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北师版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2024-05-17

八年级历史北师版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精选4篇)

篇1:八年级历史北师版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照相术传入中国是在()

A.19世纪30年代B.19世纪末C.19世纪40年代D.20世纪初

解析:照相术于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40年代以后传入中国。到了19世纪晚期,照相开始走进清朝宫廷生活。答案:C 2.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________》,它揭开了中国________事业的序幕。2.解析:历史学习中要重视教材中涉及到的“最早”“第一”的内容,这往往是我们记忆的重点知识。

答案:定军山 电影

3.中华民国成立后,社会生活有了哪些变化?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的概括能力。在预习中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民国成立后社会习俗的变化。

答案: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等。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是在() A.上海B.北京C.广州D.南京

解析: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 答案:A 2.右图是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剧照,它拍摄于()

A.1896年 B.1900年 C.1905年 D.1911年

解析:此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旨在考查我国电影业的发展史。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这是一部京剧艺术纪录片,它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答案:C 3.在广东,一天之内,就有20多万男人剪去了长辫子。你认为这一现象会发生在()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B.新文化运动爆发后 C.戊戌变法爆发后D.辛亥革命爆发后

解析:根据题干中“剪辫”这一信息,可推断这一现象发生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剪辫运动兴起后,辫子的去留成为从新从旧的标志。

答案:D 4.规定废除清朝官场中“大人”“老爷”等称呼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新文化运动 C.南京临时政府D.北洋军阀政府

解析: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布命令,废除清朝官场的大人、老爷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称先生或某君。以官职、先生、某君代替老爷、大人作称谓,是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这些规定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答案:C 5.清末民初,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应是() A.长袍

B.西服 C.中山装 D.旗袍

解析:首先根据题意排除D项,因为这是女装。清末民初,随着留学生的增多和社会观念的巨大变革,大城市里穿西服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西服成为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据此可知B项正确。而长袍是清朝时期的服装;中山装是清末民初最具特色的服装,因孙中山创制而得名。 答案:B 6.识读右图,请完成:

(1)这是什么服装?它为什么在清末民初流行?(2)此服装前襟四个口袋后来被赋予什么含义?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识图分析能力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需结合中山装出现、流行的原因及中山装的造型所赋予的特殊蕴意来解答。联系教材内容可知: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上海定做服装时,以西服为模本,加以改进,中山装也因此而得名。 参考答案:(1)中山装。清末民初,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人们的服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山装因孙中山创制而得名,它融合了中西服装的特点,孙中山又带头提倡,所以很快在社会上流行开来。

(2)前襟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袋盖寓意以文治国。

快乐时光

三弟危险

刘备、关羽、张飞一起去相面。相士对刘备说:“先生是白脸,心也是白的,纯净清白,好!”刘备听后很高兴。

相士又对关羽说:“将军红脸,心也是赤的,赤心为你主,好!”关羽自然也很“受用”。这时,刘备拉住黑脸的张飞说:“三弟危险,不看也罢!”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下列关于照相术的表述,错误的是() A.诞生于19世纪30年代末的东方国家 B.19世纪40年代以后传入中国

C.照相摄影保留了社会发展的真实证据

D.为我们观察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解析:照相术于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故A项的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A 2.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

A.《定军山》B.《歌女红牡丹》C.《渔光曲》D.《难夫难妻》

解析: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舞台片《定军山》。而《歌女红牡丹》是第一部有声电影;《渔光曲》是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短片。 答案:A 3.1920年,在各大城市流行的男式服装有() ①长袍 ②西装 ③马褂 ④中山装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限制“1920年”可断定这是辛亥革命后,而长袍是辛亥革命前的服装,据此排除有①的选项,这样就排除了A、D两项;马褂是清朝的官服,故又排除B项。因此只有C项正确。 答案:C 4.20世纪初,中国社会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不平等的是() A.剪发辫B.易服饰C.改称呼D.禁缠足

解析:民国初年以官职、先生、某君代替老爷、大人作称谓,是用人格的平等代替了身份的不平等。该命令影响深远,遍及社会各个角落。 答案:C 5.下列关于中山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山装是清末民初最具特色的服装 B.它因孙中山创制而得名

C.中山装融合了中西服装的特点 D.中山装刚设计时就有特殊的含义

解析:结合教材内容可知,A、B、C三项的说法符合历史事实;而中山装刚设计出来的时候,并没有特殊的含义,故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D 6.中华民国成立后,人们之间的称谓不可能有() A.先生 B.某君 C.老爷 D.同志

解析:大人、老爷是前清官场的称呼,中华民国成立后,明确规定民国政府的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故C项是民国之后不可能有的称呼。 答案:C 7.右图是《革命军在街头剪辫子图》,请完成:

(1)长辫是在_______入关以后强令百姓留起来的,它成为_______子民的象征,也成为_______人嘲笑的对象。(2)右图中的这一现象应发生在_______革命爆发后,当时_______通令全国男子限期剪辫。解析:此题考查了发辫的变化,解答时注意结合辫子的发展史来回答。 答案:(1)清军 清朝 外国(2)辛亥 孙中山 8.阅读下列材料:

“民国肇兴,五族共和,‘老爷’‘大人’之称久经淘汰,乃不谓公堂会审之时,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曾无一言相告诫。”无独有偶,家中雇用的佣人仍然以“少爷”“老太爷”称呼主人。 请完成:

(1)材料中的“民国”建立在哪一年?属于什么性质的政权?(2)“五族共和”的最主要表现是什么?“大人”“老爷”的称呼最为流行是在哪一朝代?(3)民国之后的称呼有什么变化?

(4)你认为上述材料说明了称谓改革中的什么问题?

解析:此题考查近代社会称呼的变化。学习时只要弄清民国前后称呼的变化,理解这种变化是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并结合材料内容认识到旧风俗、礼节的废除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们是与旧的社会势力、旧的社会观念相联系的,总有曲折反复。理解了这一点,就能逐项解答。 参考答案:(1)时间:1912年。性质:资产阶级政权。(2)表现: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朝代:清朝。(3)以官职、先生、某君代替老爷、大人作称谓。

(4)说明了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并没有完全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消除。

篇2:八年级历史北师版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__父子主持修建了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_________。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思路解析:都江堰是我国历史上具有创造意义的著名水利工程,是由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其影响深远,举世闻名。 答案:李冰 都江堰

2.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①二王庙 ②分水鱼嘴 ③石人水尺 ④飞沙堰 ⑤宝瓶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思路解析: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组成部分,二王庙是后人为了纪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石人水尺是用来观测内江水量的。 答案:D

3.湖北随县出土了我国战国青铜曾侯_________。这些乐器的大量出土,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_________已达到了很高水平。

思路解析:战国编钟是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乐器,体现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音乐文化水平,具有重大的影响。 答案:乙编钟 音乐文化

4.下列关于战国时编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是商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 B.编钟是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几件铜钟的组合

C.编钟的规模一般有三件一组,十几件一组甚至几十件一组

D.有的铜钟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乐音

思路解析:战国编钟是周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由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几件铜钟组成,分不同的乐音和音区。 答案:A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把内江的水引入支流,用来灌溉农田的工程是() A.分水鱼嘴 B.飞沙堰 C.宝瓶口

D.二王庙

思路解析: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三部分组成,其中宝瓶口将内江之水引入支流,用来灌溉农田,二王庙并不是水利建筑。 答案:C

2.“天府之国”是在今天的() A.广东 B.四川

C.湖南 D.云南

思路解析: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人称“天府之国”。

答案:B 3.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是() A.青城山 B.都江堰 C.郑国渠

D.随县编钟

思路解析:2000年,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与青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答案:B

4.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音乐是() A.韶乐 B.钟鼓之乐 C.祭祀礼乐 D.唐乐

思路解析:铜钟是周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有一种双音钟分侧鼓音和正鼓音,唐乐很明显不是战国时流行的,祭祀礼乐是钟鼓之乐的一部分。 答案:B

5.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编钟,出土的省份是() A.湖南 B.湖北 C.陕西

D.四川

思路解析: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共65件,编成8组。表明了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 答案:B

6.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编钟的历史年代在()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思路解析: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共65件,编成8组。 答案:C 

快乐时光

某学校开展了一个家庭问题讨论课。在一个教室里,教师问学生:“你们认为要消除家长与学生不和的现象,最好的办法是什么?”一个同学大胆地站起来,对老师说:“最好的办法是:您在我的学习成绩单上全填上5分。”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的() A.楚国 B.赵国

C.秦国 D.蜀国

思路解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答案:C

2.都江堰中水利工程中使江水分流的工程是() A.分水鱼嘴 B.分洪区 C.内江

D.宝瓶口 思路解析:“宝瓶口”这一人工通道,将内将之水引入支流,用来灌溉农田,内江并不是都江堰的工程。 答案:A

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反映的是哪项水利工程的作用()A.郑国渠 B.都江堰 C.六辅渠

D.白渠

思路解析:从题干中“水旱”“无荒年”可判断与农业生产有关,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人称“天府之国”。 答案:B

4.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化水害为水利的跨世纪工程,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兴建的下列工程中,具有同样性质的一项是()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赵州桥  思路解析::战国时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人称“天府之国”,改变了以前经常有水患的问题。 答案:A

5.读下列材料:

从古至今,我国劳动人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中华大地上修建了一个又一个水利工程。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就是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按灌溉和防洪的需要,合理控制内、外江的江水流量,合理控制,利用自然资源,使原来旱涝多变的成都平原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灌溉土地上千万亩,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2000年,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两千多年前,李冰有这样高超的设计和施工安排,不能不令人赞叹!

请完成下列问题:

谈谈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原因。 思路解析:结合材料提供的线索,再根据有关都江堰的各种资料,综合分析都江堰防洪、灌溉的功能及其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1)防洪、灌溉并举,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2)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

(3)具有科学性,并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是一座综合型、生态型水利枢纽。

(4)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勇敢,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

6.阅读下列故事:

编钟的历史

编钟出现在商代,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自宋以来渐渐衰退。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打击乐器,因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所以被称为“歌钟”。它依钟的大小不同而有次序地悬挂在木制钟架上,用木棰敲击发音,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编钟最早出现在商代,当时多为3枚一组,能演奏旋律。商代编钟造型别致,钟柄部分是空心的,并与内腔相通,钟的表面有简单的兽面纹饰。近年来,在殷代大型王室墓葬妣辛墓中,又发现了有5枚一套的编钟,可构成四声音阶序列。

西周中晚期,编钟已由3枚或5枚发展为8枚一组,能发出相隔一个小三度或大三度音程的两个音级。当时的编钟经常用于宫廷宴会演奏,被称为“钟鼓之乐”。至春秋中晚期,又增为9枚一组或13枚一组。

1978年,湖北随县城郊的擂鼓墩出土了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编钟,共65枚,被称为我国古代编钟之王,每个钟体上都刻有错金篆体铭文,正面刻“曾侯乙乍时”(曾侯乙作)。 2000年2月,湖北荆州战国楚墓发掘出两套2 300年前的大型编钟,各由14件组成,青铜制造,高0.72米。

秦汉以后,在历代宫廷雅乐中所使用的编钟多呈圆形,形制上有了很大改变,且每钟只能发出一个乐音。在经历了500多年黄金时代后,它由盛兴而转为衰退。

到了隋唐时期,编钟除在“雅乐”中使用外,还用于隋“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中的“清乐”和“西凉乐”里,很少流传民间。唐代诗人在作品中曾描绘出编钟声音洪亮、铿锵悠扬、悦耳动听的妙响。

自宋以后,迄止清代,编钟铸造技术鲜为人知,钟乐也渐被淘汰。清代宫廷中所铸编钟,不仅其形制与传统编钟不同,其音律更是相去甚远。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编钟出现在商代,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因是什么?(2)从编钟的发展史中,你得到哪些感想? 思路解析:战国编钟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体现了我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发展水平,结合材料,综合分析评价编钟兴盛的原因、内容及其影响。 答案:(1)提示: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技术的发展和周礼的盛行、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等方面说明。

篇3:八年级历史北师版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物体________________叫做质量。质量的主单位是__________。因为质量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无关,所以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_______。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__________。思路解析:自然界中地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托盘天平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与其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答案:所含物质的多少 千克 状态 形状 所处的空间位置 属性 托盘天平2.填写下列数字的单位:(1)小华体重的质量约40__________;(2)一枚一圆硬币的质量约6__________;蜜蜂翅膀的质量是0.1__________。

思路解析:根据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感知来确定,初中生的体重大约为40千克;一枚一圆硬币的质量约6克;蜜蜂翅膀的质量大约是0.1毫克。答案:千克 克 毫克

3.物理实验室中,测量液体体积常用的仪器或工具是()

A.弹簧秤 B.天平C.量筒 D.刻度尺

思路解析:在物理实验室中,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故选C。答案:C 4.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质量表示物质的大小

B.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C.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D.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温度、运动状态而改变 思路解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而改变。故BCD错,A正确,选A。答案:A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铁水凝固成铁块 B.机器从北京运到海南 C.把菜刀表面磨光 D.将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

思路解析: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而改变,而铁水凝固成铁块是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A错。机器从北京运到海南是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改变,B错。将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是物体的形状改变,D错。而把菜刀表面磨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了变化,故菜刀的质量发生了变化。选C。答案:C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你身体质量的是()

7A.480 kg B.0.06 t C.8 000 g D.4.8×10 kg 思路解析:0.06 t相当于60 kg,8 000 g相当于8 kg,而一个初中生的质量在40—80 kg之间。解答此类题时先统一成你所熟知的单位,再根据生活经验来判断。答案:B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上,质量没变

用心

爱心

专心 B.一杯水结冰后体积增大,质量没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没变 D.1 kg铁与1 kg棉花质量一样大

思路解析: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铁和棉花尽管物质不同,但所含物质都是1 kg,即质量一样大。答案:ABCD 4.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3A.380 g=380 g×10 kg=0.38 kg-3B.380 mg=380×10=0.38 g 33C.3.8 kg=3.8×10 g=3.8×10 g

3D.3.8 t=3.8×1 000 kg/t=3.8×10 kg 思路解析:此题目的主要考查质量单位的换算。质量单位之间进行变换时,先要清楚单位间的进率,然后再乘以倍数。例:3.8 kg=3.8×1 000 g=3 800 g,C选项正确。解题关键:首先明确各个量是否是质量单位,进率是否正确,不同物理量单位之间不能写等号,还要看等号是否成立。A选项中间变换不成立,B选项中间无单位,D选项“kg/t”不是质量单位。故A、B、D选项是错的。答案:C 5.(2010山西模拟)已知冰的密度是水的0.9倍,若不考虑蒸发损失,1 kg冰完全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为_________kg。

思路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的改变而变化,因此1 kg冰完全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仍为1 kg。答案:1 6.(2010四川模拟)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3,密度之比为4∶5,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思路解析:由ρ=mm可得V= V因为m甲m乙=2甲4,= 3乙5V甲m甲乙255所以=· =×=。

V乙m乙甲346答案:5∶6

快乐时光

在火车站的月台上,一个人发现月台上面的六只钟所指的时间都不一样,他就问站务员:“这里有六只钟,而它们所指的时间又完全不一样,你说,我怎么确定哪只钟是准的?”

站务员不解地反问:“如果六只钟所指的时间完全一样,那您又怎么区别它们哪?”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关于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表示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质量总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C.所占体积大的物体的质量总比所占体积小的物体的质量大 D.质量就是表示物体的轻重

用心

爱心

专心 思路解析: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答案:A

32.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5×10 g的物体可能是()A.一匹马 B.一个苹果 C.一条泥鳅 D.一只鸭子

3思路解析:2.5×10 g=2.5 kg,作为2.5 kg的物体,一个苹果、一条泥鳅太小,一匹马太大,只有一只鸭子的质量有可能。做这类题,首先要把我们不熟悉的单位换算成我们所熟悉的,然后再根据平常的经验作出判断。答案:D 3.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A.物体的形状 B.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 C.物体所处的状态 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思路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而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答案:D 4.在月球表面,用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其结果应是()A.测出的质量数和在地球上测出的质量数一样大 B.测出的质量数比在地球上测出的质量数大 C.测出的质量数比在地球上测出的质量数小 D.测不出物体的质量

思路解析: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在月球上天平仍然是测量质量的,所以D选项错误。由于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位置是无关的,因此在月球上测出的物体的质量和在地球上的值应该是相同的。答案:A 5.一架托盘天平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是0.2 g,标尺上的最大示数是5 g,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好后,在天平的左盘放入被测物体,右盘放入一个5 g的砝码,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从右盘取出5 g砝码后,放入两个2 g的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边,要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应()A.将平衡螺母旋出

B.以5 g和4 g的平均值4.5 g作为被测物体质量 C.将平衡螺母旋进

D.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

思路解析: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把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若天平不平衡,不能旋动平衡螺母,而应使右盘微翘时,再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中线上,更不能用两次换用砝码质量的平均值代替物体质量。答案:D 6.使用指针向上指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便停止调节 B.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左侧便停止调节 C.使用的砝码已被磨损

D.称量时测量者的头部偏向刻度线的右侧,造成视线与刻度线不垂直

思路解析:天平使用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天平在测量前、测量中要平衡。选项A和B

用心

爱心

专心 的情况是在天平调节中出现的错误。选A在天平未开始测量时,天平右斜,右侧质量大于左侧质量,这样最后即使天平平衡,砝码值也会小于测量的真实值。选B项则会出现测量值偏大的错误。选D项是在测量中没有使天平平衡,头向右偏,视线使原本右偏的指针与刻度线的中央刻线重合了,这样实际上右盘砝码质量大于左盘中物体质量。出现测量值偏大的错误。如果不注意保护砝码,使砝码质量小于标准值,就需要多加砝码才能保证天平平衡,因此最后读取的砝码值便会偏大。因此只有选项A正确。答案:A 7.用天平测出一张16 K白纸的质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把一张16 K白纸放在天平的左盘,直接移动游码进行测量

B.把一张16 K白纸和一个小石块放在一起测量,然后减去小石块的质量 C.先测出100张同样的纸张的质量,再除以100 D.先测出100张同样的纸张的质量,再除以50 思路解析:因为一张16 K白纸的质量很小,直接移动游码进行测量可能造成很大的误差,甚至会出现错误,故A不正确。而B中,石块的质量、石块和纸的总质量都可以准确测出,但是,一张16 K白纸的质量很小,实际上两次的测量结果几乎没有差别,因此B不正确。而D选项中,纸的张数和书本的页数混淆了。答案:C 8.一架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天平的指针如图11-2-1所示,则应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螺母向________端移动,直到指针指到________时,才能用此天平进行测量。实际测量中,应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________侧盘中。若实际测量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情况如图11-2-2所示时,天平横梁恰好重新平衡,则待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克。

图11-2-1 图11-2-2 思路解析:题中所述的天平尚未平衡,根据指针的指向分度盘中央刻线的左侧这一事实可知,应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右端移动,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时,才能用此天平进行测量。实际测量时,应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侧盘中。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当调整砝码及游码使横梁平衡时,则天平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所示的质量值之和,即为待测物体的质量值。所以由题图所示的情景可知,本题中待测物体的质量为:m=20克+20克+10克+2.3克=52.3克。

答案:右 分度盘的中线处 左 52.3 9.某同学在游码对着0.2 g的刻度线时,就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然后把物体放在左盘内,在右盘放入一个20 g的砝码,再将游码移到2.8 g刻度线处,天平又恢复平衡,则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g。

思路解析: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前,应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读数时应用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质量。现在游码对着0.2 g时将天平调节平衡,这样当右盘物品的质量为零时,读数就为0.2 g了,相当于测得值比真实值大了0.2 g,因此使用这样的天平测量,记录结果应该减去多出的0.2 g。答案:22.6 10.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辆主战坦克的质量约为45_______;(2)一个成年人的质量约

用心

爱心

专心 为70_______;(3)一杯水的质量约为400_______;(4)一根火柴的质量约为60_______。思路解析:坦克的质量大约为45吨;一个成年人的质量大约为70千克;一杯水的质量为400克;一根火柴的质量大约为60毫克。我们要多注意观察周围物体的质量。答案:(1)吨(2)千克(3)克(4)毫克

11.目前商店和市场上常用的称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常用_______称物体的质量。答案:台秤 杆秤 电子秤 天平

12.如果乒乓球不小心被踩瘪了,只要将球放在热水中烫一下,球就会恢复原状。小华和小红对此发表议论。小华说:“球被烫热后,内部空气变热,质量变大。”小红说:“空气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你认为谁的说法正确?为什么? 答案:小红说得对。因为质量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13.在地球上提起一台50 kg的仪器,会感到费劲,但是把它带到月球上,宇航员却能不太费劲地把它提起来。有人说,这时因为仪器到了月球上质量变小了,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思路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而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质量为50 kg的仪器无论搬到哪儿质量还是50 kg,不会变化的。

答案:不对。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仪器带到月球上受到的吸引力(重力)减小了。因此提起它不太费劲。

14.现在,小明手边有学生使用的托盘天平一架,砝码一盒,玻璃瓶一只,细沙一袋。如何用天平尽快测出这袋细沙的质量? 思路解析:一般来说,学生使用的托盘天平的称量有200 g、500 g等几种,范围不会太大,而一袋细沙的质量有几十千克,远远超过了天平的称量,因此不能直接测量。具体办法是:(1)用天平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为m1;

(2)把细沙装满玻璃瓶,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2;(3)计算出一瓶细沙的质量为m=m2-m1;(4)数出一袋细沙可以装满的瓶数为n;(5)则这袋细沙的质量M=nm=n(m2-m1)。

若最后一瓶细沙没有装满,则应测出最后一瓶沙子的质量为m3;则这袋沙子的质量应为 M=nm+m3=n(m2-m1)+m3。

用心

爱心

篇4:八年级历史北师版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1)契约 .(2)恩惠 .(3)悲天悯人 .(4)卸却 .(5)如释重负 . 解析:掌握生字的读音和意义。

答案:(1)qì 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合同、文书、字据(2)huì 好处,给人财物(3)mǐn 同情(4)xiè 解除

(5)shì 放开,放下

2.结合句子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失意,会使你冷静地反思自责,使你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弱项,努力克服不足,从而..驾驭生命的帆船,乘风破浪,以求一搏,从失意的废墟上重新站起。(2)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 .... 解析:结合课文解释相关的词语,掌握课文注释中要求的词语解释。

答案:(1)不得志。(2)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3.下列词语中有七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在下面画上横线,并用行楷书体将正确的字写在田字格里。

莫名其妙 悲天泯人 错落有致 如失重负 穿流不息 弄巧成绌 一劳永遗 约定俗成 心安理德 合颜悦色

解析:不但要求能找到错别字,同时要求能把这写字写得端正。

答案:泯→悯 失→释 穿→川 绌→拙 遗→逸 德→得 合→和 4.填空。

《最苦与最乐》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_,别号______。这篇文章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掌握相应的文学常识,注意在写作品时要加书名号。

答案:《饮冰室全集》 梁启超 卓如 饮冰室主人 “不负责任(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判断对错。

(1)课文第1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2)课文第4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3)课文第4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4)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

用心

爱心

专心 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解析:(2)的说法正好和文中要表达的相反。

答案:(1)对(2)错(3)对(4)对 2.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

解析: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答案。

答案:知足 安分 达观

3.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解析:文中多处引用,作者在后文中都有相应的解释。

答案: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4.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1)“卸却”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2)“解除”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

解析:文中结尾部分实际上就是在解释这两个词语的不同含义。

答案:(1)未尽责任,丢开不管(“推卸责任”和“逃避责任”亦可)(2)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作者认为人生最苦的是身上背负着一种未了的责任。B.作者认为人生最苦的是答应人家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

C.作者认为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D.作者认为最快乐的事就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不负责任的事。E.作者认为快乐之权是在于尽得大的责任,别人就会让你得到大的快乐,你会感受到快乐之权的存在。

解析:B项作者认为人生苦的是不能尽自己的责任。D项与原文意思相反。E项不在于别人让,而在于自己能获得快乐。

答案:AC 快乐时光

刚上中学第一堂英语课,老师让同学们用英语作自我介绍。班上一同学叫刘洪涛,他自我介绍说:“My name is Hong tao Liu!”这时有同学在底下小声说道:“我还叫方片儿七呢!”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逃躲?不过有大

用心

爱心

专心 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逃躲,反而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这两段文字论述的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解析:从原文中找到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参考答案: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2.请你找出所选文段中的设问句,说说作者提出了哪些问题,他是怎样回答的。

解析:设问的作用就是要先引起读者的注意,再由作者解答,这样可以在读者思考后得出结论,更好地强调自己的观点。

答案:略 3.作者曾说:“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解析:这句话好像是绕口令,实际上阐述了苦与乐的辩证关系。没有了苦,乐也就没有了,因为它们的根源是统一的。

参考答案:人生在世,要勇于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那样就能获得最大的快乐,否则就会有大的痛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

“伯乐相马”的典故,在我国已流传两千余年。从春秋秦穆公时至今,无论社会如何变迁,但人们在选拔人才时,总不忘用“伯乐相马”作比喻,而对“相马”的弊病却很少触及。其实,就选拔人才而论,“相马”远不及“赛马”来得客观、公正、直接。

不可否认,“伯乐相马”,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才乃至推动社会发展曾起到积极作用。但仔细考究,它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人们的误导,又是显而易见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有名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韩愈只说对了后一句,前一句却说错了。按照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千里马”先于“伯乐”而存在,绝不是因“伯乐”发现后才有的。

再说,“相马”能否选出真正的人才值得怀疑。众所周知,在以往的旧体制下,凡自称或被人们颂为“伯乐”的,都是有名望或握有实权的人物,平头百姓是没这份权力的。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假若“相马”的权力交给人品高尚的“伯乐”,真正的人才会脱颖而出,这的确是福。但这权力如落入品行低劣的“伯乐”之手,那将是祸。任人唯亲、唯近,以权谋私、结党营私等,正是品行低劣的“伯乐”们的拿手戏。他们往往以个人好恶作为衡量人才的尺度。那些品行不端、才识平庸又想出人头地的被“相者”,则不择手段,投其所好,竭尽拍马溜须之能事,最终博得“伯乐一顾”,顿时身价倍增,跻身于“千里马”之列。而那些只知凭真本事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行事的人,不屑于对上层或权威人物献媚,如落于品行低劣的“伯乐”手中,即便有本领恐怕也难有出头之日。

接下来说“赛马”。我国已进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用人体制正在发生变化,“赛马”正得其时。只有引入“赛”的机制,才能发现真正的“千里马”而重用之。在“赛”.的机制下,把所有的“马儿”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给予相同的负荷量,让他们各展其才。这时,真正的“千里马”就会飞奔千里路程,而那些平庸的“马”,即便拼了命也很难赶上“千里马”。在万马奔腾之际,“千里马”与平庸的“马”优劣分明。对“千里马”应予重用,让其领时代之风骚。对那些平庸的“马”,也应找个适当的角色,让其干该干的活去。4.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使用”“识别”“举荐”三个词依次填入下边句子的空格内。

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才乃至推动社会发展曾起到积极作用。

解析:“伯乐”对人才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按照时间的逻辑顺序应当是能认识,然后推荐才可能使用,这是一个发展规律。

用心

爱心

专心 答案:识别 举荐 使用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这个论点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 引发出来的。

解析:本文的论点不是一开篇作者就亮出来,而是用了一个“伯乐”的典故来引出自己的观点。

答案:选拔人才用“赛马”比“相马”更客观、公正、直接(用书上的原句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伯乐相马”这个典故

6.文中最后一段加点的“赛”字可以用哪个词来替代?为什么?试说说理由。

解析:理解“赛”在这里就是比试、竞争的意思。

答案:可以用“竞争”替代。因为“赛”是比赛、比试的意思,“竞争”是竞赛、一决高低的意思,二者意思大致相同,替代后意思不变。文中“赛”的机制,即是竞争机制。7.从文中看,“相马”的弊病是___________;“赛马”的好处是___________。

解析:从文中找原句来解答。

答案:“他们往往以个人的好恶作为衡量人才的尺度,这是选不出优秀人才的”或“他们任人唯亲、唯近,以权谋私、结党营私,是选不出人才的”“把所有的马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给予同样的负荷量,让他们各展其才,有利于选拔人才” 8.“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说明“伯乐”对发现“千里马”起着重要作用。倘若现实生活中“伯乐”就是没有发现“千里马”,那么你认为“千里马”是否能发挥才干,崭露头角呢?

解析: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要求能表明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自圆其说。

参考答案:能。因为是块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努力拼搏,“千里马”一定会抓住机遇,发挥才干,崭露头角。也可答不能,因为没有机遇及相应的条件,“千里马”难以施展本领,难以发挥才干,不能崭露头角。深层探究

9.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什么?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解析:首先明确作者对于痛苦的观点:该做的事没有做完就会痛苦。然后依据这样的观点来组织自己的语言。

参考答案:应尽的责任没有尽(或“该做的事没有做完”)。“看待”的答案必须含有以下3个要点:①每一个人都有责任;②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③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入痛苦。中考链接

10.(2010厦门中考)下列人物形象,你最熟悉的是哪一个?这个人物形象出自哪部名著?请简述一则以这个人物形象为主角的故事。(50字左右。)武松 猪八戒 祥子 保尔·柯察金

解析:须写出人物、作品,故事里主人公的地位应突出。

参考答案:例一:武松。《水浒》。西门庆勾引武大郎之妻潘金莲,并毒杀武大郎。武松执行公务回来后查明真相,为兄报仇斗杀西门庆„„ 例二:猪八戒。《西游记》。猪八戒原为天蓬元帅,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上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脑的形象„„ 例三:祥子。《骆驼祥子》。祥子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私房钱又买了一辆车。可是好景不常,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只好又把车卖了去安葬虎妞„„ 例四: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得知自己的真实病情后,独自一人来到寂静的公园,从口袋里掏出手枪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经过一番剧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战胜自己怯懦的想法,收起手枪,决心顽强地活下去„„

用心

爱心

上一篇:心若向阳作文800字下一篇:幽默风趣的励志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