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之的心理情结

2024-05-03

人皆有之的心理情结(精选9篇)

篇1:人皆有之的心理情结

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本义是指使演员能在一出剧中扮演某个特殊角色而戴的面具。后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成为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之一,它指一个人公开展示在人前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好的印象,以得到社会的承认,保证能够与人,甚至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实现个人的目的。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张“人格面具”——这让我们觉得活着就需要“虚伪”——其实这是太过于社会洁癖的评价,“人格面具”的存在帮助我们防御了陌生的人际环境可能带来的危险,帮助我们更好的社会化,它的存在必不可少。但是总戴着面具摘不下来,形成了“人格面具依赖”,也就是说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扮演的角色,只认同于自己扮演的角色,而逐渐与自己的天性疏远,人格的其它方面就会受到排斥,那就是一种心理问题了。

情结

情结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一群重要的潜意识组合,往往形成强烈的潜意识的冲动。虽然不同的精神分析流派对情结的定义会有不同,但都公认情结是探索心理的一种方法,也是重要的理论工具。情结有一些是先天形成的,每个人都有,比如“恋母情结”;有一些与个人特定的经验有关,比如“助人情结”。其实,情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有的人会因为自己的内心情结而选择职业,比如说做一名军人,可能最初的原因是家乡发大水,而自己则是被军人所救,由于对军人的敬仰而产生了军人情结,最后走上了当兵的道路。也有人在爱情中只会对同一种类型的女性产生爱意,原因有很多,有一种可能就是他的初恋情结在发生作用,让他总是在寻找初恋情人的影子。

拖累症

“拖累症”可被定义为对人、行为、事物的沉溺,指希望通过控制外在的人、事、物来控制内在的情感。对拖累症患者而言,“控制”或“失控”是他们生活的全部重心。那种沉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甜甜圈,中间是空的,有什么东西不见了,必须要用什么来填充一样,但又总是填不满。像是酗酒的人,他们会沉溺在酒精中,来控制自己的情感,没有止境。还有些拖累症的外在表现也许是被社会认可的,就像工作狂,但是本质是不变的,这只是另外的一种拖累形式,沉溺于工作而不是快乐工作。还有些症状者潜意识里会把别人当作一种“拖累”,时刻准备着为别人负责,哪怕对象是并不熟悉的人。会表现出,常常想替别人扛责任,老为别人的事担忧焦虑,总有冲动去给别人建议,强烈的在意别人是否需要自己,当别人拒绝这种需要时就怒气横生,而且常常取悦别人而牺牲自己的行为。拖累症者会受一种或以上的不可抗拒的强迫行为的驱使。

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是一种人际沟通中的行为技巧。指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自己对对方的感受告诉对方,这种体验感受既可是积极、正面、赞杨的,也可是消极的、反面的、批评的;另一种是暴露自己与对方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分为4个水平。首先是情趣爱好方面,比如饮食习惯、偏好等;第二是态度,如对人对事对政府的看法和评价;第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比如自己的自卑情绪,和家人的关系等;第四是隐私方面,比如个体的性经验,个体不为社会接受的一些想法和行为等等。

弃婴情结

“弃婴情结”是一种常见的情结,和我们的自卑感有关。有弃婴情结的人,总感觉自己像一个无力的无法惹人喜爱的被抛弃的婴儿。常常在和别人的交往亲密时,就预感着自己会被抛弃,会被甩掉。在和别人的相处中也总是很被动,觉得自己对别人不重要,当别人对自己做决定时,往往逆来顺受,经常性的陷入一种要被孤立和远离的不安中。这种情结一般都是后天产生的,与个人的创伤性经验有关,有可能在幼年家庭生活中不被喜爱,被抛弃,产生心理上的不安感,也有可能在以前的人际交往中受到过心理伤害,最后形成为不受伤,干脆就拒绝他人,或在关系发展的一定程度后,拉远双方的距离,以保证自己的安全的行为模式。

表演性人格障碍

“表演性人格障碍”和一般人具有表演性个性的情况不同,是一种人格特质极端化的心理问题。这类人的特征为一贯情感肤浅易变,自我戏剧化,追求剧场效应,情感表达过分夸张,暗示性强,以自我为中心,自我陶醉富有幻想,缺乏为他人考虑,感情容易受伤害,对待别人的明显情感逻辑,持续地渴望赞扬、兴奋和注意。有这种障碍的人希望自己总是注意的中心。如果他们不能成为注意的中心,他们就会做一些不适宜的事情去争取成为注意的中心,比如说大喊大叫,出乎意料的动作等。他们在对事情做论断的时候,也会很感情用事,但是往往缺乏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论断。他们会对很小的事件做出过分的情绪反应。

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又称俄底浦斯情结,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一种人类共有的本能冲动情结。通俗地讲常见于男性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无论到什么年纪,都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恋母情结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该情结的本质是相似和互补。以男孩为例,他与父亲同性,所以相似,而相似引起认同,使男孩以父亲为榜样,模仿父亲,使父亲的特质成为自己心理特征的一部分。他与母亲为异性,两性可以互补,取长补短,相依为命,这就是恋爱或对象爱。于是,男孩与自己的父母形成了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可以用“恋母仿父”来概括。父母相爱,男孩模仿父亲,他就会越来越爱母亲;为了获得母亲的欢心,就必须让自己越来越像父亲。这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长大以后的各种人际关系都不同程度地受恋母情结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恋母情结的对象渐渐年轻化,终于被同龄人所取代。此时,正常的男性会开始与同龄的异性相爱。

青鸟综合症

“青鸟综合症”是由日本的名古屋市立大学清水将之命名的,特指年轻人中近年来常见的一类职业困惑——它表现为不满足于自己现在的工作,频繁更换职业,频繁跳槽,没有具体目标,却要寻求个安居的地方,因此总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和职位。就像童话《青鸟》,总是找不到心中想象的那只美丽的青鸟,于是一直不停的奔跑寻找,让人觉得完全像暴风雪中迷失方向的„青鸟‟那样飞散到各处。产生这种症状的人往往有以下共同特点,毕业于一流大学,为了进入这种大学在学习上相当用功和出众,是一流公司的杰出员工,被人羡慕。他们中不满足于自己所处的职业,目标又并不明确,但却总认为理想在别处,轻易就会从好不容易进入的公司辞职退出,但辞掉工作后却不知道选择什么职业才好。

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一项自我功能。就是当我们面对一些有可能的威胁和伤害时,为了防止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我们的自我会跳出来使用一系列的防御机制来缓和我们的不安和痛苦。自我防御机制有很多,可给予不同的分类,如成熟性防御和不成熟性防御、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等等。常用的防御机制有否认、压抑、合理化等……我们所熟知的阿Q,就是防御机制高手。

救世主情结

“救世主情结”是人人都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它是助人动机过渡的一种表现。有此情结者,总是觉得对世界或者对某个具体的人,有强烈的使命感,要帮助别人,使对方快乐,少受磨难…它和正常的助人行为的区别是:“救世主情结者”总是自己幻想出对方的困难,放大对方的痛苦和需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满足对方。在对方拒绝帮助时,会产生极大的情绪波动,依然要去插手对方的事,要影响对方。比如在恋爱的双方,若女方有此情结,因为人无完人,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女性竭尽全力的想要去改变男友在自己眼中不完美的地方,可以是邋遢,也可以是睡懒觉,女孩子会认为这些习惯对男友是不好的,要帮助其改变,由此导致原本不大的问题被夸大,让两个人都为此筋疲力尽。

篇2:人皆有之的心理情结

心理学的科学情结

所谓心理学的“科学情结”是指本学科对自然科学的盲目追求.“科学情结”产生的原因在于心理学界将本身学科定位在极力从(自然)科学圣殿中争得一席之地.“科学情结”的.危害在于使心理学陷入“技术至上”和“科学至上”两大误区.要解决“科学情结”问题,必须建立开放的科研氛围,以利于寻找本学科的方法论体系.

作 者:张杉杉 ZHANG shan-shan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刊 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年,卷(期): 3(3) 分类号:B84 关键词:科学情结   方法论  

篇3:人皆有之的心理情结

《灼人的秘密》中, 作者透过孩子的眼光来观察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其中那些欺骗、背叛、愤怒、憎恨等等的消极情感一一充斥着那些充满信任、热爱、虔诚、尊敬的童年。小说主人翁埃德加目睹了他的“好友”男爵一点点地利用他而接近他的母亲, 进而激起了潜意识中的“恋母情结”, 并使之进入到了意识领域表现出来, 从而表现出一系列心里、情感、行为反应。到故事最后, 以男爵的离开, 埃德加的重获关爱作为小说的结尾, 这个无疑是本土化的俄狄浦斯王的变形故事。在弗洛伊德看来, 任何人都有对同性父母的敌视, 和对异性父母的依恋。而这种依恋往往体现为以异性父母为自己的性对象, 这就是常说的“俄狄浦斯情结”或“埃勒克特拉情结”。这一情节体现在埃德加身上时表现得尤为扑朔迷离。

埃德加是一个脸色苍白的小病童, 他因为大病初愈而被安置在赛默林休养, 而陪同他的休养的仅有他的母亲。在他狭小的生活圈子里, 母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以说母亲是他的一片天。与此同时, 在他的潜意识中暗暗透出充满了浓浓的恋母情谊。而男爵的出现打破了一切宁静, 把那些人性背后的秘密向祸水般流露出来, 污染着那些纯真。

就在故事开端, 男爵靠近埃德加的目的, 仅仅是为了把他作为诱饵而吸引他的母亲。那时, 男爵对埃德加可以说是热情盈满、关怀备至, 埃德加也同时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了浓浓的友情的味道, 文中说到, “他想笑, 又想哭。因为他喜欢这个人, 他从未爱过一个朋友, 没有爱过父亲和母亲, 就连上帝也没有爱过哩。他少年时代全部的幼稚的热情, 现在紧紧地拥抱着这个人的形象。”1可见在埃德加还没有发现男爵背后的阴谋时, 他对男爵所怀着的情谊是如此的强烈和孩童般的纯粹。同时, 也让他仿佛进入到了一个从不敢想象的成人世界, 这使得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熟感, “他第一次进入了大人的行列之中。他半睡半醒, 忘掉了自己的童年, 似乎自己一下子长大了。”2可当背后的阴谋一步步浮现出水面, 一切都有了应有的变化。

在第一次为男爵办事后, 在从玛利娅·舒茨处回来后, 埃德加“他现在确信自己是他俩的障碍……他觉得破坏他们, 用他们积累起来的全副力量去反对他们, 是一件赏心悦目的快事”。3真相在一步步靠近, 埃德加也在一点点地改变。埃德加逐渐发现男爵最终的目的是他的母亲, 男爵也由曾经一个亲密的朋友变成了一个充满背叛的可恶的人, 这使埃德加的态度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应加以关注的是, 在埃德加的潜意识中, 男爵其实和父亲是同一种人, 他们都霸占着自己母亲, 而自己只能默默承受, 这恰恰就是“俄狄浦斯情结”在故事之中的投射了。但男爵始终不是完完全全的父亲, 埃德加对男爵没有父亲的那种“阉割恐惧”, 也就是说他意识到男爵对自己没有过大的威胁时, 长期被压抑的性无意识得到了释放, 把对父亲那种憎恨情感转移到男爵身上, 男爵便成为了他父亲的替代者。

在故事中, 作者虽没有用一定篇幅来介绍埃德加父亲, 却从细节处提到埃德加从小便生活在父亲严厉的教导之下, “他的父亲是严厉的, 他是他唯一真正害怕的人”。4在埃德加还是一个孩童时, 父亲的那种将所有事情握在手中的权威会令到他恐惧窒息。在埃德加的无意识深处, 他会是憎恨父亲的, 并希望他死去。弗洛伊德指出, 弑父 (patricide) 是人类的, 也是个人的原始的基本的罪恶倾向。男孩于和他父亲间的关系是一种 " 既爱又恨 " 的矛盾关系。5又因为男爵在埃德加的潜意识中已成为了父亲的替代者, 这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埃德加“弑父”的对象。尤其随着小说故事的发展, 母亲与男爵的两人进一步亲密, 同时对埃德加确是一再躲避的举动, 使得埃德加要“弑父”的心理愈加强烈了。实际上, 在心理分析学家看来, 这个时候埃德加对母亲的提醒及保护完全是恋母的强烈表现, 这样一来使“弑父娶母”得以成立。

值得玩味的是, 在埃德加与男爵的数次对抗中, 黑夜中长廊的打斗是其矛盾冲突的最高点。“早就渴望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他可以把被出卖的爱、积累的仇恨一股脑激烈地发泄出来。”6埃德加对男爵虽没有丝毫的杀伤力, 但他还是用尽了自己孩童的全部力量去进行反抗。阉割的恐惧以一种反阉割的形式作用在“弑父”的过程中。当埃德加把愤怒发泄在男爵身上的时候, 他潜意识中有了一种释放的感觉。虽然在打斗后, 母亲强烈要求埃德加去给男爵道歉, 可这丝毫不影响在那一刹那埃德加潜意识中“弑父”心理的释放。

到最后, 以男爵的离开为句点。以心理分析学说的角度来说, 男爵的离开其实是埃德加“弑父娶母”的成功表现。男爵作为父亲的替代者, 男爵离开等同于埃德加“弑父”, 而母亲一方“她只属于他, 属于她的孩子”, 这表明了埃德加在某一程度上成功“娶母”。“弑父娶母”可以说是人类永恒的隐秘欲望。

摘要:本文以弗洛伊德著名的心理分析理论——“俄狄浦斯情结”为立足点, 分析茨威格短篇小说《灼人的秘密》中, “埃德加”恋母心理的一系列变化。在好友与母亲的背叛后, “埃德加”潜意识中的恋母情结开始一点一点显露出来。在开始阶段的怀疑情绪到中间时期的愤怒, 高潮时有了一个强烈的矛盾冲突, 这每一步都是“埃德加”对母亲情感的靠近。当然, 最后恋母的感情有了一个安定的归宿, 重回到那个只属于自己的那个母亲怀抱。

关键词:俄狄浦斯情结,背叛,弑父

参考文献

[1] (奥地利) 作者:《灼人的秘密》

篇4:清理深埋婚姻的心理情结

人在成年之后,与父母之间仍或多或少有些残存的心理情结。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在婚姻中,表面上我们是在与配偶相处,其实是不断重新经历自己过去与父母的关系。很多与父母间未得到解决的心理问题,也常被带入婚姻之中。

心理情结会恶性循环

一个人不论到了何处,与何人结婚,心中的新旧“情结”永远会跟着他。这些情结若得不到解决,同样的错误可能一犯再犯。也就是说,尚未解决的、被带进婚姻中的残余情结愈多,要渡过婚姻之河的危险性也就愈高。

在婚姻中,我们常会莫名其妙地被配偶“激怒”。有时我们对配偶的某个表情、某个动作或某部分性情都觉得特别忍无可忍。更为不幸的是,这种不检讨自己的心理情结就好像一个程序,只怪别人按了自己的按钮,使自己生气的现象,在婚姻中比比皆是。婚前与父母间的旧情结尚未解决,现在又与配偶彼此伤害,制造新情结,使冲突愈演愈烈。新仇加上旧恨,严重破坏夫妻之间的感情。

自我觉察心理情结的存在

其实,人心中的这些“心理程式”或“心理情结”都是可以改变的。要改变这个程式的第一步,就是警觉到它的存在。需要明白,我们之所以会生气,其实是与自己相关,别人只不过是按了按钮。那些残存的心理情结就好似在成长过程中被设定在自己心板上的“心理程式”,别人按了某个特定的“按钮”,说了某句话或做了某件事时,经过了自己心中程式的解释与处理,就产生了某些情绪或行为反应。或者更确切的说,使我们产生不快反应的,是自己心中的“情结”与“程式”,以及我们自己所戴的有色眼镜。而这一部分,就是我们自己该负起责任改变的。

改变了思想,就可以改变情绪反应。人永远无法控制他人的言行,不能强求别人不按心理按钮来激怒自己,要使自己快乐的惟一方法是使自己变得更健全、更快乐。

自己先成为合适的伴侣

我们常说,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婚姻中不能期待值过高,更不能存“寻找救主”的心态。很多人期望着世上某处会有一个人,是自己“完美的另一半”,而只要找到那人,自己就马上脱胎换骨,各种问题与重担全消,立即可以变得快乐。实际上,婚姻解体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自身不成熟,又对伴侣期望太高。双方都期望从对方身上得到爱,得到安全感,而自己却没有能力给予对方也渴求的爱与安全感。自己不能给予,却一厢情愿地把对方视为完美,期望对方以完美的行为来对待自己。这是自私的想法,也是对伴侣残酷的要求。

篇5:“恋师情结”是种心理障碍!

学生易对老师产生移情

号称“校花”的少女菲菲身边不乏暗送秋波的男孩子,但她内心却喜欢着自己的语文老师,以至于每到语文课常常走神。这位老师是中文系毕业的大才子,瘦瘦的个子,忧郁的表情,肚子里装满了雨果、斯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川端康成、海明威等名家的作品和故事,写得一手好诗,朗诵起来也是声情并茂,喜欢文学的菲菲和班级里另几名少女都被他吸引了,女孩子们甚至都喜欢找他单独请教,甚至为他而争风吃醋。

心理专家认为,当代青少年的性心理转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易将爱恋转移到年轻的异性老师身上。因为师长是青少年首先认识、效仿的楷模,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往往会由尊敬、爱戴进而转向爱恋。然而爱上老师的学生往往又是惶恐不安的,如果他们得不到正确对待,便会走向极端,导致心理障碍或疾病。

暗恋老师导致抑郁迷惘

高一男生小可英语成绩一直在班级下游,温柔秀美的英语老师每天单独开小灶为他补课,让小可的成绩突飞猛进。与老师单独接触的时间长了,小可不知不觉从内心喜欢上了自己的英语老师。他喜欢老师微笑时翘起的嘴巴,喜欢她披散的长发散发出的阵阵清香。后来有一天,他突然听到老师要与未婚夫结婚的消息,小可顿时感觉如雷轰顶,内心世界愈加迷惘和抑郁,

毫无疑问,在“恋师情结”中迷惑的青少年需要指点迷津,而教师的楷模作用、教育方式和青少年心理的理解是预防、解决他们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市十医院心理科主任朱荣申教授指出,青春期的困惑远不止这些,然而可以说这些是重要的、较常发生的困惑。如果家长、教师和青少年自身都注意学习基本的心理知识,进行正确的青春教育,包括接受性心理和性道德教育,将可能大大减少青春期的困惑。

恋师源于校园接触面窄

青少年学生容易“恋师情结”的原因除了因为自己处于生理特殊时期外,跟在校园内接触面窄有一定的关系。如正处情窦初开年龄的女生,身边围着的却都是一群傻头傻脑的幼稚小男生,受言情小说和影视剧的影响,她们无一例外幻想自己的白马王子是高大英俊有经济基础的成熟男子,可身处校园中,与社会的人少接触,自然就没有遇上。所以学校里的单身男老师就成为众多女生目光追随的对象。对于年轻的男老师来说,大学毕业不久,刚开始自己的事业,就被年轻漂亮的女学生频频放电,这当然是件有面子的事情。心无杂念的男老师笑笑就过了,而不是很受得了诱惑或是还没有女朋友的男老师呢,就可能很受用,三番五次下来,就走到一起了。(文章转自:心理时间网)

未实现的愿望如同魔咒!

躲过心灵陷阱,增长人生智慧

做心理咨询,究竟得到了什么?

篇6:梦想皆有神助

其实, 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 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意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 罗森塔尔等对这些学生进行复试, 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 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 且性格活泼开朗, 自信心强, 求知欲旺盛, 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 名单对老师产生了暗示, 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评价, 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 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从而使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人们把这种由他人的期待和热爱, 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待趋于一致的变化, 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也称“期待效应”。

在期待中, 我们可以收获很多——

瞧, 孩子进步了!

文文基础特差, 三年级连“会不会, 是不是”这么简单的字都时常写错, 更不用说做各科作业了。每次单元测验, 他就头疼了, 有时我们给他补习, 他想方设法也要溜掉, 我很是恼火。他对我的感觉肯定也不是太好。但静下心来想想, 这样做, 只会让他更讨厌学习。

偶然的一个中午, 我看到平常活蹦乱跳的他在抽噎, 这真是天方夜谭, 我赶忙叫他到我这儿来, 问清了原因, 原来中午他在足球场踢足球, 高年级的大哥哥耍赖皮, 欺负他们这队。说着, 他竟越哭越伤心。我连忙掏出纸巾, 帮他擦干了眼泪, 告诉他以后处理这种问题的方法。他使劲点了点头, 我顿时感到了一种信任的目光正从他的眼里流露出来, 我的心微微笑了一下。

从这以后, 我不断抓住时机, 表扬他作业本上一笔漂亮的笔画、一个漂亮的字迹, 相信他能把某个问题的答案勇敢地说出来。渐渐的, 我发现他变了, 喜欢对我笑了。有一天, 我发现抽屉里突然多了一张叠得工工整整的小纸条, 打开一看, 我很激动, 是文文写得虽不漂亮但很工整的字:“蒋老师:我上课要认真听讲, 好好学习, 真的!”这次, 我必须回信, 拿出一张纸, 我认真写下了:“我相信你!我们一起努力吧!”

圣诞节那天, 他兴高采烈地捧着一棵小圣诞树来到我面前, 开关一开, 还闪着灯, 挺漂亮的, 可少了一点声音。他听了倒记在了心里, 第二天, 一棵闪着灯光、响着美妙音乐的圣诞树再次出现了, 可真不错, 他把音乐贺卡上的音乐移到了树上。“你真聪明!”我由衷地赞叹, 他开心地笑了。在我们愉快的合作与努力下, 现在他的字已经很注意笔锋了, 而且一本书中的生字80%都掌握了, 他很有信心在期末字词过关中顺利通过。

瞧, 孩子成功了!

对于老师来说, 孩子们愿意向你敞开心扉是最大的幸福了, 这两天, 我正在享受着这份幸福。圣诞老人捎来了一份礼物, 那是上一级的一个孩子写来的一封信, 虽然同在一个学校, 但他还是用了浪漫的方式——一封口封得严严实实的信。信还分了5个部分:《送给新潮老师》、《送给偶像老师》、《送给漂亮老师》、《送给非常老师》和《送给神秘老师》。看得出, 是经过长时间构思的, 漂亮的字迹让我惊叹, 特别是这些字眼:“在这匆匆的两年, 20多个月, 607天里……”不管他给我的这些简单的阿拉伯数字是否精确, 但它们足以让我感动不已!我从来都是盲目地数着日子, 数着自己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却从不知从这些数字中去体会快乐, 体会感动。

写信的是一个管理能力很强但成绩却说不上拔尖的小男孩, 名叫克强。但他一直很努力, 打开旧的备课本, 第一单元后面的教后记上就工整地记着“克强的努力让我折服!”这几个字。

记得刚开始学作文, 他并没有灵气, 只是一味地按部就班, 按照我给他的固定格式, 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每次遇到自己满意的习作, 他马上就拿到我这里, 请我帮他修改。我会善意地圈出每一个用得好的词、句, 然后画上大大的波浪线, 肯定一番、赞扬一番。饭后课间, 总能看见他捧着一本作文杂志, 他不会错过每一篇优秀习作。他这么勤奋, 我怎么好意思落后。渐渐地, 他交习作的速度越来越快, 我也越来越喜欢看他的习作了。没过多长时间, 我们就进入了良性循环中了。功夫不负有心人, 后来他在句容市小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得三等奖, 在镇江市增华阁作文竞赛中获三等奖, 有一篇习作《醉人的桃花》还在《青少年日记》中发表了呢!

他在《送给偶像老师》中说了这样的话:“世界上的一切有的是好的, 有的是坏的。而您的付出是好的。您在我们失败时, 为我们分析原因;你在我们拿回奖状时, 并不大肆表扬我们, 只有那轻描淡写的几句话:‘真棒!老师相信你们!下次更上一层楼!’或许只有这样, 证书、奖状才会源源不断。”他已经用他的行动证明, 他深深地理解了这些话。

《 读者 》 某期的卷首语《梦想皆有神助》, 写随笔的我看后感触颇深:一个从小被人称为“木头”的孩子, 当他的一个“作家”美梦得到母亲的肯定, 获得了支撑的力量后, 他就义无反顾地怀着“倘若我经得起考验, 上帝会来帮助我的!”这一信念开始他奋斗的历程, 并最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在佩服孩子执着精神的同时, 更钦佩他的母亲, 她是这样为孩子解释那个美梦的:“假如这真是你的梦, 你就有出息了!我曾听说, 当上帝把一个不可能的梦, 放在谁的心中时, 就是真心想帮助谁完成的。”只字片语教子, 一片期待在心!因为她的期待, 让一颗希望的种子得到了充足的水分和养料, 在春天般的童话里迅速地茁壮成长, 任凭风吹雨打, 它最终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篇7:探究设计心理中的青花符号情结

青花瓷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其表面具有浓烈民族文化表征性的青花纹饰亦一直是设计师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来源。笔者从设计心理学的理论出发,重新审视传统青花瓷的青花纹饰,将青花转化为一种“青花”视觉符号,从设计情感的感官、效能、理解三个层次,结合青花瓷的“形”“色”“质”“意”“神”“情”,逐一分析了国人心中的青花符号情结。

关键词:

青花 符号 设计心理 情结

引言

在中国当代,“青花”已经成为古朴、高贵、典雅的代名词,每每提及“青花”二字,便觉着有一幅淡淡檀香悠悠萦绕般的画卷展开在眼前,“青花”在人们心中也确乎成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强有力的表征符号。如今市场上,借鉴、应用、拓展青花符号的设计作品不甚枚举。在平面,包装、产品,建筑,室内,广告,媒体,服装等领域,我们都可以捕捉到“青花”这一传统文化符号的影子。为何“青花”符号这般深入人心并有如此广阔的应用和市场?笔者从设计心理学中设计情感的三个层次:感官、效能、理解出发,逐一分析个中缘由。

1.青花符号的感官情感

感官情感,即事物作用于人的最基本的感觉系统所产生的情感。感官层面的情感多为低级情感,但却是最为直接、并且难以抗拒的。这些设计的情感激发常最为直观,效果也最为明显,易于被一般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就青花符号而言,感官层面的情感体验包括“青花”之“形”和“青花”之“色”。

1.1青花之“形”

形,即形态。从器皿的体态来说,瓷器的饱满圆润,是中国人民乞求美好完满美好愿望的典型反映。从纹饰来说,它更是中国水墨画艺术的延伸,是另一种水墨画的形式。青花作品运用其简练的体态、夸张多变的装饰手法以及精练概括的纹样处理表达了世间万物和人们的内心世界,是中国传统绘画文化的典型代表。

青花瓷的纹饰追求着线条的流畅以及笔力稳健,通过变化的线描和染色可以把不同的图案包括山水、花乌、鱼虫、人物、飞禽、走兽等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的喜气幸福,有的安贫乐道,有的静雅脱俗等,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生活气息。讲述着一个故事,表达着一种向往,彰显着一种品格,寄托了一份情怀。如此款青花婴戏纹碗(见图1),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碗外壁以婴戏为主题,绘制了20个婴儿于庭园中玩闹嬉戏的场景,神情姿态各异,空间衬以山石、松竹、柳树、栏廊等,充满童真与童趣。

1.2青花之“色”

色,即色彩。雅致清丽的青花瓷,其蓝与白的用色,是区别于其他陶瓷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古人曾赞:“五彩过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

青花蓝明净素雅,青花白晶莹纯净,体现了中国古老文化的古朴和含蓄,在视觉上带给人们简约飘逸的感官效果。蓝与白的搭配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必然选择,蓝天白云、雪山蓝天、白鸥蓝海,都是自然最令人神往和陶醉的景色。蓝色和白色的交相辉映,给人以通透澄明,心旷神怡的视觉效果。人类经过几万年几十万年的审美积淀,蓝与白的结合成为自然最美的搭配之一。

蓝与白是典型的布衣色彩,但美轮美奂的色彩搭配还不足以说明中国民间与中国文人墨客为什么独钟情青花。追根溯源,青花瓷在明朝初期达到历史顶峰,回顾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明朝的庶民百姓、墨客文人,甚至于皇帝,都有一种清廉的情怀。希望朝廷和官员都能够清清白白抑或一清二白,在这样特定的心理作用的影响下,青花的蓝与白成为这种清白情怀的寄托,从而超凡脱俗,精美绝伦。至于元代,青花瓷已经完全成熟,这与其中蕴含着的仁人、志士、庶民百姓、官员都希望有一个清白清廉的社会理想休戚相关。这就是元明青花瓷器的本质审美。

1.3青花之“质”

质,即质地。青花瓷的制作,在胎体上使用氧化钴进行绘画,后罩一层透明釉,晶莹洁白,表面细腻光滑,温润如玉。清代的龚轼先生说:“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有来太极生。”对其质地的阐述真是恰到好处。这种纯净温润的质感,也成为广大志士布衣所趋之若鹜得品格表征。如此款青花釉里红松竹梅纹瓶(见图2),瓶为敛口,短颈,丰肩,其腹下渐收,足部外撇。此款瓷瓶器型秀美,瓶壁以岁寒三友图为题材。壁上以蓝色的青花绘制梅树枝干、松针、竹及山石,并以明度较低的釉里红勾勒苍老的松干和傲霜斗雪的梅花,尤其令人称道的是画面中以竹叶组成一首五言绝句诗:“竹有擎天势,苍松耐岁寒,梅花魁万卉,三友四时欢。”以诗寓画,画中藏诗,匠心独运。此瓷瓶所绘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是明清瓷器中常见的装饰题材。松树长青不老,竹有君子之风,梅花凌霜傲雪,多以寄托古代文人高风亮洁的情怀。

2.青花符号的效能情感

效能情感,可以表征人的情感转化为行为驱动力的效率。也可以表征事物对人作用的刺激力的强弱。这种刺激是需要经过大脑情感的综合反映,从而对人的行为进行驱动与指示的。就青花符号而言,效能层面的情感体验主要体现在“青花”之“意”上。

2.1青花之“意”

意,即意境。我国的民众心理深受干百年来,儒家与道家文化的熏陶。儒家入世的思想强调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群体意识、社会责任等。然后儒学的“仁、义、礼、智、信”,道义与责任,不免让现代的人们为生活生命中各种不得不追名逐利、为了生存而生活的事情所累。现代生产的自动程度日趋提高,机器虽然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的劳动,产生某种程度上高效的愉悦感,但同时也导致了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和对物理世界失去控制的无力感。人们在工作中承受过多、过大的压力,这常常导致情绪低落、消极焦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期望适当地降低节奏,回归原始状态。而道家文化倡导的出世恰恰迎合了这种诉求。老子所提倡的“反朴归真”、“见素抱朴”与儒学的圣智、仁义、巧利,形成互补,宁静洒脱的情怀,给了人们精神的放逐与休憩,体现出一种放达与超脱,意欲何为,无为而为。

而青花符号作为承载这种内心期望的载体,再次成为了人们的情感需要。青花艺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传承和创新,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艺术工匠们辛勤劳动的成果。青花艺术在继承了自身艺术价值的同时,发展到当代仍然能够保持其古朴、自然、奔放、洒脱的本质,成为如今生活在钢筋混泥土中,整天为了生计劳碌奔波的人们,寄托内心宁静休憩愿望的良好载体。它讲述了一段段尘封远去的记忆,是古朴与沉淀的代表,让人宁静、休憩、缓慢与驻足。如此款青花鱼藻纹蒜头瓶(见图3),瓶为直口蒜头式,长颈,溜肩,圆腹,圈足。蒜头部分饰以莲瓣纹,其颈部饰花卉纹,肩部则饰一周卷枝纹,而腹部绘鱼藻纹,鱼儿追逐游弋姿态各异,并以淡色细笔绘制的水波纹做衬托,生动自然,淡雅而宁静。还有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瓶为撇口,长颈,腹部圆鼓,圈足稍高略微外撇。瓷瓶的颈部绘蕉叶纹,下部则绘制卷草以及变形的如意头纹,腹部为翠竹、芭蕉、洞石、花草和栏杆的主题图案,靠近底部绘有变形莲瓣,底足部绘朵花纹,已拍静谧祥和,春意盎然的景象。

3.青花符号的理解情感

理解情感,即人的大脑对外物的属性进行一种综合的审视和处理所产生的情感。较高理解层面的情感体验承载着设计物能在与人的互动中的文化传递,寄托着深远的文化或传统的意味。这种情感可以用青花符号的“神”和“情”来进行概括。

3.1青花之“神”

青花符号“形”、“色”、“质”、“意”的综合作用向人们传递着一种“神态”。具有青花符号的物的使用,已不简单是为了实现相应物的功能,更多的在于通过这些器物及使用过程,使人体在其中感受设计师所要隐喻传达的文化意境,使人们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儒学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八德;和“礼、义、廉、耻”的四维等提法,深深得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道家以其辩证的思维、超脱的风度与道法自然的哲学,与正统的儒学既分庭抗礼,又相辅相成。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胜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

所谓的温婉仁义,端庄谦和,宁静淡泊,道法自然……与“青花”符号清丽典雅古朴的神态是如此得相符,也是我国自古文人雅士所追求的志趣与情态。

3.2青花之“情”

青花,这一古老的符号,中国文化的表征,早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态,它更承载着中华儿女从祖宗那儿遗传下来的性格因子和思想因子,是有着悠悠历史古文明的华夏儿女性格特征与心灵追求的外化。它能唤起民族的内隐记忆与情感共呜,激发人们意识深处潜在的“本土记忆”,诱发客体的情感体验,产生对这种熟悉元素的文化认同归属感。

在当代中国,青花符号作为一种从历史风格中抽出的要素与象征符号,因其独具特色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标准,使得其参与的现代设计作品传递着一种独特的文化气质。在有机体对周围环境刺激的选择性知觉中,经“再认”与“文化匹配”的过程,能非常轻易得从“前注意力加工”中急速得跳转至“集中注意加工”,具有极高的识别辨别性。

4.结论

篇8:人皆有之的心理情结

就像“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书迷们一定早在自己心目中幻化出主角、配角等一众形象。 这些形象虽说来源于小说的作者, 但是到了读者头脑中不是他们能完全掌控得了的, 因为读者会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历练对小说人物进行富有个性化的加工和再造, 于是最栩栩如生的角色永远在读者的脑海里。 与此类似的还有故事情节和背景情境等, 似乎把小说改编成电影永远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事实上, 就对于原著的贡献来说, 每一位书迷都应该向电影工作者致敬。 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更热爱原著, 以至于要把其中的人物、故事和场景还原, 需知这都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体力脑力。 比起没有原著的电影, 小说改编电影就像带着镣铐跳舞, 时刻受着原著的束缚。 因此, 比起持失望态度不断苛责电影, 不如干脆将它们视为两个单独的艺术作品, 欣赏它们各自的个性和艺术魅力。

一、结构

在结构方面, 《追风筝的人》电影的改编非常忠实于小说。首先, 电影与小说一样都采取了第一人称和倒叙叙事。其次, 电影采取了经典三幕式直线结构。 “三幕式结构指的是一个电影可以分成三幕。第一幕通常占电影的前四分之一;第二幕占一半时间;第三幕则占最后的四分之一时间。每一幕都有不同的功能” (Lynn, Andrew.霍斯亮译:314) 。 在这样的划分中, 第一幕往往用来铺垫, 第二幕描述了故事的发展 (冲突与斗争) , 第三幕则是结局和尾声。《追风筝的人》电影全长约为120分钟, 前30分钟铺陈了阿米尔、哈桑、爸爸之间的关系;中间的60-100分钟则讲述了哈桑受辱、阿米尔陷害并赶走哈桑、阿米尔到美国、与索拉雅的婚姻、受拉辛汗召唤回到阿富汗等情节; 而从100分钟起则正式进入到了寻找索拉博的情节中, 特别是105分钟时开始了与阿瑟夫对峙的高潮, 然后是结局与尾声, 阿米尔将索拉博带回美国, 在河边放风筝时阿米尔喊出了那句:“为你, 千千万万次! ”

电影这种三幕式结构, 与小说的章节设置完全契合。 小说共25章, 哈桑受辱发生在第7章, 与阿瑟夫对决发生在第22章。 不得不怀疑, 卡勒德·胡塞尼在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似乎也吸收了剧本创作经典的三幕式结构理念。

然而, 正是这种三幕式结构使得电影与小说好像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电影在三幕式结构下真的成为一个经典的好莱坞故事, 完全符合罗里约翰斯顿等作家认为的“浮士德”的基本故事类型:“一个人把灵魂卖给了魔鬼, 换得了片刻的权力和富贵, 但是最终必须要偿还自己欠下的债。 ” (Lynn, Andrew.霍斯亮译:311) 阿米尔为了获得爸爸的认可, 背叛了与哈桑的友情, 虽然得以独占爸爸的爱, 但在悔恨和内疚中煎熬, 直到接到拉辛汗的电话, 开始了一段自我救赎的旅程, 最终获得灵魂解脱。

事实上, 比起表面上章节设置中的三段式结构, 《追风筝的人》 小说的内核———在刻画其基调和表现主题上———更多遵循的是一种对称式结构: 第2-10章是前半部分, 第11-25章是后半部分。 这两部分一个是因、一个是果, 各有高潮情节, 而不是电影中的单高潮结构。 小说前半部分是阿米尔的童年与少年, 描述了他与哈桑曾经的亲密无间、哈桑受辱、他对哈桑的背叛和陷害。 这几章对阿米尔所作所为的两个缘起进行了细腻的铺陈: 外部的阿富汗社会对于哈扎拉人的歧视, 内部的阿米尔对父爱的极力追求。 这两个推动力将阿米尔拉扯成两半:一半的他享受哈桑的陪伴, 深知哈桑对他的忠诚; 另一半的他看不起哈桑, 认为哈桑应该就是“替罪羊”, 最重要的是他还嫉妒哈桑, 认为他抢走了爸爸对自己的爱, 所以为了获得爸爸的爱牺牲哈桑是理所应当的。读者读到这里会跟阿米尔一起纠结和痛苦, 因为他的确要走上了一条“卑劣”的路, 而这“卑劣”又是如此必然。 比起第11-25章描述的美国生活 , 求学 、娶妻及后来回到阿富汗的救赎之旅, 第2至10章的故事情节和它们营造出的沉静缓慢的痛苦才是小说真正的主体, 是震撼人心、推动读者读下去的真正力量, 是贯穿整部作品的忏悔基调的原因。 当然, 后半部分也有自己的高潮部分, 即成年阿米尔与阿瑟夫对峙情节, 但是相比之下, 前半部分的高潮“如此残忍又如此美丽, 令人不忍揭露” (卡勒德·胡赛尼, 2013) 。

相比之下, 电影版单高潮的安排淡化了前半部分的高潮, 虽然有利于整个故事的完整叙述, 但使得影片缺乏让观众融入故事产生共鸣的痛苦情感, 同时后面的情节也略显突兀、缺乏逻辑。

除了因果关系和双高潮情节外, 小说的对称结构巧妙地表现出了阿米尔的成长和某种生命的轮回。 例如, 阿米尔小的时候, 看着爸爸“在吧台斟满酒杯, 心里想着, 要再过多久我们才能再次这样交谈呢? ”当20岁的阿米尔高中毕业的那一天, 爸爸带着他去了酒吧。 再例如, 爸爸看到少年阿米尔的懦弱, 说道:“一个不能保护自己的男孩, 长大之后什么东西都保护不了。 ”而当阿米尔三十八岁, “头发日渐稀疏, 两鬓开始灰白……老了, 但也许还没有老到不能为自己挺身而出的地步”。 为了营救哈桑留在世上的一部分, 成年阿米尔决定回到喀布尔。 正是这种“巧妙、惊人的情节交错, 让这部小说值得瞩目” (卡勒德·胡赛尼, 2003) 。当然, 这种对称结构也有利于作者将遭受俄国和塔利班蹂躏的阿富汗与之前的阿富汗进行对比, 抒发他对故乡的疼惜和热爱。

由此看来, 内核的对称结构带给《追风筝的人》小说巨大的叙事张力, 更有利于作者安排情节, 诠释因果, 因此是小说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电影来说, 要在120分钟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同时要求观众在120分钟之内全神贯注地完成观影, 对称结构有很大风险, 还是三幕式结构比较稳妥, 因此要对人物、情节甚至主题做出必要取舍。

二、人物

抛却演员对角色的塑造, 电影《追风筝的人》对于人物的最大改编恐怕非哈桑的兔唇莫属。 在描述哈桑这一人物时, 兔唇是他最显著的特征, 爸爸出钱给哈桑做兔唇手术作为生日礼物这一行为, 曾经让阿米尔嫉妒不已。 但是在电影中, 哈桑的这一特征却消失了, 生日礼物变成了风筝。 同样消失的还有阿里先天麻痹的右脸和萎缩的右腿。 然而这些体貌特征正是父子二人社会和经济地位的象征, 也是整个哈扎拉人在阿富汗民族受到的歧视的象征。

对于电影没有将兔唇再现出来的原因, 导演马克·福斯特表示, “一是每天单是化妆就需要长达两个小时, 二是在这种化妆下对这个男孩的表演是很有难度的, 三是剧本确实也不需要人物的这个外型特征” (时光网) 。 可见,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客观限制, 但是从主观上电影的确淡化了兔唇所象征的哈扎拉人的受压迫地位, 淡化了阿米尔与哈桑友谊中的社会性因素———正是这个因素导致阿米尔在关键时刻为了得到父亲认可决定牺牲掉哈桑这个“替罪羊”———在年少阿米尔“卑劣”的世界观中哈扎拉人应该扮演的角色。在此情况下, 观众不了解阿富汗社会给年少的阿米尔造成的压力和彷徨, 缺少对阿米尔行为动机的深入了解和对哈桑充沛的同情, 使得影片前三十分钟的铺垫略显薄弱, 也使哈桑受辱事件缺乏足够逻辑。

除了种族主义的淡化外, 兔唇的另外一个象征意义也消失了。 在小说的对称结构中, 阿米尔在与阿瑟夫对峙后嘴唇留下永久性伤疤, 看起来正像哈桑的兔唇, 这样的呼应恰恰表明阿米尔的成长, 在认同哈桑的种族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过程中, 阿米尔终于实现了自我救赎。

三、情节与场景

《追风筝的人》小说中有很多细腻感人的微观情节和场景都受制于电影时长的限制而省略掉了, 比如描写阿米尔懦弱性格的比武比赛, 突出爸爸冷漠的阿米尔坐在书房外偷听爸爸会客的场景, 描写爸爸因为失去阿里和哈桑而号啕大哭的细节及当时滂沱大雨的场景, 在逃亡路上卡莫在油罐车中窒息死亡而他的爸爸因此自杀的情境, 以及再回阿富汗路上路过瓦希德家吃饭和阿米尔留钱和手表给他们的情节。 这些细节都对读者理解人物和他们的命运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信对于改编者来说也是很难取舍的。

相比之下, 小说中的宏观背景得到了比较忠实的再现。小说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阿富汗处于安详闲适的君主时代, 即使有后来的共和党政变, 人民至少还可以坚持原来的生活方式, 可是苏联入侵后, 阿米尔不得不随着爸爸逃亡美国;再回故土已是20年之后, 阿富汗在塔利班武装控制下满目疮痍。 影片基本忠实于这一描写, 只是一开始就从共和党统治开始讲述, 观众从千门万户的老城、熙熙攘攘的街市和热闹时髦的生日宴会上可以领略到阿富汗社会彼时生活富裕安定;可是当成年阿米尔再次回归时, 阿富汗已经变得满目疮痍, 民不聊生:镜头中几乎没有任何大树, 没有一座完整的建筑, 路边吊着被即时处死的“犯人”, 孤儿院的场景尤其让人心酸, 一座没有窗的房子, 更别提任何家具, 孩子们就睡在地上, 似乎也没有任何御寒之物, 而孩子们个个衣衫褴褛, 最重要的是似乎没有一个四肢健全。

据说因为无法实地到喀布尔取景, 小说中阿富汗的场景全部在我国新疆的喀什地区取景, 艰苦异常。 这些宏观场景的真实再现足见这些电影人对于原著的爱戴和对于读者的尊敬, 也足以让原著读者们向他们致敬。

四、结语

在对比了《追风筝的人》小说和电影的结构、人物、情节和场景后, 我们发现小说和电影有不同的侧重点:小说有浓重的忏悔基调, 而主人公对于友情的背叛有深刻的人性和社会的原因, 这种基调及这些原因的刻画让读者与主人公一样痛苦不安, 是小说最重要的主题;而电影则淡化了以上两点, 突出了主人公成人之后救赎和替哈桑报仇的主题, 也突出了新旧阿富汗社会场景的细致刻画。 这种不同根植于小说与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不同:它们有不同的艺术手段, 也受制于不同的媒介, 因此将小说改编成电影时必须进行适当舍弃和保留。 与其失望于电影没有体现小说的精髓, 莫不如把它们看做是两个单独的作品, 欣赏它们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Lynn, Andrew.霍斯亮, 译.英语电影赏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篇9:“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就此,笔者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一、教师自身审美素质的培养

不言而喻,教师应具有美的师德和高品味的审美修养。有着高品味审美修养的教师,会在他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都表现出潇洒自如的风范。

真正具有高品味审美修养的教师,是能在他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中透出卓尔不凡的魅力而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以自身艺术修养去开发学生智慧的心灵,使之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师的审美素质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审美修养,以较高的审美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去选择和接受美的对象,获得丰富的美感享受,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影响和塑造自己的教育对象。塑造未来一代人的美的心灵。

二、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增强审美教育的针对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主要载体是语文教材,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按照美的存在领域的不同,美的种类分为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

1、自然美

所谓自然美是指由一切自然物的颜色、形状、光泽、线条等产生的美。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一部分,这些课文能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遐想,产生愉悦的心情,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火烧云》、《草原》、《葡萄沟》等。

2、社会美

社会美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美,可以包括个体的美和群体的美,语文教材中相关这方面的篇章也有很多,如《毛主席在花山》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贵品质,《黄继光》体现人性之美,《张海迪和她的妹妹》体现人格之美,《养花》体现了生活之美

3、艺术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是文学作品,而且是通过精心筛选的珍品。散文、小说、诗歌、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的作品,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家的作品。都可见到。作为具有审美意义的课文,是美的内容与美的语言的辨证统一。欣赏课文语言艺术美是审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所在。

三、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

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陶冶。

1、通过泛读朗读,化字面语言为声音语言。、字面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是平面静止的,而当字面语言转化为声音语言。被人读出来时,便赋予了生命、情感。因此,无论是教师的讲课还是泛读,那抑扬顿挫的声调,那喜怒哀乐的表情都是给学生一种情感的熏染、审美的感受。

2、通过演示图画或录像,化景语为情语。比如。教师在教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时。可边读边演示几幅与以该诗为题的图画,让学生先从感官上领略诗中的清峻、幽深的意境。然后再逐渐引导学生领悟诗人倾注在雪景中的情趣和人生的意义,从而体味出诗中所蕴含的冷峻、孤寂的美。

3、通过播放音乐,化乐情为语情。比如在教古诗《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在讲完诗的大致内容后,让学生谛听同名古曲,此时。曲中“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台、水深云际”中所塑造的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以及所展现的一幅幅妩媚诱人的图画,同诗中“明月高悬、宇宙辽阔、江流婉转、月色迷朦”的壮阔景色浑为一体。学生便能更好地在音乐中体会到语境、语情,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对学习古诗产生浓后的兴趣。

4、通过表演活动,化单一语言为立体语言:

少年儿童有着爱表现美的个性特征并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小学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在于要充分调动并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审美情趣。小学语文课文情节性、戏剧性、动作性等较强。很适合于小学生表演。

四、低年级加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汉字形美、音美、意美,积聚着我国文字美的魅力。在教学中,要利用汉字的结构、凭借课文的情境,来创设学生易学、易懂、易掌握汉字的情境。

1、让学生领略到自然之美。

在识字教学中有意制造汉字与学生脑海中有的自然景物联系起来,进而感悟到自然界的美,使他们真正去领略自然界的美,如有位教师在教“山”这个字时,围绕“山”这一自然段景物,引导学生想象、联想,并出示有关图片,使“山”这个字具体到雄伟壮阔的泰山,高大挺拔的黄山,让学生感受到动人心魄的力量;可以把它具体到延绵不断的群山,此起彼伏的山峦,让学生感受到山的淋漓酣畅、活泼跳宕的情态。从而使学生通过认识“山”字来感受到强烈的自然之美,从而掌握了这个“山”字。

2、让学生领悟到生活之美。

自然美通过具体的自然界景物形象地表现出来,更多地表现为形色美。而中国的汉字也有一大部分的字,其内包含着一种审美价值。比如“松”字,从字面上看,它是作为一种树的指称,但是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它内在的审美价值:(1)可以想到松树的挺拔和遒劲;(2)生活环境的恶劣;(3)生命力强;(4)具有奉献精神……等等。这样,一方面可使汉字的意义清晰透彻,另一方面又使学生通过对汉字的审美去领悟生活之美。

上一篇:花与人生作文下一篇:第一节家庭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