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折射美国文化论文

2022-04-26

摘要:最动人、最传神、最有生命力的艺术就是具有民族独特性的艺术,不同国度、不同肤色的艺术家通过影视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总立足于艺术创作的民族性乃至民族精神的探讨,因为这是来自于创作者内心最深处的声音,根植于血液中的原动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动画电影折射美国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动画电影折射美国文化论文 篇1:

浪漫与魔幻

摘要:美国的动画电影是美国文化精神的载体,解读美国动画电影中的爱情观念,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传统的人文精神,现代的女权主义意识形态等文化意识形态。理解美国文化中爱情观念的深层次内涵和美国动画电影对全球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动画电影 爱情观念 美国文化

中圖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爱情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爱情观念作为文化价值观的一部分,同样的反映在美国的动画电影创作里。在美国的动画电影里,爱情一直是动画电影里的主题,是人类精神美好的慰藉。“爱情永远是电影艺术不老的创作母题”。长期以来美国动画电影采用浪漫主义手法表现爱情,创作和改编让人向往和追求的童话式的爱情故事。在动画电影《白雪公主》里,剧情一开始王子与白雪公主的第一次邂逅就一见钟情,而在剧情最后王子又带来爱情的魔力,吻醒了公主,最后王子与公主获得美满的结局。而《美女与野兽》里面知性的贝尔被野兽王子的善良和单纯打动,而全然不顾野兽的外貌和粗野的性格,解除了野兽的魔咒,和王子最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美国动画电影爱情模式多样化,童话式爱情故事结局满足了人们认为美好的事物不该死亡的单纯愿望。美国的动画电影创作者善于想象和创造爱情故事,美国著名的动画公司迪斯尼的动画师们甚至在剧本策划上有过让米奇和米妮结婚的热烈讨论。爱情成为美国动画电影里的一个基本要素,爱情因素为动画电影的创作增加多样化的故事发展线索,营造轻松浪漫的剧情氛围以及对于塑造丰富的人物性格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美国动画电影里爱情文化价值观是动画人生拼图里的最华美的一片色彩,折射出美国人特有的民族性格和文化,深刻反映了美国人对待爱情的态度,因此美国动画电影里的爱情故事背后有着一个民族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念动因。

一、童话模式浪漫爱情与美满结局——解读美国动画电影的传统爱情类型化特征

电影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形式之一,一直以来都将爱情作为艺术表现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第一部美国动画电影《白雪公主》里就有一个王子拯救公主的桥段,从此以爱情为主题的动画电影层出不穷,二十世纪早期,迪斯尼动画电影《灰姑娘》《睡美人》为代表的动画电影大多改编自童话故事,具有欧美传统童话爱情模式的特征。

早期的美国动画电影里的爱情故事有两种类型化特征:一是童话式的浪漫爱情。早期的美国动画电影大都改编自《格林童话》,充满着浪漫主义的奇幻妙想。浪漫爱情一直是美国人的情感追求,是个人幸福的最主要的信念。美国文化价值观念里的浪漫爱情带有宗教宿命式的色彩,美国动画电影反映了美国主流文化肯定和颂扬的爱情观念,是一种理想化的爱情,这种童话式奇幻的浪漫爱情观念构成了美国动画电影的基本特质,并逐渐成熟起来形成一个类型化的典型情节模式,影响了后来者甚至是全世界范围的动画电影创作。二是克服困难,战胜邪恶,终成美满的结局。早期的美国动画电影陪伴美国人度过了艰难的经济大萧条时期,极大的鼓舞了美国的平民阶层的生活热情。美满的爱情结局代表了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正直、善良美好的爱情终会得到善果。美国文化价值观里对爱情的追求浓烈而热情,在《睡美人》动画电影中王子与公主为爱情勇敢的战胜邪恶的女巫,仙女赋予王子真理之剑,而解除公主的魔咒的是真爱之吻,这些都是美国动画电影里爱情的符号化。

早期的美国动画电影表现的爱情故事为经济大萧条时代的美国人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的梦幻世界,圆满的爱情故事和曲折的战胜困难的情节鼓舞了经济困境中的美国人。早期的美国动画电影振奋了美国人在困境中斗争的精神和鼓舞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帮助下层美国大众度过生活艰难的困境。

二、平等的爱情观念追求——女权主义运动对美国现代爱情观念的影响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女性意识觉醒与女权主义发展,女性权益意识日益提高,美国女性对爱情的态度随之变化。美国的女性更多的参与社会生活,对待爱情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女性独立的权益意识开始与文化和意识形态联系起来,涉及各个文化领域,对美国人的爱情观念带来极大的影响。与之前的美国动画电影相比,现代的美国动画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一改温柔、典雅的女性形象,对待爱情的态度更为主动,开始挑战传统的父权和男权。在《小美人鱼》动画电影中小美人鱼对传统父权的反抗并主动的以声音向女巫换取在陆地生活的权利,这些行为决定是在女性的主体意识下自主决定的,是主动的对自身的命运安排,小美人鱼对爱情的独立追求充分表现了现代女性的独立意识。现代女性主义是在女性经验基础上完成主体性的建构,在动画电影中女性寻求一种新型的、和谐和健全的两性爱情格局。女性以自身为主题来建立自己的主体意识,从自身的女性经验出发,遵循自己的爱情本能,对传统发起挑战。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的美国动画电影不满足于传统的童话模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文化题材,女主人公不再是温柔的贵族式的公主,她们富有个性、带点反叛精神,敢于挑战世俗的社会规范。在《木兰》中,一改传统的温柔贤惠的女性形象,花木兰不太会女红,背不熟《女诫》,甚至连茶也倒不好。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木兰的女性自我意识逐渐苏醒,表露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女性智慧。动画电影中的“公主”们不再依赖“王子”的拯救,女性在爱情中更为主动,敢爱敢恨,独立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爱情。恩格斯在论述现代爱情的特征时曾说过:“它是以所爱者的互爱为前提的;在这方面,妇女处于同男子平等的地位。”小美人鱼以自己的声音换取与王子平等恋爱的机会,木兰以自身的军事能力和智慧取得皇帝和爱人的认可,在现代的美国动画电影中爱情观念是一种地位平等,相互尊重的爱情观念。

美国的现代爱情观念追求两性平等,欧洲文艺复兴带来人性的复苏而后现代的文化精神则更包容所有的差异,后现代爱情观念中的叛逆性和包容性在现代的美国动画电影中显现出来。在美国动画电影中的平等自由的爱情观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输出,使用浪漫爱情和幽默戏剧的方式解决动画电影里的矛盾冲突和弱化文化意识差异。

三、后现代爱情观念的叛逆与释放——美国动画电影的美国现代爱情价值观

一直以来美国动画电影以迪斯尼动画为主导地位,迪斯尼的动画电影强调大众的娱乐性和消费功能,是典型的商业动画。迪斯尼动画电影受到商业模式和迪斯尼传统动画创作模式影响,在表现美国现代的爱情观念方面带有局限性。迪斯尼动画所反映的现代爱情精神迎合大眾的文化需求而动画行业新锐梦工厂却完全的颠覆传统的爱情观念,彻底的颠覆迪斯尼动画电影中“王子”与“公主”的传统爱情模式,将经典的爱情模式解构,制造耳目一新的现代爱情故事。《怪物史莱克》系列动画电影对传统的爱情模式进行彻底的解构,对经典的爱情故事进行后现代式的重塑和改写,将后现代的文化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怪物史莱克》系列动画电影里,弗瓜“王子”矮小猥琐,奥菲娜“公主”和怪物史莱克相爱,传说中的火龙爱上了饶舌的驴子还生了一大堆孩子。在美国动画电影中的后现代观念表现在承认包容所有差异的爱情,在爱情面前种族、身份、等级都是无足轻重的。在美国动画电影中反映了强烈的个人主义意识以及对爱情热烈的追求,美国人不因为自己的思想或行为不符合大众趋势而感到胆怯,而是为不俗于大众的独特而自豪。在动画电影里怪物史莱克说:“人们过去一直认为我是个怪物,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也这么认为,但是后来,我不再在乎别人怎么叫我了,我开始相信自己了。”强烈的个人主义意识在爱情观念中是自信和追求爱情的勇气的源泉。在《怪物史莱克3》中,传统的浪漫爱情故事的结局有了现代的演绎,原本温柔善良,弱小的公主们一改传统古典贵族式的形象,成为现实中的女强人。她们已经生儿育女,成了彪悍的家庭主妇,白雪公主、灰姑娘打败了坏蛋“白马王子”。女性在婚姻爱情中已经和男子是平等的,在动画电影中男权的主导地位已经被彻底颠覆,现代的美国爱情观念是“一种男女平等的信念和意识形态,反对包括性别歧视在内的一切形式的不平等”。

在现代的美国动画电影中男女之间相互尊重,珍视感情,在喜欢对方的时候会毫不保留的去爱,在相爱的同时更为理性的去看待他们之间的爱情。在现代的美国动画电影中,浪漫的爱情源于最初的邂逅和共同的经历,而最终爱情伴侣选择则被视为神圣和理性的。

四、探寻美国动画电影爱情观念的文化根源与影响

美国动画电影有着奇观化的动画视觉体验,以美妙的浪漫爱情故事打动人心。美国动画电影里面的爱情故事有着西方文学中的典型性的爱情观念特征,美国动画电影中的爱情观念有着西方的文化传统根源,并且受到现代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美国的传统文化观念继承了欧洲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认为人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力量,勇敢的追求世俗的幸福。人类有追求包括爱情在内的世俗幸福的权利,爱情是世俗幸福快乐的来源之一。美国文化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的尊严与个人的自由紧密相关,美国动画电影中男女主人公勇敢自由的追求爱情和幸福正是以个人自由的文化价值观念为基础。美国动画电影对各种异质的文化兼容并蓄,因此美国动画电影中的爱情往往不受种族和文化的差异影响,公主可以爱上野兽,人鱼会爱上人类,喷火的巨龙爱上唠叨的驴。包容性的爱情观念打破了观众的观赏局限,满足人们对不受局限的浪漫爱情的幻想。

受到后现代文化意识形态影响的现代美国动画电影以全球化的普世价值观影响全球的观众,通过曲折的爱情故事传达自由、平等、包容的美国文化价值观。在大众消费娱乐的商业化动画电影模式深处是潜在的美国文化意识形态。美国的动画电影是美国文化精神的载体,从美国动画电影中的爱情观念的表达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传统的人文精神和现代的女权主义意识形态对现代男女爱情观念的影响。美国的动画电影中的爱情故事有着乐观积极的一面,也有着超现实理想化的特点,美国的动画电影是一面奇幻神妙的魔镜,悄然的传播输出美国现代的爱情观念和文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金元浦.影视艺术鉴赏[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朱世达.当代美国文化与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张欣,刘雨晴.美国电影所表达的西方核心文化[J].电影文学,2010,(20) .

[4]欧阳周,汪振华.爱情美学[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黄明亮

动画电影折射美国文化论文 篇2:

美国动画造型的民族性分析

摘 要: 最动人、最传神、最有生命力的艺术就是具有民族独特性的艺术,不同国度、不同肤色的艺术家通过影视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总立足于艺术创作的民族性乃至民族精神的探讨,因为这是来自于创作者内心最深处的声音,根植于血液中的原动力。民族性是艺术创作的土壤,没有民族性的作品就没有自己的特色,美国动画极具美国文化特色,因而要分析美国动画成功的秘诀,就要从美国文化的根源上去理解,更要从民族性和国民性这些精神层面去探究。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为例说明美国文化、精神、性格在动画中的体现。

关键词: 美国动画造型 民族性 美国文化 民族性格

“美国动画片已有百年历史,纵观其发展,尽管经历了风风雨雨,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维护着动画帝国的霸主地位。除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以及从业人员孜孜不倦地努力与创新之外,动画其实是表征美国精神的重要文化符号,从动画演绎中折射出美国文化的特点与脉动”[1]。

1.商业动画中的幽默与自由精神

美国动画最大的特色就在于片中自始至终充满着幽默感。美国动画片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搞笑幽默的对白,将观众逗得前俯后仰,从而被带入美妙的动画世界。美国动画以幽默的形式负载开放的美国文化中的自由精神。无论是早期的《猫和老鼠》、《米老鼠唐老鸭》,还是近来的《疯狂农庄》、《虫虫特攻队》、《蜜蜂总动员》、或是颇具颠覆性的《怪物史莱克》,都使观众开怀大笑。美国式幽默是通过直接刺激视觉的肢体语言和听觉的感官娱乐实现的。美国动画中的视觉元素,如角色的造型和性格、背景和整体画面效果,听觉元素,如角色的语言、配乐、歌曲等及喜剧性的情节,都在诠释着美国式的幽默风格。

美国式的幽默蕴涵着美国文化中的自由精神,首先幽默情节满足了观众对于一部部商业娱乐片放松心灵的期待。美国动画创作很少有束缚,思想的自由使得想象更驰骋。美国动画将想象力完全延伸到世间万物任何一种生物身上,哪怕一只蚊子一个苍蝇,也是某一种群的英雄或者伟人。这种自由思想,体现了美国文化中的自由精神。

2.拯救题材类动画体现的国民英雄情结

在好莱坞的经典叙事中,关于“英雄”的叙事一直是“主旋律”。这类影片中的美国英雄,透射出浓重的美国国家情结和美国精神,通过娱乐将美国精神、美国价值观推向全世界,从而在获取巨大商业价值的同时也获得巨大的政治效益。所有的美国史诗电影都在讲述着关于“拯救”的同一主题,美国的动画电影毫无例外地继续着“英雄”的拯救情结。

从影片《超人总动员》、《蜘蛛侠》、《猫女》等英雄人物可以看出美国国民意识中的优越感,确信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妄图做一个世界秩序的维护者,并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亦可感觉到美国民族性格中的英雄主义情结:崇尚独立拼搏,崇拜英雄,骨子热爱冒险、追求个人英雄主义。“美国文化的核心就是所谓的‘个人主义’。这是一种以崇尚个人奋斗和强调优先保护个人利益为要旨的文化。……人们欣赏和渴望‘救世主’式的超级英雄,将他们看做是希望和力量的象征。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这样的人物,于是人们便转而在杜撰的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2]。

3.以动物昆虫为主题的角色设计

对动物毫无顾忌的、夸张、稚气和个性化、卡通化的角色造型设计,是美国动画片共有的元素特征。美国式的卡通从最初的米老鼠、唐老鸭等众多的让人们喜闻乐见的所熟悉的经典形象,到最近几年推出的新的动画小明星,如会烹饪的小老鼠、肥嘟嘟的菜青虫等,其造型风格深入人心。无论是从早期的黑白动画短片开始,还是到后来的《狮子王》、《海底总动员》《美女与野兽》等经典的美国动画大片,美国动画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风格和样式。这些形象讲究体块感,注重整体效果,肢体和表情的动作极其夸张。

2007年梦工厂的大片《鲨鱼黑帮》(如下图)塑造的主角奥斯卡的形象非常典型地表现了人格化的特征,它被塑造成美国黑人的形象,厚厚的嘴唇,黝黑的皮肤,一贯胆小、喜欢吹牛,却为救自己的心上人成为真正的勇士。

图1 《鲨鱼黑帮》

4.颠覆性地为动物代言并反映其对人性的追求

在美国动画片中,貌不惊人的小动物被赋予人类的一切思想,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的最大价值,充分体现了美国这个重视人权、重视个人言论的国家的一种国民性,同时对于传统和权威的质疑和反叛也是美国动画影片精神特质的一个重要体现。

比如《料理鼠王》中人见人恨的小老鼠在美国人眼中却是有着敏锐嗅觉的、天生的美食家,竟然会烹饪法国大餐。谁说老鼠必须待在下水道里,啃着垃圾,鼠辈也有它的崇高追求与伟大事业;《霍顿与无名氏》中哪怕是一粒微尘颗粒都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主权,神圣而不容践踏侵犯;《浪漫鼠得佩罗》中一个懂文字的贵族老鼠竟然爱上了被囚禁的公主,开始了不可思议的“英雄救美”,而且证明了:只要有爱,一切皆有可能;《蜜蜂总动员》中的蜜蜂为了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与人类打起官司,并最终胜诉,却引发了世界性的自然平衡的破坏,最终由它化解了这场危机;《带我去月球》是最让人大跌眼镜的片子,三只苍蝇竟然也要登月,历经千辛万苦并最终凯旋。

“偏好动物角色,为动物平反这几点,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美国人喜欢动物、乐于亲近动物的性格,将人物的情感寄托在动物的身上,通过这些可爱的动物们的夸张表演,将美国人乐观、幽默、敢爱敢恨、敢于挑战权威、质疑一切、追求人权、自由反叛的性格表露得淋漓尽致”。[3]

5.动画作品的改编与嫁接体现多元文化的融合性

美国是个大熔炉,什么样的人和文化都会在那个大环境中和谐共处,生根发芽。

如迪斯尼近年推出的《花木兰》将中国家喻户晓的女英雄搬上银幕,凭借花木兰在亚洲地区的知名度狠狠赚了一笔,对东方文化进行了西方式整合,代表了全球化语境中新的趋向。在意识中,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审美差异很大,美国人认为的东方美女是高颧骨、单眼皮、大嘴巴、厚嘴唇、骨骼偏大的,而在中国人眼中这绝对不是美女,所以,美国人按照自己对中国人的理解来制作影片,影片就是按照西方思维加上中国元素嫁接而成的。《花木兰》固然是东方题材,但完全是按迪斯尼方式处理的,不能不让我们惊叹其艺术创意。

2008年的动画大片《功夫熊猫》,是又一次的对中国文化的抄袭模仿,仍然大获全胜。“片中中国味充满了电影的每一个角落,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从一开篇就做到了极致。无论是《功夫熊猫》还是《埃及王子》、《花木兰》,影片中都透着浓浓的民族气息,三部影片的全球票房也成为动画电影中的佼佼者,‘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真理在商业电影的题材选择上得到了体现”[4]。

6.美国动画表现手法上的民族特色

美国动画之所以有这么鲜明的美国印痕,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元素。

(1)用色上的美国特色

美国动画在用色上相当夸张和抢眼,色彩饱和度高,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美国动画在用色上更加大胆,多运用油画般深沉厚重的色彩来表现对象,色彩对比鲜明;在色彩上更加注重画面的表现力,场景给人非常大气的感觉,采用互补色和对比色,敢于运用红、绿黑等对比强烈的色彩。

(2)动画角色设定中的美国特色

美国动画中的人物在写实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夸张与变形,动物则以简练概括的体态特征为特征,夸大的成分居多。

美国动画中的正面和反面角色,往往可以通过其角色造型外观明显地区分出来,如《鲨鱼黑帮》中面目狰狞的鲨鱼、阳奉阴违的水母;《狮子王》中的两只狐假虎威的土狼和阴险奸诈的Scar(刀疤,辛巴的叔叔)……邪恶的人物从造型上即具有某些邪恶的特征,如三角眼、瘦长或畸形的身材,邪恶的眼神与诡异的奸笑,在色彩搭配上也是以冷色调或比较刺激的颜色为主。正面人物则可以从其脸型、五官、身材、着色方面看出,其脸型基本是以圆形、卵形、方形等让人感觉宽厚、温暖的形状变化而来,基本不使用尖锐的三角形,女性的瓜子脸也力求画得圆润与流畅。五官上正面人物很少采用让人感觉阴险的鹰钩鼻、三角眼等,眼神很单纯,给人以信任感、亲近感。

从美国动画片,观众看到的不仅是洋溢在片中浓郁的美国民族风格,而且作品本身显露出鲜明的国际化特征、现代的审美意识、电影化的表述方式,使世界各国的观众都能从中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发现与自身内在的心理幻想相契合的东西,使观众潜在的心理和欲望在影像中得到满足与释放,受到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喜爱和追捧,这些都是美国动画的独特之处。

参考文献:

[1]卢燕,李亦中.聚焦好莱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21.

[2]刘健.梦的历史——世界动漫卡通史评世纪在线中国艺术网[EB/OLhttp://cn.c12000.com/artoon/wens.shtml/2008-10-04.

[3]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1):63.

[4]王少卫.红色战线影评.[EB/OL].http://redline.hbu.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0125/2008-11-25.

作者:张小波

动画电影折射美国文化论文 篇3:

美国动画角色的民族性分析

[摘要]最动人、最传神、最有生命力的艺术就是具有民族独特性的艺术,不同国度,不同肤色的艺术家通过影视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总立足于艺术创作的民族性乃至民族精神的探讨,因为这是来自于创作者内心最深处的共鸣,根植于血液中的原动力,民族性是艺术创作的土壤,没有民族性的作品就没有自己的特色,美国动画极具美国文化特色,而我们要分析美国动画成功的秘诀,需要从美国文化的根源上去理解,更要从民族性格国民性这些精神层面去探究,而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为例说明美国文化,精神,性格在动画中的体现。

[关键词]动画造型 民族性 美国文化 民族性格

“美国动画片已有百年历史,纵观其发展,尽管经历了风风雨雨,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维护着动画帝国的霸主地位。除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从业人员孜孜不倦的努力与创新之外,动画其实是表征美国精神的重要文化符号,从动画演绎中折射出美国文化的特点与脉动。”

一、商业动画中的幽默与自由精神

美国动画最大的特色就在于片中自始至终弥漫着的幽默感。美国动画片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搞笑幽默的对白,将观众逗得前俯后仰,从而被带入美妙的动画世界。美国动画以幽默的形式负载开放的美国文化的自由精神。无论是早期的《猫和老鼠》、《米老鼠唐老鸭》、还是近来的《疯狂农庄》、《虫虫特攻队》、《蜜蜂总动员》、还是颇具颠覆性的《怪物史莱克》,都博得观众的开怀大笑。美国式幽默是通过直接刺激视觉的肢体语言和听觉的感官娱乐实现的

美国式的幽默背后蕴涵着美国式的自由精神,首先幽默情节满足了观众对于一部商业娱乐片放松心灵的期待,美国动画创作很少有束缚,思想的自由使得想象力飞得更远。美国动画将想象力完全延伸到世间万物任何一种生物身上。哪怕一只蚊子一个苍蝇,都是成为某一种群的英雄或者伟人。这种自由思想,体现了美国文化中的自由精神。

二、拯救题材类动画体现的国民英雄情结

在好莱坞的经典叙事中,关于“英雄”的叙事一直是“主旋律”。这类影片中的美国英雄,透射出浓重的美国国家情结和美国精神,通过娱乐携带着美国精神、美国价值观走向全世界,在获取巨大商业价值的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政治效益。而所有的美国史诗电影都在讲述着关于“拯救”的同一主题。而美国的动画电影也毫无例外的继续着“英雄”的拯救情结。

而在影片《超人总动员》、《蜘蛛侠》、《猫女》等英雄人物中,可以看出美国国民意识中的优越感,确信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妄图做一个世界秩序的维护者,并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亦可感觉到美国民族性格中的英雄主义情结:崇尚独立拼搏,崇拜英雄,骨子里有一股热爱冒险、追求个人英雄主义的血液。“美国文化的核心就是所谓的‘个人主义’。这是一种以崇尚个人奋斗和强调优先保护个人利益为要旨的文化。…人们欣赏和渴望‘救世主’式的超级英雄,将他们看作是希望和力量的象征。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这样的人物,于是人们便转而在杜撰的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

三、颠覆性的为动物代言与人性追求

在美国的动画片中,导演给貌不惊人的小动物赋予人类的一切思想,最大限度的追求自己的最大价值,充分体现了美国这个重视人权,重视个人言论的国家的一种国民性。同时对于传统和权威的置疑和反叛也是美国动画影片精神特质的一个重要体现。

比如《料理鼠王》中,人见人恨的小老鼠在美国人眼中却是有着敏锐嗅觉的,天生的美食家,竟然烹饪起法国大餐,谁说老鼠必须待在下水道里,啃着垃圾?鼠辈也有它的崇高追求与伟大事业;《霍顿与无名氏》中哪怕是一粒微尘颗粒都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主权,神圣而不容践踏侵犯;《浪漫鼠得佩罗》一个懂文字的贵族老鼠竟然爱上了被囚禁的公主,开始了不可思议的“英雄救美”,而且证明了,只要有爱,一切皆有可能;《蜜蜂总动员》中蜜蜂为了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与人类打起官司,并最终胜诉,却引发了世界性的自然平衡的破坏,最终又是追求自由的蜜蜂化解了这场危机;《带我去月球》是最让人大跌眼镜的片子,3只苍蝇竟然也要实现登月的计划,历经千辛万苦并最终凯旋而归的神奇故事。

“偏好动物角色,为动物平反这几点,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美国人喜欢动物、乐于亲近动物的性格,将人物的情感寄托在动物的身上,通过这些可爱的动物们的夸张表演,将美国人乐观、幽默、敢爱敢恨、敢于挑战权威、质疑一切、追求人权、自由反叛的性格表露得淋漓尽致。可以说,美国人就是将动画作为一个给孩子看的有趣玩意来看待的,这些孩子中,有几岁、十几岁的小孩子,更有几十岁的童心未泯的‘大孩子’”。

四、动画作品的改编与嫁接体现多元文化的融合性

美国是个大熔炉,什么样的人和文化都会在那个大环境中和谐共处,生根发芽。如迪斯尼近年推出的《花木兰》将中国家喻户晓的女英雄搬上银幕,凭借花木兰在亚洲地区的知名度狠狠赚了一笔,迪斯尼把中国的《花木兰》搬上银幕,对东方文化进行了西方式整合,代表了全球化语境中新的趋向。在意识中,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审美差异很大,美国人认为的东方美女就是高颧骨,单眼皮,大嘴巴厚嘴唇,骨骼偏大的,而在中国人眼中这就不够美女的标准,所以,美国人按照自己对中国人的理解来制作影片,影片就是按照西方思维加上中国元素嫁接而成的。《花木兰》固然是东方题材,却完全是按迪斯尼方式处理的,迪斯尼挥洒自如地在银幕上展现了一个东方故事,不能不让我们惊叹其艺术创意。

2008年的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又一次对中国文化抄袭模仿,仍然是大获全胜的一次。“一片中中国味弥漫了电影的每一个角落,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从一开篇就做到了极致。无论是《功夫熊猫》还是《埃及王子》、《花木兰》,影片中都透着浓浓的民族气息,三部影片的全球票房也成为动画电影中的佼佼者,‘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真理在商业电影的题材选择上得到了体现。”

五、美国动画表现手法上的民族特色

美国动画之所以有这么鲜明的美国印痕,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元素:

(一)用色上的美国特色

美国动画在用色上相当夸张和抢眼,色彩饱和度高,给人很强的视觉阻击力。在用色上也更加大胆,多运用油画般深沉厚重的色彩来表现对象,色彩对比鲜明,美国动画在色彩上则更加注重画面的表现力。场景都给人非常大气的感觉,采用互补色和对比色,敢于运用红、绿黑等对比强烈的色彩。

(二)动画角色设定中的美国特色

美国动画片中人物在写实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夸张与变形,动物则以简练概括的体态特征为特征,夸大的成分居多。

美国动画中的正面和反面角色,往往可以通过其角色造型外观明显的区分出来,如《鲨鱼黑帮》中面目狰狞的鲨鱼、阳奉阴违的水母;《狮子王》中的两只狐假虎威的土狼和阴险奸诈的Scar(刀疤,辛巴的叔叔)

邪恶的人物从造型上即具有某些邪恶的特征,如三角眼、瘦长或畸形的身材,邪恶的眼神与诡异的奸笑,在色彩搭配上也是以冷色调或比较刺激的颜色为主。而正面人物则可以从其脸型、五官、身材、着色方面看出明显的差别,正面人物的脸型基本是以圆形、卵形、方形等让人感觉宽厚、温暖的形状变化而来,基本不会使用尖锐的三角形,女性的瓜子脸也力求画得圆润与流畅。五官上正面人物很少采用让人感觉阴险的鹰钩鼻、三角眼等,眼神绘制的很单纯,给人以信任感,亲近感。

在美国的动画片中,观众看到的不仅是洋溢在片中浓郁的美国民族风格,而且作品本身也展露出鲜明的国际化特征、现代的审美意识、电影化的表述方式,使世界各国的观众都能从中发现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发现与自身内在心理幻想相契合的东西,使观众潜在的心理和欲望在影像中得到满足与释放,受到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喜爱和追捧,这些都是美国动画角色设计的独特之处。

(注:本文系渭南师院研究生课题项目,项目编号:10YKZ002。)

[参考文献]

[1]卢燕,李亦中,聚焦好莱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21.

[2]刘健,梦的历史——世界动漫卡通史评[EB/OL],世纪在线中国艺术网,2008.10.04.

[3]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1):63.

作者简介:

张小波渭南师院传媒工程系教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与动画。

作者:张小波

上一篇:全球营销与跨文化管理论文下一篇:急诊抢救工作中的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