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结构

2024-04-27

金刚经的结构(精选6篇)

篇1:金刚经的结构

金刚经的结构

要了解金刚经,首先我们要知道金刚经的整体结构,这样会更容易理解。

一.言教篇

第一分:通过佛的日常行为传递一个关键,佛的生活本来就和众生相同,无忧分别。为全文众生本具佛性,生佛无分打下基础,同时,第一分把整个讲经的6个基本条件准备好了。、

第二份:须菩提代表众修行者提出两个关键问题:如何降伏妄心,如何住菩提心。这个问题是金刚经全文的基础。全文32分,通过教(解释)、理(深入解释)、行(如何修行)、证(修成正果)逐步深入,并不断反复论证,最终得到离相(四相)、无住(不取相、法相、非法相)的答案。

第三分:简单解释如何降伏其心:修行者/菩萨要有“灭度一切众生,而实无众生可灭度”的心念。因此修行者/菩萨不可有四相之分,否则就不能修成菩萨。为什么呢?因为在佛的观念中:众生本来就是佛,涅槃本来如影相随,不再别处,众生只是被器界妄念所障避,未能识得的心的本性。所以,菩萨灭度一切众生,也只是让众生回归本性,只是点播而已,众生其实是自度的。如果菩萨有四相,就已经与佛法的本意背离了,也就不是佛法中的菩萨了。

第四分:简单解释如何住菩提心:通过第三分离相后,说明通过“无相布施来住菩提心,即心如虚空,无住而住”,不住凡圣两边,不住迷悟两边,不住真妄两边,不住有无两边,。并在此经中首次说明修行佛法(此处指布施)的福德甚大。

第五分:在第三分的基础上,除了众生无相之分外,此分进一步说明如来的法身无相。“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因为佛陀所现的是色相不是佛陀的法相。佛陀的法身等同虚同,法相无相,凡眼无法识别。佛陀法身离一切相,平等无法,充满三界,无来无去,无增无减,寂静不变。

第六分:三到五分扫荡众生对有相、有住的妄想执著,担心众生能否受持奉行三到五分的无相和无住的说法(具体指:修行要无修,证悟要无证,布施要无相,度生要无我),产生实信。佛陀,引导众生不要怀疑。即便在后世第五个五百年,只要有人能对此经产生实信,都会有无量的福德。因为他已经无四相、无法相、无非法相(空相)。通过此分提出无法相和无非法相的说法。在此分中,佛陀指出佛种种示教都是方便渡岸的船,所以无法相。

第七分:通过前六分,扫除了对众相的痴妄之念,此分进一步扫除修行者对佛相、法相的妄持。如来无得无法。无有得所谓菩提之法,因本就无有所谓的菩提佛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八分:通过3~7分,佛陀揭示了佛法无得无说,法性为空,三贤十圣,佛陀示教都只是借筏渡河罢了。但又恐人对受持、读诵此经书的功德讥为虚无断灭,因此在此分用七宝布施做比较,说明受持、读诵此经书的福德大过七宝布施。并进一步说明此经是三世诸佛之母,说明此经功德之大。

小结:通过一到八分,针对如何降伏妄心,如何住菩提心的问题,说明众生修行的过程要离相无住,离我想、他相、众生相、寿着相、有相(有法相)、无相(非法相),并说明修行的结果也是无佛像(无得)、也无法相(有法可得)。即便如此,修行的福德甚大,众生要坚持。9~18分,进一步深入说明。

二.深解义趣篇

九到十八分进一步从修行者和财布施、身布施、法布施的交付引申:如何降伏妄心,如何住菩提心两个基本问题的理解。

第九分:从小乘佛法的角度,说明小乘行者修行征得的四种果位(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也是空相。非有相非无相,非一非异相,破除有惑可断,有果可证的妄念。因为一旦由此妄念就执了四相。

第十分:从大乘佛法的角度,说明佛陀在然灯佛处修行也无所得。说明佛果性空,无法可授,无人可得。通过此分,为众生拆去授记相、严土相、佛果相的种种障碍。“应无所住“不是不积庄严刹土的福慧资粮,更不是执取物授记、无佛果的断灭知见,而是要我们肯定自性本具足七重楼阁宝树的佛土,庄严自性的无相法身。

第十一分:佛陀再次以恒河沙数珍宝的财布施,比不上受持、为他人说般若经书的法布施的福德。佛陀此处并没有否定财布施,但财布施是有为法,布施是有限的,所得功德也是有限的。而法布施是无为法,可以无限布施,因此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

第十二分:承接十一分,进一步说明正法流布的更大福德。所谓正法流布,即是指“随说是经”,即随顺从生而说,包括随说之人、随说之义、随说之经、随说之处。法音流布处,即有佛,当然收一切世间天人华香、珍宝所恭敬供养。

第十三分:通过十一和十二分已经比较了财布施和法布施的功德,此分进一步比较了身布施和法布施的功德。虽然身布施大于财布施,但是尽管七宝散尽,身名放舍,内外财施,仍然不如法布施可以令人返本归源。法布施的福德大过身布施的福德。

第十四分:经过前三分财布施、身布施与法布施的较量,令众生终于明白般若的无限功德,此时须菩提深解义趣,得四相寂灭,认为若有人能受持此经必会无四相,而生实相,起忍辱大乘行。佛陀很欣慰的重复说明众生应以般若智慧,心不住色,不住四相,忍辱修行,圆满菩萨自利利他的功行事业。受持读诵此经功德无边。

第十五分:此分在十三分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强受持经偈的功德佛陀以任由每日三分以恒河沙的身命布施,且历经八千万亿劫不断,如此无量无边的身命布施,仍不及信解受持般若经教的功德。进一步加强众生对般若功德的信心。为进一步说明此经的上乘,佛陀指明此经是为愿度一切众生的大乘菩萨说的,而对于仅仅修乘小乘法者,是无法领悟的,因为小乘法者无法听受此离相无住之义。

第十六分:接着上面的思路,此分以持经人为人轻贱为例,再次说明此经的不可称量、无边的不可思议的果报。主要体现在两种不可思议的果报上:报不可思议和果不可思议。报不可以思议指的是:以轻易重,冰消先世罪业,应堕恶业之业果;果不可思议指:消尽先世罪业,当证菩提之佛果。

小结:一到八分,佛陀从理解的角度,给众生解释要生起般若无相无住的信心,建立对大乘最上乘佛法的信心后,从九到十六分,进一步说明受持、传送般若经法的福德之大,对于住心降心得重要性,让众生能够真正“深解义趣”。从十七到二十三分,佛陀说明深解义趣以后要起身修行,逐步把修行的`脉络及次第,讲述的明明白白。

三.修行篇

第十七分:经过一至十六分,众生已经深解义趣,此时须菩提再次提出开始的两个问题:如何降伏妄心,如何住菩提心。虽然问题似乎和第三份一样,但其实境界已经完全不同。1。对象前者是薄地凡夫,初发心;此时是深解义趣 2.法身深浅不同:前者是初学只是要发心,此时要修成证果; 3.妄心粗细不同:前者是粗糙的妄想的降服,此时是深解义趣后的修行上的微细妄心的降伏;4.降伏内外不同:前者是除去“心外的境界相”,后者是除去“心内的执著相”。因此针对上述不同,佛陀也进一步从细致和内在说明。体现在:1. 第三分讲到要灭度众生,但“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而此分,则说明“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此处一“实”字的位置不同,说明,前者是从心外说明无灭度众生,后者是从心内说明根本就不会有众生可以被灭度,因此意思更深一层。2.第三分讲到要放下“众生相”,而此分则进一步应心中无“众生相”,更不用说放下不放下了。即:众生诸佛之名,不过权设方便,示教方便而已,其实本就没有众生之名,有何须放下。同时佛陀用自身的例子也来做比较。前文第十分讲到佛陀与然灯佛前,“于法实无所得”,这是从心外说无得某法。此分,佛陀进一步说,实“无有法可得”,即根本就无法可得,因此把要“得”的心相也要空掉,因此也更近了一步。最后,即无可得之心(此),亦无可得之法(前文)。经过此分,佛陀让终身进一步明白,真菩萨要通达无我,一切法要从内在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和前文从外在无我、无人、无众人、无寿者更进入一个层次),如此修行。

第十八分:经过十七分,众生明白了无我无法真菩萨,但内在无我无法很容易让众生内心落入俱空境上,不知究竟。因此此分,佛陀以自己具备五眼来说明一切众生与佛皆具五眼,但是众生被迷心覆盖,不能自现。因此众生与佛,真如不变,只是妙能随缘而不同。为了进一步说明生佛平等。佛陀以恒河沙数佛世界和五眼来说明。佛陀以五眼,可以知悉恒河沙数佛世界众生的所有心。因为。众生的心源与佛心性同源,众生心即使佛心。但众生随业逐流,遗失了本心,反生被妄想蒙蔽的虚妄之心,此心已不是真是不变的心性,只是假名为心而已。这过去之心、现在之心、未来之心都是虚妄之心,不可得。帮助众生修行。

第十九分:结合七宝布施的以及上文刚刚说明的内在不可得之心,此分说明以不可得之心去布施,福德甚多。即无福之福,无得之得。“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的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的福德多”。“以是因缘”:“三心不可得”为因,财布施为缘。

第二十分:此分再次以引出佛相、三十二相的例子,但此时的修行是要以“三心不可得”为基础,空去内心之相,铲除修行者对佛色身的贪着之心。因此,比之前的不以三十二相见如来更近了一层。破“佛相”有为的诸相,吧一个郎静平等,人人本具的法身佛,满盘托出。

第二十一分:二十分破除了佛身的见相,此分更深入破除佛语的见相。以真性“无法可说”,非言语可到,佛陀四十九年说法,只是遇缘即施,缘散即寂,未着一字一言之相。此分,针对第六份的“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也更近一步,因为根本就无法。至此,已经无佛法二相,也就无凡夫、菩萨之相,哪里还有众生相呢。此分比十七分“无有法可得”更进一步就是,本就无法之说,自然无法可得,自然无得有法。

第二十二分:经过十七分成佛无得,十八分三心不可得,十九分无得之得,二十分佛身无住,二十一分佛法无住,须菩提已经把众生相、佛相、法相一概除尽。佛陀进一步说明,无得只由。得者,因为有失也,我本五失,何来有得?。

第二十三分:此分进一步解释二十二分“无有少法可得“的缘故,乃是上自诸佛,下至蠢动含灵,其真性一同,平等无异,并无高下的分别。“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但虽然,诸佛众生理体平等,非不修习,得成正觉。因此,还是要“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

第二十四分:总结十九到二十四的修行篇,说明受此此经书福德大过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须弥山满七宝布施。显般若物价。

四、证果篇

第二十五分:从此分开始,从再深入的一个层次回答:如何降伏妄心,如何住菩提心的问题。此分在二十一分三心不可得,不可动心生念,佛陀说法心不着相的基础上,在进一步说明降心离相的道理,要离度众生 的相(非众生相), 即“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的智慧来度众生。没有了度众生的这个果相,才是真正的降心离相。因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凡非凡,凡即非凡,上无能度之佛,下无所度之凡夫。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

第二十六分:此分进一步说明降心离相的义理,针对五、十三、二十分的不可眼见三十二相佛身引申到,不可心识所想三十二相。三十二相非法身如来的真相,不过是佛陀与人间成佛,为了摄受众生,示现为人间最有福报的“转轮圣王”三十二相,是借圣王的福德相。

第二十七分:前文扫荡所有妄想,拔除执著有相之心,但佛陀又恐我们落入空见得火坑。因此从此分开始,佛陀以妙有之道,说明真空和妙有交融一体,不可偏执一方。更进一步,有见可医,空病难治。“于法不说断灭相”。如来正宗法门,有不住有,方名妙有;空不滞空,始曰真空。既超空有,复离断常。你没有拄杖子,我给你杖子,有已经有了拄杖子,我就夺却你的拄杖子。证果本就非有非无。

第二十八分:用得忍菩萨(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和宝施菩萨(七宝布施)比较,得忍菩萨胜过宝施菩萨,说明圣贤菩萨,心不住法,的成于忍。忍有三种:生忍、法忍、无生法忍。得忍方可得无漏之果,宝施不离相,仍是有漏之果。

第二十九分:此分进一步证果,从佛果之相说明佛果无相。来、去、坐、卧皆不是法相。法相遍一切法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来者,来而无来,去而不去,住而不住,非动非静,上合诸佛,下等群生,一性平等,故号如来。

第三十分:在上一分,正报无住,不住于佛果之相。此分用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说明三千大千世界皆是因缘聚合的幻有假象,非有实体(一合相)。因此于三千大千世界摄化众生,应不取住着,随缘自在。

第三十一分:佛陀此分针对须菩提开始的两个问题总结全文。全文佛陀都在说明要离四相,无住(不取相、法相、非法相)的微妙大义。因此凡夫反而会认为有四相的名词说法,有法相、非法相的名词概念,此分佛陀进一步说明修行本并无我见我相的住着。其实,所谓四相本就非空非有,佛陀说我等四相,那顺俗而已。其实佛本就无形无相,无音无声,真空妙有。由此,总除诸执!

第三十二分:针对降伏妄心的问题,三十一分,佛陀要行者总除诸执,将心外“我等四相”,心内的“我等四见”空去,不生圣凡高下的栋念。如此粗细妄心不生,妄心就无从现行作用,如此降伏妄心。此分进一步说明如何“安住真心”,就是要再降伏妄心的基础上,广弘佛事,而非贪著于俱空的寂默,于法不说断灭相,不仅受持《金刚经》无上妙用,不仅是自利,还要为让人说,续佛慧命,如此住心。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相

佛教中所说的相就是表现于外而能想象于心的各种事物的相状,也就是形象或状态。根据众生的业力不同,所得到的相也不同。相是相对于性质、本体等而言,它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所照见的对象,万物本性虽然是空,但在六识的观照之下就会显现出各种不同的相。

总相与别相

有些相是适用于一切情况的,如无常之相、无我之相等,所以称它们为总相。而一切事物又都有其特殊的相,例如地的坚相、火的热相、水的湿相、各种事物的颜色形状的区别等等,这叫做别相。

同相与异相

众因缘和合而得到一缘起之法,因缘虽多却互不违背,这叫做同相。例如眼、耳、鼻、舌、身、意合成为人,虽然六识各不相同,但它们却能共同得到一个人。异相与同相对称,指一切诸法互相差异的状态。眼、耳、鼻、舌、身、意共同成为一个人,但它们的性质却互不影响。

成相与坏相

由主因缘和合而成一具体事物,就叫做成相;但万事万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等到诸因缘各自散去,事物就不复存在了,就是坏相。

六相存在于万法之中,一切事物圆融无碍、互涉互入,它揭示了万有一切法之间的矛盾,万物都有对立的一面,同时又彼此联系、相互制约。这六相于一切事物中同时存在,同时又表现在每一具体事物之中,体现了佛教的一种辩证法。

在《金刚经》和《坛经》等禅宗经典中,“无相”是一个重要思想,如何破除诸相,是禅宗乃至佛教修行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首先认清万法诸相的本质是十分有必要的。众生执著于各种相,使自己的本性被蒙蔽,形成了种种烦恼,而一旦看清了诸相本空的实质,就可以用金刚般若之智,扫除诸相,直达本心,立地成佛。

相因人而异。一切外相都是虚假的,既然是虚假的,那么它就没有固定不变的形式,同样的事物在众生的眼里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恒河的水,它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呢?对于天人来说,它是美丽的琉璃世界;对于人来说,这是水,可以在里面游泳、划船;在鱼的眼里它就是房子,是它们居住的地方;而对于地狱众生来说,则是可怕的火海。

篇2:金刚经的结构

综观《金刚经》,不但有其清晰的主题,并且其逻辑结构也很严谨,层次分明,一目了然。这无不说明佛陀说法度生的权巧方便、化导有方;译人的翻译水准之高超,义理组织之周详,于此可见其一斑矣。

据说古印度的逻辑学就是人们常常所说的“五明”中的因明学,所谓的“宗、因、喻”三。 “宗”就是指所立的论题; “因”就是为了说明“宗”之所成立的缘由; “喻”就是用浅显易懂的比喻、事例说明“因”所阐述的道理。即就是先“标宗”,立论题,次“述因”,摆事实、讲道理,后“举喻”,举例子、打比喻,以做进一步的浅近说明,以达到预期的功效。也是“宗——因——喻”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佛陀当年说法也采用这种因明逻辑,也就是说以“宗、因、喻”的形式进行阐述、论证佛法的真理。

作为逻辑学的一种,因明又与内明有所不同,内明是指佛教的内典因明学。而因明的宗又与佛典的宗有着根本不同的内涵,因为佛典的宗是整个佛法的核心部分,也是佛陀说法的宗旨所在。如小乘佛典的宗旨是以明“人空”为主,大乘佛法的宗旨是以明“法空”为主。一般的经只有一个宗,如《佛说阿弥陀经》以信愿行为宗, 《金刚经》以发菩提心为宗等。因明的宗是论辩者自身所要阐明的观点,像这样的宗,一部佛经可以有很多个。在因明学中,宗、因、喻三是同等的重要,若无因,宗则难以成立;若无宗,因则无所归;若无喻,则难以说明因之正确,宗之成立。所以,标宗、述因、举喻三者是同等的重要,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佛陀在《金刚经》中,为了开启人们的菩提心,发扬菩萨的入世度人精神。围绕须菩提的三问,首先阐述欲发无上菩提心者须先“降伏其心”的必然性,次则说明菩萨广行六度时应“无住生心”的不可或缺性,后则详述诸佛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深奥道理。这是告示人们,由因趣果的一条层进式的渐次修行道路,也是佛陀说法遵循因明逻辑规则的明证,使抽象难懂的道理显得有条理化,也易于人们理解接受。

在《金刚经》里,佛陀为了论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重要性,大概分了三步进行论述。因为此句是全部经文的节骨眼,是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远离“四相”的具体落实,是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必由之路。佛陀有次第地先开示人们,要远离四相树立佛法正确知见。如经云: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 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接着又示其“住心”之方,令其付诸于实践。如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最后佛陀又结示受持、读诵、演说、流布此经的种种福德,胜于“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的福德。而流布此经的最佳方式在于“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陀这种由“观念——行为——观念——行为”,互为里表,层层深入的,像“庖丁“解牛”似的论证方式,是有很强的逻辑征服力的。为了证明自己所说的正确性,启发人们的深信心,破除人们的疑惑,不惜唇舌地花费了大量时间宣说了种种菩萨所应行的理论根据。就如在正宗分中,佛陀接二连三地问了三十个“于意云何”,分别就十方世界、如来色相、五眼六通、小乘四果、授记有无、布施忍辱、来去有无、诸相非相、菩提无法、净土度生、说法有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激烈精彩的论述。终于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角度出发,彻底打破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僵局;以“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无相行施精神,唱出了“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的寒梅考验,证明了“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千古铁案。

作为因明的逻辑学,不是完全专注于空谈理论,而在于举例及喻说,以期达到人人心悦诚服的真实可信才行。为了说理的透彻,特别是为了能取信于人们, 《金刚经》中就列举了许多的事例,并以恰如其分的比喻作了说明。如在阐述“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以佛陀自己的往昔修因事例作了有力明证,文云: “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在阐述得诸佛授记无法可得的道理时,又以自己当年得记为例说明,经云“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例证说明。

为了发扬“无住行施”的菩萨道精神,可谓是佛陀苦口婆心,以“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的身份,告慰须菩提说: “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又恐众生难以彻底深信奉行,则以种种譬喻说明了住与不住的利害关系,如文云:“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经中像这样的比喻是很多的,举不胜举,不再列举说明。

综观《金刚经》经文:主要是以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心为宗,展开了探讨,以种种譬喻、因缘、本生等故事为证据,说明“离相伏心”、“无住生心”的般若妙用,此经除了“发菩提心”这个大宗外,还有几个小宗,也都采用了同样的说理方法。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等。当然这些小宗也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的,都是围绕“发菩提心”这个宗趣而服务的,相互间的归趣是统一的。

总之, 《金刚经》体现出了因明逻辑学的宗、因、喻的特色,再加上优美的语言文字,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从宗而因,由因而宗,因宗一致的逻辑推理来说,可谓是达到了恰到好处的境界。而其中的“喻”说体现出了佛陀说法普被三根的悲心,也为经文增添了色彩,处处显示了经文组织结构的严谨,读后回味无穷。

拓展阅读:金刚经40句经典语录

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27.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36.所作福德,不应贪着。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9.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篇3:一种特殊的金刚石合成结构装置

现有金刚石合成装置, 是利用叶蜡石的流动性进行密封, 但合成之后只有12条棱边部位的叶蜡石起到了密封作用, 而其他部分的叶蜡石均不参与结构的密封, 由合成效果剖面图分析可知, 棱角内部叶蜡石使用量存在过剩现象, 相应的还会影响一定的传压性[1]。

白云石外衬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和传压性能, 但白云石不直接与硬质合金顶锤接触, 而是通过叶蜡石传导压力, 由于叶蜡石流动性较好的缘故, 使得硬质合金顶锤前进的位移较大, 相应的顶锤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 减少了压力向内部传导。同时由于叶蜡石保温性能较白云石差, 导致内部温度散失到顶锤的热量偏多, 造成部分电能浪费并降低了顶锤的使用寿命。

2 对现有合成结构的改进

优化材料分布:

白云石保温层的优化改进

图3为原来的叶蜡石块模型, 图叶蜡石块模型。

叶蜡石块模型。

通过对保温结构和密封结构的改进, 能够减少顶锤前进的位移和降低内部热量的散失。由热传导方程

叶蜡石在常温常压下热导率常用数据为:9.04W/m·K, 在6.5GPa、1600℃时为43.95 W/m·K, 可见, 高温高压过程使叶蜡石热导率产生了非线性变化。[3]

纯矿物白云石化学组成 (量比重) 为CaO (30.41%) , CO2 (47.73%) , MgO (21.86%) , 通常分子式写成CaMg (CO3) 2, 其空间群为C32-R3, 硬度为3.5~4, 密度为2.86g/cm3[4]。同时, 白云石具有较高的热膨胀系数, 较低的热导率和稳定的高压物相, 用它制成金刚石合成的高压腔保温层, 可以减少腔内压力梯度, 屏蔽矿物成分及杂质进入高压腔, 提高金刚石合成效果。白云石的热导率远低于叶蜡石[5]

经实际数据统计, 采用新结构之后, 硬质合金锤温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0℃~15℃, 使用合成使用功率降低约3%, 由于顶锤前进位移的减少, 互相挤压力减小, 液压油显示压力降低了2.5MPa, 同时顶锤受到内部热量的辐射情况减轻, 使得硬质合金顶锤的平均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3 合成腔体内部优化

由图5的圆柱型石墨柱改成图6的圆方结合形石墨柱, 由于改进前后石墨柱高度不变, 圆柱石墨柱的直径d与改进后石墨柱两平行边的距离相等, 则石墨柱前后体积变化如下:

①改进前石墨柱体积:

②改进后石墨柱体积:

则体积变化为:

体积增加量为:

(V2-V1) /V1·100%=17.91%

由上述计算可得, 单块合成体积增加量为17.91%。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4 改进介绍

本项研究是基于更充分的利用材料特性, 更合理的结构分配和尺寸设计, 减少热量的流失, 使得人造金刚石单次合成产量达到最大化, 而辅助材料的消耗更少。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试验所采用的试验材料有:新型石墨柱、分体式带孔叶蜡石块、碳纸带、半封闭式保温碗、复合型白云石等, 如图7所示:

5 改进效果分析

(1) 成本低廉:本结构与正常组装结构相比, 用于密封的材料减少, 在叶蜡石资源紧缺的情况下, 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2) 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利用本结构, 可以提高单次合成量近17.91%, 间接地扩大了合成腔体, 同时使用了相对较低的总压力, 降低了顶锤的消耗;该结构还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 不仅仅节约了3%的电能, 同时因具有较好的隔热能力, 使散失到顶锤上的热量大大减少, 有效地提高了顶锤的寿命。

(3) 安全性能好。该装置有意地增加了边角薄弱部位的密封设计, 有效地控制了气泡的发生, 降低了总体的压力, 减少了铰链梁因受力过大而发生断裂的几率。

6 结论

一种特殊的金刚石合成结构装置, 核心是:通过对合成腔内部特征的分析, 内部成分和组成的修改, 有效地控制了热量的浪费, 扩大了合成腔体, 提高了压力传导的效率, 使金刚石合成成本降低, 为金刚石发展起到了推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瑞, 马洪安, 尹斌华, 等.基于ANSYS的金刚石合成腔内的温度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 2008.

[2]姚仲鹏, 王瑞君.传热学[M].第二版,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3;309.

[3]郝兆印, 陈宇飞, 邹广田.人工合成金刚石[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6.

[4]郭欣, 刘衍聪, 伊鹏.六面顶压机合成金刚石加热规律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 2010.

篇4:《金刚经》的心灵体证方法

关键词:金刚经;心灵;体证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9—0117—02

《金刚经》自传入中国以来,有六个的译本并传于世:后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北魏菩提流支译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南朝陈真谛译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隋达摩笈多译本《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大般若经》577卷第9分);唐义净译本《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1]。其中,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本是第一个汉译本,也是最为流行和通用的译本。本文就以流行本即鸠摩罗什所译本为基础文本,并依照梁武帝萧衍的儿子昭明太子萧宏所分品序进行阐述。

在《金刚经》中,释迦牟尼在讲经说法时,大量运用了其独特的证悟方法、思维模式和论证范式来宣讲佛教的教义。在《金刚经》第十品题为“庄严净土”中,释迦牟尼在回答须菩提的问题时首先提出了这种“特殊的逻辑三段论”式的证悟方法,即: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对于这种“特殊的逻辑三段论”,如果以一般的公式来表示,就是:是M;非M;名M。类似于上述这种“特殊的逻辑三段论”式的体证方法,在《金刚经》共有十一处之多,可以说,释迦牟尼特别喜欢而且善于运用并且是大量运用了这种方法。

对于在《金刚经》中这种“特殊的逻辑三段论”式的证悟方法、思维模式和论证范式,历来的研究者意见颇为分歧,莫衷一是。有的研究者认为,这种方式和黑格尔的“正”、“反”、“合”概念的运动方式是一样的,具有同等的辩证法性质;也有研究者认为,这种方式在逻辑上不符合形式逻辑的规则,是前后矛盾的,最后陷入了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泥潭。但本文认为,以上这两种观点均有失偏颇,值得商榷。《金刚经》中的这种“特殊的逻辑三段论”式的表达,笔者认为,是释迦牟尼旨在用来宣讲佛教教义和参悟佛教智慧的心灵体证方法,是一种非形式逻辑而又合乎佛教本身逻辑辩证的特殊的体证方法。这种心灵体证方法具有断惑自我迷茫和破执心灵束缚的巨大功能,以此修行佛教教义和体证佛教智慧,就可以达到“佛”的境界,拥有“空”的智慧,超脱内在心灵的束缚,达到佛的真正的自由。

在这里,释迦牟尼是着意把这种“特殊的逻辑三段论”作为《金刚经》“无住无相”这一核心教义的方法论基础的。这里,且以《金刚经》第十品为例,在这一品中,佛说“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果严格的按照“是什么,非什么,名什么”的范式来规范,那就是“是庄严,非庄严,名庄严”。现试析如下:第一步,佛说“是庄严”,描述了初步进入佛视野的庄严的佛土的形象和感受,形成初步的“相”,即佛土是庄严的。从一般意义上讲,这显然是先让世间事物进入自己的视野,使得自己有了对世间事物的直观认识和感受,即“立相”,这是佛认识和体证世间万物众生的第一个阶段和境界;第二步,佛说“非庄严”,这和第一步描述的庄严恰恰相反,完全突破了过去所形成的那种佛土庄严的形象和感受,彻底推翻了第一个阶段所形成的感受和认识,但值得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简单的推翻和否定,而是佛经过进一步的心灵体证和认知,发现以前的庄严并非是真正的庄严,它只是陈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假“相”而已。这个阶段,从一般意义上讲,是“破相”,由此进入到佛认识和体证世间万物的第二个阶段和境界;第三步,佛说“名庄严”,是说佛通过对佛土认知和感受的无限扩充和心灵体证,更进一步地发现佛土既庄严又不庄严,一切佛土都是“空”的,就是说没有什么佛土是庄严的,也没有什么佛土不是庄严的,一切佛土都是一样的,一切佛土都是没有差异和分别的。这从一般意义上说,即是把进入自身视野的世间事物进行无限的扩充和心灵的自觉体证,通过这种扩充和体证,那么佛所看到的世间万物就都是“空”的,可以说什么都庄严,也可以说什么都不庄严,进而达到了一种至上的认识智慧和体证境界。这就是佛所说的“无住于相”,也就是说通过对世间万物和众生的不断扩充,一切事都是“空”的,因此一切世间万物和众生在佛眼里都只是一种“名”而已,这就是认识和体证的第三个阶段和境界。在这里,我们反观这种认知和体证方式,可以说,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在认识和感受的上升和提高,每一个阶段都体现了佛在不同阶段所认知和体证的智慧和境界,当佛最终能走进第三个阶段,也就能拥有真正的智慧和达到超脱的自由。从以上这三个方面的分析来看,释迦牟尼通过这种“特殊的逻辑三段论”,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成功地宣讲了《金刚经》的基本教旨和真正精神。

由此可以看出,释迦牟尼的这种“特殊的逻辑三段论”式的证悟方法、思维模式和论证范式,明显不同于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和形式逻辑的同一律规则。同样以“我相”为例,如套用释迦牟尼的这种体证模式,即是“是我相,非我相,名我相”,分析过程如下:在第一个阶段,佛形成了“我相”的认知和感受,能够看到自己的生、老、病、死,能够体验到由“我相”所带来的在世间的种种悲痛和苦难,换句话说,就是佛在这个阶段仅仅只能看到自己是自己,我是我,没有突破“我相”这个“执念”。通过进一步的修行和体证,佛把自己的观想不断放大并扩充自己的心灵,进入到认知和体证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佛认识和体验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千千万万个我,千千万万生、老、病、死,我的身体仅仅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而已,以往形成的“我相”那种“执念”,只是个假的“相”而已,因为众生都是悲痛和苦难的,不仅仅自己就是悲痛和苦难的,我的痛苦完全包含在众生的苦难之中,我的苦难根本就不是苦难,众生的苦难才是真正的苦难,从而形成了“非我相”。第三个阶段,佛通过进一步的心灵扩充和观想的无限放大,把自己放大到弥遍整个虚空和整个宇宙,直至放大到和整个宇宙一样没有任何界限。通过这种放大和扩充,万物众生甚至是整个宇宙都包含在“我”之中了,那么众生就是“我”,宇宙就是“我”,原来认知和感受到的那个“我”就完全消失了,也可以说,众生都是“我”,整个宇宙就是“我”,那么自然而然,世间众生万物对我来说就都只是一个“名”而已了,所以在佛达到了“非我”之后,才能真正达到“名我”。

现在来对比分析这种“特殊的逻辑三段论”与黑格尔辩证法以及形式逻辑同一律的不同。从佛认知和感受上升的这三个发展阶段来看,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同“质”的,第二个阶段的“非我相”完全不同于第一个阶段的“我相”,第三个阶段的“名我相”不同于第二个阶段的“非我相”。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再到第三个阶段,每一次认知和感受的改变都是一次“质”的改变,通过这种“质”的改变和上升才达到佛自身认知和感受的“般若智慧”和无上境界。这完全不同于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是经过第二阶段否定自身的不合理性到第三阶段形成新的肯定才实现质变的,它在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发展的过程中,概念本身并没有发生质变。换句话说,就是黑格的辩证法运动是始终在一个意识或概念之中进行的,而释迦牟尼的“特殊的逻辑三段论”是超越一个意识或概念本身而不断上升的,这就是黑格尔辩证法和释迦牟尼“特殊的逻辑三段论”明显的不同。另外,依据形式逻辑同一律的推理规则来看,在首先承认了“是我相”,就不能再在同一概念或对象上承认“非我相”,如果既承认“是我相”又承认“非我相”,从表面上看这是违背了形式逻辑同一律的,但按照释迦牟尼这种“特殊的逻辑三段论”规则,从第一个阶段的“是我相”发展到第二阶段的“非我相”,并不是逻辑的混乱和自相矛盾,而是佛认知和感受的意识或概念的必然途径,只有经过这三个阶段的体证或者根据这三个步骤走进佛的世界,才能真正理解佛教的基本教旨,达到佛教所最终的大智慧,而不是像在形式逻辑同一律中要保持同一概念、同一对象、同一时间。换句话说,就是佛在第一个阶段的概念“我相”和第二阶段的概念“非我相”是完全不同的,它并没有像在形式逻辑同一律中保持概念的同一,即概念的相对稳定性那样。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释迦牟尼的这种“特殊的逻辑三段论”确实与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以及形式逻辑的同一律不同,我们不能以西方哲学的概念和方法,包括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和形式逻辑,尽管有些形式上的相似之处或表面上的矛盾之处,来简单地比附和理解佛教哲学的概念和方法,这本身就是越俎代庖。佛教哲学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哲学形态,应该有其独特哲学概念和方法,而在《金刚经》所应用的这种“特殊的逻辑三段论”方法,就是典型的代表。它不仅仅是理解佛教教义和参悟佛教智慧的心灵体证方法,更重要的是,这种心灵体证方法具有断惑自我迷茫和破执心灵束缚的巨大功能,通过这种心灵的体证和佛教智慧的参悟,人才能够突破内在的束缚和羁绊,无所拘束,达到佛教超脱的无上自由。诚然,在佛教哲学中,也有一些消极低沉的思想,但任何一种理论体系都是有其缺陷和不足的,瑕疵并不能掩瑜,不能因为佛教之中存在消极低沉的思想,就否定整个佛教哲学,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参考文献:

[1]中华电子佛典学会.《大正藏》电子版[Z].

篇5:金刚经的结构

基片温度对强流脉冲离子束烧蚀等离子体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利用强流脉冲离子束(High-intensity pulsed ion beam-HIPIB)烧蚀等离子体技术在Si(100)基体上沉积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DLC)薄膜,基片温度的变化范围从25 ℃(室温)到400 ℃.利用Raman谱、X射线光电子谱(XPS)、X射线衍射(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基片温度对DLC薄膜的.化学结合状态、表面粗糙度、薄膜显微硬度和薄膜内应力的影响.根据XPS和Raman谱分析得出,基片温度低于300 ℃时,sp3C杂化键的含量大约在40%左右;从300 ℃开始发生sp3C向sp2C的石墨化转变.随着沉积薄膜时基片温度的提高,DLC薄膜中sp3C的含量降低,由25 ℃时42.5%降到400 ℃时8.1%,XRD和AFM分析得出,随着基片温度的增加,DLC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增大,薄膜的纳米显微硬度降低,摩擦系数提高,内应力降低.基片温度为100 ℃时沉积的DLC薄膜的综合性能最好,纳米显微硬度22 GPa,表面粗糙度为0.75 nm,摩擦系数为0.110.

作 者:梅显秀 刘振民 马腾才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4刊 名: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VACU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00323(4)分类号:O484关键词:强流脉冲离子束烧蚀等离子体沉积 类金刚石薄膜 结构和性能 基片温度

篇6:《金刚经》的感悟

1.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法是超越语言的。凡是能够总结成语言的,凡是能够被记录入经文的,那只是经文。语言,只是大脑中极小一部分的功能,人类也只开发出大脑约4%的功能。大智慧,在文字之外。所谓的经文,只包含了佛法不到百万分之一的智慧,单纯从经文中是悟不出佛法的。所以说,佛法不可思议。如果只能陷于文字和表象,那就是神秀的诗所执着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常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一个人完全执着于经文中的某些“文字”时,他对宇宙万物的理解离佛祖所讲的“真正的佛法”差着十万八千里。而真正的佛法是六祖所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是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真正的佛法是把虚无扩散到整个宇宙。佛法既非某一经文(佛法包含了所有经文,但涵意在所有经文之外无限倍)也非某一表演性的行为(念经和参禅只能清净内心,但佛的智慧在内心深处更深刻的感悟和涅槃,是持戒和清净之后的羽化成蝶。生理上,佛法存在于人类大脑未激活的96%功能中。佛是悟得,是修得,是参得;不是学的,不是教的,也不是传的。)

2.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法是反常的。当佛已在内心,你才具有独特的智慧去领悟佛法,进一步才能经历持戒入定到成佛。每个人的菩萨就是自己,如果你自己度不了自己,没有别人能够帮你。如果你心中的菩萨是有鼻子有眼、五颜六色、结某手印、执某法器的,那只是像(相、表象),那不是菩萨。真正的`菩萨,无色无相、无味无度、无形无势。菩萨不是寺庙中泥塑的像,整天拜那些泥像并不能度自己。每个人的菩萨就在自己心中。修佛的逻辑是:如果你自己找不到成佛之路,没有任何佛经或者菩萨能够救你出轮回;但如果你自己悟出了佛法之妙,你既可以度自己也可以去度别人。

3.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法就是辩证法。当然,佛法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浅表性(书面的、表象性的)唯物辩证法深奥数千倍。如果你体会不出佛法中的辩证,那么经文只是经文。真正的大智慧产生自虚无。佛法既非有为法也非无为法。佛法是要经历“有为——无为——无为无不为”几个阶段之后的进一步修炼才能够领悟的。凡是能够被判定为“有为法”或者“无为法”的“法”都只属于人类大脑4%的已存在功能。真正的佛法根本不是念经或者背诵经文可以参悟出的。当你把经文和表象性的仪式都丢弃之后,你才能够有机会从内心的最深处去感悟佛法之妙。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坐禅不是肢体摆成某种样子,禅定是十二时辰,行住坐卧,一切动中,心似泰山,不摇不动,把断四门,眼、耳、鼻、舌、口,不令内出外入者,此名真打坐也。物质生活清贫,并不影响心灵的充实;莲花出自污泥,金山只能迷惑你的心智。知足的人,虽然睡在地上,如处在天堂一样;不知足的人,即使身在天堂,也像处于地狱一般。无论身处哪里,无论在做任何事情,都要坚守自己内心高贵的修养。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动物有动物的品格,树木有树木的尊严,佛有佛的逻辑。因为佛法已经在你的内心,所以你才能够成佛。

4.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不可思议,佛法亦不可思议。

要知道因果,也要知道因果之间的辩证,才是悟出佛法的第一步。因是果的果,果是因的因;因是果的延续,果是因的缘由。果在因被固定之前已经注定,因的决定性与普遍性影响在果之后才被触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好好地孝敬父母,因为他们才是你的佛。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如果你真的信佛,佛在无时无刻注视着你。烂泥塘的的细菌密度比人们的手机少,然而,现代人都对手机上瘾。当能够舍弃金山去烂泥塘种植莲花时,离悟出佛法之妙就不遥远了。先贤都是领悟出佛与菩萨为什么都坐在莲花座上的成功者。

成佛之路有无数条,如恒河沙数量。

佛祖只是成功登上顶峰的诸多攀登者中的一位,他的体会,只表明了他的道路是适合他自己的,并不表明其他先贤的道路是错误的,也不表明你必须按照某一位先贤的脚印一步不差走下去。当一个人能够发现攀登山顶的诸多路线中最适合自己的一条路时,他就距离顶峰不远了。

拓展阅读:抄写金刚经的真实感应

从2012年开始,我开始间断性胃痛,有时会持续一到两个月,痛的时候脸色惨白,腰身不能站直,呕吐恶心,极为难捱。到2013年下半年病情转重,最痛的时候不能起床,身体虚冷,痛不欲生。

期间服过不少药物,也看过医生。最初由一定效果,后来便再也无效。期间去看中医,恰好那位中医也学佛,说从脉象来看无大碍,是心事使然,要我专心诵读金刚经,我随一直抄经学佛,但总觉得求医都无效,单靠读经能起作用么,所以也没有开始读经。

过年期间,根源弘经舍发起了《金刚经》抄经祈福共修,我因此请来了《金刚经》手描本,年前约经舍一位师兄同去放生,恰巧当时那位师兄牙痛,她告诉我自己发了愿自此不造口舌业,因此牙痛减轻。当时我被胃痛折磨得极为厉害,于是便想一试。于是我发愿:读够一百部金刚经,祈求胃疼痊愈。结果只读到第六部,竟然不痛了!

现在我已经读了27部,离100部还有距离,但是疾病完全消除了。先前我很怕只是暂时不痛,现在看来已经基本痊愈了,以前生冷都不敢吃,现在水果饮料都可以随便吃,那天去亲戚家做客,因为我不吃肉,出去吃饭时只能猛吃凉拌菜,然后还吃了很多寒性水果,喝了茶。本以为胃会被刺激到,结果居然无碍。期间我也抄写了一遍金刚经,并祈愿父亲失眠消除,父亲现在失眠问题也得到了极大缓解。看见《金刚经》果然不可思议!

上一篇:厨具协会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方案下一篇:观蓝云同志先进事迹后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