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的课堂提问

2023-03-02

1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原则

1.1 目的性原则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细分到各个具体的提问, 也就需要将总目标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目标, 要使每一个提问对应一个子目标, 提问的设计要保证相应子目标的实现, 从而促进总教学目标的实现, 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1.2 趣味性原则

就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来说, 也存在着趣味性,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所提问题本身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实际相符, 让学生觉得有趣, 以引起学生共鸣, 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思考问题;二是要设法通过提问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要设法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感觉, 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1.3 科学性原则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提问的内容必须保证准确无误, 不能出现错误信息, 引起学生误解。二是提问的层次要合理安排, 这一点对数学课堂提问来说尤为重要, 因为数学知识逻辑性极强, 任何的跳跃都会引起学生思维的不适应。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要根据课堂情境合理调整, 这些问题必须按一定顺序实施, 要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如果提问的顺序杂乱无章, 那么学生的知识结构就难以合理地形成, 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1.4 启发性原则

高中数学较初中数学内容更抽象, 难度更大, 所以, 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就更为重要, 而课堂提问能很好的起到这些作用。

1.5 灵活性原则

在实施课堂提问时, 由于对学生估计的不是很准确, 学生思维可能会受阻, 而产生僵局, 这时既不能干等学生自己得出答案, 也不能代替学生回答, 而是要灵活变通, 根据课堂情境再向学生提出一些辅助性问题, 并且这些辅助性问题应该有利于学生回答所提问题;就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来说, 这样的情形更普遍, 因为数学知识作为一种逻辑性知识, 系统性更强, 一旦学生建立起的知识网络的某个结点断开, 思维就会受阻。这时候如果想等学生自己重新建立连接, 那么会花费太多的时间, 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如期完成;如果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 那么提问的目的不能达到, 提问就失去了意义, 若能适时巧妙地提出一些辅助性问题, 帮助学生建立相关连接, 就能逐步激活学生被断开的结点, 使整个思维活跃起来, 顺利地同化或顺应新知识。因此,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要特别注意, 不能完全按照备课时准备的那样去做, 一旦出现变故, 就必须按新情境调整提问的顺序, 改变提问的方式, 补充新的问题, 以与学生需要相吻合,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作用

所有学科都一样, 课堂提问的作用就是发现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而就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来说, 它具有一般课堂提问的共同功能, 同时还具有独特的学科性和对象性的功能, 学科性特点指的是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严谨性, 由于数学的概念、原理等是抽象的, 特别是高中数学, 抽象度进一步提高, 有些数学概念、原理, 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对象性特点指的是, 高中学生较之小学生和初中生, 更加成熟、更接近成年, 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已基本形成, 独立意识更强烈。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2.1 培养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由于高中数学相对初中数学来说跨度较大, 抽象性要求高, 学习起来会感到很困难, 特别是在解决某些综合性较强的难题时, 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这时, 教师若能适时地提出一些能激活学生知识网络的问题, 启发学生恢复记忆, 建立起同化或顺应新学知识的平台, 那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利的。因为数学知识作为一种逻辑性知识, 一旦某个知识链条断裂, 学生思维就会受阻, 学生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就会感到很困难, 而这种知识链条的断裂, 并不是永久性的断裂, 而是可以修复的, 教师只要通过巧妙地设置一些提示性问题, 就能帮助学生恢复记忆, 使断开的知识链条自行连接起来。教师如果设计好了提问, 通过有层次的提问, 就会逐步地引导学生调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技巧, 形成新的技能。

2.2 培养学生自主提问, 提高理解能力

学生在阅读数学课本时经常会出现不求甚解的情况, 对某个原理、结论的得出, 不去寻根问底, 结果导致学生对原理理解不透切, 掌握知识不牢固。在高中数学课堂上,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进而想办法解决问题, 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问质疑, 培养学生自主提问,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从而更好的运用。

2.3 引导学生更深的理解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中的条件可分为显性条件和隐含条件, 显性条件指那些在题中写得很清楚、解题者一看就明白的条件, 而隐含条件则是指在题中没有明显给出、隐含在题设条件当中的条件。一般来说, 没有一定数学素养的人是很难发现题中的隐含条件的, 因此, 对隐含条件的挖掘是衡量一个人的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但对隐含条件的挖掘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是要通过长期的练习, 还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 课堂提问就是一种重要的练习方式和手段。教师不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逐步挖掘, 才能培养学生的挖掘能力。

摘要:数学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极具普遍性的现象, 既是数学课堂交流的重要方式, 也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工具, 高中数学的课堂提问有着以下原则和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

参考文献

[1] 湛奋才.课堂教学艺术[M].湖南师大出版社, 2003.

[2] 张静.关于课堂提问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 (1) .

[3] 解玉亮.数学教学的课堂提问之我见[J].中学数学研究.2004 (5) .

上一篇:码头工程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研究下一篇:试论口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