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大悲咒与《金刚经》获利故事

2024-04-17

持大悲咒与《金刚经》获利故事(精选5篇)

篇1:持大悲咒与《金刚经》获利故事

大悲咒修持仪轨

一、顶礼三宝

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一拜)

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拜)

一心顶礼过去无量亿劫千光王静住佛(一拜)

一心顶礼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句(三称三拜)

一心顶礼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

二、忏悔文(三遍)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今对佛前求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罪障皆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罪根皆忏悔 杀害物命我忏悔 不义窃盗我忏悔非礼邪淫我忏悔 恶口粗言我忏悔 兴造毁谤我忏悔 嗔恚嫉妒我忏悔悭吝不施我忏悔 饮食无度我忏悔 畋猎恣情我忏悔 悖逆父母我忏悔烧山林木我忏悔 恶视生灵我忏悔 网捕生雏我忏悔 毁谤三宝我忏悔轻法慢教我忏悔 破用常住我忏悔 污梵诬僧我忏悔 汤斫伤生我忏悔破戒犯斋我忏悔 非理毁用我忏悔 吾我贡高我忏悔 两舌斗乱我忏悔愚痴邪见我忏悔 无量罪障皆忏悔

三、念佛发愿(长跪合掌称曰)

1、观世音菩萨赞叹偈:

稽首观音大悲主(叩)愿力洪深相好身千臂庄严普护持 千眼光明遍观照 真实语中宣密语 无为心内起悲心速令满足诸希求 永使灭除诸罪业

(叩

龙天众圣同慈护 百千三昧顿熏修受持身是光明幢 受持心是神通藏 洗涤尘劳愿济海 超证菩提方便门我今称诵誓归依(叩)所愿从心悉圆

2、发十种愿力(出自《大悲心陀罗尼经 》中观世音菩萨开示: “欲诵持者。于诸众生起慈悲心。先当从我发如是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盘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

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三、南无观音菩萨(百千万声、愈多愈好,如时促者十声亦可)

四、南无阿弥陀佛(百千万声,愈多愈好,如时促者十声亦可)

(《大悲心陀罗尼经 》中曰:“发是愿已。至心称念我之名字。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然后即当诵此陀罗尼神咒。”)五、六字大明咒:嗡嘛呢 呗美 吽(一百零八遍)

大悲忏法所用忏悔文:

(比丘)某甲等,与法界一切众生,现前一心,本具千法,皆有神力,及以智明,上等佛心,下同含识,无始暗动,障此静明,触事昏迷,举心缚着。平等法中,起自他想,爱见为本,身口为缘,于诸有中,无罪不造,十恶五逆、谤法谤人、破戒破斋、毁塔坏寺、偷僧祇物、污凈梵行、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如是等罪,无量无边,舍兹形命,合堕三涂,备婴万苦。复于现世,众恼交煎,或恶疾萦缠,他缘逼迫,障于道法,不得熏修。今遇大悲圆满神咒,速能灭除如是罪障,故于今日,至心诵持,归向观世音菩萨及十方大师,发菩提心,修真言行,与诸众生,发露众罪,求乞忏悔,毕竟消除。唯愿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千手护持,千眼照见,令我等内外障缘寂灭,自他行愿圆成,开本见知,制诸魔外,三业精进,修凈土因,至舍此身,更无他趣,决定得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六、诵大悲咒

《大悲心陀罗尼经 》中曰:“一宿诵满五遍,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通常需诵7遍、21遍、49遍或108遍。

ná mï ·hã là dá nā ·duō là yâ yē。南 无 ·喝啰 怛 那 ·哆 啰 夜 耶。(1)

ná mï·ā lì yē。

南 无·阿 唎 耶。(2)阿(ō读作一声)pï lú jiã dì ·shuî bō là yē。婆 卢 羯 帝· 烁 钵 啰 耶。(3)

pú tí sà duǒ pï yē。菩 提 萨 埵 婆 耶。(4)mï hē sà duǒ pï yē。摩 诃 萨 埵 婆 耶。(5)mï hē jiā lú ní jiā yē。摩 诃 迦 卢 尼 迦 耶。(6)

ōng。唵。(7)sà pï là fá yì。萨 皤 啰 罚 曳。(8)shù dá nā dá xià。

数 怛 那 怛 写。(9)数(shu读作三声)那(nuï读作二声)

ná mï xī jí lì duǒ·yī mãng ā lì yē。

南 无 悉 吉 利 埵·伊 蒙 阿 唎 耶。(10)阿(ō读作一声)

pï lú jí dì·shì fï là lãng tuï pï。婆 卢 吉 帝·室 佛 啰 楞 驮 婆。(11)

ná mï·nā là jǐn chí。

南 无·那 啰 谨 墀。(12)那(nuï读作二声)

xī lì mï hē pï duō shā miē。

醯 唎 摩 诃 皤 哆 沙 咩。(13)沙(suō读作一声)

sà pï ā tuō·dîu shū pãng。

萨 婆 阿 他·豆 输 朋。(14)阿(ō读作一声)

ā shì yùn。

阿 逝 孕。(15)阿(ō读作一声)sà pï sà duō·ná mï pï sà duō·ná mï pï qiã 萨 婆 萨 哆·那 摩 婆 萨 多·那摩 婆 伽。(16)

mï fá tâ dîu。摩 罚 特 豆。(17)

dá zhí tuō。怛 侄 他。(18)ōng。·ā pï lú xī。

唵· 阿 婆 卢 醯。(19)阿(ō读作一声)

lú jiā dì。卢 迦 帝。(20)jiā luï dì 迦 罗 帝。(21)yí xī lì。

夷 醯 唎。(22)mï hē pú tí sà duǒ 摩 诃 菩 提 萨 埵。(23)

sà pï sà pï。萨 婆 萨 婆。(24)mï là mï là。摩 啰 摩 啰。(25)mï xī mï xī·lì tuï yùn。摩 醯 摩 醯·唎 驮 孕。(26)jù lú jù lú·jiã mãng。俱 卢 俱 卢·羯 蒙。(27)dù lú dù lú·fá shã yē dì。度 卢 度 卢·罚 阇 耶 帝。(28)

mï hē fá shã yē dì。摩 诃 罚 阇 耶 帝。(29)

tuï là tuï là。陀 啰 陀 啰。(30)

dì lì ní。地 唎 尼。(31)shì fï là yē。室 佛 啰 耶。(32)zhē là zhē là。

遮 啰 遮 啰。(33)mï mï·fá mï là。么 么·罚 摩 啰。(34)

mù dì lì。穆 帝 隶。(35)yī xī yī xī。伊 醯 伊 醯。(36)shì nā shì nā。

室 那 室 那。(37)那(nuï读作二声)

ā là shēn·fï là shě lì。阿 啰 嘇 ·佛 啰 舍 利。(38)

fá suō fá shēn。罚 娑 罚 嘇。(39)fï là shě yē。佛 啰 舍 耶。(40)hū lú hū lú mï là。呼 卢 呼 卢 摩 啰。(41)hū lú hū lú xī lì。呼 卢 呼 卢 醯 利。(42)

suō là suō là。娑 啰 娑 啰。(43)xī lì xī lì。

悉 唎 悉 唎。(44)sū lú sū lú。苏 嚧 苏 嚧。(45)pú tí yâ·pú tí yâ。菩 提 夜·菩 提 夜。(46)pú tuï yâ·pú tuï yâ。菩 驮 夜·菩 驮 夜。(47)

mí dì lì yâ。弥 帝 利 夜。(48)nā là jǐn chí。

那 啰 谨 墀。(49)那(nuï读作二声)

dì lì sâ ní nā。

地 利 瑟 尼 那。(50)那(nuï读作二声)

pï yâ mï nā。

婆 夜 摩 那。(51)那(nuï读作二声)

sā pï hē。

娑 婆 诃。(52)娑(suō读作一声)

xī tuï yâ。悉 陀 夜。(53)sā pï hē。

娑 婆 诃。(54)娑(suō读作一声)

mï hē xī tuï yâ。

摩 诃 悉 陀 夜。(55)

sā pï hē。

娑 婆 诃。(56)娑(suō读作一声)

xī tuï yù yì。悉 陀 喻 艺。(57)shì pï là yē。室 皤 啰 耶。(58)

sā pï hē。

娑 婆 诃。(59)娑(suō读作一声)

nā là jǐn chí。

那 啰 谨 墀。(60)那(nuï读作二声)

sā pï hē。

娑 婆 诃。(61)娑(suō读作一声)

mï là nā là。

摩 啰 那 啰。(62)那(nuï读作二声)

sā pï hē。

娑 婆 诃。(63)娑(suō读作一声)

xī là sēng·ā mù qiã yē。

悉 啰 僧·阿 穆 佉 耶。(64)阿(ō读作一声)

sā pï hē。

娑 婆 诃。(65)娑(suō读作一声)

sā pï mï hē·ā xī tuï yâ。娑 婆 摩 诃·阿 悉 陀 夜。(66)娑(suō读作一声)阿(ō读作一声)

sā pï hē。

娑 婆 诃。(67)娑(suō读作一声)

zhě jí là·ā xī tuï yâ。

者 吉 啰·阿 悉 陀 夜。(68)阿(ō读作一声)

sā pï hē。

娑 婆 诃。(69)娑(suō读作一声)

bō tuï mï·jiã xī tuï yâ。波 陀 摩·羯 悉 陀 夜。(70)

sā pï hē。

娑 婆 诃。(71)娑(suō读作一声)

nā là jǐn chí·pï qiã là yē。

那 啰 谨 墀·皤伽 啰 耶。(72)那(nuï读作二声)

sā pï hē。

娑 婆 诃。(73)娑(suō读作一声)

mï pï lì·shâng jiã là yâ。摩 婆 利·胜 羯 啰 夜。(74)

sā pï hē。

娑 婆 诃。(75)娑(suō读作一声)ná mï hã là dá nā·duō là yâ yē。

南 无 喝 啰 怛 那·哆 啰 夜 耶。(76)那(nuï读作二声)

ná mï ā lì yē 南 无 阿 利 耶。(77)阿(ō读作一声)

pï lú jí dì 婆 嚧 吉 帝。(78)shuî pï là yâ。烁 皤 啰 夜。(79)

sā pï hē。

娑 婆 诃。(80)娑(suō读作一声)

ōng·xī diàn dū。唵 ·悉 殿 都。(81)

màn duō là 漫 多 啰。(82)bá tuï yě。跋 陀 耶。(83)sā pï hē。

娑 婆 诃。(84)娑(suō读作一声)

注:特将不同读音标注于句子后,修习时无论哪种读音效力都是一

样的,请同修不要障碍!

七、诵《日光菩萨陀罗尼》和《月光菩萨陀罗尼》

宣化上人在《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中开示:“诵持《大悲咒》的,一定要诵这两个陀罗尼咒,功力才大。”

1、南无日光菩萨(三称)

《日光菩萨陀罗尼》 ná mï bï tuï qú nà mí 南 无 勃 陀 瞿 那 迷 ná mï dá mï mî hē dī 南 无 达 摩 莫 诃 低 ná mï sēng qiã duō yâ ní 南 无 僧 伽 多 夜 泥 dǐ li bù bì sà duō yán nà mï 底 哩 部 毕 萨 咄 檐 纳 摩。

《大悲心陀罗尼经 》云:“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大神呪拥护之。诵此呪,灭一切罪,亦能辟魔及除天ZHAI。若诵一遍,礼佛一拜。如是日别三时诵呪礼佛。未来之世所受身处,当得一一

相貌端正可喜果报。”

2、南无月光菩萨(三称)

《月光菩萨陀罗尼》 shēn dī dì tú sū zhà 深 低 帝 屠 苏 吒 ā ruî mì dì wū dū zhà

阿 若 蜜 帝 乌 都 吒

shēn qí zhà 深 耆 吒 bō lài dì 波 赖 帝

yē mí ruî zhà wū dū zhà 耶 弥 若 吒 乌 都 吒 jū luï dì zhà qí mï zhà 拘 罗 帝 吒 耆 摩 吒

suō pï hē 沙 婆 诃

《大悲心陀罗尼经 》中曰:“月光菩萨亦为诵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此大神呪,为诸行人说陀罗尼呪而拥护之。诵此咒五遍,取五色 线做咒索,痛处系。此咒乃是过去四十恒河沙诸佛所说,我今亦说,为诸行人作拥护故。除一切障难故。除一切恶病痛故。成就一切诸

善法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

八、补缺真言

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佉啰佉啰。俱住俱住。

摩啰摩啰。虎啰,吽。

贺贺,苏怛拏,吽。

泼抹拏,娑婆诃。

九、皈依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十、回向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大慈菩萨发愿偈)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誓愿度众生,究竟成佛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愿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法界诸众生,同生极乐国!

说明:

1、大悲咒修持方法出自《大悲心陀罗尼经 》,行者应首先学习此

经后,如法修行。

2、《大悲心陀罗尼经 》曰: “诵持此神咒者,发广大菩提心,誓度一切众生,身持斋戒。于诸众生,起平等心,常诵此咒,莫令断绝。住于净室,澡浴清净,着净衣服,悬旛燃灯,香华百味饮食,以用供养。制心一处,更莫异缘,如法诵持。”

3、宣化上人《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中说:“这个陀罗尼,就是总持 大悲咒》。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也就是总持身、口、意三 业不犯。身不造杀、盗、淫,心不生贪、瞋、痴,口不起恶口、妄语、绮语、两舌。这叫身、口、意三业清净,这才是真正一个诵持陀罗尼 者。持五戒,修十善。具十心者,即:大慈悲心、平等心、无为心、无染着心、空观心、恭敬心、卑下心、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无上菩提心,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

这一生如果你好好持诵《大悲咒》,四果罗汉,十地菩萨,都是轻

而易举,观音菩萨保佑你.“大慈悲心、平等心、无为心、无染着心、空观心、恭敬心、卑下心、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无上菩提心” 具此十心而修持者,无不与观世音菩萨感应道交!

大悲咒共修: 共修回向:

愿以所修之功德 回向十方三世佛 祈请身寿住尘刹 利益众生脱罪苦 回向虚空遍有情 网络助念之众生 生者一切皆吉祥 亡者宿罪尽消灭 悟证吉祥菩提果 速往无量光佛刹 宝莲花开证九品 普愿众生念弥陀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篇2:持大悲咒与《金刚经》获利故事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注释

瞿昙贵姓①初日分:古印度称早晨为初日分,中午为中日分,下午为后日分。恒河沙:即像恒河中的沙粒一样多。

②大乘:梵语音译摩诃衍,用乘载比喻觉悟的境界,自觉且觉他者谓大乘,限于自觉者谓小乘。

③小法:指外道法,即非佛法。

④华香:华是花的通假字,华香即花和香。

译文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早上以和恒河沙数目相等的.次数做身命布施,中午以和恒河沙数目相等的次数做身命布施,下午也以和恒河沙数目相等的次数做身命布施,像这样经过无量百千万亿无法计算的岁月,不断地都以身命布施。但如果另外有人,听到此经,信心不动摇,他的福德就胜过无数次以身命布施的人,更何况书写、实践、读诵,为他人解释说明。须菩提,简要地说,此经有不可思义,不可称量,无边的功德,如来为发心,学大乘佛法的人说,为发心学最上乘佛法的人说。如果有人能够实践、读诵,并广为他人解释说明,如来清楚地知道这种人,清楚地看见这种人,都会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没有边际不可思义的功德。像这种人,就是承担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人。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果喜欢咒术、祈福消灾、算命风水,喜欢双修采补住空乐境界,喜欢长生不老,守住灵明觉知,信以为有道、有真常等小法的人,不知道咒术、祈福消灾、算命风水、长生不老等只是增长我见,所悟方术、所悟境界只是增长人见,但守灵明觉知,住空东境界只是染着众生见,信以为有道可修、有真常可证,只是增长寿者见。有这种知见的人,对于此经就不能听受读诵为他人解说。须菩提,无论什么地方,如果有此经典在,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该供养,应当知道这地方就是塔庙,都应该恭敬作礼围绕,以种种花香散布其处。

赏析

篇3:持大悲咒与《金刚经》获利故事

金刚经云:“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佛说大乘金刚经论》对金刚经的解释,经中对四句偈是这样说的:

文殊菩萨问佛:金刚经中,佛常赞叹受持四句偈等为人演说,所得福德,胜将七宝堆满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布施之福,又胜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乃至百千万劫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之福,未审云何是四句偈?

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不生,本来不灭。只因迷悟而致升沉,何以故?众生长迷不觉,所以永劫堕落;诸佛长觉不迷,所以永成佛道!若有男女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云何空身?身是父母所生,亦具父母息气,九孔常流,种种不净,四大假合,终须败坏。有智男女知身是幻,未死之前,当死一般,借此幻身,学佛修行,名悟身空,一句偈也;复观自心,非生非灭,最圣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今悟真心,常觉不昧,不随妄想流转,但依真性主行,名悟心空,二句偈也;复观自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明明了了,自觉自知,灵灵寂寂,无为常为,名悟性空,三句偈也;复观如来所说经法,皆是方便引导法门,如水洗尘,似病予药,今证心空法了,药退病除,名悟法空,四句偈也!此四句偈乃是超凡入圣,进道门路。三世如来,从此成佛;十方菩萨,依此进功。所以者何?悟得初句,依义修行,便证预流,须陀洹果;含二句意,依义修行,便证一来,斯陀含果;悟三句意,依义修行,便证不来,阿那含果;悟四句意,依义修行,便证无生,阿罗汉果。此四句大开诸佛道门,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能令闻者悟佛知见,成佛无疑,是故得福,胜前七宝身命布施所得福德,百千亿分不及其一。佛告文殊师利,前佛后佛一体,皆在各人自己明心见性,修而成之。然则佛性人人皆有,不投佛修,终不成佛。何以故?为无佛功!有求佛者,一用斋戒,为佛基址;二投明师,指示功程;三识心性,了了分明;四用作福,助发根苗;五用结缘,增自善本;六明因果,不妄主为;七破邪魔,远离外道;八用通理,不着有为;九用精进,习佛行德;十用通达,法法精明。若人具此十种功德,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次,文殊师利,我灭度后末法年中,有多钝根劣智众生:心迷意碎,智暗情昏,虽有斋戒,并无智能;愚心高傲,邪见自专,不肯下心,参求明师真正觉法,一向执着,认妄为真;或有执着经书文字;或有执着诵持名数;或有学得一言一句便为究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修少善根,生大果望,是人愚迷,不会佛意,自诳自瞒,虽是善因,难逃恶果。何以故?种子不真,所以不结菩提正果,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篇4:《金刚经》故事

惠能得到了以心印心的法门后,回到了韶关曲江县的曹侯村,在南华寺下。没有人知道他是继承衣钵的人。

当时有个儒士(一个读书的人),叫刘志略。他很喜欢研究佛法,他对惠能十分尊敬。刘志略有个姑姑出家做比丘尼,叫无尽藏。她常念诵大涅槃经。惠能一听涅槃经,就知道其中最妙的道理,然后就为这位比丘尼讲解经文。比丘尼拿经书问惠能某字怎么读,可想而知,她也没认识多少字,但她的修行也可以说是不可思议。这个比丘尼每天都打坐很久,家中很有钱,可是她却很简朴,非常认真,一天到晚就是念经和研究佛法,总是坚持。所以到现在这位比丘尼还是真身,临终时也是端坐往生的。几年过后,她的身体没臭也没烂。就是因为她修行时没有*心,所以肉身变成了金刚不坏。

这个比丘尼在生前为惠能做宣传,作为了一名绿叶,做一名护持她的人。惠能是衣钵传人,所以一定要有人护着他,才不会被那些追杀他的人对他危害。

当印宗法师在光孝寺知道他是衣钵传人后,当时还有荆州通应律师带着数百人来跟惠能学佛法,这几百个人每人都有同参道友和亲友,都通知他们来亲近惠能。所以当时法会盛行一时,每天五斋时大概有1500-人。

无尽藏比丘尼拿着经书问惠能某字怎么念,惠能告诉她不认识,但可以讲经的意思。

无尽藏比丘尼很疑问,为什么不认得字却可以明白内涵?惠能告诉她心法的妙理,便是以心印心,与文字无关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不立文字。所以不认识字是没事的。比丘尼听惠能这么一说,很惊讶觉得这是很不平凡,所以她就遍告曹侯村有道德名望的长者,告诉他们,惠能不识字却可以开悟有道,大家都应该发心供养。

于是魏武帝(曹操)的玄孙曹叔良和当地的居民争先恐后来礼拜惠能。

篇5:金刚经感应故事

明朝嘉靖四十三年,东南大饥荒。苏州洞庭山某寺,藏有唐代诗人白乐天(白居易)书写的《金刚经》全卷,是镇寺至宝。这年,寺中僧众饥饿,主僧不得已,取出此经,抵押给山塘的王宦,得五十担米作为食物。后来,王宦施米、归还经书。僧人领回寺庙。过湖时,盛赞王宦高德。船上众人请开经一看,僧人刚展开经书,忽然刮来大风,揭去经书前数张,飘空入云不知去向。僧人懊悔不已。三年后,忽然有一位上级官员,听到此经威名,就诬陷僧人下狱,逼他献出经书。上官看到此经不是全卷,不满意,便释放了僧人,归还了经书。僧人过湖,又遇到大风刮得昏天黑地,便停船上岸,进一个小村里避风。到一老渔户家,就看见墙壁上粘贴着几年前所遗失的数幅经文,毫无伤损。渔户姓姚。僧人便询问来历,姚说:“三年前,有一道火光,落到田中,惊奇去看,见是字纸,就粘在墙壁上。”僧人悲泣顶礼,称颂护法韦驮菩萨,详细讲述了始末,说:“如果不是前次那阵神风,则经书已归豪门;如果不是今天这阵神风,则经书难以完璧复原。”姚也因此感悟改业,捐重金装裹经页,归还了寺庙。

——《受持果报》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持大悲咒与《金刚经》获利故事】相关文章:

藏传大悲咒范文05-18

大悲咒歌词解释04-19

藏传大悲咒全文范文06-07

大悲咒念诵注音范文06-08

藏传大悲咒注音版06-23

大悲咒注音版全文06-25

大悲咒全文注音版06-25

注音版大悲咒全文07-29

大悲咒歌词拼音版04-12

大悲咒全文及注解04-20

上一篇:校园运动会的广播稿下一篇:写医师印章申请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