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金刚经体会

2024-04-15

如是我闻金刚经体会(通用7篇)

篇1:如是我闻金刚经体会

《金刚经》我已经坚持读了4个多月了,至少有100多遍了。早就说要写一篇关于读《金刚经》的体会,今天下决心完成了此文。

最早知道《金刚经》,是在中学时上历史课,老师说,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和书籍,就是19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发现的一卷印刷精美的《金刚经》,它印制于中国唐朝咸通九年,即868年,距今有1100多年历史了,后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我去年去敦煌时,还特地就此事询问过当地的工作人员。

《金刚经》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万千佛经之首、之母,并被称为中国古籍三大经[《金刚经》、《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之一。它先后有过多人翻译,但以鸠摩罗什的最好,唐玄奘次之。唐玄奘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翻译最好,《心经》被称为《金刚经》的压缩版、解释版、补充版,其实严格上说这是两部几乎完全不同的作品。在这两者中毛泽东更看好《心经》,认为《金刚经》太长了,不合适流传;《心经》简短,比较好读,是最好的一部佛教文本。其实不然,不管从哪方面说,《心经》又哪里比得上《金刚经》呢?这就说明,学问思想博大精深、堪称百科全书的老毛,在佛学方面的造诣还是颇有限的。

《金刚经》几乎涵盖了佛教一切最基础、最本源的理论和学说,融宗教、哲学、文学、文化于一炉,内容丰富广博,思想深邃睿智,画面精彩,形象生动,情节圆满,语言优美,文字整饬,流畅通达,浑然一体,朗朗上口,完全可以媲美于西方宗教的《圣经》、《古兰经》,哲学的《理想国》、《查拉图斯拉如是说》等一流顶尖名著。

黄炎培读《道德经》,总结4字:“为而不争”;读《金刚经》,亦总结4字:“如石不动”。其实我的体会,却是刚好倒了过来:读《道德经》应是“如石不动”,读《金刚经》才是“为而不争”。为什么呢?其实,道家和佛家都讲“有”和“无”,但是,道家的“无”确确实实是没有,空空如也,把一切放弃,看破红尘名利,求得超脱和平定,这便是“如石不动”;而佛教讲的“有”和“无”本质上是指“多”和“少”,是让人丢掉“少”的,将来才会得到“多”的,丢掉次要的,将来才会得到重要的,先舍后得,有舍才得,这便是“为而不争”。

文中有大量类似“如来所说XX,即非XX,是名XX”的句子,很像《道德经》的开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说法,都极富有逻辑性和辩证法思想,那也正是这两部作品各自的特征:《金刚经》是让你把手头原本看得很大、其实并不大的东西看小它,从而去追求和获得真正大的东西;而《道德经》是让你将干脆该对象看穿、看破、看无。[记得毛泽东第一次见到赵朴初时,还跟他开玩笑说:“如来所说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

所以,人们曾经常说佛教宣扬的是四大皆空、一切虚无,这实在是误解了佛教。佛教其实是把道教的出世和儒教的入世结合了起来,就是说既要积极地对外做事,又要保持自身内在的清净修为。这两者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佛教并不是说什么都不要做,而是要放眼广大、不拘小节,丢掉烦恼、心胸豁达,不要固执、转移视线,打开心智、专注事业,干大事而舍小我,既为又不争;否则,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佛教事业,又怎会做得像今天这样巨大呢?至于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是发展到了禅宗的境界,有些类似于道教了。

当然,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体会、目前的体会。待我再过段岁月,把《金刚经》读到500遍、1000遍、遍的时候,可能又会有不同的体会了,到时再来写几篇新的文字。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篇2:如是我闻金刚经体会

【拼音】rú shì wǒ wén

【简拼】rsww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解释】如是:指佛经经文内容如此;我闻:阿难自称我闻之于佛。佛教传说,后为佛经开卷语。

【成语出处】《佛地经论》一:“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如是。”

【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为佛经开卷语

【例子】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o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

【产生年代】古代

篇3:如是我闻——倪瓒画谱树法解

第一章:二树画法

合戈矛为戟,戈戟之形式,大同小异。“二树势若戈戟”,是说大的姿态、情势要一致,但又要有变化,不雷同。

“大者为将,小者为佐”是要分出主次。大戈小戟则可,戈戟同为大小则不可。

“将佐得宜,行伍整肃,画理自得矣。”画理为变化统一,形式美之根本大法。“行伍整肃”,统一也;“将佐得宜”,变化适度也——不可主辅不分,亦不可主辅悬殊。

第一句开宗明义,以两棵树的画法,将最基本的画理阐释明白,不可谓不高明。

“若专讲士气,非初学入门之道也。”倪瓒为文人画之翘楚,“聊以写胸中逸气”是其名言。而开篇直述,先言理法,特具卓识耳!此语羞杀故弄玄虚者。

第二章:情味

“此为蟹爪,大者为老树新枝,小者为经霜枯干,竹叶下垂,乃雨后之景。写竹切不可求精,精则便有工气;余尝写竹枝,而观者问余为何树,余为一笑,并图于后,不可法也。”

“老树新枝”,要现荣华滋秀;“经霜枯干”,则见骨鲠峭硬;竹怜新雨后,故垂垂静好。此句是说,应物象形,必要曲尽情味。但要注意不能为形似所迷,故又云“切不可求精”,并以不可法之竹为例,极言情味之重于形似。

倪翁此段,述说画家在掌握了初步的原理之后,日常应该用功的方向,在于情态合一。以情驭形,以情化理,才能始终涵泳情致,积累养分,而尤警之于“空壳”的精工。

第三章:阴阳

“大树笔弱,欲其嫩也。小树笔老,欲其古也。大为正面,小为侧本,初学者不可不知。画树须间以竹,不必太工。但看晴树则配以晴竹,此竹上挺者是也。”

此章始涉及笔法,而重点讲理法的深化。

“弱”、“嫩”,松秀也,虚也;“老”、“古”,苍劲也,实也。有虚实,方可言气韵生动。

大正小侧,所以立骨也;大嫩小老,势均衡也。否则轻重乖离。

“间以竹”,穿插变态也,既加强联络,更为统一,又增加要素,丰富了变化。

“不必太工”,是说虽然骨骼精密,但也不能失却性情。“但看晴树则配以晴竹”,是说虽然要写胸中逸气,但是不能乖于常理。

倪翁此段,“大小”、“正侧”、“老弱”、“古嫩”,错杂用之,以示阴阳互参之理。始于主辅,终于均衡,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理法既通,运笔亦熟,要追求自我的展现。

第四章:精进

“所谓疏者不厌其为疏,密者不厌其为密,浓者不厌其为浓,淡者不厌其为淡。用墨随意,始见天真;用笔遒劲,乃是得法。二树俱一面,一正一反,布置时自当夹杂;亦要随景斟酌,清雅自胜。春则墨叶浓而稠,夏则密而郁,秋则疏,冬则落。”

不厌疏密浓淡者,强也。大凡画面情彩焕发者,必各臻其极,一往而深。故学人不可浅尝辄止,要追求卓越,突破极限。

“用墨随意”,重点在随意(不是随便),有“意”方能随,故能见天真。尤其在求强效果时,不是为了效果而效果,要精神为先;精神强大了,境界始大,所求才能天真动人。

“用笔遒劲”,言精神弥满。此是练气养神法,故云得法。大凡中国绘画,气韵生动之中,生活则韵味自出,气盛神腴则无不宜;故行笔不忘练气,是勇猛精进之道。

布置时要“夹杂”,要“随景斟酌”,言不可斤斤于理法。对理法的突破,是情理郁结的结果;总是到了一定的阶段,理不能满足情;故斟酌以顺情,方能清雅自胜。

春夏秋冬之句,言夺境也。

第五章:自我

“写松最易工致,最难士气;必须率略而成,少分老嫩正反,虽极省笔,而天真自得,逸趣自多。庸人终不取,雅士终不弃,勖之勖之。”

松树的细节特点丰富而突出,容易画像画细致,也最容易陷入细节,从而更难以彻底地表现自我。“士气”之难,在于“率略而成”,“极省笔”而理法赅备,情态毕集,非粗疏荒率也。故要真气弥满,高度概括,才能得到情浓于态,简逸高妙的动人效果。

庸人雅士之论,言眼界涵养之高下也;勖勉之意寓焉。

总结:树法凡五讲,要于情理二字。首章重理抑情,以明方圆规矩;然后逐步展开理法,深入讲解,慢慢加入情感的内容;终以理化法随,士气独标。倪迂此册,结构严密,立论宏深而譬喻浅近,要之于士气而循环深入,说理明白晓畅而空假之防甚严,真艺海之金针,实相见而恨晚!

内容分布:

第一章:理法——对立统一规律——势若戈戟,主辅得宜(基本原理)

士气——非初学入门之道

第二章:理法——

士气——求形态感受不求形态精细

第三章:理法——大小正侧阴阳错综穿插联络(复杂原理)

士气——不必太工

第四章:理法——不厌疏密浓淡,随景斟酌(强度手法和灵活掌握原理)

士气——用墨随意,用笔遒劲。突破平庸,清雅自胜

第五章:理法——少分老嫩,极省笔(高级原理)

士气——率略而成,逸趣自多

篇4:如是医庵 如是我闻

大约是因在终南山,如是医庵很快红遍网络,自然,也招来各种非议。“住在山里,只是想逃离城市的拥挤污染,让生活节奏慢一点,不是颓废,更不是外人想象的逃避现实。”如是笑,至于非议,她全然不理。

终南山 有女如是

秋风清冽的一口气散布全身,大山夜里行走,可以听到扑通的心跳声。

——如是庵语

如是医庵,在终南山翠华西岔半山腰上。

远远望见一个红砖小院,走近看,木门两边贴着“归园山居烹药引,竹影花香静炼丹”,抬头见一块木板,用篆体写着“如是医庵”四个字。推开门,砖块铺就的小道仅容一人通过,两边栽种着花草蔬菜。“这是我们的百草园。”如是说。

大学毕业后,她曾在渭南一家医院上班,后来又与丈夫梵山一起做生意,忙碌且奔波。之所以会搬到山中,源于父亲的一场病。“父亲得了尿毒症,在医院看病很多年,当时全家人都陷入痛苦、忙乱和绝望之中。”这让她意识到包容、珍惜,尤其是珍惜当下的日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住进山中的想法。如是便慢慢寻找,直到2014年,找到终南山一个二层楼房的小院。“作为西安人,对终南山有特别的亲近感。”

小院的改造全部由她和梵山完成。进门处的牌匾,是梵山捡回的木板,如是找朋友题字涂鸦,写上“如是医庵”。想到她精于中医,以后可能会有人来,梵山用废弃的瓦片在院子里铺了一条小路。如是便在小路两旁种了山丹丹、含羞草、海棠、红豆杉、百日红、石榴、玉簪、梅花……

山里的日子简单而充实。日常用水是夫妻俩用水桶担回来的山间清泉。用之冲泡藿香或薄荷,清洌可口。平日饮食的蔬菜皆她亲手劳作所得,菜畦种有豆角、茄子、西红柿……如是喜欢在地里劳作。“种地的时候弯着腰,向土地俯首,是对泥土与大地的尊重。”她计划来年种上向日葵,增加院子的光感。待花开的时候,每天都循着太阳,那明晃晃的黄,带着无限的爱与希望。

慢生活 如是我闻

静静的终南,暖暖的陪伴。唾手可得的恬淡,原来就这样在秋日里缝织。

——如是庵语

路边随处可见大片飞蓬花,小小的花骨朵有一种丰盈的美。兴致来时,如是会戴着草帽去采摘,然后插在家中的老陶罐里。这些陶罐都是她从村里收来的,这样的东西医庵还有好多,破缸、破罐子、破瓶子、烂搓板……旁人眼里不起眼的老物件,总会被她视若珍宝般地带回家。“它们被人使用过,便有了生命。”而她的拾掇,让这些老物件重新焕发生命的光泽。

如是最喜欢穿那件香云纱的衣裳,走在山间,纱随风动,充满诗意。那匹香云纱是老布料,她珍藏了许多年。她将这匹老布拿给裁缝,做了件披风,这披风宽大且长,又可当大摆裙。

天晴时,如是喜欢在竹林间择一处僻静之地,铺上草席,摆上茶盏。她一遍遍地为丈夫续茶,有时俩人可以长时间一句话都不说,只是安静地对坐。山中,只剩下鸟雀扑腾翅膀的声音。夜深人静,在院中铺张凉席,看繁星点点;或搭个凉棚,听蝉鸣蛙叫;要是遇上下雨天,她便早早入睡,枕着草香,细听小雨。心情好的时候,她可以肆无忌惮地来上一段秦腔,清亮婉转的声音缭绕在院里,渐渐飘到山间。

2015年夏天,夫妻俩把双方父母都接到山里,还有女儿子兰,加上几个亲戚的小孩。“孩子们在山里和自然亲密接触,都快玩疯了。”山中有许多隐居的师父,子兰差不多已熟识。她已知道什么是供养,知道敬重师父。“孩子们是一张白纸,你教给她的东西她都记得住。”

最让她高兴的是,自从住进山里,父亲的病痛缓解了不少。“做医生,不用药应该是最好的,疗身先疗心。”这让她十分满足,也更坚定了过这种慢生活的想法。

路边随处可见大片飞蓬花,小小的花骨朵有一种丰盈的美。兴致来时,如是会戴着草帽去采摘,然后插在家中的老陶罐里。这些陶罐都是她从村里收来的,这样的东西医庵还有好多,破缸、破罐子、破瓶子、烂搓板……旁人眼里不起眼的老物件,总会被她视若珍宝般地带回家。“它们被人使用过,便有了生命。”而她的拾掇,让这些老物件重新焕发生命的光泽。

如是最喜欢穿那件香云纱的衣裳,走在山间,纱随风动,充满诗意。那匹香云纱是老布料,她珍藏了许多年。她将这匹老布拿给裁缝,做了件披风,这披风宽大且长,又可当大摆裙。

天晴时,如是喜欢在竹林间择一处僻静之地,铺上草席,摆上茶盏。她一遍遍地为丈夫续茶,有时俩人可以长时间一句话都不说,只是安静地对坐。山中,只剩下鸟雀扑腾翅膀的声音。夜深人静,在院中铺张凉席,看繁星点点;或搭个凉棚,听蝉鸣蛙叫;要是遇上下雨天,她便早早入睡,枕着草香,细听小雨。心情好的时候,她可以肆无忌惮地来上一段秦腔,清亮婉转的声音缭绕在院里,渐渐飘到山间。

2015年夏天,夫妻俩把双方父母都接到山里,还有女儿子兰,加上几个亲戚的小孩。“孩子们在山里和自然亲密接触,都快玩疯了。”山中有许多隐居的师父,子兰差不多已熟识。她已知道什么是供养,知道敬重师父。“孩子们是一张白纸,你教给她的东西她都记得住。”

最让她高兴的是,自从住进山里,父亲的病痛缓解了不少。“做医生,不用药应该是最好的,疗身先疗心。”这让她十分满足,也更坚定了过这种慢生活的想法。

女医师 如是医庵

尝山间百草,疗世人之痛;活百样人生,了生死之情!

——如是庵语

住进山中不久,如是发现村民患有风湿疼痛病的人很多。医者父母心,为人看病的念头自然就冒了出来。

医庵有一间治疗室,室内两张罗汉床,收拾得很有禅意。在她看来,这是对病人的尊重。如是善用自家研制的三昧真火酒治疗疼痛病。可此中药组方多达几十种,有些药只需药房采购,有些则要自己上山找,比如野韭菜根、云雾草、苦参、黄香等。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她不是给人看病,就是上山采药。闲暇之余,还要炮制药材。有趣的是,她清洗药材要用陈年梅花雪水淋透三遍。“雪水为轻水,有冲淋功效但不融药性,同时平和药性,发挥雪水药功。”她说就像爱茶人习惯用山泉来泡茶,泉水入了茶,茶便有了真味。配置膏药,她又用泉水做引子。

她养了两条小狗,一唤“药童”,一唤“紫苏”。果然医师本性。去山野采药时,药童总会一路守护。采好的药材放在竹篮里,药童便咬住跟随。她便会对它发出赞叹:“好样的,药童丫头!”

世人普遍认为,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中西医学各有千秋。如是倒认为中西医结合最完美。她喜欢研究古人遗训,提倡体外给药等,不用止疼抗过敏西药,也拒绝中药的毒虫毒草。颇有“世间安得双全法”之意。

多年前,母亲带她去在合阳拜访一位老军医刘衡,军医将秘方全部传授于她;5年前,她在终南山碰到一位出家人,学到了一套极好的养生疗病心法。所以如今,如是给军人、出家人、当地村民看病分文不取。“村民过意不去,常送一些自采的草药或家里的特产送来。”

对如是来说,院里最快乐的时候是喝茶聊天,但最有成就感的,始终是治病。她清楚病痛带给病人和家属的折磨,救人于病痛中,她很欣慰。

许多朋友对她的田园生活感到好奇,时常会有人来此看她,她也不觉得被打扰。“如果有更多的人能起恭敬心来到这儿,看到这种生活状态,带给他们启迪,也是一种医治。”她希望自己每天的劳作就是将这样的生活过成药引子,去医治更多的人。在她看来,病人太多了。胡思乱想是一种病,起色心也是一种病……“不能保证把这剂药给多少病人,但随善结缘,祛人病痛。”

篇5:我闻如是李之柔

主要社会兼职:中华收藏家协会秘书长;《中国名家书画艺术》主编;世界汉诗联合会副秘书长;震旦佛教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古琴学会会员;北京书画艺术院院聘书法家等。

(按年龄为序)

(以年龄为序):

从他(李之柔)的诗词、书法中不难解读出时下社会所缺乏的一种恭敬、清净、自在

最平常的景色,最平常的生活,以一颗平常心,平平淡淡的写来,却能感悟出鲜活的人生禅意。

——文怀沙先生(著名学者)

书风韶秀高逸,方雅清劲。

——谢云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合律、合韵,高华、真切,文质彬彬。

——高占祥先生(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

中国的古典诗词艺术与书法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具有世界性。您(李之柔)作为这项古老艺术的传承者,我很欣赏您的作品,向您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

——Riku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0V国际艺术节主席)

置身大道,和谐自在。

之柔先生的作品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心师造化之神韵,通悟文化之真谛,以柔翰挥洒精神,凭墨彩抒发胸怀,具高韵深情,坚质浩气,“以自身的形象、人格让读者感动”。

——张文台上将(诗人、书法家、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

世上有君,诗风不绝。

——索宗剑先生(鉴赏宋)

空灵高远,清新玄妙,古色古香,禅机盈溢,走出了国界。

——岳宣义将军(诗人、书法家,原中纪委驻司法部纪检组组长)

大强如弱,至刚之柔。

——易中天先生(厦门大学教授)

读之柔的作品,心头为之清爽。

——冯骥才先生(一级作家,中国文联副主席)

清癯、静雅、安谧、祥和、笃定、友善我的印象,这些个词加起来,似乎就是个“李之柔”。他不是那种张扬的人,没有丝毫的嚣张跋扈之气——这似是日下,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共病,他没有。

但我知道,他是很有才华的一个。

——二月河先生(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气韵高远豪迈,堪称时代的诗贤。

——范印华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政委,中纪委委员)

君心解禅悦。

——海如法师(大觉禅寺住持,原闽南佛学院教务长)

中国历史上,许多学者都是能诗、能文、能书、能画的,李之柔先生秉承了这个传统,其诗格高韵美、其文言简意赅、其书方雅清劲、其画空灵古逸……

——彭崇谷(诗人,书法家,湖南省宣传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

无论写什么,写给谁,我所感觉到的,全部是诗人深沉的爱。

——Emma女士(联合国教科文民问艺术国际组织副主席)

画禅一味,殊胜自在,使人法喜充盈,清脱纯净,物我皆忘。

——兆德法师(著名画僧)

之柔道兄所作很有自家炉灶,胸襟胸怀、气象气度,一览无余。

——崔自默博士(书画家,文化学者)

沧浪襟怀,云山气度,令我钦佩。

——高昌先生(文化学者)

之柔先生的作品见学识、见修养,他把正直、干净的心写到了作品中,境界非常高。

——鹿之鸣先生(收藏家,职业书画家)

之柔先生基于懦,修于掸,归于道,简而能远,淡而有韵,高古脱尘。

篇6:实事求是,如是我闻

范扬的老友崔永元先生有一档节目叫做“口述历史”,让一些活着的老人说亲身经历的事件,我挺爱看的。听着那些老兵说那“八·一三”,说那“上甘岭”,老人们眼都红了,看的人也流泪了,其心拳拳,其情切切,真实感人,可歌可泣。

“口述历史有小崔,画说当下看老范”。范扬画的这些画儿,比照小崔,我也给起个名目,叫做“画说当下”,正好对应“口述历史”。范扬画的这些世事时事,都是当下发生的事情,人事不远,情境犹在,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些事儿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有图为证,真实不虚。范扬用水墨画的手法,直接勾描世事众相,有他的真切直接,不用曲折晦涩的隐喻,而是放笔直取,探囊取物,实事求是,如是我闻。

这样的画儿不多见的。

乍一看,也觉得没啥稀奇,也就是照着报社图片看了画了。但仔细想想,在古往今来的画作里并不多见。就好像小时候听的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挺容易的,但老哥做成了这事儿。

范扬其实挺用功的。俗话说,早起的鸟儿觅活食。范扬早上起来,先是到门口取了《新京报》,看着看着,便画了起来,早饭前,就画成了一两幅。晚上的《北京晚报》也是必读的,有了好图片,范扬便来了兴趣,拿了笔就勾。小学里,老师教我们写日记,说是“日记日记,日日要记;一日不记,就会忘记”,范扬的这些图画笔记,也是“日日要记”的产物吧。

范扬的“世事绘”,有他即时即刻的反应,有着敏锐随机的笔法;有他关心不乱的凝视,也有着关爱生活的热情。你看着这些画儿,能唤起你的影像记忆,能找到你的情绪共鸣。

举个例子。这些天,索契冬奥会天天有新闻,我们看电视,说事儿,大家关心。范扬也不例外,几乎每天都要为冬奥会画上一两幅。他画了李坚柔好运气,为中国队夺首金,画了张虹夺冠,画了霸气周洋,也画了外国娇娃的冰舞。范扬小时候练过两天拳击,中国拳手邹市明从业余打进职业,拳坛“农转非”,老范替他担心。看着邹市明他老人家一步一步往上爬,真替他捏把汗。结果,邹市明连战连胜,“拳”力向前,KO了对手。老范今儿个是真高兴,赶快画了《邹市明在训练中》,画面上邹市明面带杀气,勇猛抨击,画出了老范对他的期待和钦佩。

范扬画画儿是用情颇专、用志不分的。他的画儿鲜活生猛,看似随意,实则用心,恰好是合了禅宗所云“活泼泼地”精神旨趣。

日本人有“浮世绘”,也是画世俗情境。今天,范扬的“世事绘”,也大抵是写实写意,描摹世情百态风物万种,用图画记录自己的一些印象影像吧。

我想,同道和朋友们是会喜欢他的“世事绘”的。

篇7:如是我闻,铁壶何尔?

最为人所推崇的是京铁系中的四大堂号。它们即是龙文堂,龟文堂,金寿堂与藏六堂。它们最初的开创者分别是龙文堂的安之介,龟文堂的波多野正平、金寿堂的雨宫宗兵卫与藏六堂的秦藏六。而龙文堂的安之介与藏六堂的藏六皆有世系传承。安之介已传至八世,而藏六已传至五世。明治时期是日本铁壶的辉煌时期。龙文堂出现了安之介大国,上田照房,井上,龟文堂出现了波多野正平,梅泉、铃木光重,淡海秀光,藏六堂出现了四世秦藏六和西垣磋;金寿堂则出现了雨宫宗兵卫与雨宫索辰。

坊间传言,龙文堂相当于紫砂壶中的花货,而金寿堂相当于紫砂壶中的光货。我认为不应以紫砂壶的花货与光货来硬性地区分铁壶。以江户时期或明治早期的铁壶式样为例,发现绝大多数堂号都有质朴或简素为主格调的铁壶。

我曾见过一把壶身横款“金寿堂造”的铁壶,其式样与藏六此款铁壶的风格几无二致,以至于难以断定究竟是雨宫还是藏六首先开创了此壶式样。我亦曾见过波多野正平的素壶以及具有藏六兽口风格的铁壶,说明他们亦相互影响。

另外,镶金嵌银也是如此,几乎在所有堂号的铁壶中均有此类工艺出现,而并非是哪个堂号独有的手段,金银铜铁的兼收并蓄亦是如此。反倒可以证明铁壶的风格式样在早期互相借鉴或互受影响。

若非要硬性区分的话,依我来看+那些较为“花哨”的诸如浮雕镂空,饕餮纹饰却太多出现在龟文堂与藏六堂的作品之中。波多野正平是安之介的弟子,后来另辟龟文堂,而秦藏六则是波多野正平的亲弟弟,也曾师事安之介,后来独创藏六堂。从“花哨”的程度而言,真不愧是亲兄弟,如出一辙。从风格而论,二人给我的感受是前者较为繁复,而后者较为狞厉。龟文堂其独特之处乃是继承了铁壶界失蜡法铸造工艺,但究其根源,却是青铜失蜡铸法的延续,实有移花接本之妙。而后者的藏六风格确实具有狞厉之美,亦是因其崇尚商周青铜纹饰及借鉴秦汉器物之美,且多有扬弃之处,总体格调应在龟文之上。

至于时下拱若珍璧的龟文堂作品,以其繁复的工序,奢华的工艺而备受推崇。皆言其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多以山水花鸟,人物故事见长,此类溢美之辞,泛然传之诸口。然总觉其雕琢之甚,有工俗之弊,实为浮华之物,其浮华之美亦自为浮华之世所重。

龙文堂与金寿堂应该归于素壶一类,虽然也时有图案文字之类的式样,但从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尚简的,或质朴,或精致,或素雅,或粗犷。如果两者大不相类,何以有“一时瑜亮”之谓呢,向言茶禅一味,以简素为上。

我认为除了龟文堂之外,铁似乎大致有两种。仅凭直觉推测,一类铁的肌理微观如同致密的麻坑一般,略似网状或海绵状小孔组成,其色偏黑。另一类铁质皆不具有此类特征,较平,而其色偏棕。此两类铁质特征亦极不为人所察觉,甚为忽略。

铁壶肌理质感不同于光滑,亦不同于粗糙。抚之摸之,当是于极粗糙中蕴含极细腻。老铁多疏松,加上岁月之功,抚之则柔和而温润,新铁多紧结致密,精神外现,抚之则清泠而有浮光。我自己藏有~把江户末期龙文堂道安形铁壶,厚壁素肌,视之则状如发糕,抚之则温吞松软,扣之似有钟磬之音,粗疏之感时有,精强之气全无。此正若紫砂泰斗时大彬的壶,造型洗炼,粗旷质朴。大师陈鸣远曾慨叹道:“吾之精,终不若时之粗。”而我以为,陈之慨叹颇为印心。

日本铁壶的原型实出于釜,后来在釜的基础上加上了流与铉。铁壶式样虽繁复,但其核心不过流铉、身而已。流即是壶嘴,难于长弯,细,形式利导,却制作不易。铉即是壶把,无论单条铁还是裹铁,当类弧弓之势为上。身即是壶体,上下台模周正,以“大器”为宜。

至于款识,早期铁壶有堂款与人名款。诸如壶身堂款有:龙文堂造。龟文堂造,金寿堂造等。一般认为壶身款,江户时期多为横款,而明治时期多为竖款。龟文堂有“龟文造”“龟文堂造”等纯手工印记,又多在壶底部铸有“家拙日本琵琶湖之东”等字样,比较少见的则有“正平之印”、“龟文之印”四方章。人名款则多见雨宫、藏六,大国等。有字款亦有章款,字款多横式,章款则有圆有方。铜盖之款识,大致以刻刀錾刻而成,或以模具冲压而成,舍此二法无以成之。款识字法绝类元押,以书法兼刀法为准,优劣立判。

从书法角度而言,身款文字的基本面貌沿袭唐样书法。诸如“金寿堂造”,“精金堂造”等壶身横款,皆俱六朝遗风,笔法精严道劲气势开张,变隶为草,不失其正。而“龙文堂造”壶身款字体基本是草书,似乎只有藏六是个例外,用楷法。

茶道“无道”,繁缛的仪式,对水、茶及茶具的苛求都有悖茶“道”。正像禅家“法无法”一样,不可拘泥,一旦有了形式,便落了下乘,非悟道之举,

至于响片之迷,松涛之声。只记得见闻:宋朝时,隔墙但听得捣茶声,便知是富贵人家一般。松涛声、捣茶声已无关紧要,在品茗入境之时,或可谛聆心声。川端康成在《雪国》结尾处亦写道:

岛村即将离开温泉,心不在焉地聆听着铁壶中柔和的水沸声,水沸声有二重音,听起来一近一远。而比远处水沸声还稍远些的地方,仿佛不断响起微弱的小铃声。岛村把耳朵贴近铁壶,听了听那铃声。驹子在铃声不断的远处,踏着同铃声相似的细碎的脚步走了过来。她那双小脚赫然映入岛村的眼帘。

上一篇:江川县建城区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办法下一篇:田甜的生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