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教学理念

2024-04-08

于永正教学理念(精选6篇)

篇1:于永正教学理念

于永正老师的教学理念

今年暑假,我有幸走进于永正老师,看了他的课堂实录,学习了他先进的教学理念。我概括总结了于老师的“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对于永正教学观的研究达到又一新高度。在于老师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常常是这样一番景象: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言语生动,琅琅书声不绝于耳,课堂上不时发出阵阵笑声,教学中,基本功训练很扎实,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课堂上,有于老师设置的诗一般的意境,有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加上于老师的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听于老师的课就是一种艺术享受。于老师特别重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他一直默默地进行着语文教学的探索,他的“教无定法”的阅读教学、生动活泼的作文教学对陈旧的教育理念、封闭的教学思想都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他的语文教学承继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注重语言“意合”的特点,注重在诵读中感悟并将其与现代教育观中的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结合进行教学,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五重”教学的提出,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语文教育的一次回归,标志着于永正老师语文教学艺术风格的成熟和进一步完善。

1、以学生为本:一以贯之的教学特色。

“以学生为本”是于永正一以贯之的教学特色。教育是什么?教育不是给予,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唤醒是激励,是教孩子学会如何学习语文。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于老师认为,学生的身心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并且其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不可低估;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有着跟成人不同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儿童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以纯粹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不,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于老师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高充分的发展空间,追求与学生学习规律的一致性,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还学生以主动学习的地位,并重视学习过程中体验和自由个性的实现,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学习、能动发展的过程。

2、以读书为本:语文规律的顺应和遵循。

于老师认为读和背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汉语言文字有很强的模糊性,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直觉的感悟比理性的逻辑思维更加重要。“训练任何一种语文能力,都离不开读。读,它本身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一种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要加强读的训练”。于永正作为教师,有着过硬的基本功,他具有很强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情达意的能力,他能一下子捕捉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与之产生共鸣,悲痛处为之落泪,惋惜处为之顿足。于老师认为,读书是一种需要。这种需要从四个方面去理解:第一,读是理解课文和培养阅读能力的需要。于老师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应在反复诵读中去领会,去意会,体会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也离不开读。课堂上,老师一方面要为学生留有充分的读书和思考时间,另一方面要善于启发和诱导。引导学生经历一个过程,要比记住一个结论重要得多。第二、读是培养语感的需要。于老师提高后进生的语文能力有高招,主要方法是一个字——读。让学生尽可能扩大阅读量,多读书,而且是出声地读,即使看课外书,读报纸,也要求他们出声地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于老师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要让学生在反复吟哦中去揣摩,去领会文章的内蕴。”第三,读是识记的需要。怎样才能使学生把书本上的语言储存到大脑中去,变成自己的语言?主要办法也是读,加强对语言的识记,最好是出声地读。第四,读是培养认真阅读习惯的需要。认真阅读的习惯包括爱读书,读好书;读书时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既能精读,又能略读。于老师一方面善于激励,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通过反复实践就能逐渐养成。于老师还提出读书要注意要有目的性,带着问题去读、去思,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书。

3、以创新为本:语文创新的教育观。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建立在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的,于老师提倡“创新”主要表现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应用想象力,以增进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学习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尤其注意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和谐的情境和氛围;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表达并能容忍不同意见,不急于下结论。于老师认为实施语文创新教育要善于展现学生的特长,顺其自然,因材施教,促使特长的发挥和发展。实施语文创新教育,还要鼓励学生虚心倾听成人对作品的评价和结论,要鼓励他们敢于质疑,有好奇心,求知欲,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说有创意的话,写有创意的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于老师的语文创新教育观植根于新的儿童观、教学观,他相信儿童、尊重儿童,常常通过活动来完成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创新与发展。他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一颗灵动的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语文所提供的情境中任意翱翔。

4、重情趣:认识发展必须有良好情感的参与。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情感对人的认知会产生影响,教学过程同时也是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有良好的情感参与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重情”这点上,于老师认为教师要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要有情。这里面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关注教材,二是关注学生。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课前,于老师总是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掌握好,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进入课堂,则是三者对话,更多的是在老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和教材对话。课堂上,教师的责任是组织教学,是引导,是点拨,是鼓舞,是激励,教学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是在师生之间的情中。于老师说:“在儿童的世界里,伟大不是大海,而是溪流。在他们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同情和慰劝便是伟大。它是老师心中藏着的爱意和善意的自然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和令学生感动的教学艺术。”“重趣”就是课上得有趣味,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于老师专门强调:“不要以为热热闹闹才算有趣,带上头饰表演表演、做个课件展示展示才算有趣。这样理解就浅了。”首先是钻研好教材,于老师每次备课都是先埋头读课文,什么时候读出门道来了,什么时候兴奋起来了,什么时候才肯罢休,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有法.其次是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使其有新异性.一节课哪怕只有一点、两点,哪怕是一个精当的有意思的提问,只要出其不意,就会使学生感到有趣味。于老师说:“文如看山不喜平,上课也是如此。”把课堂上得有情有趣,是由老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的,“少些理性,多些情趣”是于老师教育的座右铭之一。

5、重感悟:遵循汉语言“重意合”的特点。

于老师认为,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抓住这些特点并遵循语文的规律进行语文教学,否则的话只会缘木求鱼,与最初的目的背道而驰。汉语言的“重意合”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一味地分析字、词、句、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而是要重视读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感知和领悟,即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一个有意义的语感过程必须是从感受向理解的过渡,必须是从表浅的感觉向意义解释的发展。于老师对“重感悟”是这样分析的:要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它是对繁琐分析、先生讲学生听、一问到底的教学状况的否定。它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尊重学习语文的规律。悟什么?悟其义,还要悟其情,悟其法。怎样悟?一个字:读。一边读一边想。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情要在读中悟,理要在读中悟,法也要在读中悟”。于老师说:“任何感悟都是有度的,是在不经意中的,因人而异的,我们应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有一个答案,一个结论,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另外,我常说的一句话是‘告诉’只能使学生得到‘兔子’。”

6、重积累:学习是不断积累的过程。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知识的获得、习惯的养成皆是由少而多、日积月累而成的,语文的学习尤其如此。学生对阅读知识的掌握、作文能力的增强,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的知识、思想、语言方面的积累。于老师把重视积累放在重要的位置,他说:“我说的积累,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的积累。这三者缺少了任何一点,都学不好语文。”语言的积累要注意教学中重视读与背,要按照语文的规律教学。对“不必解”的东西,于老师坚决做到“不饶舌”,对那些小学生目前还“不可解”,于老师强调“粗枝大意”,先“吞咽”后“反刍”,对那些对学生一生都能用得着的东西,不但要求熟记,而且要想办法让他们记得会记得牢,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好底子。语言的积累还要重视课外阅读、做读书笔记。为了加强生活和感受的积累,于老师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博物馆去,带到军营、工厂去,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学生生活丰富了,感受自然增多了,于老师说:“现在的孩子生活单调,感受不多,情感不丰富,再加上书读得少,他们的‘心理词典’储存的‘词条’少,势必影响他们的理解,影响他们良好情感的形成。我的目的是给每个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给每一个学生留下美好的记忆,是为了把孩子教出灵性来,让他们玩出灵性来。灵性是什么?是丰富的语言、丰富的经验、丰富的积累和善于用脑子所产生的智慧。语文老师要有积累意识,语文教学要重积累,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如古人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7、重迁移: 迁移的运用是学语文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

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运用。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的迁移是“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也就是先前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于老师强调的迁移主要指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读的迁移就是由课内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用语文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去读课外书、读报纸、杂志。这样做,一来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二来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于老师的做法是对学生号召、示范、检查、鼓励,要“四管齐下”缺一不可。对于学生读课外书,于老师特别善于引导,他的学生都 “迷”课外书,他还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在书上做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提纲挈领的能力。于老师还重视读写结合,重视写的训练。在作文教学中,他更多强调的是创设一种与现实高度相似的情景,训练学生听说写,这里听说为写服务,知识的迁移得以实现。这样,在教学时知识与其产生条件结合起来,知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运用。显然,这样掌握的知识在应用时更容易被“唤醒”,使学生面临问题情景时,能够通过当前情景与已有知识的比较而有效的选择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于老师说:“迁移运用是学语文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读出童真来。”

8、重习惯:养成良好习惯,健全学生人格。

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于老师认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他说“教学的最大成功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于老师说的习惯包括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学习习惯主要指爱读书报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等等,运用语言的习惯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而不能过分依赖老师的分析和讲解。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是养成的,不是说教出来的,在大量的实践中尝到了甜头,有了甜头就会产生兴趣,有了兴趣,便自觉地去做。于老师说:“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长大后,人是习惯的奴隶。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运用语言文字,说到底是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一旦达到自然的程度,就意味着成

篇2:于永正教学理念

当于老师来到教室里之后,就问同学们叫他什么,有的同学叫他于老师,有的同学叫他爷爷,但他却说有没有同学敢直呼他的名字,结果真的有同学直接说出了他的名字。但他却没有生气,说叫他老师是尊重他,加他爷爷是把他当亲人,直呼我的名字是把我当朋友,既然我们大家都是朋友了,现在就开始上课吧。轻松大胆的开场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使同学们进入了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

上作文课之前,于老师没有先给同学们讲什么作文素材,作文技巧,写作方法,修辞手段,而是先给同学们做了一个小型的测试。在做这个考试之前呢,问了同学们对于考试的态度,有的学生不喜欢考试,觉得给学生增加了太大的负担,有的同学喜欢考试,觉得考试可以测试自己的知识水平,考好了可以增强自己信心,没考好也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还有的同学喜欢考课外的知识,不喜欢靠书本知识,因为书本知识要死记硬背。对于考试的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老师开始给同学们发试卷,并要求同学们第一,要细心;第二,要按要求做。(板书:细心要求)记住一定要按要求做。细心到什么程度?把每个字都要看清,时间5 分钟。5分钟很快过去了,老师收上试卷,马上批阅,但是老师却一直在说“坏了,糟了!发现一个,终于发现一个!”他叫这个同学读一读卷子上的类容:知识渊博型小学生测试题。要求:先填写自己所在的学校、班级、姓名,再读读每道题,读后再做。

一、写出你最喜欢的两首古诗的题目和作者。

二、默写一首诗,不写题目和作者。(三至九题略? 编者)

十、读完以上各题,只做一、二两题。

此时所有同学哄堂大笑,议论纷纷。生1 :我觉得出试卷的教授简直神了!他想到我们心里去了。一般我们拿到试卷就写名字,然后就接下去做,他一开始就让我们读一遍,然后再做。但我没按要求做,其他题目有诱惑人的感觉。生2 :我感觉好像被人当猴子“耍”了一样,(生笑)这么多都白做了,就因为最后一题没看清楚。生3 :我觉得出这张卷子的专家就是您? 于老师。首先,您说要细心,要按要求做。一般考试的时候,同学们不会注意一个字一个字读过去,这就是我们的弱点,而您在最后写上只做前面的一、二两题,而且您要求是在5 分钟之内做完。这就让同学们产生了矛盾,就只能“哗哗哗”地做,5 分钟时间做不完怎么办?当听到您在阅卷时说“糟糕、楷糕”时,同学们以为名字忘记写了,这就说明您太聪明了!议论声还很多。老师此时可以说很开心,也很阴险的笑了,说他利用了很多人的习惯。看到此时的同学们激动地议论着,老师此时才让进入作文的主题,揭示作文的真正含义。作文就是有感而发,把看到的、听到的、对自己很有感触的事和现象动笔写一写,在这种情况下写的作文,一般都有真情实感。这件事你确实感受很深,那你一定会把作文写好,真正好的作文不在于字数多少,只要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把你表达的意思说清楚了,都是好作文。让同学们在感触颇深的时候写作文,记录他们此时心中最真实的感受,这样才能写出真正的好作文。同时也让孩子们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细心,要按要求做,否则吃亏的是自己。案例分析:

篇3: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词语教学赏析

词语朗读巧比较

[片段一]

当于老师讲到《翠鸟》一段的朗读时:

师:同学们, “翠鸟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桅秆……”该怎样读呢?

生:“紧紧地”要读重音。

师:那好, 请你来读给大家听听。

(一生读, “紧紧地”读得非常重)

师: (笑了笑) 妈妈紧紧地 (重读) 抱着可爱的小宝宝。危险, 宝宝喘不过气来了。 (耸了耸肩, 摇了摇头) 你们笑什么?不是要重读吗?

生:老师, 我从你的朗读中知道了重音并不表示一定要重读。

师:真聪明。谁再把这句话来读一读? (生读) 太好了。你们从朗读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翠鸟的灵活。

生:我体会到了翠鸟的敏捷。

生:我体会到了翠鸟的轻巧。

师:对, 这样的朗读, 就很自然地把翠鸟动作的轻巧、敏捷表达出来了。

[赏析]

于老师的课确确实实给每一位听课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紧紧”一词在这一片段, 是最能体现翠鸟的灵活和轻巧的, 而对“紧紧”一词朗读的正确处理, 正是对这一文本理解的关键。于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紧紧”一词时, 没有一味地说教, 而是先让学生试读句子, 然后通过句子“妈妈紧紧地抱着可爱的小宝宝”类比, 而后用风趣的语言“危险, 宝宝喘不过气来了”作为补充, 甚至加以幽默的表情:耸耸肩, 摇摇头, 最后让学生谈听读感受。这样一来, 不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学生也很自然、轻松、愉快地领悟到“有些词语在朗读时, 重音并不一定就要重读”。

词语理解巧辨析

[片段二]

于老师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追悼”和“饱经风霜”这两个词语时:

师:“追悼”是什么意思?大家读下面的话, 下面写的都是“追悼”的具体表现。

生: (读) “许多人都来追悼他, 向他致敬, 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 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

师:致敬、痛哭、送挽联、送花圈, 这些都是“追悼”的具体内容。现在谁来说说“追悼”是什么意思?

生:“追悼”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死者的怀念。

师:你真聪明。请继续往下读课文。 (学生读到“吊唁”时) “吊唁”和“追悼”都是对死者的怀念, 但它们又有不同。根据你们的理解, “吊唁”还有什么意思?

生:对死者家属的安慰。

师:学到这儿, 我突然想到, 还有一个词“饱经风霜”等我们来理解。请大家想想, 那位拉车人“饱经风霜”的脸是怎样的脸?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 现在, 请大家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人不过才30多岁——” (生写话) 谁来把写的话读一读?

生:那位拉车人不过才30多岁, 可看上去足有50多岁。脸黑瘦黑瘦的, 布满了一道一道的皱纹, 眼圈深深凹了下去, 眼里充满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 蒙着一层灰。看上去, 这张枯瘦的脸, 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师:写得多好呀!“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赏析]

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的过程中, 联系上下文, 理解有关词语, 体会其表达效果。”于老师的这种巧妙理解词语的课堂教学, 远比查阅工具书有效得多。首先在理解“追悼”一词时, 于老师巧妙地让学生通过文本中人们在追悼中的具体表现来领悟, 对“追悼”与“吊唁”进行比较, 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追悼”一词的理解。其次, 在理解“饱经风霜”一词时, 于老师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拉车人脸的句子进行朗读, 再让学生根据老师提示的开头, 展开想象写话。这样的教学, 让“饱经风霜”一词在学生的头脑中“活”了起来。

词语运用巧设境

[片段三]

于老师在教学《惊弓之鸟》中“悲惨”一词时:

师:读读“悲惨”所在的句子, 看看这里的悲惨是什么意思?

生:这里的悲惨是指声音。大雁叫的声音很悲惨, 叫人伤心。

师:小朋友, 我说一句话的开头, 看谁能接着往下说, 并用上“悲惨”一词:猎狗的腿断了, 夜里……

生:猎狗的腿断了, 夜里叫得很悲惨。

师:谁能用“悲惨”一词造一个句子?

生:小白兔死了, 它的妈妈哭了, 声音很悲惨。

师;“悲惨”不光可以说“声音”, 还可以说别的。 (出示:杨白劳被地主毒打了一顿, 悲惨地死去了。)

师:这个句子中的“悲惨”是说什么呢?

生:说杨白劳死的样子。

师:下面的句子, 你能不能加上“悲惨”一词说一说? (A.旧社会, 劳动人民吃不饱, 穿不暖, 有的卖儿卖女。B.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

生:旧社会, 劳动人民吃不饱, 穿不暖, 有的卖儿卖女, 生活很悲惨。

师:看看第二个句子, “悲惨”还可以用在别的地方吗?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悲惨地冻死了。

师:说得真好!听于老师说个句子, 你们觉得怎样:一个日本鬼子被八路军打得头破血流, 样子很悲惨。

生: (纷纷举手) 不行。日本鬼子被打, 活该!谁叫他侵略我们呢!

师:这是罪有应得!看来我把词用错了。

[赏析]

于老师这节课中对“悲惨”一词的教学真可谓匠心独运。先让学生读文中的句子, 使其明白“悲惨”可以用来形容声音, 然后出示带有“悲惨”一词的范句, 让学生再次明白“悲惨”还可以用来形容死的样子。最后又出示两个不含“悲惨”的句子, 让学生自己给这两个句子加上“悲惨”, 使其真正掌握了“悲惨”一词的用法。特别是于老师的最后一句话,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让学生真正掌握了词语的运用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

篇4:于永正老师的本色教学

平实而睿智的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对话,其参与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方式是以文本为中介的,是凭借文本进行交流沟通的。阅读对话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是师生各自阅读文本,同文本进行对话。第二层是师生之间以文本为中介的对话。就这两个层面来说,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延伸和发展。因此,如果没有成功的阅读对话,也就失去了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我们来看看于永正老师与文本、与学生的对话吧!

(板书完课题)“作者是鲁迅的什么人?周晔的父亲是鲁迅的什么人?”于老师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拉家常式自撇话引导学生了解清了文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提生读课文时,一生不举手)“你为什么不举手?是没把握,还是害怕?多读几遍,你会读得很好的……”在教学中关注学困生,于老师站在学生立场上分析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既拉近了师生关系。也让学困生在教学中得到了发展。

(与一女生演完周晔与鲁迅的对话,面对一直发笑的男生)“你一直在笑,说说你为什么笑?”调侃式的话语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激励了学生对课文的探究兴趣,为学生进一步与文本对话奠定了基础。

反思:在教学中,教师常能深入地解读文本,组织凝练而优美的语言,但因为没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心理。让教学变为无效劳动,把学生隔离在了对文本解读的门槛之外。

朴实而巧妙的教学设计

纵观于老师的这节课,家常味十足,最奢侈的教具不过是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俨然我们平耐上课的样子:板书课题导入——按要求自由读课文——检查自读效果——指导朗读感悟——小练笔。可细一琢磨,于老师的课随意中却独具匠心。

其一,板书。苏教版小语教材编委张庆老师曾说:“阅读教学要提领而顿”。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于老师利用板书的字词、句子抓住了“领”。如句子“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是鲁迅在用婉转的话语教育不认真读书的侄女。于老师在与学生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鲁迅夸自己的记性好,周晔却比挨打挨骂还难受?”在思考与交流中学生看到了慈祥的伯父。再如教学第三部分“饭桌上的对话”时,于老师抓住“你想,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一句,引导学生联系课后查阅的资料理解字面背后的含义,学生看到了与黑暗社会不屈不挠作斗争的“伯父”。

其二,三读句子“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水就一滴一滴地落下来了。”在读完每个故事后分别让学生读这段话,随着“伯父”形象的丰满,学生朗读越来越动情。

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朴实的气息。但并不空洞,于永正老师用最本真、最有效、最直接的、最能触动儿童心灵的语言进行交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就是朴实,就是本色。

扎实而有效的训练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听、说、读、写训练贯穿于整节课。于永正老师从板书课题时指导“鲁”“迅”二字写法,引导学生树立了“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在“追悼、吊唁”“爱抚、爱戴”两组词词义的辨析中,学生学会了准确用词;在声情并茂地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学生融入了文本,与文中人物共悲喜;在想象写出“饱经风霜”的车夫的形象中,学生触摸到了饱受黑暗社会折磨的劳动者的脸。于老师的一举一动无不在扎实地履行一名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5:于永正教学实录

于:衣着革履,西装革履,改一改,改成西装革履,比我穿得好,活得休闲,西装革履,听见吗?接着读。

生:一个夏天的下午,车站上排满了人,一位穿着时尚女裙,穿着高跟鞋的女青年,被那位穿着西装革履的男青年狠狠地推了一把。他十分粗鲁。“年纪轻轻的,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啊 ?说完话,又狠狠地瞪了男青年一眼。“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男青年眉毛一挑,瞪圆了眼,毫不示弱地大骂。他的眼睛瞪得比女青年的还圆,眼光变成了火苗。于:停下来,投影出示

这段话

大家看看,写得好不好?到这儿念(叫学生过来)把这句话再念一遍。

生:男青年眉毛一挑,瞪圆了眼,毫不示弱地大骂。那眼睛瞪得比女青年的还圆,眼光变成了火苗。

师:是不是叫生动?是不是叫具体?这就是最好的回答。

读了这句话就好象看到了男青年一样,他的目光不是一般的,不是亲切的,不是温柔的,是火苗,是火苗,这句话加20。

于:往下读

生:女青年把男青年推了一把,“凶什么凶,你挤着我了,你!”说着双手往腰里一叉。男青年看女青年要动武了,把袖子都撩了起来,呵,好一副我是老大我怕谁的架势。于:停下来,好一副我是老大我怕谁的架势,加引号的。你引用了一句俗语。这句话为他的文章增色不少,加十分。

生:“来劲了是吧?”“算了,算了。”一位老年人心平气和地劝着二位。“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女青年听了仿佛懂得了什么。她的脸红得像烧熟了的螃蟹壳,这时—— 于:停下来。像螃蟹就不错了,像螃蟹壳就难看了,把壳去掉 生:女青年慢慢向男青年伸出右手。

于:停,这时,逗号,女青年慢慢地向男青年伸出了右手。伸出右手,什么意思? 不但承认错误,而且主动热情以实际行动表示自己的认识。提高了认识了。

生:一辆公交车缓缓地停了下来,男青年对女青年示意你先上吧。

于:没想到吧,不打,不识,不成交。说不定这二位还会成为好朋友。女青年那么有礼貌,男青年有绅士的风度,“你先上。”这就是文明人。听见了没有,这篇文特别优秀,这个结尾再加20。一共多少分? 生:50 于:总得分 100加50,等什么?掌声啊!生:热烈鼓掌

于:(对学生)你有话对我说吗? 生:谢谢 于:谢谁?

生:谢谢于老师

于:不对,你今天展示的是你的昨天,要感谢所有教过你的老师。同时要感谢自己的努力。握个手,祝贺你。这位同学你请站起来。(指另一个男同学)于:听了二位的作文,你有什么想法? 生:写得很好

于:什么对你帮助最大?

生:他们的动作写得很传神,会改这篇作文吗? 生:会

于:请坐,咱们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节继续。咱们哪个同学是班长。下课。

第二节

于:上节课,我们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通过我们的想象写出了优秀的作文。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写人物对话,记住:好多事都是通过写话表现的,对话写好了事情就结束了。一定要掌握好写人物对话的方法。这节课咱们来个相反的练习,这节课叫只见其人,不见其声。看一幕哑剧。什么叫哑剧?

于:顾名思义,哑剧就是光有演员的表演,就是不说话,哑巴剧。但是你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想象推断出,猜出他们会说些什么。完全可以,人人都有一对想象的翅膀,今天一会演出的是,叫什么名字?(问两个学生的名字)于老师在剧中扮演一位老师,该学生扮演一位学生。扮演的一位老师姓什么,学生扮演的姓什么你们自己取。起名字也要想象,一边看一边想剧中的人会说什么。这是重点,开始。师生表演哑剧

剧情大意:老师让一位学生把作业本送到讲台 前让老师检查。老师一会儿眉开眼笑,竖起大拇指加以赞许,一会儿皱起眉头,一边表示惋惜,一边进行批评。检查完毕,令该生回到座位,把错误改正过来。

于:这个哑剧表演些什么看懂了吗?很简单的事,检查作业。至于检查什么作业,你们想。老师在做这个动作时怎么夸他,在不该错了却错了时候,老师会怎么批评他,会说些什么话语。把老师的心情表达出来,只见其人,不见其声。好想想剧中的人会说什么?难不难有意思没意思?这件事情在对话过程中进行的,对话完了事情就结束了。怎么样?叫你写下来有没有困难(对一个学生说)

生:有一点点困难。但是我可以写出来。

于:咱们期待着。我最喜欢听这句话。就凭你这句话,呆会儿你上来的话,于老师会给你加分。困难是有的,但我可以写。先取题目吧。(3遍)生写片段,教师指导。

于:写作是庄严的事情,是非常庄重的。写对话要分段,还是上节课的两个要求。2,是写好提示语。还要注意提示语的变化。加油,孩子。(对一生)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剧中人物的设定。(指导学生)好,(中间指导一个学生)坐好。加油加油(对一生)分段了,你进步了(对一生)继续指导刚才那个学生。教师巡视学生。做好改的准备,让我听得见你的声音。(学生自己修改,自己读。)你写的很好(指向一学生)咱们先听同学的题目,然后你点喜欢听那个人写的题目。再改改。好不好?指着一列同学报题目:表扬与批评

师生之间

大意失锦州

听见没有

大意失锦州

一学生还没写好,快点

表扬与批评

表扬与批评 批作业

不专心

对与错

作业**

师(作业的对与错)

作业的质量

乖乖老师的阴阳谱

检查作业

这4行同学报的题目,你想哪个/? “ 大意失锦州

乖乖老师的阴阳谱”两个意见,听哪个?请乖乖老师的阴阳谱上去,对大意失锦州再好好念念,做好准备

生:乖乖老师的阴阳谱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的脚步随着铃声踏井了教室,静候乖乖老师。停下来,“静候”词语用的好,“静候”着乖乖老师,什么概念,很守纪律,鸦雀无声,只等老师竟来上课,听上去很有礼貌,恭候老师。不一会儿,老师捧着一大堆书进了教室,他今天的心情似乎格外不错,宽厚的脸上荡漾着灿烂的笑容,乖乖老师搓了搓手,乐呵呵地问大家:作业完成了吗?完成了,大家说。乖乖老师接着说,那咱们开始检查了。于:停下来写地好读的好,从他的语气当中,可以看出老师很温柔。

生:二麻豆

于:二麻豆好名字,大家一笑不要紧,加五分。读 生:“今天就从你开始吧,本子拿过来!”老师架起大眼镜,眯缝着眼睛说。二麻豆利索地从 2 书包里抽出作业本。

于:从利索中可以看出他很自信,动作很快。“利索”的动作前面加五分 生:走上讲台把小脸跟乖乖老师的脸凑地近近的。师:观察的仔细,才能写得这么仔细。

生:好,不错,乖乖老师的心情越来越不错。乖乖老师摸了摸二麻豆的头,和颜悦色地说:这几道的题的方法你用的恰当好处,思路清晰,技巧灵活。小脑袋瓜子,真好使。于:看来夸得好,会夸,他说老师会夸,实际上是他会夸,夸的好,加十分

生:二麻豆摸摸撩撩亮光光的头发,拍拍乖乖老师的马匹:这离不开您的精心教导。于:拍得好

生:乖乖老师检查他的第二页:检查计算。乖乖老师的脸像夏日的天说变就变。在他的本子上打了个大叉叉,气得鼻子上的眼镜都掉了下来。于:夸张,夸张好啊。加十分

生: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前面的题目是不是都抄的,啊? 于;好,语气多好啊,啊?

生:二麻豆,委屈地哭了起来,呜呜地说着大家听不来的见解。于:呜呜地说着大家听不来的见解。加十分 生:“被老师气得轰下了台”,还没写好 于:继续往下说,你有这个才能

生:无语

于:到这儿也可以出示学生的文稿:字多清晰,看起来多舒服。刚刚分数都忘记算了。加了几分,写得好读得好,180分,掌声鼓励。

生:鼓励

于:请大意失荆州的 来这是关羽哦,身材够高了的哦

听说关云长身高两米多 生:大意失荆州。早上于老师拿着备课本走进了教室。于:于老师演于老师

生:把作业本拿上来让老师瞧瞧,于老师站在讲台上说。小明拿上作业本大摇大摆地走上讲台。

于:拿上作业本,拿起作业本,上给个起

生:小明拿起作业本大摇大摆地走上讲台,信心十足地说:给你,于老师。于老师接过作业本一看,字迹端正,很清晰,便赞到:字写得不错,要好好表扬一番。于是翘了一个大拇指送给小明。

于:恩,翘个大拇指

生:小明也接受了,不时还摆出一副胜利者的架势 于:挖塞!做手势

生:那当然,我可以经过精心辅导的 于:又拍马屁

生:这些难题对我来说,简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于:棒,这些难题对我来说,简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加二十 生:小明挺了挺胸。“小明啊,好好干,争取成为举世瞩目的数学家,报效祖国。于:素质教育,高度够高的

生:可是于老师,一会儿就变了一副神情。对小明火冒三丈地说:

于:应该是火冒三丈地对小明说

生:火冒三丈地对小明说,小明啊,前两道你都做对了,后面这么简单的题目你怎么做错了呢?

于:如此简单的题,你怎么能做错呢?

生:这太令我失望了

于:这表现了老师的心情

生:这太令我失望了,于老师在讲台上转来装去,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于:这说到我心里去了。我就是恨铁不成钢。凡是用了恨铁不成钢的都站起来,太遗憾了

只有两个人。同学们什么叫观察,观察要会思考。要会想象的。生:小明凑了过来,果然错了,漏掉了一个小数点

于:就一个小数点啊

生:他难过极了,眼泪像雨点一样往下滴,“哎,眼泪要是能变成小数点,那该多好啊” 于:好,这么好的愿望啊。掌声鼓励20分 生:关羽大意失荆州,小明大意失百分。

于:关羽大意失荆州,小明大意失百分。这段好不好(投影出示)分段多清晰啊!他要加多少分?140分,鼓励!于:询问其他同学的题目

生:述

(大地与蓝天 表扬与批评

批作业

对了,错了,黑老师的脸

检查作业 马失前蹄

于: 想听谁的? 生:述

于:想不想听

大地蓝天

大地蓝天

谁演的?

过来!生:《大地与蓝天》

丁零零,大地老师迈着轻快的脚步走了教室,于:明白了题目,老师叫大地,生:我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完了,同学们齐声回答。蓝天同学,你的作业做完了吗/于:哦,老师叫蓝天,学生叫大地。加20分

生:大地老师和颜悦色地问道。蓝天胸有成竹地回答。做完了。还大幅度地点了点头。于:还小幅度?太自信了。

生:把你写的作业拿上来吧。大地老师说。我看看你做的怎么样?蓝天拿着作业满怀信心地走了上去。恩,不错。大地老师点点头。字迹很工整。恩,有进步。蓝天开心地抓抓了后脑勺。嬉。看着蓝天的作业,大地老师喜上了眉梢。哇,蓝天,你不错。初中的数学题都会做了,真聪明。将来说不定会成为数学家。让老师也跟着你一起光荣。好好干吧。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下,蓝天涨红了脸。

于:在羡慕的眼光中,不是眼光下,生:在同学羡慕的眼光注视下,不对,应该是幸福的涨红了脸,因为大地老师给了大熊式的拥抱。

于:大熊式的拥抱,妈呀,真吓人,但这样的拥抱我情愿不要,夸张,有意识,加10分 生:这道题好象不对,大地老师露出了疑惑。在哪里,蓝天马上紧张了起来。“哎呀,蓝天,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大地老师气得团团转。“你这样怎么能让我放心,这样蓝天就要塌下来了。

于:天塌下来大地垫在那儿呢

生:大地老师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眉毛都拧到了一块,“对不起老师,蓝天抹着眼泪走下了讲台。

于:走下来讲台,精彩不精彩?十分精彩。

出示:《大地与蓝天》多清晰啊,掌声鼓励。最后时间关系,我想请这位同学来读,你的写完了吗?为他写完了鼓掌,对他来说写完就是了不起的进步。读慢一点,把声音读清晰一点

于:题目

生:笑与哭在一瞬间 于:继续

生:上课了,徐老师拿着课本走进了教室,“请大家拿出我昨天语文课布置的作业,我来检查一下。王二把你的作业本拿上来。”王二不紧不慢地拿上作业走上讲台。“给,老师。”王二自信地说。“恩,不错,第一题做对了,好。”老师点了点头说,“恩,第二题也做对了,不愧是我们班的学习尖子!”老师赞叹不已。老师看到第三题时,徐老师破口大骂:“怎么了?这样的难题都做对了,这么容易的一题倒做错了? 于:最简单的那一题倒做错了

生:徐老师,急了起来,用手指在王二的头上,戳了一下。王二哭了起来,眼泪不停地往下流。“哭什么?快回自己的位置上去改一下,还不快去?真是气死我了。”老师对王二瞪了一眼,王二擦着眼泪向自己的座位走去。这一瞬间,王二的脸由笑变哭。于:出示 学生作文。分段了,大多数的形式写得很好,字有点,有点„„ 生:有点歪

于:大家说多少分 ?你得到这么高的分吗? 生:没有

于:你想对我说什么? 生:谢谢老师

于:你应该谢谢你现在的老师,也应该谢谢你自己的努力。

生:鼓掌

篇6:作为教学 于永正老师

于永正研究 2011-03-27 10:16:05 阅读4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学会学习背景下,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太仓市朱棣文小学 金虹霞

如今,大家要选内容上公开课,大家会毫无疑虑地避开作文。的确,作文教学一直以来就是我们语文老师的一个软当(包括我在内),大家只要谈到作文就会直摇头,感觉无可奈何。有人随机抽取456名四年级学生,就作文的方方面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作文表示不喜欢的占77.8%。其中54.6%不大喜欢作文的学生表示,对某次作文愿不愿意写,取决于要求写什么,会写、能写的尚可,反之则不喜欢。在456名学生中,喜欢自由命题的高达54.2%。问及作文存在哪些困难,无内容可写和材料无新意的共占60.1%。在作文指导方面,希望老师启发和让学生讨论的共占67.5%。

上述调查表明,不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占多数,找不到合适的内容是不喜欢作文的主要原因。学生喜欢写自己想写的,希望采用教师启发和同学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作文指导。那么,是什么导致现在的作

文教学这样的局面,究其原因有几下几点:

1.学生阅读量不足,缺少词汇量,积累的好词佳句偏少。

2.老师对学生习作的要求过高,使学生丧失了成功感,成功感丧失的同时对习作的兴趣也就越来越少

了。

3.写作要求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写的内容学生缺乏真实的体验。

这就引发了我对习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走出误区,让学生乐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好的内驱力。新课程作文教学要把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作为实施教学的前提。说实话,课标对学生的习作要求从低年级的3个要求到中年级的7个要求最后道高年级的13个要求,从内容和能力的培养上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尽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保护好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1.老师应作“铺路人”

丰富的词汇大多来源于课外书籍,因此老师要当好铺路人,尽最大的能力让学生爱上看书。低年级的老师可以在课余的时候多抽时间来给学生读读经典童话,中年级的老师可以通过和学生共读一本书来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高年级的老师则可通过开展读书交流会好书推荐等形式扩展孩子的阅读面,经常和经典、好词佳作接触,往往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了这样的铺垫,有了这样的文学积累,学生在接下来的写话、习作中必定可以显得比较流畅,不至于不会表达。

2.老师应作多做“鉴赏者”,少做“批判者”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很多时候,高年级的老师送完毕业生回到中年级开始教起步作文时,往往会不自觉地用高年级的标准或者成人的标准来衡量,这样一来,对于刚入门的孩子来说,他们得不到老师应给的表扬,有的只是老师批评和指正,虽然对于老师而言,我给你最好的句式应该是给予你最好的辅导,但是反过来对于孩子来说她得不到任何的成功感,有的只是一次次的挫败感,长此以往,他对习作就会失去原有的热情,进而产生畏惧情绪。因此,老师必须充当好鉴赏者,善于在学生的习作中找到闪光点,并且最大限度放大他。这样能激励学生加入“乐写“的队伍中。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作文教学就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100+10分,学生虽然知道这是老师在夸大自己的优点。但又有谁不喜

欢呢? 3.老师要做有心人

对于学生而能言往往自己经历过的事比其他的要好些。因此,老师在学生习作训练时要注重题材的选择,除了书中要求的写作材料外,要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最好是学生有所体验的,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有话可写。同时我们还真要注意一点,让学生写体验过的内容当然很好,但是绝对要避免举行一次活动写一次作文,比如听了讲座要求写听后感,参观了一个地方要求写一篇游记,这种习作要求非但不能很好的记录下学生的真情实感,反而会使学生对习作产生厌倦感,因为原本的一次快乐的旅程带上了着沉重的负担,很多次自己这样去做,导致学生经常会问,老师今天去玩要写游记吗?如果说些,你会听到一片哀叹

声,如果不说不,他们会欢呼。

二、授之以渔,让学生会写

1.审题的指导

自己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多年,发现很多学生的习作之所以得不到高分,很大的原因在于没有能很好的审题。在审题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如有的让你写自己经历过的事,他写成了自己看到或听别人说的事,文章要求写一件事,他写成了几件事,诸如此类的问题屡禁不绝。

因此,老师必须让学生了解审题的重要性,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审题的秘诀,如拿到作文题目要完整的读一遍,然后用笔圈画出习作要求的要点,如是写事还是写人的,是状物的还是抒情的一定要弄清楚,还有字数,主题等都可在作文的要求中去提取出来,一边确保作文不偏题。

2.选材的指导

(1)选写身边之事——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无情可抒。《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由此可见,生活体验在作文教学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老师要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引导学生写身边之事。有了体验,学生写真事,书真情。

(2)选写有话之事——在我的作文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只要一谈到有趣的事,他们写一些电脑游戏,殊不知这样的选材内容是无法生动的,就拿我刚上过的调查报告,要求对一种感兴趣的现象做调查并进行评论。有的男生选择了“动漫人物的喜爱之最”,题材的确是他们感兴趣的,但是有什么内容可写呢?他们往往就是介绍这几个人物的特点,而不是对这个调查背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因此,选材必须是自

己有东西可写,不是只要有趣就行。

3.方法的指导

对于学生的习作水平而言,一方面可以通过多阅读、多积累来实现。但作为老师我们该怎样有效地在课内给予方法的指导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1)充分利用范文

范文包括课本上的范文、老师的下水文。现在我们很多时候会忽视范文的一些作用,只是作为一个内容选择的范围,如范文写了什么?从中你知道了什么?对于范文中出现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方法指导的偏少。这样减缩了范文的原有功效。(出示例子)

(2)适当地进行句式的比对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有时我们老师还要适时地有意识地多为学生提供句式对比品读的机会。(例

子)

(3)归类写作技巧训练

对于文章的写作而言它包含了很多方面:文章的结构,文章的开头语结尾,文章的细节描写等等。这些我们老师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结合不同的习作要求给予他们一些指导。可以进行片段式的训练、可以让孩子领略文章开头的不同形式、可以分享美文的独特构思等等,通过这样专题式的讲解,让孩子掌握写

作技巧。

三、选好习作时机,让学生进行有效练笔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每个学期规定的习作有7至8篇,如果仅仅完成这些练笔的话吗,学生的训练还是不够扎实的。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把习作教学和平时的教学联系起来,选好学生习作的时机,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练笔。

(一)有效开展“随文练笔”

所谓“随文练笔”,即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有度适时地融合于阅读教

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使读写相得益彰。

1.找准“练笔”的“点”

于永正老师说:“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换言之,课文的理解是随文练笔的基础,同时随文练笔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然而,有效的“随文练笔”必须在选择“点”的问题上多花功夫。如很多文章中作者采用的写作方法对于学生今后的写作有帮助。那么,我们就应该适时的采用“随文练笔”的形式,课文《早》中有一段对三味书屋的陈设的介绍。介绍中作者很好地利用方位词把屋内的陈设清楚地展现在大家的眼。课后不妨要求学生仿照作者的写法试着写写《我的房间》。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及时的掌握到这样利用方为顺序介绍一处景物的写作手法。这种及时的随文练笔,往往比单纯的一种状物教学来的更实在,更有效。

2.搭建“练笔”的“桥”

课堂教学中的“随文练笔”面对的是全体的学生。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写作水平都存在差异。因此,在实行随文练笔时,我们老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水平适当提供相关的素材,避免闭门造车。如在教《莫高窟》一课时,教者在让学生仿写之前出事了一段“飞天”的录像,这无形中为那些从未到过莫高窟,从未与“飞天”有过“亲密接触”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写”的可能。否则,他们的“写”就将是“闭门造车”,老师也将面临“天马行

空”的想像,无法收场。

很多时候,学生在接到“练笔任务”后,一时间不知从何下笔,因此老师可以在出示写话要求时,有意

无意地做一些“铺”“点”。

如:在《清平乐 村居》课堂教学中,教授到“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时,为了让学生 更好的领悟诗中意境,故很多老师会设计了随文练笔:想像老夫妻会聊些什么?随文练笔中,我们应该给予了学生“铺”,给学生设定一个开头:“在一个绿水如茵的山村里,有一户人家正过着和睦的生活,你瞧!茅檐下

()……”

也给予了学生适当的“点”:同学们,看看周围的景色,看看眼前的三个儿子,他们会聊些什么呢?看似不经意的“铺”、“点”,往往为学生打开想像的大门,让他们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二)有效开展“体验式习作”训练 前面反复强调了很多时候学生由于缺乏生活体验,所以写不出、写不好作文。老师就要结合平时的活动指导学生来尝试写一写体验性习作。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有效的手段,使学生把作文当成自己的需要,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所说的“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古人所谓“情动而辞发”就是这个道理。传统作文的常用思维形式——目标性思维——告诉学生,要写作文,然后向着预定的目标出发,直到达到目标。其实这种“目的明确”的教学方式恰恰是作文目标实现不了的原因。而通过活动,如游戏、实验、调查、访问,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生活体验,会产生与人分享的需要,进而引发写作动机。由写作动机到写作目的,遵循心理学规律,这就是新课程追求的“写作动机”思维方式。例如教学苏教版国标本六(下)《记一次实验》:教师把一次作文改为和同学一起共同完成一次有趣的实验,让实验的无穷魅力牢牢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成功与失败的乐趣,总结实验成功的经验,分享实验背后的科学

奥秘。

除了课内的作文题材,针对学生习作难的这种状况,我们应该适时开展一些活动,如包饺子活动、拔河比赛、扳手腕比赛等,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其中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以下出示的片段是我班开展包馄饨活动后学生写的。

片段1 香喷喷的馄饨馅是用鲜肉和荠菜剁碎搅拌而成的,红中带绿,颜色特别好看。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首先,我用勺子盛了一小块馅,把它放在皮子中央,接着将皮子对叠,再对叠,然后将两只皮子的角粘在一起,这样一只馄饨就包好了。它的形状还挺好看的,弯弯的像个耳朵似的。

片段2 看着我们狼吞虎咽抢着吃的样子,老师笑了,同学也笑了,我们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这也为包馄

饨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可见,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了,他们的习作也会慢慢丰满起来。多几次这样的习作指导,慢慢的学

生就善于把自己的生活实例写生动,写具体了。

(三)有效开展周记品评活动

现在很多老师都会布置周记作业。往往周记写出来的事例比较鲜活。那么,我们就可以适时地把这些例子让学生进行品评。如我经常会在学生周记的批改过程中跟学生进行交流,如你这句写得真不错!你的习作被评为优秀周记等等。同时,我也会利用阅写课,让学生把自己的文章大声地读出来。然后让其他学生来讨论这篇文章之所以好,好在哪里?通过这样就地取材,品读评析的方式,学生能受到一些好作文的熏陶,以求达到提高他们习作水平的目的。

习作教学的探索是我们每一位老师所要攻克的的难题。而学会学习,关键在于教会学生的学习的方法,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给孩子创设写作的背景,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料,让孩子掌握习作方法,走

上一篇:代购广告词怎么写下一篇:袜子的广告推销词