好与坏,功与过。合理利用,你可以使人们玩弄世界于股掌,传递信息,播散知识,造福人类。掌控不当,你也可以剥夺隐私,传播谣言,色情暴力、高科技犯罪把人们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利弊,黑白,两极之间本无界定,然而物极必反,就看你如何掌控。网络,可以送你上天堂,也可以带你下地狱。如何让高科技为人类谋福祉,全在人类的智慧。

[点评]

这篇杂文开篇用“网络,你这个盗火者,你偷来了光明,却也带来了黑暗”领起下文,正反兼顾,立意准确。接着重点从侵犯隐私、偷走距离、失去诗意生活等方面,历数网络带来的弊端,最后重新审视,高度概括网络的利与弊,得出“如何让高科技为人类谋福祉,全在人类的智慧”的结论,紧扣题意,催人警醒。文章内容丰富,扣题严谨,语言精美,富有文采。

[例文二]

癌症晚期

陕西商南高中高三(27)班 徐杨

“你家人呢?”“没有,我一个人过。医生,您就跟我直说吧!”“小姐,你的情况不太乐观。我直说吧,你这是胃癌三期……”

甄爱不记得医生后来还说了些什么,她只知道,在公交车的颠簸中,通过百度手机屏幕上显示出的“胃癌”的字眼多么触目惊心。她愣愣地盯着那句“中晚期治愈率平均为30﹪”,猛然听到播音员报站的声音“长安路到了”,才回过神来,仓皇下车。

回到出租屋内,甄爱用手机查看自己银行账户的余额。还差十几万呢,怎样才能躲开死神伸来的魔掌?窗外涌动着躁动的人群,毒辣的太阳刺得她双眼通红。

直到墨色染黑天幕,霓虹灯透过玻璃在她的床上跳动着怪异的光,甄爱的思绪才被手机的提示音拉回。打开微博,出现一条博文:“今天上午在95路公共汽车上,一年轻女子只顾坐在座位上玩手机,完全无视站在旁边的老人,也毫不理会周围异样的目光……”急忙点开图片,赫然显现对着手机发呆的自己。她瞬间崩溃。打开评论区,竟有五千多条评论。所有的人都化身正义的使者,站在道德的圣坛上,指责这个“目无尊长”“品质败坏”的“社会垃圾”。甄爱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第二天清晨,这场“正义”的指责迅速演变为人肉搜索,网上已经有人曝出了甄爱的真实姓名、年龄、电话号码、工作单位……没有人关心图片上她红肿的双眼、绝望的神情,人们只知道疯狂地中伤,诽谤。义愤填膺的人们不停地转发博文,不断打来电话,用尽世间恶毒的词语羞辱着她,并以此为乐。甄爱成了众矢之的,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她抱着膝盖蜷缩在沙发上,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不小心打碎了花瓶的孩子,被泼了满身的污水,百口莫辩。

两天后,甄爱去医院复查。排队挂号时,突然听到不知哪里炸开一句:“她不就是公交车上不让座的女人吗?”一瞬间,所有的目光齐聚在她的脸上,这些目光就像一根根毒刺,刺得她睁不开眼,只听到嘲讽声、谩骂声、喊打声响成一片,甄爱被这怒潮淹没。她昏倒在地,隐约听到一声刺耳的尖叫:“活该!报应!”

从深度昏迷中醒来,甄爱已经在医院的病床上躺了三天。她不记得这三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她下意识地打开手机,发现短短几天,微博上人们关注的焦点早已变成了那个宣布直播自杀过程的16岁女孩。那女孩绝望地问:“我不死了还不行吗?”有网友说:“不行,你必须死,我已经等得很久了。”还有人说:“骗子,赔我流量!”就这样,一个花季少年夭折了。

想想自己这几天的遭遇,想想花季女孩的悲剧,再想想网络上的那些污言秽语,甄爱发出歇斯底里的呼喊:“天啊!到了癌症晚期的,到底是我,还是这个疯狂的网络世界!”

[点评]

这篇记叙文通过对一个身患绝症的患者经历的叙述,生动直观地暴露出高科技时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故事完整,发人深省。文章注重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窗外涌动着躁动的人群,毒辣的太阳刺得她双眼通红”,“直到墨色染黑天幕,霓虹灯透过玻璃在她的床上跳动着怪异的光”等。作者妙用主人公一声歇斯底里的呼喊作结尾,振聋发聩,揭示主题。

篇5:大数据应用的喜与忧

这些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海量信息,经过交叉分析和索引处理后,变成26 PB的数据。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调查数据仓库(据说是联邦调查局最庞大的数据存储库)的10亿份不重复文档。难怪Equifax CIO Dave Webb说:“我们对每个人的了解远远超乎他们自己的想象。”

Webb的话暗示了数据信息的力量,他主张利用Equifax存储的海量数据开发利润更丰厚的产品和服务。

Equifax在过去几年中,相继推出了大批基于大数据的新产品,这些产品旨在实现两个目标:为4.6万家企业客户降低风险,以及促进营销。

用创新赚钱

目前,三大征信所中其他两家,益百利(Experian)和美国环联(TransUnion),也在向数据分析转型。三者在竞争中不断推出以大量消费者信息为卖点的新产品,并宣称自己的数据更广泛、独特。Webb说:“这是对手快速跟随的行业,速度和创新是两大决定性的竞争优势。”

2010年,Webb从硅谷银行金融集团转投Equifax。Equifax给他的任务是,运用他在运营和IT方面的背景,结合金融行业的专长,为Equifax发掘新的收入来源。“刚来的时候,让我吃惊的是,公司很少在数据挖掘方面发现机会。”Webb对此既兴奋又疑惑。

此后,Equifax接连推出了69个新产品,涉及风险管理、身份验证、欺诈检测、决策分析和市场营销等领域。

Equifax综合数据解决方案部门高级副总裁David Brooks表示,其中一款新产品可以帮助企业应用分析技术避免不良客户。据了解,Equifax的开发人员在这款产品中结合消费者个人信用评分和水电费支付历史记录而建立新的分析模型。分析结果将帮银行决定,是否值得花时间去争取那个信用卡支付曾到期未付的客户。

Equifax还有一款新产品可以用来实时监测信用报告查询的系统,以及时发现犯罪苗头。Equifax综合数据解决方案部门副总裁Keith Manthey说:“骗子发现有效的行骗手段后,就会迅速共享和使用。该系统可以对查询速度及其他因素进行评分来判断这项申请是否为骗子所为。”

打破IT传统

Webb一直在加大力度开发Equifax的数据分析和协作功能,他带领1000人规模的IT小组对大数据进行了大胆研究:“如果数据的使用寿命是2至15年,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而从现在IT小组取得的成绩来看,Equifax无疑已经通过技术创新获得了市场竞争优势。”

2011年,Equifax收购了一家商业智能工具公司和工作流软件开发商。事实上,在过去的5年中,Equifax共斥资17亿美元收购了多家数据收集和技术公司。这与Equifax在成立之初50年,一直采用纸张分类账的做法大相迳庭。

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IT成本。以往,拥有大量数据的公司需要建立大型数据仓库,并在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上运行。Brooks表示,建立大型数据仓库所需硬件成本太高,另外关系型数据库的架构也阻碍了对非结构化数据的查询。因此,Equifax存储和检索数据的方式一反传统,它并没有将这项工作视做处理查询,而是将它视做交付内容,将数据分布在低成本服务器集群上,由IT部门开发专有的分布式检索技术来查找信息。

Brooks说:“由于我们对数据量、交易查询量和响应时间的要求都很高,因此,我们一直小心谨慎,以免盲目跟随行业标准的做法。业内的传统做法需要建设庞大而复杂的基础设施,但如果换个角度考虑,其实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就变得没有必要。”

目前,Equifax的数据专家要花时间对从公共和私人来源整合而来的数据进行重复数据删除和清洁处理,但他们不会一味地要求一个消费者只有惟一的一份信息。“上下文更重要。”他说,“实际上,他们是对的。现在,我们更多地考虑观察结果,而不是所谓的事实。”

人成为挖掘的对象

挖掘宝贵信息的一个常用方法是,对数据集进行混合搭配,寻找其中关系。例如,单身女性的百货商店签账卡的信用额度是否表明了她们有租赁汽车的意向?这种看似不着边际的尝试也许为营销人员带来非常有用的结果。

益百利最近发现,使用社交媒体的成年人比其他互联网用户更愿意逛星巴克。因此,星巴克或与之竞争的咖啡店可能希望在Facebook上加大广告投放力度。

在Equifax看来,宝贵信息有时还来自高管的灵光乍现。2011年春,CNN报道了一则关于涉案价值达50万美元的信用卡欺诈的新闻。新闻称,两兄弟与贝弗利山一家牙科诊所的雇员密谋,捏造了数百名的病人信息。他们伪造病人姓名、社会保障号码及其他个人数据,然后由诊所雇员向假病人发放牙齿治疗贷款。之后,该雇员再将贷款和虚假支付记录上报给益百利,以Garnik Dumanov和Grisha Stpanov之类的姓名建立了信用历史记录。

这起案件激发了Webb的想象力,Equifax能不能识破这样的骗局?

Brooks、Manthey及其他同事进一步详细了解了这起欺诈案件,从Equifax的众多记录中调阅相关数据(不仅仅是信用报告)。然后,他们开始测试分析信息的新方法,以期获得他们已经知道属实的结果:比如,Stpanov之流不可能真有其人。

Brooks说:“正常人会在许多方面留下痕迹,但虚构的人不会。”拥有有效身份信息的人即便没有信用记录,通常也会因缴付话费或订阅杂志等原因出现在其他一些文件中。而虚构的人则会在申领到信贷额度后会“人间蒸发”。最终,这种逆向分析促成了新的欺诈检测工具,Equifax的安全团队可以与客户一起使用该检测工具。

nlc202309021559

一年多来,三大征信所接到了来自美国银行、富国银行及另外19家银行关于采用诸如此类虚假身份申请信用卡的查询请求,银行看到良好的信用评分后才予以审批。另外,移动运营商和汽车经销商在办理新手机账户和提交客户购车贷款前也都要先查询这三大征信所的消费者信用数据。

财务报告之外

在Webb看来,抵押贷款领域的新法规给Equifax带来了另一个机会。

2010年出台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要求金融机构对不良贷款负更大的责任。Webb表示,金融专家们评估抵押贷款风险时意识到,简单的信用评分无法为银行决定该不该批准为大额贷款提供足够信息。

Equifax迅速推出了未公开债务监测(Undisclosed Debt Monitoring)服务,这项服务用来监测借款人从抵押贷款获审批到截止日期这段时间内的主要支出情况。例如,借款人可能因在抵押贷款获批后办理汽车贷款,从而改变借款人的还款风险评估状况,这将超出银行为其抵押贷款交易而设定的条件。

此外,Equifax还将这种技术融入到了创收产品中,以适应完全不同的情况。比如,实时的身份验证有助于电信公司避免遭到欺诈。Equifax可以为电信公司证实用户是否确有其人,此前是否一直按时缴纳手机账单。经过这样的身份验证,电信公司就可以放心地将手机卖给用户。

电信公司还可以向Equifax购买市场营销服务。Equifax可以告诉电信公司,相应指定用户的财富评分是否够高,在夏季是否有开支很大的习惯,在使用社交媒体方面是否很积极。电信公司依此情况,可以采用向上销售手段,向用户推销售价更高的手机,如果用户随后又介绍了两个社交媒体朋友与电信公司签约,用户的数据服务方案还可以打折。

“当客户与商家接触时,这种向上销售的效果最好。”Webb介绍道,“但商家在几星期后给客户邮寄小册子,甚至几天后发电子邮件,销售效果都要差很多。”趁客户还在,实时的身份验证和“决策”服务可以让零售商、电信公司及其他商家成交更多、价值更高的单子。

现在Equifax的涉猎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金融领域,身份也绝不局限于一家征信所。如果病人和医务人员需要在网上向医院提交身份证明,可以使用该公司的身份验证技术,这项技术会提出一些问题,只有答题者本人知道答案。2011年,Equifax开始帮助美国国土安全部和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核查移民的就业资格。

大数据应用的未来

虽然Equifax在大数据挖掘的路上大步前进,但Webb仍对此心有疑虑:“道德问题是另一个探讨的话题。但我们拥有数据挖掘技术,如果挖掘数据合法,我们会一路走下去。”

现在的问题是,对于消费者和企业海量信息的应用,其尽头在哪里?一些保护隐私倡导者担心,美国公司可能为了企业利润,获取过多的公民隐私信息。皮尤研究中心互联网和美国生活项目主管Lee Rainie表示,就算美国国会通过了更严格的法律,隐私之争也不会消失。这是由于个人隐私数据的界定“完全视情形而定”,一些消费者以自身得到好处的多寡来界定其被披露的数据是否为隐私数据,这种做法让隐私数据的界定难上加难。

“为了保持竞争力,公司除了要保持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先进性,还要遵守内部的道德规范。”Mason说,“高管们不仅要熟悉法律法规,还要摆明使用信息方面必须遵守道德规范的立场。”

信用顾问John Ulzheimer补充说:“任何征信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既发掘创收潜力,又提供完全合法、不侵犯消费者隐私的服务和数据。”他表示,到目前为止,征信所做出的都是对消费者有利的选择,比如不会永久报告负面的信用事件(如个人破产)。

“我们在数据使用方面实行了非常严格的治理和控制。”Webb强调Equifax在进行数据挖掘中严格遵守使用信息方面的法律法规,“我们是值得信任的数据监管者,并且有责任来保护这些数据。”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夏天主题教学方案下一篇:最后一个月高考冲刺的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